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潭遺稿

作者:趙述道
1811年
卷一

嗚呼。天之生材也異矣。槐潭子以少年生。起身於壠畮上。窮百氏言。大而天地之所以高深。陰陽之所以摩盪。日月之所以運。鳥獸之所以生。星曆書數圭撮味色。細至一草一木。靡不會叢而鉤索之。或發之於夢寤之間。或闡之於圖畫之餘。其學豈不盛且富矣乎。余㝡鄙且鈍。於槐潭子微言細義。十不能辨其一二。其知者有以開其蒙而益其聞。其不知者芒乎如河漢。窅乎如淵藪。始而驚中而疑。終而至於廢卷而後已。惜乎。槐潭子以如此之材如此之功。又厪三十而沒何哉。天地有所闕齾。造化有所偏全。人不能如何於其間耶。白花生於游泥。高木秀於叢林。决非久長之物耶。不然者槐潭子鉤玄賾微。窮高極遠。精神有所剝撦。溫養有所未暇。以夭閼其天年乎。然槐潭子持此以歸於地下。亦可以藉手見古人矣。槐潭子又何憾又何憾。然吾所慨惋者。槐潭子早已執灑掃於大山先生之門。苟使先生久享期頤。槐潭子日執冊於門下。循下學上達之序。勔行遠自邇之業。矜持者平實。嚴苦者從容。駸駸於大中至正之矩。其成就豈但止於今日而已乎。余每讀洛閩諸先賢書。程子論康節曰堯夫說易好。今夜試來聽。朱先生論蔡季通曰季通讀難書易。以大賢門路之熟。尙有難於邵蔡之見。如愚之鈍蒙觝滯。固何足說。而當時之邵蔡。亦欲待於後世之子雲堯夫。則槐潭子之遺文。一一收拾而善藏之。以待知者知耳。余何足以發揮之也哉。槐潭子之書。有道學六圖,性理纂要三冊,四書纂要二冊。四書則襍陳異同。以待後學之揀別。又有書計瑣錄,心經禀目。槐潭子每欲刪潤而未暇者。其入學䂓,居家節目。皆懇惻愿款。有可聽者。槐潭子一家傍近。皆薰其德而恂恂有儒者風。槐潭子所處。乃大夫士世居之鄕。而一辭稱曰槐潭子賢乎哉。所居槐潭。𮣡一區爲池。名曰直方塘。左右書史。無求於世而有以自樂。其書多自得之見。四七論亦然。而當世士君子文集。無一不會稡而折衷之。亦可謂聦明博洽之士矣。嗚呼。是亦難矣。槐潭之子顯斗。屢次訪余山中。端方醇謹。信乎槐潭子之子。若余者何能盡槐潭子之蘊。而只以慨惋之意。終始於天之降材之異。後之覽者觀於其文。其人可見。又何待於余言。

上之二十三年己未孟冬。漢陽趙述道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