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衢雲事略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興中會最初發起人爲孫總理,人皆知之,而其第一任會長則爲楊衢雲。楊名飛鴻,原名合吉,字肇春,又號衢雲,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三都鄉人。少在香港國家船廠學習機械,因失愼斷右手中三指,乃改習英文。畢業後任香港灣仔國家書院教員,旋充招商局總書記,及新沙宣洋行副經理等職。其爲人仁厚和靄,任俠好義,尤富於國家思想。嘗習拳勇,見國人之受外人欺凌者,輒抱不平。初與謝纘泰等創設輔仁文社於香港,以開通民智爲務。

乙未春孫總理自檀島返,衢雲與之志同道合,遂加入興中會,設總機關於士丹頓街十三號,榜其名曰乾亨行,時爲乙未正月二十七日。未幾孫楊共商起義進行工作,總理任廣州軍事運動,衢雲則駐香港,任募集死士及籌劃餉糈。是年秋事機漸成熟,衆議選舉會長爲建國時合衆政府大總統之預備,衢雲素有大志,堅欲得總統,謝纘泰等復擁戴之,總理不欲因此惹起黨内糾紛,表示謙退,衢雲由是當選。及重陽發難之役既敗,衢雲乃漫游越南、新嘉坡、印度、南非洲各埠,所至皆設興中分會。以南非尊尼士堡,及彼得馬尼士堡二處爲成績最優。丙申(清光緒二十二年)十月聞總理從歐洲至日本,乃東歸訪之。總理自乙未失敗,頗咎楊當日措置失當之非,及聞衢雲抵橫濱,乃約至山下町修竹寄廬相見。是處爲同志温炳臣、梁麒生等所設之俱樂部,總理少白常假之作會客所。時總理對楊責難備至,衢雲俯首無辭,遂相好如初。自是衢雲遂挈眷移居橫濱,以教授英文爲生活。己亥(清光緒二十五年)湘人畢永年與哥老會龍頭李雲彪、楊鴻鈞、辜天祐諸人有聯合全國各祕密會黨,奉總理爲首領之議。衢雲於是辭退興中會會長職,幷薦總理自代。未幾興中、三合、哥老三會代表在香港開會,同舉總理爲總會長。及己亥歲杪,總理謀在廣州、惠州繼續發難,衢雲亦自告奮勇,歸香港大肆活動。庚子八月,惠州革命軍起義於三洲田,連戰俱捷,清吏震恐,南海縣裴景福乃派屬員植槐軒偕舊日黨人陳廷威到港,謁衢雲,提出和議三事:一、招降黨人各首領,以道府副將任用。二、准带軍隊五千人。三、給遣散費若干萬。衢雲以爲有機可乘,乃以函電報告總理,謂此乃吾黨莫大良機。如接納清吏所求,此後有所憑藉,大可爲李世民之續等語。時總理駐台灣,復電拒絕此議。無何革命軍敗退,將領多匿居香港,清吏乃集矢於衢雲,偵知衢雲設帳於結志街五十二號二樓,教授英文,乃於是年十一月二十日暗買凶徒陳林刺殺之於教授室。先是粤督德壽嘗出示懸賞三萬金購楊首級,同志多勸衢雲出洋暫避,衢雲慨然曰:男兒死則死矣,何避爲。吾寧授徒以養妻子,不忍虚糜公款,俾立一好模範爲同人先云云。卒罹於難。諸同志葬其遺體於香港公共墳場第六千三百四十八號,遺一子二女。總理在橫濱聞之,異常哀慟,乃於十二月初七日召集同志開會追悼於永樂樓,並募集捐款千餘元,以恤其遺族。

本作品的作者1958年逝世,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3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3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應版權所有者撤下作品的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