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十一

 卷十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乙集卷十一 故事
卷十二 

 

親筆與御筆内批不同 编辑

本朝御筆、御製,皆非必人主親御翰墨也。

祖宗時,禁中處分事付外者,謂之内批,崇、觀後,謂之御筆,其後,或以内夫人代之。近世所謂御寳批者,或上批,或内省夫人代批,皆用御寳。又有所謂親筆者,則上親書押字,不必用寳。

至於御製文字,亦或命近臣視草焉。若神宗祭狄青文,中丞滕達道所作也《實錄》誤以為親製;高宗追廢王安石配享詔,舍人胡明中所作也張侍講跋此詔,所謂「荆舒禍本,可不懲乎」,亦謂誤為親製也;光宗撰壽皇《聖政錄》序,祕監陳君舉所作也,此文今見致堂《止齋集》中,但人不知爾。

選人不十年入相 编辑

陳勉之,丙辰年自南昌丞除太學錄,癸亥春拜右揆,自選人不十年入相。本朝所有,獨范覺民與勉之而已,覺民六年,勉之八年。

將相四十以下建節者 编辑

將相四十以下建節者:李君錫顯忠,年三十;岳鵬舉,三十二;楊正甫存中,三十五;張魏公,三十六;吳寳臣,三十七;吳唐卿,三十八;吳晉卿,三十九;韓良臣世忠及吳曦皆年四十。

使相以上封國例 编辑

故事:使相以上封國公者,先小國,經恩陞次國,又經恩陞大國。若孝宗初政,張忠獻以特進、國公,拜少傅,江淮宣撫使,封魏國公,官爵皆進二等,蓋殊命也。近歳,史丞相以勅局進書恩,自永國徑封魯國公,亦異數。

中興異姓七王 编辑

中興異姓七王,自張俊始。先是,韓世忠以咸安郡王、奉朝請,其没也,追封通義郡王而已,久之,俊死,有司奏如前例,上謂其有和戎功,與世忠相去萬萬,遂特封循王。乾道初,楊存中死,追封蘄春郡王,其家意不滿,又封和王。明年,吳璘死,以為熟例,追封信王,世忠之子彦古,令統制官張青頌其父功,乞追贈,孝宗難之,宰相陳應求曰:「張俊、楊存中已封王,則於世忠,似有不足。前此失於無人建請,若聖意行之,亦足以勸有功而厲將士。」遂封蘄王。紹熙初,吳拱為騎帥,始訴父玠有保蜀功,而爵不稱,乃封涪王。開禧用兵,韓侂胄欲風厲諸將,因劉光世之孫伯震有請,封光世鄜王,既而又封岳鵬舉為鄂王,中興諸將,至是畢為王矣。

后家封王者 编辑

祖宗以來,后家封王者,自元豐間曹氏始,時官制初行,曹濟陽自中書令改開府儀同三司,神宗以為慊於志,故以異姓王易之也。其後,高氏不得封,向氏二王宗囘、宗良,鄭氏一王。至中興後,后家得封者,吳氏二王,孟氏、韋氏、郭氏、韓氏、楊氏一王,然曹、向、韋、郭皆以元舅,鄭以后父封,獨孟信安以帝外兄、韓平原以中宫贈其祖,皆異禮也。近楊永陽以后兄得封,亦異數也。

中興以來后家建節者 编辑

自建隆以來,母后中宫之家建節者極少,如杜審進、曹佾,皆晩歳始得之。宣仁垂簾十年,高公繪止為承宣使。符觀後,乃有向宗囘兄弟、鄭紳父子。中興七十年,后家建節者凡二十有二人:吳氏七人益、蓋、琚、瓌、珽、璹、珵;韓氏四人侂胄、邈、同卿、俟;韋氏四人淵、謙、讜、璞;邢氏、李氏各二人邢煥、孝楊;李孝友、孝純;孟氏、鄭氏、郭氏、夏氏、謝氏、楊氏各一人忠厚;藻;師禹;執忠;淵;次山

建炎迄嘉定中臺司不至两地者十一人 编辑

建炎至嘉定,除御史中丞凡四十人,自顏夷仲至今章達之,率皆柄用之。其中間不過两地者,十有一人而已,然或以久病辛炳、姚愈,或以論事失指蔣世珍、謝國昌,或與宰輔不合王賓、周祕、常同、廖剛,或以吿訐勾龍行父,或以敗事鄧伯允,皆因有故而去,其以常伯善罷者,惟羅龍學汝檝一人,若詹端明大方者,雖以工部尚書出臺,而旋入密府云。

近臣舉察官事始 编辑

紹興癸丑,右相朱藏一以内艱去位,高宗手札賜學士沈必先、綦處厚,以三院御史阿附時宰,令二人共舉察官,於是以李元叔長民應詔。元叔嘗為校書郎奉祠去,久之,通判漳州,遂召還為監察御史,而曾、任、鄭三御史皆罷,此中興後,近臣舉察官之始也。

御史臺彈奏格 编辑

御史臺彈奏格,舊無有。淳熙初,柴叔瓌為殿中侍御史,奏言:「本臺覺察彈劾事件前後累降指揮,經今歳久,名件數多,文辭繁冗。又有止存事目,别無可考,恐奉行致有牴牾,乞下勅令所,逐一刪修成法,各隨事宜,以六察所掌,分門别類,繳申朝廷取㫖,降下本臺遵守,仍令刑部鏤板,頒降中外。」單虁時以户部侍郎兼勅局詳定,被㫖編寫成冊,送臺審覆,會謝廓然新除殿中侍御史,與其寮審覆,凡三百五條,具奏,乞以彈奏格為名行下,從之,四年七月丙午也。紹熙元年二月,劉德修為御史,又摘其有關於中外臣寮、握兵將帥、后戚内侍與夫禮樂、訛雜、風俗、奢僣之事,凡二十餘條以奏,乞付下報行,令知謹恪,上從之。

任子賜出身 编辑

祖宗以來,两制二史必以進士登科人為之。其後有以才選者,例賜進士出身,雖徐司川、吕君人亦然,重科目也。乾道初,王嘉叟為左司員外郎,會右史胡元質長文在吿,上命嘉叟權右史,仍攝西掖,執政言嘉叟無出身,上曰:「時暫無傷也。」其後韓無咎元吉為左司郎中,而舍人林景度出迓北客,上復命無咎,無咎以門廕入仕辭,不許。時王能甫之奇為兵部侍郎,張南軒為左司員外郎,繼除侍講,亦不賜出身,用吕元明、吳傳正例也。已而有為上言,南軒譏能甫不學,不當在講筵者,上怒南軒,俄以事去,未㡬蘇季眞除左史,遂復賜出身。余謂得人如無咎、欽夫,豈復當以任子登科為間,雖不必守祖宗之舊可也。

是時,有右文林郎王天覺者,知貞符縣,代還,以聚斂擊刺之術,因左右以見其所獻之書,有云:「人才可用,不必限有無資格出身。如擢王炎,炎誠可用,不必賜出身,賜出身則猶有所拘也。」其迎合類此,既而改京秩,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檢討文字,俄為副端徐彥才所論,遂逐去,議者快之。

言官詞臣論宗室入館人數差誤 编辑

本朝宗室入館者五人,自乾道五年趙忠定始,其後趙從道侍郎、趙大本舍人,皆嘗為之。開禧末,趙汝談除正字,言者論列,以謂中興後宗室入館者纔二人,汝愚以大魁,彦中以詞科然後得之,而不及從道,蓋失於考詳也。從道,名師訓,安定郡王令盪孫,紹興甲戌歲登科,乾道壬辰冬,始以近臣薦,召為太常寺主簿,明年夏,除祕書郎,未两月,遷起居舍人,其冬,權工部侍郎,甲午秋,引疾丐祠,除敷文閣待制,履歴如此,言路乃不知,何也?嘉定之初,趙履常崇憲入館,蔡行之當制,亦云中興後宗室入館者凡三人,又誤矣。

學士舍人當兄弟除官制不應避 编辑

紹興初,王剛中為中書舍人,其弟居修除太常丞,引嫌,乞改命官草制,自是為例。余嘗以故事考之,學士、舍人當弟兄除官制,皆不應避——錢惟演使相麻,其從兄希白所草也;曾子宣右僕射麻,其弟子開所草也。若謂一時宣鎻,亶為異數,則元豐官制初行,子開除吏部郎中,子固時為中書舍人,行詞亦不避,考《南豐類藁》而可見也,不知引避起自何時?

館職不入局故事 编辑

楊偰子寛,和王存中長子也,其父久掌殿巖,既補以京秩,紹興二十四年又奏乞令與其弟倓子靖並特赴殿試,高宗勉從之,蓋是年秦塤為南省舉頭,故效之也。二十七年正月,偰除少蓬,士論甚駭,既供職,館閣之士不入局者三日。時唐立夫為祕書郎,黃通老、王時亨為著作佐郎,季元衡、陳文仲為校書郎,胡周伯、張安國、林少穎、汪明遠、葉伯益為正字,大抵多名人也。胡廷聞之,亟徙偰宗正少卿,而以劉文孺代之,物論乃息,偰後遷工部侍郎,倓淳熙中執政。

檢騐格目 编辑

檢騐格目者,淳熙初,鄭興裔所創也。始時,檢騐之法甚備,其後郡縣玩弛,或不即委官,或所委官不即至,即至亦不親視,甚則以不堪檢覆吿,由是吏姦得肆,冤枉不明,獄訟滋熾。興裔為浙西提㸃刑獄,乃創為格目,排立字號,分𢌿属縣,遇有吿殺人者,即以格目三本付所委官,凡吿人及所委官属行吏姓名、受狀承牒及到騐所時日、廨舍去檢所近遠、傷損痕數、命致因依,悉書填之,一申所属州縣,一付被害之家,一申本司。又言於朝,乞下刑部鏤板,頒之諸路提刑司準此,從之,遂著為令,元年五月十七日也。

興裔之先,平陽人,後徙開封。曾祖紳,以后父貴,宣和末,為太師、平樂郡王,諡禧靖。祖冀,寧海軍節度使,諡榮恭。世父藻,事高宗,久在上閤,再為大使,官至使相,封榮國公,諡端靖。興裔,初名興宗,早以后澤入官。乾道中為江東兵馬鈐轄,嘗論建康都統及馬軍行司擇帥未善,孝宗韙之,復武臣提刑,擢使閩部,移浙東,又移浙西,再使金,因避金諱,改賜今名。淳熙初,除樞密院副都承㫖,在職十年,歴知廬、揚、明州,皆有政績。慶元五年,吿老,轉武泰軍節度使致仕,卒諡忠肅。子:挺,嘗以黄州團練使,歴帥淮㐮两道;損、抗,皆有位於朝,而損登進士甲科,蓋世族中所未有。

宣相詔使稱謂不典 编辑

元樞呼「樞使」,自張俊始。諸州倅呼「府判」,自陸寘始,皆見於《會要》、日歷。舊制:密院官亦止以樞密為稱,紹興中,張俊為使,其親吏以俊父名密,請於朝,有㫖呼「樞使」,自是為例。宣和中,陸寘以宦者王通薦,通守四明,避其名,更稱「府判」,紹興初,稍稍行於浙路,今遂為天下通稱,不可易矣。宣撫使呼「宣相」,自童貫始,近安子文為四川宣撫副使,得㫖恩數視執政,士大夫鄙俗者,亦稱宣相,蓋務為崇重,而不考其始焉。近歳詔客例呼為「詔使」,余在成都,見錢伯周丞相與制帥楊端明手書亦然,按朱忠靖《閒居錄》,宣和間,大閹李彦按行京西,始呼詔使,蓋唐敕使之稱,今以稱士大夫,誤矣!

莫粹中轉官最速 编辑

近歳轉官最速者,莫舍人粹中子純。慶元二年進士,是歳七月,補承事郎,而嘉泰三年,階官已為中大夫,出身凡七考,共轉十六官,通為五十八年磨勘,其間限員之數日月不與焉若任子細轉,則為七十年磨勘,是歳,明堂,請任子,吏部以庶官入仕未及十五年,格不下,蓋宣和間嘗立此法,自中興以來未有之也。

陳勉之以慶元二年六月改官,至開禧三年遷特進,實歴十二考,共轉二十四官,自其執政後,無序遷法,姑以侍從年勞計之,凡用一百二十四年磨勘,亦宰輔中所未有若子任細轉,則為一百三十五年

宰職贈官例 编辑

故事:侍從亡殁,皆贈四官;執政,五官;樞密使,六官;宰相,七官。若特進以上,一官而已。嘉泰末,周益公以少傅贈太師,蓋異數也。嘉定以後,錢伯周、樓大防、宇文挺臣、張肖翁之徒,皆例贈公少,過乎厚矣!費戒甫嘗為執政,官至諫議大夫,乃止以銀青光禄大夫吿第,實贈四官,是又少殺矣。按祖宗之時,而贈卹之典,多出特㫖,不專用例,蓋考其勲德之大小,而分隆殺焉,此勸懲之意也。

奉常畢大事例遷儀曹 编辑

朱時敏師古,眉山人也。淳熙末,為太常少卿,王季海喜其謹厚,欲用為從官而不敢薦,二年半不遷,數請外,季海留之,其妻樂安郡夫人任氏,賢婦人也,以為不可,師古力求去,一日,方坐寅清堂,有老吏密言曰:「德壽宫服藥,可知之否?」師古顰蹙曰:「知之,奈何?」吏曰:「少卿奚去之果?」師古不語,既而得小龍[1]、知潼川府,尤延之代為少卿,視事一日而宣遺詔,祔廟四日,除禮部侍郎,師古乃悟。余因考紹興七年,吳正仲;二十九年,宋斐,皆以大喪禮畢,除儀曹貳卿,老吏習知之,故以微言留師古耳。

刺史以上無階級法 编辑

太祖階級法,諸禁軍將校有帶遥郡者,許以客禮見,自餘一階一級,全歸伏事之義,時橫行諸使尚未有遥郡之名,此文指禁軍指揮使帶防、團、刺史者耳。近歳,李伯和尚書為京湖制置使,管軍節度使王喜橫挺下拜於庭下,僣也。余嘗記王公明以元樞為四川宣撫使,都統制初叅,謁拜副階上,典謁吏賛相公答拜,次統制官拜庭下亦如之,次立椅子前,受統領官拜,正將以下,乃坐受焉。余謂統制官以上,官至正任刺史者,當以客禮見管軍,則合開寳五年之制矣。

從官典藩於制司不用申狀 编辑

謝用光自工部尚書論罷,久之,以大中大夫,知虁州,移興元府。時劉仲洪為蜀帥。故事:嘗任侍從官,於制置司申狀,止書檢,不繫銜。用光至興元,始用申狀,吏以閻才元故事白,不從。嘉泰二年,用光就除制帥,趙全叔以華文閣待制代之,吏以申狀呈,全叔曰:「我從官也。何乃爾?」吏以用光近例,全叔不樂,於是,楊嗣勲以敷文閣直學士,知潼川府,何同叔自前禮部侍郎,起為虁路安撫使,全叔即檄二公詢之,二公皆不報,全叔不得已,遂復用申狀焉從官書檢不繫銜,紹興十九年旨也

諸路倚郭二縣數 编辑

諸路州府治二縣者,凡十有二:東京開封府治開封、祥符、行在臨安府治錢塘、仁和、京兆府治長安、萬年、成都府治成都、華陽、平江府治吳、長洲、建康府治上元、江寧、紹興府治山陰、會稽、隆興府治南康、新建、福州治閩、侯官、廣州治南海、番禺、湖州治烏程、歸安、雅州治歸信、容城

  1. 龍圖閣直學士,見王得臣《麈史》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