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淵鑑𩔖函 (四庫全書本)/卷335

卷三百三十四 御定淵鑑𩔖函 卷三百三十五 卷三百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淵鑑類函卷三百三十五
  州郡部二河南道 關内道 河東道 河北道隴右道 山南道 劒南道 淮南道江南道嶺南道
  河南道一
  原案河南道者即禹貢豫徐青兖四州之域案尚書兖州西北距河謂古九河也九河塡塞今之河北博徳滄棣等州即古兖州之地今為河北道矣北距河東至海南及淮西至荆山盡其地也  河南府周地也風雨之所交也隂陽之所和也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昔周公營洛邑至平王居之 宋州宋地也古豫州域古商丘也閼伯之墟周封微子是為宋也漢書地理志云房心為豫州宋之分野漢代梁孝王都之 青州齊地也古爽鳩氏之墟周封太公於營丘為齊也今臨淄縣 兖州魯地也魯今曲阜縣也漢書地理志云奎婁為魯屬古徐州古少昊氏之墟周封周公後為魯侯陳州陳地也古豫州域平王東遷鄭武公居之今鄭其後
  韓哀侯滅鄭而居其地韓貞子初都河之平陽哀侯徙北焉東自豫許略
  汝鄧靣西得河南府之陽翟福昌新安盡韓地也案漢書地理志陳韓鄭並角亢氐之分野 汴州魏地也魏初居河北魏絳徙居安邑惠王以安邑近秦乃徙都焉今汴州大梁城是也得河南滑州之境分得韓之鄭豫等數州之東界屬於魏也地理志云魏觜觿參之分野
  河南道二
  原帝臺 天室山海經云鼓鐘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也郭璞注云舉觴燕㑹則於此山也在伊闕西南 史記曰周武王曰我南望岳鄙粤瞻伊洛無逺天室營周居於洛邑而後去之 馬坂龍門戴延之西征記曰次前至黄馬坂去計素緒十里 易乾鑿度曰禹鑿龍門闢伊闕 邙
  阜 洛川西山記邙山西連東垣亘阜相屬 曹植洛神賦曰容與乎陽林流盼乎洛川 八關 四塞酈道元水經注曰漢靈帝以何進為大将軍将五營士屯都亭置伊闕函谷廣城大谷轘轅旋門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 洛陽記曰左成皋右函谷前有伊闕却背孟津此四塞之固 轘轅郟鄏闞駰十三洲志曰轘轅道凡十二曲也今在緱氏縣東南 左傳曰成王定鼎於郟鄏
  九坂 三川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升九坂郭璞注新安縣十里有九坂 史記曰秦襄公初以周地置三川郡 金谷 銅駞郭縁生述征記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源南流經此谷注糓水 華延雋洛陽記曰兩銅駝在宫之南街東西相向髙九尺謂之銅駝街 三塗 九谷左傳曰四岳三塗九州之險晉杜預釋例曰三塗陸渾山名 張衡東京賦曰濯龍芳林九谷八谿方湖 曲洛酈道元水經注曰華林園景陽山北經方湖湖中趣御座石前建蓬萊山 穆天子𫝊曰東遊於黄凙宿於曲洛 SKchar澤 芝田劉澄之宋永初山川記曰SKchar澤地名去王城二十四里 曹植洛神賦曰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 以上河南府 牛蘭 狐聚酈道元水經注曰牛蘭水出魯陽縣北牛蘭山 漢書曰梁縣有𢠸狐之聚 黄陂 白水水經注曰黄山積為黄陂入白水亭城西南 以上汝州 虢國 虞城漢書曰陜州虢國也 又曰周封太伯後是為虞公謂之虞城 茅津 柏谷杜預云茅津在太陽縣西 漢武故事曰帝微行至於柏谷以上陜州 石隄 金匱水經注曰石隄山下有祠遁甲開山圖曰熊耳山有金匱石室 鳩里 鴻關漢衛太子東走西湖藏金鳩里水經注曰漢闕亭東有鴻關以上虢州 北利 西平十三州志曰北利城今在上蔡崔鴻後燕書曰西平縣屬汝
   龍泉 羊澗後漢書曰平興泉有二龍焉 十三州記曰武帝時有白羊出谿澗中以上豫州 西唐 南郭後漢書曰髙鳯隱西唐山 周地圖記曰後魏於南郭城中置南陽郡 蓼國 謝城漢書曰湖陽縣故蓼國 荆州記曰棘縣有謝城 以上唐州 胡國 陶丘漢書云汝隂縣故胡國 晉書曰汝隂縣有陶丘鄉 汝墳 潁浸毛詩曰汝墳道化行也 周禮曰正南曰荆州其浸潁淇 以上潁州 炎都 楚徙帝王世紀曰神農初都陳 漢書云楚頃襄王東徙於陳 鷄水 狐丘水經注洧水南出謂之鷄籠水左𫝊楚侵陳克狐丘 汝上陳州 二潁 五都成公綏賦曰俯臨二潁 魏略曰以長安
  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 方城 曲洧左傳曰楚國方城以為城又曰諸侯伐鄭至於曲洧 以上許州 蕩渠 原圃水經注曰隂溝出陽武縣之蕩渠 左傳曰鄭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圃 踐土 鴻溝左傳晉文公作王宫於踐土注云鄭地 漢書於滎陽下别河東南為鴻溝 以上鄭州 逢澤 汴渠漢書曰逢澤在開封東北史記曰秦孝公使公子㑹諸侯於逢澤 西征記曰倉垣城南臨汴渠 羊湖 沙海述征記曰汴南董生引汴水自羊湖戰國䇿曰梁君欲得九鼎謀於沙海之上為日久矣 以上汴州 金隄 石濟漢書曰河
  決東郡所築號曰金隄 述征記曰河有一積石謂之石濟 蒲邑 桃城左傳曰齊侯衛侯胥命於蒲注曰蒲甯殖邑也 續漢書曰桃城在燕縣南 以上滑州 譙國 瀨鄉晉書曰譙國魏明帝分置 瀨鄉記云老子祠在瀨鄉 麥丘 桑邑桓譚新論曰齊桓公行見麥丘人 水經注曰山桑邑俗謂之北平城 以上亳州 商丘 景亳左傳曰閼伯居商丘又曰湯有景亳之盟 棘壁 桐門漢書曰呉楚七國反先擊破梁棘壁 左傳曰楚圍
  宋門於桐門以上宋州 清水 梁山述征記曰鉅野縣有清水又曰梁山漈清水更屬岱宗 無盬 陽穀漢書云無盬縣近東平國 左傳齊侯㑹於陽榖 以上鄆州 渮澤 葵丘尚書曰導菏澤被孟瀦 左傳曰齊桓公㑹諸侯于葵丘 五丈 三鬷水經注曰渮水俗謂之五丈溝 尚書曰湯遂伐三鬷 以上曹州 穀林 瓠子吕氏春秋曰堯葬穀林 漢書曰河決瓠子堤 以上濮州 秦亭 盧邑左傳曰魯築亭於秦杜預注云范縣西北有秦亭 又曰髙弱以盧叛杜預注曰盧齊髙氏邑 狼水 魚山水經注曰狼水出大鑑山狼谿西北流經穀城西 漢書曰武帝瓠子歌曰吾山平兮鉅野溢注吾山即魚山也西征記魚山北臨河以上濟州 萊邑 蒲臺水經注曰萊蕪縣昔齊景公滅萊萊人播北谷邑落荒蕪故曰萊蕪 三齊略記曰海側有臺髙八丈秦始皇於臺下縈蒲繫馬因名蒲臺 甲山籠水水經注曰萌水出於甲山 述征記曰梁鄒城西有籠水或云齊之孝婦涌泉發於宅内以籠覆水所以名曰籠水以上淄州 濟河 洙泗尚書曰濟河惟兖州禮記曽子謂子夏曰吾與汝事夫子於洙泗之間 鳬嶧 龜𫎇毛詩曰保有鳬嶧遂荒徐宅 又曰奄有龜䝉遂荒大東 以上兖州 石堰 金輿晏謨齊記曰石塞堰武帝時造 述征記曰朗公金輿山孤峰瓌秀實神嶺也 華泉 歴井左傳曰逢丑父使齊頃公下如華泉取飲 續征記曰歴山有井無底與城西南涌泉相通 以上齊州 郳城 費邑左傳曰郳黎來朝杜預注曰東海昌盧縣東北有郳城 又曰費伯帥師城郎瑯琊費縣也後為季氏邑 大峴 叟岡伍緝之從征記曰大峴直度山二十五里澗壑洞地崖坂峭曲四嶽三塗不過是也 水經注曰小叟 -- 臾 ?岡有水二源䨇㑹東導一川以上沂州 表海 營丘左傳曰吴季札聞歌齊之聲曰表東海者其太公乎 史記曰武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也 天齊 地鏡漢書曰齊所以為齊者以天齊也蘇林注天中齊也 顧野王輿述志曰宋文帝時青州城南地逺望倒影如水謂之地鏡 以上青州龍溝 鵠壟續述征記曰彭城水五溝到龍溝五里張華博物志曰徐君宫人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有犬名鵠蒼衘卵以歸遂生兒為偃王後鵠蒼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黄龍也葬之徐里中見有狗壟存焉 西楚 北陵漢書曰項羽自立為西楚覇王都彭城 晉書太康地志有北陵縣屬下邳 以上徐州 邸閣 濠梁西征記曰宿預城下邸之中路舊邸閣 述征記曰濠汜水分也其水注泗有舊魚梁荘子遊於濠梁則此地也 白樓 朱矢侯滔北城記曰下邳城韓信所都也中城吕布所守南臨白門樓 博物志曰徐偃王欲行覇上國乃溝通陳蔡之間得朱弓彤矢 以丄宻州 龍臺 馬耳三齊略志曰平昌門内有臺髙六丈神龍出入於其中故名龍臺城水經注曰馬耳山髙百丈上有石並舉雙聳如馬耳 柴阜 焦原齊地記柴阜榛棘森
  然故云柴阜邴原葬於其東 尸子曰莒有焦原者廣尋五十歩臨百仞之谿莒國莫敢近者有羽士見於莒子獨却行齊踵以上登州 聖石 僊祠齊記曰萊山之隂有大石其中有人出處云是古聖人從此而出 漢書曰不其縣有太一仙人祠九所 三山 九穴漢書曰曲城縣有三山 齊記云九目山有九穴 以上萊州 呂母固 田横島後漢王莽末有吕母者其子為縣宰所殺母散財以招少年共殺宰而入海中今案其固見存在東海縣北 漢書曰髙祖定天下田横懼誅乃與從屬五百人入海居島中 僊士石 始皇碑崔琰述征賦曰郁非山有僊士石室乃往觀焉見一道人 王隱晉書曰海中去岸百五十歩有秦始皇碑濶五尺厚三尺八寸 以上海州
  關内道一
  原案關内道者在禹貢雍州之域案雍州自隴而西分為隴右道東自同華略河而北西自岐龍原㑹極於北垂盡其地也京兆府挾灃㶚據函崤班固西都賦曰左據函谷二崤之阻又曰挾灃灞據龍首得百二方千里周都酆鎬秦都咸陽漢都長安今武功縣后稷所封也史記后稷封於粲是也 豳州昔公劉所居也 華州古鄭國也鄭元詩譜曰周宣王封其弟於咸林是為鄭國 岐州秦徳公初居之所也 夏州赫連氏之都也
  關内道二
  原四塞 八川漢書婁敬云關中被山帶河四塞之固相如上林賦曰蕩蕩乎八川灃滈澇潏涇渭㶚滻 神皋 福地西京賦曰實惟奥區神皋 遁甲開山圖曰驪山西有阜名凉風原雍州之福地 金城 石柱漢書曰關中金城千里 三輔舊事曰石柱以南南屬京兆北屬扶風 細柳 長楊漢書曰周亞夫軍細栁漢宫名有長楊宫 溫水滄池三秦記曰渭水橋西有温水 長安記曰建章宫有太液滄池 雞頭 鶉首
  雍州記曰雞頭山在鄠縣 史記曰天賜秦穆公鶉首之地 漢京 秦里西都賦曰𢎞我以漢京 西京賦曰秦里其朔 丹水 黄山山海經曰南山多黄丹水出焉 西京賦曰繞黄山而款牛首以上京兆府 桃塞 柏原左𫝊曰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注杜預曰今潼關是也 水經注曰灌水於孤柏之原西流 蒲池 學市水經注華山上靈泉名蒲池髙士傳云張楷隱華山學者從之成市 以上華州 韓原 姚谷古今地名云韓武子食采於韓原 後漢書云姚谷屬白水 塹洛 分華史記曰秦簡公塹洛蒲城縣東長城是也後漢書曰孝明帝分華山都置武鄉郡 以上同州 蒲谷 柏城水經注曰蒲谷水源
  出中部縣 又曰瀦水流經柏城 丹川 烏水又曰蒲水南自洛川縣流入丹陽川 又曰烏川水源出汾川縣西北 以上丹州 青牛 白帝録異𫝊曰秦文公伐雍州南山文梓樹有青牛走出灃水中 史記曰秦文公作鄜畤以祭白帝 漆水 桐池水經注曰漆水出漆谿 又曰桐池水東北流入三交水 以上岐州 岐下 梁丘史記曰古公亶父止扵岐下 水經注曰梁丘谷水西南注於涇 芹川 芮水又曰宜禄縣北有芹川 又曰芮水流入涇以上豳州 烏亭 昆壤漢烏氏縣王莽改為烏亭宋初山川記曰安定昆戎舊壤也 以上涇州 隴水 呉山三秦記曰俗歌云隴頭水地道記曰汧陽縣屬秦國呉山在西以上隴州 芹谷 柞亭水經注曰芹谷水出羅川縣東子午山 續漢書曰汾陽縣有五柞亭 以上寧州 兎川 雞水水經注曰兎川西南流洛水 又曰烏雞水出西流入洛 以上慶州 藍山 那邑十六國春秋云赫連定登於可藍山 史記曰那戎邑也 以上原州 白水 蒲川水經注曰白水源出汾水嶺西 又曰小蒲川水東南流入坊州 以上鄜州 神泉障 龍尾谿又曰龍尾水出神泉障又有龍尾谿 以上延州 渌蓮池 青鹽澤十六國春秋云赫連勃勃田於三交至渌池而還 漢書曰朔方郡青鹽澤在南 典農城 懷渾障水經注云河水經典農城又東北經懷渾障 以上靈州 濛水 鷄山又云朔方縣有濛水紫河 續漢書曰将軍竇憲出鷄鹿山以上勝州
  河東道一
  原案河東道者禹貢冀州之域也舜置十二州分冀州為幽州幷州今河東道即幷冀兩州之地西南距河北盡朔垂悉其地 河東本堯之所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其子爕是為晉侯及三家分晉自蒲州略河東至懷州屬魏懷州今屬河北道自澤潞而南至衞州盡太原府已北屬趙 太原府昔高辛氏子實沈及金天氏子臺駘之所居也又為唐國帝堯為唐侯所都鄭元詩譜曰唐者帝堯舊都地後徙平陽 蒲州帝舜所都太康地記云舜都安邑是也 絳州晉獻公遷都之地
  河東道二
  原堯墟 禹跡鄭𤣥詩譜曰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 皇甫謐帝王世紀曰禹自安邑都晉陽曽孫帝相遷帝丘子少康中興還乎舊都復禹之跡 太夏 中都春秋地名云晉太康一名太夏 後魏書曰中都屬太原郡 六名 五尉春秋地名云晉太鹵太原太夏太墟晉陽太康六名其實一也 晉太康地志曰幷州部太原六部又有䕶匈奴中郎左部右部中部南部北部五都尉 蒿垣 葦澤春秋後語云張孟談謂趙襄子曰臣聞董安于之在晉陽公宫之垣皆荻蒿 後魏書云石艾縣有葦澤 潛丘 渦水爾雅曰晉有潛丘郭璞注云在太原晉陽縣 水經注曰洞渦水出平樂縣西北 祁墓 介祠後漢書云晉陽有祁奚墓 又曰晉陽有介子推祠以上幷州 涑水 滌山水經注云涑川水在桑泉縣界 晉地道記曰靁首山一名滌山 臼亭 虞坂左傳曰公子重耳取臼亭杜預注曰河東觧縣有臼亭戰國䇿曰騏驥駕鹽車上虞坂今安邑縣界 以上蒲州 玉璧 天井後魏大統四年東道行臺王思政表築玉壁城今在後山縣 水經注曰天井水經堯城西流入汾水 棗澗 桐鄉水經注曰乾棗澗水北出入石人嶺下南流俗謂扶蘇水 漢書武帝將幸緱氏至在邑桐鄉在聞喜縣界 以上絳州 千畝 五城左𫝊曰晉穆侯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 後魏書云晉州領五城郡是也 襄陵 狐谷後漢襄陸屬河東郡 水經注曰平河水出晉陽縣西壺口山東經狐谷亭 以上晉州 漳川 冀浸周禮曰冀州其川曰漳鄭元注云出長安 十三州志曰潞水出潞縣冀州之浸 赤壤 黄山上黨訖曰髙平赤壤其地阻險百姓不居 後魏輿圖曰黄山在壺關縣東 以上潞州 舜澤 晉山墨子曰舜漁於雷澤在䕶澤縣西 後魏輿圖曰司馬山在晉城縣北晉代祠此山因以為名 孟門午臺左傳曰齊侯伐晉入孟門登太行 水經注曰午臺亭在晉城縣界 以上澤州 石
  室 鐵騎後魏輿圗風土記曰太原郡山有石室方丈四壁文字篆書人不能識 十六國春秋曰石勅當生之時此山上草木雙為鐡騎形 青谷 黄巖水經注曰清水源出武鄉縣西名青谷水 又曰黄巖水源出送山縣西黄岡下 以上宜州 漚澤 汾關吕氏春秋曰大昭又名漚澤 水經注曰鸛雀津汾關名也介休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 八門 六壁十六國春秋云劉元海造將攻西河城築營自固有八門城髙九尺 後魏書曰太武帝討胡賊於六壁城有六白因以為名 以上汾州 紫川 黄谷水經注曰紫川水源出隰川縣東紫谷也黄櫨水出隰川縣東北黄櫨谷以上隰州 夏屋 僊都史記曰趙襄子北登夏屋誘代王徐廣注云夏屋山名 水經注曰晉永嘉中雁門百姓避亂入五臺山見僊人為之先驅因而不返尋訪莫知所在俗人以是山為僊都以上代州 三會 九原水經注曰三會水東流入滹沱水在定襄縣界 又曰三會水出九原縣西其山經九原城 靈丘 聖阜後魏書曰天平二年置恒州寄居秀容縣城領靈丘等八縣 水經注曰滹沱水東流聖人阜北阜下有水泉側石上有手跡西又有二脚跡 以上忻州 葦州 梅嶺十三州記曰代郡故城盧植說初置築時方就板幹夜自移西南五十里大澤中自設結葦為九門於是就以為城周旋七里今案在飛狐縣界 土地記曰鹵地東州四十八里有梅嶺焉 萊水 拜山用禮曰萊州萊水鄭元注萊冰出廣昌 史記曰趙襄子姊為代王夫人襄子殺代王遂興兵平代地其姊聞之泣而呼天磨笄自殺代人憐之號所死山為磨筓山今案在飛狐縣界 以上蔚州 如渾水 紇眞山水經注曰如渾水水經方山 又曰紇真山夏積雪鳥雀死者一日千數 熒臺 火井又曰火山似火從地中出故名熒臺 又曰火山上有火井 以上嵐州 壺山 風穴漢書曰壺口山在北屋東南水經注曰北屋縣故城西十里有風山其山有穴如輪風氣蕭瑟常不止 以上朔州 永石 單于晉太康地記曰西河國恵帝末陷於劉元海至石勒時置永石郡後魏改為離石郡 十六國春秋云離石單于所徙之庭以上石州
  河北道一
  原案河北道者即禹貢冀州之域舜置十二州分冀州為幽州幷州分青州為營州而幽冀營等三州及兖州之北界今並為河北道南距河東至海北盡幽營悉其地河北本殷之舊都在衞州周滅殷分其甸内為三國𨚍鄘衞是也至衛懿公為狄所滅其地屬晉趙韓魏三家分晉而懷屬魏漢書地理志云魏分晉得河内即今懷州也自衛相洛趙貝冀北盡恒山東至海其地屬趙幽平已北東至海屬燕洺州邯鄲為趙國史記趙敬侯所都相州為鄴魏武帝後趙石季龍前燕慕容儁自薊徙北齊文宣帝並都之幽州曰燕召公之所封也營州前燕慕容皝都之
  河北道二
  原分晉 接燕漢書曰趙分晉有信都鉅鹿清河盧毓冀州論曰冀州北接燕代 南宫 北部漢書曰南宫縣屬信都國 許愼說文曰冀州北部以月朝作食為膢祭 以上冀州三臺 九殿陸翽鄴中記曰魏武於鄴城西北立三臺中臺名銅雀臺南名金獸臺北名氷
  井臺 又曰石季龍自襄國至鄴二百里輒立一宫宫有一夫人侍婢數十凡季龍所起内外大小殿九臺觀行宫四十四所 紫陌 赤橋水經注曰滏陽縣有紫陌浮圖十里造生墓於此 鄴中記曰鄴城東七里有赤橋之宫 以上相州 軹縣 苑鄉史記曰秦昭襄伐魏取軹縣 水經注曰丹水經苑鄉之城 平津 陸阜晉陽秋曰造河橋于富平津即河陽津也 水經注曰陸津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呉陂 以上懐州 商墟 虞險史記曰成王伐管叔以殷餘人封康叔為衛君居故商墟也 北征道里簿曰巄頭城故虞國之險湛水流其後清水流其前蘇嶺 餳盆十道志曰蘇門山一名蘇嶺孫登所隱處也 又曰餳盆水一名盆泉源出縣
  西北三十里彎屈似盆其味如醴因以為名 以上衛州 鷄澤 狗山左傳襄公三年六月㑹單頃公及諸侯同盟於鷄澤 水經注曰狗山頂上有狗跡今在臨洛縣西 塘泉 研冢水經注曰洛水東北流經廣平縣故城東水積於大澤之中為登泉南北四十里東西二十里亦謂之黄塘泉鄴中記曰邯鄲城西南十里子岡上有冢如研子形俗謂之研子冢 以上洛州 斥丘 平
  續漢書曰斥丘縣屬魏郡 竹書曰晉烈公八年趙城平邑今在昌樂縣東北 沙鹿 石臺左傳云沙鹿崩杜預注云晉地也元城東南有沙鹿山 水經注曰武陽縣城有一石臺大城門外又有故臺號曰武陽臺 以上魏州 蓼水 蘇亭水經注曰蓼水出襄國漢書曰襄國有蘇人亭 百巖 千歩洺州記曰龍岡縣西北有百巖山水經注曰洺水一名漳水俗名千歩以上邢州 柏亭 槐水水經注曰洺水東經柏陽亭今按柏暢亭故城在房子縣西
  又曰槐水出黄石山今在元氏縣界 石柱 珪碑水經注曰平房城南門夾道有兩石柱翼路若闕焉 又曰漢明帝北廻詔高邑於光武即位所建石壇立珪頭碑 以上趙州 善陸清河漢書曰鄃縣漢清河郡王莽曰善陸 晉地道記曰清河國凡領清河等六縣 胥陸甘泉漢書曰東陽縣屬清河郡王莽曰胥陸 十二州志曰歴城夲周之甘泉西地 以上眞州重丘 浮水左傳曰諸侯同盟于重丘今在聊城縣東南 水經注云浮水出聊城東北泛則津注耗則輟流 堂邑 靈城漢髙祖封陳嬰為堂邑侯 又靈城屬清河郡 以上博州胥國 宛鄉漢武帝封河間獻王子讓為胥侯 水經注云浮水東北經高城縣之宛鄉城
  今在鹽城縣界 千童 百薄應劭注漢書曰千童縣靈帝改曰饒安 水經注曰滈河東北經冨平故北城分為二水南水為長聚溝東注海北水為百薄溝東北注海 以上滄州 馬頰河龍額縣爾雅云九河名有馬頰上廣下狹伏如馬頰 漢平原郡領龍額縣 管輅冢曼倩祠魏志曰平原縣有管輅冢 漢書安徳縣有東方朔祠 以上徳州 新館
  輿亭漢武帝封中山靖王子未央為新館侯 續漢書曰北新縣東二十里有樊輿亭 樊城柏國漢書曰武帝封中山靖王子為樊輿侯故城在清苑縣東南 又曰武帝時趙敬肅王子然吉
  為柏陵侯今清苑縣南有侯國故城 以上瀛州 僊巖 天井晉太康地記曰行唐縣西北有僊人巖 水經注曰派水歴天井澤雨 馬觀 鴻關水經注曰黑水東北有谿中山王故宫處簡文造釣臺戲馬之觀 又曰定水東流歴山俗謂是處為戲頭即晉書所謂鴻上關 以上定州輪井 核山水經注曰行唐城有大井若輪水沸騰不測 又曰派水北流經大核山
  夫城 女廟晉太康地記云行唐縣北二十里有如夫城 水經注曰行唐城北門側有玉女神廟廟前碑云趙武靈王營斯邑城彌載不立聖女發歎百堵皆興不日而就 以上恒州 寧臺歴室史記曰燕昭王伐齊得寶器設祭於寧臺 戰國䇿曰樂毅與燕恵王書曰大吕陳于元英故丘反於歴室並薊州界 仲理金 伯雍璧神僊傳曰仲理居元終山中含神丹作黄金五千斤以救百姓 搜神記曰楊伯雍汲水作義漿有一人就飲以石遺之伯雍種遂生白璧其處地可一頃名曰玉田 以上幽州 桑谷 芻谿水經注曰三城水經伏陵山南與石門水合有桑谷之名蓋沿出桑谿故也 又鮑丘水東南流龍芻谿水注之 三城 七渡水經注曰鮑丘水南流合三城水 又曰水經漁陽故城南合七渡水 以上檀州 阪泉 轡野史記曰軒轅及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周書曰蚩尤逐二帝爭涿鹿之野赤帝大懼乃說黄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名曰絶轡野 覆釜 裂溝後魏輿圖風土記曰潘城西北三里有歴山形似覆釡因以為名 水經注曰傳言昔時地裂遂成溝壑有水俗謂之分家水今懷戎縣東北有地裂 以上媯州 劒石刀巖水經注曰徐州東北經郎山西衆崖競舉若鳥翅立石嶄巖似劒 又曰漆水南經藏刀山層巖璧立直上干霄 窮魚丘 巨馬水竹書曰晉荀瑶伐中山窮魚之丘 水經注曰巨馬即漆水 以上易州 素河 黄洛水經注曰素河水出今皮縣藍山 又曰黄洛水出盧龍山 元水 藍山水經注曰元水出肥如縣元谿 後魏輿圖風土記曰盧縣西三十九里有藍山 以上平州 長谷 平川十六國春秋曰馮跋弟𢎪為亂而跋驚死𢎪葬之長谷陵水經注曰髙平川水出西北平川 狼河 龍苑魏氏土地記曰狼河附黄龍城東北下
  十六國春秋云慕容熙光始三年築龍騰苑起景雲臺 以上營州
  隴右道一
  原按隴右道者禹貢為雍州之域雍州自岐隴已北為關内道自隴而南并得禹貢梁州之北地為隴右道自隴而西盡其地也 秦州有秦亭秦之先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於汧渭之間孝王封之附庸邑於秦也 涼州漢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也前涼張軌後涼呂光北涼沮渠𫎇遜並都之 甘州漢張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也西秦乞伏乾歸都之子熾盤徙都於河州 肅州漢酒泉郡前涼張軌西涼李暠北涼沮渠𫎇遜並都之 西州漢車師國之髙昌壁也昔漢武遣兵西討師旅頓弊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其地形髙尚人物昌盛因名髙昌也
  隴右道二
  原天水 神泉漢書曰天水郡武帝時置 水經注曰渭水東南與神泉合也 黒城朱圉酈道元水經注曰黒水出黒城北西南經黒城西抵渭川 又曰尚書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
  華 以上秦州 艾亭 荆谷漢書曰騎都尉居宻艾亭 水經注曰荆頭川水荆谷北流注渭川 鷄聚 馬谿漢書曰襄武縣有五鷄聚 水經注曰渭水東南流經首陽縣南左則天馬谿水參差翼注 以上渭州 百頃 四山沙州記曰仇池三號百頃上有百頃池壁立百仞一人守道萬夫莫向 沈約宋書曰楊盛襲位分四山氐羗為二十部 以上成州 馬氐狼種應劭注漢書曰武都郡故白馬羗氐 漢書曰參狼種武都羌是也 以上武州 臨洮望曲漢書曰臨洮縣屬隴西郡 水經注曰洮水東流經甘根亭歴望曲 以上岷州 洮
  水 墊江沙州記曰洮水出强臺山 又曰山東即洮水源山南即墊江源 以上洮州 積石 銷銅尚書曰導河自積石 水經注曰離水北經銷銅城西 榆城 麻壘水經注曰離水東北經榆城谿水注之 秦州記曰枹罕城西有麻壘壘中可容萬衆 以上河州 鷰崖 鹿塞仇池記曰武興城下有鷰子崖 十三州記曰鹿塞在蒼松縣南十里是也 龜觀 鳥城十六國春秋曰前涼張元靚時右將軍宋熙請取天龜觀壞以為宅 西河記曰姑臧匈奴故曰蓋藏城也城不方有頭尾兩翅名蓋鳥城 以上涼州 栁谷 蘭池習鑿齒漢魏春秋曰大栁谷夜激波滿溢其聲如雷王隱晉書曰蘭池縣屬隴西郡 合黎 臨澤尚書曰導弱水至於合黎 十三州記曰昭武蘇有臨澤亭在其東 以上甘州 狄道 夷鎭漢書曰狄道縣屬隴西郡 周地圖記曰臨洮郡城後魏大和中築置夷城鎭防羌要路 以上蘭州漆水 金泉張華博物志曰延壽縣南山石泉注為溝其水有脂挹取若著器中正黒如不凝膏然之極明但不可食此方人謂之石漆 應劭漢官義曰酒泉城下有金泉味若酒 酒泉 脂水漢書曰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開 博物志曰酒泉延壽縣南有山泉其水有脂如煑肉炙 以上肅州鷄谷 龍城水經注曰湟水東流鷄谷水北流注之又曰湟水出塞外輕藍池北又東南
  經龍夷城 白土川 卑禾海水經注曰白土川水出白土城西北下 十三州記曰臨羌縣西有卑禾海謂之青海 以上鄯州 効穀 宜禾漢書曰効穀縣屬燉煌郡 晉太康地記曰冝禾縣屬燉煌郡 龍堆 魚澤漢書曰燉煌正西關外有白龍堆 十三州志曰効糓縣故魚澤障以上沙州 天山 帝江漢書曰使貳師将軍出酒泉擊左賢王於天山山海經曰天山多金玉有神鳥狀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無靣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 地
  膏腴 田沃衍後漢書曰順帝時以伊吾舊膏腴地傍近西域復令開設屯田置伊吾司馬一人 西河舊事曰繞蒲海肥美良田水草沃衍 以上伊州 車師國 田地縣漢書曰車師前王國居交河城 地輿志曰晉咸和二年置髙昌郡立田地縣 交河城 髙昌壁漢書曰交河城有交河水分流繞城下 十三州志曰髙昌壁故屬燉煌有長谷在東都尉居之 以上西州
  隴右道三
  原歌後魏溫子昇涼州樂歌曰逺遊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横 又歌曰路出玉門關城接龍城坂但事絃歌樂誰道山川逺
  山南道一
  原案山南道者禹貢荆梁二州之域也今案荆州之南界屬江南道東界入淮南道梁州自劒閣而南為劒南道具北垂又入隴右道北距荆華二山之陽絕漢水而南至江西距劒閣盡其地也 荆州楚文王始都之江陵記曰楚文王始自丹陽徙都於郢今城北城南是也 褒州古褒國也是為媯墟案水經注曰漢水東經媯墟在金牛縣界皇甫謐國都城記曰褒城故城在縣東二百歩襄州禹貢荆豫二州之界 鄧州後漢之南都也光武起焉
  山南道二
  原南荆 西楚周禮曰正南曰荆州 史記曰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為西楚 雲澤景洲春秋文耀鉤曰大别以東至雲澤九江衡山荆州今案即雲夢澤也 吳志曰魏将夏侯尚圍
  南郡作浮橋度量景洲今在江陵縣界 以上荆州 南峴 北津荆州記曰襄陽本楚之下邑桓谿帶其西峴山亘其南 習鑿齒襄陽記曰襄城本楚國之北津 習池 葛井襄陽記曰峴山南八百歩西下道北歩有習家魚池 梁州記曰諸葛亮宅有井深四丈餘口廣一尺五寸累甎如初 以上襄州 厲鄉 舂邑左傳曰楚伐齊齊師伐厲以救之杜預注曰隨縣北有厲鄉漢帝曰元帝以舂陵卑濕割蔡際之白水二鄉為舂陵侯邑 隨國 唐鄉左傳曰鬬伯比言於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杜預注曰隨國今義陽隨縣是也 又曰晉楚戰於邲唐侯為左拒杜預注曰唐屬楚小國義陽安昌縣東南上唐鄉是也 以上隨州 馬水 鼉湖南雍州記曰龍居縣南有馬水 荆州記曰沔陽縣東二十里有鼉湖 以上復州 獸牙 狼尾宜都山川記曰獸牙山有石壁其文黄赤色有牙齒形 句将山記曰縣去山四十里别從狼尾灘下南崖 以上峽州黄龍 白帝荆州記曰峽之首北岸曰白鹽峰中黄龍灘水沿泝所忌 水經注曰白帝山北接縁馬嶺南接赤甲山 九坂 三谿荆州記曰寒山九坂最為峭險 又曰三谿水南流數里南注大江 以上夔州 涪陵 陽闕漢書曰巴郡領涪陵縣晉太康地記曰李雄亂復於陽闕更置墊江縣亦屬巴郡案今州即古巴郡 明月峽 縉雲山華陽國志曰巴郡江州有明月峽峽首南峯石壁有圓孔形如明月因以為名 縉雲山相傳云黄帝於上合神丹藥故山得名焉 以上渝州 龍蹊 牛道道家雜記曰張魯女曽浣衣於山下有白霧䝉身遂孕恥之自縊臨死謂婢曰死後破吾腹婢依其言破得龍子一雙遂入漢水女殯於山頂龍子後數遊母墓前遂成蹊徑 十三州志曰秦王未知蜀道乃刻石牛五頭置金於尾下言此天牛能糞金蜀人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成道今在褒城縣界 讓水 廉川梁州記曰梁西南十里有讓水 水經注曰亷水出巴嶺山北流亷川今在南鄭縣界 以上梁州 駱谷 龍亭水經注曰路谷水源出駱谷南流 梁州記曰龍城縣屬儻城郡 以上洋州 黄花川 紫柏坂水經注曰大散水西流入黄花川 華陽國志曰梁泉縣東八十里有紫柏坂 以上鳳州 武關 文邑史記曰秦昭王遺楚懷王書曰願與君㑹武關靣約結盟今在商洛縣界 水經注曰洛水東北過文邑在洺南縣以上商州 金水 錫山漢水記曰金水郡領金岡縣本金城郡後魏改之 梁州記曰
  後魏華陽金城二郡為忠城郡領鄉亭錫城金川三縣 虞舜祠 漢髙廟水經注曰西城縣故城内有虞舜祠 梁州記曰洵陽縣南山下有漢高帝廟 以上金州 梅谿 棘水南雍州記曰南陽縣七里有梅谿 水經注曰棘水經新野縣歴黄郵聚 五壟 六門周地圖記曰五壟山有五梁漢延相接曰六門堰西三里澭湍邵信臣所作也 以上鄧州 熊川龍井南荆州記曰豐利郡領豐利熊川陽川三縣水經注曰漢水又東為龍潭下臨龍井渚 以
  上均州 景山 粉水山海經曰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 水經注曰粉水導東流經上粉縣 雁塞 狼山荆州圖副記曰雁浮山雁塞也水經注曰夷水導源狼山 以上房州 鳴水 泉街後魏書曰落叢郡武都鳴水二縣屬東益州 水經注曰泉街水出河池東南入沮縣以上興州 金谿 銅水梁州記曰益昌縣東山西北有金銅谿谿出金因以為名 益州記曰葭萌縣南十里有刀鐶山赤銅水出焉 以上利州 銅梁 石户左思蜀都賦曰外負銅梁宕渠 益州記曰龍盤山南有石長三十丈髙五丈當中有户及扉若人掩閉古老以為玉女房以上合州
  劒南道一
  原劒南道者圖經曰禹貢梁州之域也自劒閣而南分為益州是為劒南道梁州劒閣之東而分屬山南隴右二道其始王則有蠶叢杜宇後其地屬秦前漢末公孫述居之後漢末劉備居之
  劒南道二
  原蠶叢 杜宇並見叙事 石鏡 銅梁蜀王妃卒葬以石鏡表墓詳益州下詳山南道以上益州 銀水 金山華陽國志曰涪陵有孱山水其源有銀鑛 益州記曰金山東臨澗水光照映川 以上綿州 飛梁 絶澗華陽國志曰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即古劒閣道也 益州記曰姜維抗魏㑹故壘其山峭壁千尺下臨絶澗 以上劒州 南池 西水益州記曰南池在閬中縣東南八里 又西水縣本秦閬中縣之地 以上閬州郪道 射洪蜀志曰姜維等聞諸葛瞻破乃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 水經注曰涪江水又東南至射洪今在射洪縣界 以上梓州 龍鶴山 魚虵水華陽國志曰丹陽縣西北十五里有龍鶴山 益州記曰魚虵水東北自陵州界入青神縣介 以上睂州 隅山 陵井益州記曰東隅西隅南隅三山相對 又曰三隅山去陵井一里 以上陵州 金堂水銅宫山華陽國志曰新都縣有金堂山水通於巴漢益州記曰五城縣西南六十里有銅宫山髙出衆峰 以上簡州 昆井 郵谿益州記曰南充縣西南六十里有昆井鹽井 又曰雞郵神在相如縣束次北下歩有雞郵谿因此而為名 以上果州 錦山 綿水華陽國志曰合江北有綾錦山 水經注曰綿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綿口 以上瀘州 卭水 鄧山山海經曰峽山卭水出焉其陽多黄金 漢書云文帝賜鄧通卭道銅山得擅鑄錢 以上雅州温穴 曲池華陽國志曰温水穴冬夏常熱 應劭注漢書云蘇初縣西北有泥池案今曲池是也 以上嶲州 伏犀灘 騰龍水益州記曰伏犀灘東南六十里有黄魚像岸今在僰道縣界 又曰龍騰谿水源出南谿縣 以上戎州
  淮南道一
  原淮南道者在禹貢為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之域又得荆州之東界今案掦州之東偏為江南道南偏為嶺南道自淮以南略江而西盡其地也今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漢廣陵郡更名江都呉王濞居之廣陵厲王江都易王並居之 廬州古廬子國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尚書曰成湯放桀於南巢 壽州楚考烈王都之
  淮南道二
  原南兖 東陽輿地志曰髙兖州宋文帝元嘉八年始割江淮間為境居於廣陵 又曰廣陵郡楚漢之際為東陽郡 釣臺 輿浦西征記曰雷陂有臺髙二丈南兖州記曰以為呉王濞之釣臺也 南兖州記曰輿浦朝夕恒濁一朝清澈太守范邈表以為瑞 以上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射陂鹽瀆漢書曰廣陵王相勝之奏奪王射陂草田賦與貧人 又曰鹽瀆屬臨淮郡 以上楚州 豐浦 苞湖水經注曰江水北合烏江縣之豐浦上通湖池 又曰次得隂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連接苞湖西翼潭湖 横津 洞浦呉志曰孫堅經略江東掦州刺史劉繇遣将樊熊于糜屯横津築擊破之 魏志曰魏使曹休張遼伐呉出洞口酈道元注水經曰江上左對洞口江浦 以上和州禹聚 秦墟帝王世紀曰禹㑹塗山揚州之域當塗縣有禹聚 水經注曰洛澗北歴秦墟
  下注淮 鵲甫亭 馬丘聚水經注曰掦州之域西北流經鵲甫亭南 續漢書云當塗有馬丘聚徐鳳反於此 以上濠州 廬國 舒城應劭注漢書曰廬江郡故廬子國又曰廬江大縣東有舒城 桐鄉 巢邑漢書曰朱邑為桐鄉嗇夫亷平有恩恵病且死囑其子曰桐鄉人愛我必葬我於桐鄉 左傳曰楚為疆城巢輿地志曰楚名曰巢邑 以上廬州 趙屯城 周瑜廟水經注曰破虜磯東有趙屯城内有倉又曰江水對雷州之北側有周瑜廟 以上舒州 鑊里 鼓川吴志曰呉使孫綝大發卒屯鑊里水經注曰泚水東北右㑹踖鼔川水 洞臺 隠室黄庭經注曰霍山下有洞臺方二百里有二門其中有五香芝飛華之實水經注曰八公山有隱室石井 羊頭澗 龍泉陂水經注曰肥水左合羊頭谿水
  受芍陂謂之羊頭澗 伏㴞正淮論曰彼壽陽者視龍泉之良疇萬頃 以上壽州 翻車 積布史記曰九江王英布於翻車水北以築翻車城水經注曰江水又東經積布山南俗謂之積布磯黄石 青林水經注曰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江水經由其北即黄石之磯 又曰江水左得青林口水積為湖謂之青林湖 以上蘄州 蓼縣 蔣城左傳曰楚公子爕滅蓼杜預注曰安豐有蓼縣 又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𦙍也杜預注曰弋陽期思縣蒋鄉城是也 弦子都虞丘郭左傳曰楚人伐弦弦子奔黄十三州志曰□城古弦子都也 水經注曰弋陽郡東有虞丘郭南有伍子胥廟 並光州 石城 天井水經注曰師水經石城山山甚髙峻 又曰義陽郡南十五歩對門有天井周百餘歩 九塞 三關淮南子曰何謂九塞大汾𠖇阨荆苑方城豪阪井陘今疵句注居庸也 齊志曰後魏置平靖關於義陽故云義陽有三關之塞此其一焉 以上申州楚邑 新城漢水記曰自漢口入二百里得涓口有村入三百里得鄭城楚邑也 輿地志
  安陸縣東有新城桓温征石季龍所築南臨涓水 以上安州  龜頭山 龍驤水水經注曰舉水出龜頭山 又曰江之左岸㑹龍驤水口 沌陽鎭 象山城水經注曰晉永嘉六年王敦以陶侃為荆州鎭於沌陽 輿地志曰臨江數十里象山上有城呉江夏太守所居也 以上沔州
  江南道一
  原按江南道者即禹貢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之域又得荆州之南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自江已北為淮南道自嶺而南為嶺南道北距江東際海南至嶺盡其地也蘇州為呉泰伯之墟地理志曰呉地斗之分野泰伯卒仲雍立傳
  國至曽孫周章武王克殷因而封之也 越州為越夏少康封少子無餘以奉禹祠地理志曰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 潤州春秋之朱方江寧縣楚之金陵邑也呉晉宋齊梁陳六代都之
  江南道二
  原東府 西州山謙之丹陽記曰東府城地則晉簡文為㑹稽王時第東則丞相㑹稽王道子府道子領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故俗稱東府 又曰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廨王敦所創開東南西三門俗謂之西州 孫陵 蔣廟丹陽記曰蔣陵因山以為名呉大帝陵也輿地志曰臺當孫陵曲衍之旁故蔣陵亭亦名孫陵亭 又曰蔣子文為秣陵尉常自言已将死當為神後為賊所殺故吏忽見子文乗白馬如平生孫權發使封子文而為都中侯立廟鍾山因改為蔣山 以上潤州 扈瀆 鹽田呉都記曰松江東瀉海口名曰扈瀆輿地志曰扈業者濱海漁捕之名插竹列於海中以繩編之向岸張兩翼潮上即沒潮落即出魚隨潮礙竹不得去名之曰扈 又曰海濱廣斥鹽田相望呉煑海為鹽即鹽官縣境也 包山 于隧元中記曰呉西具區澤中有包山有洞庭室 戰國䇿曰越王散卒三千擒夫差於于隧呉縣西北有地名于
  隧是也 以上蘇州 横山 長瀆左傳曰楚子重伐呉克鳩兹於横山注曰在烏程南横古衡字通用 呉興記曰河口出東濱大谿西帶長瀆 若下 嵎中呉録云長城若下酒有若谿南曰上若北曰下若並有村村人取若下水以釀酒醇美勝雲陽 呉興記曰風渚南三十里曰嵎中即嵎山也 以上湖州 西部 東安漢書曰錢塘西部都尉居之呉志曰黄武五年丹陽㑹稽吴都山寇攻沒諸縣乃分三郡之要害地置東安郡居富春 樹呼龜 人化鶴異苑曰孫權時獲一大龜持獻呉王夜宿越里繫船於大桑樹樹呼龜曰元緒奚事爾耶龜曰行不擇日今方見烹雖然盡南方之柴不能潰我 幽明録曰孫鍾以種𤓰為業有二少年詣鍾乞𤓰曰此山下善可作冢當為定墓鍾隨下山二十歩二人悉化成白鶴飛入空中即孫賢所葬地 以上杭州 横峴 長塘風土記曰㟄山多縱石而有大横峴以承衆流 輿地志曰洮湖即長塘湖 蒼蛟谿 白獺穴孔氏志怪云義興有白額獸谿渚長橋有蒼蛟幷周處為三害 周處風土記曰長橋下有白獺若将有兵獺出穴口四望而嘷舊言有神 以上常州 慈姥 舒姑丹陽記曰江寧南有慈母山積石臨江生簫管竹俗呼為鼓吹山江寧謂之慈姥山在當塗縣北 宣城記曰登蓋山百歩有泉昔有舒氏女與父析薪於此山忽坐泉處牽挽不動父遽告家比來惟見清泉湛然因名舒姑泉 鼈洲牛渚江記曰江中有鼈洲長三里與蕪湖洲相接續漢書曰秣陵南有牛渚 以上宣州 玉山 石蓋郭璞注山海經曰玉山浙江水出其邊 輿地志曰歙縣靈山甚髙峻有圓石髙數十丈有石蓋 二礫 三姑輿地志曰黟縣南有五硍二礫兩邊皆壇石中央有溝裁五尺許水甚懸𨑙礫音歴硍下根反 又曰黟縣東有靈山山有三峰名為三姑山三年一遇野火自燒百姓放火輒降雨不然 以上歙州 賀齊城 嚴陵瀨吴志曰吴大帝使賀齊擊黟歙山賊定新立都郡輿地志曰郡城賀齊所創也 東觀漢記曰嚴光字子陵隱於富春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 以上睦州銅釜 石甑異苑曰呉時軍士五百人破湖得銅釡發之水便暴出即五百人湖也 東陽
  記曰崑崙山頂有一孤石可髙三千丈其形似甑人謂之石甑 以上婺州 蓮鑊 梅池鄱陽記曰弋陽嶺上多密巖宋元嘉中有人見其巖内三鐵鑊鑊各容百斛中生蓮華他日往尋不知所在宋永初山川記曰廣陵縣東有梅池 夫岡 子石鄱陽記曰鄱陽西有望夫岡昔縣人陳明與梅氏為姻未成而妖魅詐迎婦去明詣卜者決云西北行五十里求之明如言見一大穴深逺無底以繩懸入致得其婦乃令婦先出而明所將鄰人秦文遂不取明其妻乃自誓執志登此岡首而望其夫因以名焉又曰九子石在弋陽水左岸間相去數十歩石形似印 以上饒州 石帆 玉笥㑹稽志曰射的北有石帆壁立臨水漫石宜山遙望芃芃有似張帆又名玉笥山又曰石簣山 鏡水 銅谿輿地志曰山隂南湖縈帶郊郭白水翠巖互相映發若鏡若圗故王逸少云山隂上路行如在鏡中遊㑹稽志曰昔歐冶子涸若耶之谿而出銅破赤堇之山而出錫 以上越州 丹洞 赤城登眞隱訣云赤城山下有丹洞在三十六洞天之數其山足丹 名山略記云赤城山一名燒山東卿司命君所居洞周𢌞三百里上有玉清平天 金庭 玉室道書曰天台山其上八重視之如一中有金庭不死之鄉 許邁與王逸少書曰自山至臨海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 以上台州 東甌西隗漢書曰恵帝立閩君搖為東海王都甌 永嘉記曰西隗山東接安固西接松陽 矛
  峴 劒峰永嘉記曰塵嶼有盧隈又有矛峴去盧隈二十五里 輿地志曰樓石山三石並高百丈杪如劒峰 以上括州 彭澤 淺源漢書曰彭澤縣屬豫章郡彭蠡澤在西 尚書曰過九江至於敷淺源 廬山 盆水廬山記曰匡俗出於周威王時生而神靈隱淪潛景廬於此山俗稱廬君故山取號焉 潯陽記曰盆水出青盆山因以為名帶山雙流而右灌潯陽東北流入江 以上江州 銅精 劒窟豫章記曰西山周廻三百里此山時有夜光逺望如火氣輿地志曰此為銅之精光也 又曰豐城縣獄後有雷孔章掘神劒窟方七八丈 然石 熱泉宋永初山川記曰建城縣西有羊山有然石色黄白而理疎以水灌之便熱可煑物故謂之然石 又曰皮縣有熱泉如湯以生物投之須㬰爛熟 以上洪州 茨野 落亭安城記曰昔豫章太守賈萌與安城侯張普爭境戰於新茨之野即茲地也 又曰郡渚江川發源同㑹落亭石上有芝草下有紫磨金山都 木客異物志曰廬陵大山之間有山都似人裸身見人便走自有男女可長四五尺能叢相喚常在幽昧之中似魑魅鬼物 又曰廬陵有木客鳥大如鵲千百為羣不與衆鳥相厠云是木客所化以上吉州 金鷄 石雁南康記曰雩都縣有金鷄石傍有穴宋永初中見金鷄棲翔此穴頗時飛鳴 又曰覆笥山平湖中有石雁浮在水每至炎氣代序則飛翔若知感𠉀 松闕 SKchar輿地志曰歸美山有石城髙數丈有二石夾左右石形似松儼如雙闕 南康記曰梓潭昔有梓樹臣圍葉廣丈餘垂柯數畆吴王伐樹作船使童男女挽之船自飛下水童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時有歌唱之音 以上䖍州 甘渚 蜜巖臨川記曰東興人家曽以木甑沈井中乃流出逹樊谿甘渚得之此泉穴相通也 又曰五章山絶巖險峭有蜜蜂依之為房其形如笠望者皆懸磴數丈然後得至其所石人 楓鬼臨川記曰虛谷東英巨山巖内有石人坐盤石上體上塵穢則興風濕潤則致雨晴日便舉體鮮潔朗然玉淨 又曰麻姑山上人登之有物人形眼鼻口靣無臂脚俗名之楓子鬼也 以上撫州 米砂 雪壁安城記曰鍾山臨水阻峽春夏則湍洑沸涌濆上白砂如米兩岸各十餘斛呼曰米砂以之𠉀嵗若一岸偏饒則其方豐穰 殷斌石室記曰第三室髙十餘丈者麤相似皆素壁若雪則萬象森羅 宜春水 羅霄山吴録曰宜春泉水地道記曰宜春縣出美酒隨嵗貢上 安城記曰羅霄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井中即雨至井溢木出雨乃至 以上袁州 鸚洲鳯闕輿地志曰夏口江中有鸚鵡洲 武昌記曰城東南角有岡名鳯闕吳時有鳯集之因以為名鄂渚 樊山離騷云乗鄂渚而反顧 武昌記曰樊口之東有樊山 以上鄂州 湘
  山 沅水史記曰秦始皇浮江至湘山 水經注曰沅水注洞庭湖中方㑹於江也 地道江門湘中記曰君山有地道郭璞江賦曰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 山海經曰洞庭山帝女居之
  其上沅灃之交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門 以上岳州 楂渚 橘洲湘中記曰楂渚對岸古城孫權遣程普所立 輿地志曰橘洲在郡南對南津常看如下及至夏水懷山渚洲皆沒橘洲獨在 昭潭 羽瀨湘州記曰岳陽有昭潭其下無底湘水最深處 又曰石子山西有小谿水石映澈名之羽瀨昔關羽南征頓此山下因以為名 以上潭州 青壇 紫蓋湘州記曰祝融峰上有青玉壇方五丈有蓋香峰行道處 異苑曰衡山有峰名曰華蓋又一名紫盖 寶洞 僊宫南岳記曰衡山者太虛之寶洞 又曰流丹崖南五里得僊人宫道士休糧絶糓身輕清虚便得入此宫 以上衡州 菁口 蘭巖湘州記曰都谿又西北流入營水謂之菁口 王韶之神異記曰蘭巖山其路危阻廻絶人迹登其山有石路松林焉杳然便是雲霞中館宇矣 九疑山 五㑹水山海經曰蒼梧之丘九疑之山舜所葬也水經注曰都谿水出舂陵縣左與五谿俱㑹縣有五山山有一谿五水㑹於縣門故云都谿 以上永州 茹谿 灃浦荆州記曰茹谿源出茹龍水水極清澈 離騷云遺余佩兮澧浦 天帚 松梁荆州圖副記曰天門角上石生倒垂下一竹拂謂之天帚 吳録曰松梁山山石間開處容數十丈其髙以弩射之不及其上 以上澧州熱石 温泉輿地志曰臨武縣山有熱石置物其上立焦 荆州記曰郴縣温泉下流有田資以漑灌常十二月下種至明年三月新穀便登 僊人祠 義帝廟輿地志曰馬嶺山有僊人蘇耽壇耽至孝一朝忽辭母曰受生應僊當違供養涕泗鳴咽百姓立壇祠之 湘州記曰郴縣南有義帝廟百姓祭之漢書曰項羽尊楚懐王以為義帝 以上郴州 龍池 鶴澤武陵記曰謝承為武陵郡守時有黄龍見於郡東水中拜表上賀因號龍池 劉義慶世說曰晉羊祜鎭荆州於江陵澤中得鶴教其舞動以樂賓友 鼎口 風門沅川記曰沅川水名鼎口昔有神鼎出乎其間 武陵記曰風門山有石門去地百餘丈将欲風起此門隱隱有黑氣上須臾有黒風競起 以上朗州 葱嶺 茗山沅川記曰沅川有孤山巖石崔嵬上有葱如人所種人時往取援輒斷絶請神而求不挽自出武陵記謂之葱嶺 荆川圖副曰茗山九嶺嶮峻木多杉松獸多熊豹 龍門 鹿穴水經注曰有獨母水南出龍門 荆州記曰宋元嘉初武谿蠻人射鹿逐入石穴纔容人入穴見其傍有梯因上梯谿然開朗桑果蔚然行人翶翔亦不以怪此蠻於路所樹為記其後茫茫無復髣髴 以上辰州石牀 雲水湘州記曰文斤山上有石牀方髙一丈四靣緑竹扶疎常隨風委拂 水經注曰邵陵水東㑹雲泉以上邵州 浪水 舞谿水經注曰浪水出武陵鐔城北界山谷荆州記謂之浪谿 荆州記曰舞谿東流注沅西接牀牁 以上巫州 銅柱 石門周地圖記曰江中有銅柱灘 又曰均提東十三里至石門東有石鼓 清臺 神窟史記曰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家富不訾清能守其業秦皇帝以為貞婦為築女懷清臺 益州記曰黄葛峽有相思崖芳泉周灌俗謂之神窟以上涪州 牂牁 桂浦漢武帝平南夷置牂牁郡 又曰牂牁郡有桂浦關 天井 石關華陽國志曰牂牁郡上當天井故多雨潦 又曰且蘭縣西南有地名石潼關 以上牂牁
  江南道三
  原箴名原闕潤州箴曰洋洋潤州江川秀逺蔣廟鍾山孫陵曲衍江寧之邑楚曰金陵呉晉梁宋六代都興
  嶺南道一
  原案敘嶺南道者禹貢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之南境其地皆粤之分地理志云今蒼梧蔚林合浦交趾九眞日本南海皆粤分自嶺而南至海盡其地廣州故南海郡秦末南海尉趙佗王有其地
  嶺南道二
  原蒲澗 蘭湖南越志曰熙安縣東北有菖蒲澗咸安中姚成甫嘗澗側遇一丈人曰此菖蒲安期先生所餌可以㤀老 又曰番禺北有芝蘭湖並注西海 貪泉 湞水晉中興書曰舊云往廣州飲貪泉失亷潔之性吴隱之為刺史自酌貪泉隱之題石門為詩曰石門有貪泉一飲懐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漢書曰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下湞水 二山 八桂南越志曰番禺縣有番禺二山因以為名 山海經曰桂林有八樹在番禺東 以上廣州 潮穴 泉山潮州記曰斯谿西通淮水其穴若井或枯涸彌年或一日十盈十竭若潮水焉 又曰泉山有峭壁髙竦連阜湎屬石泉懸注瀑布飛流 以上連州 錢石 玉山湘州記曰曲江縣東有錢石山其狀四方若臺榭其南有石三靣壁峭其上有錢故謂之錢石 又曰曲江縣東有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潤相傳云昔有人采玉處 石臺 銀甕始興記曰勞口東岸有石四方而髙可百餘仞其状若臺又曰林水源出盤石山羅列十甕皆蓋以青盆中悉銀餅有人過之得開觀而不可取取輒失路迷悶欲死以上韶州 龍川 牛嶺漢書曰龍川縣屬南海郡 南越志曰羅浮山有石樓右帶牛
  嶺山左據龍尾以上循州 文貝 錦虵南越志曰潮陽南有小水注海濱帶層山其中多文貝可以觧毒 輿地志曰龍溪謂之盤龍虵青黑色赤帶錦文隨瀆瀵水而入於海有毒傷人輒死 以上潮州 素女 青牛發䝉記曰侯官謝端曾於海上得一大螺中有美女云我天漢中白水素女天矜卿貧令我為卿妻 南越志曰綏安縣北有連山昔越王建徳伐木為船其大千石以童男女三千牽之既而入船俱墜於潭時聞附船有唱喚督進之聲往往有青牛馳廻與船俱蓋神靈之至 靈江 神草輿地志曰從餘姚至海三十里過温麻江有一江名靈江 道書云霍山上有神草三十四種 以上泉州 建安 將樂吴志曰永安三年以㑹稽南郡為建安郡 吴録云將樂縣屬建安郡以上建州 石室 嵩臺南越志曰髙安石室自生風峒南北二門狀若人功意者以為僊都 又曰髙要有竦石廣六十餘丈髙二百許仞土人謂之嵩臺 以上端州 端石岑珠吴録曰端谿有端山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水南越志曰端谿俚人岑班入山遇一寳珠徑
  五寸取還夜光明照燭俚人甚懼以火燒之雖小損猶照一室 以上康州 香林 綸木南越志曰盆元縣利山上多香林 又曰威寧縣有穿州其上多綸木似穀皮可以為綿 以上岡州蒼梧 斑石漢書曰蒼梧郡武帝元鼎六年開 輿地志曰廣信縣之壽鄉有孤嵓嵓有斑石石皆五色 以上梧州 圍洲 合浦交州記曰合浦八十里有圍洲周廻百里 漢書曰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開 以上亷州 賀水 冨川湘州記曰臨水經臨賀縣東又南至郡左合賀水 漢書冨川縣屬蒼梧郡 以上賀州 二鼓 三田輿地志曰後漢周敞為交趾刺史伐龍山木以為鼓以下分鼓給桂林郡上分鼓給交趾郡擊一鼓則二鼓皆鳴 廣志曰南方地氣暑熱一歲田三熟冬種春熟春種夏熟秋種冬熟 以上交州 蘇嶠 麻嶺南越志曰寧浦郡東南有蘇摩嶠 屈璆道理記曰沙麻領在寧浦郡南郡即嶺之北垠 以上横州 樹止 竹梁林邑記曰狼野人居無室依樹宿止 南征八郡志曰糞泠縣有大竹數圍實中任屋梁柱覆用之則當瓦 以上峰州 蟻漆 鷄潮吴録云居風縣有蟻絮藤人視土中知有蟻因墾發以木皮插其上則蟻出緣而生漆 輿地志曰移風縣有潮鷄鳴長且清如吹角每潮至則鳴一名林鷄 石坻金屐南越志曰馬援鑿通九真山又積石為坻以遏海波由是不復過漲海 又曰軍安縣女子趙
  嫗嘗在山中聚結羣黨攻掠郡縣著金箱齒屐恒居象頭鬬戰 以上愛州 咸驩 都沃漢書曰咸驩縣屬九眞郡 晉太康地志云都沃縣屬九徳郡 以上驩州 極外 海中交廣二州記曰珠崖在大海中南極之外吴時復置太守住徐聞縣遙撫之 漢書曰武帝立珠崖郡在南方大海中居廣袤千里 巢居 椎紒廣志云珠崖人皆巢居 珠崖傳曰男女皆椎紒或被髮徒跣紒音髻以上崖州 儋耳 鏤頰漢書曰武帝元鼎六年定越以為儋耳郡張晏注曰儋耳鏤其頰及上連耳匡分為數支状似鷄腸纍纍下垂 以上儋州 文魮 朱鼈南越志曰海中有文魮鳥頭尾鳴似磬而生玉 又曰海中多朱鼈狀如肺有四眼六脚而吐珠 𩣡馬水犀南越志曰平定縣東巨海有𩣡馬似馬牛尾一角 又曰平定縣巨海有水犀似牛其出入有
  光水為之開以上髙州















  御定淵鑑類函巻三百三十五
<子部,類書類,御定淵鑑類函>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