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黨派問題
在民族危急存亡的今日,全中國不分在朝在野的各黨各派,如果認為民族利益高於黨派利益,無可猶疑的應該避免無關於抗戰勝負之根本政策的爭論,而以全力用在民族解放的戰爭上面。
國共兩黨為了民族危機,停止多年的內戰,在軍事上合力抗日,這是無可非難的事。這一聯合,在數月抗戰中也收到了相當的效果。可是同時兩黨磨擦的暗潮,日漸浮於表面,這是眾人皆知,無可諱言的事。因此國人頗為惴惴,深恐此種磨擦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或至影響抗戰前途,並且這一問題日漸成為私人談論時局的中心,這一憂慮,不是毫無理由的。
其實這種磨擦,除了根本原則不計外,其種子已包藏於聯合之最初時期,即兩黨對於聯合之方式,都未免魯莽:一方面國民黨未能拋棄招降的態度,一方面共產黨在政治上事事遷就允諾,未能坦白的堅持自己抗日的政治主張,因此事後在政治態度及宣傳上,引起了國民黨對共產黨有言行不符的疑慮。一切磨擦便自然的日漸發生了。
此種磨擦如果雙方都感覺有停止的必要,下列辦法或者可以收相當的效果:
一、國民黨承認共產黨及其他在野的黨派,都公開的合法存在,要求他們合力抗日,而不取招降的態度;並且不妨礙在野黨對政府黨政治的批評。
二、共產黨及其他黨派,都以在野黨的資格絕對擁護抗日戰爭;一致承認國民黨一黨政權及其對於抗日戰爭之軍事最高統率權這一事實,不要把開放黨權和開放政權混作一談。
在原則上,政治上的爭論,有可能推動政治進步,直接間接有利於抗戰。非政府黨黨員在政府附屬機關擔任工作,這本與政權無關。政府對於所屬機關之用人,應采人材主義,不必一黨包辦,在野黨亦應避免政府附屬機關中地位之競爭;非政治的鬥爭即地位鬥爭,有百害而無一利。各黨各派如果把民族利益放在黨派利益之上,這種鬥爭是應該停止的。黨派間以至一黨中小派別之非政治的無原則的地位鬥爭,只有為敵人開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