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昨行和張十一

憶昨行和張十一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或作《和張十一憶昨行》。與前詩同時,在江陵作。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1]上公禮罷元侯回。[2]車載牲牢甕舁酒,並召賓客延鄒枚。[3]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回發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4]起舞先醉長松摧。宿酲未解舊痁作,[5]深室靜臥聞風雷。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6]念昔從君渡湘水,[7]大帆夜劃窮高桅。[8]陽山鳥路出臨武。[9]驛馬拒地驅頻隤。[10]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伾文未揃崖州熾,[11]雖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12]羽窟無底幽黃能。[13]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今君縱署天涯吏,[14]投檄北去何難哉?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劚磨塵埃。殃銷禍散百福並,從此直至耇與鮐。[15]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16]君當先行我待滿,[17]沮、溺可繼窮年推。[18]

註釋 编辑

  1. 《月令》:“仲春之月,律中夾鐘。”二月之呂也。《續漢書》,以莩灰實律之端,按歷而候之,其月氣至則灰飛而律通。
  2. 上,洪作杜,雲杜佑自淮南入朝也。方作社,云:“此為荊師裴均罷社而享客也。”今按:方說是也。但以上為社則未然,《左傳》云:“五行之官封為上公,祀為貴神。”其土正曰後土,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為社。故杜註“用幣於社”云:“以請於上公。”則上公即社神也,況此句內又以元侯為對耶?
  3. 鄒陽、枚乘,漢梁孝王客。
  4. 朱六切。
  5. 劉伶:五斗解酲。《左傳》:“痁作而伏。”舊痁,方作痁舊。今按:此句內上有宿酲字,則此當為舊痁明矣。方誤。痁,失廉切。
  6. 《集韻》云:“漼,雪霜積聚貌。”《選》:“指季豹而漼焉。”註:漼,涕泣垂貌。漼,七回切。
  7. 湘或作湖。
  8. 《玉篇》云:“帆船上檣竿。”劃,忽麥切。桅,五回切。
  9. 公責連之陽山令,張為郴之臨武,郴在江南,連則廣南也。
  10. 三館本作槌。方云:“《博雅》:槌,扌窒也,亦有義。今按:方義暗僻不可曉。此但言當謫官時,馳驛發遣,而山路險惡,故羸馬拒地不進,被驅而屢至傾隤耳。隤或取《詩》“我馬虺隤”字,然其義但為不能升高之病,又似未必然也。隤,杜回切。
  11. 伾,王伾。文,王叔文。崖州,韋執誼也。揃或作剪,謝校從剪。《說文》,揃,滅也。《史記·西南夷贊》有揃剽字。伾音丕。揃,子踐切。
  12. 三奸,謂貶王伾、王叔文、韋執誼也。
  13. 能有兩音。奴來切者,三足鱉也。奴登切者,熊屬,足似鹿者也。《左傳》:“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國語》作黃能,當音賢能之能。然說者謂能既熊屬,又為鱉類,東海人祭禹廟,不用熊白及鱉為饌。疑鯀化為二物,則兩音亦可通用也。
  14. 縱或作從。今按:張署《墓志》,邕管奏署為判官也。
  15. 《詩·閟宮》:“俾爾耆而艾。”耆,老也。鮐,魚名。《詩·行葦》“黃耇臺背”鄭氏箋云:“臺之言鮐也。大老則背有鮐文。”鮐音臺,耇或作耆。
  16. 或作裁。
  17. 張先遷京兆府司錄。
  18. 沮溺,人名。《語》:“長沮、桀溺耦而耕。”公家河南,而嵩山、伊水、洛水並隸焉,詩意欲與張耦耕於嵩山下也。推字取《禮記·月令》“三推九推”之意。沮,子魚切。推,他回切,或作催。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