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艱苦力行之成功者:卡內基傳 | 新青年 國外大事記 記者 |
國內大事記 |
國外大事記 記者
▲大隈內閣之改造
大隈內閣者。日本之所謂三派混合內閣也。以同志會為中堅。中正會及無所屬者附之。溯日本自第二次西園寺內閣倒後。繼之以第三次桂內閣。復繼以山本內閣。全國士庶。群以軍人閥閱政治。逸出憲政之常軌。為國家前途危。於是漸謀傾覆之道。適海軍受賄問題發生。而山本內閣倒矣。伯爵大隈重信。自辭進步黨〈後改為國民黨〉首領以來。熱心倡擁護憲政打破閥閱之說。一時輿論歸之。又得眾議院內次多數党之同志會擁戴。與中正會及無所屬團連合。遂於客歲四月。繼薩〈日本維新時薩摩藩勤王軍人一派〉政〈政友會〉混合之山本內閣。組織後任內閣。是為第二次〈大隈曾於甲午組織一次內閣未逾半年即倒〉大隈內閣。此雖未足稱為純政黨內閣。然已帶有政黨內閣之臭味。亦可以稍饜國民之望矣。乃成立僅十有七月。忽有全體閣員辭職之舉。則又何也。其政界內幕之暗潮。吾人雖不得窺其真象。但就其現有之事實觀之。此次內閣之動搖。其重因有二。(一)中日交涉。第五款之要求。袁總統已有許意。讓步之最後通牒遲發半日。目的即完全達到。以此市民焚燒大隈伯邸。全國新聞。攻擊政府外務大臣加藤高明。雖於貴族院一再答仲小路廉之質問。表示政府意之所在。而失敗之聲。仍騰諸眾口。(二)一萬圓事件及議員瀆職事件發生。內務大臣大浦兼武。受輿論攻擊。牽涉政府。所謂一萬圓事件者。議員白川友一。於改選時。以一萬圓。分與政友。而追及來源。白川氏曾於選舉違反事件之豫審庭。陳述此一萬圓。系大浦子爵。捐助大正俱樂部之救濟費也。至瀆職事件。乃以金錢買收反對黨議員。通過政府之增加師團案。與其事者。為關西團議員首領白川氏與關東團議員首領板倉氏。金錢之過付。乃為眾議院書記長林田龜太郎。厥後白川與板倉。因賄金生釁。本出保太郎。出為調解。事聞於外。七月二十九日。總檢察長起訴。林田及議員多人。先後逮捕收監。大浦子爵。以證據不足。未能起訴。是日午後二時。閣員開閣議於大隈首相私邸。內務大臣大浦子爵。決意引咎辭職。四時。大隈首相入奏閣議情形。並代上內務大臣之辭職表。次日。日皇免大浦子爵本官。敕大隈首相兼任。午後。閣員複開臨時閣議於永田官署。協議總辭職事件。首相以負推薦閣僚監督不周之貴任。上表辭職。各大臣又以首相之進退為進退。均連帶辭職。而日本政局。一時呈紛擾之現象。第一各政黨之態度不一。國民黨無所表示。同志會首先招集在京議員開會。議決處以冷靜態度。次為政友會。惟一之希望。在西園寺侯爵之再起。以該黨為中心。糾合國民黨中正會及無所屬團。組織混合內閣。或擁戴松方侯爵。若能得國民黨之同意。即山縣公爵。亦無不可。惟以寺內伯爵及平田子爵。出而組織內閣。為該黨所反對。又次為中正會。會員菊池武德。參畫中間黨之組織。以櫻田俱樂部為中心。綱羅舊政友俱樂部員。連合同志會非難本部之一派會員。及無所屬團組織之。此種計畫。發生於內閣未動搖以前。至此進行益力。大石正己。實主其謀。致同志會非難派之會員。四開納涼會。逼本部引咎自責。迄今風潮猶未已也。再次為無所屬團。開議員會。金澤種次郎及大場茂馬。提議維持嚴正中立之態度。各議員一致贊成。並誓不為組織第三党之策士所羅政也。第二後繼組織內閣者無人。時論有謂年來政事劇烈。宜取緩和手段。連合各政黨。組織舉國一致之內閣。有謂本憲政之正義。當然推在院內多數党之同志會加藤總理。或政友會原敬總裁。組織政黨內閣。更有謂政黨之政權爭奪。沒卻立憲政治之精神。如以與黨派無關係之平田子爵。組織超然內閣。亦收拾時局之一策。至謂以新進氣銳之人物。組織政黨內閣。易啟政爭。不若以老成典型之松方侯爵。組織內閣。可以孚眾望。即不得已而思其次。當以山縣公爵所親信之清浦子爵。組織內閣。否則亦當以陸軍派新推崇之寺內伯爵。組織內閣。經歷威望。二者兼備。乃系主張元老內閣及軍人內閣者。然征諸事實。不獨舉國一致之內閣。不適現狀。而加藤男爵。為現內閣之中堅人物。原敬總裁。受前內閣倒閣之影響。同為不能組織後任者。若平田子爵。若松方侯爵。一則多病。一則年衰。均無意於政治。若清浦子爵。若寺內伯爵。一則自流產內閣以來。大失人望。一則因陸軍關係。將來對於海軍擴充問題。難以解決。更不能組織後任內閣。於是元老對於大隈首相。第一次慰留。此時首相以前日非敢輕率辭職。實迫於當時之情勢。既蒙慰留。待徵求閣僚意見。然後答覆。遂於私邸招加藤男爵協議。加藤男爵堅持前見。主張辭職益力。其理由。(一)現內閣之設施。尚未失民心。及時引退。以便同志會之再起。(二)現內閣既生破綻。勢難永續。今日乃為引退之好機。逾日。首相仍從前日閣議之決定。全體辭職。答覆山縣公爵。於是元老對於大隈首相。第二次慰笛。次日。適為內閣開議例期。首相報告前後慰留及答覆情形。各大臣仍堅持辭意無異。迨後首相與山縣公爵。往返協商數次。留任之意漸決。繼因閣僚主張去留之意見。不能一政。決意改造內閣一部。惟際此發生兩種問題。第一同志會大臣之去就如何。若外務大臣加藤高明。若大藏〈財政〉大臣若槻禮次郎。辭意正堅。無可挽留。而農商務大臣河野廣中與遞信〈交通〉大臣武富時敏。雖未確執如何態度。而以同黨關係。似去就宜取一致之行動。但大葡國政變留任。另由該會推出箕浦勝人。加入閣員。而第一問題。得以解決。第二問題以八代中將薦加藤中將自代。加藤要求以海軍補充案。能大體承認。為入閣之條件。首相即時承認八四補充之計畫實行。中將遂允入閣。而第二問題。得以解決。其餘閣員如文部大臣一木喜德郎與陸軍大臣岡市之助。均與山縣公爵有關係。首相與之磋商。應允留任無異議。如司法大臣尾崎行雄。出自中正會。本持非連帶責任之論。前日辭職。乃以首相辭職之故。今首相變更初志。決意留任。早稻田大學學長高田早苗。因首相及一木博士之勸。亦允入閣。首相以內閣改造。逐漸就緒。於九日午前。入奏日皇。翌日。免加藤若槻八代三大臣本官。新改造內閣閣員。除河野岡尾崎三大臣。留任原官。未受敕命。首相大隈重信。免內務大臣兼官。兼任外務大臣。一木喜德郎。改任內務大臣。武富時敏。改任大藏大臣。加藤友三郎。任海軍大臣。高田早苗。任文部大臣。箕浦勝人。任遞信大臣。至是大隈伯爵之改造內閣成立。大隈首相於官署開會。招待新聞記者。席上申明留任之理由。複以外務要職。難以兼任。電商駐法大使石井菊次郎。至十二日晨。接石井男爵覆電。應允入閣。內閣遂發歸國命令。視事之期。當不遠矣。
▲葡國政變
千九百十一年。葡國國體。改建共和。亞利亞博士。於八月二十四日。以資望被選為第一任總統。任期定四年。至今年五月。距滿任之期。僅數月。忽以黨爭激烈之故。辭職矣。按亞氏年已八旬。雖系出王室。在千八百八十二年。已抱共和主義。被選為舊王國議員。迨被選為總統。僅逾一月。王党庫塞羅上校。率兵士七百人。侵入葡國。及亂平。穩健主義之茶格斯內閣又倒。不得已組織混合內閣。時同盟罷工之風潮。起於各處。教會以僧正等被放。與國家為難。王黨又以處罰陰謀黨人不服。大啟爭端。至千九百十二年六月。此內閣又更換。翌年一月。課斯塔內閣成立。採用超然政略。利害與教會及王黨相反。未幾各處陰謀複起。課斯塔內閣。逾一年又倒。馬加特起而代之。組織內閣。大赦政犯。僅能收拾時局。延至十二月。內閣複倒。民主黨之柯琴河內閣代之。逾六星期。生命又盡。於是亞氏以黨爭無已國勢終衰為憂。命卡斯楚將軍。組織超然內閣。詎知卡氏軍人武斷內閣。不洽輿情。卒為古對灘所推倒。而總統亦因之去其位矣。
總統之辭職書。以五月廿七日。發表於兩院議場。二十九日。兩院召集議員會議。准其辭職。選布拉卡為後任總統。此次選舉。保守黨放棄一切之投票權。布拉卡之當選。乃系民主黨之力。緣布氏夙以詩人學者。知名於時。年十五。即刊一詩集。曰「女郎」行世。至歷史哲學。造詣尤深。此外關於人種學及社會學。著作甚富。其社會學之著述。乃私淑孔特一派。惟主張婦人參政權之一點。與之稍異耳。被選後。致書國會。誓忠於民選國會制度之共和國。反對獨裁性質之武斷制。按常識與公平。以行政治。至此葡國之行政元首。可謂得人。德國報評前總統曰。「亞利亞起用卡斯楚將軍。意在付以獨裁權力。一清政界之紛亂。殊不知已墮入英國術中。英利葡國恢復王政。使其陸軍。統制於英國將校之下也。」
▲倭爾斯特(Worster)之今昔
現今英國政局。以朝野兩黨。組織混合內閣。表示舉國一致對外之敵愾心。實開英國政治史上未有之特例。惟觀愛爾蘭國民黨與倭爾斯特人不洽。攻擊之聲。時露言外。雖主張權利。發為言論。本英人之自由風概。而以激烈之言動。致雙方多生誤解。究不得謂之佳兆也。
倭爾斯特之自由協會。屬於自由党之自治派。反對愛爾蘭自治案者也。曾於伯耳發斯特。刊行一書。曰「凱撤在倭爾斯特之友。」倭爾斯特反對自治團之領袖。更向英國公眾。表示如英德有構兵之時。倭爾斯特之民意。當以傾向德國凱撤。總之倭爾斯特領袖之言論。激於感情。逸出常軌者甚多。其最著者。千九百十年二月。彼中一人。語模林波斯特記者。曰「無論若何之事發生。均不足動我等。若英國棄我等不顧。我等甯歸向德國也。」有少佐某。客歲自德國密運毛瑟槍歸。亦曰「與其屈於自治案。寧臣服德皇。」至倭爾斯特党首領沙卡佐。在漢堡。赴德皇宴會。德國庫爾曼男爵。赴倭爾斯特。市民尊為上賓。益增其國人之憂懼也。前謠傳倭爾斯特人主張倭爾斯特之義勇隊。雖加入英國之新募軍隊。但不可用於國內勤務以外。實際此種風聞。全系誤傳。倭爾斯特之人民。現今應募出征者。仍絡繹不絕。惟外間有此傳聞。倭爾斯特黨與國民黨。更互相猜疑。無複提攜之望。兩黨領袖。亦終不能釋然。今雖暫因戰事。外持沉靜之態度。而危險潮流。時簸蕩於內也。
▲華沙(Warshaw)之役
德軍自移師東響以來。集全國之軍力於波蘭方面。以迫俄軍。戰線之長。自里巴〈波羅的海邊〉至羅馬尼亞國境。計三千餘里。兩軍士卒之數。約六百萬人。開有史乘以來未有之戰局。而華沙一役。尤為有史乘以來未有之劇戰。捷報傳來。聯軍震動爰將此役前後情形撮要記迅如左。
(一)德軍方畧 開戰之始。德軍於西現取攻勢。於東現取守勢也。破比臨法。卒以後防空虛。倉皇退却。而俄軍出師之速。又在意外。東顧多憂。遂翻然變計。移傾國之眾於加里西亞。而東歐從此多事矣。德軍有事於波蘭。而其目標則在華沙。蓋華沙不守。則撒去波蘭之第一屏幛。德軍殲滅俄國之主軍。從此可期。於是德奧軍以全力自三面圍攻華沙。意在東歐之戰事結束。可以從事比法方面之戰爭也。
(二)俄軍弱點 此次德軍作戰計畫。分三路進攻庫爾蘭方面。比羅將軍以騎兵三萬。占波埃俄依鐵路截斷接彼得格勒舆華 沙之柯夫洛威爾拉鐵路。統大兵向柯夫洛攻擊。主軍興登堡元帥。渡拉里夫河。駐軍華沙北方。逐俄軍於布格河方面。南軍麥剛森將軍。又自南方占盧布林、課爾們路線。與主軍呼應。取猛烈進勢。其意蓋在破俄軍國防第一線。但俄軍據有堅固要塞。又用乓境內。徵發軍需。較敵便利。攻陷非易。惟其弱點一征軍器子藥缺乏。一在運送之機關不甚完備。且重要軍器及子藥之製造能率。又劣於敵軍。以此統帥尼古拉大公。知與德軍對抗徒損大兵。難操勝算。遂下令撤回防第一線內之兵。退入國防第二線內。
(三)華沙攻陷 俄軍既下令退軍。同時各要塞所有之砲。計一千四百尊。均移送他處。其餘軍器、軍需品及金屬物。凡可以資敵用者。無不運送後方。全市爲之一空。至八月五日晨。巴伐利亞邦親王里哇波爾特軍。突入內防禦線。無抵抗力之華沙遂歸德軍占領。後留之俄國戍兵。渡維斯土拉河。沿那夫俄心斯党鐵路。往華沙東方之普拉卡退去。斯役也德軍以五次進攻之力。雖陷華沙。損失頗巨。惟俄軍因此士氟大沮。按華沙係波蘭故都。人口都百萬。在俄國推爲第三都會。物產之富。爲俄軍供給軍需之源。今委於敵手。俄軍損失更巨。所以德人聞捷。異常歡忭。德皇維廉二世。以八日歸柏林。開重要會議。布告波蘭之半獨立。以奧國大公查理提芬。爲波蘭新王。至此軍事家多推測東方戰局。將小有結束。殊不知德軍志在覆俄國主軍。免其捲土重來,故占領華沙後,仍向退走之俄軍全線猛擊也。
(四)退走困難 俄軍以二百餘萬人。在三千餘里之戰線內退走。其秩序斷不能如總司令部之所期。當其退走之始。按地勢及指揮官之定計。步兵先退。砲兵留於第一線内。幾陷於重圍之中。在昔俄軍雖以善退稱。今則難免有意外之混亂。況德奧軍正思斷其退路。興登堡元帥指揮大軍。自華沙西北兩面襲擊。里哇波爾特親王與麥剛森上將兩軍。自華沙南方及其東南進攻。於是拉里夫河之要塞線。及普拉卡、伊芬哥羅德、盧布林、課爾們之戰線。均爲彈雨所蔽。雖德國公報。載俄軍後衛勇於戰闘。詎知掩護戰闘。與攻擊戰闘。其意氣精神。有不可同日語者。果不出數日。普拉卡攻陷。伊芬哥羅德失守。俄斯托羅領加、羅們、夏洛安三處。且相繼歸於德軍。而白萊斯托利土夫斯克。其勢益危矣。
(五)最後决戰 波羅的沿岸之庫爾蘭方面。比羅將軍又增兵活動。一面迫利卡。一面攻柯夫洛要塞。至十一日。俄軍於柯夫洛各工場。下令卽時撤退。其勢巳危。加之興登堡元帥。德皇特任爲柯夫洛總指揮官。下嚴令攻襲。縱有若何犧牲。在所不顧。俄國之戍兵。乃至力竭退去。惟柯夫洛既歸德軍。截斷波蘭與俄都之交通線及向北走之俄軍退路。俄軍所據之第二線。更不能支勢將於距彼得格勒六百里之戰線爲最後之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