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答門人問州守錢希聲先生吐血治法

目錄 寓意草
◀上一卷 答門人問州守錢希聲先生吐血治法 下一卷▶

門人問曰。州尊暴病。嘔血數升。指尖微冷。喉間窒塞。聲不易出。安危之機。關於醫藥。有用溫補人蔘阿膠之屬者。有用涼血生地玄參之屬者。有用降火黃柏知母之屬者。漫難適從。請吾師確言其理。以開瞽 。答曰。古今論失血之症。皆混在痰火一門。是以言之不中肯。吾試為子詳之。夫血病有新久微甚。無不本之於火。然火有陰陽不同。治法因之迥遠。州尊雖舊嘗失血。不過傷損之類。其原頗輕。今入春以來。忽爾嘔血數盂。則出之暴矣。經雲。暴病非陽。則其為火也。即非陽火甚明。陽火者五行之火。天地間經常可久之物。何暴之有。設其暴也。復可以五行之水折之。不能暴矣。惟夫龍雷之火。潛伏陰中。方其未動。不知其為火也。及其一發。暴不可御。以故載陰血而上溢。蓋龍雷之性。必陰雲四合。然後遂其升騰之勢。若天青日朗。則退藏不動矣。故凡用涼血清火之藥者。皆以水制火之常法。施之於陰火。未有不轉助其虐者也。大法惟宜溫補。而溫補中之微細曲折。要在講明有素。經曰。少陰之脈縈舌本。謂腎脈縈繞於舌根之間也。又曰。咯血者屬腎。明乎陰火發於陰中。其血咯之成塊而出。不比咳嗽癆症。痰中帶血為陽火也。此義從前未有發明。惟漢代張仲景為醫中之聖。於傷寒症中垂戒一款雲。誤發少陰汗。動其經血者。下竭上厥為難治。後人隨文讀去。至下竭上厥之理。總置不講。不知下竭者。陰血竭於下也。上厥者。陰氣逆於上也。蓋氣與血兩相維附。氣不得血。則散而無統。血不得氣。則凝而不流。故陰火動而陰氣不得不上奔。陰氣上奔。而陰血不得不從之上溢。陰血上溢。則下竭矣。血既上溢。其隨血之氣。散於胸中。不能復返本位。則上厥矣。陰氣上逆。不過至頸而止。不能越高巔清陽之位。是以喉間窒塞。心忡耳鳴。胸膈不舒也。然豈但窒塞不舒已哉。陰氣久居於上。勢必龍雷之火。應之於下。血不盡竭。不止也。氣不盡厥。亦不止也。仲景所以斷為難治者。其以是乎。但止曰難治。非謂不治也。仲景不立治法者。以另有卒病論一十六卷。專論暴病。後世散逸無傳耳。吾為子大辟其扃。則以健脾中陽氣為第一義。健脾之陽。一舉有三善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如天青日朗。而龍雷潛伏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胸中窒塞之陰氣。如太空不留纖翳也。一者脾中之陽氣旺。而飲食運化精微。復生其下竭之血也。況乎地氣必先蒸土為濕。然後上升為雲。若土燥而不濕。地氣於中隔絕矣。天氣不常清乎。今方書皆治陽火之法。至龍雷之火。徒有其名。而無其治。反妄引久嗽成癆。痰中帶血之陽症。不敢用健脾增咳為例。不思咯血即有咳嗽。不過氣逆上厥之咳。氣下則不咳矣。況於原無咳嗽者乎。古方治龍雷之火。每用桂附引水歸原之法。然施於暴血之症。可暫不可常。蓋已虧之血。恐不能制其悍。而未動之血。恐不可滋之擾耳。究而論之。治龍雷之火。全以收藏為主。以秋冬則龍潛雷伏也。用收藏藥不效。略用燥烈為嚮導。以示同氣相求之義則可。既以收藏。寧敢漫用燥烈乎。先生宿有損傷失血之病。值此上下交匱。功令森嚴。人心欲逞。惴惴其不免。是勞傷又益以憂恐。恐則傷腎。而少陰之血。無端溢出。與仲景所謂誤發少陰汗動其血者。初無少異矣。又況肝主謀慮。性喜疏泄。冬間腎氣不藏。久已供肝木之挹取。今春令將行。而肝木居青龍之位。震雷之司。乘權用事。是以天時之龍雷未動。身中之龍雷先動。其血已暴涌而出。不識後此春夏十二氣。龍雷大發之時。將何血以奉之耶。夫大病須用大藥。大藥者。天時春夏。而吾心寂然秋冬是也。昔人逃禪二字甚妙。夫禪而名之曰逃。其心境為何如哉。子後遇此病。必以崇土為先。土濃則陰濁不升。而血患必止。萬物以土為根。元氣以土為宅。不可不亟講矣

胡卣臣先生曰。今世失血一症甚多。前後四案。發明無窮奧義。垂誨殷殷。此篇詳論陰火原委。尤補千古闕失。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