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十二年/十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10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修撰李元鎭。《玉堂日記》

10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日暈,太白,見於巳地。申時,日暈。《春坊日記》

○訓鍊院[訓鍊都監]啓曰,平安道替防砲手一百名,後司中哨官安信一,率領,今十月十一日當爲發送,而俵衣次步木各一匹,三人竝刷馬一匹,軍器載持馬四疋,令兵曹題給。落幅紙,令戶曹題給,且赴防之軍,自前例爲別試才論賞以送,今此赴西之軍,依例試才論賞,何如?傳曰,允。《訓局謄錄》

10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有政。

10月4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坐,賀儀進。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仕直南老星仕,賀儀進。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10月5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坐直。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坐直。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齋宿。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齋宿仕南老星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未時,太白見於巳地。

○司諫趙絅啓曰,臣在嶺南時,或憑傳語,或接邸報,則自金光炫、申敏一等被謫之後,臺閣索然,氣象委靡,人不敢大聲。能者,以調劑上下,爲容身之能事,其次,循例奏事,寂寥數語而已。臣竊自太息曰,秦至無道也。以諫死者二十七人,而後來輸忠者有之,秦士之賤,猶尙如此。今我聖上,禮遇群臣,培養士氣其何如,而爲臣子者,何乃因數三人竄逐,而一朝摧沮消鑠,如是哉?二行缺今者,叨受本職,則胸中半行缺憤慨之言,誠不知裁。三行缺門鑰已下,今始來啓,所失大矣。以下缺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燼餘日記

10月6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坐齋宿。左承旨徐景雨坐直。右承旨睦敍欽坐齋宿。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坐直。同副承旨崔葕。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仕齋宿南老星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掌令尹烇、黃胤後金慶餘啓曰,臣等,俱以無狀,當諸臣竄黜之際,忝冒諫諍之職,誠意淺薄,不能一言回天,四字缺循例奏事,疲軟之失,不職之罪,大矣。伏見司諫趙絅再啓之言,其所謂調劑上下,容身能事之語,殊未曉其所指者何事,而至如愛身負君等語,正指臣等而言也。人臣苟有四字缺之罪,則雖在庶官,而不可五六字缺從官,以諫爲名者,安可晏然仍冒乎?臣等非不知淸齋之中,瀆擾爲罪,而重被詆斥,實難抗顔行公。請命鐫削臣等之職。答曰,勿辭。燼餘日記

10月7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南老星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朴明榑啓曰,趙翼命招不進之後,上疏來到,以大祭齋戒,不得捧入,而但與庶官之疏有異,故留院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弘文館校理李省身,修撰鄭雷卿等,伏以,掌令尹烇、黃胤後,持平金元立、金慶餘,獻納尹坵,正言洪柱一、成汝寬,司諫趙絅,竝引嫌而退。當此諸□去國,君德大傷之日,苦口力爭,庶幾回天,則言□之責,少無所失。趙絅之慷慨抗顔,反復比喩者,不是專指方今之臺諫,俱無可避之嫌。請掌令尹烇、黃胤後,持平金元立、金慶餘,獻納尹坵,正言洪柱一、成汝寬,司諫趙絅,竝命出仕。答曰,依啓。燼餘日記

10月8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南老星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上詣崇恩殿,親行冬享大祭。

○上罷祭後,詣影殿,行奉審禮。

○祭後,藥房、政院,大殿問安。答曰,知道。

○巳時,還宮。

○睦敍欽啓曰,明日常參、經筵,及來十一日輪對,取稟。傳曰,停。

○兵曹參判鄭廣敬,參議金蓍國啓曰,臣等俱以無狀,忝竊非據七字缺日不記,去八月念間,下吏以□來示,卽鄭震連五次純通之事也。臣等以爲據例當行之事,泛然看過,不爲致察,臺論旣發之後,取考文書,招問色吏。然後始覺其有違法例。當初旣不能詳査,致有錯謬,今不敢晏然覆啓,惶恐待罪。傳曰,知道。勿待罪。

○侍講院啓曰,本院下番四員內,司書沈之漢,以親病呈辭,卽刻出去,兼司書鄭太和,身病方重,本職呈旬,說書梁曼容,兼說書趙壽益,皆受由在外。下番方爲闕直,而他無入直之員。上番一人,姑降下番,使之入直,何如?傳曰,允。

○以慶尙監司[右兵使]柳舜懋身死本道監司狀啓,傳于朴明榑曰,令所經各官,喪柩護送。

○韓必遠,以都元帥言啓曰,正方山城東門樓,及倉庫軍器庫等,二字缺府門,牙兵今秋已爲造成,而今月十二日,又有四字缺塡土之事,而無可合指揮分付之人。又多城上形止摘奸三字缺門別將李一元,急速下送。一字缺傳曰,知道。

○睦敍欽,以禮曹言啓曰,沈都督處,冬至問安禮單揭帖,令戶曹、承文院,照例磨鍊,別定譯官,齎持下送。差本道守令,稱以問安官,使之依例呈進,何如?傳曰,允。

○睦敍欽,以禮曹言啓曰,傳曰,兵水使喪柩上去時,各官有護送喪柩之規耶事,傳敎矣。兵水使在任身死,則本道列邑,例有次次護送之規,而他道各官護送與否,自本曹未能知之矣。敢啓。傳曰,知道。

○韓必遠,以兵曹言啓曰,昨日私奴金士逸稱名人,自金虎門入來,差備門外擊錚,極爲駭愕。令攸司,收禁治罪。同守門將兪貴曾,常時不能禁斷,以致闌入,亦爲非矣。請推考。傳曰,知道。

○睦敍欽,以迎接都監儀軌廳言啓曰,因兵曹啓辭,《都監謄錄》員役今朔價布勿給事,啓下後,都監啓辭內,本《都監儀軌》,則非他都監若干件謄錄之比。御覽竝多至五十七件,故不得已限今朔,仍給料布五字缺事。入啓。答曰,不允事,傳敎矣。《儀軌謄錄御覽》八冊外,分藏於大四字缺藏史之處,禮曹、太平館、春秋館,各送八冊,件數甚多,而一件張數,多者至四百餘張。臣與郞僚,當初取考各年謄錄,則周年之內,始爲完畢者頗多。故臣深慮玩愒之弊,且念料布經費之艱,員役之數,比舊減去,書役張數,亦爲倍定。朔末計其張數,然後移文給料,而御覽,則一日書役八張,而分上,則十二張定限,四五字缺回程後,七月一朔,則各樣文書査勘,數字缺八月旬後始役,而其間實役,只三朔,計其書役張數,則當爲完畢於今月之內。臣等,曾將此意入啓,旣承不允之敎,惶憫無極,而謄錄重事,不可中輟,不得已復煩瀆擾。其中書寫八人,則不可減數,而書吏二人內,一人減下,使令二名內,一名減下,今朔料布,依減數題給,趁限完畢。在所不已,惶恐敢啓。傳曰,知道。

○行大司憲趙翼上疏,伏以,臣素患脚氣之症,近日左足浮腫,初則足上微有浮氣,三兩日內,浮甚高,色則赤,仍成腫痛。浮氣又轉上,幾至於膝,暫或動搖,痛不可忍,全不能起立。今者召牌臨門,不得趨詣,坐闕人臣不俟駕之義。罪戾莫大,無任悚慄之至。臣所苦如此,寸步不能運動。旣不能趨闕引避,尤切惶蹙,無地自容。仍念此症,旬月之間,決無行步之望。伏乞聖慈,亟命鐫削臣職,以治人臣不赴君命之罪,兼令愚臣得安意調治,不勝幸甚。答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辭,調理察職。

○司書沈之漢上疏,伏以,臣之老母,素多疾病,每至秋冬,輒患重症,自前月念後,又得右手不仁之症,骨節刺痛。雖未至於命在頃刻,而病根旣深,非暫時傷寒失攝之比。欲試針灸,而臣之入直,已至十餘日,不得替代,尙不得一出看護悶迫之切,爲如何哉?症勢加重,執匙飮食,不能自由,起居亦且須人,人子之情,尤切罔極,而適以親祭齋戒,泯默又過數日矣。伏願天地父母,察臣情理,遞臣職名,出直救護,千萬至懇。臣固知螻蟻之微,不敢以母病,仰煩天聽,而含默不達,則必失救病之幾。冒昧萬死,自干瀆擾之罪,尤不勝惶恐戰慄之至。答曰,給由。燼餘日記

10月9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呈辭。左承旨徐景雨坐直。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式暇南老星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三陟府使兪大逸。

○申時,雷動,電光,雨雹,狀如榛子。

○徐景雨啓曰,明日常參、經筵,取稟。傳曰,只晝講。

○朴明榑啓曰,大司憲趙翼,辭職上疏調理,執義金坽,在外未上來,掌令黃胤後、尹烇,持平金元立、金慶餘,呈辭到院,而還出給二字缺監察茶時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朴明榑啓曰,禁府郞廳,以委官意啓曰,兩司俱爲呈辭,今日三省推鞫,不得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藥房問安。答曰,知道。

○朴明榑啓曰,軍器寺官員,以提調意來言,南漢山城所送大砲,久在庫中,蝕蘚者頗多。鍊正試放,知其可用,然後輸送山城,而非時放砲,不可不啓稟,以大祭齋戒,趁未入啓矣。今日慕華館試放云矣。敢啓。傳曰,知道。

○徐景雨啓曰,內醫院官員,以都提調言來言,《醫林撮要》印出工匠料布,以各衙門所儲,隨力助給事。入啓蒙允後,八月初一日始役矣。各衙門已爲輸送者,都體府一同,摠戎廳、常平廳一同,司僕寺一同,合四同而三朔料布,分給已盡。御營廳亦當送一同,而時未送之,計其功役,來正月望間,當爲完畢,而料布更無出處,極爲可慮。每朔所用,不過七十餘匹,今後令該曹,限數月題給,何如云。故敢啓。傳曰,依啓。

○朴明榑,以兵曹言啓曰,臺諫啓辭,賓廳講書連五通加階者,雖是法典所載,而連五通云者,每於賓廳講書時,連次入講,無間斷之謂也。副護軍鄭賓,四次應講之後,其後設講亦二次,而方在罷散,竝不得參。至於今年二字缺更爲應講,通計前後所講之數,乃謂之連五通。陞資級,殊非法典連次之本意。法一壞了,後弊難防。鄭賓所授加資,請命改正事。傳曰,令該曹,前例相考處置事,傳敎矣。連五通準五考加階,載在法典,而李潤基,以都摠府經歷六七字缺以前縣監陞通政,而五六字缺至於鄭賓,則自癸酉三月至九月,四通之後,仍罷停講,至甲戌七月敍用後,更爲講書,連二次通云,則似與潤基、弘踽等連五次通者,前例不同矣。依臺諫所啓,改正,何如?傳曰,依啓。

○正言洪柱一啓曰,臣等決難在職之狀,已盡於前後避嫌之中矣。再昨以擧動臨迫,不敢更瀆,强顔出仕,而趙絅避嫌中,乃曰若使汲黯生於今日,則相規之道,不止如此云。臣之疲軟之失,旣已著矣,而臺諫言事之道,不必使古人專美,峻斥之論,固所必至。故退伏私室,不敢擧頭。且緣身病,屢呈辭單,而見却於政院,終未上達。連啓之事,亦且廢却,臣之前後取笑,不一而足。請命鐫削臣職。答曰,勿辭。

○正言成汝寬啓曰,臣之疲軟不職,厚招物議,決不可一刻在職,而以擧動臨迫,不敢更瀆,强顔出仕矣。大槪趙絅三避之辭,非徒擧名斥臣。其所謂如使汲長孺者,生于今日,則相規之道,不止如此云者,其意必非偶然而發。公議至嚴,不敢偃然察任。且有賤疾,不得已呈告,終始爲政院所却,未得上達。臣以城上所,例有連啓之事,而亦且廢闕,臣之所失,比同僚尤大。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

○獻納尹坵啓曰,臣之疲軟,臣亦自知之,趙絅之規責宜矣。果出於相規之意,則固不宜相較。故反躬自省之外,夫豈有一毫慍語,而前後避辭,五六字缺不能無怪焉。臣竊見趙絅四字缺不過諸臣之竄黜,臺閣之摧沮,則皆今日言官所已陳者也。初無狂妄之語,而乃謂慍臣狂妄何也?言官在職,一日盡一日之責,未知有何發論,而爲同僚所沮,不免爲此避耶?果有可論之事,而今之言官,不能盡言事之責,則趙絅,新承擢拜,正當得言之秋。唯當直擧其事,而論列之,以盡言事之責,未爲晩也。夫如是,則雖不費許多說話,直在其中矣。不此之思,而乃以空言引避,惹起紛擾之端,則臣實未曉其意也。其所譏斥,已非一二,決不可抗顔仍冒,而適値擧動臨迫,不敢更瀆,泯默隨行。且緣身病,只思呈遞,而辭單,旣不得入,則終始不安於心者,不容含默。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燼餘日記

10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注書李尙逸。假注書沈世鐸李晳。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只晝講。

○左議政吳允謙,十六度呈辭。傳曰,安心調理。

○吏曹參議兪伯曾,初度呈辭。傳曰,還出給。

○徐景雨啓曰,假注書南老星,近有寒疾,自昨症勢甚重,不得供職。遞差,他假注書差出。傳曰,依啓。

○以李晳爲假注書。

○韓必遠,以都摠府言啓曰,副摠管李義培,會同分軍事,除標信,內兵曹進去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韓必遠,以常平廳言啓曰,鑄錢之役,雖非本廳之任,而今旣設局於本廳,故亦多有料理施設之事。苟無主管檢飭之人,則未免玩愒怠慢之患。吏曹正郞具鳳瑞,本廳都廳差下,使之專掌檢飭,仍管用錢,事意宜當。敢啓。傳曰,依啓。

○掌令尹烇啓曰,臣奉職無狀,厚招物議。司諫趙絅,前後避辭中,譏斥之言,不一而足,決不可一刻苟冒,而適値擧動臨迫,强顔隨行,慙愧已極。且緣狗馬賤疾,屢呈辭單,見却於政院,城上所莫重連啓之事,屢日廢却,臣之罪戾,至此尤大。請命鐫削臣職。答曰,勿辭。

○掌令黃胤後,持平金元立、金慶餘啓曰,言官爲職,與庶官不同,苟有物議非之,則決不可苟冒。況嘲詆之言,狼藉以下五行缺請命鐫削臣等之職。答曰,勿辭。

○行大司憲趙翼上疏,伏以,臣以足腫,寸步以下三行缺臣旣不能承命趨詣,又不能引三字缺避,徒有惶惕,措躬無所。敢上疏章,冀得鐫削。不圖天寵優渥,不以爲罪,乃下調理之命。區區犬馬之心,無任感激之至。第念臣不赴君命,其罪甚大,前後犯此者,例不得在職。臣獨何人,其能自安?顧賤疾如此,不能運步,詣闕陳啓,自乞罷斥,力所不能,而默然退伏,晏然自若,有似無罪,尤非所宜敢也。憂惶踧踖,若無所容。玆不得不冒萬死,再瀆天聽。伏願聖明,察臣罪戾不可仍冒,憐臣情勢憫迫如此,亟命罷免,不勝幸甚。踏啓字。

○未時,太白見於巳地。以上燼餘日記

○十月初十日午正,上御文政殿。晝講,特進官金藎國,知事李弘胄,參贊官崔葕,侍讀官姜大遂,記注官柳德昌,檢討官鄭雷卿,假注書沈世鐸,記事官兪熀,上篇音一遍訖,進講草蟲、采蘋二篇。以下九行缺姜大遂曰,旣采而盛,旣盛而湘循序有常也。上篇云,采蘩猶葛覃而此二字缺大夫妻化之,是亦葛覃之化也。年少婦人四五字缺此文王之化也。金藎國進曰,向者筵中所啓,監軍糧餉事,備局議啓矣。答曰,寅火津,作倉,寅火津,乃喬桐境也。船運之自下道者,水路不便,船運之往西路者,亦非直路,去江都府一息程,於此作倉,未知,何如?江都之倉,在邑內,在甲串,在三江,未知何以爲之?其所需之資,已爲,分付矣。上曰,作倉之意無他,前見其地無倉舍,故欲於此造作之也。其便否,則本曹斟酌爲之。金藎國曰,然則江都之米,捧於此乎,下道之米,輸來不便矣。上曰,定奪爲數字缺江都多穀,而倉舍似少,必廣倉宇,然後可矣,以下十餘行缺金藎國曰,誠如聖敎,臣亦耳目所及者言之,星州之米五十萬石,而三字缺爲御史時,一日內盡捧云,蓋地不廣於今日,而數字缺如此者,必盡地所出,而納之官府,歲未換矣,而更爲捧上,近來大邑,不過萬石,而欠逋甚多,此不過一時守令,不爲用力,一年二年,以至於此也。上曰,此在其人,得其人,則如彼,不得其人,則如此耳。時豈有異乎?且江都之穀,竝皮十三萬石,則米盈十萬然後,如卿言,可也。對曰,江都之米四萬八千餘石、租五萬石、太數如之,過此,則改色誠難矣,且租則不爲易朽,以租代米,何如?上曰,租有名而無實,多則留置亦難,若計其久近,輪回改色,則庶乎其可也。元穀還上,不捧備耗,則民心必悅,五六字缺曰,聖敎極當,如此,則民必感悅矣,以下十餘行缺上曰,此有司之事,予不四五字缺有所落漏,故申之爾,且當今列邑,蕩滌欠逋,其弊不貲矣,貧而不能償者,其情,固可矜也。其足以償之者,亦姑爲遷延,以至三四年,或遇昏吏之不能察者,或遇奸吏之欲要譽者,多爲欺罔之言,濫陳蕩滌之請,若必欲蕩滌,則從前不捧之吏,從重治罪,然後蕩滌,可也。且蕩滌欠逋,一時特恩,何可於邑邑爲之乎?卿主錢穀,革其弊,可也。如閔聖徽,可以知事體,而始至地界,旋請蕩滌,此習尙之所使也。李弘胄曰,逋欠之多,毋過於北方,反正之初,蕩滌者亦已多矣。金藎國曰,官吏不奉法之故也。以下十餘行缺上曰,量田使極擇而付之,未知終何如也。金藎國曰,使臣去時,問于臣曰,何如則,可也?臣曰,此不可預定,毋意毋必,不爲人欺,一從其正,則結多而役均矣,如欲預定,必不可矣。上曰,平時數竝陳田,言之二字缺非獨謂起也。李弘胄曰,使臣之言,不思甚矣,此不可以預定也。上曰,民之望均田,亦久矣,今若不善爲之,是大欠也。民必失望矣。金藎國曰,雖善爲之,民或有不安者矣,今者多有漏卜,有惡其均平者矣。上曰,此土豪輩兼竝之事,非小民之事也。金藎國曰,聞湖右之民,亦厭其均田矣。上曰,厭其均田者有矣,國家何可因此而不爲乎?必也摘土豪之欺隱,均小民之偏苦,然後田可均,而役可平矣。金藎國曰,用錢之事,頃日伏見批辭,多鑄通行之敎,旣已勅於京中,於外方亦然,而以下缺上曰,古者改鑄錢,四五字缺其故何也?金藎國曰,舊者價輕,新者價重,故世世改之。上曰,今之議者曰,用錢必難,此何弊也?金藎國曰,民不知愛錢,故不能通行,此所謂有弊也。蓋恐其終不能行之也。上曰,若其無弊,豈有終不能行之理也?李弘胄曰,民情以爲國事屢變,或有旣設而旋罷者,亦疑其不能終始如一矣,以下十餘行缺上曰,另加飭勵,七八字缺人必賴師友淵源,然後可以爲忠爲孝,雖曰,有友,而如古之責善者,難得,李弘胄曰,閭巷間五六字缺讀《史略》,爲科擧之習也。爲己之學,二字缺檢行之士絶無,若小兒何足責,父兄所詔者,亦以此也。上曰,閭閻學文之法,大誤矣,前日大君初受學,爲師傅者,亦以小學爲迂,大君之學,異於凡儒,而習尙如是故云,然則四字缺之法必大誤也。以下缺燼餘日記

10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假注書沈世鐸李晳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李聖求,以吏曹言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傳曰,當日爲之。

○吏批,判書崔鳴吉,參判李敏求進,參議兪伯曾。

○兵批,判書金時讓呈辭,參判鄭廣敬進,參議左副承旨韓必遠進。

○韓必遠,以侍講院言啓曰,本院實兼官十員內,輔德、兼弼善未差,兼輔德金槃,說書梁曼容,兼說書趙壽益受由,兼文學具鳳瑞,本曹入省記,司書沈之漢,以親病下鄕,司書鄭太和,本曹呈旬。無故見存之人,只有弼善臣金德承,文學臣李惕然,今方入直。非但疾病事故,未可預知,以上番,姑降累日,事甚苟艱。兼司書鄭太和,雖在呈旬中,牌招使之察任,何如?傳曰,依啓。

○以刑曹崔俊男等照目,傳于朴明榑曰,此律是耶?色承旨詳察以啓。

○傳于韓必遠曰,史官一員待命,騎馬三匹立之。

○吏批,張維爲奮忠贊謨靖社功臣正憲大夫新豐君兼世子左賓客,崔鳴吉爲奮忠贊謨立紀明倫靖社功臣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經筵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成均事同知春秋館事,姜鶴年爲朝散大夫行司憲府掌令,閔應協爲奉列大夫司憲府持平,卞時益爲朝散大夫司憲府持平,李俔爲通政大夫行平海郡守,李必行爲慶尙都事,金㠍爲魚川察訪,金德承爲獻納,沈之漢爲正言,黃胤後爲弼善,金慶餘爲司書。

○兵批,以成汝寬爲禦侮將軍行龍驤衛副司果,安光立爲折衝將軍行忠武衛副司勇,權井吉爲嘉善大夫行忠武衛副司勇,姜晉昕爲禦侮將軍忠武衛副司猛,李琳爲禦侮將軍行忠武衛副司勇者。以上燼餘日記

10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坐直。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李晳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睦敍欽啓曰,明日常參、經筵,取稟。傳曰,只晝講。

○以掌隷院四字缺回啓,傳于朴明榑曰,此奴婢等,自裁省廳還賤,四字缺問于政院以啓。

○弘文館校理尹坵疏曰,伏以,臣奉職無狀,前以不盡言責,被斥於同僚,後以瀆擾之罪,見非於物議。負戾如此,理合屛退,不意玆者,復叨新命,驚惶踧踖,無地自容。三司旣是一體,如臣罪犯,決難更冒玷汚名器。加以小臣,素以羸病之人,一月之內,呻痛過半,又自今月初,重感風寒,症勢彌留,而瀆擾是懼,不敢言病,數日以來,前症尤重,一夜之間,累度氣塞,遍身疼痛,全未運動。旣不能出謝恩命,未免呈單乞遞。卽今召牌臨門,又不得力疾赴詣,臣罪至此,尤無所容。伏乞聖明,俯垂諒察,特賜鐫改職名,俾得全活。答曰,省疏具悉。爾其勿辭。

○左議政吳允謙,十七度呈辭。傳曰,安心調理。

○慶州幼學等疏曰,伏以,臣等皆慶州人也。慶之爲府,乃新羅舊都,而邑居最卑,水患甚急。南有南川,西有西川,北有北川,水勢皆圜繞邑居而流下,三面皆水也。二字缺一面乃連陸之地,而北川之水,甚爲高急,如建瓴四五字缺邑居,合流于北川之水,沿流石築,連屬十餘里。又長林藪,以防水患,此乃祖宗朝所築□□堤坊之內,邑居之上,有原曰閑地原,水決其原,則邑有耿圮之患。自新羅,以至本朝,常加謹護禁,以爲五字缺大禁於是在矣。邑人之田其中者,只許二字缺而不許爲水田者,亦祖宗朝成憲也。五六字缺堤防之下,下流之衝,萬一水患,如有七八字缺此臣所以憂惶憫慮□□者也。謹按國史,唯我太宗大王肇興,半行缺奉安我太祖康獻大王半行缺不幸壬辰之變,殿宅灰燼,又不幸而江陵權五六字缺亦經回祿,此一國臣民之所以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者也。臣等之意,以爲眞殿,若不重新則已,如必重新,則防患之道,亦豈容少緩哉?近年以來,本州沙里驛卒二字缺强悍,縱恣無忌,幸其眞殿之丘墟,不計文廟之被患,奪其有主之田而居焉,毁破堤防,橫引大川,注諸閑地之原,漸成川澤之勢。噫,涓涓不塞,將爲江河,設使眞殿未成,而文廟尙存,水有漂沒之患,則當此之時,雖盡族奸民之黨,而亦無數字缺患矣。臣等,又按自祖宗朝定給郵卒,沃土膏壤,依舊尙存,而驛卒等,詐稱占奪民田,浸灌無忌,此實亂法之奸民,幾不能制,此臣等之所深憂也。不遠千里,伏願殿下,特令有司,前朝舊事,築塞守護以眞殿、文廟,以防東民墊溺之患,給馬位之田。以下二行缺燼餘日記

10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李晳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只晝講。

○徐景雨啓曰,明日常參、經筵,取稟。傳曰,停。

○朴明榑啓曰,三省推鞫,命下已久,而臺諫有故,未卽擧行矣。司諫院官員五六字缺請獻納金德承,正言沈之漢,竝爲牌招肅拜,使之參鞫,何如?傳曰,依啓。

○韓必遠,以都摠府言啓曰,副摠管以下缺請出標信。傳曰,知道。

○自昧爽至巳時,沈霧。

○掌令金霱啓曰,鄭之問窮兇極惡之狀,臣等論之悉矣,殿下尙靳一兪。臣等竊未知聖意之所在也。之問以下四五字缺之語,當初不能論以正律,幸今發露,人心以下十餘字缺決難容於覆載之間,請亟命依律定罪。姜碩期、金光炫等,固守前日之見,言語過激,則固有之矣,然此何大罪也,而殿下,乃施之以竄黜之罰,四兇之罪,此豈非我殿下喜怒不能中節處也?此人等,皆一時善士,難得之人也。一朝以論事之罪,以下十餘字缺投竄極邊。此誠聖明之大過擧,朝廷之大不幸,國人之所失望者。當初爭論之時,天怒之發,殿下亦自不覺其爲過也。及今事過之後,反而思之,則殿下亦必自知其爲過度矣。當今擧措得失之大者,孰有過於此者乎?三司爭之累日,而殿下堅執至此,此無非誠意淺薄,辭不達意,不足以感悟聖心而然也。臣等之罪大矣,而亦竊恐殿下於改過不吝從諫弗咈之道,或有所未盡也。此人等,皆善人也。其言雖過激,其情豈是深可惡也?此亦善人之過也。且兩司,出入禁闥,與殿下爭是非者也。經幄,朝夕論思之地也,皆近臣也。殿下罪之太甚,待之太薄,此豈群臣所素望於殿下者乎?凡事旣知其爲過,則唯當卽改之。以殿下之明聖,豈不能覺此乎?若蒙賜察芻蕘,翻然改悟,渙發大號,賜之放還,則殿下改過從諫之盛德,光明磊落,可與古之帝王,同垂百代,而其於國家之幸,群情之感悅,爲如何哉?頃者病重狀啓入來,聞者莫不憫然嗟歎,惻然哀憐。若使溘然而死,則殿下亦豈無追悔乎?今者嚴冬漸迫,塞上寒苦異甚,中土之人,不耐其風氣,此亦深爲可慮。特垂矜察,姜碩期、趙廷虎尹鳴殷、金光炫,以下半行缺亟命放釋。新除授掌令姜鶴年持平卞時益,時在淸州地,請竝斯速乘馹上來事,下諭,依前例,府書吏給馬下送

○正言沈之漢啓曰,鄭之問窮凶極惡凶疏,不可以事過年久有所容貸。請亟命依律定罪。以下七行缺尹鳴殷,猶恐其不得同罪。自不覺其言之失中,其情可恕,其志可尙。若謂之矯枉過直,則可矣,獨被主張之罪,則不亦冤乎?請亟收姜碩期、趙廷虎、蔡裕後、林堜、安時賢、廉友赫等削黜,尹鳴殷遠竄之命。經幄之臣,職是論思,固不害於隨事相規。金光炫等,不過所見不同,爭辨於毫末之間,豈有憎疾之心哉?申敏一旣在言地,則怵於被罪,有懷含默,實非言官之道,雖或過激,亦當優容,而聖明不諒本情,竝竄絶塞,其爲盛德之累,有不可勝言。請亟收金光炫、李尙質、李時楷、申敏一等,遠竄之命。新除授司諫愼天翊,今在全羅道靈岩地,請斯速乘馹上來事,下諭,依前例,院書吏給馬下送。答曰,不允。書吏下送事,依啓。

○傳于朴明榑曰,三省推鞫,今日姑停。

○崔葕,以兵曹言啓曰,本曹多事,比他司不同,今方都試開場之時,郞官所掌亦多。二字缺權坽,病勢深重,不得察任,遞差,在京無故人,急速差出,何如?傳曰,依啓。

○朴明榑啓曰,今此掌隷院奉常寺婢天香,上言回啓,以獨未蒙允,似爲冤抑。故臣取考《院上日記》,則往在乙丑,數字缺天香,以自已免賤事,呈上言,該曹,以實爲冤抑回啓。其時該房承旨徐景雨啓辭,天香子女,皆係奉常寺典僕也。祭享重地,典僕不得免賤免役,祖宗朝立法至嚴,不可以納鐵。廢朝乃許免役,該司回啓,可免循私之弊云云。特命該院,啓辭還出給,而辛未年天香,又爲上言,該院回啓本院,又以此意防啓,至於色吏治罪矣。天香,僥倖萬一,每爲猥濫上言,極爲痛惡。臣待罪該房,惶恐敢啓。傳曰,知道。本院所爲,殊甚不當。此公事還出給,以上燼餘日記

○十月十三日午時。上御文政殿。晝講。入侍知事洪瑞鳳,特進官洪靌,參贊官徐景雨,侍讀官李省身,記注官柳德昌,檢討官鄭雷卿,假注書李晳,記事官兪榥。上講前授草蟲、采蘩篇音釋各一遍。李省身進講甘棠、行露章音釋一遍訖。仍解文義曰,召伯之循行[巡行]也。舍於甘棠之下,南國之人,思召公之德,而歌詠其樹。首章則云勿伐,次章則云勿敗,末章則云勿拜,其愛之愈久而愈甚,此可見矣。又解行露之義曰,此則貞女自守,而被汚於强暴者而作也。此詩猶周南之漢廣也。漢廣,則淫女變其淫亂,行露,則貞女守其貞節,文王之化,有先後遠近者,此可見云。半行缺遂輟講。燼餘日記

10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坐直。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坐直。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李晳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睦敍欽啓曰,明日儒生殿講,故視事不爲取稟。傳曰,知道。

○韓必遠,以都摠府言啓曰,今日入直軍士,中日習射,請出標信。傳曰,知道。

○睦敍欽啓曰,明日儒生殿講時,命官領相進去事,命下矣。領相傷寒云。何以爲之?敢稟。傳曰,右相進去。領相處,遣御醫看病。

○內醫院奉事朴頵看病書啓曰,領議政臣尹昉病證,大槪昨日備邊司罷仕後,還家之際,忽有身上寒縮之氣,及其半夜,痰喘發作,呼吸急促,頭痛身疼手心熱,而支節如解,此必感寒無疑。九味羌活湯,加前胡、吉更、蘇子炒硏、乾葛、柴胡各七分,荊芥穗、枳殼各五分,連用三四貼,爲當爲白乎,詮次啓達向敎是事。傳曰,劑送。

○左議政吳允謙十八度呈辭。傳曰,安心調理。

○朴明榑,以委官意啓曰,洪汝霖所供如此,和會成文之事,以醉中被人指敎爲言,極爲奸詐,請刑推。答曰,依啓。

○傳于朴明榑曰,三省推鞫罷。

○朴明榑啓曰,禁府郞廳以委官意來言,明日儒生殿講,故三省推鞫,不得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持平閔應協啓曰,耳目之官,以言爲責,苟有所懷,不避鈇鉞,乃其職耳。曩者議禮諸臣,所爭者公,而殿下莫之察,遽加斥逐,臺閣一空。如臣無狀,亦且承乏而拔擢廁跡於風憲之列,此豈愚臣之不稱而已?抑亦國家之所羞也。近日朝著之上,景象索然,人心鬱而不伸,士氣挫而不振,街談巷議,至有指點而稱之曰,某之投竄,逆上旨也。某之登庸,順上旨也。臣始聞而訝之,徐究其由,一時善類,皆以非罪而迸黜,首議停論之人,則相繼而寵用之。此乃閭巷,亦得以窺殿下好惡之淺深。臣竊爲殿下惜之也。方今冬雷屢震,黃霧四塞,上天之仁愛殿下,亦可謂至矣。格王正事,政在今日,而滅裂如臣,素乏諫諍之姿,豈可久冒匪據,厚招物議也?且臣近患風眩之症,調治數日,今始陳章二字缺之罪,益無所逃。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

○府啓,請鄭之問亟命依律定罪。請亟收姜碩期、趙廷虎、蔡裕後、林堜、安時賢、廉友赫等削黜,尹鳴殷遠竄之命。請亟收金光炫、李尙質、李時楷、申敏一等,遠竄之命。以上措辭竝見上陰竹縣監安彦吉,本以針術發身,曾在昏朝,冒占衿川縣監。適當詔使之時,巧作名目,多有科外徵斂,聞者痛駭。反正之後,至授本職,則爲渠之道,所當洗心革面,以贖前罪,而家在竹山數里之地,亦多貪鄙之事,物議藉藉,久而愈激。如此之人,不可使一日在官,請命罷職不敍。答曰,不允。安彦吉事,風聞未必盡實。更加詳察,勿爲煩論。

○持平閔應協啓曰,鄭之問窮凶極惡之狀,臣等論之悉矣,而聖批尙靳一兪,竊未知聖意之所在也。之問之疏,有不忍聞不忍言之語,當初不能論以正律。幸今發露,人心齊憤,不可使惡逆之人,一刻容於覆載之間。請亟命依律定罪。重出請姜碩期、趙廷虎、蔡裕後、林堜、安時賢、廉友赫、尹鳴殷、金光炫、李尙質、李時楷、申敏一等,亟命放釋。答曰,不允。

○睦敍欽,以侍講院言啓曰,兼司書鄭太和,今方入直,卽聞頃日被推公事,今日照律入啓,不敢仍在直所,下番將爲闕直,司書金慶餘,牌招肅拜,使之入直,何如?傳曰,依啓。

○以兵曹巡將付標單子,傳于崔葕曰,此單子何往,而今始付標耶?問啓。

○崔葕,以備邊司言啓曰,國家之有文武官,猶人之有左右手,不可偏廢者也。壬辰以後,武科額數太濫,庸雜居多,世族子弟,皆以業武爲恥。故應擧者,不過謀免身役之輩。以此新舊出身,其數雖多,而進用之際,常患乏人。此實近來大患。竊聞自上亦於筵中,以此爲敎云。聖念所及,實非偶然。然若無別樣聳動之擧,則似無樂趨之望。臣等之意,欲令諸武將及本司堂上、郞廳,隨其所聞,各薦堂下出身中,年少有才之人,二字缺親試,其身言書藝,得其他日可合大用者,開錄姓名啓聞,令該曹,另加拂拭,一以儲養人材,一以奬勸武士,似不爲無助,而事係新例,臣等不敢擅便。敢啓。傳曰,啓辭甚當,依此爲之。且仕路旣則難以激勸,內守令五字缺之道。以上燼餘日記

○侍講院啓曰,兼司書鄭太和,今方入直,卽聞頃日被推公事,今日照律入啓。不敢仍在直所。下番將爲闕直,司書金慶餘,牌招肅拜,使之入直,何如?傳曰,依啓。《春坊日記》

10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李聖求。左承旨徐景雨。右承旨睦敍欽。左副承旨韓必遠。右副承旨朴明榑。同副承旨崔葕。注書李尙逸受由在外一員未差。假注書沈世鐸李晳仕直。事變假注書朴吉應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以儒生殿講,傳于睦敍欽曰,居首進士李慶桓,直赴會試,之次幼學趙翮,給二分,進士紙四卷、筆四柄、墨三笏,賜給。

○持平李時萬啓曰,鄭之問窮凶極惡之罪,旣已出於渠之凶疏,不可以事過年久,有所容貸。其疏尙在禁府,請亟命按覈,依律定罪。重出請姜碩期、趙廷虎、蔡裕後、林堜、安時賢、廉友赫、尹鳴殷、金光炫、李尙質、李時楷、申敏一等,亟命放釋。措辭見上答曰。

○崔葕,以戶曹言啓曰,今月五六字缺親承聖敎,江都之民,以糶糴爲六七字缺,如何?臣藎國對曰,聖敎允當,如此則江都之民,必感激矣。上曰,事若便好,則依爲之。六七字缺糧餉所當儲峙,而年久則未免腐朽之患。故不得已春散秋斂,以爲改色之計。本府民少穀多,一戶所食米,幾至數十餘斛,雖使盡地之所出,不足以畢納,況元數之外,又費耗數乎?自上特軫民隱呼冤之聲,不徹於細氊之上,而若保之澤,先及於蔀屋之下,特蠲還上之耗數,以紓一時民力。此正晉陽減其戶數之意也。緩急得力之道,亶在二行餘缺特減耗數,以宣德意,二行缺江華留守處,知委,何如?以下缺以上燼餘日記

○謝恩,副修撰尹坵。《玉堂日記》

10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只晝講。

○晝講。入侍,知事崔鳴吉,參贊官李聖求,特進官洪霙,侍讀官李省身,檢討官尹坵,假注書沈世鐸,記事官兪榥、趙壽翼[趙壽益]。講《詩傳召南》,自羔羊之皮,止標有梅三章,章四句。《玉堂日記》

○未時申時,日暈。《春坊日記》

10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10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只晝講。

○晝講。入侍,特進官具宏,同知事李敏求,參贊官崔葕,侍讀官李省身,檢討官尹坵,假注書李晳,記事官兪榥、趙壽益。講《詩傳召南》,自嘒彼小星,止各盡其道而已矣。《玉堂日記》

10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自辰時至未時,日暈。申時,日暈兩珥。

○有政。吏批,以鄭太和爲副應敎。《玉堂日記》

10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只晝講。

○晝講。入侍,知事崔鳴吉,特進官李尙吉,參贊官朴明榑,侍讀官李省身,檢討官鄭雷卿,假注書李晳,記事官兪榥、趙壽益。講《詩傳召南》,自野有死麕,止何彼穠矣,三章,章四句。《玉堂日記》

10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副應敎鄭太和。《玉堂日記》

○夜三更,流星出北斗星,入艮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色白。五更,月暈。《春坊日記》

10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日暈,暈上有冠,暈下有履,色皆內赤外靑。未時,日暈兩珥。

○有政。吏批,以趙翼爲副提學,李省身爲舍人。《玉堂日記》

10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10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只晝講。

○晝講。入侍,特進官金自點,同知事李敏求,參贊官睦敍欽,侍講官鄭太和,檢討官尹坵,假注書李晳,記事官兪榥、趙壽益。講《詩傳召南》,自彼茁者葭,止所以風化天下。《玉堂日記》

10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五更,白雲一道如氣,起自巽方,直指坤方,長竟天,廣尺許,良久乃滅,月暈。《春坊日記》

10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巽方有氣如火光。四更,木星退入輿鬼星。五更,流星出翼星下,入軫星上,狀如甁,尾長四五尺許,色赤。

○副提學趙翼初度呈辭。入啓。給由。《玉堂日記》

○有政。

10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二更,電光。三更,雷動電光。《春坊日記》

10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10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日記廳郞廳李載顯書。郞廳李聖運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