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禮質疑》序(丁巳)
作者:黃宗羲 
本作品收錄於《黃梨洲文集/01

六經皆載道之書,而禮其節目也。當時舉一禮必有一儀,要皆官司所傳,歷世所行,人人得而知之,非聖人所獨行者。大而類禋巡狩,皆為實治;小而進退揖讓,皆為實行也。

戰國、秦、漢以來,相尋於干戈智術之中,僉以為不急而去之。數百年之耆舊既盡,後生耳目不接久矣。漢儒煨燼之餘,掇拾成編,錯陳午割,得此失彼,又何怪其然乎?鄭康成最號通博,而不知帝王大意,隨文附會,輒形箋傳。有宋儒者繼起,欲以精微之理,該其粗末,三代之彌文縟典,皆以為有司之事矣。朱子亦常修《儀禮》經傳,不過章句是正,於其異同淆亂,固未彈駁而使之歸於一也。其時唐說齋創為經制之學,繭絲牛毛,舉三代已委之芻狗,以求文、武、周公、成、康之心,而欲推行之於當世。薛士隆、陳君舉和齊斟酌之,為說不皆與唐氏合,其源流則同也。故雖以朱子之力,而不能使其學不傳,此尚論者所當究心者也!

吾友萬充宗,為履安先生叔子。銳志經學,六經皆有排纂,於三禮則條其大節目,前人所聚訟者,甲乙證據,摧牙折角,軒豁呈露,昌黎所謂「及其時而進退揖讓於其間」者也。此在當時固人人所知者,於今則為絕學矣。不謂晚年見此奇特,其友魏方公為之先刻數卷,充宗以為質疑者,欲從余而質也。余老而失學,群疑填膈,方欲求海內君子而質之,又何以待質?充宗亦姑以其所得,參考諸儒,必求其精粗一貫,本末兼該,鑿然可舉而措之,無徒與眾說爭長於黃池,則所以救浙學之弊,其在此夫!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