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靈素傳
作者:耿延禧 南宋
本作品收錄於《賓退録 (四庫全書本)/卷01
维基百科 参阅维基百科中的:林灵素

林靈素,初名靈噩,字歲昌。家世寒微,慕遠遊,至蜀,從趙昇道人遊數載。趙卒,得其書,秘藏之,由是善妖術,輔以五雷法。往來宿、毫、淮、泗間,乞食諸寺,僧多厭之。

政和三年,至京師,寓東太乙宮。徽宗夢赴東華帝君召遊神霄宮,覺而異之,敕道錄徐知常訪神霄事迹。知常素不曉,告假。或告曰:「道堂有溫州林道士,累言神霄,亦作《神霄詩》題壁間。」知常得之,大驚以聞。召見,上問有何術,對曰:「臣上知天宮,中識人間,下知地府。」上視靈噩風貌如舊識,賜名靈素,號金門羽客、通真達靈玄妙先生。賜金牌,無時入內。五年,築通真宮以居之。

時宮禁多怪,命靈素治之。埋鐵簡長九尺於地,是怪遂絕,因建寶籙宮、太乙西宮,建仁濟亭,施符水,開神霄寶籙壇;詔天下寧觀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無觀者以寺充,仍設長生大帝君、青華大帝君像;上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皆靈素所建也。靈素被旨修道書,改正諸家醮儀,校讎《丹經》、《靈篇》,刪修註解。每遇初七日,升座,座下皆宰執、百官、三衙、親王、中貴,士庶觀者如堵,講說三洞道經,京師士民始知奉道矣。靈素為幻不一,上每以「聰明神仙」呼之。御筆賜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兩府班上。

上思明達后,欲見之。靈素復為葉靜能致太眞之術,上尤異之,謂靈素曰:「朕昔到青華帝君處,獲言改除魔髡,何謂也?」靈素遂縱言:「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剎改為宮觀,釋伽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改德士,皆留髮,頂冠執簡。」有旨依奏。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一立藏十二人,並五臺僧二人道堅等,與靈素鬥法。僧不勝,情願戴冠執簡。太子乞贖僧罪。有旨:「胡僧放。道堅係中國人,送開封府刺面決配,於開寶寺前令眾。」

明年,京師大旱,命靈素祈雨,未應。蔡京奏其妄。上密召靈素曰:「朕諸事一聽卿,且與祈三日大雨,以塞大臣之謗。」靈素請急召建昌軍南豐道士王文卿 —— 乃神霄甲子之臣兼雨部,與之同告上帝。文卿既至,執簡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大喜,賜文卿神霄凝神殿侍宸。靈素眷倚日隆。

忽京城傳呂洞賓訪靈素,遂撚土燒香,香氣直至禁中,上遣人探問,香氣自通真官來,上亟乘小車到宮,見壁間有詩云:「撚上焚香事有因,世間宜假不宜真。太平無事張天覺,四海閑遊呂洞賓。」京城印行,遶街叫賣,太子亦買數本進。上大駭,推賞錢千緡,開封府捕之。有太學齋僕王青告首,是福州士人黃待聘令青賣,送大理寺勘,招待聘兄弟及外族為僧行,不喜改道,故云。有旨:斬馬行街。靈素知蔡京鄉人所為,上表乞歸本貫,詔不允。

通真有一室,靈素入靜之所,常封鎖,雖駕來亦不入。京遣人廉得有黃羅大帳、金龍朱紅椅桌、金龍香爐。京具奏:「請上親往,臣當從駕。」上幸通真宮,引京至,開鎖同入,無一物,粉壁明牎而已。京皇恐待罪。

宣和元年三月,京師大水臨城,上令中貴同靈素登城治水,敕之,水勢不退。回奏:「臣非不能治水,一者是乃天道,二者水自太子而得,但令太子拜之,可信也。」遂遣太子登城,賜御香,設四拜,水退四丈,是夜水退盡,京城之民,皆仰太子聖德。靈素遂上表乞骸骨,不允。

秋九月,全臺上言靈素妄議遷都,妖惑聖聰,改除釋教,毀謗大臣。靈素即時攜衣被行出宮。十一月,與宮祠,溫州居住。二年,靈素一日攜所上表見太守閭丘顎,乞與繳進,及與州官親黨訣別而卒。生前自卜墳於城南山,命其隨行弟子皇城使張如晦:「可掘穴深五尺,見龜蛇便下棺。」既掘,不見龜蛇,而深不可視,乃葬焉。靖康初,遣使監溫州伐墓,不知所蹤,但見亂石縱橫,強進多死,遂已。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