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日知錄集釋
◀上一卷 卷十六 下一卷▶

卷十六 编辑

明經 编辑

今人但以貢生為明經,非也。唐制有六科,一曰秀才,二曰明經,三曰進士,四曰明法,五曰書,六曰算。【原注】《大唐新語》,隋煬帝置明經、進士二科,國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並前為六科。當時以詩賦取者謂之進士,【原注】《金史•移刺履傳》,進士之科,隋大業中始試以策,唐初因之,高宗時雜以箴銘賦詩,至文宗始專用賦。以經義取者謂之明經。【原注】葉石林避暑錄話,唐制取士,用進士、明經二科。本朝初,唯用進士,其罷明經不知自何時。仁宗患進士詩賦浮淺,不本經術,嘉祐三年,始復明經科。今罷詩賦而用經義,則今之進士乃唐之明經也。【閻氏曰】金有經義進士、詞賦進士,進士中亦分二目。

唐時入仕之數,明經最多。考試之法,令其全寫註疏,謂之帖括。議者病其不能通經,權文公謂,註疏猶可以質驗,不者,倘有司率情,上下其手,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則蕩然矣。今之學者並註疏而不觀,殆於本末俱喪,然則今之進士又不如唐之明經也乎?

秀才 编辑

《舊唐書•杜正倫傳》,正倫,隋仁壽中與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第。唐代舉秀才止十餘人,正倫一家有三秀才,甚為當時稱美。唐《登科記》,武德至永徽,每年進士或至二十餘人,而秀才止一人二人。【原注】《舊唐書•職官志》則云,秀才,有唐已來無其人。【王氏曰】唐時秀才則為尤異之科,不常舉。大約終唐之世,為常選之最盛者不過明經、進士兩科而已。杜氏《通典》云,初秀才科第最高,試方略策五條,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貞觀中,有舉而不第者,坐其州長。由是廢絕。【原注】《新唐書》,高宗永徽二年始停秀才科。古人所趨向,惟明經、進士二科而已。顯慶初,黃門侍郎劉祥道奏言,國家富有四海,於今已四十年,百姓官僚未有秀才之舉,未必今人之不如昔,將薦賢之道未至,豈使方稱多士,遂缺斯人。請六品以下爰及山谷,特降綸言,更審搜訪。唐人之於秀才,其重如此。【原注】秀才字出《史記•賈生傳》,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而儒林傳公孫宏等之議則曰,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此秀才之名所起。玄宗御譔《六典》言,凡貢舉人有博識高才強學待問無失俊選者,為秀才。通二經已上者,為明經。明閑時務,精熟一經者,為進士。張昌齡傳,本州欲以秀才舉之,昌齡以時廢此科已久,固辭,乃亢進士貢舉及第。是則秀才之名乃舉進士者之所不敢當也。【原注】《冊府元龜》,開元二十四年已後,復有秀才舉。其時以進士漸難,而秀才本科無貼經及雜文之限,反易於進士。主司以其科廢久,不欲收獎。應者多落之,三十年來無登第者。至天寶初,禮部侍郎韋陟始奏請,有堪此舉者,乃令長官特考。其常年舉送者,並停。《冊府元龜》又言,代宗朝,楊綰為禮部侍郎,請制五經秀才科,事寢不行。而《舊唐書•儒學傳》,馮伉,大暦初登五經秀才科。則是嘗行之而旋廢耳。又《文苑英華》判目有云,鄉舉進士,至省求試秀才,考功不聽,求訴不已。趙岊判曰,文藝小善,進士之能。訪對不休,秀才之目。【原注】文選任昉為蕭揚州作薦士表,訪對不休,質疑斯在。是又進士求試秀才而不可得也。今以生員而冒呼此名何也?【原注】《容齋三筆》謂秀才之名,自宋魏以後,實為貢舉科目之最。而今世俗以為相輕之稱。

明初嘗舉秀才。【原注】洪武十五年,徵至秀才數千人。如《太祖實錄》,洪武四年四月辛丑,以秀才丁士梅為蘇州府知府,童權為楊州府知府,俱賜冠帶。十年二月丙辰,以秀才徐尊生為翰林應奉。十五年八月丁酉,以秀才曾泰為戶部尚書是也。亦嘗舉孝廉。【原注】洪武十八年十二月丙午。洪武二十年二月己丑,以孝廉李德為應天府尹是也。此辟舉之名,非所施於科目之士。今俗謂生員為秀才,舉人為孝廉,非也。

舉人 编辑

舉人者,舉到之人。《北齊書•鮮于世榮傳》,以本官判尚書省右僕射事,與吏部尚書袁聿修在尚書省,簡試舉人。《舊唐書高宗紀》,顯慶四年二月乙亥,上親策試舉人凡九百人。調露元年十二月甲寅,臨軒試應岳牧舉人是也。登科則除官,不復謂之舉人。而不第則須再舉,【原注】《太祖實錄》,許瑗,饒之樂平人。至正中,兩以易經舉於鄉,皆第一。會試不第。《贛州府志》曰,鄉舉在宋為漕試,謂之發解。第階之,解送南宮會試耳。試不第者,須再試。未階以入仕也,及累舉不第,然後有推恩焉,謂之特奏名,不復系諸鄉舉矣。元時亦然。至國朝始定為入仕之途,則一代之新制也。按宋時亦有不須再試而送南宮者,謂之免解進士。澠水燕談,仁宗籍田時,許開封國學舉人陪位,因得免解。不若今人以舉人為一定之名也。進士乃諸科目中之一科,而傳中有言舉進士者,有言舉進士不第者。【原注】孟浩然應進士不第,杜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唐衢應進士久而不第,溫庭筠大中初應進士累年不第,吳筠舉進士不第,皇甫鎮舉進士二十三上不中第。 《五代史》亦然。敬翔乾符中舉進士不中,鄭遨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李振常舉進士咸通、乾符中連不中,鄭珏舉進士數不中,司空頲唐僖宗時舉進士不中,馮玉少舉進士不中,李鏻少舉進士累不中,賈緯少舉進士不中。但云舉進士,則第不第未可知之辭,不若今人已登科而後謂之進士也。【原注】宋徽宗宣和六年,禮部試進士,至萬五千人。是年賜第八百五人。自本人言之,謂之舉進士。自朝廷言之,謂之舉人。【原注】唐文宗開成三年五月丁巳朔敕,禮部貢院進士舉人歲限放三十人及第。進士舉人者,謂舉進士之人也。進士即是舉人,不若今人以鄉試榜謂之舉人,會試榜謂之進士也。【趙氏曰】今會試中式者,禮部放榜,但云會試中式舉人,必俟殿試後賜進士及第、出身、同出身,始謂之進士。或有事故,不及赴殿試者,尚是中式舉人,不得稱進士。蓋猶沿唐宋遺制。

永樂六年六月,翰林院庶吉士沈昇上言,近年各布政司、按察司不體朝廷求賢之盛心,苟圖虛舉,有稍能行文、大義未通者,皆領鄉薦,冒名貢士。及至會試下第,其中文字稍優者,得除教官。其下者亦得昇之國監。以致天下士子競懷僥幸,不務實學。洪熙元年十一月,四川雙流縣知縣孔友諒上言,乞將前此下第舉人通計其數,設法清理。是明初才開舉人之途,而其弊即已如此。然下第舉人猶令入監讀書三年,許以省親,未有使之遊蕩於人間者。正統十四年,存省京儲始放回原籍,其放肆無恥者游說干謁,靡所不為已。見於成化十四年禮部之奏。至於末年,則挾制官府,武斷鄉曲。於是崇禎中命巡按御史者察所屬舉人,間有黜革,而風俗之壞已不可復返矣。【沈氏曰】田間文集,崇禎間,擬上興學取士書有云,國初特重國子監,設為六堂積分之法,詔勛戚公卿大臣子弟讀書其中,舉人下第者入監,郡邑生員每歲選其俊彥者貢入國子監充太學生,則是歲貢者每歲一貢,蓋選士也。故國初由監生起家者,多致大官,蓋舉人與歲貢皆稱監生也。自朝廷不重太學,積分法廢,舉人、貢生罕入其中,而所為歲貢又皆郡邑諸生之久於學宮需次待年而貢者,非俊秀之選也。於是歲貢資格益下,又皆暮齒頹齡,其足為國家用者少矣。

進士 编辑

進士即舉人中之一科,其試於禮部者,人人皆可謂之進士。【原注】唐人未第稱進士,已及第則稱前進士。雍錄引唐人詩云,曾題名處添前字。 《通鑒》,建州進士葉京,嘗預宣武軍宴,識監軍之面。既而及第,在長安與同年出游,遇之於途,馬上相揖,因之謗議喧然,遂沈廢終身。是未及第而稱進士也。試畢放榜,其合格者曰賜進士及第,後又廣之曰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然後謂之登科。所以異於同試之人者,在乎賜及第、賜出身,而不在乎進土也。宋政和三年五月乙酉,臣僚言,陛下罷進士,立三舍之法,今賜承議郎徐禋進士出身,於名實未正,乞改賜同上舍出身。從之。

科目 编辑

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經,有進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開元禮,有道舉,有童子。而明經之別有五,經有三經,有二經,有學究,一經有三禮,有三傳,有史科。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曰制舉。【原注】《唐書•選舉志》。如姚崇下筆成章,張九齡道侔伊呂之類,見於史者凡五十餘科,【原注】《困學紀聞》,唐制舉之名多有八十有六。故謂之科目。【原注】宋王安石始罷諸科。今代止進士一科,則有科而無目矣。猶沿其名,謂之科目,非也。【黃氏曰】今特設一科以待士,是有科而無目。愚謂宜仿其意而行之,略取今之試士者稍變其法,而分為數科,其一曰精通經術科,法在取十三經之義疏,比附其異同,而質以所疑,如古條議之法,其二曰博綜典故科,法在取史書所載,或專舉一事,或兼數事,使之論列其得失,是即古者史學之科也。其三曰洞達時務-科,此即今對策之法,必使之昌言無諱,直陳所見,庶有以見其抱負。其四曰富有才華科,試以詩賦,而兼之以表可也。其五曰明習法律科,法在取古人已事與部案之疑難者,設為甲乙之語,使之剖決,毋拘聲律對偶。若是各條為五事,而試以一場,務精其選,而不必廣其額。其所取之士,量才授職,而勿使遽列於清要。若國家必欲求特達之彥,則宜設拔萃一科,隨時定制。使凡中已上諸條,無問於已仕未仕者,皆得就試焉。取之以至嚴,而待之以不次,則尤足以鼓舞其才矣。至於童子之試,則不妨仍以八股從事。蓋初學之士,惟以明理為急也。

王維楨欲於科舉之外仿漢唐舊制,更設數科,以收天下之奇士。不知進士偏重之弊,積二三百年,非大破成格,雖有他材,亦無由進用矣。【趙氏曰】有明一代,最重進士。凡京朝官清要之職,舉人皆不得與。即同一外選也,繁要之缺必待甲科,而乙科僅得遙遠簡小之缺。其昇調之法亦各不同,甲科為縣令者,撫按之卓薦,部院之行取,必首及焉,不數年,即得御史、部曹等職。而乙科沈淪外僚,但就常調而已。積習相沿,牢不可破。嘉靖中,給事陸粲雖疏請變通。隆慶中,閣臣高拱亦請科貢與進士並重,然終莫能挽。甚至萬曆三年,特詔撫按官有司,賢否一體薦劾,不得偏重甲科,而積重難返如故也。《明史》邱橓楫云,今薦則先進士,而舉監非有憑藉者不與焉。劾則先舉監,而進士縱有訾議者罕及焉。於是同一官也,不敢接席而坐,比肩而立。賈三近疏言,撫按諸臣,遇州縣長吏,率重甲科而輕鄉舉。同一寬也,在進士則為撫字,在舉人則為姑息。同一嚴也,在進士則為精明,在舉人則為苛戾。是以為舉人者,非頭童齒豁不就選。此可以見當時見尚矣。

制科 编辑

唐制,天子自詔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唐志曰,所謂制舉者,其來遠矣。自漢以來,天子常稱制詔,道其所欲問而親策之。唐興,世崇儒學。雖其時君賢愚好惡不同,而樂善求賢之意未始少怠。故自京師外至州縣有司,常選之士以時而舉,而天子又自詔四方德行才能文學之士,或高蹈幽隱與其不能自達者,下至軍謀將略,翹關拔山,絕藝奇伎,莫不兼取。其為名目,隨其人主臨時所欲。而列為定科者,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於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將率,詳明政術,可以理人之類,其名最著。【楊氏曰】又有臨難不顧、徇節寧邦科,薛少保稷所應也。長才廣度、沈迷下僚科,張倚所應也。文詞雅麗科,彭殷賢所應也。道侔伊呂科,張曲江所應也。詞標文苑科,張道濟所應也。洞曉玄經科,獨孤常州所應也。哲人奇士隱淪屠釣科,李元成所應也。而天子巡狩行幸,封禪太山、梁父,往往會見行在,其所以待之之禮甚優。而宏材偉論,非常之人亦時出於其間,不為無得也。【王氏曰】唐有得進士第後又中制科者,如劉蕡擢進士第,又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馬懷素擢進士第,又中文學優贍科。閻朝隱連中進士、孝悌廉讓科。賀知章擢進士、超群拔類科。有得明經第後又中制科者,如歸崇敬擢明經,舉博通墳典科。有得官後又中制科者,如張鷟登進士第,授岐王府參軍,以制舉皆甲科,再調長安尉。殷踐猷為杭州參軍,舉文儒異等科之類是也。

宋初,承周顯德之制,設三科,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並許應詔。景德增為六科。熙寧以後,屢罷屢復。宋人謂之大科。【原注】《葉祖洽傳》,太宗歲設大科。邵氏《聞見錄》,富鄭公初游場屋,穆伯長謂之曰,進士不足以盡子之才,當以大科名世。今以殿試進士亦謬謂之制科。

宋徐度卻掃編曰,國朝制科初因唐制,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明吏理、達於教化,凡三科。應內外職官、前資見任、黃衣草澤人,並許諸州及本司解送,上吏部,對御試策一道,限三千字以上。咸平中,又詔文臣於內外幕職州縣官及草澤中,舉賢良方正各一人。景德中,又詔置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於教化,才識兼茂、明於體用,武足安邊、洞明韜略、運籌決勝,軍謀宏遠、材任邊寄,詳明吏理、達於從政等六科。【楊氏曰】武足安邊四字羨。天聖七年復詔,應內外京朝官,不帶台省館閣職事,不曾犯贓罪及私罪情理輕者,並許少卿監以上奏舉,或自進狀乞應前六科。仍先進所業策論十卷,卷五道。候到下兩省看詳。如詞理優長,堪應制科,具名聞奏。差官考試論六首,合格即御試策一道。又置高蹈丘園、沈淪草澤、茂才異等三科。應草澤及貢舉人非工商雜類者,並許本處轉運司逐州長吏奏舉,或於本貫投狀乞應。州縣體量有行止別無玷犯者,即納所業策論十卷,卷五道,看詳詞理稍優,即上轉運司審察鄉里名譽,於部內選有文學官再看詳實,有文行可稱者,即以文卷送禮部,委主判官看詳,選詞理優長者具名聞奏。餘如賢良方正等六科,熙寧中,悉罷之。而令進土廷試,罷三題而試策一道。建炎間,詔復賢良方正一科,然未有應詔者。

高宗立博學宏辭科,凡十二題,制、誥、詔、表、露布、檄、箴、銘、記、贊、頌、序,內雜出六題,分為三場,每場體制。一古一今。南渡以後,得人為盛,多至卿相翰苑者。今之第二場詔、誥、表三題,內科一道,亦是略仿此意。而苟簡濫劣,至於全無典故,不知平仄者,亦皆中式,則專重初場之過也,【孫氏曰】沈作《喆寓簡》云,予中進士科後。從石林於卞山,予時欲求試博學宏詞,石林曰,宏詞不足為也,宜留心制科工夫。據此,則宋世所謂博學宏詞非制科也。近人稱博學宏詞為制利者,蓋制舉無常科,以待天下之才傑,以天子親策之,故謂之制科。宋高宗創舉此名,三歲一試,與制舉無常科者異。然亦必召試定等,而後授官,則亦可謂之制科也。

甲科 编辑

杜氏《通典》,按令文科第,秀才與明經同為四等,進士與明法同為二等,然秀才之科久廢,而明經雖有甲乙丙丁四科,進士有甲乙兩科。【閻氏曰】按《唐書》,諸進士試時務策五條,帖所讀一大經,經策全得為甲第,策得四帖過四以上為乙第。自武德以來,明經惟有丙丁第,進士惟乙科而已。《舊唐書•玄宗紀》,開元九年四月甲戌,上親策試應制舉人於含元殿,敕曰,近無甲科,朕將存其上第。楊綰傳,天寶十三載,玄宗御勤政樓,試舉人登甲科者三人,綰為之首,超授右拾遺,其登乙科者三十餘人。【原注】《冊府元龜》。杜甫《哀蘇源明詩》曰,制可題來乾,乙科已大闡。然則今之進士而概稱甲科,非也。【趙氏曰】今世謂進士為甲榜,以其曾經殿試,列名於一二三甲也。舉人謂之一榜,後以進士有甲榜之稱,遂以一為乙,而以舉人為乙榜,非也。又曰,宋時進士三甲之外,又有四甲、五甲。朱子乃紹興十八年年王佐榜下五甲九十名。【汪氏曰】朱子有《同年錄》,在杭州孤山朱子祠內。錄云,字元晦,小名沈郎,小字季延。年十九歲。外祝氏,偏侍下。第五一,兄弟無。一舉娶劉氏。曾祖徇。祖森,承事郎。父松,承議郎。本貫建州建陽縣群王鄉三桂里。父為戶。

《隋書•李德林傳》,楊遵彥銓衡深慎,選舉秀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是則北齊之世,即已多無甲科者矣。

甲乙丙科始見《漢書•儒林傳》,平帝時,歲課博土弟子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蕭望之傳,以射策甲科為郎。匡衡傳,數射策不中,至九,乃中丙科。【原注】褚先生補《史記》。

十八房 编辑

今制,會試用考試官二員,總裁同考試官十八員,分閱五經,謂之十八房。【原注】《宋史》,各房分經始於理宗紹定二年嘉靖末年,《詩》五房,《易》《書》各四房,《春秋》《禮記》各二房,止十七房。萬曆庚辰、癸未二科,以《易》卷多添一房,減《書》一房,仍止十七房。至丙戌,《書》、《易》卷並多,仍復《書》為四房,始為十八房。至丙辰,又添《易》《詩》各一房,為二十房。【沈氏曰】《神宗實錄》,萬曆四十四年會試同考凡二十員,詞臣十二人,科部各四人。視癸未以前十七房時各衙門俱增一人云。天啟乙丑,《易》《詩》仍各五房,《書》三房,《春秋》《禮記》各一房,為十五房。崇禎戊辰,復為二十房。辛未《易》、《詩》仍各五房,為十八房。癸未,復為二十房。今人概稱為十八房云。

《戒庵漫筆》曰,【原注】江陰李詡著。余少時學舉子業,竝無刻本窗稿。有書賈在利考朋友家往來,抄得燈窗下課數十篇,每篇謄寫二三十紙。到余家塾,揀其幾篇,每篇酬錢或二文,或三文。憶荊川【原注】唐順之。中會元,其稿亦是無錫門人蔡瀛與一姻家同刻。方山【原注】薛應旂。中會魁,其三試卷,余為從臾其常熟門人錢夢玉,以東湖書院活板印行,未聞有坊間板。今滿目皆坊刻矣,亦世風華實之一驗也。【原注】愚按,弘治六年會試同考官靳文僖批,已有自板刻時文行,學者往往記誦,鮮以講究為事之語,則彼時已有刻文,但不多耳。楊子常【原注】彝。曰,十八房之刻,自萬曆壬辰鉤玄錄始。旁有批點,自王房仲【原注】士驌。選程墨始。至乙卯以後,而坊刻有四種,曰程墨,則三場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則十八房進士之作。曰行卷,則舉人之作。曰社稿,則諸生會課之作。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數百部,皆出於蘇杭,而中原北方之賈人市買以去。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貴,此之謂學問,此之謂士人,而他書一切不觀。昔丘文莊當天順、成化之盛,去宋元未遠,已謂士子有登名前列,不知史冊名目、朝代先後、字書偏旁者。舉天下而惟十八房之讀,讀之三年五年,而一幸登第,則無知之童子儼然與公卿相揖讓,而文武之道棄如弁髦。【原注】《宋史》,理宗朝,奸弊愈滋。有司命題苟簡,或執偏見臆說,或發策用事訛舛,所取之士既不精,數年之後復俾之主文,是非顛倒逾甚。時謂之謬種流傳。嗟乎!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廿一史廢。【閻氏曰】按歸太僕送童子鳴序,嘗見元人題其所刻之書,云自科舉廢而古書稍出,余蓋深嘆其言。夫今世進士之業滋盛,士不復知有書矣。以不讀書而為學,此子路之佞,而孔子之所惡其議論與?顧氏正同。昔閔子騫以原伯魯之不說學,而卜周之衰,余少時見有一二好學者,欲通旁經而涉古書,則父師父相譙呵,以為必不得顓業於帖括,而將為坎軻不利之人。豈非所謂大人患失而惑者與?【原注】陸氏曰,大人懼違眾而失位,心志惑亂,故徇流俗之說,而亦曰可以無學。若乃國之盛衰,時之治亂,則亦可知也已。

經義論策 编辑

今之經義論策,其名雖正,而最便於空疏不學之人。唐宋用詩賦,雖曰雕蟲小技,而非通知古今之人不能作。今之經義始於宋熙寧中,王安石所立之法,命呂惠卿、王雱等為之。【原注】《宋史》,神宗熙寧四年二月丁巳朔,罷詩賦及明經諸科,以經義論策試進士。命中書撰大義式頒行。

元祐八年三月庚子。中書省言,進士御試答策,多係在外准備之文,工拙不甚相遠,難於考較。祖宗舊制,御試進士賦詩論三題,施行已遠,前後得人不少。況今朝廷見行文字多系聲律對偶,非學問該洽,不能成章。請行祖宗三題舊法,詔來年御試,將詩賦舉人復試三題經義。舉人且令試策,此後全試三題。是當時即以經義為在外準備之文矣。【原注】《宋史•徐禧傳》,神宗見其所上策曰,禧言朝廷用經術變士,十已八九,然竊襲人之語,不求心通者相半。此言是也。陳後山談叢言,荊公經義行,舉子專誦王氏章句,而不解義。荊公悔之,曰,本欲變學究為秀才,不謂變秀才為學究也。豈知數百年之後,並學究而非其本質乎?此法不變,則人才日至於消耗,學術日至於荒陋,而五帝三王以來之天下,將不知其所終矣。【魏鴻博曰】四書五經命題以正其本,變八股,制論策,使人得盡其材,適於實用,以救其敗。請言其法,凡童子試小學,論一道,科經書白文三,四書一,易書詩禮所佔經一,春秋傳一,令自某處起,默書至某處止,兼唐人考字、宋人帖括之意。弟子員試四書一道,所佔經一道,策一道。鄉試策一道,春秋一道,判一道,四書一道,所佔經一道。會試策二道,判六道。凡小學,四書經為論,無定體,無短長格,及稱引秦漢以下得失,當代時務諸禁。凡命題,毋割裂章句以巧文,毋褻而不經。凡判必依律,去對偶。如讞獄之語,或設事造題,使議其罪。凡試策,試州縣者策以其州縣之利害,鄉試策以其鄉,會議策以天下之利害。會試之策,概論國勢治道,或古人當國事業者。一分吏、戶、禮、兵、刑、工六職命題者,一自為弟子員,各使佔其所能,專才者對一科,通才者對數問。中進士廷試,則使雜陳其所見,而考難之,以定其官。

趙鼎言,安石設虛無之學,敗壞人才。陳公輔亦謂,安石使學者不治《春秋》,不讀史漢,而習其所為三經新義,皆穿鑿破碎無用之空言也。若今之所謂時文,既非經傳,復非子史,展轉相承,皆杜撰無根之語。【原注】前輩時文無字不有出處,今但令士子作文,自註出處,無根之語不得入文,自當攦指而退矣。《金史》,明昌元年,令舉人程文,所用故事可自注出處。以是科名所得十人之中,其八九皆為白徒。而一舉於鄉,即以營求關說為治生之計。於是在州里則無人非勢豪,適四方則無地非游客,而欲求天下之安寧,斯民之淳厚,豈非卻行而求及前人者哉?

《太祖實錄》,洪武三年八月,京師及各行省開鄉試。初場四書疑問,本經義及四書義各一道。【原注】元制有四書疑、本經疑。 洪武三年開科,以大學古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二節。《孟子》道在邇而求諸遠一節合為一題,問二書所言平天下大指同異,此即宋時之法。第二場論一道。第三場策一道。中式者,後十日,復以五事試之,曰騎、射、書、算、律。騎觀其馳驅便捷,射觀其中之多寡,書通於六義,算通於九法,律觀其決斷。詔文有曰,朕特設科舉,以起懷才抱德之士,務在經明行修,博通古今,文質得中,名實相稱。其中選者,朕將親策於廷,觀其學識,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伏讀此制,真所謂求實用之士者矣。至十七年,命禮部頒行科舉成式,第一場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未能者許各減一道。第二場論一道,詔誥表內科一道,判語五條。第三場經史策五道。【沈氏曰】四書義限二百字以内,經義論策俱三百字以上,亦見《太祖實錄》。文辭增而事實廢,蓋與初詔求賢之法稍有不同。而行之二百餘年,非所以善述祖宗之意也。【原注】二十五年二月甲子,儒學生最兼習射與書、算,俟其入科貢兼考之,後廢不行。 宣德四年九月乙卯,北京國子監助教王僊官,近年生員止記誦文字,以備科貢,賓於字學、算法略不曉習。改入國監,歷事諸司,畫字粗拙,算數不通,何以居官蒞政?乞令天下儒學生員兼習書算。上從之。【沈氏曰】《元史•選舉志》科目篇,仁宗皇慶二年,定科場事宜,蒙古色目人第一場經問五條,《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設問,用朱氏《章句集註》,其義理精明,文辭典雅者為中選。第二場策一道、以時夯出題,限五百字以上。漢人、南人第—場明經、經疑二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併用朱氏《章句集註》,復以己意結之,限三百字以上經義一道。各治一經,《詩》以朱氏為主,《尚書》以蔡氏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已上三經兼用古註疏。《春秋》許用《三傳》及《胡氏傳》,《禮記》用古註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場古賦、詔誥、章表內科一道,古賦、詔誥用古體,章表四六,參用古體。第三場策一道,經史、時務內出題,不矜浮藻,准務直達,限一千宇以上成。鄉會試同例。 鄉試用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會試用次年二月初一日、初三日、初五日。每三歲一次,開試不用子午卯酉年。御試三月初七日。漢人、南人試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時務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元統中,復稍變程式,減蒙古色目人明經二條,增本經義。易漢人南人第一場四書疑一道為本經疑,增第二場古賦外詔誥、章表一道,【趙氏曰】宋時秋試在八月,春試在二月,元明因之。萬曆戊戌,御史喬璧星以舉子重裘而進,便於懷挾,請改期於三月,用單袷衣,則弊可清。李九我駁之。張幼于亦有冬會試移期議一篇。然終明之世,未嘗改也。本朝始改三月,遠方士子既免匆遽,而天暖無呵凍之苦,衣單無懷挾之弊,最為善政。至殿試之期,元時在三月初七日,明初在三月一日,謝恩在初六日。成化八年,改在十五日,後遂為例。然二月會試,而三月朔即殿試,則禮闈中閱文為日無幾,豈不太促?本朝殿試在四月二十五日,傳臚在五月朔。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試,四月二十一日殿試,二十五日傳臚。

四書疑猶唐人之判語,設為疑事問之,以觀其學識也。四書義猶今人之判語,不過得之記誦而已。苟學識之可取,則劉蕡之對止於一篇已足。蓋一代之人才徒以記誦之多,書寫之速,而取其長,則七篇不足為難,而有並作五經二十三篇,如崇禎七年之顏茂猷者,【原注】奉旨特賜中式及殿試第二甲第二名,賜進士出身。亦何裨於經術,何施於國用哉。

《實錄》言,洪武十四年六月丙辰,詔於國子諸生中,選才學優等聰明俊偉之士,得三十七人。命之博極群書,講明道德經濟之學,以期大用,稱之曰老秀才。累賜羅綺襲衣巾靴,禮遇甚厚。【原注】後采庶吉士之制實本於此。是則聖祖所望於諸生者,固不僅以帖括之文。而惜乎大臣無通經之士,使一代吁俊之典但止於斯,可嘆也!

永樂二十二年十月丁卯,仁廟諭大學士楊士奇等曰,朝廷所重安百姓,而百姓不得蒙福者由牧守匪人,牧守匪人由學校失教,故歲貢中愚不肖十率七八。古事不通,道理不明,此豈可任安民之寄?當日貢舉之行,不過四十年,而其弊已如此,乃護局之臣猶托之祖制而相持不變乎?【沈氏曰】萬曆二十二年七月己卯,禮部覆御史薛繼茂敷陳科場事宜八條,而以正文體為第一義,謂純正典雅之詞不出傾邪側媚之口,怪誕險詖之說必非坦夷平易之衷。近日士習敝壞,皆由主司不務崇雅斥浮,而奇詭獲售,宜其從風而靡也。今後會試主考,宜申飭分房,務取純雅合式,不得雜收奇僻,為海內標。其兩京各有試錄硃墨卷,解到禮部,逐一看詳。如仍踵弊風者,士子除名,試官有參處。上是其議。 四十三年十二月戊辰,禮部題申飭會場事宜,其申文禁云,文必爾雅純粹,平正通達,一一合先民典型者收。如否則雖才情奇艷者不錄,怪僻者貼出示戒,甚否仍議罰科。其限字以五百為率。揭曉後,本部會同禮科細閱。

三場 编辑

明初三場之制,雖有先後,而無重輕。乃士子之精力多專於一經,略於考古。主司閱卷,復護初場所中之卷,而不深求其二三場。夫昔之所謂三場,非下帷十年,讀書千卷,不能有此三場也。今則務於捷得,不過於四書一經之中擬題一二百道,竊取他人之文記之,入場之日,抄謄一過,便可僥幸中式,而本經之全文有不讀者矣。率天下而為欲速成之童子,學問由此而衰,心術由此而壞。宋嘉祐中,知諫院歐陽修上言,今之舉人以二千人為率,請寬其日限,而先試以策而考之。擇其文辭鄙惡者,文意顛倒重雜者,不識題者,不知故實略而不對所問者,誤引事跡者,雖能成文而理識乖誕者,雜犯舊格不考式者,凡此七等之人先去之,計二千人可去五六百。以其留者次試以論,又如前法而考之,又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試詩賦者,不過千人矣,於千人而選五百,少而易考,不至勞昏,考而精當,則盡善矣。縱使考之不精,亦當不至大濫,蓋其節抄剽盜之人皆以先策論去之矣。比及詩賦,皆是已經策論,粗有學問理識,不至乖誕之人,縱使詩賦不工,亦可以中選矣。【錢氏曰】鄉會試雖分三場,實止一場。士子所誦習,主司所鑒別,不過四書文而已。四書文行之四百餘年,場屋可出之題,士子早已預擬。每一榜出,鈔錄舊作,幸而得雋者,蓋不少矣。今欲革其弊,易以詩賦論策,則識者必嘩然阻之,以為聖賢之言不可不尊,士子所習難以驟改,其說必不行,其弊終難革也。竊謂宜以五經文為第一場,四書文為第二場。五經卷帙既富,題目難以預擬,均為八股之文,不得諉為末習,如此則研經者漸多,而剿襲雷同之弊庶幾稍息乎?如此可使童年新學全不曉事之人無由而進。今之有天下者,不能復兩漢舉士之法,不得已而以言取人,則文忠之論亦似可取。蓋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節抄剽盜之人,而七等在所先去,則闇劣之徒無所僥幸,而至者漸少,科場亦自此而清也。

擬題 编辑

今日科場之病,莫甚乎擬題。且以經文言之,初場試所習本經義四道,而本經之中,場屋可出之題不過數十。富家巨族延請名士館於家塾,將此數十題各撰一篇,計篇酬價,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記誦熟習。入場命題,十符八九,即以所記之文抄謄上卷,較之風檐結構,難易迥殊。《四書》亦然。發榜之後,此曹便為貴人,年少貌美者多得館選,天下之士靡然從風,而本經亦可以不讀矣。予聞昔年五經之中,惟《春秋》止記題目,然亦須兼讀四傳。又聞嘉靖以前,學臣命禮記題,有出喪服以試士子之能記否者。百年以來,喪服等篇皆刪去不讀,今則並《檀弓》不讀矣。《書》則刪去五子之歌、湯誓、盤庚、西伯戡黎、微子、金縢、顧命、康王之誥、文侯之命等篇不讀,《詩》則刪去淫風變雅不讀,《易》則刪去訟、否、剝、遯、明夷、睽、蹇、困、旅等卦不讀,止記其可以出題之篇,及此數十題之文而已。讀《論》惟取一篇,披《莊》不過盈尺。【原注】《隋書•崔賾傳》。因陋就寡,赴速邀時。【原注】《舊唐書•薛謙光傳》。昔人所須十年而成者,以一年畢之。昔人所待一年而習者,以一月畢之。成於剿襲,得於假倩。卒而問其所未讀之經,有茫然不知為何書者。故愚以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請更其法,凡四書五經之文皆問疑義,使之以一經而通之於五經。又一經之中亦各有疑義,如易之鄭王,詩之毛鄭,《春秋》之三傳,以及唐宋諸儒不同之說。四書五經皆依此發問,【原注】漢人所謂發策決科者,正是如此。其對者必如朱子所云,通貫經文,條舉眾說,而斷以己意。【原注】《宋史•劉恕傳》,舉進士,詔能講經義者別奏名,應召者才數十人。恕以《春秋》《禮記》對,先列註疏,方引先儒異說,末乃斷以己意。凡二十問,所對皆然。其所出之題不限盛衰治亂,【原注】《宋文鑒》載張庭堅自靖人自獻於先王經義一篇。使人不得意擬,而其文必出於場中之所作,則士之通經與否可得而知,其能文與否亦可得而驗矣。又不然,則姑用唐宋賦韻之法,猶可以杜節抄剽盜之弊。蓋題可擬而韻不可必,文之工拙猶其所自作,必不至以他人之文抄謄一過而中式者矣。其表題專出唐宋策題,兼問古今,【原注】如《王梅溪集》中所載。人自不得不讀《通鑒》矣。夫舉業之文,昔人所鄙斥,而以為無益於經學者也。今猶不出於本人之手焉,何其愈下也哉!

讀書不通五經者,必不能通一經,不當分經試土。且如唐宋之世,尚有以老莊諸書命題,如卮言日出賦,至相率扣殿檻乞示者。今不過五經,益以三禮三傳,亦不過九經而已。此而不習,何名為士?《宋史》,馮元,授江陰尉。時詔流內銓以明經者補學官,元自薦通五經,謝泌笑曰,古人治一經而至皓首,子尚少,能盡通邪?對曰,達者一以貫之。更問疑義,辨析無滯。【朱檢討曰】試士之法,宜仿洪武四年會試之例,發題先五經而後四書,學使府州縣衛宜經書並試,亦先經後書。蓋書所同而經所獨,專精其所獨,而同焉者不肯後於人,則經義書義庶幾並治矣。

《石林燕語》,熙寧以前,以詩賦取士,學者無不先遍讀五經。余見前輩雖無科名,人亦多能雜舉五經,蓋自幼學時習之,故終老不忘。自改經術,人之教子者往往便以一經授之,他經縱讀亦不能精,其教之者亦未必皆通五經,故雖經書正文亦多遺誤。若今人問答之間,稱其人所習為貴經,自稱為敝經,尤可笑也。

科場之法,欲其難不欲其易,使更其法而予之以難,則覬幸之人少。少一覬幸之人則少一營求患得之人,而士類可漸以清。抑士子之知其難也,而攻苦之日多,多一攻苦之人則少一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之人,而士習可漸以正矣。

墨子言,今若有一諸侯於此,為政其國家也,曰,凡我國能射御之士,我將賞貴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將罪賤之。問於若國之士,孰喜孰懼?我以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懼。曰,凡我國之忠信之士,我將賞貴之。不忠信之士,我將罪賤之。問於若國之士,孰喜孰懼?我以為忠信之士喜,不忠信之士懼。今若責士子以兼通九經,記《通鑒》歷代之史,而曰,若此者中,不若此者黜。我以為必好學能文之士喜,而不學無文之士懼也。然則為不可之說以撓吾法者,皆不學無文之人也,人主可以無聽也。

今日欲革科舉之弊,必先示以讀書學問之法,暫停考試數年而後行之,然後可以得人。晉元帝從孔坦之議,聽孝廉申至七年乃試,【原注】胡三省注,緩為之期曰申。古之人有行之者。【汝成案】科舉得人,視所尊尚。進士、明經,充選則一。昔人論停年長名尚壅銓政,豈有科目可使沈滯?此非揣本言也。

題切時事 编辑

考試題目多有規切時事,亦虞帝予違汝弼之遺意也。《宋史•張洞傳》,試開封進士,賦題曰孝慈則忠。時方議濮安懿王稱皇事,英宗曰,張洞意諷朕。宰相韓琦進曰,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上意解。古之人君近則盡官師之規,遠則通鄉校之論,此義立而爭諫之途廣也矣。

天啟四年,應天鄉試題今夫奕之為數一節,以魏忠賢始用事也。浙江鄉試題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以杖殺工部郎萬憬也。七年江西鄉試題皓皓乎不可尚已,其年監生陸萬齡請以忠賢建祠國學也。【原注】萬齡疏以忠賢芟除奸黨為誅少正卯,定三朝要典為作《春秋》,請上特製碑文,並祠其父於後室,以比於啟聖。崇禎三年,應天鄉試題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以媚奄諸臣初定逆案也。此皆可以開帝聰而持國是者。當時季葉,而沔水鶴鳴之義猶存於士大夫,可以想見先朝之遺化。若崇禎九年應天鄉試《春秋》題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以公孫彊比陳啟新,是以曹伯陽比皇上,非所宜言,大不敬。天啟七年,順天鄉試書經題我二人共貞,以周公比魏忠賢,則又無將之漸,亦見之彈文者也。{{*|【沈氏曰】趙維寰《雪廬焚餘稿》云,甲子科各鄉試錄,語多觸忌,魏璫一切繩之,如陳子壯、方逢年、顧錫疇、章允儒輩幾二十人,前後俱削奪。自是丁卯諸典試者,其出題屬辭皆極意獻媚,其不為觸忌亦不為獻媚者,獨江西福建二三錄耳。

景泰初,也先奉上皇至邊,邊臣不納,雖有社稷為重之說,然當時朝論即有以奉迎之緩為譏者。順天鄉試題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一節,蓋有諷意。

試文格式 编辑

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成化以後。股者,對偶之名也。天順以前,經義之文不過敷演傳注,或對或散,初無定式,其單句題亦甚少。成化二十三年,會試樂天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弘治九年,會試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原注】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為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其兩扇立格,【原注】謂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文法亦復如之。故今人相傳謂之八股。若長題則不拘此。嘉靖以後,文體日變,而問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謂矣。《孟子》曰,大匠誨人必以規矩。今之為時文者,豈必裂規偭矩矣乎?

發端二句,或三四句,謂之破題。大抵對句為多,此宋人相傳之格。【原注】本之唐人賦格。【錢氏曰】宋季有魏天應論學繩尺一書,皆當時應舉文字,有破題、接題、小講、大講、入題、原題諸式,是論亦有破題。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謂之承題。然後提出夫子【原注】曾子、子思、孟子皆然。為何而發此言,謂之原起。至萬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聖人言畢,自攄所見,或數十字,或百餘字,謂之大結。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時事。以後功令益密,恐有藉以自炫者,但許言前代,不及本朝。至萬曆中,大結止三四句。於是國家之事罔始罔終,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見於應舉之文矣。

試錄文字之體,首行曰第一場,頂格寫。次行曰四書,下一格。次行題目,又下一格。五經及二三場皆然。至試文則不能再下,仍提起頂格。此題目所以下二格也。若歲考之卷,則首行曰四書,頂格寫。次行題目,止下一格。經論亦然。【原注】須知自古以來,書籍文字首行無不頂格寫者。後來學政苟且成風,士子試卷省卻四書五經字,竟從題目寫起,依大場之式概下二格。聖經反下,自作反高,於理為不通。然日用而不知,亦已久矣。又其異者,沿此之例不淪古今,詩文概以下二格為題。萬曆以後,坊刻盛行,每題之文必注其人之名於下,而刻古書者亦化而同之。如題曰周鄭交質,下二格,其行末書左丘明。題曰伯夷列傳,下二格,其行末書司馬遷。變歷代相傳之古書,以肖時文之面貌,使古人見之,當為絕倒。

程文 编辑

自宋以來,以取中士子所作之文,謂之程文。《金史》,承安五年,詔考試詞賦官各作程文一道,示為舉人之式,試後赴省藏之。至本朝,先亦用士子程文刻錄。後多主司所作,遂又分士子所作之文別謂之墨卷。【沈氏曰】《神宗實錄》,萬曆十四年正月,禮部議,試錄程文宜照鄉試例刪,原卷不宜盡掩初意。從之。 十五年八月,命禮部會同翰林院,取定開國至嘉靖初年中式文字一百十餘篇,刊布學宮,以為準則。時禮部尚書為沈鯉,兼官翰林學士。

文章無定格,立一格而後為文,其文不足言矣。唐之取士以賦,而賦之末流最為冗濫。宋之取士以論策,而論策之弊亦復如之。明之取士以經義,而經義之不成文又有甚於前代者。皆以程文格式為之,故日趨而下。晁董公孫之對,所以獨出千古者,以其無程文格式也。欲振今日之文,在毋拘之以格式,而俊異之才出矣。

编辑

舉子第二場作判五條,猶用唐時銓試之遺意。至於近年,士不讀律,止鈔錄舊本。入場時每人止記一律,或吏或戶。記得五條,場中即可互換。中式之卷大半雷同,最為可笑。《通典》選人條例,其倩人暗判,人間謂之判羅,此最無恥,請榜示以懲之。後唐明宗天成三年,中書奏,吏部南曹關,今年及第進士內三禮劉瑩等五人,所試判語皆同。勘狀稱,晚逼試期,偶拾得判草寫淨,實不知判語不合一般者。敕,貢院擢科,考詳所業,南曹試判,激勸為官。劉瑩等既不攻文,只合直書其事,豈得相傳稿草,侮瀆公場。宜令所司落下放罪。【原注】《宋史•太祖紀》,開寶六年八月丁酉,泗州推官侯濟坐試判假手,杖除名。夫以五代偏安喪亂之餘,尚令科罪。今以堂堂一統作人之盛,而士子公然互換,至一二百年,目為通弊,不行覺察。傳之後代,其不為笑談乎!

試判起於唐高宗時。初吏部選才,將親其人,覆其吏事。始取州縣案牘疑議,試其斷割,而觀其能否。後日月浸久,選人猥多,案牘淺近,不足為難。乃采經籍古義,假設甲乙,令其判斷。既而來者益眾,而通經正籍又不足以為問,乃征僻書曲學隱伏之義問之,【楊氏曰】如文苑英華所載黃閏判之類。惟懼人之能知也。佳者登於科第,謂之入等。其甚拙者謂之藍縷,各有昇降。選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試文三篇,謂之宏詞。試判三條,謂之拔萃,亦曰超絕。詞美者得不拘限而授職。今國朝之制,以吏部選人之法而施之貢舉,欲使一經之士皆通吏事,其意甚美,又不用假設甲乙,止據律文,尤為正大得體。但以五尺之童能強記者,旬日之力便可盡答而無難,亦何以定人才之高下哉。蓋此法止可施於選人引試俄頃之間,而不可行之通場廣眾竟日之久。宜乎各記一曹,互相倒換。朝廷之制,有名行而實廢者,此類是矣。必不得已而用此制,其如《通典》所云,問以時事疑獄,令約律文斷決,不乖經義者乎?

經文字體 编辑

生員冒濫之弊,至今日而極。求其省記四書本經全文,百中無一。更求通曉六書,字合正體者,千中無一也。簡汰之法,是亦非難,但分為二場,第一場令暗寫四書一千字,經一千字,脫誤本文及字不遵式者貼出除名。第二場乃考其文義,則矍相之射,僅有存者矣。或曰,此末節也,豈足為才士累?夫周官教國子以六藝,射御之後,繼以六書。而漢世試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以周宮童子之課,而責之成人。漢世掾史之長,而求之秀土。猶且不能,則退之隴畝,其何辭之有?北齊策孝秀於朝堂,對字有脫誤者呼起立席後,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奪席脫容刀。僭霸之君尚立此制,以全盛之朝,求才之主,而不思除弊之方,課實之效,與天下因循於溷濁之中,以是為順人情而已。權文公有言,常情為習所勝。避患安時,俾躬處休,以至老死,自為得計,豈復有揣摩古今風俗,整齊教化根本,原始要終,長轡遠馭者邪?古今一揆,可勝慨思。

史學 编辑

唐穆宗長慶三年二月,諫議大夫殷侑言,司馬遷、班固、范曄三史為書,勸善懲惡,亞於六經。比來史學廢絕,至有身處班列,而朝廷舊章莫能知者。於是立三史科及三傳科。《通典》舉人條例,其史書,《史記》為一史,《漢書》為一史,《後漢書》並劉昭所注志為一史,《三國志》為一史,《晉書》為一史,李延壽《南史》為一史,《北史》為一史。習《南史》者兼通《宋》《齊志》,習《北史》者通《後魏》《隋書志》。自宋以後,史書煩碎冗長,請但問政理成敗所因,及其人物損益關於當代者,其餘一切不問。國朝自高祖以下及睿宗實錄並貞觀政要共為一史。【原注】朱子亦嘗議分年試士,以《左傳》、《國語》、《史記》、《兩漢》為一科,《三國》、《晉書》、《南北史》為一科,《新舊唐書》、《五代史》為一科,時務律暦地理為一科。今史學廢絕又甚唐時,若能依此法舉之,十年之間,可得通達政體之士,未必無益於國家也。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十月,太常博士倪思言,舉人輕視史學。今之論史者獨取漢唐混一之事,三國六朝五代以為非盛世而恥談之。然其進取之得失,守禦之當哲,籌策之疏密,區處兵民之方,形勢成敗之跡,俾加討究,有補國家。請諭春宮,凡課試命題,雜出諸史,無所拘忌。考核之際,稍以論策為重,毋止以初場定去留。從之。

史言薛昂為大司成,寡學術,士子有用《史記》西漢語,輒黜之。在哲宗時,嘗請罷史學,哲宗斥為俗佞。吁,何近世俗佞之多乎!【汝成案】昂,元豐進士。始主王氏學,後又依附蔡京。至舉家為京諱。昂嘗誤及,即自批其頰。諂鄙至是,罷史學宜矣。

◀上一卷 下一卷▶
日知錄集釋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