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一巨变
宪一巨变 1971年6月5日 |
在浙南的瓯江之畔,人们广泛地传颂着温州市三垟公社宪一大队农业学大寨一年巨变的先进事迹。
宪一大队一九五七年粮食亩产就跨过《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五九年又突破了亩产千斤关。但以后的十年,亩产量却停止在一千三百斤左右。
跨入伟大的七十年代以来,宪一大队的干部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狠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这个根本,一九七○年粮食亩产由一九六九年的一千三百多斤猛增到一千七百多斤,一年之间平均每亩增产四百四十多斤,总产量增加一百一十多万斤。来宪一大队参观的群众赞不绝口地说:“毛泽东思想威力大,一年发生大变化。”
新的起点
编辑宪一大队在解放前,粮食亩产只有三百来斤。解放后,宪一大队干部、群众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艰苦奋战,改变了穷困面貌,生产发展很快,一九五九年粮食亩产超过了千斤,对国家贡献也越来越大。
可是后来,大队党支部少数领导成员产生了盲目自满情绪,认为“产量不低,贡献不小,可以歇口气了”。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有的干部学大寨没有学根本,单纯地抓锄头,跑田头,忽视了抓人的思想革命化,结果生产上不去。他们没有从中引出正确的经验教训,反而认为:宪一大队亩产已过了千斤关,是“猴子爬上竹竿梢——到顶了”。领导班子停滞不前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手脚。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很多干部给自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宪一的生产长期上不去,是“增产到顶”,还是干部思想有问题?是积极苦干,不断前进,还是安于现状,原地踏步?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吸取前进的力量,一九七○年初,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组长张桂林,来到南堡大队参观学习。那几天,张桂林心情很不平静。他想:南堡大队党支部以大寨大队党支部为榜样,战胜了特大洪水灾害之后,又带领群众,在一片荒滩上重建家园,夺得农业大丰收。自己呢,取得成绩就自满,不求创新,只想保产。不是增产潜力挖尽,而是干部缺乏继续革命的思想。要改变生产面貌,首先要改变干部的思想面貌。
回到大队的当天晚上,张桂林就找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厚龙谈心。以前,张厚龙怨上不帮助,怨下不听话,怨地不增产。他听了张桂林介绍南堡大队干部、群众“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事迹后,认真回顾了自己走过的历程,找到了差距。他说:生产没搞好,不怨上,不怨下,就怨自己没有搞好思想革命化。张桂林和张厚龙一起,自觉地批判自己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受不愿艰苦奋斗的骄傲自满情绪,焕发了继续革命的干劲。他们发出共同的誓言:决不辜负党和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带领群众扎扎实实学大寨,在较短的时间叫宪一来一个大变化!
为了扫除前进中的思想障碍,调动全体干部、党员的革命积极性,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开展了反骄破满的自我教育运动。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很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提高了思想觉悟,认识到要把成绩作为前进的动力,决不能当成包袱;要为革命多作贡献,就必须从不自满开始。紧接着,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又把大家带到群众中去吸取政治营养。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摆生产上徘徊不前的现象,挖世界观上的原因。他们狠批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散布的“唯生产力论”,突出了无产阶级政治,端正了学大寨的方向。大家怀着“一定要把大寨、南堡革命精神真正学到手”的雄心壮志,开始了新的战斗。
力量的源泉
编辑宪一大队干部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抓革命不能忘了带生产,抓生产不能忘了政治挂帅。要从根本上改变宪一的面貌,就必须提高干部和社员群众政治路线方面的觉悟。他们以高度的政治热忱,把全部心血倾注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这个根本上。
七十年代的第一春,大队革命领导小组首先发动群众,掀起了“为革命种田,还是为自己吃饭种田”的大讨论。开始,个别人认为:种田为吃饭,干活为自己。大家用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对照自己,批判了“一口观”的错误思想。贫下中农说:“解放前我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我们决不能捡起金边碗,忘记讨饭棍;自己生活好了,忘记了世界上受苦受难的阶级兄弟。如果忘了,那就是背叛。”在热烈的讨论中,各生产队联系实际,贴出了一张张大字报,写出了一篇篇小评论,把人们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大家表示:“过去亩产过了一千斤就觉得差不多了,现在想到要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亩产再多也决不自满。”
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把抓好领导班子的革命化放在第一位,过细地调查研究,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促使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
二十一生产队过去是个有名的后进队:缺肥、缺钱、缺粮。一九六九年欠国家征购粮两万多斤。以前,大队干部对这个队批评多,帮助少。现在,张桂林满腔热忱地深入到这个生产队调查研究,发现他们缺这缺那,最主要是缺少毛泽东思想,缺少一个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领导班子。于是,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帮助他们认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提高继续革命的觉悟,并充实了这个队的领导班子,把在大队麻坊工作的夏成兴调回二十一生产队担任副队长。
夏成兴,对革命有一颗火热的心,为人民勇于挑重担。他发现队里干部不够团结,就和队长商量,举办学习班,使大家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新的团结,结成了战斗的集体。有的社员对改变后进面貌缺乏信心,在政治夜校里,他就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的教导,找出了落后的原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贫下中农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过去我们落后了,现在要跨上跃进马,迎头赶上去!”去年春上队里缺肥,干部社员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地挖河泥。夏成兴身上长了好几个毒疮,连走路都有困难,有时痛得黄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他仍然坚持和群众一起挖泥积肥。在夏成兴的带领下,个个斗志昂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二十一生产队每前进一步,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就帮助总结一次经验,找一次差距。同时,他们把夏成兴一心为革命的模范事迹在全大队干部、群众中作了介绍。大家听了,很受鼓舞,全大队掀起了一个“比学习、比思想、比团结、比干劲、比贡献”的热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一九七○年,二十一生产队粮食亩产由一九六九年的一千一百多斤上升到一千六百多斤。不仅补上了一九六九年国家征购粮两万多斤,队里还储备了余粮七千斤,改变了落后面貌,用生动的事实谱写了一曲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赞歌!
一年巨变
编辑贫下中农的思想境界提高了,大家千方百计地要为革命多打粮食,一场耕作制度上的革命就提到大队革命领导小组的日程上来。
耕作制度上的革命,首先是思想上的革命。套种散播小麦一开始,个别人认为“吃了麦饼会丢掉米饼”,说什么“散播小麦若能成功,除非铁树开花马出角”。
是不断革命,还是因循守旧?大家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他们回顾了十一生产队扩大三熟制后,小麦平均亩产达三百七十多斤,早稻亩产又跃到一千多斤,吃了“麦饼”并没有丢掉“米饼”的经验,解放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去年,经过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战,散播小麦亩产三百四十多斤,第一次获得小麦大面积丰收。
大面积扩大三熟制以后,肥料要得多了,季节不等人,劳力显得紧张,各种矛盾尖锐突出。贫下中农知难而上,他们说:“只要我们听毛主席的话,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春初,在大队干部的率领下,社员群众投入了“向河潭进军,向河泥要粮”的紧张战斗。
第一生产队的二十多个青年组织了一支突击队,哪里肥源好,就到哪里去;哪里最艰苦,就往哪里冲。共青团员金艮桂,群众夸他是“铁肩胛”。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大家准备积肥工具,天黑才回家。肩压肿了,脚刺破了,他没吭一声。别人问他苦不苦?他说:“为革命种田,越苦越甜。”在金艮桂的影响下,突击队员干劲倍增,越战越强。
经过六十多天的辛勤劳动,全大队共挖河泥三万多船,平均每亩施十船河泥,比往年增加一倍多。
盛夏,骄阳似火。宪一大队贫下中农送走了春天,又迎来了夏收夏种的“双抢”战斗。
去年春天,低温阴雨时间长,季节推迟。早稻后期,稻苗长得很有劲,熟得很慢。为了做到适时收、种,大队干部每天注意查看稻子成熟情况。一天,党支部委员金玲弟,发现队里几个青年没等稻老就收割。她想:割青每亩要减产五、六十斤,全大队加起来就要减产十多万斤。“水面无风起波,水里必有大鱼。”她发动群众摆问题、查原因,原来是一个坏家伙进行煽动。金玲弟发动贫下中农,批斗了这个坏家伙,揭穿了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给青年上了一场活生生的阶级斗争教育课。
由于收割期推迟了一周,往年要二十多天的“双抢”任务,现在要在十二、三天完成,这样,劳力就显得更加紧张。怎么办?
在这关键时刻,全大队妇女提出了“革命加拚命,拚命干革命。一天当两天,一人顶两人”的战斗口号。为了争取时间,保证颗粒归仓。在金玲弟的带领下,六队妇女坚持在烂浆田里打稻子。烈日当空,田里的水烫脚,但妇女们个个英姿飒爽。她们豪迈地说:“革命就不能怕苦,怕苦就革不好命。宁可自己多吃苦,也不能耽误季节一分钟!”她们早晨四点钟就起床,白天迎着酷暑收稻,晚上借着月光插秧,圆满地完成了抢收抢种任务。
在那“双抢”的日日夜夜,大队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张桂林为了取得领导生产的主动权,深入各队调查研究,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被群众称为“农业土专家”的张厚龙,为了保证秧苗生长良好,亲自排水,灭虫。大队革命领导小组成员应德光,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九七○年,宪一大队粮食获得空前的大丰收,产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昔日徘徊不前的宪一大队,重新跨上了跃进的骏马!
温州市革委会报道组 本报记者
(附图片) 宪一大队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厚龙(左二)和群众一起研究秧苗生长情况。 本报通讯员摄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