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孝陵誌

孝陵碑文 编辑

孝陵誌 八十七枚 孝陵碑文 前面 朝鮮國 仁宗大王孝陵 仁聖王后祔左

陰記 编辑

仁宗榮靖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正德十年乙亥二月 二十五日誕生庚辰冊封 王世子嘉靖二十三年甲 辰十一月受禪乙巳七月朔日昇遐十月十五日葬于 高陽 禧陵西岡艮坐之原在位八月壽三十一

皇朝賜諡榮靖 编辑

妃孝順恭懿仁聖王后朴氏正德九年甲戌十月朔日誕 生嘉靖六年丁亥冊封世子嬪甲辰進封 王妃萬曆 五年丁丑十一月二十九日昇遐戊寅二月十五日葬 與 大王陵同原壽六十四 崇禎紀元後一百二十六年立

孝陵誌 编辑

仁宗榮靖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 正德十年乙亥中宗十年二月二十五日癸丑誕降于景福 宮庚辰冊封王世子嘉靖元年壬午行冠禮入學甲辰


受禪乙巳七月朔日辛酉昇遐于景福宮之淸讌樓下 小寢在位纔八月春秋三十一 皇朝賜諡榮靖寵祿寬樂 光大曰榮令終曰靖無嗣 孝陵在高陽禧陵西岡艮坐坤向乙巳十月十五日葬

妃孝順恭懿仁聖王后朴氏籍羅州

僉知中樞府事贈領議政錦城府院君墉女正德九年 甲戌中宗九年十月朔日庚寅誕降嘉靖六年丁亥冊封世 子嬪行嘉禮甲辰進封王妃萬曆五年丁丑宣祖十年十一 月二十九日辛巳昇遐于景福宮春秋六十四 孝陵

與大王陵同原戌寅二月十五日葬

大王昇遐後 大妃下敎乙巳七月辛巳

王大妃以諺書二幅下于賓廳一則平昔宮中嘉言善行


也一則臨薨時遺語也領議政尹仁鏡等泣下嗚咽不忍讀卽囑承旨宋麟壽崔演以文宇 飜譯焉其一曰平時昧爽起寢御三時書筵雖盛暑終日正 坐若不御書筵之日則朝讀經書晝覽史記造次之間未 嘗跛倚睡臥常以學問消日畫夜手不釋卷其或有故不 御書筵則終日不慊於心尤至夜深端坐大學衍義自警 編近思錄等書披覽翌日鷄鳴而起必歷覽書筵所講書 而出天性疎漺本無私欲於物都無所好嘗自言曰平生 不如我不忠不孝者百餘年相傳東宮一朝而爲灰燼幼 少時 父王所授戒箴揭諸座隅以備觀省書筵時師傅 僚屬所陳可法之言書付壁間亦嘗留念竝以火災失之


事之不幸若是甚耶 父王戒箴僚屬嘉言及書冊多燒 事極爲嘆惜每加傷痛而自 祖宗相傳寶物雖多燒盡 全不介意無逸篇豳風七月篇以御筆書之常覽焉又於 寢殿孝子圖耕織圖戒言屛風亦嘗設以覽躬行儉素於 衣服飮食必斥去奢侈雖在燕閑沈靜玄默未嘗戲言雖 有美行猶恐人知不欲外見惡聞人之稱譽如有贊美之 言則輒騂顔色深以爲未便也嘗有言曰書筵官或有疑 我無問難者然我旣知之而尙且有問則似若强以所知 之意求衒於人不必爲也其講論敎導之際如有嘉謨嘉 猷我常詳聞又書而覽之雖不問難何害每年延祥詩春


帖子端午帖子製進 兩殿中宗大王大加稱贊又國有 慶事製箋以賀中宗大王尤爲稱美雖在賤人如聞有孝 行及能文者極爲稱賞必欲得見其人且其孝誠極至素 異於人自 中宗大王未寧之初全不進膳勸之則答曰 自 上如是不能進膳我何忍食由是氣力極傷及遭大 故尤絶穀氣哀毁過禮事終至於此極耳日用常行之間 雖有嘉美之事如我愚迷婦人何能一一知見況今精神 錯亂姑記大綱如右其一曰病旣革傳曰予平時所懷之 意欲使朝廷知之索紙筆而來操筆則手戰不能成字乃 曰許多所懷非文字何能以言語盡傳乎勢不得爲也以


此用心尤爲罔極曰一年內再有山陵之役又逢天使之 來則此百姓何以堪支惟於口中數三言之而已

行狀 编辑

王姓李氏諱 恭禧王長子也 母妃尹氏領敦寧府 事汝弼之女以正德乙亥二月癸丑生 王王生有異質 三歲始讀書曉字義不事遊戱動作有度人以爲生知 恭禧王奇愛之以勤學克己之意作箴以誨之年六歲德 器已成 恭禧王請封世子于朝十六年辛巳 武宗皇 帝遣太監金義陳浩錫以七章之服其 勅曰朕惟立嫡 以長古之義也有爵土者預定繼嗣以繫群情亦率是道


然必請命于朝而不敢專則君臣父子之倫正矣比得王 奏欲因擧國臣民之請立嫡長子仁宗御諱爲王世子事下禮 官議特賜允兪玆命太監金義爲正使陳浩爲副使齎勅 竝紵絲紗羅等件封仁宗御諱爲朝鮮國王世子夫藩邦之職 莫先于事上恤下王自父祖以來允克蹈之今旣立世子 王宜明示玆訓俾習與成性業由德進秉禮遵義世亨有 邦庶幾無負朕命亦無忝于前人嘉靖元年壬午春行嘉 禮入學于成均館陞降周旋雍容中禮觀者莫不咨嗟悅 服 王誠孝純至自在沖年事父王極盡其禮 母妃生 王七日而薨 恭禧王納尹氏爲繼妃王傷母妃早逝事


之如親母 恭禧王博選師傅賓僚使之朝夕與處一以 格物誠正之學輔養導迪自是德業日就檢身制事動遵 聖訓年十三令宮僚書程頤四箴范浚心箴曁書之無逸 詩之七月篇列諸左右以觀省平居未明而起問寢視膳 接賓僚講讀日三或夜對論難經義亹亹不已雖盛暑儼 然端坐竟日未嘗欹倚手不釋卷沈潛玩索夜以繼日尤 好大學衍義近思錄自警編或其有故輟講則終日不慊 於心危坐不寐讀至夜分翌日鷄鳴而起又讀所講書一 遍而出 王性嚴重雖在燕閑淵默無戱言嚬笑不形左 右近習未嘗見惰容嘗含晦其德美不欲人知如聞稱譽


之言輒有不悅之色天性寡欲於物無所好寢閣常設孝 子圖耕織圖戒言屛又手書先聖箴警之言及師傅陳戒 之辭揭諸窓壁常寓心目盤盂几硯亦皆有銘嘗 賜生 薑于講院仍 與手札曰予觀論語有曰不輟薑食爲其 通神明去穢惡也諸君子動慕夫子者雖飮食之末必有 所取法焉故以是送之其尋常言語類如此凡賓客僚屬 之傷未嘗不爲之傷悼必素食弔祭姊延城府主卒傷悼 幾至成疾蓋其天性之篤如是二十三年甲辰 恭禧王 遘疾彌留 王侍側藥必先嘗而進晝夜不解冠帶粥飮 亦爲之廢勸之則曰 父王不能進膳我何忍食形瘁面


墨左右皆泣 王分遣宰執遍禱 宗社山川請釋囚以 祈命時方寒冱沐浴齋潔 親製文焚香祝天露立庭下 自昏達朝及薨散髮跣足仆于地諸臣憂悶進以素襦巾 亦不肯着水漿不入口者六日大臣以恭禧王遺命請權 署國事奉國寶以進 王號哭不受群臣更請寶至則輒 哭至于終日在庭之臣莫不摧痛遣陪臣閔齊仁李浚慶 告訃于朝且請承襲凡國家機務一委大臣非關喪事不 許啓稟 王自成服至卒哭只啜飦粥不食鹽醬夜不安 寢哭不絶聲旣葬猶不離喪次屛絶宮人使不得近前所 侍者惟小宦數人而 王自侍疾之初羸瘁已甚及遭大


故毁瘠骨立杖而後起大臣書 先王遺敎以啓請從權 進肉答曰予之誠孝未孚致有此言摧裂益深臺諫侍從 伏閤以請不聽大臣率百官立庭而請者至於累日亦不 許 母妃親自泣勸 王爲一勉從而竟不肯從時首相 有缺以 手書諭大臣曰輔相之職百責是萃相得其人 則治否則亂亡隨之是以古之明君皆重相臣之選必廣 擇鴻儒碩德之人而任之至有拔於版築之中者今兩相 次陞當卜其代惟我先王培養人才可謂盛矣擢而授之 必有其人當愼擇有德望者以宅其位予以否德慘遭大 變懵無所察凡經國重事皆倚大臣如得賢輔國之福也


臺諫論大臣臨事多謬者不宜在職 王手書答曰臺諫 累曰論執其意必有所在然不改父之臣古有其語此人

卽洪彦弼擢居相位于今七八年 先王薨逝纔經一朔遽遞 其職則恐乖不死其父之義而大失待耆舊之道也予不 忍輕改焉常有意於刑獄有司啓請栲訊罪囚必爲之顰 蹙曰是亦人也何忍暴加栲掠以傷其生務要審愼俾無 冤枉仍歎曰在寡人之世安得吾民無有作奸犯科者耶 四月天旱 下敎求言減宮膳恒供之半又 敎吏曹禮 曹曰彰善罰惡爲政之所當先其有忠孝卓異者及爲吏 淸白者廣問以啓隨才擢敍其身已沒錄用其後以奬方


方來又令大臣薦逸士之懷才抱道者將欲擢用大臣難 於其薦欲遵舊規 王曰賢人君子之懷才抱道者雖重 於出處而惟在於人君求之誠不誠如何耳得而果賢則 擢置宰相亦何難哉如或拘於舊例則求賢之路未廣野 無遺賢之美今不可復見耶是月 皇帝遣太監郭璇行 人司行人張承憲 賜祭若諡賻于 恭禧王又遣太監 張奉吳猷冊封 王爲朝鮮國王其詔曰朕奉天命主宰 寰宇凡推行于庶政必率循乎舊章其於錫封之典未嘗 以海外而有間焉故朝鮮國王御諱往膺世爵藩守東方職 貢恪守粤逾三紀邇者陪臣告訃禮部以襲封念玆爵土


宜有攸屬今特封王之世子仁宗御諱爲朝鮮國王嗣理國政 本國大小臣民其悉奉敎令以佐王修身謹行遵我王道 輯寧疆境克紹先緖庶共亨太平之體 王以恩命有加 於前感激益切卽遣議政府右議政成世昌工曹判書姜 顯奉表謝恩大赦境內時詔使分二起而至 王方有疾 以帝命之重力疾迎接盡誠未嘗少懈病遂珍重詔使纔 還又將親祭于 魂殿仍省 母妃于昌慶宮大臣以 王羸疾已劇固請停行 答曰近因接待詔使兼有疾病 虧闕子職已久予甚痛焉遂不聽而行自後病日以篤至 於大漸大臣尹仁鏡等入內問疾 王整衣冠見之時雷


震宮苑樓柱左右慰 王驚動答曰予則無驚亟令問安 于母妃六月二十九日召大臣入臥內 敎曰予以簿劣 纔承 帝命嗣守先業懼不克荷乃今遘疾日漸羸𢟅殆 將不起念予年逾三十迄無嗣恐墜皇上付卑之重 祖 宗傳繼之序 先父王嫡子惟我與慶原大君二人而 已雖年幼聰睿夙成可付後事氣稍蘇索紙筆欲書手 顫不能成字歎曰我平生所懷欲使群臣知之非文字何 以盡傳今乃如此痛如之何仍敎曰 父王薨逝未久予 又至此未克終孝予甚罔極予死必葬於 父王塋域之 側以遂予志纔經大喪民力已竭予之喪事務從朴素以


除民弊臨薨諄諄說民事不已以七月朔辛酉薨于景福 宮之正殿享年三十一 王聰明濬哲恭儉寬仁自少勤 於學問聖經賢傳無不該通極其博而歸於約會其理而 踐其實在儲位二十五年造養已極高遠而淵默沈晦未 嘗少形於僚屬朝夕侍講而莫窺其學力所到及其嗣服 發言行事一遵古道剛以執德而不撓於俗論明以照物 而不眩於邢正思革衰世之陋習欲復隆古之大道其 手書下諭群臣者辭理精到出人意表聞者莫不心悅而 誠服益知王之學已至於窮理盡性之域矣 王仁孝友 愛本於天性事親盡三朝之禮待兄弟極親愛之情接臣


下禮敬備至施政敎忠孝爲本不邇聲色不好侈靡嘗有 一侍女服粧稍麗怒而出之雖臨下寬簡而宮庭肅如也 嘗語侍臣曰堯舜之道孝悌而已 父王嘗以此敎予予 未敢忘于心其服膺 先訓而有志於聖人之道如此朝 野歡欣相慶日夜顒望至治政未及施化未及宣奄棄臣 民天之難諶有如是耶薨之日都中士女塡咽號痛雖愚 夫愚婦無不哭之如私親畿內儒士聞而來哭者不絶遐 方僻鄕亦皆奔走悲慟人心感慕如是其深非盛德至善 何以至此天不假年澤不浹民嗚呼痛哉 臣李彦迪 撰



實錄小註曰 大行王爲福城上書訟冤復趙光祖等職數事當初無不詳載大臣尹仁鏡等以謂 中宗於 嵋及光祖事未免有或失於恩義之不能終者焉今其若必錄此事則縱於 大行王有光而似涉於彰 中 宗未盡處遂刪去之

行狀舊本所載

國王姓李諱 恭僖王長子也 母妃尹氏府院君汝 弼之女以正德乙亥二月癸丑生 王王生有異質三歲 始讀書通字義不事遊戲動作有度人以爲生知 恭僖 王奇愛之以勤學克己之意作箴以誨之年十六歲德器 已成 恭僖王請封世子于 朝十六年辛巳 先皇帝 遣太監金義陳浩錫以七章之服其 勅曰朕惟立嫡以


長古之義也有爵土者預定繼嗣以繫群情亦率是道然 必請命于朝而不敢專則君臣父子之倫正矣比得王奏 欲因擧國臣民之請立嫡長子仁宗御諱爲王世子事下禮官 議奏特賜允兪玆命太監金義爲正使陳浩爲副使齎勅 幷紵絲紗羅等件封仁宗御諱爲朝鮮國王世子夫藩方之職 莫先乎事上恤下王自祖父以來允克蹈之今旣立世子 宜明示玆訓俾習與性成業由德進秉禮遵義世亨有邦 庶幾不負朕命亦無忝于前人越明年嘉靖元年壬午春 行冠禮入學于成均館陞降周旋雍容中禮觀者莫不咨 嗟悅服 恭禧王博選師傅賓僚使之朝夕與處一以格


致誠正之學輔養導迪自是德業愈崇檢身制事動遵聖 訓雖在宴私常凝然端坐左右近習未嘗一見其惰慢之 色終日淵默嚬笑不形雖臨下寡簡而宮庭之內肅如也 事 父王極其誠敬自在沖年問寢視膳雖祈寒盛暑未 或一廢 母妃尹氏生 王七日而薨及恭禧王冊尹氏 爲繼妃 王事之如親母年十三令宮僚書程頤四箴范 浚心箴曁書之無逸詩之七月篇列諸左右以觀省嘗與 僚屬講讀日三或不時夜對亹亹不已嘗 賜生薑于宮 僚付以 手札曰予觀論語有曰不輟薑食爲其通神明 去邪穢也諸君子動慕夫子雖於飮食之末必有所取法


焉故以是送之其尋常言語類如此凡賓客僚屬之喪未 嘗不爲之傷悼素食 恭僖王以王有賢德嘗欲禪位 王號泣固辭止 王幼時有庶母朴氏挾妖術謀欲危 王事覺恭僖王大怒極命竄殛而其子嵋及二女亦得罪 王及長始知之手爲疏以訟其冤 恭僖王乃感而從之 外人初才知有疏久而後得見其略曰伏以天顯之親一 氣而分喘息呼吸相爲流通友愛之情自不容已雖或有 非常之變出於慮外而古之人猶有以恩掩之者妖孼之 作雖曰朴氏嵋也焉得而知之嵋之一女子棄在民間與 庶人無異孩提之女亦何罪也二妹年幼不預其事明矣


而屬藉亦絶思念至此不覺涕零由臣一身而兄弟之變 至於如此此平日恒懷痛悼者也孟軻有言曰身爲天子 弟爲匹夫可乎今臣侍居東宮 恩寵極矣使二妹一姪 尙班下賤反躬思之顔原有忸怩仁人之於兄弟也不藏 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如臣者又何怨怒於兄弟而 不得親愛乎至於籩豆之儐飮食之飫亦不得和樂且湛 焉惻然之念益切于中前此微達此意未蒙允兪更瀝微 衷以瀆聖聰伏惟垂憐焉疏辭懇惻發於誠激臣民見之 者無不感泣姊延城府主卒 王過於傷悼幾至成疾蓋 其天性之篤如是二十三年甲辰 恭僖王遘疾彌留


王侍側晝夜不解冠帶進藥必先嘗粥飮亦爲之廢形瘁 面墨侍人無不泣下知其必傷 王分遣宰執遍禱 宗 社山川請釋囚以祈命時方冱寒沐浴齋潔 親於殿庭 露立祝天自昏達朝及薨散髮跣足仆于庭下大臣憂悶 進以素儒巾亦不肯着水醬不入口者六日大臣以 恭 僖王遺命請權署國事奉國寶以進 王號哭不受群臣 更請寶至則輒哭至于終日在庭之臣莫不摧痛遣陪臣 閔齊仁李浚慶告訃于 朝且請承襲几國家機務一委 大臣非關喪事不許啓稟 王自初喪至卒哭只啜飦粥 不食鹽醬夜不臥寢哭不絶聲旣葬猶不離喪次所侍者


惟小宦數人屛絶宮人使不得近前 王欲行三年之喪 而自侍疾之初羸瘁已甚及遭大故毁瘠骨立殆不能救 大臣擧先王遺敎請從權進肉 答曰予之誠孝未孚致 有此言哀痛兪甚臺諫侍從伏閤以請不聽議政尹仁鏡 率百官立庭以請者至於累日亦不聽 母妃親自泣勸 王爲一勉從而竟不之進時首相有缺以 手書諭大臣 曰輔相之職百責所萃相得其人則治否則亂亡隨之是 以古之明君皆重相臣之選必廣擇鴻儒碩德之人而任 之至有拔於版築之中者今兩相次陞當卜其代我 先 王培養人材可謂盛矣擢而授之必有其人當愼擇有德


望者以宅其位予以否德慘遭大變懵無所察几經邦重 事皆恃大臣如得賢輔國之福也四月天旱 下敎求言 減宮膳恒供之半又 敎吏曹禮曹曰彰善代惡爲政之 所當先其有忠孝卓異者及爲吏淸白者廣問以啓隨才 擢敍其身已沒祿用其後以奬方來又令大臣薦逸士之 懷才抱道者將欲擢用大臣難於其薦將先朝舊規以稟 王曰賢人君子之懷才抱道者雖重於出處而惟在人君 求之誠不誠如何耳得而果賢則擢置宰相亦何難哉如 或拘於舊例置賢人君子於不可求之地則古人所謂野 無遺賢其亦誣後世之言耶大學生等以儒臣趙光祖等


在 先祖非罪竄死累疏請復其職 王手書答曰汝等 居首先之地好古而論時疏章三上辭懇義直所學之正 何以加此我 先朝敎育之澤亦可想也然言之不從有 意存焉且太學雖曰公論所在是非之定自有朝議汝等 言是非則得矣期於定是非則非諸生事也姑退而更思 之五月 皇帝遣太監郭璇行人司行人張承憲 賜祭 若諡賻于 恭僖王又遣太監張奉吳猷封 王爲朝鮮 國王其 勅曰朕奉天命主宰寰宇凡推行于庶政必率 循舊章其於錫封之典未嘗以海內外而有間焉故朝鮮 國王李御諱往膺世爵藩守東方職貢恪修粤逾三紀邇者


陪臣告訃禮部以襲封請念玆爵土宜有攸屬今特封王 之世子仁宗御諱爲朝鮮國王嗣理國政本國大小臣民其 悉奉敎令以佐王修身謹行遵我王道輯寧疆境克紹先 緖庶共亨大平之休時詔使分二起而至 王方有疾以 帝命之重力疾迎接極其誠敬畢力盡禮未嘗少懈病遂 彌重詔使纔還又將親祭于魂殿仍省 母妃于昌慶宮 大臣以王羸疚已劇固請停行 答曰近以接待詔使兼 有疾病虧厥子職已久予甚痛焉遂不聽而行自後病日 篤至於大漸大臣尹仁鏡等入內問疾王必整衣冠然後 見之病草絶而復蘇者三若稍省人事輒使人問安于


母妃時雷震宮苑樓柱左右慰 王驚動 答曰予則無 驚亟令問安于 母妃六月二十九日 敎于大臣曰予 疾不可爲旣無嗣子其傳位于弟慶原君明宗御諱又 敎曰 趙光祖事予未嘗忘心弟以事在 先朝不敢輕改今予 疾至此其復光祖爵秩大臣等將入受 遺敎王欲下牀 冠帶而未能臨薨 遺敎曰 父王薨逝未久予又至此 未克終孝予死必葬於 父王塋域之側以終予志且經 大喪民力已竭予之葬事務從朴素氣且盡猶諄諄說爲 民除弊之意語已澁左右莫能記以七月朔辛酉薨于正 寢亨年三十一薨之日都中士庶嗔咽號慟雖愚夫愚婦


無不哭之私親太學諸生奔哭闕下畿內儒生聞而來哭 者不絶遐方僻鄕亦皆奔走悲號化未一期而德之入人 者如此其深求之於古實所罕聞嗚呼聖賢之生不偶而 得之佚王之位尤不偶 王之至德篤行所以受於天者 如是其厚任於身者如是其重其始也若有所爲而生其 終也不假以年嗚呼痛哉

誌文 编辑

謹稽我 仁宗大王舊本有姓李二字諱 中宗恭僖大王之 長子也 母后尹氏寧敦領府事汝弼之女生王七日而 薨諡曰章敬 后賢而有德以思齊之美誕岐嶷之資


王乃降於正德乙亥二月癸丑三歲能受書解文義 中 宗愛而奇之早置講院極選師傅賓僚養之以正親製箴 以誨之王常服膺不置及長手書于屛潛心體之六歲 中宗請封爲世子十六年辛巳 武宗皇帝遣太監金義 陳浩來錫誥命嘉靖紀元之壬午春行冠禮入學于成均 館動容周旋無不中禮性勤于學亹亹不厭日三進講又 有夜講雖窮寒極熱必危坐而溫習至朝又爲讀一再而 出以爲常由是緝熙之功日就罔覺年十三令宮僚書程 子四箴范浚心箴曁書之無逸詩之七月篇以進又手書 先聖賢格言賓師訓戒列諸左右動必遵行尤念大學衍


義近思錄自警編等書 手未嘗釋以至盤盂几杖莫不 有銘蓋其踐履之篤根於至性舊本作誠者然也嘗曰堯舜之 道孝悌而已 父王以此誨我我其敢墜事 中宗極其 誠敬自傷不逮于章敬 事大王大妃益致其孝 王常 於問安視膳之外唯知講學存省沈靜寡言恭儉無欲嘗 見侍女有麗服者卽命出之宮庭之內不嚴而肅如也又 篤於友愛母姊孝惠公主早卒爲痛惜之幾於成疾幼時 庶兄嵋之母朴嬪驕僭得罪母子俱竄殛 王長始知之 手製疏極陳而釋之 中宗感念 命復其爵如故外人 未嘗知有是疏久乃得見其因舊本作仁心之實發於疏辭讀


之者無不出涕 王之孝友出於至性而能含晦章美不 見於外聞人譽已必恧然而惡之故尋常間雲章寶墨之 絶人者下莫得而觀之如遇賓師之卒必爲之素膳致祭 其禮下之誠又如此甲辰秋 中宗以憂勤之久比比有 疾 王藥必嘗寢不能安及至彌留衣未嘗解食爲之廢 羸形瘠容見者飮泣病且革分遣朝臣遍禱 宗社山川 方在冬月沐浴焚香露立祝天自昏達曙及薨全癈漿飮 者六日哭不絶聲者五月唯歠飦粥不進鹽醬旣葬常在 喪次屛絶宮人所侍者惟小宦數人而已雖世異亮陰不 能無命戒而軍國之務一委大臣以任之言則乃雍王自


初喪羸毁已極病以日臻大臣將禮文請從病則食肉之 制不聽率百官請之者累日亦不聽 母妃親自勸之王 不得已若將進御而竟未也時 皇帝遣太常監郭𪮛行 人張承憲賜祭若賻諡于 中宗諡曰恭禧恭僖又遣太監張 奉吳猷賜告于 王及后后姓朴氏贈右議政墉之女也 王欽 帝命重詔使雖在疾病郊迎館待靡不盡禮使者 張行人正士也歎 王之誠服 王之孝言必稱賢王至 越江猶貽書謝 王以示無斁之意使還未幾 王力疾 將親舊本無親字祭于 魂殿因起居 母妃大臣深憂而固 止 王不聽曰近因詔使身且有疾舊本作病虧闕子職予甚


痛焉自是病遂彌重以至大漸時雷震慶會樓柱左右慰 王之驚 王曰予則無驚其亟問安于 母妃大臣入問 疾 王必整冠服舊本無服字而見嘉靖乙巳六月二十九日 召大臣尹仁鏡等入 敎曰予遘厲疾殆不與悟傳位于 慶原大君明宗御諱卿等其勵翼以副予懷翌日辛酉朔薨于 景福宮之正寢享壽三十一都中士庶奔走號哭塡咽街 巷太學諸生會哭于闕外畿內之儒來哭者相繼至於遐 荒僻陬靡不號慕德之流行者未久而人之感化者至此 三代以下未之聞也嗚呼天與 王以大德旣位得祿宜 若必得其壽將大有位於時而難諶匪常之痛乃如是也


王在東宮二十餘年雖於燕閒左右未嘗一舊本無一字見其 惰容其篤信聖學純亦不已之效見乎未周歲之間者無 得名言其著於命令則不改父臣之語發於論遞之際必 得賢輔之敎見於卜相之日天災示異則省躬而求言民 力告癉則約供而減租褒淸白擧遺逸之命纔下而士思 激仰修庠序理冤枉之旨累諭而人知恥格循是以往其 治效舊本作敎可勝旣耶纔試期舊本作數月之可未見三年之成 豈非天也歟 王妃朴氏無後支舊本無支字庶亦無子女臨 薨把筆欲書而未能歎曰孤之有懷非文字莫可諭諸群 臣今乃至斯雖欲審訓亦將奈何尋又 敎曰纔經 父


王之喪重遭華使之來民未堪命予又至于舊本無于字此不 克終孝予死必葬于 父母陵側凡予襄事無踰禮文懋 從朴素以卒予志以紓民力是年十月十五日甲辰安厝 于高陽治南 靖舊本作禧陵之旁艮坐坤向之原 遺命也 陵曰孝陵殿曰永慕諡曰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廟號曰 仁宗嗟乎諡者天下之公臣子所不得以私旣號曰仁則 更千億萬年見諡亦足以知其德矣嘉靖二十四年十月 日謹誌右參贊臣申光漢 撰

封 王世子敎命文中宗十五年庚辰四月 编辑

王若曰貳極建儲實爲大本承祧主器宜屬元良今冊爾


爲王世子爾其樂道尊師親賢遠佞克服三善之訓以延 一國之休 臣成世昌 撰

封 王世子竹冊文 编辑

王若日立嫡以順天經是亘古之大分定名以繫民志乃 有國之通規肆稽舊章式擧實典咨爾元子仁宗御諱溫文居

舊本作其質沖裕鍾懷孝自因心夙盡愛敬之實學不資誨行 隆就將之功宜正位於靑宮亦舊本作示衍慶於洪業是用冊 爾爲王世子於戲祗服厥命永念惟艱念惟艱舊本作圖艱難爲善 孜孜罔或怠于舊本作於一日秉心翼翼庶無忝於先王 臣鄭士龍 撰

諡冊文 编辑

孝莫大於繼序方切永慕之懷禮尤重於易名爰擧追崇 之典斯乃古今之彝法固非臣子之私情恭惟 堯欽舜 文禹勤湯敬久正儲貳之位德允協於元良恒加精一之 功聖亦造於天縱肆克紹夫舊本作於前烈乃丕承乎洪圖惟 知儉以愼厥身寔能孝以舊本作而仁若考先收謹獨於屋漏 效旣著於修齊未有命戒於亮陰道固具乎恭默試以存 神過化之妙敷此博施濟衆之仁五百年興王之符將復 見復見舊本作及繼乎昭代三十二喪予之慟奈又減乎夢齡何 天意之難諶閔蒼生之無祿豈料煢疚之漸進而致几席


之重仍審訓纔及於元臣末命俄遺於眇幼思無所怙義 無所從義無所從四字舊本在終字下徒御恤於飭終願揚休於節惠摹 天地畫日月雖 盛德難於形客垂竹帛勤瑤珉庶 徽 稱傳諸悠久諏吉辰以獻號陳寶冊而備儀謹上 尊諡 曰獻文懿武章肅欽孝伏冀 明靈俯鑑殷禮不顯亦世 默贊燕翼於苞桑無彊惟休益鞏鴻基於磐石 都承旨臣崔演 撰舊本作申光漢撰

哀冊文 编辑

維嘉靖二十四年歲次乙巳七月辛酉朔 仁宗獻文懿 武章肅欽孝大王薨于景福宮正寢粤十月十五日甲辰


遷于 孝陵禮也簡辰奄屆遣車再廞仙仗移簇羽衛成 林百靈欻敝歙而奔走兆姓號咷而摧隕望珠邱兮漸邇聆 玉漏兮易盡 主上殿下重憂斯棘百罹仍酷慟龍髥之 莫攀仰雲馭兮何及顧徽旨之在世藹聖功其可得俾揄 揚以彤管爰布昭於瑤鐫其辭曰宜無間然烝哉 仁宗 惟天爲大曷得形容敎自胎正德由誠明典念惟學緝熙 彌精久位靑宮化隨身行戒存屋漏效著燕閒四勿筬屛 一德銘盤三朝率禮百行源孝蓋出天性非假音貌因心 則友求救原隰洪惟其順實由旣翕禮遇賓僚告戒必書 踐履愈密至德純如天故生之若將保佑云胡不弔禍延


煢疚喪嫌漢短哭踰滕哀却鹽歠粥秉心難回雖迫輿情 勉承大寶諒陰恭默斬焉在草凝思輔賢夢與天通不改 父臣言則乃雍爲治慕古俗論莫撓庶福我民以壽以飽 方大明之初昇遽潛曜於虞淵嗚呼哀哉三代以降聖學 罕傳士或有得人主蓋闕卓百王而獨契摠萬善以渙發 旣眞知而力行備高明而精微始以聖而希天終浩浩兮 同歸丕責克盡其君師王政佇隆於皇極嗟大德之雖敦 奈偏邦之無祿嗚呼哀哉天心靡悔邦禍荐集何多難之 未堪而大喪之又執悶孝誠之不終斯致厪於末命人間 雖切於永慕天上獲侍於 列聖嗚呼哀哉天作壽原孔


邇 先寢聖意所嚮允協龜諗去堯階兮已遠向禹穴兮 將封卽長夜兮萬古錮玄泉兮三重遺衣冠兮永秘種松 檜兮未拱吉仗空遠兮猶掩翳舊臣共辭兮徒號踊嗚呼 哀哉數故不齊理或難諶九齡未效於周夢百代空傳於 堯欽深仁雖待於必世神化亦行於期月惟聖德至善之 不能忘兮永有浹於心骨竝天地而長存樹 宗社於不 拔嗚呼哀哉 禮曹正郞臣李洪男 撰

孝順恭懿仁聖王后朴氏 编辑

封 王世子嬪冊文中宗十九年甲申三月辛未



立元良而正號國本斯端命淑哲而主中家人亦位玆稽 舊典式擧盛儀惟爾朴氏毓粹名宗儲敬淑德含章有順 允叶窈窕之詩率禮不愆何煩婉娩之敎驗玆刑于之化 的在嘉止之初今遣使領議政南袞兵曹判書洪淑冊命 爾爲世子嬪於戲儆戒無違庶遵女史之訓柔嘉惟則永 流彤管之芳

撰進之臣姓名不傳

仁宗大王 詩 進 大殿誕日詩以下竝舊本 编辑

誕彌佳節屇重協太平年五色卿雲裡百工袍笏前頌聲


盈廣宇 壽斝薦華筵此日欣遭遇祝祺似泰顚實錄作巓 臣金獜厚河西集曰 孝陵在東宮時於 大殿誕 日有 御製律詩謹拜和之 龍飛四十載鵠立兩 三年春色銀觴裏煙華玉殿前煌煌瞻 御座穆穆 侍經筵無復隨兮釰如今雪滿顚

進 大殿春帖字 编辑

臘盡春回斗轉東三陽佳節又來通祥雲靄靄金門上瑞 日輝輝王殿中靑韭盤盤香政動銀幡處處燦相同太平 聖代明良際但祝吾 王壽極崇 杓指東方節號新風雲佳舊本作嘉會是良辰樓邊浮舞銜書 鳳苑裏遊嘶葆德麟白雪將殘知送臘靑芽欲吐覺迎春 年年每被 殊恩渥祝福端宜駑劣身


葭管飛灰節三陽協聖時 君心惟實錄作唯有正天道亦無 私瑞霧靑實錄作晴空繞華幡紫闥垂微臣逢令節祈算自能 知 木德方臨日卿雲繞碧空堯衢含哺裏舜殿獻歌中彩燕 搖因節粧幡動應風君臣相慶會 眉壽享吾東 令節臣民歌頌齊祥雲遍繞殿東西深仁千載超唐漢聖 德難濡一筆題 春入宮中晝漏長呈祥獻瑞遍無方微臣更遇三陽節敬 進椒醪滿王觴 堯庭開瑞英舜殿藹禎一本作祥雲禁苑韶光滿龍池化日分


臘殘逢令節泰氣協明時臣庶實錄作子齊頌實錄作聲祝應知萬 壽遲

進 中殿春帖字 编辑

令節宮庭寶露霑從知 聖姒本虛謙祥雲周繞金樓裡 瑞旭長昭玉殿簷禁苑梅枝思皓潔御溝柳樹欲黃纖 徽音遠播窮閻巷澤被凡彙巨與尖 暖律回佳節東風入殿邊治閨追姒德補袞邁姜賢遐福 應如岳佳實錄作休祥亦似川萊芽新甲坼知是孟春天 葭管灰飛日韶光處處生關睢歌德盛樛木頌仁聲柳眼 浮金媚梅顋拆玉明微臣逢令節徒祝永安平此詩舊本作二絶而


今從實錄入錄律詩中

喜遇嘉實錄作佳辰祝 壽長祥曦照殿動淸光關睢允續實錄 作績周家姒 懿德從闈達四方 今朝斗覺始陽春鳳闕龍池實錄作墀物色新 懿範徽音遐 邇遍嵩呼鼎沸摠臣人苑上條風暢殿角瑞霧實錄作藹凝壼 儀踰鄧馬鄧馬實錄作馬鄧敬想茂禧膺

實錄曰乙巳七月 明宗卽位後 王大妃以 御 製草八幅下之卽 大行王少日爲世子時所製特 文其祭文一章乃 卽位後祭 中宗文也

失題出身趙有穗所錄 编辑

一家有兩婦巧拙百不敵拙者念其拙一日織一尺巧者


恃其巧百尺期一日理鬂學宮粧好逐花間蝶逐蝶又折 花長笑拙者織秋風一夕至萬戶砧聲急拙者先裁衣歌 堂前月巧者悔何及天寒翠袖薄呵手泣機上梭寒易拋 擲將花與蝶敵

仁宗大王 文 大殿誕日賀箋以下竝舊本 舊本曰 仁廟行狀磨勘時 王大妃以 御製草 八幅下之 仁廟少目爲世子時所製詩文其箋文 曰云云 编辑

世子臣某恭遇 誕辰不勝慶抃一本作忭謹奉箋稱賀者伏


以電繞星樞含千齡之熙運虹流華渚昌萬福之宏休賀 溢朝臣歡均黎庶恭惟 主上殿下堯仁舜哲湯敬禹勤 膺曆數而在躬垂衣裳而一本作以致治惟天爲大宜蕩蕩之 難名如日斯升固輝輝之徧照伏念臣猥將庸質叨側儲 闈端遇 昌辰願獻嵩恒之壽祗成喜頌徒陳犬馬之懷

實錄作誠

中宗大王大漸時祝天祭文 编辑

伏以天鑑孔明有誠必格今某德雖甚涼不足動物然至 於君臣父子之間情義俱到切迫切迫實錄作迫切之懷自不容 已惟我 主上自前月間得疝苦吟累日不能下氣熱又


爲患藥餌之救實錄作效實錄有盡字其力乍寧乍疚氣候不常 彌留至念未有痊愈焚腸熱中呼籲曷極天乎天乎今當 聖明之時而使愆攝之憂如此其久苦耶伏願明神冥佑 默扶俾 上體卽寧享壽如岡焉居高聽卑其理昭然肆 竭悰忱悰忱一本作微悰敢薦香幣伏惟尙歆

祭 中宗大王文 编辑

天地覆載品物以生父母顧復子支以成一髮一膚皆有 所受自孩至長養專且久凡有血氣其孰無是矧臣昏塞 倍荷 天賜生未浹旬奄棄 慈侍零丁無護殆不可遂 雨露曲霑獲保殘軀叨侍靑宮 恩眷卓殊進趨龍庭每


接 玉音揆分難堪倍殫葵心方期岡陵永享無疆何料 一夕遽罹大殃未半舜齡天何茫茫罔極之痛摧骨熏一本 作裂腸日月荏苒荏苒一本作易遷因山已卜只憑 几筵亦長難 覿天長地久怨慕則深魚叔權稗官雜記有幽明雖屬必通此心八字聊爲菲奠 庶垂 俯臨

以福城君嵋事上疏此舊本而多誤處故今從實錄 编辑

惶冒 天聰情激敢達舊本無惶冒 天聰情激敢達八字伏以天顯之親 一氣之分喘息呼吸相爲流通友愛之情自不容已雖或 有舊本無有字非常之變出於慮外而古之人猶有以恩掩之 者往者嵋之事臣年幼不舊本作未能詳知其首末然其禍之


慘所不忍言妖孼之作雖曰朴氏嵋也焉得以舊本作而知之 竄在荒舊本作遐裔亦已舊本作云過矣厥后又興大獄母子相踵 而死洪礪亦殞杖下變故之極在舊本無在字古所罕聞舊本有其 於兄弟間爲如何耶九字死者旣舊本有以字已矣舊本有而字嵋之一女子舊本 無子字棄在民間與庶人無異孩提之女有舊本作亦何識舊本作罪

焉此尤舊本作又痛心者也二翁主年幼舊本作少女子不預其事 明矣屬籍亦絶言念言念舊本作思之至此不覺涕零涕零舊本作流涕

由臣一身而兄弟之變至於如此此臣日夜日夜舊本作平日又有恒 懷二字痛悼者也孟軻有言曰身爲天子弟爲匹夫可乎今 臣侍居東宮 天寵極矣而使二妹舊本作姊一姪尙班下賤


反躬思之顔厚有忸怩仁人之於兄弟舊本有也字不藏怒焉 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如臣者有何怨怒於兄弟而不得 親愛乎至於籩豆之儐飮食之飫亦不得和樂且湛焉舊本 無焉字則惻隱舊本作然之念益切于中前此微達是意未蒙 兪允兪允舊本作允兪更達微衷以瀆 宸舊本作聖聰伏惟舊本作願

垂察焉

舊註曰 仁廟幼時有庶母朴氏挾妖術謀欲危 仁廟事覺 中廟大怒卽命竄殛而其子嵋及二女 亦得罪 仁廟及長始知之手爲疏以訟其冤 中 廟乃感而從之外人初不知有疏久而後得見此疏 情辭俱到非 上聖德之才曷能及此

人彘賦舊本 编辑

居無何之睡鄕遌難名之一物謂獸類而非鬣角乍如人 而形多闕髡耏其頭凹陷其目有耳有口無聞無說手斷 足喪蠢玆一肉匍匐而進請諫以臆曰天地無私稟余大 德父生母育變余醜膜賴菲薄之無疵濫承風於漢宮敬 巾櫛之是奉勤夙夜而在公知日月一本有之字不可徵兮分 寔命之不同綠兮衣兮愧衛妾之汚莊螽斯詵詵美周姒 之尊王幸扁石之斯履遺玉體於陋質情雖切於余慈實 阿奉其帝骨故復撫而成長有何心於亂嫡彼稚軀之類 已非余心之所期且爲父而愛子豈須余而後知承天寵 之旣渥妾亦知其招疑然避盈而辭滿在中人其猶難矧


妾婦之徇人豈敢忤其天顔惟不辭之一責萬被戮兮無 悔謂余心之有他尙未難於易配況廢儲之一事機易運 於幽昧在我口之陰囑奈四皓之空對然怙侈而滅義是 天討之所在遂安分而守正矢無譏於當代君王忽其昇 遐酷禍先於帝愛墳未乾於長陵骨肉血於宮內彼小子 兮何如舊註曰似當作知萬無意於興廢祗以愛而尤忌積嫌決 於一夕旣取我子母毁我室休蠶織而辭朝倂余命而肆 毒擧常刑而未恔期設酷而屠戮旣去視而蔽聰又鉗舌

一本日或作口而除髮支體分而異處俾彘居於人厠犬豕過猶 溺矢人就不爲之掩鼻衆囂囂而歸咎一本有余字謂觸禍之


是宜苟余先出其謀天厭之天厭之所專寵而速禍非我 心之僭越今雖類於拘彘實君王之所悅昔玉樓之同夢 豈暫近於不潔哀三生之命薄極八難之人辱望故宮兮 何許哀落雨兮不復君王兮旣逝弱子兮繼歿顧微命之 獨存有何怙而何託使早得乎殉帝彼怨怒兮誰施嗟有 命不可私兮向九原而莫之追姑延喘而數日竟貽累於 王家豈余身之憚殃痛創業之多瑕當先帝之愛我豈期 我以累德生不補於內政死猶旌其君惡無面目之見帝 生與死兮何歸茫茫萬古罹此酷者疇幾嗚呼噫嘻樛木 獨秀葛藟何依徽音無嗣小星誰歌選卜失其窈窕國母


定於姻婭竟尙美而逞色孰女德之能擇忘母儀於天下 恣專房之邪慾計已堅於取恃義頓絶於尊君身居紫殿 行同東宮一本作門言之至此面目靦然二女之嬪孰後孰先 俔天之妹其男則百未聞殺一子而元嗣不易也未聞除 一媵而皇妃益尊也何若人之殘苛計何酷於獨存心慊

一本作熑移而嬖新雖舊婦而舊註曰或作之似怨事未擧而反之正 豈必窮其報復丁一人之初陟情莫追兮罔極視昔日之 忿恨慮何及於十一疏者爲親怨者爲恩一人之存空使 心煩一人之去喜怒誰因先君之思胥勖寡人有子有孫 是從是仗雖所愛之在物宜亦愛而不喪況天顯之至愛


敢須臾而斯忽貴遺體之是愛生彼已兮無別嗟哭夫之 末年割所愛而不惜夫之生兮此憤誰洩夫之死兮所願 易得恬夫死而恣行彼何人斯戮無辜而快心彼何人斯 無公事而慘形一本作刑彼何人斯報怨酬私豈在斯時苟無 已於罪余竢闋服而猶未晚且已往之不咎思一人而自 反余雖無知豈不心感而誠服縱不軌之有謀謀不抑而 自抑有何怙恃生心叛逆然則余無及嗣之禍后免嫉妬 之惡易樹之未著先君之亂本誰責嗟一念之未忍致三 擧之俱失事極慘於一世名垂穢於竹帛使九原而可作 惟帝其愴惻天何長兮地何久雪是冤兮無日沈沈漢宮


之夜蕭蕭楚雨之秋作刑餘之一鬼空哭嘯於梁丘言未 訖而辭去若涕泣之漣漣尋翻然而夢覺惟漢史之在前 賜生薑宮僚 手札丁亥○出孝陵行狀

予觀論語有曰不輟薑食爲其通神明去邪穢也諸君子 動慕夫子者雖於飮食之末必有所取法焉故以是送之

下宮僚書出實錄 编辑

實錄曰甲辰十月丁卯 世子時以書示于侍講院云云

謹言于傳賓客諸尊位兄弟友愛之情根於天理自不容 已苟非大無道之人不以一已之私害天性之恩今我兄 弟名分已定截不可亂況 聖上待我兄弟無纖毫厚薄


不知當以何故有相疑忌之端乎兩間至厚宜無人言而 近年以來邪議紛紜無根之言胥動疑貳之端漸成前年 竊聞 經筵之上有如此之言寒心竦骨常懷不安豈料 其言至今猶未殄乎此雖由吾不德之甚亦必有大奸人 藏蹤秘迹肆其陰毒賊我兄弟而得售其術者也此吾之 所以痛至骨髓者也然奸人離間於兩間之狀 兩殿洞 照邦家之安危一身之禍福固不足憂但以吾德之不進 以致人言爲憂不知將何處而可也故陳吾中情上言于 聖上下議于諸賢賓客惟願察其情而恕其妄少垂誨 焉


己亥○見臣安鴻乙巳錄

予以薄德濫叨東宮天鑑孔昭固宜召孼自 祖宗朝百 餘年相傳屋宇一宵盡爲灰燼天之降譴實由於已而上 致 聖心驚動下貽百僚遑遑如此酷變古所未聞反躬 刻責若無所容不知自處當何爲宜顧諸明僚幸共賓師 諸僚商確敎導

手書諭大臣甲辰○出 孝陵行狀 编辑

輔相之職百責所萃相得其人則治否則亂亡隨之是以 古之明君皆重相臣之選必廣擇鴻儒碩德之人而任之 至有拔於版築之中者今兩相次陞當卜其代我 先王


培養人材可謂盛矣擢而授之必有其人當愼擇有德望 者以宅其位予以否德慘遭大變懵無所察凡經邦重事 皆恃大臣如得賢輔國之福也

賜答賓客李彦迪書出玉山書院所藏 编辑

今受外任於公之孝則得矣余恐久未聞嘉言格論之際 特贈至切之辭感謝于懷銘心服膺

○玉泉菴所刊 仁廟御製印本曰民巖記則廣求而不得必於兵亂中失之玆未能一時竝刊云

寢園象設之圖 编辑

 

丁字閣圖 编辑

 

寒食祭陳設圖 编辑

 

獻官諸執事位次之圖 编辑

  

孝陵寒食祭祝式告田告安謹以下同 编辑

維年號幾年歲次某甲某月某甲朔某日某甲 孝曾孫嗣王臣 謹遣臣 敢昭告于 仁宗榮靖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 祖妣孝順恭懿仁聖王后朴氏伏以節序易流當玆令辰 冞增感慕聊藏明禋謹以淸酌庶羞式 陳明薦尙 饗

陵祭規例凡陵祭祭官皆以黑團領參祭 编辑

寒食祭祭後獻官有書 啓之規

告由祭有事則告以下祭皆單獻

還安祭有修改於 陵上則事畢後有還安祭

慰安祭陵上及殿內有變則有慰安

祭官分排之規 编辑

獻官堂上以上官差出

典祀官兼大祝文官堂下以下差出若監察不來亦兼臺監

齋郞以入直參奉書塡齋郞祝史或相議換差或參奉中有故預報禮曹差出假官同參奉香奉爵 祝史以出番參奉書塡前期三日入齋參 祭奉爐奠爵


贊者笏記

謁者引導

監察或來或否

延 香之規 编辑

祭之前一日獻官受 香出預遣人候望諸執事亦偕來來兩參奉具 冠帶安 香廳中門前東向序立 香陪吏過前時鞠躬 祗迎獻官諸執事行過時兩參奉回立過後入來

典祀官 祭物陪來之規 编辑

名日祭及告由祭祭物前期二日出來奉常寺下人以祭 物單子來示參奉熟設時齋郞進去典祀廳眼同點視

塡祝之規筆墨每年寒食書員前期受來于奉常寺以爲期年 祭享時用 编辑

兩參奉中齋郞進于典祀廳替監 奠物守僕請大祝祝 史進詣安 香廳盥手大祝進立于廳中書案席南祝史 進立于廳中書案席北廳中先設書案及席獻官東向立守僕啓 香室香陪吏奉 香樻東向立祝史開樻奉出 香祝封 跪進書案前置其上大祝獻官亦跪坐香陪吏少退解袱 香榼則奉置 于書案頭敬展祝文奉授大祝大祝受之置于書案上取 吏曹差官記有獻官姓名書獻官職姓名于祝文中書畢奉傳 于祝史祝史揭視獻官後還納于樻中 香陪吏取樻復 爲奉安于 香室守僕封 香室獻官着表而罷

祭物陪進之規 编辑

祭日三更末守僕遍告起寢四更初自典祀廳奉載祭物 于架子典祀官及兩參奉皆陪行直進于丁字閣先爲排 設于月廊卓子上祭物進設祭酒封表解脫時凡事皆告知于兩參奉然後兩參奉 率守僕熟手等親爲陳設殿內祭牀上陳設畢後守僕請 兩參奉點視兩叅奉自西門入點視由東門出祭物皆由正門入

詣外儀典祀官往水刺間監炊飯煎湯等事畢後亦詣外 儀罷祭後兩參奉上詣閣內監撤祭物而退

傳 香之規 编辑

外儀整齊後守僕請獻官上來上來之時 香陪吏奉


香祝樻前導獻官隨行由紅箭門入守僕連呼 香望守僕請祝史 及謁者進往紅箭門前謁者引獻官遵 香路至傳 香席 前先設此席北向立祝史進至于傳 香席北南向立 香陪 吏立于獻官之右以香祝樻進獻官獻官開樻取 香祝 封跪于席上以授祝史祝史亦跪受雙手奉之守僕前導

傳 香後謁者引獻官立于外儀 香祝過時外儀諸執事皆鞠躬祗迎過後平伸自 御階上由 正門入跪于 香案前解其封置 香榼于 香案上奉祝 文進于祝案前展置于祝板上以鐵書鎭鎭之由東門出 復位

行 祭節目次序 编辑

三更起寢四更行 祭祭物陪進 陳設 外儀 傳香 監察點視 贊者謁者四拜 監察諸執事四拜復位 獻官就位四拜 諸執事盥洗 進膳 獻官盥洗 初 獻 大祝讀祝 亞獻 終獻 獻官四拜出 監察諸 執事四拜出 贊者謁者四拜出 大祝藏祝 參奉撤 膳 飮福 致膰祭罷後兩參奉監撤而退

贊者笏記 编辑

謁者引監察諸執事入就拜位 監察諸執事皆四拜 鞠躬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平身 謁者引監察及諸執事各就位 謁者引獻官入就拜位


獻官四拜 鞠躬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平身 謁者引獻官詣盥洗位行初獻禮單酌曰酌獻禮謁 者引獻官升自東階詣樽所齋郞斟酒于爵引詣香案前以下見謁者笏 記引降復位 行亞獻禮 謁者引獻官升自東階樽所

齋郞斟酒于酌引詣香案前以下見笏者笏記引降復位 行終獻禮 謁者引獻官升自東階詣樽所齋郞斟酒于爵引詣香案前以下見謁 者笏記引降復位 獻官四拜 鞠躬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平身 謁者引獻官詣望燎位 謁 者引獻官出 謁者引監察諸執事復就拜位 皆四拜 鞠躬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拜 興 平身


謁者引監察及諸執事出 贊者謁者入就拜位 行四 拜出

謁者笏記 编辑

跪 三上香齋郞奉香祝史奉爐奠酌齋郞進爵獻官受傳于祝史祝史奉奠于牀上俯伏 興 少退 跪 大祝 讀祝 獻官俯伏 興 平身

此下贊者笏記 跪 奠爵上同 俯伏 興 平身此下贊者笏記 跪 奠爵上同 俯伏 興 平身

祝文瘞坎之規 编辑

諸執事皆罷出後大祝自西階祝史自東階竝詣閣上由 西門入大祝奉竹篚祝史奉祝文竝封紙置于竹篚中大祝


奉出正門進瘞坎所藏之封標書臣謹封而退

撤膳之規 编辑

瘞祝後本司兩員還入 殿內率守僕看檢撤膳後掃灑 精潔仍命灑水於庭燎餘燼而退

飮福之規 编辑

撤膳下來之後守僕以餕餘依祭官分數各排一盤齊會 于獻官所行飮福禮若不會則各送其房又以藥果裏送于獻官及 諸祭官以倣致膰之禮多少隨宜

參奉奉審之規 编辑

每月初一日初五日初十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五日入


番參奉具冠帶守僕具巾守僕若無千戶代行上詣 陵上及丁字 閣奉審修掃

新除授參奉到任肅拜規式 编辑

到任之日以黑團領肅拜於紅箭門外四拜仍爲奉審 陵上及丁字閣及碑閣

陵幸時節目 编辑

陵幸定日則凡應行之事皆自該曹下帖參奉依此擧行 典祀官及祭官皆前期出來兩叅奉中陵司一員自吏曹 差定 大駕到 陵時兩參奉典祀官祗迎于洞口路邊 大駕上 陵時參奉隨侍臣後以備不時招見顧問

大駕還宮


時兩參奉祗送于洞口外

監司奉審規式 编辑

每年春秋監司奉審先文前期來到此有送人探候之規依關文分 付軍人合番待令或有勿爲合番之令而如有執頉之處先爲擧論 於報狀中監司到 陵則參奉具冠帶祗迎 敎諭書於 大門之內如延 香之例若監司肅拜於紅箭門外直詣 陵上奉審參奉亦偕進奉審如有修改處指示執頉祭器 點閱軍人點考或行或否

監司奉審時報狀規式以白紙一丈書之無書目 编辑

孝陵參奉爲牒報事今此奉審時 陵上丁字閣及祭器


等物有無頉爲先後錄牒報爲去乎相考施行爲只爲合 行牒呈伏請 照驗施行須至牒呈者 右牒呈 京畿監營 年號幾年某月日參奉姓着署押

陵上有頉則書有頉無頉則書無頉至於 祭器等物拈 出 丁字閣有頉者書之無頉者不爲書之 際

擧案規式承旨或內侍奉 命摘奸時奉審 陵上及丁字閣碑閣則入直官前導後因入齋室則親呈擧案先拜一次而呈呈後又拜一次而退拜之爲尊 君命也 编辑

孝陵入直擧案以白紙一丈四貼第一貼書三行第二貼書年月日

入直參奉具姓名不着署

出直令具姓名不着署

年月 日

改莎草及 陵上有頉奉審之規 编辑

陵上莎草枯損或頹圮則參奉奉審尺量報禮曹重大則兩參奉 同報禮曹入 啓啓下奉審相位一員禮曹堂上郞廳各一 員觀象監提調一員繕工監提調一員相地官畫員各一 員出來肅拜于紅箭門外仍進詣 陵上奉審參奉同參



沙工匠一人亦來○一行各邑支待奉審執頉處尺量用周尺圖形入 啓啓 下禮曹禮曹擇日下帖改莎草定日前期六日行告由祭 禮曹郞廳繕工監官員領役部將各一員差都監之號前 期七日出來 陵下凡干所入收捧措備役夫及支供自京畿監營分定 各邑

寒食祭享後獻官書 啓新規式取祭物中草注紙一丈作四貼單子書之授香陪吏呈于政院事康熙十二年報禮曹永爲定式 编辑

孝陵奉審書 啓 陵上雜草雜木無白乎旀仍爲巡山則樹木茂密亦無斫


根是白臥乎事 寒食祭獻官某職臣姓名 嘉慶十二年二月三十日右承旨李文會所 啓書 啓單子作帖長廣大小樣更爲定式以壯紙半丈作四貼第一貼書 三行第二貼當中獻官姓名皮封當中帖連處只書臣着署謹封

參奉參褒貶之規 编辑

禮曹定褒貶則出番參奉進參而公禮則堂上交倚坐判書 主壁參判東壁參議西壁參奉以黑團領向主壁再拜又向東壁再拜 又向西壁再拜私禮則堂上平坐參奉以紅團領進前拜 如前但單拜

年終仕日單子規式 编辑

孝陵參奉等某年秋冬等仕日單子 節 曹下帖內乙用參奉等某年秋冬等褒貶仕日等第次以 磨鍊後錄爲臥乎事 某年 某月 某日 參奉姓具署押 參奉姓具署押

望前參奉姓名去某月某日以今某月某日至計元日幾 百幾十幾日內實仕幾百幾十幾日 望後參奉姓名去某年某月某日政 除授某月某日肅 拜某日到任以今某月某日至計元日幾日內實仕幾日



此則新 除授規式若與望前參奉同時除拜則規式同望前

兩等褒貶仕日單子規式 编辑

孝陵參奉等某年秋冬等春夏日春夏等褒貶仕日單 年號幾年某月某日 參奉姓具署押 參奉姓具署押

望前參奉姓名去某月某日以今某月某日計至元日幾 日內實仕幾日 望後參奉姓名去某月某日以今某月某日計至元日幾 日內實仕幾日若六月褒貶後除拜則云去某月某日政 除授同月某日肅拜某日到任以今十二 月某日至計

報狀規式 编辑

孝陵參奉爲牒報事或云牒呈或云稟定或云稟報隨事改稱云云爲只爲合 行牒呈伏請 照驗施行須至牒呈者 右牒呈 禮曹 某年某月 日 參奉姓着署押

牒呈

書目規式 编辑

孝陵參奉書目 云云元狀中拈出大槪而書之若是可爲後考者盡書之事狀 某年某月 日 參奉姓着署

仕滿狀規式具書目 编辑

孝陵參奉爲仕滿事同任參奉姓名某年某月某日政 除授某月某日肅拜某月某日到任某年某月某日仕滿 爲置相考施行須至牒呈者 右牒呈 吏曹 年號幾年某月日參奉姓具署押

解由狀規式具書目○有祭器成冊 编辑

孝陵參奉爲解由事同任參奉姓名某年某月某日政 除授某月某日肅拜赴任某年某月某日政移拜某司某



或云某司奉事陞遷爲有置本 陵祭器等物無弊爲良旀相考施 行爲只爲合行牒呈伏請 照驗施行須至牒呈者 右牒呈 戶曹 年號幾年某月 日 參奉姓具署押

祭器成冊規式凡成冊之規類此 编辑

孝陵祭器物件成冊成冊外面以此書之

祭器內丈祭器物件列書

物件


際 年號幾年某月 日 參奉姓着署○終丈以此書之

受由狀規式呈吏曹 编辑

孝陵參奉姓名着署 近來則親病外不得呈辭

右謹言云云或以親病或掃墳或成婚或歸葬或身病或試暇皆以其時事狀爲言給由爲 只爲 行下向敎是事 吏曹 處分 某年某月 日 所志

守護軍及保人充定報狀規式具書目 编辑

孝陵參奉爲充定事本 陵守護軍戶某若保人則云戶某保某老 除或云物故逃亡代某郡某面居某人子閑丁名某年幾身乙入 啓充定後兵曹及本道監司處移文爲只爲合行牒呈 伏請 照驗施行須至牒呈者 右牒呈 禮曹 年號幾年某月 日參奉姓具署押

通關規式 编辑

孝陵參奉爲相考事云云隨事向事合行移關請向事或云幸甚



照驗施行須至關者 右關 某縣或某陵 高陽爲地方官則或爲牒 或某郡 呈無書目牧府使 以上亦 當如此云若非地主則或移關云

年號幾年某月 日 關參奉着押

回移規式 编辑

云云今到移文是置亦云云相考爲遣合行回關云云

長單子規式 编辑

與報狀同但以壯紙作單子書之云云請入 啓處置該曹


若施行則貽連單子入 啓云

守護軍立役規式 编辑

守護軍元定之數三十名每名各給二保戶保合九十名若不祧之 陵元軍七十名每 名各給二保

保六十名香炭軍十五名 元保九十名中守僕四人書員二人庫直一名山直二名 擇差官員入直時卜馬軍一名隨率一名待令兩參奉各待令出番 時同

支供三名限三日輪回入番子弟一人奴子一名騎馬一匹例爲支供此外則不得加 數



巡山則山直二名限三日輪回入番兼上直

入番及合番時有闕則從輕重治罪

守護軍逃亡代不限年隨闕充定事目 编辑

甲申五月晝講時知事閔鎭厚所 啓凡軍兵逃亡十年 後代定自是事目而 陵寢事體自別守護軍則以五年 定限何如參贊李喜茂曰 陵寢事體重大隨闕充補似 爲可矣 上曰更思之守護異於他役勿定限年隨闕充 定可也

陵內雜木長養事目 编辑

甲申五月禮曹判書閔鎭厚所 啓 陵寢松柏蟲損之


後守護之道惟在培養雜木而 陵官視雜木差輕於松 柏故雜木不能茂盛各別申飭何如 上曰樹木之茂密無如 光陵 陵幸時見其滿山蒙鬱 者皆雜木也守護 陵寢之道松柏與雜木惟以茂盛爲 主自今各別護養雜木事申飭

假官狀規式癸巳二月到記時 顯隆園參奉尹應圭以閒散人自定假官至於空齋現發後定 配後本曹下帖以雖有故出假官狀必以付祿忠義 代直之意嚴飭 编辑

孝陵參奉爲牒報事本 陵參奉二員俱有病故萬無交 遞入直之勢特許假官寬限給暇事 行下爲只爲合行 以下上同具書目

吏曹完議戊申至月二十六日判書金東弼參判宋寅明叅議尹惠敎 编辑

各 陵參下計仕至有公正近來以來稱以同任病代至 有進退增減之擧事甚無謂自今月二十六日爲始各 陵參奉望前十五日望後十五日外所謂別仕則 肅拜 一日忌辰祭三日五名日節祀二日或告由祭慰安祭則 給仕二日望前入齋一日望後焚香入齋各一日褒貶一 日正六月受 香各一日同任未差及未 肅拜代入 啓受由發行後仕日竝依前計給爲旀禮曹受由假官仕 則亦依舊例勿爲削仕爲旀所謂同任病代及呈旬代則 勿論仕滿未仕滿永勿計給事完議爲有置各 陵良中


以此知委申飭之後揭諸壁一依遵行事 伏受單子規式以壯紙一丈作四貼書之第四貼空第一貼當中書伏受單子第二貼當中書 賜給物件云云第三貼當中書年月日下雙書 入直某着署 出直某不着署

賜給某物件祗受爲白臥乎事 某年號某年某月 日 某陵參奉臣姓名只着署

修改處告由從便規式 编辑

丁字閣正間雨漏處仰粉土樑上塗灰告由修改 殿內東西間粉土簷端改瓦及塗灰從便修改

神御牀褥席告由修改

神門朱簾全體改備告由縇及乼從便修改

窓戶紙全數改塗告由間間改塗從便修改



祭牀從便修改

尊牀從便修改

半面紙從便修改 乙巳三月修改

牀巾從便修改

月廊從便修改

階砌石從便修改

瘞坎板從便修改

曲墻頹圮處及內面缺落告由修改外面缺落與庫庫改瓦從便修改

碑閣從便修改

水刺間從便修改



上直房從便修改

陵上流來舊頉記 编辑

大王陵上魂遊石下礴石東邊一立傾仄 長明燈石間間小缺破 陵上上臺石西邊一立小缺破 屛風石西南邊一立傾仄缺破 王后陵上下臺石西南邊一立傾仄 欄干東西柱石傾仄

軍人合番謄錄 编辑

二月初五日火巢大合番


四五六七四朔則每望日或晦日半合番除草 八月初五日除草大合番 春秋大合番除木根 掃雪半合番

香炭山四標 编辑

楊州神穴面朴達阿山伏在 山脊十里周回四十里 東古嶺寺路 南 禧陵香炭山 西坡州廣灘面山下 小路 北楊州白石面村家 香炭山軍人十五名在成冊中

外案山金浦雲遊山山直五名在成冊中



舍音三名 楊州車一成 坡州辛金夫里 白石面 宋小得居高陽碧蹄

香炭山收稅 编辑

香炭山收稅三十一兩 香炭軍十五名所納二十九兩

每名出二兩而其中千戶一名出一兩

合六十兩內 三十六兩兩官分兒各十八兩十八兩折半春秋各捧九兩春則二月晦秋則 八月晦勿踰分限而當朔若交遞則新舊官半分兒

二十四兩除給書員二十四兩內除五兩 節享時使備炭價一兩炬價四兩

位田畓量案乾隆三十九年甲午正月 日



高陽合參拾貳結捌負壹束內起貳拾伍結伍拾柒負參束舊陸結伍拾負捌束

收稅錢貳百拾兩 果川合參結參拾參負肆束內起參結壹負伍束舊參拾壹負玖束收稅錢 貳拾肆兩 衿川合伍拾柒負壹束 收稅錢參兩 金浦合貳結拾肆負肆束起壹結陸拾捌負伍束舊肆拾伍負玖束收稅錢拾 玖兩 砥平合壹結陸拾玖負玖束,楊根合肆拾陸負貳束,驪州合貳拾負伍束:三邑收稅錢合拾捌兩


廣州合柒拾捌負陸束竝道揚里三乘里收稅錢肆拾兩 黃海道長淵松禾合伍結捌拾捌負玖束起伍結拾捌負參束舊柒拾負 陸束 收稅錢拾捌兩 都合肆拾柒結玖負壹束 嘉慶三年戊午三月成都摠冊 位田收稅錢九十名 陵軍每名各參兩肆戔式 卜戶參拾卜貳拾肆斗落只九十名 陵軍每名各貳拾 參斗式書員京書員亦在此兩件中

打作租拾捌斗落內 拾斗落書員 捌斗落京書員 兩官一年朔柴各有十駄每朔一駄式輸而夏六月冬十


二月則無 支供古例五楪今減而爲四楪衙客三楪 馬太一日三升藁草逐日量入

祭器等錄 编辑

鍮果器捌 鍮所羅壹蓋具 鍮燭臺壹雙又壹隻 鍮沙用伍內大一中二小二竝有蓋蓋一無三破

鍮山罍參 鍮㐥煮壹 鍮爵陸臺具 鍮升壹 鍮祝板壹 鍮洗手大也壹 鍮足錚盤壹焚祝之具 鍮香盒壹蓋具


鍮煎燭器壹蓋具 鍮香爐壹蓋具無蓋

樽羃參 鍮剪子壹 鍮食卓貳拾肆 鍮局耳參 銀匙貳箇 鍮蓋兒捌 鍮大箸壹雙焚祝之具 銀箸貳雙 鍮榼壹具蓋 鍮書鎭壹 鍮甑壹具蓋 鍮東海肆蓋具壹破

鍮廚筥壹 鍮煮壹 鍮合壹 鍮萬乙介壹蓋具

銅大也壹 鍮洗手所羅壹


火鼎壹造果具 雨傘貳一破

食鼎壹蓋具水刺具無蓋 黃筆壹每年寒食自奉常寺受來

豆毛壹臺具 磁鉢貳蓋具 小鼎陸蓋具 鐵火爐壹灰匙一無火箸一雙無

牀下別文席肆張乙巳三月改造 中釜壹破一

大牀肆 爐口壹蓋具蓋無

燭牀壹雙 紫的紬褥貳件 安盤貳一無雉尾帚壹 粉板壹 樽所牀壹 香牀壹 架子中雨備貳


豆甫板壹袱帒具 盥洗位牀壹 大欌貳 架子貳 坐面紙拾張乙巳寒食改造○八張無 書案牀壹 眞墨壹每年寒食自奉常寺受來 斗地壹 磁椀別立內二無○癸丑寒食二立新備 硯匣壹蓋破

炙鐵壹雙炙鐵一無庚午春奉㐥鐵一 審改造 竹爵篚貳蓋具 大鼎壹蓋具 大楪肆立 神位平牀貳坐褥上黃花別紋席 楪匙貳竹參立內二無○癸丑寒食二立新備

黃花席貳件 漆大盤壹竹四無

丹紅紬牀巾貳 竹篩壹


擔桶壹 小盤臺竹 柳䇺壹部 臼紙壹浮 長劍壹柄 小桶壹 朱漆長牀壹 磨石壹

中竹參拾箇 木弓壹張

別文席地衣壹浮 蘆簟壹浮 典祀廳紙天壹浮辛酉新備 朱簾壹浮靑索具

獻官拜席壹立 月廊別文席地衣壹浮 臂指貳 砧室紙天壹浮 白尊壹蓋具 守僕冠帶貳件


裳貳 典祀廳地衣壹浮

洗爵器壹 熟手淨衣貳件

馬尾篩 沐浴水巾陸尺 木臼壹乙未新備 盥洗位手巾參尺 柳箕壹 柳柄器貳拾柄

長槍壹柄 角道器柒柄二無

長箭壹浮 霜花布伍尺 𪞔簾拾玖浮熟麻索具○一浮無 毛掃乃貳拾柄

楹外東西邊白文席地衣貳件 長梯竹壹雙 俠路別文席地衣壹浮 乬里布貳


大王墨竹簇子壹件 孝陵誌壹卷 河西集捌卷匣具○乙巳來藏

節享時所用祭器別置簿 编辑

香罏蓋具 香盒蓋具

燭臺參雙 剪燭器 剪子 山罍參坐 罇羃參 爵陸坐臺具

果器捌坐 蓋兒捌立 食卓貳拾肆坐 祝板


書鎭 足錚盤壹 大箸壹雙 銀匙壹雙 銀箸貳雙 磁鉢貳立蓋具

磁椀捌立 大楪肆立 楪匙貳竹 白尊壹坐 洗爵器壹立 甑 盆肆立蓋具內一坐弊件 所羅壹 榼蓋具 沙用伍坐蓋具

煮壹 㐥煮壹 廚筥壹 萬乙介壹蓋具



升 合 食鼎貳坐 大盤壹竹 小盤壹竹 安盤貳坐 麪機 造泡板 隅板參坐 硯匣 筆墨 竹爵篚 鍮洗手大也壹 紙天貳 銅大也壹弊件 銅火爐壹弊件

銅酒煎子壹弊件 木臼壹乙未新備

眞木杵壹雙丙申新備

祭器年限 编辑

辛亥八月十六日 傳曰各 陵園墓所用 祭器多有年久缺毁者而道臣 奉審則雖執頉啓聞該曹擧行則每未免依舊因循莫 重 祀典所用豈敢如是欠敬此蓋計士輩籌摘不謹 使判堂莫辨緊歇而然趁今秋奉審前一倂改備或新 備此後鍮器木器磁器各定年限限內執頉 寢卽自 該曹論責愆限不卽修補該堂推考每於春秋奉審狀 啓此一款別爲措辭事令廟堂申飭畿營雖以今番 宣陵曲墻修補之告由則一爲奉審則再爲事體之瀆


褻莫此爲甚 陵上莎草因 先朝特敎令 寢卽時 或播種今於曲墻亦何異是些少如瓦脫土剝處亦依 播種例誠心葺理事畿伯奉審時面飭 寢卽以此傳 敎書付齋壁俾各常目事分付 壬子三月日 戶曹 啓曰各 陵園墓祭器之昨年未及修改者更 爲分遣計士與 陵官眼同一一奉審些少欠精者竝 爲執頉輸來後臣與正郞臣具膺又爲奉審無論新舊 可以改造與修補者一倂修改其中參差不齊者亦爲 從便較正奉審出送後修改各種別單書入而舊器中


雖或有年久色變厚薄不均者旣是完全無頉則姑爲 依前仍置而大體言之各 陵園墓所用 祭器姑無 大小不一大段欠頉之弊而第伏念各處 陵軍輩不 能致愼出納洗滌之際凹缺釘脫之患種種有之此弊 不祛則今日新造者明旋卽生頉今年較正者明年又 復參差此必然之勢也今番則毋論新舊器刻標 陵 號一字昨年初次新造及追後新造者各以辛亥壬子 刻其年條俾無移換混淆之弊此後舊器有頉者自當 隨毁修補而至於新造器皿旣有年限定式之 命矣 磁器隨毁改備而木 祭器限三年鍮器限十年鐵器


限五年而若於限內有頉則該 陵官査實論罪守僕 移法司重勘之意嚴申飭俾爲恪勤典守之地何如 傳曰允

祭物定制 编辑

癸未八月初五日奉常都提調提調入 侍時 傳曰今番定制一件啓下後作帖太常禮曹各置一件 殿陵宮園廟墓各置一件自秋夕祭擧行事分付 孝陵 親祭 中朴桂四坐亐里長一尺二寸內徑六寸 散子五坐亐里長一尺五分內徑五寸以上亐里上無過一片受 敎


定制○一片上親排二立依此定制事有 傳敎

茶食五坐亐里長六寸五分內徑四寸五分 諸色湯無過器限受 敎定制

諸色實果各二升三合受 敎定制

寒食告由祭同 藥果四坐排高六寸五寸圓四寸五分 諸色湯無過器限受 敎定制

油果尺寸式 中朴桂長二寸八分廣九分厚六分 散子長二寸廣一寸厚二分


藥果方一寸五分厚五分 

茶食圓一寸五分厚四分

陵園墓樹木禁斫節目 编辑

己亥二月二十五日次對入 侍時 傳曰法綱密則奸僞日滋雖以 陵寢木根事言之偸斫 人之流配雖在大明律而 陵官 陵僕之律元無著 見者或以一時 特敎被罪云又見禁府所在謄錄之 考出者一株以上皆有律名不言大中小之別且 陵 官不能典守之罪與偸斫大異則無論輕重見輒刊汰 亦涉殘忍是以 御極以後不得續續擲奸者亦以法


重之致有難一一抵罪而然俄已 下敎於該堂及吏 禮判矣此後偸斫人一依大明律施行而至於 陵官 區別其大小差等其株數定其律名及罪名就議大臣 以 聞使法則伸而令亦行焉亦令爲 陵官者懲畏 淬礪之地事分付 陵官 拱抱大木一株徒三年定配可合作板者

二株以上依 大明律次次加等止流三千里 松雜大木一株削仕十日可合椺道里者

二株削仕二十日 三株削仕三十日


四株削仕四十日 五株以上罷職 七株以上奪告身三等 十株以上徒三年定配 松雜中木三十株以下削仕而每一株削仕五日 三十株以上罷職 五十株以上奪告身三等 松雜小本十株以下推考可合斧柯者

十株以上削仕而每十株削仕五日 陵軍木根被捉日立番本書員及山直等



拱抱大木一株流二千里 二株以上依 陵官例次次加律止流三千里 松雜大木一株以上決杖一百 四株以上徒二年定配 七株以上徒三年定配 十株以上流三千里 松雜中木十株以下決杖八十 十株以上決杖一百 二十株以上徒一年定配 三十株以上徒二年定配


松雜小木十株以上決笞四十 二十株以上決杖八十 陵屬身犯偸斫者依甲午受 敎本律加三等摘發偸斫 指名報本曹則竝勿論犯斫人考律勘處 己亥三月十四日坐直承旨入 侍時 傳曰以 陵園木根事官隷勘律使之定成節目者意在 申明舊典而欲除數汰之弊也原節目旣 命啓下依 前 筵敎令該曹嚴明知委期有實效且今番寒食時 各 陵園所捉木小不下數百株數旣夥然而亦與續 續摘奸被捉有異則事當嚴加處分然令甲新定付之


令前抑足爲責後之一端現告各 陵官一竝特爲勿 問事分付

御製飭諭 编辑

勉飭諸 寢郞與禮官 噫暮年益衰心懸 象設二年之內 五陵巨役連仍 陵寢沙臺石及 丁字閣月廊補柱 丁字閣更柱 或過三百年或過百年其所修補勢固然矣而龍虎築 土補莎豈年久而然哉此 寢郞之不勤以此之故以 數十守護軍之役用近萬軍京外子來之民軍兵吏胥 差備所屬與諸刹僧徒皆赴役此國初增築都城時用


諸道民外幾百年後今初以一 寢郞之不勤貽萬千 人之代苦事之寒心孰甚於此此正 鑑不遠者此後 諸 寢郞以此懲創莫云雖有有頉處自有募軍亦有 子來民其勿如前袖手傍觀噫君親一也臣子亦同守 陵寢而慢忽守墓塋而果勤予則曰同然噫雖擧石 顔紅昔漢明所云應列宿宰百里者卽一郞署而我國 初入仕尤爲較重旣不能於 寢郞其何宰於百里勖 勉勖勉使嗣王心少弛焉道臣奉審時其莫云與前一 樣四字詳審詳審禮官亦勿以姑觀前頭四字循例彌 縫俾無以小至大之弊焉十五十八身亦祗迎隨門遣


奉審詣領相呼寫以飭身雖坐於明心則馳於東郊其宜 益勉莫替近入其君申申飭論 皇朝崇禎戊辰紀元後三己丑陽月十八日飭諭

御製詩懸板金字紗籠 编辑

欲法舜堯法 祖宗嗚呼 聖德乾坤同何幸追遵古事日蒼梧曉日霧猶濛 皇朝崇禎紀元後百十四年辛酉仲秋謁 陵卽四十七 年後再行也追惟乙亥感懷冞切之中奉玩 聖祖御 墨尤弗覺興愴謹以一詩留諸齋所焉


別檢臣李敏坤監造

齋所詩文 编辑

不忘前 王德東方有 聖人陵同曾子孝廟得帝堯 仁三代難回治一邦無祿民洋洋如 陟降感恨未逢 臣 獻官臣洪羲俊 弓劍喬山淚嗚呼葬 聖人追思惟在德徽號得爲仁 無奈天慳壽空遺野哭民年年寒食日芬苾拜微臣 參奉臣丁義準 隔嶺雲鄕邇愀然想 聖人煌煌寢與廟穆穆孝兼仁 墨竹遺 仙蹟蒼梧哭野民明禋逢此日珍重奉璋臣


禧陵直長臣李光濂 環海檀箕域千年降 聖人風行曾閔孝天大舜堯仁 繼世觀 遺志求賢念逸民公私偏有感臣祖講筵臣 獻官臣閔鼎秀 堯舜千年後我東 大聖人君師治若敎 陵廟孝兼 仁 在宥未朞月如喪均士民丹忱何地罄齋直效爲 臣 本陵參奉臣朴奎源 嗟我 欽明后東方 大聖人盡倫虞舜孝合德帝堯 仁光被三千里恩添萬億民今來追感淚奉審有微臣 別檢臣金永默


三歲陪 仙寢常如見 聖人神明通孝悌天地共寬 仁實德觀 陵廟遺芬浹士民年年寒食節冞感駿奔 臣 別檢臣李日瀅 忍言乙巳痛無祿我東人達矣周王孝大哉唐帝仁幸 膺千一運尙泣億兆民今月知何月朔朝拜小臣 七月初一日 禧陵直長臣李宜鉉 見諡知 王德於呼 大聖人常行慕舜孝徽號得堯 仁御 極未朞月協和萬億民年年百五日追感奉璋 臣 本陵別檢臣金學敏 羹墻尙寓慕親見況時人喬木留餘蔭東皇替發仁


珠邱遺子女 象設泣工民 禮陟重回甲菲誠奉 寢臣 乙巳秋參奉臣洪選容 東方堯舜聖泣說至今人百行之源孝三王以上仁蓮 猶喪考日石亦哭梧民千載身親願幸爲奉 寢臣 丙午臘參奉臣金在顯 溯論千載史窮宙幾君人未乏昌而壽難兼孝且仁鑿 池非玩物 憑几亦憂民摭實摸天日晦齋先正臣 庚戌春參奉臣成赫壽 乙巳尙如此喬山悲石人行純 陵敍孝德大 廟加 仁若復登三代旋胡棄庶民東方無限恨臣亦是遺臣


辛亥春 禧陵直長臣徐敬淳 八月熙隆化于今浹洽人終身虞聖孝繼世宋宗仁一 日如喪考皇天不弔民河翁喬山哭今古感誠臣 上同

齋室上樑文 编辑

伏以山川護 象設之儀洋乎如在棟宇創翬飛之制煥 矣維新美哉特地之經營怳若尺天之陪侍竊聞自古 陵寢之置齋舍蓋象 殿闕之有直廬通 神門肅穆之 途於禮爲大護 玄宮邇密之地所重者存惟我 國家 聖神相承儀文大備有德可述有功可紀敬奉三十九 陵事亡如存事死如生永垂四百餘載恭惟 仁宗榮 靖大王承 祖宗六七作聖啓文明千一昌期其仁如天 其智如神古所云盛德至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今乃見 生知安行自毓德於 東宮莫不歸心而響化及正位乎


南面尤切延頸而望治侈墨竹於儒賢蓋取貞心苦節頒 生薑於講院特出重道尊師 聖孝爲百行之源純乎出 天之性 君心乃萬化之本所以入人者深皇穹至高曁 洪纖而竝覆太陽正照掃氛祲而罔干猗文章道德之輝 高出百王之上凡政敎號令之發期致三代以前夫旣有 唐虞之姿胡反嗇軒文之壽一理違必得之驗慟彼蒼之 難諶八路含若喪之哀噫我黎之無福苟非洪恩厚澤浹 洽朞月之間則何窮谷深山犇走一日之內眷玆西郡之 吉地爰葬東方之 聖人 玉几之 遺音難忘要傍父 母之塋域 珠邱之 縟儀載擧永爲臣民之瞻依嗟


靖陵移卜於廣城在 神理而莫慰而 坤殿左祔於同 麓按邦禮而克宜 當宁之九年乙巳別檢臣李中鎭參 奉臣李晚永時作本 陵郞官碑閣多滲報宗伯而肇改 臺石間仄稟 睿裁而蕫工凡在擧行諸條非曰能也只 期殫竭微悃不敢辭焉顧齋室歲久傾頹宜棟樑時加補 葺傍風上雨幾多剝落之嘆吉日良辰爰告礱斲之役工 匠效技執繩墨而爭趨僕隷殫心湊木石而棼集乃於仲 春之令遂見不日而成陪 仙寢而不邇不遐乃在紅箭 門外占靈區而爰謀爰始便是白虎岡前瞻風欞之載新 旣效善頌善禱望 雲鄕之孔邇益勉盡禮盡誠助擧修


樑恭成短引 兒郞偉拋樑東新簷恰受日輪紅松杉箇 箇南枝頫似向 禧陵爲鞠躬 兒郞偉拋樑南七 陵 佳氣藹成嵐從知旺地皆天造山作屛障海作潭 兒郞 偉拋樑西太乙樓前一曲隄可愛天然君子質幽香陣陣 爲誰齎 兒郞偉拋樑北大慈谷口新溪側居人爲我說 鄕風漠漠平郊觀稼穡 兒郞偉拋樑上仰瞻北斗光輝 朗衣冠月出至今遊咫尺如陪回 彩仗 兒郞偉拋樑 下年年香火淸明夜曾孫篤孝格於昭百祿來崇休命迓 伏願上樑之後隆棟元吉華搆永堅岡巒抱回護松柏而 漸茂庭宇淨潔奉芬苾而益虔


己巳二月上澣別檢臣李中鎭謹拜手稽首撰

太乙樓上樑文 编辑

伏以曲漵平潭護 丁閣而密邇上棟下宇創乙樓之隆 崇怳然見眞人之游牀焉想 先王之澤蓋聞凡係池臺 肇錫之義必因事實可紀之名父事如趨謂神靈之周沼 民情共享號豐樂於滁亭物與時移或慮安則遷而久則 變地以人顯抑貴名之寓而實之存至若誠感妙化之所 推尤驗嘉應靈之自效黃陵祠瀟湘浦斑竹之事猶傳蒼 水牒岣嶁碑玄圭之蹟可考於戲欲詳白蓮之爲說那堪 蒼梧之遺恫宸孝積純素之誠遠求錢塘之稀種地靈鍾


淡潔之氣永托 珠邱之瑞根銀海之敦匠克殫彌切廢 莪之感玉欄之 眞遊已邈要慰看花之思覽彼松檜之 鬱繆非無四十里封植愛此花葉之稠疊特爲八九畝栽 培異哉物性之靡渝展也誠力之攸洎丰茸含朶皎皎然 明月之珠綽約開房翯翯是白鳥之舞在沼同藉茅之質 所以候別者如斯離土有渡橘之歎若其受變也可尙淸 香不改至今日二百餘年淡粧長依宜明月三五秋夜始 也屬 禧陵之局內今焉在 孝齋之門前二 陵之象 設相望寔遵憑几之 末命四山之龍盤迥拱此載護埏 之舊疆金石透精白之心天意造化之脗然有契山川縈


鬱蒼之勢 王靈陟降之洋乎如臨況乃所植者君子之 花其位則太乙之宿池在紅箭之西 御路之左秋水挺 天然之姿列以玄武之次句陳之方霱雲控月遊之所非 譬閒草木可愛宛彼昭回之光殆若維桑梓必恭倍寓瞻 依之幸遂於直廬之跬步斯有別搆之翬飛右夾正門竝 湊祠官出入之路西南其戶足供志士登覽之資雨露宮 池迹疑唐學士被召星月郊墠名符漢武帝祈靈齋廬改 觀林塘動色恭成蟲篆之引助擧虹樑之修 兒郞偉拋 樑東三角高峯曙旭紅蝴蝶飛來時嚊馥愛看芳蓆出池 中 兒郞偉拋樑南五 陵淑景入簾涵新簷倏聳林端


翠鷰子乘風賀語喃 兒郞偉拋樑西元堂十里野雲齊 村村坐享金穰樂盡是吾 王化裏黎 兒郞偉拋樑北 古嶺山長雲樹直時有微風聞遠香荷花鏡面澄如拭 兒郞偉拋樑上高松秀檜森相向露珠滴滴花心跳疑是 仙人撑玉掌 兒郞偉拋樑下金塘石溜潺潺潟齋居間 寂暇登臨林漏令人忘盛夏伏願上樑之後歲月滋久風 雨無搖賞花池邊長對蘭室之同臭讀書樓上恒念 香 案之昵光 甲申八月上澣參奉朴奎源稿

太乙樓記 编辑

樓名太乙蓋取太乙眞人蓮葉舟之義也樓枕一漵函白


蓮漵之大方八九畝有餘蓮之盛更數百載不渝傳以爲 我 仁廟孝感之致藹然有愛樹木敬桑梓之意嗟乎聖 人之作也其誠固有所不期格而格聖人之沒也其蹟必 有所不期壽而壽焉是蓮之托於玆漵玆漵之屬於斯樓 者夫豈亶桑梓之可敬樹木之可愛而已哉粤昔正德乙 亥恭惟 章敬聖母以河荇漢樛之德膺華虹震鬯之慶 彌厥月未逾旬 騩馭陟欄花之遊 鶴闈纏廢莪之慟 煢煢茹疚終始如一日凡係奉 禧寢一節靡所不容致 其極焉此白蓮之所以取種於錢塘而爲漵於 珠邱也 漵舊在 禧邱之局內而蓮之開於是漵者朶朶潔素其


蓓蕾蘊含皎然若明月之珠綽約爛笑翩乎如舞鶴之翎 脗有契於精白之 宸孝至今過之而愛賞者往往有移 植之擧而率不免常荷凡渠之歸造化之難奪物性之莫 移有如是夫天下之蓮在在皆紅而錢塘之蓮獨稟其白 是漵之蓮種種皆白而移植之蓮總化爲紅蓮之種固希 矣蓮之來寔遠矣蓮之事亦異矣始之鑿斯而植斯者專 出爲 禧寢地而憑几一 命丁寧遂葬畢之願滿塘千 藕宛轉符藉茅之質蓋出根天之 孝思格天之誠力也 環二 陵四十里之地 雲鄕密邇松柏繆連殆難提封 之可辨而劃東爲 禧劃西爲 孝則漵於是屬之 孝


寢斯豈非物理之有待而然耶蓮稱君子之花而地是 聖人之藏則地靈之效異固與間草木區別而竊稽方色 之說西屬於金白屬於西是齋之有樓果在 寢門之正 西漵又在齋樓之西而所植者君子之花也所尙者金方 之色也太乙之稱未知肇錫者爲誰而其亦龍盤護 象 設之義歟凡玆臣庶之臨玆樓覽玆花者其必有感慕表 章之心也庸以識之 歲癸未孟秋上澣 朴奎源瑞五識

太乙樓銘幷序 编辑

伏以嘉樹像君子之德皓爾曷渝小樓瞻太乙之扁於乎


不忘豈獨眺望之爲美實仰 誠感之所推恭惟我 仁 宗榮靖大王以堯舜姿兼曾閔行篤 孝思於不匱藹 令聞於夙彰翠菌丹蓂 至治驗軒庭之繪羊棗氷笋 聖慕盡殿宮之歡肆聖念靡極於岡陵猗 宸誠猶及於 莫木 寢廟肅穆幾回薦櫻之深誠霜露凄濡倍想愛蓮 之舊事所以 珠邱之植遠求錢塘之根亭亭出泥覆鏡 面而演漾皎皎表潔抽玉簪而丰茸居然 弓劍之莫攀 百姓無福嗟乎衣冠之攸葬二 陵相依曲漵平潭傷心 瀅澈之色素莖綠葉滿目栽培之恩惟 象設密邇之墟 寓 龍樓問安之制每年廻於七月那堪物色之宛留不


日成於數椽可見民心之永慕芙蓉之秀色攬結陟降在 玆松檜之淑氣旁通瞻仰孔邇取漢帝祈壇之號肇錫嘉 名追眞人泛舟之規用昭靈應猗歟 聖人封植之澤允 爲後世愛玩之資白白相間轉珠露於簾外花花自對挹 天香於欄邊玉朶映樓宛是嗜菖歜之想瓊實登筥庶伸 薦菱仁之儀伏念臣幸忝 祠官獲覩眞迹三年陪 寢 益切愀如見之忱暇日憑欄惟思俾勿替之道竊附善頌 聊爲短銘丹樓護 寢白蓮出池登斯覽彼 聖人之思 寄語來者敬恭于玆不騫不崩萬世爲期 丁亥七月上澣日別檢臣李日瀅撰

先生案 编辑

白仁雄 明廟朝 水原人 閔純景初己卯 宣廟初以孝行薦除後官止持平號杏村 驪興人 李蕃 光海時 德水人 閔聖任希尹庚寅 仁廟初以重林察訪來事見東溟集驪興人 鄭孝俊孝干 仁廟朝除後官止知敦寧海豊君三十七娶四室始生五子壽九十餘見五子登科七孫進士同榜首陽人 韓權 金準業 徐亨履 達城人 金克惠


羅海崙 羅州人 趙仁亨 任翰伯 後登科官止校理 豊川人 李時億仲厚己亥 司馬甲申除授丙戌陞典牲奉事

朴惇 高靈人 申櫟 高靈人 尹惟謹而愼己亥 司馬戊子除授己丑遭喪去 坡平人 趙錫祿亨之辛亥 白川人 梁榞 南原人 崔克弘


元偉 南重昭 黃奉祖 金湍 兪命夔汝一壬戌 司馬辛卯冬除授官止正郞壬辰春呈遞 杞溪人 尹道傳 金世鼎 登科遞

崔逸逸之乙卯 司馬官止參判丙戌登科遞 和順人 洪柱溟 豊山人 柳仁培壽卿丁酉 官止司甕直長 文化人


宋道興 朴重輝 沈之瀗澤之辛丑 靑松人 李基稷 司馬甲辰移禁府都事 韓山人 李恒 司馬官止同敦寧乙巳以內摘奸遞 延安人 趙相抃悅道乙丑 司馬甲辰除授丁未陞內資奉事 豊陽人 趙鳴漢乙巳除授尋卽遞去

金南甲重輝甲寅 乙巳除授丁未陞平市奉事 彦陽人 白弘績子熙乙卯 丁末除授己酉呈遞 隨城人 柳𨋀

君碩己巳 司馬丁未除授辛亥陞典牲奉事官止正郞 文化人


鄭纘光慶餘庚寅 己酉除授壬子換 璿源殿 烏川人 柳長運啓初丁卯 司馬兩試 晉州人 柳命天土元癸酉 司馬壬子除授同年登科遞官止一品 晉州人 李泂公潤戊辰 司馬魁壬子除授癸巳呈遞 延安人 林渙文甫壬申 司馬移禁府都事後登科官止亞長 羅州人 鄭昌基克家辛亥 司馬

尹以性復元甲申 司馬 南原人 鄭斗瑞台徵壬辰 乙卯除授 東萊人 權冑子承辛未 司馬丙辰除授丁巳遞 安東人 柳緯春震叔丙戌 乙卯司馬戊午除參奉己未遷司宰奉事 晉州人


羅斗章天瑞己卯 司馬己卯除授尋遞 羅州人 朴叔英大華 司馬丁巳除授庚申陞繕工副奉事 竹山人 吳斗宬德裕壬午 庚申除授尋移義府奉事 海州人 金泰基 義城人 李洺子明甲戌 辛酉陞禮賓奉事 驪興人 朴誠長和伯辛亥 辛酉除授尋呈遞 高靈人 李斗岳季瞻甲申 司馬辛酉除授壬戌登科遞 龍仁人 申漢相眞卿辛未 辛酉除授癸亥換慶基殿官止察訪 高靈人 宋炳遠子徵辛卯 司馬壬戌除授癸亥呈遞官止都事 恩津人 鄭相龍仁瑞癸未 官止縣令



柳燦然可觀 司馬官止奉事 晉州人 朴光五士正辛卯 司馬 平壤人 李箕疇汝九辛巳 以逸薦除授後改名箕洪官止中丞完山人 閔以升彦暉癸巳 以學薦除官止縣令 驪興人 朴緻成卿癸酉 司馬丁卯除授己巳陞濟用奉事 密陽人 宋夏錫彼敍甲午 丁卯除授己巳罷 恩津人 尹景濟己巳除授庚午罷 南原人 李德龜子徵己未 己巳除授以丁字閣重建庚午陞宗簿主簿完山人 柳命雄士英甲午 庚午除授同年陞司甕奉事前仕通計 晉州人 南錫明士擧甲午 司馬庚午除授壬申陞司宰奉事 宜寧人


金潚士澄甲午 司馬庚午除授癸酉陞典牲奉事 商山人 李華齊仲老壬辰 壬申除授甲戌呈遞 完山人 沈昌道癸酉 壬申除授甲戌呈遞 靑松人 李明淵章宇辛卯 甲戌除授尋呈遞 韓山人 朴起祖起之己亥 司馬甲戌除授丁丑陞典牲奉事 咸陽人 趙正誼精伯癸巳 甲戌除授戊寅陞平市奉事 林川人 李東夔司馬戊寅自璿源殿換來尋身逝 完山人 李誼正叔戊子 司馬丁丑除授己卯陞濟用奉事 完山人 具爀汝臨 己卯除授尋呈遞 綾城人 鄭津仲楫庚寅 司馬除授庚辰陞平市奉事官止縣監 烏川人


尹昌來司馬己卯除授辛巳內摘奸罷 坡平人 宋信吉立甫乙酉 庚辰除授辛巳內摘奸罷 礪山人 嚴慶遇泰徽乙未 司馬辛巳除授官止廣興守 寧越人 金是洛薦除不仕

李泰道伯亨丁未 司馬辛巳除授乙酉遭喪遞 延安人 李明弼聖諧甲辰 司馬癸未除授甲申遞官止縣監 韓山人 金冑賢長汝丙午 河西六代孫甲申除授丙戌陞內資奉事官止唐津縣監 蔚山人 李相如長卿乙未 乙酉除授丁亥陞靖陵奉事 延安人 金泳士涵乙未 司馬丙戌除授己丑陞 宗廟副奉事 商山人 李頤根可久戊申 丁亥除授不仕 完山人


趙如壁成倫甲子 戊子除授庚寅陞軍資奉事官止縣監 白川人 申弼夏士相戊午 己丑除授庚寅陞明陵奉事官止牧使 平山人 李縯子升戊戌 司馬庚寅除授同年陞司圃奉事前仕通計 岑城人 柳虎徵汝休壬寅 庚寅除授甲午陞典牲奉事官止縣令 文化人 李夏英益之甲寅 司馬庚寅十二月除授甲午六月陞義盈奉事 完山人 洪啓章晦汝庚申 司馬甲午六月除授丁酉七月陞司宰奉事官止郡守 唐城人 李泰祥來甫戊辰 甲午六月除授丁酉七月陞繕工奉事官止縣監 延安人 兪學基聖允丁巳 司馬丁酉七月除授己亥二月罷 杞溪人 丁載興起余戊申 己亥以薦除不仕 昌原人 李碩臣弼卿己亥 丁酉七月除授己亥七月陞司甕奉事 延安人


朴昌緖天休庚子 司馬己亥七月除授庚于身逝 高靈人 李潝子東甲子 己亥五月除授辛丑六月陞典牲奉事乙巳登科官止吏議 完山人 柳完厚而辛丑 庚子七月除授尋呈遞 全州人 尹尙遠致卿戊辰 庚子八月除授 坡平人 崔道鳴伯謙丙午 癸卯薦除尋遞不仕 江陵人 李廷漸仲羽庚申 司馬官止郡守 龍仁人 李顯弼翔卿己巳 司馬以奉事來 完山人 李億休長卿辛酉 辛卯司馬乙巳七月以奉事來丙午二月木根摘奸罷 驪興人 李秉恒幼久辛未 司馬乙巳九月除授丙午二月木根摘奸罷 韓山人 金天澤和仲丁卯 辛丑除授壬寅呈遞 光州人


張至大養吾壬午 丙午二月除授後司馬戊申二月以事啓罷 德水人 李輝千夢叟丁巳 丙午二月以奉事來丁未四月陞 昌陵直長 全義人 朴光世士英丁巳 司馬丁未五月以奉事來戊申正月罷 平陽人 朴弼朝戊申 戊申正月以奉事來己酉二月陞司甕直長 潘南人 鄭履儉元禮乙亥 司馬戊申七月除授庚戌登科遞官止大司諫 東萊人 朴弼咸貞甫庚午 司馬己酉三月以奉事來同年七月以事拿罷 潘南人 沈鐸鳴道辛未 司馬己酉七月以奉事來 八月換金吾郞 靑松人 趙榮保以能戊午 司馬己酉八月以奉事來庚戌二月陞 宗廟直長 咸安人 金時敎正叔癸酉 庚戌二月以奉事來辛亥陞濟用直長官止牧使嘉善 安東人 申思建景瞻壬申 司馬庚戌三月除授 八月移金吾郞丙辰文科官止參判 平山人


宋鉉徵伯瑗丁巳 司馬庚戌八月除授壬子閏五月陞內瞻奉事 礪山人 尹師道正之己未 辛亥四月以奉事壬子閏五月陞繕工直長官止縣監 坡平人 沈廷瑞士徵乙卯 司馬壬子閏五月以奉事來甲寅二月陞 健元陵直長 靑松人 金遇慶德會戊午 壬子閏五月以參奉來癸丑三月 月城人 金應協汝和乙卯 癸丑三月以參奉來乙卯六月陞 順陵參奉 光山人 羅景道丁巳 甲寅三月以奉事來乙卯六月被臺參遞 羅州人 兪肅基子恭丙子 司馬乙卯五月以奉事來丙辰十月陞尙衣直長 杞溪人 朴漢鳳士輝己巳 司馬乙卯六月以參奉來丁巳四月陞 翼陵奉事官止縣監 高靈人 任瑢子聞庚辰 司馬丙辰十月以奉事來戊午六月陞 宣陵直長官止郡守 西河人 徐命聖師仲甲戌 司馬丁巳四月以參奉來己未二月陞廣興副奉事 達城人


韓命德汝章壬午 戊午六月以奉事來己未七月陞軍資直長官止縣監 西原人 沈重周季文丁丑 司馬己未二月以參奉來辛酉二月陞濟用奉事官止縣監 靑松人 沈鑰彦防乙酉 乙卯司馬己未七月以奉事來官止縣監乙亥以逆𨯟弟爲奴 靑松人 尹東柱汝必辛巳 癸卯進士辛酉二月以參奉來癸亥二月陞司甕奉事 南原人 金聖佑季成乙亥 己未文科辛酉六月以別檢來同年八月呈遞官止司書 江陵人 李敏坤厚而乙亥 丙午生員庚申文科辛酉八月以別檢來壬戌十二月移注書官止獻納 完山人 李朝望望之丙子 丁未進士庚申文科壬戌十二月以別檢來二丑七月陞典籍官止右尹 延安人 兪彦鎰重南丁丑 司馬癸亥十月以參奉來乙丑正月陞南部奉事官止直長 杞溪人 鄭宅祚命揆壬午 司馬乙丑正月以參奉來同年二月遭喪去首陽人 沈銶剛仲戊子 司馬乙丑正月以參奉來丙寅七月木根摘奸罷 靑松人


閔師弘剛中庚寅 乙卯司馬戊午文科乙丑八月以別檢來丙寅七月木根摘奸罷 驪興人 閔百增益之丁酉 辛酉司馬丙寅八月以參奉來丁卯三月陞廣興副奉事 驪興人 尹天覺 文科丙寅八月除別檢不仕 南原人 李祿海千汝癸巳 司馬丁卯二月除參奉戊辰四月以內摘奸厥直投畀 德水人 李儁徽 文科丙寅三月除別檢官止校理 完山人 申五淸明瑞癸巳 文科戊辰五月除別檢 高靈人 宋載和仲協丁亥 癸丑司馬戊辰五月除參奉同年陞繕工副奉事 恩津人 任遾仲由戊子 乙卯司馬戊辰五月除參奉庚午正月二十六日都政陞西部奉事官止安山郡守 西河人 閔師弘見上 戊辰六月再仕己巳四月以癸科十年 筵白陞六卽仙 驪興人 李景閔孝伯庚辰 丁卯文科己巳六月十四日政以別檢來 延安人


李世翼景礪丁亥 癸丑司馬庚午正月二十六日都政以參奉來辛未十二月二十八日都政移繕工副奉事 延安人 朴漢暉春章壬寅 庚午文科辛未十二日二十八月都政以別檢來甲戌八月都政移典藉官止持平 密陽人 朴載源汝方 壬申正月除參奉以碑閣監蔁癸酉九月初三日陞司圃別提 潘南人 鄭錫保保汝己亥 丁卯司馬癸酉十月二十七日除參奉乙亥七月陞內瞻奉事 東萊人 韓鏶士精壬辰 庚午式文科甲戌八月八日都政除別撿丙子三月陞六 西原人 李聖源深源丁亥 乙亥七月十一日都政除參奉丁丑二月日大政移部奉事 全州人 金重玉大玉乙卯 丙子正月殿講三月二十日放榜時除別檢來遭喪去 安東人 朴大有剛中壬辰 丁卯司馬壬申庭試丁丑正月二十五日政以別檢來同年十月二十八日政栗峯參奉去官止參議 高靈人 黃尙耉天慶戊辰 丁丑二月九日都政除別檢卽呈遞 檜原人 鄭鎭華子定壬辰 丁丑二月九日都政除參奉戊寅十月十八日都政陞宗廟副奉事 河東人


尹景祖述卿戊申 丙子視學科丁丑除別檢戊寅呈遞 坡平人 李一曾聖唯庚戌 癸酉司馬甲戌增廣文科戊寅六月以耇峴察訪除別檢來己卯五月二十八日都政移虛司果 鐵城人 柳鼎周士凝戊戌 癸酉司馬戊寅十月都政除參奉同年十二月遭喪去 晉州人 李寅彬明仲庚辰 丙午司馬己卯二月初三日政除參奉同年十一月十三日相換慶基殿去 德水人 李齊衡君玉丙申 丙子式文科己卯五月二十八日都政除別檢壬午正月十六日政移典藉 完山人 李希夔叔和辛巳 己卯十二月十三日政以慶基殿參奉換來壬午二月十九日政陞繕工奉事 廣州人 朴民瞻儒卿甲辰 己卯式文科壬午正月十六日都政除別檢甲申三月移典藉 江陵人 韓錫恒聖久乙丑 庚申增廣司馬壬午三月十七日政除參奉同年五月初二日政陞東部奉事 西原人 韓喆謨景保乙酉 甲戌增廣司馬壬午五月一日除參奉癸未十二月二十日都政陞濟用監奉事 西原人 朴龍源而見乙卯 癸未十二月二十日都政除參奉丙戌十月十五日政陞內資奉事 潘南人


沈𪝍

汝裕己酉 癸未增廣文科癸未十二月除別檢丙戊正月以假注書陞六 靑松人 趙貞相土固丙午 癸未增廣文科丙戌二月初九日除別檢同月初十日紅箭門肅拜戊子四月初十日呈遞 漢陽人 洪復漢景興乙巳 癸未增廣生員丙戌十月二十一日除參奉同月二十四日肅拜戊子六月十七日都政陞司宰奉事 豊山人 兪岳柱 丁亥謁聖文科戊子五月初二日除別檢卽始呈旬同月十八日遞 杞溪人 李宜耆仁叟己酉 壬午司馬戊子六月十七日都政除參奉己丑六月都政陞長興奉事 龍仁人 金鑧伯和庚子 壬午式文科戊子七月一日除別檢己丑十一月二十三日受由過限遞 金海人 任希聖子時壬辰 辛酉司馬己丑六月十九日都政除參奉辛卯六月二十二日都政陞司甕院奉事 西河人 金復元貞之己酉 乙酉文科己丑十二月十八日都政除別檢同月二十七日紅箭門肅拜庚寅六月紅箭門風倒後牒報不詳特敎汰去 安東人 權世規順甫丙申 壬午式文科庚寅七月二十四日除別撿八月初三日紅箭門肅拜壬辰正月以登科十年陞六 安東人 徐有臣舜五乙卯 辛卯六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參奉同年十一月初二日政陞副率官止參判大提學奉朝賀 達城人


南聚五聖奎辛卯 辛卯十一月十九日除參奉 宜寧人 金鎔元模庚申 壬辰二月政除別撿甲午四月初九日拿入罷職 金海人 丘泰垕民瞻甲辰 壬辰十月初九日政除參奉十一月初六日紅箭門肅拜甲午四月初九日以斫木事拿入定配 平海人 沈基泰善與戊申 戊子司馬癸巳增廣文科甲午四月初九日政除別檢同年六月初一日政移翰林 靑松人 趙壤鎭豐之己酉 癸巳增廣文科甲午六月十八日政除別檢乙未正月十四日木根摘奸罷職 豐壤人 兪漢師甲午四月初九日政除參奉乙未正四月十四日木根摘奸罷職 杞溪人 任長源乙未正月十四日政除別檢同年十一月以受由過限遞

宋達淵乙未正月政除參奉丙申六月移童蒙敎官 恩津人 柳頤玄乙未十一月除別檢丁酉六月貶遞

金友行叔良丁未丙申六月二十日都政除參奉己亥正月移廣興倉副奉事 安東人


李宗變城伯戊辰 癸巳文科丁酉七月初二日都政除別檢己亥十二月二十五日移典藉官止應敎 延安人 朴宗敬敬甫丙寅 癸巳司馬己亥正月二十九日政除參奉 羅州人 李尙友取古辛酉 甲午增廣文科己亥十二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別檢 全義人 趙好彦子容甲寅 辛丑六月二十四日除參奉 豐壤人 朴柱遇載一己未 丁酉司馬庚子式文科壬寅六月二十日都政除別檢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政移濟源察訪 咸陽人 鄭來成岐瑞甲子 庚子文科壬寅十二月初九日政除別檢 西原人 尹載伋熙祖庚午 丁酉司馬 漆原人 鄭時敬公直戊申 甲辰十二月都政除參奉丙午二月 本陵 幸行時 特敎陞六 海州人 宋祥濬元發庚辰 後改名祥濂甲辰文科乙巳四月政除別檢丙午二月 本陵 幸行時 特敎陞六官止參判 恩津人 金直休子應丙辰 河西后冑賢曾孫丙午二月二十五日政除參奉丁未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陞禮賓 蔚山人


金熙稷文叟壬戌 丁酉文科丙午三月以別檢來丁未正月呈遞官止修撰 義城人 韓始裕壽民己巳 丙午文科丁未二月十六日口傳政除別檢遭故遞 淸州人 尹行喆明仲庚申 丙午文科丁未九月十七日政除別檢同月二十六日紅箭門肅拜庚戌七月政移典籍 南陽人 朴瀅源沚叔己酉 丁未十二月都政除參奉己酉十二月都政陞廣興奉事 潘南人 李啓祖沃汝丁卯 丙午司馬己酉十二月二十日都政除參奉庚戌八月病逝 驪州人 柳之源復汝庚午文科庚戌七月以別檢來辛亥三月初五日木根摘奸罷職全州人 尹義東德而癸酉 庚戌八月二十八日政除參奉辛亥三月初五日木根摘奸罷職 海平人 吳載能伯奮壬子 甲午司馬辛亥三月初六日口傳政除參奉同年五月二十五日呈遞 海州人 趙秀民彝仲壬戌 庚戌增廣文科辛亥三月初六日口傳政除別檢同年七月落仕 漢陽人 梁好仁汝安戊子 辛亥五月二十五日以 特敎除參奉同年十月 溫陵參奉換去 南原人


洪樂安仁伯壬申 癸卯司馬庚戌文科辛亥七月十六日口傳政除別檢同月呈遞 豐山人 申漵季深癸酉 丁未文科辛亥七月三日除別檢同年十月遞官止參判 高靈人 李仁行公宅戊寅 癸卯司馬辛亥十月二十五日自 溫陵換來壬子二月換 恭陵參奉 眞寶人 尹寅基舜和戊子 丁未文科辛亥十月二十七日口傳政除別檢壬子二月呈遞官止判府事 坡平人 李東明聖和甲戌 己酉司馬同年節製文科壬子二月二十三日口傳政除別檢同年五月呈遞 延城人 權太應平仲庚午 癸卯司馬壬子三月初十日口傳政以童蒙敎官換來同年六月二十七日換 貞陵參奉

尹行逵泰和辛酉 己酉文科壬子五月十二日政除別檢甲寅十二月陞典籍 茂松人 李敬儒德懋庚午 壬子六月二十七日自 貞陵換來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陞繕工副奉事 延安人 李致祜亨中丁亥 甲寅文科甲寅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別檢丙辰正月遞 龍仁人 李是釬翰余甲戌 己酉司馬甲寅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參奉乙卯四月二十二日 慶基殿換去 驪興人


邊景鵬萬旦丙子 乙卯濟州道科文科丙辰正月初五日除別檢同年十一月政拜昌樂察訪 原州人 張胤宗丙辰正月二十六日政除參奉 玉山人 柳尋春象遽壬午 丙午司馬丙辰二十日除參奉同年七月監役相換 豐山人 李義祿子顧己巳 丙戌文科丙辰七月二十日政除參奉同年八月初十日 寧陵相換去 完山人 洪準源孝繩戊辰 丁酉司馬兩試丙辰十月十二日政除參奉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 靖陵換去 南陽人 尹亨烈會甫乙酉 乙卯文科丙辰十二月初一日除別檢戊午正月十四日明陵換去 海平人 金宗壽一老辛巳 壬于司馬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除參奉己末十二月二十日陞司䆃寺奉事 義城人 李英發又文戊子 後改名喜發乙卯文科戊午正月十四日除別檢己未二月二十七日遞官止判書 永川人 李致薰子和己卯 己酉司馬壬子文科己未二月二十八日政除別檢同年十月初十日遞 平昌人 鄭日泰士安庚辰 癸卯司馬乙未文科己末十月初十日政除別檢庚申三月十四日口傳換授 元陵 延日人


李頤淳穉養甲戌 庚子司馬己未十二月二十日除參奉庚甲正月十三日肅拜十五日赴任壬申七月二十九日政陞繕工奉事 眞寶人 愼宜學景敏壬辰 戊午文科庚申三月十四日自 元陵相換同月十八日紅箭門肅拜辛酉七月二十二日陞典籍 居昌人 具明源景哲戊子 戊午文科辛酉七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典籍同月二十八日紅箭門肅拜 綾城人 李厚典汝和戊子 壬戌七月二十九日都政除參奉同年八月初十日紅箭門肅拜官靑陽縣監 完山人 朴聲漢士章癸未 己酉司馬壬戌文科甲子二月二十二日口傳政除別檢同月同月二十二日紅簫門肅拜丙寅六月二十二日都政陞典籍 陰城人 嚴喆明中乙亥 甲子二月二十三日口傳政除參奉同月二十四日紅箭門肅拜丙寅十二月二十日都政陞禁府都事 寧越人 李彦淳景寬甲午 甲子文科丙寅六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別檢七月十五日赴任戊辰十二月陞典籍官止吏參 眞寶人 李元祥善長壬午 丁卯司馬丙寅十二月二十日都政除參奉丁卯正月二十五日赴任不仕 驪州人 李晚永成之戊辰 乙卯司馬丁卯九月初三日除參奉同月同月初八日赴任己巳七月十一日陞禁府 韓山人 李中鎭仲和丙戌 壬子生員丙寅文科戊辰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別檢同月二十七日赴任 完山人


金一鍊純則癸丑 宣城人 李英模浩卿癸酉 丁卯道薦己巳七月十一日都政除參奉同月二十日赴任 德水人 南秉寬叔淵癸巳 戊午司馬丁卯文科辛未八月十六日政除別檢 宜寧人 朴台壽三汝癸巳 庚午司馬辛未十二月二十一日都政除參奉甲戌正月初七日都政陞濟用副奉事同年庭試文科官止參判 潘南人 沈啓錫永學壬寅 癸亥司馬己卯文科甲戌正月初七日都政除別檢丙子三月遭喪去官止承旨 靑松人 任淵常戊戌時見 乙丑司馬甲戌正月初七日都政除參奉丙子三月十四日陞司宰奉事 子百秀以參奉來 豐川人 姜弼煥乃成庚子 甲戌文科丙子四月初十日政除別檢同月十六日赴任同年九月遭喪去 晉州人 柳␻

光仲辛巳 乙丑司馬丙子三月二十一日政除參奉四月初一日赴任 完山人 朴長復秉卿戊戌 庚午司馬癸酉文科丁丑十一月初九日政除別檢官止參判 密陽人 丁義準平伯癸未 丙子司馬戊寅六日二十六日政除參奉同年七月初六日赴任 羅州人


鄭煥義亨汝丙午 甲戌文科庚辰六月二十四日都政除別檢 河東人 李㬚元明丙戌 乙丑司馬庚辰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參奉 德水人 柳夏永汝行庚戌 己卯文科庚辰十二月二十四日政除別檢 晉州人 朴宗範景敍戊戌 甲戌文科辛巳六月初二日政除別檢同月初六日赴任 潘南人 朴奎源瑞五辛卯 癸酉司馬癸末正月十七日都政除參奉 潘南人 金永默致粹乙未丙子文科癸未四月十二日政除別檢 安東人 鄭象樞丙申 壬午文科乙酉正月十六日政除別檢以親病呈遞

李廷憲丁未 文科乙酉政除別檢呈旬卽遞代金相稷在外逼亨改差

蔡東直正史丙午 壬午文科乙酉二月十六日政除別檢同月十七日受 亨出來 亨後卽遞還付槐院 平康人 李日瀅文始庚子 癸未文科乙酉三月初二日政除別檢同月初四日赴任 全州人


任百秀穉好丁巳 淵常于乙酉司馬丙戌六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參奉同月三十日赴任 文科 豐川人 尹載輔子翼丁巳 乙酉司馬丁亥七月二十五日政除參奉八月初五日肅拜戊子九月 本陵 幸行 特敎陞六 漆原人 金學敏景修庚子 乙酉文科丁亥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別檢同月二十九日赴任戊子九月 本陵 幸行時 特敎陞六 江陵人 尹穳深遠甲寅 壬午司馬戊子九月二十日政除參奉同月二十三日赴任 文科 坡平人 韓兢人敬哉戊午 乙酉文科戊子戊子九月二十日政除別檢同月二十七日赴任 淸州人 金在獻希玄戊午 庚寅七月十九日政除參奉同年八月初一日赴任壬辰六月都政陞 宗廟副奉八事 光山人 李在臣景文庚戌 甲戌司馬丁亥到記文科辛卯三月二十五日政除別檢 龍仁人 李義延穉敎丁酉 壬辰六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參奉七月初九日赴任甲午六月二十五日都政科省峴察訪延安人 李攸秀瑾之甲辰 辛卯文科癸巳八月十八日政除別檢同月二十九日赴任甲午六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典牲副奉事 驪州人 李昇培甲寅 甲午六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參奉以在外因禮曹草記改差



李晚奎乙卯 文科甲午六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別檢以在外因禮曹草記改差

鄭世百仲遠庚戌甲午司馬甲午六月二十七日政除參奉同月二十九日赴任丙申十二月二十五日都政陞禁府都事 東萊人 金炳奎大圭己巳 辛卯文科甲午六月二十七日政除別撿七月初三日赴任卽呈遞 安東人 鄭鎏辛酉 辛卯文科甲午八月十五日政除別檢因病卽呈遞 延日人 李義晉公進甲寅 辛卯文科甲午九月初五日政除別檢十日赴任 全州人 朴商鉉伯祥癸卯 丙申十二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參奉丁酉正月初九日肅拜十三日赴任 高靈人 朴皓壽漢叟甲子 辛卯文科丁酉四月除別檢五月初三日赴任同年六月移栗峯參奉 潘南人 宋顯洙馨立辛未 甲午文科丁酉二月二十六日都政除別檢七月十二日赴任 恩津人 呂重變汝固丙寅 丁酉八月十八日政參奉九月初七日赴任 咸陽人 辛志鼎聖養庚申 甲午文科己亥十二月二十二日政除別檢同月二十四日赴任卽呈遞 靈山人


李魯寬公和丙午 己亥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參奉庚子正月初六日赴任壬寅十二月二十五日陞司甕奉事 德水人 李秉植致文辛未 戊戌文科庚子正月初十日政除別檢同月十九日赴任 完山人 黃起漢應祚丁丑 己亥文科壬寅六月二十二日政除別檢同月二十四日赴任 長水人 鄭夔弼舜詣庚申 壬寅十二日二十五日政除參奉癸卯正月二十一日赴任乙卯正月初八日移內瞻奉事 草溪人 李容翼景九丁卯 癸卯文科甲辰十一月政除別檢 延安人 洪選容仲擧戊午 癸卯司馬乙巳正月初八日政除參奉同月十五日赴任丙午八月政移禁都 唐城人 金在顯德夫戊辰 丙午八月二十八日政除參奉九月初三日赴任戊申十二月都政陞濟用副奉事 光山人 韓鼎謨三汝癸酉 丙午庭試文科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別檢丁未正月十一日赴任己酉四日政陞典籍 淸州人 南鍾復聖敦己卯 丙午司馬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日都政除參奉己酉正月十九日赴任同年九月病遞 宜寧人 柳秉淵乃心庚午 乙巳庭試文科己酉七月二十五日都政除別檢八月初三日赴任 晉州人


權克仁 己酉九月政除參奉九月初七日赴任卽呈遞 安東人 成赫壽公履甲子 丙午司馬己酉九月二十日政除參奉同月二十六日到齋辛亥十二月二十七日政陞濟用奉事 昌寧人 崔復來汝七丙子 甲午司馬己酉文科庚戌二月初三日政除別檢同月十二日到齋 全州人 安孝植友蓮戊辰 丁酉司馬辛酉十二月二十七日都政除參奉壬子正月初三日到齋癸丑十月初三日陞義盈奉事 廣陵人 申轍求軫明甲子 丁酉司馬庚戌文科壬子六月除別檢癸丑六月移付典藉 高靈人 成赫壽見上 當宁癸丑大臣 筵奏以蔭仕積滯 陵殿別檢中四窠爲蔭令六月二十六日都政以戶曹移除七月初六日到齋

金益亮明遠壬午 壬子司馬癸丑十月初十日政除參奉同月二十四日到齋 淸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