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人部/五畫

俗𠆺字。伭字从𤣥,避諱字。
《集韻》農都切,音孥。戮力也。又勁力也。
《廣韻》《集韻》𠀤竹律切,音㤕。短貌。
《唐韻》《集韻》《正韻》𠀤博陌切,音百。
《說文》長也。
《釋名》父之兄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又兄曰伯。
《詩·小雅》伯氏吹塤。又第三等爵曰伯。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1]
《註》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爲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
《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1]又婦人目其夫曰伯。
《詩·衞風》伯也執殳。又馬祖,天駟,房星之神曰伯。
《詩·小雅》旣伯旣禱。
《註》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又鳥名。
《左傳·昭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
《註》伯趙,伯勞也。又姓。益之後。春秋時有伯宗,伯州犂。又同陌。
《史記·酷吏傳》置伯格長。
《註》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又《正韻》必駕切。同霸。五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也。伯叔伯長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別之。又叶蒲各切,音博。
《詩·大雅》王錫申伯。叶下蹻濯。又叶壁益切,音必。
《史記·敘傳》維弃作稷,德盛西伯。又叶博故切,音布。
《揚雄·解嘲》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
《廣韻》公戸切
《集韻》果五切
《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市稅。又論物貨也。
《唐書·陸長源傳》高鹽價賤帛估。
《五代史》周太祖用兵西方,王章供饋軍旅,百官俸廩,皆取供軍之餘,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價。估定又增,謂之擡估。
《集韻》《正韻》𠀤枯瓜切,音誇。𠇗邪,離絕貌。又《集韻》不正也。
《正字通》籀文仿字。
《廣韻》《集韻》《正韻》𠀤乃里切,泥上聲。汝也。
《通雅》爾汝而若乃一聲之轉。爾又爲尔,尔又作伱,俗書作你。
《集韻》伱本字。
《集韻》私列切,音屑。侈也。
《廣韻》蒲管切,盤上聲。侶也,依也,陪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薄半切,盤去聲。義同。宋時有館伴使。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半切,音判。
《詩·大雅》伴奐爾游矣。
《註》伴奐,閒暇意。又《韻補》叶皮變切,音卞。
《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援音是願。
《集韻》初六切,音珿。憂也。
《集韻》火季切。同侐。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零。獨也。又弄也。伶人,弄臣也。又伶人,樂工也。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又使也。厮役謂之使伶。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又伶俐,黠慧也。又伶仃,與彾㣔同。伶俜,與竛𥪁同。又《集韻》郞定切,音笭。又力正切,音令。義𠀤同。
《廣韻》《集韻》𠀤同胄。
《廣韻》《集韻》𠀤同抝。
《唐韻》失人切
《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身。舒也,理也。
《易·繫辭》引而伸之。又屈者使直也。
《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又欠伸。
《禮·曲禮》侍坐于君子,[2]君子[3]欠伸撰杖屨,[4]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
《疏》[5]志疲則欠,體疲則伸也。[6]又《集韻》通作信。詳信字註。又姓。
《毛氏曰》古惟申字,後加人以別之。
《廣韻》七余切
《集韻》千余切,𠀤音疽。拙也。
《廣韻》息吏切
《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𠀤音四。偵𠋫也。又察也。
《前漢·文三王傳》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又《唐書·陸贄傳》李楚琳挾兩端,有所狙伺。又通司。
《前漢·灌夫傳》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令門下𠋫司,至日中,丞相不來。又《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𠀤音斯。義同。別作〈貝司〉。
《廣韻》普耕切
《集韻》《韻會》悲萌切
《正韻》補耕切,𠀤音抨。
《爾雅·釋詁》使也。又從也。
《書·洛誥》伻來以圖及獻卜。又《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
《註》使周有此諸夏,用商所受之命也。
〔古文〕𠚦
《唐韻》詳里切
《集韻》《韻會》象齒切
《正韻》詳子切,𠀤音巳。肖也。
《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
《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
《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
《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
《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
《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𠀤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廣韻》《集韻》《韻會》求迦切
《正韻》具牙切,𠀤音茄。伽藍,神名。又《梵書》那伽,龍也。竭伽,犀也。僧伽藍,衆園也。譯云園,取生植義,今浮屠所居是也。凡稱釋氏曰僧伽。又《舊唐書·柳公綽傳》精釋典瑜伽,智度大論,皆再鈔。
《法苑珠林》有瑜伽論。又《南方草木狀》术,西域謂之乞力伽。又《酉陽雜俎》那伽花,狀如三脊,無葉,花色白,心黃,六瓣,出舶上。又《本草》覆盆子,一名畢楞伽。又伽那,象也。見《騈雅》。又摩伽,異獸名。
《徐氏賓遠賦》獸則摩伽招賢。又頻伽,人面鳥也。見《釋典》。又《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八年,訶陵國獻僧祇僮,頻伽鳥二枚。又與茄同。
《揚雄·蜀都賦》盛冬育筍,舊菜增伽。
《章樵註》伽茄古字通。
《唐韻》敷悲切
《集韻》《韻會》攀悲切,𠀤音胚。
《說文》有力也。
《詩·魯頌》以車伾伾。又衆也。又《集韻》貧悲切。義同。或作伓。又大伾,山名。
《書·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
《蔡註》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是也。陸氏作大岯。又晡枚切,音杯。又鋪枚切,音㚰。又部鄙切,音否。又普鄙切,音噽。義𠀤同。
《廣韻》《集韻》𠀤以豉切,音㑥。
《說文》惰也。[7]
《集韻》似本字。又姓。明佀鍾。
《廣韻》羊已切
《集韻》養里切,𠀤音以。固滯貌。張楫曰:不前也。又《集韻》夷在切。
《說文》癡貌。讀若騃。又《呂氏春秋》佁蹶之機。
《廣韻》《集韻》𠀤諸盈切,音征。佂伀,遽行貌。又懼也。
《廣韻》徒年切
《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𠀤音田。治田也。亦作田。
《詩·齊風》無田甫田。
《註》田謂耕治之也。通作畋。
《書·多方》畋爾田。又代耕農也。或曰佃當借甸,从人變體,象匍匐力耕形。
《詩·小雅》維禹甸之。
《周禮·天官·甸師註》郊外曰甸。又古卿車。[8]
《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9]
《說文》作佃云中也。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又田獵。
《易·繫辭》以佃以漁。亦作畋。又《正韻》蕩練切,音電。義同。又《韻補》叶他英切,音汀。
《馬融·廣成頌》忽蒐狩之禮,闕槃虞之佃。闇昧不睹日月之光,聾昏不聞雷霆之震。震音征。
《集韻》同酣。

《廣韻》莫話切 《集韻》莫敗切,𠀤音賣。樂名。[10] 《班固·東都賦》僸佅兜離。 《禮·明堂位》作昧。 《周禮》作𩎟,義同。

《唐韻》徒旱切
《韻會》蕩旱切
《正韻》徒亶切,𠀤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
《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又語辭。猶言特也,𦯔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又與誕通。
《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
《註》但,詐也。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
《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
《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
《遼史》作䩥馬。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𠀤音憚。義同。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又音鉏。古不知吹人。
《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
《註》但讀鉏。
《說文》但,裼也。
《正譌》偏脫衣袖也。借爲語辭。

考證:〔又音燕。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音燕。〕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爲燕也。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唐韻》直呂切
《集韻》《韻會》丈呂切,𠀤音宁。
《爾雅·釋詁》佇,久也。
《說文》佇,久立也。
《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廣韻》《集韻》《正韻》𠀤博故切,音布。徧也。通作布抪。
《集韻》侮古作㑄。
《前漢·五行志》慢㑄之心生。餘詳七畫。
《正韻》丘於切,音區。與祛同。又國名。
《內典》薄佉羅,卽月支也。又人名。
《法苑珠林》造書凡三人,長曰梵,其書右行。次書佉盧,其書左行。少者倉頡,其書下行。又《廣韻》丘伽切《集韻》《類篇》去伽切,𠀤恰平聲。姓也。又佉沙國,卽疏勒也。見《唐書·異域志》又神名。
《釋書》佛說彌勒成佛經,其先轉輪聖王,名儴佉。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又《陀羅尼經》佉佉。
《註》文殊眷屬。《又》佉呬佉呬。《註》普賢眷屬。◎按佉,梵音去佐切,見就形門。今不从,只以音和門,丘伽切,釋之爲是。
《廣韻》甫委切
《集韻》《韻會》補靡切
《正韻》補委切,𠀤音彼。
《埤蒼》邪也。又《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廣韻》《集韻》市沼切
《韻會》《正韻》市召切,𠀤音紹。介行也。通作紹。又《正韻》時昭切,音韶。
《說文》宗廟佋穆,父爲佋,南面。子爲穆,北面。今通作昭。
《廣韻》雌氏切
《集韻》《韻會》淺氏切,𠀤音此。
《爾雅·釋訓》佌佌,小也。《註》材器細陋也。
《詩·小雅》佌佌彼有屋。
《六書故》猶差差也。言其鱗比之意。又想氏切,音徒。義同。又同𠈈。
《說文》引《詩》佌佌作𠈈𠈈。
《廣韻》于愧切
《集韻》于累切
《韻會》喩累切
《正韻》于位切,𠀤音壝。
《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
《廣韻》正也。
《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
《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
《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11]禮以變爲敬也。又所也。
《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12]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本作㑀。俗作位。㑀字原刻从亻从𡗓。
《廣韻》都奚切
《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𠀤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
《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又作氐。
《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
《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
《廣韻》持遇切
《集韻》《韻會》厨遇切,𠀤音駐。止也,立也,居也。
《齊書·張融傳》融爲中書郞,未有居止,權牽船於岸上住。又姓。見《姓苑》。又與數同。
《列子·黃帝篇》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廣韻》則箇切
《正韻》子賀切,𠀤左去聲。輔也,貳也。
《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13]國。
《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又《集韻》子我切。義同。
《集韻》《韻會》𠀤云九切,音有。佐助也。又《集韻》《正韻》𠀤與祐同。
《書·湯誥》上天孚佑下民。又叶于愧切,音位。
《楚辭·天問》驚女採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何喜。註:祐,一作佑。喜,叶音戲。◎按《說文》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今加人作佑,且音宥。而右止爲左右手之右,不詳《說文》之義矣。
《廣韻》一良切
《集韻》於郞切,𠀤音鴦。體不伸也。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倚兩切,央上聲。義同。◎按佒,《廣韻》編入,《唐韻》註:烏郞、一良二切,《玉篇》同,上、去二聲不收佒。《正韻·養韻》收佒,平、去二聲不收佒。《字彙》有去闕平上,《正字通》有上闕平去,𠀤非。
《廣韻》蒲本切
《集韻》部本切,𠀤盆上聲。劣也。又麤貌。與笨同。
《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
《廣韻》《集韻》𠀤丁兼切,音𩬑。字書云:佔侸,輕薄也。又《集韻》《正韻》𠀤與覘同。
《禮·學記》[14]今之敎者,呻其佔畢。註:佔,視也。畢,𥳑也。但吟諷所佔視之𥳑牘,不能通其蘊奧也。呻,吟諷之聲也。與覘音義同。又佔佔同沾沾。
《前漢·匈奴傳》令喋喋而佔佔。
《索隱曰》佔囁,耳語。
《唐韻》胡歌切
《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𠀤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
《書·臯陶謨》禹曰何。
《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
《賈誼·過秦論》𨻰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
《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𤰞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
《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𠀤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易·噬嗑》何校滅耳。
《詩·曹風》何戈與祋。
《小雅》何簑何笠。
《商頌》百祿是何。又通訶。
《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廣韻》毗必切
《集韻》《韻會》薄必切
《正韻》薄密切,𠀤音弼。有威儀也。
《詩·小雅》威儀怭怭。
《說文》作佖佖。◎按《詩·賓筵》威儀怭怭。註訓媟慢,承上旣醉而言,謂醉無儀也。《說文》引《詩》訓威儀,與《詩》義反。此《說文》之誤,諸韻書仍之,𠀤非。又滿也。
《揚雄·羽獵賦》[15]騈衍佖路。
《廣韻》託何切
《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𠀤妥平聲。與他,它通。
《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又姓。漢佗羽。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曰佗。又委佗,雍容自得貌。
《詩·鄘風》委委佗佗。
《疏》委委,行之美。佗佗,長之美。
《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註:楞嚴,大定之名。又《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唾。加也。
《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又《集韻》徒可切,音沱。被髮也。
《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又《正韻》延知切,音怡。
《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
《詩》委佗委蛇義同。又叶湯家切,音他。
《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集韻》時遮切,音闍。姓也。◎按古有余無佘,余之轉韻爲禪遮切,音蛇。姓也。楊愼曰: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余字从舍省,舍與蛇近,則禪遮之切爲正音矣。五代宋初人自稱曰沙家,卽余家之近聲可證,而賖字从余亦可知也。
《唐韻》以諸切[16]
《集韻》《韻會》羊諸切
《正韻》雲居切,𠀤音餘。
《說文》語之舒也。
《爾雅·釋詁》我也。又四月爲余月。又接余,荇菜也。又《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又姓。由余之後。又《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又《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又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
《漢陽厥𥓓》褒斜作褒余。又叶演女切,音與。
《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𨿜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又與餘同。
《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唐韻》夷質切
《集韻》《韻會》弋質切,𠀤音佾。安逸不勞也。
《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又隱遁也。
《孟子》遺佚而不怨。又過失也。
《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又通作失。
《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
《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𠀤與佚同。又《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與逸同。又姓。周佚之狐,鄭大夫。又人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又《韻會》徒結切,音垤。
《揚子·方言》佚,蕩緩也。
《前漢·揚雄傳》爲人𥳑易佚蕩。又通迭,更也,遞也。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又與佾義同。行列也。
《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說文》从人,失聲。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古文〕𠇛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符勿切,音咈。
《說文》見不諟也。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
《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
《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
《漢書》作仿佛。又捩也。
《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
《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又逆也,戾也。
《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又輝粲貌。
《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又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又佛桑,花名。又姓。明佛正。又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又《集韻》《正韻》𠀤蒲沒切,音浡。興起貌。
《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與浡勃通。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同弼。
《詩·周頌》佛時仔肩。
《毛傳》佛,大也。
《鄭箋》佛,輔也。又叶方味切,音廢。
《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古文〕胙、𢓓
《唐韻》則洛切
《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臧入聲。興起也。
《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17]
《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
《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
《詩·鄘風》[18]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
《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
《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
《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
《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
《禮·內則》魚曰作之。
《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
《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賀切,音佐。
《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
《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
《韓愈·處州孔子廟𥓓》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又叶子悉切,音卽。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𨻰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廣韻》呼漏切
《集韻》許𠋫切,𠀤音吼。短極醜貌。又《集韻》丘𠋫切,音𡨥。義同。又《集韻》《類篇》𠀤與拘同。詳拘字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乃定切,音甯。才也。故自稱不才曰不佞。
《晉語》夷吾不佞。又巧諂捷給也。
《論語》焉用佞。
《博物志》堯時有指佞草,佞人入朝則屈而指之。又《韻補》叶奴經切,音寧。
《夏侯湛·抵疑》猗靡容悅,出入崎傾。逐巧點姸,嘔喁辯佞。
《說文》巧讇,高材也。从女信省。
《徐鉉曰》女子之信,近於佞也。
《廣韻》《集韻》《韻會》𠀤徒冬切,音炵。姓也。
《燕錄》有遼東佟萬,以文章知名。又人名。
《後漢·逸民傳》臺佟字孝威。
《正字通》譌爲佟臺。
《古文奇字》剛,古作𠇝。註詳刀部八畫。
《集韻》作𠇙。
《說文》古文甲字。註詳田部一畫。
《字彙補》古文佛字。註詳本畫。
《字彙補》古文施字。註詳方部五畫。

考證

编辑
  1. ^ 1.0 1.1 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言九伯下增者字
  2. 謹照原文省凡字
  3. 于君子下增君子二字
  4. 杖履改杖屨
  5. 註改疏
  6. 兩倦字俱改疲
  7. 謹照原文隋也改惰也。《王宏源註》《說文》伿,隋也。
  8. 謹照原書地官改天官。郊作改郊外
  9. 謹按作佃者說文非左傳註也。謹照說文繫傳改爲:說文作佃云中也。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
  10. 謹照東都賦註,藥名改樂名
  11.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
  12. 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
  13.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14. 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
  15. 謹照原文校獵賦改羽獵賦
  16. 謹按集韻余字音羊諸切,不音羊茹切。羊茹切三字謹省
  17. 謹照原文睹改覩
  18. 謹照原文邶風改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