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十年/七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7月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以中殿誕日表裏單子,傳曰,此時表裏進上,不當,禮官斟酌爲之。

○以禮曹王世子服制單子,傳曰,世子服盡,則當與百官同服,而何不磨鍊乎?朝報

○答司饔院草記曰,知道。自明日依此擧行。內下記草

7月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大斂,巳時。奠同日臨時,文武百官擧臨哭後,仍爲奉慰禮。三殿問安。答曰,罔極。朝報

○大斂時,自上退伏於祥輝堂北邊簷,王子退伏於光明殿西邊廬幕,自上幸靈座處拜哭,百官宗臣奉慰。內下日記

7月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成服,辰時。文武百官奠哭,仍爲奉慰禮。三殿問安。答曰,罔極。

○兵曹啓曰,因大臣分付,自去月二十八日,都監軍兵及上番軍,宮墻扈衛矣,解嚴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政院以兵曹意啓曰,監軍、巡將單子,成服後當爲入啓,而今日已晩,何以爲之?傳曰,監軍、巡將單子,二十七日過後,始爲入啓云矣。成服後入啓,有前例乎?兵曹啓曰,傳敎矣。二十七日,乃短喪公除之限也。我朝行三年之喪,無此限制,祖宗朝遠例,不能知之。戊申年宣祖大王喪,其時舊臣,多有存者,凡政事及各司坐起,成服後皆爲之。衛將分所東西南北字,常時則自上親筆以書,而戊申初喪,刻而印之以下矣。傳曰,似聞二十七日內,則院相總察百司,院相罷後,雖無自下總察之規,不緊公事,不爲出納,臺諫外除拜,亦不爲之云,其意必有所在也。廢朝事,則成服前執筆除拜,其他不足道也。以上朝報

○自上祥輝堂成服後,政院、玉堂,朝廷奉慰問安後,上下小星堂廬次,王子亦下武德門內廬幕。

○晝茶禮,夕上食、奠,入哭,王子君亦參。內下日記

7月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殯殿都監啓曰,自前魂殿,例設於空闕中,而承華殿最爲便近,且是前日魂宮排設之處,似爲合當,而自下不敢擅便,敢此仰稟。傳曰,依啓。

○領府事李元翼箚子大槪,耄耋垂盡,不得不還下舊居事,取[敢]稟。答曰,省卿箚辭,孤心缺然。

○政院啓曰,以兵曹啓辭,傳敎云云。聖敎所及諒闇之意,至矣盡矣。第念守令之見罷者,甚多,因慈殿侍藥,久未差出,而遽遭國恤。前頭陵軍調發,雜物分定,無守令則害必及民。西北邊將之殿黜者,當此朝夕可虞之時,多日曠官,亦甚可慮。刑獄罪囚,久爲滯決,恐非王者庶獄庶愼之意。許多武士,專仰祿食,舊穀旣盡,新穀未登,多有絶爨之憂,必須趁科給祿,可免脫巾之怨[患]。且入直衛將,雖不替直,姑無所妨,而監軍日日受牌出監,此祖宗朝重軍機之意,而二十七日一人恒爲監軍,亦似未安。如此等事,似非一二,合有處置。大臣之意,亦如此。敢啓。答曰,祖宗舊規,有難更改。但大臣之意如此,時之治亂,亦相不同,限十三日勿爲出納,以寓存羊之意。守令、邊將差出事,及付祿事,爲先擧行。

○黃都督禮單及李都司進上禮單,竝下該曹。以上朝報

○卯時,有霧氣。辰時巳時,日暈。申時酉時,日暈。夜一更,流星出密雲中,入西方天際,狀如鉢,尾長三四尺許,色赤。

○答藥房啓辭曰,時無疾病矣。

○答國葬都監草記曰,知道。自巨濟陸運,則民弊必甚,更議處之。

○答接待所草記曰,知道。所贈之物,一依前例給之。內下日記

○朝奠、上食、晝茶禮、夕上食、奠,自上、世子、王子入哭。內下日記

7月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國葬都監啓曰,都監應入雜物,極爲浩大,不得已分定,外方之物,百不及一,勢難盡責於該曹,而工匠價役,小小雜物貿易之弊,亦甚不些。考諸庚子謄錄,亦有外方扶助之例。今亦除平安道、咸鏡北道外,其餘各道監、兵使,以營中所儲,不煩民力,措備上送,以濟國家大事,以盡臣子至情事,行移何如?傳曰,依啓。使之隨力備送,俾無貽弊之患。以上朝報

○朝奠、上食、晝茶禮、夕上食、奠,自上依前入哭。內下日記

7月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廬次。

○朝奠、上食、晝茶禮、夕上食、奠,親行。內下日記

7月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備邊司啓曰,黃都督被縛曲折,另具一咨,付諸使臣,呈納于兵部事,前已定奪啓下矣。咨文撰出後見之,則其中說話,多有觸忤都督處,蓋都督則歸咎李梅,本國則不得不據實言之故也。臣等因此更思之,露實於兵部,未必有益,而見忤於都督,必有切迫之患,此咨文勿送,似當。敢稟。傳曰,啓辭,誠有所見。咨文勿爲付送,而使臣酬答之語,依前啓下施行。

○諡號仁穆,陵號惠陵,殿號孝思,落點。

○判尹金自點上疏大槪,山陵大役,適當民窮財竭時,請出臣所管句管廳布米,以紓民力事。入啓。

○巳時午時,日暈。

○答兵曹草記曰,知道。流來之事,率爾全減,似或未妥,量宜減數,可矣。以上朝報

○上,五時參祭。內下日記

7月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有政。

○卯時,有霧氣。未時申時,日暈兩珥。酉時,日暈。

○答國葬都監草記曰,知道。自內司收合移送之木不足,則閭閻有處貿用。內下日記

○上,五時參祭。內下日記

7月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備邊司郞廳,以三公意啓曰,昨見國葬都監啓辭,監、兵、水使處,扶助木卜定矣。國葬是何等重事,而卜定監、兵、水使,使之隨力扶助,有若求請者然哉?物議皆以爲未安,故卽日賓廳議諡時,問于戶曹判書金藎國,則本曹纔經追崇大禮,及奏請一行,經費蕩竭之餘,遭此罔極之變。殯殿初喪所用布物,及各樣儀物造作之費,罔有紀極,該曹計無所出。諸道扶助之事,雖因謄錄中古事,有此苟且之擧,而以上年遷陵時,時事見之,諸道所送,亦甚零星,當此大事,何能句十百之一乎?自古山陵、詔使之時,則不得不用民力,必須參酌用度,收布於外方,然後庶可集事云。臣等亦知該曹事勢,果爲憫迫,而當此凶荒之餘,民結收布,亦甚未安。聞司僕等所儲木綿,多至六百同,常平廳及兵曹所存匠人價布,亦至累百同云。司僕寺木三百同,常平廳木二百同,匠人價布一百同,合六百同,移送于該曹,以爲國喪措備之用,而各道扶助木公事,勿以擧行,一以免臨事苟簡之患,一以祛外方收布之弊,宜當。傳曰,依啓。

○觀象監提調張維,禮曹參判尹昕,山陵看審後入來,啓曰,臣等昨日馳詣健元陵內諸岡可觀處,與中使一同看審,則本陵左右各有五岡,而蓋陵內岡原雖多,右邊不如左邊云矣。上項第一岡、第五岡圖形及各人等山論,竝別單書啓之意,敢啓。傳曰,知道。定於第一岡。

○一更二更,月暈。以上朝報

7月1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金南重。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傳曰,昨日山陵看審啓辭中,以第一岡爲優,故定之。今更思之,位次不順,議大臣處置。庶民白笠,限今日事,禮曹傳關知委。朝報

7月1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答吏曹判書李貴疏曰,省疏具悉至懇。不足介懷之意,頃日已諭,宜勿固辭,速出行公。

○答工曹判書李曙疏曰,省疏具悉卿懇。卿辭至此,本職,當勉副焉。

○辰時,日暈左珥。未時申時,日暈。

○兵曹啓曰,本曹步木,封不動數外,每當番捧上,僅得備用於各司朔下,餘存些少,而又經追崇都監支用,所儲方竭。今此三都監所用役軍價布,極爲浩大,而前頭繼用無策。本曹餘丁木,則一百同依都監啓下輸送之外,尙有二百四十餘同。今後三都監役軍價布,依追崇都監役軍給價例,以餘丁木及封不動木,參商上下,何如?傳曰,依啓。以上謄錄

7月1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院啓,國恤之初,士大夫成婚之說,傳播已久,而臣等不敢遽以爲信矣。物議喧謄[騰],久而不息,請令漢城府一一摘發,其家長,依法治罪。國恤成服之前,哀疚罔極之初,大小公事,皆不得出納,而政院因一下人,與都監相詰,微瑣之事,汲汲陳啓,瀆擾於號擗之中,毋論彼此曲直,事體極爲未安。其日主張承旨,難免其責,請推考。答曰,依啓。

○有政。以金堉爲檢詳。

○自一更至四更,月暈。以上朝報

○兵曹啓曰,山陵都監關內,節啓下敎,當初使令差出之時,不料事務至此浩繁,務從省約,只以二十四名啓下矣。到今山陵已定,日限急迫,各處分定使喚不足,取考各項謄錄,則或三十名,或二十七八名,就其中,加減彼此,加出三名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謄錄

7月1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吏曹判書李貴上疏大槪,爲人臣子,而請削君父已上尊號,是何等擧措?而兩司多官,承望其風旨,雖非本意,而莫敢牴牾。當其慈殿危急,聖上憂遑之日,凡大小公事,皆滯於政院,則合啓之論,論可休矣,至於停啓之論,再發簡通,而見阻於得罪喪禮之一趙贇,乃以姑停,發於朝報,臣實憤惋,思欲一泄。適於其日斂殯之時,差遠等待之際,在班之臣,頗有說話,而金壽賢之坐,與臣相近,臣顧壽賢曰,合啓以老臣爲狂雜,不能精思,吾實狂雜,則豈特追崇而已?至於得參擧義,亦謂之不能精思乎?乃擧太祖朝金□□因斥趙浚,而被律事曰,老身若在太祖朝,則豈執堂堂正論,而反被公等之侵辱,至於此極乎?臺諫避嫌中,所謂左右莫不失色云者,必執此而爲言也。如許等語,皆欲扶明倫紀而發也,豈有意於詬辱臺諫乎?但忠憤所激,徒以合啓,不卽停止,爲無據,欲爲捄正,而自不覺發言之非時。到今思之,臣亦不勝瞿然。臣罪至此尤大,請削臣職,以安愚分事。呈政院。

○李貴箚子,臣雖無狀,待罪崇班,政院,何可托以位不齊,而不爲捧入臣疏乎?壅蔽之萌,緣臣而始,臣罪至此尤大,請削臣職事。呈政院。以上朝報

○答摠護使啓辭曰,依啓。丁字閣移建便否,議于諸大臣定奪。

○答府曰,依啓。殿最守令差出事。大司憲金壽賢等不察之事,乃是無心放過之致,不可以此輕遞言官,勿爲改差。

○陵原大君[綾原大君]及王子、王孫引見。

○夜一更,黃白氣一條,直立月上下,長三四丈,廣尺許,良久乃滅。內下日記

7月1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答吏曹判書李貴疏箚曰,省疏箚,具悉卿意。卿其勿辭行公。

○兵曹啓辭,咸鏡監司狀啓云云。近來文官,視北評事如陷穽,百般規避。徐挺然,雖以遷葬受由,監司不許,則決不敢自由,而不有道主之令,任意出來,極爲駭愕。若不重治,無以振起頹綱,依邊將厭憚例,徐挺然,準朔充軍。今後兵使之循私給由及罷黜者,竝爲論罪,何如?答曰,依啓。

○禁府啓曰,申易于元情公事,判付內,除刑推分揀事,命下矣。放送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禁府啓曰,因邊潝狀啓,趙絅事,兵曹回啓,判付內,此非議得之事,以凌辱上司之罪,拿推事,傳敎矣。以聖敎觀之,則只以凌辱上司之罪,當推問,而政院,以統制使邊潝狀啓,及兵曹啓目,憑閱推鞫捧傳。上曰,似與判下之意相左。何以爲之?敢稟。答曰,依判付施行。《禁府謄錄》

○答府粘目曰,雖出於爲減,難免其貽弊之失,照律施行。

○答賓廳啓辭曰,依啓。內下日記

7月1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有政。以閔應享[閔應亨]爲副校理,以曺文秀爲副修撰。

○冬至使書目,三月三十日在北京先來發送事,別單十三度,搢紳便覽一本上送事。

○望祭,三殿望哭後,百官奉慰問安。答曰,知道。

○傳曰,王子、大君祿俸,仍爲題給事,言于該曹。

○禮曹啓曰,江都圍籬,不爲傳訃,光海若聞而欲爲制服,則令本府制入之意,前已大臣定奪入啓施行矣。第念母子之倫,出於天理,光海雖自絶子道,而天屬之親,則不可以人爲絶之地。方今聖化維新,五品咸秩,豈可令天地間有不服親喪之人哉?當初大臣議定,出於悤遽之際,容或未及深思。苟有未穩,不妨追改,而聞訃在後,則自有追服之禮。區區妄意,令本府傳訃制服,供以素膳,以人理待舊君,乃爲國家忠厚之道。而前日所定,亦是嚴截之論,臣等何敢自以爲是,第有所疑,不得不稟。更議于大臣處之,何如?傳曰,知道。其時守直內官交遞事,適爲下去,已令言于圍內矣。以上朝報

○望祭及晝茶禮、夕奠,親行。內下日記

7月1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以禁府趙絅照律公事,傳曰,此罪以公罪照律是乎,承旨察啓事,傳敎矣。趙絅牒報於邊潝者,初因公事場,而輾轉相激,因憤而語侵於上司,則涉於有意,似非公罪。敢啓。傳曰,知道。此公事還出給,使之改照律。

○答山陵都監草記曰,依啓。司僕寺木綿加送事,不允。朝報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內下日記

7月1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謝恩,副修撰曺文秀。

○答殯殿都監草記曰,知道。啓請之軍,似爲過當,與次知內官,使爲看審,定其處所,然後從略磨鍊。朝報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內下日記

7月1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院啓,隷[肄]習官褒貶,三公會坐時,兵曹郞廳官等,捉囚槐院下人。槐院,非兵曹所屬,而越法擅囚,事極駭異。政府,因大臣分付,囚禁該郞陪吏,則不自懲戢,益肆忿怒,以兵曹之威,重杖槐院下人,極其慘酷。又囚書吏次知,至於五人之多。幺麽一二郞官,敢於朝廷大會之中,肆然無忌,一至於此,其不有相府,驕恣顚妄之罪,不可不懲。請其日主張郞官,竝命罷職不敍。答曰,依啓。

○謝恩,副校理閔應享[閔應亨]。

○答府曰,依啓。朴𥳍,遞差。京官勿送事,當問于大臣。朝報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內下日記

7月1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兵曹郞廳,應罷現告,黃㦿、柳碩。

○答禮曹草記曰,知道。依前例,朝奠兼行,似可矣。

○答禮曹草記曰,知道。孤之聞見,不如公主,故使公主記下矣。內下日記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內下日記

7月20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答御營廳草記曰,知道。自本廳磨鍊稟定。

○自未時至酉時,日暈。夜一更,白氣二道,起自乾方,直指巽方,長各五六丈,廣尺許,良久乃滅。五更,黑雲一道如氣,自巽方直指艮方,長竟天,廣尺餘,移時乃滅。

○陵城君[綾城君]引見。內下日記

○朝上食、晝茶禮、夕上食,親行。內下日記

7月21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仍御居廬小星堂。

○有政。以任絖爲修撰,尹坵爲副校理。

○答摠護使草記曰,依啓。今後以此爲式,切勿加減,宜矣。朝報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行哭禮。內下日記

7月22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答禮曹草記曰,情禮雖或如此,受之亦似未妥,使之勿爲擧行,以除民弊。

○答御營廳草記曰,知道。依庚□年數徵召可矣。

○卯時辰時,日有左珥。未時,日暈。內下日記

○府啓,執義朴知誡,今在公淸道牙山地,請乘馹上來事,下諭。依啓。朝報

7月23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典籍李烓,副司果柳穎上疏大槪,冒死陳情,請與黃㦿等,同被罪罰事。呈政院。

○謝恩,修撰任絖,兼持平沈演。

○答刑曹判書申景禛箚曰,省疏具悉至懇。卿辭至此,當勉副焉。

○答國葬都監草記曰,知道。竝爲完存,而所盛樻匣,太半閪失云矣。朝報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行哭禮。內下日記

7月24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答院曰,依啓。避嫌臺諫處置出仕事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行哭禮。內下日記

7月25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禮曹啓曰,發引時殿下郊外拜辭一款,臣等未曾博考舊例,只將丁卯遷陵時近規,問于大臣定奪矣。厥後外議多以爲,祖宗朝元無郊外哭辭之禮,前日定奪,似爲未盡云,而出於口傳,未敢遽以爲然矣。當日偶考戊申日記,其時議者之言曰,自祖宗朝例於闕門內哭辭,而臣等因此思之,子夜昏黑,千人紛畓,至尊駕出遠郊,極爲未安。祖宗朝已行之事,必有深慮於其間,在平之日,猶且未安,況後世乎?丁卯之事,出於一時變禮,而當晝動駕,與此又別,似不可遽以爲例。臣等當初議定,未免率爾,極爲惶恐。人主一身,宗社、臣民之所托,固不可輕,而一動一靜,俱係他日子孫之法程,又不可諉以已定,而不爲深思量處。更議于大臣,何如?傳曰,依啓。

○下直,仇寧萬戶金應三。

○傳曰,今下弓矢,仇寧萬戶金應三給送。

○謝恩,副校理尹坵。朝報

7月26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政院啓曰,卽者延陵府院君李好閔之子景嚴,來告于待漏廳曰,去夜,明火賊成群,突入于其父家,刃傷其父,而其庶母及奴婢垂死者數人,家藏雜物,盡爲偸去云。輦轂之下,有此明火之賊,至於勳舊重臣,逢刃致傷,極爲驚駭。左、右捕盜廳,常時不能禁捕之責,不可不懲。請大將推考,賊黨去向,多般譏察,期於捕捉,何如?傳曰,依啓。此賊數日內不得捕捉,則兩大將當竝爲拿推,政院知悉擧行。

○傳曰,延陵府院君李好閔家,遣內醫看病。

○傳曰,因孤不能善治,都□□□□之地,盜刃及於勳舊老人,聞來驚愧,無以爲心,其令該□□□□閔家衣資米太,磨鍊題給,俾免飢寒。且其妾翼蔽之故,得免重傷云,事極可嘉。令該曹各別褒賞。

○府啓,左、右捕盜之設,專爲禁暴盜也。明火大賊,橫行於國都之中,閭閻竊發,處處有之,至於作賊於勳舊之家,重臣逢刃,此前所未有之事也。常時不能嚴加跟捕,致有此變,左、右大將,請姑先罷職,當該從事官等,竝爲拿鞫定罪,何如?答曰,姑令仍察其任,趁未跟捕,然後論罪,可也。

○有政。以閔應亨爲校理,任絖爲副校理。

○答右邊捕盜廳草記曰,知道。隣里人中,不爲出救者,令該曹竝爲囚禁重治。

○答備邊司草記曰,依啓。使之盡心開諭。以上朝報

7月27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申時酉時,日暈兩珥。

○答府曰,遞差。金汝孝,誠可宜當,勿爲煩論。

○答備邊司粘目曰,以贖還事,入去之人,使之依前勿禁。內下日記

○朝上食、晝茶禮、夕奠,親行,行哭禮。內下日記

7月28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仍爲[御]居廬小星堂。

○奏請使洪靌等書目,一行到椵島,見沈副總問答事,及護送將官童盡忠定給事。

○答府曰,已諭勿煩。楊暄已爲遞差,不必罷職。

○答大司憲張維箚曰,省箚具悉卿懇。卿其勿辭,調理察職。

○禁府啓曰,伏見平安監司閔聖徽狀啓內,前安州判官李仁健殺人査覈,金乭屎捧招文書,監封上送,而其文書,不下于□□□□□問政院房直及撥將、軍士等,則使相推調□□□□□□獄殺□□□文書,是何等事,而中間□□□□□□□□□之變,極爲駭愕。若不別樣重治□□□□□難□其下次知政院房直,及撥將、軍士等,令攸司嚴□窮問,期於現納,何如?答曰,允。

○謝恩,校理閔應亨,副校理任絖。朝報

○朝上食親行。內下日記

7月29日 编辑

都承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慶德宮。

○答府曰,依啓。康翎縣監金汝孝遞差事。楊暄事,不允。

○答賑恤廳草記曰,知道。依前例常平廳句管,可矣。

○酉時,日暈左珥。

○下直,阿吾地萬戶崔希昌。朝報

○上候未寧,不得參祭。內下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