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容齋三筆
卷十
卷十一 

詞學科目 编辑

熙寧罷詩賦,元祐復之,至紹聖又罷,於是學者不復習為應用之文。紹聖二年,始立宏詞科,除詔、誥、制、敕不試外,其章表、露布、檄書、頌、箴、銘、序、記、誡諭凡九種,以四題作兩場引試,唯進士得預,而專用國朝及時事為題,每取不得過五人。大觀四年,改立詞學兼茂科,增試制誥,內二篇以歷代史故事,每歲一試,所取不得過三人。紹興三年,工部侍郎李擢又乞取兩科裁訂,別立一科,遂增為十二體:曰制、曰誥、曰詔、曰表、曰露布、曰檄、曰箴、曰銘、曰記、曰贊、曰頌、曰序。凡三場,試六篇,每場一古一今,而許卿大夫之任子亦就試,為博學宏詞科,所取不得過五人。任子中選者,賜進士第。雖用唐時科目,而所試文則非也。自乙卯至於紹熙癸丑,二十榜,或三人,或二人,或一人,並之三十三人,而紹熙庚戌闕不取。其以任子進者,湯岐公至宰相,王日嚴至翰林承旨,李獻之學士,陳子象兵部侍郎,湯朝美右史,陳峴方進用,而予兄弟居其間,文惠公至宰相,文安公至執政,予冒處翰苑。此外皆系已登科人,然擢用者,唯周益公至宰相,周茂振執政,沈德和、莫子齊、倪正父、莫仲謙、趙大本、傅景仁至侍從,葉伯益、季元衡至左右史,余多碌碌。而見存未顯者,陳宗召也。然則吾家所蒙亦云過矣。

唐夜試進士 编辑

唐進士入舉場得用燭,故或者以為自平旦至通宵。劉虛白有「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燈燭一般風」之句,及三條燭盡之說。按《舊五代史·選舉志》云:「長興二年,禮部貢院奏當司奉堂帖夜試進士,有何條格者。敕旨:『秋來赴舉,備有常程,夜後為文,曾無舊制。王道以明規是設,公事須白晝顯行,其進士並令排門齊入就試,至閉門時試畢,內有先了者,上歷畫時,旋令先出,其入策亦須晝試,應諸科對策,並依此例。』」則晝試進士,非前例也。清泰二年,貢院又請進土試雜文,並點門入省,經宿就試。至晉開運元年,又因禮部尚書知貢舉竇貞固奏,自前考試進士,皆以三條燭為限,並諸色舉人有懷藏書冊不令就試。未知於何時復有更革。白樂天集中奏狀云:「進士許用書冊,兼得通宵。」但不明言入試朝暮也。

納綢絹尺度 编辑

顯德三年。敕,舊制織造絁綢、絹布、綾羅、錦綺、紗縠等,幅闊二尺起,來年後並須及二尺五分。宜令諸道州府,來年所納官絹,每匹須及一十二兩,其絁綢只要夾密停勻,不定斤兩。其納官綢絹,依舊長四十二尺。乃知今之稅絹,尺度長短闊狹,斤兩輕重,頗本於此。

朱梁輕賦 编辑

朱梁之惡,最為歐陽公《五代史記》所斥詈。然輕賦一事,舊史取之,而新書不為拈出。其語云:「梁祖之開國也,屬黃巢大亂之余,以夷門一鎮,外嚴烽候,內辟汙萊,厲以耕桑,薄其租賦,士雖苦戰,民則樂輸,二紀之間,俄成霸業。及末帝與莊宗對壘於河上,河南之民,雖困於輦運,亦未至流亡。其義無他,蓋賦斂輕而丘園可戀故也。及莊宗平定梁室,任吏人孔謙為租庸使,峻法以剝下,厚斂以奉上,民產雖竭,軍食尚虧,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饑饉,不四三年,以致顛隕。其義無他,蓋賦役重而寰區失望故也。」予以事考之,此論誠然,有國有家者之龜鑒也。《資治通鑒》亦不載此一節。

坎離陰陽 编辑

《坎》位正北,當幽陰肅殺之地,其象於《》為水為月。董仲舒所謂「陰常居大冬,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然而謂之陽。《離》位正南,當文明赫赫之地,於《易》為日為火。仲舒所謂「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為事」,然而謂之陰。豈非以陰生於午,陽生於子故邪?司馬貞云:「天是陽,而南是陽位,故木亦是陽,所以木正為南正也。火是地正,亦稱北正者,火數二,二地數,地陰,主北方,放火正亦稱北正。」究其極摯,頗似難曉,聖人無所云,古先名儒以至於今,亦未有論之者。

前執政為尚書 编辑

祖宗朝,曾為執政,其後入朝為他官者甚多。自元豐改官制後,但為尚書。曾孝寬自簽書樞密去位,復拜吏部尚書。韓忠彥自知樞密院出藩,以吏書召。李清臣、蒲宗孟、王存,皆嘗為左丞,而清臣、存復拜吏書,宗孟兵書。先是元祐六年,清臣除目下,為給事中范祖禹封還,朝廷未決,繼又進擬宗孟兵部右丞。蘇轍言:「不如且止。」左僕射呂大防於簾前奏:「諸部久闕尚書,見在人皆資淺,未可用,又不可闕官,須至用前執政。」轍曰:「尚書闕官已數年,何嘗闕事?」遂已。胡宗愈嘗為右丞,召拜禮書、吏書。自崇寧已來,乃不復然。

河伯娶婦 编辑

史記》褚先生所書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問民所疾苦。長老曰:「吾為河伯娶婦,以故貧。」豹問其故,對口:「鄴三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錢,得數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分其餘錢持歸。巫行視小家女好者,即聘娶,為治齋宮河上,粉飾女,浮之河中而沒。其人家有好女者,多持女遠逃亡,以故城中益空無人。」豹曰:「至娶婦時,吾亦往送。」遂投大巫嫗及三弟子並三老於河,乃罷去。從是以後,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予按此事,蓋出於一時雜傳記,疑未必有實。而《六國表》秦靈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言初者,自此年而始,不知止於何時,註家無說。司馬貞《史記索隱》乃雲,初以君主妻河「謂初以此年取他女為君主,君主猶公主也。妻河,謂嫁之河伯,故魏俗猶為河伯娶婦,蓋其遺風。」然則此事秦、魏皆有之矣。

六經用字 编辑

《六經》之道同歸,旨意未嘗不一,而用字則有不同者。如佑、祐、右三字一也,而在《書》為佑,在《易》為祐,在《詩》為右。惟、維、唯一也,而在《書》為惟,在《詩》為維,在《易》為唯,《左傳》亦然。又如《易》之「无」字,《周禮》之灋、眡、𣨻、鱻、齍、辠、𤣏、桌、斞、閷、簭等字,他經皆不然。今人書「无咎」、「无妄」,多作無,失之矣。孝宗初登極,以潛邸為佑聖觀,令玉冊官篆牌。奏云:「篆法佑字無立人,只單作右字。」道士力爭,以為觀名去人,恐不可安跡。有旨特增之。

鄂州興唐寺鐘 编辑

鄂州城北鳳凰山之陰,有佛剎,曰興唐寺。其小閣有鐘,題誌云:「大唐天祐二年三月十五日新鑄。」勒官階姓名者兩人,一曰金紫光祿大、檢校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陳知新,一曰銀青光祿大、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楊琮。大字之下,皆當有夫字,而悉削去,觀者莫能曉。五代《新、舊史》、《九國志》並無其說,唯劉道原《十國紀年》,載楊行密之父名怤,怤與夫同音。是時,行密據淮南,方破杜洪於鄂,而有其地,故將佐為諱之。行密之子渭,建國之後,改文散諸大夫為大卿、御史大夫為御史大憲,更可證也。鄱陽浮洲寺有吳武義二年銅鐘,安國寺有順義三年鐘,皆刺史呂師造。題官稱曰:「光祿大卿、檢校太保。兼御史大卿。」然則亦非大憲也。王得臣《麈史》嘗辯此事,而云:「行密遣劉存破鄂州,知新、琮不預。誌傳皆略而不書。」予又按楊溥時,劉存以鄂嶽觀察使為都招討使,知新以岳州刺史為團練使,同將兵擊楚,為所執殺,則知新乃存偏裨,非不預也。

禰衡輕曹操 编辑

孔融薦禰衡,以為「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志懷霜雪,疾惡若讎,任座、史魚,殆無以過,若衡等輩,不可多得」。數稱述於曹操。操欲見之,衡素相輕疾,不肯往,而數有恣言,操懷忿,因召之擊鼓,裸身辱之。融為見操,說其狂疾,求得自謝。操喜,敕門者有客便通,待之極宴,衡乃坐於營門,言語悖逆,操怒,送與劉表。衡為融所薦,東坡謂融視操,特鬼蜮之雄,其勢決不兩立,非融誅操,則操害融。而衡平生唯善融及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融、修皆死於操手,衡無由得全。漢史言其尚氣剛傲,矯時慢物,此蓋不知其鄙賤曹操,故陷身危機,所謂語言狂悖者,必誦斥其有僭篡之志耳。劉表復不能容,以與黃祖。觀其所著《鸚鵡賦》,專以自況,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如雲:「嬉遊高峻,棲峙幽深。飛不妄集,翔必擇林。雖周旋於羽毛,固殊智而異心。配鸞皇而等美,焉比翼於眾禽?」又云:「彼賢哲之逢患,猶棲遲以羇旅。矧禽鳥之微物,能馴擾以安處。」又云:「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以崄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又云:「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心懷歸而弗果,徒怨毒於一隅。」卒章云:「茍竭心於所事,敢背惠以忘初。期守死以報德,甘盡辭以效愚。」予每三復其文,而悲傷之。李太白詩云:「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鏘鏘振金石,句句欲飛鳴。摯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此論最為精當也。

禁中文書 编辑

韓魏公為相,密與仁宗議定立嗣,公曰:「事若行,不可中止,陛下斷自不疑。乞內中批出。」帝意不欲宮人知,曰:「只中書行足矣。」淳熙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壽皇聖帝自德壽持喪還宮,二十五日有旨召對,與吏部尚書蕭燧同引。中使先諭旨曰:「教內翰留身。」既對,乃旋於東華門內行廊下夾一素幄禦榻後出一紙,錄唐貞觀中太子承乾監國事以相示。蕭先退,上與邁言,欲令皇太子參決萬幾,使條具合行事宜。仍戒云:「進入文字須是密。」邁奏言:「當親自書寫實封,詣通進司。」上曰:「也只剪開,不如分付近上一個內臣。」邁又言:「臣無由可與內臣相聞知,惟禦藥是學士院承受文字,尋常只是公家文書傳達,今則不可,欲俟檢索典故了日,卻再乞對面納。」上曰:「極好。」於是七日間三得從容。乃知禁廷機事,深畏漏泄如此。其詳見於所記見聞事實。

老子之言 编辑

老子之言,大抵以無為、無名為本,至於絕聖棄智。然所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乃似於用機械而有心者。微言淵奧,固莫探其旨也。

孔叢子 编辑

前漢枚乘與吳王濞書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孔叢子嘉言》篇,載子貢之言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之於無極之高,下垂之於不測之深,旁人皆哀其絕,而造之者不知其危。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重而鎮之。系絕於高,墜入於深,其危必矣。」枚叔全用此語。《漢書》註諸家皆不引證,唯李善註《文選》有之。予按《孔叢子》一書,《漢·藝文志》不載,蓋劉向父子所未見。但於儒家有《太常蓼侯孔臧》十篇,今此書之末,有《連叢子》上下二卷,雲孔臧著書十篇,疑即是已。然所謂《叢子》者,本陳涉博士孔鮒子魚所論集,凡二十一篇,為六卷。唐以前不為人所稱,至嘉祐四年,宋咸始為註釋以迸,遂傳於世。今讀其文,略無楚、漢間氣骨,豈非齊、梁以來好事者所作乎?《孔子家語》著錄於《漢志》,二十七卷,顏師古云:「非今所有《家語》也。」

小星詩 编辑

《詩序》不知何人所作,或是或非,前人論之多矣。唯《小星》一篇,顯為可議。《大序》云:「惠及下也。」而繼之曰:「夫人惠及賤妾,進御於君。」故毛、鄭從而為之辭,而鄭箋為甚,其釋「肅肅宵征,抱衾與調」兩句,謂「諸妾肅肅然而行,或早或夜,在於君所,以次序進御。」又云:「裯者床帳也,謂諸妾夜行,抱被與床帳待進御。」且諸侯有一國,其宮中嬪妾雖云至下,固非閭閻賤微之比,何至於抱衾而行?況於床帳,勢非一己之力所能致者,其說可謂陋矣。此詩本是詠使者遠適,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與《殷其雷》之指同。

桃源行 编辑

陶淵明作《桃源記》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系之以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自是之後,詩人多賦《桃源行》,不過稱贊仙家之樂。唯韓公云:「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世俗那知偽為真,至今傳者武陵人。」亦不及淵明所以作記之意。按《宋書》本傳云:「潛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雲甲子而已。」故五臣註《文選》用其語。又繼之云:「意者恥事二姓,故以異之。」此說雖經前輩所低,然予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云「無論魏、晉」,乃寓意於劉裕,託之於秦,借以為喻耳。近時胡宏仁仲一詩,屈折有奇味。大略云:「靖節先生絕世人,奈何記偽不考真?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為秦民。故作斯文寫幽意,要似寰海離風塵。」其說得之矣。

司封贈典之失 编辑

前所書司封失典故,偶復憶一事,尤為可笑。紹興二十八年,郊祀赦恩,資政殿學土樓炤,父已贈少師,乞加贈,司封以資政殿學士系只封贈一代,父既至少師,不合加贈,獨改封其母范氏、歐陽氏為秦國、魏國夫人。蓋樓公雖嘗為執政,而見居官職須大學士,乃恩及二代,故但用侍從常格。資政殿學士施矩父仲說,已贈太子太保,加為宮傅,亦不及祖也。乾道六年,仲兄以端明殿學士知太平州。是年郊赦,伯兄已贈祖為太保,而轉運司移牒太平州,雲準吏部牒,取會本路曾任執政官合封贈二代者。仲兄既具以報,又再行下時,祖母及父母已至極品,於是以祖為言,遂復贈太傅,命詞給告,殊非端殿所當得。不知省部一時何所據也?

辰巳之巳 编辑

《律書》釋十母十二子之義,大略與今所言同,唯至四月,云其於十二子為巳,巳者,言陽氣之巳盡也。據此,則辰巳之巳,乃為矣音。其他引二十八宿,謂柳為註,畢為濁,昂為留,亦見於《毛詩》註及《左氏傳》,如《詩》謂營室為定星也。

 卷九 ↑返回頂部 卷十一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