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後紀/卷第十四

日本後紀卷第十四 日本根子天推国高彦天皇《平城天皇》。

天皇諱安殿。皇統彌照天皇之長子。母曰藤原贈大皇大后。寳龜五年生於平城宮。延暦四年十月皇太子被廢。即立諱爲皇太子。及長精神聰敏。玄鑒宏達。博綜經書。工於文藻。

辛巳。即位於大極殿。詔給諸社禰宜祝。及諸寺智行僧尼。孝義人等。位一階。又五畿内鰥寡孤獨之不能自存者給物。又免天下言上未納。』改元大同。非禮也。国君即位。踰年而後改元者。縁臣子之心不忍一年而有二君也。今未踰年而改元。分先帝之殘年。成當身之嘉号。失愼終无改之義違孝子之心也。稽之舊典。可謂失也。』▼是日。叙位有差。

壬午。追尊皇大后爲大皇大后。皇后爲皇大后。』詔。彈正尹某《嵯峨》定賜皇太弟。宮内卿藤原朝臣園人爲皇太弟傅。林宿禰沙婆爲學士。秋篠朝臣安人爲春宮大夫。

丁亥。始置六道觀察使。

己丑。勅。公使之政。即立程限。私暇之期。必有日數。如聞。諸国牧宰之輩。或就使入京。公務已畢。或縁事歸舍。暇日方滿。而經過宮闕。留連閭里。量彼景迹。不可不肅。又上下殊等。所掌各別。若長官出行。須佐職留守。而或有掾已上官。共離任所。付印主典。泰甚之至。一復如此。其奉使過限者。勘由申之。暇滿未來者。録名同言。若隱忍不告者。事覺之日。准状科附。不得阿容。

六月癸巳朔。山陽道觀察使正四位下藤原朝臣園人言。西海道年中入京雜使。其數繁多。而此道疲弊。殊於他堺。検察其由。率縁迎送无息。不得顧私。伏望西海道府国五位已上。自今以後。自非秩滿解任者。不聽輙入京者。許之。』▼是日勅。池之爲用。必由潅漑。栗林之用。良爲得實。今諸国所有蓮池并栗林等。或决潅田之水。潤彼芙蓉。或占无實之林。寄言供御。如此之類。必妨百姓。宜遣使子細勘定之。又東宮舍人者。依令。取蔭子孫及位子。儀容端正工於書算者補之。而頃年乖令。兼取白丁。宜改此例。一依令條。

戊戌。正三位守右大臣兼行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内麻呂上表曰。伏見群臣議奏。大臣食封増加千戸。所以崇優高徳。歴代不易之典也。臣運遇聞泰。曲荷鴻貸。起歴等次。辱尸斯位。恩深寵盈。待災人神。今復厚祿豊秩。一倍前數。物極則變。樂往哀來。臣之昧徳 。不知所爲。伏請名帶二千。俟後來之賢臣。實食千戸。省素食之切責。率由懇衷。非敢詭餝。特願靈鑒。以降天從。无任□款之至。謹奉表以聞。勅不聽。

己亥。公卿奏言。量事制宜。聖皇茂典。隨時分職。哲后良規。頃年令大宰府帶筑前国。兼廢品官。庶存簡要。而今管攝多事。充用少人。伏望増置官員。得濟繁劇者。勅増加大少監大少典各一員。

辛丑。詔曰。尊祖追榮。先王之茂範。敦親贈號。曩哲之嘉猷。朕以菲薄。嗣守洪基。思欲率脩舊章。篤崇典禮。宜朕外祖父贈從一位内大臣藤原朝臣良繼追贈正一位太政大臣。外祖母贈從一位尚藏安倍朝臣古美奈贈正一位。』又詔。藤原某朝臣追贈皇后。遣伊勢守藤原朝臣大繼等告於皇后陵。皇后。諱帶子。贈太政大臣正一位藤原朝臣百川之女也。帝在儲宮。納之爲妃。

壬寅。手詔曰。朕以庸虚。謬承先業。雖奉丕訓。猶暗政治。負重春氷。取喩方易。御朽秋駕。比懼非難。伏惟先帝。括地宣風。統天立化。布尭心而撫育。垂禹泣而哀矜。謹讀延暦五年四月十一日詔下者稱。諸国庸調支度等物。毎有未納。交闕国用。良由国郡司遞相怠慢。又莅政治民。多乖朝委。宜量其状迹。隨事貶黜。所司宜作條例奏聞。公卿即依制旨。上一十六條事。自茲厥後。既經年所。空設憲章。未聞遵行。是則国郡官司不練之所致也。今爲行十六條。量置六道觀察使。道別一人。判官一人。主典一人。所以移風淳風。易俗雅俗。激揚清濁。黜陟幽明也。其事有大小。使有輕重。自非国由廢興。政關成敗。宜遣判官以下督察。兼復取所司清廉幹了。官差發検校。庶富之詞。聞諸先聖。安集之語。在於風人。凡厥使手。副朕意焉。又勅。諸王及五位已上子孫。十歳以上。皆入大學。分業教習。依蔭出身。猶合上寮。經一選□□□大舍人。但情願遂業者聽之。』▼是日。正三位守右大臣兼行近衛大將藤原朝臣内麻呂上表曰。臣瀝款露丹。上表祈哀。叩□之誠靡遠。聽卑之意未徴。是用跼影脩形。如□炎熾。銷神驚魂。若履輕氷。臣内麻呂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聞。徳薄位尊。功微賞重。古人知其因濟。前哲誡其終凶。况乎累日駢時。人臣位極。超倫轢輩。寵光惣萃。訪諸天道。速戻之府。毎興斯思。居榮爲□。雖知嚴命不可違。聖恩宜祗貳。而固陋之情。莫能自奪。非曰鳴謙。豈矯餝。伏乞曲廻鑒許。賜矜前請。臣之在生。志願足矣不任悚迫之至。謹重奉表以聞。手詔報曰。重省表□。固辞益封。雖崇沖讓。未允□情。何者堂高階遠。位尊祿厚。問古稽今。有因无替。其大臣者。望高端右。貴冠群后。禮數秩服。明載国典。又祿之所得。先哲不辞。况今日増戸。是復本數。明知此意。宜斷表請。

癸卯。律師永忠言。伏見公私齋曾。預先備擬造食。或炎夏盛熱。鬱爛□生。或正冬嚴寒。熱羹凍陵。遠近馳逐。糜費資財。飮食麁惡。不堪入口。元擬招福。反致譏嫌。伏請自今以後。一依本教。均平行食。施者心行平等。受者少欲知足。又佛法本意。深信肅清。設齋之日。必須飮食豊濃。不得輕尠不足。亦請頒示天下。曉喩百姓者。許之。

乙巳。奉爲先帝。度僧一百五十人。尼五十人。

辛亥。制。頃年追孝之徒。心存哀慕。事務豊厚。眩人耳目。各競求名。至於貧者。或賣却田宅。還滅家途。凡功徳之道。信心爲本。因物多少。寧有輕重。宜誦經布施者。親王。一品商布五百段已下。二品三百段已下。三品四品各二百段已下。諸王諸臣。一位五百段已下。二位三百段已下。三位二百段已下。四位一百段已下。五位五十段已下。六位已下卅段已下。宜依件差。莫令相超。又世俗之間。毎至七日。好事修福。既无紀極。爲弊不少。宜三七日。若七七日。一度施捨。其非商布者。亦宜准此數。

閏六月己巳。勅。王臣諸寺。占山河海嶋濱野林原等者。從乙亥年曁于延暦廿年。一百廿七歳之間。或頒詔旨。或下格符。數禁兼占。頻斷獨利。加以。氏氏祖墓及百姓宅邊。栽樹爲林等所許歩數。具有明文。又五位已上六位已下及僧尼神主等違犯之類。復立科法。今山陽道觀察使參議正四位下守皇太弟傅藤原朝臣園人言。山海之利。公私可共。而勢家專點。絶百姓活。愚吏阿容。不敢諌正。頑民之亡。莫過此甚。伏望依慶雲三年詔旨。一切停止者。今如所言。則知徒設憲章。曾无遵行。率由所司阿縱。而令百姓有妨。宜一切收入。公私共之。若有犯者。依延暦年中格。一无所宥。自今已後。立爲恒例。但山岳之體。或於国爲礼。漆菓之樹。觸用亦切。事須蕃茂。並勿伐損。其菓實者。復宜相共。又山城国葛野郡大井山者。河水暴流。則堰堤淪沒。採材遠處。還矢潅漑。因茲国司等量便。禁制河邊。无令他斫。諸国若有斯類者。不論公私。不在收限。其寄語有要。輙占无要者。事覺之日。必處重科。

丁丑。廢勘解由使。

戊子。賜諸道觀察使印。

秋七月壬辰朔。北陸道觀察使右大辨從四位上秋篠朝臣安人爲周忌御齋會司。

乙未。勅。關津之制。爲察衆違。苟有阿容。何設朝憲。今聞。長門国司。勘過失理。衆庶嗷嗷。自今以後。不得更然。若有違犯。特□重科。

戊戌。勅。今聞。畿内勅旨田。或分用公水。新得開發。或元墾□地。遂換良田。加以託言勅旨。遂開私田。宜遣使勘察。若王臣家有此類。亦宜同検。』改紀伊国安諦郡。爲在田郡。以詞渉天皇諱也。

壬寅。聽以白丁百人補東宮舍人。永以爲例。』勅。如聞。民部省所收戸籍。遠近粉雜。觸事多煩。宜一依令條。庚午年并五比籍之外依次除之。

甲辰。詔曰。比公卿奏。日月云除。聖忌將周。国家恒例。就吉之後。遷御新宮。請預營搆者。此上都先帝所建。水陸所湊。道里惟均。故不憚□勞。期以永逸。棟宇相望。規摸合度。欲使後世子孫无所加益。朕忝承聖基。嗣守神器。更事興作。恐乖成規。夫漢代露臺。尚愛十家之産。大廈層搆。亦非一木之枝。朕爲民父母。不欲煩勞。思據舊宮。禮亦宜之。卿等合知朕此意焉。於是百官奉表拜賀曰。亮陰之後。更建新宮。古往今來。以爲故實。臣等准據舊例。預請處裁。伏奉今月十三日勅稱。朕爲民父母。不欲煩勞。思據舊宮。礼亦宜之。臣等忝聞綸旨。載喜載悲。誠以孝子充成父志。遂昌堂搆者也。凡厥百僚。幸幸甚甚。臣聞。明王軌俗。温恭□懷。哲后經邦。澹泊爲徳。伏惟皇帝陛下。聲韜嗣禹。業劭纂文。順禀成規。揄揚郁烈。亭毒被於萬品。□載苞於兩儀。玄功□□。而激大雅之風。神用周流。以布中和之樂。道融有截。化溢无垠。猗歟偉歟。盡善盡美。仍恐環瀛之表。无撃壤歌。浹□之涯。有向隅歎。遂乃苞軌貢珎。事從簡□。文書調役。務期單踈。雲搆非加。省□於梓匠。露臺輟作。愛費於金直。苔砌之荒凉。再迎鳳蓋。栢梁之寂寞。重 轉鸞輿。臣等就日喰和。望霓沐霈。弄東海鼈。而无喩仰徳。伐南山竹。而未足書恩。无任鳧藻之至。謹詣闕奉表陳賀以聞。

庚戌。制。蔭子孫。先勘籍。後叙位。夫五位以上。冠蓋惟貴。子孫勘籍。事渉細碎。自今以後。宜停勘籍。但冒名被蔭。登孫爲子之類。所司不存検察。若有此類。所貢官人。依法科罪。

壬子。廢中内記。

庚申。置内記史生四員。

八月癸亥。詔曰。朕以眇眇。嗣奉丕基。負天下之重任。當海内之深責。常以履永疚懷。惟溝軫慮。勵精克己。詳永至治。而誠未動天。卑聽罔照。陰陽僣度。霖雨爲災。靜言厥咎。在予一人。或由政道不洽。仁風未靡。何用招此漂損。害及黎元。夫股肱之任。燮理斯存。公卿宜扶輔朕躬。匡其不逮。共除妖祥。庶答靈心。其百姓因水流失資産者。量加支給。所須事條。具状奏聞。普告遐迩。知朕意焉。

甲子。免畿内被水害百姓調徭。其正税者。聽明年納之。七道諸国。且令賑給。

庚午。先是中臣忌部兩氏各有相訴。中臣氏云。忌部者。本造幣帛。不申祝詞。然則不可以忌部氏爲幣帛使。忌部氏云。奉幣祈祷。是忌部之職也。然則以忌部氏爲幣帛使。以中臣氏可預祓使。彼此相論。各有所據。▼是日勅命。據日本書紀。天照大神閇天磐戸之時。中臣連遠祖天兒屋命。忌部遠祖太玉命。掘天香山之五百箇眞坂樹。而上枝懸八坂瓊之五百箇御統。中枝懸八咫鏡。下枝懸青和幣白和幣。相與致祈祷者。然則至祈祷事。中臣忌部並可相預。又神祇令云。其祈年月次祭者。中臣宣祝詞。忌部班幣帛。踐祚之日。中臣奏天神壽詞。忌部上神璽鏡劔。六月十二月晦日大祓者。中臣上御祓麻。東西文部上祓刀。讀祓詞訖。中臣宣祓詞。常祀之外。須向諸社供幣帛者。皆取五位以上卜食者充之。宜常祀之外。奉幣之使。取用兩氏。必當相半。自餘之事。專依令條。

己卯。武藏国献白烏。賜獲者伊福部淨主稻五百束。

壬午。勅。夫功徳之興。因心各別。何則或甲搆堂宇。乙寧得爲己。是以大小諸寺。毎有擅越。田畝資財。隨分施捨。累世相承。崇敬至今。如聞。王臣勢家。不顧本願。而追放檀越。改替綱維。田園任意。或賣或耕。名稱己寺。還致損穢。若有斯類者。五位已上録名奏聞。六位已下禁身進上。又其檀越子孫。惣攝田畝。專養妻子。不供衆僧。宜簡氏中情在弘道者充。

乙酉。參議東海道觀察使從三位藤原朝臣葛野麻呂言。延暦十七年格。出擧正税。給穀收穀。立爲恒例者。而今奉勅。稻有早晩。各任土宜。而盡穎爲穀。種子難辨。宜本者收頴。利者納穀。不絶本穎。廻充種子。本稻之外。不得收穎。若有過限收穎者。国郡官司。科違勅罪者。今或国司等。偏執此格。公廨利稻并年中雜用。皆悉令□。其收穎穀之意。本爲遠貯。而今日勞□。明年盡用。從有民弊。曾无公益。伏望依延暦十一年十一月廿八日格。年中雜用并公廨等稻。不勞爲□。以省民弊者。許之。

丁亥。勅。如聞。七道諸寺檀越等。或佃寺田。不納租米。或費燈分稻。不事 燃燈。或貸用錢物。經年不還。或奴婢牛馬。役用私家。如此之流。觸類繁多。加以寺山樹木。任意斫損。愛憎自由。改補三綱。有一於此。豈謂檀越。從今而後。若有犯者。科違勅罪。国司三綱衆僧知而容隱。亦與同罪。▼是月。霖雨不止。洪流汎濫。天下諸国。多被其害。

九月癸巳。勅。水之浸損。積微爲害。屬于小决。功在一簣。而无人監修。致此多壞。宜衛門衛士府專當左右京堤溝。勤加修補。

壬子。遣使封左右京及山埼津難破津酒家甕。以水早成災。穀米騰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