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論
作者:李翱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636

中才之人,拘於書而惑於眾。《傳》言「違眾不祥」,《書》曰「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翱以為言出於口,則可守而為常。則中人之惑者多矣。何者?君子從乎道也,不從乎眾也。道之公,余將是之,豈知天下黨然而非之;道之私,余將非之,豈知天下謷然而是之。將是之,豈圖是之之利乎;將非之,豈圖非之之害乎?故大道可存,是非可常也。小人則不然,將是之,先攫其利己;將非之,先怖其害己。然則遠害者心是而非之,眩利者心非而是之。故大道喪,是非汨,人倫壞,邪說勝。庸可使眾言必聽,眾違必從之耶?且夫天下蚩蚩,知道者幾何人哉?使天下皆賢人,則從眾可也;使天下賢人二,小人三,其可以從乎?況貪人以利從,則富者之言勝;柔人以生從,則威者之言勝;中人以名從,則狷者之言勝。而君子之處眾,則諄諄然如愚,怡怡然如卑,當言而默者三,遊同而器異則默,待近而責遠則默,事及而時未則默。小人俱不然。所以君子慎言,而小人飾言,君子俟時,而小人徇時也。然則君子默於眾,小人默於獨,皆事勢牽之,豈心願耶?學而從之者,得以擇之矣。嗚呼!治世少而亂世多,賢一伸而邪百勝,在上者言貴和而不貴正,在下者言貴從而不貴得,設使一室之中,一人唱而十人和,一人訥,則雖欲言之,群而訧之矣。是則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從道而罹怒乎,寧違道而從眾乎?斯所謂辨難易而權是非矣。或曰:「眾可違而不可從,可知乎?」曰:未也。君子怯於名而勇於實,吾非眾之首,眾非吾之從,君子完其力而已,則奚以違。理不吾之問,辭非人必從,君子耳其聲而已,則奚以違?所謂君子者,進退周旋,群獨語默,不失其正而不罹其害者,蓋在此而已矣。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