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九

 卷八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
卷九 故事
卷十 

故事

编辑

潛藩州建軍府名

编辑

舊制:天子即位,嘗以所領州鎮,自防禦州而下,皆陞軍名,若節鎮州,則建為府。如英宗自齊州防禦使登極,升齊州為興德軍,神宗自忠武軍節度使建儲,升許州為潁昌府之類。孝宗受禪,以始封洪、鼎、宣、建,州舊有軍額,則建為隆興、常德、寧國、建寧府,而劍州止升為晉安軍紹興中,始再升為隆慶府,盖用此制。光宗自榮州刺史進封恭王,今上自英國公出就傅,後封嘉王,四州皆為大郡,然三州躐升為重慶、英德、嘉定府,而榮州至今不錫軍名,盖中書之誤。

百官轉對

编辑

故事:百官五日一轉對。紹興六年,十一月,詔百官應轉對而疾病者,許封進文字,更不引對。其後秦相當國久,惡聞人言,於是百官當對者,多託疾不至。十七年,八月,詔自今當對而在告者,竢疾愈日上殿,命吏部約束之,然所對者不過大理寺官十餘人,姑應故事而已。自孝宗臨政,垂意人才,乾道、淳熙間,朝士抱才氣者,皆以得見上為喜,而碌碌者,頗以轉對為憂,然士大夫不為大臣所喜者,往往竢其對班將至,預徙他官,至有立朝踰年而不得見上者,盖輪其官,而不輪其人,此立法之弊。

大臣賜書閣名

编辑

宣政間,大臣賜書閣,多得以御筆閣名,若蔡京曰「君臣慶會」、王黼曰「得賢治定」是也。紹興初,高宗以平江朱勔南園賜韓忠武,題其賜書閣曰「懋功」,後秦申王閣曰「一德格天」,賜和王閣曰「風雲慶會」,賜會稽王閣曰「明良慶會」云皇甫坦賜書閣名「紹興煥文」

宰臣生拜太師

编辑

國朝自建隆至紹淳間,宰臣生拜太師者五人爾——趙韓王、文潞公彦博、蔡魯公、秦申公、史會稽王,惟蔡、秦二人以相臣特拜,其他皆還政加㤙。

親王生拜太師

编辑

本朝親王生拜太師者,五人:真宗朝,楚王元佐;仁宗朝,燕王元儼;哲宗朝,吳王顥;欽宗朝,燕王俁、越王偲,皆以父兄行乃得之。紹熙中,嗣秀王伯圭,以宗室特拜太師,盖王於光宗為親伯父,故用優禮也。

建隆至嘉泰宰相數

编辑

國朝宰相,自建隆至嘉泰,凡一百有二人。前輩既自建隆元年至元祐五年,一百三十年,凡五十人。自元祐五年至紹興六年,四十六年,凡二十八人,以為两倍于前矣。自紹興七年至嘉泰二年,六十六年,其間宰相或席不暇煖,而才二十有四人,盖秦會之獨相十八年故也。

中興宰相久任者

编辑

中興宰相二十九人,自秦申王外,在位踰三年者,八人而已——王魯公,淳熙八年相,十五年罷,凡七年。留衛公,淳熙十五年相,紹興五年罷;京魏公,慶元二年相,六年罷,皆五年。陳魯公,紹興二十九年相,隆興元年罷,凡四年。虞雍公,乾道五年相,八年罷;趙衛公,淳熙五年相,八年罷;周益公,淳熙十四年相,紹興元年罷,皆三年。謝魯公,慶元六年相,至今亦近三年。

宰相位公孤封國

编辑

高宗宰相十五人,惟秦會之為太師,吕元直[1]為少保,其他未有至公相者,而封國亦止二人秦益公檜、張和公俊。孝宗宰相十五人,生至公少者五人而已:史文惠,太傅;張忠獻、陳正獻皆少師;陳文恭、虞忠肅皆少保。然封國者已十人陳文公、王文定皆封魯;史文惠、張忠獻、陳正獻皆封魏;湯特進封慶;虞忠肅封雍;梁文靖封鄭;趙開府封衛;周少傅封許。紹熙後,宰相凡七人,京仲遠以少傅,封冀國公,周洪道、畱仲至、謝子肅以少保,封益、衛、魯三國公,葛楚輔、余處恭官皆至特進,宰相官爵之穹,未有如近歲者也。

中興宰相封國數

编辑

中興宰相封國者:吕忠穆、秦申王莘、衛、慶、冀、魏、益、張忠獻和、魏、湯特進榮、慶、陳文恭信、福、魯、史郡王永、衛、魯、魏、陳正獻申、福、魏、虞忠肅濟、成、華、雍梁文靖儀、鄭、趙開府沂、衛、王特進信、福、冀、韓、魯、周少傅濟、許、益、留少保申、衛、魯、京文忠祈、鄭、冀、魏、謝少保申、岐、魯

一國封两公

编辑

故事:一國未有封两公者。宣和末,鄭達明封燕國公,及薨,蔡攸乃封燕國。淳熙中,史太保封魏,陳少傅封福,及慶典,陳少傅進封魏國公,時史公尚亡恙也。近歲,趙沂公既封衛,後數歲,畱申公以左揆復封衛國公,一國两公,盖失于討論爾。

宰相追封王爵

编辑

中興宰相追封王爵者二人:秦申王以久任;史會稽王以舊恩,皆異數也。

中興諸將封王數

编辑

中興諸將生享王封者,四人:張忠烈、韓忠武世忠、楊武恭存中、吳武順。追封真王者,五人:張忠烈循、魯、楊武恭、吳武順、韓忠武、吳武安。追封郡王者,一人:劉武僖光世,安城郡王

中興外戚封王數

编辑

中興外戚封王者,自信安孟王忠厚始,其後平樂韋王淵、太寧吳王益、新興吳王蓋、永寧郭王師禹,皆以元舅之貴乃得之。慶元中,韓太傅侂胄,以中宫從曾祖封平原郡王,蓋殊命也。

高宗朝叅政最多

编辑

太祖乾德二年始置叅知政事,自是凡十三年,止四人而已。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参知政事凡三十七人。徽宗在位二十六年,凡三十四人。高宗在位三十六年,凡四十八人。孝宗在位二十八,年凡三十四人,以累朝較之,而高宗朝除人㝡多,盖秦丞相專權,不欲其久在位故耳。

小两制除執政

编辑

故事:小两制未有除執政者。乾道二年,蔣子禮始自中書舍人除僉書樞密院事。

中興左揆數

编辑

中興左相十六人,高宗朝七,孝宗朝六,光宗及慶元、嘉泰三朝外,若范覺民、洪景伯、蔣子禮、葉夢錫、趙温叔,皆獨相而止居右,朱藏一、張德遠、史直翁、梁叔子皆再入,而亦止為右揆焉。

本朝執政父在恩數

编辑

本朝執政,父在者,若王文康、章雷州、張文孝、吳正肅、安觀文、何開府,朝廷皆因其入踐二府,而峻加恩命,然但除四品寄祿官致仕爾。徽宗用李太宰邦彦秉政,眷遇甚渥,其父浦,始特除右文殿修撰,遷寳文閣待制,奉朝請,及死,又贈雜學士,諡「宣簡」云。浦,懷州人,以鍛銀為生,其除拜皆非故事,然當時無正之者。政和初,林彦正自翰林擢為執政,其父邵以寳文閣待制遷直學士,盖異之也。近歲程参政為諫長,其父九萬以子在臺省日久,自直敷文閣,除秘閣修撰,嘉泰中以程入两地,两除華文閣待制,提舉醴泉觀、奉朝請,視政和恩數為優云。

國朝父子祖孫兄弟宰執數

编辑

國朝父子宰相,二家:吕許公申公、韓魏公儀公。祖孫宰相,一家:曾魯公欽道。兄弟宰相,一家:韓康公莊敏。父子執政,十三家:曹武惠子武穆、韓忠憲子獻肅、持國、莊敏、石元懿子文定陳晉公子恭公、王仲明子忠簡、王惠獻子安簡、吕文靖子惠穆、正獻范文正子忠宣、恭獻、曾宣靖子令綽、蔡新州子彦清、蔡儋州子居安、秦申王子伯陽、王敏節子能甫。祖孫執政,八家:張師黯孫簡冀、王文獻孫康靖、梁康肅孫才甫、富文忠孫季申、張章簡孫元量、張榮僖曾孫忠文、錢文僖元孫處和、蔣穎叔曾孫子禮。兄弟執政,十一家:吕鎮南{{*|弟正惠}、}陳文忠弟文惠、任康懿弟安惠、吕正肅弟正獻、吳惠穆弟正獻、韓獻肅弟持國、莊敏王文公弟和甫、蔡儋州弟元度、鄧子能弟文簡、洪文惠弟文安、宇文仲理弟肅政。叔姪執政,四家:胡文恭從子修簡、林文節從子彦振、史簽樞從子文惠、章文獻從孫質夫、子厚。三世宰相,一家:吕文穆從子文靖、從孫正獻。三世執政,二家:韓魏公子儀公、曾孫似夫、曾魯公子令綽、孫欽道。四世執政,一家:吕許公從父文穆、子惠穆、正獻、曾孫舜徒

渡江後父子兄弟建節數三世四世五世建節

编辑

渡江後,父子建節,十一家:劉光世子景慶、錢忱子景臻、邢煥子孝揚、韋淵子謙、吳玠子拱、郭浩孫果、楊存中子倓、劉錡父武仲、吳益子琚、珽、吳蓋子懷、吳挺子曦。兄弟建節,七家:吳玠、錢忱、韋謙、吳益、吳挺、吳琚懷、挺、李友文孝純。三世節度使,一家:吳璘子挺、孫曦。四世節度使,二家:錢忱高祖俶、曾祖惟演、父景臻、鄭藻大父紳、父成之、從子興裔。五世節度使,一家:韓侂胄曾祖忠獻、從子邈、從孫同卿、從曾孫竣

本朝未三十知制誥未四十拜相者

编辑

本朝未三十知制誥者:蘓文簡二十六、吳元忠二十七、晏元獻、宋宣獻、王懿恪、張安國皆二十八、王文正、夏文荘皆三十。未四十執政:寇莱公三十、張魏公三十三、晏元獻三十五、蘓文簡、錢宣靖、韓魏公皆三十六、趙韓王、王沂公皆三十九、富韓公四十。未四十拜相者:范覺民三十一、吳元中、何文縝皆三十八、張魏公三十九

中興學士秉政者

编辑

中興學士,自建炎丁未至嘉泰壬戌,凡七十人。承㫖、直院、權直,並係大拜者十一人:朱忠靖勝非、沈特進、湯慶公思退、虞雍公允文、史魏公、洪文惠、蔣觀文、梁鄭公克家、周益公必大、王魯公、葛開府。執政者又二十九人,可謂盛矣。

渡江後學士再入三入者

编辑

渡江後,學士三入者二人:胡端明交修、王端明。再入者十六人:張文靖、綦寳學崈禮、沈忠獻與求、陳資政與義、孫資政、劉閣學才邵、李侍郎椿年、洪文安、錢給事周材、洪文敏、劉忠肅、鄭資政、周益公必大、王魯公、倪侍郎

國朝學士久任再入三入者

编辑

學士久次者——晁文淵,十六年;王文恭,十三年;王文忠堯臣,十二年;宋文安、章文獻得象、趙清獻、楊中翰,皆十一年;陶尚書、丁文簡,皆十年;扈尚書、蘓叅政易簡、賈參政黄中、李昌武宗鍔、孫文懿、胡文恭宿,皆九年;徐常侍、楊文公,皆八年;歐陽常侍、宋宣獻、歐陽公,皆七年;梁給事周翰、李相州、晏元獻、馮宣靖,皆六年。熙寧後,學士率一二年即遷,久次,者三四年而已。高宗朝,湯慶公;孝宗朝,周益公始皆六年。學士再入、三入者:宋文安两入,凡二十年;李相州、孫文懿皆十二年;楊文公、范仲文,皆九年;曾宣靖、馮文簡,皆七年;葉道卿、張文定,皆六年。宋景文、楊宣懿皆三入而止五年。渡江後,周益公再入,凡九年;胡端明二入,跨六年,久次者止此二公而已。

父子兄弟入院數

编辑

錢文僖公記父子入院一家:李文政昌武。兄弟入院,三家:二竇可象、望之、二李文靖、相之;二錢希白、師聖以為極盛矣。其後父子入院者,又四家:錢希白子飛、梁仲素莊肅、蘓儀甫子容、洪忠宣景伯、景嚴、景盧。兄弟入院者,又九家:二陳文惠、康肅、二宋元憲、景文、二吳正肅、正憲、二韓康公、持國、二蘓文忠、文定、二曾文肅、文昭、二蔡元長、元度、二宇文仲理、仲通、三洪文惠、文安、景盧。然洪氏父子兄弟入翰苑者四人,古今所未有也。

西閤久次

编辑

祖宗時,西閤久次者:王晉公再入,凡十六年;朱公巽,十二年;盧崖相,十一年;扈日用、李孟雍皆十年;張尚賢、石文定皆九年;錢文僖、宋宣獻、李儀父皆八年;李相州、王沂公、劉子儀、張文孝皆七年;盛文肅、錢希白、丁文簡、晁文莊皆六年。

非進士除内外制臺諫經筵史館事始

编辑

國朝非進士出身——除學士,自林彦振始韓持國已省試合格,但避嫌不赴廷試;除舍人,自顔夷仲始;除講官,自吳傳正始;除諫官,自徐師川始;除臺官,自曾統始;除史官,自邵博始任申先已先賜出身,除修注後,乃入史院

中興講讀官節料

编辑

中興講讀官,三大節料,大觀文錢一百五十千、酒十瓶,大資政以上錢百千、酒十瓶,從官錢五十千、酒六瓶,餘官錢三十千,酒三瓶,紹興十五年冬所著令也。

制科宰執數

编辑

國朝制䇿登科四十人,至宰相者一人而已——富文忠,執政者九人——夏文莊、吳正肅、張文定方平、田宣簡、吳文肅、邵安簡、蘓文定、李黄門清臣、范榮公百祿

詞科宰執數

编辑

自紹聖乙亥至紹熙癸丑,以宏詞中選者凡七十二人,其後至宰執者十一人:孫忠定、滕樞密、盧左丞、張文靖、范參政、秦忠獻、周樞密麟之、洪文惠、洪文安、湯慶公思退、周益公必大。入翰苑者:吳龍學、盧左丞、孫尚書覿、張文靖、滕樞密、胡尚書交修、范參政、劉侍郎才邵、王端明、湯丞相思退、周樞密麟之、洪丞相、洪樞密、洪内翰、莫直院、周丞相必大、趙舍人彦沖、李尚書、陳侍郎、陳内翰宗召

状元大拜數

编辑

建隆以來,状元已沒者六十九人,而大拜者七人而已——吕文穆蒙正、王文正、李文定、宋元憲、何開府、梁文靖克家、趙銀青汝愚是也;執政凡十一人——楊樞密、王景莊嗣宗、蘓參政易簡、陳文忠堯叟、張文孝、蔡文忠、王文忠堯臣、馮文簡、許黄門、陳樞密誠之、鄭樞密是也;節度使二人——陳康肅堯咨、王懿恪拱辰是也。

父子兄弟祖孫狀元父子兄弟賢良

编辑

國朝父子狀元,三家:張去華子師德、安德裕子守亮、梁顥子固。祖孫狀元,一家:沈遘孫晦。兄弟狀元,二家:二陳文忠、康肅、二孫漢公、鄰㡬。父子賢良,一家:錢希白子明逸、彦遠。兄弟賢良,二家:二錢子高、子飛、二蘓文忠、文定

狀元舉制科

编辑

唐貞元中,魏弘簡以狀元舉賢良,自是無繼之者。至國朝而狀元舉制䇿者,復二人:孫舍人、孫學士,二公咸平初連榜冠多士,咸平四年,同以賢良方正登科,近古所未有也。

狀元年三十以下數

编辑

狀元年三十以下者:王宣徽拱辰、汪端明應辰,年十八;沈内翰,年二十;莫内翰,二十二;梁内翰、、張舍人孝祥、王尚書,皆二十三;楊樞密、蘓參政易簡、木尚書待問,皆二十四;王丞相、王參政堯臣、張監丞唐卿、賈内翰、彭尚書汝礪、衛舍人,皆二十五;何僕射、趙丞相汝愚,皆二十七;蔡樞密、宋丞相、馮樞使、楊監丞、姚祕書、王叔興,皆二十九;陳樞相堯叟、張參政、詹舍人、許僉判,皆年三十。

狀元十年執政五年持槖人數

编辑

狀元及第不出十年而執政者:吕許公蒙正,丁丑榜,癸未年參知政事,凡七年;董資政德元,丁邜榜,甲戌年參知政事,凡八年;梁鄭公克家,庚辰榜,己丑年簽書樞密院事,凡十年。

狀元及第不出五年為侍從者:何給事,自及第至給事中,凡二年;蘓參知易簡、霍侍郎端友,自及第至知制誥,凡四年;陳英公堯咨,自及第至知制誥,凡五年。此外吕許公、何文縝自登第至大拜,十二年;梁鄭公自登第至大拜,十三年;而王文正、馮文簡、趙莊叔自登第至知制誥,亦止六年;趙温叔自登第至為中書舍人,亦止八年。

狀元三年執政二年持槖者

编辑

秦伯陽,紹興十二年以右通直郎登第,一年而為禮部侍郎,三年而知樞密院事,其子塤,紹興二十四年登第,明年為禮郎,古今所未有也。

狀元特任子

编辑

仁宗時,狀元孫暨、楊寘死于京官,皆得官一子。紹興元年六月,利州通判何洙,言其弟渙死于承事郎、太學博士,請予一子官,許之。其後黄司業定,終于承議郎、直顯謨閣淳熙中;余校書復,終于奉議郎慶元中,皆特官其子一人,用此故事。

近臣舉御史

编辑

祖宗故事:御史有闕,例命两制學士、舍人為两制、給舍、中丞、知雜知雜京侍御史同舉一二人。自官制行,朝廷直除而已。淳熙初,孝宗始復故事,命近臣參舉,然從官皆畏避,鮮敢以聞,故此,制又廢。至紹熙末,纔一舉行耳。

南班宗室及堂後官臺參事始

编辑

中興後,南班宗室赴臺參,自士移等始紹興四年二月朔。堂後官赴臺參,自魏彦弼等始紹興三年九月丙,皆本臺所請也。

舍人引嫌不草制

编辑

紹興初,王剛中居正獨員為中書舍人,時適當三制,一其弟居修改京官、二甥壻劉立道除起居舍人、三本身磨勘,剛中引嫌自言,乃命左司郎官周綱權舍人,命詞行下,其後李舍人誼兼直學士院,屬李丞相伯紀辭免潭帥,有詔不允,而李嘗劾伯紀,伯紀免章畧曰當時言路公肆詆誣,李亦以為言,乃命劉舍人一正草制焉。都司行制詞,閤下草批答,二事皆東都所未有也。先是,胡尚書交修直學士院,其姪丞公請祠,不許,胡當為答詔,引嫌于朝,乃命胡明仲舍人為之,遂為故事。

舍人草内制

编辑

近歲翰苑止䨇員,淳熙五年,學士周洪道為御試詳定官,直院范致能除參知政事,本院闕官,得㫖,遇有撰述文字,依例權送中書舍人。十四年,學士洪景盧知貢舉,直院李獻之出使,主待制詔,孔目官李植請于朝,遂用五年例云。

檢正讀錄黄

编辑

紹興二年十二月,韓世忠賞功文字,給事中賈安宅除部侍郎,門下後省闕官,乃詔檢正李與權書讀,此事亦前所未有。

密白

编辑

舊制:樞密院事並過下省。乾道元年十二月癸夘,言者請自今樞密院已被㫖文書並關中書門下,依三省式,書黄、書讀,以示欽重出命之意,從之。然密院機速事,則不由中書,直關門下省,謂之密白。慶元三年,樞密院以密白遷補潜邸醫官二人,給事中許深父以非舊典,争之,遂寢其命。

給舍不許列銜奏事

编辑

自元豐分三省,中書舍人於制敕有誤,許其論奏,而給事中乃所以駁正中書違失。紹興以來,間有駁正,或給事中、中書舍人列銜同奏。乾道五年二月辛亥,中書舍人汪養源言神宗官制以中書為出令之地,而門下審駁覆正,然後付之尚書,三省皆置官属,以便相彌縫可否,分守甚嚴,無碍侵越,今給舍列銜同奏,則是中書門下混而為一,非神宗所以明職分,防闕失之意,上以為然,詔復從舊例。

禮官學士争詔紙

编辑

乾道中,李仁父為禮部郎中,洪景盧直學士院,時占城入貢,詔學院答敕,景盧引故事,乞用金花白藤帋寫詔,而仁父上言,當從紹興近例,用白藤帋作敕書,景盧以為侵官,論奏其事,上曰:「禮官議禮,豈可謂侵官。近例可憑,止從紹興可也。」景盧不懌。其後,仁父修四朝列傳,垂就而卒,上命景盧續成之,景盧筆削舊史,乃無完篇,蓋素不相樂也。於是上促進書甚急,而新書未畢,王偁季平以《東都事畧》來獻,遂取用焉。或者但見新書疎畧,舛誤甚多,而不知倉卒之間,乃不暇考擇也。書成進御,景盧援季平於朝得直秘閣云。

官告式

编辑

自建炎後,侍從及宗室南班官遷除,始給告。大卿監、防御使以下,止用黄勅,其後以絹代綾羅,纈羅代錦監察御史以上用錦。紹興四年,始命職事官監司以上,並給告。十四年,始用錦,其後又詔内命婦及外命婦郡夫人以上,乃得用網袋及銷金,其餘則否。淳熙十三年,李叔永昌圖為工部侍郎,用南郊恩,贈其父用賓少師,私命文思院工閻諒以銷金綾紙為告,陳子榮侍御劾於朝,坐落職奉祠。

前後官許服紅帶

编辑

故事:從官不帶待制已上職名,而罷者止服黑帶,佩魚。淳熙中,王仲行自吏部尚書除端明殿學士知紹興府,未行,以言章奪,王仲行朝辭,上殿服金帶垂魚而入,閤門吏止之,仲行即解所佩魚,閤門猶以為不可,乃從小吏假黑帶以見,仲行殊不平。十年十月,始有㫖,權侍郎以上,罷任不帶職,許服紅鞓排方黑犀帶,仍佩魚,自是始為定例。

紫衫

编辑

自軍興,士大夫始衣紫窄衫,上下如一。紹興九年八月甲子,詔公卿長吏毋得以戎服臨民,復用官帶,然迄不行。秦會之死,魏道弼秉政,復舉行之,論者以為擾,士人貧者尤患苦之。未㡬道弼為臺諫所攻,遂罷政,章中數事,此其一也。於是紫衫既廢,士大夫皆服凉衫。乾道中,李獻之為學士為上言,會聚之際,顔色可憎,今陛下上奉两宫,宜服紫衫為便,上從之。蓋渡江以来,人情日趨簡便,不可復故矣。

國䘏服凉衫

编辑

孝宗之喪,趙子直當國,始令羣臣服白凉衫、皂帶以治事,逮終喪乃止,論者以為是,及光宗之喪,禮部侍郎陳宗召,復請百官以日易月,禫除,畢服紫衫、皂帶以治事,從之。

渡江後賜墓碑額

编辑

渡江後,大臣未有賜墓碑額者。紹興初,上始書韓文定神道曰「世濟厚德之碑」,其後得此賜者亦不多,秦丞相父清德啟慶、秦丞相决䇿元功精忠全德、陳文恭旌忠顯德、楊和王安民定功佐運興德、劉忠顯旌忠褒節、吳信王安民保蜀定國同德、韓蘄王中興佐命定國元勲、史太師純誠厚德元老、周益公忠文耆德

大臣諡之極美者

编辑

大臣諡之極美者有二:本勲勞,則「忠獻」為美;論德業,則「文正」為美。有國二百年,諡忠獻者才三人——趙韓王、韓魏王、張魏公是也。諡文正者亦才三人——王沂公、范汝南公、司馬温公是也。其品可知矣。李司空、王太尉皆諡「文貞」。宣政間,蔡卞、鄭居中亦諡「文正」,終不足錄。渡江後,秦檜諡「忠獻」,寔博士曹冠為之。

定諡不許更易

编辑

慶元末,京丞相薨,賜諡「文穆」,既而其子沆請避家諱改文忠,于是言者以為「楊億巨儒,既諡曰『文』,議者欲加一『忠』字,竟不之與,夫加一字猶不可,況諡以二字,又欲極美乎?望勅攸司,自今議諡,務當其寔。其或不然,當准古法,以選舉不寔論,若定諡已下,其子孫請再更易者,以違制論。」從之。

渡江後改諡

编辑

渡江後,公卿諡號,王仲言《揮麈錄》有之,但殊脫畧,今不能盡記,記其更易者。

韓師朴丞相初請諡,王剛中為博士,曰:「『文禮』諡法:奉議順則曰禮取其為禮官時,不主王荆公坐講之議也。」而韓氏子謂:「自來未有以『禮』為諡者。」以白時相范覺民,覺民語剛中,剛中不為改,於是用吏部覆議,改為「文定」左選侍郎李長民。京東帥曾孝序之死,博士錢葉諡曰「剛愍」,執政嫌之,乃改曰「威」[2]。韓都尉嘉彦之請諡也,博士華權定為「夷節」,而方庭實在考功,以「端節」易之。司馬侍郎朴之賜諡也,博士林彦宗定以「忠肅」,而張敬夫在吏部,以「忠㓗」易之。四者皆于諡未定之前更易者也。

代州王忠植之死事也,太常諡為「義節」,而秦丞相以無「忠」字疑之,再令别議,太常謂若以「忠」為諡,則子孫誦之,非易名之義,遂已。孝宗初,立命有司為岳飛作諡,太常議:「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孝宗以為用「愍」,則於上皇為失政,却之,乃改為「武穆」。此二者皆于諡以定未下之前,有所退却者也。

劉莘老[3]丞相初諡「正肅」,當矣,而「正」字犯丞相父名,乃改為「忠肅」。趙崇公叔寓初諡「敦簡」,美矣,而敦字與光宗御名同音,其曾孫德老請于朝,改諡「清簡」,此二者皆出于諡號已下之後,然迫于名諱,不容不避者也。蓋自紹興至淳熙六十餘年之間,改諡纔六七,皆有所為,非京丞相之比矣。張參政綱初諡「文定」,汪聖錫為吏部尚書,駁之,乃改「章簡」,後其孫貴,竟復諡「文定」焉。

  1. 原文作「吕元真」,當是呂頤浩,字元直
  2. 宋史》本傳作「威愍」。
  3. 原作「劉萃老」,非是。今改「劉莘老」,即劉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