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雲經/卷07
寶雲經卷第七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為正命。何等為十?心不諂曲、不外現相貌而求利養、不作抑揚顯己異眾、不外弊五欲而心求利養、不取非法財、不取不清淨財、不著利養、不染利養、而常知足、於如法利恒生知足。
「云何菩薩心不諂曲?不以利養令身、口、意曲。
「云何不身諂曲?菩薩不為見檀越故現諸威儀。云何作威儀?見檀越時,低視徐行如猫伺鼠,是名身諂曲。
「云何口諂曲?菩薩不為利養作柔軟語、作愛語、作庠序語、隨他所愛語、隨他意語,如是等語皆悉不作。
「云何意諂曲?口說知足而心貪著。」
佛言:「內燒、內熱,口言知足、心常貪著,若不如是,名不諂曲。
「云何名不外現相貌?菩薩不以見檀越時作諸相貌:『我衣服短少、我鉢器減少、湯藥、臥具減少。』菩薩不以見檀越故作如是說。
「云何名不作抑揚方便鼓動?菩薩口終不言:『彼有檀越與我此物,為憐愍故受。我今持戒清淨、具足多聞、少欲,信心檀越皆樂施給。』不作此說者是名不作抑揚。
「云何名外弊五欲而心求利養?菩薩終不外現苦行——作五熱炙身、拔髮、自餓……,如是等苦——而要財利,於他利養不懷憎嫉亦無熱惱,是名不外弊五欲心求利養。
「云何名不取非法利養?不輕秤小斗欺誑於他,受人財物終不侵欺。
「云何名不取不清淨財?若有人施佛、法、僧物及僧祇物,如是之物取為己用,乃至博貿、販賣、出息、生利而自入己,如是等物名非法財。
「菩薩摩訶薩遠離如是等物是名清淨活命。
「菩薩若得利養,不生我所想、財利歸己,亦不生能得想、亦不作積聚守護想,常念施與沙門、婆羅門、父母、師長、眷屬、貧窮、乞匃。恒作是想:『若須食時當求支命,於諸美味心無染著;若不得時亦不憂惱、亦不生熱,不得令彼信心檀越生於不信。』若得如法利養皆與僧同,能如是者佛亦印可、諸菩薩眾所不譏呵、亦為諸天常隨讚歎、同梵行者心無譏嫌,於利養中常生知足,得離邪命。
「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清淨活命。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不疲厭。何等為十?常為眾生久處生死心無疲厭、為眾生故能受生死、於無量苦亦無疲厭、為聲聞人教修禪法不生疲厭、心不輕賤、修行覺法不生疲厭、具菩提法不生疲厭、雖求涅槃而不證涅槃、漸深流注、至菩提法岸。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心不疲厭。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隨順佛教。何等為十?不住放逸處、除諸放逸、善攝其身亦不令身起諸過惡、善攝其口亦不令口起諸過惡、善攝其心亦不使令心起諸過惡、畏後世苦而具一切善法、修行一切善法而斷一切不善法、說一切善法而毀呰一切惡法、毀呰一切惡業、修行一切善業。於如來法不說其過,消滅一切諸垢煩惱,守護如來所制聖戒。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順如來教。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和顏悅色離於顰蹙。何等為十?諸根澄淨、諸根清淨、諸根不闕、諸根離垢、諸根白淨、除於惱害、除諸結使、得不起結使、除嫌恨心、遠離瞋恚。」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諸根清淨故,得和顏悅色;和顏悅色故,離諸結使;離諸結使故,得不顰蹙。」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諸根清淨,和顏悅色,除諸結使,離於顰蹙。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和顏悅色離於顰蹙。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為多聞。何等為十?見生死熾然如實而知、見瞋恚熾然如實而知、見無明闇亂生死熾然如實而知、見一切有為法悉皆無常如實而知、見一切有為法悉皆是苦如實而知、見世間空如實而知、一切法無我如實而知、一切眾生著於調戲如實而知、解一切法從因緣生如實而知、寂滅涅槃如實而知。但從聞、思慧,不取口語,如是知已,為眾生故深發大悲,勤加修習,具於精進。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多聞。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持正法。何等為十?法欲壞時有五濁惡起,德薄眾生多住邪道,智燈欲滅,無有導師能說正法。諸大修多羅雖有深義,無能說者,亦無讀誦、受持之者。爾時,菩薩見法壞時能受持經藏,讚歎、讀誦、為人開示、分別解說。其中有人聞已,生信心樂歡喜,不為財利但欲聽法,於說法者生世尊想、於所聞法生甘露想、作不死想、如諸妙藥,不惜身命勤求正法,聞已修行。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善能持法。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法王子。何等為十?以相具嚴身、眾好如妙華、諸根滿足無有缺減、如來所親近法亦能親近、如來所行道亦能順行、如來所解法亦能順解、成熟苦惱眾生、善修學戒、長夜勤行四無量心、於如來所止之城亦能住中。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法王之子。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出過帝釋護世之法。何等為十?於菩提心無有退轉、一切眾魔不能動搖、於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能入一切甚深法藏、於一切法得平等智、於佛法中不從他信、得清淨智、不共聲聞辟支佛法、住無生忍、出過一切護世之法。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出過一切帝釋護世之法。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能知眾生根性、內外結使。何等為十?若體性貪欲如實能知、體性瞋恚如實能知、體性愚癡如實能知、善知煩惱上中下差體性內外如實能知、善知善體性如實能知、善知堅體性如實能知、善知長體性如實能知、善知慘惡體性如實能知、善知一眾生、亦知一切世界眾生體性。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善知根性、結使內外。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能成熟眾生。何等為十?應見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應見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應見緣覺身得度者即現緣覺身、應見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應見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應見魔身得度者即現魔身、應見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應見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應見剎利身得度者即現剎利身、應見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如是等身隨其所應悉為現之。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成熟眾生。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善調順。何等為十?質直柔軟、無諂曲心、無惱害心、無垢污心、常清淨心、無麁獷心、除瞋恚心、除麁惡語、多諸忍辱、能止諍論。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能善調順。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安樂共住。何等為十?正見清淨、具足修行、具足清淨戒、具足諸所行處、應出家法、起煩惱處不於中住、其心調柔於同梵行者、如牛念犢修行平等、常樂菩提第一正道、唯佛為尊不求餘神。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安樂共住。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為攝法。何等為十?以施攝眾生、以樂攝眾生、無盡施攝眾生、利益攝眾生、義益攝眾生、說法攝眾生、化導攝眾生、除衰與利攝眾生、同飲食攝眾生、資命所須悉與共之攝眾生。
「云何施攝眾生?常以法施永濟其苦,是名為施。
「云何施樂?施食令安,無飢渴想,是名施樂。
「云何無盡施?教修禪定,遠離散亂,是名無盡施。
「云何利益施?教授善法,增長信心,是名利益施。
「云何義益施?教如實法,深了空相,是名義益施。
「云何說法施?依修多羅隨所應聞,終不邪說,是名說法施。
「云何化導施?說如實法,無錯謬相,是名化導施。
「云何名為除衰與利施?勤滅惡法、安置善法,是名除衰與利施。
「云何同飲食施?所有飲食悉與眾共,是名同飲食施。
「云何名資命所須施?象、馬、七珍,乃至供身眾具、雜物盡與眾共,是名資命所須物施。
「善男子!具此十事法是名菩薩修行攝法。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為端正。何等為十?寂滅威儀、不詐詭威儀、清淨威儀、人見愛敬威儀、如月威儀、視不厭足威儀、意所悅樂威儀、一切樂見威儀、能使一切歡悅威儀、能使一切信樂威儀。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端正。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可依憑。何等為十?能擁護眾生使離煩惱、能令眾生出於生死曠野嶮難、能使眾生出生死魔竭、能為無救眾生作親友處、能為煩惱病眾生而作良醫、無救護者能為救護、無舍宅者為作舍宅、無歸依者為作歸依、無洲渚者為作洲渚、未到者能令作到。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常可依憑。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大藥樹。何等為十?譬如藥樹名曰善見,若有眾生得樹根者而病除愈、有得莖者而病除愈、有得枝者而病除愈、有得葉者而病除愈、有得華者而病除愈、有得果者而病除愈、有見色者而病除愈、有聞香者而病除愈、有得味者而病除愈、有得觸者而病除愈。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初發心,為無量眾生有若干種諸煩惱病,有依捨得活、有依戒得活、有依忍得活、有依精進得活、有依禪定得活、有依智慧得活、有見法得活、有聞聲得活、有知味得活、有同事得活。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如大藥樹。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勤修福業。何等為十?常於三寶隨力供養、於病者所施給醫藥、於飢渴者隨施飲食、見裸寒者施其衣服、於和上阿闍梨常恭敬供養信受言教、於同梵行者起迎恭敬禮拜問訊、造作園林池井乃至穀帛施與一切、及家奴婢僕使內外眷屬亦等施之、與持戒沙門婆羅門、常念親近往反恭事。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勤修福業。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為善能作化。何等為十?於一佛國身相不動而能遍諸佛剎問答諮請、於一佛國不動亦能悉遍一切佛國聽受妙法、於一佛國不動能遍供養十方諸佛、於一佛國不動而能遍諸佛國莊嚴菩提悉皆滿足、於一佛國不動而於一切佛國初成佛時坐於道場菩提樹下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於一佛國不動能以自身現一切佛土坐於道場現成佛道、於一佛土不動能現一切佛土轉於法輪、於一佛土不動能現一切佛土入於涅槃、於一佛土不動能現一切十方佛土應受化者悉現其身。菩薩得無作神力,於一切十方佛土不作變化想亦不作變化,隨諸眾生所應見者悉皆現之。」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能作如是變化?復言亦不作變化想、亦作不變化?」
「善男子!汝今諦聽,我當說喻。譬如日、月,光照四天下利益世間,能於眾生常作利安,而日、月亦不作想:『我能照諸眾生有大利益。』然諸眾生悉蒙光照。菩薩亦爾,以本善業誓願因緣,得無作法自然成就,故能不作變化想亦不作變化,然於一切有利益處悉現變化。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變化。
「善男子!菩薩復有十法名速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十?修行布施,令使布施滿足;修行持戒,不闕戒、不譏嫌戒,出過聲聞、辟支佛戒,清淨戒身滿足;忍辱滿足、精進滿足、禪定滿足、智慧滿足、方便滿足、願滿足、力滿足、智滿足,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從初地乃至九地菩薩所不能及。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薩速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是經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此三千大千世界中間諸須彌山王、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寶山、黑山,如是諸山悉皆曲躬向伽耶山。何以故?如來自在神通力故。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華樹、一切果樹、一切香樹,皆來曲躬向伽耶山。何以故?如來自在神通力故。
無量億那由他百千億諸菩薩,悉脫身上妙衣及諸瓔珞供養如來,神通力故,積過須彌若干種衣服、瓔珞。
無量百千億帝釋、護世、梵天王等合掌頂禮,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散諸佛上,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盧之華、摩訶盧之華以散佛上。
百千萬億諸天在虛空中,皆散天衣、作眾伎樂,歡喜踊躍出大音聲,各以天華供養於佛,而作是言:「佛更出世再轉法輪,眾生有福、宿殖德本、於過去佛所久種善根,得聞此經。聞之尚難,況復信解、書寫、受持?」
爾時,無量百千摩睺羅伽於此演法出大雷音,遍三千大千世界,以種種香汁雨伽耶山。無量百千龍王在於佛前作眾伎樂;無量百千乾闥婆緊那羅以柔軟音讚歎供養,遶伽耶山;無量百千夜叉雨諸蓮華、放清涼風;無量百千他方諸佛皆出白毫相光,供養如來及所說法,出白毫相光作種種色——青、黃、赤、白、紫、頗梨色——遶於三千大千世界,除一切闇,遶伽耶山從佛頂沒。無量百千婆羅門、剎利、聚落、城邑,香華、瓔珞、末香、衣服、繒蓋、幢幡以供養佛。
說是經時,如是等無量供養,七十二那由他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百千眾生離諸塵垢得法眼淨、無量百千億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伽耶山神名為無死,與其眷屬皆從坐而起,自入宮室取供養具而供養佛。供養佛已,白佛言:「世尊!我憶往昔共七萬二千佛,皆在此一伽耶山說是經典,文字、章句如今不異。」
佛言:「快得善利,汝等得聞如是寶雲經。」
有一天子作如是念:「是伽耶山神久聞此法、供養七萬二千佛,云何不轉女身?」
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知彼天子心之所念,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無死天神有大神德、聞是法寶、供養爾所諸佛,云何不轉女身?」
佛答言:「善男子!為利益眾生故。」
「以何因緣為不可思議解脫?」
「善男子!我憶過去於算數佛所,見是無死天神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死天神有大威德神通、供養賢劫千佛,於此國土當得成佛,號曰無死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佛告無死:「今可現汝所成佛國土。」
爾時,無死天神即入現一切色三昧。現一切色三昧已,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皆紺琉璃,一切穢惡、諸黑山等悉皆滅沒;處處皆見劫鉢之樹、眾寶樹、眾香樹;處處皆見流泉、浴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一切惡趣、下賤之人悉皆不現,國中無有女人之名;處處皆有蓮華大如車輪,菩薩而在其上結加趺坐。彼無死佛在蓮華上坐,為諸菩薩演說法要,無量百千億釋梵四天王等圍遶,又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悉來供養佛,為說法次第諦聽。
無死天神從現一切色三昧起,頂禮佛足,右遶佛已即隱不現。
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作幾許福得聞是經?」
佛言:「若人至心善聽此經,憶念、受持、讀誦、書寫、廣為人說。」
佛言:「復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千億劫修行布施,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信心清淨、書寫、供養,以清淨心故得福甚多。何以故?財施微少、法施廣大。生死眾生於生死中作無量財施,未曾得聞出世法施。若善男子、善女人使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立十善;復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正法,次第受持、讀誦、廣分別說,其福亦過於上。何以故?十善果報生此世界故。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得辟支佛果,設得如是功德,猶故不如聞上一句之義、次第受持、讀誦、書寫、為人廣說。何以故?聲聞、辟支佛功德皆從此經出故。因於此經能出一切菩薩,及諸佛出現於世,若讀誦此經、次第句義分別解說,即是受持一切佛法。何以故?此經即是一切經母,若不得此經,諸大勝法皆悉不得,此經即是菩薩具戒。」
一切諸聲聞弟子皆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大生死聞是經故皆得出離。」
佛言:「比丘!如是,如是。」
爾時,世尊普告大眾:「善男子!善女人!若國土方域有是經典文字、章句次第,當知此處即是道場處、即是轉法輪處、即是諸佛大塔像處、有此經處即是世尊。何以故?善男子!法即是菩提、法即是轉法輪。善男子!此法即是佛,供養於法即是供養佛。若有說法法師處,此處即是佛塔,於此法師當生殷重想、善知識想、作示正道想。見是法師應生愛樂、信敬、歡喜,應起遠迎,請令就坐,應當讚歎:『善哉善哉,快說法要。』若一劫、若減一劫、若過一劫讚歎,如是讚歎猶不能盡。何以故?若人好樂法者,種種讚歎、尊重、恭敬猶不能盡所行之處。假使有人能以血灑地,猶故不名盡心供養。何以故?如此法師則為受持如來一切佛種。如此法師應如師子無畏,不應作下劣想、不作毀害心。著淨潔衣深生信敬,得他讚歎而心不高,亦不起我慢、亦不輕他,不為財利,專心說法。」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有世界能說是經文字、章句次第之處,我當躬自將諸眷屬往彼供養、擁護法師。」
佛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是汝應作。」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此次第所說,當云何名斯經?」
「善男子!此經文字章句次第當名『寶雲』,亦名『寶藏』,亦名『智燈』,亦名『除蓋障菩薩之所受持』。」
爾時,除蓋障菩薩及諸菩薩聞已,諸大聲聞、帝釋、大梵、護世天王、摩醯首羅并諸天子而為上首,乃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摩睺羅伽,無量百千億眾皆稱:「善哉,善哉!」歡喜奉行。
寶雲經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