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事一卷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三月雨安居。時有眾多苾芻,於餘處安居,各共立制,作如是言:「諸具壽!我等安居三月,不應言諸破戒、破見、破軌儀、非正命等。若見有廁草闕,及君持無水,應即添著并安舊處。若獨自不能為者,應以手喚伴共作。」制已各還舊處,如是不語。經三月滿已,補洗衣服訖,著衣持鉢,從安居處漸已遊行,往室羅筏城。到已各置衣鉢,洗足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諸佛常法客苾芻來,先加慰問:「汝從何來?道路安樂耶?何處安居?」白言:「我等於禪那鉢多安居,纔從彼來,於彼安居,甚得安穩和合,亦不以乞食為苦。但緣我等眾多苾芻,於彼安居三月之內,各共立制,於安居中不相共語,乃至如上立制法中具說,得安樂住,不以乞食為患。」佛告諸苾芻曰:「汝等愚癡,無一智人。汝等云何作此非法制,令不共語耶?猶如怨家共住、食怨家食,此甚為苦。云何乃言得安樂住?是外道法、是愚癡法、非出要法。」佛言:「汝等苾芻,自今已後,作啞默法者,得越法罪。」若苾芻安居竟,佛言:「應請三事見聞疑,作隨意事。」

既令苾芻作三事見聞疑,時諸苾芻不知云何作?佛言:「去隨意七八日前,諸舊住苾芻應於隨近村坊之處,普皆遍告所有老少苾芻,及未近圓者,於供養事咸共修營,至八月十四日,應須佛殿所、制底邊作諸供養:燒香懸幡,一切嚴飾,並皆應作。若鄔波馱耶、阿遮利耶、諸有門徒皆令共辦,并及掃灑,瞿摩塗地,供養僧伽,上美飲食并行酥等,諸供養物,隨時施設。諸苾芻等應相慰問:『我等安居,甚為安樂。』十四日夜,令持經者通夜誦經。明日知時,作隨意事,勿過明相。既至明日應差五德,為眾作隨意者,或一、二、多,須具五德人。若先不和能令和合,先和合者極令樂住。云何為五?謂不愛、不恚、不怖、不癡、善能分別隨意等事。若翻斯五,即不應差。既具五德,應如是差:敷座席、鳴揵椎、集僧伽、作前方便,問眾許已,應勸獎:『汝某甲,頗能為夏坐僧伽,以三事見聞疑,為隨意不?』彼答言:『能。』次一苾芻應先作白,方為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某甲苾芻,今為夏坐僧伽作隨意苾芻。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聽許僧伽今差某甲為隨意苾芻,某甲當為夏坐僧伽作隨意苾芻。白如是。』

「『大德僧伽聽!此某甲苾芻,今為夏坐僧伽作隨意苾芻。僧伽今差某甲為隨意苾芻,某甲當為夏坐僧伽作隨意苾芻。若諸具壽聽某甲為隨意苾芻,某甲當為夏坐僧伽作隨意苾芻者默然;若不許者說。』『僧伽已許某甲當為夏坐僧伽作隨意苾芻竟。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世尊告曰:「汝諸苾芻!我今當制作隨意苾芻所有行法。汝等諦聽!我今當說。受隨意苾芻應行生茅與諸苾芻為座。若一人作受隨意者,應從上座而為隨意,乃至下坐。若二人者,一從上坐受隨意,一從半向下,至於行末。若差三人,從三處起,准事可知。諸苾芻等並居茅座,蹲踞而住。上座應為單白:『大德僧伽聽!今僧伽十五日作隨意事。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許僧伽今作隨意。白如是。』其受隨意苾芻,應向上座前,蹲踞而住。

「爾時上座及餘下坐,應敷生茅,顛倒橫布,即移身近前,雙足俱蹋,手屈少許,當前執之,作如是說:『具壽存念!今僧伽十五日作隨意,我苾芻某甲,亦十五日作隨意。我苾芻某甲對僧伽向大德以三事見聞疑,作隨意事。』

「『大德僧伽!應攝受教示我,應饒益哀愍我。是能愍者,願哀愍故。若知見罪,我當如律而為說悔。』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受隨意苾芻,應言:『奧箄迦。』彼答云:『娑度。』如是次第,乃至下座,亦如是說。其隨意人,應更互相向作隨意事,亦應三說。若受隨意苾芻,或二、或三、或四,乃至多人,自相對作。若一人,應對已作隨意人而為隨意,作法准知。苾芻既了,次喚苾芻尼眾,令一一入眾中,對隨意苾芻,如大苾芻法作隨意事。次喚式叉摩拏、求寂男、求寂女,皆須如次,一一對五德苾芻,同前作法。其受隨意苾芻,應向上座前立,作如是白言:『大德諸妹!二部僧伽,已作隨意竟。』二部僧伽並應唱言:『善哉已作隨意,極善已作順意。』唱者善,如不唱者,得惡作罪。受隨意苾芻,應持小刀子、或持針線、或持諸雜沙門資具,在上座前立,作如是言:『大德!此等諸物,頗得與安居竟人,作隨意施不?若於此處,更獲諸餘利物,和合僧伽應合分不?』舉眾同時答云:『合分。』若異此者,隨意苾芻及餘大眾,皆得越法罪。」

具壽鄔波離白佛言:「世尊!有幾種作隨意?」佛言:「有四種:一、非法別眾;二、非法和合;三、如法不和合;四、如法和合。」佛言:「鄔波離!於此四中,如法和合是為其善。」

由是法和合故,於十五日作隨意時。世尊即於僧伽中就座而坐。佛告諸苾芻:「夜分已過,何不隨意?」時有苾芻,於其眾中,從座而起,正衣一邊,合掌頂禮已,白言:「於某房有舊住苾芻,身嬰重病,極為困苦。其病苾芻不能赴集,不知云何?」佛言:「應取隨意欲來。」諸苾芻不知云何取欲來?佛言:「或一人取一人欲,或二或三,乃至眾多。」不知云何取來?佛言:「應到病苾芻邊蹲踞合掌、具威儀已如長淨法與其欲,作如是說:『具壽存念!今僧伽十五日作隨意。我苾芻某甲亦十五日作隨意。我苾芻某甲,自陳無諸障法,為病患因緣故。彼如法僧事,我今與欲,此所陳事,當為我說。』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若能如是與欲者善;若不能語,以身表業,亦成與欲。若不能語,復不能以身表者,一切僧伽並皆應往就病人所。若病人不來,眾不往彼作隨意者,作法不成,得越法罪。」

佛言:「我今為受隨意欲苾芻,所有行法,今當說之。其受欲苾芻,不得急走等,乃至如長淨法中廣說。其持欲淨苾芻,既入眾中,或上座邊說。此若不能,比座邊說亦得,應如是說:『具壽存念!於某處房苾芻某甲,身嬰病苦。今僧伽十五日作隨意,彼苾芻某甲亦十五日作隨意。彼苾芻某甲,自陳無諸障法,為病患因緣,如法僧事與欲。彼所陳事,我今具說。』如上所說,若不依者,得越法罪。」

具壽鄔波離白佛言:「大德!若受隨意欲已,忽至中路身死,得成善持欲不?」佛言:「不成,應更取欲。」具如褒灑陀中廣說。

具壽鄔波離白佛言:「大德!若有住處,唯一苾芻獨住,此欲如何作隨意事?」佛言:「應於住處灑掃清淨瞿摩塗已,應敷座席,作眾事訖,隨其力分,自誦少多經已,應於高逈處四望,看有苾芻來,知是清淨。若二、三人,即應相喚速來,共為隨意。然即於彼客苾芻所,對首法作如是言:『具壽存念!今十五日是隨意日,我苾芻某甲亦十五日且為守持隨意。若於後時,遇和合眾,當共彼和合眾如是法隨意。』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若其眾多無智愚癡之人,足眾數為隨意者,不成隨意。應待有善苾芻來,共為隨意。若無,應居本座,作心念隨意,如是心念口言:『今十五日是隨意日,我苾芻某甲亦十五日為心念隨意。若於後有時如法眾,共為隨意。』如是三說。若有一、二、三苾芻共住者,亦應如前作對首法,作其隨意。若有四人僧伽,作隨意者,咸作對首隨意,不差五德為隨意事。若滿五人方為眾法,即應作白,為隨意事。設有病人應將入眾,不應取欲。如有六人,或復過斯,咸作單白,為隨意事。作隨意時,若有病人,應令取欲。」

或有一如法止住隨意,一是非法;三是法,一非法;五是法,一非法。云何一如法止住隨意,一是非法?但一說已,即便止住,是名非法。若具足說,是名如法隨意。云何三是法,一是非法?三遍說隨意已止住,是名法。一遍說已,即便止住,是名非法。云何五是法,一非法?於中一是如法,合三遍說隨意。即一遍說而便止住,是名非法止住隨意。或有一說成隨意,或有二說、三說隨意,或時大眾一時都說。

此依何義一說隨意?若十五日,眾多苾芻集在一處欲為隨意。然於眾中多患痔病,若欲三說,恐諸病苾芻等不堪久坐,以是緣故,佛言:「一說隨意。」

復有眾多苾芻,集在一處,為隨意事,或時天雨、或天欲雨。時諸苾芻等,作如是念:「若三說者,恐其天雨濕諸臥具。」是故佛聽一說隨意。

復有眾多苾芻,集在一處為隨意事。若於住處、或有王來并諸眷屬、或有大臣官屬、城內外人,亦皆來集。將諸飲食及衣物等,奉施苾芻僧伽,令其呪願。苾芻竟夜呪願,極大辛苦。然諸苾芻各作是念:「為王等來,種種布施,呪願辛苦,恐其天明。」以是緣故,開聽一說隨意。

又隨意時,眾多苾芻共集欲作隨意。其中解蘇怛羅、毘奈耶、摩咥里迦諸苾芻等,通夜誦經及以說法。時諸苾芻各作是念:「此解三藏苾芻,竟夜誦經及以說法,極為辛苦。然恐天明,不得三說。」是故開聽一說隨意。

又隨意時,若有四種諍起,應就解三藏苾芻決斷其罪。既除罪已,彼諸苾芻作是念言:「此三藏苾芻竟夜除諍,極為辛苦。復恐天明,三說隨意,恐為有礙。」以是緣故,開聽一說隨意。

又隨意時,或有諸王,嚴四種兵,到其住處,或象馬車步等。其王瞋怒,作是言:「捉取此沙門釋子繫縛,將令使看象看馬,我今種種諸雜驅使,令其役力,或作是勅,捉取沙門,奪其衣鉢,皆悉殺之。」諸苾芻等作是念言:「我若三說隨意,恐王瞋責,作無益事。」是故開聽一說隨意。

若隨意時有諸賊等、或是破城破村落者、或殺他人牛羊等賊、或殺牛羊取血塗戶塗門及以窓嚮,作諸非法,或復遣信喚諸苾芻。時諸苾芻即作是念:「我若三說隨意,恐彼諸賊破城破村,并殺牛羊。既作非法,彼來喚我,作無利事,或奪衣鉢或斷命根。」以斯緣故,聖開一說而為隨意。

若隨意時於斯住處,有老苾芻性無所知,多足涕唾,或從遠來,路行乏困,或有女人、或復童女、或有鬪諍,不信天魔諸惡鬼神。來至門所作如是言:「沙門!汝等作不淨事、或唾諸床席、或上變下瀉。」又諸神等令諸苾芻看鬼神等病。苾芻作念:「若我三說隨意,現有諸難,令我不安。」由是佛言:「開聽一說隨意無犯。」

若諸苾芻惡獸住處作僧房舍,然於此處,或有老女、及無智女、并童女等性不淨潔。然諸苾芻污諸床席,非法大小便,浣其弊衣曬之,或令鬼神瞋恨,使諸毒害惡獸來損苾芻所,謂虎豹豺狼羆等來至僧坊、或別房中、垣牆食處乃至遍一切處,皆有諸難。欲三說隨意,恐有難來,聖開一說。

若有苾芻近龍住處而居止者,種種污穢、或多唾涕、上變下瀉大小便利,多諸不淨,令使龍瞋、或放諸毒虫傷損苾芻、或龍自來告苾芻曰:「汝於我處,多諸不淨如上,非法之事。」苾芻作念:「我若三說隨意,恐龍難等。」以是事故,聖開一說、或一時對說。

若時僧坊近諸俗舍,苾芻欲隨意時,諸俗家中忽然失火,其火漸漸逼近僧坊、或恐失命、梵行等難或損衣鉢等。若三說隨意,恐火將近,以是故開一說隨意,或一時對說隨意不犯。

若僧伽住處近大山谷,隨意時天降大雨,水漲漂汎諸王宅舍村林園樹,漸逼僧坊。若三說者,恐諸苾芻命難、衣鉢等難,以是義故,聖開一說、或一時對說。

若苾芻住處在於曠野遠處,恐怖難起畏損命等。諸苾芻各相報曰:「今十五日是隨意時。我等既有急迫難來,不得隨意,任情散去,後當如法作隨意事。」若有如是等緣來至,一時急起,並皆無犯。

具壽鄔波離白佛言:「若有眾多苾芻,共作安居,或時未滿,欲餘處遊行。便即隨意得不?」佛言:「不得。若言:『我今且停隨意,後當餘處隨意。』諸苾芻應報言:『具壽!我等此處安居,不應餘處隨意及停隨意。佛令我等如法安居滿已,後當如法清淨隨意。』」「若苾芻言:『我有緣去,應可為我隨意及停隨意,待彼作者。』得不?」佛言:「鄔波離!此不成隨意。彼應報言:『我本不合相囑隨意及停隨意,待候安居了。佛聽我等安居滿已,然後如法清淨隨意,不聽我等不如法隨意。』」佛言:「鄔波離!如上所說,不依行者,若作非法,皆得惡作。」

若苾芻至十五日隨意時,忽被王捉、若大臣捉、或被賊捉、或怨家捉。彼苾芻眾應遣信報言:「暫放此苾芻來,有少事緣。」彼若放者善;若不放者,應就小界而為隨意。彼被捉苾芻後時得脫,應更隨意。若不爾者,得越法罪。

若苾芻至隨意時,若憶知有罪,應於餘處苾芻所作說悔法,方可作隨意。若不說罪作隨意者,不成隨意。如長淨法中廣說,於十事中亦廣說。

若至隨意時,苾芻憶知有罪,欲說悔者,若是波羅市迦罪,眾應擯出然後隨意。有犯僧伽伐尸沙罪者,應且置是罪,先隨意已後當治罪。若波逸底迦、波羅底提舍尼、及突色訖里多者,先應說悔後作隨意。若苾芻至隨意時,於他勝罪而生疑惑,或有不是他勝。若犯他勝,不共住者,不成苾芻。若不是不共住等,應且住然後隨意。

若隨意時,有苾芻或有說罪、若有羯磨其出說罪者,應先說罪,後當隨意。其有羯磨出者,應先羯磨後方隨意。

若隨意時,或有苾芻自相謂曰:「汝身有罪。」其舉罪苾芻不善身口意者,不應須語且為隨意。

若隨意時,有苾芻舉罪者,應先觀此人護身口意不?若此人身善口不善者,不應用語,應當隨意。若能善護口於身不善者,亦不應用語。雖善護身口,而不閑三藏者,亦不應用語,且為隨意。

若隨意時,或有舉罪苾芻,而善護身口,雖學三藏,不知深義,亦不曉了。應告彼云:「審諦觀察,然後與我如法除罪。」應為隨意。

若隨意時,雖有苾芻,善護身口,亦學三藏,善知其義,曉了其事。而復心迷,至僧伽中,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以非為是,說毘奈耶為非毘奈耶,非毘奈耶說為毘奈耶,來遮隨意。僧應問言:「眾中誰有其罪?復是何罪?為是他勝?為是僧伽伐尸沙、波羅底提舍尼、突色訖里多?為晝?為夜?為在道行?為在道傍?為是行時?為是住時?為立坐時?為在臥時?」若言:「犯四他勝,不犯僧殘乃至惡作。」若言:「犯僧伽伐尸沙,不犯四他勝乃至不犯惡作。」若言:「犯波逸底迦,不犯波羅市迦乃至惡作。」若言:「犯提舍尼,不犯四他勝乃至惡作。」若言:「犯突色訖里多,不犯他勝乃至提舍尼。」若言:「犯初他勝,不犯第二、第三乃至第四亦如是。」若言:「犯第二他勝,不犯初,乃至不犯第三第四亦如是。」若言:「犯第三他勝,不犯初二及第四亦如是。」若言:「犯初僧伽伐尸沙,不犯第二、乃至不犯第十三。」若言:「犯第二僧殘,不犯第一、乃至不犯第十三。」若言:「犯第三僧殘,不犯初二乃至第十一。」如是十三僧殘,展轉上下作句亦同上。若言:「犯初波逸底迦,不犯第二、乃至不是第九十。」若言:「是第二,不是初及第三乃至九十。」如是展轉乃至九十作句亦如是。若言:「犯波羅底提舍尼,而是初、不是第二乃至第四亦如是。」若犯第二,不是初乃至三四,作句亦如是。若言:「犯突色訖里多,而是初不是第二,乃至終亦如是。」若言:「是夜中犯,不是晝。」或言:「晝不是夜。」或言:「是道非道傍,或道傍不是道。」或言:「行時不是住時。」或言:「住時不是行時。」或言:「立時不是坐時。」或言:「坐時不是立時。」或言:「坐時不是臥時。」亦如上。此苾芻說上諸事,眾應具問。若前引後違,如是不定者,不應取其語。若僧伽問已,而語不異,即應問言:「當見犯時,作何形相?出何言語?作何意趣?」若言:「犯他勝。」者,眾應驅出,方作隨意。若言:「犯僧伽波尸沙。」者,即應且置其事先為隨意。若言:「犯波逸底迦提舍尼,乃至突色訖里多。」者,先應說悔,方為隨意。

若至十五日作隨意時,眾多舊住苾芻集在一處,若五、或過,而為隨意。復有少許舊住苾芻,不來共集隨意。苾芻即作是念:「此有苾芻,不來至此,遂共生疑。我等不待彼來,今此隨意,為成、不成?」作如是疑,即便隨意。彼少苾芻後來至眾,應更隨意,其先隨意人得越法罪,由非法故,餘如長淨法中已說。

具壽鄔波離白佛言:「世尊大德!有苾芻安居,作隨意時,問此中不有鬪諍者、調哢者、難問者、將向王官等家者、禁閉人者、非法舉罪者,來斯住處,現在苾芻是慚愧者不?」又問:「有如是鬪諍惡人來,不知云何隨意?」佛告鄔波離:「若有如是惡人來急者,應二、三人向小界場中自為隨意。若得者善;若不得者,應出迎之,為取衣鉢,安慰問訊,種種濡語。安置房中已,應自急為隨意。若得者善;若不得者,應為洗浴。若肯洗浴者,應令一人說法彼等聽法,應自急為隨意。若得者善;不得者,應自向小界而為長淨。彼苾芻若問言:『今是隨意時,汝等何故長淨?』彼應報言:『汝客苾芻,須知我舊住人,自有法則。』彼客苾芻謂言:『合爾,共為長淨。』事既了訖,待彼散已,更和合別為隨意。」

若有住處作隨意時,有病苾芻房中不來,不知云何作其隨意?應報之曰:「若能來者來。若不能來,應將欲及隨意來。」遣使往病苾芻所,報言:「汝往隨意處。」若能去者善;若不能,應與欲隨意。於隨意時,有其四事:或有事無人、或有人無事、或俱有、俱無。云何名有事無人?若於隨意時,無識解、無性識,不善知好事,亦不知作善。若近天神住處、或向天神住處、或婦女及童女、或罵彼天神種種惡說、或復作不淨、或天神瞋恚,來至寺門,作如是言:「賢首等,汝所作不善,甚不如法,汝諸賢首豈合作如是如是事不?」而不的言:「某甲有過。」此名有事無人。云何名有人無事?至隨意時,如前廣說。天神瞋怒,來至寺門,作如是言:「某甲苾芻,於我有犯。」而不說言:「有如是罪過。」此名有人無事。云何名有事有人?謂說其罪過及人名字,是名有人有事。云何名無人無事?二俱無故,是名為四。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隨意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