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010

巻九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卷十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巻十一

安城郡 编辑

東至竹山縣界十六里,南至忠淸道稷山縣界二十五里,西至陽城縣界十七里,北至陽智縣界八十九里。距京都一百五十二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奈兮忽新羅景德王改爲白城郡高麗初改今名爲縣,顯宗九年屬水州,後移屬天安府明宗二年,始置監務。恭愍王十年,紅賊入松都,王南巡。賊遣先鋒,招降楊廣道州郡,所至無敢挫其鋒。唯安城人佯爲降附,設宴犒之,乘其醉,斬魁首六人,賊由是不敢南下。十一年,以功陞爲郡。本朝因之。太宗十三年,自忠淸道移隷本道恭愍王旣陞爲郡,割水州陽良甘彌呑馬田薪谷四部曲以與之。後金鏞受賂,馬田薪谷還屬水州。本朝恭靖王元年,又析陽良,置陽智縣

官員 编辑

郡守、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奈兮忽白城

姓氏 编辑

本郡李、金、趙、薛、張、敬。

甘彌呑柳。

形勝 编辑

天興、靑龍屛擁環列 编辑

權近《克敵樓記》。

山川 编辑

瑞雲山 编辑

在郡南二十里。西峯有壇,壇下有三井。遇旱,理井禱雨,頗應。

白雲山 编辑

在郡東十四里。

寶山 编辑

在郡北二十里。

九苞山 编辑

在郡北五里。

飛鳳山 编辑

在郡北二里。鎭山。有古城址。

南川 编辑

在郡南二里。有二源,一出白雲山北,一出山南。合流入于陽城縣弘慶川

木洞池 编辑

在郡南十五里。

土産 编辑

絲、麻、磁器、陶器、安息香、地黃。

樓亭 编辑

克敵樓 编辑

在客舘東。

權近記:吾友鄭君守弘以省郞出守安城,政績旣效,民賴以安。修其廨舍東樓,使其學之長鄭翰走京都,致書於陽村之第曰:「樓本居昌愼君仁道爲宰時所置也。至正辛丑,紅賊陷松都,乘輿播越。賊遣先鋒稱使者,侵掠諸郡,由此而北三十餘州,望風而降,至有以公服出迎。滔天之勢汎溢而南,將擧國淪胥而莫之遏。惟此邑率先奮義,佯降宴犒,醉而殲之。賊由是不復南下,國家得成興復之功,褒其義烈,陞爲知官。明年癸卯,愼君寔來以作斯樓,則斯樓也,所以旌敵愾之功、陞秩之榮也,不可以不重。然愼君能作而不能名,又不能記其事以示于後。今旣歷三紀之久,老者逝,壯者老矣。又歷而久,則斯邑之有功於國,斯樓之有重於邑者,後之人將無繇知之矣。於是仍舊葺治,易朽以堅,名之曰克敵。願得吾子文,以爲後徵,俾邑人世世毋忘其前烈。

若夫近則山鎭東北,蒼松喬木,薈蔚深邃,南有大川,自東而西。小吏十餘家點綴於內,平田數十頃延袤於外;桑麻接畛,禾稼盈畦;春而耕,夏而耘;朝而往,夕而還。凡邑人之有事於其中者,皆可俯而窺也。遠則天興、靑龍群峯,闖然若朝若揖,屛擁而環列,極目無際,此斯樓之勝槪也。昔韓文公未登滕閣而記之,幸不以未寓目爲辭。」

予惟王氏高麗五百年間,被寇之劇,無若忠烈庚寅之哈丹恭愍辛丑之紅賊。鐵嶺失守,哈丹闌入,若升虛邑。及至原州,冲甲以匹夫奮臂而呼,克殄厥醜,至今美之。松京旣陷,紅賊亦熾,分兵而南,所向風靡,如決江河,滔滔莫禦。而此邑之人效忠殲賊,屹爲大坊,以遏其橫流之勢,功烈之偉視冲甲無讓。所當特書[1],以爲萬世之勸者也。

吁!忠義,人道之大節,王敎之大端。鄭君早以忠孝之資,講明仁義之學。立志之高,勵節之確,固已卓然不群矣。今其莅政于玆,首徵是事,特揭而名之,斯樓以勵後人於無窮,是亦可書也。後之登斯樓者,想前人之烈,思鄭君之志,有所感發於秉彝、好德之良心,則忠義、志節之士彬彬而出矣。其有裨於王化,爲如何哉?或曰:「克敵之效必待夫危難而後見,是曠世而僅有者也。節義之士雖有所感發,將何所現其志歟?」予曰:「事有大小,其理則同。凡物欲之有害于吾心之天理者皆敵也,貪黷之害廉,苛暴之害仁,阿私之害公,偏曲之害正,皆人所當爲敵而克治者也。觸類而長,推之事物,則日用之間,凡所以自勝其私以復天理者,無適而非克敵之功,義不可勝用矣。孔子顔淵曰:『克己復禮爲仁。』請以是爲事,則鄭君之志殆庶幾矣。」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郡東二里。

驛院 编辑

康富驛 编辑

在郡東五里。

光寶院 编辑

在郡東十里。

大悲院 编辑

在郡西五里。

佛宇 编辑

青龙寺、关南寺 编辑

瑞云山

金剛寺 编辑

白雲山

鳳安寺 编辑

九苞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郡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郡北三里。

厲壇 编辑

在郡北。

古遗址 编辑

甘彌呑部曲、馬田部曲 编辑

俱在郡東十里。

名宦 编辑

本朝鄭守弘 编辑

金謙 编辑

人物 编辑

高麗李永 编辑

大年。爲胥吏,以狀付政曹主事,揖不拜。主事怒且罵,永卽裂其狀曰:「吾可取第仕朝,何禮汝輩爲?」肅宗朝擢乙科,仁宗初知御史臺事。及李資謙韓安仁以其妹,坐流珍島。聞母子將沒爲奴婢,曰:「吾內省不疚,故忍死以待。若老母以予故沒爲賤隷,吾苟生何爲?」乃飮酒一斗,憤懣而卒。資謙遣術士瘞道傍,牛馬不敢踐。及資謙敗,贈簽書樞密院事。

金有成 编辑

年十五中第,調德源府書記。官至太僕尹。

本朝李叔蕃 编辑

太宗朝定社功臣。官至左贊成,封安城君

新增孝子 编辑

本朝李閏宗 编辑

書吏也。父久病,斷指和藥以進,病乃愈。今上十年旌閭。

題詠 编辑

籬落雨晴紅杏花 编辑

許湜詩:逸客本同籠外鳥,世人誰羨井中蛙?朅來山郡探春事,云云。

地坼西南沃野平 编辑

崔府詩:山橫東北自成城,云云。

十室風煙似武城 编辑

咸傅霖詩:云云,南郊膴膴四山平。使君今復弦歌治,幾箇鄕人有滅明?

振威縣 编辑

東至陽城縣界十三里,南至忠淸道稷山縣界三十七里,西至水原府界十二里,北至龍仁縣界三十三里。距京都一百十八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釜山縣。古淵達部曲。一云金山,一云松村活達新羅景德王改今名,爲水城郡領縣。至高麗仍屬。明宗二年置監務,後陞爲令。本朝因之。太祖七年,自忠淸道移隷本道。

官員 编辑

縣令 编辑

一人,從五品。諸縣令同。

訓導 编辑

一人。

郡名 编辑

釜山淵達松村活達

姓氏 编辑

本縣金、李、柳、崔、宋。

永新金、崔、吳、黃、李。

松莊李、柳。

形勝 编辑

路通南北 编辑

河崙記。

處三道樞轄之地 编辑

徐居正記。

山川 编辑

釜山 编辑

在縣東二里。鎭山。

舞鳳山 编辑

在縣東五里。又見水原府

天德山 编辑

在縣東五里。又見陽城縣

長好川 编辑

在縣南一里。其源有二,一出龍仁屬縣處仁東,一出古陽智縣西。合流經客舘南,又西流,入于水原府多羅高飛津

土産 编辑

鯽魚、蟹、地黃。

宮室 编辑

客舘 编辑

河崙重修記:振威旁於大路,勞費倍他縣。爲治者苟非用心之至,無以安民生而集事功也。縣令李侯過予水原旅次,勞問之。且曰:「縣之客舍幾廢矣。予與縣人圖所以重新,達于都觀察閔公至于再,公許之,且助其費。予於是募集游手,食以俸祿之餘,伐材陶瓦。卽舊基而增損之,崇堂于中,翼其兩旁,折爲燠房涼軒,以至廊廡、閎閈,靡不新之。摠若干楹,塗以赭堊,繚以周垣,旣成矣。公來觀之曰:『不圖縣令之若是也。宜記以示後。』不閱月而公還朝。嗚呼!公今已逝矣,言猶在耳,不敢忘也。請子幸記之,使無負閔公之意也。」

予曰:「拙文安敢爲?」然念予昔觀察全羅之日,道過縣,寄宿其所謂客舍焉。地卑而濕,楹桷之朽且危者殆半。夜雨方作,予畏下濕而上漏,不能臥而寢。天明將行,老吏數人送門外。予問:「客舍何至是乎?」對曰:「三四十年來,郡縣多故,民不聊生。加以敝縣路通南北,使臣賓客之行絡繹,迎送供億,惟恐不能給,舘舍之修,何敢望乎?我輩誠措躬無所矣。」予聞之,惘然者久之而去。屈指六年于今矣。之有以起廢者如此,向者老吏之言,一何遠也?不知何修而致此歟?

可以見今日之世道,已異乎向之三四十年,而之爲治,亦非三四十年之爲令者所可同日語也。嘗謂舘舍,所以供使命、宣上德威者也,爲守令者坐視其廢而不修,是不虔也。然而守令之號能興作者,例用民力,或至於奪民時,以爲民患。之此擧,則止役遊手之徒,使一縣之緣南畝者不知縣官之有興作,是可書也。鷄林士族也。捷科第,登朝聯,以文行見稱,出爲是任。迺能不小官,盡其所當爲,見於事功者。繼爲治者,念前日久廢之不能修,知今日興復之不容易,省傾而察漏,圖難於其易,以時修完,無使歸於復廢而已。

徐居正記:,小縣也。處三道樞轄之地,使華、賓客之往來,蹄轂相磨。殘民、弊吏僕焉困於送迎,其爲守者方病於舘待,又何暇於他事哉?是以客舘湫隘墊露,因循不治者有年矣。

成化甲午,延安李侯淑珪來守,撫字政成,凡百措置,亦遊刃餘裕。慨然有重新廨宇之志,鄕老前縣監崔塙閔誼,部將崔哲錫,都事崔潤身等各捐己財,以佐其費。於是募遊手,鳩材陶瓦,因舊址,增大其規模,經營締構。凡立大廳五間、東軒二間,皆有前後楹。上房二間,翼之涼燠二室,承以廊廡,繚以垣墻,丹雘亦新,巋然爲一邑之壯觀。之叔氏成均成淑瑊求予記。

予惟長民者之能盡其責難矣哉!號淸簡者,例失之迂闊;事盤錯者,多失於煩擾。迂闊之弊,視官廨如蘧廬,壞而後已;煩擾之弊,奪天時,傷民力,勞然後止。淸簡而不至於迂闊,盤錯而不歸於煩擾,非豪傑有用之才不能也。聞之爲政於振,今六年矣。專尙淡泊,若無事於營爲,而積年未修之官廨,一朝改觀,之剸治之妙,何如是其神矣乎哉?其視盜淸簡之名,優游玩愒者,[2]何如耶?長民而能盡其責如者,可易得哉?古人云:「凡州縣得賢守爲難,幸而得賢守,能興事尤難。雖能興事,而得後人不廢壞又難。」但未知嗣者,能勿辜前政而不廢壞也哉?秩滿將還,縣之父老談之德不置,欲寓去思於記,有語予丁寧者,故幷書而歸之。

樓亭 编辑

釜山亭 编辑

客舘北。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東一里。

驛院 编辑

長好院 编辑

在縣南二里。

李方院 编辑

在縣北十里。

白峴院 编辑

在縣南十里。

葛院 编辑

在縣南二十里。

佛宇 编辑

萬奇寺 编辑

舞鳳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縣北一里。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古跡 编辑

永新廢縣 编辑

在縣南十五里。一云永豐。舊屬陽城縣。本朝太宗時,以犬牙相入移屬水原府世宗十五年來屬。

松莊部曲 编辑

在縣南十里。舊屬水原府。本朝世宗六年來屬。

川場部曲 编辑

在縣西十二里。

寓居 编辑

本朝金漬 编辑

登第,官至成均司藝。性好古,曉音律,家貧常晏如。

陽川縣 编辑

東至楊花渡十七里,西至富平府界十五里,南至同府界十九里,北至北浦三里,西南至同府界十三里,東南至衿川縣界二十里,西北至金浦縣界十三里。距京都三十一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齊次巴衣縣新羅景德王孔巖,爲栗津郡領縣。高麗顯宗九年屬樹州忠宣王二年,改今名,置令。本朝因之。

官員 编辑

縣令、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齊次巴衣孔巖齊陽巴陵陽平陽原

姓氏 编辑

本縣孔、邊、許、崔。

山川 编辑

城山 编辑

在縣北一里。鎭山。

黔頭山 编辑

在縣南七里。

駐龍山 编辑

在縣西九里。

津山 编辑

在縣東十里。一名孔巖

馬山 编辑

在縣南二十里。

大洞山 编辑

在縣南二十里。

玻瓈山 编辑

在縣西南八里。

甑山 编辑

縣西南十一里。

願堂山 编辑

在縣南四里。

楊花渡山 编辑

在縣東十六里。

鐵串浦 编辑

在縣東十三里。

孔巖津 编辑

一名北浦。在縣北里。有巖立水中,有竇,因以爲名。

高麗恭愍王時,有民兄弟偕行,弟得黃金二錠,以其一與兄。至津,同舟而濟。弟忽投金於水,兄怪而問之,答曰:「吾平日愛兄篤,今而分金,忽萌忌兄之心。此乃不祥之物,不若投諸江而忘之。」兄曰:「汝之言誠是矣。」亦投金於水。時同舟者皆愚民,故無有問其姓名、邑里云。

大橋川 编辑

在縣西三里。

長澤 编辑

在縣南十三里。

新島 编辑

在縣北十三里。

土産 编辑

白魚、葦魚、綿魚、鯽魚、秀魚、蟹。

烽燧 编辑

開花山烽燧 编辑

東應京都木覓山第五烽,西應金浦縣城山

樓亭 编辑

望湖亭 编辑

在客舘東。

李來詩:濃陰羃地雲拖雨,素練橫空水帶煙。

柳思訥詩:雲去雲來靑嶂裏,潮生潮落白沙邊。

新增逍遙堂 编辑

在縣東四里。左議政沈貞別墅。

崔淑生詩:六合塵中大海浮,此身如夢爲誰留?從來雲路礙鵬翼,不見坳堂膠芥舟。若得天遊眞可樂,縱無人爵更何求?遙知把酒登臨處,看取波頭浩蕩鷗。

○野馬塵埃爭歲月,山林皐壤亦功名。優游始會虛生白,淡泊方知道襲明。狂屈欲言還不答,鴻濛拊髀更無情。誰敎一片西湖地,閑伴孤雲自在行?

文繼昌詩:世間如海一身浮,行孰推之止孰留?厭向塵中收美器,力來江上具扁舟。君恩有分還非分,仙境難求亦可求。廊廟江湖不相悖,休嫌易慮動閑鷗。

○南華第一篇中義,相國平生亭上名。尺鴳雲鵬皆自適,塵埃野馬定誰明?從容勳業釣竿手,浩蕩煙波憂世情。最好相忘遺物我,逍遙何地不閑行?

南衮詩:久覺身名摠是浮,强將衰病且遲留。聞君早起臨湖閣,愧我長孤訪戴舟。勝景與人元有分,俗流過此不知求。定應紗帽閑眠處,萬頃鎔銀點數鷗。

○湖上有亭聊習隱,人間無處可逃名。攀輿出郭娛慈母,反棹還城憶聖明。省裏銓才新事業,沙頭理釣舊心情。東山未釋蒼生望,休向天公問止行。

○水從漢山從華,盡向亭前更效奇。孤島巧當江闊處,長煙偏起月生時。畫中京口看逾似,夢裏仇池到自疑。君欲逍遙寧遽得,他年長往鬢垂絲。

尹珣詩:山擁精廬翠色浮,楓宸朝罷日來休。松兼竹、菊成三逕,樽與琴、棋共一舟。蒻笠綠蓑曾自分,金章紫綬復何求?從今夢斷東華土,沙上知心有鷺鷗。

○誰發天慳占異境,主人風雅愛淸奇。佳山勝水孤吟裏,短笛長歌半醉時。傍岸漁翁閑作伴,隔欄鷗鳥不相疑。十年空負湖山約,汨沒紅塵鬢欲絲。

金俊孫詩:從來勝地是天成,滿眼奇觀未易名。幾樹好花當戶艶,一江涼月照窓明。紅塵只有雲林夢,黑首猶無宦路情。寵澤漸多歸日少,海鷗山鳥望公行。

孫洙詩:縻身在風塵,適意或丘壑。世情未易兼,多見岐而各。城西二牛鳴,大江混溟漠。孤島當其南,奇巖共參錯。我公逍遙心,得玆轉宏廓。堂成臨北流,村近接南郭。迥野前縻迤,群巒四綿絡。退朝徑來歸,林端指屋角。磯頭蘆荻花,步有雙芒屩。萬柳深陰陰,漁舟依岸閣。沙晴白鷺集,水闊群魚樂。夜來天風吹,海月淨如濯。萬里絶纖埃,澄澄見六幕。淸興便蕭然,萬像歸領略。方外此依俙,人寰已遺却。百年安心方,一身無病藥。滿懷但陶陶,未有塵滓着。此公得於中,豈宜由外鑠?所以愛斯堂,臥或經旬朔。城市與江湖,視之無適莫。勳名卿相間,至此豈數數?永言逍遙遊,至味在淡泊。未應與莊生,怳洋相注脚。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北。

驛院 编辑

南山驛 编辑

在縣南七里。

佛宇 编辑

開花寺 编辑

駐龍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城山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塚墓 编辑

鄭煕啓墓 编辑

在縣南十八里。

新增金壽童墓 编辑

在縣南十五里。

古跡 编辑

薑鄕 编辑

古名黃德

城山古城 编辑

石築。周七百二十六尺。今廢。

人物 编辑

高麗許慶 编辑

擢第。以文學顯,性淸廉忠儉。官至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許載 编辑

由刀筆吏起,調鐵州防禦判官。在官淸白,有惠政。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許遂 编辑

許珙 编辑

之子。忠烈王時,哈丹侵境,衆皆欲入江都避之,獨言不可。後帝勅問遷都首謀者,國人至是服之。天性恭儉,食不過一器,布被蒲薦,淡然自處。官至僉議中贊。諡文敬。配享忠烈廟庭。

許錦 编辑

之玄孫。恭愍王朝登第,官至典理判書。自少嬰疾,不樂仕,退居田野。傾貲劑藥,凡有疾者,輒施予。未五十而卒,時人惜之。

本朝許琮 编辑

登第。參敵愾功臣。官至議政府右議政,封陽川府院君。諡忠貞。風姿瑰偉,氣宇倜儻。有文名,善射,出入將相,朝廷倚重。

崔淑精 编辑

再登第,官至弘文舘副提學。有詩名。

許葟 编辑

登第,官至晉州牧使。有操行。

新增許琛 编辑

之弟。登第,官至左議政。諡文貞

許輯 编辑

之子。登第,官至知中樞。諡靖簡

許硡 编辑

之子。登第,官至左贊成。

題詠 编辑

複嶺山中郭 编辑

李奎報詩:云云,奔舟水上郵。

山光滿座淸如澱 编辑

鄭以吾詩:云云,江氣連村淡似煙。

賈客迎潮解纜行 编辑

尹慈詩:漁翁住浦垂竿坐,云云。波面白鷗應笑我,一生何事絆浮名?

白鷗洲渚連芳草 编辑

李邦翰詩:云云,黃犢郊原入暝煙。

龍仁縣 编辑

東至陽智縣界二十四里。南至陽城縣界四十五里,至振威縣界四十五里。西至水原府界十六里。北至廣州界十五里。距京都六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龍駒縣高句麗駒城縣。一名滅烏新羅景德王巨黍,爲漢州領縣。高麗初改龍駒顯宗廣州明宗置監務,後陞爲令。處仁縣水原府處仁部曲。本朝太祖六年,始置縣令。太宗十三年,合二縣,遂改今名。

官員 编辑

縣令、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駒城滅烏巨黍龍駒

姓氏 编辑

本縣秦、李、宋、龍、嚴。

處仁李、徐、池、葉、金、康。

形勝 编辑

接於王都,賓旅輻湊 编辑

金壽寧《新亭記》。

山川 编辑

寶蓋山 编辑

在縣東十三里。

光敎山 编辑

在縣西二十里。

禪長山 编辑

在縣東十五里。

南谷 编辑

在縣東三十里。高麗李釋之所居。

李穡記:龍駒之東有南谷,吾同年李先生居之。或問:「先生隱乎?」予曰:「非隱也。」曰:「仕乎?」曰:「非仕也。」或者疑之甚,又問:「非仕非隱,則何居?」予曰:「吾聞隱者,不獨隱其身,又必名之隱;不獨隱其名,又必心之隱。此無他,畏人知而不使人知也。仕者則反是,身必立朝廷之上,而軒裳圭組以華之;名必聞海宇之內,而文章道德以實之。則其心之所存,形于政事,被于歌詩,而灼于四方矣,心可隱乎哉?予以是知南谷非隱之地也。

今先生居南谷,有田有廬,冠婚賓祭之取足,無心於勢利也久矣。然非以隱自居也,故歲至京都訪舊故,縱飮談笑。往來途中,羸僮瘦馬,豎鞭吟詩,而白髥如雪,紅頰浮光。使善畫者傳其神,未必讓《三峯蓮葉圖》矣。南谷,山可採,水可釣,足以無求於世而自足也,而山明水綠,境幽人寂,擧目悠然。雖曰神遊八極之表,亦不爲過矣,宜先生有以自樂於是也。

予之衰病久矣,每欲歸去來而未果也。有田而近於海,有廬而薄於田,思得兩全而終吾身,予之望也,而豈可易而致之哉?先生之爲正言也,僕忝諫大夫,同言事忤宰相。諸公皆外遷,獨穡也叨蒙異擢,至今令人愧赧。先[3]屢起,位纔至三品,然遺愛存於民心,華聞孚於物望,永之李氏罕有儷美焉。是必鳴騶入南谷矣,異日立大策,決大議,上贊南面之化,如諸葛公起於南陽可必也?抑未可必也?皆天也。」先生名釋之,先君稼亭公之門生,及第也。嘗與予同中辛巳進士科云。

莊莊浦 编辑

在縣西十里。源出光敎山,又北流廣州炭川

金嶺川 编辑

金嶺驛南。源出陽智縣所路洞,北流入廣州小川

駒興川 编辑

駒興驛南。源出寶蓋山,南流入水原府烏山院川

土産 编辑

絲、麻、地黃。

烽燧 编辑

寶蓋山烽燧 编辑

東應竹山縣巾之山,北應廣州穿川峴

樓亭 编辑

新亭 编辑

在客舘東。

金壽寧記:,小邑也。以其接於王都也,故凡大小賓旅日夜輻湊,莫不因是,蓋南北之喉也。舊舘院小,止可一宿,而至於盛暑,則湮鬱不開,客至無以曠懷,熱鑠煩敲,久已病矣。

天順四年冬,朴君來守是邑,賦政寬敏,百弊畢袪,吏民懷畏。一日,君謀於吏曰:「吾欲鳩材構亭,爲賓開納涼之地,不知可乎?」夫旣德君之政,則咸曰:「願盡力。」於是工者勵,役者勤,晨夜奏功,不月而告成。其始也民不知亭焉,旣成則望之曰:「守得非古之所謂神明者乎?亭何使我不與知也?」相與瞻望齎咨,慶其新焉。今觀世之官守者,醉夢玩愒,視官府如蘧廬,傾而後拄之,漏而後塞之。甚者一瓦不易而曰:「吾能字民也。」一草不除而曰:「庭無訟也。」廨舍之圮敗,恒由此輩,豈有能奮事謀始者?又豈有能使民不與知而就於此者?

余嘗南遊,承宣召過朴君授余筆請記。余旣拙道之,君曰:「亭得記多矣,奈無名何?」余曰:「有名固可,無名亦無不可。使而無君,亭不可作,亭不可作,則名安從出?吾以無名名之,亦名之善也。」君强余愈勤,因採民瞻仰慶新之意,請始名之曰新亭。傳不云乎?言新者有故也,亦未始不有君子重之義云。朴君居明,字[4]密山人。

新增漾碧亭 编辑

在客舘東。

洪貴達記:邑而有池臺亭榭之勝,何關於政治?而要觀一世太平之象者,於是乎徵焉,豈偶然而已哉?龍仁當南北走集之衝,畿縣之最難治者此耳。

弘治十年丁巳,金侯祐出而爲宰,始至也吏不敢欺,稍焉民不敢犯其令。已而闔境洽然隨以化,惟所令之不煩鞭策,旣無所事於民事。則乃繕舘宇而新之,一縣倏然改觀。客軒東舊有小亭,今無遺址存,東墻迫近客舍,庭除之廣不能畝。客至病其阨,杯盤撤,輒起去,不小留焉。是則雖四民和於野,於何見大平象乎?於是退其迫近,夷地而廣之,其中可容馳馬。引山泉之北來者,導而東之,穴其墻,入其流,池于其內。深可一身許,縱數丈,橫倍蓰,水淸碧玉如也。古木蕭蕭,離立庭際,落地有涼陰,甚可愛也。然後客之南北至者,喜其有憩息之所,而國家大平氣象,則未始不在此也。

己未夏,予自嶺南還京師,道病暑,苦行至縣,則主人已設席,客軒候之。卽令移其座池上,逍遙觴詠,夜久就寢。鷄鳴復登途,馬上回頭,戀戀不自已。至今晴波落日往來于懷,人有自南來者,輒問之曰:「頗見龍仁池塘否?」應之曰:「旣。」則喜如親面目其地。一日侯伻人語予云:「池已亭矣,盍記諸?」之言曰:「亭摠三間,半入水中,波光常搖蕩,簷楹絶淸灑。近有嶺南節度使安相公琛過而悅之,名曰漾碧。」予曰:「嘻!甚善名焉。」乃作而爲之詞,遺金侯曰:「池之水明兮,可以濯吾襟。池之水淸兮,可以洗吾心。池之亭之兮,其趣深。魚鳥相忘兮,自浮沈。我亦欲忘子兮,思難禁。」

曺偉詩:赤縣走集地,冠蓋如蜂衙。主人古循吏,終歲無徵科。政聲日以遠,欣聞五袴歌。意匠與神謀,華亭生咄嗟。鑿開數畝池,種之蒲與荷。溪流引淸派,繚繞來山阿。淙淙環佩響,澹澹銅鏡磨。纖鱗簇芳餌,戢戢跳淸波。婆娑綠陰淨,老樹交枝柯。急雨破坱圠,隱隱驅雷車。橫空萬銀竹,水面生亂渦。淸風洗庭宇,暝色隨暮鴉。沈吟付一快,酒闌夜氣多。我愛此閑適,坐到參橫斜。題詩欲紀勝,妙句愧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東二里。

驛院 编辑

駒興驛 编辑

在縣南五里。

金嶺驛 编辑

在縣東三十里。

普施院 编辑

在縣西十里。

弘化院 编辑

在縣南二十里。

金嶺院 编辑

金嶺驛三里。

佛宇 编辑

成佛寺 编辑

光敎山

禪長寺 编辑

禪長山

香水寺 编辑

在縣東二十里。

瑞峯寺 编辑

光敎山。寺有高麗李知命所撰《玄悟國師碑》。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縣東一里。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古跡 编辑

處仁城 编辑

在縣南二十五里。土築。今盡頹廢。有軍倉。

高麗高宗時,遷都江華元帝怒,遣兵問狀。元帥撒歹縶御史雜端薛愼於軍中,到松京,將渡江南下。撒歹曰:「國諺有之異國大官,渡南江者不吉。」撒歹不聽,抵漢陽山城拔之,次至處仁城,爲流矢所中而死。兵回到松京,謂愼有知識,遣入江華

寶蓋山城 编辑

石築。周二千五百二十九尺。今皆頹圮。

塚墓 编辑

鄭夢周墓 编辑

在縣東十五里。

南誾墓 编辑

處仁縣東六里

沈溫墓 编辑

在縣西十里。

李石亨墓 编辑

在縣東十五里。

人物 编辑

本朝李士渭 编辑

登第,官至開城留後。

李伯持 编辑

士渭之子。登第,官至江原道觀察使。

李吉甫 编辑

伯持曾孫。再登第,官至京畿觀察使。弟祐甫亦登第,官至弘文舘直提學。

寓居 编辑

高麗李釋之 编辑

見上南谷

本朝李宗儉,李宗謙 编辑

釋之之孫。二人早退,居南谷。構孝友堂,以山水自娛。

題詠 编辑

吏無閑日弊堪驚 编辑

鄭以吾詩:民不聊生居且拙,云云。

桑麻雜野棠 编辑

咸傅霖詩:松櫪續山郭,云云。

金浦縣 编辑

東至陽川縣界二十二里,南至富平府界十里,西至大海二十六里,北至通津縣界十七里。距京都六十三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黔浦縣新羅景德王改今名,爲長堤郡領縣。高麗顯宗九年仍屬,明宗始置監務。神宗元年,以藏御胎,陞爲縣令。本朝太宗十四年,省陽川,幷于縣,號金陽縣。後以陽川幷于衿川,以縣幷于富平府。十六年,復爲縣,置令。

官員 编辑

縣令、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黔浦金陵

姓氏 编辑

本縣鄭、翁一云蔣

山川 编辑

北城山 编辑

在縣北二里。鎭山。

白石山 编辑

在縣西二十里。

望山 编辑

在縣南二里。

歌絃山 编辑

在縣西十五里。

天燈山 编辑

在縣東十二里。

浮正山 编辑

在縣東一里。

雲腰山 编辑

在縣北十六里。

编辑

在縣西二十六里。

孤島江 编辑

在縣北五里。楊花渡下流。

堀浦 编辑

在縣東十七里。源出仁川府井項,北流經孤島江,入于通津縣燕尾亭。江每歲造橋,其費不貲。縣人梁誠之工曹判書,啓置渡船。

助島 编辑

在縣北五里。

土産 编辑

黃玉出縣西儉丹里艾葛山、靑玉出縣東林村、秀魚、葦魚、綿魚、石花、土花、蟹、靑蟹、魚鰾,白魚。

烽燧 编辑

北城山烽燧 编辑

西應通津縣南山,東應陽川縣開花山

白石山烽燧 编辑

北應通津縣守安城山,南應富平府杻串山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東一里。

驛院 编辑

廣因院 编辑

在縣西十五里。

橋梁 编辑

折斤橋 编辑

在縣東八里。

新增堀浦橋 编辑

在縣東十五里。

佛宇 编辑

雲腰寺 编辑

在雲腰山。

孤山寺 编辑

在望山。

望海菴 编辑

歌絃山。南臨滄海,景致爲畿縣之最。

萬水寺 编辑

象頭山

佳景寺 编辑

歌絃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縣北一里。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塚墓 编辑

韓伯倫墓 编辑

在縣西十二里。

古跡 编辑

北城山古城 编辑

石築。周二千六百五十尺,高十尺。

名宦 编辑

本朝李孟畛、李補丁 编辑

俱爲縣令。

人物 编辑

高麗鄭克永 编辑

肅宗朝擢魁科。累遷左諫議大夫、中書舍人。嘗上表,請延訪群臣。仁宗初拜翰林學士,以韓安仁表弟,忤李資謙,流南裔。資謙敗,召還,判尉衛寺事、翰林學士。嘗從崔弘嗣,其著述大爲中國人稱許。

琴儀 编辑

節之。本奉化人,賜籍金浦。詳奉化縣人物下。

寓居 编辑

本朝趙文琡 编辑

登第,官至司憲府執義。有孝行。

新增烈女 编辑

本朝德水[5] 编辑

金奇貞妻也。年十九路遇强暴,竟不汚而死。今上十五年旌閭。

題詠 编辑

江連漢水豈無魚 编辑

梁誠之詩:地接高陽應有酒,云云。

江似葡萄漲幾篙 编辑

徐居正詩:山如菡萏開千朶,云云。

衿川縣 编辑

東至東川縣界十一里。南至安山郡界十六里。西至富平府界十七里。北至陽川縣界二十七里,至露梁二十三里。距京都三十一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仍伐奴縣新羅景德王穀壤,爲栗津郡領縣。高麗初改爲衿州衿,一作「黔」成宗置團練使,穆宗罷之。顯宗九年屬樹州明宗始置監務。本朝太宗十四年,以果川來合,爲衿果縣,數月而罷。又以陽川來合,爲衿陽縣,一歲而罷。十六年,改今名,爲縣監。世祖朝,幷于果川,未幾復舊。

官員 编辑

縣監、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仍伐奴穀壤黔州始興衿果衿陽

姓氏 编辑

本縣李、趙、姜、莊、皮、桂、尹、秋。

風俗 编辑

俗同齊緩 编辑

李奎報詩:習俗雖同齊土緩。見題詠。

山川 编辑

三聖山 编辑

在縣東十里。鎭山。

虎巖山 编辑

在縣東五里。有巖如虎,故爲名。

尹慈說:之東有山峙焉,勢北馳如行虎;有石巉巖,世號爲虎巖。術家相之,立寺於巖之北隅曰[6]。去其北七里有橋曰弓橋,又其北十里有菴曰獅子,皆所以壓其行虎之勢也。

余於庚午春,自御史來守于玆,俗固愚騃,而余亦愚者。人皆謂巖之使然,而向之鎭壓,欲其不愚故爾。余謂古[7]狂泉,有淫泉,有[8],不過曰人之飮者,無非狂且淫貪而得名焉?則安知居是巖之下,飮於斯,食於斯,遊於斯,寢興於斯者,不爲愚乎?理或然也,亦未可知也。

吳隱之爲太守,則飮貪泉而終不貪,淸操愈勵。因作詩云:「試使夷齊飮,終當不易心。」況人之智愚,稟於有生之初,非山川所能移者乎?假令居是邑者,或如顔子之賢,如愚而不愚者,終亦未可詳也。以此推之,俗與余之愚非巖之故也,其曰巖之故者,誠愚者也。

嗟乎!柳子厚冉溪家焉而更之爲愚溪。是乃自以其愚而扁之,蓋古愚公谷之遺意,而有不愚者存焉。如愚之愚,一言一動,于公于私,無適不愚者也。故余竊取柳州[9]愚溪之愚,改虎巖愚巖。其如誠愚何也?敢爲之說,以俟夫不愚之君子云。

禿山 编辑

在縣北五里。

姜曦說:或來問於余曰:「子以禿山爲號,無奈因其所居而名之乎?抑他有取意而爲之歟?豈無說乎?」余應之曰:「吾所卜築之地有一嶽,濯濯然無木,俗人因而名之曰禿山。嗟夫!是山之性本豈無木而然歟?以其郊於漢邑也,故斧斤之伐,牛羊之故,日亦甚焉。余生長是山之下,目擊於此而未嘗不慨然而嘆也。人之有性亦猶是山之有木也。苟不能存其心、養其性,則衆欲之攻,正如是山之斧斤、牛羊也。物我旣立,私爲町畦,則吾性之昏,亦如是山之濯濯也。爲人而至於此極,則與禽獸又何難焉?嗚呼!山本有木,而至於濯濯;人本有性,而至於蠢蠢。是豈性之故哉?苟能有養也,則雨露之所滋萌孼復生,夜氣之所存天性呈露。爲人有此性者,寧不以敬存心而不爲事物之所搖奪也哉?敢以此爲號,庶自警於吾心也。」客曰:「子之言然也。謹受命矣。」

楊花渡 编辑

在縣北三十三里。有渡丞。見漢城府

巖串 编辑

在縣北二十五里。

李穡詩:黔州之北陽川東,漢水折北流無窮。朝宗于海著《禹貢》,回抱京邑趨魚龍。南方漕轉所都會,千艘飛櫓聲搖空。我初往返韓山村,高臥柂樓帆長風。瞬息一踔百餘里,燈火錯落盃盤重[10]

大澤 编辑

在縣西五里。天旱禱雨。

下澤 编辑

在縣北七里。

大川 编辑

在縣西四里。源出果川縣冠嶽靑溪諸山,北流入于陽川縣鐵串浦

土産 编辑

鯽魚、蟹。

樓亭 编辑

孝思亭 编辑

露梁渡南岸,右議政盧閈別墅。

姜希孟記:三聖山之鎭也。其一支蜿蜒北騖,遇漢水而作區,卽議政盧恭肅公之世塋也。恭肅於某甲,葬母於其地,居廬盡孝。服闋,因廬爲家,家北有斷隴臨江,遂構亭其上。時登眺以紓永慕之懷,戒子孫因卜葬焉。恭肅之胤敦寧公與先君戴慜公爲友壻。嘗同遊亭上,敦寧公請名若記。戴慜名以孝思而未有記。

後三十餘年,敦寧戴慜俱已下世。表從弟恭肅之孫左贊成宣城盧子胖請余曰:「吾少也侍側,觀先子命名之時。顧瞻山水,開闔窓牖,若有領其要焉,而卒名之以孝思,記且缺焉。兄其繼之。」三以文拙辭,惟以墜先人之志爲責。義不敢辭,則復請於子胖曰:「凡挾漢而亭者,不知其幾,而地得其全且要者,斯亭實爲稱首。先子命名,略形勝而必歸諸孝思者,得無意乎?嘗觀《下武》之詩,曰:『永言孝思,孝思惟則。』此言武王長言孝思而不忘,是以其孝可爲法則耳。然則爲孝而或[11]至於忘,或未合於法度,則皆苟而已。夫孝者,蘊爲一心之德,發爲百行之源。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所施者雖有小大遠近之不同,[12]孝思則一耳。是以王侯而失其孝,則無以保天下與國家;卿大夫而失其孝,則無以保宗廟;士庶而失其孝,則無以保四體。欲盡其道,可無思乎?當思夫四海萬姓,受之先王而不敢失;門庭家緖,承諸先祖而不敢墜;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不敢傷。心焉慥慥,無一息而或忘,此天子、公卿、士庶之同一[13]也。

噫!凡世之爲子孫謀者,孰不欲世有令胤,傳祚無窮哉?然天歟命歟而不得焉,則豪門右族,一再傳而衰替不振者,比比而是。當是時,雖有先祖之田園第宅,盡歸諸權貴而已不得有焉,其可謂盡子孫孝思之職歟?昔李衛公有平泉十里莊,戒子孫曰:『苟以平泉一花一石與人者,非吾子孫也。』之明公也,夫豈爲一花一石之微而戒之若此哉?恭肅功名蓋世,早年懸車,徘徊丘隴,能以孝誠爲家法,至子胖已三世矣。子胖之勳名德業,能承祖武,爲世所服,諸子又能嶄然露頭角,慶終未艾,其盡孝思之道歟?何其孝子之不匱歟?後世子孫登斯亭也,觀其松楸接柯,桑梓積陰,百世菟裘,人莫敢窺,然後究其所自,則益知吾先子命名之不誣矣。儻曰江亭一曲,爲我私有而不失,則非知本矣。子胖以爲何如?如有可採,請以爲記。」蒼龍癸巳孟冬下澣記。

祁順詩:音容淪逝杳難追,一念悠悠不盡期。仕路久懷風木嘆,文房曾廢《蓼莪》詩。蕭條霜露關心日,恍惚羹墻見面時。王國只今崇孝治,顯揚應慰九泉思。

鄭麟趾詩:思亭高枕大江頭,孝子慈孫自匹休。世德已知山共重,家聲長與水同流。春風搖漾松楸老,秋日凄淸洞壑幽。俯仰情懷誰識得?時看北闕瑞煙浮。

申叔舟詩:山勢蜿蜒大野頭,鍾英孕秀幾時休?三峯天外華山碧,一帶階前漢水流。善積自先無間斷,孝誠傳世洞明幽。繩繩餘慶應難盡,佳氣蔥蔥日夕浮。

鄭昌孫詩:江亭突兀碧波頭,登望思親不暫休。北對華山連爽氣,東臨漢水漲淸流。漁舟縹渺孤帆遠,梓樹蔥蘢一院幽。投紱何當滄海去,却從鷗鷺共沈浮?

金守溫詩:亭在滄江欲盡頭,野情漠漠更休休。靑春丘隴臨長道,紫闕煙霞接上流。喬木半遮祠戶暗,閑雲時鎖洞門幽。遲公出沐來投晩,擧酒吾當太白浮。

徐居正詩:孝思亭露梁頭,風樹情懷幾日休?壟合松楸霜露感,鄕成桑梓歲時流。鑑湖作主人長在,盤谷傳家地自幽。退食歸來多日,倚闌山水碧浮浮。

李承召詩:卜居初卜此江頭,勝地應開百世休。韋氏一經存舊學,謝家諸子總英流。松楸掩映亭如畫,山水周遭境自幽。滿目油然生孝感[14],也知名實不相浮。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東一里。

驛院 编辑

盤乳驛 编辑

在縣北十里。

觀音院 编辑

在縣西三里。

楊花渡院 编辑

楊花渡南岸。

佛宇 编辑

安養寺 编辑

三聖山。寺之南有高麗太祖所建七層甎塔,金富軾撰碑字缺。

李崇仁重新記:佛氏入中國,自竺法蘭,遂蔓延于天下,而吾東方自阿道始,實新羅氏之時也。其說宏放侈大,又能動人以禍福,以故天下皆歸焉。雖英叡之主,忠義之臣,往往崇建寺宇,以張其敎,蓋欲爲邦家求其福利,亦君子用心之厚也。

太祖開國之初,佛者有以裨補之說干之者,頗用其言,多置塔廟,若今衿州安養寺塔其一也。慈恩宗師、兩街都僧統林公來,謂予曰:「安養寺塔,聖祖之舊也,旣圮矣。而門下侍中、鐵原府院君崔公與今住持大師惠謙,修而新之矣。吾徒也,介予求文於先生,其詳必能言之。」明日至,其言曰:「住是寺幾年矣。按寺乘,昔太祖將征不庭,行過此,望山頭雲成五采。異之,使人往視,果得老浮屠雲下,名能正。與之言,稱旨,此寺之所由立也。寺之南有塔,累甎七層,蓋以瓦。最下一層,環以周廡十又二間,每壁繪佛、扶蕯、人天之像。外樹欄楯以限出入,其爲巨麗,他寺未有也。歲月風雨,幾至傾壞。朝夕目睹而心傷之,誠欲重新者久,而力不足也。

歲辛酉秋七月,謁侍中崔公,告以此,公曰:『吾之少也,一嘗寓宿塔下,仰思聖祖經營之始,私自誓曰:『臣他日苟達矣,所不新此塔者,有如在天之靈。』及今位冠群僚,可謂達矣,吾當不辜吾誓矣。』卽移牒楊廣道按廉使,減軍租供其費,徵丁夫執其役。也傾囊褚之讎,隨檀越之喜,得米豆泉布凡若干,且請遊手如者若干。起工是年八月某甲子也,斷手九月某甲子也,落成冬十月某甲子也。是日,殿下遣內侍朴元桂降香,以道侶一千大作佛事,安舍利十二幷佛牙一塔中訖,布施四衆,無慮三千焉。其丹雘,歲壬戌春[15]月也;其繪像,歲癸亥秋八月也。塔內四壁:東藥師會,南釋迦涅槃會,西彌陀極樂會,北金經神衆會。周廡十二間,每壁一像,所謂十二行年佛也。凡用徒四百有奇,米五百九十五石,豆二百石,布一千一百五十五匹。

噫!是大費大役,而卒能有成者,皆吾侍中公誓願之致然也。公惟邦家福利是求,豈私一己爲也?如圖不朽,非托於文辭,無由也。願先生述之。」予於佛氏未暇入焉者也,何敢有所言哉?雖然,予爲大史氏,凡有興作,必書職也。況於是塔有以見聖祖、賢相用心之厚哉?是可書也已。

金克己詩:步過朱橋到紺宮,淸遊幸與竺鄕同。碧潭皎皎涵秋月,紅葉蕭蕭響晩風。社裏不曾容謝客,溪邊何幸送陶翁。相携啓齒寬歸計,落景西傾半嶺紅。

○驅羸指天邑,偶入安養宿。寒鷄初有聲,蓐食出幽谷。破月低玉玦,疎星散金粟。深蹊鬪蛇來,屈折三百曲。氷溪添新白,雲嶺失故綠。瘦馬蝟毛磔,羸童龜項縮。我本塵表人,平生少羈跼。十年林下遊,巾屨擐麋鹿。忽遭造物兒,欺我專閑獨。故於名利府,千里苦驅逐。何時投佩去,一免阮途哭?

道安寺 编辑

三聖山

權踶少與四友讀書于此,後俱登第。寄友人詩云:故人猶著舊麻衣,曾笑龍門約已違。三聖山靈應自慶,四枝丹桂映朝暉。

安興寺、三藐寺、望日寺、聖住寺 编辑

俱在三聖山

獅子菴 编辑

弓橋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縣東一里。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塚墓 编辑

盧閈墓 编辑

在縣北二十里。

安景恭墓 编辑

在縣北五里。

安純墓 编辑

在縣北五里。

讓寧大君墓 编辑

在縣北二十里。

成奉祖墓、李邊墓 编辑

皆在縣東二十里。

盧思愼墓 编辑

在縣北二十里。

古跡 编辑

永郞城 编辑

石築。在三聖山。周三千七百五十尺。中有一池,名大井

虎巖山古城 编辑

石築。周一千六百八十一尺。城內有大池,天旱禱雨。

人物 编辑

高麗姜邯贊 编辑

顯宗時却契丹兵。官至門下侍中。諡仁憲。世傳有一使臣夜入始興郡,見大星隕于人家,遣吏往視之,適其家婦生男。使臣心異之,取歸以養,是爲姜邯贊。後使見之,不覺下拜曰「文曲星不見久矣,今在此」云。

寓居 编辑

高麗徐甄 编辑

歷官至掌令。退居于此,聞我太祖定鼎漢陽,作詩云:千載神都隔漢江,忠良濟濟佐明王。統三爲一功安在?却恨前朝業不長。臺諫欲罪之,我太宗作色曰:「高麗之臣,今作詩以思之。是夷、齊之流也,可賞,不可罪也。」

題詠 编辑

門前喬木鬪秋風 编辑

高麗白文寶詩:野外群峯橫暮雨,云云。

膏潤賴潭池 编辑

李奎報詞:衿州好,春景一何奇?芍藥嬌多工媚嫵,海棠眠重正欹垂,把酒惜芳時。皐壤沃,云云。俗習雖同齊土緩,居民多似老臺煕,飢飽卜安危。

誰向南州採國風 编辑

高麗安克仁詩:人生賦命有窮通,何用乘時競伐功?忍使殘民如鼎沸?羞將薄俗效雷同?欲趨北闕陳時弊,云云。騁目奔忙無小補,回頭却愧渭濱翁。

陽城縣 编辑

東至安城郡界三里,南至忠淸道稷山縣界二十七里,西至振威縣界十九里,北至龍仁縣界十五里。距京都一百十二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沙伏忽新羅景德王赤城,爲白城郡領縣。高麗初改今名,顯宗九年屬水州明宗置監務。本朝太宗十三年,例改爲縣監,自忠淸道移隷本道。

官員 编辑

縣監、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沙伏忽赤城沙巴乙

姓氏 编辑

本縣河、柳、李、任、葛。

康,宋竝來

山川 编辑

天德山 编辑

在縣西二里。鎭山。又見振威縣

白雲山 编辑

在縣南十二里。

编辑

在槐台吉串西一百里。

槐台吉串 编辑

在縣西一百里。一路如線,過振威松莊水原楊干,斗入于海。凡七十五里。有牧場。

弘慶川 编辑

在縣南三十五里。禪院川安城郡南川之水合而西流,至稷山縣弘慶院北,爲此川。又入于水原府吾乙未串

禪院川 编辑

在縣東一里。源出竹山縣佐贊驛西洞,過古陽智,至縣之禪院前,爲此川。

土産 编辑

葦魚、地黃。

烽燧 编辑

槐台吉串烽燧 编辑

南應忠淸道沔川郡倉宅山,又應稷山縣望海山,北應水原府興天山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北二里。

驛院 编辑

加川驛 编辑

在縣西十五里。

禪院 编辑

在縣東五里。

所草院 编辑

在縣南三十里。

佛宇 编辑

靑原寺 编辑

在天德山。

修淨寺、德積寺 编辑

俱在白雲山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縣北二里。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古跡 编辑

無限城 编辑

在縣南十二里。石築。周一千三百五尺。內有一池。

人物 编辑

[16] 编辑

官至僉議評理、開城尹。

本朝李沃 编辑

之曾孫[17]。擢武科,官至知中樞院事。

李推 编辑

官至黃海道都觀察黜陟使。

李純之 编辑

登第,官至判中樞。

李芮 编辑

再登第,官至刑曹判書。諡文質。有文名。

李承召 编辑

世宗朝丁卯科狀元,又擢重試。成宗朝,參佐理功臣,封陽城君。官至禮曹判書。以文章名世。諡文簡

新增李世英 编辑

登第,官至參判。以淸簡稱。

題詠 编辑

邑號聊同諫議名 编辑

高麗康好文詩:龍城深處有孤城,云云。追和舊詩成坐久,隔林茅店午鷄鳴。

老樹參天繞赤城 编辑

柳廷顯詩:云云,門前小路接郵亭。訟庭日永渾無事,閑聽林鶯喚友聲。

通津縣 编辑

東至金浦縣界三十三里,南至富平府界三十三里,西至江華府界九里,北至豐德郡界十五里。距京都一百十四里。

建置沿革 编辑

高句麗平淮淮,一作「唯」押縣一云史城,一云別史波衣新羅景德王分津,爲長堤郡領縣。高麗改今名仍屬。恭讓王置監務。本朝因之。太宗十三年,例改爲縣監。

官員 编辑

縣監、訓導 编辑

各一人。

郡名 编辑

平淮押史城一云比兒城別史波衣分津

姓氏 编辑

本縣一云「石」、康、梁、吉、宗。

一云「仇」

童城盧、祐、附、異。

康、白竝來

守安尹、李、安。

陳、吳竝來

形勝 编辑

西負甲串,東望三峯 编辑

滄海環其右,大江經其左 编辑

山川 编辑

比兒山 编辑

在縣北六里。鎭山。

童城山 编辑

童城縣

餘金山 编辑

在縣東十里。

顚流山 编辑

在縣東二十四里。

馬赤山 编辑

在縣東十二里。

大寺山 编辑

在縣西三里。

位谷山 编辑

在縣北十里。

守安山 编辑

在縣東二十三里。有古石城。周二里高十尺。

藥山 编辑

在縣南二十四里。

南山 编辑

在縣南五里。

编辑

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祖江渡 编辑

在縣東十五里。漢江臨津合爲此江。

大明串 编辑

在縣南二十一里。

蛇浦 编辑

在縣東二十三里。源出守安山,東流入海。

項無耳島 编辑

在縣南二十三里。周四里。

松島 编辑

在縣南二十五里。周三里。

大浦 编辑

在縣南三十里。源出金浦加乙賢山,西流入海。

串津 编辑

在縣西九里。入江華府者,路由此。

新院川 编辑

在縣南一里。源出比兒山,西流入海。

土産 编辑

碇玉沙顚流山、陶器、土花、秀魚、絡締、眞魚、蘇魚、石花,黃魚、鯽魚、葦魚、鱸魚、烏賊魚、石首魚、好獨魚、鹽、蟹、靑蟹、中蝦、白蝦、紫蝦。

烽燧 编辑

守安城山烽燧 编辑

南應金浦縣白石山,西應江華府大母城山。 南山烽燧。距縣五里。東應金浦縣城山,西應江華府松嶽山

學校 编辑

鄕校 编辑

在縣北一里。

驛院 编辑

終生驛 编辑

守安。去本縣十五里。

顚流站 编辑

童城縣

祖江院 编辑

祖江岸。

甲串院 编辑

甲串岸。

溫山院 编辑

在縣東三十里。

佛宇 编辑

圓通寺 编辑

童城山

壓梁寺 编辑

顚流山

文殊寺、興龍寺 编辑

俱在比兒山

報先菴 编辑

餘金山

西華寺 编辑

守安城山

李奎報詩:島微侔握小,船遠似杯浮。瘴重仍蒸霧,林幽賴挾湫。暮雲將雨暗,秋草得霜柔。何日拋腰印,閑來正狎鷗。

祠廟 编辑

社稷壇 编辑

在縣西。

文廟 编辑

在鄕校。

城隍祠 编辑

在縣北六里。

厲壇 编辑

在縣北。

塚墓 编辑

朴信墓 编辑

在縣東十一里。

鄭佸墓 编辑

在縣南二十四里。

古跡 编辑

童城廢縣 编辑

在縣東二十里。本高句麗童子忽縣,一云幢山縣,一云仇斯波衣新羅景德王改今名,爲長堤郡領縣。高麗仍屬,恭讓王時來屬。

守安廢縣 编辑

在縣南十五里。本高句麗首爾忽新羅景德王戍城,爲長堤郡領縣。高麗改今名仍屬,明宗置監務。恭讓王時來屬。

童城山古城 编辑

石築。周八百七尺,高十二尺。今半頹圮。

名宦 编辑

本朝李蕆 编辑

寓居 编辑

高麗閔愉 编辑

侍中令謨之後,之曾孫。官至提學,封驪城君恭愍王朝,與學士朱士雍辛旽之亂,卜築于童城縣。兩家相距十餘里,杖屨相從,日以詩酒自娛。嘗有詩云:秋來秋去興無窮,香稻肥魚處處同。皤腹瓦甁盛白酒,南村翁對北村翁。

題詠 编辑

馬頭吟苦入江城 编辑

李奎報詩:翦月裁雲習已成,云云。重歸鳳省雖無路,皁蓋行春亦是榮。

黃花紅樹秋光老 编辑

高麗孔俯詩:云云,翠竹蒼松晩色鮮。景物藹然官舍靜,可憐民戶値荒年。

野縣蕭條俯碧川 编辑

金孝孫詩:云云,窓前霜葉獨鮮鮮。江山應笑重遊客,狂態疎容似昔年。

八詠 编辑

徐居正梁誠之大浦谷別墅詩。

北岡靑松 编辑

北山靑翠四時同,聳壑昂霄意未窮。爲有好風吹不斷,海濤聲在半空中。

南海諸島 编辑

日出雲消島嶼開,鴉鬟點點翠成堆。此間定有蓬壺在,鼇戴神山跨海來。

東望三峯 编辑

三峯高揷玉芙蓉,地劈天成造化工。渺渺江湖思魏闕,蓬萊殿閣五雲中。

西拱江都 编辑

摩尼山聳碧雲端,知有三淸古石壇。頗識閑居塵事少,《黃庭》讀罷禮星官。

葛峴僧舍 编辑

遙看葛峴翠千重,寺在煙霞第幾峯?老去不關名利事,一窓深省五更鍾。

桂陽秋月 编辑

桂陽秋色惱人多,水遠天長月似波。何處夜深吹鐵笛?半篙漁艇隔蘆花。

隔岸漁火 编辑

今年禾黍足豐登,何處漁村耿夜燈?摠說南江[18]秋水減,白鱸黃蟹亦堪罾。

南浦漕船 编辑

帆檣織織簇如麻,租賦南方較舊多。獨喜靑山漕不得,年年長屬野人家。

附录 编辑

  1. 《東文選ㆍ克敵樓記》「特書」原作「大書特書」。
  2. 《四佳集ㆍ振威客館重新記》「爲」原作「知」。
  3. 《東文選ㆍ南谷記》「生」原作「屢斥」。
  4. 《東文選ㆍ龍仁新亭記》「文」原作「父」。
  5. 《中宗實錄》「德水」原作「水德」。
  6. 《東文選ㆍ虎巖說》「岬」原作「押」。
  7. 「古」不见于《東文選ㆍ虎巖說》。
  8. 《東文選ㆍ虎巖說》「泉」原作「者何也」。
  9. 《東文選ㆍ虎巖說》「柳州」原作「柳柳州」。
  10. 《牧隱藁ㆍ巖串吟》续有「碧波釣出錦鱗魚,蔥白細和飛縷紅。乃何海盜或登岸,老弱逃遁深山中?幸今長氷塞江口,鼻息窓日方曈曈」之句。
  11. 「或」不见于《私淑齋集ㆍ孝思亭記》。
  12. 《私淑齋集ㆍ孝思亭記》「其」原作「原」。
  13. 《私淑齋集ㆍ孝思亭記》「孝」原作「思」。
  14. 《三灘集ㆍ盧子胖孝思亭》「孝感」原作「感孝」。
  15. 《東文選ㆍ衿州安養寺塔重新記》「三」原作「二」。
  16. 此处缺「高麗」。
  17. 「梴之曾孫」系新增,但此处未标注。
  18. 《四佳集ㆍ通津梁誠之大浦谷別墅八詠》「南江」原作「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