存復齋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四
存復齋文集 卷四 元 朱德潤 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刊本
|
存復齋文集卷之四
元征東儒學提舉雎水朱徳潤澤民著
曽孫夏重編
賜進士湖廣按察使東吴項璁彦輝校正
鄭浹際詩傳序
莆田林子發氏携宋鄭浹際先生詩傳訓詁謂徳潤
曰先生昔在閩中紬繹之暇集為此書其間摘詩傳
之幽𨼆辨事物之名義真所謂發諸儒之所未發者
扵是以校正是本俾徳潤讀之愚按慈溪黄氏謂文
公朱氏因雪山王公質浹際鄭公樵去羙刺以言詩又
嘗扵鄭傳其切扵詩之要者以僃集傳矣獨惜當
時門人學子各宗其宗而不䏻叅㑹折𠂻之以見
書之有𥙷扵學者噫漢儒専門訓詁一之旨揚鏕
分路使後世學者莫其而之本文亦乖戾破
碎至宋濂洛諸儒出然後諸之𭥍粲然明白今考
載籍詩傳自伊川歐蘇諸先生發其理𧼈南渡後李
迂仲張南軒吕東莱戴岷𨼆嚴華谷諸先生又各自
名家而方今學者咸宗朱氏者豈非以其義明理暢
𠯁以發詩人比興之㫖𧼈辤簡意僃𠯁以廣詩人賦
詠之性情乎至扵詩篇之可以之音樂者仍按周
禮大師謂風雅頌者声樂部分之名賦比興者作詩
之體製也今觀鄭氏傳引山川草木虫魚之辯五音
六律六吕之所諧誠可以發揮後學之未䆒而渙明
千載之微辤奥義者也如以雀無角為雀之角以龍
盾之合為二盾之衛露彼菅茅非雨露之露有豕白
蹢為江豚之豕𡺳之風雅頌為四器十二器之声合
其他如風二雅三頌名物度数毫分厘析豈非詩
傳之大僃者乎善乎孟子曰詩者不以文害辤不
以辤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徳潤扵朱鄭之學有
得焉盖朱氏之學淳故其理暢鄭氏之學故其義
詳學者不可不兼該而並進也理以明之義以析之
則斯傳也當相為引用而諷詠之兹非後學之所深
願歟至元改元清明前一日後學朱徳潤序
臨川曽氏郊祀禮序
臨川曽氏之族孫元明以其八世祖文定公之郊祀
遺文繼述成書将上諸朝且俾徳潤訂其成式而序
之謹按宋元豐諸儒詳定禮文陳宻學㐮請夏冬㪯
二祀李尚書清臣請用漢五祀之制宿廟以吿宿北
郊以祭宿南郊以祀王尚書存請以孟冬純隂之月
分祀陸左丞佃請即圓丘之北以别祀地祗自是而
㦯請合𥙊請分祭請攝祭動累千數百言時以
禮文繁多費不給故蘇文忠軾以為宐舊制而
元明之八世祖文昭公子開以為宜損儀衛虚文
以躬事之實礼今元明之書盖祖是而敷之
者也遂以其次第㝎為有司行事之條目而節其大
禮之繁文摘古制之要宜扵今者而列諸篇是亦善
用其心也巳先儒謂天地異位礼樂異数隂陽異宜
昬明異𩔖天子裘冕有制臣下章服有䓁圎丘八陛
郊特用牲而燔柴之誠掃地之質蒲越之潔陶匏之
古靁鼗竹之和其制僃矣至扵度数之詳則又見
扵陳博士 之𠩄集儀禮抑何言焉夫天體至大而
無外故萬物本乎天人𪫬至善而無雜故人本乎祖
天一位也無自饗之禮焉故以祖配周公郊祀后稷
以配天此其義也天序循環陽復扵子故冬至祀天
就陽月也南郊圎丘就陽位也升禋以氣逹祈神格
也奏樂而不商祈神和也嗟夫古制既逺後世繁文
剰禮以為煩民之舉而不用其質吾扵曽氏之書有
感焉者為礼有隆而無殺愚謂事天之禮不可殺
也凡出入儀衛行宫大次之禮可殺焉百官有司
𥙷錫賚之恩可省焉雖然世泥循習久矣是書之出
愚猶𢙢夫不樂扵古者以為駭也元明能以其宜
扵今者而成書其亦可行也巳善夫禮曰時為重曽
氏之論有合焉至元後二年十月望朱徳潤序
集清𦘕序
自庖犠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因龍馬負圖以畫八
卦象在其中矣故蒼頡作書之義與𦘕體同而文異
盖自鳥跡既茫如小篆日之為�巛之為川�之為
山�之為鳥�之為�之為冠𩔖皆象其物形而
製字盖字書者吾儒六藝之一事而𦘕則字書之一
變也周官教六書二曰象形其義著矣後世以楷易
𨽻以𨽻易然猶有左畫圓右畫方之意焉僕少小
喜作書𦘕至日漸月漬不𮗜為玩物䘮志之習今屢
為人求乃欲罷不䏻然扵風和日明傍花随栁之
時觀山川林壑逺近之𫝑感春夏草木榮悴之變朝
清而夕昬逺淡而近濃慿髙覧逺亦𠯁以樂天真而
適興焉尓秘書尹君善質淳而羙氣清而和且好
古雅暇日求諸名勝作為繪事以寓逰覧之意可
謂䔍扵清事者矣故為序其義題曰集清而圖之扵
左 友山詩序
北燕髙尭臣氏嘗以石山置其座隅集賔朋而言曰
自淳風移而友道廢吾欲與山為友而思夫靜黙不
移之君子以為久敬扵是作為詩復㳺扵西山之
西而寓意焉徳潤曰吾聞古所以求友者合志而同
方有不合則諍聞間言不疑逹則在官有一心以輔
仁不逹則責善扵草野必盡其平生然後巳君何以
山為尭臣曰古人不可見矣今夫閒居杯酒咲劇
談若見其肺肝者忽焉患難而不扶臨利而擠奪背
毀而妬者有矣維山也至髙而有止至大而有程
近之不見其逺之不知其踈吾嘗以至靜之理不
言而叩之山亦黙然而領吾心之恱也䓤蒨而呈麗
吾極其樂而枕泉漱石有松鳥鳴相與倡和𠯁以
供吾情心之憂也雨霧晦𡨋草木揺落有猿狖夜嘷
若替吾愁披軒窓以相迎縦白雲之去若斯之友
吾安能去此而交諸徳潤聞斯言而是之且盡其辭
曰𡃰古人逝莫淳原離風浮矧言貌吾肯由道
不同不相與謀安得義如管鮑流矢生死永無尤富
貴不耻貧賤儔古人心一片石𣵀不淄磨不磷又胡
止壑與丘刪吾杖刋吾友山其遨逰
送和九思之紹興路同知任序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耻導之以徳
齊之以禮有耻且格盖法有盡而情無窮惟徳𠯁以
感之礼有隆殺之實而不在扵文也朝典章具定
而礼制有未盡者士之臨政出治當原人情而以
法意行之庶㡬徳礼之事也歟且以婚䘮二礼古者
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今則親迎以樂士子之家當
先齋戒告廟然後爲酒食以㑹親友是爲情文之稱
而礼之實也古者婦爲姑之䘮舅在則齊衰期今則
婦爲舅姑之䘮斬衰齊衰皆三年而飲食燕樂如常
日士子之家當𦤺齋敬事三年如𥘉是爲情文之稱
而礼之實也噫世變風移有不止扵是者寔關國
之治焉至正三年秋理問和侯九思除同知紹興路
事且将推朝廷愛民之意而以徳礼行之撫字焉仍
得太守逹公兼善首新其政自界始分田授役使
千畞之家不得詭𨼆而逃百畆之家䏻𠯁食以自存
此方今之要務官雖無㝎制以多寡之今則使民得
安耕而無幸免者此法意𠩄施之驗也其它如行郷
飲以教民譲去妓樂以教民淳皆善政也九思當率
是而行之可也雖然臨民者念慮有𠩄不盡而民情
多變吏為之𨼆尤不可不慎焉至若荀卿𠩄謂無用
之辯不急之察棄而弗治九思之聡明固非㒒敢擬
而太守亦舊知僕者也敢不以是言請外之治民内
之事君終始若一惟侯勤之他日政成太守與和侯
又将羽儀朝端冠冕士類又豈止扵為郡今姑以治
郡言而太守倡之扵前而九思成之扵後則越民可
慶矣豈惟越民可慶百尓在官率是而行之天下可
慶也㒒敢不為九思慶
送延平學錄序
自黨庠術序之制㢮扵中世而成均之官亦随時更
革宋嘉祐𥘉侍講胡公瑗管勾太學始選諸生之端
謹者𥙷正錄及熈寧元豐間内外舍生増益至二千
四百貟有竒判國子李公定乃請選試外舍生檀
宗益以校書郎充學錄則學錄始命官也其職掌佐
學正考察籍記諸生之行藝而紏正之元祐三年又
以上舍内舍生為之至崇寧元年分太學正錄二貟
以𨽻外學由是郡學亦稍以齋生充𥙷朝𥘉外郡
府學惟教授命官而正錄以下悉各學推選繼又
提舉學校官選委充小學諭而後陞正錄至六中
乃例以直學役滿陞授至正𥘉元朝廷復科舉興文
學臺憲官以謂直學職掌金榖而登師儒之席乃
别選行蓻生舉以充諭録焉太原郭君桓仲實預兹
選三年遂調延平路學錄扵是吴人喜為之賀且為
詩以壮其行而㑭朱徳潤為之序引㒒扵是而有感
焉延平舊俗尚氣而率自龜山楊公以二程之學倡
扵東南傳之延平李公故徽朱文公遂精思實體
以廣其傳其學䆒天人性命之理明綱常道徳之要
繼而茶溪廖公徳明連𠦑㳺公敬仲講學扵文公之
門遂以其學一變郷俗至今𭈹多學者吁諸公逺矣
凡官是者誦其書聞其遺教其可不與氶學之士
勉其規式循其教令以稱其職乎桓仲聡敏士也職
扵其之學其䏻求諸公之所以學扵師友者而學
焉則亦吾黨之𠩄望也則亦憲臺舉㧞之𥘉意也敢
不序而送之
送馬清風道人北㳺序
列禦㓂學老子而不似老子言西方之人而不言佛
察造化死生寓言有無䖏世若不可覊者視抱朴
子専言導引房中為勝然今人學其學者特少毗陵
馬清風㓜志扵道長即出家㳺方外飄然無拘覊往
年之五臺㕘雪庵老得一死字旦莫究之不輟又之
淮南叅一悟師然後若有所悟予嘗扣其所學則言
性命之宗物我俱忘出無入有而莫可凖䋲之今馬
君挟其所有而北㳺亦莫知其所止且請序扵予
噫予聞之天之所命扵人者性也所賦扵人者理也
所成乎人者氣與形也循而行之之謂道有得扵心
之謂徳近而求之不出乎日用之常以言其精微自
非聖人莫䏻也巳今馬君欲行其道苟䏻不出乎方
寸虚靈之中斯可矣有必欲離形去智謝絶生死則
雖𠯁窮萬里吾未知其遇至人扵何所也今姑以其
所往而記其徃者則泛大江泝淮泗踰襄樊若蘄陽
之五祖濠梁之老彭厯陽之許由夀陽之梅福臨
之華沱榖城之黄石臨汝之崆峒維山之子晋皆昔
之成名者矣逺而之它弗暇論矣大抵人生天地間
有生則有死若旦暮然一氣之消息也惟其有生死
所以生生而不窮原始反終此其道也今馬君北㳺
而遇異人有異吾弗敢知矣因書以送之
送長洲教諭序
古者諸侯立泮宫扵都而下迨族師黨正州長亦皆
有學若今之外郡自教授以下縣特設教諭一貟得
専領教事盖朝廷僃教養之制而其方則存乎其人
也近世為學不古教養不僃而學官代去急如次舎
故綴學之士毎不能終其業偶得賢諭切磨常業㑭
教有方而養有素則多幸矣至正三年秋長洲學諭
吴君季實秩滿代去諸生有懐来之惜豈非䏻盡教
養之方乎㒒扵是而有感焉學校之設三代以還自
國之養老教胄子郷飲射合樂以至受成訛囚之事
無不在學此士之所以學扵學也而必養之以成其
六徳教之以精其六藝又必使知其學之所自扵是
有𥼶菜奠幣之礼扵先師而無廟祀也廟祀盖始扵
梁世用浮屠之法近代因之恬不為異今則典學者
以造祠像為先務而以教養次之是可嗟也已吴
君之来始登儒席即以教養為先其學淳其文雅𠯁
以範後進而又䏻謹身擇友故縣庠士之優劣皆得
其所而有司毎有撰述則長洲學為最是豈非賢諭
也乎扵其行吴人士為詩以歌之而徳為之序引
送海道鎮撫莫侯北㱕序
國家嵗東南諸郡粮三百萬石其轉輸之程文移
之制在一漕運府而巳漕府𠩄轄運户㡬數萬人其
官給之直甲户之當𠩄司在七所而巳曰崑山崇明
常熟江隂䓁是也其所以控制七所而䏻関决之者
又特一鎮撫𠩄而巳按職制𠩄官皆五品而鎮撫獨
得控制諸所者以其無漕運之程而有理棼戢暴之
舉也故常以鎮撫得其人則嵗漕寧妥扶持綱維而
巳苟非其人則漕功方興而前鉏後鋙不無公𥝠煩
勞威福自用盖傍海之民習俗懻忮難制昜擾省不
直之則雖重法不䏻禁况有徴而擾之耶濮陽莫侯
公輔来爲鎮撫之數月吏讋其明民懐其恵漕府亦
賴其材而事以集然侯性介㓗非其道一介不取諸
人以故無阿苟合之舉盖侯自𥘉學律扵臺即凡
㢘䏻之習一聞一見皆識扵心爲終身之用故其官
扵京倉官扵司稅皆以㢘稱稍不合則棄去無難
意今控制方新而侯以告老辭然職制年非七旬
不得謝也而侯將以是請㱕老其郷盖其自𧼈尓而
事有不齊孰䏻褒而之耶風霜𥘉寒落江城侯
㱕有日矣敬序其去意而拉諸君子歌詩以送之
行宣政院副使送行詩序
國家混一區宇而西域之地尤廣其土風悍勁民俗
尚武法制有不䏻禁者惟事佛為謹且依其教焉以
故自河以西直抵土蕃西天竺諸國邑其軍旅選格
刑賞金榖之司悉𨽻宣政院属所以控制邉陲屏翰
畿甸也獨江左右郡縣以釋氏教属行宣政院而俾
其徒嵗課梵典守持戒律以祝願睿筭萬年此佛氏
之所以盛扵中也至正六年秋朝廷以故太師魯
國忠武王之裔孫索羅帖睦爾元素授中奉大夫行
宣政院副使仍錫太官齊酒以慰其懐先是元素公
以同知将作院事出為廣東道憲使道過東吴因疾
就醫遂假舘逾年而薦章累上至是乃拜命而行吴
之守臣逹官咸餞于郊而士子作詩以羙之㒒扵
是而有感焉昔公之先王佐大業扵𥘉興之日内盡
匡翼外闢彊土受丹書鐡劵之盟四世忠憲王又為
至元間賢相一時如許文正公姚文憲公商文定公
皆引㕘庶政以致太平扵乎盛㢤嗟夫世道旋移仕
習援附有不念其遺烈者矣今元素公又以介潔之
操施于臨事其天資明頴凡省臺典故可為輔弼之
綱維者悉識于心此非他教之可以汨其素志者矣
是行也特将廣其聞見而充拓其材志以為他日廟
堂謀謨之𦔳而成其家丗貽謀燕翼之羙者也扵是
乎書
吴興沈毋詩序
至正丁亥秋吴興沈自誠来為予言其毋徐氏貞子
之孝也既有𫝊矣請為詩以羙之徳潤曰予不天少
失母及壮又失父生也不能致色養殁也不能揚名
以顯親抑何幸聞子之賢毋有傳耶雖然嘗聞之禮
曰婦人人者也沈氏之母可謂知所矣居室則
請三年之䘮而後㱕昔者曽子問親迎孔子曰女
在涂而女之父母死則女反而服期在室為父母箭
笄髽衰三年其以是夫貞子既㱕沈氏夫有疾扶而
導焉愈敬不衰白乕通義曰夫有惡行妻不得去地
無去天之義也而况扵疾乎有子既長能教之問學
而列扵士内則曰㓜子常視母誑自能言能食教之
數與方名至十年就外傅二十冠而學礼雖有嚴父
亦毋氏之教也徐氏有焉扵是傳稱沈毋也宜㢤乃
為詩曰苕山㠁嵯霅水漣漪朂子之學以成其毋儀
王可矩㕘政小像詩序
伊闕雙峙洛水西廻周東都之域也昔者尹和靖從
二程先生講授扵其間而道學斯溥至文公朱氏發
明義理之精微以及我朝文正許公源𣲖益浩世受
其福此皆伊洛之淵泉博有以澤天下之民也至
正丁亥秋尚書王公可矩来領臺公以儒者學業
措之政事漕民方其澤而公旋拜甘肅行省叅知
政事扵是塹休寓舘乃自藁伊洛山川之勝置小像
扵其間俾徳潤詳而範之扵是嵩髙少室之環繞龍
門積石之映帶咸在左右公洛人也純和雅厚遇物
有今弘之度下士有𮎛𤓰之羙迹其平日學之功
施之行事豈非聞見之習有所自而然㢤若夫圖𦘕
有不䏻盡其形容者諸公詩文又𠯁以敷之先儒
曰理無形也聖人假物以明理故立象由象以明理
此圖之所由作歟
送譚清𠦑知事赴河南省序
國家自中州入職方而河南行省尤為関鍵之地盖
其背山帶河土民秀為中州都㑹其力𠯁以内藩
京師其𫝑𠯁以外控諸夏而其嵗産之入又𠯁為兵
賦之供也是以内附之𥘉中書耶律文正公首以撫
綏汴民為請継而中書揚公内翰竇公又以建學立
師為務由是汴民漸文教生業日繁而官扵分省
者亦稱易治其故何㢤盖汴之民先疲扵金宋変廷之
後軍旅數起無休息所至我朝承平以来方復故治
士君子之有志扵濟者毎扵斯意焉至正七年
冬平江路知事譚君清𠦑以河南省檄辟爲十月
既望君行有日矣郡諸曺郎以君之佐治扵吴之
民人而熟扵案牘之精惜其去而不可也咸持肴
執餞扵西郊之外彷徨不忍别欲縶之維之而難
其請徳潤觧之曰譚君在吴一郡之民既受其福矣
今将河南而河南三數十州之民又将受其福焉
夫陳鄭許汝皆汴之属邑去京師千五百有餘里較
吴爲近以譚君之材幹佐𩓑治之賢宰朝夕容簿
書間求民情而安治之吾将見其聲譽日著而中
書有日矣又奚止福一郡之民㢤扵是諸曺郎與其
民人樂予之言為是乃相率以慶其行仍俾朱徳潤
為文以序其意
送韓伯皐叅政之湖廣序
至正丁亥冬仲之廿七日湖廣行中書省參知政事
濟南韓公将之任也潤之士大夫咸執酒送之長江
之津徳潤時亦客未方在諸君子往餞之列酒酣韓
公指𠩄服弊衣曰此衣我躬三十年矣家人常欲
紉而新之予不忍也何則吾新是衣則忘其故矣今
子我故人也幸而㑹吾又将西行子盍為我紀其行
而圖之徳潤曰僕敢不惟公之言是紀公又曰人生
貴賤憂戚固有命焉吾忝官二品崇髙非𠩄望也子
視我行色其有憂患乎徳潤曰然公之憂患盖常䖏
也今獨無患焉何則湖廣地近蠻蜑其俗難制易擾
今秋以来官剥其食民𩚑其生是用猖獗推原其情
民之樂生惡死者天下皆然奚獨蜑俗耶因民之情
而安緝之或者堅甲利兵不如懐徕之善服也今公
以愛民利物之心往治兹土来者懐之逆者威之其
不易治乎公曰子言是矣然彼土山川之境生民之
属吾嘗識之矣苟服其魁則得其众未有不䏻馴其
魁而䏻服其众也若夫吏貪民偷吾必有以安輯之
耳扵是風帆髙舉江水蕩𣻌舟将行矣徳潤又執酒
而言曰公行矣江山千里雲𣗳𣺌㳽其西北則夀張
合肥謝玄之所以破符堅者也西南則夏口赤壁周
瑜之𠩄以困曹公者也又西望則峴首諸山羊公之
𠩄以懐民人也江山千古嵗月旋移其不同草木之榮
謝者惟徳與名為不朽也故皆人有終身之憂而無
一朝之患無當時之樂而有千古之榮焉公之所憂
者在是而諸君子或不察扵是圖而序之
送鄧汝霖逰京師序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復早復是
謂重積徳朱子謂䏻嗇則不逺而復矣先有所積復
養以嗇則其徳加矣此老聃氏之心法也而世人習
扵其教者無常師焉是以終嵗汲汲而不知𠩄之也
貴溪鄧君汝霖壮年其敎且受業扵天冠山之昭
真宫道士吴𠃔升其逰也盖嘗慕仙人王表飛昇之
學若昔賢𠩄謂白日生羽翰者也予客朱方汝霖適
將北㳺過寓所聴其言若秋風鳴扵万覈接膝而坐
猶𮗜翏翏之逼耳吾扵是知汝霖之學有𠩄宗也然
京師千里之外逹官大人與夫宗工鉅儒道師𥼶尊
咸所聚焉特未知汝霖䏻以其學感遇扵諸君子之
門否也而諸君子亦未知䏻知汝霖之學否乎嗟夫
世道旋移養心寡欲者盖鮮矣䏻如老聃氏之愛氣
閑欲平意靜神則㡬扵道矣其易𠩄謂不逺之復鄧
汝霖學老氏者也其本扵此而諸君子之䏻知汝
霖者亦必以此而延進之吾見其顯逹有日矣因書
以勉其行
湘中廖如川談三命序
川之為水逹矣湘中廖子以如川自𭈹䏻以人始生
年月日時推五行生克制化言休咎當代公卿大夫
皆神其術毎至処倒屣接膝無虚日常語㒒以晚𡻕
當小康㒒不敢必也廖子屢言之㒒請以川字為觧
曰昜凡言利沙者七卦皆済險之謂也而先言亨貞
後言利者二需大畜也先言利而後言利貞者
二奐中孚也不言利貞而言利者益也言利而
言君子貞者同人也言元亨而言利者蠱也夫同
人人所同也宜利君子之貞矣蠱則懐之象也而
言元亨何㦲天運循環壊則復治故君子以振民育
徳為治已治人之先若蠱之上九則是君子不偶扵
時而自守者也今廖子𠩄與談者多時之逹官顕人
其吉凶休咎固在扵五行之推而其臨事也抑貞而
後濟乎抑濟而後貞乎僕不偶者也不利貞亦不利
廖子其有以教之書以為序
送強仲賢之京師序
國家承平垂七十年治教休明百度具張而士之
科尤廣凡入官者首以𪧐衛近侍次以吏業循資盖
近侍多世勲子孫吏業多省䑓舊典自此或以科舉
或以保薦内則省䑓院部外則路府州縣咸以𡻕月
計遷九品分班森布天下可謂盛矣而百家九流之
人亦雜出扵其間豈遴選之多而士之所以求進者
亦不専以儒術歟古者為官擇人今則因人授官古
者選官侍今則侍出官古者郷貢里選今則㱕
官郷里此漢世士之雜流弊至此而人不之察故
毎有僥倖之心而奔競之習相踵矣吾友強君仲賢
盛年而多材善學而䏻事是宜與搢紳士子頡頏扵
鴛序者也獨惜其處江湖之逺無相與薦起者今強
君挾其所有将趍京師而觀廟堂王公之偉噐聴翰
𫟍名師宿儒之論議而有感發焉則仲賢之學益進
所謂仕優則學學優則仕吾見其入仕之階由是始
也由是逹也幸毋昜其𥘉志
送傅文之京師序
至正六年秋故海道都運萬户𫝊公之子文將
以世趍京師来求贈言扵徳潤辭不𫉬乃勉為之
言曰古之任子即書𠩄謂賞延扵世詩言徂賚孝孫
者是也至漢則劉向韋元成唐則韓滉李徳𥙿皆以
名卿之後䕃𥙷入官其材識超冠志行卓絶皆見稱
扵前史後世可法焉今玉田傅氏緜厯世系蝉聮
冠組六世祖仕遼為名進士及其再傳或典三禮或
登芸閣或建節行部二百餘年聞望益著至萬户公
歴仕清朝𢌿登顯要自同知守拜監察御史僉憲
江東出守饒州晚登府卓然清慎明約所至有氷
蘖声公暇則課子誦詩讀書家法益嚴整盖其𠩄訓
者有素也今公之子文清慎謙約彬彬不墜家声
是真可以紹箕裘矣今将登仕版服官政傅氏之素
所聞見固不待㒒言然近世習俗澆漓吏姦民猜非
一言可盡文苟䏻盡心扵民情吏弊益知閭里姦
邪審察是非誌之扵心他日莅官臨政則發扵断由
是擴而充之則傅氏之業益昌大而世澤之滋扵是
乎在王太史所謂髙門之于三槐之王有所徴矣遂
書以爲序
存復齋文集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