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事實 (四庫全書本)/卷19

卷十八 宋朝事實 卷十九 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宋朝事實卷十九
  宋 李攸 撰
  陞降州縣二
  荆湖南路
  潭州 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縣岳州湘陰縣来屬熙寜六年以益陽縣地置安化縣 太平興國七年案文獻通攷作二年析長沙縣置寧鄉縣案宋史載開寳中廢長豐縣入長沙元符元年以長沙五鄉湘潭縣兩鄉為善化縣此闕載
  衡州 乾徳三年以安仁場置安仁縣析衡陽衡山二縣地入焉
  道州 熙寧五年省永明縣入營道縣元祐二年案宋史作元年復置 乾徳三年改延唐縣為寧逺縣省大歴縣入寧逺
  永州 雍熙元年以零陵縣之東安場置東安縣郴州 太平興國元年改郴義縣為桂陽縣改義章縣為宜章縣 熙寜六年改髙亭縣為永興縣
  邵州 熙寜五年収復梅山以其地置新化縣 元豐四年以溪洞徽州為蒔竹縣 崇寧四年以臨口寨為臨岡縣
  武岡軍 崇寜五年陞武岡縣為軍以蒔竹縣分為綏寜臨岡二縣隷焉
  桂陽軍 本桂陽監景徳元年以郴州藍山縣来屬
  荆湖北路
  江陵府 乾徳三年以江陵縣地置潛江縣 乾徳三年置建寜縣熙寜六年省入石首縣元祐元年復置鄂州 開寳八年改臨江縣為崇陽縣 景徳四年改永安縣為咸寜縣案文獻通攷熙寜五年陞通城鎮為通城縣此闕載
  安州 熙寜二年省雲夢縣入安陸縣元祐元年案文獻通攷安州宣和元年陞為徳安府此闕載
  復州 熙寜六年廢復置 熙寧六年州廢以景陵縣屬安州省沔陽縣入監利縣後置州復来屬 乾徳二年以白沙院置玉沙縣屬江陵府至道三年以縣来屬熙寧六年省入監利元祐元年復置
  鼎州 大中祥符五年改武陵郡曰鼎州 乾徳元年析武陵縣置桃源縣
  峽州 開寳八年省巴山寨入夷陵縣
  岳州 淳化五年陞王朝場為縣至道二年改為臨湘縣 乾徳元年復朗州橋江縣為沅江縣来屬
  歸州 熙寧五年省興山縣入秭歸後復置案宋史元祐元年復置
  沅州 熙寜七年平溪洞地置沅州以潭陽縣地原註唐為敘州置盧陽縣為州治 熙寧五年以龍標縣地置鎮江寨元豐三年廢為鋪 熙寧七年以龍門縣地置龍門鋪 元豐三年陞黔江城置黔陽縣
  靖州 熙寧九年平溪洞復置誠州 元祐二年廢為渠陽軍三年廢為寨屬沅州紹聖中復置誠州崇寧二年改靖州 元豐六年置渠陽縣為誠州治改羅䝉縣為通道縣
  漢陽軍 熙寧四年廢屬鄂州元祐元年復置 太平興國二年改汶川縣為漢川縣
  荆門軍 開寳五年置熙寧六年元祐元年案宋史作三年復置初治當陽後治長林縣
  成都路
  成都府 太平興國六年降為益州端拱元年復陞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原註唐改蜀郡為成都府又分為劍南西川節度淳化元年復為益州嘉祐四年復陞為府六年復為劍南西川熙寧五年省犀浦縣為鎮入郫縣 天聖四年改靈
  池縣為靈泉縣
  眉州 太平興國元年改通義縣為眉山縣
  蜀州 紹興十四年陞崇慶軍節度為府案宋史作紹興十年陞崇慶軍節度淳熙四年陞府 開寳四年改唐興縣為江源縣案宋史作改唐唐安縣為新津
  彭州 開寳四年改唐昌縣為永昌崇寧中案宋史作元年改為崇寧
  綿州 熙寜五年省西昌縣入龍安縣 熙寜九年以茂州石泉縣来屬
  嘉州 熙寜五年省平羌縣入龍遊縣 淳化四年以眉州洪雅縣来屬 乾徳四年省綏山縣入峨眉縣邛州 熙寜五年省臨溪縣入臨邛縣
  黎州 慶厯七年案宋史作六年省通望縣入漢源縣
  茂州 熙寧七年案宋史作九年即汶川縣治置威戎軍使簡州 熙寧五年省貴平縣入平泉縣
  威州 景祐三年改維州為威州原註屯田員外郎知祥符縣郭輔之奏切見維州屬西川益州路與京東路濰州相去近六千里臣昨知維州日有廣南龔州淮南髙郵軍京西陳州曽轉遞徃東濰州遞角文字臣雖便遞徃京東濰州及開封府曽轉遞到東濰州逃軍一名尋監送本路鈐轄司勘斷切緣逐州軍見有係刑禁轉遞徃来一萬餘里動經三兩個月住滯兼濰州最是邊處監送到逃軍或至逺去走透深為不便欲乞别州名上曰非李徳𥙿言吐蕃得此而號無憂城者耶侍者曰是因取地圖而觀之曰此足以威服西土八國遂改為威州 天聖元年改通化縣為金川縣景祐四年復舊名 治平三年即縣治置通化軍隆州 熙寧五年降陵州為陵井監政和三年案宋史作宣和四年改為仙井監原註漢張道陵開陵州本朝不欲斥天師名改為仙井隆興元年復為州更名隆州 咸平四年省始建縣入井研縣永康軍 乾徳四年置熙寜五年廢元祐初復 乾徳四年以彭州導江縣蜀州青城縣来屬熙寧軍廢復屬彭州蜀州元祐初復来屬
  潼川路
  潼川府 乾徳四年改劍南東川節度為静戎軍節度太平興國三年改安靜軍重和元年十一月陞梓州為潼川府
  大中祥符五年改五城縣案文獻通攷作𤣥武縣為中江縣 乾徳四年以蜀招葺院置東關縣 熙寧五年省永泰縣為鎮入鹽亭縣十年復置永泰尉司後改曰安泰遂寜府 政和五年陞遂州遂寧郡為府 太平興國元年復改方義縣為小溪縣原註齊梁名縣曰小溪
  果州 熙寧六年省流溪縣為鎮入南充縣
  資州 乾徳五年省月山丹山銀山三縣入盤石案文獻通攷作廢月山丹山銀山清溪四縣王存九域志謂三縣入盤石清溪入内江此似脫去清溪入内江句普州 乾徳五年案文獻通攷作熙寧五年省普康縣入安岳縣省崇翕縣入安居縣省普慈縣入樂至縣
  敘州 政和四年改戎州為叙州 乾徳五年省開邊縣歸順縣入僰道縣 政和四年省僰道縣入宜賓縣太平興國元年改義賓縣為宜賓熙寧四年
  瀘州 宣和元年陞瀘川軍節度原註晉江陽郡梁置瀘州唐為瀘川郡屬劍南道領縣六瀘川富義涇南江安綿水合江 乾徳四年廢綿水以富義置監案宋史大觀二年建純州置九支安溪兩縣三年建滋州置承流仁懐兩縣以合江之安溪寨為縣隸純州宣和二年廢純州改九支縣為九支城三年又廢滋州為武都城以承流縣併入仁懐此皆闕載合州 乾徳三年改石鏡縣為石照縣
  榮州 治平四年改旭川縣為榮徳縣 熙寜四年省公井縣入榮徳縣 乾徳五年省和義縣入威逺縣渠州 景祐二年案宋史作三年王存九域志亦作二年省大竹縣入流江縣
  懐安軍 乾徳五年以金水縣立軍原註先是蔡州團練使曹翰上言遂州取金水縣路至西川五百里其金水縣又是簡州大路最居津要請建置為軍又西路轉運李鉉奏金水縣路通徹東西兩川及遂果閬商客徃来不絶及非時使命文牒轉遞久逺無虞須是一路安静方可得上件州府遞相應接縁此縣自乾徳四年所納見在戸稅夏秋共五百貫有竒若仍舊此縣更屯駐兵士即人户凋殘賦税全少必有供應不辦須是諸處般運又更困弊民力若割漢州金堂縣共建一軍額不離鎮撫數州界人户亦商客徃来急疾兩川文字報應及使臣經過並得利濟其金水金堂相去五十里金水與三州軍水陸兩路相接若置軍額甚便故有是命乾徳五年以漢州金堂縣來屬廣安軍 開寳二年置 開寳二年以渠州渠江縣果州岳池縣合州新明縣来屬
  富順監 乾徳四年以富義縣地置富義監太平興國元年改曰富順 治平元年置富順縣熙寧元年省長寧軍 宋朝初置淯井監政和四年改置軍原註唐羈縻長寜等十州隸瀘州之地熙寜八年夷人獻納十州地
  利州路
  利州 景祐四年改寧武軍節度原註蜀陞昭武軍節度 乾徳三年改𦙍山縣曰平蜀熙寧三年省入嘉川縣案宋史開寳五年改益昌縣為昭化咸平五年以嘉川縣来隸此闕載
  洋州 景祐四年改武康軍節度原註蜀陞武定軍節度 乾徳四年省黄金縣入真符縣
  閬州 乾徳四年改安徳軍節度原註後唐陞保寧軍節度 乾徳五年案文獻通攷作熙寧四年省岐坪縣入奉國縣
  劔州 熙寧五年省臨津縣入普安縣案文獻通攷乾徳五年廢永歸縣此闕載
  巴州 乾徳四年省盤道縣入清化 咸平五年以靜州清化縣屬集州 熙寧三年省七盤縣入恩陽縣乾徳四年省歸仁縣熙寧五年省其章縣入曾口縣熙寧五年以廢壁州通江縣来屬省廣納鎮白石縣入通江縣案宋史作省壁州白石符陽二縣入通江與此有異又乾徳四年廢始寜縣熙寧五年省清化縣入化城此闕載
  蓬州 大中祥符五年更郎山縣案宋史作唐朗池縣為營山縣熙寧三年省蓬山縣入營山縣 乾徳三年省宕渠
  縣入良山縣熙寜五年省良山縣入伏虞縣
  大安軍 乾徳五年以三泉縣直隸京師至道二年陞為軍以興元府西縣屬焉三年軍廢復為縣而西縣還故屬紹興七年案宋史作三年復為軍
  夔州路
  黔州 嘉祐八年省洪杜縣入洋水縣為寨原註熙寜二年以洋水縣為鎮又省信寧縣都濡縣皆入彭水縣為鎮
  達州 乾徳三年更唐通州通川郡為今名 乾徳五年省閬英縣入新寧 熙寧六年省三岡縣七年省石鼓縣分屬通川永睦新寧 乾徳五年省宣漢縣入東鄉
  忠州 熙寧五年省桂溪縣入墊江縣 乾徳六年以䕫州龍渠鎮屬南賓縣開寳二年置尉司
  開州 慶厯四年廢新浦縣入開江縣改萬嵗為清水縣
  涪州 熙寧三年省温山縣入涪陵縣
  恭州 崇寧元年更唐渝州南平郡為今名 乾徳三年案宋史作五年省萬夀縣 雍熙五年省南浦縣入江津縣珍州 大觀二年大駱解上下族帥駱世華駱文貴等獻地東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以其地為珍州亦曰樂源郡復立樂源縣為州治焉原註珍州本唐珍州後屬髙州樂源縣本唐珍州屬縣
  承州 大觀二年蕨平帥任漢崇獻地東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六百六十五里改為承州原註本唐夷州地領綏陽都上洋川寧夷等縣皇朝収復但據夷人所指以置縣然原其始析置移屬則都上近黔州寧夷近思州溱州 熙寧七年招収唐溱州置榮懿寨屬南平軍崇寧中復立溱州案宋史作大觀二年復立溱州
  梁山軍 開寳三年以石氏屯田務立軍以萬州梁山縣為軍治 元祐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詔梁山軍撥隸萬州其稅租令逐年科折就本軍輸納 梁山縣開寳三年以萬州梁山縣隸軍 熙寧五年又析忠州桂溪縣地益焉
  南平軍 熙寧八年招収西南蕃部以恭州南川縣銅佛壩地置軍 隆化縣八年自涪州来隸 南川縣皇祐五年置縣隸恭州熙寧八年来隸尋廢為鎮隸隆化縣元豐元年
  遵義軍 大觀二年蕃帥楊文貴獻地東西百二十里南北六百一十二里以其地置軍原註唐貞觀元年析牂牁置遵義縣屬朗州十一年州廢縣亦省十三年復立播州亦復置縣十四年更名羅䝉十六年更名遵義後自播州徙州治唐衰播州為楊氏兩族所分據一居播州一居遵義以江水為界其後居播州者曰光榮得唐所給州銅牌居遵義者曰文貴得州銅印大觀二年兩族各獻地皆自以為播州議者以光榮為族帥重違其意乃以播州立州遵義立軍
  大寜監 開寳六年立監于⿳䒑⿲止自匕⿱儿夂 -- 夔州大昌縣之鹽泉所端拱元年以大昌来屬為監治
  福建路
  福州 太平興國二年復為威武軍節度原註唐為威武軍後周改彰正軍 太平興國五年復析閩縣置懐安縣 崇寧元年更永泰縣為永福縣 天禧元年改永貞縣為永昌縣乾興元年又改為羅源縣
  建州 端拱元年陞建寜軍節度原註本閩王氏鎮武軍節度南唐降為軍事 治平三年析建安建陽浦城置歐寧縣與建寧分治郭下熙寜三年省元祐四年復置 淳化五年陞崇安場為縣 咸平五年陞關隸鎮為縣政和三年改為政和縣
  泉州 太平興國三年改平海軍節度原註南唐為清源軍節度淳化五年案文獻通攷作太平興國六年析晉江縣置恵安縣
  南劔州 太平興國四年改劔浦郡為今名 太平興國四年以建州將樂来屬
  汀州 乾徳四年復以唐汀州為汀州原註南唐改為南州 淳化五年陞上杭場武平場竝為縣 元符元年析長汀寜化置清流縣
  漳州 太平興國五年以泉州長泰縣来屬
  邵武軍 太平興國六年析邵武縣置光澤縣 太平興國五年以建州之泰寧縣建寧縣来屬
  興化軍 太平興國四年立軍于莆田縣之遊洋百丈二鎮地初名太平軍尋改興化 太平興國四年以泉州仙遊縣来屬 太平興國四年析莆田縣置興化縣
  廣南東路
  廣州 開寳五年省咸寧常康二縣入南海縣又省遊水縣入懐集縣又省東莞縣入増城縣六年復置東莞韶州 開寳五年省仁化縣入樂昌咸平三年復置崇寧元年案文獻通攷作宣和三年以岑水場析曲江翁源縣地置建福縣
  循州 熙寧四年置長樂縣
  端州 建中靖國元年陞興慶軍節度案文獻通攷作元符三年陞興慶軍節度徽宗即位以潛藩陞為肇慶府 開寳五年省平興縣入髙要縣熙寧六年以廣州四㑹縣来屬
  新州 開寳五年省永順縣入新興縣 太平興國元年改義寧縣為信安縣熙寧五年省入新興元祐元年復置紹聖四年又省
  康州 開寳五年廢入端州尋復立六年廢瀧州入康州案文獻通攷紹興元年以髙宗潛藩陞為徳慶府 開寳五年省悅城都城晉康三縣入端溪縣 開寳六年省廢瀧州鎮南安遂建水三縣入瀧水縣案文獻通攷作以瀧州之開陽建水嶺南三縣並入瀧水為一縣與此有異
  南恩州案南恩州本恩州文獻通攷云慶厯八年改河北路貝州為恩州乃加南字 開寳五年廢春州入恩州六年復立春州至大中祥符九年又廢天禧四年熙寧六年又廢入焉 開寳五年省恩平杜陵二縣入陽江縣以廢春州陽春縣来屬六年復立縣還屬焉 大中祥符九年州廢屬新州改曰新春又天禧四年復立縣又屬焉熙寧六年州廢来屬梅州 開寳四年改敬州為梅州熙寧六年州廢入潮州元豐五年復立案宋史敬州作恭州宋人以避翼祖諱故改曰恭南渡時翼祖已祧不應復避故此作敬州宋史特因舊文耳
  南雄州案南雄州本雄州開寳四年以河北路有雄州加南字 改湞昌縣為保昌縣 開寳四年以韶州始興縣来屬
  英州 乾興元年改滇陽縣曰真陽案文獻通攷開寳六年以連州之浛光縣来屬宣和二年賜郡名曰真陽此未詳
  恵州 天禧五年改禎州為惠州案文獻通攷以犯仁宗御名故改宣和二年賜郡名博羅
  廣南西路
  桂州案文獻通攷大觀時陞為帥府紹興三年以髙宗潛藩陞為静江府 嘉祐六年省慕化縣入臨桂縣 乾徳中溥州廢全義縣来屬太平興國三年更名興安
  容州 開寳五年廢繡禺順三州入焉案文獻通攷開寳五年以繡州之常林阿林羅繡三縣入普寧縣順州之龍豪温水龍水南河四縣入陸川縣禺州之峩石扶萊羅辨陵城四縣入北流縣
  邕州 唐曰朗寧郡本朝改永寧郡 開寳五年省朗寧思籠二縣入宣化縣 景祐二年省如和縣入宣化縣 開寳五年省封陵縣入武縁縣案宋史景祐二年廢樂昌縣入武縁此闕載
  融州 熙寧七年省武陽縣羅城縣入融水縣為鎮象州 開寳七年廢嚴州入焉 開寳七年以廢嚴州歸化縣入来賓縣
  昭州 開寳五年廢富州熙寧五年廢䝉州皆入焉熙寧五年䝉州廢以立山縣來屬 太平興國中改正義曰䝉山熙寧五年省東區䝉山入立山原註唐置東區正義二縣屬䝉州 開寳五年廢富州以龍平縣來屬熙寧八年屬梧州元豐三年復來屬案文獻通攷開寳五年省思勤開江二縣入龍平此闕載梧州 開寳五年省藤州之孟陵縣戎城縣入蒼梧六年復置案文獻通攷作開寳五年廢孟陵熙寧四年省戎城竝入蒼梧
  藤州 熙寜四年廢南儀州入焉 開寳三年復儀州曰南義州五年廢入竇州六年復置太平興國中改曰南儀熙寧四年州廢以岑溪來屬 六年省永業縣連城縣入岑溪
  龔州 開寳五年廢思明州原註唐折龔象蒙三州地立思唐州置武郎思和二縣開寳五年改州曰思明尋廢省思和入武郎来屬省陽川武陵隋建大同四縣入平南縣 嘉祐二年省武郎入平南貴州 開寳四年改鬱平縣為鬱林縣五年省懷澤潮水義山三縣入鬱林
  栁州 景徳三年改龍城縣為柳城縣案宋史嘉祐四年廢象縣入洛容此闕載
  宜州 慶厯三年廢芝忻州入焉 淳化元年以桞州洛曹縣来屬後改曰洛下嘉祐七年省入龍水 熙寧八年以環州思恩縣来屬 治平二年以智州河池縣来屬案宋史云南渡後増縣一河池又云河池縣不詳何年併省
  賓州 開寳五年廢入邕州六年復立端拱三年廢澄州入焉 天禧四年廢思剛州為遷江縣来屬 開寳五年以廢澄州上林縣屬邕州端拱三年來屬省廢澄州之止戈無虞賀水縣入上林
  横州 開寳五年省從化縣樂山縣入寜浦縣 開寳五年案文獻通攷作二年宋史作六年省廢巒州之武羅靈竹二縣入永定來屬 熙寧四年省永定入寧浦元祐三年復置化州案文獻通攷唐置辯州太平興國五年改名化州 開寳五年省陵罷龍化二縣入石龍縣又廢羅州以吳川縣來屬又省羅州之廉江幹水零縁三縣入吳川
  髙州 開寳五年廢潘州熙寧四年廢竇州皆入焉開寳五年省良徳保定二縣入電白縣 太平興國元年改竇州信義縣為信宜縣熙寧四年州廢来屬 開寳六年省懷徳縣潭莪縣亮縣入信宜 開寳五年省廢潘州南巴潘水二縣入茂名縣來屬
  雷州 開寳五年省遂溪徐聞二縣入海康縣
  欽州 開寳五年省欽江遵化内亭三縣入靈山縣景徳三年改安京縣為安逺縣
  鬱林州 開寳七年廢黨牢二州政和元年廢白州皆入焉 開寳七年廢牢州定川宕川二縣入南流縣來屬而自鬱林縣徙州治此又廢黨州省撫康善勞文山懐義入南流縣 開寳五年省鬱平興徳二縣入興業縣 開寳五年廢白州省周羅建寜南昌三縣入博白屬廉州七年復立政和元年又廢以博白来屬
  瓊州 開寳五年以廢崖州之舍城縣来屬熙寜四年省入瓊山 開寳五年以崖州之澄邁縣文昌縣来屬廉州 開寳五年省封山蔡龍大廉三縣入合浦縣太平興國八年省合浦入石康咸平元年復置 開寳五年廢常樂州省博電零淥鹽場三縣以其地為石康縣来屬
  昌化軍 唐為儋州昌化縣熙寧六年廢州為軍 太平興國元年改義倫縣為宜倫縣熙寧六年省昌化縣感恩縣為鎮入宜倫 元豐三年復置昌化縣四年復置感恩縣 省洛陽縣入感恩縣原註闕年
  萬安軍 唐為萬安州萬安郡熙寧七年廢州為軍紹興六年改萬安軍為萬寧縣十三年復 熙寧七年省陵水縣為鎮入萬安元豐三年復置案文獻通攷大觀元年以瓊州樂㑹縣来隸此闕載
  朱崖軍 唐為振州延徳郡開寳五年改為崖州熙寧六年廢為軍原註唐振州領寧逺延徳吉陽臨川落屯五縣南漢省延徳臨川落屯三縣熙寧六年省寧逺吉陽縣為臨川藤橋二鎮紹興六年復置













  宋朝事實卷十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