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齋先生文集/附錄卷二

附錄卷一 格齋先生文集
附錄卷二
作者:孫肇瑞
1831年

墓碣銘竝序

编辑

我國家於景泰禪受之日。有爲端廟臣者凡十二人。其六皆騈首就戮。其六皆逃世不出。以辦大節扶大倫。而當是時。如格齋先生孫公。亦自靖以獻先王者也。竊伏見正廟祭錦城君文。只稱死六生六爲臣盡臣。而獨不及於公。豈以公事蹟之彰著不如彼故耶。謹按。公諱肇瑞。字引甫。格齋其號也。一直之孫。顯自高麗三重大匡判三司事直城君諡靖平諱洪亮。是爲公高祖。曾祖諱得壽。左代言。祖諱永裕。漢城尹。考諱寬。長興庫使。妣慶州金氏。副正翕女。公自幼器局穎發夙成。始就學。不待課勸而孜孜不怠。讀經書。微辭奧旨。必反復融貫而後已。謂四勿箴最切於日用。平居。每莊誦爲服膺地。手不釋心經,近思錄。日夜硏究。與佔畢齋,醉琴軒兩賢交契深密。講論經學。以興起斯文爲事。寒暄,一蠹兩先生皆尊事之。宣德壬子。中生員。乙卯。登文科。爲集賢殿學士。後以兵曹正郞。出知鳳山郡事。景泰乙亥。世祖卽位。公棄官歸鄕。越明年丙子。六臣獄事起。公自是謝絶學徒。足不出門外。畢翁贈詩有年來袍笏已還君。高臥何嘗夢五雲之句。及丁丑。聞魯陵升遐。失聲呼痛。絶而甦。泣血心喪。恒以未死人自處。拜戶曹參議不就。遺命以乙亥前官銜書墓碣。而墓在密城府下東稷田。碣則豎於癸巳。距丁丑十七年矣。公事蹟不過如此。其生卒年月日。竝無以詳。刊行遺稿四卷。亦被回祿之災。今只有所賡唐宋詩一卷及得於流傳之詩文三四篇而已。然公之中所秉大節。旣卓犖如彼。方其杜門日所詠如杜宇亦如我。無端晝夜啼。及天傾西北撑無計。夢與周公佐孤君等句。悒悒有桑海不盡憾。令人抆淚興感而若身當之。嗚乎唏矣。或者以公晦跡而生。不如顯節而死。然殷之三仁。一死二生。而孔子俱許其仁。蓋以其同出於至誠惻怛。而全其愛君之心故也。可以此疑之哉。又況收司之科不及於公。而位號已定。社稷依舊。則區區事一之義。無所施於其間。只得退遯以終之外。復何爲哉。所可恨者。逮我肅廟朝。旣復端廟之位。又命復六臣之官。若於此時有以公白於上者。則必當有褒崇之典。而未之能焉。然抑公之經學文章。以博雅純正稱。與佔畢翁相上下。又得大賢如寒蠹爲之從遊。而其遭父喪。又追服母喪於三年之後。至有棹楔之旌。則節義之有所本。斯可知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他無所傳於後也。配晉陽河氏。廣興丞潚女。元正公禕之后也。生二男二女。男長胤河。廣興丞。次胤漢。長興副使。女長柳秀源。副司直。次高猛元。副司直。丞生二男。荀茂。主簿。荀彧。副使生一男。荀桂。主簿生二男。世紀。生員。世經。參奉。公之後孫養益。以公遺事示余曰。吾先祖已享于靑湖院。惟是墓道無銘焉。願執事惠以一言也。余辭不獲。遂序次如右。系曰。

士君子出而仕也。苟其鄕吾君一片丹衷。可以貫白日而質蒼穹。郞七尺之軀。幸而全其炳若乎中者。與不幸而不得全者。未始不同。況經術文章百行源。亦無異於諸公者乎。余謂端廟之臣。當竝公爲十三人。宜士林之共爲尸祝。以崇報之亡窮哉。通訓大夫前行司憲府掌令晉陽鄭宗魯。撰。

靑湖書院奉安文

编辑

宋履錫

恭惟先生。集賢翹英。際會昌期。翺翔裏行。道義之磨。醉琴齊聲。炳幾之明。趾美靖平。淸餓遜族。得仁則同。袍笏還君。五雲無夢。杜門謝徒。孰窺其涯。小机有詩。鵑啼寓哀。暄,蠹所師。畢齋所服。守義善道。乃見其學。死題鳳山。有崇四尺。牧童樵叟。歌唫風蹟。民之秉彝。易感節義。念昔六臣。生死竝著。惟先生行。晦昧如初。百年噤嘿。南士之羞。鬱而不伸。久而愈激。天門雖邈。俎豆宜腏。眷茲靑湖。賢孫之廟。左右饗之。允愜神道。迺涓吉辰。妥位西楹。陟降相從。歆嗅相迎。芬苾攸升。幽光庶揚。風聲百代。詔我綱常。

靑湖書院常享祝文

编辑

墓高鳳山。山瞻首陽。遺風凜然。植我綱常。

禮曹關文

编辑

正廟庚申。命禮曹下關文于本道。有曰。故翰林孫肇瑞有名節可稱。而何不入於人物條是隱喩。詳細懸註云云。竊疑先生名節著於何籍。而入於聖鑑也。道啓後擬擧儒疏。而遭普慟。乃止。

道啓

编辑

密陽故參議臣孫肇瑞。世宗朝登第。以翰林補集賢殿學士。與成三問,朴彭年。出入禁闥。黼黻王猷。出知鳳山郡事。及景泰禪受之日。投紱退居。晦跡山林。光廟召以戶曹參議。辭不起。及其沒。命子孫墓道書以鳳山郡事。當時之事。泯而不著。且其遺文餘墨。蕩逸於龍蛇之變。而有杜宇詩曰。杜宇亦如我。無端晝夜啼。秋夜詩曰。常憫天圍西北傾。欲撑無計坐三更。小机詩曰。賴爾甘眠倏交夢。周公與我佐孤君。又金宗直贈詩有曰。年來袍笏已還君。高臥何嘗夢五雲。此深知其自靖之義也。今於邑誌所載。學行節義有可以按見者。先正臣若鄭汝昌,金宏弼。皆以師禮待之。此足以徵其平生。而大節之本於學術。亦可知也。與生死六臣事實相符。而其明哲保身之智。反或有愈於六臣。然子孫無顯達者。尙未稱揚。朝家褒賞之典。亦不及焉。此爲一道之所共慨惜也云云。

贈嘉善大夫。吏曹參判兼同知經筵,義禁府,春秋館,成均館事。弘文館提學,藝文館提學,世子左副賓客格齋先生焚黃祝文。忠節卓異贈職事。承傳。

编辑

李萬運

恭惟先生。學修德備。六臣同志。三仁一致。鵑啼有恨。五雲無心。褒崇盛典。特貤斯今。流光未沫。大節彌彰。士林欽聳。雲仍感頌。廟貌已邈。來奠封塋。祗奉命書。舍酌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