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沙塞羯磨本

彌沙塞羯磨本

大開業寺沙門愛同錄五分羯磨

夫羯磨眾軌,溥應聖凡,秉告詳唱,稱為辦事。事既塵沙,法寧限局?規猷浩博,豈可勝言?且開十法以總諸務,各依其位具列軌儀。

 第一作法緣起,  第二諸界結解,  第三諸戒受捨,  第四衣藥受淨,  第五布薩儀軌,  第六安居法則,  第七自恣清淨,  第八受施分衣,  第九懺悔諸犯,  第十住持雜法。

第一作法緣起(要具七緣,方成羯磨。有不具者,開制故然)。

一、量事如非(羯磨既稱辦事,所辦必須如法,違教虧戒聖所未聽。事類雖多,大分三種:一、情,如受戒。第二、非情,如結界。第三、二合,如示處等。或言三者,謂人、法、事也。人即受戒等,法謂自恣等,事謂結淨等。此二三種,稱事並如,或具或單,離合無准,必須約教、不違於戒,無犯。如虧此限,法定不成。法等落非,亦准於此)。

二、法起假處(《僧祇律》云:「非羯磨地,不得受欲行於僧事。」《四分律》云:「若作羯磨,必先結界。然界有二種:若自然界,唯秉結界羯磨一法;自餘僧法,並作法界中。若對首、心念二法,則通二界。」)

三、集僧分限(法起託處,依界集僧。界有二種:自然作法,二別謂大界戒場。據《四分》中有三小界。此律辯界或有或無,小界一種無外可集,大界戒場盡限集之。若自然界,則四分:聚落、蘭若、道行、水界。聚落有二種:可分、不可分。若不可分別,《僧祇》七樹之量,計有六十三步。可分別者,《十誦》盡界集之。蘭若亦二:有難、無難。若無難者,此律云:「練若比丘不知己界齊幾許?佛言:『自然界面去身二拘盧舍。』」諸部多云一拘盧舍者,大小不定。且依《雜寶藏經》云五里為准。若有難者,如《善見論》七盤陀羅。盤陀羅者,二十八肘,通計而論,五十八步四尺八寸。道行界者,《十誦律》縱廣有六百步。言水界者,此律所明船上作法,以有力人若水若沙擲所及處。此之六種並是自然,皆取身面所向方隅,分限之內僧須盡集。集僧方軌諸教共明。此律集僧自分四別:一、三唱。時至,應使沙彌、守園人於高處唱。二、打揵搥。除漆樹、毒樹,以鳴木作三打鼓,除金銀,以銅鐵瓦木作。四、吹螺。應吹海螺。然揵搥一種,若也無人,比丘打之,亦不得過三通。《付法藏》傳令有長打。三千威儀中具明杵下之數)。

四、簡眾是非(體是比丘,如法清淨,是作法人,餘非此限,故須簡擇。此律有一十三人不足僧數:一非人、二白衣、三滅擯、四被舉、五自言、六不同見、七狂、八散亂心人、九病壞心人、十比丘尼、十一式叉摩那、十二沙彌、十三沙彌尼。然《四分》中具彰四例:一者、得滿數不得呵,謂呵責等四羯磨人是。二者、不得滿數應呵,謂若欲受大戒人。三、不得滿數不得呵,謂尼等四眾。十三難人,三舉二滅,若別住、若戒場、若在空,若隱沒、若離見聞、若所為人。此二十八人是。人覆藏等四,及覆藏竟、本日治竟、六夜竟,此上七人不相足數。《十誦律》又云:「睡眠人、亂語人、憒鬧人、入定人、瘂人、聾人、狂人、亂心人、病壞心人、樹上人、白衣人,十二人不成受戒足數。」《磨德勒伽論》云:「重病人、邊地人、癡鈍人,此三人不成滿眾。」《僧祇》云:「若與欲人、若隔障、若半覆、申手不相及、若眾僧行作羯磨住坐臥等,皆不足數。」此律病人皆羯磨說戒。佛言:「別眾如捨戒中,中邊不相解等,皆非足數。」此上諸人並是不得滿數不得呵。四者、得滿數呵。若善比丘同一界住,不離見聞處,乃至語謗人等是。即上諸不足數人,若以相足,並不羯磨)。

五、和合無別(故律云:「應來不來、應囑授不囑授,羯磨時得訶人不同而強羯磨,是名別眾。」即此文中有三別眾及別名目和。和唯是一囑授之法,具如下列)。

六、問答所作(秉法者應問云:「今僧和合,先作何事?」眾中一人應答云:「作某羯磨。」但事有總別,答亦通兩。若結界,理無雙答)。

七、羯磨如法(具上六緣,合秉羯磨。羯磨之法又有如、非,具離諸非方名辦事。略顯非相及以成如也)。

僧法羯磨文有六非(文中辯非或一四五,據相總論不過六種。若准餘文及《四分律》,有呵不止非,即可為七)。

一、餘法餘律羯磨(謂僧、法、處、事隨一不如,所作羯磨皆不成就。非正軌則、正調伏,並名為餘。此據總說,下約別明也)。

二、非法別眾羯磨(謂詞句增減不依聖教。翻非即如、驗文可曉。別眾三種,如上所陳三種和合相翻即是也)。

三、非法和合羯磨(人雖和合,法落非中)。

四、如法別眾羯磨(羯磨雖如,眾不詳集)。

五、似法別眾羯磨(詞句顛倒,別眾如前)。

六、似法和合羯磨(似法同前,和合為異。准文更有無事作、非法事、不現前界界外施、秉體未成、僧不應解等。此並僧界事中,不應聖教。並初非攝,不別陳之)。

第二結解諸界法(界有三種:一、攝僧界。攝人以同法,令無別眾愆。二,攝衣界。攝衣以屬人,令無離宿罪。三、攝食界。攝食以障僧,令無二內過。今依此三次第辯相也)。

第一、結解僧界法(律云:時世飢饉,餘處比丘集王舍城,僧房皆空,無人守護。因開各解本界、通結一界。後時豐足,解通已還結小界。又初緣時為界內不集別眾受戒,遂開界外結小界受,名曰戒壇。若受戒竟應捨,於坊內作受戒。又為比丘將受戒人至壇處,遇賊被剝,因聽於坊內作受戒場。應先捨僧坊界,然後結界戒場。唱相除內地,更結僧坊界。此則先結戒場後結大界。先界外結者,是對難結小界非即是戒場。若是者,何故令捨?古今皆云:《五分》初緣安置戒場在界外者。據文不然。今依次第,有其二位:一戒場、二大界。今且依此依,具結解之儀)。

第一、結戒場法(欲結之時依前集僧。《四分律》云:「不得說欲。」此雖無文,理亦同彼。集眾問和具方便已,先唱四方界相,然後白二結之)。

唱四方界相法(律云:先應一比丘唱四方界相。若不唱相,不成結界,犯突吉羅。不得以眾生及烟火作相、不得兩界相並相入,皆不成結,犯突吉羅。《四分》云:「應令舊住比丘唱相。」意取諳委界相。縱非舊住,但委識方所,亦得令唱。唱相之人應具威儀,敷尼師壇脫革屣禮眾僧已,合掌白云也)。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四方戒場相。從此東南角某標,至西南角某標,從此至西北角某標,從此至東北角某標,從此還至東南角某標。此戒場相一周訖。」(三說。必有屈曲門戶多少,並須具牒,稱事分明。所標相極須彰顯,若錯涉差互乖文及唱相違失,並不成結界。既不成,後秉諸法並不成就。此既根本,特須詳審也)

正結戒場法。

「大德僧聽!如某甲比丘所唱界相,今僧結作戒壇,共住、共布薩、共得施。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如某甲比丘所唱界相,今僧結作戒壇,共住、共布薩、共得施。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結某甲比丘所唱界相作戒壇,共住,共布薩,共得施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依《四分律》,不牒二同;此摽三共,與彼宗異)

解戒場法(諸比丘既結戒場,不捨而去。佛言:「應白二羯磨捨界。」方便如前)。

「大德僧聽!此結界處,僧今捨是界。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結界處,僧今捨是界。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捨是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文無三共者,以背界故也)

第二、結大界法(律云:結戒壇已更結僧坊界,應一比丘唱四方界相,又唱除內地。即據此文,應安兩重標相:一大界外相、二大界內相。其外相者,住處方圓斜正大小規矩無定。故諸論中,界形有五或十七等,隨其前事即以為標,牓標內外任以為相。其內相者,標相准前,所除多少住處寬狹。但分兩界,勿相並入。古云一肘,實為膠柱。作法方便、唱相法則,一准於前)。

唱相法(威儀同前)。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四方大界內外相。唱外相,從此東南角某標,乃至還至東南角某標。此是大界外相一周訖。」(三說。內相准此,但稱內相為異。各三說訖,後總云:「彼為外相、此為內相,此是大界內外相三周訖。」)

正結大界法。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唱四方界相及除內地,今僧結作僧大界,共住、共布薩、共得施。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唱四方界相及除內地,今僧結作僧大界,共住、共布薩、共得施。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結某甲比丘唱四方界相及除內地作僧大界,共住、共布薩、共得施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無戒場,不除內地。但除內地一句為異)

解大界法(方便如前)。

「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僧共住、共布薩、共得施。先結此界,今解。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僧共住、共布薩、共得施。先結此界,今解。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解先所結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此解界文牒三共者,表與戒場大小為異)

第二、結解衣界法(因憍陳如持糞掃衣路行疲極,故開此法。界大藍小方可須結,藍大或等並不用之)。

「大德僧聽!此結界處聚落中(謂城塹籬柵之內也)、若聚落界(謂城塹等外人所行處,及有慚愧人大小行處。上之二處,《四分》、《十誦》並悉除之。今不除者,宗殊故也),共住、共布薩、共得施。今結作不失衣界。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結界處聚落界,共住、共布薩、共得施,今結作不失衣界。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結作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解衣界法。

「大德僧聽!此結界處聚落中、若聚落界,先結作不失衣界,僧今解之。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結界處聚落中、若聚落界,先結作不失衣界,僧今解之。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解不失衣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初結僧先,後解僧後)

第三、結食界法(淨有三種,並文具顯)。

一、他處淨(有一織師中路起屋,比丘欲於屋中作食安食。佛言:「聽於白衣舍作淨屋。」後以施僧,亦聽為淨屋)。

二、處分淨(佛言:「若作新住處,應先指某處作淨地,便可安食。若未羯磨,不得入中至明相出。」有云:未羯磨者,謂簡淨地羯磨。今正以處分為羯磨)。

三、羯磨淨(諸比丘著食淨屋中,為人所偷。佛言:「應羯磨中房作淨處。」諸比丘欲羯磨一房牆內、或齊屋溜處、或於中庭、或房一角、或半房等作淨地。佛言:「聽。應在院外結之。」律雖無文,義應唱相言也)。

「大德僧聽!我比丘為僧唱安食淨處。此僧伽藍內東廂厨院中結作淨地。」(三說。若庭中、房內、或諸果樹下,並隨處稱之)

「大德僧聽!今以某房作僧安食淨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今以某房作僧安食淨處。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以某房作僧安食淨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解法(律無解文,翻結為解)。

「大德僧聽!彼某房先作僧安食淨處,僧今解之。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彼某房先作僧安食淨處,僧今解之。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解某房安食淨處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有多處,一時標名,解結亦得若處分淨,還以處分解之也)。

通結僧坊作淨地法(有比丘欲通羯磨僧坊內作淨地。佛言:「聽。」)。

「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共住、布薩、共得施。僧今結作淨地,除某處。(有云:除某處者,謂除淨地,故知此是簡淨地法。今云:除者,謂僧住處,為通結故,所以言除。此即結文,非簡法也)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共住、共布薩、共得施,僧今結作淨地,除某處。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結作淨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解法

「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先結作淨地,僧今解之。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先結作淨地,僧今解之。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解淨地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淨地之所為,防二:內煮、宿食藥。教稱不淨,以此而噉,垢業滋深。護淨諸教明顯,但食為同命,凡聖所憑。信教存道,特宜誡慎)

第三、諸戒受捨(受之意者,一、擬防非斷除業惑,二、為生福證顯法身。故戒經云:戒為淨身、定為淨心、慧清煩惱。若無明慧,煩惱不除;若無正定,明慧不發;若無禁戒,正定不成也。以聖人業惑雖盡,猶持禁戒固若金剛。三教顯功誠說非一,然禁通俗戒分多品,始微終著位列五科:一三歸、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戒。能受之人約位有七,即謂七眾。如下具彰也)。

第三、受三歸法(佛法與僧,真歸依處,能生福智、能為覆護,歸趣依投越四魔境。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陵。《涅槃經》三跳,明過厄難。既創翻邪,故標為首。佛謂清淨法身,二智顯證,五分成立;法謂滅諦;僧謂第一義僧。於此境誠心決定崇重僧,向受無疑,二師授資順明了方成也)。

「我某甲盡形受,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三說)「我某甲盡形受,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比丘僧已。」(三說)

第二、受五戒法(希有希有,《校量功德經》云:「佛告阿難:『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如來,如稻麻竹[竺-二+韋]。若人四事具足供養,滿二萬歲;諸佛滅後各起寶塔,復以香華種種供養。其福雖多,不如有人以淳淨心歸依佛法僧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復以一彈指頃十善戒,福轉勝前。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若盡形受持五戒、若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若比丘戒,福轉勝前不可為喻。』」然於受戒前須具問遮難,故《善生經》云:「汝不盜現前僧物不?於六親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淨行?父母師長有病棄去?不殺發菩提心眾生?」如具問已,若言無者,應為說法開導心懷令生信樂。《智度論》中,時局盡形數定,謂一分、少分、多分、滿分斷婬等五。《俱舍論》中,五種定限不發律儀。教既被機任時行用。《阿含經》云:「於受戒前懺悔罪已,然後與受。」也)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為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盡形壽為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已得戒竟,應為說相)「盡形壽不殺生,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偷盜,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邪婬,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妄語,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持。」)「盡形壽不飲酒,是優婆塞戒。能持不?」(答言:「能。」前四輕重一同具戒。如《優婆塞五戒相經》說。及有六重二十八輕,如《善生》等經廣說。然應發願,引行令增。然有經云:設有持戒,不發願者,得少許福。引古證之)

第三、受八戒法(《善生經》、《增一阿含經》云:「佛告優婆塞:『當於八日、十五日,詣長老比丘所受八戒。』」論中總許五眾受之,若無人時自受亦得。《成實論》中,五戒、八戒俱通長短,或一年、一月、半日、半夜,重受、減受並得戒法)。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隨長短稱)為淨行優婆塞。」(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隨長短稱)為淨行優婆塞。」(三說)

「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能持不?」(答言:「能持。」)「如是不偷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離高廣勝床上座、離作倡伎樂故往觀聽、非時食。」(並如上問答。然有以前八是戒、後離非時食一是齋。或有以第七第八合為第七,離非時食為第八戒)

第四受十戒法(此下三品是出家戒。但出家之益難以言宣。《出家功德經》云:「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無量無邊,勝明千人之眼、又勝救千人之目。」《僧祇律》云:「一日出家修梵行,滅二十劫惡道苦。」《大悲經》云:「若以袈裟四寸著身,五種功德,不出賢劫之中,當證三乘聖果。若障出家罪,則極重廣。」有成教,何能繁述)。

先明作畜眾法(准受戒法中,若授人具足戒、度沙彌、為人作依止,皆應具多種德,謂成就戒、成就威儀、畏慎小罪、多聞能持佛所說法、善誦二部律分別其義、能教弟子增戒增心增慧、能除弟子疑能使人除、能治弟子病能使人治、能教弟子捨惡邪見能令人教捨、能迴弟子國土覺能使人迴,若滿十歲等,違者突吉羅。尼戒中云:比丘尼雖滿十二歲,種種諸病及無所知而畜弟子,不教誡故,愚闇無知不能學戒。佛言:「聽諸比丘尼白二羯磨然後畜眾。」比丘准尼義亦應有。又《四分》中,時諸比丘輒便度人,不知教授,種種起過。佛言:「聽僧與受具足者白二羯磨畜。依止沙彌亦爾。」文言,應到僧中,脫革屣,偏袒右肩,胡跪合掌乞云)。

「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已滿十歲,欲畜眾。從僧乞僧畜眾羯磨。善哉!僧與我作畜眾羯磨。」(如是三乞。佛言:「諸比丘應籌量觀察,此比丘堪畜眾不?不堪,不應與作羯磨。若堪,應與作羯磨。」也)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已滿十歲,欲畜某甲為眾,從僧乞畜眾羯磨。僧今與作畜眾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已滿十歲,欲畜某甲為眾,從僧乞畜眾羯磨。僧今與作畜眾羯磨。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比丘作畜眾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初度沙彌法(律中聽度七歲小兒能驅烏者。《僧祇》云:「若過七十,坐起須人,不得度。若能修習諸業,亦聽出家,應為說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覺。若能者應度。」此律,若欲度人,房房禮僧足,自稱名字,令僧盡識。依《四分律》,作形法二問,單白羯磨度之。儀式鈔中委述)

正受十戒法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我今於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出家作沙彌,和上某甲。」(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比丘僧竟。我今於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出家作沙彌,和上某甲。」(三說)

「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能持不?」(答言:「能持。」)「不偷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歌舞作倡伎樂、不往觀聽、不著花香塗身、不坐高廣大床上、不受畜金銀及錢。」(皆如上問答。依《請僧福田經》,沙彌應知五德十數。此既常行,應如鈔列)

第五、受大戒法(戒為生死舟船、定慧根本,三身四智無不憑斯,必須緣法相應、稱教具足,如一乖闕戒品不生。但緣繁多豈能委敘?今且大概要具五如:一、能受人如。此有五種:一、報是人道;二、諸根具足;三、身器清淨;四、出家相具;五、得少法。二、所對境如。此有七種:一、結界成就;二、有能秉法僧;三、僧數滿足;四、界內盡集;五;羯磨如法;六、資緣具足;七、佛法時中。三、發心乞戒。四、心境相應。五、事成究竟。謂從請終于受竟,前後不虧方成辦事。正授戒中須具九法)。

一、請和上法(律云:諸比丘無和上阿闍梨故,威儀失節,不繫念在前、不善護諸根入聚落乞食,高聲亂語被譏呵。復有病比丘,無人瞻視,由此命終。佛從今以十利故,聽諸比丘有和上。和上自然生心愛念弟子如兒,弟子生心敬重和上如父,勤相教誡更相敬歎,能增廣佛法使得久住。所請和上須具德位,謂成就威儀,畏罪、多聞,誦二部律,能教弟子增戒心慧,能為弟子除疑治病,使捨邪見國土覺等。若滿十歲,律有多法不能備載。度沙彌依止亦如是。其共別行法如律具明。請之法式,應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合掌請云)。

「我某甲,今求尊為和上。尊為我作和上,我樂尊為和上故,得受具足戒。」(三說。和上應答云)「可爾。」(或言)「當教授汝。」(或言)「汝莫放逸。」(二阿闍梨亦須加請)二、安受戒人(佛言:「聽將受戒人著戒壇外眼見耳不聞處。」)。

三、差教師法(和上應語羯磨師云)「長老!今作羯磨。」(復語教師云)「長老!今受羯磨。」(如是差已,羯磨師云)「大德僧聽!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作教師。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四、教師撿(一、問和上,二、問受人。先問和上。應起至和上前云)。

「已度此人未?」(若言:「未。」應語言)「先度之。」(若言:「已度。」應語言)「為作和上未?」(若言:「未。」應語:「為作和上。」若言:「已作。」應問云)。

「弟子衣鉢具不?」(若言:「未具。」應語:「為具。」若言:「已具。」應問云)。

「為自有?從人借?」(若言:「從人借。」令捨。若自有,便往慰勞受者云)。

「汝莫怖懼。須臾持汝著高勝處。何者是僧伽梨?何者是優多羅僧?何者是安陀會?」(若言:「不解。」者,應教誡之,應與三衣鉢。若先不相識,不應雲霧闇時為教。著時應密[禾*見],無重病不?又應語云)。

「汝某甲聽!今是實語時。我今問汝,若實言實、不實言不實。」(《僧祇》云:「汝若不實答,便欺誑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世人,亦欺誑如來及以眾僧。自得大罪也。」)。

「汝不殺父耶?汝不殺母耶?汝不殺阿羅漢耶?汝不惡心出佛身血耶?汝不破和合僧耶?汝不犯比丘尼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黃門耶?汝非二形耶?汝非自剃頭自稱比丘耶?汝非捨內外道耶?汝不曾出家持戒不完具耶?」(隨問答皆言無者,又應問言)「人有如是等病,癩癰疽乾痟癲狂漏熱腫脂出,有不?汝非負債人不?非官人不?非奴不?年滿二十不?衣鉢具不?受請和上未?汝字何等?和上字何等?父母聽不?欲受具足戒不?」(如是問答,又應教云)「眾中更當如是問汝,汝亦應如實答。」(一一問答皆如法已)

五、召入眾法(教師應還壇上立,語羯磨師云)

「我已教授某甲如法竟。」(羯磨師應作白)「大德僧聽!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如法教授竟,應使將來。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六、教乞戒法(教師應將來至僧,次第禮僧足,向羯磨師右膝著地合掌。教師教乞戒云)。

「大德僧聽!我某甲,求某甲和上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願僧拔濟我,憐愍故。」(三說已,教師還就本坐)

七、戒師問白法(羯磨師應作白云)

「大德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我今當問諸難事,及為作受具足戒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八、羯磨師問法(應問言:「今是實語時,乃至欲受具足戒不?」一一如上教師問法也)。

九、正授戒法(《薩婆多論》云:「凡欲受戒,先為說法開導心懷,令於一切有情境上起慈悲心,誓救一切眾生,令離五趣、證三乘果,勿求自度受持禁戒。起此增上心,便得增上戒。又戒是諸善根本、菩提正因,惟人道中無遮難者得受此戒。汝今生處人中,身無遮難,堪受具戒,甚為希有。當一心專注,憑仗眾僧求此戒法,如病念醫、如飢須食。羯磨神驗、眾僧力大,須臾能舉法界功德置汝身中。汝當歡喜一心諦受。」如是教已應作白言)。

「大德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三衣鉢具,已受和上,父母聽許,已從僧乞受具足戒。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僧祇律》云:「作白已,問僧成就不?乃至羯磨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問。問已須答成與不成。」《十誦》云:「羯磨時當一心聽,莫餘覺餘思惟。敬重正思惟,心心憶念應分別之。違者突吉羅。」)

「大德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三衣鉢具,已受和上,父母聽許,已從僧乞受具足戒。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三說)「僧已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次說墮相(時諸比丘受具戒已,在前歸還。新受戒人犯重罪,佛言:「受具戒竟應為說十二法:四墮法、四喻法、四依法。」)。

「汝某甲聽!世尊、應供、等正覺說是四墮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釋種子。汝終不得乃至以欲染心視女人。若比丘行婬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壽不應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汝終不得乃至草葉不與而取。若比丘盜五錢、若五錢物,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壽不應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汝終不得乃至殺蟻子。若比丘,若人、若人類,自手殺、若教人殺、若求刀與、若教死、若讚死:『咄丈夫!用惡活為!死勝生。』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壽不應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汝終不得乃至戲笑妄語。若比丘實無過人法,自稱得過人法:諸禪、解脫、三昧正受及諸道果,非沙門、非釋種子。汝盡形壽不應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諸佛世尊為示現事善說譬喻,猶如人死終不能以此身更生,如針鼻決永不復得為針用,如多羅樹心斷更不生不增不廣,如石破不可復合。若比丘犯一一墮法,還得比丘法,無有是處。」

受四依法(應語言)。

「汝某甲聽!世尊、應供、等正覺說四依法。比丘盡形壽依糞掃衣住,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後得劫貝衣、欽婆羅衣、拘舍那衣、他家衣,皆是長得。」

「比丘盡形壽依乞食住,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後得僧前食、後食、請食,皆是長得。」

「比丘盡形壽依樹下住,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後得大小屋、重屋,皆是長得。」

「比丘盡形壽依殘棄藥住,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後得酥、油、蜜、石蜜,皆是長得。」(復應語言)

「汝某甲聽!汝白四羯磨得如法受具足戒竟,諸天龍鬼神皆作是願:『我何時當得人身,於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汝今已得。如人受王位,汝受比丘法亦如是。當忍易共語、恭敬受誡。餘戒,和上阿闍梨當廣為汝說。汝當早得具足學三戒、滅三火、離三界,無復諸垢,成阿羅漢。」(時受戒人不知年歲及受戒時,佛言:「應教令知。汝受戒時某年月日,汝應盡壽憶是事。」諸律及論並云:和上闍梨為記春夏之冬時,某月某日乃至量影。此律又云:時諸比丘無上下坐,不相恭敬,為俗譏呵。佛言:「畜生尚有尊卑,況我正法而不相敬?汝等從今,先受戒者應受第一坐、第一施、恭敬禮拜。如是奉行。」《四分律》云:「當令受具戒者在前而去。」)

請依止師法(諸比丘和上喪,以無和上阿闍梨故,著上下衣不能如法,皆如上說。佛言:「從今以十利故,聽諸比丘有阿闍梨。」自然生心視弟子如兒,弟子自然生心視阿闍梨如父,事如和上中說。至闍梨所,文云,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合掌請云)。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今求尊依止。願尊為我作依止,我依止尊住,尊當教誡我,我當受尊教誡。」(律不云三,但一具得。闍梨應答云)「汝莫放逸。」

五種不共語法(時六群比丘不敬戒,於師無慚無愧,不敬不愛不供養。佛言:「應作五種不共語法。」)。

一、語言汝莫共我語。二、汝所有莫白我。三、莫入我房。四、莫捉我衣鉢及助我眾事。五、莫來見我。

弟子悔過(佛言:「師作不共語時,弟子應悔過。」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以兩手捧師足,極自卑下白言云)。

「我小我癡,後不敢復作。」(若師受悔過者,弟子罪則除滅)

尼眾授戒法(《善見論》云:「尼者女也,摩者母也。重尼故稱之。」《智度論》云:「尼得無量律儀故,應次比丘後。佛以儀式不便故,在沙彌後。」)。

授沙彌尼戒法(其畜眾羯磨及剃髮出家等法,一一如比丘中說。唯和上須滿十二歲,加尼字為異。其度沙彌尼、式叉摩那,大比丘尼並須別作畜眾羯磨,以其年年度弟子犯罪故、或捨畜眾法故。乞與之法並可准知,更不重述也)。

受式叉摩那戒法(律云:時諸比丘尼不先授弟子二歲戒,便受大戒。愚癡無知,不能學戒。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十誦》中,輒度妊娠女人,招致呵責。佛言:「與二歲羯磨,可知有無。」然六法淨心、二歲淨心,准《四分律》,十八童女、十歲曾嫁,各二歲學戒,滿二十、十二已,受具足戒。依此律中,或可如是。或十八童女,以不勞苦,志節未成,與二歲法。十二曾嫁,為經勞苦,操行以成,即與受具足,不須學戒,但作白四羯磨量其堪不?故尼戒云:雖滿十二歲已嫁女,而女聾瘂種種諸病,諸比丘尼與受具足戒。愚癡無知,不能學戒。佛言:「今聽諸比丘尼白四羯磨與滿十二歲已嫁女人受具足戒。彼欲受戒人,應到比丘尼僧中白言:『阿姨僧聽!我某甲,已嫁,滿十二歲,求某甲和上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善哉!僧與我受具足戒,憐愍故。』如是三乞。諸比丘尼應籌量,可與受不可與受。」)

應一比丘尼羯磨如上(謂如上與畜眾法中說,或可作羯磨,詞句如上乞詞中說,更不別說羯磨之詞)。

有諸德云:此文(即是受具足戒。今以多義,知非受具。但是請僧量宜可,不請秉法者,幸自詳之)。

乞二歲學戒法(佛言:「欲受學戒人,到比丘尼僧中三乞。應具威儀,偏露右肩,脫革屣,禮僧足,胡跪合掌白言:」)

「阿姨僧聽!我某甲,和上某甲,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善哉阿姨僧!與我二歲學戒,憐愍故。」(三說乞已。沙彌尼應住不聞處眼見處立)

與二歲學戒法(律云:諸比丘尼,應善籌量可與不與?應作白二羯磨云)。

「阿姨僧聽!此某甲沙彌尼,和上某甲,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僧今與某甲沙彌尼,和上某甲,二歲學戒。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阿姨僧聽!此某甲沙彌尼,和上某甲,今從僧乞二歲學戒。誰諸長老忍者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沙彌尼,和上某甲,二歲學戒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次說戒相法(佛言:「應與說六法名字。」)

「某甲聽!如來、應供、等正覺說六法不得犯,一切不得婬乃至以染著心看他男子。若式叉摩那行婬法乃至畜生,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偷盜乃至草葉。若式叉摩那,若聚落、若空地,他所守護物,盜五錢,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殺生乃至蟻子。若式叉摩那,若以人自手斷命、持刀授與、教人殺、教死讚死,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式叉摩那自無過人法,若言有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若道若果,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不飲酒。若式叉摩那飲酒,非式叉摩那。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不得非時食。若式叉摩那非時食,非式叉摩那。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前四根本、後二喜為,故別令其二歲修學。若犯前四,應當驅擯。若犯後二,准《四分律》應更與戒。然《四分》中,後二同此前四,即是四重方便,謂與男子身相觸、盜減五錢、斷畜生命、作小妄語。若犯此四,亦更與戒。一切尼戒法並皆應學,除自手取食授食與他。若依《僧祇》,隨順行十八事。若日月不滿二歲,不應與受具足戒,故《四分》云,一歲者十二月)

受比丘尼戒法(依此宗中尼六種受戒之法:一、八敬;二、十一眾;三、二十眾;四、遙受;五、十二曾嫁;六、義立邊地十人。初局波闍一人,二准五百釋女,餘之四受通於一切也)。

先明本法(須具八緣)。一、請和上法(須請之意,比丘中已釋。應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合掌請云)。

「我某甲,今求尊為和上。尊為我作和上,我樂尊為和上。依止尊為和上故,得受具足戒。」(三說。和上應答言)「可爾。」(或言)「當教誡汝。」(或言)「汝莫放逸。」

二、安受戒人(律云:諸比丘弟子學二歲戒,不合意,便與受具足戒。佛言:「不應爾。犯者突吉羅。從今聽合和上、阿闍梨意,乃為集十眾。」至受戒處,將受戒人著眼見耳不聞處)。

三、差教受師法(和上應語羯磨師云)。

「長老!今受羯磨。」(如是差已,羯磨師云)「阿姨僧聽!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作教授師。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四、教授師撿問法(一問和上,二問受戒人。先應起至和上前問云)

「已度此人未?」(答言:「未。」應言:「先度之。」若言:「已度。」應語言)

「為作和上未?」(若言:「未。」應語:「為作和上。」若言已作,應問云)。

「此欲受戒人,學二歲戒日滿不?衣鉢具不?」(答言:「不具。」應語令具。若:「言具。」復應問云)。

「為是己有?為從人借?」(答言:「借。」應語主令捨。然後乃往欲受戒人所,語言)

「汝莫恐怖!須臾當著汝於高勝處。」(答言:「爾。」若先不諳悉,應小披衣觀看。無遮受戒法,應問言)

「何者是汝僧伽梨、優多羅僧、安陀會、覆肩衣、欲衣?」(彼若不識,應語令識。次應與受衣鉢。復應語言)

「汝某甲聽!今是實語時。我今問汝,若有當言有、若無當言無。汝不殺父耶?汝不殺母耶?汝不殺阿羅漢耶?汝不惡心出佛身血耶?汝不破和合僧耶?汝不犯淨行比丘耶?汝非非人耶?汝非畜生耶?汝非黃門耶?汝非二形耶?汝非自剃頭自稱比丘尼耶?汝非捨內外道耶?汝不曾出家持戒不完具耶?」(若隨問答皆言無者,又應問言)「女人有如是病:癩病、白癩病、乾痟病、癲狂病、癕疽漏病脂出病。如是等重病汝有不?汝非負債人不?汝非他婦不?夫主聽不?(隨當時有者問之)汝非屬官不?汝非婢不?汝是人不?女根具足不?汝非黃門不?汝非石女不?汝非二道合不?月病常出不?汝學二歲戒日滿不?汝已求和上未?父母聽不?欲受具足戒不?」(若隨問皆如法答者,又應教言)「如我今問,後僧中亦當如是問汝,汝亦當如是答。」

五、召入眾中法(彼教誡師應還僧中立,白言)

「我已問竟。」(羯磨師應白言)「阿姨僧聽!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某甲已問竟,今聽將來。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教師應往將來,教禮僧眾)。

六、教乞戒法(禮僧足已,將至羯磨師所,胡跪合掌白羯磨師,從僧乞受具足戒。教言)

「我某甲,求某甲和上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和上某甲。願僧拔濟我,憐愍故。」(三乞已,教誡師然後復坐)

七、戒師白和上(羯磨師應白云)

「阿姨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從僧乞受具足戒,和上某甲。我今於僧中問諸難事,及為作受具足戒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八、羯磨師問法(應語言:「汝某甲聽!今是實語時,乃至欲受具足戒不?」一如上教授師問法。彼皆具答已)

九、正授本法(羯磨師應隨機示導令發上心。使具本法已,應作白言)。

「阿姨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彼從僧乞受具足戒,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學二歲戒滿,五衣鉢具,已求和上,父母已聽,欲受具足戒。善哉!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阿姨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彼從僧乞受具足戒,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學二歲戒滿,五衣鉢具,已求和上,父母已聽,欲受具足戒。善哉!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誰諸阿姨忍,默然;不忍者說。」(三說)「僧已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 ◎本法尼往大僧中受戒法(律云:彼和上阿闍梨復應集十比丘尼僧,將受戒人往比丘僧中,義准尼僧,自結大界,護別眾過之)。

請羯磨師法(律無正文,准前比丘受戒,亦令加請。應教言)

「我某甲,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羯磨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大戒,慈愍故。」(三請已,彼應答言)「可爾。」

乞受大戒法(律云:應在比丘羯磨師前小遠,兩膝著地乞受具足戒。尼羯磨師應教言)。

「我某甲,求某甲和上受具足戒,已於眾中受具足戒竟。清淨無諸難事,已學二歲戒滿,衣鉢具足,已求和上,父母已聽,不犯麁惡罪,欲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和上某甲。願僧拔濟我,憐愍故。」(三說)

羯磨師問法(律云:問法。又乞戒中已言清淨問,然諸部中共行問法,故須撿問。羯磨師索欲問和訖,應作白云)。

「大德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彼從僧乞受具足戒。我今當問諸難事,及為作受具足戒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正問遮難法(先應安慰,如上說已。又應問云:「今是實語時,乃至欲受具足戒不?」一一如上。師問法已)。

正受戒體法(說法開導,誡令專心承受戒法,如前所說)

「大德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已於一眾中受具足戒竟。清淨無諸難事,已學二歲戒滿,先所應作已作,衣鉢具足,已求和上,父母已聽,不犯麁惡罪,欲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和上某甲。善哉!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求某甲受具足戒。已於一眾中受具足戒竟。清淨無諸難事,已學二歲戒滿,先所應作已作,衣鉢具足,已求和上,父母已聽,不犯麁惡罪,欲受具足戒。今從僧乞受具足戒,和上某甲。善哉!僧今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三說)「僧已與某甲受具足戒,和上某甲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說墮相法(應語云)。

「某甲聽!如來、應供、等正覺說墮法。若比丘尼犯此一一法,非比丘尼、非釋種女。一切不得婬乃至以染著心看他男子。若比丘尼行婬法乃至畜生,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偷盜乃至草葉。若比丘尼,若聚落、若空地,他所守護物,盜五錢、若過五錢,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殺生乃至蟻子。若比丘尼,若人、若似人,自手斷命、持刀受與、教人殺、教死讚死,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尼自無過人法,若言有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若道若果,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親近男子。若比丘尼,欲盛變心,摩觸男子身髮已下、膝已上,若男子作如是摩觸亦不得受,若按若押、若舉若下、若捉若牽,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與男子共住共語。若比丘尼,欲盛變心,受男子若捉手、若捉衣、若期行、若獨共行、若獨共住、若獨共語、若共坐、若以身相近,具是八事,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得隨順非法比丘尼語。若比丘尼知和合比丘僧如法舉比丘,而隨順此比丘。諸比丘尼語言:『姊妹!此比丘為和合比丘僧如法舉,汝莫隨順。』如是諫,堅持不捨,應第二、第三。第二、第三諫,捨是事善。不捨者,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一切不應覆藏他麁惡罪。若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罪,彼後時若罷道、若死、若遠行、若被舉、若根變,語諸比丘尼作如是語:『我先知是比丘尼犯波羅夷罪。』不白僧、不向人說,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

「諸佛世尊善能說喻示現事,猶如針鼻決不復任針用,猶如人死終不能以此身更生,猶如多羅樹心斷不生不長,猶如石破不可還合。若比丘尼於此八法犯一一法,還得成比丘尼,無有是處。」

次說八敬法(應語言)。

「汝某甲聽!如來、應供、等正覺說是八不可越法。汝盡形壽不應越。比丘尼半月應從比丘眾乞教誡人。比丘尼不於無比丘處夏安居。比丘尼自恣時應從比丘眾請三事見聞疑罪。式叉摩那學二歲戒已,應在二部僧中受具足戒。比丘尼不得罵比丘。不得於白衣家說比丘破戒破威儀破見。比丘尼不應舉比丘罪,比丘得呵。比丘尼犯麁惡,應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半月行摩那埵已,應各二十僧中求出罪。比丘尼雖先受戒百歲,故應禮拜起迎新受戒比丘。」

次說四依法(應語言)。

「汝某甲聽!如來、應供、等正覺說是四依法。盡受依是出家受具足戒。依糞掃衣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長衣,劫貝衣、欽婆羅衣、俱捨耶衣、瞿荼伽衣、麻衣,應受。」

「依乞食法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長,得僧食、前食後食、請食,應受。」

「依麁弊臥具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長,菴屋、重屋、大小房、方圓屋,應受。」

「依下賤藥出家受具足戒。能持不?」(答言:「能。」)「若得長,酥、油、蜜、石蜜,應受。」(復應語言)「某甲聽!汝已白四羯磨受具足戒竟,羯磨如法。諸天龍神乾闥婆常作是願:『我等何時當得人身,出家受具足戒?』汝今已得。如人得受王位,汝今受比丘尼法亦如是。汝當忍易共語、易受教誡,當學三戒、滅三毒、出三界,成阿羅漢果。餘所不知者,和上阿闍梨當為汝說。」

第四、衣藥受淨法受持衣法(三衣道摽,賢聖同服。既異外道,又息貪瞋。解脫僮相,須加聖法反邪異俗,故制有三。又《多論》云:「為立義故,遮障寒熱,除無慚愧,為入聚落在道生善威儀清淨。方制三衣。尼制五衣,亦為斯立。」功能既然,體須依法。四如具足,方堪受持。一[毯-炎+旁]、二色、三量、四作。體謂十種之衣,異於草木皮髮捨墮邪命、毛[毯-炎+旁]錦綺皆不成衣。色謂壞色,非俗五彩,斑文綺繡亦不聽許。量謂三肘然五肘然。《多論》中二肘四肘之衣亦聽作安多會。作謂條齒有軌、縫刺如法。下二條數諸教並同。僧伽梨一,《多論》分為九品,若互增減成受有愆。彼著受用,律有誠說,護淨敬奉同之於塔,惡心毀壞得罪亦然。去即隨身,如鳥毛羽。教既繁廣,豈具言哉也)。

受安陀會法(律有獨受之文,今准作其對首)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安多會五條受。」(三說)

受欝多羅僧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欝多羅僧七條受。」(三說)

受僧伽梨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伽梨九條受。」(隨其條數多少稱之,三說)

受僧祇支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祇支如法作,我受持。」(三說)

受覆肩衣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覆肩衣如法作,我受持。」(三說)

捨衣法(應偏袒右肩,脫革屣,胡跪捉衣心生口言)。

「大德一心念!我此僧伽梨九條,今捨。」(三說。餘衣准知。心念受捨一同於此,但餘「大德一心念」一句。尼五衣等受捨亦同然)

受尼師壇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持。」(三說)

受鉢多羅法。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鉢多羅應量受,常用故。」

受藥法(患累之軀有所資待,無病憑食、有疾須藥。通論諸藥總分四種,要不獲已,故聖並開:一、時藥;二、非時藥;三、七日藥;四、盡形藥。前一時藥但有手受,後之三種有語手二受。《多論》手受有其五義,恐失手受故加語法。准《十誦》及論,具有語受之法。諸律皆無此文)。

受時藥(此律,時藥體分十種。《四分》五正及五非正並時藥攝。識名體已,心境相應威儀如法,依教而受。然此律中受有其四):一、身授身受;二、物授物受;三、手授手受;四、教取而食(謂施主情速不及受食,及惡賤比丘不肯親授,以食著地言可取食。亦聽以彼語即為受食)。

受非時藥法(謂菴婆果等諸八種漿,不雜時食。如法作淨,有渴等緣,然後如法。義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渴病因緣,此是菴婆果漿,為欲經非時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餘漿准此。若無渴病,犯罪)

受七日藥法(時諸比丘得風熱病。佛言:「聽以酥、油、蜜、石蜜等四種為藥,受七日服。」義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熱病因緣,此酥七日藥,為欲經宿服故,今於大德邊受。」(三說)

受盡形藥法(有諸比丘得秋時病。佛言:「應根果等藥及餘一切醎苦辛酢不任為食,有病因聽盡形服。」義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為氣病因緣,此薑椒盡形受藥,今欲共宿長服故,於大德邊受。」(三說)

長衣說淨法(長衣之體,據律唯二:若長三衣過十日者方犯捨墮,若長餘衣乃至手巾皆突吉羅。針三綖一,此等已外皆須說淨,不爾皆結。淨施有二:一者真實物付彼人,二者展轉稱名作法。強奪犯罪唯真實有,展轉稱名無強奪義)。

請施主法(真實淨主,律制簡擇一五兩二,如文具明。展轉,若准餘文,應求持戒多聞者充。律無請法,以義加云)。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請大德為衣藥鉢展轉淨施主。願大德為我作衣藥鉢展轉淨施主,慈愍故。」(三說)

正說淨法(若眾多衣物,段段說之;若束縛一處,亦得總說)。

「大德(長老)一心念!我此長衣,於大德(長老)邊作淨施。」(彼應問言)「長老!此衣於我邊作淨施,我持與誰?」(答言:「某甲。」彼應語言)「我今與某甲。長老若須,從彼取用,好愛護之。」(不應語所稱比丘知)

獨住作淨法(有比丘獨住房中,不知云何淨施?佛言:「聽作遙示淨施。」心生口言也)。

「我此長衣,淨施某甲,從彼取用。」(獨淨施法,至十一日復應如前法心生口言)「我此長衣,從某甲取還。」(然後更如前法淨施口言)

今粟淨施法(《薩婆多》云:「錢寶穀米,並同長衣,十日說淨。」《四分》云,當持至可信優婆塞所、若守園人所,告云):「此是我所不應。汝當知之。」

第五、僧等布薩法(託外為因、緣請而制。識相遵奉,遣犯僧持。《摩德勒伽論》云:「云何名布薩?捨諸惡不善法,證得白法究竟梵行。半月自觀犯與不犯,清淨身口。」)。

眾僧說戒法(律云:諸比丘欲莊嚴布薩堂,懸繒散花,施過中飲亦施衣物,又欲以偈讚佛法僧。佛言:「皆聽。若有種種福事應及時作。」聖教既然,特須敬重,各相勉勵准法修行。至布薩日,掃灑庭院裝飾堂中,說戒之座種種莊嚴。唱時至等,四種集僧,使眾咸知詳心赴集。然戒為淨法,非犯所聞,若有愆違悔令清淨,未遑懺洗聖開發露。今依次第具列軌儀)。

僧犯懺悔法(有一住處,布薩日,一切僧犯罪。佛言:應白二羯磨一人往他眾悔過,然後餘人向彼除罪。若不得爾,盡集布薩堂,白二置其犯,云)。

「大德僧聽!僧今皆有此罪(須陳名種),不能得悔過。今共置之,後當悔過。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僧今皆有此罪,不能得悔過。今置之,後當悔過。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置此罪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然後布薩,不應不布薩)

臨欲布薩時一人發露法(應向比坐心念口言)。

「我有此罪。(應說名種,不得直云此罪)說戒竟當悔。」(疑亦如是)

教誡尼眾法(尼稟礙形恒拘障累,闕其遊方諮受法訓。大聖悲鑒故制此儀,令尼詣僧請人教誡,僧差具德誨以未聞。然法有廣略,律教備明並合遵承,無宜怠廢。但今僧尼慢教,又具德者稀,廣誡之儀未聞行用,且施略軌以備於時。尼差使人詣僧請已,受囑比丘代某甲乞。此律尼法云:應於唱說不來諸比丘說欲清淨時,受囑之人應從坐起,在僧前立白言)。

「大德僧聽!某寺和合比丘尼僧,頂禮和合比丘僧足,乞教誡人。」(三說已,應至上座所云:「大德慈愍,能教授尼不?」若言不堪者,乃至二十夏已來,一一具問。若無有者,還至上座所白言:「遍問眾僧,無有堪者。」上座即應作略教誡法云:「明日比丘尼來,應報言:『昨夜為尼遍求,無有堪者。』語諸尼眾:『精勤行道,謹慎莫放逸。』」明日宣上座教告使尼。尼使還寺中集眾說欲,使尼問和合,宣上座教勅已,尼眾合掌恭謹聽受。應各云頂戴持,然後禮佛而散之)。

與清淨欲法(時說戒日,有病比丘不來。佛言:「應令柱杖人扶衣舁將來。若恐困篤,應取清淨欲來。若不能口語,若舉手、舉手指、搖頭、舉眼,得名身與清淨欲。若復不能,應輿到彼,令諸病者面向說戒人。若復不能向說戒人,應出界外布薩。若與尼等四眾、狂亂等三滅擯,此等並不名與清淨欲。若至僧中狂亂等起並名持欲,睡若忘得名持欲,犯突吉羅。」又僧斷事時起去,戒云:今聽諸比丘有事與欲竟去。應設威儀,對如法境,說云)。

「長老一心念!僧今斷事。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中與欲。」(不言三說,一說應得)僧中說云:「大德僧聽!比丘某甲,如法僧事中與欲清淨。」(一說)

轉與欲法(《四分律》云:持欲比丘自有事起不及詣僧,聽轉授與比丘。應作是言)。

「長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與眾多比丘受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中與欲清淨。」(彼至僧中但直說之)

告清淨法(佛言:「若說戒竟一切未起,有比丘來,若多若等,應更布薩;若少,應僧中胡跪合掌云:」)

「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清淨。」(文無,准說)

五種說戒法(如餘部說,八難餘緣開略說戒。此雖無緣,所開相似,一廣四略合為五說)。

一、說戒序已(應云)「諸大德!是四墮法,僧常聞。」(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提舍尼及眾學法,一一列名,言僧常聞之)三、說戒序、四墮、十三、二不定已(餘言:「僧常聞。」)。五、廣誦使周。

三人二三語布薩法(設威儀已合掌說云)「今僧十五日布薩,我某甲比丘清淨。」(三說)

一人心念布薩法(威儀同前)。

「今十五日,眾僧布薩。」(心念口言三說)

第六、僧等安居法(無事遊行,復踐物命,招譏廢道,事無過此。舉外況內,故制斯法)。

三語安居法(修設威儀,對如法境云)。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於此住處夏安居,前三月,依某僧伽藍(隨處稱之),若房舍壞當治補。」(三說。答言)「我知。」(律云:當依持律者安居。若處所迮閙者,應七日得往返處心念遙依。《四分》云:「夏中當依第五律師廣誦二部律者,若違波逸提。准律意應問云:」)

「依誰持律?」(答言)「依某甲律師。」(告言)「有疑當問。」(若非伽藍,須除房舍破修治之言。若後安居,唯稱「後三月」為異)。

心念安居法(准前三語,但除初句)。

受房舍安居法(時有分房舍臥具竟,不作心念亦不口言,生疑白佛。佛言:「為安居故受房舍敷具,亦成安居。」既言亦不心念,應有心念安居云)。

受日出界法(文言:長者請僧,懼不敢受,因致嫌呵。佛言:「若有請、若無請,須出界外,一切皆聽七日往返。」又諸外道欲祇桓中通水,王出征罰欲往諮啟,佛言:「若有佛法僧事、若私事,於七日外更聽白二受十五日夜、若三十夜。」約夜為數,不同他部。緣如緣非,教自明顯。重不重受,任依恒式。若有二難,聽破無罪。開無重故,夏不破成。或可准文,既許彼處受夏衣分,安居彼成義亦無失)。

羯磨受日法。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為某事欲出界行,於七日外更受(十五夜、若三十夜),還此安居。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為某事欲出界行,於七日外更受(十五夜、若三十夜),還此安居。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更受(十五夜、若三十夜)出界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三語受日法(律無受詞,准羯磨說)。

「長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為某事欲出界行,受七日法,還此安居。」(三說)

第七、僧等自恣法(共居習道或有愆違,故令夏三月最後日,於如法比丘眾塗地布草,於上自恣、請他舉罪)。

差受自恣人法(作相集僧,並依常軌。具五種德應差令受,謂不隨欲、恚、癡、畏,知時非時。若二若多,文中並許)。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能為僧作自恣人。僧今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能為僧作自恣人,僧今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差某甲某甲作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五德被差已單白攝眾法(以諸比丘雜亂無次自恣前後,故制作白。俱設威儀)。

「大德僧聽!今僧自恣時到,僧和合作自恣。白如是。」(然後俱下,胡跪自恣)

正自恣法。

「諸大德!若見我罪、若聞我罪、若疑我罪,憐愍故自恣說,我當見罪悔過。」(三說)

略自恣法(以諸白衣欲布施及聽法,諸比丘自恣淹久,致彼譏呵。因開除上八人一一自恣,自下同歲同歲一時自恣。餘緣八難,他部所開。簡德差人如前,已辯五德被差已,應起白眾云)。

「除上八人,自下同歲一處坐自恣。(若自恣猶遲,應白眾云也)。各各相向自恣。」

四人已下自恣法(自恣法中雖無此文,准於布薩及他部說。三語、心念亦通有云也)。

四人對首自恣法。

「三大德一心念!今日眾僧自恣,我某甲比丘清淨。」(三說。人各施設表己清淨,應他自恣。三人二人亦如是)。

一人心念自恣法。

「今日眾自恣,我心念受自恣。」(三說。其說欲如前布薩,俱改「自恣」為異。《僧祇》自恣不聽說欲,恐避舉罪故。今不同之)。

尼差人自恣法(佛言:「比丘尼不得共比丘自恣。應先集眾自恣,然後差人就比丘僧請見聞疑罪。」《四分》云:「若僧尼滿五不至自恣,然後差人就比丘僧請見聞疑罪。」《四分》云:「若僧尼不滿五,至自恣日,比丘尼至比丘所禮拜問訊。」義准若各滿五,應集僧索欲,問緣,答云:「差自恣羯磨。」應云)。

「阿姨僧聽!今差比丘尼某甲,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請見聞疑罪。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阿姨僧聽!今差比丘尼某甲,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請見聞疑罪。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差比丘尼某甲,為比丘尼僧故往大僧中請見聞疑罪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四分》云:「被獨行無護者,應差二三尼為伴。」此律云:彼尼至比丘僧已,偏袒右肩,脫革屣遙禮僧。然後入僧中,合掌白言)。

「某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頂禮和合比丘僧足。我等比丘尼僧和合,請大德僧自恣說見聞疑罪。」(如是三請已良久,若無人舉者,眾中上座應告使人言)

「比丘尼眾三請見聞疑罪。徒眾上下各默然者,實由尼眾如法行道。謹慎莫放逸。」(使尼禮拜辭退。至本寺已,集尼眾等傳僧勅,如教誡中說)。

第八、受施分衣法(著糞掃衣,聖先讚歎。因耆域請,受家施衣。但糞掃衣既無施主,約緣有十;家施衣者約心差別,文分九種)。

一、界得施(謂施主心約界而施,還隨施意與界內僧)。

二、要得施(謂異處僧),安居共要一處得施(兩界共分。後有施物,隨要而受)。

三、限得施(謂施主心摽,人數定故。律文言:施如是人)。

四、僧得施(謂施普通十方凡聖。心既彌廓,福亦弘多。還據本心,四方僧受)。

五、現前僧得施(施主對面約境為定)。

六、安居僧得施(無心擬施此安居僧)。

七、二部僧得施(施主本意施二部僧,縱數多少皆中為分。若唯一部,一部受之。《四分》文中乃至無一沙彌,比丘分。無一沙彌尼,比丘應分。義應准彼。即亡人衣物,佛判屬僧二部,互無隨一攝。雖無施主,亦此中收。分攝方軌,具如下列)。

八、教得施(施三教僧非如是因)。

九、人得施(施主自云施某甲人。以前九施唯局內眾,內眾之中該於僧別及時非時,僧得一種。若是常住將入四方;若非常住,約此宗中直爾分之,不須羯磨。故文云:有一住處非安居時得施僧衣,作是念:「佛說四人已上名僧。我今一人不知云何?」佛言:「應受持,若淨施人。若不爾,餘比丘來應分。」此既一人言受持等、不云心念,明縱有僧亦無羯磨。又云:有一人處僧得可分衣,一比丘持至戒壇上獨取受持。佛言:「不應爾,犯突吉羅,現前僧應分。」若依餘部,僧伽羯磨。以物既施僧,分須僧法;三人已下對首等分。杖既齊金准用無爽,餘之八種並直分之。約事雖殊,皆無羯磨)。

分亡比丘物法(脫俗樊籠清升入道,內蘊聖戒外飾聖儀,為代福田堪消物供。養利既依僧得,身亡還以入僧,即同非時僧得施攝。但教分開制、物異重輕,兩僧分攝具有明軌,欲顯其相須作十門)。

一、同活共財(結要共財俱為物主,隨身已外皆合中分。如有不怕准數科結。共居同活通局有殊,則住在者籌量處分,必須明審依教據情,若涉私曲便招二損)。

二、負債徵償(若負他物理合先償,若他負物徵取分攝。若輕重相當二僧隨入,互得輕重亦依其本)。

三、囑授成不(亡人臨終以物與人,言囑手受並有成不?諸部共顯,其相可知。此律所明其唯二種:與已、持去。即彼人如在本處,須僧作法。故律云:若生時不以與人,現前僧應分。若以與人未持者,僧應白二羯磨與之。作法云):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於此命過,生存時所有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今與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於此處命過,生存時所有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今與某甲。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作此法已。物付彼人)

四、分物時處(時謂殯送已了,處謂大界之中。《僧祇》云:「若比丘死,弟子不可信者,應持戶鉤付僧知事,然後供養舍利。」《母論》云:「先將亡者律殯,送後取亡者物著僧前,集僧分之。」此律云:一比丘持至戒壇上獨取持。佛言:「犯告。現前僧應分。」)

五、斷割輕重(欲斷輕重,先令捨物。故《四分》云:「彼持亡者物來在眾中,當作是言。義准應設威儀已胡跪合掌白云:」)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此彼)命過,生存時所有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三說)「我比丘某甲,今捨與僧。」(如是捨已應正處分。律云:有一多知識比丘命過,其物甚多。佛言:「若生時已與人,應白二羯磨與之。若不與人,有可分、不可分。可分者,若婆那衣、蘇摩衣、劫貝衣、拘執毛長五指、三衣、若下衣、舍勒單敷、若襯身衣被坐具、針綖囊漉水囊、大小鉢戶鉤,如是等現前僧應分。若錦綺毛[毯-炎+旁]氈拘執毛過五指、雨浴衣蚊厨、經行敷遮壁虱、坐臥床床踞,除大小瓦鉢澡灌,餘一切瓦器,除大小鐵鉢戶鉤截甲刀針,餘一切鐵器,除銅揵鎡銅[金*沙]鑼成眼藥物,餘一切銅器,若傘蓋錫杖,如是等是不可分,應屬僧。」但凡軀有待資具極多,隨身所用事物繁雜,文准梗概豈盡資緣?對事准文可為輕重。諸部斷決乖互極多,但據宗文以為准的。廣如儀述不可窮言)。

六、量德賞物(律云:有一懶墮比丘,不佐助眾事、不供師長。病無人看,委臥糞穢中。世尊窮為洗浣除穢扶持,安慰說法離垢證道。因告比丘:「汝等無有父母,不自相看,誰看汝等?」因制師弟更相瞻視,無師弟者勸喻次差。然病者有難看、瞻病德有具不具。難看有五種:一、不能善量食;二、不服所宜藥;三、不說病狀;四、不從人教;五、不觀無常。易看反之。不能看病有五種;一、不知所宜藥;二、不能得隨病食;三、不能為病人說法;四、惡厭病人便利吐唾;五、為利故不以慈心。能者及說,餘部所明大概如此。對眾撿問量德具已,然後賞之。若為病人經理湯藥,身雖在外亦須依賞)。

七、正明賞法(餘律所賞,三衣六物或以殘藥。此律唯以衣鉢與之)。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三衣鉢現前僧應分。今以與看病人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命過,三衣鉢現前僧應分。今以與看病人某甲。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與某甲比丘衣鉢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三衣鉢等或具,隨有賞之。比丘尼命過,應與二人。若持尼命過,應與三人,各謂當眾。餘眾縱看,不得輒賞,勞不滿故。謂教並然,縱賞下眾,等具人分)

八、正分輕物(律云:分物無羯磨法。准前僧得,似直分之。以其此已屬僧,僧分已物不更別屬。知用何法?答以此與於別人,文加白二,以此僧物不屬別人。若不用法,何輒囑彼?故賞看病人及屬受與人。物少不分併與一人,皆有羯磨。又准餘律咸皆白二。以此僧物並屬四方,若非以法定之,現前僧云何能攝?然准文行事取捨不同,或一二三局能備述辭。詳文定理二法為長:一即差人、二即分付。雖非己部終為[疊*毛]准用無失,故具列之。若有五人,須作兩重白二:一者差人、二者分付。若但有四,不合差人,准《毘尼母論》直作分付一法)。

差分衣人法(物既屬僧,僧差作分,若非羯磨事無由辦,故文中分臥具人、差受請人、守物人等咸有差法。《四分》差人亦同。於此義准云)。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能為僧作分衣人。僧今差某甲作分衣人。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能為僧作分衣人。僧今差某甲作分衣人。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差某甲作分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以物付分法。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於(此彼)命過,生存時所有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僧今持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於(此彼)命過,生存時所有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僧今持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忍持與比丘某甲,某甲當還與僧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四人直分法。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於(此彼)命過,生存時所有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於(此彼)命過,生存時所有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分是衣物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欲賞看病人,應三人口法和,以衣鉢物與之。應云)

「諸大德!某甲比丘命過,以衣鉢物與看病人某甲。」(三說。二人和賞亦如是)

眾多人三語分衣法。

「二大德!某甲比丘命過,若衣非衣,應屬我等。」(三說。餘二人亦如是。二人分衣亦如是也)。

一人心念分衣法。

「某甲比丘命過,若衣非衣,皆應屬我。」(三說)

併與一人法(律云:若衣少不欲分,應白二與一無衣比丘)。

「大德僧聽!此僧得衣若非衣,今併與某甲比丘。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僧得衣若非衣,今併與某甲比丘。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衣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亡人衣物,義亦應爾也)

九、二眾互攝(文言:若有比丘住處,非安居時比丘命過,無比丘,比丘尼應分。若比丘尼住處,非安居時比丘尼命過,無比丘尼,比丘應分。安居時亦如是。僧得施物亦如是。《四分律》中乃至無一沙彌,比丘尼應分等,如前已說。彼律又云,若無住處僧尼命過,出家五眾先來者與。若無來者,送與近處伽藍)。

十、諸部雜明(諸部受分,大論十種:一、糞掃取,如此律水漂死者。二、見前取,如《十誦》學悔人守戒共住互死者。三、同見取,如《四分律》二部互死。四、功能取,如《四分律》二舉死同入羯磨舉僧。五、二部取,如《四分律》無住處死。六、面所向取,如《論》二界中死。七、入和上,如《僧祇》沙彌死。八、入所親白衣,如《多論》滅擯人死。九、隨所得取,如《十誦》寄人等。十、羯磨取,如餘律,在眾死。此律應同)。

第九、懺悔諸犯法(夫業如幻化性相無定,遇緣而生無而忽有,逢緣而滅有已還無。若不深生愧恥悔責前非,經百千劫終不失滅,時熟緣會必當現受。若悔恨徹心剋己修改,一念之頃消滅無餘。故《未曾有經》云:「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如炬消闇。」又《業報差別經》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又《涅槃經》云:「若人修習身戒心慧,能令地獄重苦現世輕受。」聖教既繁,曷能備述?然犯有性遮,悔分理事,二懺之中又分大小。若修明慧觀我法空,福體尚無罪何容有?此理約機自含大小。大乘事懺方軌不同,觀禮佛像、誦持神呪,罪無輕重亦盡消滅。律中事懺但清違教。上來所列條貫各殊,既沒根機任情所好。然律宗事法但取見聞,既破律儀終須軌定,於戒有犯必依法懺。然教法該羅無簡凡聖,今依輕重各具陳之)。

懺悔波羅夷法(犯波羅夷名壞根本,折石斷首豈更生全?大乘懺中雖云除滅,然於宗法永無僧用。此既本禁,不類餘愆,特須謹剋碎身堅護。但凡情易逸對境容虧,若無一念覆藏,律中許其改悔。但可清其犯業,僧法豈得預哉?犯悔既稀,具如鈔說)。

懺悔僧伽婆尸沙法(既曰刑殘,隣於斷命。要憑清眾,業累方除。覆等四法文中具顯,自部他部咸有軌儀。法既繁多,此豈能盡?臨機行用別有鈔文)。

懺偷蘭遮法(此罪約緣,通因及果。因果輕重,又分三品。如破法輪僧、盜食盜四錢等,及初篇重因,名為上品,應僧中悔。若破羯磨、盜三錢已下、互有依觸,及初篇輕因、一篇重因,名為中品,應對二三人悔。若食人肉、用人髮等,著外道衣,及二篇輕因,名為下品,應一人前悔。前對僧中,先應三乞別請懺主,單白和僧三說而悔。若二三人,除乞反白,加問邊人一人。一人又除問邊人一白。餘詞句如懺波逸提中說,唯罪名有異。事既稀簡,略辯大綱,臨機行用,鈔中詳委)。

懺波逸提法(捨墮因財以成,單提不局衣犯。別論捨雖異據,墮即同三十。懺通僧別,單提唯對別悔。故分先後,義在於茲)。

先懺捨墮對僧作法(文云:應捨與僧,若一二三人,不得與餘人及非人。捨已應懺悔。若不捨而悔,其罪益深。《四分律》中有其四法:一捨財、二捨罪、三還財、四不還財結罪。罽分俱[疊*毛]准用無失。今依前三辯儀戒)。

一、捨財(此捨財中須識五法:一捨財心,謂以貪心取此物,違教成業,當苦報。聖應所制,真實不虛,若不懺除,當來定受。如是思已,於此財物生極厭心,永以捨棄必無餘悋。二、所捨財,謂衣鉢藥寶等但制捨者,皆須總集而盡捨之。三、捨財境,謂僧等三。謂《四分律》云:「不得別眾捨,若捨不成,突吉羅。」四、捨財威儀,謂敷尼師壇,脫革屣作禮,互跪合掌。若對小者,不須禮拜。五、捨財法,對僧者應云)。

「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故畜(若干)長衣,犯捨墮。(或離衣等,隨事稱之)是衣今捨與僧。」(一說。如是捨已,即付與僧。對下境,詞句亦然,但改初後二言為異也)

二、捨罪(對僧懺悔罪須具六法:一乞、二請、三白、四悔、五誡、六受。此之六法諸教互明。必須周具,方成悔過也)。

一、對眾陳乞(具修威儀胡跪合掌)「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故畜爾所長衣,犯捨墮。是衣已捨與僧。今有(若干)波逸提罪,從僧乞懺悔。願聽我某甲比丘懺悔,慈愍故。」(三說)

二、請懺悔主(夫懺悔主必須清淨。彼自有縛,豈能解他?時為重病無清淨人,初開不同犯,後開同犯作)。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請大德作波逸提懺悔主。願大德為我作波逸提懺悔主,慈愍故。」(三說)

三、單白和僧(既對清眾,義無輒受,故須諮白。取眾情和,方便如常。答云:「受波逸提懺悔羯磨。」)。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畜長衣,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是中有波逸提罪,今從僧乞懺悔。我某甲受某甲懺悔。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眾既和許,告示可爾)。

四、正懺悔除罪(畜長之過數類稍多,或一二三乃至於九,犯於名種惟吉與提,六是從生、三為根本。今依次第略顯其相。第一、且如畜一長衣犯提罪,識知是罪作覆藏心,清淨人同界而宿,即犯覆藏突吉羅。此一品罪隨衣而生,約位總定名覆藏罪。但覆藏吉羅亦須發露,而隱不發露亦生覆藏,以覆藏而生,名隨覆藏突吉羅罪。此一品罪亦隨夜生。顯數雖多,總名隨覆。上三品罪,一提、二吉。提為根本、吉羅從生。覆即二三,不覆但一。第二、犯長之衣舉體生過,若其著用即犯吉羅罪。據於心脫即無過,隱而不發亦有覆藏,如前三品輕重為異。第三、犯前諸罪,經僧說戒三問不發,犯吉羅。二覆從生亦同於上。上來二三合成九品,有具不具,據事而思。行懺之人特須明識,稱名歷數厭而生愧,立對治道謹剋身心,詞句無亂方成懺悔,先輕後重次第而除,二件標牒方盡其類。第一先懺三位、覆隨覆六,以其種類輕重同故。第二懺著用默妄二根本吉。第三懺犯長之提。據事雖然,今明軌則先辯懺提、餘次輕者,准此而用。文云:犯罪比丘應偏露右肩胡跪合掌。餘文對大,須具五法,此加露肩,總成六法也)。

「大德!我某甲,故畜(若干)長衣犯波逸提罪,向大德悔過。」(三說。諸部更有餘詞,據宗但合如此)

五、戒勗令斷(彼應問言):「汝自見罪不?」(答言)「我自見罪。」(彼又問言)「汝欲悔過耶?」(答言)「我欲悔過。」(彼又語言)「汝後莫作。」

六、承受立要(應答言):「爾。」(或言)「頂戴持。」(上來至此,名懺悔竟)

三、還衣(若對僧捨,須僧還衣;對別人捨,別人還之。良以罪累已除,身心清淨堪消物養,為資道緣故。《四分》云:「僧應還此比丘衣白二羯磨。若其不還及故壞等,皆突吉羅。唯除五敷、二寶及七日藥,此八無還。」《四分律》中,錦縟斬壞亦無還法。然彼僧還有其兩種:一、即坐轉付,謂眾僧多集,或此比丘有因緣欲遠行。僧應問言:「汝此衣與誰?」隨彼說便與。若無此二緣,明日直還。二、即坐直付,謂不須經宿故付之。然有五人得作轉還,若但四人唯得直付,三人已下作口法還)。

即坐轉付法。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故畜(若干)長衣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僧今持是衣與某甲比丘,某甲當還此比丘。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故畜(若干)長衣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僧今持是衣與某甲比丘,某甲當還此比丘。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持是衣與某甲比丘,某甲當還此比丘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即坐直付法。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離僧伽梨宿(餘衣隨稱),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僧今持是衣還某甲比丘。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故離僧伽梨宿犯捨墮。此衣已捨與僧。僧今持是衣還某甲比丘。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持此衣還某甲比丘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羯磨竟,以衣付彼)

對眾多人捨懺法(捨財同上,須口和餘人,不用單白。餘可准知之)。

受懺口和法。

「二長老聽我受某甲比丘懺悔者,我當受。」(受懺還衣,可准前用)

對一人捨懺法(應將比丘至自然界或戒場上,集所犯財勿使遺落,具修威儀同上僧法,但稱境有異。既唯獨一,不須口和。正懺還衣亦准而作)。

懺二根本突吉羅(應請懺悔主,如前威儀說)。

「大德!我某甲,犯著用不淨衣,及經僧說戒默妄語,並犯突吉羅罪,各不憶數。今向大德悔過。」(餘誡受等准前可知)

懺覆藏及隨覆藏突吉羅法。

「大德!我某甲,犯故畜長衣波逸提罪,及著用不淨衣經僧說戒默妄語突吉羅。各有覆藏及隨展轉覆藏突吉羅罪,不憶數。今向大德悔過。」(餘三問答准前而說)

懺單波逸提法(摽名為異,懺法同前)。

懺波羅提提舍尼法(請懺悔主,修威儀同前。諸犯摽罪為異也)。

「大德!我某甲,犯從非親里比丘尼自手授食波羅提提舍尼罪(若干)。今向大德悔過。」(餘三問答同前)

懺突吉羅法(律云:高下著衣等,若不解不問而作者,突吉羅。若解不慎而作,亦突吉羅。此二種吉,應無輕重,齊責心懺。若解,輕戒輕人而作,犯波逸提罪。懺此提罪,同前可知。責心吉羅,不須對境,應具威儀已云)。

「我某甲,犯高下著衣突吉羅(若干)。今自責心懺悔過。」(一說)

第十、雜行住持法(止作具修,自他並利,教行因果據要陳之。先述當宗,後障異部之說)。

作六念法(律云:比丘應知月半月日數、知布薩日,悔過清淨。又云:應先心施食,若不念施人而食,突吉羅。然文散落而不次第。六念之軌出在《僧祇》,今依彼文,義准為法。既恒須作,故錄在初)。

第一、念知日月數(應云):「今朝黑月小一日。」(乃至十四日。若大言大。白月恒大而無小,可隨稱之)。

第二、念知食處(若常乞食,應云):「我常乞食。」(若食僧食,應云)「我食僧食。」(若食自食,應云)「我食自食。」(若受人一請,欲自赴者,應云)「我食某甲家食。」(若受多請,不能遍赴者,應自赴一請,餘者施與人。施之人,比丘、沙彌但得。應對所施人作法囑云)。

「長老!某甲檀越施我五正食。我有因緣不得往,今以施汝。」(若時逼促無人可施者,律開心念施人。應作念云)。

「我請分與某甲比丘。」(若有背請緣,亦隨事說之。若無定食處,應云)「我不背請食。」

第三、念知受時夏數(應云):「我於某年月某日時一尺木(若干)影,受具足戒,無夏。」(一夏、多夏,隨數稱之)

第四念知衣鉢受淨(應云):「我三衣、鉢具足。並受持長衣,並說淨。」(若闕衣鉢,或未受持、未說淨等,念持念說隨事稱之)

第五念知身強羸(應云):「我今不病堪行道。」(若有病應云)「我有病須療治。」

作殘食法(佛言:「持食著鉢中,手擎對未足食比丘,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作是言。」)。

「長老一心念!我某甲食已足,為我作殘食法。」(彼比丘為取殘已,問言云)「是食與我耶?」(答言):「與。」(便為食少許,餘殘還之者。若都不食,但取已還之。語言)「此是我殘,與汝。」(亦名殘食)

白同利食前後入聚落法。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先受某甲請。今有某緣事,欲入某處聚落至某家。白大德知。」

白非時入聚落法。

「長老!我非時入聚落(《十誦律》云)至某城邑聚落某甲舍。」(前人答言)「可爾。防護。」

販賣求利法(律云:若比丘欲貨易,應使淨人語言)。

「為我以此物貨易之。」(又應心念)「寧使彼得我利,我不得我利。」(若自貨易,應於五眾中。若與白衣貨易,突吉羅)

弟子欲辭行和上量宜法(若路有疑怖;或行伴無知,不知誦戒布薩羯磨;或彼方乞食難得持法律解律儀人、若好鬪訟希破僧事;若彼方得病,無隨病食藥、無看病人。諸有一事,皆勿聽去。弟子強去,得輕師波逸提。和上若不籌量聽去,得突吉羅罪也)。

持律比丘來承迎祇供法(佛言:「今為諸比丘結初應學法。若聞持律者來,不應避去,應為掃灑整理屋舍及臥具,半由旬迎。疑難要當出,代擔衣物、辦水具。中設過中飲,應請說法。若實求解,應如法說。若觸惱問,即不應答。旦為設前食後食,為求留安居。復應為求施衣檀越。應如是供養。若不爾,突吉羅罪。」)。

持律比丘有七種宜(一、多聞諸法;二、能籌量是法非法;三、籌量比丘尼;四、善攝師教;五、若到他處所說無畏;六、自住毘尼;七、知共不共戒之)。

應說戒人法(有一住處,跋難陀為上座,眾僧請說戒。答曰:「誦忘。」諸比丘言:「若忘,何故在上座處?」以是白佛。佛言:「上座說戒,若不說,突吉羅。」不知齊幾為上座?佛言:「於上無人,皆名上座。」)。

僧尼二眾尊卑禮敬法(佛言:「從今聽諸比丘隨次禮上座。諸比丘尼禮一切比丘,亦隨次相禮。式叉摩那禮一切比丘、比丘尼,亦隨次相禮。沙彌亦如是。沙彌尼禮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亦隨次相禮。禮敬之法,聽比丘尼去比丘不近不遠,合掌低頭,作是言:『和南。』」《四分律》云:「塔亦應禮。」佛言:「食時、歠粥時、噉果時、經行時、不著三衣時、闇時、不共語時、相瞋於屏處,此等皆不應禮,犯者突吉羅。五羯磨人、被舉、不共語、本言治、狂心、散亂心、病壞心、別住、行摩那埵、本日、阿浮呵那,皆不應禮。」)。

淨五生種(根接節果子)。若食果,應五種淨(火淨、刀淨、鳥淨、傷淨、未成種淨)。若食根,應五種淨(剝淨、截淨、破淨、洗淨、火淨)。若食莖葉,應三種淨(刀淨、火淨、洗淨。於聚一器中,若淨,一名為總淨之)。

著衣高下法(佛言:「著下衣,從脚跟下上量一搩手,左掩其上,兩邊兩攝,當後兩攝之。」)。

受請應供法(時有長者請佛及僧。比丘問佛:「若人請僧,為請誰?」佛言:「若正趣正向人皆已禮請。雖非正趣正向,若為解脫出家,若坐禪人、若讀誦經人、若勸作眾事人,除惡戒人,餘一切僧皆應食。若請僧,應二眾食:比丘及沙彌。若請二部,應五眾食。」)。

四方眾僧有五種物,不可護、不可賣、不可分(一住處地、二房舍、三須用分、四果樹、五花果,一切沙門釋子比丘皆有其分。若護、若賣、若分,皆偷蘭遮罪)。

佛告諸比丘:「汝等各當繫念在前,自防護心。」(何謂繫念?謂行四念處。觀內身,觀除無明世間若護,觀外身及痛、心、法亦如是。何謂在前?所謂若行、若立、若臥、若睡若覺、若去若來、前後瞻視、若屈申俯仰、若著衣持鉢、若食飲便利、若語若默,常其心。此是我教。)

佛告諸離車:「世有五寶,甚為難遇。」(一、一切諸佛世尊;二、善說佛所說法;三、聞法善解;四、如聞能行;五、不忘小恩)

供養父母法(佛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擔父、右肩安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