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教育革命的自觉性

提高领导教育革命的自觉性
通军 辉革 辉武
1969年6月24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吉林省辉南县楼街公社革委会,认真学习林副主席政治报告中关于“无产阶级能不能把文化教育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用毛泽东思想把它们改造过来,是能不能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关键问题”的指示,深有体会。他们在如何抓好教育革命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

开始,这个公社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最新指示,选派了贫下中农代表进驻学校,掌管了教育大权,教育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在大好形势面前,革委会成员中产生了教育革命“差不多了”的思想,认为大权到手,有了眉目,学校自己抓一抓就行了,因此放松了领导,教育革命又消沉了下去。贫下中农提出批评说:“过去无权管不了,现在有权为啥管不好?”

在解放军宣传队的帮助下,公社革委会及时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了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和教育革命的论述,开展了“三摆三看”活动:摆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以后教育战线上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事实,看巩固文权的重要性;摆学校存在的问题,看教育革命的艰巨性;摆学校斗、批、改任务,看教育革命的方向。这样一摆,大家看到了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以后,一小撮阶级敌人竭力散布“‘黄泥腿’管不了学校,孩子上学白搭工”等流言蜚语,破坏教育革命的事实。在他们的煽动下,学生到课率一度下降。大家还看到:教师由于长期脱离工农群众,思想革命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公办小学下放大队办以后,一些教师考虑自己问题多,对教育革命不热心;由于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还没有肃清,教改中还打不破旧框子,闯不出新路子。经过这三摆三看,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教育革命不是“差不多了”,而是差得很远;如果只满足一时的轰轰烈烈,看不到教育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就不能及时引导贫下中农管好学校,已得到的文权还会有重新丧失的危险。公社革委会提高了领导教育革命的自觉性以后,深入基层,抓住教育革命的领导权不放,及时总结推广了龙光大队贫下中农跳出事务圈子,坚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教学,掌好文权的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公社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

随着农村斗、批、改高潮的到来,这个公社革委会成员对抓不抓教育革命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成员坚持教育革命是农村斗、批、改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怎么忙,教育革命不能放松;有的成员则认为教育革命是一条线,农村斗、批、改是一大片,怕抓了一条线,丢了一大片,提出教育革命应放一放,把负责教育革命的干部和进驻学校的贫下中农代表骨干抽出来集中精力抓农村斗、批、改。

教育革命和农村斗、批、改的关系究竟应该怎么摆,农村斗、批、改的同时要不要抓教育革命?革委会组织全体成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大家用大量事实论述了教育革命和农村斗、批、改相互促进的关系。去年十二月,农村斗、批、改高潮刚刚到来的时候,有一些“老大难”单位行动缓慢,当时学校里的运动搞得有声有色,公社推广了楼街“五·七”学校革命师生迅速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搞好思想革命化的经验,对这些单位的斗、批、改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公社卫生院的革命医务人员积极推行合作医疗制度,组织“赤脚医疗队”深入生产队,一边为贫下中农服务,一边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种畜场和配种站等单位,坚定地走亦工亦农的道路,面向生产队,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这以后,公社革委会很注意在学校摸索斗、批、改的经验,适当加以推广,促进其他各条战线的斗、批、改。

同样,农村的斗、批、改,又推动了教育革命。全胜大队“五·七”学校革命师生积极参加生产队的斗、批、改运动,和贫下中农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批大叛徒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深入开展对敌斗争,认真落实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生产队的斗、批、改。贫下中农无限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对阶级敌人刻骨仇恨的鲜明立场,使广大革命师生受到了极大的教育。他们回到学校以后,认真找出了自己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搞好思想革命化,开展革命大批判,肃清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流毒,搞好学校斗、批、改等方面远远不如贫下中农的差距,又重新批判了大叛徒刘少奇的“公私溶化论”、“读书做官论”,树立起为革命教学、努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自觉性,大胆改革了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使教育革命大大深入了一步。

这些事实,使革委会成员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革命是农村斗、批、改中的一条重要战线,抓好了教育革命,就能大大促进农村斗、批、改;而农村斗、批、改,又能促进教育革命的深入开展。因此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统一安排,统一检查,加强领导。他们通过学习林副主席的政治报告,更进一步提高了领导教育革命的自觉性,决心在搞好农村斗、批、改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抓好教育革命,使农村斗、批、改和教育革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