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通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3

全覽2 廣西通志 全覽3 全覽4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
  秩官
  國朝
  提督
  線國安順治十年任詳名宦   馬 雄陜西固原人康熈元年任哲爾肯滿洲籍廣寧人康熙十八年 吉孫畧陜西籍湖廣人康熙二十
  二年任
        李林盛正黄旗人世襲康熈二十
  四年任
        張 旺山西老營堡人康熙三十
  七年任
        張朝午鑲藍旗人世襲康熈五十
  一年任
        左世永正黄旗漢軍康熙五十五
  年任
         韓良輔陜西甘肅人武探花雍正
  元年任
        田 畯雍正五年張 溥陜西長安人武進士雍正七年張應宗山西人雍正八年霍 昇山西人雍正十二年
  左江鎮總兵
  全 節順治年任     郭 義福建海澄人趙應魁河南商邱人康熈十八年任 蔡 元康熈十九年任唐光堯奉天撫順人世襲康熈二十三年任趙廷棟直𨽻柴溝堡人康熈三十
  二年任
        馬振圖陜西甘肅人功加康熈六
  十一年任
        邊士偉陜西涼州人世襲雍正元
  年任
         梁永禧正白旗漢軍例監雍正三
  年任
         齊元輔直𨽻束鹿人雍正四年蔡成貴湖廣襄陽人雍正九年  霍 昇山西人雍正十年王無黨直𨽻宣化人武進士雍正十二年
  右江鎮總兵雍正五年添設
  段宗岳雍正六年    蔡成貴雍正七年任調左江鎮周 寳江南長洲人雍正九年  潘紹周陜西靖逺人侍衛雍正十年
  撫標中營大㕔康熈二十二年裁以左營兼管
  郭大用康熈十六年任    張世富康熈十七年任
  左營遊撃
  馬成麟康熈十六年任    鄧林材康熈十七年任李文玉山東濟寜人康熙二十二年 劉 沛福建惠安人康熙三十六
  年任
         馬 良陜西人康熈四十五年任張 溥陜西長安人武進士康熈五十年任徐聘尹浙江錢塘人廕生康熈五
  十二年任
        湯 寛廣東潮陽人雍正元年楊 欽山東嶧縣人武舉雍正三年
  中軍叅將雍正九年遊撃改
  楊 欽雍正十年    許應虎陜西人雍正十二年
  右營遊擊
  何季英康熈十六年任    金 彪京衛人武進士康熈二十
  年任
         馮朝玉陜西西安人康熙三十一
  年任
         耿如掄順天通州人康熈三十四
  年任
         施定國福建福清人康熈三十五
  年任
         桑文英陜西寧夏人康熙四十五
  年任
         趙景龍陜西人康熈四十六年任喻 義陜西人康熙五十二年  胡毓秀陜西定邊人康熈五十二
  年任
         王聨舉四川安居人武進士康熈
  六十年任
        姚應龍天津衛人雍正元年鄭元文四川松潘衛人功加雍正五年嚴尚志浙江瑞安人雍正十二年
  提標中軍叅將
  姚尚倫遼陽人世襲康熙十八年 朱 明福建莆田人功加康熙二
  十三年任
        宋 秀陜西涼州人康熙二十八
  年任
         彭良相京衛人武進士康熈三十
  一年任
        廖國用江西石城人康熙四十年
  任
         鄧茂公福建人功加康熙四十三
  年任
         鄭 位福建海澄人康熙五十年
  任
         劉世英江南上元人功加康熙五
  十五年任
        李仙培鑲黄旗漢軍世襲康熙五
  十五年任
        孫宏本正白旗人廕襲康熙五十
  六年任
        蔡成貴湖廣襄陽人雍正元年王 濤浙江仁和人武舉雍正二年 楊 瑹盛京人世襲雍正三年
  劉 成雍正七年    顧純祖江南人雍正八年周文綂陜西長安人侍衛雍正十年
  左營遊擊
  陳 虎山西大同人康熈二十年任 吳瞻騰福建漳浦人康熈二十七
  年任
         趙 英陜西人功加康熈三十年
  任
         黄 忠福建人康熈三十一年任韓 瑛福建同安人功加康熙三十三年羅瑞洛福建興化人功加康熙三
  十九年任
        楊之杰陜西人康熈四十六年任夏景涼四川人功加康熙五十四年 任尚暹湖廣荆州人康熙六十年
  任
         姚應龍天津衛人雍正元年金國泰順天宛平人武進士雍正二年馬如玉雍正四年王 欽順天通州人武進士雍正七年
  右營遊擊
  熊成印直𨽻人功加康熈二十二年任 洪 泰福建同安人功加康熙二
  十七年任
        胡守恩浙江人武進士康熙四十
  年任
         蘇 貴福建海澄人功加康熙四
  十三年任
        支 熊陜西涼州人功加康熙四
  十六年任
        劉 先湖廣荆門人康熙五十五
  年任
         馬宏道雲南永北人武進士康熙
  六十年任
        馬有鳳臨桂人雍正二年許應虎陜西人雍正九年
  前營遊擊
  陳良杭福建長樂人功加康熙二十二年田國璽湖廣巴東人功加康熙二
  十七年任
        劉伏振陜西寧夏人康熙四十年
  任
         王 柄通州人武進士康熙四十
  九年任
        袁登明河南人功加康熙五十六
  年任
         李元秀河間衛人康熙六十一年
  任
         常顯虎雍正五年冉 韜江南人雍正六年   周文統陜西長安人侍衛雍正九
  年任
         李正國雍正十年
  後營遊擊
  佟養正遼陽人康熈十九年任  孟廷簡陜西寧夏人康熈二十二
  年任
         陳 陞福建海澄人功加康熙三
  十五年任
        胥祥正山東人武進士康熙四十
  三年任
        解登榜陜西人功加康熙四十七
  年任
         李 籙直𨽻東明人世襲康熙五
  十六年任
        胡循慧直𨽻宣化人康熙六十一
  年任
         趙君良雍正五年任詳名宦
  朱士樸雍正七年    康克莊直𨽻人雍正九年
  左江鎮標中軍逰撃
  朱之球江南人功加康熙二十二年 袁承福福建同安人康熙二十六
  年任
         邵三異湖廣人功加康熙三十九
  年任
         陳天開湖廣施州衛人康熙五十
  年任
         周 行山東濟寧人康熙五十六
  年任
         李萬倉陜西人康熈六十一年任張志麟福建閩縣人世襲雍正三年 鄔元度雍正四年冉 韜江南人雍正九年
  左營逰撃
  楊 瑹盛京人世襲康熈五十六年任 胡毓秀陜西定邊人康熈六十年
  任
         田文成順天宛平人武舉雍正三
  年任
         羅玉秀陜西人功加雍正五年
  右營逰擊
  張 樞福建侯官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宋國樑順天人武進士康熈二十
  五年任
        李起鳳陜西三原人武舉康熙三
  十九年任
        李 樅鑲藍旗人康熈四十四年
  任
         李玉斯江南人武進士康熙四十
  八年任
        支 熊陜西涼州人康熙五十四
  年任
         羅奉竒康熈五十六年任
  吳定鼎雍正元年    周 儀雍正三年陳 典陜西寜夏人侍衛雍正六年 張 霖雍正十一年
  前營逰擊
  王耀武陜西寧夏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蔣宏道浙江㑹稽人康熈二十七
  年任
         李定邦直𨽻人康熈三十九年任雷志禮陜西寜夏人功加康熈四十四年任賈希廣河南人康熈五十三年任周起榮貴州平逺人康熙五十五年 侯承䕃山西大同人康熈五十九
  年任
         納 音鑲黄旗人康熈六十一年
  任
         張 榮桂林人雍正三年周文統陜西長安人雍正五年  俞大勇陜西西安人雍正十年
  右江鎮標左營遊擊
  吳世英雲南人侍衛雍正八年
  右營逰擊
  袁世傑直𨽻宣化人侍衛雍正六年 陳 典陜西寧夏人侍衛雍正十一年
  梧州協副將
  王起龍浙江㑹稽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何 祐福建平和人康熈二十九
  年任
         周 徳福建同安人康熈三十七
  年任
         白道隆山東濟寧人康熈四十四
  年任
         劉 沛福建惠安人康熈四十九
  年任
         楊宏基鑲藍旗人世襲康熈五十
  九年任
        蔡成貴湖廣襄陽人雍正元年張 傑陜西長安人雍正二年  張 榮雍正六年王無黨直𨽻宣化人武進士雍正十年
  慶逺協副將栁慶營改
  江楊淮福建海澄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楊 彪河南人康熈二十八年任楊 撰奉天籍江南江都人康熙三十五年
  康承祖山東濟南人康熈四十年任 陸臣揚福建晉江人功加康熙四
  十五年任
        倪業顯鑲藍旗人康熈五十二年
  任
         楊 謙江南儀真人武狀元康熈
  五十五年任
       麥世位湖廣荆州人康熈五十七
  年任
         張殿臣貴州人武進士康熈六十
  一年任
        孫士魁陜西甘州人武榜眼雍正
  二年任
        潘紹周陜西靖逺人雍正四年顧純祖江南人雍正十一年
  平樂協副將
  楊應勝       文養謐陜西涇陽人世襲康熙二
  十二年任
        何士升浙江義烏人康熈三十八
  年任
         魏廷章福建漳浦人康熈四十七
  年任
         馬振圖甘肅人功加康熈五十九
  年任
         王天益江南江寧人武進士康熈
  六十一年任
       王 濤浙江仁和人武舉雍正三
  年任
         胡 灝四川人雍正五年
  桂林協副將雍正八年改逰擊
  黄 龍康熈十八年任    盧玉祥浙江東陽人康熈二十二
  年任
         王國用湖廣通山人康熈四十年
  任
         藺佳進鑲黄旗漢軍監生康熈五
  十四年任
        劉世英江南上元人康熈五十五
  年任
         龔治邦湖廣人康熈五十九年任高世定江南人武進士雍正元年 馬召南陜西靈川人武探花雍正
  三年任
        董 芳陜西咸寧人雍正六年
  桂林營遊擊
  陳君榮廣東人雍正八年
  潯州協副將
  林大忠福建莆田人廕襲康熈十九年任王之任浙江山隂人武舉康熈二
  十三年任
        李文忠福建安溪人康熈二十五
  年任
         李 順浙江永嘉人康熈二十九
  年任
         范時㨗奉天鑲黄旗人世襲康熈
  四十一年任
       朱元英順天宛平人康熈四十二
  年任
         蔣元勲正白旗人康熈四十九年
  任
         魏 平福建龍溪人康熈五十四
  年任
         麥世位湖廣荆州人康熈五十五
  年任
         張殿臣貴州人康熈五十九年任馮廷輔陜西榆林人雍正元年  齊元輔雍正三年任陞左江鎮李萬倉陜西人雍正四年   田 玉陜西人雍正八年姚應龍天津衛人雍正十一年
  思恩協副將
  吕八音直𨽻寜津人武舉康熈二十二年任李鎮鼎陜西涼州人武進士康熈
  二十八年任
       李世威山東莘縣人武進士康熈
  三十二年任
       謝 智福建南靖人康熈三十五
  年任
         張士傑陜西長武人康熈四十年
  任
         李仙培鑲黄旗漢軍康熈五十六
  年任
         趙士儀正黄旗人康熈五十九年
  任
         梁名望陜西人雍正元年尚 清陜西興安人功加雍正八年
  泗城協副將雍正五年
  髙永㨗奉天人功加康熈二十二年任 江童茂廣東長樂人康熈二十四
  年任
         施肇勲福建晉江人武舉康熈三
  十七年任
        狄世俊陜西寧夏人康熈四十三
  年任
         鄭繼寛京衞人武進士康熈五十
  年任
         管應凱湖廣人武進士康熈五十
  一年任
        倪業顯鑲藍旗漢軍康熈五十四
  年任
         藺佳進鑲黄旗漢軍監生康熈五
  十五年任
        劉世英江南上元人康熈五十八
  年任
         王大綬山東人武進士雍正二年
  全州營叅將
  黄 甲順天大興人武進士康熈二十二
  葉日芳年任陜西人武進士康熈二王成功十三年任湖廣沔陽
  人功加康
         楊生光熈二十八年任河南河内
  人康
          王 順熈三十六年任福建漳浦
  人康
          鄭 位熈四十二年任福建海澄
  人康
          卓爾壇熙四十五年任江南江都
  人武進士
         張國勲康熈五十年任正白旗人
  世襲康
        李斯援熈五十七年任山東
  長山人武進
       蔡朝柱士康熈六十一年任董永寜貴州人雍正二年任山東新胡 灝城人武進士雍正二姚應龍年任四州人雍正四  王 臣年任天津衛人雍正五年
  永寧營叅將
  陳之棟任陜西人功加雍正   程文遇十一年任武昌人順
  治
         栢天擎九年任歙縣人武舉
  順治
         馬應魁十二年任遼陽人鑲
  任
         周世亨四川人康熈九年任吳孕驥福建莆田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王明顯陜西富平人康熈二十七
  年任
         傅春秀山東濟寧人康熈三十五
  年任
         蔣宏道浙江㑹稽人康熈三十九
  年任
         程道明直𨽻人康熈四十三年任劉世英江南上元人康熈四十九年任 孫宏本正白旗人康熈五十五年
  任
         趙士儀正黄旗人康熈五十八年
  任
         楊學溥江南山陽人武進士康熈
  五十一年任
       尚 清陜西興安人雍正六年崔善元湖廣人雍正七年   髙 岱雍正十年
  賓州營叅將河池營改
  王大勝江西人康熈二十一年任  石鍾華京衛人武進士康熈二十
  四年任
        曽春福福建恵安人康熈二十七
  年任
         朱元英順天人康熈三十二年任汪 滔江南徐州人康熈三十五年任 林 芳福建海澄人康熈三十八
  年任
         常 太陜西榆林人康熈四十一
  年任
         李 智福建南安人康熙四十七
  年任
         周 錦陜西寧夏人康熈五十五
  年任
         夏曰瑚陜西涼州人康熈五十八
  年任
         李必顯山東蓬萊人雍正二年髙攀麟山西介休人侍衛雍正七年
  鬱林營叅將
  施大景陜西寧夏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俞益謨陜西人武進士康熈二十
  七年任
        安文彪陜西人武進士康熈三十
  二年任
        林兆麟福建詔安人世襲康熈三
  十四年任
        楊士珦福建福州人康熈四十一
  年任
         蔣大成浙江人康熈四十六年任簡成龍陜西安邊人康熈五十三年任 蔡成貴康熈五十七年任劉啓龍湖廣安陸人康熈五十九年任 王聯舉四川人武進士雍正二年
  任
         髙攀麟雍正三年顧純祖江南人雍正七年   劉 成陜西人雍正八年張 玉雍正十年
  新太營叅將雍正八年改副將
  吳 聯福建南靖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安茂勝山西陽和人康熈二十七
  年任
         孫朝選浙江人功加康熈三十二
  年任
         孟廷簡陜西寧夏人功加康熈三
  十六年任
        黄 龍福建永春人功加康熈四
  十年任
        陳 赤江南山陽人武進士康熈
  四十六年任
       王起雲陜西人功加康熈五十三
  年任
         武 綱奉天鑲黄旗人康熈五十
  四年任
        蔡成貴康熈五十八年任鍾維嶽江南人武進士雍正元年 張箕節陜西寧夏人功加雍正二
  年任
         周 儀雍正八年
  新太協副將
  董 芳陜西咸寧人雍正八年  崔善元湖廣人雍正十年
  安隆營守備雍正五年改設隆林營
  潘克淳廣西人
  隆林營逰撃
  左 吉雍正六年    朱亨淳雍正八年
  上思營守備雍正九年改都司
  吳位思江南江隂人武進士康熈二十一年任
  劉 煥直𨽻易州人武進士康熈三十二年任
  王興善直𨽻人康熈三十五年任  姚正揆江南溧水人武舉康熈三
  十七年任
        陳士元直𨽻武清人康熈四十二
  年任
         王 鳳陜西人康熈四十六年任王 順湖廣黄州人康熈四十七年任 徐聘尹浙江錢塘人康熈五十二
  年任
         王廷傑陜西人康熈五十六年任金國泰順天人武進士康熈六十年任 張朝綱直𨽻人雍正二年
  馬進仁雍正六年    李兆鳳山東人監生雍正七年
  富賀營守備雍正九年改都司
  蕭起鳳順治年任     王智炅京衛人武進士康熈十九
  年任
         何 英京衛人武進士康熈二十
  六年任
        李璞龍陜西榆林人康熈二十八
  年任
         唐士穎江西人康熈三十一年任李進威山西寧武人康熈四十年任 楊明俸四川䕫州人康熈四十四
  年任
         劉進禄陜西洪水人康熈四十九
  年任
         髙士英正紅旗人筆帖式康熈五
  十四年任
        茅永茂陜西寧夏人康熈五十八
  年任
         張學禄河南南陽人康熈六十年
  任
         胡起龍貴州普定人雍正元年
  許全武雍正四年    扈養肅雍正六年魏文舉四川人功加雍正八年
  馗纛營守備雍正九年改都司
  張進徳山西大同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方士鼎浙江人武進士康熈三十
  七年任
        張文學河南人康熈四十九年任常力行山東蓬萊人康熈五十三年任 潘克演宣化人武舉康熈五十八
  年任
         陳治邦江西新喻人雍正三年武 英江西人雍正八年   張廷柱雍正十一年
  三里營守備雍正九年改都司
  陳 新浙江仁和人武進士康熈二十一年任
  盛 喜山西大同人康熈二十七年任 于 淵順天人武進士康熈三十
  六年任
        李法盛山西蒲州人康熈四十一
  年任
         趙國藺陜西寧夏人康熈五十四
  年任
         甘棠秀廣東惠州人雍正三年趙 璧廣西人雍正十年   羅金志廣東人侍衛雍正十一年
  鎮安營逰撃雍正八年添設
  劉 欽四川人武舉雍正十年
  鎮安營守備
  陳時中直𨽻人廕生康熈二十七年任 孫獻珍山東人武進士康熈三十
  三年任
        張 乾河南汝寧人行伍康熈三
  十五年任
        徐承模浙江杭州人行伍康熈三
  十九年任
        夏永振順天宛平人武舉康熈四
  十二年任
        馬隆武奉天鑲紅旗監生康熙五
  十六年任
        張紹良順天大興人康熈六十一
  年任
         周文熾栁州馬平人行伍雍正八
  年任
         沈振聲雍正十一年
  上林營守備雍正九年改都司
  沈邦畿江南鎮江人康熈二十二年任 朱 傑湖廣鄖縣人康熈二十四
  年任
         周如庫河南汝陽人康熈三十四
  年任
         陳壯圖順天固安人武舉康熈三
  十五年任
        羅 鋐浙江歸安人康熈三十七
  年任
         潘芳芝江南桐城人康熈四十一
  年任
         武封侯山西介休人武舉康熈四
  十六年任
        馬徳福陜西西寧人康熈五十二
  年任
         劉㑹科湖廣襄陽人康熈五十三
  年任
         周 科江西徳化人康熈五十六
  年任
         曹増筍全州人武舉康熈六十一
  年任
         汪 斌湖廣京山人雍正三年
  劉 安雍正四年    熊文舉雍正六年劉光宗雍正十年
  龍憑營守備雍正九年改都司
  卓企茂順天豐潤人康熈二十一年任 程 邦山東濟寧人功加康熈二
  十五年任
        辛徳宏山東人武進士康熈三十
  一年任
        陳 韶廣東人康熈四十四年任趙 奉湖廣武陵人康熈四十四年任 楊澤浤順天人武進士康熈四十
  九年任
        周光祚湖廣荆州人康熈五十一
  年任
         納 音鑲黄旗人康熈五十八年
  任
         馬 良福建人康熈六十一年任楊 美湖廣江夏人武進士雍正八年趙 禮雍正十一年
  柳州城守營都司僉書雍正二年改設
  鄧文選貴州人雍正九年
  麥嶺營都司僉書雍正八年添設
  張應科正黄旗人監生雍正十年 丁仁勇順天人監生雍正十一年
  將軍
  孔有德詳名宦
  征南大將軍
  賴 塔
  鎮南將軍
  蟒吉圖詳名宦
  叅將
  翁 旦詳名宦
  都司
  唐 鳳詳名宦     吳錫綬詳名宦
  守備
  羅文舉詳名宦
  千總
  羅文光詳名宦
  把總
  劉 楚詳名宦


  廣西通志卷六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一
  土司
  南寧府
  果化州在府治西北宋始開置𨽻邕州元屬田州路明洪武初仍𨽻田州至𢎞治中為田州所侵轢因改𨽻南寧其先趙氏者山東博興人宋仁宗皇祐中隨狄青征夷有功立果化州於太平思恩隆安上林之間俾之世襲宋元時世系莫考明洪武二年知州趙榮土官底簿作趙永全歸附仍舊職榮死傳子榮宗永樂中隨征交阯死難子英襲亦死於難子勉襲又死傳子勝勝傳子吳吳傳子仁仁傳子真寳真寳傳子祖銘祖銘傳子繼先繼先傳子雲霄雲霄傳子國鼎
  國朝予舊職康熙八年國鼎死傳子天禄天禄傳子永清永清傳子常茂常茂死子應龍襲㕘舊志歸徳州在府治西宋神宗熙寜中置𨽻邕州元屬田州路明初仍𨽻田州𢎞治中改𨽻南寧其先黄氏者山東青州人宋時調征交阯有功立歸徳州於思恩隆安之界迄元世系無考洪武二年授隍城為知州俾世襲隍城死子智隆襲智隆傳子勝安勝安死子碧幼弟勝聰襲勝聰棄職弟勝全署理未幾仍歸碧碧傳子髙髙傳子宗宗傳子通通傳子克顯克顯傳子文政文政傳子佛佛傳子誠誠傳子朝朝傳子繼芳繼芳傳子道
  國朝兵下廣西率衆投誠予舊職道死無嗣從子龍襲龍死亦無嗣以文政次子之孫麟襲麟死弟彪襲彪傳子國珩訂舊志
  忠州宋置𨽻邕州元屬思明路明改𨽻南寧其先黄氏者由宋迄元世系莫考明洪武二年土官黄威慶率子中瑾投誠授威慶江州中瑾忠州各予世襲設流官同知吏目佐之威慶死長子中立襲中立絶以中瑾管二州中瑾死子智勝襲智勝傳子能文能文傳子溥溥傳子璤璤傳子瑚瑚傳子廷寳廷寳死其弟廷器謀殺廷寳子賢相而奪其職因興兵攻圍州治當事討斬之仍以賢相襲先是有四峝者介於南寧思明忠江兩州之間思明忠州嵗構兵爭其地嘉靖間副使翁萬達議改峝名四都𨽻南寧地方稍定隆慶三年思明土官黄承祖奏取四都地賢相遂爭之擅立總管諸名目分兵數千拒守縱令剽掠時永康縣典史李材者有謀畧適署遷隆寨巡檢鄰忠州僉事譚惟鼎屬之間賢相材因令寨人覃恵内及其子夢辰潛入州中數往來貿易盡得其狀知賢相部下頭目傲思䝉裕輩苦賢相虐願内應惟鼎密為手書諭二十四村及四寨頭目程秀等令擒賢相諸所蓄積悉聽自取計既定惟鼎令材等集兵擁入近地州人遥望之盡爭取其財物四散遁去賢相勢窮挈印奔四寨四寨村老就賢相語曰官府逮主甚急當詣官聽理賢相欷歔泣下自取孔雀血入酒飲不死材督諸鄉兵追至遂擒賢相以督備指揮吳世勲鎮四都賢相斃於獄議設流官不果以賢相子有翰襲有翰傳子尚中尚中傳子安國安國死無嗣庶兄安邦襲安邦傳子繼先繼先死無嗣叔安智襲安智死無嗣弟安信襲安信傳子光聖
  國朝與舊職光聖傳子隆基隆基傳子紹宗紹宗死子鑑襲訂舊志
  遷隆峒古交阯地在府治南地接安南界宋始開置州歴元所屬無考入明𨽻南寧其先黄勝竒山東益都人宋皇祐中從狄青征夷有功俾世襲土知州勝竒死十傳至威鋆襲明洪武元年為上思州土官黄英傑刦掠奪印去二年詔収天下流土官舊印換新印遷隆以印失廢為峒降巡檢司威鋆死子世榮襲世榮傳子永華永華傳子武堅武堅傳子愷愷傳子添貴添貴傳子綏綏傳子一元一元傳子兆基兆基傳子鎮隆鎮隆傳子嘉祚嘉祚傳子元吉
  國朝投誠予舊職順治十五年元吉有疾子國運襲康熙十九年給印二十四年國運為其族人國璽所殺以國運子鉞襲鉞傳子震中訂舊志
  太平府
  上下凍州在府治西地接龍州安南界宋始置凍州屬邕州元分凍州為上凍下凍二州𨽻太平路明𨽻太平府至正二十年先世有趙帖從者出自龍州土官之裔以平上下凍土官有功復合為上下凍州命帖從知州事洪武元年帖從舉州歸附給印世襲死子福瑀襲永樂四年征交阯死於軍子慶昌襲慶昌無嗣弟元禮襲元禮傳子廣勝廣勝傳子世珍世珍傳子文興文興傳子元恩元恩傳子繼英繼英傳子廷璽廷璽死無嗣弟廷美襲廷美傳子顯忠無嗣死以族人趙鄧襲鄧傳子邦麟邦麟傳子夢璧夢璧傳子應錩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死子秉禄襲秉禄被害庶兄秉桓襲秉桓傳子東相訂舊志
  思明州宋始開置屬太平寨元屬思明路明初仍屬思明萬厯中改𨽻太平府其土官黄姓與思明府同族數為思明府所侵奪成化間思明土知府黄𤥠與其子震震子紹紹子文昌四世煽亂大為邊患至𢎞治中相繼伏誅亂稍定至萬厯中土知州恩隆死子拱極當襲其庶弟拱聖謀之思明府黄承祖弑拱極并其母巡撫劉繼文捕誅拱聖以思明府助逆乃改𨽻太平府以恩隆子世廷襲二傳至河龍入
  國朝仍予舊職又三傳至而芸貪殘不法康熈五十八年㕘革改設流官同知歸太平府管轄刪訂舊志太平州在府治西北地接左州養利崇善安平界舊名瓠陽為西原農峒地唐為波州地宋置州𨽻太平寨元𨽻太平路明仍屬太平其先李茂山東益都人宋仁宗時為邕州牙將守兩江地屢立邊功英宗治平間桂州守陸詵召閱兩江峒首值太平安平峒首廢闕遂開置二州舉茂為知州請印給之俾世襲元成宗時知州李興隆從征上思州黄勝許有功遷太平路總管卒子維屏襲尤多善政死子郭輔襲時有上思賊黄英衍即勝許孽族襲城奪印自行總管事郭輔無援與弟祐退保太平安平地及明初子以忠歸附乃給印世襲太平州知州洪武四年以忠得罪削職子泰襲死子鐸襲鐸於永樂間坐殺安平州知州李顯事充南寧衛軍以其子穀襲穀傳子瑶瑶傳子珖珖妻岑氏生子琛璿妾王氏生子丹王欲立己子因譖於珖遂誣琛以不孝逼走安平珖死以璿攝州事後琛寃既雪分當襲璿稱兵以拒知府胡世寧正璿罪琛得襲琛死長子松未襲死松子芳襲芳傳子大經大經無嗣死琛次子栢襲栢傳子應春應春傳子萬秋萬秋傳子國長死無嗣以叔萬季襲萬季傳子恩祖恩祖傳子繼堯繼堯傳子開先尋以罪廢弟開錦襲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死子元翰襲元翰傳子蕃蕃以疾乞休子璋襲訂舊志
  安平州在府治西北地接龍州恩城安南界舊名安山為西原農峒地唐置波州宋仁宗皇祐間析置安平𨽻太平寨元𨽻太平路明改路為府亦屬焉其先李郭祐太平州知州郭輔弟也為上思州賊黄英衍所襲退保太平安平地明洪武初郭祐與郭輔子以忠歸附授安平土知州使守交阯各隘給印世襲郭祐傳子賽都賽都傳子文貴永樂四年從征安南死於軍傳子顯顯為太平州土官李鐸所殺無嗣弟華襲華傳子森森傳子齊土官底簿作孫璘襲齊傳子貞貞傳子源源傳子樽樽傳子天爌天爌傳子承宗承宗傳子明岱明岱無嗣傳弟明巒明巒傳子長泰長泰無嗣傳弟長亨
  國朝順治十六年與舊職死子子定襲子定傳子𨋬訂舊志
  恩城州在府西北接養利太平安平下雷界亦西原農峒地唐𨽻邕州宋分上下二州𨽻太平寨元至正間併為一𨽻太平路明屬太平府其先趙仁夀山東益都人宋及元傳次莫考明洪武初知州趙斗清歸附給印改號恩城斗清傳子雄威雄威傳弟雄傑雄傑傳子智輝智輝無嗣傳兄子福惠福恵傳子存宣存宣傳子忠順忠順傳子明明傳子鑑鑑傳子彭年彭年傳子繼英繼英子朝縉初為郡庠生後襲職有善政以耆徳著朝縉傳子芳聲芳聲傳子應機應機傳子應極應極傳子貴炫
  國朝順治十六年貴炫子東垣投誠予舊職東垣傳子康祚康祚主使頭目農穂輝等謀殺親叔配垣題叅以州事委崇善知縣馮瑚署理雍正十一年裁土州添設崇善縣丞管轄叅粤西文載訂舊志
  萬承州在府東北接養利龍英思同陀陵縣界舊名萬陽唐置萬承萬形二州宋省萬形入焉𨽻太平寨元𨽻太平路明𨽻太平府其先許祖俊明洪武二年舉州歸附授世襲知州祖俊傳子郭安永樂間征交阯死於軍子永誠襲永誠傳子奎奎傳子榮宗榮宗傳子瑩瑩無嗣以榮宗孫世忠襲世忠死傳子文昌文昌死於軍傳弟文茂文茂無嗣其族人文鈺襲按土官底簿作瑢死弟瑜未授官死以子世雍襲亦死無嗣以榮宗孫世忽襲無文昌文茂文鈺之名與此互異文鈺傳子國璉屢立軍功傳子大政大政傳子祖興祖興傳子嘉鎮嘉鎮入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傳子鴻業鴻業傳子嗣玿嗣玿無子傳弟嗣麒訂舊志
  茗盈州在府治北地接全茗養利萬承州界宋時開置𨽻邕州元𨽻太平路明𨽻太平府其先李徳卿山東青州人宋皇祐五年隨狄青平儂智髙有功分立州治授知州世襲明初土知州李鐵釘歸附按土官底簿作洪武二年知州李正英歸附死子福茂襲福茂死子斌襲斌死李復初子子實襲無李鐵釘之名舊志似有誤給印予世襲鐵釘傳子復復傳子子實子實傳子懋齡懋齡傳子東東無嗣傳弟華華傳子萬青萬青無嗣弟萬榮襲萬榮無嗣以弟萬和子顯竒襲顯竒傳子世興世興傳子時嬌時嬌傳子伯椿伯椿傳子長青長青傳子承基承基傳子應芳
  國朝順治十六年仍予世職傳子纘鼎纘鼎傳子天裔以罪死無嗣叔縯鼎襲縯鼎傳子天䕃訂舊志全茗州在府治北地接茗盈龍英龍州萬承界舊名連岡為西原地宋時開置𨽻邕州元𨽻太平路明亦屬太平其先許文傑山東青州人宋皇祐間隨征儂冦有功分立州治為土知州明初土官許添慶舉州歸附授知州給印世襲按土官底簿作洪武二年土官許武興歸附死弟武明襲武明死無子以叔添慶襲似三傳而至添慶與志異添慶傳子武學武學傳子誠誠傳子均玉均玉傳子勝安勝安無嗣以姪榮髙襲榮髙子徳瑛未襲死以其子金襲金傳子福海福海傳子國豐國豐傳子萬晃萬晃傳子家麟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家麟死以孫邦顯襲邦顯傳子以桓以桓傳子述章訂舊志
  龍英州在府治北地接養利上映并向武安南界舊名英山宋為峒元為州𨽻太平路明亦𨽻太平其先趙氏宋時世系莫考元時有趙斗南元齡忠順世全世堅相繼襲洪武二十八年元齡子世賢與奉議向武都康等州作亂朝命都督楊文師征之十月世賢率衆納欵乃給印授世襲割上懐州地益之世賢無嗣傳弟世忠世忠傳子武威武威傳子崇彬崇彬傳子文榮文榮傳子萬寧未襲死以其子元襲元無嗣傳弟元瓚元瓚亦無嗣傳弟元瑶元瑶生三子長彥澄次彥麒季彥麟元瑶先已立彥澄既而廢之立彥麒彥澄忿怨據管懐峒元瑶以兵攻之為彥澄所敗彥澄遂入州治事元瑶以恚死彥麒愬於督府坐彥澄以幽父致死刑彥麒亦以爭襲啟釁下獄死而以彥麟襲彥麟有軍功及死傳子邦興邦興亦有軍功無嗣傳弟邦定死子政立襲政立無嗣傳弟政舉政舉子繼宗未襲死其子䕃昌襲䕃昌為族人繼祖所殺
  國朝順治十六年誅繼祖䕃昌無嗣以邦興季弟邦顯子延耀襲傳子有鼎有鼎傳子振綱振綱傳子炳炳傳子作晉作晉死無嗣弟作梁襲訂舊志結安州在府東北地接都結鎮逺龍英佶倫界舊名營周為西原農峒地宋置結安峒元為州𨽻太平路明𨽻太平府其先山東青州人宋時隨征有功俾世襲土知州至明初土官張仕榮舉州歸附授職給印世襲土官底簿作洪武元年張仕泰歸附死弟仕榮襲仕榮傳孫伯綱伯綱無嗣傳弟伯通伯通傳子文貴文貴傳子威顯威顯傳子世忠世忠無嗣傳弟世瑚世瑚子淳保當襲為奸目所殺州民舉族人惠聰襲又為族人所殺乃以張貴子圖襲圖傳子紹宗紹宗無嗣其支庶張䕶襲䕶傳子倍倍傳子瑚瑚傳子墩寳墩寳傳子鈺鈺傳子現現傳子鵬鵬傳子國輔國輔傳子邦泰邦泰無嗣傳弟邦興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傳子天祚天祚傳子廷翰訂舊志
  佶倫州在府東北地接都結鎮逺結安界舊名那兜為西原農峒地宋置安峒𨽻太平寨元改為州𨽻太平路明亦屬太平其先馮氏宋元時世系無考明洪武元年知州馮萬傑歸附二年授知州給印世襲萬傑傳子志威志威傳子永髙永髙有罪廢以其子崇富襲崇富傳子紹𤥠紹𤥠傳子奎奎傳子萬禧萬禧無嗣傳姪晏晏子珣未襲死以珣子日翺襲日翺為晏庶子璣所殺目民抱日翺子夀慶愬於司府乃得襲傳子承恩承恩傳子夢龍夢龍傳子有光有光傳子天寳天寳傳子嘉猷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傳子徳䕃徳䕃傳子世英世英傳子朝憲朝憲傳子時昌訂舊志
  鎮逺州在府東北地接佶倫向武結安果化界舊名古隴宋置州𨽻邕州元𨽻太平路明亦屬太平其先趙氏失名宋仁宗皇祐五年隨征有功授知州俾世襲明初知州趙昂昇歸附給印與舊職昂昇傳子勝昌勝昌傳子得茂得茂傳子徳興徳興傳子富穀富穀傳子暹暹襲未久傳孫廷鈺廷鈺傳孫大庸大庸傳子君相君相傳子人偉人偉傳子秉基秉基傳子匡寧匡寧無嗣秉基兄秉業襲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有子永祚永昌俱未襲死弟秉恭繼理州事傳子永康永康傳子長通長通傳子昌齡訂舊志
  都結州在府東北宋𨽻太平寨元𨽻太平路明亦屬太平其先農姓宋元時世系無考元末有農應廣任都結知州死子武髙明初歸附洪武三年授職傳子威斌為佶倫州馮萬傑所殺弟威烈襲威烈傳子永隆永隆傳子得安得安傳子富穀富穀傳子廣寧廣寧傳子恵忠恵忠無嗣以姪福髙襲福髙傳子萬真萬真傳子希文希文傳子國寳國寳無嗣叔希孔襲希孔傳子國琦國琦傳子廷爵廷爵無嗣傳弟廷禄廷禄無嗣傳弟廷封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傳子應倫應倫傳子天雄天雄傳子建業舊志
  羅陽縣在府東接陀陵新寧宣化界舊名福利為西原農峒地宋置𨽻遷隆寨元𨽻太平路明𨽻太平府其先黄東堂山東青州人宋仁宗皇祐五年隨征有功授土知縣傳及明初黄谷保舉地歸附乃給印授職後以罪竄死以谷保姪宣襲土官宗圖黄東堂知逍嶺峒生大治九傳至宣武明洪武初給印改縣宣傳子廣通廣通無子弟廣海襲廣海傳子宗愈宗愈傳子敬仁敬仁傳子景純景純傳子鈺麟鈺麟傳子昂昂懦未死子金彪奪襲金彪以罪下獄死子瓛襲瓛死兄珮襲珮傳子志髙志髙傳天爵天爵傳子啓祚入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傳子運興運興傳子世康世康死以叔運昌子世璸襲世璸死兄世瑾襲死子恩憲襲訂舊志
  思明府古百粤地接思陵江州廣東欽州及安南夷界漢屬交阯郡唐置思明州𨽻邕州宋𨽻太平寨元改思明路明為府其先黄氏失名宋仁宗時狄青奏充路分官以鎮邊陲元時有黄克順仕武毅將軍兼南寧路總管死傳子萬山生子六長武勝思明路總管次武宗兩江宣慰司武勝子忽都洪武元年歸附二年給印授世襲知府設同知流官佐之忽都傳子廣平廣平無嗣傳弟廣成廣成傳子𤦇因風疾乞休以庶子鈞襲其嫡子銶怨失位謀於𤦇庶兄𤥠時𤥠亦以捍禦功遷都指揮使守潯州欲因釁奪之乃遣其子震名宦志作灝偽徵兵於思明夜襲殺𤦇鈞滅其家𤦇有僕福童訴於巡撫李棠棠以屬叅政曽翬副使劉仁宅治其事𤥠欲以賄行且約其子得知府當盡納其所有翬佯許之而與仁宅誘執其二子及𤥠下獄思明人共請立鈞之子道𤥠知事敗乃遣人走京師賄當道上疏倡易儲議迎代宗意遂遷𤥠都督府𤥠既得志且益横㑹英宗復辟乃窮治之𤥠自殺總督韓雍捕其子震伏誅震子紹遂與其子文昌文盛文華大興兵破思明及上下石西等州遣趙保安刺道死鴆殺道子光據據府治𢎞治十八年大發兵征之紹自殺文昌等築城保况村數出冦患恩城土官趙忠順計擒文昌伏誅以光𠮃子暘襲無嗣以崇𠮃之子旻襲亦無嗣以鈞次子逗之子澤襲澤傳子世興世興傳子承祖承祖傳子應雷以罪廢弟應聘襲應聘死子戴乾入
  國朝投誠順治十六年予舊職死子維基維屏以爭襲構兵乃以戴乾三子維珽襲維珽無嗣傳弟維章維章亦無嗣傳弟維鼎維鼎傳子晟晟以疾乞休子觀珠襲以安馬洞郎等五十村改流𨽻寧明降府為州移治伯江哨雍正十年五十村目怨觀珠殺觀珠嬖人欲因以謀不靖太平知府屠嘉正新太協副將崔善元安定之觀珠以罪㕘革訂舊志思陵州古百粤地宋置州𨽻永平寨元𨽻思明路明初省入思明府後復建改直𨽻州尋復𨽻太平其先宋元時世系皆無考洪武二十一年土官韋延夀奏請建州以捍邊境詔從之次年給印授世襲知州延夀傳子成成傳子常常傳子昌昌傳子宣宣傳子仙保仙保傳子祐祐傳子三才三才無嗣傳弟思䝉思䝉傳子紹宗紹宗傳子懋烈懋烈傳子恩紹恩紹無子紹宗之弟紹保子懋選襲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懋選有子恩耀未襲死以弟懋連子榮耀襲榮耀傳子世芳世芳無嗣弟世華襲訂舊志
  上龍司本龍州地漢屬交阯唐始置龍州屬安南都䕶府宋屬邕州元成宗大徳中改為萬户府明初屬太平洪武八年改直𨽻州尋復改𨽻太平其先世趙姓失名及明洪武初土官趙帖堅歸附給印授世襲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帖堅無嗣傳姪宗夀宗夀傳子景昇景昇無嗣以叔仁政襲仁政傳子南傑南傑傳子源源無子庶兄溥有二子長相次楷相當立楷欲奪之謀於岑氏以僕韋隊子璋詭云遺腹而岑氏兄子猛方熾楷遂奏言璋實源子當立為相所篡復賂鎮守太監傅倫詭云有制立璋猛偽檄調兵二萬人送璋入龍州左江大震相攜印奔况村都御史楊旦討璋殺之相乃歸相二子長燧次寳相以寳肖已絶愛之欲立寳而猛以寳去髠為奴相死州人立燧楷殺之州人立其族弟煖有岑伯髙者出入提督幕頗用事楷賄伯髙隂為言煖非趙氏裔當立者楷因以印畀楷楷遂殺煖大亂州目黄安等潛往田州購得寳言之督府遂令楷以印還寳寳又隂賂楷金五千益以腴田三十一村乃聽命楷復求得韋璋之子應育之令往來寳所以伺間寳妻黄氏思明府土官黄朝女也貳於寳而與應通寳日荒悍楷結其嬖近王良為内應夜以兵千人襲寳殺之以他盜聞應遂據州治並結黄朝自援都御史蔡經與副使翁萬達謀圖之萬達行部至太平使人以他事召朝諭之計獲應論死時諸言楷事者萬達故不理詭愈厚楷楷信之遂統兵千人詣萬達言狀並以三十一村地獻萬達與處旬日楷弛不為備所部兵亦以乏糧遣歸萬達乃召楷入伏兵勒楷書諭州人勿為亂杖殺之以其子匡時襲一州悉定乃以十三村還龍州十八村𨽻崇善匡時傳子英英傳子元璧元璧傳子有濬有濬無嗣傳弟有涇為庶兄有濤所殺涇子國梁愬父寃有濤逃入交阯
  國朝平廣西更名禄竒投誠仍予舊職死傳子廷楠時國梁父寃既白應襲而廷楠拒之國梁復出奔適雲南煽動國梁率賊兵破州城殺廷楠未幾撲滅而廷楠無子乃以庶支趙元基孫國桓襲國桓傳子殿灴雍正三年以貪殘叅革析其地為上龍司下龍司改設兩巡檢以趙陞為上龍司巡檢趙墉為下龍司巡檢陞死子宏烈襲訂舊志
  下龍司建置詳上龍司土巡檢趙墉雍正七年以貪劣巡撫金鉷題㕘審擬地歸太平府通判兼攝
  江州地接忠州龍州思明太平府界漢屬交阯號江陽宋置江州𨽻古萬寨元屬思明路明因之其先黄勝竒山東青州人宋仁宗皇祐間隨征有功至黄孟温元時為州長四傳至黄威慶明洪武初歸附授世襲知州威慶傳子中立中立傳子智賢被殺弟智斌襲智斌死姪能政襲能政死無嗣弟能廣襲能廣傳子海海傳子永欽永欽無嗣傳弟永鉛永鉛傳子恩恩傳子河漢河漢傳子紹箕紹箕傳子廷傑入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廷傑死傳子世藩世藩無嗣從弟緒藩襲緒藩傳子裔隆裔隆無嗣傳弟裔芳裔芳傳子錫璋錫璋死兄錫珪襲訂舊志
  上石西州唐置石西州屬邕州宋析為二屬永平寨元屬思明路明初因之後改屬太平洪武初以土官趙姓者領州事趙氏絶土目何士宏自立亦絶思明府土官黄𤦇弟黄瑢攝之死亦無嗣遂改流官銓知州州治荒蕪前後莅州者率寄家太平府間入州視事萬厯十九年知州孫繼先始新州治攜家人以從建壇修祠拓城甃井州治始改觀崇禎間併歸本府通判管理
  本朝因之雍正十二年改𨽻明江同知訂舊志
  下石西州在思明西其先閉鴻宋時有守禦功治平間桂州守陸詵至邕集兩江峒首補置將吏鴻始為知州傳至閉賢元時授峒兵千户因知州亡絶明初授職治州事給印世襲賢傳子聰聰傳子瑀瑀傳子髙髙傳子遇遇傳子芳芳傳子建極建極傳子廷環廷環無嗣以芳弟秋之子文經繼之文經傳子國藩國藩傳子璋璋傳子在明在明傳子承恩入
  國朝予舊職傳子圖擴圖擴死以孫有光襲訂舊志憑祥州宋為憑祥峒屬永平寨元屬思明路其先自宋迄元世系皆無考明洪武初峒長李昇内附改為鎮給巡檢司印俾世襲傳子應清永樂二年改鎮為縣以應清知縣事傳子誠誠傳子夀祥夀祥傳子廣寧成化十八年以憑祥當交阯鎮南關為左江要害改為州以廣寜知州事鎮一關三隘設流官吏目佐之廣寧死諸子爭立搆亂數年以其孫珠襲珠死無嗣傳弟珍其弟珏爭立珍以印奔况村况村土舎黄泰妻以妹州目李清李滿趙琪蘇寄枝等謀納珍説思明土官黄朝曰李珍失守宗祧以君之靈得復入願以州屬朝喜為納珍珍尋悔約蘇寄枝爭之不得遂隂比於朝朝有外婦子王金寳更名時芳詭云廣寧孫以兵納諸憑祥弗克珍日荒淫無度州人患之廣寧庶子寰謀廢立遂約李滿蘇寄枝為亂頃之寄枝巡儌偽驚呼寰等擁兵入殺珍據州會安南莫登庸反厚賂寰為嚮道變聞都御史蔡經以屬副使翁萬達萬達遣人諭寰曰天子將討交南邊圉之臣有用命者尊官可立取寰願自効萬達益厚與之復隂遣人諭黄泰令擒寰乃委指揮錢希賢詣泰勒兵若行邊者至憑祥擒李寰李滿蘇寄枝等論死李珏與時芳復爭立萬達論時芳死黜珏而以珍弟琪之子佛襲時芳逃之思陵州興兵攻入州治佛竄山中死以子徳勝襲徳勝傳子慶慶傳子上龍上龍傳子如璋如璋傳子維藩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傳子國棟國棟傳子天鍾天鍾無嗣傳弟天銓天銓無嗣以叔國檉子天錦襲天錦傳子滋澤訂舊志
  羅白縣宋建𨽻遷隆寨元屬江州明因之其先梁氏山東青州人宋時從征有功授土縣歴傳至梁敬賔明洪武初歸附予舊職敬賔傳子復昌復昌傳子福里福里傳子徳容徳容傳子鳳鳳傳子廷政廷政無嗣傳弟廷真廷真傳子國英國英無嗣傳弟國賢國賢傳子天送天送傳子慶逺慶逺傳子徽鼒為江州土官所殺無嗣弟徽鼐襲
  國朝順治十六年予舊職徽鼐傳子光福被土民鄧父云等殺死子金麟襲訂舊志
  鎮安府
  鎮安府在省西宋時於鎮安峒建右江軍民宣撫司元改鎮安路明洪武元年歸附改為府以舊治僻逺移建廢凍州𨽻思恩府授土官岑天保知府事世襲二十年天保貢方物并賀元正三十五年向武州知州黄世鐵侵奪鎮安髙寨等地朝廷遣兵討平之以其地屬鎮安永樂九年岑永夀襲職遣叔榮堅貢馬謝恩成化八年永夀姪宗紹糾集土兵攻破府治都指揮岑瑛擒之坐斬𢎞治六年岑金入貢正徳三年土官應襲男岑𡏬遣官族岑賢朝貢賜予如例嘉靖五年田州土目盧蘇作亂糾歸順土官岑瓛攻燬鎮安目兵遇害者以萬計巡按曽守約以聞帝命都御史王守仁治之時蘇倡亂田州無主鎮安官男岑眞寳説岑邦佐入田州因以兵納邦佐歸順州岑瓛向武州黄仲金皆與真寳有隙及真寳入田州蘇遣瓛及仲金襲鎮安破之真寳聞亂走還蘇㑹目兵圍之武陵寨瓛等遂發真寳父母墓焚其骸分兵占據諸洞寨久之乃解瓛與真寳互吿訐巡按言土蠻自相讐非有所侵犯宜從末減蘇瓛仲金各降罰有差真寳亦革冠帶許其立功自贖二十二年免真寳諸土官等來朝以猺獞作亂留防禦故也四十一年土官男岑縁萬厯間岑竒鳳相繼入朝貢
  國朝順治間土官故絶沈文崇叛據其地十八年發兵撲滅之康熈二年改置流官通判雍正十年改設知府陞流府節舊志
  都康州地接龍英向武州界古百粤地漢屬交阯宋置州𨽻横山寨元屬田州路明𨽻思恩府
  本朝仍因明舊雍正七年鎮安議設知府以州改𨽻鎮安府其先馮氏失名明洪武初蠻獠作亂州為富勞縣土官黄世威所據土知州馮原保出奔死原保子進福流落鎮安後官軍征𠞰開置奉議衛乃召還進福以安集其民後復置州以進福子斌世襲知州案思恩舊志作馮旵崆宋徳祐間襲土知州旵崆子嵩元貞元年襲傳子紹龍紹龍傳子徳藝徳藝傳元和元和傳鳳鳳傳麟麟傳斌永樂初襲設流官吏目佐之斌死傳子智洪智洪傳子哲哲無嗣智洪弟智海襲智海傳子皓皓傳子壹壹傳子文頡文頡傳子大貴大貴無嗣傳弟大全大全傳子竒越竒越傳子紀紀傳子廷栢廷栢傳子朝元朝元傳子宗箕宗箕傳子太一
  國朝順治九年予舊職太一傳子覲宸覲宸死子御綬襲御綬傳子錩訂舊志
  向武州地接田州鎮逺界古百粤地漢屬交阯郡宋置州𨽻横山寨元𨽻田州路明𨽻思恩府
  本朝因明舊雍正七年與都康等五州俱改𨽻鎮安府土知州黄氏其先世宋元時傳次無考明洪武初土官黄志威歸附授世職七年志威隨征來安岺郎廣有功又招撫奉議等州一百一十七村以志威兼轄奉議向武二州及富勞縣事二十八年志威死子世鐵與子嗣隆以逆誅改為軍民千户所三十三年復置州授世鐵弟世彧知州事世彧傳子嗣謙嗣謙無子傳姪宗䕃宗䕃傳子文昶文昶傳子文顯文顯傳姪瑛瑛傳子彥夀彥夀傳子仲金仲金傳子九霄九霄傳子瑾瑾無嗣傳弟琳琳故亦無嗣傳弟珊珊傳子九澤九澤傳子瑚瑚庶子紹宗弑父冒襲誅死以瑚嫡子紹倫襲紹倫傳子天爵天爵死無嗣傳弟天祥天祥傳子嘉正
  國朝順治初予舊職以疾傳子玉極玉極傳子道煇道煇死無嗣弟道逺襲道逺傳子扆㕘舊志
  上映州宋仁宗皇祐間開置元時無考明初廢為峒崇禎時復為州𨽻思恩府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鎮安府其先許公順福建福清人宋時從征有功授世襲知州公順死子光業襲光業死子國忠襲歴數傳至威祐明洪武二年歸附傳子朝宗朝宗傳子雲程襲未定為叔朝華所逐因失印廢為峒以朝宗季弟朝卿理峒事朝卿傳子郎才郎才傳子廷榮廷榮傳子元璜元璜傳子書書傳子勝安勝安傳子世興世興傳子尚惠從軍死於途弟尚爵襲隨征有功復知州職傳子福承福承傳子桂芳桂芳傳子國泰
  國朝順治初予舊職傳子宏祚宏祚傳子英儒英儒傳子文運文運傳子錫侯訂舊志
  歸順州舊為峝元時𨽻鎮安路明初因之𢎞治九年改𨽻思恩府
  本朝仍因明舊雍正七年與都康等州俱𨽻鎮安府其先峝長姓名世系皆無考明永樂間鎮安知府岑志綱分其第二子永福領峝事傳子瑛屢率兵報効𢎞治九年都御史鄧廷瓚上其功陞為州増設流官吏目一員佐之瑛傳子璋係田州土官岑猛婦翁也猛叛璋紿猛敗走歸順偽為草奏促猛印因知其印所在遂鴆殺猛斬其首并印送之官璋傳子瓛瓛傳子天錫天錫傳子嘉嘉無嗣以族人進寳次子瑾襲瑾傳子琅琯琅琯傳子大倫大倫傳子繼綱
  國朝順治初予舊職死傳子承乾承乾傳子䕃宗䕃宗傳子佐祚雍正八年巡撫金鉷廉其不法狀題㕘革職改流州㕘舊志
  奉議州宋置初屬靜江軍後屬廣西經畧安撫司元屬廣西兩江道宣慰司洪武初土官黄志威舊為田州府總管來歸附六年招撫奉議等州百十七處人民皆來欵附帝嘉志威功命以安州侯州陽縣屬之七年以志威為奉議州知州兼守禦直𨽻廣西行省二十六年知州黄嗣隆遣人貢馬及方物賜以鈔錠二十八年八月廣西布政司言奉議南丹等處蠻人梗化時都督楊文討龍州土官趙宗夀伏罪帝命移兵奉議等處𠞰賊文督諸將分兵擒捕復調㕘將劉真等領兵分道攻南丹叛冦初文等駐師奉議州之東南分兵追捕賊黨且遣人招降其脅從者賊皆焚廬舎入山谷慿險阻立柵自固文督將士屢攻破之賊衆潰散左副將軍韓觀等遂分兵追討都康向武富勞上林諸州縣破其更吾蓮花大藤峽等寨招降蠻民復業者六百四十八户徙置象州武仙縣蠻冦遂平時兵部尚書致仕唐鐸㕘議軍事以朝廷嘗命征進畢日置衛守之乃㑹諸將相度形勢置奉議等衛并向武河池懐集武宣賀縣等處守禦千户所設官軍鎮之詔從其言宣徳二年署州事土官黄宗䕃遣頭目貢馬正統五年宗䕃科斂刼殺僉事鄧義奏其事帝敕總兵官柳溥及三司按驗以聞嘉靖四年田州岑猛叛奉議土官嘗助猛攻泗城州至是提督盛應期言許其自新令出兵討賊以功贖罪後土官故絶改置流官州判𨽻思恩軍民府
  國朝因之雍正十年改屬鎮安府舊志
  小鎮安岑氏世襲鎮安府明時分其後裔析置統轄於思恩府
  本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鎮安府其先岑志英鎮安土知府岑天寳次子明永樂間分管小鎮安地亦世繼焉志英傳子祖徳祖徳傳子應宗應宗傳子承智承智傳子善經善經傳子國御國御傳子旭旭傳子勇勇傳子大經
  國朝順治十四年大經故傳子縝玉縝玉傳子宏漢宏漢傳子池鳳舊志
  下雷州地接安平州湖潤寨及安南界元屬鎮安路明嘉靖中改屬南寧府
  本朝因之雍正十年改𨽻鎮安府其先許天全山東青州人宋仁宗皇祐中隨狄青征夷有功授知州世襲天全無子弟天傑襲天傑傳子元福元福傳子泰賢泰賢傳子志髙志髙傳子福海福海傳子永通明初以印失降州為峒降知州為巡檢永通調征有戰功給冠帶死子順忠襲順忠傳子世烈世烈傳子國仁國仁傳子宗䕃調征廣東惠州倭冦多斬獲錫賚有差死子應珪襲萬厯三十二年與征思明叛目陸祐復知州職死子太元襲太元傳子光祖天啓三年以援黔功授守備死子文明襲
  國朝予世職文明傳子紹武紹武傳子定勲定勲無嗣以弟定烈襲定烈傳子乾毓雍正八年於勾結匪黨案
  題叅以土州事委養利州知州陳嘉穀帶理雍正十年奉准開復舊志
  湖潤寨地接下雷歸順州及安南界明初屬鎮安府後改𨽻南寧
  本朝因之雍正十年改𨽻鎮安府其先岑氏土官宗圖作彭浙江餘姚人宋時隨征有功知河潤州事俾世襲數傳至元全元全傳子釲釲傳子金金傳子壆為族人岑真寳所殺奪州印乃廢州為寨降巡檢司以壆之子穏襲穏傳子夀松夀松傳子應寳應寳死子志威襲志威死有子宗熙
  國朝康熙九年給巡檢司印仍予世襲宗熙死傳子參極參極無嗣死以弟參岱襲參岱傳子英俊舊志慶逺府
  那地州在府治西南地接泗城河池東蘭南丹界古百粤地唐為撫水州所轄歸化縣西境名曰那地世以䝉氏為酋長宋真宗大中祥符間討平之至神宗熙寧初土人羅世念來降因授官世襲徽宗崇寧五年諸蠻納土遂置地州那州以羅氏世知地州大觀初析地州建隆縣置孚州宣和中孚州廢復為地那二州元仍宋制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初省那州併入地州改𨽻慶逺府其先羅黄貌者明洪武元年歸附給印授世襲知州黄貌傳子明寳明寳傳子程達程達傳子志通志通傳子文愈文愈傳子武傑武傑傳子世爵世爵傳子廷楚廷楚無子傳弟廷鳳廷鳳傳子忠輔忠輔從征有功賜冠帶傳子謙端謙端傳子振芳振芳傳子道棋道棋傳子徳惠徳恵從征有功加參將無嗣傳弟徳象徳象為羅振明所殺子明臣襲明臣又為振明所殺振芳弟振茂之孫徳夀襲
  國朝順治九年予舊職徳夀死傳弟徳全徳全死子明經早逝以族人徳忠襲徳忠傳子明緒明緒傳子㑹禧訂舊志
  南丹州在府治西北唐為羈縻州宋太祖開寳初酋長莫洪内附神宗元豐三年始置州管轄諸峒蠻徽宗大觀元年廣西經畧使王祖道殺土官莫公佞改南丹為觀州公佞弟公晟結溪峒圖報復焚寳積監尋廢觀州以公晟知南丹州兼溪峒都巡檢使與世襲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莫國麒納土襲舊職成宗大徳二年改慶逺南丹溪峒軍民安撫司明初歸附復置南丹州以永鸞福延四州省入尋改南丹衛又以地多瘴癘遷之賔州後又復設州仍𨽻慶逺府其先莫氏世為酋長宋元時傳次莫考明洪武初莫金納土授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未幾金叛詔征南將軍楊文率師討之因廢州改南丹衛既而夷民數亂乃復置州以金子禄為知州撫治之禄傳子繼正正統間以軍功加慶逺府同知繼正傳子必昇必昇無嗣傳弟必勝成化十六年率衆攻荔波縣總鎮諸臣畏懦姑息置不問必勝傳子揚興兵侵思恩縣之茆灘界築二堡於普又六傳川山三疃復築四堡當事諉官逐退揚桀驁不服嘉靖元年巡撫張嵿委知府王顯髙都指揮戚繼綱詣堡諭以威令揚始懼撤目兵毁其堡後調征田州卒於軍無嗣以禄次子繼華子振享襲復縱目兵莫人蠻等越界築堡官兵𠞰退振享傳子維武維武傳子從時從時傳子之厚之厚故桀黠時出剽冦萬厯四年土豪秦廷廣等又將荔波縣地私與之厚隨以兵侵掠督臣劉堯誨撫臣張任以聞兵部議還其地萬厯八年之厚燬董界官堡據喇立喇歌董界翁隆吉利喇離上下七村督臣委指揮戚秉忠立牌定界後始帖然之厚傳子應麟應麟傳子儁儁無嗣傳弟伋伋傳子自乾
  國朝仍予舊職傳子與嶐與嶐傳子大經大經傳子我謙訂舊志
  忻城縣在府南地接馬平賓州宜山永順界古百粤地唐置芝州天寳初改為忻城郡屬嶺南道後復為芝州宋仁宗慶厯間廢州以芝忻歸䊸恩等州併入置忻城縣改𨽻宜州元仍舊以土官莫保為八仙屯千户明洪武初設流官知縣罷管兵官籍其屯兵為民莫氏遂徙居忻城界宣正以後猺獞屢亂知縣蘇寛不事事而獞老韋公泰等舉莫保之元孫敬誠為土官蘇寛為申監司具奏授敬誠世襲知縣時一邑二令權不相統流官徒擁虚名寛去繼寛者益不振猺夷為梗諸錢穀甲兵盡入土官掌握流官知縣恒佩印僦居府城而土官長子孫世有其地敬誠死孫魯襲𢎞治間總督鄧廷瓚奏革流官而土人韋涓為内監官用事隂主之始獨任土官以印授之仍屬慶逺府魯傳子繼清繼清傳子廷臣廷臣傳子應朝應朝傳子鎮威鎮威傳子志明志明傳子恩光恩光無嗣傳弟恩輝恩輝為叛目所殺弟恩達襲恩達傳子猛
  國朝順治九年予舊職傳子宗紹宗紹有目疾子元相襲元相傳子振國振國死子景隆襲舊志
  永順正土司在府西南舊為宜山縣古陽述昆等鄉永泰外里吉利中里夷江端簡縁河思農等里之地明正統六年豪民黄祖記與思恩土官岑瑛交結謀割地歸之思恩遂以謀告知縣朱斌備瑛方雄兩江大將多右之斌備亦欲藉以自固為具奏將地改撥瑛管轄土人不服韋萬秀以復地為名因而倡亂成化二十二年覃召管等復亂屢征不靖𢎞治間委官撫之各賊願取前地别立長官司以治都御史鄧廷瓉為聞之朝置永順永定二司設長官司二以鄧文茂為永順正長官司文茂傳子經經傳子秀秀傳子承印承印傳子徳揚徳揚無子傳弟徳威徳威傳子宗聖宗聖以擒賊功加千總傳子國斌國斌傳子世禄世禄死宗聖弟宗賢襲宗賢傳子國興國興傳子世廣
  國朝順治九年授職仍予世襲傳子天柱天柱傳子啓明啓明傳子朝宸朝宸以罪革弟朝輔襲參舊志永順副土司建置沿革見正土司成化二十二年以彭訪為副長官司訪傳孫錡錡傳子大武從征有功加千總傳子瓏瓏傳子希聖
  國朝順治九年希聖疾傳子澄澄傳子志韜志韜傳子陞訂舊志
  永定土司在府治東南舊為宜山縣歸善洛三等鄉洛南洛富洛東洛西下里及莫往峒洛分洛一都博等里之地明成化二十二年因土人韋萬秀等求復故地請於朝以韋槐為永定長官司與世襲槐傳子寳寳傳子繼祖繼祖與子啓邦皆驍㨗過人嘉靖中嘗夜率衆刦慶逺府庫殺數人攜帑金數千去知府閔旦以上計去郡事遂寢由是繼祖父子益無忌肆惡無虛日知府秦檉受巡撫意至郡不動聲色各土司承檄來謁必待以禮貌啓邦心易之出見檉檉佯厚待既䁥謂曰聞爾能於馬上飛鎗掣劍盍試之喜令傳讌且曰爾挾此技能茍為國用何患不富貴啓邦亦欲得檉心每令擒他盜輒應手獲忽一日宻呼啓邦至懐逺𠉀檉來分都亮地檉至先伏壯士於兩廂啓邦入突出縛斬之隨行者皆斬即下令啓邦妻莫氏代理永定帖然後子萌發襲萌發傳子世興世興傳子英英傳子盛春
  國朝順治九年予舊職盛春死國相襲國相傳子廷璧㕘名宦志
  東蘭州在府西南古百粤地唐為羈縻州𨽻邕州都督府宋置蘭州元改東蘭州明因之𨽻慶逺府其先宋有韋君朝者居文蘭峒為土夷長依綏南砦家焉傳子宴閙崇寧五年内附因置州以宴閙知州事俾世其官明洪武十二年韋富撓遣其家人韋錢保詣闕上故元所授印貢方物錢保匿富撓名以為己物因以錢保知東蘭州設流官吏目佐之既而錢保徵斂暴急民不堪命擁富撓以作亂廣西都司執錢保除官代之永樂九年韋萬目襲萬目死子質襲傳子濟民無嗣以萬目弟萬喜之子爵襲爵死子翫襲翫傳子興宗興宗傳子祖鋐𢎞治十二年祖鋐集衆五千從思恩府岑濬攻田州大肆殺掠南丹州土官莫繼恒奏祖鋐擅調人馬强占地方上命兩廣鎮巡官勘之岑濬伏誅祖鋐獲倖免子正寳襲征廣東九連山亡於軍子虎臣襲虎臣死子起雲尚幼以叔虎林借襲虎林頗知文墨由是官族兵目有漢人衣冠嘉靖十年虎林有疾乃以起雲襲起雲傳子應龍應龍以老告休立幼子文韜應龍弟應虬糾南那鄰兵攻之萬厯十四年文韜死頭目陳星陳䝉等欲立其幼子文畧圖専擅乃囚應龍於武篆殺家丁執官男文煃藏匿州印叅議陳性學計取應龍文煃收其印信星䝉遂據寨叛因調兵擒陳星等戮之以文煃襲文煃被殺以叔應虬之子文燦襲文燦傳子繼宗繼宗傳子光祚
  國朝順治九年予舊職生三子兆虎兆象兆麟俱幼以從子兆羆代襲兆羆傳子國忠國忠無嗣以光祚次子兆象襲兆象傳子國棟國棟死子朝輔襲朝輔族人韋咬自其先私據届里仇殺相尋積年所雍正七年知府徐嘉賔設法離咬羽黨購親信開誠勸諭咬父子翻然悔悟投欵請於督撫分别安挿之以東院内六哨改設流官知州降朝輔為州同分轄鳳山外六哨朝輔死弟朝佐襲㕘舊志思恩府
  田州地接南寧泗城東蘭奉議界古百粤地漢屬交阯唐𤣥宗天寳元年改為横山郡肅宗乾元元年復為田州𨽻邕州宋屬邕州横山寨元置田州路軍民總管府屬湖廣行省明改為田州府省來安府入焉尋復為州其先岑氏明洪武元年土官岑伯顏以二路歸附因錫印授世襲伯顔傳子永通永通傳子祥祥傳子紹紹老傳嫡子鏞頭目吕趙挾庶長子鑑拒紹逐鏞當事者令鏞寄住省城以鑑襲趙遂縱兵掠隣縣殺鑑既而鑑子玹亦故趙以幼孫吕嬰冒襲都御史葉盛討趙斬之鏞仍掌府事鏞傳子溥溥二子長猇次猛猇以失愛殺溥土目黄驥李蠻殺猇猛方四嵗驥䕶之赴梧州告襲歸至南寧李蠻遣兵來迎驥恐蠻分已權誣蠻為變比至田州李蠻拒不納驥復以猛奔思恩𢎞治十一年都御史鄧廷瓚檄濬歸猛濬不從尋以兵徵之濬始釋猛督府納之田州猛與濬由是搆釁濬集泗城東蘭州兵陷田州猛走免都御史潘蕃討濬誅之改流官降猛福建平海千户正徳初猛賂太監劉瑾矯詔以猛為田州府同知猛撫遺民兵威復振㑹以從討江西華林峒賊功稍遷指揮同知十三年襲破龍州十六年襲泗城州殺土官岑接嘉靖初思恩府頭目劉召叛㕘將李璋調猛合攻猛子邦彥逗遛後期以致兵敗都御史盛應期請征之未報應期去都御史姚鏌代之亦請征猛遂發兵八萬分道並進猛長子邦彥守工堯隘指揮沈希儀撃斬之諸軍繼入猛懼謀出奔而歸順知州岑璋猛婦翁也其女失愛屏居璋欲藉此報猛乃誘猛走歸順鴆殺之先是猛三子邦彥敗死邦佐出後其族武靖知州邦相亡走邦彥側室子芝褓匿民間姚鏌見岑氏單弱計田州可遂滅乃陳疏請流官治田州從之未幾田州土目盧蘇糾思恩土目王受等挾邦相反兩江皆震乃起王守仁總制軍務時諸夷聞守仁先聲皆股慄聽命守仁顧益韜晦以明年至南寧使人約降蘇受蘇受許諾比入軍門守仁數之論杖一百乃上疏言治田州非岑氏不可請降田州府為田州以岑邦相為判官分設土巡檢以盧蘇等為之以殺其勢朝議許之以岑邦相為判官分設十八土巡檢司以張祐充副總兵鎮思田盧蘇自矜興復岑氏功威行部中邦相擁虚位遂與盧蘇有隙祐亦以他事憾邦相時邦彦之子芝髫齔矣祐搜得之育之别室邦相欲購殺芝賴祐潛挈之至梧得免十三年盧蘇遣人刺邦相弗克邦相遂與土目羅玉戴慶謀伐蘇蘇覺之以計執玉慶斬之因刦諸土目弑邦相乃賂都御史陶諧言邦相病死無後芝當立諧遂縱芝歸田州於是猛仲子邦佐爭立而鎮安府泗城州東蘭州那地州諸土舎咸憤盧蘇以僕弑主助邦佐攻田州入之殺掠萬人盧蘇僅以身免兩江大駭㑹諧憂去都御史潘旦蔡經相繼代之咸不欲反諧前議遂言邦相不孝奪母贍田虐部下盧蘇因衆怨而殺之朝議果置蘇不問以芝襲知州事芝傳子太夀太夀傳弟太禄太禄死子懋仁襲萬厯三十四年安南夷冦下雷歸順等州懋仁督兵堵禦有功加㕘將懋仁傳子廷鐸時流賊猖獗屢赴征調著勤勞授右都督管州事
  國朝順治初廷鐸有疾遣庶長子漢貴歸誠予舊職漢貴死兄漢隆襲漢隆無嗣傳弟漢華漢華傳子應裕應裕傳弟應祺應祺招集流亡開墾田野請建文廟置義倉貯榖以備荒頗勤於職節舊志上林縣在田州東宋置𨽻横山寨元屬田州路明初仍屬田州世宗嘉靖初改𨽻思恩軍民府其先黄氏失名明洪武二年土官黄嵩歸附授世襲知縣佐以流官典史按土官底簿作元末黄京襲知縣京死子自誠幼其弟廓署縣事洪武十年自誠襲自誠傳子嵩嵩傳子伯福一作慶伯福傳子淵淵傳子燧燧傳子順順傳子文瓉文瓉傳子廷倫廷倫傳子允璋允璋傳子徳勲徳勲傳子祚耀祚耀無嗣傳弟祚芝祚芝死無嗣傳徳勲之弟應願子國安襲
  國朝順治初予舊職傳子玉奎玉奎傳子爵泰爵泰傳子瑞麒訂舊志
  白山司在府東北其先王青江南上元人宋皇祐間隨狄青征邕有功撥丹良堡䕃世襲土舍二十四傳至王受明嘉靖七年與盧蘇等搆亂思恩都御史王守仁曲貸之授以土巡檢職俾世襲受傳弟珍珍傳子對隨征懐逺陣亡無嗣傳弟吳吳傳子觀觀傳子回回傳子龍光龍光傳子萬化萬化傳子如綸
  國朝予舊職如綸傳子一璋一璋傳子維翰維翰以疾休子之純襲訂舊志
  興隆司在府北明置其先韋貴山東鄒縣人明嘉靖初隨王守仁征𠞰岑猛有功受冠帶舍人七年與世襲土巡檢職貴傳子盧盧傳子觀觀傳子應材應材無嗣傳弟陸恩子大任大任傳子承業承業傳子萬安
  國朝順治十七年予舊職傳子忠耀忠耀死遺腹子世伯尚未生以弟忠顯襲忠顯死仍以忠耀子世伯襲世伯傳子紹徽訂舊志
  那馬司在府西明置其先黄理江南定逺人嘉靖初隨王守仁征𠞰有功㑹那馬司蘇關故絶以理管司事世襲土巡檢理死傳子暘暘傳子如金如金傳子中通中通傳子大賢大賢傳子天倫
  國朝予舊職天倫有子俱未襲死以中通孫天元襲天元傳子廷玉廷玉傳子君尚君尚傳子宏緯舊志定羅司在府西北明置其先徐伍江南崑山人嘉靖七年隨王守仁征𠞰有功授職土巡檢世襲伍傳子浩浩傳子善孟善孟傳子號號子承印襲故無嗣以善孟弟善金襲善金傳子國國傳子勝勝傳子道亨道亨傳子士煥士煥傳子朝佐
  國朝予舊職朝佐傳子天相天相早故無嗣以士煥族弟士珍襲士珍有子國璽未襲死傳弟士賢士賢傳子國丞叅舊志
  舊城司在府西明置其先黄集讀江南無錫人嘉靖七年隨王守仁征𠞰有功授職世襲土巡檢傳子宗石宗石傳子慶元慶元傳子政攻傳子如坤如坤故無嗣弟如乾襲如乾傳子璽璽傳子世勲
  國朝投誠予舊職世勲死無子以叔寧之子世忠襲世忠傳子永安訂舊志
  下旺司在府西北明置其先韋良保東蘭州人明嘉靖七年隨征王受有功授世襲土巡檢職良保傳子徳載徳載傳子文明文明傳子明揚明揚傳子顯威顯威傳子天慶天慶傳子隆基隆基傳子聖恩聖恩無嗣養聖還之子際絃為子襲
  國朝予舊職際絃傳子廷傑廷傑傳子漢統漢統傳子仕秀㕘舊志
  安定司在府北明置其先潘良嘉靖七年隨王守仁征岑猛授職世襲土巡檢良傳子寳寳傳子廷紀廷紀傳子玉玉傳子應奎應奎無嗣故弟應璧襲
  國朝予舊職傳子如禄如禄傳子宗藩宗藩傳子宏武㕘舊志
  都陽司在府西北明嘉靖初置其先黄留湖廣漢陽人隨王守仁征𠞰有功授職世襲土巡檢留死無嗣弟羅襲羅傳子光崇光崇傳子成成傳子福福傳子承祖承祖傳子河清河清傳子忠䕃忠䕃傳子祐祐無嗣以忠䕃之弟忠輔襲忠輔傳子宏恩宏恩為興隆土官韋承業謀殺無嗣弟宏義襲未幾故亦無嗣以忠䕃季弟忠佐子宏㑹襲宏㑹無嗣
  國朝順治初忠䕃庶兄忠國之孫周襲周傳子金鼎金鼎傳子玉璠玉璠傳子宗保訂舊志
  古零司在府東環接上林武縁界明置其先覃益山東益都人明𢎞治間從征交阯授土舍嘉靖初隨王守仁𠞰平叛亂授世襲土巡檢職益傳子文顯調征大藤峽有功加授千總文顯傳子桂桂傳子大欽大欽傳子達道達道傳子應爵應爵傳子恩錫
  國朝予舊職恩錫傳子鼎翰鼎翰傳子懋勲懋勲傳子績成舊志
  泗城府
  泗城府在省西古百粤地宋置泗城州𨽻邕州横山寨元𨽻田州路明𨽻思恩府始祖岑仲淑浙之餘姚人善岐軒術宋仁宗朝從狄武襄征儂冦克柳城破邕州智髙既平朝議以仲淑鎮其地都督桂林象郡三江諸州兵馬仲淑死子自亭襲自亭死子翺襲翺死無嗣弟翔襲翔死子英襲英尤多防禦功祀思恩名宦英傳子雄雄傳子世興世興傳子怒木罕怒木罕傳子福廣福廣傳子善忠明洪武初善忠以地歸附授世襲知州設流官吏目佐之善忠生三子長子振次子成三子徳善忠死長子振襲子成管上林峝子徳管安隆峝子振時冦利州官軍討平之子振死子均襲均生二子長瑄次琮均死瑄襲瑄死無嗣妻盧氏署州事永樂二十二年詔授女官知州宣徳亡年以琮之子豹襲豹與盧氏有隙仍攻奪利州岑顔地互相訐奏總兵柳溥勘議將泗城州古那地易利州利甲莊屢曉諭豹不悛仍逐程縣流官知縣攻殺上林長官司岑志傑盡據其地豹死子應襲應又與思城州土官岑欽連兵攻掠田州欽為官兵所敗應復援之入城𢎞治四年都御史秦紘暴其罪狀奏乞𠞰捕不果應無嗣弟接圖攘位潛謀思城土官岑欽殺應接恃富强凌轢諸州擅殺安隆土官岑文瓊及其弟文昂誘上林長官司黄瑶鴆之嘉靖元年田州岑猛糾諸州攻入泗城殺接俘掠不可勝計接子璋未襲死以璋子施襲施傳子紹勲紹勲傳子雲漢雲漢傳子兆禧兆禧無嗣以雲漢嫡孫繼禄襲
  國朝順治十五年隨征滇黔有功改為泗城軍民府土知府添設流官同知經歴教授等官繼禄死子齊岱襲齊岱傳子映宸雍正五年映宸以罪㕘革改設流官知府節舊志












  廣西通志卷六十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封建
  封建制因時異漢晉而下諸王建國以及五等酬庸大率分土食封僅有名號又或時為贈爵資於變通何多論焉顧與粤西分地有涉者考綴其畧表次如左其自粤尉佗諸人列傳可詳者附紀於後非徒尚封爵崇也原夫所以封與夫所以廢亦足以資鏡得失用存往躅之一云爾志封建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以上漢封爵王三人王子侯一人附南粤小王一人























  以上晉封爵郡公二人縣公一人縣侯一人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以上宋封爵諸王三人侯一人縣子一人












  以上南齊封爵王二人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以上梁封爵王二人縣公一人縣侯一人子男各一人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以上陳封爵王二人郡公二人縣侯一人

























  以上唐封爵王四人小王子王二人郡公二人縣侯縣男各一人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以上五代封爵梁王三人唐王一人附南漢小王













  以上宋封爵見宗室表共五人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六十二>









  以上明封爵宗室王一人諸藩小王五人勲封伯三人





  封建列傳
  漢
  南越王趙佗真定人也秦定揚粤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適徙民與粤雜處二世時佗為龍川令南海尉任囂病且死被佗書行尉事囂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陽山湟谿關曰盜兵且至急絶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吏以其黨為守假秦已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粤武王髙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不誅十一年遣陸賈立佗為南粤王授璽綬與剖符通使使和輯百粤毋為南邊害越地與長沙接境高后時有司請禁粤關市鐵器佗曰髙皇帝立我通使物今髙后聽䜛臣别異蠻夷隔絶器物此必長沙王計欲倚中國擊滅南海并王之自為功也於是佗乃自尊號為南粤武帝發兵攻長沙邊敗數縣髙后遣將軍隆慮侯竈擊之㑹暑濕士卒大疫兵不能隃嶺嵗餘髙后崩即罷兵佗因此以兵威財物賂遺閩粤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里迺乗黄屋左纛稱制與中國侔文帝元年初鎮撫天下使告諸侯四夷從代來即位意諭盛徳焉迺為佗親冢在真定置守邑嵗時奉祀召其從昆弟尊官厚賜寵之詔丞相平舉可使粤者平言陸賈先帝時使粤上召賈為太中大夫謁者一人為副使賜佗書賈至南粤王恐乃頓首謝願奉明詔長為藩臣奉貢職於是下令國中去帝制黄屋左纛因為書稱臣謝陸賈還報文帝大悦遂至孝景時稱臣遣使入朝請武帝建元四年卒佗孫胡立十餘嵗薨諡曰文子嬰齊立薨諡曰明子興立其丞相吕嘉反謀殺漢使者及興立明王長男越妻子建徳為王元鼎六年樓船將軍楊僕等攻破粤人獲建徳國除節漢書
  長沙王吳芮秦時番陽令也甚得江湖間民心號曰番君沛公攻南陽遇芮之將梅鋗與偕攻析酈降之及項羽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諸侯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其將梅鋗功多封十萬户為列侯項籍死漢王以鋗有功從入武關故徳芮徙王長沙五年詔曰故衡山王吳芮與子二人兄子一人從百粤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長沙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為長沙王都臨湘一年薨諡曰文王子成王臣嗣薨子哀王回嗣薨子共王右嗣薨子靖王羌嗣羌無子薨國絶史記
  五代
  楚王馬殷字霸圖許州鄢陵人初為孫儒裨將楊行密據宣州儒以兵圍之久不克遣殷與劉建峯掠食旁縣儒死乃推建峯為帥殷為先鋒有衆數萬乾寜元年入湖南次澧陵潭州刺史鄧處訥發邵州兵戍龍回關建峯等至關降其戍將蔣勲直趨潭州殺處訥僖宗授建峯湖南節度使殷為馬步軍都指揮使建峯為其下所殺軍中推行軍司馬張佶為帥佶語諸將曰馬公英勇可共立之乃遣姚彥章迎殷於邵州殷至謁佶於府庭佶下率將吏北面再拜以位與之時乾寜三年也唐拜殷潭州刺史殷遣其將秦彥暉李瓊等攻連邵郴衡道永六州皆下之桂管劉士政懼遣其將陳可璠王建武等率兵守全義嶺殷遣使聘於士政使者至境上可璠等不納殷怒遣瓊等以兵七千攻之擒可璠等及其兵二千餘人悉阬之遂圍桂管虜士政盡取其屬州殷表瓊桂管觀察使四年拜殷武安軍節度使初殷弟賨為楊行密所執賨從行密攻戰數有功行密愛之問賨誰家子賨曰馬殷弟也行密乃厚禮遣賨歸殷大喜表賨節度副使梁太祖即位殷遣使修貢太祖拜殷侍中兼中書令封楚王袁州刺史吕師周勇健豪俠通緯候行密疑之使使詗其動靜師周懼謂裨將綦母章曰吾與楚人為敵境常望其營雲氣甚佳且聞馬公仁者待士有禮欲逃死於楚可乎章曰公自圖之章舌可斷語不泄也師周以兵獵境上乃奔於楚綦母章縱其家屬隨之殷聞師周至大喜曰吾方南圖嶺表而得此人足矣以為馬步軍都指揮使率兵攻嶺南取昭賀梧䝉龔富等州殷表師周昭州刺史朗州雷彥恭攻平江許徳勲擊敗之殷遣秦彥暉攻朗州彥恭奔吳執其弟彥雄等七人送於梁於是澧州向瓌辰州宋鄴溆州昌師益等率溪峒諸蠻皆附於殷殷乃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册府置官屬太祖拜殷天册上將軍末帝時加殷武安武昌靜江寧逺等軍節度使洪鄂四面行營都統唐莊宗滅梁殷遣其子希範修貢京師上梁所授都統印莊宗問洞庭廣狹希範對曰車駕南巡纔堪飲馬爾莊宗嘉之莊宗平蜀殷大懼表求致仕莊宗下璽書慰勞之明宗即位遣使修貢并賀殷初兵力尚寡與楊行密成汭劉龑等為敵國殷患之問䇿於其將高郁郁曰成汭地狹兵寡不足為吾患劉龑志在五管而已楊行密孫儒之仇雖以萬金交之不能得其歡心然尊王伏順霸者之業也今宜内奉朝廷以求封爵而外誘鄰敵然後退修兵農畜力而有待爾於是殷始修貢京師郁又諷殷鑄鉛鐵錢以十當銅錢一又令民自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算嵗入萬計由是地大力完數邀封爵天成二年明宗封殷楚國王有司言無封國王禮請如三公用竹册乃遣尚書右丞李序持節以竹册封之殷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承制自置官屬以弟賨為靜江軍節度使子希振武順軍節度使次子希聲判内外諸軍事諡其曽祖筠曰文肅祖正曰莊穆父元豐曰景莊立三廟長興元年殷卒諡曰武穆子希聲立三年卒弟希範立開運四年卒諡文昭同母弟希廣立為兄希萼所害乾祐三年希萼自立其弟希崇與楚舊將徐威等謀作亂囚希萼於衡山亦自立請臣李景節五代史南海王劉隠其祖安仁上蔡人父謙為廣州牙將唐乾符五年黄巢攻破廣州去畧湖湘間廣州表謙封州刺史賀州鎮遏使以禦梧桂以西嵗餘有兵萬人戰艦百餘艘謙三子曰隠台巖謙卒廣州表隠代謙封州刺史乾寜中節度使劉崇龜死嗣薛王知柔代為帥行至湖南廣州將盧琚覃玘作亂知柔不敢進隠以封州兵攻殺琚玘迎知柔知柔辟隠行軍司馬其後徐彥若代知柔表隠節度副使委以軍政彥若卒軍中推隠為留後天祐二年拜隠節度使梁開平元年加檢校太尉兼侍中二年兼靜海軍節度安南都䕶三年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南平王隠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數有功於嶺南遂有南海隠復好賢士是時天下已亂中朝人士以嶺外最逺可以避多㳺焉唐世名臣謫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孫或當時仕宦遭亂不得還者皆客嶺表王定保倪曙劉濬李衡周傑楊洞潛之徒隠皆招禮之及龑僭號為陳吉凶禮法為國制度畧有次序皆用此數人焉乾化元年進封隠南海王是嵗卒年三十八弟龑立初名巖母段氏生龑外舍謙妻韋氏素妬殺段氏養為已子及長善騎射辟薛王府諮議㕘軍乾化二年除清海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同平章事三年加檢校太傅末帝即位悉以隠官爵授龑襲封南海王唐末南海最後亂僖宗以後大臣出鎮者天下皆亂無所之惟除南海而已自隠始亦自立是時交州曲顥桂州劉士政邕州葉廣畧容州龎巨昭分據諸管盧光稠據䖍州以攻嶺上其弟光睦據潮州子延昌據韶州髙州刺史劉潛及江東七十餘寨皆不能制隠攻韶州龑曰韶州所賴者光稠擊之䖍人必應應則首尾受敵此不宜直攻而可以計取隠不聽果敗而歸因盡以兵事付龑龑悉平諸寨遂殺昌魯等更置刺史卒出兵攻敗盧氏取潮韶又西與馬殷爭容桂殷取桂管虜士政龑取容管逐巨昭又取邕管隠龑自梁初受封爵禀上朔而已貞明三年龑即皇帝位國號大越改元曰乾亨立三廟置百官龑性聰悟而苛酷毎視殺人不覺朶頤垂涎人以為真蛟蜃也又好奢侈悉聚南海珍寳以為玉堂珠殿二年祀天南郊大赦境内改國號漢三年册越國夫人馬氏為皇后馬氏楚王殷女也四年春置選部貢舉放進士明經十餘人如唐故事嵗以為常七年唐莊宗入汴龑懼遣宫苑使何詞入詢中國虛實詞還言唐必亂不足憂龑大喜九年白龍見南宫三清殿改元白龍更名龑以應龍見之祥有胡僧言䜟書滅劉氏者龑也龑乃採周易飛龍在天之義為龑字音儼以名焉四年楚人以舟師攻封州封州兵敗於賀江龑懼以周易筮之遇大有遂赦境内改元曰大有遣將蘇章以神弩軍三千救封州章以兩鐵索沈賀江中為巨輪於岸上築堤以隠之因輕舟迎戰陽敗而奔楚人逐之章舉巨輪挽索鎖楚舟以强弩夾江射之盡殺楚人三年遣將李守鄘梁克貞攻交阯擒曲承美承美至南海龑登儀鳳樓受俘謂承美曰公常以我為偽廷今反面縛何也承美頓首伏罪乃赦之承美顥子也克貞又攻占城掠其寳貨而歸五年封王諸子九年遣將軍孫徳成攻䝉州不克十年交州牙將皎公羡殺楊廷藝故將吳權攻交州公羡來乞師龑封子洪操交王出兵白藤以攻之龑以兵駐海門權殺公羡逆戰海口植鐵橛海中權兵乗潮而進洪操逐之潮退舟還轢橛者皆覆之洪操戰死龑收餘衆而還十五年龑卒子玢立初名洪度荒恣無政為其下所殺弟晟立晟初名洪熙封晉王既弑玢遂自立改元曰應乾晟立不順懼衆不服乃益峻刑法以威衆已而洪杲屢請討賊隂勸晟誅思潮等以止外議晟大怒使者夜召洪杲洪杲知不免涕泣與家人訣别至則殺之冬晟祀天南郊改元曰乾和二年夏遣洪昌祠隠陵於海曲至昌華宫晟使盜刺殺之洪昌最賢龑素所欲立者晟尤忌之故先及害諸弟相次皆見殺六年遣工部郎中知制誥鍾允章聘楚以求婚楚不許允章還晟曰馬公復能經畧南土乎是時馬希廣新立希萼起兵武陵湖南大亂允章具言楚可攻之狀嵗乃遣巨象指揮使吳珣内侍吳懐恩攻賀州已克之楚人來救珣鑿大阱於城下覆箔於上以土傅之楚兵逼城悉陷阱中死者數千楚人皆走珣等攻桂州及連宜嚴梧䝉五州皆克之掠全州而還九年冬又遣内侍潘崇徹攻郴州李景兵亦在與景徹等遇戰大敗景兵於宜章遂取郴州故時劉氏有南宫大明昌華甘泉玩華秀華玉清太微諸宫凡數百不可悉紀宦者林延遇宫人盧瓊仙内外専恣為殺戮晟不復省嘗夜飲大醉以𤓰置伶人尚玉樓項拔劍斬之以試劍因并斬其首明日酒醒復召玉樓侍飲左右白已殺之晟歎息而已十年湖南王進逵以兵五萬率溪峒蠻攻郴州潘崇徹敗逵於蠔石斬首萬餘級交州吳昌濬遣使稱臣求節鉞昌濬者權子也權自龑時據交州龑遣洪操攻之洪操戰死遂棄不復攻權死子昌岌立昌岌卒弟昌濬立始稱臣於晟晟遣給事中李璵以旌節招之璵至白州昌濬使人止璵曰海賊為亂道路不通璵不果行顯徳三年世宗平江北晟始惶恐遣使修貢於京師為楚人所隔使者不得行晟憂形於色又嘗自言知星末年月食牛女間出書占之歎曰吾當之矣因為長夜之飲十六年卜葬域於城北運甓為壙晟親臨視之是秋卒子鋹立鋹尤愚而虐不修國事開寳四年俘入宋降封恩赦侯節五代史
  靖江王守謙少名鐵柱又名煒高皇帝長兄南昌王之孫大都督文正子也文正守南昌數慢高帝令以罪謫死洪武三年封鐵柱為靖江王更名守謙命耆儒趙壎為長史傅之既長之國桂林守謙表謝帝覽之淚下沾襟敕其文武從臣曰從孫幼而逺鎮西南善導之為著昭鑒録守謙知書而性特戾狎比小人肆為淫虐帝不忍置之法召還京師誡諭守謙不知悔復作詩怨望乃廢為庶人七年復其爵使鎮雲南貪暴如故召還安置鳳陽復不悛帝乃召至京師撻而錮之二十五年卒命其子贊儀為世子留京師贊儀恭慎好學能書三十年春使省視晉燕周楚齊蜀湘代肅遼慶谷秦諸王叔父周覽天下山川風土以廣其意永樂初之國成祖使蕭用道為其府長史用道佐王以善王亦敬禮之他日問用道曰古今人何多好名也用道曰名之與實猶形影也豈在好哉王第好其實東平河間非有其實能有令名乎王薨諡悼僖子佐敬嗣薨諡崇簡長子相承先王卒子規裕嗣進封長子為悼順王規裕薨諡昭和子約期嗣以孝謹聞然病癎薨諡端懿子經扶嗣好學問嘗為敦義箴薨諡安肅子邦薴嗣薨諡恭恵子任昌嗣薨諡康僖子履燾嗣薨諡温裕亡子康僖王弟任晟以輔國將軍進封為王節名山蔵






  廣西通志巻六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三
  名宦
  利澤施於民而後名聲著於時名固不可倖得也一介之士存心利物於人有濟宦又不在大小也粤稽往昔任延奠交州徐申靖邕管陸績載石栁宗元種柑宫牆俎豆史乗贊美下至黄童白叟亦莫不艷稱之恵心之孚不疾而至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有位君子仰思先哲内省治行其各知所以自勗也夫志名宦
  
  史禄始皇時以史禄監郡始皇伐百粤史禄轉餉鑿渠通糧道自海陽山疏水源以湘水北入於楚而融江為牂牁下流南入於海逺不相謀為磯以激水於砂磕中疉石作鏵派湘之流而注之融激行六十里置陡門三十六使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既通舟楫又利灌溉號為靈渠及漢馬援征徵側繼䟽之以濟師徒引饋運皆禄之遺蹟有功於粤首祀海陽靈濟祠舊志
  任囂始皇將也始皇滅楚始遣王翦平百粤用屠睢為尉統五軍討不服粤人遁入叢薄而隂置雄傑將攻睢殺之始皇大怒發兵拜囂南海郡尉畧定揚粤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戍人五十萬戍五嶺囂又能和輯粤衆遂定粤亂後諸侯兵起知揚粤必有偏霸者乃築闗隘以遏冦虐保障其民至二世時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豪傑蠭起南海僻逺恐盜兵侵此吾欲興兵絶新道自備待諸侯變且番禺負山阻險南北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可為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語者故召公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佗因得雄據揚粤秦末四方干戈相尋獨南海晏然囂實遺之今瀧口有任將軍廟云舊志㕘趙佗傳
  
  路博徳西河平州人元鼎五年下詔討南越博徳以衛尉授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横浦漢書作湞水歸義越侯鄭嚴為戈船將軍出零陵下灕水田甲為下瀨將軍下蒼梧使馳義侯何遺别將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牁江㑹番禺建徳吕嘉皆城守博徳軍西北㑹日暮樓船攻敗越人越素聞伏波名乃為營遣使招降者賜印綬復縱令相招遲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徳夜與其屬亡入海伏波因問所得降者知其處追獲之其蒼梧王趙光桂林監居翁等皆降遂以其地為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今蒼梧鬱林博徳所開也㕘史記及前漢書
  郭孚太原人武帝時為光禄大夫元鼎中帝之遣安國少季終軍等諭南粤也命孚為偏將軍副伏波將軍屯桂陽待使者南粵王興與太后摎氏將行其相吕嘉不從反殺太后及王并殺漢使者以兵撃漢將韓千秋等滅之於是伏波將軍帥師下湟水而留孚守桂陽撫輯其民極有恵愛南粤平孚以無戰功不得侯比卒桂陽民感其徳建廟祀之廣東通志
  来漢南陽新野人武帝時為光禄大夫元鼎中命副樓船將軍楊僕伐粤出豫章下横浦僕性酷烈所至民苦鋒鏑漢以寛厚濟之粤人多藉全活甞自謂吾志在活人人食我徳後昆其庶有興乎及光武時征羌侯歙為中興勲臣其裔孫也舊志羅宏荆州長沙人元封五年初置交阯部刺史察所部郡國治蒼梧郡往刺史多以荒逺行部罕遍部吏因得恣其貪殘宏為刺史春行冬息遍歴所部問詢疾苦太守多解綬請罪宏亷實舉發一時貪殘為之斂迹舊志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夀春人以明經甲科為郎出補榖陽長舉髙第遷上蔡長視民如子所居見稱述超拜零陵太守後遷南陽太守其治如上蔡善政及民為循吏最舊志㕘漢書
  錫光漢中人平帝時為交阯太守敎導民夷漸以禮義化王莾末閉境拒守建武初遣使貢獻封鹽水侯嶺南華風實光始之云漢書
  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其先趙奢為趙將號馬服君子孫因為氏建武十七年交阯女子徵側徴貳反攻沒其郡九真日南合浦蠻夷皆應之冦畧嶺外六十餘城側自立為王乃拜援為伏波將軍以扶樂侯劉隆為副督樓船將軍段志等擊之遂縁海而進隨山刋道千餘里十八年春軍至浪泊上與賊戰破之斬首數千級降者萬餘人援追徴側等至禁溪數敗之賊遂散走明年正月斬徴側徴貳傳首洛陽封援為新息侯復將樓船大小二千餘艘戰士二萬餘人撃九真賊徴側餘黨都羌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餘人嶠南悉平援所過輒為郡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條奏越律與漢律駮者十餘事與越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自後駱越奉行馬將軍故事二十年秋振旅還京師援善别名馬於交阯得駱越銅鼔乃鑄為馬式以上之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愛其實大欲傳其種軍還載一車援卒後有譖之者誣以為明珠文犀帝怒妻子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至肅宗建初三年追諡忠成侯節後漢書本傳
  劉隆字元伯南陽安衆侯宗室也建武十七年封扶樂鄉侯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徴側等隆别於禁溪口破之獲其帥徴貳斬首千餘級降者二萬人以功更封長平侯本傳
  李善字次孫南陽人本同縣李元蒼頭也建武中元家相繼疫殁惟孤兒續始生數旬諸奴婢欲謀殺續而分其貲善濳負續逃隠瑕丘親自哺養乳為生湩雖在孩抱奉之不異長君續年十歳與俱歸訟之官收諸奴婢悉置法瑕丘令鍾離意上書薦善行状光武詔拜善及續並為太子舍人顯宗時辟為公府以能理劇再遷日南太守到官以恵愛為政懐来異俗遷九江太守未至道病卒節舊志引後漢書
  任延字長孫南陽宛人也年十二為諸生學於長安明詩易春秋顯名太學建武初詔徴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獵為業不知牛耕民常告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鑄作田器教之墾闢田疇嵗嵗開廣百姓充給又駱越之民無嫁娶禮法不識父子夫婦之倫延乃移書屬縣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齒相配其貧無禮聘令長吏以下各省奉禄以賑助之同時相娶者二千餘人然後産子者始知種姓咸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為任於是徼外蠻夷夜郎等慕義保塞延遂止罷偵候戍卒九真人生為立祠舊志引後漢書循吏傳
  谷朗耒陽人事繼母以孝聞建武中仕至大中大夫值交阯叛遣朗征之經番禺牂牁威聲大著事平遷九真太守舊志
  胡貢一名寵南郡華容人和帝永元元年辟為交阯都尉南撫桂陽東綏番禺延見將吏禮洽法行軍旅大治在郡六年枹鼔頓息民夷歸附上下安之舊志
  喻猛字驕孫豫章人和帝時為蒼梧太守以清白為治郡人歌之西江志
  綦毋俊㑹稽上虞人安帝時為交阯刺史元初三年合浦蠻反遣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討之俊以蒼梧當合浦下蠻或流刼猝難回顧乃先保障蒼梧後往合浦所向摧靡功當封賞上書歸功於逴詔下美之廣東通志
  陳臨字子然南海人郡舉孝亷永建中官蒼梧太守推誠而理導人以孝弟民有遺腹子為父報怨殺人為吏所獲臨知其無嗣令其妻侍獄中後産一男郡人歌其徳建安中徴為廷尉節舊志
  張喬南陽人順帝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蠻夷糾數千人攻象林燒城寺殺長吏交阯刺史樊演發交阯九真兵萬餘人救之賊勢轉盛㑹侍御史賈昌使日南即與州郡并力討之不利帝以為憂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掾屬問方畧大將軍從事中郎李固謂喬前在益州有破虜功可任用平賊帝即拜喬為交阯刺史喬至開誠撫諭並皆解散嶺外復平舊志
  周敞汝南人順帝時為交阯刺史懐柔民夷甚有威恵舊志
  祝良字邵卿長沙臨湘鄉人順帝永建中為湞陽令永和中遷九真太守嶺南徼外蠻犯合浦象林等郡殺刺史良單車入蠻中設方畧招以威信降者數萬人皆為良築起府寺嶺外遂定後漢書陳茂字君恵汝南人仕為交阯别駕舊時刺史行部不涉漲海永和中盜賊起日南九真海濵皆震刺史周敞涉海遇風船欲覆茂拔劍呵水神風即息人望之以為神明後為荆州刺史廣東通志
  唐頌字徳雅番禺人為布山令縣屬鬱林民夷雜居號難治頌寛和為理不事威讋民感其政無梗化者及卒百姓祀之舊志
  陳稚升東漢時為蒼梧太守治尚清静民咸化之囹圄常空舊志
  陳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也少涉儒學善律令陽嘉中舉孝亷稍遷繁陽令復辟公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桂陽黠賊李研等羣聚冦鈔陸梁荆部州郡懦弱不能制太尉楊秉表球為零陵太守球到設方略朞月間賊虜消散而州兵朱蓋等反與桂陽賊胡蘭數萬人轉攻零陵零陵下濕編木為城不可守禦郡中惶恐掾吏白遣家避冦球怒曰太守分國虎符受任一邦豈顧妻孥而損國威重乎復言者斬乃悉内吏人老弱與共守城弦大木為弓羽矛為矢引機發之逺射千餘歩多所殺傷賊復激流灌城球輒於内因地勢反決水淹賊相拒十餘日不能下㑹中郎將度尚將救兵至球募士卒與尚共破斬朱蓋等賜錢五十萬拜子一人為郎遷魏郡太守後漢書
  夏方九江人建康元年為交阯刺史時日南蠻夷千餘人攻縣邑煽動九真與相連結方開誠招諭賊皆降服以功遷桂陽守延熹三年居風人朱達為亂屯據益盛復拜方交阯刺史方威恵素著日南宿賊聞之二萬餘人相率詣降後漢書
  魏朗字少英㑹稽上虞人也少為縣吏為兄報讐殺人亡命到陳國從博士卻仲信學春秋圖緯又詣太學授五經初碎司徒府再遷彭城令永夀三年九真蠻相聚攻殺太守兒式戰死詔賜錢官其子以朗為九真都尉到官奬厲吏兵討破羣賊斬首二千級桓帝嘉其功徴拜議郎累官至尚書被黨議免歸後漢書本傳
  沈景桓帝時為交阯都尉屯兵圉馬新厥政令馭蠻有功交部以寜舊志
  張磐字子石丹陽人為交州刺史延熹五年長沙零陵賊起攻入桂陽南走蒼梧時荆州刺史度尚廣募蠻夷明設購賞破其渠帥降者數萬人其餘黨入梧者磐自將擊之斬捕幾盡尚徴還京餘黨復熾尚恐磐上狀先誣奏磐乃徴磐下廷尉㑹赦磐不肯出獄吏曰天恩曠然而君不出何也磐曰前長沙賊胡蘭作亂荆州餘黨散入交阯磐身膺甲胄涉危履險討擊凶患馘斬渠帥餘賊鳥竄荆州刺史度尚畏罪誣奏受罪牢獄磐實不辜赦無所除忍以茍免磐不能也乞傳尚詣廷尉面對曲直足明真偽倘尚不徴磐寜埋骨牢檻終不虛出廷尉以其狀上乃徴尚詣廷尉辭窮抵罪以先有功得原磐在官以清白聞後漢書
  蔣晉荆州泉陵人靈帝時舉孝亷為汝南太守後遷交阯刺史入奏事應對不滯拜尚書在位清直廣東通志
  楊璇字機平㑹稽烏傷人也父扶交阯刺史有理能名璇初舉孝亷靈帝時為零陵太守是時蒼梧桂陽猾賊相聚攻郡縣賊衆多而璇力弱吏人憂恐璇乃特制馬車數十乗以排囊盛石灰於車上繫布索於馬尾又為兵車専彀弓弩剋期㑹戰乃令馬車居前順風鼓灰賊不得視因火燒布索布然馬驚奔突賊陣因使後車弓弩亂發鉦鼔鳴震羣盜波駭破散追逐傷斬無數梟其渠帥郡境以清荆州刺史趙凱以璇冒功誣奏檻車徴璇防禁嚴宻璇乃噬臂出血書衣為章具陳破賊形勢又言凱所誣狀濳令親屬詣闕上之詔書原璇拜議郎抵凱罪璇三遷為渤海太守所在有異政仕至尚書僕射後漢書
  賈琮字孟堅東郡聊城人舉孝亷再遷為京兆令有政績舊交阯土多珍産明璣翠羽犀象瑇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前後刺史率多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賂財既盈給輒復求見遷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執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稱柱天將軍靈帝特勅三府精選能吏舉琮為交阯刺史琮到部詢其反狀咸言賦斂過重百姓莫不空竭京師遥逺告寃無所民不聊生故聚為盜賊琮即移書告示各使安其資業招撫流散蠲復徭役誅斬渠帥為大害者簡選良吏試守諸縣歳間蕩定百姓以安為之歌曰賈父来晩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犯在事三年為十三州最徴拜議郎後為度遼將軍舊志
  谷永建寜中為鬱林太守以恩信招降烏滸人十餘萬内屬開置七縣即今潯州府地郡人立祠祀之節漢書朱𮥼字公偉㑹稽上虞人也少孤以孝養致名太守徐珪舉為孝亷除蘭陵令政有異能為東海相所表㑹交阯部羣賊並起牧守不能制又渠賊梁龍等與南海太守孔芝反攻破郡縣光和元年拜𮥼交阯刺史令過本郡簡募家兵及所調分兩道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觀賊虛實宣揚威徳以震動其心既而與七郡兵俱進逼之遂斬梁龍降者數萬人旬月盡定以功封都亭侯後漢書本傳周乗字子居安城人建安中以侍御史為交州刺史上書云交州絶域習於貪濁强宗聚奸長吏肆虐侵漁萬民今為聖朝掃清一方時屬城解綬者三十餘人舊志㕘廣東志
  蜀漢
  李恢字徳昂俞元人昭烈入益州恢為庲降都督持節交州刺史昭烈崩高定恣睢於越嶲雍闓跋扈於建寜朱裒反叛於牂牁惟恢鎮南土與諸葛亮聲勢相倚以功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建興七年詔以交州屬吴乃徴恢還三國志
  
  霍弋字紹先南郡枝江人初仕蜀漢累官南安將軍入魏拜南中都督後領交州刺史以援吕興平交阯九真日南三郡功封列侯舊志
  楊稷犍為人景元四年吴將吕興以交阯叛歸魏魏以南中監軍霍弋遥領交州刺史弋表遣稷率牙將董元毛炅等往戍交阯吴交州刺史劉俊大都督修則將軍顧容前後三攻交阯稷皆拒破之鬱林九真皆降稷遣毛炅董元攻合浦戰於古城大破吴兵殺修則劉俊晉太始五年吴復遣將軍薛珝監軍虞汜蒼梧太守陶璜等率兵十萬攻交阯時霍弋已死外援不至城中食盡死亡者半將軍王約反降吴吴兵入城獲稷囚送入都稷至合浦嘔血死晉追贈交州刺史通鑑華陽國志
  毛炅建寜人從楊稷戍交阯古城之戰炅殺吴大都督修則稷表炅欝林太守及交阯城陷炅為吴所獲陶璜愛炅勇健欲活之炅謀欲殺璜璜乃戮之修則之子允生剖其腹割其肝炅厲罵而死通鑑華陽國志
  
  步隲字子山臨淮淮隂人為孫權主記累遷車騎將軍東曹掾建安十五年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領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時劉表所置蒼梧太守吴巨隂懐異心外附内違隲降意懐誘請與相見因斬徇之威聲大震於是交阯太守士燮兄弟相率奉命南土之賔自兹始也延康元年權遣吕岱代隲㑹昭烈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命隲上益陽以備蜀昭烈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隲周旋征討皆平之黄武二年遷右將軍左護軍改封臨湘侯至赤烏九年代陸遜為相節三國志本傳
  吕岱字定公廣陵海陵人孫權統事岱詣幕府歴官廬陵太守延康元年代步隲為交州刺史到州髙凉賊帥錢博乞降岱承制以博為髙凉西郡都尉又鬱林夷賊攻圍郡縣岱討破之是時桂陽湞陽賊王金合衆於南海界上首亂為害權又詔岱討之生縛金傳送詣都伏誅生獲萬餘人遷安南將軍假節封都鄉侯交阯太守士燮卒權以燮子徽為安逺將軍領九真太守以校尉陳時代燮岱表分海南三郡為交州以將軍戴良為刺史而自領廣州海東四郡遣良與時南入徽不承命舉兵戍海口以拒良等於是上疏請討徽罪督兵三千人晨夜赴海或謂岱曰徽藉累世之積為一州所附未易輕也岱曰今徽雖懐逆計未虞我之猝至若我濳軍輕舉掩其無備破之必矣稽留不進使得生心嬰城固守七郡百蠻雲合響應雖有智者誰能圖之遂行過合浦與良俱進徽聞岱至果大震怖不知所出即率兄弟六人肉袒以迎岱岱皆斬之其將甘醴桓治等率吏民攻岱岱奮撃大破之既定交州復進討九真斬獲以萬數又遣從事南宣國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諸王各遣使奉貢權嘉其功進拜鎮南將軍代潘濬領荆州赤烏二年將軍蒋秘南討夷賊其都督廖式作亂殺臨賀太守嚴綱等自稱平南將軍與弟濳共攻零陵桂陽及揺動交州蒼梧鬱林諸郡衆數萬人岱自表輒行星夜兼路權遣使追拜交州牧復遣將唐咨等絡繹相繼攻討一年破之斬式及所偽署臨賀太守費楊等并其支黨郡縣悉平乃還武昌岱在交州歴年不餉家妻子饑乏權聞之太息青讓羣臣於是加賜錢米布絹孫亮即位拜大司馬節本傳
  陸䕃字敬宗吴郡人始為御史尚書選曹郎後為衡陽督軍都尉赤烏十一年交阯九真夷賊攻沒城邑交部騷動以䕃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䕃入南界諭以恩信務崇招納髙凉賊帥黄吴等三千餘家皆出降引軍而南重宣至誠遺以財幣賊帥百餘人民五萬餘家幽深不覊莫不稽顙交域清泰就加安南將軍復討蒼梧建陵賊破之永安元年徴為西陵督封都亭侯後轉左虎林中書丞華覈以䕃在交威徳虎林選督未盡其才特表薦之㕘三國志
  陸績字公紀吴郡人博學多才孫權辟為奏曹掾以直道見憚出為欝林太守加偏將軍俗不知學績迪以詩書士慕其風皆舎里居而受學焉秩滿歸舟輕取石𡒦之人因號為亷石績意在儒雅雖有軍事著述不廢作渾天圖注舊志參本傳
  黄蓋南海人仕吳為始安太守時郡治初建蓋多所規拓加以嚴飭下不容奸於時吏治最稱能理舊志
  陶璜字世英丹陽秣陵人父基為吳交州刺史孫皓時交阯太守孫諝貪黷暴虐為百姓患㑹察戰鄧荀至擅調孔雀三千頭遣送秣陵民苦逺役咸思為亂郡吏吕興因殺諝及荀以郡叛附晉即拜興交阯太守尋為其功曹李統所殺武帝乃遣爨谷馬融相繼為交阯太守皆病卒因命霍弋遙領之而遣楊稷董元等自蜀出交阯破吳軍吳遣虞汜為監軍薛珝為威南將軍大都督璜為蒼梧太守與稷戰於分水璜敗退保合浦亡其二將珝怒曰若自表討賊而喪二帥其責安在璜曰下官不得行意諸軍不相順故致敗耳璜夜以數百兵襲董元獲其寳物船載以歸遂從海道徑至交阯元拒之諸將將戰璜疑斷牆内有伏兵列長㦸於其後兵纔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㦸逆之大破元等以前所獲寳物厚遺扶嚴賊帥梁竒竒將萬餘人助璜元有勇將解系同在城内璜誘其弟象使為書與系又使象乗璜軺車鼔吹導從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有去志乃就殺之遂陷交阯吴因用璜為交州刺史璜有謀䇿周窮好施能得人心復助滕脩討南賊破之惟九真郡功曹李祚猶保郡附晉璜遣將攻之不克祚舅黎晃隨軍勸祚令降祚答曰舅自吴將祚自晉臣惟力是視耳踰時乃拔皓以璜為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前將軍璜又開置武平九徳新昌三郡及九真屬國三十餘縣皓既降晉手書遺璜璜不得已歸晉晉改為冠軍將軍封宛陵侯晉既平吴減州郡兵璜上言交土荒裔州兵未宜約損示單虛從之疏全載藝文志璜在南三十年恩威著於殊俗後卒於官璜子威亦為交州刺史甚得百姓心威弟淑子綏相繼為交州自基至綏四世為交州者五人本傳
  滕脩字顯先南陽西鄂人孫皓時為廣州刺史甚有威恵徴為執金吾廣州部曲督郭馬等為亂皓以脩夙望為嶺表所服使持節鎮南將軍廣州牧以討之未克而晉師伐吳脩率衆赴難至巴丘而皓已降乃縞素流涕而還與廣州刺史閭豐蒼梧太守王毅俱歸晉詔使持節都督如故封武當侯加鼓吹委以南方事在南積年為邊夷所附子含亦為廣州刺史威恵甚著節舊志參晉書
  陶侃字士行潯陽人忤王敦左遷廣州刺史時王機乞交州杜宏據臨賀與温邵及交州秀才劉沈等俱謀反侃擊杜宏破之執劉沈於小桂又遣部將許髙討機斬之太興初交州賊梁碩陷刺史王諒侃復遣將髙寳擊平之以侃領交州刺史節本傳干寳字令升新蔡人以才器為著作郎家貧求補山隂令遷始安太守治尚清静公退即務著述本傳孫處字季髙㑹稽永興人以字行少任氣樂義從劉裕征妖賊孫恩及定京邑元興二年恩死衆推其妺夫盧循為主復作亂裕遣季髙率衆三千汎海襲番禺克之循父嘏長史孫建之司馬虞尫夫等輕舟奔始興即分遣振武將軍沈田子等討平始興南康臨賀始安嶺表諸郡循自嶺道還襲廣州季髙拒戰敗之追奔至鬱林㑹病不得窮討義熙七年卒贈南海太守裕為太尉表其功復贈交州刺史節本傳
  杜瑗字道言交阯朱䳒人仕州府為日南九徳交阯太守初九真太守李遜父子勇壯有權力威制交土聞刺史滕遯之當至分遣二子斷遏水陸津要瑗收衆斬遜州境獲寜遯之在州十餘年將北還林邑王范吳達攻破日南九徳九真三郡遂圍州城時遯之已去瑗與第三子𤣥之悉力固守多設權䇿累戰大破之乃以瑗為龍驤將軍交州刺史元興末進冠軍將軍盧循竊據廣州遣使通好瑗斬之義熙六年㕘舊志本傳
  
  顔延之字延年琅琊臨沂人髙祖時仕至太子中舍人少帝即位遷始安太守領軍將軍及至始安構讀書堂於獨秀山作五君詠元嘉三年徴還節舊志引本傳杜慧度瑗第五子義熙七年除交州刺史詔書未到盧循襲合浦冦交州慧度率衆拒循於石碕破之時李遜子李奕李脱等奔竄石碕盤結俚獠各有部曲循知奕等與杜氏有怨遣使招之奕等受循節度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令三軍入城乃食慧度悉出宗族私財以充勸賞弟交阯太守慧期九真太守章民並督率水步軍慧度自登髙艦合戰放火箭雉尾炬步軍夹兩岸射之循衆艦俱燃一時散潰循中箭赴水死斬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並傳首建業封龍編縣侯武帝受禪進號輔國將軍其年南討林邑窮蹵乞降輸生口大象南金古貝乃釋之遣長史江攸獻捷慧度儉樸質素布衣蔬食在州禁斷淫祀崇修學校嵗饑則以私禄賑給為政纖宻有如居家由是威恵霑洽奸盜不起少帝景平元年㕘舊志本傳
  杜宏文慧度長子初為員外散騎侍郎父卒就拜振威將軍繼父為交州刺史亦以寬和得衆元嘉四年文帝以廷尉王徽之為刺史宏文被徴時得重疾乃扶病即路至廣州卒遣弟宏猷詣京朝廷甚哀之㕘舊志本傳
  檀和之髙平金鄉人元嘉二十年冬為交州刺史留意足民乃更練武㑹林邑王陽邁冦盜不已乃以和之為龍驤將軍及振武將軍宗慤伐之和之遣司馬蕭景憲為前鋒克其區粟城乗勝入象浦和之與慤共克林邑陽邁奔竄獲其珍異和之既克逺夷益自謙慎以餘財頒及交廣軍士捷聞召還封雲社縣子以景憲代之舊志
  宗慤字元幹南陽人任氣好武隨江夏王義恭鎮廣陵元嘉中伐林邑慤自奮請行乃以為振武將軍隨檀和之進討既克區粟城至象浦陽邁以具裝被象来拒慤制獅子形禦之象果驚奔遂克林邑獲珍寳不可勝計慤一毫不取衣櫛蕭然文帝甚嘉之㕘本傳
  陳伯紹吴興人泰始四年妖人劉思道作亂進攻廣州殺刺史羊希嶺海大震太守蕭恵徽與戰敗死詔伯紹領西江兵討思道誅之為西江都䕶伯紹以合浦北界夷獠叢居編户乃帥兵二千人獵於北地見二青牛驚走入草逐之不得謂此地當有異祥啟立為越州明帝命為交州刺史使經營焉始置百梁龍蘇永寜安昌富昌南流大郡割廣交朱䳒三郡来屬元徽二年以伯紹為刺史督交越二州事始立州鎮穿山為城門以保邊境俗呼青牛城伯紹恵及士民威服里獠民甚徳之及卒民為立祠㕘舊志
  劉勔字伯猷彭城上里人仕宋為龍驤將軍先是遣費沈伐陳檀不克仍除勔西江督護鬱林太守勔既至率軍進討隨宜翦定大致名馬并獻珊瑚連理樹上甚悅節本傳
  
  裴昭明河東聞喜人仕齊為祠部通直郎永明三年使魏還遷始安内史郡民龔元宣詭云神人與之玉印玉板書不須筆吹紙便成字自稱龔聖人以此惑衆前後太守敬事之昭明付獄案罪及還貧罄至無宅歴郡皆清勤甞謂人曰人生何事須聚蓄一身之外亦復何需子孫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則不如一經故終身不治産業中興二年㕘本傳
  
  栁惲字文暢河東解人仕齊為冠軍將軍入梁除長史兼侍中天監八年持節都督廣交桂越四州諸軍事仁武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為政清静吏民懐之舊志
  裴䆳字深明河東聞喜人歴守盧江廣陵被讒左遷始安太守䆳志欲立功邊陲沈深有思略為政寬明能得士心其勲名後著淮肥間舊志
  王琳字子珩㑹稽山隂人元帝素親厚之少好武遂為將帥拜湘州刺史使拒武陵王紀紀平授衡州刺史元帝性多忌以琳所部甚盛又得衆心故出之嶺外都督廣州刺史時友人主書李膺見知於帝琳謂膺曰琳䝉擢拔常欲畢命報國今天下未平遷琳嶺外倘有不虞安得効力何不以琳為雍州刺史使鎮武寜為國捍禦警急可赴膺然其言而不敢啓遂率其衆鎮嶺南元帝為魏攻逼徴琳赴援至蒸城聞江陵已陷為帝發喪三軍縞素遣別將侯平攻梁王詧於江陵琳屯兵長沙然已無及矣舊志
  王勱字公濟臨沂人恬静清簡未甞以利欲干懐武帝大同末拜冠軍將軍南海太守行廣州府事越中饒沃前後守宰例多貪縦勱獨以清白自持政績大著舊志
  
  章昭達字伯通吴興武康人天嘉元年封欣樂侯髙宗即位進車騎大將軍歐陽紇據嶺南反詔昭達都督衆軍征之紇聞昭達奄至乃出頓洭口聚沙石乗以竹籠置於水柵之外用遏舟艦昭達居其上流裝艦以臨賊柵又令人銜刀濳行水中以斫竹籠籠篾皆解因縦大艦突之紇大敗擒之廣州平節本傳
  沈恪字子恭吴興武康人梁新渝侯蕭映遷廣州以恪兼府中兵㕘軍常領軍討伐俚峝盧子畧之亂以功除貟外散騎侍郎大建元年以恪都督廣衡交越等十八州諸軍事時章昭達初平歐陽紇兵荒之後所在殘毁恪綏懐安輯被以恩恵嶺表賴之舊志引廣東通志
  阮卓陳留尉氏人天嘉元年累官晉安王府記室時歐陽紇雖平而交阯夷獠往往相聚為冦卓奉使招慰交阯通日南象郡多金翠珠貝珍怪之産前後使者皆致之惟卓潔身而還衣裝無他人服其亷舊志引本傳
  王猛字世雄大建中歴官東衡州刺史加平越中郎將大都督發廣桂等二十州兵討嶺外荒梗所至皆平後主二年詔授鎮南大將軍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尋徙鎮廣州未之鎮而隋師濟江猛總督所部赴援時廣州刺史臨汝侯方慶西衡州刺史衡陽王伯信各觀望不至猛遣別將斬之而發其兵及聞臺城已陷即勒兵縁江拒守又審後主不死乃遣部將辛昉歸欵於隋文帝即詔猛與行軍總管韋洸便留嶺表經畧猛討平山越馳驛奏聞文帝大悅降璽書褒賞尋卒於廣州節舊志引本傳
  蘇孝慈扶風人仕周官至工部上大夫入隋累遷工部尚書出為湘州刺史仁夀初遷洪州總管俱有恵政其後桂林山越聚衆為亂詔孝慈為行軍總管擊平之㕘隋史本傳
  乞伏慧字令和馬邑鮮卑人仕周官至開府儀同大將軍入隋累遷荆州總管又領潭桂二州總管三十一州諸軍事其俗輕剽慧躬樸素以矯之風化大洽㕘隋史本傳
  侯莫陳穎字遵道代人少有器量仕周拜昌州刺史入隋為邢州刺史時朝廷以嶺南刺史縣令多貪鄙蠻夷怨叛妙簡清吏以鎮撫之乃徴穎入朝拜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到官大崇恩信民夷悅服谿峝生越多歸附煬帝即位召還而嶺南閩越又多不附復拜南海太守卒於官諡曰定㕘本傳周法尚字徳邁汝南安成人初仕陳復歸周及隋平陳以永州總管安集嶺南復轉桂州總管數年徵還朝宿衛未幾桂州人李光仕反令法尚往桂州發嶺南兵上柱國王世積出岳州徴嶺北兵俱㑹尹州光仕逆戰擊走之世積所部多遇瘴不能進法尚獨討之捕得其弟光畧光度招降其黨遣兵列陣以當光仕親率竒兵蔽林設伏馳破其柵追斬光仕以功進右光禄大夫㕘本傳
  韋洸字世穆京兆杜陵人隋平陳拜江州總管畧定九江豫章高凉女子冼氏率衆迎洸遂至廣州說渝州都督王猛下之綏定二十四州嶺表悉平拜廣州總管後討番禺夷王仲宣中流矢卒㕘本傳劉方京兆人仕周為上儀同入隋進位大將軍仁夀中交州俚人李佛子作亂據越王故城詔以方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統二十七營而進法令嚴肅然仁而愛士論者多稱為良將至都隆嶺遇賊方遣營主宋纂何貴等破之進兵臨佛子先諭以禍福佛子乃降送於京師其有桀黠者恐於後為亂皆斬之尋授驩州道行軍總管經略林邑方率大將軍張愻司馬李綱舟師趨北境至海口連戰皆克遂濟區粟進大縁江經馬援銅柱南行八日至其國林邑王梵志棄城走刻石紀功而還然士卒病脚腫死者十四五方亦道病卒㕘本傳
  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累官汴州刺史時嶺南蠻數起為亂乃徴拜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熙至部大宏恩信諸谿峝渠帥相謂曰前總管皆以兵威相脅今乃以手教相諭我輩其可違乎於是相率歸附先是長吏坐路梗多不得之官至是悉遣之為建城邑開學校蠻獠感化焉時有甯猛力者在陳時已據南海平陳後文帝因而撫之即拜安州刺史然倨傲恃險未甞㕘謁熙手書諭之申以交分其母有疾復遺以藥猛力感之詣府請謁不敢為非熙以州縣多有同名乃奏改安州為欽州黄州為峯州利州為智州徳州為驩州東寜州為融州皆從之㑹有訟其受李佛子賂不即遣入朝以致反者帝怒逮之行至永州憂憤病卒及劉方擒佛子至京乃得白㕘本傳
  權武字武子鞏昌人本傳作天水人桂州李世賢作亂以行軍總管與大將軍虞慶則共討平之武常以南越邊逺治從其畧務適便宜後坐事除名仁夀中復拜桂州刺史㕘本傳
  何稠字桂林西城人開皇中累遷太府丞㑹桂州俚李光仕為亂詔稠召募討之稠先遣使招其渠帥峝主莫崇解兵降欵桂州長史王文同械崇詣稠所稠詐宣言曰州縣不能綏養致邊民擾叛非崇之罪命釋之引與共坐從者四人皆設酒食遣之崇大悅歸峝不設備稠至五更掩入其峝悉發俚兵以臨餘賊象州賊帥杜條遼羅州龎靖等相繼降欵分遣梁昵討叛夷羅夀馮暄討賊帥李大檀盡平之承制署首領為州縣官而還衆皆悅服欽州刺史甯猛力亦惶懼率衆迎軍請入朝稠以其疾篤示無猜貳遣還約八九月詣京師稠還奏狀其年十月猛力卒上謂稠曰汝前不將猛力来今竟死矣稠曰猛力共臣約假令身死必遣子入侍猛力將終果誡其子長真入朝已而長真至上曰何稠著信蠻夷乃至此以功授開府本傳
  慕容三藏燕人開皇中奉詔持節涼州道黜陟大使㑹嶺南酋長王仲宣反圍廣州命副柱國將軍韋洸討之洸中流矢卒詔三藏檢校廣州道行軍事賊衆四面攻圍三藏固守月餘以糧少矢盡不可持久乃率驍銳夜出突圍擊之賊衆敗散廣州獲全以功授大將軍㕘本傳











  廣西通志卷六十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四
  名宦
  
  馮盎字明達髙州良徳人也世為本部大首領隋開皇中討平潮成等五處叛獠除漢陽太守唐初廣新二州賊帥髙法澄洗寳徹等殺隋官吏附林士宏盎擊破之又破寳徹兄子智臣於新州嶺外遂定時隋季擾亂或有以趙佗之業說盎者盎拒不納武徳五年以其地降髙祖析為髙羅白崖等八州授盎上柱國高羅總管越國公拜其子智戴為春州刺史智或為東合州刺史盎徙封耿國公貞觀初有告盎叛者太宗將發兵討魏徴諌盎無反狀乃遣散騎常侍韋叔諧喻盎盎遣智戴入侍五年来朝燕賜甚厚㑹羅竇諸峝獠叛詔盎率衆為諸軍先鋒賊據險不可攻盎持弩發七矢連斃七人賊退走因乗之斬首千餘級太宗命智戴還慰省之盎所居地方二千里勤於為治閱簿最摘奸伏得民歡心唐書本傳
  李襲志字重光金州人仕隋為始安郡丞隋末盜起襲志傾産募士乗城拒盜蕭銑林士宏屢攻之不下聞煬帝遇害乃與士民縞素臨三日或勸以效尉佗故事襲志曰吾寜蹈忠而死不為逆節以生拒不納固守二年力窮援絶為銑所陷武徳初髙祖命其子元嗣召之襲志說嶺南酋永平郡守李光度濳圖歸國帝復以書諭曰公朕之宗不可與異姓比宜及子弟並豫宗正屬籍襲志招致嶺南六十餘州皆送欵五年入朝進柱國封始安郡公江州都督後討輔公祏為水軍總管轉桂州都督在州二十八年政尚清簡南荒便之本傳
  丘和河南洛陽人仕隋累官左禦衛大將軍大業末海南苦吏侵數怨叛帝以和所莅稱淳良而黄門侍郎裴矩亦薦之遂拜交阯太守撫接盡情荒憬安之煬帝遇害蕭銑林士𢎞各遣使招之不從銑命甯長真攻交阯和遣長史髙士亷擊走之武徳四年蕭銑平和以海南之地歸國詔李道裕授交州大總管譚國公和遣士㢘奉表請入朝詔許之拜左武侯大將軍貞觀十一年卒諡曰襄本傳李孝恭髙祖從兄子武徳三年進封趙郡王拜總管伐蕭銑克之拜荆州大總管孝恭為置屯田立銅冶百姓利之六年遷襄州道行臺時荆襄雖定嶺表未平乃分遣使者綏輯其欵附者四十有九州朝廷號令暢於南海貞觀初改王河間卒贈司空本傳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武徳中攝孝恭行軍長史擊破蕭銑乃度嶺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撫其大首領馮盎李光度甯長真等皆遣子弟来謁靖承制授其官爵凡懐輯九十六州户六十餘萬詔書勞勉授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靖以嶺海陋逺非震威武示禮義無以變風俗乃率兵南巡所過問疾苦延見父老宣布徳意逺近懽服本傳李瓌河間王孝恭弟也封漢陽郡王髙祖時代兄為荆州都督政務清静嶺外酋豪數相攻殺瓌使諭以威徳皆受約束不敢亂本傳
  張士貴虢州盧氏人髙祖時授虢州刺史謂曰令卿衣錦晝游耳貞觀七年為龔州道行軍總管時峝獠冦亂士貴督兵征討冒矢石先登所至悉平諸冦解散南土遂寜太宗勞之曰甞聞以忠報國者不顧於身於公見之累遷左領軍大將軍粤西文載㕘本傳
  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早孤事母以孝聞二十舉進士累遷監察御史時邕巖二州首領反叛發兵討擊高宗命嶠往監軍事嶠乃宣朝㫖特赦其罪親入獠峝以招諭之叛者盡降遂罷兵而還本傳唐臨字本徳京兆長安人為侍御史持節按交州刺史李道彦等伸理寃繫三千餘人累遷大理卿舊志引廣東志
  宋慶禮洛州永年人本傳作洺州永平人武后時充嶺南採訪使時崖振等州首領更相侵掠民苦兵前使人至輒懼炎瘴莫敢往慶禮躬至其境詢問風俗示以禍福首領皆釋仇相親州境以安罷戍卒五千人舊志引本傳
  裴懐古夀州夀春人武后聖厯中始安賊歐陽倩擁徒數萬剽陷州縣授懐古桂州都督招慰討撃使未踰嶺飛書招誘示以禍福賊徒迎降自陳為吏人侵逼乃舉兵耳懐古知其誠乃輕騎赴之左右曰夷獠難親未可信也懐古曰我仗忠信可上通於神明况人乎身至壁撫諭倩等大喜悉歸所掠出降諸峝酋長素翻覆者亦来欵附嶺外悉定本傳
  裴伷先絳州聞喜人宰相炎從子武后時炎坐誣死伷先流嶺南中宗復位求炎後授伷先太子詹事丞遷都督桂州開元中復遷廣州都督政務清簡百姓愛之舊志
  王晙滄州景城人景龍末為桂州都督桂州舊有屯兵常仰餉衡永晙至築羅郛奏罷屯兵又堰江水開屯田數千頃以息轉漕百姓賴之尋上疏請歸郷拜墓州人詣闕請留乃下敕曰彼州往縁冦盜户口凋殘委任失材乃令至此卿處事强濟逺邇寜静築城務農利益已廣隱招綏輯復業者多宜須政成安此黎庶百姓又有表請不須来也晙在桂又踰朞年州人刻石以頌其徳後累官尚書朔方節度開元中卒諡忠烈節本傳
  李尚隠京兆萬年人開元十三年以河南尹出為桂州都督尋遷廣州都督仍充五府經畧使性剛亮與人披心示誠人多徳之及去任有懐金以贈者尚隠不受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為慎四知也歴官太子賔客卒諡曰貞節本傳
  李朝隠字光國京兆三原人開元二十一年以御史大夫出為嶺南採訪處置使在官軫恤民隠屢有建議公直亷潔輿論稱之舊志
  張九齡字子夀曲江人自洪州刺史徙桂州兼嶺南按察選補使有才鑒不事苛察巡按之外惟文史自娱後為中書令天下稱曲江公而不名焉舊志盧奐滑州靈昌人少修整為吏有清白稱天寳初以兵部侍郎出為南海太守兼五府經畧使清節自持貪吏斂跡中使市舶亦不敢干法邊俗咸安廣東通志
  敬超先天寳間為昭州刺史有善政甞鑿井得泉郡人感其徳即名為敬公井以誌不忘㕘一統志宇文審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累遷大理評事楊國忠顓政殺嶺南流人以中使傳口敕行刑議者嫉其酷乃以審為嶺南監法處置等使全活甚衆舊志
  元結字次山瀼州人乾元初為道州刺史時嶺南諸州冦盜未靖結請免百姓所負租稅及租庸使和市雜物營舍給田流亡歸者萬餘進容管經略使身諭蠻豪綏定八州民樂其教立石頌徳節本傳宗仲字羲仲南陽人安史之亂仲以戰功遷遊擊將軍廣徳初廣州市舶使宦官吕太一作亂詔以楊慎微為嶺南節度使而以仲為節度判官㕘其軍與江西觀察使李勉共討之犄角相援者三年仲濳軍間道克復廣南始通貢獻以功授大理少卿舊志
  李曉庭大厯初任藤州刺史時蠻酋梁崇牽據容州曉庭與經畧使王翃進討克復容州民賴以安舊志
  杜佑字君卿以工部郎中為容管經略使綏懐兵民盜賊不犯多恵政又遷嶺南節度使為開大衢疏析廛閈以息火災召拜尚書右丞㕘本傳舊志李勉字元卿鄭王元懿曽孫也大厯四年拜嶺南節度使時番禺賊帥馮崇道桂州叛將朱濟時負險為亂前後累歲陷十餘州勉至遣將李觀與容州刺史王翃并力進討悉斬之五嶺平勉性亷潔蕃舶歳至禁絶賄索居官久器用車服一無増飾及代歸舟至石門悉搜家人所匿犀珍諸物投江中部人請立石頌徳代宗許之進工部尚書封汧國公卒諡貞簡本傳
  王翃字宏肱晉陽人大厯中拜容管經略使初安禄山亂徴發嶺南兵𨽻南陽魯炅炅敗衆奔潰谿峝夷獠乗間作亂夷酋梁崇牽自號平南都統與別帥覃問合又與西原賊張侯夏永攻陷城邑據容州前經畧使陳仁琇元結長孫全緒等皆僑治藤梧翃至曰吾容州刺史安可寄理他邑乃出私財募士有功者許署吏於是人自奮不數月斬賊帥歐陽珪因馳至廣州請節度使李勉出兵併力勉不許曰容陷賊久獠方强今速攻祗自敗耳翃曰大夫即不出師請檄州縣揚言以兵為助冀藉聲勢成萬一功勉然之翃乃移書義州刺史陳仁瓘藤州刺史李曉庭約皆進討引兵三千與賊鏖戰日數遇勉檄止之輒匿不發戰愈力卒破賊擒崇牽悉復容州地又表置順州以定餘亂翃凡百餘戰生擒首領七十餘人覃問遁去又遣將李寔等分討西原平鬱林等諸州累兼御史中丞招討處置使㑹哥舒晃反殺節度使吕崇賁嶺南復亂翃命李寔悉師赴廣州覃問復乗虛来襲翃設伏擊之生擒問嶺表平代宗遣使慰勞加金紫光禄大夫本傳
  路嗣恭字懿範京兆三原人累官江西觀察使大厯八年嶺南牙將哥舒晃殺節度使吕崇賁五嶺大擾詔加嗣恭嶺南節度使嗣恭募勇敢士八千人以流人孟瑶敬冕為才擢任之使瑶督大軍當其衝冕率輕騎由間道出不意遂斬晃及支黨萬餘聚為京觀俚峝魁宿為惡者皆族誅之五嶺平拜檢校兵部尚書子恕字體仁哥舒晃之平恕功居多本傳
  伊慎兖州人路嗣恭之討哥舒晃以慎為先鋒直逼賊壘疾戰破之斬首三千級由是復始興之地復與諸將追斬晃於泔溪函首獻闕下嗣恭上其功授連州長史本傳
  李昌巙大厯間以御史中丞出為桂州刺史兼桂管觀察御史討平西原賊潘長安刻平蠻頌於鎮南山下甞修舜祠立虞山碑建學宫大興絃誦舊志戴叔倫字㓜公潤州人累官撫州刺史恵民化俗詔書褒美貞元初遷容管經畧使綏来蠻俗威名甚著其治政清明仁恕多方略故所至稱最代還卒於道節本傳
  李復字初陽淮安王神通孫歴饒蘇二州刺史貞元初遷容州刺史充本管招討使先是西原亂吏獲反者沒為奴婢長役之復至使訪親戚一皆原縱在容三年人頼以安轉嶺南節度使㑹安南經畧使髙正平張應相次卒其佐李元度胡懐義等阻兵脅州縣肆為奸贓復誘懐義杖死流李元度南裔肅然所在稱治徴拜宗正卿本傳
  韋丹字文明萬年人歴殿中侍御史元和初為容州刺史教民耕織禁游隋興學校民貧自鬻者贖歸之禁吏不得掠為𨽻始城州周十三里開屯田二十四所仁化大行後遷江南西道觀察使築隄捍江十二里為竇以疏漲凡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以資灌溉有吏盜倉糧三千斛召而讓之期以一月還得免吏及期無敢違㑹解官卒後宣宗讀元和實録見丹治行卓然與宰相語周墀對曰韋丹有大功徳被八州沒四十年民思之不忘乃詔觀察使上丹功狀勒於碑本傳
  韓佽字相之京兆長安人性清簡元和初由殿中侍御史累遷桂管觀察使所部二十餘州自㕘軍至縣令無慮三百員由吏部補者什一他皆觀察使商才補職佽下車悉来謁一吏持籍請補缺員佽下教曰居官治吾不奪其不奉法無望縦舍缺者須按籍取可任者任之㑹春服使至鄉有豪猾厚賄使者求為縣令使為之請佽許之使去坐以撓法笞其背自是豪右畏戢時詔置五管監兵盡一境賦不足充費佽處以儉約遂為定制妖賊封盈以術亂州中佽擒滅之桂境晏然後卒於官㕘本傳及舊志
  馬總字㑹元扶風人元和中以䖍州刺史遷安南都護亷清不撓用儒術教其俗政事嘉美獠夷安之建二銅柱於漢故處刻宣唐徳以繼伏波之迹徙桂管經略觀察使入為刑部侍郎本傳
  李渤字濬之元和初以山人召起右拾遺奮發敢言後出為桂管觀察使桂有靈渠肇自史禄馬援繼復疏之後為江水潰毁渠遂廞淺每轉餉役數十户濟一艘渤釃浚舊道鄣泄有宜舟楫灌溉咸利焉又為奏請設常平民便之踰年以病歸㕘本傳舊志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元和十年由永州司馬移為柳州刺史時劉禹錫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禹錫有老母在若不偕行便為母子永訣欲以栁易播㑹裴度亦為禹錫請乃改連州栁州土俗以男女質錢過期則沒為奴婢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傭書視直足相當還其質已沒者出已錢助贖江嶺間為進士者走數千里從宗元遊經指授者為文辭皆有法元和十四年卒於官子㓜觀察使裴行立營護其喪妻子得還本傳徐申字維降京兆人由景州刺史節度副使遷邕管經略使邕自黄峝蠻亂經略使路恕韋悅連擊破之境内粗安然間有叛服申至黄峝納質供賦不敢桀驁時黄氏儂氏韋氏周氏並為首領而儂黄最强盛申厚撫之三部二十九州蠻皆定踰年進嶺南節度使前使死吏盜印署府職百餘員懼事泄謀作亂申殺之詿悮一不問後卒於官諡曰平㕘本傳及舊志
  崔方實元和十年為容州兵馬使破蠻賊黄探平其黨與獻俘以聞憲宗嘉之舊志
  孔戣字君嚴冀州人登進士第元和十二年嶺南節度使崔詠卒當置帥帝謂裴度曰甞論罷蚶菜者誰歟今安在是可往為朕求之度以戣對即拜嶺南節度使既至免屬州逋負緡米及黄金税倍屬刺史俸約不得為貪暴禁掠人為奴婢士之斥南不能歸及有罪之後百餘族才可用用之貧者存恤婚嫁之除蕃舶宴餉禁絶僕𨽻無所求索先是貞元中黄峝諸蠻叛久不平容桂二管利虜掠幸有功請合兵討之戣固言不可帝不聽而士卒多被瘴毒死桂管裴行立容管楊旻皆無功憂死獨戣不邀一旦功交廣晏然大治穆宗立召為吏部侍郎本傳
  桂仲武元和中為唐州刺史十四年安南酋楊清殺都護李象古初象古貪縦人心不附又惡清之强自驩州召為牙將㑹黄峝賊叛詔象古發兵討之象古命清率兵三千赴焉清與其子智烈及所親杜士交回戈夜襲安南殺象古及妻子朝廷命仲武為都護至清不納仲武使人諭其豪酋来歸者七千餘人乃收其城斬清及其子智貞籍其家智烈與士交敗保於長州之鑿溪尋降舊志
  李邰延唐人時劉蕡對䇿切直為時宰所抑邰與裴休杜牧等登第邰曰劉蕡下第我輩登科能無厚顔因上疏乞回所授以旌蕡直不報為賀州刺史賀人愛之舊志
  蕭倣貞褊公瑀之後太和元年登進士第自集賢學士拜嶺南節度使南方珍賄叢夥不以入門家人病取槁梅於公㕑以和劑倣知趣市還之本傳李憲洮州臨潭人西平忠武王晟子也太和初由江西觀察使遷嶺南節度使憲勲伐家子有吏治才政績暴著性明恕善律令詳正大獄活無罪者數百人本傳
  崔珙博陵人有威重精吏治累官泗州刺史由太府卿為嶺南節度使文宗訪治撫後先珙對精亮有理識帝為嗟賞甫至鎮帝以徐州軍驕數犯法非珙不可乃改武寜節度使本傳
  盧鈞字子和范陽人太和九年由華州刺史擢嶺南節度使海道商舶始至舊帥争先往賤售其珍鈞一不取蕃獠與土人錯居相婚嫁占田宅吏或撓之相誘為亂鈞下令蕃土不得通婚禁占田宅闔部肅壹無敢犯貞元後衣冠得罪流放嶺表者因而物故其子姓窮弱不能自還則為營棺槥還葬有疾若喪則經紀醫藥殯斂孤兒弱女為之婚嫁廩助凡數百家又除采金稅南方服其徳不嚴而化遷户部侍郎本傳
  王式宰相播子也由晉州刺史遷安南都護式有才略至交阯市艻木為柵周十二里浚壕繚柵外植刺竹寇不能攻後蠻兵入掠錦田步式遣人開諭之一夕引去安南都校羅行恭久専府政式至黜於邊徼初忠武戍卒以黄冒首號黄頭軍天下銳卒也交阯數有變懼式威不自安譁曰黄頭軍將渡海襲我矣相率夜圍城請都護北歸我須此城禦黄頭軍式方食或勸出避之式曰吾足一動則城潰矣徐被甲引左右乗城責之叛者走翼日盡捕斬之有杜守澄者據谿峝不可制式離間其親黨守澄走死初容管災歉停貢賦式始上輸占城真臘咸慕義入獻㑹寜國劇賊裘甫作亂徴式討之代去本傳
  韋宙江西觀察丹子也宣宗時以循吏子擢侍御史出為永州刺史州負嶺寡聚蓄宙始築常平收榖羡餘以賑乏俚俗婚㑹喪葬條約使如禮民遂化歴遷嶺南節度使南詔陷交阯宙撫兵積備招徠流移嶺表種落莫不信悅以幹理聞加檢校尚書左僕射㕘舊志本傳
  鄭從讜字正求鄭州滎陽人咸通中累官宣武節度使以善最聞改嶺南東道節度先是林邑蠻内侵召天下兵進援㑹龎勛亂不可遣而鎮兵寡弱從讜募土豪署其酋右職為約束使相捍禦交廣晏然僖宗立召為刑部尚書本傳
  魚孟威咸通中自黔南移鎮桂州時李渤所浚水道盡廢孟威大為經理功成而民不擾又有李仁者為邕州司馬以鬱水横溢為害乃引渠分流用洩水勢民賴奠安舊志
  鄭畋字台文滎陽人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宰相劉瞻以諌忤懿宗賜罷畋草制書多褒言韋保衡等論其附下㒺上貶梧州刺史初交廣邕南兵嵗運嶺北五道米往餉之舟多覆敗及畋為中書平章事奏請以嶺南鹽鐵委之廣州節度使韋荷嵗煮海取鹽直四十萬緡市䖍吉米以贍安南而罷荆湖等漕役軍食遂饒節本傳
  鄭愚番禺人咸通初為桂管觀察使亷察吏𡚁闔境肅然時嶺南西道節度使蔡京苛𢡖淫刑為邕州軍士所逐詔愚代之瘡痏嗷嗷拊循不暇㑹南詔入冦安南都護蔡襲告急敕發荆南湖南兩道兵二千桂管義征子弟兵三千受愚節度而嶺南東道又奏蠻兵必向邕州宜先保護未可馳赴敕愚分兵備禦時諸道兵竟不進而襲又求益兵愚支扞半載邕州得保無虞朝廷復督責之愚自以弗勝將畧請解還乃詔義武節度使康承訓代之承訓上言愚在鎮善守狀朝廷始知愚功召為禮部侍郎舊志
  薛堅石乾符中桂管觀察使李瓚失政堅石為支使屢規正之瓚不能従被逐堅石攝留務移牒鄰道禁遏亂兵一方以安通鑑
  辛讜蘭州金城人乾符中為嶺南西道節度使自宣宗以来南詔冦邊中國為之虚耗至是其君驃信遣使来請和讜奏以為諸道兵戍邕州歳久饋餉疲敝請許其和使羸瘵息肩詔許之讜先後遣使至南詔相繼道卒復慰諭攝巡官徐雲䖍往雲䖍至善闡見驃信諭之曰順祖考孝也事大國義也息戰征仁也審名分禮也四者皆令徳也可不勉乎驃信從之待雲䖍甚厚留十七日而還自是蠻不為冦讜既和南詔以管内儂峝黄峝素結南詔復招撫其酋儂金勒等與之通歡持牛酒音樂賚之并遺其母衣服母賢者誚讓其子金勒感悟始罷兵邕遂成樂土㕘舊志唐書西原蠻傳
  謝肇廣明元年為容管經畧使討平叛卒上狀詔答云朕以容南寄重隆恩遂行果能治彼兇妖全活黎庶布威令於一方息蠻氛於千里舊志
  周元静為桂管經畧使唐末所在兵起元静約部内守令將校廣農輯兵四境信服安州防禦使家晟與指揮使劉士政等馳襲桂詭奪其軍元静率兵以戰不勝死之部衆咸就死無棄去者舊志龎巨昭僖宗時為容管觀察留後㑹黄巢冦嶺南巨昭與高州刺史劉昌魯率羣蠻據險以拒之巢衆不敢入境朝廷嘉其功乾寜四年置寜逺軍於容州旋以巨昭為節度使以昌魯為髙州防禦使劉隠據嶺南二州不從隱遣其弟龑攻之皆不克昌魯自度終非隠敵乃自歸於楚楚王馬殷遣横州刺史姚彦章將兵迎之巨昭亦歸楚舊志
  
  潘美字仲詢大名人少倜儻有大志初事周世宗以功遷西上閣門副使先是太祖遇美素厚及即位以功歴進潭州防禦使時嶺南劉鋹數冦桂陽江華美擊走之谿峝蠻獠自唐以来不時侵略頗為民患美窮其巢穴多所殺獲餘加慰撫夷落遂定開寳三年征嶺南以美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尹崇珂副之進克富川鋹遣將率衆萬餘来援遇戰大破之遂克賀州十月又下昭桂連三州西江諸州以次降進次韶州韶廣之北門也賊衆十餘萬聚焉美揮兵進乘之韶州遂拔斬獲數萬計鋹窮蹙四年二月遣其臣王珪詣軍門求通好又遣其左僕射蕭漼中舍人卓惟休奉表乞降美因諭以上意以為彼能戰則與之戰不能戰則勸之守不能守則諭之降不能降則死不能死則亡非此五者他不得受美即令殿直冉彦袞部送漼等赴闕鋹復遣其弟保興率衆拒戰美即率厲士卒倍道趨柵頭距廣州百二十里鋹兵十五萬依山谷堅壁以待美因築壘休士與諸將計曰彼編竹木為柵若攻之以火彼必潰亂因以銳師夾攻之萬全策也遂分遣丁夫數千人人持二炬間道造其柵及夜萬炬俱發㑹天大風火勢甚熾鋹衆驚擾来犯美揮兵急擊之鋹衆大敗斬數萬計長驅至廣州鋹盡焚其府庫遂克之擒鋹送京師露布以聞即日命美與尹崇珂同知廣州兼市舶使五月拜山南東道節度兼嶺南道轉運使土豪周思瓊聚衆負海為亂美討平之嶺表遂安後贈中書令諡武恵節宋史本傳
  樂繼能全州刺史權知桂州從潘美下昭桂二州有功粤西文載
  尹崇珂秦州天水人累遷殿前都指揮使乾徳中征嶺表以從珂為行營馬歩軍副都署克廣西擒劉鋹即日詔與潘美同知廣州兼市舶轉運等使録功遷保信軍節度未幾南漢開府樂範容州都指揮使鄧存忠韶州賊帥周思瓊春恩道都指揮使麥漢瓊等據五州之地以叛崇珂討之太祖遣中使李神佑督戰數月盡平其黨還治所六年卒贈侍中遣中使䕶其喪歸葬洛陽廣東通志
  王明字如晦成安人太祖開寳三年大舉南征以明為隨軍轉運使供億不缺賀州未下明與主帥計曰當急攻之恐援兵至則我師勝負未可知諸將頗猶豫明乃督丁夫數千堙其濠塹直抵城門城中懼遂下粤西文載
  范旻字貴參知邕州兼水陸轉運使俗好淫祀輕醫藥重鬼神旻下令禁之割俸市藥以給病者愈者千計後刻方書於石鄧存忠刼土人二萬衆攻州城七十餘日旻屢出戰矢集於胸猶激勵將卒殊死戰賊乃少卻堅壁固守援兵至而圍解賜璽書奬之所著有邕管記三卷舊志
  侯仁寳汾州平遥人父益封齊國公仁寳以䕃遷太子中允為趙普妺婿盧多遜與普有隙普罷相即以仁寳知邕州州之右江生毒藥樹宣化縣人常採貨之仁寳以聞詔盡伐去九年不代太平興國中上書陳取交州之䇿太宗大喜令馳驛召歸多遜遽奏曰若召仁寳其謀必泄蠻夷増備未易取也不如授仁寳飛輓之任且經度之别遣偏將發荆湖士卒一二萬人長驅而往勢必萬全帝以為然遂以仁寳為交州水陸計度轉運使前軍發遇賊鋒甚盛援兵不繼遇害死江中太宗聞之甚悼惜特贈工部侍郎録其子延齡延世並為齋郎節宋史本傳
  王繼勲開寳間従王師伐南漢繼勲為賀州道馬步軍都監有武勇在軍陣以鐵鞭鐵槊鐡撾自隨軍中目為王三鐵云粤西文載
  楊居政開寳中知賓州始創州治建城衛民設䇿禦冦民賴保障前守䝉延永為賊所害居政撫其二子創田宅以居其惇厚如此後延永之孫世濟其美居政有力焉舊志
  許仲宣字希粲青州人開寳中為廣西轉運使㑹征交州值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將孫全興等失律仲宣因奏罷其兵不待報即以兵分屯諸州開庫賞賜草檄諭交州交州送欵内附遣使修貢仲宣復上書待罪太宗嘉之初仲宣之遣兵也人或難之仲宣曰若待報將積屍横野矣誅一族活萬夫吾何恨哉舊志
  栁開字仲塗大名人開寳六年舉進士雍熙中為崇儀使知寜逺軍徙全州全西延峝有粟氏聚族五百餘人常鈔刼民口糧畜開為作衣帶巾㡌選牙吏勇辯者得三輩使入諭之曰爾能歸我即有厚賞給田為屋處之不然發兵深入滅爾類矣粟氏懼留二吏為質率其酋四人與一吏偕来開厚其犒賜吏民争以鼔吹飲之居數日遣還如期擕老㓜悉至開即安其居業作時鑑一篇刻石戒之遣其酋入朝授本州上佐賜開錢三十萬淳化初移知桂州初開在全州甞於城北得泉石之勝築室山椒率士人講讀其間邦人名其山曰栁山以志遺愛云㕘舊志
  邊珝字待價華州鄭人太宗即位充廣南西路轉運使初至桂州㑹張頌卒藁𦵏城外僕人分匿其家財珝召官吏悉追取之部送其柩歸濰州又屬郡守與護軍有忿隙者但奏令易地不致之罪釁太平興國五年代歸拜右諌議大夫舊志
  魏廷式字君憲大名人以吏部員外郎知桂州所至以嚴明稱粤西文載
  洪湛字惟清昇州上元人累官右拾遺端拱初伏闕上書請立許王元禧為儲貳太宗怒黜知容州容有戍卒謀竊發者湛偵得其實亟斬之容賴以安遷比部員外郎舊志
  姚坦淳化初知潯州卓有異政盜息民安州志陳堯叟字唐夫閬州人累遷工部員外郎廣南西路轉運使嶺南風俗病者禱神不服藥堯叟有集驗方刻石桂州驛又以地氣蒸暑為植樹鑿井每二三十里置亭舍具飲器人免暍死㑹加恩黎桓為交州國信使初將命者必獲贈遺數千緡桓責賦斂於民不堪其苦堯叟知之遂奏召桓子授以朝命而却其私覿又捕諸亡命来奔者歸桓桓感恩亦捕海賊為謝先是嵗調雷化髙藤容白諸州兵使輦軍糧給瓊州其兵不習水利率多沈溺咸苦之海北岸有遞角塲正與瓊對伺風便一日可達堯叟因規度移四州民租米輸於塲地令瓊州遣蜑兵具舟自取人以為便咸平初詔諸路課民種桑棗堯叟上言其略以五嶺之俗田多山石地少桑蠶惟麻苧之利所種與桑柘殊易又國家軍須所急布帛為先因先時勸諭部民杼柚滋廣嵗以鹽錢折變收市充溢至三十餘萬匹請自今許以所種麻苧頃畆折桑棗之數依例為課於公私交濟詔從之尋代還未幾㑹撫水蠻酋䝉令國殺使臣擾動命堯叟為廣南東西兩路安撫使事平遷兵部後至右僕射卒諡文忠本傳
  郎簡字叔亷杭州臨安人進士及第真宗時特改秘書省著作郎知分宜縣徙知藤州惟以宣上徳救民患為意興學養士一變其俗舊志㕘浙江通志恭輔咸平中判龔州敦尚愷悌民孚政肅有循吏風粤西文載
  胡則字子正永康人果敢有才真宗時為廣西轉運使按宜州重辟十九人為辨活者九人粤西文載宋師卨咸平初羅蠻率衆内冦據土堡寨師卨領兵戡定不踰月而俘馘無遺類以功辟知宜山縣再遷知宜州四境安堵粤西文載
  陳執中南昌人咸平中出知梧州不鄙薄其民陶以豈弟上復古要道三篇真宗異而召之後為平章事舊志
  曹利用字用之趙州寜晉人累宫忠州刺史景徳四年知宜州劉永規馭下殘酷軍校陳進乗衆怨殺永規叛陷栁城縣圍象州嶺南騷動上以利用曉方畧盡心於事授利用為廣南安撫使利用辟監涔陽酒稅孫繼鄴與俱南遇賊武仙賊持健鏢䝉采盾衣甲堅利鋒鏑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破盾遂敗賊引兵趨象州復破之大烏嶺斬陳進撫安其黨嶺南平以功遷引進使官至尚書左僕射兼侍中武寜軍節度使參舊志
  曹克明字堯卿雅州人景徳中蠻冦邕州改供備庫副使知邕州左右江蠻峝二十六克明召其酋長諭以恩信是嵗承天節相率来集克明慰拊出衣服遺之感泣而去獨如洪峝恃險不至克明諭兩江防遏使黄衆盈引兵攻之斬其首領陸木前梟於市宜州澄海軍校陳進叛時鬱江暴漲州城崩摧克明率丁夫伐木為連舫維之水涯狀如郛郭又多張旗幟浮巨栰陳兵其上為守禦備募谿峝兵三千而黄衆盈亦濟兵千五百將趣象州㑹安撫使曹利用約克明㑹兵行次貴州遇賊大敗之斬首四百餘級賊平代還㑹撫水蠻叛徙宜融昭桂栁象邕欽亷白十州都巡檢使兼安撫使既至蠻酋進藥一器曰谿峝藥藥箭中人以是解之可不死克明曰何以試之曰請試以雞犬克明曰當試以人乃取藥箭刺酋股而飲以藥即死羣蠻慚懼而去是年冬安撫都監王文慶馬玉出天河砦東克明與中人楊守珍出桂嶺西磴道危絶林木深阻蠻多伏弩以待玉所向力戰屢敗蠻軍是時朝廷意在招附數詔諭克明克明乃至撫水州與知州林承貴等約盟而還未幾知桂州兼管勾谿峝公事始置谿峝司代還知滁州徙鼎州㑹交阯李公藴冦邕州以文思使復知邕州既至遣人入交阯諭以利害公藴拜表謝罪遷西上閤門使歴知登舒邵三州㕘舊志
  周輔成道州人真宗時歴官賀州桂嶺令有恵政明嘉靖間提學僉事黄佐謂公實生濓溪啓宋道學之源以徳以功宜入祀典而郡乗有闕甚非所以旌名宦崇道本也桂嶺雖廢賀志不泯特表章之舊志




  廣西通志卷六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五
  名宦
  
  程珦河南開封人仁宗時以珦為黄陂尉徙知龔州時宜獠區希範既誅鄉人忽傳其神降言當為我南海立祠於是迎其神以往至龔珦使詰之對曰比過潯潯守以為妖投江中逆流而上守懼乃更致禮珦使復投之順流去其妄乃息郡故有暢巖珦與顥頤講學其中熙寜法行守令奉命恐後珦獨抗議指其未便使者李元瑜怒即移病歸㕘舊志
  魏瓘字用之歙州人歴官提㸃廣南西路刑獄邕州獠户縁逋負沒婦女為傭者一千餘人悉奏還其家遷轉運使劉鋹時計口以稅雖舟居亦不免至是始除之減栁州無名役四百人所至恵洽遷太常少卿舊志
  孫抗江南黟縣人仁宗時知潯州改作州學文廟召吏民子弟之秀者親為講說學者日益衆習俗為之變後遷廣西路轉運使儂智髙叛抗轉餉無缺又以餘力督守吏治城塹修器械屬州多完㕘本傳
  蕭定基字守一吉水人累官侍御史宜州蠻為冦以定基為安撫使定基馳至問所以反故遣兵萬餘守要害戒諸將無妄擊蠻遂遁仁宗曰邊臣好生事定基乃能如是召還除淮淛荆湖制置發運副使節本傳
  蘇紳字儀甫晉江人安化蠻䝉光月率衆冦宜州敗官軍殺鈐轄張懐志等六人紳上言以為可以緩圖不可以速取請命轉運使備數年兵食為持久計伺便即圖深入不越一年必就殄滅從之遣馮伸已守桂州經制之蠻遂平粤西文載
  馮伸巳字齊賢始官桂州兵馬都監俞獻可薦知宜州天聖中改桂宜融栁象沿邊兵馬都監復知宜州代還道改知邕州未幾改知桂州兼廣西鈐轄道江陵㑹安化蠻犯邊官軍不利仁宗遣中人趣伸已討之伸已日夜疾馳至宜州繕器甲募丁壯轉糧餉由三路以進伸已臨軍單騎出陣語酋豪曰朝廷撫汝甚厚汝乃自取滅亡耶今我奉天子命来汝聽吾言則生不則無噍類矣衆仰泣羅拜明日蠻渠棄兵械率衆降軍門初部卒以覆將畏匿伸已曰紀律不明主將也戰士何罪請於朝貸其死以勞遷西上閤門使知宜州樂善蠻冦武陽伸已遣諭禍福蠻大悅悉還所掠又莫世堪負險强黠抄掠邊户為疆埸患伸已設伏擒捕皆置於法遷果州團練使本傳
  梅摯景祐間知昭州文章政事綽然有聲時官廣南者多憚嵐瘴不願往摯作五瘴說鐫於石謂仕者宜先除其身瘴而勿病於土瘴則逆氣不干雖荒逺無害以示勸焉節舊志
  張守約字希參濮州人歐陽修薦其有智略知邊事權知融州峝將吴儂恃險為邊患捕誅之尋詣闕條陳地方利害皆見納舊志
  桑懌雍丘人勇力過人有謀畧宜州蠻叛殺海上巡檢官軍不能制因命懌討平之還授閤門祗候懌讓其賞於已上者或譏以好名歎曰士當自信其心爾若欲避名則善皆不可為矣辭益堅不許寳元初遷西頭供奉官廣西駐泊都監後徙涇原討元昊死之節本傳
  梁適字仲賢東平人康定中知梧州嶺地南漢時民間折稅已重轉運使以調不足復欲折之適為奏免民賴以甦皇祐中為樞宻副使儂智髙入冦移嫚書求邕桂節度帝將受其降適曰若爾嶺外非朝廷有矣乃遣狄青討之賊平帝曰若非適言南方安危未可知也本傳㕘舊志
  趙抃衢州人慶厯中為宜州别駕愛民如子尤加意士類暇則集諸生於香山寺講學有卒誤殺人法當死方繫獄病疽未潰抃使醫療之得不死尋㑹赦免其愛人之周類此舊志
  陶弼字商翁永州人慶厯中從楊畋討湖南猺大破之以功授陽朔主簿儂智髙犯南海畋為安撫使辟㕘軍謀㑹蔣偕戰死餘衆散亡恐被誅多降賊弼數與之遇亟矯畋命揭榜道上諭之歸許以不死凡得千五百人調陽朔令課民植木官道旁俾行者夏秋無暑暍之苦他邑悉效之知賓容欽三州換崇儀副使遷為使知邕州邕經儂冦井隧蕩然人不樂其生弼綏輯恵養至忘其勤諸峝獻土物求内附弼降意撫納謝其贄皆感悅無犯邊者邕地卑下夏大雨彌月弼亟窒垠江三門諭兵民即髙避害俄而水大至弼先身版臿預為土囊千餘水從竇入隨塞之城雖不壊而人皆之食則為發廪以賑於内方舟以饁於外旬有五日水乃退公私一無所失弼久於邕請便郡徙鼎州郭逵南征復使知邕州民再罹禍亂散匿山谷弼率百騎深入左江峝民知其至扶老擕㓜以歸㑹交人納欵逵欲班師恐為所襲乃夜起軍由是騎步相蹈藉亂行賊隔江隂伺覘知弼殿弗敢追弼申令帳下毋動遲明結隊徐行逵賴以善還建所得廣源峝為順州桄榔為縣進弼西上閤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揚聲欲圖州獨難弼素得人心以是終弼在不敢犯加東上閤門使未拜而卒弼樂士好施俸禄悉以與人家至貧不恤也既死妻在鄉里僦屋以居本傳
  盧革字仲新徳清人慶厯中知龔州蠻入冦桂管騷動革經畫軍須先事而集移書安撫使杜杞請治諸郡城及易長吏之不才者又言嶺外小郡合四五不當中州一大縣無城池甲兵之備將為賊困宜度逺近并省之後儂智髙来九郡相繼不守皆如革慮舊志
  杜杞字偉長無錫人累遷尚書虞部貟外郎知横州時安化蠻冦邊殺知宜州王世寜杞出兵討平之上言横為邕欽亷三郡咽喉地勢險阻可屯兵為援内制廣源外控交阯願擇文臣識權變練達嶺外事者以為牧守使經制邊事㑹區希範誘白崖山蠻䝉趕反襲破環州帶溪普義鎮寜砦嶺外騷然擢杞為廣南西路轉運按察安撫使行次真州先以書諭蠻聽其自新次宜州蠻無至者杞令州校出獄囚脫其械使入峝說賊不聽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玉峝焚毁積聚斬首百餘級復環州賊散走希範走荔波峝杞遣使誘之趕求降杞詐許而飲以曼陀羅酒伏兵發盡殺之後三日又獲希範醢之御史梅摯劾杞殺降失信詔書戒諭遷兩浙轉運使本傳
  蕭固字幹臣新喻人慶厯間官廣西都巡檢提舉兵甲谿峝事值區希範作亂後初經兵燹固因其故俗治以寛大廣西遂安未幾遷廣西計度轉運使時儂智髙誘聚亡命窺伺邊境固深憂之乃上言請以一官撫之使抗交阯且可以紓患樞宻以智髙故屬交阯納之恐開邊釁不從㑹智高果反復歸責於固左遷知吉州居頃之復以直昭文館知桂州時儂宗尚擁衆故地固招降之邊境以寜粤西文載
  孔宗旦魯人為邕州司户㕘軍儂智髙未反時宗旦度智髙必反以書告知州陳珙珙不聽後智高破横州即載其親往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無為俱死也既而州破被執宗旦罵賊不屈遂被害事聞贈太子中允舊志
  孫沔字元規會稽人中進士第知秦州時儂智高反沔入見帝以秦事勉之對曰秦州不足煩聖慮陛下當以嶺南為憂明日聞蔣偕死帝諭執政曰南事誠如沔所料即以沔為廣南廣西路安撫使沔請益發騎兵且増選偏禆求武庫精甲㕘知政事梁適折之曰毋張皇沔曰前日惟亡備故至此今指期滅賊非可以徼倖勝乃欲示鎮静耶居二日促行才與兵七百沔憂賊度嶺而北乃檄湖南北曰大兵且至其繕治營壘多具宴犒賊疑不敢北侵會遣狄青為宣撫使沔與青㑹青與智高遇戰歸仁鋪智髙敗走青還沔留治後事遷給事中及還帝問勞解玉帶賜之節本傳
  狄青字漢臣西河人善騎射歴官至權樞宻副使皇祐中廣源州蠻儂智髙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圍廣州嶺外騷動楊畋等師久無功又命孫沔余靖為安撫使討賊仁宗猶以為憂青上表請行自言願潯蕃落騎數百益以禁兵羈賊首致闕下帝壯而許之遂除宣徽南院使宣撫荆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時智髙還據邕州青合孫沔余靖兵次賔州先是蔣偕張忠皆輕敵敗死軍聲大沮青戒諸將毋妄與賊鬬聽吾所為廣西鈐轄陳曙乗青未至輒以步卒八千犯賊潰於崑崙關殿直袁用等皆遁青㑹諸將堂上揖曙起并召用等三十人按以敗亡狀驅出軍門斬之沔靖相顧𥈭眙諸將股栗已而頓甲令軍中休十日覘者還以為軍未即進青明日乃整軍騎一晝夜絶崑崙闗出歸仁舖為陣賊既失險悉出逆戰前鋒孫節搏賊死山下賊氣銳甚青執白旗麾騎兵縱左右翼出賊不意大敗之其黨黄師宓儂建中智中及偽官屬死者五十七人生擒賊五百餘人智髙夜縦火燒城遁去遲明青按兵入城其為賊所俘脅者悉慰遣之斂屍築京觀於城北隅時賊屍有衣金龍衣者衆謂智髙已死欲以上聞青曰安知非詐耶寜失智髙不敢誣朝廷以貪功也初青之至邕也㑹瘴霧昏塞或謂賊毒水上流士飲者多死青殊憂之一夕有泉湧砦下汲之甘衆遂以濟始交阯願出兵助討智高余靖言其可信詔許之青既至檄余靖無通使假兵即上奏曰假兵於外以除内冦非我利也以一智髙而横蹂二廣力不能討乃假兵蠻夷蠻夷貪得忘義因而啓亂何以禦之請罷交阯助兵從之賊平人服其有智略後卒諡武襄節本傳
  余靖字安道曲江人舉進士累遷衛尉卿知䖍州丁父憂去儂智髙反邕州乘勝掠九郡圍廣州乃就喪次起靖知潭州改桂州詔以廣南西路委靖經制智高西走邕州靖䇿其必結援交阯而脅諸峝以自固乃奏乞許交阯李徳政㑹兵擊賊於邕州又募儂黄諸姓酋長皆縻以職使不與智髙合既而朝廷遣狄青孫沔將兵共討賊青却交阯援兵不用賊平就遷靖給事中及諸將班師獨留靖廣西遣人入特磨道擒智高母子弟三人生致闕下嘉祐五年交阯蠻申紹泰冦邕州殺五巡檢時靖徙知青州詔復以靖安撫廣西至則召交阯用事臣費嘉祐詰問之嘉祐至對以近邊種落相侵誤犯官軍願悉推治還所掠及械罪人以自贖靖許之遣嘉祐歸遂定後卒諡曰襄本傳
  楊文廣太原人狄青南征時為廣西鈐轄知邕州撫馭有方士卒樂為效死時以名將稱粤西文載劉几字伯夀洛陽人儂智高犯嶺南几上書願自效以為廣東西捉殺使疾馳至長沙見狄青曰賊若退守巢穴瘴毒方興須止以俟再舉若恃勝求戰成擒易耳賊悉衆来大戰於歸仁舖前鋒孫節死几以右軍搏鬬自辰至巳勝負未決几言於青出勁騎五千張左右翼𢷬其中堅賊駭潰進皇城使舊志
  張玉字寳臣保定人從狄青征儂智高抵歸仁舖與賊戰官軍小却玉率右突騎横貫之賊大潰以功遷昭州防禦使粤西文載
  周沆字子貞益都人儂智髙亂定仁宗命安撫廣西沆宣布天子徳澤遍行郡縣邕民避冦棄業吏用常法滿半載則聽人革佃沆曰是豈與凶年詭征役者同科奏伸其期佃乃不革舊志
  朱夀隆字仲山諸城人提㸃廣西刑獄狄青討賊欲殺禆將不用命者數人夀隆極論罪不當死青感其言而止智髙平所在修營城障亷知貴州虐用其人夀隆馳詣州械送獄奏黜之老稚婦女遭亂流轉不能自還者檄州縣給資送之還舊制溪蠻侵暴羈縻州雖殺人無得讐報夀隆請聽相償蠻始畏戢本傳
  王罕字師言成都華陽人為廣東轉運使儂智高入冦見罕嚴備不敢犯後謫監信州酒稅安撫使孫沔言罕有功復以為西路轉運使時智高已遁儂宗旦尚據險聚衆邕守蕭注謀擊之罕呼宗旦子日新謂曰汝父内為交阯所仇外為邊將希賞之餌非計也汝歸報擇利而為之於是父子俱降罕所涖號清敏然寛雅有局度士民莫不愛戴之舊志㕘粤西文載
  李忠輔字道舉零陵人皇祐初以恩格授官攝遷江令有治績桂林北出興安有靈渠漢唐歴修之至是復有隳壊隄防罅漏漕舟歳梗帥司以屬忠輔乃大完築盡復其故迹溉田甚多調桂州司户㕘軍遷知陽朔縣大兵南出邑當大道使者旁午羽檄紛馳忠輔一無所擾而供億悉辦未幾引疾歸粤西文載
  姚嗣宗皇祐初歴守潯州龔州平獄訟定禮儀百姓順則有循聲粤西文載
  張立任廣西都監皇祐中儂賊陷十二郡據邕州驅立殲焉立臨刑大罵不為屈舊志
  張拱為廣西都監儂賊圍邕州拱自賔州引兵来援既入而城陷拱罵不屈死踰月得其屍如生舊志孫節開封人少𨽻軍籍以才勇補右侍禁狄青討智髙辟𨽻麾下至歸仁驛節為前鋒直前搏戰賊銳甚節鏖山下俄中鎗而殁特贈忠武軍節度使留後宋史
  和斌字勝之濮州鄄城人狄青南征使部騎兵為前鋒青駐賓州十日以怠冦既乃倍道兼行斌以兵疲於險利在速戰即日度闗鏖賊歸仁舖孫節死斌引騎血戰繞出賊後遂敗之擢文思副使權廣西鈐轄累嵗徙涇原安南入冦復徙廣西累遷皇城使昭州刺史撫水蠻羅世念犯宜州守將戰死斌乘暑晝夜趣兵至懐逺寨因示弱驕之蠻果大至斌走誘至平坂列八陣以待之分騎翼其旁自被甲出為衆士先殊死戰蠻大敗世念率酋黨内附遂以滎州團練使知宜州斌老將能以恩信得邊人心嶺南珍寳一無所畜邊吏欲希功造事皆憚不敢發或巧為謀報啓釁亦必折其姦謀故所至無事士大夫稱之節本傳
  張日新安仁人皇祐間為廣西邕州都監儂智髙陷邕日新力戰不支被執不屈死之江西通志
  吕璹字吉甫晉江人通判宜州時儂智髙入冦轉運使檄璹與兵㑹將二千人躡賊後得首虜為多終光禄卿舊志
  賈逵藁城人官至殿前班副使從狄青征儂智高戰於歸仁舖既陳青誓衆曰不待令而舉者斬時左將孫節戰死逵為右將軍先鋒私念所部兵數困易衂兵法先據髙者勝茍復待命而賊乗勝先登吾事去矣即日引軍趨山既定賊至逵麾衆馳下仗劍大呼斷賊為二賊首尾不相救遂潰逵詣青請罪青拊其背勞謝之搜邕州城青使逵入括公私遺墜固辭終殿前都指揮使諡武恪本傳李師中字誠之楚丘人提㸃廣西刑獄桂州靈渠故通漕嵗久石窒舟滯師中即焚石鑿而通之邕管有馬軍五百馬不耐暑多死師中謂地多險阻無所事騎奏罷之初邕州蕭注宜州張師正謀啓邊釁注欲以所管蠻峝酋豪往討交阯詔下師中議師中不可遂罷㑹蠻猺申紹泰入追亡者害巡檢宋士堯注又張皇為奏仁宗為之旰食師中言無足憂因劾注邀功生事於是謫注泰州安置師中攝帥事交阯耀兵於邊聲言將入冦師中草六榜揭境上披露其情賊不敢動即日貢方物紹泰懼委巢穴遁儂智高子宗旦保火峝前將規討以幸賞遂固守師中檄諭禍福立率其族以地降邊人化其徳多畫像立祠以祀節舊志
  陸詵字介夫餘杭人嘉祐中知桂州奏言邕去桂十八驛往時經畧使未甞行飭武備臣願一往使羣蠻知省大將號令因以聲震南交詔可時交人浸驕詵至部其使者黎順宗来偃蹇如故態詵絀其禮召問折諭導以所當為懾伏而去詵遂至邕州集左右江四十五峝酋詣麾下閱簡壯丁五萬補置將吏鑄印給之軍聲益張交人滋益恭遣使入貢召為天章閣待制節本傳
  王世行字祖道開封人治平元年知全州事初任全州都巡檢使㑹儂智髙入冦率民調兵以扼賊衝民不失業安撫使呉中復等交薦詔從其請世行至治廟興學表孝子廬盡革供億魚苗斑竹之累期月間郡大治及殁民廟祀於城西磐石之側黄庭堅有記舊志
  劉䝉字資深宜黄人治平初舉進士累官嶺南西道提㸃刑獄清潔不可干以私舊志
  劉芑字資中䝉弟舉進士辟廣西經幹屢挫蠻冦遷知恵州事清節如其兄雖為郡守間絶糧死之日家無十金之儲舊志
  姚道源治平間知鬱林州三載未甞決大辟舊志苗時中字子居宿州人熙寜中交人犯邊擢廣西轉運副使師次富良江久不進時中曰師無進討意賊必從間道来乗我不備冀萬一之勝因宻備之既而果從上流来戰敗始納欵徙梓州㑹興師討蠻乞弟時中以攅運功遷兩階後進直龍圖閣知桂州節本傳
  蘇緘字宣甫晉江人舉進士累遷秘書丞知英州以禦儂智髙功換供備庫副使熙寜四年交阯謀入冦以緘為皇城使知邕州緘即以書抵知桂州沈起及代者劉彝皆不聽八年蠻遂入冦陷欽亷破邕四砦緘聞其至設方略拒守選勇士拿舟逆戰斬蠻酋二邕既受圍緘晝夜行勞士卒發神臂弓射賊所殪甚衆賊為雲梯又為攻濠洞䝉以華布緘悉焚之蠻計窮將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賊囊土傅城頃刻髙數丈蟻附而登城遂陷緘猶領傷卒馳騎戰愈厲而力不敵乃曰吾義不死賊手亟還州治殺其家三十六人藏於坎縦火自焚蠻至求屍皆不得屠郡民五萬餘人隤三州城以填江初邕被圍既困緘憤沈起劉彝致冦又不救患欲上疏論之屬道梗不通乃榜其罪於市冀朝廷得聞焉神宗聞緘死嗟悼贈奉國軍節度使諡曰忠勇起與彝皆坐謫官後交人謀冦桂州行數舍其衆見大兵從北来呼曰蘇皇城領兵来報怨懼而引歸邕人為緘立祠元祐中賜額懐忠本傳張頡字仲舉鼎州桃源人第進士熙寜中為廣西轉運使㑹建廣源為順州將城之頡謂無益朝廷從其議後遷知桂州入覲帝首言卿鄉者論順州不可守信然時黎峝酋領陳被蓋請出兵自効言者謂宜有以撫納之毋令相誘為患命頡處其事頡使一介往呼之出補以牙校喜而去詔問何賞之薄對曰荒徼蠻蜑得是足矣㝷罷兵海外訖無事後徙知荆南至都門暴卒節本傳
  趙奎熙寜八年知白州為政有方愛民如子民不忍欺粤西文載
  劉誼字宜翁長興人元豐初提舉廣西常平上言廣西一路户口二十萬而民出役錢至十九萬緡先用稅銀敷出稅數不足又敷之田米田米不足復筭之身丁廣西之丁既稅以錢又筭以米是一身而輸二稅今即未能蠲除而又益以役錢甚可憫也請詔西監司提舉司官吏月給計數約損兩路丁米亦可以寛於是遞減月給錢二千歳減役錢一千二百餘緡又請罷買沈香減鹽價四十餘事上稱其論事有陸贄之風㑹王安石銳意新法極諫不便坐黜歸舊志㕘宋史食貨志
  熊本字伯通鄱陽人元豐中宜州蠻擾邊除龍圖閣待制知桂州至則諭谿峝酋長戒邊吏勿生事請選將練兵代戍益市馬以足騎兵宜州遂無事民蔡寳㻇扇龍蕃與峝户相仇殺欲引兵致討以為功本質之色動縛而投之海蠻夷以為神轉運判官許彦先議通湖鹽於廣西計口授民度可得息三十萬本言桂管民貧地瘠恐不堪命議遂寢節舊志
  蕭注字巖夫江西新喻人磊落有大志喜言兵初攝廣州番禺令時儂智髙圍州數月勢甚急注自圍中出募海濵壯士得二千人乘上流因颶風起縦火焚賊舟破其衆城獲全以功擢禮賔副使廣南駐泊都監賊還據邕管余靖患其嘯誘諸峝以屬注注挺身入蠻中施結恩信狄青師次賔州召㑹諸將疑注倚賊聲勢為姦利欲遂誅注洎破賊青始聞注前功以知邕州智髙走大理國其母與二弟寓特磨道注帥師討擒之又募死士使入大理取智髙至則已為其國所殺函首歸獻居邕數年隂以利㗖廣源羣蠻宻繕甲兵乃上疏陳交阯可取狀願馳至京師面陳方略未報而甲峝申紹泰犯西平五將被害諫官論注不法致冦罷為荆南鈐轄提㸃刑獄復責泰州安置㑹近臣有訟注廣州功者起為右監門將軍邠州都監熙寜時有言交人挫於占城衆不滿萬可取者遂以注知桂州入覲神宗問攻取之策注謂兵無常形國家與交今昔時勢異宜言交人兵不滿萬者妄耳既至桂種酋来謁注延訪山川曲折老㓜安否均得其驩心有獻征南䇿者輒不聽㑹沈起以平蠻自任帝使代注注歸卒㕘本傳
  王竒汾州人元豐間為湖南都監徙廣西宜州時蠻冦邊竒領兵至天河縣期旦日㑹戰禆將費萬夜以衆竊出河泥隘戰没經畧使移書廹竒竒不能堪後數日蠻衆萬人聚集竒輕出遂敗麾下數百人勸䇿馬逃去竒罵曰大丈夫當盡忠報國何走為戰而死詔贈皇城使忠州防禦使官其子六人賜金帛本傳
  王次翁字慶曽濟南人廣西轉運判官時劇賊馬友等據長沙帥檄漕司預鳩糧芻三十萬以備調發次翁曰兵未必發先擾民可乎吾以一路常平上供計之不啻二十萬足矣已而賊不犯境舊志張田字公載澶淵人知桂州異時蠻使朝貢者與方伯抗禮田獨坐堂上使引入拜於庭而犒賄加腆土豪劉紀盧豹素為邊患畏田不敢肆京師禁兵来戍不習風土往往病於瘴癘乃以兵法訓峝丁而奏罷戍田為人忼直自喜臨政以清蘇軾甞稱為古亷吏節本傳
  俞獻卿字諫臣歙人為昭州軍事推官㑹宜州陳進亂象州守不任事轉運使檄獻卿往佐之及至守議棄城獻卿曰臨難茍免可乎賊至當力戰不勝有死而已奈何棄去初昭州積緡錢鉅萬獻卿盡用平糴至積榖數萬及是大兵至賴以餽軍節本傳
  袁抗字立之南昌人官桂州司法㕘軍撫水蠻冦融州以抗權融州推官督兵糧與謀軍事抗即楊梅石門兩隘建水柵二據其衝賊不得入粤西文載㕘本傳
  徐的字公準建州建安人累遷尚書員外郎擢廣南西路提㸃刑獄安化蠻攻殺將吏所部卒畏誅欲謀叛的馳至宜州慰曉之曰爾曹亡懼能出討賊猶可立功以自贖若朝叛則夕死非計也衆皆斂手聽命奏復澄海忠敢軍後皆獲其用節本傳謝麟字應之甌寜人由太常博士改西上閤門副使詔使經制宜州獠降其種落四千八百人納思廣峝民一千四百室得鎧甲二萬褒賜甚渥元祐中知桂州融江有警麟以計平之戍兵從北来不習水土麟部土人使極南而北兵止屯近郡賴以全者甚衆卒於官節本傳
  徐勣字元功南陵人舉進士選桂州教授王師討交阯轉運使檄勣從軍餉路瘴險民當役者多避匿捕得千餘人使者勸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饑羸病乏不足勝杖姑湼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變使者不能奪郭逵宿留不進勣謂副使趙卨曰師出淹時而主帥無討賊意何由成功因具疏蠻人情狀請斷自上意既而逵卨果無功節本傳
  鄧璧元祐中知賀州大興庠序置田購書来學者甚衆粤西文載
  譚必江西人元祐間為邕州推官攝郡事㑹交人復冦邕必輯兵抗禦力戰不克交人執之欲誘以利必堅不可奪自縊而死舊志
  李亨伯字安正龍谿人紹聖二年知梧州興學勸士卓有政聲節舊志
  孫立節寜都人崇寜間為桂州節度判官時謝麟經制谿峝事宜州守王竒與蠻戰死立節被㫖鞫吏士有罪者謝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立節欲盡斬之立節持不可謂於法不當盡戮因各互奏部議如立節言十二人皆得不死舊志
  黨光嗣字明逺河西人崇寜初守宜州安化酋䝉光有復嘯聚為亂光嗣與統制黄忱等擊敗之以三州一鎮户口六萬一千来降黄忱遂於安化撫水蠻地置徳勝寨粤西文載㕘宋史
  黄璘大觀元年破南丹谿峝擒莫公佞公晟斬張林松朱恩等徽宗賜書勞奬粤西文載
  蕭磐字安國閩清人宣和間權知梧州軍事課農桑興學校百廢具舉暇則引諸儒飲射讀法有古循吏風舊志
  祖世英字穎仲蒲城人政和間進士由知南昌縣通判容州部使者薦知州事卒於任官至二千石無一區之宅十金之産世稱清白吏舊志
  路彬字質夫晉陽人提㸃廣西刑獄所至輕身輒先詣獄悉記所繫名數隨取到館按問之枉者立釋獄遂以清時上供布錢過重彬獨抗章請減一路稍輕舊志
  陳遘字伯亨其先自江寜徙永州初知辛縣有治績歴廣西轉運判官蔡京啓蠻猺地建平從允三州遘言蠻人幸安静輕擾以兆釁不可京惡之以他事罷歸舊志
  梁順孫字景樞髙要人為桂州監察判官監邕州横山田州諸峝金坑往時監官多所需索峝丁苦之叛服靡常為朝廷患順孫撫諸峝以恩信不較其金諸蠻長聽服民歸者如市州人徳之稱梁父母節舊志
  清湘張令失其名建炎中侍御史馬伸撫諭荆湖廣南過州縣必察民利病餽遺一無所受初至清湘所在民羣聚遮馬首投狀乞留其令詢其善政皆曰不知其他但知張公到後未甞有吏下鄉伸即以舉牒付民使以遺令衆歡然乃去舊志
  岳飛字鵬舉湯隂人賊曹成擁衆十餘萬由江西歴湖湘據道賀二州命飛權知潭州兼權荆湖東路安撫都總管付金字牌黄旗招成成遁飛至茶陵奉詔招之成不從飛奏乞𠞰除許之飛入賀州境得成諜者縛之帳下飛出帳調兵食吏曰糧盡矣奈何飛佯曰姑反茶陵已而顧諜謬為失意狀頓足而入隂令逸之諜歸告成成大喜期翌日来追飛命蓐食濳趨遶嶺未明已至太平塲破其砦麾兵掩擊賊大潰成走據北藏嶺上梧闗遣將迎戰飛不陣而鼔士争奮奪二隘據之成又自桂嶺置砦至北藏嶺連控隘道親以衆十餘萬守蓬頭嶺飛部才八千一鼓登嶺破其衆成奔連州飛謂張憲等曰成敗散去追而殺之則脅從者可憫縦之則復聚為盜今遣若等誅其酋而撫其衆慎勿妄殺累主上保民之仁於是憲自賀連徐慶自邵道王貴自郴桂招降時以盛夏行師瘴地撫循有方士無一人死癘者嶺表平節本傳
  張暐鄭州人建炎中知興業縣勞心撫字百廢具興粤西文載
  鄧孝亷字清臣曲江人建炎間倅邕攝郡事邕歳市馬界上吏多侵盜馬不時至孝亷盡革其𡚁嵗饑發廩賑之不足繼以俸金全活甚衆粤西文載徐夢莘字商老臨江人紹興間主管廣西轉運使司文字時朝廷議易二廣鹽法遣廣西安撫司幹官胡廷直與東西漕臣集議於境夢莘從行謂廣西阻山正當仍官般法則害不及民廣東諸郡並江或可容客販未宜遽以二廣概行議與廷直不合廷直竟以客販變法得為轉運使夢莘既知賔州猶以前議為梗法罷去不三年二廣商賈毁業民苦無鹽復從官般法後擢直秘閣夢莘從子天麟字仲祥官廣西轉運判官所至興學明教有恵政節舊志
  髙登字彦先漳浦人宣和間為太學生與陳東等上書者再紹興二年廷對無所顧忌有司惡其直授富川主簿提刑董莽聞其名檄讞六郡獄復命兼賀州學事學故有田舍時已歸買馬司登請復其舊守曰買馬養士孰急登曰買馬固急然禮義由學校出若遂廢則士與堂下卒何異守不能奪卒歸之攝獄事守欲脫殺人者曰隂徳可為登曰隂徳豈可有心為之殺人者而可幸免則死者寃何自伸滿秩士民留不獲相率餽錢五十萬登辭不可置於學買書以謝士後上時議六篇秦檜惡其譏已授静江府古縣令縣豪民秦琥所為多不法登數其罪收治之琥忿而死古縣為秦檜父舊治實生檜於此桂帥胡舜陟因諷登建祠欲以媚檜登對以治亡狀不應立舜陟怒摭秦琥事誣登専殺詔逮獄按之㑹舜陟亦以事下獄死登得白已而攝歸善令復怒檜檜坐以前事取㫖編管容州謫居授徒家事一不介意惟以朝廷行事為已憂戚臨終所言皆天下大計後朱熹為守奏乞褒録詔贈承務郎節本傳
  何先覺紹興中通判横州撰耕桑要備二卷舊志李彌大字似矩吴縣人紹興六年知静江府奏廣西邊防利害甚悉上多采用之召為工部尚書舊志沈晦字元用錢塘人紹興間為廣西經畧兼知静江府先是南丹蠻莫公晟以歸附用為本路鈐轄後遁去旁誘諸蠻嵗出為邊患晦遣將羅綂往戍統至招撫諸蠻諭以恩信皆詣府請降晦犒賞之結誓而去自是公晟勢孤不復犯邊晦在郡歳買馬三千匹繼者皆不能及進徽猷閣直學士節本傳杜天舉紹興中知潯州以教民造士為事擇師儒董之罷其不堪為師者請更置之舊志
  吕愿中紹興中官廣西經畧安撫使先是朝廷用廣南經畧安撫使劉彦適言以莫公晟知南丹州事未受命是嵗公晟始貢馬率羣蠻来歸帝諭輔臣曰得南丹非為廣地但猺人不叛百姓安業為可喜耳愿中諭降諸蠻三十一種得州二十七縣一百三十五砦峝合二百餘及一鎮三十二團皆為羈縻州縣㕘宋史
  柴中行字與之餘干人廣西轉運司辟為幹官帥將薦之使其客甞中行中行正色辭拒攝昭州郡事蠲丁錢減苗解賑饑羸轉運司委中行代行部由桂林屬邑歴栁象賔入邕管問民疾苦先行而後聞捐鹽息以恵逺民後累遷至秘閣修撰本傳陳太和字徳容莆田人紹興中知象州虛心聽訟使各盡其情民大悅築石橋以便往来涖政三年奏績居最舊志
  徐安國紹興間知横州政以安民息盜為急人服其知體要舊志
  范直方紹興間知潯州政尚寛簡邦人徳之舊志陳宇莆田人紹興二十二年以大理正知梧州歳旱手書救荒十餘事行屬縣由是米商四集人得不饑留郡餘六萬斛建炎盜起増額且半宇累疏得仍舊流徙来歸猺獞帖然梧州府志
  范應鈴字旂叟豐城人歴官知吉州歸養親讀書泊如也起廣西提㸃刑獄力辭踰年乃拜命既至多所平反丁錢蠧民力奏免之召為金部郎官舊志張孝祥字安國歴陽人紹興中廷試親擢第一乾道元年以集賢修撰知静江府廣南西路經畧安撫使聲績日茂節舊志
  李浩字徳逺臨川人乾道六年以直寳文閣知静江府兼廣西安撫浩至郡舊有靈渠通漕運及灌溉嵗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賴其利邕管所𨽻安平州其酋恃險謀聚兵為邊患浩遣單使諭以禍福且許其引赦自新即日叩頭謝過焚撤水柵聽約束前帥建議於南丹州置買馬塲朝廷將從之浩力争其不可遂止又朝廷令市象於交阯浩復力争治廣二年詔還浩天資質直立朝慨然以時事為己任言切時弊為郡尤潔已自廣右歸不載南海一物平生奉養如布衣時風采素髙人不敢干以私云㕘本傳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乾道九年知静江府廣西窘匱専藉鹽利漕臣盡取之於是屬邑有増價抑配之𡚁詔復行抄鹽漕司拘鈔錢均給所部而錢不時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於此乎奏疏謂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數以寛郡縣則科抑可禁上從之成大於理政之餘時務記述所著有桂海虞衡志節舊志
  張栻字敬夫綿竹人淳熙二年知静江府經略安撫廣南西路所部荒殘多盜栻至簡州兵汰冗補闕籍諸黥卒伉健者為効用日習月按申嚴保伍法諭谿峝渠豪弭怨睦鄰毋相殺掠於是羣蠻帖服朝廷買馬横山嵗久弊滋邊民告病而馬不時至栻究其利病六十餘條奏革之諸蠻感悅孝宗聞栻治行詔特進秩直寳文閣本傳
  呉獵字徳夫醴陵人乾道中主潯州平南簿㑹張栻經畧廣西檄攝静江府敎授劉焞代栻栻以獵薦辟本司準備差遣盜李接起陷容雷髙化貴鬱林等州獵請賞勞誅罪焞於是録鬱林功誅南流縣尉鬱林巡檢人人驚厲争死鬬不踰時盜悉就擒尉宰相王淮甥也獵坐降官寜宗時起為廣西轉運判官累遷刑部侍郎本傳
  蘇洸字澄老泉州人歴通判賔州時張南軒栻為帥以亷吏薦除知雷州舊志
  呉庸道州人登淳熙特科為容州陸川簿尉時李接反庸率衆捕禦身親六戰殁於陣帥臣劉焞上其事贈承事郎䕃一子舊志
  王光祖淳熙中知昭州有徳政及卒民立祠祀之粤西文載
  施埤毗陵人淳熙中知鬱林修建城池留心民務時李接雖除餘黨尚出没山谷埤親行禁諭捕治逆黨招宥脅從民賴以安舊志
  林欽齡粤西文載作次齡淳熙中知貴州有政績部使者甞贈以詩有户長盡蠲民不病室家相慶酒頻沽農桑課績無遺恨循吏聲名並兩都之句舊志韓璧字廷玉淳熙間以經略司主管機宜文字用張栻薦知宜州事清介愷悌修建學宫作興士類先是養士之租嵗入僅五十斛璧増至二百斛且月撥公帑錢以助供給舊志
  廖徳明字子晦南劍人初為潯州教授為學者講明聖賢心學之要手植三柏於學潯士愛敬之如甘棠後累官知潯州有聲公餘延僚屬及諸生親為講說逺近化之常語人曰徳明自始仕以至為郡惟用三代直道而行一語而已本傳
  崔與之字正子廣州人始授潯州司法㕘軍常平倉久不葺天兩壊米撤居廨瓦覆之郡守欲移兌常平之積堅不可守敬服更薦之調淮西提刑未幾通判邕州守武人苛刻衣賜不時給諸卒大閧漕司檄與之攝守乃宻訪其首事一人斬之闔郡以寜擢發遣賔州軍事郡政清簡尋特授廣西提㸃刑獄徧歴所部秋毫無擾過州縣輒停車裁決奬廉劾貪風采凜然嶺海去天萬里用刑慘酷貪吏厲民乃疏為十事申論而痛懲之廣人刻諸石號嶺南便民榜節舊志
  黄疇若字伯庸豐城人淳熙中以栁州教授調靈川令㑹萬安軍黎蠻竊發經略司選疇若條畫招捕事宜疇若謂須追原始亂為區處之方再任嶺外用舉考改知廬陵縣宦蹟所至𡚁根蠧穴剔除殆盡以治辨稱舊志㕘宋史
  應孟明字仲實永康人淳熙十六年廣西謀帥帝以手筆賜孟明曰朕聞廣西鹽法利害相半卿到任自可詳究事實進直秘閣知静江府兼廣西經畧安撫初廣西鹽易官般為客鈔為户無多折閲逃避遂抑配於民行之六年公私交病追逮禁錮民不聊生孟明條具驛奏除其𡚁詔從之舊志李椿字夀翁永平人廣西提㸃刑獄獄未竟者一以平決之釋所疑數十百人奏罷昭州金坑禁仕者毋市南物召為吏部郎中論廣西鹽法孝宗是其說遂改法焉除樞宻院檢校有小吏持南丹州土官表求自宜州市馬者因簽書張說以聞椿謂邕逺宜近故遷之豈無意今莫氏方横奈何導之以中國地理之近小吏妄作將啟邊釁說怒椿因求去上慰諭令安職舊志
  詹體仁字元善浦城人知静江府開十縣稅錢二萬四千蠲雜賦八千體仁少從朱熹學以存誠慎獨為主甞言居官涖民之法盡心平心而已盡心則無愧平心則無偏世服其確論舊志
  陳大紀字正之永嘉人嘉泰間知象州徙知横州秩滿適妖賊侯廣李監六作亂鬱林桂州並為賊區大紀奉檄即行節制飛虎摧鋒兩軍號令威嚴親冐矢石與士卒同甘苦開誠諭賊散其黨與擒其渠魁訖事僅五月以功轉兩官舊志
  范克信字允誠丹陽人嘉定間官廣西經畧安撫使措置買馬事時蠻酋岑汝弼與黄璨争利因誘谿峝掠諸賣馬者以故馬不時至克信既馳書諭蠻出馬而岑黄方搆兵克信馳往諭之乃各罷兵粤西文載
  呉純臣番禺人以崔與之薦除提㸃廣西刑獄剖析無滯民有醉入仇家適仇之母死遂誣之獄成矣純臣察其情釋之一境以為神明舊志
  林干嘉定中為邕州監官清正自持郡守斂金以媚時宰干不應後被誣罷去人甚惜之舊志
  蔣南金字聲道蘇州人嘉定五年知容州興學校立貢院在任三年一以教養為事未甞豫逸舊志林岊字仲山福建人嘉定間守全州日偕諸生講明道學勉敦實行在郡九年多恵政士民徳之節舊志
  趙崇憲字履常汝愚子嘉定八年知静江府廣西經畧安撫使静江屬邑地肥磽畧等而陽朔修仁荔浦之賦獨倍自張栻奏減人猶以為病崇憲請再加蠲減詔遞損有差羅蔓峝者仍嵗冦鈔為暴實土民何嚮父子隂導之崇憲捐金繒付小校繫以来寘之法因嚴民夷交通之禁先是部内郡邑有警輒移統府兵戍之在宜州者百人古縣半之崇憲謂根本單虛非所以窒姦萌乃於其地各置兵如戍兵之數而斂戍者以歸邕為邊要害地自狄青平儂智髙所設扞防甚至嵗久浸弛而谿峝日强崇憲條上其議朝廷頗采其言然未及盡用也其弟崇模字履規亦知静江有政聲本傳
  李閎祖字守約光澤人官静江府臨桂簿提刑方信孺漕使陳孔碩咸咨以臺事暇日詣學與諸生講解士習丕變辟古田改廣西帥屬勤慎明恕諸司論薦改秩未赴卒舊志
  張垓紹定中知横州土瘠民貧家無餘藏歳遇旱澇無假貸之處垓置米千石立為社倉民賴之舊志姚希得字逢原潼州人以直寳謨閣廣西轉運判官兼權静江府尋授直徽猷閣知静江府主管廣西經畧安撫司公事兼轉運判官希得忠亮清儉好引善類廣西官署以錦為㡩幕希得曰吾起書生安用此命以繒纈易之舊志
  楊大異字同伯醴陵人提㸃廣西刑獄兼漕庾二司所至姦吏屏息盜冦絶跡凡可以為民興利除害者必秦行之建宣城書院祀張栻吕祖謙廣海幅𢄙數千里道不拾遺報政稱最舊志
  方信孺字孚若莆田人從廣西轉運罷歸復以提刑至政簡刑清所至不擾宜州守張自明建龍谿書院信孺捐鹺錢二十四萬助之又捐四十萬買田給諸士於是宜士斌斌嚮風矣舊志
  梁介三衢人端平元年攝守容州留心教事増置學田容人祀之州志
  張自明字誠子建昌人以宜州教授攝州事施政循良大興教化新郡學字又以州用贏錢二十萬作龍谿書院後授宜州知州舊志
  董槐字廷植濠州定逺人淳祐六年知静江府權廣西運判兼提㸃刑獄槐即日就道至邕州上守禦七䇿邕州之地西通諸蠻夷南引交阯及符奴月烏流鱗之屬數冦邊槐與約無相侵推赤心遇之皆伏不敢動又與交阯約五事一無犯邊二歸我侵地三還擄掠生口四奉正朔五通貿易於是遣使来獻方物大象南方悉定本傳
  李曽伯字長孺河内人淳祐九年知静江府兼經畧安撫使元兵自滇入侵廣右曽伯積榖練衆繕城浚隍為必不可犯之計援軍至者禮遇其將甚備軍不敢擾且樂為用元兵知不可攻北去曽伯遣軍躡其後敗之黄沙又敗之衡山湘桂以寜舊志胡穎字叔獻湘潭人自廣東移節廣右治踵李曽伯先後在鎮拓鑿最盛足稱金湯舊志
  黄鼐知邕州建學育才鼎新州治人咸徳之粤西文載譚惟寅字子欽髙要人淳祐間知容州建思賢堂紀元次山等五賢善政傚其行事又於堂之東西作延老樂山二軒其說曰延老者於此問政也樂山者因容山以取義也有契於心以静為徳仁者之事也又甞論祭禮曰治道不在多端在於致敬而已舉斯心無一毫人偽則鬼神情狀天地萬物之理畢見於以臨政何所往而不當時人以為確論舊志
  趙若詵字子振咸淳十年知容州叛賊楊先攻城若詵與戰力屈死之舊志
  鄧得遇字達夫卭州人累官通判隆興府監行在藏庫出知昭州遷廣西提㸃刑獄逾年攝經畧事兼知静江府徳祐元年長沙被兵得遇遣都統馬驥馬應麒赴援驥濳叛而還得遇斬之軍事悉委之應麒未幾馬塈代閫議事不合二年移治蒼梧静江破得遇朝服南望拜辭書幅紙云宋室忠臣鄧氏孝子不忍偷生寜甘溺死彭咸故居乃吾潭府屈公子平乃吾伴侣優哉悠哉吾得其所遂投南流江而死本傳
  劉子薦字貢伯安福人父夢驥知澧州没於王事子薦以父任為湘鄉尉歴官知融州陛辭度宗慰之曰廣郡凋瘵賴卿撫摩子薦對曰臣當推行徳化以安其民至官以亷静著聞主管仙都觀廣西經畧司檄為參議官徳祐二年十一月北兵至静江權經畧使馬塈遣子薦提猺兵藥弩手守城東門勢不支時瀛國公已入燕子薦取笏書我頭可斷膝不可屈於上登城北望再拜取所衣袍瘞之語左右曰事急不可為吾惟以死守城陷死之本傳馬塈宕昌人也一家父子兄弟皆以忠勇為名將而塈與其兄堃特顯咸淳中塈知欽州徙知邕州邕地接六詔安南旁通諸谿峝撫御少失宜往往召亂塈鎮撫諸蠻及治闗隘皆有條理大理不敢越善闡安南不敢入永平諸峝皆上帳冊邊陲晏然未幾以左武衛將軍徴入朝已而宋亡塈因留静江總屯戍諸軍䕶經略司印守城總管俞金及湘山僧宗勉招諭之皆為所殺元平章阿爾哈雅至廣西為書反覆千餘言許以廣西大都督終不聽乃進兵攻之塈發所部及諸峝兵守静江而自將三千人守嚴闗鑿馬坑斷嶺道元兵攻嚴闗不克乃以偏師入平樂過臨桂夾攻塈塈兵敗退保靜江哈雅録所賜詔示塈塈焚之殺其使哈雅復數使人招降塈發弩射之攻三月塈夜不解甲前後百餘戰城中死傷相藉訖無降意城東隅稍卑元軍陽攻西門以精兵夜決水牐攻東門破其外城塈閉内城守又破之塈率死士巷戰傷臂被執殺之㫁其首猶握拳奮起立踰時始仆黄文政淮人也戍於蜀軍潰間道走静江馬塈邀與同守城破文政被執大詬不屈元軍斷其舌以次劓刖之比死罵不絶聲塈部將有婁鈐轄者失其名静江破邕城即相繼降婁獨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阿爾哈雅笑曰是何足攻圍之十餘日婁從壁上呼曰吾屬饑不能出降茍賜之食當聴命乃遺之牛數頭米數斛一部將開門取歸壁復閉元軍乗髙視之兵皆分米炊未熟生臠牛啖立盡鳴角伐鼓諸將以為出戰也甲以待婁乃命所部入擁一火炮然之聲如雷霆震城城皆崩煙氣漲天外兵多驚死者火熄入視之灰燼無餘宋史
  仇子真知慶逺府徳祐元年與淮東兵馬鈐轄阮克已各將兵入衛詔與張世傑張彦分道出擊元軍通鑑
  
  史格字晉明憲宗授節度使至世祖時加定逺大將軍從攻静江格伺隙攀堞蟻附而上拔之徇廣西十四州皆下諭降谿峝諸夷五十州時宋陳宜中張世傑立益王昰於福州傳檄嶺海聲言夏貴已復瀕江州郡諸戍將恐江路既絶不可北歸皆還静江行省議棄肇慶徳慶封川併兵戍梧州格執不可示敵以怯増兵備之劇賊蘇仲據鎮龍山稱王刼掠於外耕植於内官軍畏暑不敢深入横象賔貴四州皆被其害格築堡於其界守以土兵令官軍盡焚廬柵踐其禾稼仲窮蹙遂降粤西文載張礎字可用通州人至元中礎自浙西遷嶺南廣西道提刑按察使時廣西宣慰使穆爾圗怙勢横暴强奪民財莫敢問礎至按其罪請論如法衆心乃安㕘舊志
  劉志行江西人元進士知藤州之鐔津舊本作鐔州元時無此州今依沿革志改正有善政民愛之粤西文載
  多爾濟河西人世仕濮州至元二十二年以宣武將軍任横州總管府達嚕噶齊食邑守土有修學之功舊志
  劉國傑字國寳女真人以湖廣左丞征廣右賊至元間平懐集諸砦二十六年擒蕭大獠於懐集破曽大獠於金林賊深入保險國傑鑿山而入殺賊衆五千人次賀州兵士冐瘴皆疫國傑親撫視之療以醫藥多得不死永州盜李末子千七冦全州敗官兵殺郡長官國傑追討擒之上思州黄勝許恃其險逺與交阯冦邊國傑身率士奮戰賊不能敵走象山山近交阯皆深林不可入乃度其出入列柵圍之徐伐山通道且戰且進拔其砦勝許挺身走交阯擒其妻子殺之盡取賊巢地屯田募慶逺獞人耕之以為兩江蔽障詔遣使即軍中以玉帶賜之本傳
  烏克遜澤字潤雨臨潢人至元二十九年為廣西兩江道宣慰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兩江荒逺與百夷接不知禮法澤作司規三十有二章以漸為教其民至今遵守之又省廐置二十二所以紓民力嵗饑請蠲租發象州賀州官粟三千五百石以賑既發乃上其事邕管徼外蠻數為冦澤循行並得阨塞處布畫逺邇募民伉健者四千六百餘户置雷留那扶十屯列營堡以守之陂水墾田築八堰以節瀦洩得稻田若干畆嵗收榖為軍儲邊民賴之舊志
  臧夢解慶元人至元三十年為廣西肅政亷訪副使故事烟瘴之地行部者多不躬至而夢解咸遍歴焉遂按問賔州藤州兩路達嚕噶齊與凡貪官奸吏置於法者無慮八十餘人又平反邕州黄震被誣贓罪及藤州唐氏婦被誣殺夫罪凡兩寃獄夢解剛直㢘慎學有淵奥而敏於政事歴官所至以清能著甞自號魯山士大夫稱不以官而曰魯山先生云本傳
  朱國寳寳坻人至元間以管軍萬户鎮梧州領安撫司事南寜謝有奎負固不服國寳開示信義有奎感悟以其屬来歸於是黎民降者三千户蠻峝降者三十所粤西文載
  蕭泰登字則平吉安路人至元三十一年使安南歸為江西儒學提舉僉嶺南廣西道亷訪司事陳便宜二十五事栁州左道謀叛論死者二百人泰登録之而釋不知情百三十七人他所辨雪亦無算凡黜貪謬又二百一十人進階奉直大夫㕘舊志謝讓字仲和穎昌人大徳間為湖廣行省左右司郎中時廣西兩江岑雄黄勝許等屢相仇殺為邊患讓謂此曹苐可懐柔不宜力競寛其法以羈縻之使不至跳梁可也若乃舍中國有用之民争炎荒不毛之地非長䇿也因書榜招諭以擕其黨本傳姬明成宗大徳七年知容州興學校勸農桑為政多持大體州人思之舊志
  周自强字剛善新喻人泰定間廣西峝猺反自强往見猺酋說以禍福中其要害猺酋立為罷兵事聞超授廣西兩江道宣慰司都事累遷縣尹有亷能聲以亞中大夫江州路總管致仕節本傳
  吕思誠字仲實平定州人剛直敢言文宗時累官監察御史劾中書平章徹爾特穆爾變亂朝政章留中思誠因求去出僉廣西亷訪司事巡行郡縣土官有于元帥者恃勢魚肉人恐事覺隂遣其子迓思誠於道思誠縛之悉發其隂私痛懲其罪一道震肅節本傳
  文魁字華甫衡陽人至順三年知藤州兵革之餘披荆棘立州治修城池興學校撫民庶蠻冦出没而藤獨無擾政化大行州志
  石亨祖字元卿真定人至正己丑全州路總管時獠入冦城邑民居靡有存者亨祖率郡人黄世榮築城郭建學宫設立上下公署峝冦攻掠親詣廣西乞師民賴以安在任三年百廢具興民頌其德卒於官州志
  任珪至正間知横州路總管亷明公正人不敢干以私惟以恵民為務邦人懐思勒其徳於石州志余永至正間以湖廣省宣使權知平樂先是學宫在考槃澗西燬於兵拓拔元善攝郡監覈學租捐俸募民新之永受規畫程功之力居多府志
  陳本道至正間守貴州時峝賊圍州城本道率兵出戰身先士卒賊遂敗去時稱文武才邑人賴之立祠以祀舊志
  祝蕃至正間潯州經歴一夕課子讀書忽旋風滅燭户外若有人稱黄氏来訴寃者比開户視四無人跡詰旦審獄果有黄姓者竟得寃狀兄弟八人同坐止罪其一餘皆釋之舊志
  馮思齊樂城人至正間知藤州律身亷潔馭下寬簡民懐其徳粤西文載
  花禮至正間知容州正風化建學校為民興利卓有政聲粤西文載
  侯元采貴州吏目至正間署州事時城池頺廢捐已資傭民築濬一日峝賊出掠元采偕弟信卿帥兵逆戰生擒賊八人斬獲無算廣西海北二司交章薦之粤西文載
  額爾吉納字尚文唐古氏人至正間授廣西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兼肅政亷訪使時紅巾擾攘賊入湖南嶺表震動衆議建築城池以扼險要遂捐俸於官貿易海鹽積以嵗月息倍至萬經制之費皆出於此四年而克終事民忘勞焉吉納善結衆心一時驍將材士多歸之故保有境土二十餘年洪武元年總兵楊璟取廣西吉納堅壁不下後城破被執送京師不屈死之郡人感其恩立廟以祀陳瑜字仲庸雷州人吉納辟為廣西行中書省都事廣西被圍吉納未甞歸私第瑜事之甚謹城破以佩刀自刎有湘潭劉永錫與瑜同事率妻子溺於白龍池死又義兵千户曽尚賓者江西人吉納嘉其義勇擢任之明兵圍静江尚賔守西城及城陷身中數鎗猶力戰不衰後衆寡不敵遂自焚其家死之㕘舊志

  廣西通志卷六十五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六
  名宦
  
  楊璟合肥人洪武元年率左丞周徳興參政張彬將武昌諸軍取廣西克永州而征南將軍廖永忠參政朱亮祖自廣東取梧州定潯貴鬱林以兵來㑹進攻靖江不下璟謂諸將曰彼所恃西壕水耳若決其隄岸破之必矣乃遣指揮丘廣攻揷口關殺守隄兵因盡決壕水築土隄五道傅城城中猶固守急攻二月克之執平章額爾吉納先是張彬攻南闗為守城者所詬怒欲屠其城璟入立禁止之民乃安復移師徇郴州降其兩江土官黄英岑伯顔等而永忠亦定南寧象州廣西悉平封營陽侯卒贈芮國公諡武信節明史藁
  廖永忠廬州巢縣人洪武元年以征南將軍平廣東遂進征廣西五月同副將軍朱亮祖等兵至梧州元達嚕噶齊拜珠降潯貴容鬱等州縣以次降師至南寧元上浪屯田千户宋真執其守將平章約爾珠參政諾海遣使詣降永忠悉收諸司印章命真守其城使副將軍與楊璟合圍静江克之元平章阿爾斯蘭敗於全州率其餘將退保象州及永忠兵至元人勢廹降廣西平封徳慶侯節明史藁
  周徳興濠人洪武元年同楊璟討廣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斯蘭及周文貴自全州來援徳興再擊敗之斬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復進克武岡州分兵據險絶靖江聲援廣西以次平後復副鄧愈為征南左将軍分道出南寧平婪鳯安田諸州蠻克泗城州三年封江夏侯舊志
  蘭以權襄陽人洪武元年初平廣西遣以權齎詔往諭兩江谿峝廣西衛鎮撫彭宗萬户劉惟善以兵䕶送將抵兩江會來賓峝人潘宗富冦掠楊家寨以權謂奉詔逺來欲以安民可見賊不擊聴其蹂横耶急督宗等擊之宗富敗走遂安輯其衆兩江之民由是懾服舊志
  朱亮祖六安人以參軍佐廖永忠平廣東師次梧州追元尚書布延特穆爾張翔於鬱林死之潯貴諸州皆降亮祖以蒼梧之師與平章楊璟合破靖江師旋封為永嘉侯舊志參名山藏
  左君弼廬州人洪武元年命為廣西衛指揮僉事時左江上思州蠻賊黄英傑聚衆萬餘冦鬱林知州趙天鑑同知王彬集民兵拒守半月廣西海北等衛官軍來援賊夜遁追至上思州境破之賊走還仍聚黨不解事聞上命君弼為副總兵討捕英傑與其弟英覽逃之十萬山七峝口君弼追及之英傑就死英覽就俘餘衆撫安之自是兩江獞酋皆膽落節獻徴録
  胡海字海洋定逺人從平章楊璟征廣西夜抵靖江與守兵戰南門生得萬户二人四鼔自北門八角亭先登功最多𠞰平左江上思蠻後累立戰功封東川侯明史藁
  章復字彦復江西鄱陽人洪武元年湘粤平慎擇守今以復同知全州全民不事農復編農圃通諭一卷凡地利可興者分時月别品類若栽蒔斂蓄及諸禳法療方纎悉具述家給之興學校重師儒再嵗值旱蝗徒跣詣覆釡山禱輒應民勒石頌功全故闕守六年即陞復為守先後得専理有成效嘗樹松亘百里以憇行人行者呼章公松尋改全為州移知保寧府節舊志
  李習淮安人洪武元年僉判全州尋陞同知與守章復協恭治郡興利除弊始建驛舖以均力役與章同植松樹人憇其䕃比於甘棠舊志
  蘇銓洪武初為栁州衛指揮僉事謀畧過人創公署整軍實賊攻劫融縣銓帥兵奮擊賊敗散後復聚衆剽掠銓設法擒之民賴以安一綂志
  蔡仙粤西文載作遷廣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兼静江王相時諸蠻叛者相繼殄滅仙為將十五年綏輯兵民每戰輒奮勇獨出敵皆披靡既還而金瘡滿體人視之不堪仙畧不為意卒贈安逺侯謚武襄舊志丁玉洪武初任廣西行中書省參政以仁惠為政軍民悅服粤西文載
  韓政甫陜西人洪武元年任陽朔縣縣當初建政甫亷潔自持愛民如子治邑事如家事百度修整尤加意造士選延師儒以訓迪之時妖人謝保珠等謀不軌政甫密報上官隨督兵追捕邑賴以寧舊志
  馬宥山東人洪武元年知茘浦時天下初定宥加意新附之衆經制立法以規久安創縣治建儒學立城隍社稷置四鄉八都十七里諸廢備舉舊志張信河南人洪武二年丞平樂政務大體時當安輯之後屬意拊循勤農桑興學校六年以課最擢平樂守政尚寛平終始如一士民稱之府志
  尋适洪武三年為殿中侍御史廣西初平簡臺臣出任監司以适為廣西按察使亷謹清恪風節凝峻獄訟剖決如流民無寃者舊志
  劉鎮浙江人洪武三年知岑溪先是民苦虐政流移者衆鎮獨尚寛大懐柔安輯教養兼施始作城池為保障岑民賴之縣志
  胡壽昌字子祺江西吉水人洪武中遷廣西按察司僉事屢平寃獄凡祠廟不載祀典者悉令毁撤聞元祐黨人碑在融州山谷舁出碎之節明史藁王佑字子啓江西泰和人洪武三年官廣西僉事時與胡壽昌同官按察使尋适嘗咨兩人政體壽昌曰刑新國用輕典宜静以莅之佑曰不然廣右與諸蠻錯壤習俗不馴不及此時明禮法示勸懲後將難制适從佑言廣西稱治節明史藁
  趙天鑑洪武三年知鬱林州清介自持愛民如子擢知太平府政績益著府志
  吳良定逺人洪武五年廣西蠻叛以良輔征南將軍鄧愈分道討之數月盡平左右兩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銅鼔五開收潭溪開太平殱清洞崖山之衆於銅闗鐵寨古州八萬蠻皆震慴内附粤西遂平卒贈江國公諡襄烈節明史藁
  潘長壽長興人洪武初由僉都御史出知潯州府為政寛平勤於撫字雖谿峝猺蠻亦皆感化參舊志趙惟清洪武七年知博白縣以禮為教士知向學民樂生業盜賊屏息一時有中土風舊志
  趙探夫蘇州人洪武七年任岑溪主簿亷慎勤敏撫輯流離城務修舉百姓思之舊志
  趙文字夢得錢塘人洪武時舉賢良七年知藤州亷以自持誠以待物政尚仁恕秩滿去民言及輒有流涕者舊志
  何源字幼澄吳江人洪武十年知梧州嵗饑僚屬議請賑於上源曰若請而後賑民其死且徙矣乃捐俸以拯全活甚衆舊志
  韓觀字彦賓虹人初任桂林右衛指揮僉事洪武十九年栁州融縣蠻叛與參政耿文彬討平之累遷廣西都指揮使二十二年富川蠻殺知縣剽數城觀進討斬二百餘人二十五年平賓州上林蠻二十七年全州灌陽諸猺叛㑹湖廣兵斬千四百餘人明年捕宜山諸縣蠻擒二千八百餘人斬偽王韋召及萬户以下傳首京師拜征南左副將軍從都督楊文問罪龍州比至伏罪乃移兵征奉議蠻屢戰破之𠞰都康向武髙勞上林蠻破更吾蓮花大藤峽諸寨斬酋黄世鐵并其支黨畧盡討思恩都亮蠻平之觀得賊必處以極刑間縱一二告諸蠻諸蠻膽落由是境内得安二十九年召還成祖即位命佩征南將軍印鎮廣西節制兩廣官軍觀至鎮羣蠻皆叛帝遣員外郎李宗輔齎勅招之觀乃大陳兵示將發狀而遣使與宗輔俱桂林蠻復業者六千家惟思恩蠻未附而慶遠栁潯諸蠻方殺掠吏民乃上章請討復與指揮葛森等擊殺理定諸縣山賊擒其酋黄仲等五十餘人斬以徇還所掠男女於民而撫輯其逃散者明年遣都指揮朱輝諭降宜山忻城諸山寨茘波猺震恐上書言願為編户帝以屬觀撫之八十餘峝皆附四年大發兵討安南詔觀畫方畧轉粟餉軍觀發太平以所部營坡壘關下治橋梁修道攢運間出兵遊徼安南平命措置交阯縁途諸堡而栁潯諸蠻乗觀出復叛五年兵抵栁州賊望風遁觀請俟秋涼深入且請濟師帝使發湖廣廣東貴州三都司兵又勅新城侯張輔以征南軍協討别遣將將三萬人由他道進十月諸軍皆集觀令都指揮朱廣方政以湖廣兵攻慶遠宜山忻城河池而自以貴州兩廣兵由栁州攻馬平來賓遷江賓州上林羅城融縣皆破之㑹兵象州分𠞰武宣東鄉桂林桂平永福斬首萬餘級獲其黨黄南等萬三千餘人羣蠻復定㨗聞帝嘉勞之明史藁
  常仕昭洪武十五年知北流縣以亷幹稱剔𡚁興利民被其徳卒之日僅餘一氊聞者嗟嘆舊志王清洪武初為容州同知冦盜蔓衍民不聊生清繕城隍立學校撫綏百姓勸課農桑民賴蘇息陞本州知州府志
  李復原字陳善雩都人洪武中任平南主簿時兵荒之後民多流亡復原招還數百户度荒田教之墾遷縣丞會猺冦猖獗居民失所復原奮而起曰食君之禄當恤君赤子選邑勇者為義夫長集民壯數十禦㓂蛇岡躍馬摧鋒羣賊披靡後中藥弩死人為之立祠載入祀典府志
  周三傑潯州衛指揮使鎮守平南猺賊出掠奮不顧身𠞰禦有功後中藥矢亡與李復原同祀府志孔性善保昌人洪武間任馬平縣主簿上言谿峝猺獞恃險竊發殺掠吏民及官軍討捕率不能獲兇頑自恣為患益深然此雖盜賊豈無良心昔者陳景文為知縣猺獞皆應差役厥後長吏撫字乖方乃復反側誠使守令得人示以恩信諭以禍福彼雖兇頑豈不革心向化為良民乎帝嘉納其言舊志
  陳璉字廷器東筦人洪武中桂林教授嚴立教條痛革舊習日屬諸生進學修徳皆有成效武臣子弟習禮於學者璉隨事誨誘咸知自檢都督韓觀亦審其行誼獨禮重之舊志
  沈忠洪武中知潯州府時猺賊出劫忠率土兵多方招撫民賴以安舊志
  于海洪武中為栁州衛指揮僉事性氣剛勇守大藤峽峝蠻聚衆攻劫海率兵奮厲出擊賊潰散搜𠞰殆盡一方遂安一綂志
  張霖洪武中知馬平縣愛民如子有虎噬人霖告於城隍設檻以捕明日即獲二虎峝賊為患都督韓觀綂兵撫之賊據險不服曰若張知縣來即投順霖乃衣冠入峝賊皆感泣出降舊志
  蘇恭則樂昌人洪武中官廣西左參政猺蠻故多反側恭則寛恤柔服率從約束征南將軍韓觀性躁好殺恭則數諫止之全活甚衆舊志
  齊遜洪武中知平南縣為政嚴密吏胥不得肆其奸邑人畏而且愛府志
  李健洪武中知貴縣政尚清簡争訟自息學校農桑莫不興舉治行稱最舊志
  張禮興化人洪武時任桂林右衛鎮撫素性忠勇每願以身報國值安南亂奉令提師征𠞰英銳為士卒先竟入重圍力竭帶傷回陣卒裹屍歸𦵏䘏贈武徳將軍舊志
  余顯宗辰溪人洪武二十二年以太學生知興業縣事值蝗旱與民同疾苦發粟賑貸多所存活舊志嚴震直字子敏烏程人洪武中以工部尚書使安南還條奏利弊稱旨尋命修廣西興安靈渠審度地勢導湘灕二江浚渠五千餘丈築渼潭及龍母祠土堤五百餘文又增髙中江石堤治陡閘三十有六鑿去灘石之礙舟者漕運悉通復疏言廣東舊運鹽八十五萬餘引於廣西召商中買今終年所運纔十之一請分三十萬八千餘引貯廣東别募商入粟廣西乏糧衛所支鹽廣東鬻之江西南安贑州吉安臨江四府便帝從之廣鹽行於江西自此始節明史藁
  唐鐸字振之虹縣人洪武中遣鐸招諭龍州趙宗壽先是鄭國公常茂以罪責龍州安置㑹卒有告茂不死匿龍州帝召宗壽不即至帝怒命楊文綂大軍討之鐸亷得其實言茂實病卒宗壽伏罪來朝乞罷兵乃命文移兵征奉議諸州叛蠻而以鐸參議軍事逾月斬賊首黄世鐵破其蓮花大藤峽等寨諸蠻平鐸相度形勢請設奉議衛及向武河池懐集武宣賀縣等處守禦千尸所鎮以官軍皆從之卒贈太子太傅諡敬安舊志
  周慎字仲謹新喻人洪武中以會副業成均太祖一見竒其貌召拜御史陞僉都都督楊文討龍州土官趙宗壽已伏罪而奉議等蠻梗化帝即命文移兵𠞰賊慎與督師斬其酋黄世鐵平之奏立奉議南丹二衛參舊志
  王膴父得全椒人自滁州從髙皇帝屢立功洪武初授世襲敕命已從太傅徐達北征没陣膴襲鳯陽留守司右所百户歴軍功授龍驤衛中所世襲副千户二十八年調廣西從都督楊文征奉議南丹等處以勞績遷南寧衛武縁守禦千户所又從討平青水蠻及慶逺賊永樂四年征安南馬平忻城等處奮勇率為諸將先戰功懋焉卒子瓛襲節舊志
  宋晟字景陽定逺人洪武二十八年拜征南右副將軍討廣西帡幪諸寨擒斬七千餘人明年總羽林八衛兵討平五開龍里十三峝舊志
  葉砥字道周上虞人洪武中授廣西按察司僉事用法平恕獄無寃滯吏畏而民愛之嘗兼綰三道印出按部至遷江會峝獠數出沒為害勢銳甚或請宜少避其鋒砥曰我去縣官吏必遁民何恃以安即命料丁壯立堡伍冦來併力禦之冦亦卒不敢至舊志
  蕭用道字坦行泰和人建文初擢靖江府直史時靖江悼僖王好學得用道雅敬重之所言多見聴用永樂元年陞右長史從王之國桂林初至凡國中祭祀所需下有司備後凡祭祀府寮屬皆勸王下有司備之用道曰初至倉猝不能自備可一行之不可以再祀神在誠况未請於朝而擅使民非制乃止舊志
  蔡誠建文二年知鬱林州嵗饑發倉以賑不俟報民賴以活後卒於官州志
  余存諒高要人永樂三年知容縣綏流民撫猺獞時王師征交阯存諒率其部伍運糧民被其徳無逃亡者舊志
  呂毅河南項城人沈深有勇畧累官都督僉事鎮守廣西永樂四年命同黄中以兵送安南王孫陳天平歸國至雞陵黎季犂伏兵殺天平毅等引兵還仍充鷹揚將軍從大軍進討交阯平以功遷掌交阯都司事後賊簡定復作亂深入陷陣死之舊志方政全椒人永樂四年從張輔平交阯還與都指揮朱廣移師廣西㑹都督韓觀討平栁潯諸蠻斬獲萬計累功進右都督尋戰死於麓川贈威逺伯諡忠毅節明史藁
  龔鐩字子課南昌人永樂間官廣西僉事性行耿介持法無少徇情或可原必反覆詳讞㑹蠻酋煽亂親率官軍進討生縶兇渠追還被掠男女數千口節舊志
  陳駿字仲良河源人永樂中官栁州知府時馬平宜山冦起駿抵郡冦猝至圍城人情洶洶駿從容榜投城下示以禍福許其自新冦乃狀白其情而退駿躬歴各壘開誠諭之皆投戈去凡城池學校靡不修葺值歳饑野多流移駿倡屬出貲計口賑之全活甚衆節舊志
  鄭曦福建人永樂十年知永福縣先時蠻賊燒燬縣治曦重建之又築土為城增修學校立堡建驛時當擾攘事無巨細悉殫心經畫工集而民不知煩舊志
  翟迪山東淄川人永樂間知慶逺以寛簡得衆心在郡九年秩滿之京士民率相隨伏闕請還報如所請舊志
  林興祖字伯貞潮陽人永樂中舉孝亷歴官廣西右參議時朝廷議討安南興祖馳詣邊境周視險易繪圖以進且獻所規畫又請罪止叛逆禁將士俘獲生口用慰來蘇舊志
  劉銘吉安人永樂間判梧州誠信亷明藤縣有殺繼母者獄久不決忽有蛇蜿蜒來庭下如有所訴劉曰非繼母寃求伸耶蛇俯首去卒正其法府志蕭嘉祐新㑹人永樂間知恭城推情與物民皆信服山谷猺氓片紙招之依期而至無有後者暇則集諸生講學士風以振舊志
  侯璡字廷玉澤州人永樂時廣西諸土官争地有累年不決者朝廷以命璡璡至按圖志考故實召諸父老咨訪之開誠布公智力貨賂不可移由是皆悅服節舊志
  王愷字時舉蒲圻人仁宗時補廣西僉事泗城土官盧氏與岑豹争爵田州蠻奴黄文佑强横逼主岑紹奔南寧一時獞猺騷起為亂乃遣征南將軍山雲御史韓緯陳汭同愷往撫愷至宣諭威徳土酋悉效順宣徳九年征大藤峽襄翊有功正統四年轉廣東左參議獻徵録
  唐復字永亨毘陵人宣徳初知平樂府勤恤民隠剔刷吏弊葺郡治建文廟尊經閣又於明倫堂後建書樓繪古勤學者於四壁以風諸生巡按御史何自學題曰昭文樓舊志
  山雲徐州人宣徳中命佩征蠻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廣西破栁慶蠻韋朝烈擒忻城蠻譚團討平栁潯洛容平樂桂平宜山思恩諸蠻初雲以廣西兵少留貴州兵之來助者至是又言慶遠鬱林諸蠻非大創不服請濟師乃發廣東千五百人益雲分兵捕潯栁思恩餘冦復攻大藤峽破之雲前後大戰十餘馘斬以萬計奪還男女二千五百八十降賊酋領三百七十築堡九城四舖舍五百餘區谿峝猺獞桀猾者望風竄匿居民始復業所駐節處咨里老撫善良原詿誤察誣枉人益感愛之英宗即位進右都督上言潯州與大藤峽諸山相錯猺冦出没占耕旁近土田惟狼兵素勇為賊所畏若量撥田州諸府土兵分界耕守㫁賊出路不過數年賊必坐困報可後東南有急輒用狼兵自雲始也雲謀勇鷙發而端潔平恕不茍取不妄殺賞罸號令公嚴有制與士卒同甘苦往時鎮帥初至土官率饋獻帥一受之即為所持卒以敗雲至盡却鐀獻嚴馭之土官皆服調發奉法畏罪無敢違者正綂三年卒贈懐遠伯諡襄毅節明史藁
  李本河南人宣徳七年知梧州秉正嫉邪不畏權勢時中貴督貢方物多妄索輒挫辱守令本至中使不敢肆人服其丰裁舊志
  周健錢塘人宣徳八年知全州勤慎有為任滿民詣闕請留乃進奉直大夫還治少師楊東里贈詩有歸到清湘三月暮郭南騎馬看春耕之句舊志萬霽字季丙江西安福人宣徳進士知陽朔縣令民墾土田藝麻粟春時具酒脯躬自勸勞又新學校選俊秀躬為訓誨嫁娶𦵏祭各有品節民立祠祀之舊志
  范信字子誠宣徳中以義勇前衛指揮隨征蠻將軍山雲來鎮廣西調任馴象衛後陞都司屢平猺賊進秩都指揮使正綂己巳兩廣蠻冦猖獗信躬率精銳斬俘招徠威徳並施邊境底寧陞左參將鎮守潯州景泰甲戍征瀧水猺親斬首惡趙旺俘虜不可勝計後陞廣東副總兵都憲王翺韓雍皆重之卒於官信多智畧有容人量嘗對客飯中得蚯蚓恐庖人獲罪輒掩之見者詰之答曰此物可治疾終不究衣食必以分士卒故能得人之死心所向克捷舊志
  胡綱望江人宣徳間知興業剛介端方恤民瘼崇禮教革𡚁除奸九年如一士民悅服縣志
  蕭鑾字景和潮陽人宣徳中以御史出僉廣西提學事躬率諸生先行後藝士風丕變歴官歸囊無長物韜跡養素不履公府桂林生徒過潮者多摳衣稟教鑾尊嚴自重有不合即庭讓之舊志
  李濬海康人正綂二年知懷集縣時經蠻冦田野荒穢濬招集流亡民皆復業尋擢御史舊志
  胡濟字孟時南海人正綂三年僉事王愷以亷介薦知理定縣招徠流民復調平南縣界藤峽猺獞不時侵掠移竄者多濟築城衛之民始奠居及總兵韓觀征𠞰藤峽大同鵬化二里民多就俘者濟力為辯釋蒙活者二千餘人舊志
  何自學字思學金谿人正綂三年官廣西按察僉事於所分巡地大示威信猺獞畏服因得減征輸之擾其編氓亦雜夷獠寡識道理每搆訟輒為譸張其詞不可究詰動引百十人連歳不已自學至即審録所部繫囚積年久滯之獄咸得伸理刪舊志李齡字景齡潮陽人正綂中授賓州學正教士子敦本尚實言動不茍一時士風卓然歸正直指使者薦其古道古心實學實誨陞國學正舊志
  衡嶽字世瞻西平人正綂四年以吏部尚書何文淵薦知桂林府亷慎愷悌始終如一刪舊志
  胡智字宗愚㑹稽人正綂間官按察副使龍州與交阯思郎州連歲交兵争地智定以公議交人不敢復争民賴以安後陞左布政使舊志
  楊禧雲南太和人正綂間知慶逺清亷著聲任滿當去郡民復上章援迪故事請留因擢禧廣西左參政仍領郡事舊志
  陳觀湖廣人正統六年知梧州性寛宏崇尚文雅民有小過犯者多所輕貸豪强玩法奸吏舞文則痛懲之歲少有水旱即憂形於色舊志
  黄潤玉字孟清鄞縣人正綂初以楊士竒薦擢廣西僉事提督學政時冦起軍興有都指揮妄掠子女萬餘口潤玉劾而歸之副使李立入民死罪至數百人亦為辯釋南丹衛處萬山中瘴甚戍卒多死為奏徙平曠地尋以母憂歸節明史藁
  章聰字俊民金華人正綂間官按察使奏徙南丹衛於賓州奉議衛於貴縣士卒免烟瘴苦議置巡司於潯梧栁慶要害之地民免圑軍之擾陞右布政使浙江通志
  張昊海康人正綂中知平樂縣愛民如子嘗奏復軍營侵地建堂宇學舍民立祠祀之府志
  栁溥安逺侯升之子出鎮廣西亷慎過寛於是猺獞相扇為亂初征大藤峽斬賊帥楊容拾等已討栁州蠻破石門諸寨討思恩蠻破擒韋萬川等景泰初召還掌右府神機營再出鎮廣西禁軍以溥有威惠乞留之不果累進太傅卒諡武肅栁世有戰功於粤溥孫景嗣成化末鎮兩廣討破叛蠻詳雜傳景卒子文嗣正徳初鎮兩廣平廣西樂昌賊又與都御史林廷選平懐賀連山諸猺破其巢二百擒斬六千文卒子珣嗣復鎮兩廣討平斷藤峽弩灘諸猺又與侍郎蔡經㑹兵討定思恩九巡司加少保卒諡武襄明史藁
  錢奐字文煥鄞縣人正綂間任廣西參政㑹遣兵討義寧蠻所司患運道艱阻奐謂彼中多榖輦銀就糴於事兩便主者用之卒得其利潯州藍冦起奐請往諭冦隨解散後為左布政使時軍興餉急奐調度有法餉足而人不擾奐子瓉亦按察副使蒼梧有王姓獄歳久不決一夕夢婦人訴姪毆其夫死是時獄經多官無能辯之者瓉如夢訊決人稱神明舊志
  劉仁宅字廣居華容人正綂中擢廣西按察副使時嶺賊蠭起栁慶路絶仁宅率先撫順羣黨乃平景泰二年守潯州都指揮黄竑殺其異母兄思明知府𤦇及其家七百人以滅口仁宅與參政曽翬往治之居月餘盡得其迹竑乃使人持千金私仁宅與翬且約事定後其子可得府政則盡輸府藏仁宅陽許之乃留翬於潯為約而去至南寧竑二子來迓仁宅伏甲士縛之翬亦誘執竑於潯以歸論死竑窮蹙乃隂遣人上京師造姦謀請易皇太子以邀恩澤果得釋罪且進位都督既益横隂使人捃摭他事中仁宅以報憾仁宅亦上疏自陳事下有司未報遂委政去天順初竑死其子皆伏誅事得白獻徵録
  雷復字景暘湖廣寧逺人正綂中歴官廣西副使藤縣民胡趙成搆猺獞陷縣城復與參將范信討斬之成化間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後卒於官舊志
  張金陵字承翰吉水人正綂間授河南道監察御史風裁嚴峻劾都御史周銓不法左遷栁州雷塘驛丞時象州屢為猺獞侵擾民無寧居乃議起金陵署州事既至為立信設法揭榜撫諭猺獞解散民安生業景泰甲戌交章薦知太平府事而金陵已因母喪去官矣獻徵録
  李棠字宗楷縉雲人景泰間巡撫廣西所部多冦以次討平之整已率下令行政舉方治黄竑獄而竑以易儲擢都督棠謝病歸不攜嶺表一物以清節顯節明史藁
  曽翬字時升江西泰和人景泰間由刑部郎中擢廣西布政司參政廣西租賦多逋徵督苛急民不堪命戎伍逃亡而冒支糧餉如故翬乃稽諸逋籍諭令漸輸核戎伍實數停其冐給由是邊儲稍充思明土知府黄𤦇既致仕子鈞嗣潯州都指揮黄竑令其子灝襲殺鈞父子滅其家以代而偽報他盜為亂鈞僕愬於官巡撫李棠檄翬及副使劉仁宅往治之事詳仁宅傳太平府與交阯鄰永樂中運鹽以餉征交之師及兵罷鹽留太平者歲撥民丁看守民苦之翬具奏以鹽折俸而罷遣守者民皆歡呼尋以憂解官翬操行亷謹所至有聲及歸里生計蕭然人以為難節明史藁
  周鑑字仲倫江西奉新人歴官四川長寧酆都知縣正已愛人専務徳化景泰二年考最陞鬱林知州州人聞其官蜀多惠政輒額手相慶及莅任教士養民一如治蜀時卒於官人甚惜之舊志
  王増祐字永吉貴溪人景泰間官按察使論奏總兵田真贓罪寘於法土官黄竑奪嫡殺本支七人増祐以聞收竑繫之獄竑度不可免潜結近侍以請易儲合上意即命馳傳赴闕擢僉都督増祐撫膺歎曰既不能誅此逆賊復可與同列於朝乎致政歸江西通志
  王翺字九皋鹽山人累官左都御史景泰三年潯梧猺亂命翺總督兩廣軍務翺素有威望且建節督師乃一意推誠撫諭所至猺民率欵服參將范信有材畧因事革職奏復其官信卒以能將名歴官數年清風凜然民甚徳之卒贈太保諡忠肅節明史藁
  馬昻字景髙滄州人景泰四年以右都御史代王翺總督兩廣時蠻冦猖獗昻懲土酋之跋扈厲民者將校不職輒劾罷之兩廣以寧廣東通志
  龔遂字文昌番禺人景泰四年擢栁州知府栁當廣右極邊遂悉心整理及考績巡撫葉盛薦其熟知民情持身端諒陞授職俸仍領郡事田州土官岑鏞請遂撰祠堂記遂為作文牖其天性之孝而却其贄贈鏞大畏服後致仕歸道遇劫啓鑰則簏中皆書籍也賊委之去節舊志
  潘文浩黄梅人景泰間任灌陽知縣至誠惻怛薄斂省役有虎噬人為文禱於城隍越三日虎自伏廟門死嶺獠奸㸃為民患横不可制乃以恩誘其黨而術縛之遂降疆圉寧静湖廣通志
  鄭觀字允巽武進人由訓導累官至廣西按察司僉事分巡蒼梧諸郡猺獞猖獗兩奉命參賛副總悉𠞰平之朝廷兩遣使齎金豸龍衣寳鏹為賜景泰庚午入朝遂乞休獻徵録
  吳惠字孟仁吳縣人景泰間知桂林府時義寧峝蠻因武岡湘苖欲結連為亂三司議征將請於朝惠亟止之曰義寧吾屬也請自往撫不聽而征之未晚乃從十餘人入峝告之曰吾若屬父母欲來相活無他衆唯唯因反覆陳順逆諭其魁楊文伯使相傳曉毋聴叛苖誑誘文伯感泣留數日歴觀屯堡形勢遂歸報三司釋不問明年武岡州盜起宣言推義寧峝主為帥三司咸罪惠惠曰吾主撫蠻夷反覆吾任其咎復遣人至義寧義寧猺從山頂覘得太守使即延入具明武岡之誣武岡盜終不得義寧助因以不振義寧人徳惠如父母終惠任無敢有騷竊境土者尚書于謙劾總兵武毅推諉不任討賊惠即上言毅功過相當黜似太甚謙怒劾惠惠畧無懼色但曰百聞不如一見司馬雖賢髙坐署中安知馳驅瘴鄉苦哉既得報貰不治在郡十年囹圄空虛草滿公庭獄吏無事吏部考天下太守第一舊志
  伍繪廣東四㑹人景泰六年任茘浦令値殘破之後民鮮室家繪至悉心拊循改遷城邑建文廟學舍民得安堵盜賊屏跡舊志
  余用訥番禺人景泰六年知鬱林州留心民瘼時大雨壅沙田皆斥鹵居民流散者甚衆用訥具請準停徵米五千餘石民乃復業陞知潯州府進階參政舊志
  區昌新㑹人景泰間任岑溪典史清慎勤敏時猺冦猖獗地方殘破昌詣潯南召土狼屯連永二鄉耕守其土為邑保障民甚徳之舊志
  吳讓字克讓南海人景泰進士知臨桂縣以清慎名天順己夘陞慶逺知府所轄三州皆土官各餽白金三百兩為贄悉却不受南丹知州莫必善倍前數力懇讓讓以句遺之曰貪泉酌爽吾何敢暮夜懐金豈不知寄語南丹賢太守原封回贈莫相疑居一月卒民泣慕之參廣東志
  和勇初名托克托博囉和寧王阿嚕台孫也阿嚕台既為威喇特托歡所殺子鄂博察罕窮蹙款塞來歸宣宗授以左都督卒勇襲指揮使天順元年以兩廣多盜命充遊擊將軍綂降夷千人出討賊成化初趙輔韓雍征大藤峽賊詔勇以所部從征其冬賊大破輔還京餘賊復叛勇親搗賊巢縶賊魁誅其黨與還被掠男女四千人以功封靖安伯卒謚武敏勇性亷謹在兩廣時諸將多營私漁利勇獨無所取時論稱之節明史藁
  葉盛字與中崑山人天順二年以僉都御史巡撫兩廣平徭役抑豪右風裁峻肅執法無所阿時兩廣流賊獞蠻縱恣仇殺所在猖獗守將多以不相綂攝師輒無功盛請於梧州帥府總鎮征蠻兩廣各設副總兵及參將分守要害悉受節制遂檄都督顔彪等協力討賊凡破賊砦八百所擒斬數百人疏請許鹽商計鹽入粟為邊餉公私利之㑹朝士有言彪圍大藤峽多殺降冒濫因以譛盛者取還改巡撫宣府成化中入為吏部左侍郎盛清修積學敦尚名檢薄嗜好生平慕范仲淹志在君民不為身計有古大臣風卒諡文莊參明史藁廣東通志歐信世職金吾衛指揮使天順初充廣東參將㑹廣西猺賊劫永安信領兵擊敗之巡撫葉盛薦信亷勇歴陞都督同知移鎮廣西潯梧猺冦復流剽英徳諸縣信討斬五百餘人奪還生口成化元年韓雍督師征大藤峽信等綂諸軍分五哨攻破之斬俘甚衆舊志
  何楚英字邦佐歴官陜西道監察御史天順初劾逆臣曹吉祥得罪下錦衣獄謫貴縣主簿歴陞栁州知府捐俸修學城舊土壘易以石弭盜庇民郡人倚以為安秩滿陞廣西參政舊志
  袁凱字舜舉華亭人天順間以按察僉事治兵潯梧凱善兵每督戰輒疾馳為士卒先賊屯長洲村官兵遥望有懼色凱麾兵前賊驚引去屬阻水還戰諸兵奮擊悉俘斬以歸超遷按察使其在蒼梧收上海人周昇孤兒長壽載之歸及長妻以甥女里人莫不高其行誼舊志
  葉正字夢吉髙要人居官亷介歴遷慶逺同知時蠻賊横暴守吏畏懦不發正毅然自任乃條郡中便宜事上督撫增括丁壯什伍其人立長目分領正日訓練之諭以保衛鄉井之意人咸奮厲峝酋韋父强者積年劇賊也數敗官軍時或跳梁城下正以計生擒之取還所擄子女産畜自是賊稍戢其徒黨狃常勝益憤恥必甘心正屢出攻劫正禦之殺傷相當卒以賊衆盛兵無救援子公榮死於旗山遲日正復與賊遇於栁青舖賊突出攅矢向之身被數創猶手殺賊與從子官慶民壯璩用和等三百人皆死之天順六年都御史葉盛聞於朝制下贈參議守臣為立廟祀之參舊志
  陳俊字時英莆田人正綂十三年進士除户部主事歴郎中天順五年兩廣用兵命俊督餉時州縣殘破帑蔵殫虚俊請弛鹽商越境令引加米二斗軍興賴以無乏母喪不聽歸蠻平始還累官兵部尚書參賛機務加太子少保卒諡康懿節明史藁周一清浙江臨海人天順間任慶逺知府政尚嚴明人莫敢欺時猺賊甚熾乃募壯士籍民兵協官軍撫捕之賊漸却當道聞其才檄管慶遠衛事以征藤峽功陞正二品尋以憂去舊志
  韓雍字永熈長洲人正綂進士授御史天順四年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大進兵部右侍郎成化元年以事出為浙江參政㑹兩廣賊冦流剽議大發兵拜都督趙輔為總兵官以太監盧永陳瑄監其軍兵部尚書王竑薦雍才氣無雙平賊非雍莫可乃授雍左僉都御史贊理軍務雍馳至南京集諸將計方畧議者有謂賊在廣東宜驅在廣西宜困諸将猶豫欲請令遊擊將軍和勇率番騎趨廣東大軍趨廣西分兵撲滅雍曰賊已蔓延數千里而所至與戰是自敝也今賊據大藤峽以修仁荔浦為羽翼若先收二縣以孤賊勢大軍直搗其巢勢無不克巢既傾餘迎刃解耳舍此不圖而分兵四出賊益奔突郡邑益殘所謂救火而嘘之也遂倍道趨全州陽峝苗掠興安擊破之至桂林斬失機指揮李英等四人以徇乃率兵先破修仁茘浦亦定十月至潯州延問父老皆言峽天險不可攻宜以計困雍曰峽廣六百餘里安能困之兵分則力弱師老則財匱吾計決矣遂長驅至峽口令總兵官歐信等為五哨自象州武宣攻其北身與都督趙輔指揮白全等為八哨自桂平平南攻其南參將孫震等為二哨從水路入而别遣禆將分兵守諸隘口賊魁侯大狗等大懼先移其累重於桂州横石塘而立柵山南多置滚木礧石鏢槍藥弩拒官軍十二月朔雍等督諸軍水陸齊進擁圑牌登山鏖戰連破石門林峝沙田右營諸巢焚其室廬積聚賊皆奔潰伐木開道直抵横石塘及九層樓諸山賊復立柵數重憑髙以拒雍等誘賊發矢石度且盡躬督諸軍縁木攀藤而上别遣壯士從間道直上山頂舉礟賊不能支遂大敗先後破賊三百二十四砦生擒賊首侯大狗及其黨七百餘人斬首三千餘級峽有大藤如虹横亘兩崖間雍斧斷之改名斷藤峽勒石紀功而還分兵擊餘黨鬱林陽江洛容博白次第皆定帝大喜賜敕嘉勞召輔等還遷雍左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雍以兩廣地大事殷請東西各設巡撫帝可之命陳濓撫廣東張鵬撫廣西而雍専理軍事尋以憂歸明年兩廣盜復起僉事陶魯言兩廣地勢錯互當如臂指相使不可離析近賊犯廣西臣與廣東三司議調兵匝月未決賊益無所憚乞仍命大臣總督便乃罷兩巡撫而起復雍右都御史總督如故雍遣參將張壽遊擊馮昇分道討忻州八砦蠻及諸山猺獞掠州縣者皆摧破之蠻民素懾雍威冦盜寢息九年栁潯諸蠻復叛參將楊廣等俘斬九百人方更進而賊破懐集兵部劾雍奏報不實廣西鎮守中官黄沁素憾雍而布政使何宜副使張斆皆銜雍素輕已共醖釀其罪竟致仕去雍洞達闓爽有雄畧善斷動中事機每戰嘗躬親矢石不目瞬尊嚴示威無少假借兩地鎮守宦官素驕恣亦惕息無敢肆故能令行禁止而謗議中起卒為中官齮齕兩廣人念雍功尤惜其去為立祠祀焉家居五年卒諡襄毅節明史藁
  蔡䝉字時仲吳縣人成化間知南寧府南寧華夷雜揉易養難教䝉治郡三年俗成如中邦宣化縣民競渡誤死被逮入故殺律連七人䝉得情盡釋之田州土知府岑浦驕悖不法與其族争襲弄兵相攻䝉自至其地以理曉諭皆感服釋仇久之疏乞致仕𢎞治癸丑卒舊志
  范鏞字彦聲豐城人成化間官按察副使潯梧鬱林等處冦虐奉督師韓雍檄親抵賊巢諭諸酋長以逆順望風畏服有流賊猝至鏞督官兵捕殺之巡至博羅陸川岑溪等縣築城衛民藉以無警改分巡桂平道未幾潯鬱賊起總督朱英檄鏞往討賊聞鏞再至驚惶請罪事平遷按察使江西通志向珍字子席湖廣大冶人成化初知鬱林州興學校勸農桑浚濠塹築欄垣禁貪暴民賴以安舊志葉淇字本清淮安人成化初為廣西按察司僉事時南丹土官侵掠州邑淇撫定栁城洛容以遏流賊蓄水通粟以濟饑民賊據南寧奉敕督捕擒其首惡攻茘浦率兵𠞰之賊遂平舊志
  龍韜曲江人成化間知容縣閱險設備嚴督戍捕遊剽以息邑自洪永間屢經兵變民病額輸多鬻妻孥填溝壑者韜甚哀之率里老赴闕奏請下鎮臣韓雍勘議檄栁州府同知金廷璽梧州府推官鄭義履畝覈實得停徵糧米五千六百七十餘石比舊額蠲五之三自是民以不困征斂多復故業舊志
  許潛詔安人成化中令平樂孳孳拊循時峝猺竊發徵調煩苦潛躬詣諸峝諭以恩信峝猺為之斂戢民獲息肩時有訟田數年不決饋金求直者潛憮然曰以某之門而猶有賄是行不信於民也閉閣自責者累日其人惶懼伏罪在任三年卒於官囊無留貲郡太守為經紀其喪舊志
  劉信四川南溪人歴官廣西參政有亷名獠人叛信討之親冒矢石死於陣四川通志
  吳中字時中樂平人成化間知梧州時韓襄毅初開府軍需旁午處之裕然百廢俱興民不見擾舊志吳伯璋福建閩縣人成化庚寅任全州訓導勤於教人見士之質美而可進者汲汲造就惟恐其不能成也性甘淡薄一毫非分不以干人一時藩臬皆禮重之修桂林府志及全州志取舍謹嚴秩滿陞浙江樂清教諭舊志
  孔鏞字韶文長洲人知廣東連山縣葉盛征廣西以鏞從所至招徠賊多降附諸將妄殺者鏞輒力争多所全活成化元年用盛等薦試知髙州五年擢按察副使分巡髙雷遭喪服除改廣西猺獞聞鏞名相率安業十四年兵部上其綏輯功賚銀幣尋進按察使茘浦賊來冦總督朱英以兵屬鏞擊平之進食二品禄歴陞巡撫貴州鏞居官亷仕三十餘年皆在邊陲觸瘴成疾乞骸骨不許𢎞治二年召為工部右侍郎道卒節明史藁
  劉琯海陽人成化八年任横州學正持身端謹訓誨有方督士入號舍每日授書講解不怠至夜鎖舍暗察其惰者而警之時州守何堯中修學親至視工諸生曰盍迎之琯曰修學有司職也講學吾職也各盡其職何迎焉坐講不輟諸生贄禮不茍受歳久則齎至廣州市銅錫祭器置於學在任八年歸府志
  何堯中四川銅梁人成化八年補横州知州亷平簡易新學校修壇壝賑荒恤孤抑强扶善奏革雲表巡司民甚便之州志
  賀元忠字澤民吳縣人成化壬辰進士按廣西剔奸振滯黜汙崇良風紀大肅舊志
  劉滄巴陵人成化間知蒼梧縣時兵荒流徙撫循安集俾各得所至今頌之舊志
  桂山字本寧成都人成化中歴陞廣西參政分守左江時大藤峽猺獞冦南寧亟山一日馳至選土兵據要害以禦之烽火相望冦懼遁去民賴安堵蠻畏其威不敢肆四川通志
  羅明字元亮崇仁人出按廣西以才力著稱陞按察僉事奉敕専理軍務時蠻獠冦賓州總戎畏縮不進明率所募民兵格戰俘馘甚衆未幾賊首韋諫誠恃大藤峽險復倡亂明生獲之㨗聞賜敇奬諭秩滿陞本司副使未拜命卒舊志
  謝綬字維章樂安人成化十一年官廣西參議適茘浦猺獞叢起綬乗機率師圍於桂山巖同事欲屠之賴綬以全活者萬計請設永安州事聞奬賞舊志
  朱英字時傑桂陽人成化十二年命總督兩廣兩廣自韓雍大征以來將帥喜邀功利俘掠英至鎮以寧静招撫猺獞效順者定為編户給復三年於是馬平陽朔蒼梧諸縣蠻悉聞風來歸而茘浦賊李公主有衆數萬久負固亦遣子納款為置永安州處之俾其子孫世吏目自是歸附日衆英淳厚然持法無所假與市舶中官韋春不協遂摭奏英専權玩賊按無驗十六年交阯攻老撾議者恐其内冦詔問英處置之宜對言彼不過争甌脫耳諭之當自悔懼帝從其言果上表謝潯梧髙亷賊起偕總兵陳政等分道擊之俘斬甚衆十九年桂林平樂蠻叛復分兵討平之尋召入掌都察院事英在鎮清約威望不及雍而惠澤過之積軍儲四十餘萬不以聞或問之答曰此邊臣常分何足言卒贈太子太保諡恭簡參舊志
  章律字鳴鳯常熟人成化間以廣西左參政遷右布政茘浦獞賊竊發律受命監督率泗城兵由象武路扼陳村口當賊要衝號令明肅士衆帖然遂擒渠魁而悉散其脇從者㨗聞賜敕奬勵進秩正二品舊志
  楊冠廣東欽州人成化間知平樂府惠愛宜民以亷能稱尤加意學校建明賢書院創東西學舍比年文教大行捐貲造祭器供祀事既去士民立祠祀之府志
  夏瑋湖廣人成化十三年知恭城縣遷縣治築城垣百度具舉愛民節用有古循吏風去後民思縣志歐磐滁州人襲世職指揮使成化中總督朱英薦充廣西右參將分守栁州慶遠與左參將馬義討融縣八砦猺克之師旋餘賊復出掠磐募死士夜入賊巢斬渠魁胡公返二十三年鬱林陸川賊黄公定胡公明等猖獗磐偕按察使陶魯等分五道攻破之𢎞治八年府江永安諸獞亂磐自象州修仁直搗六峝所向摧破復偕諸軍連破寨百八十斬首六千有竒十五年命佩征蠻將軍印鎮守湖廣磐為將亷能得士久鎮南邦蠻人畏服十八年請老尋卒祭𦵏如制舊志
  吳孟俅廣東定安人成化中知賓州州有八寨蠻屢為冦亂孟俅單騎入寨撫諭皆羅拜願受約束許入城貿易禁帶刀劍弓箭由是蠻人信服州以無事舊志
  尹浦成化中為平樂府同知平樂皆巉山深箐猺憑險出没剽掠浦乃間行巖谷得其形勢縱火悉焚林薄猺失藉潰散乃盡築城堡據守要害自是平樂遂為安土府志
  熊景字開甫南昌人官廣西按察司僉事所轄道犴狴一空時潯梧諸猺居山峝動輒嘯集静則跧伏景約兵不得移壁隂遣間衣商人服負鹽抵猺所居為潛竄貿易者猺來詗虛實則曰方治攻具常用破大藤峽者將大興師猺懼白酋酋即日降不旬日降猺及獞獠數十姓尋以母老乞歸舊志羅珦字用誠臨安衛人成化二十年出守桂林值西延陽峝諸蠻時出掠為興全害珦檄州縣簡練民兵并召靈川六峝丁以備一日諜報蠻五百餘將謀渡湘珦至靈川將諸民兵㑹所召獞丁馳往破之賊欲歸巢有兩道珦密遣土人唐全紿以從山徑便蠻信為然珦引兵潛山口蠻争逸去遂自後躡殺幾盡蠻有别屯空王寺者乗勝與戰破之又追至角山復大破之諸蠻斂迹自是無敢窺興全者舊志
  王坦平原人成化二十一年以給諫謫北流主簿時縣猶全設官坦以邑小員冗為民蠧疏裁丞簿猺賊出没民輒流亡設䇿防禦練民兵巡守冦盜屏息舊志
  胡髙江西安福人成化間知象州恤民愛士建州治修學校時賊渠法慶梗亂單騎諭以禍福慴服就撫不敢動境賴以安舊志
  馬鉉字孔任永新人成化間歴遷儀制司郎中上章糾斥汪直李孜省輩忤旨逮獄大學士劉珝申救還職未幾遷廣西參議適古田賊勢告急鉉矢志勘亂不避險阻初與賊遇斬獲過半窮追遇伏死之提學副使周孟中親為求屍七日乃得身無完膚事聞敇賜祭葬録一子入國學詔桂林府建忠臣廟歲時致祭江西通志
  屠滽鄞縣人𢎞治元年總督兩廣猺獞為冦斬獲奏㨗賜銀緞栁州諸戎軍舊番調不習風土歲多死亡滽為區處分守多所全活舊志
  周孟中字時可廬陵人𢎞治元年提學廣西嶺表縫掖稀少孟中振興有道士愈知學所歴郡縣凡吏治之臧否閭閻之利病夷情之向背山川之險易兵糧之虛實靡不究知有問即答問者驚服廣西舊志皆所裁定著述尤多云舊志
  黄璉江西廣昌人𢎞治初知賀縣在任九年有惠政成梁除道及建江東津亭廢墜咸整後為保勘皇親事坐謫民至今思之舊志
  秦紘字世纓單縣人𢎞治三年以右都御史總制兩廣軍務奏言中官武將總鎮兩廣者率縱私人擾商賈髙居私家擅理公事賊殺不辜交通土官為奸利而天下鎮守官皆得擅執軍職受民訟非制請嚴禁絶總鎮府故有賞功所歲儲金錢數萬費出無經宜從減省廣湖南韶多盜當設義學編保甲教誨而要束之俾絶盜源帝悉從其請思恩知府岑欽攻逐田州知府岑溥與泗城知府岑應分據其地紘入田州逐走欽還溥於府留官軍戍之亂遂定十四年户部尚書兼都御史總制三邊十七年致仕卒贈少保諡襄毅節明史藁
  梁魚順徳人𢎞治間知平樂縣先是猺賊屢梗軍旅數興阡陌半為蒿萊而賦無少減魚奏蠲樂山津平二里浮糧五百餘石民甚徳之節廣東通志閔珪字朝瑛烏程人天順進士授御史以風力聞成化中出廣西按察孝宗嗣位擢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與總兵官毛銳討古田獞珪進兵連破七寨他賊悉就撫遷左都御史及劉瑾用事屢疏乞休加少保卒贈太保諡莊懿節明史藁
  余玉舊志作金内江人𢎞治間知平樂府草冦為亂玉増鑿後山為二塹築土垣立排柵為外衛城下闢為路令軍士周旋巡警賊聞風不敢近諸鄉落有竊發者設竒捕截漸次皆平民賴安堵舊志
  姜洪字希範廣徳人官御史孝宗即位陳時政八事多指斥近倖貶夏縣知縣復遷桂林知府猺獞侵擾古田請兵討平之擢雲南參政七年巡撫山西天啓初追諡莊介舊志
  區昌廣東順徳人𢎞治六年令懐集慈祥亷謹纂邑乗修城池更文廟建明倫堂廢墜畢舉吏畏其明民懷其徳治行稱第一舊志
  唐珣字廷貴華亭人𢎞治七年累官右都御史總督兩廣府江盜起督副將歐磐等討之斬首六千級賜敇嘉勞焉節明史藁
  舒清字木直徳興人𢎞治八年為廣西布政使亷平仁恕事有不可必極力拯䕶朝廷遣中使取古琴玩物清抗疏止之民得不擾蒼梧吳廷舉自負氣節於人少所推遜㑹災異疏陳時政獨薦清謂其遺愛在民近子産外和内剛近胡宿清不求人知近胡質急流勇退近錢若水其為名流所推重如此舊志
  彭甫字原嶽莆田人𢎞治八年官提學尚志節端表儀正已率物時稱為篤實君子舊志
  鄧廷瓉字宗器巴陵人𢎞治八年總督兩廣軍務時田州知州岑溥子猇弑溥其土目黄驥李蠻殺猇以溥次子猛奔思恩廷瓚檄思恩知府岑濬歸猛濬不從以兵徵之乃歸猛又討平鬱林雲罏大桂諸蠻廷瓉寛中有度所設施動中機宜結諸蠻務以恩信不輕用兵於吏治總大綱而簡賢汰冗弗少徇也十三年復召掌南院未行卒諡襄敏參廣東通志
  程廷珙字獻之浮梁人𢎞治間官參政進布政使時蠻冦甚猖獗渠魁黄鑑成等廷珙𠞰擒殆盡又東蘭吞併往諭禍福隨解土官争長以法定之毋敢議謝以金二甕卻不受所著有廣西省志八卷江西通志
  劉大夏字時雍華容人𢎞治二年為廣東右布政使田州泗城不靖大夏往諭遂順命後山賊起承檄討之令獲賊必生致驗實乃坐生者過半遷左僉都御史理宣府兵餉未幾移疾歸復起為右都御史總制兩廣軍務清吏治捐供億禁内外鎮守官私役軍士法嚴令具盜賊衰止後入為兵部尚書以忠直憾劉瑾焦芳輩又數嫉譖之遂假大夏先時處置田州岑猛事詔發邊逺充軍瑾誅復官致仕卒諡忠宣節舊志
  姜綰字玉卿江西弋陽人𢎞治中官慶逺知府時述昆鄉韋七旋天河韋萬妙皆酋賊世亂邊綰悉以計斬之七旋之黨合諸峝賊來攻城綰部署官吏還城守之賊悉衆穴城城將潰綰急徇於衆擊殺賊數十人稍定㑹四鄉兵至賊引退縱兵合擊之追奔數十里諸蠻懾服東蘭等州皆歸侵地近賊者多願編為民總制劉大夏亟薦之擢副使整飭右江兵備栁慶間羣賊出没悉斬定之又平思恩知府岑濬之亂請設流官附縣分州漸化其俗庶邊民底靖廷議悉從之節舊志
  張吉字克修餘干人𢎞治中知梧州省繁費不均之徭隨時釐正崇尚正學政教並行民有徙者皆相率而歸尋遷廣西按察副使備兵府江申教令嚴武備察奸吏擇將領次第兼舉推誠御下以意創鴛鴦鋴偏架弩教士練習沿江山盤林翳設謀控治使賊不得蔵伏又以府江東西二賊為犄角而東賊慓悍尤甚遂併力於東數月之間斬獲甚衆由是西賊聞之亦皆自戢府江以寧參江西通志羅漢豐城人𢎞治間通判平樂一㓜子一僕自隨苦心勵節總督潘蕃亷其名委抽鹽貨持介不撓商賈亦不敢欺卒於官囊橐蕭然舊志
  潘蕃字廷芳崇徳人𢎞治十四年進右都御史總督兩廣時思恩知府岑濬與田州知府岑猛相讐殺攻陷田州猛窮乞援蕃諭濬罷兵不從乃與鎮守太監韋經總兵官伏羌伯毛銳討斬之盡平其地蕃奏思恩宜設流官猛搆兵失地宜降同知俾還守舊土而兵部尚書劉大夏議猛世濟兇惡請降為千户徙之福建帝從之岑猛據田州不肯徙知府謝湖畏猛悍亦逗遛事聞逮湖詔獄湖委罪蕃經銳且辭連大夏劉瑾方惡大夏遂并逮之俱謫戍肅州瑾誅蕃以原官致仕明史藁
  顔頤壽字天和巴陵人𢎞治庚戌進士奉命按廣西昭憲考度霜稜肅然桂林南寧猺賊竊發申飭戒兵收捕隨定思恩土官岑濬負險謀叛諸郡繹騷敕總鎮太監韋經等討之而命頤壽監攝指授方畧先聲震燿叛賊就擒賊平乃亷功罪定賞罰撫殘傷輯流徙嶺民賴以安堵節獻徵録
  毛銳陜西人伏𦍑伯忠之孫𢎞治初鎮兩廣平蠻賊累有功賜璽書奬勵思恩土官岑濬反與總督潘蕃討平之既又討平賀縣獞賊正徳中劉瑾欲殺劉大夏并逮銳下詔獄革其加官并歳禄世宗即位復起鎮湖廣三年卒諡威襄節明史藁
  劉璉字子玉江西鄱陽人𢎞治間知栁州豈弟近民正直帥屬栁在萬山中城外皆賊巢占掠民田焚其室廬質其妻子璉奮然以討賊為己任屢征諸蠻有功都御史陳金優薦之魚峰賊周鑒復相煽為亂璉率兵數百禦賊賊敗走璉追之賊偵援兵不繼還戰獲璉剖腹實草焚其尸郡人哀之舊志吳原正字復明湖廣人𢎞治初知博白縣剛介仁愛亷明果決莅任一僕自隨時遭兵變民皆離散原正還定安集悉復舊業尋龍山冦數千為亂便宜經畧卒討平之舊志
  郭鈜字彦和合肥人𢎞治中充副總兵鎮廣西永安諸路獞賊流劫府江鈜首議用兵分路進𠞰俘斬甚衆事母謹孝養而自奉簡約澹然有寒素風舊志
  羅環字廷賓新喻人𢎞治十七年由慶遠推官遷知上思州上思舊係土州始設流官環建議當事一曰易風俗教士子二曰蘇民困革土兵三曰通傳遞設舖舍四曰别土流革土吏多從之粤西文載談一鳯字文瑞無錫人𢎞治乙丑任桂林訓導嘗承委纂修孝廟實録督學姚鏌謂有史才深器重之時建宣成書院延師分教推一鳯總理其事乃嚴立教條析疑義正文體每勵諸生以明體達用之學綽有蘇湖遺風以外艱歸舊志
  曽昺南海掾也𢎞治十八年以衛經歴薦陞上思州同知先是州以世襲讐占土地兵戈連搆昺乃率民奏土改流建立州治築土城立木柵招殘民千人復業給田資種凡得為者次第為之民誦不置州志
  馮琚字良珮順天人以戰功累遷都指揮𢎞治中守備永福時古田賊韋酋約靈川七都賊聚黨千人待琚於險薄暮猝遇琚佯疾走諸部伍悉委其仗賊覘之大喜以為怯不足畏恣飲村落中琚偵知之天未曙賊方酣寢琚奮㦸大呼響震山谷披靡辟易自蹂踐死者無算賊由是畏之不敢肆粤西文載















  廣西通志卷六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七
  名宦
  
  熊繡字汝明寧遠人正徳元年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既抵鎮盡裁幕府供億秋毫無所取禁番舶抽稅絶中官饋送討平賀縣獞劉瑾嫉之伺察無所得乃召掌南京都察院尋罷之卒於家巡撫秦金頌其清節於朝贈刑部尚書諡莊簡獻徵録張鐸字振大江西泰和人正徳元年授鬱林州同知民有兄弟争訟者鐸諭以大義使退而自思輒不忍終訟州南有廢地鐸教旁近民使耕墾不取其稅荒蕪盡闢境内幾無餘利田州人争地相仇殺藩省大臣委鐸同往平之鐸宣朝廷恩徳與不忍加兵之意按圖籍考故實各循其舊衆皆悅服舊志
  張鳯字應時宜春人正徳元年以左參政掌思恩府事時兵變之餘百姓流移庶務草創土目縱横鳯撫輯流亡修舉廢墜給官田以贍生徒選智勇以嚴捍衛一切因革咸得其宜在任六年惠孚威協擢南京太常卿思恩九司兵民袝祭王陽明祠舊志
  陳軾大理人正徳初官平樂教授時學政久廢軾立條約日與諸生講論經史課其藝行事母至孝母病䖍禱請以身代後軾卒於任諸生悼慟相率至江濱祭送肖像祀之舊志
  鄭岳字汝華莆田人正徳三年任兵備副使時諸猺乍叛乍服情態叵測岳謂治外當自治内始於是視郡城樓櫓圯壞者亟葺完之次及旁邑府江廣運足灘二堡亭障畢具保固隠若金湯舊志羅鏞福建建寧人正徳間知武緣愛民好士興利除弊建社學延社師武緣有社學自鏞始邑人感其徳祀於祠舊志
  胡世寧字永清仁和人正徳三年遷廣西太平知府太平所領十五州縣皆土官異時守率利其貨賂否即輕易擾亂之世寧絶其私賄以禮接率馴服如長吏暇則過其幄閱騎射數教其民譬以利害民皆凛於法土官子弟應承襲者俾生歳即以聞府既十歳朔望攜入謁具識其年貌土官死即與保襲勿令展轉飽吏槖土官悅服大平知州李璿素撓法無敢詰世寧密授計龍英土知州趙元瑤立擒濬以獻思明叛族黄文昌等四世為逆殺其知府占三府二十七村累敗官軍總兵康泰與世寧入思明城執文昌兄弟三人既泰恐見劫夜委世寧去世寧所屬土官預伏兵張旗鼓䕶世寧還文昌懼歸所侵地降未幾以母喪去諸土官泣送數百里後至兵部尚書諡端敏參名山藏
  符觀字衍觀江西新喻人正徳己巳擢廣西按察僉事分巡左江㑹藍賊搆亂一日諜報賊衆分攻平南貴桂三邑觀即督兵馳至平南江伺賊半渡擊之斫其渠魁中流渰没不計其數潯衛將與卒訟田久不決以危言脅觀不為動竟質平焉潯民訴田少稅多期得減觀曰使田浮則欺上使稅浮則損下當驗實兩平已而田不少衆帖服節獻徵録鄭寳字時珍福建莆田人正徳間同知鬱林州署北流縣事時妖賊李通寳倡亂逼縣城寳與子宗珪率兵出禦殺賊二十餘人賊稍却乗勝逐之父子皆死事聞加贈本州知州廕一子入國學立忠孝祠以祀州志
  丁襄莆田人正徳間同知平樂造就士類尤達治體所釐剔舉行皆因俗而利導之秩滿劉大夏薦其才擢廣南守舊志
  蒙宗遠番禺人正徳六年任靈川典史縣故多猺獞募驍民防守名曰打手皆捕官綂之宗遠至戒毋餽獻毋偷安約會練習人咸思奮時有賊號沖天將犯城率兵逐至周家灘斬之獲賊甚衆自是諸蠻屏息城堞久圯捐俸募役或時抱石為部民倡不旬月而告成至今賴焉舊志
  曹琚字仲玉郴州桂陽人正徳六年由廣州知府調知梧州時都御史陳金總制七省調狼兵征江西冦惠潮又方有事總督林廷選難之以問琚琚曰江西㓂株連閩廣功過與有歸矣宜速遣及江西平惠潮亦奏㨗林受賚以是知琚能妖賊李通寳竊發檄琚巡諸邑㑹北流已陷殺鬱林署印官擒巡捕通判以去林促琚歸引入問計琚請選梧兵之壯銳者追之而留其老弱居守又曰從征江西狼兵在河下出賞格以為梧兵助萬全之計也林因屬琚督軍遂偕諸將行聞賊在陸川冒險追之連戰皆克諜知賊必遁黄山即抽兵伏黄山下夜半賊果至伏發擊斬五十餘師駐鬱林林令大軍為援通寳來攻狼兵又敗之賊黨逃散獲通寳於廢圃中斬之餘黨悉平出令招民之脅從者給牛俾耕選其子弟入學時學宮城郭官舍焚毁殆盡琚隨命工繕治未幾竣功民不知費又建議復鬱林守備林從之節舊志
  徐錦字章甫正徳間按廣西靖江藩府諸人怙勢為虐錦疏奏裁之以法屏跡不敢肆舊志
  薛金字子純江隂人正徳間官僉事定妖人李通寳連結猺獞之亂又贊畫招集岑溪北流諸邑民全活無算江南通志
  施震常州人幼習韜鈐襲本衛僉事正徳七年征北流野俚等處十三年征永安以功陞同知嘉靖四年綂督後哨官兵征田州斬級三百餘歴陞廣東都司僉事舊志
  劉敔雲南太和人正徳七年知永福縣罷府倉之運免虛耗之徵省冗費清兵籍嚴立保伍撫諭諄切民甦盜息擢賓州守粤西文載
  孫懋字徳夫慈谿人正徳間以論朱彬謫尉藤縣創南麓書院藤人尸祝之嘉靖中累官廣西右布政力剗宿蠧汰冗費而涵容敦大人服其雅量舊志李守經汝陽人正徳間知平樂府以愛民禮士稱民有訟善諭遣之獄庭常空舊志
  顧璘字華玉上元人正徳間初守開封忤逆璫謫知全州才質朗快然政在平恕尤以興賢育才為首務重建栁侯祠増置亭宇俾士子游息風俗日興歳旱嘗徒跣詣禱覆釡山雨隨至歴官南京兵部尚書舊志
  張祐鉛山人正徳十年任兵備副使會茘浦㓂起親部兵督戰俘馘以數百計乃修恭城縣城建富川守禦所築鍾山鎮城葺廣運足灘二堡飭邊固圉郡邑賴之舊志
  方良永字夀卿莆田人性至孝正徳間忤劉瑾罷職瑾誅復起歴陞廣西按察使風采峻整不嚴而肅舊志
  黎磐電白人正徳中知上思州修理城池鼎建學校優於才能以薦調知横州尋以親老乞致仕舊志屠堯字文治平湖人正徳間巡按廣西猺㓂方熾歳饑特甚堯設法轉運增價招商多所全活浙江通志章諍太湖人正徳間知全州清節自持和平無擾得士民心轉亷州同知送者塞於途舊志
  宗璽字朝用建平人正徳間為按察使練習文法吏不容奸訟獄至前數語而決舊志
  黄衷字子和南海人正徳間以胡世寧薦遷參政督糧嚴法繩奸部内警肅大征古田衷率師由洛容斬級二千餘論功賜金綺晉一階廣東通志
  張祐字天祐廣州人正徳中進署都督僉事鎮守廣西督都指揮沈希儀等討臨桂灌陽諸猺又連破古田賊俘斬甚多已復討平洛容肇慶平樂諸蠻上思州土目黄鏐作亂祐購其黨黄廷寳縛獻之後王守仁至粤詢以撫𠞰之宜祐曰以夷治夷可不煩兵而下守仁納之蘇受果效順因命祐部分其衆事寧守仁言思田初定宜設一副總兵鎮之請即以命祐報可祐通識古今馭軍有節制能與同甘苦不營私産每載書以隨嘗謁伏波祠太息謂没當俎豆其間及卒田州人立祠槿山祀之節明史藁
  王啓字景昭黄巖人正徳間為逆瑾誣謫知容縣後陞布政使世宗登極與右參政黄衷奏言廣西稅糧初四十二萬有竒頃以人民逃散及土官不服輸納歳實徵止二十三萬有竒而宗藩及官軍禄糧且過三十五萬將何以支上命發鹽銀五萬兩濟之初中官鎮廣西歳以零陵香進上雖詔却諸獻而廣西徵貢如故至是啓請罷之仕終副都御史舊志
  石希介成都人正徳十四年令岑溪性慈惠勞心撫字築外城以奠民居嘗欲鑿瀧水以通舟楫因改任未果百姓思之舊志
  吳子堅潮陽人為宣化教諭每升堂論學首嚴義利之辨多正言格論以啓悟諸生遇貧寒分俸以周䘏之疾則親為餽藥嘗植松於東西齋日夕自灌以種樹為種心授學者以勿忘勿助之法嘉靖中遷慶遠教授宣士建植松亭鐫石以識去思舊志楊必進字抑之吉水人正徳間出為廣西按察僉事遷副使先是猺獞居險阻多賄吏士為耳目合兩廣聚兵攻古田鳯凰寨三月不下必進猝至其地閱獄出囚之壯者二百人許其自效隂部勒之夜分篝燈火自間道入斧木仰登出寨後焚其巢諸司夜見寨火争踴躍相賀及明見諸囚出詢故始媿謝不及盖必進未嘗與軍事也都御史蕭翀因以府江兵備薦必進謂府江箐密道遠不可驟以兵入首以恩信結其心始諸猺疑其言間出數十人嘗試之必進召之堂下言語煦煦比遣歸遺之醪肉或巾幘其後稍稍率諸猺婦來見其夫人夫人又食以糈餌以少針線女紅分給之諸猺婦出其夫咸感激誓死不敢背徳獻徵録
  張嵿字時俊蕭山人正徳十六年以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上思州賊黄鏐殘破州縣討擒之嵿賞罰明信尤痛懲貪墨吏後掌南京都察院事節舊志
  王濟字伯雨烏程人正徳十六年授廣西横州判官比莅州州方缺守既攝篆視事盡得其俗之習尚政之利𡚁召父老庭下集議可否而從革之於是民知嚮方盜亦潛息俗用丕變其風土物産之尤異者輯録一編曰日詢手鏡後以養母乞歸州志柯良晉湘隂人嘉靖元年知武緣縣操守亷潔禄俸外秋毫不私入疑訟一訊立辨又加意育才士知嚮學參舊志
  胡堯元字廷獻蒲圻人嘉靖元年以預平宸濠功授廣西右參政洛容邑為賊陷幾廢堯元復之建桂林書院買田擇師以董諸生田州酋岑猛怙亂為暴其黨劉召誘謀復思恩土官岑權巡撫張嵿命兵備副使鄧炳等討之不利執都指揮孫震曰必復土目退官兵乃還鎮衆議釋召堯元曰若是召必擁震而入思恩計晚矣乃條酋罪狀白當道諸帥難之不從召果以震去巡撫盛應期乃以討賊事屬堯元堯元進兵擒賊將李隆禮陸利廣脫其縛結以恩信使執召贖罪自是餘賊多附堯元乃深入東蘭那地金城經畫疆理宣布朝廷威徳還是年巡撫姚鏌疏請討猛鏌問計堯元曰岑施王達為猛失其職守怨猛深今若許其立功還故職則二人樂用且使人聲言兵十萬取田州猛必専意泗城乃使思恩堅壁别以遊兵劫其村落令猛左顧以禦思恩南寧武緣各整兵旅待湖兵至夾攻之三面受敵賊必窮蹙歸順者猛之南屏也所親在焉猛急必循歸順趨交阯若隂使人以啗吭之事必集鏌遂檄堯元監軍賊將陸綬猛子邦彦素驍勇堯元帥兵進攻截斬陸綬走邦彦猛謀出奔猛婦翁歸順知州岑璋先是堯元令沈希儀等察千户趙栕雅善璋遣栕抵璋因得與猛相仇狀說璋擒猛自效及猛敗璋乃使人招之曰事急矣願主君走歸順三四夕可至交阯猛從之堯元以兵萬人壓歸順璋紿知猛印所在即酖死猛而斬其首并佩印送軍門所分兵復斬賊將王林等事平堯元冒瘴死復蘇猶口授諸將兵事一十三條疾遂篤至横州卒巡按石金疏其死國事乞贈官立祠以祭從之節舊志
  髙友璣字肅政樂清人嘉靖初以廣西參政管田州府事田故夷方險地土官岑猛者坐與族類搆争削秩詔以漢官撫之衆以蠻性叵測為友璣危友璣曰臣子委身之日也單車入境宣朝廷威徳示以順逆利害猛遂聴命友璣立學訓士置堡伍聯其衆歸被虜男女以數百計田人帖服不煩兵而冦寢事平活千萬人之命聞於朝宥猛且復其官獻徴録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嘉靖初任提學副使守官亷以身為教擇諸生髙等聚五經書院講難不輟舊志汪淵江西上饒人嘉靖間巡按廣西㑹有猺獞之變淵至行鵰𠞰法擇嚮道授之機宜一鼔搗桑江十三寨巢穴盡斬其首惡餘黨悉定乃諭以威信修洛容縣以治之猺獞各感泣争致材木助役人以為得其死力擢大理寺丞後姚鏌奏岑猛之㨗謂淵按廣西時首發其奸又詔賜白金文綺舊志黄澣字徳新廣東澄邁人嘉靖二年知北流縣剛介不避權要邑為弊政所苦民多流徙澣招徠安集復業者無算卒於官篋笥蕭然舊志
  周墨太倉人初官刑曹以忤劉瑾謫譴嘉靖三年遷左州知州州環介諸谿峝蠻獠復值田州岑猛縱亂流害郡邑凋敝特甚墨加意撫循開田鑿井築城建學立祠祀馬援張柬之蘇緘鄒浩諸賢以風厲土俗州嘗有虎患墨告誓於神越日虎自投城下格殺之後卒於官州人追思不忘府志參一綂志姚鏌字英之慈谿人廣西提學僉事創宣成書院延經師以造士子桂人祀山魈卓旺鏌毁其像俗遂變嘉靖五年復以右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田州土官岑猛叛鏌令都指揮沈希儀等綂兵八萬分道討而鏌與總兵官朱麒等攻破定羅丹梁復破猛子邦彦於工堯隘猛奔歸順岑璋誘而酖之斬首以獻鏌請改設流官陳善政七事制可乃命參議汪必東僉事申惠與參將張經以兵鎮其地甫至猛黨盧蘇王受等詐言猛不死借交阯兵二十萬且至夷民信之蘇等薄城經突圍走城遂陷王受亦攻入思恩府鏌將大討之㑹廷議起王守仁督兩廣軍令鏌與同事鏌引疾乞罷許馳驛歸鏌方𠉀代千夫長韋貫徐伍攻復思恩鏌上狀詔先賞貫等而以撫𠞰事屬守仁處置家居數年卒舊志節明史藁
  劉穎字時秀臨川人嘉靖初命盤查湖廣廣東西時田州土官岑猛殺官奪印降璽書委穎督𠞰以都御史姚鏌提督軍務穎慮數十文員無以克敵疏請分領騎將如所奏時岑猛與韋好周俊綂目兵駐田州猛子邦彦等駐兵工堯岑理駐歸迎其他賊將分駐各要害以拒敵嘉靖五年五月穎同總鎮中官鄭潤都御史姚鏌總兵撫寧侯朱麒集兵十萬餘為五大哨以副總兵王偉參將張經李璋都指揮沈希儀指揮施震等分領其軍六月擊工堯斬陸綬邦彦遁去猛聞乃自將銳甲陳於馬平官軍奮擊賊大潰猛棄城遁欲走交阯歸順州土官岑璋誘猛殺之函首軍門仍分兵掃捕餘黨俱授首併獲猛第三子邦輔四子邦相而邦彦亦竄死於齊村破巢砦九十五處斬首四千八百餘級生擒賊屬男婦一千七百餘人穎上疏報㨗復陳處置事宜四事一專設守備一存立城頭一興復學校一酌處奉議降敇旌奬時諸將議欲撤兵穎與姚鏌書條列其不可狀言甚悉載藝文志穎後復陳撫恤瘡痍八事俱報可尋以母病乞歸節舊志陳堯恩吳江人任永安知州嘉靖五年攝横州時有思田之師都御史姚鏌駐節横州三省官屬供費繁冗堯恩出庫銀大小作數百封鈐印親給譁擾不作民心稍安省里甲科派革吏書弊修學圯廢助士之貧者州人至今思之舊志
  林富字守仁莆田人嘉靖中任廣西參政廣西糧儲素乏富勾稽審覆盡釐宿弊後陞廣東布政使為忌者所中調廣西時岑猛麾下盧蘇輩結思恩遺孽王受仍為亂王受掠至膺墟將進逼武縁富決䇿部分諸將且覘知受空城出密遣將徑趨思恩先克其穴賊勢既挫乃議撫王守仁至論事頗合遂下命撤兵蘇受率衆七萬來降田役罷朝議欲改土設流富謂思恩仍流官田州土官必不可廢遂行其議舊志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嘉靖六年思恩田州土酋盧蘇王受反總督姚鏌久不克乃詔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守仁在道疏陳用兵之非且言設流官之誤及至南寧蘇受遣使乞降守仁令詣軍門諭二人薄杖而釋之親入營撫其衆七萬奏聞於朝陳用兵十害招撫十善因請復設流官量割田州地别立一州以岑猛次子邦相為吏目署州事而於田州置九巡檢司以蘇受等任之并受約束於流官知府帝皆從之斷藤峽猺賊上連八寨下通仙臺花相諸峝蠻盤亘三百餘里郡邑罹害者數十年守仁欲討之故留南寧罷湖廣兵示不再用伺賊不備進破牛腸六寺等十餘寨峽賊悉平遂循横石江而下攻克仙臺花相白石古陶羅鳯諸賊令布政司林富率蘇受兵直抵八寨破石門副將沈希儀邀斬逸賊盡平八寨條陳八寨五屯善後諸策守仁去後猶見施行隆慶初贈新建伯諡文成賜𦵏祭明史藁
  蔣山卿字子雲儀真人知潯州時會征思田南寧為襟喉官兵四集饋鑲亟劇調知南寧張約束調轉輸居民安堵軍需克濟及事寧制臣議設思田為流府欲割思龍以附之山卿力沮之曰此割肉補瘡也是其議改思龍為隆安縣陞本省參政舊志華愛字仁卿鄞縣人由南京兵部職方郎中出知桂林府桂林獷而好訟充斥於獄有久繋不決者愛聽微折疑窮日力不懈浹旬囹圄為空時田州岑猛梗王化督兵征𠞰迅檄趣軍餉而桂林逋負以百萬計愛早夜區畫與民裁省輸餽每為鄰壤先獻徵録
  李如圭澧州人嘉靖初府江兵備副使以名節風勵邊俗振綱肅紀吏治為之澄清時猺賊猖獗征𠞰之暇加意學校舊志
  鍾天爵武平人嘉靖間任平樂推官自桂梧路梗條上八議當道採用之又領兵破斬賊千餘級署富賀二縣立屯堡練鄉兵昭州以寧福建通志
  陳煥字子文餘姚人歴官曹郎陞廣西右參議分守栁州猺獞出没為患參將沈希儀領兵界上欲誅之煥謂之曰猺不可盡不如以恩信撫之遂與希儀入其境召諸酋長更為約不犯則賞之諸酋長大悅聴令竟不犯栁州獻徵録
  劉士竒字邦正順徳人嘉靖七年知梧州仁明亷恕庭無留獄字民惟恐傷郡故多竹舍連歲罹火患出帑金為民築牆垣以避火吏收支多侵牟者為較正法馬後遂按為格嘗刻定性書揭理學本源以變化多士民有盜庫銀者訊不服立命搜出之發奸摘伏合郡肅然累官山東布政使舊志甘秉倫廣東博羅人嘉靖初任賀縣教諭因才責成士樂其教間有從師講學者必津送而助給之手植雙桂於明倫堂之前合抱盛開人目之曰甘桂舊志
  桂鏊字傳之貴池人嘉靖間任栁州府同知尋擢守思恩府有文武才王守仁奏遷府治於荒田驛經營開創半賴於鏊郡人祠祀守仁鏊配焉舊志李寅字敬之縉雲人清亷鯁直歴官多治績嘉靖間任布政使時應得羨餘一十三萬悉以解部及歸行槖蕭然浙江通志
  方紀達字行可歙縣人嘉靖八年遷廣西僉事既至值田寧用兵之後出謀發慮動合機宜如思恩之徙治荒田思龍之不割附田州皆有力焉加意撫恤民賴以生及卒無殯殮貲僚屬合𮚐收之舊志王顯髙四川綿州人嘉靖初為慶逺知府剛介嚴明積弊冗費一切裁之奸宄斂跡境内肅清南丹等州猺蠻桀驁痛懲之而復其侵地土目韋正西盜三寨巡檢司印計擒誅之尤加意士類新學宮復書院擢本省兵備副使舊志
  黄佐字才伯香山人嘉靖中提督廣西學政修書院撤淫祠行射禮舉節孝立鄉社擇土民及猺獞之子弟教之風化大行以舊通志闕畧發凡舉例為圖經為表為志為列傳為外志總六十卷佐學以程朱為宗惟理氣之說獨持一論平生譔述至二百六十餘卷所著樂典自謂洩造化之秘穆宗詔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舊志
  宋子平字衡甫建寧人嘉靖間官南丹衛經歴地近苖多盜弭禦有方署賓州篆不俟報發倉賑饑擢賓州判值水災請停徵以甦民困福建通志
  顧遂字徳伸餘姚人嘉靖庚寅遷廣西副使兵備賓州等路賓地錯猺犵剽掠出没民甚苦之遂至親歴險峻知崕谷委曲狀遣兵授方畧縱火焚其林薄又多築城堡據扼要害賓氓以寧遷右參政分守思恩方土目為亂勢甚猖獗遂親督行陣斬獲酋首又與諸同事議者曰使賊畏我而退不若悅我而服也乃單騎之界上招其餘黨諭以利害結以恩信皆羅拜歡呼願聴約束撫按論功以聞賜金帛勞之遷貴州按察使舊志
  陳璇字治之廣東揭陽人嘉靖中任靈川教諭立教以身率先登堂課士無一日少輟貧者則助給之修學校毁淫祠常捐俸築牆於明倫堂前自遷學後科第始盛舊志
  唐胄字平侯瓊山人嘉靖初遷廣西提學僉事令土官及猺蠻悉遣子入學屢遷廣西左布政使官軍討古田賊久無功胄遣使撫之其魁曰是前唐使君令吾子入學者即解甲舊志
  方鵬字時舉懐寧人户部郎中嘉靖十四年謫任永淳縣亷毅有為留心撫集政暇親課諸士修學宮闢書院教化以興舊志
  錢嶫字君望江南通州人嘉靖間巡按廣西諸所收治不旁寄耳目間屏騶從或之倉庫或竟入獄閱其弊孔即日披抉舉快人意靖江侍衛軍校熒惑王聴嶫捕而斃之獄國人帖然舊志
  沈垣字子定清溪人嘉靖中奉璽書録囚廣西出寃民劉榮等七十餘人不為法縛亦不刓法舊志蔡經字廷彞侯官人嘉靖十七年進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斷藤峽賊侯公丁據弩灘為亂經與御史鄒堯臣等定計誘執公丁參議田汝成請乗勢進討命副總兵張經將三萬五千人為左軍翁萬達監之指揮王良輔等六將分六道㑹南寧都指揮髙乾將萬六千人為右軍副使梁廷振監之指揮馬文傑等四將分四道㑹賓州抵賊巢夾擊賊奔林峝良輔等邀之賊中斷復西奔斬首千二百級其東者遁入羅運山萬達等移師攻之檄右軍沿江而東繞出其背右軍愆期田州土酋盧回乃縱賊去俘其衆四百五十招降者二千九百有竒又平思恩九土司進兵部尚書明史藁
  翁萬達字仁夫揭陽人嘉靖中為梧州知府仇鸞鎮兩廣縱部卒為虐萬達縛其尤横者杖之鸞為斂戢閱四年聲績大著㑹朝議將討安南擢萬達廣西副使専辦安南事萬達請於總督蔡經曰莫登庸大言中國不能正土官弑逆之罪安能問我今憑祥州土舍李寰殺其土官珍思恩府土目盧回煽九司亂龍州土舍趙楷殺從子燧煖又結田州人韋應殺燧弟寳斷藤峽猺侯公丁負固此曹同惡共濟一旦約為内應我且不自保曷先擒此數人問罪安南易下耳經然之於是誅寰擒回招還九司誘殺楷佯繫訟公丁者紿公丁執諸座以兩軍破平其巢又議降峝豪黄賢相登庸始懼㑹獲安南諜者丁南傑萬達解其縛厚遣之怵以天朝兵威登庸大懼詣鎮南闗乞降毛伯温等承制許之萬達功最賞不逾常格然帝知其能兩為軍務尚書隆慶中追諡襄毅舊志
  田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中分守右江龍州土酋趙楷憑祥州土酋李寰皆弑主自立與副使翁萬達密討誅之弩灘賊侯公丁與斷藤峽羣賊相應汝成復偕萬達設策擒公丁而進兵討峽賊大破之又與萬達建善後七事一方遂靖凡有兵事皆萬達謀而汝成決之績甚著汝成居官公餘必展書史嘗語人曰對此佳思自集雖聴斷有檢式非但多聞而已尋遷福建提學副使舊志
  陸銓字選之鄞縣人任廣西按察使時弩灘猺賊雜處胡藍二姓間相助為冦或議大舉兵盡殱之銓曰不若討渠魁而釋其餘戎帥是其言弩灘果平獻徴録
  江一桂字白石新安人嘉靖間任太平守諭降莫登庸築受降城建昭徳臺於鎮南關以壯邊防及卒諸夷創桄榔祠於闗内祀之舊志
  曾存仁字懋逺吉水人嘉靖間以參政典糧餉交南罷役㑹計所費廣西應償廣東金穀若干東徵乃甚支吾强輸其半存仁密白之軍府請緩征用䘏西困為便從之兩江數經兵火田棄不耕者萬餘畝存仁行視其處督附近官吏及時召募開墾又為指示左右溪澗可疏引及陂塘可修復者以次舉行後稍徵入佐給征戍焉舊志
  萬潮字汝信進賢人嘉靖間為左布政使整肅有度諸郡縣所遣輸金至者令各操金以次當前執法馬以自較報曰已如數乃目司庫覆視無異即給批遣之去吏白批過期久請治潮曰此中山徑水道恒苦諸蠻朝嵐暮靄足生瘴癘安知來者不以此中阻乎但所輸不虧足矣潮禁司庫官吏勿得輒離庫時遣視違必撻治之遭喪去右使夏邦謨代行藩事悉循潮法或曰盍少寛邦謨曰財幣之府何可不慎吾見萬公寛非嚴也卒與萬齊名舊志
  朱鴻漸吳縣人嘉靖十八年知梧州出納必親奸胥不得售其蠧輸羨餘以資公帑修葺學舍躬勤課講時征交南兵過境注措有方民不知兵累官福建布政使舊志
  李義壯字稚夫番禺人嘉靖初為廣西提學嘗攝臬事革藩府守衛之骩法者明慎持憲獄多平反時稱亷明舊志
  吳世澤連江人嘉靖間以副使分飭府江風裁亷潔剔吏蠧端士習復流移通商賈諸蠻賊𨽻府江者故多桀驁為患世澤整兵耀武嚴為之備而以徳懐之不數月猺蠻相戒無敢犯境諸鄰峝復業者千餘家江道肅清舊志
  李文貴嘉靖間為賀縣教諭勤以勵已嚴以教人以舊學不利科目捐金遷建於南門内賀士遂連魁其鄉舊志
  郭顯文江西泰和人嘉靖間方士獻修煉術營建道宮顯文抗疏極諫謫吳川典史二十二年遷北流知縣釐正宿弊行保甲盜賊屏息舊志
  潘鑑字希古婺源人嘉靖二十三年總督兩廣性平易而耿介不可以私干治官如家亷慎之操始終一致卒贈太子少保舊志
  張岳字維喬惠安人嘉靖初提學廣西時行選貢法相張璁主其議選無論廪次輒取年少有文者岳謂邊遠士雜夷風縣久不科目予貢使其以衣冠人物别於夷所以漸變之也絀不如璁指璁因黜廣西選貢七人謫岳廣東鹽課提舉遷知亷州府久之進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平馬平諸縣猺賊先後俘斬四千招撫二萬餘人誅賊魁韋金田等又連山賊李金與賀縣賊倪仲亮等出没衡永郴桂積三十年不能平岳大合兵討之賊渠授首莅鎮四年巨㓂悉平召拜兵部侍郎尋陞右都御史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惠岳博覽工文章經術湛深不喜王守仁學以程朱為宗舊志吳源字宗乾錢塘人嘉靖中累遷廣西按察司僉事時總督張岳負才望寮吏少當意及見源獨折節下之入參謀畫出董師旅屬郡劇㓂掠人妻以邀厚贖官兵不能制源用間擒之并滅其黨民賴以安改江西副使陞按察使舊志
  翁世經字可直福清人嘉靖二十四年知梧州治尚節簡約已裕人加意學校平衢道修府庫立三闗寨百廢俱舉秩满去闔郡思之參舊志
  王時中字執之閩縣人嘉靖二十六年任横州存心愷悌政尚亷平斷獄多從寛恕愛惜民財簡於承奉振興士類每月給膏火率以為常後乞養歸參舊志
  歐陽必進江西安福人嘉靖二十七年總督兩廣軍務故事軍餉解軍門必進令入梧州庫移文動支以謹出納時南丹州官之族偽稱岑葦串田州土目逐主母瓦氏乃發兵誅斬田州以寧舊志王宗沐字新甫臨海人嘉靖間任督學行部徧試歸檄諸生㑹宣成書院論學不徒校課文藝且令反求本心士多啓悟舊志
  郭時斗字文起蘭谿人嘉靖間擢潯州府推官多所平反潯錯猺盜窟宅武弁冒功縛良民二十四人為盜制府梟其二斃於獄者四時斗亷實其枉白之監司申請盡釋其餘五指山剗賊韋公廩結連諸峝入㓂時斗密募忠勇授以方畧盡行破滅浙江通志
  徐南金字體乾豐城人嘉靖間按粤西亷知靖江諸軍校熒惑王聴惡氛甚熾遣官卒就府中縛出以狀列奏逮治如法自後無敢指稱侍御親近陵暴其國人者江西志
  劉陶廬陵人嘉靖二十九年知蒼梧縣亷潔而嚴時民任館庫里甲之役蒼梧當孔道措辦無休日陶獨毅然絶交際即嵗時於上官無私覿聴斷明允不以權勢骩法遇攢造躬較版圖盡剔諸弊民賴以蘇舊志
  魏一恭字道莊莆田人嘉靖間督廣西學政歴轉左布政知民積苦向時科出顧役金錢者汰其半如均徭榜數不則收治之州郡奉令謹察諸役無敢倍取後有同官隂詆於御史謂一恭營私亡何一恭卒御史弔畢突入檢視裝篋一無所有問其家童對以俸錢並在庫隨呌主藏官吏至具對如前御史嗟嘆乃書其治行檄郡為主奉祀名宦舊志應檟字儆我遂昌人嘉靖三十年以兵部侍郎總督兩廣軍務時桂平諸猺恣為剽㓂而莊頭鬼子等巢諸賊為甚檟密委僉事茅坤以討賊事不旬日破十五巢斬獲二百有竒府江少戢舊志
  茅坤字順甫歸安人屢遷廣西兵備僉事轄府江道坤雅好談兵猺賊據鬼子諸巖殺陽朔令朝議大征總督應檟以問坤坤曰大征非兵十萬不可餉稱之今猝不能集而賊已據險為備矣計莫若鵰𠞰倐入殱其魁他人必讋謀自全此便計也檟善之悉以兵事委坤連破十七巖晉秩二等民立祠祀之舊志
  潘恩字子仁上海人嘉靖中提督廣西學政增益藝文所先者啓之而其要歸在於敦本實貴器識時靖江王勒其衛卒之子弟毋得充諸生而試者必以賄恩移文長史諸生乃獲試又嘗署按察篆勾捕王所匿大猾必得乃已考最進四川布政司左參議後以左都御史致仕萬厯初賜存問卒年八十七贈太子少保諡恭定舊志
  張元藩浙江山隂人嘉靖中知平樂府時江南苦倭徵發連數省而郡境猺獞竊發兵餉不支𠞰撫無定議元藩與僉事茅坤謀曰今朝廷方有東顧憂何暇及此惟公便宜除其首惡餘黨自平坤乃定鵰𠞰之策賊首莫良三藍孟乾等次第受縛闔郡晏然參府志
  許應元字子春錢塘人嘉靖中累遷廣西按察副使獞夷數侵惡應元為上三議曰責田主嚴罰格更旗軍大畧主守隘䕶田使蠻無所奪食以自困也又攝兵府江巨獞莫氏兄弟三人以驍勇時嘯聚為鄉邑害應元設方畧誅之江道底寧參舊志秦檉知慶逺府嘉靖中有永定土司韋繼祖及其子啓邦皆驍㨗過人嘗率賊三百餘夜入府署殺數人劫官帑數千金出人衆莫敢攖知府閔旦以上計去郡事遂寢自是粤西暨鄰省往往盜藏庫獲賊鞫訊咸列啓邦父子姓名歴任守皆不敢發㑹檉至謁軍門首以是委之檉不動聲色各土司承檄來謁多待以禮貌啓邦莫測檉意又以歳久事已守新任不能遽察遂挺身出檉一見大喜奬勞訊其技能益佯喜厚犒且許薦之啓邦出望外由是往來頗數一日檉密計召啓邦至懐遠𠉀分都亮地先伏壯士於兩廂啓邦入突出縛數前罪斬之並斬其隨行五十人檉恐餘黨震動即下令安揷檄啓邦妻莫氏代理永定帖然訂府志
  譚大初字宗元始興人任廣西參政桂林澇米價騰貴請督撫開倉發糴便宜賑恤存活以十餘萬計子音以貢歴上石西州知州亦有亷直聲節獻徵録金傑浙江湯溪人嘉靖三十二年知富川縣潔清自持勤恤民隠㑹澇溪㓂起傑定計𠞰之賊大挫而遁嗣是諸峝巢不敢動境賴以寧舊志
  劉教字道夫廬陵人嘉靖三十三年知梧州府有清操裁一切供億冗費以行義見重於時魏一恭譚大初雅尚風節亟稱之舊志
  章美中字道華常熟人累遷廣西參議盜陷太平諸郡美中先諸道兵收其衝捕虜酋百餘設伏夜搗賓利猺降之土兵當調發禦倭美中戒毋後期後期有法又戒吏毋尋前例受賕受賕有戮兵吏交惕息無敢違嶺東譚大初與美中治廣西後先得代廣西士民謳思之曰譚公為政若霜日章公嗣之守畫一其見服於人實相類也獻徵録
  陸敷錫字得承嘉善人嘉靖中判栁州署象州事象有安仁土舍何公思等聲言花蘆古陳諸賊稔亂殃民願効死力為朝廷除害其實隂肆殺掠洛田陸弄間良民率被魚肉乃各聚衆相攻殺敷錫請往諭之至則獨坐公思開釁罪餘黨悉解去象州以平又王守仁所復斷藤八寨多為逋逃藪敷錫相度要害上當道移置衛所凡十九由是盜賊失據尋以將母乞歸粤西文載
  周于徳字南墩淮安人襲大河指揮嘉靖間軍功歴陞廣西鎮守精勤明肅值猺獞久亂撫𠞰多功地方感之祀崇報祠江南通志
  章熈字世曜海陽人嘉靖中以按察司僉事分巡蒼梧多所釐舉白馬三洲故險道也江道逶迤林木深阻諸蠻久窟為患熈至下令調集諸路營兵綂以偏裨而躬履其地度其地勢髙下而隨刋之盡伐其樹赭其山分兵守焉自是諸蠻不敢復出參舊志
  陳堯字敬甫通州人嘉靖中轉廣西督糧參政廣儲倉弊孔故多悉亷得其狀逮諸骩法者置之理不踰月弊清後為左布政使務從大體不事繁苛有司間挂一𤯝輒念遐方卑秩良苦寛之使自新司帑度支條為㑹計書犂然可按無敢有闌出扞文罔者靖藩諸宗率不請名封已食采禄堯一切劑以甲令格不予後入為刑部侍郎母老乞歸舊志楊鈞雲南人嘉靖三十五年任恭城縣政尚公平見學宮不利於科名乃捐俸申請遷建縣治之西南隅嗣後人才蔚起申禁通闗以免供應并詳豁本色胖䐿改折皮張銀兩勒三大興革事於石舊志王鈁字子宣㑹稽人嘉靖三十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緝盜安民地方寧謐先是督撫自置賞功所凡金錢出入無敢覈者鈁改貯梧州每有犒賞移文給之出納有稽嫌疑不作而軍儲亦漸盈雄梧二府稅錢舊資軍餉及是皆罷輸之北邊獻徴録張冕字莊甫晉江人嘉靖間為桂林同知時宗藩暴横殺僕圖賴冕力折之又覈陽朔糧額清詭没以盡復舊全州差役以吏承冒免者歳數百人而役歸貧民冕嚴為之裁賦役為均查梧州倉糧舊額倉儲五萬皆輸自東粤事屬兩省難稽奸徒藉此為市冕悉亷得之而酌其所侵之久近以論罪輕重人服其明後擢撫夷僉事桂林城故有敵臺冕補以望樓而徙窩舖以便巡守築石闗以䕶居人擇諸要害設堡戍兵俾哨守相望覈二衛軍與募卒選丁壯者編隊教練而時自抽閱兵備以肅節舊志
  趙塤字平仲餘姚人性故清介人不敢干以私號趙鐵面嘉靖間為廣西僉事分巡桂林不事檢攝其門閴若無人者及聴兩造率以情斷經其庭者無寃民舊志
  陳道基字以中同安人嘉靖間巡按廣西時邊徼諸吏類多闒茸道基下車按其尤無良者墨吏望風解綬去行部所至詢民疾苦銳為興革尤加意造士後為布政司參政拊循益力會城西南河流舊故横溢為築横橋而東之與灕江㑹公私交賴猺蠻聞其名咸相戒無犯舊志
  李鵬舉歸善人嘉靖三十九年判梧州政務嚴明人不敢欺革釐倉𡚁解户無虧公暇進諸生講心性之學署容縣懐集縣増置學田造士養民多善政舊志
  陳進字徳輝閩縣人嘉靖間為參政恬淡有守曾攝藩事司庫以羨餘進暹署字封識貯存為司公費及陞去以前金贐卒不受舊志
  翟宗魯字一東博羅人嘉靖間知融縣剛毅有守緩征輸節財用復廢學地租每日必告天而出聴訟片言立剖十二峝猺來㓂設師禦諸郊賊以牛前行忽震死懼而退宗魯乃身詣賊營諭以禍福咸聴撫又奉檄轉饟中道賊百艘遮迎諜知翟縣君亦投戈而去宗魯擇諸猺子弟稍慧者被之青衿鉦鼓導歸諸猺以為寵率皆嚮化人謂一賢令勝十萬師考最乞歸廣東通志
  黎民衷從化人嘉靖間官參政代藩使篆古田賊韋銀豹等夜越城劫庫衆莫敢格民衷升堂就坐銀豹等直前害之追贈如典舊志
  鄭一龍字于田惠安人嘉靖間為按察司撫夷僉事時古田不靖作撫夷通論一曰嚴緝事二曰别蠻情三曰禁招主四曰誅賊脚五曰謹巡哨六曰明賞罰七曰防㓂有時八曰𠞰賊有引著為功令施行自是盜賊斂跡後為副使兵備右江至則申約束嚴科沠偷安騷擾賣放通夷諸𡚁而密陳制府以遷江之東歐來賓之北三北五柳城之上油宜山之清潭都亮賓州之淥里横行流劫收捕宜先制府檄守備輩聴一龍指揮分以疆域責令鵰𠞰賊甫離巢隨即捕獲羣盜屏息舊志
  吳桂芳字子實新建人嘉靖間分守嶺西以作養人材為任四十二年總督兩廣時廣西古田賊方熾桂芳度其時未可輕舉遣典史廖元持文告諭之諸獞聴撫請以元入縣守其地桂芳奏陞元為本縣主簿設鎮守廣西總兵官以都督同知俞大猷充之後古田成功與有力焉所著有兩廣疏議師暇裒言舊志
  段雲鴻嵩明人嘉靖四十三年知賀縣治尚仁慈民有訟必開誠勸諭曉以利害捐貲修學建橋士之貧而有文行者量資助之舊志
  李遷字子安新建人嘉靖中由湖廣布政司右參議擢廣西按察使時靖江王與諸宗人相訐事下臺臺以屬遷翌日遷往見王王蓄怒而待遷曰大王之有國於此乃悼僖王之賢而髙皇帝復之也今大王挾貴以陵諸宗人諸宗人亦挾衆以抗大王舉甘心有司約束而裹足不入王門大王能忍是徒擁虛器不忍則與諸宗人之訐無已也一旦天子赫怒大王豈獨晏然遷故非為諸宗人也為大王也王色動求教遷乃曰大王幸聴遷遷等請分諸宗人為十餘房房擇一篤行長者長之以懲訓其不率重則付之有司月朔必朝見祭必從請名請婚則以屬大王大王之貴在而諸宗人亦服矣王具如遷議事以解隆慶中累遷兵部左侍郎提督兩廣諸軍請平古田之亂上便宜八事報可乃調狼土兵十三萬七千人分七哨進攻以總兵俞大猷及副參遊諸將軍綂之而參將柴淶副使邵惟中等監其軍檄湖廣將士固守東安黎平隘防奔逸申飭軍令嚴賞罰仍戒毋妄殺毋擄財物兵進蕩其寨柵六十五黄朝猛戰死韋銀豹窮竄餘酋二十二以次就縛斬首萬餘降餘衆二萬請改古田為永寧州使監司鎮之其他增將卒置學宮選良吏疏上具報可以功進右都御史後以南刑部尚書致仕歸卒諡恭介明史藁
  莊朝賔字於觀惠安人嘉靖間歴按察副使駐賓州去州一舍為賊巢時出剽掠乃議戍守事宜次第行之又以八寨賊鴟張已久土官韋起雲沈勇可任即屬以兵復思恩九司巡檢分鎮焉八寨聴命唯謹人呼為莊菩薩福建通志
  亦孔昭江都人先襲馴象衛百户嘉靖間軍功歴陞指揮僉事從總兵李錫殱破懐遠賊巢又奉令討洛容獞斬賊首陶浪金等擢思恩參將舊志









  廣西通志卷六十七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巻六十八
  名宦
  
  譚綸字子理宜黄人嘉靖四十五年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隆慶元年入廣任事招降岑江峝賊江月照等設營扼險以除七山諸㓂時茘浦永安之間亂者四起綸檄總兵俞大猷咨進勦計籌畫甚悉事甫就緒而北邉吿急復徵還部綸破賊必絶其根株不茍便目前雖去廣後代者如郭應聘殷正茂輩悉諄復指陳授以方畧綸任本兵復從中贊之故輒有成功如洛容懐逺之㨗皆綸之力也以功進兵部尚書神宗即位加太子少保萬厯五年凌雲翼總督兩廣綸授計誅羅旁賊甫奏㨗而綸卒贈太保諡襄敏舊志
  殷正茂字養實歙縣人隆慶初古田獞韋銀豹黄朝猛反銀豹父朝威自𢎞治初敗官兵於三厄殺副總兵馬俊參議馬鉉正徳中嘗䧟洛容嘉靖時銀豹及朝猛刼殺參政黎民衷提督侍郎呉桂芳遣典史廖元招降之遷元主簿以守而銀豹數反覆隆慶三年冬廷議大征擢正茂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正茂與提督李遷調土漢兵十四萬令總兵俞大猷將之先奪牛河三厄險隘諸軍連克東山鳳皇寨蹙之潮水廖元誘獞人斬朝猛銀豹窮令其黨隂斬貌類已者以獻㨗聞改古田為永寧州設副使參將鎮守建委官運鹽之議以其息充軍餉綜理詳密軍需賴以不匱終明世増損其法而行之卒莫能易㑹僉事金桂捕得銀豹正茂因自劾詔磔銀豹京師置正茂不問尋代遷提督兩廣軍務㑹廣西巡撫郭應聘亦奏平懐逺洛容猺正茂以功累加兵部尚書明史藁
  俞大猷字志輔晉江人嗣世職百户嘉靖十四年除千户守禦屢以軍功為廣西總兵宫故事總兵兩廣者一勛臣為之帝用給事中歐陽一敬議兩廣各置大帥乃罷勛臣而以大猷為總兵鎮廣西先是古田獞黄朝猛韋銀豹等嘉靖末嘗再刼㑹城庫殺參政黎民衷於是巡撫殷正茂徵兵十四萬屬大猷討之分七道進連破數十巢賊保潮水巢極巔攻十餘日未下大猷佯分兵擊馬浪賊而密令參將王世科乘雨夜登山設伏黎明礟發賊大驚諸軍攀援上賊盡死馬浪諸巢相繼下斬獲八千四百有奇百年積㓂盡除進世廕為指揮僉事後遷福建總兵官乞歸卒贈左都督諡武襄明史藁
  黄應甲字汝第懐寧人少諳韜畧嘉靖間屢遷指揮僉事制火器造戰艦皆出心裁古田賊久叛侵奪縣治巡撫殷正茂請於朝督師進討應甲乃創議分七道進其三厄最險身自任之出奇搗虛大兵遂得入隘俘斬萬計江南通志
  鄭舜臣上虞人由袁州府同知擢栁州太守時督撫大征古田調狼兵十餘萬屯城下各無統屬時聚夥搶掠民苦而訴之當事恐激變計無所出舜臣謀於兵道密遣人擒四人磔於市不書姓名各營自相疑阻其患遂息監軍發俘囚數百名覆審内有幼者六十餘人舜臣憫其無知就死曲生之節獻徵録
  唐執中昆明人隆慶初除修仁令值古田賊勢猖獗方興師大創之檄執中佐軍需大軍深入轉餉無乏賊平遂遷為永寧牧是時賊魁雖已授首然諸獞新附猶𩣏驁不馴或嘯聚剽掠執中輒發蹤殄滅之凡城池公署修廢舉墜四境荒蕪中丈復里畝招集流亡俾民皆安其業乃復設學校延社師選諸獞童稍秀者列之青衿時人比之文翁云任三年轉郡丞去舊志
  郭應聘字君賓莆田人隆慶中由郎中出知南寧累遷廣西按察使尋晉右布政使忠州桀夷黄賢相與思明蠻爭地應聘密授兵備譚惟鼎計擒賢相㑹巡撫殷正茂遷總督遂擢應聘為右副都御史代之首奏以忠州四都地建新寧州以終前功有府江猺者上起陽朔下達昭平諸猺夾江而居怙險剽刼成化正徳間都御史韓雍陳金討平之至是復反攻圍茘浦永安刼知州楊惟執指揮胡潮應聘㑹正茂聞於朝集土漢兵六萬令總兵李錫進討未行而懐逺猺亦殺知縣馬希武反應聘與正茂議先征府江三月悉定乃檄錫討懐逺天大雨雪引兵還懐逺古牂牁地界湖貴靖黎諸州嘉靖中征之不克知縣寄居府城遥示羈縻而已時希武見殺師出無功於是應聘益調諸路兵鎮撫白果黄土大梅青淇峝獞以孤賊勢錫與諸將連破賊斬其魁懐逺乃下而陽朔金寶嶺賊亦定乃分遣諸將門崇文等討洛容上油邉山五叛猺悉平神宗大悦進兵部右侍郎巡撫如故萬厯二年召為户部右侍郎尋以憂歸八年起改兵部仍撫廣西時十寨初下應聘與總督劉堯誨奏設三鎮𨽻賓州以土巡檢守之而統於思恩參將十寨遂安拜兵部尚書引疾歸卒諡襄靖舊志
  馬希武隆慶五年知懐逺縣當苖猺蹂躙之後遍撫諸峝民稍復業乃議城舊縣猺不利乃嘯衆圍之急或勸希武逸去愕然曰我何逃我死與協理城工官經歴余冕典史陸錦鄭𩿾徐士科巡檢鄭元英皆遇害邑人立祠於老堡嵗時祀之余冕字服周南城人由吏員官栁州時叛蠻數千攻圍冕與希武奮不顧命起殺賊遍身中矢猶罵賊不屈竟被碎屍舊志參江西志
  林梓福建漳浦人隆慶五年守梧州嵗荒賑禦有法民無死徙以艱去累官通政使舊志
  李錫歙縣人世襲新安衛千户隆慶六年春以征蠻將軍代俞大猷鎮廣西時府江賊復猖獗巡撫郭應聘與錫計徵兵六萬討之破賊巢數十斬馘五千有奇獞酋楊錢甫等悉授首錄功進世職二級栁州懐逺猺尤獷悍隆慶時大征古田諸猺懼而聽命知縣馬希武之官繕城塹程役過嚴諸猺殺希武及經歴等五人復反巡撫應聘與總督殷正茂議征之萬厯元年錫令參將錢鳳翔等六道並進錫自統水師次羅江獨當其衝時賊屯板江大洲潛以舟來襲錫伏兵敗之㑹鳳翔等亦至賊悉舟西遁追擊之連破楓木大山天鵝嶺等巢錫以水軍殱潯江督諸將攻斬渠魁二人復破數巢直抵靖州界賊奔大巢亘數里崖壁峭絶為重柵拒官軍鏢弩矢石雨下婦人裸體揚箕擲牛羊犬首為厭勝諸軍大呼直上四面舉火賊盡殱先後破巢一百四十獻馘三千五百有奇俘獲撫降者無算永福永寧栁城並以賊吿洛容獞又殺典史錫令王瑞討永寧楊照討栁城參將門崇文討永福亦孔昭討洛容已帥舟師屯理定江節制諸軍甫二旬四道並㨗斬首四千五百有奇洛容賊首陶浪金等俱伏誅錫以功進秩二等明史藁
  楊大韶建平人隆慶間任武緣縣治尚嚴明減值錢以甦里甲置社學三十餘所立學田革攬納邑人稱快舊志
  霍與瑕字勉齋南海人隆慶六年為廣西按察僉事飭兵左江土酋黄金彪背逆督撫方議進討與瑕剪其羽翼一矢不遺縛致之遂定以四都叛復不常致南太二府道路阻絶奏請於朝開建新寧州治州人祠祀之參廣東通志
  蘇湖雲南人隆慶六年知藤縣清欺隠興學校申飭鄉約復行條編訓民子弟招撫猺獞潔已愛民政教煥然一新以外艱去士民為立祠舊志
  呉善字元夫福建龍溪人隆慶間擢永寧兵備兼撫夷時古田諸猺新創永福古河毛峝及上宋等巖猶反側不靖善繕兵芟除戮其渠魁陸銀床莫良满等散其黨羽悉與更始且權諸要害設營置堡以為長久計又築城建學擇其稍秀異者𨽻學而化誨之萬厯初栁慶北三北五地煽亂善搗破賊巢俘馘萬計以軍功歴陞副都御史巡撫廣西府江猺叛平樂兵又吿變善簡率將吏親入險阻悉平之嶺表一清十五年晉兵部侍郎總督兩廣清軍政恤民瘼凡苛條悉從報罷而責成吏治尤切力疾運籌卒於官贈右都御史䘏廕如制參福建廣東通志
  鄭茂字士元莆田人隆慶末以河南按察使左遷府江兵備先是諸猺蠻憑陵出没伏箐勾刼每嵗官捐冲灘魚鹽之羡犒之戒勿出掠而肆毒如故船非聚至百不敢發茂至即上書督府大集軍兵直搗其巢斬馘一千六百有奇以三峝改為二土司屯兵扼險開仙迴馬尾二營以通永安復修廣運足灘二堡以控府江創昭平縣治以控平梧諸猺斂跡投欵鹽艘不滯旅次無恐皆其績也舊志侯國治南海人萬厯初知思恩府恤民愛士首先教化捐俸遷學於城内土風一變舊志
  王瑞黄巖人由南丹千户以功遷永寧參將時陽朔茘浦諸蠻憑險作亂總兵李錫檄瑞偏師夾勦諸㓂悉平由間道疾趨理定上宋諸巢盡掃賊穴河池咘咳諸峝恣行剽掠與栁州北三賊相表裏巡撫呉文華檄瑞經畧乃與兵備副使呉善決䇿率勁兵討之既平咘咳佯若班師者北三偵知弛不為備猝薄之奪其險殱之尋卒粤西文載
  徐作南昌人萬厯二年以副使兵備府江時南源殘孽因碎江賊起復隂助之榕峝喇崙六窟等巢附焉圍張村據山灣永安路絶作督參將王承恩分道進勦斬首二千餘級復峰門寨賊守山灣益固復命參將王瑞攻克之昭平上下四屯巨賊黎福莊怙險為逆作以計縛之五指巖最負固旋復討平後賊相戒無犯舊志
  陳一定掲陽人萬厯二年由瓊山學諭擢懐集令勤撫字緩催科修建學宫課士日繼廪庖増置學田以資膏火養老月給粟帛剔奸禦盜政績偉然舊志
  彭應時字宜所廬陵人萬厯初官僉事時思恩土司兄弟爭襲弄兵違制議欲加兵應時以蠻㓂穴鬭兵一發則亂必多殺無罪乃單騎入其巢温言慰撫兄弟悔禍感泣遂釋兵聽命江西通志
  凌雲翼字洋山太倉州人萬厯三年以兵部左侍郎提督兩廣軍務代殷正茂進征羅旁乃大集兵令兩廣總兵張元勲李錫將之四閲月克巢五百六十俘斬招降四萬二千八百餘人岑溪六十三山七山那留連城諸處鄰境猺獞皆懼賊首潘積善求撫雲翼奏設官戍之論功加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六年夏與巡撫呉文華討平河池咘咳北三諸猺及廣東大廟諸山賊嶺表悉定召為南京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以病歸節舊志
  呉文華字子彬連江人廣西提學副使萬厯初授巡撫粤西方旱災流亡載道疏請賑恤不待報先發廪庾仍乞糴鄰省稍倣常平法給散募兵能墾荒者予牛種地利益闢覈田賦均驛傳飭兵戎疏設昭平縣建養利州學割武緣縣屬之思恩移兵備於鬱林増河池同知經畧種種足規永利襲擊昭平賊首黎福莊斬之乘夜攻下五指白冐諸峝斬俘甚衆隨招撫餘黨二萬餘人即其地建置營堡以田畝分授新附及諸戍兵又撫降岑溪諸猺事聞俱賜金幣栁州北三巨㓂賊巢也最慄悍號剗馬賊諸將皆憚之文華䇿之曰賊强而負固宜智取毋力爭適河池咘咳有警選卒七千餘俾參將王瑞倪中化往勦既得㨗即馳檄諸將曰吾名攻河池耳意固在北三今河池㨗北三謂我兵疲且休必不我虞可擊也遂督兵分道進賊果不為備連破七十餘巢斬四千八百級俘獲稱是未幾以將母乞歸癸未起兵部右侍郎仍撫粤西復遷總督兩粤禁絶獻遺裁節經用清釐虛餉而尤軫恤窮黎平府江諸猺及懐集賊首嚴秀珠方文華未督粤時山海諸㓂出没縱横蹂躙州邑官軍雖往往小㨗然得不償失自文華任事遄發遄撲無使滋蔓每命將出師授以方畧往無不克尋入為南京工部尚書就改兵部引疾去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惠參福建通志
  譚大寧字彦貞高明人萬厯初授太平府推官思明土目陸酋横甚往者率茹其饋大寧至酋密獻千金峻却之而亷悉其不軌狀白監司兩府竟縛之思明合境以安陀陵隘而荒為撫流移開田計縣供以裕廣東通志
  羅黄裳字美至髙明人守平樂為人剛果亷介警敏有才萬厯四年與府江道徐作計擒巨魁周公樓黎福莊等諸賊定上下四屯設兵防禦立寧化里以増國税循良異政郡人尸祝舊志
  李應祥湖廣九谿衛人積功至廣西思恩參將萬厯七年巡撫張任大征十寨應祥與有功即其地設三鎮築城列戍復從總兵王尚文大破馬平賊韋王明等尋入為五軍副將節舊志
  張任字希尹嘉定人萬厯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時大藤峽八寨蠻連龍哈咘咳二土司為亂任簡行伍申約束蠲逋賦發公庾斥貪墨吏士皆淬厲乃抽鋭而伺刈其東峝尤黠者㨗聞賜金幣明年數搗其穴不三月悉俘馘蕩平又上善後七䇿一曰設三鎮二曰戍要害三曰分汛地四曰遷衛所五曰廣屯田六曰開道路七曰議糧餉疏下有司次第行之㑹病卒詔贈兵部左侍郎時督兩粤者劉堯誨移駐蒼梧與任寅恭共事凡所謀議建達兩人悉協心而允濟焉堯誨字君納臨武人操守嚴正門無私牘又節省雜費羨三十八萬餘貯藩庫以充國用陟留都御史嗣晉南京户部尚書轉兵部所著有虛籟集參舊志
  尹廷俊雲南䝉自人萬厯初以部郎遷知永寧淡薄自操殫心勵職力白寃誣雖得謗亦不為動州民樸野立鄉約集老稚惓惓訓誨首創學宫擇其秀者肄業三年刑清訟息百姓祠祀之舊志
  陸萬垓字仲鶴浙江平湖人萬厯七年知梧州府清慎慈恵擒撫猺蠻闢東安西寧二寨興學育才府治火萬垓躬為經始百度維新舊志參浙江通志方思賢廣東順徳人萬厯八年知昭平縣時邑甫平百度草創城垣雖建多傾圯猺獞四出思賢日夜親自督守鑿馬灘山石繕公廨學宫舖遞公館次第吿成北陀獞黄璉寶等負險不服征輸監司已議征勦思賢直抵其巢宣布威徳璉寶等銜恩帖服即願輸逋額仍縛璉寶出謝罪舊志
  林春茂閩縣人萬厯八年知懐集縣值金鵝猺亂大肆鴟張春茂請兵勦平時詔清丈以懐足額力請免量民得不擾請減鹽餉二百四十兩商民稱便縣志
  薛志學字海觀常熟人萬厯間知天河縣縣四堡皆没於賊志學折簡諭之悉歸復治有循聲江南通志李曰巽字順之長樂人萬厯十一年知蒼梧縣亷正明允減差役免災米修書院社學邑人感之縣志呼良朋字如蘭鎮東人歴官至總兵佩征蠻將軍印鎮廣西時昭州叛卒據三峝峰門為亂良朋檄參將白玉間道趨茘浦身自督兵繼之奉命征府江部分諸將以二萬人為四隊絶險並進斬虜猺賊數千進擊諸支峝盡平之綏輯良猺至千餘家乃置戍建堡分田給餉以其閒令戍卒刋䝉翳治橋梁郵置亭館絡繹不絶兩江之間往來如砥㨗聞賜金綺未幾以母老乞歸獻徵録
  周宗道廣東澄海人萬厯十三年知岑溪縣時猺賊新平留心安撫減額徵置官驛建學宫以興士類祠丁孝子民夷向風卒於官民為立石祠祀參舊志
  鄭時章龍溪人萬厯中知平樂府加意撫綏省刑薄賦政尚寛大民有寧居舊志
  林喬楠晉江人萬厯十三年知梧州府綜核政務尤切拊循蠲水火災米豁清丈重税賑傷殘通糶糴處置有條民䝉其恵擢本省副使舊志
  顏志邦字小山茶陵人萬厯間知永寧州明决不苛訟簡刑平廷無疑獄斥苞苴省冗費不私一錢州人嘗竊謂曰顔侯惟飲吾寧一水耳值久不雨志邦從里民數輩徒跣禱赤日中親歴隴畝憂形於色未幾雨如注嵗登大有民歌曰此顏公雨也諸獞婦多蓄蠱毒志邦悉按之法且為好言以諭之其習遂除舊志
  毛鶴騰字翰伯博羅人亷介骨鯁萬厯間遷左州知州署事崇善徙上石西州育士愛民所至有恵聲建祠専祀舊志
  蘇朝陽字鳴廷福建晉江人萬厯十七年任懐逺令懐逺三經殘破官皆借居融縣朝陽親厯各峝諭以禮義築城丹陽鎮實心措注版築不擾又為民詳請立石嚴禁科派一時民猺率皆向化遷知栁州府舊志
  郭忠鼎字藎臣江西泰和人萬厯間任潯州知府郭外兩江分兩關故例三日一放湍急舟擁每易覆溺忠鼎不時啓關税額外毫無染指猺民雜處一意勤恤訟者無煩刑贖鍰之苦時稱其多恵政舊志
  孫繼先字志顯雲南人萬厯中知陀陵縣奉檄紀驗膩嶲招降賊屬三百䝉賜金遷知上石西州州故為思明黄獠竊據𢎞治中改流官然莅州者苦治荒僻多寄孥於府間一入州視事及繼先始新州治攜家人以往拓城甃井開闢草萊復建社稷山川城隍境内諸壇廟奠其神人比於列郡滇志參一統志
  黄淙字仲文南海人萬厯間任平南縣興學校革吏弊民沾其徳舊志
  黄文炳晉江人萬厯十八年知平樂府政治持大體興學校置驛馬復餘田民甚徳之又手訂郡乘府志
  蕭彦字思學涇縣人萬厯十九年總督兩廣亷潔儉素軫民艱食奏請蠲賦而輸梧關税羨以資國計邊防籌畫周悉卒於官舊志
  任思字繼野四川南充人萬厯十九年知恭城縣亷明仁恵軫念民艱嵗饑發穀賑濟不足請官帑往衡永吿糴活民命以千計在任五年無逋賦無寃獄邑人建祠祀之舊志
  楊寅秋字義叔江西泰和人萬厯中遷廣西副使擊叛獞韋公成等定五山又擊叛猺黄朝田等定府江先交趾黎莫搆訌貢道久絶廷議勦撫争持莫决寅秋獨主綏輯黎果來欵左江鳴吠不驚邕人相率祠報之後以疾卒撫按交疏請䘏其畧云交南折華之勳方之銅柱府江破竹之烈過於金城詔贈太僕卿舊志
  陳大科字如岡通州人萬厯二十一年出撫廣西㑹田州土官吿變授計右江道討平之上善後七䇿大要以弛征撤戍柔懐新附為本又岑溪七山等山獞嘯聚復授計左江諸道討平之已而疆外蠻黎莫二姓搆兵請於朝為布立恩信以術招徠二姓皆請降舊志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萬厯中任廣西參議分守右江道栁州大饑羣盜蠭起起元單騎招劇賊而賑恤饑民甚至移四川副使舊志
  林恭章字爾肅莆田人萬厯中歴官按察分守潯寧平明四郡交阯通貢税例歸臬司恭章大書關外自誓不受交阯一物福建通志
  黄流芳字若瓚博羅人萬厯間官按察副使宜陽天河縣為土司蠶食邊界下檄責其罪狀土酋惶恐不敢擾栁慶間多劇盜率諸將削平之進參政部蒼梧首飭軍政境内肅然在官以亷節自敦文武將吏無敢以餽遺進者嘗語吉水鄒南臯曰非敢異物率吾性耳廣東通志
  翁懋勳崇安人萬厯間知賀縣草㓂竊發至即撤兵招之盜如故遂直入賊寨諭之曰若曹苦饑寒乃聚為賊耳吾當為若請賊感泣乞降迄終任無敢叛者福建通志
  陸長庚字元白浙江平湖人萬厯中累遷桂平道亷正有才猺首韋扶仲盤花婆擾府江出没茘浦大殺掠時用兵進勦費餉十三萬長庚力請制院撤兵且曰願勿中制事成不敢居功遂留兵三千守茘浦城餘盡撤賊果懈防守乃密與副總兵童元鎮定謀夜率兵至白馬冲襲獲其妻女募猾猺十人誘扶仲出刼遂墮我伏中力戰逃去茘浦兵已扼其歸路分道要擊擒之盤花婆亦授首餘黨聽撫八寨等諸路悉平歸功制院長庚賜金綺晉爵一級浙江通志
  凌嗣音浙江烏程人萬厯二十七年知梧州府清靜平易當岑溪北陀大兵後兼助大工中璫𣙜税嗣音為先事綢繆裁節有方人心遂安舊志
  劉炅江西南昌人萬厯二十七年知藤縣與民休息捐俸建學造士税璫起藤䝉二江税於五屯採金人心皇皇炅與太守凌嗣音力争其𡚁强項不屈舊志
  歐陽東鳳字千仞潛江人萬厯二十八年遷平樂知府撫諭生猺白監司擇俊秀者入學猺漸知禮義税使横行力折之以才調知常州舊志
  陳煥臨海人萬厯二十九年知懐集縣重學興文軫恤民困除耗羨修陂塘盡力田畝凡饋膳所須必同民間給直時議運官鹽煥以懐民素不習舟楫懇為申免士民建祠以祀縣志
  劉邦徵萬厯丁未任茘波知縣茘介黔粤極邊内蠻外苗交互為患凡之官者皆坐府備員邦徵謂地不親歴如守土何馳至邑檄諸蠻於前推誠撫諭蠻為慴伏凡所規畫悉聽邦徵命白上官請置縣治於喇軫村歴任數年蠻終不敢蓄異志百姓立祠以祀舊志
  李應𥙿字履順婺源人萬厯三十八年任平樂府撫夷同知設治在深山箐峝中山嵐為毒流官多不久駐應𥙿身與撫循猺性暴直與居民小不合輒格鬭至是斂輯盡吐露寃抑應𥙿戒吏民毋為虐立社學稍知字附為俊秀猺始有向化者三𣙜税賀橋一意寛恤後乞休去𭒀源縣志
  童時明字醒余淳安人萬厯四十年知永淳縣躬履阡陌勸民耕種悉心籌度詳革諸不便於民者興學校修縣治舊志
  譚虬字玉潛廣東新㑹人萬厯四十三年知恭城縣政多仁恕每朔望進諸生講課凡民間疾苦必委曲詳詢務得其狀㑹嵗大饑捐俸作粥活民命千餘舊志
  謝君恵將樂人萬厯四十四年知懐集縣保赤愛民重修學宫建文昌書院為治振刷糾紛奸不能眩邑人有青天之譽擢刑曹復以郎中出守梧州剔𡚁汰冗清聲尤著府志
  呉宗教武陵人萬厯中知容縣縣多毒草民以小隙輒服草傷命宗教訊必反坐又捐俸每兩約納毒草有根者若干朔望焚之毒草遂絶嵗旱饑糴米於鄰勸富户出粟賑活多人湖廣通志
  陳鑑石屏人萬厯四十五年知梧州府甫再月梧城大火城内外公私廬舎俱盡鑑徒步周詢所賑以千餘計皆出槖中及借公帑時有乘機夜掠者捕獲以軍令徇民乃安是年粤西復大祲栁慶横邕潯梧稻盡槁諸郡殍死相藉鑑發倉粟平糶盡則以價轉糴東省接濟民食闢梧陽書院以教十屬生徒修䕶堤浚鱷魚池瀦蓄其水為學宫後奠在任四年陞潯州分守道去建祠祀之舊志
  盛萬年字恭伯浙江秀水人萬厯四十五年任右江巡道駐賓州嵗戊午旱魃為虐所轄十餘城郊圻盡赤道殣相望谿峝林箐諸蠻乘機嘯聚窺逼城池土官偽檄調兵侵地龍城一帶逺邇震恐萬年力請當事得一旅為簡材官謀勇指授方畧以少擊衆斬獲無算又秘製火器設伏殱之諸賊聞風膽落列戌防守以備反側不常賓地屹然為重鎮旋議賑饑捐俸為倡復借餉市米減價平糶置粥厰瘞遺骸白仇獄以免株連請查曠役糧餉約數千有奇移文罷徵而市米所贏為賓民代輸兵餉流移稍得安集㑹循例入賀士民保留不獲因建祠而尸祝焉參舊志節蕭雲舉碑記
  林夣琦晉江人萬厯己未任南寧太守時當大荒後邕民猶在瘡痍夣琦下車問民疾苦發倉賑濟是嵗秋遂大熟民得不病舊志
  陳邦瞻字徳逺髙安人萬厯四十七年巡撫廣西尋遷總督兩廣上林土官黄徳勛弟徳隆及子祚印叛徳勛投田州土酋岑茂仁茂仁納之襲破上林殺徳勛掠妻子金帛邦瞻移師討平之邊土以寧敦尚風節服官有守物望推之節舊志
  梁子璠南海人天啟二年知蒼梧縣逐積蠧革陋規凡供役病民者悉請裁省郡舊為隂城樓廊燬幾盡復建則益病民子璠請撤敝補新修為陽城興學造士以品行為先聽斷明允而不為深刻院司知子璠亷介委之𣙜税正額外毫不自潤後擢御史以論事杖戍尋放還歸節縣志
  鄭圭浙江仁和人天啟三年知平樂縣正已愛民撫字催科俱有法度民得暇力勤於耕種頻獲有年捐鹽羨以助遼餉積公餘以造浮橋堂無争訟野絶追呼後陞去士民作逢年亭以寄慕思舊志王政岐字體仁臨川人天啟五年任陽朔知縣朔瘠而好屠牛嵗輸官八百金曰牛判税政岐首禁私宰弗取其税調知臨桂里長例為鹽商挽舟灘峻水駛遇舟鹽損責賠累死無算為力請於上獲免通邑祀之舊志
  謝杞字君含江寧人天啟間知新寧州有亷聲不事敲扑賦額克辦署隆安篆却例金抵欠餉以甦民困江南通志
  李邦才鶴慶人天啟六年知懐集縣凡鹽課陋規河厰羨餘匱頭加耗盡報院司秋毫無取值猺㓂謝龍崖倡亂單騎入嘉峝營以計擒斬之境頼以安尋卒舊志
  鄭茂華字實符江都人天啟間累官廣西布政使時魏璫所在立生祠茂華獨不為動治有政績崇禎初舉卓異召對進巡撫廣西御書天下清官於屏舊志
  王國相山西人崇禎三年知全州性亷介甘澹泊盡草錢糧耗羨勸民息訟偶有聽斷惟以理諭尤重士政暇講學諄諄誥誡如父兄節舊志
  錢積中字彦華襄陽人崇禎間任賓州判州俗獷悍積中以禮讓化導民始知學嵗苦猺獞侵掠躬冐矢石追捕之擢本州知州州人於城南清風樓下立祠祀之湖廣通志
  章金鉉漢川人崇禎五年以御史出知梧州府公明剛介綱紀振肅而不為深苛士農商旅各安其業有循吏風舊志
  汪繼英字志在休寧人崇禎間任鬱林州同知署州篆勵清操革火耗民便之適潯貴剗馬賊震鄰繼英躬自禦賊地方賴以安州有水口勢直注將傾民居繼英建高閣砥下流築長隄作迴瀾涖任數載舊篋不増一縑休寧縣志
  姚張斌字憲卿臨川人崇禎八年任蒼梧道政事詞訟裁斷立辨而好學不輟圖書外無長物清節卓行人咸稱之舊志
  衷崇寅南昌人崇禎九年任梧州推官公明敬慎案無留牘每一事必洗心滌慮究悉周詳故大讞多所平反常自謂敕罰之司稍涉輕率則故入故出之咎不能自免於心舊例府僚嵗理厰務一季崇寅以職司明刑不關錢榖辭讓之其清介有足稱者舊志
  林贄福建人崇禎十年歴廣西左布政擢都御史巡撫時值楚㓂數萬入境圍全州人情震動贄靜鎮省城訓練固圉檄狼兵廖琦等數千赴全授密計破之㓂去全賴以安流㓂張獻忠不敢窺粤皆其功也舊志
  金九陛字允訥全椒人崇禎十二年任蒼梧兵巡道時峝猺豕突於北流信宜之界東省官兵敗走之復返於西焚掠鬱林北流總督張鏡心令九陛㑹勦九陛偵知賊巢即督鬱林知州劉履丁北流知縣張問士㑹同弁目直趨鳳皇山口先後擒獲满朝哥等一百九十餘名殺傷無算殱厥渠魁餘氛盡滅復葺瑞泉書院故址以課諸生崇禎十五年調上荆南道復㑹三省合勦八排猺峝九陛監軍督餉勞績最多以病乞致仕去參江南省志
  施召徵無錫人崇禎間任陸川知縣培育士類有恵政甫陞去遇山㓂被執不屈而死妻馬氏不為賊汚亦從容自縊士民悼之舊志
  黄景明晉江人崇禎十四年以禮部郎遷督學力挽浮靡文風一變人不敢干以私舊志
  朱國玘浙江嚴州人崇禎間任思恩知府十六年隆安土賊馬日仙以妖術惑衆横肆猖獗四月率衆犯思恩人心惶懼奔竄國玘分遣官兵奇正互用一戰禽之餘黨盡散民賴以安土民刻石頌其功舊志
  汪徳元歙縣人崇禎十五年任蒼梧縣省刑法絶苞苴目擊民艱憂形於色時楚三藩避宼入梧徳元調䕶禮敬備至衛兵驕悍則挺身扞禦禁其暴虐賀縣土㓂起郡戒嚴參將出師防禦境上徳元往來餽運糧餉拊循百姓賊撲滅城中乃安舊志董克正合州人崇禎間知陸川縣時兵饑洊仍克正勸課耕種倡導孝弟署北流興業兩縣勦賊有功所至皆有利澤舊志












  廣西通志卷六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六十九
  名宦
  國朝
  孔有徳性忠勇有謀畧
  本朝定鼎初隨征累功晉封定南王順治六年綂師下粤西敗朱由榔所置守將於全州七年入嚴闗偽兵將多潰乞降乘勝破桂林獲畱守瞿式耜督師張同敞殺之有徳軍令嚴肅所至禁兵戢暴以安撫為任百姓皆歸心焉時餘黨未平有徳以總兵線國安全節等分部南寜柳州梧州各郡而自居桂林節制九年偽將李定國由寶慶新寜突至廣西戰於嚴闗桂城兵寡不敵賊以象坐開北門有徳慷慨太息曰身受
  國恩重且深未能翦除逆賊城破不守一死有餘憾矣亟闔宫自焚與妻白氏同死於難粤人感其忠因所建定粤寺設主奉之桂林雜記
  線國安字為山奉天人順治七年從定藩右翼總兵征廣西下桂林入柳州進逼南寜充先鋒功甚多九年偽安西李定國陷桂城國安鎮南寜提師赴桂定國聞之遁走衡州國安復桂收集藩兵次第歸伍慰勞之皆願出死力十年定國由肇至梧擁賊數萬復犯桂驅象小西門國安令諸將士亟運木石塞其門賊復穴地道欲陷城國安與巡撫陳維新計敗之賊潰去十七年討雲南國安從東路進㑹師鐵鎖橋黔土司路最險惡乃伐木堙道合满漢官兵如期進搗賊潰退緬明緒以絶捷聞晉伯爵仍鎮廣西掛將軍印二十餘年不擾民間絲粒及卒士民哀之弔者數萬人葬於城南三十里之楓林村舊志
  周永緒江南盱眙人丙戌進士順治八年以副使分守平樂時地方初闢流離載道永緒拊循備至民賴安輯臺使者交薦於朝無何偽安西李定國犯桂林陷平樂永緒不屈死之舊志
  沈倫湖廣天門人己丑進士順治八年知梧州府慈恵温良操持剛介時梧疆初闢百姓逃匿瘡痍未起倫多方招徠民漸安集未幾六師征討倫悉心經理不累民間一粟一絲又時時為鎮將開誠婉諭調劑輯和故地方即甫定而百姓安堵皆倫之力也政事暇輒進諸生課藝奬勸多士翕然向風偽安西冦梧籌畫勞瘁力竭城陷不屈而死舊志涂起鵬潛江人順治四年歳薦八年官平樂知縣會賊衆犯城起鵬衝鋒力戰孤危援絶被執不屈死
  勑贈按察僉事予祭廕一子入監湖廣通志
  尹明廷江南呉縣人順治己丑進士知平樂府有恵政壬辰李定國陷桂林下平樂執明廷去惜其才明廷不為之用潛逸囘賊敗走巡撫陳維新仍令守平樂明廷星夜馳至曰百姓久不聊生急來安集盡出其資以賑恤貧乏之被難者癸巳七月定國復攻城執之遂遇害逆平
  詔贈太僕寺卿廕一子入監舊志
  劉日襄字放雲武昌人順治初以貢授賓州守士冦反城陷不屈而死事
  聞贈廣西㕘議湖廣通志
  許鴻儒字象垣浙江太平人順治四年歳貢授羅城知縣隨征四載縁兵燹城荒土司叛亂桂林又屢為偽黨竊據羅城孤立無援被執不屈罵賊而死弟男五人俱遇害後事
  聞贈按察僉事卹廕如典浙江通志
  車君乘浙江徳清人由歳貢順治六年選知武宣縣時草冦未平縣治殘毁君乘赴任甫兩月率弟君稷捍禦力盡城陷被執罵賊不屈同死之妾陸氏幼子不二僮僕數人俱被難雍正六年
  恩㫖旌表浙江通志
  李率泰奉天人順治十年以都御史總督兩廣時廣東平靖兩藩徴令煩苛其將吏復巧為闗市𣙜估百計朘民率泰下車不閱月悉釐革之偽安西李定國陷廣西領賊兵十餘萬趨梧圍肇急攻新㑹縣以蹙五羊莫有攖其鋒者率泰躬提勁卒襲其營會合藩兵滿帥大敗之定國宵遁窮追至南寜始還兩藩將士欲掠高雷潯南諸州郡率泰偵知馳令禁遏兩藩素憚率泰遂中止在任數年興利除害激濁揚清著有政績後遷浙閩總督去之日百姓遮道攀轅不絶者數百里舊志
  陳維新號燦宇奉天人順治十年由浙江右布政陞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六月抵任七月偽安西李定國復犯桂林驅象衝小西門維新偕廣西將軍線國安亟命諸將士壘木石塞門奪其象賊不敢近因穴城西地道實硝磺其中守城者恐維新令掘城内地深丈餘勅兵士囊土以伺偽右軍王鎮邦率所部逼近射火箭入穴藥大發城震崩鎮邦及所部死者百餘人隨取土囊壘築須㬰成城賊既沮遂遁去事平念粤民屢罹兵火疏請蠲免十年十一年租賦士民感徳立石以記舊志
  于時躍號龍洲奉天廣寜人由阜城令歴湖廣左布政使順治十二年陞僉都御史巡撫廣西時桂林初復逆賊李定國尚擁衆盤踞南太六郡時躍籌兵畫餉緩急得濟六郡以平交阯黎莫二夷搆争相讎殺時躍宣布徳威莫夷畏懐率先内附未幾黎亦奉表入貢十八年陞本省總督卒於任士民思之舊志
  焦勤陜西武功人順治十一年由舉人知臨桂縣臺使常以大獄發訊一經剖折人誦神明里甲陋規槩行禁革大軍過省時軍需告急而本省錢糧題蠲二年帑無餘金勤竭蹶轉貸四應無乏纎毫不以累民民甚徳之屢薦擢刑部主事歴陞郎中恤刑兩廣舊志
  江楨直𨽻寜晉人順治十二年由明經授灌陽令當李定國亂後鄰兵藉奉調為名掠民子女楨力請代贖有誣陷貧民為盜者楨堅持審辯悉釋之全活甚衆遇事果斷獄無寃繫每輸糧令納户照平自兊不假吏手收米則斛平而止及接見紳士輒以民間疾苦諮詢可因革即舉行性甘淡泊日食蔬麵勿顧也後卒以介性見忤解任去邑人泣送立石以記舊志
  馮瑾直𨽻保定人由舉人授宗人府經歴陞桂林府知府清介平恕常以體認天理四字見之施行聴獄片言立折多所平反後陞浙江副使轉按察使舊志
  張繼曾貴州舉人順治十三年以儀制司郎出守梧州練達有為氷檗自矢凡屬寮餽獻槩擯絶之是時兵戈未靖差務殷繁繼曾詳請優免雜派減省差役民困得甦任三載卒於官僕從僅二人有司檢其囊篋蕭然無長物士民思之舊志
  田昇龍奉天人順治十四年以監察御史巡按廣西未至先微行各屬得民間疾苦狀甫下車即疏陳粤民重困凡包攬鹽埠勒抑土官營債准折諸大弊立除之勒石以禁時旗弁有强佔民田奪人子女者力為查還不畏强禦藩鎮兵皆目為鐵御史素性淡泊食無兼味巡歴所至從人不過數人民有訴必召令面陳平易無厲容人得罄其始末惟糾彈貪墨不少貸郡邑都憚之風清𡚁絶民困頓蘇自李定國亂後貢院盡圯昇龍振興文敎疏請即舊藩邸改建開科取士
  國朝粤西賓興始此舊志
  閻玟直𨽻真定人壬辰進士順治十四年任梧州司理言動謹恂風裁峻整興學敦敎明刑勅法上下肅然嚴示署門凡歳時一切餽獻不許通刺巡按田昇龍行部知玟剛正檄與俱按逮積蠧五人論如律又署縣事馬自定貪汚狼籍玟具揭題㕘當事有欲曲庇之者玟不為屈如其罪遣戍之鎮標占據城中民屋玟詳懇巡按疏請給還悍將猶有難色玟毅然出示民得復業署府篆革去錢糧重耗出納惟允胥吏不敢欺罔在任四年興利革弊必中民隱擢户部郎去闔郡百姓攀轅泣送舊志陸翔華浙江進士順治十四年任鬱林州知州偽安西李定國當屢經剉衂猶擁衆盤踞南太諸郡其餘孽之竄伏於鬱者偵知㕘將卜雲英出𠞰賊守備單弱潛來圍城翔華率兵登陴竭力守禦賊旋退城賴以全而官兵之駐陸川者糧餉不繼人心惶懼翔華又設法饋餉運米至陸潭濟軍食士飽馬騰鼓舞滅冦翔華力也時疊遭兵燹百姓大半流亡田土荒蕪翔華悉心安集捐己俸給之牛種勸導墾闢禁革雜派以甦凋瘵民藉復業而尤加意士類雖軍興之後學者彬彬舊志
  劉廣國字竇生湖廣潛江人己丑進士順治十四年知岑溪縣時地方屢遭土鎮殘害頻年不耕民採蕨根充食多餓死者廣國至買米以賑給牛種俾墾荒田闔邑熟糧不滿五百石而逋者皆鳩形鵠面惻然曰吾何忍復以催科累此窮黎遣家人歸取數百金代償之士子應考悉給卷資路費莅岑二載士民懐之舊志
  金漢蕙字湘鄰浙江金華人順治己丑進士任廣西㕘議分守右江單騎之官馳驅榛莽中招集流亡勸農課學不以地方凋敝稍挫意無何反側起挈印趨會城者趾錯漢蕙獨親率士民守禦孤城援絶遂陷脅降不屈遇害浙江通志
  許重華河南太康人壬辰進士順治十五年令懐集果決明敏聽訟片言立折其馭下甚嚴而撫民極慈時猺獞出刼親𠞰捕之凡公務詣府單騎往唯一二僕從自隨莅任三載不用民間一夫懐人至今思之舊志
  賈漢誼山西曲沃人以任子知鬱林廉介有守當兵燹之餘田地荒蕪躬親履丈勸敎農事釐正賦役民甚賴之復愛才禮士捐建學宫擇諸生之英俊者肄業其中文敎大興舊志
  陳上年字祺公清苑人順治己丑進士歴官廣西㕘議奉繼母孝友於兄居無私蓄逆冦破梧州迫以官毅不屈困以死事
  聞優䘏畿輔志
  楊榮蔭字半嵋山西陽城人進士順治十七年守桂林多恵政以艱去康熙七年補平樂守負性廉介接寮屬紳士輒以廉隅相砥礪人不敢干以私每訊獄戚戚者累日先是奸猾輩見猺獞易啖者多借人命盜奸肆行羅織一經准理必吞噬殆盡猺獞鋌而走險激成大獄榮蔭廉得其情力剔積弊累官㕘政㑹猺獞蠢動挺身𠞰之慷慨先登深入重地被圍度不免引佩刀自剄卒舊志
  黄朱朂泉州舉人康熙二年授永福知縣地方初定凋疲荒蕪朱朂甫至即竭力勞來安集民漸復業立學校修敎化時劇賊莫扶豹等恃險刦掠數為州縣害方議大興師創之朱朂曰今首禍者不過數人餘皆脅從耳若師旅一興不但勞費無算且無辜受害者必多凋瘵之民瘡痍未起休息拊循之不暇顧可重困之乎乃固請於軍門曰力能辦賊願無矜張自擾為也遂單騎至賊巢開誠慰諭結以恩信賊黨皆感泣羅拜立為解散渠魁亦以勢孤就擒地方悉平後以憂當去憲司為之籲請於
  朝特畱二年致仕去民懐其徳立石縣署前縣志張泰階字徴平四川鹽亭人康熙二年以舉人選授恭城知縣時邑東伸家猺賊目黄天貴姪公輔踞叢木寨聚衆刦掠為地方害泰階謂不治則勢益蔓延不懾以兵威而勤招諭凶頑罔知順逆仍必負固怙終良民何由寜輯乃歴狀賊情勢申總督屈盡美移咨廣東湖廣合師三路進𠞰泰階親隨行營審察其實未從賊者請勿牽連受誅以示勸於是大兵掃蕩賊巢立擒賊首天貴公輔正法其餘與賊鄰接北峝鳯凰各村堡復再四籲懇願身以安輯為任親歴撫諭全活無辜甚衆先是唐黄猺有户唐宗保狡而善逋累及東九甲陳鐸通族代輸巡撫金光祖欲并𠞰治之泰階為請集諸猺頭人曉諭懇摯皆心動泣請命乃立唐宗保户為東九甲輸糧事遂定在任七年息盜安民興學明敎周恤㷀獨捐修城垣陞直𨽻深州知州恭民感激追誦不衰
  莊振徽字世慎福清人順治甲午舉人康熙三年知武緣縣民多峝處以刦掠為事告寃者月以百數振徽姑置不問閲半載總其詞得渠魁二十三人名窩藏者邑諸生某也佯托考課擒之督兵校五十人分十隊令生前導星夜擒賊十九人次日皆斃杖下邑境以寜武地無斥鹵人艱食鹽課不及辦乃招商賈運於廣東陞高郵州民立碑圖像以祀福建人物志
  楊廷耀奉天人康熙四年任梧州通判時盜風肆熾官餉往往被刦廷耀宻訪計擒土賊唐三蠻等俱就戮盜患遂息分𣙜梧闗刋定税貨則例按往來船户人給一紙吏役乃不敢苛索署容縣事省刑薄斂興復學宫與士民更始偽安西李定國餘黨竄竊大容山連結猺獞出沒不常廷耀復以計擒逐逺近帖然逃氓復業者如歸市
  劉昌言字禹度江南山陽人己亥進士康熙七年任岑溪令寛恕愛民催科有法作四單輸糧吏胥不得為奸革重耗免雜派禁服毒息訟寜人妖賊彭竒馮四為亂輒討平之陞宛平京尹未赴卒士民懷之舊志
  唐鳯字羽雲廣東潮陽人康熙七年以都司僉書守賀縣軍法嚴明桂嶺諸猺獞憚之孫延齡附吳逆叛鳯詣督府陳破賊方畧督府令以援𠞰遊擊鎮岑溪時偽檄紛馳土鎮蠭起鳯破斬其偽總兵林萬勝孫雲客於藤縣義昌鄉敗其偽總兵王邦相張宏等於容縣坡里民賴以安鳳素得士心且平易近人鄉人來見者與之酒食衣服訊所在形勢故敵情毎先知之所向輒勝後卒於官舊志李愫文山西沁水人進士康熙九年任永福知縣以實心行實政民不忍欺化導獞民惡習漸改修學校建衙署皆捐俸以成之後離任去民為之泣愫文亦泣依依不舍若家人父子然立石縣署前以志遺愛云縣志
  馬雄鎮字錫蕃奉天左衛人起家任子歴官僉都陞國史院學士
  特簡巡撫廣西甫莅任值羣冦煽亂於左右江平梧諸郡擁衆數萬雄鎮𠞰撫並行計斬渠冦楊其清等賊衆瓦解首清鹽課蠲𣙜税建學勤民剔奸薅蠧九郡晏然康熙十二年冬滇逆搆禍孫延齡殺其都綂佐領以附逆雄鎮宻檄提督馬雄潛師㑹𠞰雄遷延不至因蠟疏具狀遣子世濟世永間道入京乞師延齡詗知一夜發兵圍撫署脅以死啗以爵皆不為動因羈繫以邀其從後逆賊呉世琮趨桂林執之詣賊營雄鎮詈罵不屈遂遇害闔門死者百餘人
  勅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賜祭葬諡文毅後巡撫都御史郝浴疏請建雙忠祠祀之其幕中賓客同與難者有朱昉李子燮一為江南人一為江西人又陳文煥上虞人與大興孫成亦同在幕當雄鎮幽困時文煥等義不忍去甘心械繫患難相周旋者四載康熙十七年
  王師下蒼梧文煥脱奔白其事於巡撫傅宏烈據情入
  告奉
  㫖嘉其忠藎從優議叙授安丘知縣舊志
  朱王造字矯士平和人康熙十年任永寜知州呉三桂變亂王造義不從賊全家被繫三年竟死獄中福建人物志
  熊飛渭字漁濱江西南昌人甲辰進士康熙十二年除融令值柳州降帥馬承廕叛誘執傅將軍宏烈我師退舍州郡震驚奸民蘇際盛曾亞池乗變鈎賊殺牛盟衆糾永寜土司刦擄思管鎮鎮民驚竄至融融城小兵稀人情危懼飛渭命巡司請兵於府而自置牛酒集附城三十里居民與文武職官暨融之縉紳諸生輩大㑹於演武場誓以死守而部署其二十四圑之長申明約束各給信牌以領其事又出諭以散賊黨給錢以募民夫增窩舖集堡目而守於是融無重兵而有固志時柳城警急無暇救融然賊亦知其有備卒不敢攻而城賴以全舊志
  劉浩奉天人由治中擢知潯州康熙十三年孫延齡以桂林叛附呉逆徇諸郡縣浩攖城拒守偽總兵緱成徳陷平南殺知縣周岱生及典史武佐鼎等復助兵攻潯勢熾甚副將蔣秉鑑獻城内應執浩送賊營父子五人暴烈日中抗節不屈同時殞命家口百餘被害事
  聞贈太僕寺卿舊志
  周岱生江西徳化人有膂力兼饒智畧知平南聞延齡附逆黨衆四出侵掠岱生亟修城堞繕兵器以備癸丑七月賊趨平南岱生偕典史武佐鼎迎戰於大峽口斬賊弁歐陽等數十人又戰於武令峽復斬賊千總呉飛龍等賊總兵緱成徳大忿麾火具轟之岱生無炮衆潰遂被執殺於潯官橋下妻楊氏自刎子儒暨佐鼎等被殺者十六人舊志劉欽鄰江南儀真人進士知富川縣康熙十三年孫延齡已附逆欽鄰募義勇為戰守具㑹防守把總楊虎奸民蔣吉士等私受偽劄執欽鄰送桂林啗以高位不許囚之自縊死事
  聞贈太僕寺少卿諡忠節舊志
  張應勝江西進士知北流縣康熙十三年十月孫延齡擁衆數千攻擊城池應勝調集鄉勇固守三日勢危計急分兵拒禦有常守備者潛出奔降於賊城遂潰應勝怒率鄉勇出戰力孤不敵為賊所害家丁五人工書何涵皆殊死戰被殺舊志
  羅文舉永定人初任廣東千總累立戰功擢廣西梧州守備康熙十四年冦犯藤縣奉調應援奮勇殺賊陷陣而亡事
  聞贈官予祭給葬銀三百兩官其子一人福建人物志傅宏烈字仲謀江西進賢人擢守慶陽逆藩呉三桂潛謀不軌宏烈探知狀首發之鞫訊者阿三桂竟誣坐以辟繫獄尋䝉
  恩宥得減死戍蒼梧無何三桂叛閩越湖南相繼淪陷
  宏烈召募義兵出龍南庾嶺東迎
  王師諸反側聞風歸正
  上嘉宏烈忠悃
  特簡巡撫廣西佩撫蠻滅冦將軍印宏烈智計泉湧分兵四出遂復梧潯郡縣數十城晉秩太子太保己未秋全粤底定猶以雲貴未平誓滅渠魁三疏辭撫篆選甲厲兵進討取道柳州柳降將馬承廕驚悸邀計機宜諸將校知承廕叵測力阻其往宏烈曰吾素撫柳帥厚柳帥既許我前驅倘蓄疑大事不集我推心置渠腹中渠忍有是乎竟單騎往為所執械送桂陽作絶命詞絶粒詈罵遂遇害宏烈前後請畱中宻疏如預陳尚逆反情布置投誠官兵及籌畫剿撫機宜皆洞中肯要殁後特奉
  温綸昭示忠悃盡下其前後諸疏布諸中外
  勅贈太子太師予祭葬諡忠毅巡撫都御史郝浴因紳士公籲大忠疏請建雙忠祠偕馬文毅同祀舊志呉錫綬浙江山陰人武進士康熙十七年為羅定都司時平樂久為賊據錫綬率所部從撫南將軍傅宏烈集兵恢復賊將呉世琮擁兵猝至錫綬同千總謝得功譚英把總翟應麟百隊雷振何華楊昌梁太等出戰誓不俱生盡皆死之瘞於城西南更鼓灘上號萬人塚事
  聞卹贈有差舊志
  蟒吉圖滿洲人沈毅有智畧以副都統分鎮粤東旋以援南康功拜鎮南將軍時呉逆黨衆淪陷郡縣圖帥師度嶺克復南雄還復韶州叛鎮張星耀不戰而竄星耀遺一妾良家子也有殊色圖召其父歸之所至秋毫不犯及抵南寜力疾視師擊賊帥呉世琮盡殱其衆軍威益振顧染瘴日深竟不起卒之日異香滿室兵民繞署而哭咸驚為神爰肖像於郡山之五公祠因更名六公祠百姓有禱必應王如辰山東鼇山人進士康熙十九年由户部郎中提督廣西學政僉事時經呉逆變亂學宫鞠為茂草士子久絶絃誦如辰力振興之諭諸生以道徳性命之理憂粤西文風陵替乃刋行前輩傳文俾之誦習效法允桂林府學敎授高熊徴之請建華掌書院以館來學者粤西文學日興實如辰始之舊志
  黄元驥字徳臣福建晉江人康熙十九年任廣西按察使會大兵由粤西進復雲南將軍賴塔素知元驥前守南昌時猝應軍胥才移書總督金光祖檄以轉餉即兼程趨南寜是時苖蠻多阻險延望元驥宣布
  朝廷威徳開誠化導率響應建議就地募夫充運諸内郡民得免侵冒瘴癘逺役之苦又行圜轉遞運法自竹洲塘直接滇省計里設塘計塘設汛分設目長以砲為信逐塘遞接按程交替更番休息先至者别出賞以旌之前後運糧數百萬日用夫六千六百名於口糧外加賞二分且給以禦寒止舍具人心踴躍叢山疊嶺間輓役不勞而餉饋日充師歌騰飽以至凱捷元驥實總其役也端廉律已而遇物寛和慎理刑獄興修學校康熙二十二年陞任山東布政舊志
  郝浴字雪海直𨽻定州人順治己丑進士康熙二十年巡撫廣西釐剔諸弊藩旗奉撤嘖有煩言百姓惴惴慮有不測浴區處得宜民不知擾時冗兵太多縻餉無算嶺表炎熱馬多倒斃浴為奏請汰冗兵減營馬慎簡精鋭屹若金湯復建書院延師授業暇則至院親為講解後卒於官舊志
  江臯字磊齋江南桐城人順治辛丑進士初為瑞昌令康熙二十一年知柳州府當偽逆初平流亡載道臯殫心綏輯使復其業他方之被掠在柳者資送之修學宫飭闗津通商旅撫猺獞薄斂省刑與民休息嘗新柳侯祠以志景仰柳人為進士業者多奉以為師後遷四川提學舊志
  白啓明字見晨奉天人康熙二十一年知慶逺府時初經兵燹瘡痍未復田畝蒿萊啓明竭力拊循勸民墾闢無力者給之牛種民賴復業二十二年自春徂夏數月不雨啓明禱於神清滯獄釋無辜發常平倉穀賑之甘霖旋沛復以時修舉廢墜建學宫葺城垣之頽闕者皆捐俸成之不以擾民府志賈有福字鶴翔錦州人由廕生初授太平令康熙二十三年知鬱林州值土冦猖獗潯梧各路進兵會剿有福匹馬從行兵不擾民諸盜相繼就擒而兵燹之後積年逋欠甚夥有福設法填補請免逋糧七千餘兩復修學宫建橋梁揚節烈在任綽有政聲後改調上思州鬱人立祠祀之舊志
  張仲璜字半玉漢陽人由歳貢生康熙二十七年授梧州府同知潔己愛民尤加意於弭盜時古雍塘大容山巨盜陸亢登等憑險出沒數為民害仲璜甫至密計擒其渠魁置之法餘黨悉散民賴以寜未幾以父憂歸
  郭景儀直𨽻宣化人舉人康熙二十九年由鬱林州知州調横州知州横久罹兵燹户口逃亡景儀勞來安定至者如歸捐貲營建學宫凡殿廡祠宇明倫堂櫺星門之屬皆修葺完整尤加意弭盜於盜賊出没之所捐造營房撥兵防禦民得安枕余鑲浙江紹興人任容縣大峝司巡檢康熙丁丑廣東賊禾倉二烏肉蛇嘯聚岑溪六垢山兩縣約期會𠞰而賊刦該司古例村擄其民鑲率兵勇即追至六垢與戰殺四賊乘勝追之賊設伏山間鑲力戰而死狼總黄秀榮與狼兵弓兵五人奮勇救䕶皆戰死村民歳時祀焉
  彭鵬字奮斯福建莆田人順治庚子舉人康熙三十九年由貴州按察使晉巡撫廣西先聲所至貪墨股栗有急請休致者有翻然改過者不俟察吏而已著澄清之效及下車省刑布徳減税輕徭請復武科汲引後進粤西舊有魚膠鐵葉之供而非本省所産每年派費赴粤東購買鵬具疏請免百姓戴徳後調任廣東舊志
  吕猶龍字雨邨正紅旗人康熙三十九年任岑溪令岑接壤粤東流匪往往逋藏煽訟地小而稱難治猶龍潔己愛民四境胥悦會母疾詳乞歸養巡撫彭鵬重其才有豹見一斑及不愧為民父母之語為具疏以請調知博白博邑多陋規民雖重病而因仍供億莫敢言猶龍莅任甫兩月訪悉民隱凡現辦換票拆引加耗諸弊政列欵具詳禁革鎮以廉示以信恵威交摯一如岑溪治行為一時最晉秩去兩邑士民至今懐思不置
  鄭昱字方南湖廣黄岡人進士知建陽縣有廉能聲累官江西糧道康熙四十一年遷廣西按察使持法平允民無寃獄於豪强奸惡執法無所寛假弊孔盡革政肅風清修復宣城書院集諸生課其行藝而進退之嘗巡閲郊甸耕者賞勤飭惰敎令沿江作車壩灌溉粤民至今倣效水旱無虞陞安徽布政使
  李濤字述齋山東徳州人康熙丙辰進士歴官浙江轉運使四十一年陞廣西藩司未幾以終養告歸越五年復補廣西馭吏恤民禮賢愛士修復書院集諸生肄業給以膏火買臨桂興安田二頃九十三畝以為講學經久計時有虧官帑者株連他族或漫指民屋為己物追索嚴急濤廉知其偽勘請咨豁安業者不下萬家後晉太常粤民攀輿泣送舊志
  潘明祚山東進士康熙四十一年為藤縣令敎養兼修清白自矢縣舊例有納糧外索二分之費吏役承管公堂之需又有供應柴炭查封民船挨㸃户冊取辦祭品以及蜑户魚税民夫幫錢種種苛累明祚之任概行詳革勒石永禁民困以蘇張綏逺奉天人康熙四十二年由部曹出守思恩府愛民若子偶遇歳歉即捐貲賑濟逺近均沾民無菜色疾疫即延醫設局普施病者又常令家人徧歴郊野凡有暴露之棺無主者出貲掩埋有主者勸令速葬郡治半屬土司淫陋相沿未能悉化綏逺乃廣建義學延師訓導不分漢土皆令誦習其中由是漢土之民咸知禮義即狆㺜猍猓亦間有讀書識字者
  梁鳯翔陜西咸寜人康熙癸丑進士初任江南呉縣令有政聲四十二年陞上思州知州手書訓語四條正男女内外之别嚴師巫邪術之禁廣闢荒田重懲私販自是風移俗易歳稔時和有禾生兩岐之瑞百姓稱為真父母
  張義雲南新興人康熙丁卯鄉薦四十三年授岑溪令莅任後即詮釋
  聖諭十六條按日詣鄉集士民親為宣講農夫牧豎無不領悟操守廉介處事明決革排門月夫諸陋規以除民累有告訴者即日剖斷勿令伺於縣門胥役無間可乘故貧民之寃易白而訟師不能逞其奸生平自奉止於一飯一蔬衣履非極敝不易卒於官邑人醵貲以助旅襯乃歸
  張維逺字徳侯奉天人康熙四十三年任分巡右江道右江蠻獠雜處夙稱難治猺獞憑險出没素為民害維逺至以為若輩亦有人心不忍不敎而誅因多方開導務令家喻户曉由是民風丕變冦盜𥨊息以其俸入之餘設義學賑饑民尋遷驛鹽道剔除奸弊禁絶私販商有餘貲引不壅滯本實心行實政民免淡食之苦茹蘗飲氷清操益厲表率屬員皆勉為廉吏云
  陳大輦字子京黄岡人康熙四十五年進士授永安州知州永安處萬山中土著者皆猺獞不知禮義廉恥風俗最乖大輦為定婚嫁喪葬之制俾習而行之建學以興文敎俗用丕變調任西隆州革頑戢暴漢土悦服後遷福建鹽運使分司去劉楚河南人以行伍補梧協陸路把總善騎射忼慨有智畧防守岑溪二十餘年康熙戊戌二月朔晨起見賊刦嬰村楚憤恨盡出城内兵得六人令以兵少止之楚曰嬰村去城不二里白日盜刦目中豈尚有官乎我誓不與賊俱生矣遂毅然往賊列陣村外百總劉得勝挺鎗直前賊殱之楚吼怒矢連發不中一賊飛鎗至楚奪鎗賊倒撞田坎下楚方欲馳刃一賊從旁刺楚墜馬跌賊躍起支解之隨丁聶義至急發炮擊殺楚者不中即舉砲棓賊終不能突圍而死義子甫十齡驚遽掬土塊擊賊賊逐之旁觀者拉走乃號泣去賊亦返越五日副將劉沛追至連城殺賊五得賊魁快子筒首祭楚云
  張若霈桐城舉人康熙六十年由嚴州府同歴治中遷知梧州府梧郡商賈輻輳東省不逞之徒每潛入為盜捕之急則逋還東省隔屬闗提每致聞風逺遁若霈至専意圑練鄉勇申明賞罰以鼓勵之嚴飭保甲守望相助有自首改悔者收作撫丁分𨽻卒伍中既約束有人又有月糧以餬其口本地無勾引之人而東省胠篋者亦屏跡梧厰為本省公費所由出利源所在往往因緣為奸若霈處膏不潤商賈稱便税課以充報最遷驛鹽道值鹽政敝壊
  詔令詳議善䇿遂改為官運官銷當創制立法之初頭緒繁多若霈悉心經畫條分縷析盡中機宜國課無虧東西便之至今食其徳焉其他有利於民者行之惟恐後以積勞成疾卒於官
  胡醇仁字令逺江南山陽人雍正二年選柳州改知平樂府平屬八州縣民狼猺獞雜處刁頑每恃穴竄智弱肉强食以狎侮鄉曲醇仁懲暴矜愚寛嚴得理修復書院重文士之有行者以勸俗府江民病涉修浮橋以濟人服其恵後奉調督兵八達醇仁兼馳赴軍前涉厯諸險隘懸料賊情往往建畫輒中苗疆軍食饟運合宜賊平并檄辦理善後事醇仁益奮厲願酬
  國恩周旋巖谿瘴箐間不避勞險今八達八陽所設章程皆其創議也旋以疾故奉
  恩㫖嘉奬給公用銀一千兩為歸櫬費
  劉徳健奉天錦州人進士雍正五年知西隆州西隆畛接黔省苗獞村寨連錯率多性悍輕生錙銖睚眦讐盜塵積稱難治徳健彊毅有為每折獄必實心開諭示以曲直民皆漸次受約束八達為州巖境逆㺜顔光色及兇黨蘇文斌黄顯達等恃險怙終横肆刦掠徳健謂此非可以包荒長惡也首發劣欵請兵進𠞰奮身隨辦苗疆軍務直前蹈險冒瘴癘不顧積勞成瘁卒於官奏
  聞恩奬給賞歸櫬費五百兩
  趙君良雍正五年任提標後營遊擊居官醇謹六年師𠞰八達逆㺜顔光色君良奉檄調軍前賊衆狼拒相巖險四設砲臺君良攻奪平寨嶺前鋒突入中擂石死賊平奏
  聞論䘏如典
  羅文光右江鎮標左營千總隨討八達文光破賊心雄憤恨率兵赴東嶺砲臺賊狡猾嵎負潛發鎗砲文光力戰負重傷殞於陣賊平叙奏奉
  恩㫖卹賚
  呉正一字向亭浙江錢塘人雍正五年由舉人揀選引
  見授知天河縣地荒瘠蠻獠錯處谿谷尋仇構釁閲日無虛正一著論獨謂凡此非無天良惟愚罔知法度使平吾心以聽政迎機開導而善啓其良服馴當不與内郡民異奈何草菅馭焉踰年撫治果稱最兇黨莫東旺案纍纍逋逃久不獲正一䝉府檄授機宜親入寨跡捕草止露宿者浹旬始得之黔省古州苖梗會粵西兵進𠞰需米餉軍陸行渉險負重恐不繼正一奉委兼運事偵知由懐逺小江道梅寨泝流可直達古州時方慮生苗情叵測正一毅然乘舸犯險曲折而前苗人來役者輒勞以煙鹽皆踴躍願為導糧運徑而費約省今古州接濟兵米水道便利乃其剏始功也八年陞任東蘭州東蘭改土歸流百度伊始會盛暑正一不避瘴癘經紀州事無少休遂以勞疾故















  廣西通志卷六十九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七十
  選舉
  虞廷咨采周家賓興漢察郡國孝亷唐開制科選士之制代更而所以得人之意同矣我
  國家文治光昌
  皇上立賢無方科目之外自賢良方正下逮一材一藝皆拔於幽隱而置之周行粤西前哲如趙觀文梁嵩王世則馮京冠制科魁天下詞章彪炳頡頏上國焉今粤人士涵濡樂育心聲之發揚為
  國華應休明熈
  帝載庶㡬與立德立功無虛明試也夫志選舉
  薦辟諸科
  漢
  陳 欽蒼梧廣信人成帝時舉賢良方正詳人物
  陳 元欽子建武初舉明經詳人物
  申 朔蒼梧人建武初舉孝亷詳 養 奮人物鬱林人永元中舉賢良方正詳徐 徵人物蒼梧茘浦人詳   士 爕人物蒼梧廣信人建安中舉茂才詳士 壹人物爕弟建安中舉經明行鄧 盛修詳爕傳蒼梧
  李 賢人詳人物蒼梧
  
  陶紹宗人詳人物平樂人開寶三年潘美薦官
  粟大用光禄卿詳人物武宣人大中祥符間應
  唐子正舉授登仕郎詳人物興安 梁 詔人治平初舉孝亷詳人物唐 叟貴縣人元豐初舉孝亷詳人物王應辰臨桂人紹聖中舉經明行唐儀鳯修詳人物興安人慶元中應舉詳人
  王應申物宜山人慶元中舉人材特科官化
  田 昭州推官應辰從弟嘉泰初以九經應
  毛 奎舉詳應辰傳恭城人嘉熈中舉
  唐 清孝友授梧州司法叅軍富川人
  蔣炳文淳祐間徵知吉陽軍詳人物全州人理宗
  唐 震時以薦舉授静江法曹興安人舉
  
  文 陞鬱林人延祐中徴孝行歴官海北道
  封盛甫容縣人履孫子天厯間舉明經詳復孫傳
  文子仁鬱林人至順中以薦舉授高州教授
  文 富鬱林人至順中舉人材特科官太常署丞
  王念九容縣人至元中舉明經詳人物
  譚元清興業人至正三年舉孝亷歴官刑部主事
  闗士昌鬱林人至正間薦舉歴官廣東提舉
  顔以達永淳人至正間舉人材特科授潯州同知
  陳國質興業人至正間舉經明行修詳人物
  羅伯龍藤州人以薦舉授柳州推官年次無考
  
  呉 禮蒼梧人洪武元年舉賢良方正官至吏部郎中
  蘇運昌陽朔人洪武元年舉明經授本學訓導
  陳南賓全州人洪武二年聘賢士侍經筵詳傳
  呉 𥙿蒼梧人洪武初舉孝亷官至吏部郎中
  莫敬山蒼梧人洪武初舉明經詳人物
  陳伯魁興業人洪武初舉經明行修詳人物
  李原旺思恩人洪武初舉人材特科知新會縣
  鄒 彰臨桂人洪武八年舉人材特科歴官浙江僉事
  馮士聰藤縣人洪武八年薦舉授岑溪訓導
  劉士斌北流人洪武八年舉人材特科知番禺縣
  于 中全州人洪武初章復薦詳人物舊志列嘉靖誤
  蔣 楫全州人洪武中章復以學行薦詳人物
  葉仁卿平樂人洪武十四年舉人材特科知東莞縣
  文良錫鬱林人洪武十五年舉賢良授香山知縣
  龍 騰陽朔人洪武十七年舉明經授本學訓導
  文衛欽灌陽人洪武十八年舉人材特科知慶遠府
  文良弼鬱林人洪武十九年舉茂才官鴻臚序班
  廖良輝陽朔人洪武中舉明經授本學訓導
  李 善博白人洪武中舉文學授本學訓導
  陳汝器容縣人洪武中舉人材特科詳人物
  鄧 佑陽朔人洪武中舉明經授本學
  趙 清訓導興安人永樂中舉人材特科官
  甯從政户部郎中北流人永樂中舉人材
  梁世銘特科知羅田縣北流人永樂中舉人
  廖藴玉材特科官市舶提舉陽朔人永樂中
  王 瑞舉人材特科授樂安主簿藤縣人永
  甘思忠樂中舉人材特科授萬州學正蒼
  陳 朴梧人正德六年林廷選薦授藤
  郭繼祖縣丞全州人嘉靖中舉經明
  李文英行修詳人物全州人嘉靖中
  孫景德舉孝亷知新昌縣平樂人
  周 真嘉靖中薦舉授重慶經歴平
  莫必先樂人嘉靖中薦舉知蒲州平李伯文樂人嘉靖中薦舉授山陽教諭周存茂平樂人嘉靖中薦舉授國子
  李文陞學録平樂人嘉靖中薦舉
  何彦彬授鴻臚序班平樂人嘉靖
  張福先融縣人嘉靖中舉人材特科判
  何 琦武昌懷遠人天啟三年 馬瓊漢授龍游丞隆
  馬之聰安人薦辟隆   李呈春安人薦辟隆
  林大侯安人薦辟隆   陸一高安人薦辟隆安人薦辟以上五鄧友夫人爵秩無考灌陽人洪武中舉
  鄧嘉祥孝亷才能辛於途崇善人洪
  何顯宗武十年辟至京授知府 易祖榮崇善人洪武十年辟授知胡 嵉府崇善人洪武十年辟授知府臨桂人永
  國朝
  唐祚顯樂中徴召詳人物以上五人不就
  黄嗣憲職灌陽人順治十四年薦舉授賀縣教諭
  文 治臨桂人順治十六年黄鼎舉文
  文 璿行兼優詳人物灌陽人順治十
  唐祚貞八年薦舉教諭遷江灌陽人鄧繼球順治十八年薦舉教諭宣化灌高熊徴陽人順治十八年薦舉職未就全
  陳憲祖州人薦舉官知縣年次未詳岑溪人
  歴朝
  進士
  
  貞觀七年癸巳科
  李堯臣藤縣人交州刺史詳
  大中中
  曹 鄴人物陽朔人歴官洋州刺 劉 瞻史詳人物桂州人集賢殿大學
  乾寜二年甲寅科
  趙觀文士詳人物臨桂人狀
  附年代無考進士四人
  毛承呤元詳人物富川   毛延鐸人秘書監富川人
  毛延瑀大理評事富川人  梁 恩朝散大
  南漢白龍元年乙酉科
  梁 嵩夫博白人平南人翰  周 邦林學士詳人物平南
  
  建隆二年辛酉科張去華榜
  尹居業平樂人
  建隆三年壬戌科馬適榜
  周 渭㳟城人侍御史詳人物
  開寶五年壬申科安守亮榜
  覃光佃融縣人慶元子光禄大夫上柱國詳
  太平興國八年癸未科王世則榜人物是科始親試分三甲進士賜宴王世則瓊林苑永福人狀元
  端拱二年己丑科陳堯叟榜
  許待問祥人物
  咸平元年戊戌科孫僅榜全州人是科始
  周 湜為小録
  咸平三年庚子科陳堯咨榜㳟城人是科分六甲四甲同進士出身五甲同三傳出身六甲唐固言同學究出身全州人州志  歐陽陟作咸寧
  景徳二年乙巳科李迪榜
  覃慶元三年賀州人融縣   毛 煥人監察御史富川人朝議大夫毛 元知梅州軍事富川人朝奉大夫
  景德中
  陳坦然蒼梧人贊善大夫殿中丞詳人物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科徐奭榜
  唐 則興安人侍郎詳人物   䝉 傅柳州人
  天聖二年甲子科宋郊榜
  黄 艾平樂人     毛維瞻富川人炳子潮州太守周 岐㳟城人湜子秘書丞
  景祐元年甲戌科張唐卿榜
  唐 圭全州人     楊有方潯州人
  甘 祥柳州人授朝散大夫
  寶元元年戊寅科吕溱榜
  韓 廻平樂人官太子中舍
  慶厯二年壬午科楊寘榜
  王之才柳州人工部侍郎詳見張亞卿傳毛維蕃富川人炳子襄州太守
  慶厯六年丙戌科賈黯榜
  齊 術㳟城人朝奉郎    田 開㳟城人興隆守毛 箎富川人秘書丞
  皇祐元年己丑科馮京榜
  馮 京宜州人參知政事諡文簡詳翟 偁人物全
  黄君祥州人平    石 鑑樂人邕州人本州經畧安撫使
  皇祐五年癸巳科鄭獬榜
  莫 綜詳人物    毛 雍陽朔人富川人壎子通直
  尹 襄郎知龔    翟 瑜州事平
  張亞卿樂人平樂人洛容人
  嘉祐二年丁酉科章衡榜
  黄君奭亷州通     黄君卿判詳人
  李時亮物平樂人平樂人博  秦懷忠白人封開國伯詳人
  嘉祐四年己亥科劉煇榜
  謝廷甫物博白
  嘉祐六年辛丑科王俊民榜
  覃 昌人知容州詳人物永福人融縣人光
  治平二年乙巳科彭汝礪榜
  毛 浚富川人    毛 杭富川人太子中舍
  治平四年丁未科許安世榜
  黎 志慶遠人榜眼呉川令  廖克明慶遠人
  熈寜六年癸丑科余忠榜
  周 述恭城人湜孫授朝奉
  熈寜九年丙辰科徐鐸榜郎是年並試律義斷案賜官錢印小録廢權 鳯明經科來賓人蒼  徐伯祥梧郡守白連欽三州廵檢案神宗本
  元豐二年己未科時彦榜
  周祖軒紀㭪入㳟城
  元豐五年壬戌科黄裳榜
  范祖舜人岐子     陳 由全州人
  韋師孟潯州人柳州人    潘 通奉議郎柳州人煥毛 奕武大夫
  元祐三年戊辰科李常寜榜
  韋 安富川人     黄彦先慶遠人平樂人時歐陽吾年十四柳州人
  元祐六年辛未科馬涓榜是年經義詩賦分兩科並以四場定高下歐陽闢靈川人石康令詳人物
  紹聖元年甲戌科畢漸榜
  洗積中北流人知白州詳人物  坦中庸北流人提㸃刑獄詳人物
  崇寜二年癸未科霍端友榜
  王 照全州人    呉 况象州人知州
  秦 忠象州人評事   陸漢卿柳州人廸功郎
  大觀三年己丑科賈安宅榜
  鄧 偲全州人昭州安撫使  韋 經慶遠人通判
  政和二年壬辰科莫儔榜
  莫 煥陽朔人    唐 時全州人守澧州詳人物
  賈時昌柳州人    歐陽方柳州人
  歐陽燾      石 經以上二人府縣各志未詳
  政和五年乙未科何㮚榜
  唐 諫全州人知峽州詳人物  林 勲賀縣人桂州節度書記
  重和元年戊戌科王昻榜
  成 杲藤縣人     李發若荔浦人
  案宋史徽宗重和元年令嘉王楷赴廷對及奏名楷居第一徽宗不欲令先多士乃以王昻為榜首王嘉即嘉王楷舊志以李發若列政和七年王嘉榜誤
  宣和三年辛丑科何渙榜
  李申茘浦人     謝 洪象州人澤兄南海尉詳人物謝 澤象州人歴官容管州志二謝作王嘉榜
  宣和六年甲辰科沈晦榜是年以人衆特添省額一百人賜御製詩王觀國柳州人
  宣和中
  何 浚宜州人特賜進士詳人物
  建炎二年戊申科李易榜
  秦 頎桂林人     李 材桂林人
  蔣 褒靈川人     吕 就永福人
  王琦平樂人      毛必達富川人
  孔 兼藤縣人
  紹興二年壬子科張九成榜是科復用詩賦
  蔣 頴桂林人     陳秉直桂林人
  周華國桂林人     秦宗周桂林人
  諸葛尚桂林人     裴虞卿桂林人
  黄 齊臨桂人知廣州詳人物  莫知㣲陽朔人宣義郎舊志作陳秦 方靈川人舊志作芳   秦 言靈川人
  毛 萃永福人     李 璿永福人
  李 朴永福人     唐俊乂興安人歴知三郡詳人物
  蔣允升興安人允濟兄    蔣允濟興安人知潯州詳人物毛 崈富川人寜遠軍僉事   毛 璋富川人
  周孝傑茘浦人     周孝偁茘浦人府志作稱
  龍次山茘浦人     廖 梓宣化人
  楊 忠宣化人     楊 華宣化人
  陸本仁宣化人     農 奭宣化人
  謝秉運宣化人     趙時善宣化人縣志作趙時
  李 信柳州人司法    覃良能柳州人
  熊 祐柳州人     甘 陶柳州人
  秦名虛柳州人     韋民望慶逺人
  呉巨川慶遠人     韋安雅慶逺人
  紹興五年乙卯科汪應辰榜
  李守卓臨桂人守柔兄    李守柔臨桂人知新州詳人物
  莫應龍茘浦人     李用謙藤縣人國子祭酒詳人物
  何 謂慶遠人     鍾 定慶逺人
  紹興八年戊午科黄公度榜
  莫知彰陽朔人文林郎    蘇 濟義寜人知州
  紹興十二年壬戌科陳誠之榜
  秦 籲桂林人
  紹興十五年乙丑科劉章榜是科復用經義通詩賦論䇿為三場石安民臨桂人詳人物
  紹興十八年戊辰科王佐榜是年經義詩賦分兩科
  莫 傑陽朔人
  紹興二十一年辛未科趙逵榜
  周 炎桂林人     石安持臨桂人安民弟詳民傳李奉政藤縣人國子祭酒詳人物  侯 叙潯州人
  紹興二十七年丁丑科王十朋榜
  莫 䞇陽朔人
  隆興元年癸未科木待問榜
  雷升卿柳州人司户    秦 璘慶遠人將仕郎
  岑彌高柳州人知縣    李 慥柳州人司户陸 琚柳州人通判
  乾道二年丙戌科蕭國梁榜
  唐 光全州人南州教授   粟 旁桂林人
  淳熈二年乙未科詹騤榜
  鄧寜民全州人横州司户㕘軍
  淳熈八年辛丑科黄由榜
  唐 廙桂林人     唐 彪興安人守新州詳人物劉 奕全州人化州教授
  淳熙十一年甲辰科衛涇榜
  伍 褒桂林人     陶汝賢平樂人府志作國
  張友諒桞州人司户    楊世謙桞州人司理
  淳熙十四年丁未科王容榜
  蔣三畏桂林人
  淳熙中
  陶懷信平樂人     陶懷拱平樂人監察御史陶 庚平樂人
  慶元二年丙辰科鄒應龍榜
  全翼之潯州人     李容實潯州人
  慶元五年己未科㑹從龍榜
  何 旦慶遠人海南都巡檢   劉萬敵慶遠人廸功郎區 革宜山人瓊州司理詳人物  唐儀鳯宜山人已見薦舉特科
  嘉泰二年壬戌科傅行簡榜
  陶 崇全州人謚文肅詳人物
  開禧元年乙丑科毛自知榜
  毛自知富川人狀元    文寅仲全州人
  嘉定元年戊辰科鄭自誠榜
  王 諤馬平人兵部侍郎   唐天麟慶遠人
  唐總龜慶遠人從仕郎
  嘉定四年辛未科趙建大榜
  唐 剛全州人通判
  嘉定七年甲戌科袁甫榜
  陶 薫全州人鬱林僉事   王 聘全州人僉判趙繼永全州人長沙主簿
  嘉定十三年庚辰科劉渭榜
  趙用章全州人建昌軍司户舊志作章
  嘉定十六年癸未科蔣重珍榜
  趙 浚全州人江夏主簿   黄 絳平樂人
  余 宅鬱林人舊志作徐   周忠信慶遠人
  寳慶二年丙戌科王㑹龍榜
  王夢祥全州人益城令    趙繼承全州人潭州僉判廖洪寧慶遠人承議郎
  紹定二年己丑科黄朴榜
  雷景煥慶逺人      周汝明平樂人舊志寳厯二年
  端平二年乙未科呉叔吉榜
  唐 桂全州人司理
  嘉熙二年戊戌科周坦榜
  趙繼英全州人永福令     趙𦚶夫全州人宜春令趙畣夫全州人安南通判
  淳祐元年辛丑科徐儼夫榜
  趙𠎤夫全州人江西運官    李應酉桞州人
  周 文桞州人     陶希文昭平人府縣志作淳祐二王士全年府縣各志未
  淳祐四年甲辰留夢炎榜
  唐丙開詳桂林      謝仕䕫人全州人詳人
  虞雲翼物平樂      姚 昉人桞州人廸功
  淳祐七年丁未科張淵㣲榜
  蔣用丁桂林人     竇全器全州人言州通判唐 洪全州人昭州守
  淳祐十年庚戌科方逢辰榜
  蔣夢炎全州人     李震夫全州人西京運幹
  周元渙平樂人     周元成平樂人
  劉有龍潯州人
  淳祐中
  毛 鏜賀縣人特奏名進士歴朝奉大夫
  寶祐元年癸丑科姚勉榜
  秦應寅桂林人     秦時立靈川人
  田子錫平樂人     田子鎮平樂人
  䝉 鑄柳州人     樊廷茂賓州人
  石午合賓州人     閉復亨賓州人
  寶祐四年丙辰科文天祥榜
  秦養浩桂林人     鄧 冠桂林人
  唐逢午桂林人     蔣拱寅桂林人
  諸葛文陽朔人鬱林太守   趙震文桂林人
  唐 湘全州人東安簿    周千能㳟城人
  開慶元年己未科周震炎榜
  唐奇震靈川人人    管炎發全州人湖南帥機覃登龍平樂人舊志作龍   樊挺芳潯州人從政郎
  景定三年壬戌科方山京榜
  蔣夢璧桂林人     蔣來叟桂林人
  周 奐㳟城人于能姪
  咸淳元年乙丑科阮登炳榜
  蔣汝霖桂林人     蔣來叟桂林人
  鄧任龍桂林人
  咸淳四年戊辰科陳文龍榜
  周 椿桂林人     易體乾靈川人
  唐 復桂林人     唐鶚薦桂林人
  管浚發全州人夲省常平提舉
  咸淳七年辛未科張鎮孫榜舊志作鎮標
  蔣湘儁全州人昭州户録
  周維岳平樂人
  謝雲之慶遠人從仕郎
  易 觀慶遠人以上三人府志作淳熙七年
  咸淳十年甲戌科王龍澤榜
  唐 錡桂林人     秦時敏靈川人
  秦時薦靈川人     唐震龍全州人
  周元噩㳟城人     周英糾富川人
  趙 明富川人辰州太守   區文煥慶遠人廸功郎
  附特奏名進士三人
  陶以寧平樂人知欽州   陶知完平樂人知白馬縣完又作郡陶致完平樂人御史詳人物
  案陶致完舊志列淳祐中而人物傳載紹興進士有見忌於秦檜等語似非淳祐奏名進士且致完知完或係一人亦未可定姑從府志並列
  附年次無考進士十二人
  毛 壎富川人煥子監察御史  毛 基富川人
  譚 龍㳟城人     齊文翰㳟城人
  朱宗夀慶遠人     韋文虎慶逺人
  周德祖慶遠人     諸葛鏞慶遠人栁州教諭
  滕 獬横州人     甘 潤横州人
  李 曽横州人     龍 章横州人
  
  至正十六年庚辰科
  陳光薦全州人
  案元初無至正年號若至元十六年係己卯非庚辰若至正十六年又係丙申存考
  至元中
  熊天錫岑溪人詳人物
  至大元年
  封履孫容縣人詳人物舊志列至順與傳於延祐初歴官未允
  至順元年庚午科王文𤐣榜
  鍾一飛宣化人一作横州人   潘 藩宣化人一作横州人
  李㑹龍宣化人     張良金宣化人
  廖宗慶宣化人     黄 瑜宣化人
  周用平宣化人     陸 鼎宣化人
  唐朝輔宣化人     周濟川宣化人
  至正八年戊子科王宗哲榜
  陳光𥙿全州人
  至正十四年甲午科牛繼志榜
  陳復茂鬱林人新會縣尹
  附年次無考進士五人
  毛商之富川人     熊天瑞岑溪人
  甘文卿容縣人縣志作周恆榜  李康佐平樂人布政使鉉平樂人都給事
  案元史官制無都給事布政使等名疑有誤
  
  洪武四年辛亥科呉伯宗榜
  盧 貺平樂人户部主事   鍾賢岑溪人副使府縣志作辛未科
  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丁顯榜
  王 溥臨桂人廣東參議詳人物  呉 文臨桂人湖廣參議詳人物
  文 敏興安人     石 嶽陽朔人侍御史唐 輝陽朔人湖廣監察御史  蕭 珪全州人御史王惟道容縣人參政詳人物   王維通融縣人
  李 熙蒼梧人户部郎中   陳以仁宜山人
  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任亨泰榜
  李 廸臨桂人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科許觀榜
  魏 塤藤縣人户刑二部主事詳人物 梁 儀岑溪人
  陳文昌北流人翰林侍讀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張信榜
  劉 淵臨桂人湖廣左布政   盧 顯平樂人參政
  張宗正馬平人郎中    周祖政馬平人授奉政大夫喻居善宜山人副使
  洪武三十年丁丑科陳䢿榜是科陳䢿為南榜共五十一人北榜則韓克忠等六十一人北榜載登科録南榜不傳今依舊志編列
  文 偉灌陽人工科給事
  建文二年庚辰科胡靖榜
  陳 河平南人交南知州
  永樂二年甲申科曽棨榜
  魏 暹臨桂人參議    鄧 文臨桂人
  楊廷芳灌陽人     李 逺平樂人茂名知縣龔 箎蒼梧人廣東左參政詳人物 楊 宣蒼梧人庶吉士詳人物
  李文鳯北流人御史    文 彬栁州人侍郎朱光才桞州人
  永樂四年丙戌科林環榜
  傅 誠臨桂人御史    鄧試祥平樂人浙江道御史
  陶仕宗鬱林人檢討    楊 諳宜山人
  陳 韶横州人
  永樂十三年乙未科陳循榜
  賀 敬臨桂人湖廣副使   李 宏北流人御史詳人物蕭 文馬平人主事
  永樂十六年戊戌科李騏榜
  張 煜賀縣人古田知縣   傅 敬象州人御史詳人物
  永樂十九年辛丑科曽鶴齡榜
  秦 瓚臨桂人御史    蔣 謙灌陽人増城知縣周 鳯平樂人雲南左布政   韋 昭宜山人大理寺副詳人物
  永樂二十二年甲辰科邢寛榜
  徐 賢臨桂人廣東按察副使詳人物 李 素蒼梧人光禄卿詳人物麥 聚横州人
  宣德二年丁未科馬愉榜
  韋 廣宜山人御史    鄒 貴博白人
  正統七年壬戌科劉儼榜
  盧 祥全州人副都御史  熊 文全州人吏科給事
  正統十三年戊辰科彭時榜
  閔 悌横州人潮州同知詳人物
  景泰二年辛未科柯潛榜
  鄭 宏臨桂人參政     歐 賢蒼梧人兩淮鹽運使郭 本融縣人山東道御史詳
  景泰五年甲戌科孫賢榜
  李 常人物桂平人     李 芳主事融縣人雲南布政詳
  天順元年丁丑科黎淳榜
  樂 章人物横      邢 正州人宜山人雲南參政詳
  韋 嵩人物宜山人     彭 礎知府博白人府志作
  天順四年庚辰科王一䕫榜
  蕭九成景泰修仁人户部主   毛 麒事詳人物修仁張廷綸人詳人物平南人輝子户  馮 俊部主事詳人物宜山人四
  成化二年丙戌科羅倫榜
  劉 本州巡撫詳人物臨桂   劉 䇿人刑部主事
  成化八年壬辰科呉寛榜
  傅 金詳人物臨桂人本   陳 瑶弟臨桂人湖廣僉事全州人章任 榖子僉都御史詳人物   李 序横州人福建參議詳人
  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謝遷榜
  黎 經陽朔人參政
  成化十四年戊戌科曽彦榜
  包 𥙿臨桂人雲南按察副使詳人物 陳琬全州人朴孫工部右侍郎詳人物張 澯平南人廷綸子歴四部尚書詳人物
  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王華榜
  李 棨蒼梧人瓊州同知   周 琦馬平人南户部員外郎詳人物馮良輔宜山人府志作丁未科
  成化二十年甲辰科李旻榜
  胡 倬臨桂人固原副使詳人物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費宏榜
  蔣 冕全州人良子大學士諡文定詳人物蔣 昪全州人冕兄户部尚書詳人物萬 祥藤縣人江西僉事詳人物   呉廷舉蒼梧人方 溢馬平人廣東布政
  𢎞治三年庚戌科錢福榜
  唐 䕫全州人知新昌縣詳人物   陳 珩全州人潮子副都御史䝉 惠蒼梧人興化知府詳人物  黄聚藤縣人大理寺寺正詳人物陳 禄懐集人撫州知府詳人物
  𢎞治六年癸丑科毛澄榜
  王 時臨桂人     朱 𡏬陽朔人宻雲副使詳人物
  𢎞治九年丙辰科朱希周榜
  徐 淮臨桂人     傅 乾臨桂人
  蔣 曙全州人時弟工部侍郎  甘 振桂平人户部員外詳人物唐 榮融縣人光禄寺少卿
  𢎞治十二年己未科倫文叙榜
  計宗道馬平人衡州知府詳人物
  𢎞治十五年壬戌科康海榜
  劉天麒臨桂人工部主事詳人物  石邦柱蒼梧人瑞州知府詳人物
  何士麟蒼梧人郎中    蘇時秀貴縣人户部主事
  𢎞治十八年乙丑科顧鼎臣榜
  舒 綱賓州人
  正德三年戊辰科吕柟榜
  喻 嘆藤縣人廣東學政詳
  正德六年辛未科楊慎榜
  徐 乾人物臨桂人湖廣左   蕭 淮轄詳人物臨桂人延綏巡蔣 淦撫詳人物全州人工部  簡 輔右侍郎詳人
  正德九年甲戌科唐臯榜
  張 雲物馬平人通    蔣 彬判臨桂人主事全州人雲陳邦偁南右布政詳人物全州人  戴 欽璲子禮部郎中詳人物馬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舒芬榜
  張 星平人刑部郎中詳人   廖 𠳲物臨桂人太常
  揚 鰲少卿詳人物臨桂    張全節
  儲良材人庶吉士灌
  嘉靖二年癸未科姚淶榜
  鄭 琬陽人四川按     馮承芳察馬平人御史臨
  方 䇿桂人主事蒼     屠楷梧人户部員外臨桂人知李 高縣臨桂人尚書謚恭   朱 鵬簡詳人物灌余勉學陽人南臺御史詳人物陽朔人
  嘉靖五年丙戌科龔用卿榜
  蘇 术陽朔人都給事    拱廷臣臨桂人知縣
  王文儒臨桂人同知    劉日乾蒼梧人通政司參議詳人物
  嘉靖八年己丑科羅洪先榜
  胡 俸臨桂人同知    錢 璧臨桂人
  白 濬臨桂人副使    陳大綸宣化人韶州知府張 烜河池人御史詳人物
  嘉靖十一年壬辰科林大欽榜
  董德明臨桂人處州知府詳人物   羅大用臨桂人李文鳯宜山人雲南僉事詳人物
  嘉靖十四年乙未科韓應龍榜
  陳邦修全州人南太僕少卿詳人物
  嘉靖十七年戊戌科茅瓚榜
  朱 鵠陽朔人刑部郎中    王尚學馬平人兵部郎中
  嘉靖二十年辛丑科沈坤榜
  全 賜靈川人南京户部主事   徐養正馬平人南京工部尚書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秦鳴雷榜
  殷從儉臨桂人福建巡撫詳人物   王 學陽朔人㕘議蔣 賁全州人刑部主事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李春芳榜
  張 言臨桂人䇿子尋甸知府詳人物  宋廷表臨桂人參議
  彭登瀛臨桂人同知     徐可相臨桂人同知陳學䕫宜山人湖廣副使詳人物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唐汝楫榜
  吕調陽臨桂人榜眼大學士諡文簡詳人物文希儒全州人山東道御史
  䝉大賚賓州人郎中    王納講融縣人儒子兩淮巡按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陳謹榜
  蔣 焞全州人時年十七山東道御史詳人物蔣應期全州人荆州推官莫 抑馬平人大德子海北道副使 張翀馬平人兵部右侍郎諡忠簡詳人物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諸大綬榜
  趙孟豪全州人希尹子廣東僉事  陳一謙鬱林人懋子工部主事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丁士美榜
  鄧洪震宣化人兵部郎中    徐 濬馬平人太常寺正卿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申時行榜
  舒應龍全州人工部尚書詳人物   余 立馬平人勉學子兵部侍郎
  呉 倬賓州人員外     鄧宗孔崇善人金華知府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范應期榜
  張守約永福人陜西道御史詳人物  王貽德全州人太僕寺卿詳人物計謙亨馬平人辰州知府
  隆慶二年戊辰科羅萬化榜
  張孫繩臨桂人言子應天府尹詳人物  秦致㳟靈州人應天通判蔣遵箴全州人南京光禄寺少卿   徐秋鶚馬平人養正子浙江參政
  隆慶五年辛未科張元忭榜
  張孫振臨桂人言子户部主事   伍 睿全州人新倉知縣詳人物莫與齊馬平人抑子山東參政
  萬厯五年丁丑科沈懋學榜
  周時中臨桂人僉事    吕興周臨桂人調陽子應天府丞詳人物張文熙臨桂人騰霄子太僕卿詳人物  楊際㑹容縣人參政詳人物
  萬厯十一年癸未科朱國祚榜
  曹學程全州人廣東道御史詳人物
  萬厯十四年丙戌科唐文獻榜
  洪敷誥臨桂人副使舊志作浩  周之鼎臨桂人僉事舒宏志應龍子探花詳人物   陳藴灌陽人宜城知縣陶明禮平樂人長樂知縣詳人物  唐世堯平樂人吏部主事詳人物蕭雲舉宣化人禮部尚書諡文瑞詳人物
  萬厯十七年己丑科焦竑榜
  羅文綱馬平人户部員外
  萬厯二十年壬辰科翁正春榜
  蔣之秀全州人副使
  萬厯二十三年乙未科朱之蕃榜
  毛章彦富川人四川㕘政   龍國禄桂平人知府詳人物
  萬厯二十六年戊戌科趙秉忠榜
  陳原道馬平人主事
  萬厯二十九年辛丑科張以誠榜
  文立縉全州人四川副使
  萬厯三十二年甲辰科楊守勤榜
  唐之䕫鬱林人御史詳人物    徐可行宣化人户部郎中詳人物
  萬厯三十五年丁未黄士俊榜
  羅之鼎馬平人海北道副使    何廷相富川人北京户部主事
  萬厯三十八年庚戌科韓敬榜
  袁鳴泰平樂人知縣詳人物
  萬厯四十一年癸丑科周延儒榜
  蔣士忠全州人遵箴子貴州左布政 莫在聲靈川人兵部尚書總制山海関秦時懋容縣人
  萬厯四十四年丙辰科錢士升榜
  何廷樞富川人南京御史
  萬厯四十七年己未科莊際昌榜
  袁崇煥平南人兵部尚書
  天啟二年壬戌科文震孟榜
  張茂梧臨桂人孫繩子雲南道御史詳人物魏自滋臨桂人
  盛興唐灌陽人詔安知縣    龍文光馬平人四川巡撫詳人物王啟元馬平人化子檢討
  崇禎元年戊辰科劉若宰榜
  張昌䕃全州人庶吉士    陳天明馬平人長樂知縣郭際昌蒼梧人
  崇禎四年辛未科陳于泰榜
  鄧一鼒全州人兵部主事    全在兹靈川人知縣詳人物
  崇禎十三年庚辰科魏藻德榜
  謝良瑾全州人長州知縣   鄧維高全州人特賜進士西充知縣
  崇禎十六年癸未科楊廷鑑榜
  李膺品靈川人御史     蕭堅操宣化人訓導潘 珙宣化人中書舍人
  附年次無考進士二人
  唐 介融縣人榮子儀賓舊志誤作榮  劉有源全州人咸寜知縣
  國朝
  進士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孫承恩榜
  伍亶直全州人     呉 軫容縣人任德州知州
  康熙三年甲辰科嚴我斯榜是科改試䇿論
  李 棠臨桂人庶吉士出守雷州  袁景星平樂人啟翼子左通政戴朱紘馬平人任武城知縣
  康熙六年丁未科繆彤
  曹雲路全州人
  康熙九年庚戌科蔡啟僔榜是科復以經義試士
  廖必强全州人     鄧増桐全州人一鼒子李 彬貴縣人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韓菼榜
  黄裳吉臨桂人任梧州教授   張汝賢臨桂人天河籍遷安知縣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陸肯堂榜
  鄧咸齊全州人編修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胡任輿榜
  陳允㳟平樂人任鞏昌知府   陳若沂臨桂人庶吉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汪繹榜
  陳廷綸平樂人任䡗昌知府   陳若沂臨桂人庶吉士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王式丹榜
  蔣 肇永寜籍全州人侍講學士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王雲錦榜
  蔣 綱全州人檢討    梁兆吉新寜人直𨽻東安知縣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趙熊詔榜
  鄧葵友全州人官禮部郎中   鄧佳植全州人任翼城知縣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王世琛榜
  謝濟世全州人御史    李祖望㳟城人任綘縣知縣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 恩科王敬銘榜
  蔣洽秀全州人任汀州知府   蔣如松全州人國子監丞文大漳灌陽人檢討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徐陶璋榜
  蔣 林全州人任嚴州知府   粟千鍾臨桂人任獻縣知縣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汪應銓榜
  王極昭全州人任㳟城教諭   李 洵蒼梧人庶吉士卿 悦灌陽人檢討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鄧鍾岳榜
  李梅賓臨桂人庶吉士天津知府
  雍正元年癸卯 恩科于振榜
  陳齊實平樂人官刑部主事   陳宏謀臨桂人雲南布政
  雍正二年甲辰科陳惪華榜
  楊嗣璟臨桂人編修    冷時松臨桂人
  陳齊登平樂人官刑部主事
  雍正五年丁未科彭啟豐榜
  曹 鑾全州人任永春知縣   吕 熾臨桂人檢討謝廷琪全州人任神池知縣
  雍正八年庚戊科周𮦵榜
  張鵬翼左州人榜姓陳丁未㑹試改姓 王秉運河池人
  余景玠恭城人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陳倓榜
  王 滄蒼梧人     陳 仁武宣人庶吉士童其瀾永寜人額外主事   王 瀚蒼梧人
  蘇其炤鬱林人     陳 旭武宣人額外主事












  廣西通志巻七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七十一
  選舉
  
  鄉舉
  大中祥符壬子科
  唐 則興安人見進士
  天聖二年甲子科
  毛維瞻富川人見進士    徐 噩博白人知宜州詳人物
  李時亮博白人見進士    秦懐忠博白人見進士
  元祐六年辛未科
  歐陽闢靈川人見進士
  重和元年戊戌科
  謝 洪象州人見進士    謝 澤象州人見進士
  紹定中
  秦祥發臨桂人
  淳祐元年辛丑科
  李應酉柳州人見進士
  淳祐九年癸酉科
  莫應予博白人     龎 瑾博白人
  秦奎英博白人     秦璧英博白人
  附年次無考鄉舉十五人
  王 佐全州人邕州户曹詳人物  毛 彬富川人大理評事毛 邁賀縣人鏜子永寜同知  秦 璧北流人
  施 才貴縣人詳人物    李 㑹上林人
  黎 昻上林人     覃 芹融縣人本州學正
  梁 翔融縣人     莫懋融縣人舊志作懋叔本州學正
  莫顯卿融縣人州同    龍文雷融縣人州判梁 鞠融縣人真仙書院長   甘少科融縣人同知甘文質横州人
  
  鄉舉
  延祐元年甲寅科
  竇衜翁全州人     陳孟賓全州人
  案蔣文定科第考元時全州𨽻湖廣竇於甲寅年中十六名八科後陳亦中第十六名舊志俱作延祐元年併以明初薦辟陳南賓為元陳孟賓尤誤
  至順元年庚午科
  龎 森北流人台州判官詳人物  封履孫容縣人見進士
  至正中
  秦仁濟博白人興業縣尹
  附年次無考鄉舉三人
  甘彦文横州人     陳君瑞陸川人本縣捕盗尹陳將仕陸川人東莞瓊山二縣尹
  案陳君瑞及陳將仕府縣兩志並未登載且將仕二字顯屬官階而舊志兩存末由證據聊以傳疑可也
  
  舉人
  洪武三年庚戌科是年開科六年罷至十七年復
  盧 貺舉行平樂人見
  洪武十七年甲子科進士自是科以後解元俱首列餘則
  胡文通照府編次宜     王 溥山人教諭臨桂
  鄭 浚人見進      呉 文士臨桂人臨桂
  木道生人見進士臨     周修己桂人教諭臨
  李 誠桂人教諭靈川人    崔 宏六合教諭靈川人
  文 敏東安教諭興安     蔣 質人見進
  羅 顥士興安人興     黄 祐安人教諭興
  唐 輝安人教諭陽朔     石 嶽人見進士陽朔
  李 蹊人見進士陽     于 宏朔人教
  唐 衡諭義寜人義寜人    李思明定遠教諭平樂人
  陶文寶漳州教授平樂人    廖春遂溪教諭平樂人府志又作昭平人
  莫 蘭河南府同知平樂    梁 中人徐聞
  李 熈蒼梧人見進士    魏 塤藤縣人見進士
  王惟道容縣人見進士    梁 經北流人東莞教諭詳人物黎天禄横州人兩淮運使詳人物  羅性善宣化人御史
  黄福慶宣化人     王維通融縣人見進士何弼孫來賓人茶陵知州   呉敏惠象州人學正秦宗仁象州人廣州同知   湛宗澄賓州人同知
  陳以仁宜山人見進士    覃 興武縁人馬湖府照磨
  附湖廣中式六人
  蕭 珪全州人見進士    趙 興全州人
  唐 鑑全州人上海知縣   胡 雲全州人
  萬 中全州人     郭 熈全州人兵部職方司
  洪武二十年丁卯科
  李 廸臨桂人見進士    徐 行臨桂人主事張 敬靈川人楚府教授   莫 爵靈川人衛知事
  石 慶靈川人     唐 禮興安人御史舊志作庸愷
  唐 鉉興安人訓導    唐 光興安人知縣
  鄧 春陽朔人知州    莫 適陽朔人
  唐 宏義寜人増城教諭   伍 聰義寜人瀏陽教諭莫惟明平樂人合浦教諭   李 榮蒼梧人
  廖直方蒼梧人給事中    李可用蒼梧人
  油 鳯陸川人交阯諒江知府詳人物 覃 赤横州人教授
  蕭 珪横州人同知    莫 逸横州人知州
  熊夢祥馬平人御史    湛以賢賓州人知事
  馮 彛柳城人少卿    鄧 敏象州人禮部主事詳人物
  呉 謙慶逺人教諭    王繼祖慶逺人教諭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科是科解元案通志永福縣志及科名盛事録當載臨桂劉淵慶逺府志作米文節陽朔縣志作朱貞誤
  劉 淵臨桂人見進士    袁 亨臨桂人知縣
  楊 恕臨桂人     侯 禮臨桂人江西僉事詳人物
  永 銘臨桂人     岳敏臨桂人四川按察使詳人物鄭 澮臨桂人國子學正   趙 光興安人縣丞
  朱 貞陽朔人御史    張 麟永福人高要教諭
  陳 彬蒼梧人     陳文昌北流人見進士
  梁嘉賓貴縣人教諭    黄 義桂平人
  陳 韶横州人見進士    梁 斐馬平人郎中
  吕㓜安馬平人     匡 弼馬平人
  于 歸馬平人     吕世奇柳州人同知
  羅 勝融縣人教諭    楊宗盛賓州人編修詳人物
  米文節宜山人教授    呉 忠宜山人教諭
  韋崇德宜山人     謝文廸天河人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科
  丁 昻臨桂人國子助教   唐 昉臨桂人國子司業
  唐 鉉臨桂人     劉 真臨桂人
  湯 亨臨桂人     王 政臨桂人縣志重列己卯秦 瑞靈川人連山教諭舊志作推官 傅 讓靈川人
  崔 靖靈川人連山教諭   陸 昇靈川人興隆經歴詳人物
  黎 奎陽朔人主簿    王仲亷陽朔人衛經歴
  羅 莊義寜人知縣    李 亷義寜人交阯七源州判
  伍 廣義寜人廣州教諭    盧 顯平樂人見進士
  翟 顔平樂人四㑹教諭    鍾 相平樂人如臯知縣
  何 蘭平樂人瀧水教諭    程 源修仁人
  黄 弼蒼梧人新會知縣    李文鳯北流人見進士
  石景齊藤縣人行人     黄 清桂平人經歴
  黄 浩桂平人      陳 䕶平南人經歴賓伯才平南人知州舊志作伯牙   韋 昌平南人
  陳懐玥貴縣人知縣     周 顒貴縣人
  蘇志寜貴縣人      屈 復宣化人營繕所正
  王 綸宣化人知州     陳 莘横州人同知詳人物
  麥 聚横州人見進士     于 禮馬平人經歴
  張宗正馬平人見進士     周祖政馬平人見進士舊志作横州
  王 勉柳城人      胡寛象州人翁源訓導舊志重列永樂癸
  喻居善未宜山人見進     楊 諳士宜山人見進
  李宗輔士宜山人鹽運     趙 勤使宜山
  羅 旺人天河人知
  附湖廣中式一人
  蔣 貫全州人刑部員外郎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科是科全州灌陽入廣西省試
  諸葛平陽朔人湖廣參議詳人物  侯 忠臨桂人
  謝 勝臨桂人     傅 珣臨桂人
  秦 進臨桂人     唐 耕臨桂人國子司業詳人物崔 進靈川人麻城主簿   唐 彪興安人訓導
  唐 熈興安人訓導    文 維興安人
  毛 倫陽朔人     李 珂義寜人交阯知縣龍 端義寜人交阯縣丞   王時進永福人新都知縣黄 𩦸全州人右通政詳人物  蔣 嵩全州人
  文 偉灌陽人見進士    楊 宣蒼梧人見進士曾才魯鬱林人國子學正詳人物  毛文顯鬱林人教諭
  莫 春鬱林人教諭    鍾 昌鬱林人教諭
  龎 靖北流人同知    蔣崇文貴縣人
  葉文成桂平人同知    覃 衡平南人御史詳人物
  陳 河平南人見進士    張 惠平南人知縣
  賓 質平南人教授    賓天秀平南人
  劉 忠宣化人訓導    李 英宣化人訓導
  顔 宣宣化人知縣    伍志學柳城人教授唐 淵象州人户部主事   盧 觀象州人漳州推官
  建文元年己卯科
  周 冕賀縣人四㑹訓導   龍 韜臨桂人雲南副使詳人物
  廖 政臨桂主事     楊 昌臨桂人
  劉 煦臨桂人     劉 懋臨桂人知縣
  吕 瓛臨桂人     鍾 震臨桂人
  秦陽生興安人訓導    廖 誠興安人訓導
  唐 進興安人訓導    竇 毅全州人
  唐思敬義寜人陵水教諭   鄧試祥平樂人見進士盧 昌平樂人新化教諭   馮 祐平樂人楚府教授
  陳思恭蒼梧人州同    石 璞蒼梧人知縣楊寜遠容縣人參議詳人物   王惟輿容縣人刑部員外郎
  李本立鬱林人知州    李 盛平南人訓導
  覃 童平南人訓導    陳 顒貴縣人
  黄 安宣化人湖廣參政詳人物  李 嘉宣化人御史
  鄧 膺横州人同知    姚志仁羅城人常德同知李 光柳城人
  建文四年壬午科
  梁嘉賓藤縣人舊志容縣   馮 景藤縣人教諭黄 瑶博白人交阯㑹安知縣  莫 善興業人訓導
  劉 盛北流人教諭    甘 摰桂平人教諭
  張志學貴縣人     何性初平南人知縣
  蔣 忠平南人訓導    陳 言平南人
  何 福平南人     張 鏞平南人
  李 祐平南人     黄 忠横州人教授
  周必達宣化人教授    李 榮宣化人
  雷 殷宣化人     楊 濟宣化人縣丞
  永樂元年癸未科
  李 静蒼梧人     鄧 文臨桂人見進士
  魏 暹臨桂人見進士    劉 榮臨桂人
  李 觀臨桂人評事    袁 寜臨桂人
  秦 真臨桂人     盧 璧臨桂人
  黄 鍾臨桂人     尹 廣臨桂人知州
  劉 憲臨桂人     龍 義陽朔人教諭
  蘇 昻陽朔人主簿    秦 保陽朔人教諭
  徐 宏陽朔人     秦鳯儀永福人交阯縣丞董 讓全州人觀水訓導   楊廷芳灌陽人見進士
  李 遠平樂人見進士    郭性善蒼梧人
  李 暢蒼梧人     鍾 昶蒼梧人
  龔 箎蒼梧人見進士    陶仕宗鬱林人見進士
  蘇子清鬱林人知縣    鍾 聰鬱林人交阯縣丞
  䝉 賢賓州人理問    䝉 鑑賓州人知縣
  䝉 芳賓州人主簿    梁 環來賓人繁昌知縣羅 彧雒容人教諭
  永樂三年乙酉科
  何 玉鬱林人御史    秦 彬臨桂人
  傅 誠臨桂人見進士    李 用臨桂人
  駱 真臨桂人     劉 漢臨桂人
  羅 堅臨桂人     秦 銘靈川人
  諸葛裔陽朔人教諭    呉 讓陽朔人知州趙 器全州人交阯那岸知縣  蔣 豪全州人崖州知州
  蔣 澤全州人     蔣 應全州人知州廖 縁平樂人桂陽教諭   歐 冕平樂人武昌同知
  莫 魯平樂人     何 珪平樂人仁化教諭陶 監平樂人交阯知縣   李 珠平樂人交阯主簿
  黎 實蒼梧人     王 璘蒼梧人知縣
  李 弼蒼梧人     鍾 溥鬱林人教諭陳慶賢鬱林人石蘭知縣   廖惟益鬱林人知縣
  李 宏北流人見進士    李 華岑溪人瓊州訓導黄 麗博白人海康知縣   馬 良平南人訓導
  張 煥平南人知縣    盧 顥桂平人
  陳 鉉貴縣人     呉 順貴縣人
  周殷禮宣化人知縣    周 毓宣化人典史
  杜 彧宣化人知縣    王 昭宣化人訓導
  黄 觀横州人知縣    粟 秋横州人員外
  劉 清横州人     周敏恭永淳人長沙府判
  梁克家馬平人郎中    王 俊馬平人
  沈 理馬平人通判    李 森柳城人訓導
  蔣 賢柳城人    雷同矩來賓人交阯知縣舊志作賓州
  呉克聰賓州人副使    曾 圭武縁人
  案博白羅至容府志永樂乙酉科縣志永樂戊子科舊志並載今從縣志訂正
  永樂六年戊子科是科解元慶遠府志載宜山何清科名盛事録及州縣各志皆載臨桂賀敬
  賀 敬臨桂人見進士    秦 敏臨桂人
  秦 庸臨桂人     謝 顥臨桂人
  宋 禮臨桂人     李 通臨桂人陽春知縣詳人物
  蔣 規臨桂人     鄧 浩臨桂人
  羅 泰臨桂人交阯通判   項 翔臨桂人知縣
  全 祖靈川人主簿    蘇 寅靈川人縣丞陽 斌靈川人交阯縣丞   黄 觀陽朔人知州
  秦 寜陽朔人     龍 昇永福人驍騎衛經歴蔣思賢全州人刑部主事   雷 驥全州人兵部司務郭 懋全州人漢陽知縣舊志作灌陽 陳 振灌陽人交阯石塘知縣吕 昌灌陽人交阯清威知縣  翟 平平樂人交阯知縣李 敏平樂人交阯知縣   覃 廣平樂人交阯主簿
  周應雷恭城人     龍恭遜荔浦人交阯吏目王 禮富川人交阯知縣   陳 珪蒼梧人
  黄 昭蒼梧人     楊 盛蒼梧人
  辛 逵蒼梧人知州    陳 實蒼梧人
  陳 政蒼梧人     喻用中藤縣人知縣
  謝 霖容縣人     王希淵容縣人
  王 通容縣人     黎 廣懐集人
  李伯秀鬱林人知縣    文 欽鬱林人江西理問
  趙 泉鬱林人州判    尹 成鬱林人阿迷學正蔣 存博白人交阯寜州知州舊志作鬱林羅至容博白人交阯利仁知州黎仕宏博白人交阯嘉材知縣  陳 龍博白人連城知縣李 養博白人廣濟主簿詳人物  詹孔時博白人
  洗 存興業人通判    龍 勝桂平人縣丞
  梁 衡桂平人縣丞    黄 綱桂平人縣丞
  盧 源潯州人經歴    盧 濬潯州人州同
  陸 輿潯州人知州    李 志潯州人知州
  王 恕潯州人州判    䝉 眷平南人主簿
  陳温如平南人主簿    李 德平南人縣丞韋 能宣化人舊志作賢   余 魯宣化人縣丞
  龔友直宣化人縣丞    雷 豫宣化人都事
  周 普宣化人縣丞    劉 旺横州人知縣
  鍾 鏞横州人縣丞    劉 寛横州人
  楊 益横州人知縣     閉 珙横州人縣丞
  蔣 溥横州人      簡 和永淳人永通縣丞
  梁 和永淳人交阯縣丞    梁 材永淳人交阯鳯山縣丞陳 忠永淳人交阯扶寜縣丞   傅 高馬平人瑞金教諭
  沈 旻馬平人訓導     周 禮馬平人
  廖 貞馬平人      呉宗成柳城人韋善來賓人交阯磊江知縣舊志作融縣人權宗義訓導來賓人交阯水浪知縣舊志作
  雷 澤融縣融縣人     謝 紳訓導融縣人
  覃 敬通判融      甘 遜縣人融縣人
  曾 鼎縣丞融縣人舊志    呉 寜作曹象州人
  馮 敏知縣象州人交阯    甘 夀通判賓州人
  鄧 春知縣遷江人     鄧 逺知州遷
  李 英江人上林人樂昌    黎志明知縣上林人
  何 清縣丞宜      羅 敬山人天
  石 達河人天      林 養河人武縁人交阯威遠謝 理州判武縁人交阯思
  案是科博白詹孔時舊志重列辛卯
  永樂九年辛卯科
  宗 崇興安人舊志作秦    文 彬臨桂人
  黄 敬臨桂人      陳 恭臨桂人
  秦 廸臨桂人      唐 義臨桂人
  吕 琮臨桂人      徐 賢臨桂人見進士
  劉 昇興安人      唐 紹興安人
  唐 興興安人      劉 宗興安人運判
  蔣 浩興安人       何 羽陽朔人
  黎 貞陽朔人       顔 貴陽朔人知府
  徐 澤陽朔人       毛 俊陽朔人
  蔣 義全州人益陽知縣     余 璉全州人鹽課提舉
  馬 亷全州人       蔣 源全州人
  蔣 理全州人交阯縣丞     劉 瑛全州人六安知州
  王 瓊全州人       蔣 謙灌陽人見進士何 源灌陽人潮陽知縣   周鳯平樂人廣東中式第二囘籍復中第六見進士
  蔣 政平樂人韶州檢校   翟 應平樂人黄州訓導陶 珠平樂人雷州檢校   倪 寛平樂人交阯萬寜主簿
  周 旋㳟城人     梁 宏修仁人
  吕 檢修仁人     盧 淵富川人舊志作虞
  李 燧賀縣人     廖彦直蒼梧人
  譚 高蒼梧人     李 昭蒼梧人
  嚴 敬蒼梧人     莫 䕃蒼梧人
  陳 恭蒼梧人同知    楊 俊容縣人
  蘇 觀博白人     周 鼎岑溪人山東副使詳人物李 傑岑溪人太倉經歴   岑 奇岑溪人經歴
  董 學岑溪人     王 璘藤縣人端溪知縣
  伍 倫藤縣人     石仕亨藤縣人公安知縣
  歐守中懐集人訓導    陳良貴鬱林人
  蔣 白鬱林人     趙 泰鬱林人州同温 儉鬱林人交阯超類知縣  陳 鼎北流人訓導
  龎 昶興業人通判    莫 廸興業人
  譚 善興業人主簿    楊 宗興業人知縣
  譚 正興業人     李 恕貴縣人教諭
  呉 瑄貴縣人     顔 安宣化人經歴
  文名中宣化人經歴    郭 賢横州人
  陳 璞横州人知縣    黄 住永淳人
  陳 受永淳人交阯知羅縣丞  顔祖生永淳人
  黄 佑永淳人     胡 璉馬平人
  潘 徽馬平人     董 善馬平人
  蕭 文馬平人見進士    陸 循來賓人交州通判李 靖來賓人合州學正   甘榮宗雒容人
  謝文彬羅城人建業知縣   王 鏞柳城人
  廖 耿融縣人教授    黎 琬融縣人知縣
  秦 旭融縣人     傅 敬象州人見進士
  黄 聰象州人同知    梁文祐象州人
  黄 宗賓州人     黄 欽賓州人
  文 禮上林人     鄭 泰慶遠人
  賈 魯宜山人學正詳人物   韋 昭宜山人見進士
  王 俊宜山人知縣    莫 進宜山人
  黄 斌宜山人     韋 恭武縁人烏羅知縣方 矩武縁人交阯文掖縣丞  韋 聰武縁人
  永樂十二年甲午科
  張 煜賀縣人見進士    侯 駿臨桂人
  秦 魁臨桂人     朱 紱臨桂人
  易 良臨桂人     陳尚琳臨桂人
  劉 湛臨桂人知府詳人物   李 善靈川人
  趙 亷靈川人     全 進靈川人
  崔 庸靈川人     趙 華興安人
  李 芳興安人知縣    歐陽昌陽朔人
  徐 盛陽朔人     陳 善陽朔人蘇州知府李 薪永福人陽春知縣舊志作新 蔣 芳全州人連山知縣
  倪 恕全州人     鄧 昌灌陽人
  文 華灌陽人道州知州   蔣 理灌陽人靈山訓導蔣 觀灌陽人南康知縣   劉 鑑平樂人
  莫 卿平樂人樂會知縣詳人物  何 助平樂人
  陶 鉉平樂人     吕 引修仁人
  䝉 璿賀縣人     何 彬賀縣人趙州判
  羅 信賀縣人     蘇善安荔浦人
  盧顯成藤縣人宣府教授舊志作盧顯 李 素蒼梧人見進士李 昶鬱林人交阯主簿   陶 成鬱林人叅政詳人物
  王希仲容縣人     黄 珪博白人始興教諭
  陳 善興業人教諭    陳 聰興業人
  黎 昱興業人     莫 遠興業人同知
  梁 經興業人縣丞    覃 音興業人主簿
  梁希賢桂平人經歴    梁 廸平南人
  梁 濟平南人     李 睿貴縣人縣丞
  曾養志貴縣人縣丞    李 英貴縣人主簿
  岑 谷貴縣人典史    龍 興宣化人知縣
  陸 璉宣化人知縣    陸 鍾宣化人
  陳 𥙿横州人通判    聶 理横州人知縣
  黄 靖横州人通判    楊 名横州人詳人物
  寗 驥横州人     梁 志馬平人
  龍 海馬平人     秦 定來賓人
  覃紹祖上林人     張 定武宣人
  文 彬融縣人見進士    馬 毅融縣人
  秦 良慶遠人教諭    胡 昌慶遠人見進士
  王 濬慶遠人同知    韋 廣宜山人見進士
  石 應宜山人     高 澤宜山人
  盧 真宜山人     韋 廖武縁人
  李 勝武縁人
  附應天中式一人
  陳 朴全州人孫琬貴贈侍郎
  案柳城李素縣志不載
  永樂十五年丁酉科
  馬 馴臨桂人     李 震臨桂人
  黄 華臨桂人     秦 回臨桂人
  唐 興臨桂人     李 實臨桂人
  馮 真臨桂人     廖 昱臨桂人
  熊 威臨桂人     夏 禮臨桂人
  鄧 鉉臨桂人     莫 愚臨桂人常州知府詳人物
  張 紳臨桂人     劉 觀靈川人同知
  蔣 賢靈川人     陽 𥙿靈川人
  秦 敬靈川人     莫如能陽朔人
  倪 顯陽朔人     莫如忠陽朔人
  葛 遜陽朔人     徐 禮陽朔人
  易 忠陽朔人     陳 清陽朔人海北道王 翔全州人安岳知縣   唐 綱全州人重慶推官王 遜全州人電白知縣   蔣 繼全州人長樂知縣
  左 翔全州人     李 斌全州人
  李 鑑全州人     蔣 恭灌陽人樂㑹知縣周 通平樂人盧州通判   何 安平樂人光禄寺署正黄 彪平樂人兩淮鹽運同知舊志作運使王 寅恭城人
  李 善荔浦人     王道生修仁人
  于 廣修仁人     黎 徽蒼梧人
  鄒 貴蒼梧人知縣    宋欽蒼梧人湖廣左布政詳人物
  陳文成蒼梧人     䝉 禮蒼梧人
  歐道真蒼梧人     周 鐸蒼梧人
  李 純蒼梧人知州    鍾 震藤縣人
  張 籌藤縣人     王 鏞藤縣人
  黄 瑀藤縣人教諭    黄 衡藤縣人教授舊志作王
  孔 衡藤縣籍懐集人    植 廣懐集人
  杜 成鬱林人     寗 敏鬱林人
  楊愈忠鬱林人魏縣知縣   陳 智鬱林人吏目黄 剛鬱林人汝寜同知   梁 材鬱林人同知
  姚 經興業人     莫惟宗興業人
  鄭 留博白人博羅教諭   鄭 感博白人清遠經歴
  盧 昭桂平人     王 彬桂平人
  李 益桂平人     李 實桂平人
  陸 逵桂平人     翟宗齡平南人主事
  黄 鏞平南人經歴    黄 金貴縣人
  蕭 韶貴縣人     甯 俊貴縣人
  梁 俊貴縣人舊志作濟   張 麗宣化人推官
  陳 肅宣化人教諭    鄧 源宣化人
  何 鈺宣化人教授    李 茂宣化人經歴何 珏永淳人徐聞教諭   蕭 岐横州人教諭
  陳 嚴横州人     陳 誠横州人教諭
  李 銘横州人     鄔 昭横州人
  趙 昌横州人通判    宋 平崇善人金華知縣何靖顯崇善人舊志作静   龍 蟠崇善人
  謝玉成崇善人     李素本柳城人
  秦 達柳城人     王 鏞柳城人
  陳 應柳城人     文 昭馬平人
  韋 誼來賓人桂平教諭   梁 禮來賓人
  廖 舉雒容人     李 郁融縣人
  唐 通融縣人經歴    李 滿武宣人
  胡 濬象州人     莫 本象州人
  周文昭賓州人     陳文盛賓州人
  岳 敏慶遠人     喻 祐慶逺人教諭
  蘇 誠慶逺人主簿    盧 昌宜山人
  謝 澤天河人     廖 敏武縁人
  附湖廣中式一人
  黄 亮博白人
  案桂林各屬州縣志册並無何海蔣源姓名而柳州府屬之雒容亦無潘成三人皆係舊志誤列
  永樂十八年庚子科
  周嘉賓恭城人湖州同知   張 真臨桂人司務董 志臨桂人中軍都督舊志作董忠 吕 璿臨桂人
  李 昌臨桂人     廖 旻臨桂人
  唐 興臨桂人     黄 常臨桂人
  秦 鎬臨桂人知縣    熊 經臨桂人
  秦 組臨桂人     秦 瓚臨桂人見進士
  黄 紱臨桂人主事    徐 義靈川人
  李 觀靈川人     秦 通靈川人
  粟宗𥙿興安人     賀 春興安人
  孫 義興安人     秦 輝興安人
  黄 源興安人知縣    莫如全陽朔人
  孫 恭陽朔人     黎 英陽朔人舊志作瑛
  唐 成義寜人     蘇 湛義寜人直隷通州經歴
  盧 茂永寜人     劉 森全州人
  王 亨全州人     周 縉灌陽人
  翟 讓灌陽人     翟福麟平樂人臨安通判
  盧 繼恭城人     潘 濓昭平人江寜同知
  莫 禄荔浦人     徐 益荔浦人
  鄧 䕃荔浦人     李 鳯修仁人
  李 訥修仁人     䝉 秤蒼梧人
  趙 敏蒼梧人交阯縣丞   梁紹益蒼梧人
  聶 深蒼梧人     歐陽廸蒼梧人
  鄒 煥藤縣人知府    楊 璿藤縣人舊志作濬
  李 懋容縣人訓導    覃 良容縣人知縣
  陀 盛容縣人     廖仕能岑溪人吉安通判詳人物
  程文德懷集人知縣    彭 清鬱林人靈山知縣
  滕 成鬱林人知縣    葛仕祥鬱林人
  梁 福鬱林人     李復陽興業人
  莫 智興業人     柴 真潯州人
  李 亷潯州人     彭 澤潯州人通判
  梁 堅平南人     賓繼本平南人提舉
  農 益平南人訓導    李 芳貴縣人
  李 芳宣化人     韋 䢰宣化人
  周 冕宣化人     葛 琰宣化人
  秦 闗宣化人     葛 覃宣化人經歴
  雷 觀宣化人     李 端宣化人
  莫 簡横州人     張 慤横州人
  李 勝横州人     鍾 志横州人
  潘 政永淳人     黎文智永淳人
  周志宗永淳人     程 巽崇善人
  何 觀崇善人     沈 寶馬平人
  王 英馬平人教授    歐陽澄馬平人鹽運使劉 岳馬平人户部郎中   潘 瑶雒容人
  潘 宏羅城人     鄧 宣融縣人同知秦 應融縣人嘉興知府詳人物  李 就來賓人
  韋 允來賓人     䝉 禧賓州人經歴
  周 通賓州人經歴    程 茂慶逺人照磨
  鄭 毓慶遠人     鄧文昌慶遠人
  蔣 頴慶逺人     侯 剛慶逺人
  秦 嘉宜山人     陳 倫宜山人
  潘 旋武縁人
  案博白縣志永樂癸卯科載有李聰阮相等人舊志重列庚子且訛相為和今刪正
  永樂二十一年癸卯科
  趙 霖臨桂人     李 山臨桂人
  朱 傑臨桂人     崔 毅臨桂人
  王 琰臨桂人     盛 昭臨桂人
  劉 敏臨桂人     熊 能臨桂人
  劉 釗臨桂人     秦 鳯臨桂人
  高 諒臨桂人     李 懋臨桂人
  陳 善臨桂人     陳 政臨桂人
  馬 聰臨桂人工部主事詳人物  楊 璉臨桂人户部員外詳人物
  劉 潤臨桂人     趙 素臨桂人
  劉 聰靈川人知雲南縣   張 法靈川人知縣
  趙 真興安人     黄 中陽朔人
  趙 洪全州人遼府典寳   王 賢全州人
  唐 清全州人歸善訓導   李 安全州人崖州學正
  趙 澧全州人知縣     周 鼎灌陽人
  蔣 良灌陽人莒州判     周 聰平樂人
  李 寜荔浦人      歐 旭蒼梧人訓導
  楊 清蒼梧人訓導     黎 通蒼梧人
  梁 祐蒼梧人      秦敏修蒼梧人
  羅 沂蒼梧人      黄 宥蒼梧人知縣
  顔文彦蒼梧人知縣     李觀智蒼梧人廣東僉事詳人物李留志蒼梧人同知   傅惟宗藤縣人茶陵訓導詳人物舊志作容王 溥縣藤縣人舊志作容縣王   梁 倉傅容縣
  林 靖人岑溪人衡陽知    梁 恕縣岑溪
  梁繼宗人岑溪      盧 純人懷集
  陳 昌人鬱林      張 軫人鬱林人泉州通判舊志作全
  張 彦州鬱林人同     歐 寶知鬱林人安化主
  廖本聰簿鬱林      廖 蘭人鬱林
  姚 霖人博白人英德知    鄒 貴縣博白人見進
  李 聰士博白人靈山知    阮 相縣博白人豐城知
  王文浩博白人     高 果博白人
  何 昱博白人畢節衛經歴   劉 竒博白人彰德教授
  李 全博白人     彭 闌博白人亷州經歴
  胡 音北流人     譚祖源興業人學正
  楊 聰興業人提舉    譚 福興業人
  滿 誠興業人     徐 遠興業人知縣
  李 和桂平人訓導    李 新平南人
  韋 弁平南人經歴    陸㑹同平南人
  黄 暢平南人知縣    王 義貴縣人
  周演遜貴縣人     梁繼懷貴縣人
  梁 泉貴縣人     雷 熈宣化人
  蘇 亨宣化人     盧 旻宣化人
  李 春宣化人     楊 興宣化人
  陳 政宣化人主事    莫 善宣化人
  彭 敏宣化人     楊 唯横州人知縣
  歐 諒横州人     閉 敬横州人訓導
  秦 鏞横州人知縣    典 賓横州人
  鄧 璿横州人知縣    楊 清永淳人雅州知州詳人物陸 忠永淳人福清縣丞詳人物  莫真絃永淳人舊志鉉
  黄 忠永淳人     梁 政馬平人
  蔡 環馬平人     黄 晟馬平人
  熊 壯馬平人主事    王 偉馬平人主簿
  秦 雄馬平人審理正    梁 衡馬平人
  呉 亮馬平人     王 賓柳城人
  鄧巨魁柳城人推官    盧 斆柳城人
  龍 轉柳城人     覃福滿柳城人通判
  鄧 諠柳城人     葉有常融縣人舊志作來賓葉友常
  甘濟民武宣人     陳 球武宣人
  唐 貞象州人檢校    秦 祐宜山人
  梁 縁武縁人黄岡主簿
  案博白李養縣志不載來賓姚活縣冊不載今刪
  宣德元年丙午科
  張 輝平南人香山知縣    熊 端臨桂人
  陳 璟臨桂人      黄 綬臨桂人主事蘇士宣靈州人寶慶知府舊志作仕  唐 謙興安人
  唐 閎全州人訓導     蔣 麟全州人開建訓導
  徐 觀平樂人連州訓導    袁 善蒼梧人長史頼永順蒼梧人教授   李 奉蒼梧人徽州同知詳人物舊志作知府
  文 潚藤縣人舊志作淵    熊 顯藤縣人交阯知縣
  楊 川藤縣人      李 芝容縣人知縣陳盛祖北流人知縣舊志作相   梁 瑀北流人知縣
  陳以仁陸川人禮部郎中    楊 棨陸川人詳人物
  駱 善陸川人      陳 襄陸川人教授
  周 瑞陸川人通判     孔繼先陸川人
  王 琮横州人縣丞     董 志馬平人
  莫  讓馬平人     莫 䞇融縣人同知案博白梁錫縣志係宣德己酉科舊志重列
  宣德四年己酉科
  秦 謙靈川人寶慶訓導詳人物   朱 綬臨桂人
  李 昶臨桂人      熊 真臨桂人
  鄧 綬臨桂人      李 勤陽朔人訓導
  李 晟永福人知縣     文 藻全州人海豐訓導
  蔣 昌全州人亷州訓導    唐 浩全州人鄰水訓導
  唐 健全州人興寜訓導    翟廣平平樂人訓導
  陽 和蒼梧人通判     阮敬蒼梧人寺丞詳人物舊志作縣
  宋 德丞藤縣人保昌知    馮彦奎縣鬱林人開建教
  梁 錫諭博白人文昌教    何 伯諭北流
  雷 釗人宣化人知     呉 貴縣慶遠
  李 實人慶遠      韋 誠人宜山
  王 滿人宜山人知
  案永淳周安舊志誤列今訂正
  宣德七年壬子科
  蘇 忞縣懷集人靖州知州詳人   周 振物臨桂人知劉 琚臨桂人陜西副使詳   姚 瑛人物臨
  何 澄桂人興安人審     黄 俊理正陽朔人
  夏 縉訓導陽朔人     蔣 勝知縣全州人碣石衛
  于 鼎經歴全      蔣 晟州人全州人南寜
  黎 琰同知蒼      黄 禮梧人蒼梧人
  梁 政知縣容      萬 全縣人藤縣人高州
  黎 敬通判北流人     陳 本訓導北流人
  周 安知縣永      䝉 成淳人馬
  鄭永昌平人慶     呉 安逺人武
  宣德十年乙卯科
  宋 顒縁人臨     周 冕桂人臨
  周 鏞桂人臨     熊 䕃桂人臨
  周 禮桂人臨     蔣 敬桂人臨
  秦 賢桂人靈川人太康   伍星會教諭義寜人御史詳唐 榮人物全州人仁化知  盧 祥縣詳人物全州籍廣東東
  陸 全莞人見     周純粹進士灌陽人灌陽
  廖 成蒼梧人教諭    梁 簡岑溪人大足知縣梁 潔岑溪人知府詳人物   麥副博白人漳州教授舊志作富陳 初博白人瓊州教授   王 敬博白人
  正統三年戊午科
  賓繼學平南人吏部主事詳人物  丁 昶臨桂人鹽運使
  陳 律興安人理問    黎 定陽朔人訓導毛 麒義寜人廣東布政司都事舊志見進士誤趙 銘全州人主簿熊 文全州籍江西新建人見進士 蕭九成修仁人見進士
  毛 麒修仁人見進士    林 敦修仁人舊志作郭
  唐 昌蒼梧人知縣    陀 超蒼梧人知州李 璿藤縣人海北副提舉   盧 用岑溪人
  劉 相岑溪人御史    鍾 瓊鬱林人崖州學正梁 瑞北流人訓導舊志作端  何 銘平南人訓導黄 連宣化人兵馬司指撣   顔 素宣化人知縣任 信横州人德慶訓導詳人物  秦進象州人通判州志作璡詳人物莫 魯宜山人教授
  正統六年辛酉科
  施 允横州人     呉 璲臨桂人
  侯 勝臨桂人     何 晟臨桂人
  鄭 宏臨桂人見進士    彭 祚陽朔人
  朱 耀陽朔人應山知縣   蔣智全州人孝感教諭舊志作訓導龔 鑑全州人黄州通判   黄 軏全州人吉安同知
  郭 紀全州人     歐 琳平樂人石城知縣
  李 郁蒼梧人訓導    鍾 廣蒼梧人
  劉 恕蒼梧人知縣    梁 傅容縣人
  張 志鬱林人交阯知州   李 盛岑溪人
  梁 拱博白人     龎 宗博白人湖廣訓導
  黄 耿博白人     梁 英北流人訓導
  方 燾平南人縣丞    蘇 紹貴縣人
  梁 濟上林人訓導    方 志横州人
  李 垣横州人     閉 悌横州人見進士譚 亮宜山人知縣
  正統九年甲子科
  陳 鼎宜山人知縣    黄 瑜臨桂人兖州知府詳人物
  李 智臨桂人     謝 連臨桂人主事
  曾 顒臨桂人     劉 凱臨桂人
  朱 瓊臨桂人開建知縣詳人物  秦永昌臨桂人知州
  李 遜臨桂人     熊 鑑臨桂人
  李 能臨桂人     李 瓊靈川人靖州知州
  唐 成靈川人知縣    鍾 鼎陽朔人同知
  黎 坦陽朔人通判    周 寜全州人學正陳 宣全州人朴子揚州教授詳人物 明時用蒼梧人通判
  李 麒蒼梧人     陶 瓚鬱林人
  李 材北流人訓導舊志作財  甘 潤貴縣人
  顔 昌宣化人通判    楊 志宣化人
  毛 政武宣人     劉 澄柳城人
  郭 本融縣人見進士    李 芳融縣人見進士
  宋 遠上林人     羅 縉宜山人員外正統十二年丁卯科是科解元舊志存疑案府縣各志
  蘇 昌補列藤縣人廬州     曽 暹同知臨
  曾 政桂人臨       李 純桂人臨桂人
  袁 贊同知臨       宋 宏桂人臨
  莫 騫桂人陽朔人辰州     李 昺通判永福人僉事詳
  曹 銘人物全州人潮州     高 應通判全州人崖州蔣 良通判全州人河西知縣子冕貴贈大學唐䕃士詳人物全州人郴州知府詳人物舊志
  蔣 興作桞州誤灌陽人     蔣 瓊巫山知
  呉 敏縣灌陽人蒼      歐 賢梧人訓導蒼梧
  李 林人見進士蒼      陳 通梧人訓導蒼
  楊 暢梧人訓       駱 斌導陸川人陸川人鹽課提舉府
  甘時平志作駱武桂      王志道平人訓
  楊 璉導平南       戴 縉人宣化人宣
  盧 讓化人訓       沈 綱導融縣人象州人邢 正鹽課提舉宜山
  景㤗元年庚午科
  韋 嵩宜山人見進士    莫宗元臨桂人
  文 貫臨桂人     莫 俞臨桂人
  李 英臨桂人     石 蘭靈川人松溪知縣
  唐 楫興安人     趙 矩興安人縣丞
  諸葛紹陽朔人知縣    駱 聰陽朔人
  秧 清永福人詳人物舊志作𦴊  陳 章全州人朴子華亭教諭
  鄧 順灌陽人     馬榮宗賀縣人福建僉事
  黎 獻蒼梧人知縣    黎 暹蒼梧人桂林同知詳人物
  李 徹蒼梧人     李 驥蒼梧人知縣萬 顯藤縣人封川知縣詳人物  陶 薫鬱林人南雄同知曾 鼎鬱林人才魯子和州知州  李 華鬱林人
  曾 弼鬱林人同知    李 悅博白人
  張廷綸平南人見進士    蔡 周宣化人通判
  彭 龍宣化人推官    秦 紀宣化人
  雷 濟宣化人知縣    舒 鑑宣化人
  張 善宣化人通判    樂 章横州人見進士
  廖 紀横州人教諭    聶 銓横州人理子
  陳 正横州人     張 繩横州人
  廖 俊崇善人     岑 昶崇善人
  程 垍崇善人通判    傅 京馬平人新城知縣
  王 淵馬平人教諭    王 楷馬平人知縣唐 景象州人桂陽知縣   覃 致融縣人縣志作政
  薛致中宜山人教諭    馮 俊宜山人見進士
  鄧 感宜山人訓導    呉 溥宜山人
  覃 俊武縁人京山典史
  景泰四年癸酉科
  呉 淵宜山人靈山訓導詳人物  龍 臯臨桂人推官
  張 鏞臨桂人通判    銀 隆臨桂人同知
  李 輝臨桂人     秦 宏
  龔 昶靈川人     蔣 智興安人州同詳人物容 森陽朔人傳芳子知州詳傳芳傳 黄 英陽朔人
  馬 賓全州人欽州通判   唐 全全州人
  譚 章全州人番禺知縣舊志作知州  陳 潮全州人來賓知縣
  郭 輝全州人慶遠通判    唐 綱全州人香山知縣舊志作剛李時敏平樂人長蘆鹽運同知詳人物  馬顯宗賀縣人
  林 旭賀縣人      趙 罄富川人
  董 維富川人舊志作惟    劉 深蒼梧人
  徐 觀蒼梧人知縣     石 瓚蒼梧人知縣
  梁 輔蒼梧人知縣     張 亮蒼梧人知縣
  李 榮蒼梧人㕘議     石 盤藤縣人順德知縣府志作蒼梧
  李 𥙿藤縣人陽山教諭    李 瑛博白人昌化訓導
  李 祖北流人同知     倪積中興業人學正
  李 常桂平人見進士     楊 用桂平人知州
  戴 魁桂平人      梁 桓平南人
  潘 鑑宣化人推官     莫 鏞宣化人
  李 英宣化人      賓 儼宣化人蕭 韶宣化人   李 簡宣化人詳人物舊志作李簡中唐簡者
  譚 鍾皆誤宣      林 端化人宣化人
  費 廣横州人助教詳人物   李 仁横州人訓導
  胡 淳横州人教諭    樂 徽横州人
  閉 魯横州人永安知州詳人物  零 暢横州人
  黄子顔崇善人教諭舊志作訓導  黨 俊馬平人推官
  熊 文馬平人     歐陽伸馬平人鎮江推官詳人物
  胡 志象州人     韓 用象州人
  李 清賓州人     劉 源宜山人
  司馬昌宜山人典籍    秦 明宜山人知縣
  丘 端宜山人知縣    陳 鏞宜山人
  莫朝宣宜山人訓導    ⿰冫麦 -- 凌道生宜山人教諭陸 穎思思府人
  景泰七年丙子科
  王 瓛臨桂人縣志作獻   劉 縝臨桂人
  毛 瑄臨桂人     劉 本臨桂人見進士
  劉 䇿臨桂人見進士    胡 琦臨桂人
  周 政臨桂人知縣    丁 燦臨桂人
  焦 霖靈川人池州同知詳人物   蘇 延靈川人
  趙 弼興安人      黎 禧陽朔人瓊州通判詳人物
  唐 敏陽朔人      謝 傑全州人𤅬山知縣
  王 燦灌陽人高要知縣    孟 晟平樂人武縁教諭
  陶 成平樂人封川知縣    范 琮平樂人
  莫必善平樂人      林 茂富川人廣州教授
  何 誠賀縣人番禺訓導    劉 江蒼梧人通判陳用廷藤縣人涇縣教諭舊志作  陳 聚廷用藤縣人崖州陳 暹訓導藤縣人舊志作蒼   胡杰梧人藤縣人黔陽知縣舊志作宋 經蒼梧人藤縣人文昌知縣舊 伍璣志作蒼梧人藤縣人容縣籍靖
  梁 傅州知州詳人物容    闗 欽縣人府志作傳鬱林人建平
  歐 瑶知縣子      李 珍善曾孫
  彭 礎鬱林人岑溪人     黄 海博白人見進士博
  黄 愷白人萬州訓     李 縉導博白人訓
  謝 禮導貴縣人教     方 璋諭平南
  封 澄人通判平南     鄧 璩人平南人州同宣化人雷
  王 貴宣化人推官    鄧 琯宣化人知縣
  顧 實横州人     黄 佐横州人
  鍾 奎横州人教諭    楊 輝横州人
  張 端横州人     陳 案永淳人知縣
  丁 瑢馬平人同知    陳 智柳州衛人訓導董 縉柳州衛人常州同知   王 暹融縣人訓導
  王 聰宜山人訓導    陳 謙宜山人訓導
  賈 詢宜山人     秦祖盛宜山人訓導韋 謙宜山人教諭
  天順三年己卯科
  傅 鑑藤縣人知州詳人物   嚴良能臨桂人長史
  包 𥙿臨桂人見進士    董 健臨桂人
  魯 經臨桂人縣志作曽   錢 滙臨桂人
  莫 傑靈川人松江知府   蘇 忞興安人
  龍 震陽朔人     易 祥陽朔人
  蕭 鳯義寜人     蘇 義義寜人新寜知縣蔣 壐全州人溪川知縣   趙 珍全州人
  鄧 綸灌陽人湘鄉知縣詳人物  支本深灌陽人
  周 圭恭城人嘉賓子仁化知縣  虞 祐賀縣人
  梁繼本蒼梧人池州通判詳人物  嚴 明蒼梧人知縣
  甘 淮蒼梧人通判    李 郴蒼梧人
  李 實蒼梧人     李 㕘蒼梧人知縣
  莫 暹蒼梧人知縣    郭 端蒼梧人知縣䝉 晟藤縣人陽山知縣   徐 容藤縣人興寜訓導詳人物王 博藤縣人陵水訓導   廖 欽宣化人知縣
  羅 正宣化人     雙 瓚宣化人
  陸 堅横州人蒲城教諭詳人物  邵 瑛横州人
  陳 琯平南人     石 惠平南人
  賓 鳯平南人     仵 明貴縣人
  陳玉芝貴縣人     陳 欽桂平人詳人物岑 芳崇善人奉新知縣   劉 鑑柳州衛人
  時 通柳州衛人     劉 鎮馬平人通判莫 愚馬平人海門知縣   莫 邁馬平人
  陳 興柳城人     曾 振象州人化州知州宋 廸賓州人通判詳人物   宋 璋賓州人訓導
  覃 深賓州人署丞    于 昇宜山人知縣
  栢 永宜山人訓導    魏宗廣宜山人
  韋 沆宜山人通判舊志作華沆  于 仁宜山人
  王 亮宜山人知縣    彭 彦天河人
  天順六年壬午科
  陸 淮桂平人州同    吕 璋臨桂人
  潘 埜臨桂人教諭    莫 宗臨桂人
  龍 霖臨桂人知縣    袁 稷臨桂人
  秦 溥臨桂人推官    倪 傑臨桂人
  傅 金臨桂人見進士    甘 𥙿臨桂人南海知縣
  劉 溥靈川人同知    黎 經陽朔人見進士李 瑩賀縣人感恩訓導   梁永夀昭平人
  李 棨蒼梧人見進士    陳 欽蒼梧人知縣
  鍾 和蒼梧人     李廷鳯蒼梧人通判
  黎 瑾蒼梧人     阮 釗蒼梧人知縣李 莊藤縣人廬陵知縣舊志作蒼梧人䝉 素藤縣人開建教諭黎 文藤縣人衡山教諭   唐 英藤縣人
  潘 嶽藤縣人端州推官縣志作岳 廖 綱容縣人四㑹知縣
  羅 章岑溪人     李 瑛鬱林人宜山教諭麥 冕博白人南海訓導   馬 華北流人
  龎 宗北流人     馮 齡平南人知縣
  翟 善貴縣人教諭    鍾 敏貴縣人
  秦 賓桂平人     梁 銘宣化人
  龔 彛宣化人知縣    鄧 詔宣化人知縣
  王永定横州人教授    陳 璿横州人典史任 榖横州人信子見進士   應 質横州人
  宋 璧崇善人海康知縣舊志作朱 周 琦柳州衛人見進士
  劉 琦柳州人     計賢馬平人知縣舊志作融縣人
  徐友垣融縣人知州    陳 簡融縣人知縣
  龍 泰融縣人知縣    李 慎賓州人録事
  張 俊賓州人     孟 洪宜山人
  盧 瓊宜山人通判    宋 璘宜山人
  張 煊宜山人州同    李 顯天河人知縣李 貴思恩府人訓導










  廣西通志卷七十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七十二
  選舉
  
  舉人
  成化元年乙酉科
  李 棠貴縣人詳人物    劉 濟臨桂人
  秦 淮臨桂人     翟 觀臨桂人肇慶同知詳人物
  宋益謹臨桂人     胡素臨桂人㑹同教諭
  莫 魯臨桂人     張 傑臨桂人常州通判
  魏 宏臨桂人     蔣 珪興安人
  魏 塤陽朔人知縣    葉 蓁義寜人樂昌知縣蔣 瓘全州人海陽知縣   蔣 麒平樂人
  程 惠賀縣人交阯通判   鍾 綱蒼梧人知縣
  陳 紀蒼梧人知縣    周懷鼎蒼梧人訓導
  李節謙蒼梧人知縣    李廷彪蒼梧人通判
  李 剛蒼梧人教諭    何繼宗蒼梧人推官龎 紹欝林人四㑹知縣   葉 蘭欝林人茂州知州
  楊 奎北流人知縣    李 材北流人豐城教諭
  辛 貴桂平人知縣    張 晟桂平人知縣
  施 廣桂平人訓導    張 翰桂平人推官
  䝉 端貴縣人     萇 輝宣化人
  陳 能宣化人     徐 鐫横州人教諭
  楊 暹横州人     陳 頌横州人
  楊 訊永淳人藍山知縣   趙 達柳州衛人知縣
  儲 資柳州衛人     呉 賢馬平人
  徐 亨馬平人同知    陶 溥馬平人
  銀 嵩柳城人     李 序融縣人見進士
  唐 源象州人     尹 傑象州人
  潘 盛武宣人教諭    孫 謙賓州人推官
  婁 宏賓州人知縣    梅 芳遷江人教諭
  黄 倫遷江人知縣    陳 傑宜山人
  羅 瑛宜山人     呉 興宜山人知縣
  黄 龎思恩府人訓導    姚 惠武縁人乳源知縣梁廷器武縁人本子許州通判詳本傳
  成化四年戊子科
  鍾 英陽朔人儋州知州詳人物  顔廣烈臨桂人長史周 鑑臨桂人南昌知縣   袁 鎡臨桂人
  周 愉臨桂人     胡 傑臨桂人興國知縣
  劉 松臨桂人知縣    石 磐臨桂人訓導
  莫 倫靈川人傑弟    王 鑾全州人潮陽知縣陳 琬全州人朴孫見進士   唐 敬全州人韶州檢校
  趙 銓全州人     唐 博全州人巴縣知縣詳人物陳 瑶全州人章子見進士   毛 珏賀縣人
  莫 康賀縣人     黎 鳯蒼梧人訓導
  歐 良蒼梧人     廖廷章蒼梧人待詔
  陳 昌蒼梧人教諭    何 聰蒼梧人教諭
  萬 祥藤縣人見進士    王 杰藤縣人文昌知縣黄 環欝林人翁源教諭舊志作萬 王鳯梧欝林人翁源教諭
  蘇 益北流人     甘文紹桂平人通判
  農 高桂平人訓導    農 猷平南人知縣
  謝 正貴縣人知縣    陳 譓貴縣人
  蘇 洪貴縣人     李 謙貴縣人詹事府主簿
  黄 欽宣化人推官    李 冠横州人銅梁知縣詳人物
  王 春横州人知縣    零 經横州人教諭虞 韶永淳人舊志作紹   桂 茂崇善人
  宋 瑚崇善人樂昌知縣詳人物  栢 英柳州衛人知縣
  蕭 頼柳州衛人     劉 珍柳州衛人訓導
  董 復羅城人     謝 謙羅城人寜波知府詳人物
  趙 斆柳城人知縣    皮 正賓州人永淳教諭呉 正賓州人欝林訓導   廖 厚賓州人訓導
  陳 璧慶遠人知縣    鄔 傑慶遠人
  楊 文慶遠人知縣    鄧 演慶遠人知縣璩 綸宜山人平樂教諭詳人物  韋 珠慶遠人知縣舊志作球
  于 禮慶遠人    韋 瑾思恩府人訓導
  覃秉彛武縁人博羅訓導
  案思恩府志祗載覃秉彛而無覃秉常舊志兩列
  成化七年辛卯科
  李 澄臨桂人詹事府主簿   秦 武臨桂人呉川知縣
  林 庸臨桂人     葉 昌臨桂人樂會知縣李 瓚臨桂人亷州推官   張 鑰臨桂人上林訓導
  王 時臨桂人見進士    王 輔臨桂人瓊州訓導黄 英臨桂人都匀知府   白 誠臨桂人教諭秦 傑靈川人資陽知縣   張 興靈川人經歴詳人物
  蔣 茂興安人經歴    蔣 霖興安人知縣舊志作林
  唐 俊興安人通判    唐 瑄陽朔人四州都經詳人物李 麟陽朔人應城知縣詳人物  徐 亮陽朔人經歴容 懋陽朔人知縣舊志知州  郭 宏全州人瓊州推官雷 震全州人南京户部郎中  蔣 昪全州人良子見進士
  葉 蕃蒼梧人訓導    李 紀蒼梧人訓導
  黎 澄蒼梧人知縣    李 然蒼梧人訓導黄 綸藤縣人高要訓導   黄 端桂平人知縣
  方 祥平南人     韋 瓘平南人
  李 鰲平南人     梁容振貴縣人
  熊 鑾宣化人寜波同知詳人物  蔡 鑾横州人訓導
  零 混横州人訓導    張 綱横州人教諭
  張 叙横州人教授    陸 森永淳人提舉
  陳 昺柳州衛人通判    易 綸柳州衛人通判鄭 紀柳州衛人莆田知縣   覃 恕羅城人桃源知縣
  戴 琚羅城人長史    秦 欽象州人進子化州同知
  馮良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