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律全書 (四庫全書本)/全覽1

樂律全書 全覽1 全覽2


  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奉
  上諭朕披閱朱載堉樂律全書所論音律算法稱引繁賾但其中較律吕正義一書疎漏岐誤之處正復不少盖樂律算法義本相通必須講求貫串以期畫一即如樂律以黄鍾為本而尺度之長短視累黍為凖但黍有縱橫亦有大小顆粒若用縱黍則較長若用横黍則較短其大小顆粒亦如之原難定以為凖也是書所論横黍百粒當縱黍八十一粒之說尚為牽强又書中所載樂譜内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並未兼注宫商角徴羽字様未免援古入俗自應仿照律吕正義逐細添注方為賅備盖古樂皆主一字一音如闗闗雎鳩文王在上等詩咏歌時自應以一字一音庶合聲依永律和聲之義若如朱載堉所注歌詩章譜每一字下輒用五六工等字試以五音分注未免一字下而有數音是又援雅正而入于繁靡也即以琴瑟而論上古操縵亦係一字一音後世古樂失傳而製譜者多用鉤擘掃拂等法以恱聴者之耳遂使一字而有數音幾與時曲俗劇相似更失古人審音知樂能使人人聲入心通之意且如殿陛所奏中和韶樂從前未免沿明季陋習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數音者聴之殊與俗樂相近經朕特加釐正俾一字各還一音目今朝㑹大典鐘簴鏗鐄備極莊雅業經載入律吕正義彰彰可考獨不可融洽貫通乎著交管理樂部算法館之皇六子永瑢及徳保鄒奕孝喜常㑹同精核朱載堉所著此書分門别𩔖務將樂律全書較律吕正義疎漏岐誤之處分列各條公同詳晰訂證如書中凡例體裁逐加考評載於提要之後以垂永久而昭釐定欽此




  御製題明世子朱載堉琴譜
  憶昔於香山曾聽唐侃琴穆如餘古風謂勝筝琶音其後定韶樂
  皇祖書沿尋乃悟古在茲一字一絃唐侃内府旗人曾出兵受傷善彈琴任副都統後年老乞休居香山乾隆辛酉年曾聽伊彈琴音節抑揚謂即古樂屢有詩嘉之及後釐定中和韶樂細繹  皇祖欽定律吕正義考訂精審一字一彈乃知古樂琴聲均屬一絃一字非如侃所彈世俗之繁音促節也虞書律和聲何有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與沈虞書依永和聲雖有清濁長短之節合之五聲六律而總不外一字一彈若一字數彈則有抑揚往復以圗恱聽之為是俗工曲調非古樂矣茲翻載堉譜亦可謂用心指法雖闢俗十六煩弗禁甚至譜⿱艹⿺乚七讀作七世俗琴譜所載指法右手有二十四勢左手有二十九勢合數字減筆為一字其上半記左手指法及徽數其下半記右手指法及絃數如曰卄取散字起筆謂右手散彈左手不按徽也曰七謂七絃也曰乙取挑字一乙謂右手食指挑絃也字典中實無此等字可知非古矣讀作三如曰大謂左手大指也曰九謂大指按九徽也曰勹取勾字一勹謂右手中指勾絃也曰三謂三絃也今載堉亦用此指法何異俗譜所載乎幾不鄰哇淫古人幼而學操縵胥所任授此譜以習安能喻林林操縵所以和性情人人皆可學而能者以其簡也若如俗譜所為必久工斯伎方可豈人人所能乎揉綽在所擯四字謂正應和同長何堪叶 朱載堉琴譜所載闗雎章
  雖一字一絃不用俗譜吟揉綽注抹擘撮掄等五十三勢然一絃之内用正應和同四聲長至十六彈已不勝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髙下不免煩手之譏且於琴尚可令配以金石竹匏之𩔖則不成章此實近日命樂工親試而知之者載堉之意亦欲復古不知古人之律原有清濁長短之節然亦祇於一句數字之内分抑揚髙下不得於一字一音之内復有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髙下轉致趨於繁縟徒為恱耳之具而於詩歌字義究不能晰則古人所謂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者又安在乎是載堉之譜欲避俗而仍不免於引古入俗也韶樂用正聲應和同弗侵今中和韶樂一字一彈祇用正聲不用所謂應和同三聲非特迥異俗樂之一字數彈即朱載堉琴譜之十六彈亦未可同日語而所謂應和同者實亦後人所閑增者豈虞書所有哉宜引今合古戒混古雜今今琴較琶古然非古琴諶韓蘇大手筆可曾此酌斟
  按昌黎東坡二人實博古大雅士也其聽頴師賢師之琴胥可謂極力摹冩然亦何嘗不可用於筝琶之𩔖則與白居易之琵琶行無大殊也頴師賢師不究其禪律而習琴焉不可謂務本而其所彈想亦俗調韓蘇未嘗闢之且一絃一音與一絃數音並未明論其與古合否也以致西清詩話及彦周詩話辯論弗已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予以為愈去愈逺而總亦未曾指出韓蘇之實未臻處也予翻悔向之以唐侃俗調為古樂而今方知一字一音之為古樂無取繁音恱聴較筝琶略清之俗調琴也夫學問之道無窮止之日設非今之細心審訂即以昔之俗調琴為古樂矣推之萬理萬事孰不如是予是以老而益勤於學耳










  御製再題朱載堉樂律全書
  琴譜蹖知古樂非見前題載堉琴譜詩全書更與辨淵㣲欲求廣博失精覈
  聖製由來總範圍載堉所著樂律全書于定律審音之道不能㑹通原委誤解古書師心臆説是以律吕雜用清濁不分其踳駁不可枚舉兹命皇六子與館臣等欽遵  皇祖御定律吕正義詳加校覈逐一指駁訂証益仰見  聖製精㣲理明數備為千古不易之準而載堉之謬亦一覽瞭然矣譜書工尺漏宫商數典徒令意渺茫祗備一家言或可束之髙閣正相當載堉譜中有工尺而漏宫商則是其混古雜今也小令由來格己卑烝民那得强上聲填詞載堉譜中将康衢擊壤二歌統標立我烝民章周頌思文后稷篇後附大禹謨水火金木土穀惟修一節統標思文后稷章已屬牽强又以豆葉黄金字經時曲小令分譜是援荘雅而入於里俗矣即此一端其余部之錯雜舛謬已可概見一端已足該全部不可與言樂可知




  命諸皇子及樂部大臣定詩經全部樂譜諭
  朕向披閲明朱載堉樂律全書所載樂譜内填註五六工尺上等字並未兼注宫商角徴羽而於雅頌烝民思文諸詩以時俗豆葉黄等牌名小令分譜未免援古而入于俗又所著琴譜一絃之内用正應和同四聲長至十六彈不勝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髙下是徒滋繁縟而近于靡曼有𩔖時曲曽經降旨交樂部皇六子永瑢及德保鄒奕孝等將朱載堉樂律全書内踈漏歧誤之處詳晰訂正分别各條載于本書提要之後以垂永久而昭雅正因思詩三百篇皆可歌詠者也魏晉時尚有文王鹿鳴等四章但未著宫調學者茫然不知耳而朱載堉詩譜又固執周詩不用商聲之説以角調譜國風徴調譜小雅宫調譜大雅羽調譜周頌而専以商調譜商頌夫商調乃宫商之商非夏商之商也此其穿鑿拘墟不待辨而自明豈足與言五音述三百哉且古樂皆主一字一音虞書依永和聲雖有清濁長短之節合之五聲六律祇于一句之數字内分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髙下不得于一字一音之内參以曼聲後世古法漸湮取悦聴者之耳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數聲此乃時俗伶優所為正古人所譏煩手之音未足與言樂也從前朕親定中和韶樂細繹
  欽定律吕正義考訂精審皆主一字一音實為古樂正聲永當遵守現在朝㑹大典鐘虡鏗鍧備極莊雅朕前于經筵之典令歌抑戒之詩于瓊林鷹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兩宴令歌棫樸干城之詩皆親為指定而三百篇全詩三代而後未有全行譜定者朱載堉所譜又復襍以俗調或自行杜撰不可為訓所當詳加訂正叶之宫商俾操縵安絃之士皆得矢詩遂歌更足以昭復古著派皇子等㑹同樂部大臣悉心精核其詩篇内應用某宫某調者俱著詳審文義定為某宫調仍於各譜駢注七音字様彚成一書俾四始六義之文皆可歌詠分刌節度悉符正始元音庶幾考古而益進于古以副朕條理集成引俗入古至意將來書成時名之曰詩經樂譜全書并將此旨弁於簡端亦不必重為之序矣特諭














  御製再題樂律全書
  朱載堉樂律全書之謬已見前諭兹一𠕂閲其以曲調譜古歌者立我烝民之歌乃調𭔃豆葉黄而合康衢童謡與老人擊壤歌為一章者其思文后稷章乃調𭔃金字經附以大禹謨水火金木土穀惟修八句為金字經之二皆輳輳而成至南風歌為調𭔃鼓孤桐先以古琴操返彼三山兮十六句而繼之以南風之薫四語更屬狂誕考舜歌南風見於樂記有篇名而無其辭韓非子淮南子史記皆是秦及西漢人未見其辭也鄭康成禮記注云其辭未聞是東漢亦尚無其辭也解愠阜財四句始于家語及尸子孔頴逹正義云家語王肅所増加非鄭所見尸子雜説不可取證正經故亦斷為此詩今無是則南薫一曲漢唐人尚疑之惟輔廣以為家語必有所據南風長養萬物猶人君長養萬民為得聖人之意云云尸子為六國時人家語乃孔氏所傳且歌辭尚髣髴喜起之遺未可定斷為非虞廷雅奏若返彼三山兮十六句出自古琴操乃晉孔衍所編其書今亡惟見于諸家𩔖書所引唐吴兢謂瑟操紀事好與本傳相違朱子曰琴操一書載堯舜文武孔子之詞尤謬知者可一覽而悟也是琴操之紕繆古人早有定評今細核其辭首所云三山即尚書之壺口雷首太岳孔安國傳以為三山是也漢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均以為地近蒲坂故緣舜都而附㑹其名其下文鋪叙五老及黄龍負圗之事則出于論語考比䜟春秋元命苞皆緯書不足為證其語如後世侈陳符命者所為豈堯舜授受而出此且明云案圗觀䜟䜟始于秦盛于東漢三代之書無䜟字也擊石拊韶鳥獸蹌蹌鳯凰來儀乃尚書益稷篇句凱風自南下同衛風其出于魏晉人偽作不辨可明凱風即南風見爾雅使舜果有此句郭璞注雅何以不引而獨指衛風且凱風南風不應連舉解愠阜財何返悲喟宋郭茂倩樂府雖引之尚為兩章載堉不但不知决擇且妄以贋詩冠于南薫之首以合于俗樂曲牌名實為昩古義而侮聖言矣若秋風章乃調寄青天歌雖全用漢武帝辭然漢代歌辭見于漢書樂志及諸籍者不下數十章載堉何以獨譜秋風辭考明徐學謨識餘錄稱載堉之父厚烷以進夀表失稱臣及剏二仙廟育才等館皆上僣無狀降𤼵髙墻且謂其好為詭故不情之事欲以釣譽取名載堉或因其父𫉬罪不無怨懟之意漢武求仙嘉靖好道載堉或竟寓竟於此亦未可知也夫援古入俗固載堉之謬樂記云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載堉不知古聖人致治之道又乏考古之識鹵莽滅裂真無知妄作之尤者是於樂理已失豈足與言正始之音哉因載明其謬並命以其四譜如宫商三百之例以一字一音譜以正調其載堉杜譔所為之四章亦按其宫商勒為一編俾知音律者一覽而知其妄庶亦復古之一端耳


  御製乙夘重題朱載堉琴譜並命入四庫全書以示闢識事
  載堉此譜丁未曽題其以俗琴溷古樂且訾韓蘇之未議及也詳見御製詩集兹偶翻舊稿尚有未盡之意是以重示闢而識其事
  夫琴無可闢也琴之有譜不可不闢也經之言琴者其制曰五絃之琴樂記大琴明堂位爾雅中琴明堂位頌琴左傳其名曰龍門空桑雲和並周禮大司樂其用曰鼓曰彈檀弓曰操縵安絃學記如是而已曷嘗有所謂指法手勢吟猱綽注之𤨏𤨏哉嚮扵香山聴唐侃彈琴作詩謂即古樂迨後𨤲定中和韶樂始悟一字一音之為古而今琴為俗故曽題朱載堉樂律全書再三闢其蹖駁並定全詩樂譜頒播海㝢矣近閲四庫全書著録有明嚴澂松絃館琴譜本朝程䧺松風閣琴譜二種紀昀等不入之經部樂𩔖而附之子部藝術𩔖雖本宋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列今琴扵俗部之意微足示雅鄭之别耶然今之言琴者但知煩手淫聲日引月長習今眩經部子部樂𩔖藝術𩔖其誰辨之故不得不重闢之俾人易曉也盖琴之有書自西漢其指法自蔡邕著譜自唐以前譜手勢自趙耶利譜作半字自唐以至於宋雖漢迄今二千餘年亦云古矣然今琴所述者堯之神人暢舜之南風文王之羑里周公之越裳孔子之龜山亦均漢後之法傳三代上之事其然豈其然哉且其所謂神人暢諸操亦必非當時聖人之所作也明馮惟訥編詩紀一書𬾨載扵古逸一門盖亦攟摭舊聞以見賅博其間真偽不暇考覈惟訥去古益逺其所編集無足置論夫唐虞之書惟二典三謨實有可信若神人暢不過就堯時任禹之事敷衍成文辭意又多不𩔖即南風歌雖見扵家語而家語世已疑其多偽其他羑里越裳龜山等辭想亦皆後人就當時之事撰擬之三代以前恐無是辭也三代以上之琴曰五絃舜之琴曰七絃文王之琴如是而止予惟信三代以上之言至扵三代以下之言皆如孟子所謂不可盡信也其指法若勾挑剔抹者十二律無是音其贋字如⿱艹⿺乚七讀作七讀作三之𩔖篆籀以来無是字所譜之詩毛鄭以来無是解故朱子以為尤謬鄭樵以為異端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以為詭說曾是大樂與天地同和而可為所奪哉即以事理論之禮云士無故不徹琴瑟盖人人能之今之琴譜人自為師家自為學彼之所譜此不能通其法甲之所弹乙不能喻其辭琴工學之數年至血指或不成聲古之教者春誦夏弦一時之課而已人生年十三即學樂誦詩使如所云其必三代之為士者皆胼手重繭溺音廢業而後可儀禮鄉飲酒禮工歌三終笙入三終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凡詩十有八萹雅之文王大明皆以祀先王頌之長𤼵奏之大禘章句㝡多使如所譜用之燕饗必卜其晝又卜其夜用之祭祀其不跛倚以臨者㡬希矣審是則今譜之不可行必非古樂昭昭矣然則琴無譜乎曰有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樂記曰比音而樂之謂之樂此古樂之精言也今詩經樂譜諸器皆臚正聲此樂之合扵古者中和韶樂大典尊嚴行用此樂之宜扵今者皆一字一音庶㡬得趙彦肅所傳之遺不至扵楊傑所譏之失矣尚何琴譜之足云縂之古今之界不可不明定樂非自予定實乃自予而顯制作之事戒泥古更戒徇俗即井田封建之必不可行而辟雍之必宜復均是道也識成以冠兩譜經部樂𩔖子部藝術𩔖之首並命補書入朱載堉琴譜
  識闢成因命内廷翰臣為簡語以申琴之古今經俗之概而諸臣搜羅所以舉約者㡬扵目迷五色然既費苦心亦足撮要究勝古今議琴充棟之緐言並命附録
  内廷翰林等攷據琴譜指法按語
  琴操曰伏羲作琴桓譚新論曰神農氏王天下始削桐為琴通禮纂曰堯使無句作琴五絃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䧺琴清英曰舜弹五絃之琴堯加二絃吳儀琴堂序曰武王増變宫變徴而為七 按樂記曰舜作五絃之琴其言要為可據又廣雅云文王増二絃曰少宫少商隋志云周文王加二絃帝王世紀云文王復増二絃是七絃之琴實始扵文王也至各家謂文王武王各加一絃其說雖多殊不足信若文王武王先後各加一絃則文王當有六絃之琴而古来従未有此說至吳儀謂武王所加尤為無據微論儀一人之說不足慿且二絃自来相傳為少宫少商不聞為變宫變徵也自當以五絃為舜之琴七絃為文王之琴
  漢書藝文志雅琴趙氏七篇師氏八篇龍氏九十九篇 按此琴有専書之始趙定師中龍徳皆漢宣帝時人至光武帝命桓譚鼓琴愛其繁聲宋宏即以為耽恱鄭衛矣
  玉海唐以前有劉氏周氏琴譜四卷陳懐琴譜二十一卷 按此琴有譜之始其譜已不可考
  崇文縂目唐趙耶利琴手𫝑譜一卷載調絃用指之法又弹琴右手法一卷論指法四百餘言 按趙耶利唐太宗時人以手法為譜始此其後趙惟則注明蔡邕指法趙希廣作指法宋王大方述琴調操名琴様指法後代琴譜多因之
  蔡邕琴賦左手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右手徘徊指掌反復抑按蔵摧按此所賦乃用指法鄭樵云古者手𫝑所象本蔡
  氏五弄趙耶利所修也朱長文云蔡氏五曲所謂㳺春渌水生愁秋思幽居者也今人以為竒聲異弄難工之操而叔夜時特謂之謡俗之曲嵇康琴賦云下逮謡俗蔡氏五曲且曰乗間簉之亦有可觀盖言其非古也漢儒所製尚且非古况扵魏晉之曲乎宋世有琴工嵇元榮羊盖之儔率造新聲去古益逺栁吳興嘗以嘆恨著清調論並上樂議唐世琴工復各以聲名家曰馬氏沈氏祝氏又有裴宋翟栁諸家師既異門學亦随判至今曲同而聲異者多矣長文所著琴史源流甚詳所謂曲同聲異盖人自為之益徵非古矣
  琴史謝安石弟諧頗有文學善鼔琴以新聲手𫝑京師士子翕然從學 按指法始扵漢至晉時尚以為新聲明非古樂
  樂書雅琴之制自漢始也韶樂部中有正聲翻繹字譜又令鈞容班部頭任守忠注入唐来讌樂半字譜按今所傳琴譜即半字譜之遺以聲緐字多不可
  勝書故取其字之半或至一兩筆如卄即散聲之起筆也乙即挑之一筆也勹即勾之一筆也丁則打之半字巾則帶之半字弗則拂之半字至撮為早反撮為麞全扶為□半扶為□則合兩半字又少息為省連為車則有全本字其大指為大中指為中則本字有義食指為人無名指為夕則半字無義近世指法闡微一書列右手指法七十有二左手指法九十亦云多矣及别以一譜較之又復不同非有定也竊以譜本非字乃𭈹記耳如曲家之工四上尺𮅕家之甲乙丙丁皆非有義然各有本字也至以聲緐之故而曼衍攅簇殊形詭状不特字書無此字抑且律書無此音雖自唐有之而不可以入古審矣
  樂書古人論琴聲有經有緯有従宫商角徴羽文武以上為經聲黄鍾及大吕閏徽以上十三聲為緯聲風雅聲等二十四聲為従聲 按經聲主絃為七音緯聲主徽為十二律及閏毎絃十三徽積九十一聲樂之道𬾨矣二十四従聲中有笳聲豈古樂所有今之指法又在二十四聲之外轉益支離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所謂世罕知音反以筝勢入琴譜録雖多其無益乎
  古樂書琴主散聲左手不按絃惟以右手弹之實音次之泛音鄭聲君子弗貴是以左手綽注吟猱右手疾徐輕重雅樂禁焉琴理雖淵雅音尚簡指法大略可得而論右中指向内為勾向外為剔食指向内為抹向外為挑大指向内為托向外為擘勾挑同聲為撮抹擘同聲亦為撮上生下生逓互鼔之散實相應 按此雖亦有勾挑諸法而較之琴家為簡其琴主散聲之說細按従来琴譜雖至數十音而𤼵手多作艹字盖散聲為字之本音也今中和韶樂皆用散聲至云雅音尚簡足徵繁聲之非而一字一音之為古矣
  宋史樂志楊傑言大樂七失今歌者或詠一言而濫及數律或章句已闋而樂音未終所謂歌不永言也請莭其繁聲以一聲歌一言且詩言人志詠以為歌五聲随歌是謂依永律吕協奏是謂和聲先儒以為依人音而制樂託樂器以寫音樂本效人非人效樂者此也 按此扵尚書依永和聲之義為得解所云以一聲歌一言即一字一音也今松絃館琴譜以關睢一詩八十字演為十段緐至數百聲未免蹈楊傑所譏矣
  吴儀琴堂序今之為琴一切異古或一操而變用數律或一引而涉歴數徽其度曲之無制流聲之不依永徒煩手摇音播美聴而已 按此切指今琴異古之𡚁
  律吕精義俗譜惟禁小指太古雅琴連無名指亦禁若夫左手吟猱綽注右手輕重疾徐古所謂淫聲雅樂不用也 按吟猱綽注乃琴家俗譜所㝡尚者譜中亍即吟犭即猱卜即綽氵即注也朱載堉亦知其非但不免以鄭亂雅耳
  律吕闡微鄭世子樂譜一字例引十餘聲平時操縵拈弄可也若用之燕享祭祀古人禮文甚繁如歌文王大明緜詩句又甚多若字字如此引長窮日之力不足以給矣 按闡微頗遵朱載堉之說而此條獨加駁難殊為近理
  通志樂畧琴操所言者何嘗有是事 按鄭樵極貶琴曲之十二操並韓愈所擬十操非之以為為邪說異端所襲愚師瞽史所移考琴操晉孔衍所編吴兢謂其紀事好與本𫝊相違朱子謂琴操一書載堯舜文武孔子之詞尤謬智者可一覽而悟也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謂古琴曲有歌詩五篇曰鹿鳴周大臣傷時在位而作曰伐檀魏國女悲傷怨曠而作曰騶虞召國女傷失嘉㑹而作曰鵲巢召國男悦貞女而作曰白駒衰世失朋友而作以詩推之說皆不𩔖豈好事者妄取其名而詭為之說歟今琴家所譜皆自為一種音聲借古立名耳如松絃館琴譜内塗山乃禹事渭濵乃太公未遇事安得有七絃琴而工人以為論音不論事且如闗雎十段微特與趙彦肅所𫝊一字一音者不同並與朱載堉所譜一字十六彈者不同然則載堉一闗雎嚴澂一闗雎豈得為古樂乎
  儀禮經傳通解唐開元鄉飲酒禮所奏樂有鹿鳴四牡皇皇者華魚麗南有嘉魚南山有臺闗雎葛覃卷耳鵲巢采蘩采蘋十二篇之目而其聲亦莫得聞矣此譜乃趙彦肅所傳云即開元遺聲也 按彦肅所傳十二篇譜皆一字一音諸譜中僅見此耳朱子疑以為直以一聲叶一字則古詩篇篇皆可歌矣夫樂與詩相比篇篇可歌何所致疑即朱載堉亦有周召二南一字一音譜而其他仍循俗樂何哉
  琴史孔子之刪詩也皆絃歌之三百篇皆可以為琴曲也至漢世遺音尚存者惟鹿鳴騶虞鵲巢伐檀白駒而已其餘則亡近世琴家所謂操弄者皆無歌辭而繁聲以為美其細調瑣曲雖有辭多近鄙俚適足以助歡欣耳 按鄭樵通志謂琴之九操十二引皆以音相授並不著辭琴之有辭自梁始至今琴家諸譜皆以無辭者為勝絃館譜無辭皆古操名松風閣譜有辭且襍入同時人所作小詞朱長文謂三百篇皆可為琴曲誠為卓見然則以三百篇為琴曲斷不可以琴家操弄及細調瑣曲譜之明甚
  琴㫖派别流傳有曰中州曰吳曰浙曰閩吳又分為金陵虞山皆各立門户互相詆諆 按撰松絃館琴譜之嚴澂乃明大學士訥之子即虞山派之祖故其譜琴家以為師法琴㫖謂其刻意復古者仍属彼法非古樂也至松風閣琴譜乃襍抄前人段數凡十一而以曹溶等贈彼小詞附入真鬻技之人所為耳王杰董誥彭元瑞敬識
  謹案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師心非古喜為臆說尤以算術自鳴而不知其不可用也等𫎇
  皇上訓示取律吕正義與此書悉心較覈實已洞悉底
  藴恭讀
  御製題朱載堉琴譜詩云宜引今合古戒混古雜今誠足以正載堉之誤為萬世法守謹仿凡例體裁將書中岐誤不合者以𩔖相從條列於後雖不必依卷數先後仍將卷數頁數行數注明各條之下以便披閱云
  一黄鍾之長九寸見於淮南子史記漢書盖非虞夏商周之尺乃黄帝造律度十分之九也以九乘之得八十一再以九乘之得七寸二分九釐律吕正義前編中所謂適合九九天數之全非此則十一律吕無由而生此書不宗黄鍾九寸而拘於縱黍之長夫縱黍横黍之說實由先定黄鍾而以黍驗之耳如先以黍定黄鍾是律由度生豈通論乎
  皇上聖諭云若用縱黍則較長若用横黍則較短其大小顆粒原難定以為凖足破此書固執縱黍之非矣卷一第二頁後四行
  一黄鍾古尺九寸分之為九十分其積實為八百一十分由是下生則為五百四十分之林鍾南是上生則為七百二十分之太蔟此古法厯代宗之律吕正義亦主此說載堉以黄鍾為長一尺反謂决無長九十分積八百一十分之理此真臆說也卷四第三十三頁後七行
  一黄鍾容千二百黍我
  聖祖仁皇帝用三分損益法遍試之十一管無不曶合斯真古人所未及也載堉不得黄鍾真度乃欲多截管以擬黄鍾求其合於千二百黍豈非舎本而逐末乎卷二十二第二十五頁前七行
  一半黄鍾與倍無射相合所以成旋宫之用載堉謂半黄鍾不合於正黄鍾其說是矣乃以全律半律
  不合之故遂不取圍徑皆同是以半黄鍾必減圍徑之半以求合於正黄鍾非特此也各律之圍徑皆可意為增減夫圍徑既可增減則長短亦可勿論矣豈知律管長短之分正因圍徑之同而後可定此簡明不易之理而反謂先儒未達誤甚卷二第一頁後五行
  一三分損益之法前編以為千古不易盖即隂陽消息之機故以律吕配十二月理精而數備今不用三分損盖而用宻率法夫宻率即數理精藴内開諸乘方之法也而飾為勾股之名故樂問指名之曰宻率即差分法則勾股之不必用明矣卷一第五頁後一行
  一隔八相生古人俱指律吕言考之管子宫生徵徴生商之說盖指絃度七音相生之法自宫一位起清濁相間數至徴適當第九位故曰隔八若律吕則自黄鍾一位起數至林鍾適當第八位是隔七也此書亦以律吕為隔八相生已不免管絃相混而又以為自隔一隔二至隔七順逆俱可相生此則顛倒錯亂非位次之自然故樂問闢之卷一第四十一頁前三行
  一載堉以一百二十為律吕之全數盖以十為法也論其數既不合於圖書論其法又不見於經𫝊乃引吕氏春秋三寸九分之含少作除法謂於一百二十之中減去含少之數三十九恰得八十一夫含少乃黄鍾之少宫也引此牽合益無義理卷一第三頁後二行
  一載堉多誤解古書以遷就已說如管子云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此盖論絃法也絃法起於下徴正徴數五十四下徴倍之為一百八所謂先主一者以此一百八為主也三之者以三因之則得三百二十四又云四開以合九九者乃即此三百二十四數四分之而取其一適得九九八十一數為宫聲之分故曰以是生黄鍾小素之首以成宫也於是以此八十一數益一得一百八為下徴由一百八數損一得七十二為商由七十二數益一得九十六為下羽由九十六數損一得六十四為角夫徴羽之數大於宫者用倍數也其義甚明載堉以三之為三寸又四之為十二寸分十二寸為一百二十又三分去一而得八十一為黄鍾之長是非特誤解管子并以絃分牽合管律矣卷一第四頁前一行
  一史記生鍾分之法即母子乘除之法也以分字以上之數為分母分字以下之數為分子如子一分即黄鍾九寸之全數丑三分二則以分子二與黄鍾九寸相乘又以分母三除之得林鍾之六寸餘皆倣此今以一分為一尺既無所據又以算法用竹之徑一分證之不知此乃算籌長徑之數豈一分即一尺耶若以子一分為一尺則丑三分二已非林鍾六寸矣其誤不待辨而自明乃反以昔人多錯解妄矣卷四第二頁前三行
  一宋房庶嘗得古本漢志云一黍之起積一千二百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黄鍾之長一為一分今本脱去之起積一千二百黍八字載堉以房庶所增八字為非其説是矣乃以為漢志當作一黍之廣為一分應刪去度之九十分黄鍾之長一十字并引孔賈張三家所引漢志不同為證夫古人引書不必全引亦有節去數字者豈可援此妄刪漢書也卷二十二第八十一頁前四行
  一周禮大司樂奏黄鍾歌大吕一節漢唐以來未得其解我
  皇上以歌自為歌奏自為奏指明其義千古之疑以釋曠如𤼵矇真儒生考古者之大幸也載堉乃改大吕為小吕其餘應鍾南吕函鍾小吕夾鍾俱改易經文以就其臆說何其妄哉卷二十五第十三頁前六行至十五頁前四行
  一律吕之數往而不返盖仲吕益一上生不及黄鍾之數故朱子曰自黄鍾至仲吕相生之道窮矣樂問言仲吕三分益一其數已多於大吕是亦黄鍾之變此變律所由起易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理固然也載堉不知此說乃云往而不返者由算術不精所致豈知必欲其返十二律吕之本數皆舛矣卷一第七頁前三行
  一變律於管音無所取而絃音之數則有之樂問中有圖甚明樂問又云鄭世子謂仲吕復生黄鍾而半律與全律應故絃之七音皆用正律不知已蹈商大於宫之弊此篤論也卷七上第五頁後四行載堉又斥先儒變律半律之非其誤總由於仲吕復生黄鍾耳卷七上第二十三頁後五行
  一載堉謂倍律正律半律但係律同名則新律皆相協舊律皆不協者此即前不取圍徑皆同之謬耳豈知舊律之不協實得律之正哉卷五第二十三頁前六行
  一樂依乎器器本乎數載堉算術世多稱之盖未有律吕正義以前宜其震而驚之也載堉所矜者勾股法屢作圗以明之今查數理精藴勾股法本於周髀理精法宻但算樂律祇用此例四率已足矣惟太常舊塤六孔無商音凡字
  皇上特命加一孔以備七音乃用勾股三角法算而得之餘俱不用勾股也此書所言勾股悉本元李冶測圓海鏡一書然用珠算即今算盤而非今之筆算故覺繁簡懸殊且所謂勾股絃者不過自乘再乘相併以為實耳故樂問謂其假借勾股之名以欺人也卷二十六第八頁後七行至二十二頁
  一此書所謂新法盖即數理精藴内差分周而復始之術也且既以黄鍾為通長一尺今又加一倍為二尺於是周徑羃積無一不誤矣卷二第四頁前一行
  一此書所謂别法用一百乘五十乘而用七十五數除之者其實即三分損益法也盖三分七十五每分為二十五益一分則為一百損一分則為五十載堉既以三分損益為非而又隠用其術謂之别法斯不足為知者一哂矣卷四第八頁至十五頁
  一此書周徑羃積相求總不如今法之簡㨗試舉一二以例其餘如徑求周術即用此書分寸依數理精藴以定率比例徑一○○○○○○○○為一率周三一四一五九二六五為二率今周五分○○七一五七三為三率以二率三率相乘以一率除之得四率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即周數也彼法則以徑五分自乘得二十五分折半得一十二分半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以四十乘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再用九歸始得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之周數盖今法用一乘一除彼法則用二乘二除也卷二第四十頁後八行又如周求羃術今法以周三一四一五九二六五為一率徑一○○○○○○○○為二率今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為三率推得四率五分有竒即徑數以徑數五分折半得二分五釐與半周七分八釐五毫六絲七忽四微二纎相乘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即面羃也彼法則先置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九因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以四十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自乘得一十二分半加倍得二十五分又自乘得六百二十五分又以一百乘之得六萬二千五百分以一百六十二除之得三百八十五分八十釐○二十四毫六十九絲一十三忽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始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之面羃盖今法用二乘一除彼法則用四乘三除也繁簡不同如此其餘算法可以𩔖推矣卷三第一頁前七行
  一載堉算法有自相矛盾者如二十六卷第十二問中言不置通長可求實積及觀其法則又不然試舉一條明之載堉言求夾鍾南吕二律實積者置黄鍾正率一尺云云一尺者即通長也不過不用夾鍾南吕之通長而借黄鍾之通長以開方耳非不置通長也而乃以為不置通長可求實積真欺人之説也卷二十六第六十四頁前三行
  一此書有方九測圎方十測圓二圗即數理精藴之圜内容四邉形之一邊也盖以方求圓之法耳而每邊寫勾股比例其實通部中並未用勾股法也卷二十五第七十五頁七十六頁






  一算術商法亦舊法也必用八十一行之大算盤大者長八尺小者亦不下四尺其不適於用如此卷二十六第二十三頁至三十二頁
  一造八音之法總以黄鍾為本加減比例而得之律吕正義有加減分形比例表最精妙此欲憑工匠之手且欲求諸僧道其術疎矣卷二十一第三十二頁前三行
  一律吕正義鑄鐘之法外體皆同視其厚薄及中空容積以為聲之髙下斯無纎毫之失且鐘之形體圎者周圍擊之其聲皆同形體扁者擊其大面聲必下擊其小面聲必髙圓之勝扁明甚此欲求之博古圗反以圎為鄙陋弗深考耳卷九第十七頁後二行第十八頁後一行
  一排簫十六管形如鳯翼古有明文律吕正義分為清濁二均一定之理也此有全用十二半律者至半應鍾祇長二寸六分有竒其音噍急必非雅聲卷八第七頁前五行又大簫圗用八倍律四正律則是以二尺長之黄鍾并十五管俱執於手亦非雅器也卷八第二十頁簫圗
  一載堉所製瑟長九尺考之爾雅大瑟長八尺一寸者乃九倍黄鍾古尺之度今尺之六尺五寸六分一釐也律吕正義前編云古之相工者多用童子為相以左手荷瑟右手相工此九尺之瑟非童子一手之力所能勝斯論足破瑟長九尺之誤二頁瑟圗又古人席地而坐則鼓瑟或不用架非謂斷不可用架也夫隨事制宜必適於用設或立鼓非架不可且瑟之首尾不平即安置地上亦豈必無架乎卷九第十五頁後八行
  一瑟法失𫝊今世俗鼓瑟法二十五絃全用其指法用鉤抹擘托如此書所云正世俗之法也至中絃謂之黄絃亦謂之君絃或用或不用亦各有説其不用者取無為而治之義其用者以為君不可以處虚位二說各有取義然總不如分清濁二均之為當也盖清濁二均中又各自具清濁以相應和所以為妙何必二十五絃齊用哉卷七上第二十九頁前三行且載堉既以黄絃為君不可不彈則定絃時必當用黄鍾正聲定君絃方合於義而反用黄鍾清聲理不可通卷十八第十六頁後五行
  一五音琴十二圗律吕雜用盖亦承後漢志之説總不若律吕正義之十二琴表律吕不相混之為精當也且琴表用旋宫法即一琴已備十二均此用琴十二張盖未得改絃簡㨗之法也卷六上第六頁至八頁又七音琴十二圗以變宫為和變徵為中七絃雖備七音其實當二變之位者不用則仍用五絃耳不可為法卷七上第七頁至十頁
  一律吕正義定琴瑟絃必用簫盖以今之簫宫商與古排簫合故也若笙則比簫髙四律實與笛同載堉以笙定琴絃非也又㸃笙法用石緑和蠟㸃之重㸃則聲濁輕㸃則聲清髙下原無一定豈若簫孔之聲一定而不可移乎卷五第一頁前八行
  一此書所列笛孔字色即今之四字調亦謂之正調載堉以黄鍾為長一尺故以笛合字為黄鍾宫聲夫笛之合字實變宫聲也然則明代之樂下於今一律而律吕正義云明代誤以太蔟宫為黄鍾宫者何也盖起調立宫之法先以七音定位為一定之凖然後以某字當定位之下羽位者則曰某調以某字當定位之宫位者則曰某宫載堉以變宫合字為第一位則第三位必是太蔟一字故律吕正義又云明代之樂非特不知宫且不知調也卷十四第四頁後七行至第六頁前三行
  一絃不可以律名自京房作律凖寫律於絃後漢志遂以律名絃繼且以絃亂律漢以後未有能辨析之者我
  聖祖仁皇帝考定管律絃度生聲取分之不同作圗説以
  明之我
  皇上又作七絃琴十四表而律吕之不可相混益為精宻如黄鍾宫表以黄鍾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皆得正律正分至徴羽二音則又不用陽律而用隂吕是以徴音得林鍾之分而實應夷則之律羽音得南吕之分而實應無射之律三律二吕盖絃之分則然若槩施之於金石竹匏土則不可也此書各譜所注律吕實承前人之誤而又不知絃分之詳宜其清濁不分律吕雜用也等遵
  㫖將各譜增注宫商查各譜有專用律吕注者若照今雅樂律吕配七音之法駢注則一調中兼用二變清濁七音並作實不合法如闗闗雎鳩句原譜用姑蕤應南四聲試以絃分配合之宫商歌之則姑為角蕤為變徴應為變宫南為羽在笛字色曰上
  尺六凡尚可歌也若以管律配合之宫商注之則姑為角蕤為變徴應為清羽南為清徴在笛字色曰上尺凡工一句中工字已出調矣故凡譜中原用律吕注者俱無庸再注宫商至各譜之專用工尺注者等欽遵
  聖訓一一增注但查載堉以合字為宫聲今以四字為宫聲注之則又不合彼之譜調故仍用彼七音配字色之法分注則其岐誤不合覽譜瞭然矣歌章各譜
  一各譜每一字一聲用八板為節夫一字八板其聲必遲使禮畢而樂未闋豈禮樂相輔而行之謂哉
  一絲音每易為竹音所掩理固宜然此各譜琴瑟指法每一字必十六彈用正應和十六聲即所謂操縵法之定當達理定也甚且三十二彈又為之說云歌聲未盡絃聲不可先盡此乃世俗三絃襯㸃夾彈法所謂煩手淫聲豈可施之琴瑟乎
  一四聲雖出於沈約然實自然之聲非假造作也載堉不取四聲并不拘平仄故歌字俱非本音即以太廟樂譜而論如對越至親句字色為合四一尺對至二字最髙反用低唱又繇髙逮元句字色為六尺四上逮字最髙亦用低唱又如聞其聲句如字用髙尺字不必知音者皆知其不合矣卷二十二第六十六頁樂章
  一祈穀樂譜俱用黄鍾宫至第二章又用仲吕宫盖一譜二調也卷十三第二十二頁至二十四頁又太廟樂譜初獻亞獻用上字起畢終獻又用六字起畢亦一譜二調也卷二十二太廟樂又鄉飲樂譜采蘋騶虞用角調至陔夏則用宫調亦二調並用也豈非雜亂無章乎卷三十五鄉射樂
  一自古樂章唯不用徴調盖徵音起調則宫居商位故為雅樂所忌非不用商調商聲之謂也朱子云古樂不是無商音其說甚明明邱濬大學衍義補亦云闗雎鵲巢等六詩用無射清商載堉固執不用商調之說以角調譜國風徴調譜小雅宫調譜大雅羽調譜周頌魯頌已屬無義理又執不用商聲之說遂至小雅徴調並用六音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二句用林蕤姑黄應林南林八字中有六音無論不合今法即彼所列琴表律吕表亦與此不合也細察其法盖林蕤皆徵音也不敢連用二林字故作林蕤又應即清宫也不欲用半黄字故作應其字色乃六六工上仕六五六也然此律吕夾襍實無所據非古絃分之比也
  一慶源發祥譜有宫角徴羽四調試用律吕正義七音定位法以笛之羽調五音譜之如宫調曲首句慶源發祥為宫商角徴至角調則為角徴羽宫徴調則為徴羽宫商羽調則為羽宫商角其宫調曲末句皇靈顯融為角商羽宫至角調曲則為羽徵商角徴調曲則為宫羽角徴羽調曲則為商宫徴羽盖同一樂章而歌法各異夫所謂旋宫者七音可為七調調變而腔法不變以是成旋宫之妙若此一章四易調并四易腔以是為旋宫何其謬哉卷十三第十五頁至十七頁
  一南風歌六十調第一調南風之薰兮句作羽徴角商宫第二調作徴角商宫羽第三調作角商宫羽徴第四調作商宫羽徴角第五調作宫羽徴角商不論歌字合與不合祇用此五聲挨次旋轉其餘五十五調俱用此法以為旋宫之法如是豈足聴乎且南風之薰兮句既用羽徴角商宫以下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至末總用羽徴角商宫以次填注不敢顛倒一字琴瑟專一誰能聴之此之謂矣卷六卷七南風譜 又卷十八内康衢擊壤二歌並同
  一周之風化始於宫闈故鄉飲亦用二南然鄉射大射各異其制不皆全用十八詩則隨事制宜之明證也使必拘十八詩之譜則燕勞之什房中之樂於異代何取乎今鄉飲之樂祇歌
  御製補亡詩六篇所以化成天下者美矣善矣而又適合升歌間奏之法此隨事制宜而適與古合者也此書三十一卷至三十四卷所載鄉飲十八詩已見前十七卷内此為重複而其歌奏之序不合禮經鹿鳴四牡等毎篇分為三節與笙詩錯雜為之不知其何所據也
  一樂經之亡已久古有以大司樂章當之者載堉謂詩三百篇即樂經鑿矣卷二十五第一頁前五行
  一二南各譜大率一篇中字色雷同者多夫詩譜之難必髙下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合於詞意而後錯綜宫商以出之斯為善耳今填詞家同一牌名尚須審音察理變化無方豈有歌詩數章祇用一腔且不顧其文義又不合於平仄者乎卷三十六二南詩譜
  一譜中有立我烝民章思文后稷章古南風歌漢武帝秋風辭以豆葉黄金字經鼓孤桐青天歌四曲牌分譜查此四曲今九宫大成有之載堉取古歌辭配以時曲小令是援雅而入於俗矣且即以填詞而論亦必先有此格然後取其字之四聲合格者用之故曰填也或先有詞章而舊無曲名者則當以字色分配必求協律今之所謂集曲是也此取古歌詩無論合格不合格強取曲牌合之豈可法哉卷四十一第十頁至十四頁
  一譜中有堯謡擊壤歌舜歌夏訓商頌等皆莊雅之音乃僅注字色而不注宫商殊失古意今俱遵
  㫖補注五音又明太廟亞獻樂譜及立我烝民譜思文后稷譜古南風譜漢武帝秋風譜原書俱未注宫商今一并補注以存古法至其譜之聲調不協則皆載堉師心不師古之失也
  多羅質郡王永 瑢
  禮部尚書徳 保
  國子監祭酒鄒奕孝
  欽天監監正喜 常
  樂律全書序
  律吕精義乃臣父之遺志而臣愚所述也分為内外二篇内篇主聲數者為本外篇主辨論者為末雖則祖述前賢師法往古然非宋已来律家常談也是以臣愚竊謂比照大明清𩔖天文分野等書事例宜加大明二字於書名之首焉何也葢此一書前代未有實自我朝始耳良由世廟中興禮樂咸新文化逺被而朝野臣民靡然向風矣當此之時於厯數則有若樂頀華湘唐順之趙貞吉顧應祥等諸臣出焉於樂律則有若張鶚吕柟廖道南王廷相韓邦竒等諸臣出焉如是諸臣未能殫舉各有著述一時出者皆頼世宗皇帝好學作養之所致也由是臣父恭王厚烷及臣外舅祖都御史何瑭亦與聞焉然此二臣頴悟超卓論議精當葢多前賢所未發者若論先天八卦横圖則乾左坤右縱圖則乾上坤下以證前賢方圖之誤若論黄鍾九寸縱黍則八十一分横黍則百分以證前賢九十分之誤與夫援笙證琴則知琴均當具七音援琴證律則知律數惟止十二葢有變聲而無變律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蔡元定所見皆非是凡此之𩔖皆出二臣自悟而非先儒之所授也臣嘗聞臣父曰六經有聽律之文無筭律之説律由聲制非由度出黄鍾之聲既定則何必拘九寸執守九寸為説誤矣况又執守王莽尺與斛銘不亦誤甚乎葢律家所謂三分損其一者猶厯家所謂四分度之一也皆大略之率耳自漢劉洪已来千有餘載疑四分度之一者疑之轉深而轉密信三分損其一者信之彌久而彌踈何律厯二家愚智相較霄壤相懸也夫數以理為本而人心之靈又理數之本也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先儒豈欺我哉彼於冥冥之中固有昭昭者存但患學者不下苦工夫以求至當耳援笙證琴昭然易曉援琴證律顯然甚明仲吕順生黄鍾返本還元黄鍾逆生仲吕循環無端實無往而不返之理笙琴互證則知三分損益之法非精義也臣聞此語潛思有年用力既久遂悟不用三分損益之法其義益精律厯皆賴臣父所誨豈敢忘父之志而不為芹曝之獻乎除係厯法者别著成書外係律法者亦著成書名曰律吕精義其内篇之目曰總論造律得失第一不宗黄鍾九寸第二不用三分損益第三不拘隔八相生第四不取圍徑皆同第五新舊法參校第六新舊律試驗第七𠉀氣辨疑第八旋宫琴譜第九樂器圖様第十審度第十一嘉量第十二平衡第十三外篇之目有八其大槩皆古今樂律雜説而為辨論附焉臣愚自序為書之意曰竊惟厯代諸史志中其言駁雜取舍失當無足觀者莫如律厯與夫樂耳葢由六藝殘缺聲調數術知之者鮮故也班志文藻足以動人識者譏其辯而非實葢文勝於質也自是而後相繼作者或失之踈略或失之冗瑣舍本存末何益於事雖有不如無也皆班固作俑矣歐陽修撰唐書獨志厯而遺律托克托撰宋史懲修之弊載律差詳然亦摭其末而遺其本且如蔡元定律書每條所引古人舊説乃其經也本也其自辨論於各條下乃其傳也末也宋志悉刪其本惟載元定之辨使不見原文者不知此論從何而發是則雖有不如無也推詳史家之意葢謂兼載則恐文煩特摭其要而已殊不知律厯之學以聲數為至要若夫辨論乃其末節也聲者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之𩔖是也數者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𩔖是也前賢多不留心於此其以為深者媮薄自畫而討論不来其以為淺者鄙俚斯嫌而潤色不出故於論數目尺寸聲調腔譜處率刪去之此則史家之通弊也夫樂也者聲音之學也律也者數度之學也欲志樂律宜詳其本漢初制氏世在樂官但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可謂知其本矣齊魯韓毛能言詩之義而不知其音樂律之本亡矣太史公律書其最要者末後生鍾分百三十五字耳餘説嫌多刪之可也班固釋五音曰宫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綱也釋六律曰黄鍾者陽氣施種於黄泉孶萌萬物為六氣元也夫音律之有名猶人名耳丘垤之丘孔子取之轗軻之軻孟子取之孔孟之徳豈在是乎聲音有髙下而莫能識别古人强以宫商名之而又强名為黄鍾等正猶此耳初無别義以義解律漢儒之穿鑿也臣此書中論聲調數術處惟恐忽略而不敢藻飾者與其文勝質寧失之野耳矯史家之弊也兹奉明詔徵取律書謹将舊稿刪潤以獻愚見淺陋理有未然伏𠉀聖裁不勝幸甚萬厯丙申正月朔日鄭世子臣載堉稽首頓首謹序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一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一
  總論造律得失第一
  律非難造之物而造之難成何也推詳其弊葢有三失主莽偽作原非至善而歴代善之以為定制根本不正其失一也劉歆偽辭全無可取而歴代取之以為定説考據不明其失二也三分損益舊率踈舛而歴代守之以為定法筭術不精其失三也欲矯其失則有三要不宗王莽律度量衡之制一也不從漢志劉歆班固之説二也不用三分損益踈舛之法三也以此三要矯彼三失律吕精義所由作也或曰大泉之寸秬黍之分非莽歆遺法乎今乃取之何也答曰大泉之徑漢尺以為寸秬黍之長古尺以為分而莽歆之尺則不然所以與新法不同也
  漢書王莽傳曰天鳳四年初獻新樂於明堂太廟或聞其樂聲曰清麗而哀非興國之聲也根本不正此之謂也宋書律志曰班氏所志未能通律吕本源徒訓角為觸徴為祉陽氣施種於黄鍾如斯之屬空煩其文而為辭費又推九六欲符劉歆三統之數假託非𩔖以飾其説皆孟堅之妄矣考據不明此之謂也宋書律志又曰三分益一為上生三分損一為下生此其大略猶周天斗分四分之一耳京房不思此意引而伸之仲吕上生執始執始下生去滅至于南事為六十律竟復不合彌益其踈筭術不精此之謂也大泉之寸秬黍之分詳見審度篇中
  不宗黄鍾九寸第二
  律由聲制非由度出制律之初未有度也度尚未有則何以知黄鍾乃九寸哉以黄鍾為九寸不過漢尺之九寸耳周尺則不然也商尺又不然也虞夏之尺皆不然也黄帝之尺亦不然也
  先儒謂夏禹十寸為尺成湯十二寸為尺武王八寸為尺三代之尺不同尺雖不同而黄鍾則無不同也解釋黄鍾之義遷就九寸之説自漢儒為始耳漢儒已前周禮左傳國語管子吕覽之𩔖皆未嘗以黄鍾之長為九寸也此説臣聞諸臣父云
  葢黄帝之尺以黄鍾之長為八十一分者法雒書陽數也
  黄帝時雒出書見沈約符瑞志猶禹時雒書也雒書數九自乗得八十一是為陽數葢十二者天地之大數也百二十者律吕之全數也除去三十九則八十一耳故吕氏春秋曰斷兩節間三寸九分後學未達遂指三寸九分為黄鍾之長者誤矣八寸一分三寸九分合而為十二寸即律吕之全數全數之内斷去三寸九分餘為八寸一分即黄鍾之長也管子曰凡將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鍾蓋謂筭術先置一寸為實三之為三寸又四之為十二寸也開以合九九者八十一分開方得九分九分自乗得八十一分為黄鍾之長也
  虞夏之尺皆以黄鍾之長為十寸者法河圖中數也書稱舜同律度量衡堯舜禹相禪未嘗改制度然則禹以十寸為尺即舜所同之度尺也舊謂度本起於黄鍾之長又謂黄鍾之長九寸外加一寸為尺何瑭嘗辨之曰漢志謂黄鍾之律九寸加一寸以為尺夫度量權衡所以取法於黄鍾者葢貴其與天地之氣相應也若加一寸以為尺則又何取於黄鍾殊不知黄鍾之長固非人所能為至於九其寸而為律十其寸而為尺則人之所為也漢志不知出此乃欲加黄鍾一寸為尺謬矣臣按黄鍾之律長九寸縱黍為分之九寸也寸皆九分凡八十一分雒書之竒自相乗之數也是為律本黄鍾之度長十寸横黍為分之十寸也寸皆十分凡百分河圖之偶自相乗之數也是為度母縱黍之律横黍之度名數雖異分劑實同孰使之然哉天地自然之理耳
  成湯以夏尺之十二寸有半寸為尺則黄鍾之長乃商尺之八寸武王以夏尺之八寸為尺則黄鍾之長乃周尺之十二寸有半寸黄鍾無所改而尺有不同彼執著九寸為黄鍾之律然則商之黄鍾太長周之黄鍾太短豈不謬哉
  起度之法十寸為尺八寸為咫商之咫夏之尺也夏之咫周之尺也十寸自乗為實八寸為法除之得十二寸有半寸也
  不用三分損益第三
  律家三分損其一三分益其一厯家四分度之一四分日之一與夫方則直五斜七圓則周三徑一等率皆舉大略而言之耳非精義也新法筭律與方圓皆用句股術其法本諸周禮㮚氏為量内方尺而圓其外冇圖見後内方尺而圓其外則圎徑與方斜同知方之斜則知圓之徑矣度本起於黄鍾之長則黄鍾之長即度法一尺命平方一尺為黄鍾之率東西十寸為句自乗得百寸為句羃南北十寸為股自乗得百寸為股羃相併共得二百寸為弦羃乃置弦羃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為方之斜即圓之徑亦即蕤賔倍律之率以句十寸乗之得平方積一百四十一寸四十二分一十三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纎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即南吕倍律之率仍以句十寸乗之又以股十寸乗之得立方積一千一百八十九寸二百○七分一百一十五釐○○二毫七百二十一絲○六十六忽七一七五為實開立方法除之得一尺○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即應鍾倍律之率葢十二律黄鍾為始應鍾為終終而復始循環無端此自然真理猶貞後元生坤盡復來也是故各律皆以黄鍾正數十寸乗之為實皆以應鍾倍數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安有往而不返之理哉舊法往而不返者葢由三分損益𥮅術不精之所致也是故新法不用三分損益别造密率其詳如左
  積筭旁通圖此條命尺為京後條或命寸為兆或命寸為億葢欲多列位數見開方之妙也本是二尺進作二百寸為實以上文所載應鍾倍律之數十寸五分有奇為法除之餘條放此右乃黄鍾倍律積筭置黄鍾倍律積𥮅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𥮅為法除之得大吕
  一八八七七四八六二五三六三三八六九九三二八三八二六
  右乃大吕倍律積𥮅置大吕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蔟
  一七八一七九七四三六二八○六七八六○九四八○四五二
  右乃太蔟倍律積𥮅置太蔟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一六八一七九二八三○五○七四二九○八六○六二二五一
  右乃夾鍾倍律積筭置夾鍾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一五八七四○一○五一九六八一九九四七四七五
  一七○六
  右乃姑洗倍律積筭置姑洗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一四九八三○七○七六八七六六八一四九八七九九二八一
  右乃仲吕倍律積筭置仲吕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蕤賔
  一四一四二一三五六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
  右乃蕤賔倍律積筭置蕤賔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一三三四八三九八五四一七○○三四三六四八三○八三二
  右乃林鍾倍律積筭置林鍾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一二五九九二一○四九八九四八七三一六四七六七二一一
  右乃夷則倍律積筭置夷則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一一八九二○七一一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
  右乃南吕倍律積筭置南吕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一一二二四六二○四八三○九三七二九八一四三三五三三
  右乃無射倍律積筭置無射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一○五九四六三○九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
  右乃應鍾倍律積筭置應鍾倍律積筭進一位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
  黄鍾











  新造密率二種倍律命寸為兆正律命寸為億欲初學者知命法之變通云耳
  黄鍾之率二十兆本是二十寸命作二十兆
  大吕之率十八兆八千七百七十四萬八千六百二十五億三千六百三十三萬八千六百九十九
  太蔟之率十七兆八千一百七十九萬七千四百三十六億二千八百○六萬七千八百六十○
  夾鍾之率十六兆八千一百七十九萬二千八百三十億○五千○七十四萬二千九百○八
  姑洗之率十五兆八千七百四十萬○一千○五十一億九千六百八十一萬九千九百四十七
  仲吕之率十四兆九千八百三十萬○七千○七十六億八千七百六十六萬八千一百四十九
  蕤賔之率十四兆一千四百二十一萬三千五百六十二億三千七百三十萬○九千五百○四
  林鍾之率十三兆三千四百八十三萬九千八百五十四億一千七百萬○○三千四百三十六
  夷則之率十二兆五千九百九十二萬一千○四十九億八千九百四十八萬七千三百一十六
  南吕之率十一兆八千九百二十萬○七千一百一十五億○○二十七萬二千一百○六
  無射之率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
  應鍾之率十兆○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億三千五百九十二萬九千五百二十六
  黄鍾之率十億本是十寸命作十億
  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南吕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論曰造率始於黄鍾必先求蕤賔者猶冬夏二至也次求夾鍾及南吕者猶春秋二分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此之謂也始於黄鍾者履端於始也中於蕤賔者舉正於中也終於應鍾者歸餘於終也律與厯一道也黄鍾為宫蕤賔為中應鍾為和此三律者律吕之綱紀也尤見變宫變徴有益於樂而不可妄廢也
  不拘隔八相生第四
  新法不拘隔八相生而相生有四法或左旋或右旋皆循環無端也以證三分損益往而不返之誤所謂四法者開列于後
  其一黄鍾生林鍾林鍾生太蔟太蔟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應鍾應鍾生蕤賔蕤賔生大吕大吕生夷則夷則生夾鍾夾鍾生無射無射生仲吕仲吕生黄鍾長生短五億乗之短生長十億乗之皆以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
  其二黄鍾生仲吕仲吕生無射無射生夾鍾夾鍾生夷則夷則生大吕大吕生蕤賔蕤賔生應鍾應鍾生姑洗姑洗生南吕南吕生太蔟太蔟生林鍾林鍾生黄鍾長生短五億乗之短生長十億乗之皆以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
  其三黄鍾生大吕大吕生太蔟太蔟生夾鍾夾鍾生姑洗姑洗生仲吕仲吕生蕤賔蕤賔生林鍾林鍾生夷則夷則生南吕南吕生無射無射生應鍾應鍾生黄鍾半律此係長生短皆以五億乗之皆以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
  其四黄鍾半律生應鍾應鍾生無射無射生南吕南吕生夷則夷則生林鍾林鍾生蕤賔蕤賔生仲吕仲吕生姑洗姑洗生夾鍾夾鍾生太蔟太蔟生大吕大吕生黄鍾此係短生長皆以十億乗之皆以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
  横黍百分律依新法筭
  黄鍾長十寸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為實五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微二纎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為實十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㣲一纎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為實五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吕
  南吕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
  新法置南吕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為實十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㣲二纎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為實五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纎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為實十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賔
  蕤賔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㣲八纎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為實十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吕
  大吕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㣲一纎新法置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為實五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為實十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為實五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為實十億乗乏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吕
  仲吕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㣲三纎新法置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實十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
  黄鍾長十寸還元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吕
  仲吕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微三纎新法置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為實十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為實十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吕
  大吕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新法置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賔
  蕤賔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纎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為實十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㣲二纎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吕
  南吕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
  新法置南吕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為實十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微一纎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為實五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微二纎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為實十億乗之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
  黄鍾長十寸還元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吕
  大吕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新法置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微一纎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微二纎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吕
  仲吕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微三纎新法置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賔
  蕤賔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微二纎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吕
  南吕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
  新法置南吕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纎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為實五億乗之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半律
  黄鍾半律長五寸
  新法置黄鍾半率五億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纎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呂
  南呂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
  新法置南呂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微二纎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賓
  蕤賔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吕
  仲吕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微三纎新法置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微二纎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十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微一纎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吕
  大吕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新法置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為實十億乗之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
  黄鍾長十寸還元
  已上横黍百分之律依新密率四法筭竟
  斜黍九十分律依新法筭
  黄鍾長九寸毎寸十分餘律放此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折半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六毫七絲七忽九微三纎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一釐八毫○八忽八微四纎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折半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吕
  南呂長五寸三分五釐一毫四絲三忽二微○
  新法置南呂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一分四釐三毫三絲○四微七纎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折半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長四寸七分六釐七毫五絲八忽三微九纎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賔
  蕤賔長六寸三分六釐三毫九絲六忽一微○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吕
  大呂長八寸四分九釐四毫八絲六忽八微八纎新法置大呂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折半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長五寸六分六釐九毫六絲四忽四微七纎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長七寸五分六釐八毫○六忽七微七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折半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長五寸○五釐一毫○七忽九微二纎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吕
  仲呂長六寸七分四釐二毫三絲八忽一微八纎新法置仲呂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實九億乗之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
  黄鍾長九寸還元
  縱黍八十一分律依新法筭
  黄鍾長八寸一分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長五寸四分○六毫一絲○一微四纎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簇
  太蔟長七寸二分一釐六毫二絲七忽九微六纎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吕
  南吕長四寸八分一釐六毫二絲八忽八微八纎新法置南吕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長六寸四分二釐八毫九絲七忽四微二纎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長四寸二分九釐○八絲二忽五微五纎
  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賔
  蕤賔長五寸七分二釐七毫五絲六忽四微九纎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吕
  大吕長七寸六分四釐五毫三絲八忽一微九纎新法置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長五寸一分○二毫六絲八忽○二纎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長六寸八分一釐一毫二絲六忽○九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長四寸五分四釐五毫九絲七忽一微二纎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吕
  仲吕長六寸○六釐八毫一絲四忽三微六纖
  新法置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
  黄鍾長八寸一分還元
  已上斜黍九十分律及縱黍八十一分律各具四法今載其一餘三法皆倣此故不悉載
  縱黍八十一分作九寸律依新法筭
  例曰此法每寸九分每分九釐每釐九毫毎毫九絲毎絲九忽毎忽九微毎微九纖皆以九為法故與十不同
  筭盤首位為寸位 第二位為分位 第三位為釐位第四位為毫位 第五位為絲位 第六位為忽位第七位為微位 第八位為纎位
  初九因至寸位住 又九因至分位住 又九因至釐位住又九因至毫位住 又九因至絲位住 又九因至忽位住又九因至微位住 又九因至纎位住
  云至分位者不許至寸位云至釐位者不許至分位餘放此
  黄鍾長九寸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為實九因至寸位住得九寸為黄鍾
  大吕長八寸四分四釐○六絲七忽四微五纖
  新法置大吕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八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四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四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六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七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四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五纎凡九因八遍共得八寸四分四釐○毫六絲七忽四微五纎為大吕
  太蔟長八寸○一釐四毫一絲六忽○八纎
  新法得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八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一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四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一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六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八纎凡九因八遍共得八寸○分一釐四毫一絲六忽○微八纎為太蔟
  夾鍾長七寸五分一釐○一絲○七微四纎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七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五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一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一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七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四纎凡九因八遍共得七寸五分一釐○毫一絲○忽七微四纎為夾鍾
  姑洗長七寸一分二釐五毫四絲二忽○○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七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一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二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五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四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二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纎凡九因八遍共得七寸一分二釐五毫四絲二忽○微○纎為姑洗
  仲吕長六寸六分六釐一毫一絲六忽八微一纎新法置仲吕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六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六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六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一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一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六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八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一纎凡九因八遍共得六寸六分六釐一毫一絲六忽八微一纎為仲吕
  蕤賔長六寸三分二釐四毫二絲八忽四微七纎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六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三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二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四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二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八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四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七纎凡九因八遍共得六寸三分二釐四毫二絲八忽四微七纎為蕤賔
  林鍾長六寸○○四毫八絲四忽二微七纎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百二十七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五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四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八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四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二微又九因至纖位住得七纖凡九因八遍共得六寸○分○釐四毫八絲四忽二微七纖為林鍾
  夷則長五寸六分○二毫一絲四忽七微五纎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五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六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二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一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四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七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五纎凡九因八遍共得五寸六分○釐二毫一絲四忽七微五纎為夷則
  南吕長五寸三分一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三纎新法置南吕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五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三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一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四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一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六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六微又九因至纖位住得三纎凡九因八遍共得五寸三分一釐四毫一絲六忽六微三纎為南吕
  無射長五寸○四釐一毫二絲一忽一微五纎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五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四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一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二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一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一微又九因至纎位住得五纎凡九因八遍共得五寸○分四釐一毫二絲一忽一微五纎為無射
  應鍾長四寸六分八釐一毫五絲一忽○五纎
  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四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六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八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一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五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一忽又九因至微位住得○微又九因至纖位住得五纖凡九因八遍共得四寸六分八釐一毫五絲一忽○微五纖為應鍾
  黄鍾半律長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微四纎新法置黄鍾半率五億為實八因九歸億約為寸得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微四纎為黄鍾半律
  謹按約十為九主意葢為三分損益而設使歸除無不盡數耳夫律吕之理循環無端而秒忽之數歸除不盡此自然之理也因其天生自然不須人力穿鑿以此筭律何善如之歴代筭律祇欲秒忽除之有盡遂致律吕往而不返此乃顛倒之見非自然之理也是以新法不用三分損益不拘隔八相生然而相生有序循環無端十二律吕一以貫之此葢二千餘年之所未有自我聖朝始也學者宜盡心焉










  樂律全書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二
  不取圍徑皆同第五之上
  舊律圍徑皆同而新律各不同禮記註䟽曰凡律空圍九分月令章句曰圍數無增減及隋志安豐王等説皆不足取也故著此論論曰琴瑟不獨徽柱之有逺近而弦亦有巨細焉笙竽不獨管孔之有高低而簧亦有厚薄焉弦之巨細若一但以徽柱逺近别之不可也簧之厚薄若一但以管孔髙低别之不可也譬諸律管雖有修短之不齊亦有廣狹之不等先儒以為長短雖異圍徑皆同此未達之論也今若不信以竹或筆管製黄鍾之律一様二枚截其一枚分作兩段全律半律各令一人吹之聲必不相合矣此昭然可驗也又製大吕之律一様二枚周徑與黄鍾同截其一枚分作兩段全律半律各令一人吹之則亦不相合而大吕半律乃與黄鍾全律相合略差不逺是知所謂半律者皆下全律一律矣大抵管長則氣隘隘則雖長而反清管短則氣寛寬則雖短而反濁此自然之理先儒未達也要之長短廣狹皆有一定之理一定之數在焉置黄鍾倍律九而一以為外周用弦求句股術得其内周又置倍律四十而一以為内徑用句股求弦術得其外徑葢律管兩端形如環田有内外周徑焉外周内容之方即内徑也内周外射之斜即外徑也方圓相容天地之象理數之妙者也黄鍾通長八十一分者内周九分是為八十一中之九即約分法九分中之一也若約黄鍾八十一分作為九寸則其内周當云一寸舊以九十分為黄鍾而云空圍九分者誤也况又穿鑿指為面羃九方分則誤益甚矣方圓相容有圖如左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
  新法宻率𥮅術周徑羃積相求
  周求徑者置周全數九因四十除之所得自乗倍之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徑徑求周者置徑全數自乗半之為實開平方法除之所得四十乗之九歸得周周求積者置周全數九因四十除之所得自乗倍之為實徑求積者置徑全數自乗為實二項各又自乗以一百乗之一百六十二除之所得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積積求周徑者置積全數自乗所得以一百六十二乗之一百除之為實開平方法除之所得副置之其一折半為實開平方法除之所得四十乗之九歸得周其一不須折半但以開平方法除之得徑所謂積者面羃平圓積也以其通長乗之各得其實積也
  舊法平圓周徑積互相求但係圍三徑一術者皆疎舛不可用惟周徑相乗四歸得積及半周半徑相乗得積二者可用
  先求三十六律通長真數
  黄鍾倍律通長二尺容黍二合稱重二兩律度量衡無非倍者此自然全數也故𥮅法皆従倍律起若夫正律於度雖尺於量於衡則皆不足秪容半合秪重半兩比諸倍律似非自然全數故𥮅法不従正律起亦不從半律倍律正律半律各有十二共為三十六律
  置黄鍾倍律通長二尺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八寸八分七釐七毫四絲八忽六微二纎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通長一尺八寸八分七釐七毫四絲八忽六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七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七忽四微三纎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通長一尺七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七忽四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三纎為夾鍾
  置夾鍾倍律通長一尺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五寸八分七釐四毫○一忽○五纎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通長一尺五寸八分七釐四毫○一忽○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四寸九分八釐三毫○七忽○七纎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通長一尺四寸九分八釐三毫○七忽○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為蕤賔
  置蕤賔倍律通長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三寸三分四釐八毫三絲九忽八微五纎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通長一尺三寸三分四釐八毫三絲九忽八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二寸五分九釐九毫二絲一忽○四纎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通長一尺二寸五分九釐九毫二絲一忽○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纎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通長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一寸二分二釐四毫六絲二忽○四纎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通長一尺一寸二分二釐四毫六絲二忽○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通長一尺○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尺為黄鍾
  置黄鍾正律通長一尺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為大吕
  置大吕正律通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㣲一纎為太蔟
  置太蔟正律通長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八寸四分○八毫九釐六忽四微一纎為夾鍾
  置夾鍾正律通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微二纎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通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微三纎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通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為蕤賔
  置蕤賔正律通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㣲二纎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通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通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通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通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纎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通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微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寸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通長五寸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寸七分一釐九毫三絲七忽一微五纎為大吕
  置大吕半律通長四寸七分一釐九毫三絲七忽一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寸四分五釐四毫四絲九忽三㣲五纎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通長四寸四分五釐四毫四絲九忽三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寸二分○四毫四絲八忽二微○為夾鍾
  置夾鍾半律通長四寸二分○四毫四絲八忽二微○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九分六釐八毫五絲○二微六纎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通長三寸九分六釐八毫五絲○二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七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七微六纎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通長三寸七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七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五分三釐五毫五絲三忽纎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通長三寸九分六釐八毫五絲○二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七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七微六纎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通長三寸七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七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五分三釐五毫五絲三忽六纎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通長三寸一分四釐九毫八絲○二㣲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二寸九分七釐三毫○一忽七微七纎為南吕
  置南吕半律通長二寸九分七釐三毫○一忽七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八分○六毫一絲五忽五微一纎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通長二寸八分○六毫一釐五忽五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寸六分四釐八毫六絲五忽七微七纎為應鍾
  次求三十六律外周真數
  先置黄鍾倍律通長二尺為實九歸得二寸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二纎為其外周就置所得為實依後項乗除之
  置黄鍾倍律外周二寸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二十六除之得二寸一分五釐八毫九絲五忽九微八纎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外周二寸一分五釐八毫九絲五忽九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寸○九釐七毫四絲九忽八微四纎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外周二寸○九釐七毫四絲九忽八㣲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寸○三釐七毫七絲八忽六微七纎為夾鍾
  置夾鍾倍律外周二寸○三釐七毫七絲八忽六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九分七釐七毫七絲七忽四微九纎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外周一寸九分七釐九毫七絲七忽四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九分二釐三毫四絲一忽四微五纎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外周一寸九分二釐三毫四絲一忽四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八分六釐八毫六絲五忽八微七纎為蕤賔
  置蕤賔倍律外周一寸八分六釐八毫六絲五忽八微七纎為賔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八分一釐五毫四絲六忽一微六纎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外周一寸八分一釐五毫四絲六忽一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七分六釐三毫七絲七忽八微九纎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外周一寸七分六釐三毫七絲七忽八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七分一釐三毫五絲六忽七微五纎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外周一寸七分一釐三毫五絲六忽七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六分六釐四毫七絲八忽五微六纎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外周一寸六分六釐四毫七絲八忽五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六分一釐七毫三絲九忽二微四纎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外周一寸六分一釐七毫三絲九忽二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為黄鍾
  置黄鍾正律外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五分二釐六毫六絲一忽五微一纎為大吕
  置大吕正律外周一寸五分二釐六毫六絲一忽五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四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五微三纎為太蔟
  置太蔟正律外周一寸四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五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四分四釐○九絲三忽二微八纎為夾鍾
  置夾鍾正律外周一寸四分四釐○九絲三忽二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三分九釐九毫九絲一忽二微二纎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外周一寸三分九釐九毫九絲一忽二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三分六釐○○五忽九微四纎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外周一寸三分六釐○○五忽九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三分二釐一毫三絲四忽一㣲二纎為蕤賔
  置蕤賔正律外周一寸三分二釐一毫三絲四忽一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纎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外周一寸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纎為實以十一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二分四釐七毫一絲八忽○○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外周一寸二分四釐七毫一絲八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二分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五微二纎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外周一寸二分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五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分七釐七毫一絲八忽一微二纎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外周一寸一分十釐七毫一絲八忽一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分四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一纎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外周一寸一分四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纎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外周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七釐九毫四絲七忽九微九纎為大吕
  置大吕半律外周一寸○七釐九毫四絲七忽九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四釐八毫七絲四忽九微二纎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外周一寸○四釐八毫七絲四忽九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釐八毫八絲九忽三微三纎為夾鍾
  置夾鍾半律外周一寸○一釐八毫八絲九忽三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八釐九毫八絲八忽七微四纎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外周九分八釐九毫八絲八忽七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六釐一毫七絲○七微二纎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外周九分六釐一毫七絲○七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三釐四毫三絲二忽九微三纎為蕤賔
  置蕤賔半律外周九分三釐四毫三絲二忽九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七毫七絲三忽○八纎為林鍾
  置林鍾半律外周九分○七毫七絲三忽○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八釐一毫八絲八忽九微四纎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外周八分分釐一毫八絲八忽九㣲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微七纎為南吕
  置南吕半律外周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二微八纎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外周八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二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八毫六絲九忽六微二纎為應鍾
  次求三十六律外徑真數
  周求徑術置黄鍾倍律外周二寸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二纎九因得二尺以四十除之得五分自乗得二十五分加倍得五十分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七分○七毫一絲○六微七纎是為外徑就置所得為實依後項乗除之
  徑求周術置黄鍾倍律外徑七分○七毫一絲○六微七纎自乗得五十分折半得二十五分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五分以四十乗之得二尺九歸得二寸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二纎是為外周周徑互相求即還原法也
  置黄鍾倍律外徑七分○七毫一絲○六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八釐六毫九絲七忽六微八纎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外徑六分八釐六毫九絲七忽六㣲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六釐七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纎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外徑六分六釐七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四釐八毫四絲一忽九微七纎為夾鍾
  置夾鍾倍律外徑六分四釐八毫四絲一忽九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二釐九毫九絲六忽○五纎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外徑六分二釐九毫九絲六忽○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一釐二毫○二忽六微七纎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外徑六分一釐二毫○二忽六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微五纎為蕤賔
  置蕤賔倍律外徑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七釐七毫六絲七忽六微三纎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外徑五分七釐七毫六絲七忽六微三纎為實以十一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六釐一毫二絲三忽一微○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外徑五分六釐一毫二絲三忽一微○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四釐五毫二絲五忽三微八纎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外徑五分四釐五毫二絲五忽三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二釐九毫七絲三忽一微五纎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外徑五分二釐九毫七絲三忽一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一釐四毫六絲五忽一微一纎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外徑五分一釐四毫六絲五忽一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為黄鍾
  置黄鍾正律外徑五分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八釐五毫七絲六忽五微九纎為大吕
  置大吕正律外徑四分八釐五毫七絲六忽五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七釐一毫九絲三忽七微一纎為太蔟
  置太蔟正律外徑四分七釐一毫九絲三忽七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五釐八毫五絲○二微○為夾鍾
  置夾鍾正律外徑四分五釐八毫五絲○二微○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四釐五毫四絲四忽九微三纎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外徑四分四釐五毫四絲四忽九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三釐二毫七絲六忽八微二纎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外徑四分三釐二毫七絲六忽八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二釐○四絲四忽八微二纎為蕤賔
  置㽔賔正律外徑四分二釐○四絲四忽八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八毫四絲七忽八微八纎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外徑四分○八毫四絲七忽八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九釐六毫八絲五忽○二纎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外徑三分九釐六毫八絲五忽○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八釐五毫五絲五忽二微七纎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外徑三分八釐五毫五絲五忽二㣲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七釐四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纎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外徑三分七釐四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六釐三毫九絲一忽三微二纎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外徑三分六釐三毫九絲一忽三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外徑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四釐三毫四絲八忽八微四纎為大吕
  置大吕半律外徑三分四釐三毫四絲八忽八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九纎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外徑三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二釐四毫二絲○九微八纎為夾鍾
  置夾鍾半律外徑三分二釐四毫二絲○九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一釐四毫九絲八忽○二纎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外徑三分一釐四毫九絲八忽○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六毫○一忽三微三纎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外徑三分○六毫○一忽三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微十纎為㽔賔
  置蕤賔半律外徑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三忽八微一纎為林鍾
  置林鍾半律外徑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三忽八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五纎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外徑二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七釐二毫六絲二忽六微九纎為南吕
  置南吕半律外徑二分七釐二毫六絲二忽六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六釐四毫八絲六忽五微七纎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外徑二分六釐四毫八絲六忽五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五釐七毫三絲二忽五微五纎為應鍾
  次求三十六律内徑真數
  先置黄鍾倍律通長二尺為實四十除之得五分是為内徑就置所得為實依後項乗除之
  置黄鍾倍律内徑五分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八釐五毫七絲六忽五微九纎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内徑四分八釐五毫七絲六忽五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七釐一毫九絲三忽七微一纎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内徑四分七釐一毫九絲三忽七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五釐八毫五絲○二微○為夾鍾
  置夾鍾倍律内徑四分五釐八毫五絲○二微○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四釐五毫四絲四忽九微三纎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内徑四分四釐五毫四絲四忽九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三釐二毫七絲六忽八微二纎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内徑四分三釐二毫七絲六忽八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二釐○四絲四忽八微二纎為蕤實
  置蕤賔倍律内徑四分二釐○四絲四忽八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四分○八毫四絲七忽八微八纎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内徑四分○八毫四絲七忽八㣲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九釐六毫八絲五忽○二纎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内徑三分九釐六毫八絲五忽○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八釐五毫五絲五忽二微七纎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内徑三分八釐五毫五絲五忽二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七釐四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纎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内徑三分七釐四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六釐三毫九絲一忽三微二纎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内徑三分六釐三毫九絲一忽三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為黄鍾
  置黄鍾正律内徑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四釐三毫四絲八忽八微四纎為大吕
  置大吕正律内徑三分四釐三毫四絲八忽八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九纎為太蔟
  置太蔟正律内徑三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二釐四毫二絲○九微八纎為夾鍾
  置夾鍾正律内徑三分二釐四毫二絲○九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一釐四毫九絲八忽○二纎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内徑三分一釐四毫九絲八忽○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三分○六毫○一忽三微三纎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内徑三分○六毫○一忽三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微七纎為蕤賔
  置蕤賔正律内徑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微七纎為賔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三忽八㣲一纎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内徑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三忽八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五纎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内徑二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七釐二毫六絲二忽六㣲九纎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内徑二分七釐二毫六絲二忽六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六釐四毫八絲六忽五微七纎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内徑二分六釐四毫八絲六忽五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五釐七毫三絲二忽五微五纎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内徑二分五釐七毫三絲二忽五㣲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五釐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内徑二分五釐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四釐二毫八絲八忽二微九纎為大吕
  置大吕半律内徑二分四釐二毫八絲八忽二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三釐五毫九絲六忽八微五纎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内徑二分三釐五毫九絲六忽八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二釐九毫二絲五忽一微○為夾鍾
  置夾鍾半律内徑二分二釐九毫二絲五忽一微○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二釐二毫七絲二忽四微六纎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内徑二分二釐二毫七絲二忽四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三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一釐六毫三絲八忽四微一纎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内徑二分一釐六毫三絲八忽四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一釐○二絲二忽四微一纎為蕤賔
  置蕤賔半律内徑二分一釐○二絲二忽四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二分○四毫二絲三忽九微四纎為林鍾
  置林鍾半律内徑二分○四毫二絲三忽九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分九釐八毫四絲二忽五微一纎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内徑一分九釐八毫四絲二忽五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分九釐二毫七絲七忽六微三纎為南吕
  置南吕半律内徑一分九釐二毫七絲七忽六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分八釐七毫二絲八忽八微三纎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内徑一分八釐七毫二絲八忽八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分八釐一毫九絲五忽六微六纎為應鍾
  次求三十六律内周真數
  徑求周術置黄鍾倍律内徑五分自乗得二十五分折半得一一十二分半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㣲三纎九塵以四十乗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九歸得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是為内周就置所得為實依後項乗除之
  周求徑術置黄鍾倍律内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九因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以四十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自乗得一十二分半加倍得二十五分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五分是為内徑周徑互相求即還原法也
  置黄鍾倍律内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五分二釐六毫七絲一忽五微一纎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内周一寸五分二釐六毫六絲一忽五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四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五微三纎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内周一寸四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五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四分四釐○九絲三忽二微八纎為夾鍾
  置夾鍾倍律内周一寸四分四釐○九絲三忽二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三分九釐九毫九絲一忽二微二纎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内周一寸三分九釐九毫九絲一忽二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三分六釐○○五忽九微四纎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内周一寸三分六釐○○五忽九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三分二釐一毫三絲四忽一微二纎為蕤賔
  置蕤賔倍律内周一寸三分二釐一毫三絲四忽一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纎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内周一寸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二分四釐七毫一絲八忽○○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内周一寸二分四釐七毫一絲八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二分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五微二纎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内周一寸二分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五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分七釐七毫一絲八忽一微二纎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内周一寸一分七釐七毫一絲八忽一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分四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一纎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内周一寸一分四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分一釐一絲一忽一微一纎為黄鍾
  置黄鍾正律内周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七釐九毫四絲七忽九微九纎為大吕
  置大吕正律内周一寸○七釐九毫四絲七忽九微九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四釐八毫七絲四忽九微二纎為太蔟
  置太蔟正律内周一寸○四釐八毫七絲四忽九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一寸○一釐八毫八絲九忽三微三纎為夾鍾
  置夾鍾正律内周一寸○一釐八毫八絲九忽三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八釐九毫八絲八忽七微四纎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内周九分八釐九毫八絲八忽七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六釐一毫七絲○七微二纎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内周九分六釐六毫七絲○七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三釐四毫三絲二忽九微三纎為蕤賔
  置蕤賔正律内周九分三釐四毫三絲二忽九微三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九分○七毫七絲三忽○八纎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内周九分○七毫七絲三忽○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八釐一毫八絲八忽九微四纎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内周八分八釐一毫八絲八忽九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微七纎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内周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二微八纎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内周八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二微八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八分○八毫六絲九忽六微二纎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内周八分○八毫六絲九忽六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七分八釐五毫六絲七忽四微二纎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内周七分八釐五毫六絲七忽四微二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七分六釐三毫三絲○七微五纎為大吕
  置大吕半律内周七分六釐三毫三絲○七微五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七分四釐一毫五絲七忽七微六纎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内周七分四釐一毫五絲七忽七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七分二釐四四絲六忽六微四纎為夾鍾
  置夾鍾半律内周七分二釐○四絲六忽六微四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六微一纎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内周六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六微一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八釐○○二忽九微七纎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内周六分八釐○○二忽九微七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六釐○六絲七忽○六纎為蕤賔置蕤賔半律内周六分六釐○六絲七忽○六纎為實以十億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四釐一毫八絲六忽二微六纎為林鍾
  置林鍾半律内周六分四釐一毫八絲六忽二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二釐三毫五絲九忽○○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内周六分二釐三毫五絲九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六分○五毫八絲三忽七微六纎為南吕
  置南吕半律内周六分○五毫八絲三忽七微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八釐八毫五絲九忽○六纎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内周五分八釐八毫五絲九忽○六纎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二千九百三十萬○二千二百三十六除之得五分七釐一毫八絲三忽四微五纎為應鍾









  樂律全書卷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一樂律全書卷三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三
  不取圍徑皆同
  次求三十六律面羃真數
  周求羃術置黄鍾倍律内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九因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以四十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自乗得一十二分半加倍得二十五分自乗得六百二十五分以一百乗之得六萬二千五百分以一百六十二除之得三百八十五分八十釐○二十四毫六十九絲一十三忽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是為面羃就置所得為實依後項乗除之
  羃求周術置黄鍾倍律面羃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自乗得三百八十五分八十釐○二十四毫六十九絲○一忽以百六十二乗之得六萬二千五百分以一百除之得六百二十五分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二十五分折半得一十二分半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以四十乗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九歸得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是為内周即還原法徑求羃術置黄鍾倍律内徑五分自乗得二十五分又自乗得六百二十五分以一百乗之得六萬二千五百分以一百六十二除之得三百八十五分八十釐○二十四毫六十九絲一十三忽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是為面羃
  羃求徑術置黄鍾倍律面羃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自乗得三百八十五分八十釐○二十四毫六十九絲○一忽以一百六十二乗之得六萬二千五百分以一百除之得六百二十五分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二十五分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五分是為内徑即還原法已上新法
  周徑相乗四歸得羃術置黄鍾倍律内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為實以黄鍾倍律内徑五分乗之得七十八分五十六釐七十四毫二十絲四歸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是為面羃
  半周半徑相乗得羃術置黄鍾倍律内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折半得七分八釐五毫六絲七忽四微二纎為實以黄鍾倍律内徑五分折半得二分半乗之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是為面羃已上舊法
  大吕倍律已下三十五律周徑面羃相求法皆放此
  置黄鍾倍律面羃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八分五十三釐九十四毫四十二絲四十一忽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面羃一十八分五十三釐九十四毫四十二絲四十一忽為實以十億乘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七分四十九釐八十九毫○三絲四十七忽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面羃一十七分四十九釐八十九毫○三絲四十七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六分五十一釐六十七毫六十五絲四十八忽為夹鍾
  置夹鍾倍律面羃一十六分五十一釐六十七毫六十五絲四十八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五分五十八釐九十七毫五十絲○六十七忽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面羃一十五分五十八釐九十七毫五十絲○六十七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四分七十一釐四十七毫六十五絲一十九忽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面羃一十四分七十一釐四十七毫六十五絲一十九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三分八十八釐八十八毫八十八絲八十八忽為蕤賔
  置蕤賔倍律面羃一十三分八十八釐八十八毫八十八絲八十八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三分一十三○九十三毫六十五絲四十五忽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面羃一十三分一十釐○九十三毫六十五絲四十五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二分三十七釐三十五毫九十三絲三十忽○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面羃一十二分三十七釐三十五毫九十三絲三十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一分六十七釐九十一毫一十六絲八十七忽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面羃一十一分六十七釐九十一毫一十六絲八十七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一分○二釐三十六毫一十八絲四十一忽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面羃一十一分○二釐三十六毫一十八絲四十一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一十分○四十釐○四十九毫一十絲○二十五忽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面羃一十分○四十釐○四十九毫一十絲○二十五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九分八十二釐○九毫二十七絲五十一絲為黄鍾置黄鍾正律面羃九分八十二釐○九毫二十七絲五十一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九分二十六釐九十七毫二十一絲二十忽○為大吕
  置大吕正律面羃九分二十六釐九十七毫二十一絲二十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八分七十四釐九十四毫五十一絲七十三忽為太蔟
  置太蔟正律面羃八分七十四釐九十四毫五十一絲七十三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八分二十五釐八十三毫八十二絲七十四忽為夾鍾
  置夹鍾正律面羃八分二十五釐八十三毫八十二絲七十四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七分七十九釐四十八毫七十五絲三十三忽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面羃七分七十九釐四十八毫七十五絲三十三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七分三十五釐七十三毫八十二絲五十九忽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面羃七分三十五釐七十三毫八十二絲五十九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六分九十四釐四十四毫四十四絲四十四忽為蕤賔
  置蕤賔正律面羃六分九十四釐四十四毫四十四絲四十四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六分五十五釐四十六毫八十二絲七十二忽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面羃六分五十五釐四十六毫八十二絲七十二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六分一十八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六十五忽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面羃六分一十八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六十五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分八十三釐九十五毫五十八絲四十三忽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面羃五分八十三釐九十五毫五十八絲四十三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分五十一釐一十八毫○九絲二十忽○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面羃五分五十一釐一十八毫○九絲二十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五分二十釐○二十四毫五十五絲一十二忽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面羃五分二十釐○二十四毫五十五絲一十二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分九十一釐○四毫六十三絲七十五忽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面羃四分九十一釐○四毫六十三絲七十五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分六十三釐四十八毫六十絲○六十忽○為大吕
  置大吕半律面羃四分六十三釐四十八毫六十絲○六十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分三十七釐四十七毫二十五絲八十六忽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面羃四分三十七釐四十七毫二十五絲八十六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四分一十二釐九十一毫九十一絲三十七毫為夹鍾
  置夹鍾半律面羃四分一十二釐九十一毫九十一毫三十七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分八十九釐七十四毫三十七絲六十六忽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面羃三分八十九釐七十四毫三十七絲六十六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分六十七釐八十六毫九十一絲二十九忽為仲吕
  置仲吕半律面羃三分六十七釐八十六毫九十一絲二十九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分四十七釐二十二毫二十二絲二十二忽為蕤賔
  置蕤賔半律面羃三分四十七釐二十二毫二十二絲二十二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分二十七釐七十三毫四十一絲三十六忽為林鍾
  置林鍾半律面羃三分二十七釐七十三毫四十一絲三十六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三分○九釐三十三毫九十八絲三十二忽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面羃三分○九釐三十三毫九十八絲三十二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二分九十一釐九十七毫七十九絲二十一忽為南吕
  置南吕半律面羃二分九十一釐九十七毫七十九絲二十一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二分七十五釐五十九毫○四絲六十忽○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面羃二分七十五釐五十九毫○四絲六十忽○為實以十億乗之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除之得二分六十釐○一十二毫二十七絲五十六忽為應鍾
  次求三十六律實積真數
  先置黄鍾倍律面羃全數一十九分六四一八五五○三二九五九六五為實以黄鍾倍律通長二尺乗之得三千九百二十八分三百七十一釐○○六毫五百九十一絲九百三十忽○是為實積就置所得為實依後項乗除之
  置黄鍾倍律實積三千九百二十八分三百七十一釐○○六毫五百九十一絲九百三十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三千四百九十九分七百八十釐○六百九十四毫一百五十二絲四百二十五忽為大吕
  置大吕倍律實積三千四百九十九分七百八十釐○六百九十四毫一百五十二絲四百二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三千一百一十七分九百五十釐○一百三十四毫一百九十二絲七百○二忽為太蔟
  置太蔟倍律實積三千一百一十七分九百五十釐○一百三十四毫一百九十二絲七百○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二除之得二千七百七十七分七百七十七釐七十七十七毫七百七十七絲七百七十忽為夹鍾
  置夹鍾倍律實積二千七百七十七分七百七十七釐七百七十七毫七百七十七絲七百七十七忽為實以十兆乗之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二千四百七十四分七百一十八釐六百六十一毫五百絲○○九百四十二忽為姑洗
  置姑洗倍律實積二千四百七十四分七百一十八釐六百六十一毫五百絲○○九百四十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百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二千二百○四分七百二十三釐六百八十三毫二百八十九絲一百六十五忽為仲吕
  置仲吕倍律實積二千二百○四分七百二十三釐六百八十三毫二百八十九絲一百六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千九百六十四分一百八十五釐五百○三毫二百九十五絲九百六十五忽為蕤賔
  置蕤賔倍律實積一千九百六十四分一百八十五分五百○三千三百九十五絲九百六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千七百四十九分八百九十釐○三百四十七毫○七十六絲二百一十二忽為林鍾
  置林鍾倍律實積一千七百四十九分八百九十釐○三百四十七毫○七十六絲二百一十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千五百五十八分九百七十五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三百五十一忽為夷則
  置夷則倍律實積一千五百五十八分九百七十五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三百五十一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千三百八十八分八百八十八釐八百八十八毫八百八十八絲八百八十八忽為南吕
  置南吕倍律實積一千三百八十八分八百八十八釐八百八十八毫八百八十八絲八百八十八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千二百三十七分三百五十九釐三百三十毫○七百五十絲○四百七十一忽為無射
  置無射倍律實積一千二百三十七分三百五十九釐三十三毫毫○七百五十絲○四百七十一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千一百○二分三百六十一釐八百四十一毫六百四十四絲五百八十二忽為應鍾
  置應鍾倍律實積一千一百○二分三百六十一釐八百四十一毫六百四十四絲五百八十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一毫六百四十七絲九百八十二忽為黄鍾
  置黄鍾正律實積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一毫六百四十七絲九百八十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八百七十四分九百四十五釐一百七十三毫五百三十八絲一百○六忽為大呂
  置大呂正律實積八百七十四分九百四十五釐一百七十三毫五百三十八絲一百○六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七百七十九分四百八十七釐五百三十三毫五百四十八絲一百七十五忽為大簇
  置太簇正律實積七百七十九分四百八十七釐五百三十三毫五百四十八絲一百七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六百九十四分四百四十四釐四百四十四毫四百四十四絲四百四十四毫為夾鍾
  置夾鍾正律實積六百九十四分四百四十四釐四百四十四毫四百四十四絲四百四十四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百之得六百一十八分六百七十九釐六百六十五毫三百七十五絲二百三十五忽為姑洗
  置姑洗正律實積六百一十八分六百七十九釐六百六十五毫三百七十五絲二百三十五忽為十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五百五十一分一百八十釐○九百二十毫○八百三十二絲二百九十一忽為仲吕
  置仲吕正律實積五百五十一分一百八十釐○九百二十毫○八百二十二絲二百九十一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四百九十一分○四十六釐三百七十五毫八百二十三絲九百九十一忽為蕤賔
  置蕤賔正律實積四百九十一分○四十六釐三百七十五毫八百二十三絲九百九十一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十○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四百三十七分四百七十二釐五百八十六毫七百六十九絲○五十三忽為林鍾
  置林鍾正律實積四百三十七分四百七十二釐五百八十六毫七百六十九絲○五十三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三百八十九分七百四十三釐七百六十六毫七百七十四絲○八十七忽為夷則
  置夷則正律實積三百八十九分七百四十三釐七百六十六毫七百七十四絲○八十七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三百四十七分二百二十二釐二百二十二毫二百二十二絲二百二十二忽為南吕
  置南吕正律實積三百四十七分二百二十二釐二百二十二毫二百二十二絲二百二十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三百○九分三百三十九釐八百三十二毫六百八十七絲六百一十七忽為無射
  置無射正律實積三百○九分三百三十九釐八百三十二毫六百八十七絲六百一十七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二百七十五分五百九十釐○四百六十毫○四百一十一絲一百四十五忽為應鍾
  置應鍾正律實積二百七十五分五百九十釐○四百六十毫○四百一十一絲一百四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二百四十五分五百二十三釐一百八十七毫九百一十一絲九百九十五忽為黄鍾
  置黄鍾半律實積二百四十五分五百二十三釐一百八十七毫九百一十一絲九百九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二百一十八分七百三十六釐二百九十三毫三百八十四絲五百二十六忽為大呂
  置大呂半律實積二百一十八分七百三十六釐二百九十三毫三百八十四絲五百二十六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百九十四分八百七十一釐八百八十三毫三百八十七絲○四十三忽為太蔟
  置太蔟半律實積一百九十四分八百七十一釐八百八十三毫三百八十七絲○四十三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百七十三分六百一十一釐一百一十一毫一百一十一絲一百一十一忽為夾鍾
  置夾鍾半律實積一百七十三分六百一十一釐一百一十一毫一百一十一絲一百一十一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百五十四分六百六十九釐九百一十六毫三百四十三絲八百○八忽為姑洗
  置姑洗半律實積一百五十四分六百六十九釐九百一才六毫三百四十三絲八百○八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百三十七分七百九十五釐二百三十毫○二百○五絲五百七十二忽為仲呂
  置仲呂半律實積一百三十七分七百九十五釐二百三十毫○二百○五絲五百七十二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百二十二分七百六十一釐五百九十三毫九百五十五絲九百九十七忽為蕤賔
  置蕤賔半律實積一百二十二分七百六十一釐五百九十三毫九百五十五絲九百九十七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一百○九分三百六十八釐一百四十六毫六百九十二絲二百六十三忽為林鍾
  置林鍾半律實積一百○九分三百六十八釐一百四十六毫六百九十二絲二百六十三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九十七分四百三十五釐九百四十一毫六百九十三絲五百二十一忽為夷則
  置夷則半律實積九十七分四百三十五釐九百四十一毫六百九十三絲五百二十一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八十六分八百○五釐五百五十五毫五百五十五絲五百五十五忽為南呂
  置南吕半律實積八十六分八百○五釐五百五十五毫五百五十五絲五百五十五忽為實以十兆乗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七十七八分三百三十四釐九百五十八毫一百七十一絲九百○四忽為無射
  置無射半律實積七十七分三百三十四釐九百五十八毫一百七十一絲九百○四忽為實以十兆乘之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九十六萬七千二百九十八除之得六十八分八百九十七釐六百一十五毫一百○二絲七百八十六忽為應鍾
  新法倍正半律通長周徑羃積筭率立成
  倍律通長黄鍾二○○○○○○○○○○○○○○○○○大呂一八八七七四八六二五三六三三八六九九太蔟一七八一七九七四三六二八○六七八六○夾鍾一六八一七九二八三○五○七四二九○八姑洗一五八七四○一○五一九六八一九九四七仲呂一四九八三○七○七六八七六六八一四九蕤賔一四一四二一三五六二三七三○九五五四林鍾一三三四八三九八五四一七○○三四三六夷則一二五九九二一○四九八九四八七三一六南呂一一八九二○七一一五○○二七二一○六無射一一二二四六二○四八三○九三七二九八
  應鍾一○五九四六三○九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
  正律通長黄鍾一○○○○○○○○○○○○○○○○○大呂○九四三八七四三一二六八一六九三四九太簇○八九○八九八七一八一四○三三九三○夾鍾○八四○八九六四一五二五三七一四五四姑洗○七九三七○○五二五九八四○九九七三仲呂○七四九一五三五三八四三八三四○七四蕤賔○七○七一○六七八一二八六五四七五二林鍾○六六七四一九九二七○八五○一七一八夷則○六二九九六○五二四九四七四三六五八南呂○五九四六○三五五七五○一三六○五三無射○五六一二三一○二四一五四六八六四九應鍾○五二九七三一五四七一七九六四七六三
  半律通長黄鍾○五○○○○○○○○○○○○○○○○大呂○四七一九三七一五六三四○八四六七四太簇○四四五四四九三五九○七○一六九六五夾鍾○四二○四四八二○七六二六八五七二七姑洗○三九六八五○二六二九九二○四九八六仲呂○三七四五七六七六九二一九一七○三七蕤賔○三五三五五三三九○五九三二七三七六林鍾○三三三七○九九六三五四二五○八五九夷則○三一四九八○二六二四七三七一八二九南呂○二九七三一七七八七五五○六八○二六無射○二八○六一五五一二○七七三四三二四應鍾○二六四八六五七七三五八九八二三八一
  倍律外周黄鍾○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大呂○二一五八九五九八六九二三○二三五二太蔟○二○九七四九八四七二六二五九八五五夾鍾○二○三七七八六七六二六七七○四七一姑洗○一九七九七七四九二九二○○七五四○仲呂○一九二三四一四五八○○一三六五一一蕤賔○一八六八六五八七○○五六三八一○○林鍾○一八一五四六一六一四七一二三三三一
  夷則○一七六三七七八九四六六三一三三二七南呂○一七一三五六七五八三七八六六○○九無射○一六六四七八五六四○九七四○九○五應鍾○一六一七三九二四二五三八○二○八一
  倍律内周黄鍾○一五七一三四八四○二六三六七七二二與正律外周同大呂○一五一六六一五一六三八四二三二一二太蔟○一四八三一五五三九三五二二二六○四夾鍾○一四四○九三二八三八五○一一二一八姑洗○一三九九九一二二七七六六○九七○一仲呂○一三六○五九四九二五六○七二八八○蕤賔○一三二一三四一三二八八九一九一二二林鍾○一二八三七二五二一八七四六九七○○夷則○一二四七一八○○五三六七七○八一○南呂○一二一一六七五二五八五一六九五二九無射○一一七七一八一二丆五九五四七七二五應鍾○一一四三六六九一五一八二六一○二二
  正律内周黄鍾○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與半律外周同大呂○一○七九四七九九三四六一五一一七六太蔟○一○四八七四九二三六三一二九九二七夾鍾○一○一八八九三三八一三三八五二三五姑洗○九八九八八七四六四六○○三七七七○仲呂○○九六一七○七二九○○○六八二五五蕤賔○○九三四三二九三五○二八一九○五○林鍾○○九○七七三○八○七三五六一六六五夷則○○八八一八八九四三七三一五六六六三南呂○○八五六七八三七九一八九三三○○四無射○○八三二三九二八二○四八七○四五二應鍾○○八○八六九六二一二六九○一○四○
  半律内周黄鍾○○七八五六七四二○一三一八三八六一大呂○○七六三三○七五八一九二一一六○六太蔟○○七四一五七七六九六七六一一三○二夾鍾○○七二○四六六四一九二五○五六○九姑洗○○六九九九五六一三八八三○四八五○仲呂○○六八○二九七四六二八○三六四四○蕤賔○○六六○六七○六一九四四五九五六一林鍾○○六四一八六二六○九三七四六二八○夷則○○六二三五九○○二六八三八五四○五南呂○○六○五八三七六二九二五八四七六四無射○○五八八五九○六○七九七七三八六二應鍾○○五七一八三四五七五九一三○五一一
  倍律外徑黄鍾○○七○七一○六七八一一八六五四七五大呂○○六八六九七六八二三七二九○四四五太蔟○○六六七四一九九二七○八五○一七一夾鍾○○六四八四一九七七七三二五五○四八姑洗○○六二九九六○五二四九四七四三六五仲呂○○六一二○二六七七一六五二三二七六蕤賔○○五九四六○三五五七五○一三六○五
  林鍾○五七七七六七六三四八四三六一三六五夷則○○五六一三三一○二四一五四六八六四南呂○○五四五二五三八六六三三二六二八八無射○○五二九七三一五四七一七九六四七六應鍾○○五一四六五一一一八三二一七四六○
  倍律内徑黄鍾○○五○○○○○○○○○○○○○○○與正律外徑同大呂○○四八五七六五九七○五七六八○二九太蔟○○四七一九三七一五六三四○八四六七夾鍾○○四五八五○二○二一六○二三三五六姑洗○○四四五四四九三五九○七○一六九六仲呂○○四三二七六八二八○五○三○七一八蕤賔○○四二○四四八二○七六二六八五七二林鍾○○四○八四七八八六三三一○二七四九夷則○○三九六八五○二六二九九二○四九八南呂○○三八五五五二七○六三五一九八五二無射○○三七四五七六七六九二一九一七○三
  應鍾○○三六三九一三二九五七一○五四六八
  正律内徑黄鍾○○三五三五五三三九○五九三二七三七與半律外徑同大呂○○三四三四八八四一一八六四五二二二太蔟○○三三三七○九九六三五四二五○八五夾鍾○○三二四二○九八八八六六二七五二四姑洗○○三一四九八○六二二四七三七一八二仲呂○○三○六○一三三八五八二六一六三八蕤賔○○二九七三○一七七八七五○六八○二林鍾○○二八八八三八一七四二一八○六八二夷則○○二八○六一五五一二○七七三四三二南呂○○二七二六二六九三三一六六三一四四無射○○二六四八六五七七三五八九八二三八應鍾○○二五七三二五五五九一六○八七三○
  半律内徑黄鍾○○二五○○○○○○○○○○○○○○大呂○○二四二八八二九八五二八八四○一四太蔟○○二三五九六八五七八一七○四二三三夾鍾○○二二九二五一○一○八○一一六七八姑洗○○二二二七二四六七九五三五○八四八仲呂○○二一六三八四一四○二五一五三五七蕤賔○○二一○二二四一○八三一三四二八六林鍾○○二○四二三九四三一六五五一三七四夷則○○一九八四二五一三一四九六○二四九南呂○○一九二七七六三五三一七五九九二六無射○○一八七二八八三八四六○九五八五一應鍾○○一八一九五六六四七八五五二七三四
  倍律面羃黄鍾○一一九六四一八五五○三二九五九六三大呂○一八五三九四四二四一九○二八二五五太蔟○一七四九八九○三四七○七六二一二七夾鍾○一六五一六七六五四八六一四八九○三姑洗○一五五八九七五○六七○九六三五一三仲呂○一四七一四七六五一九九四三四六五六蕤賔○一三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
  林鍾○一三一○九三六五四五三九一二四○九夷則○一二三七三五九三三○七五○四七一二南吕○一一六七九一一六八七八五二三八一三無射○一一○二三六一八四一六四四五八二九應鍾○一○四○四九一○二五六○八八○六五
  正律面羃黄鍾○○九八二○九二七五一六四七九八二六大吕○○九二六九七二一二○九五一四一二七太簇○○八七四九四五一七三五三八一○六三夾鍾○○八二五八三八二七四三○七四四五一姑洗○○七七九四八七五三三五四八一七五六仲呂○○七三五七三八二五九九七一七三二八蕤賔○○六九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林鍾○○六五五四六八二七二六九五六二○四夷則○○六一八六七九六六五三七五二三五六南吕○○五八三九五五八四三九二六一九○六無射○○五五一一八○九二○八二二二九一四應鍾○○五二○二四五五一二八○四四○三二
  半律面羃黄鍾○○四九一○四六三四八六○六九九一三大吕○○四六三四八六○六○四七五七○六三太簇○○四三七四七二五八六七六九○五三一夾鍾○○四一二九一九一三七一五三七二二五姑洗○○三八九七四三七六六七四○八七八八仲呂○○三六七八六九一二九九八五八六六四蕤賔○○三四七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林鍾○○三二七七三四一三六三四七八一○二夷則○○三○九三三九八三二六八七六一七八南呂○○二九一九七七九二一九六三○九五三無射○○二七五五九○四六○四一一一四五七應鍾○○二六○一二二七五六四○二二○一六
  倍律實積黄鍾三九二八三七一○○六五九一九三○六九大呂三四九九七八○六九四一五二四二五四五太簇三一一七九五○一三四一九二七○二七二夾鍾二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姑洗二四七四七一八六六一五○○九四二五一仲呂二二○四七二三六八三二八九一六五九三蕤賔一九六四一八五五○三二九五九六五三四林鍾一七四九八九○三四七○七六二一二七二夷則一五五八九七五○六七○九六三五一三六南呂一三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無射一二三七三五九三三○七五○四七一二五應鍾一一○二三六一八四一六四四五八二九六
  正律實積黄鍾○九八二○九三七五一六四七九八二六七大呂○八七四九四五一七三五三八一○六三六太簇○七七九四八七五三三五四八一七五六八夾鍾○六九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姑洗○六一八六七九六六五三七五二三五六二仲呂○五五一一八○九二○八二二二九一四八蕤賔○四九一○四六三七五八二三九九一三三林鍾○四三七四七二五八六七六九○五三一八夷則○三八九七四三七六六七七四○八七八四南呂○三四七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無射○三○九三三九八三二六八七六一七八一應鍾○二七五五九○四六○四一一一四五七四
  半律實積黄鍾○二四五五二三一八七九一一九九五六六大呂○二一八七三六二九三三八四五二六五九太簇○一九四八七一八八三三八七○四三九二
  夾鍾○一七三六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姑洗○一五四六六九九一六三四三八○八九○仲呂○一三七七九五二三○二○五五七二八七蕤賔○一二二七六一五九三九五五九九七八三林鍾○一○九三六八一四六六九二二六三二九夷則○○九七四三五九四一六九三五二一九六南呂○○八六八○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五無射○○七七三三四九五八一七一九○四四五應鍾○○六八八九七六一五一○二七八六四三立成圖校正筭筭術所用而非造律之所用也學筭之士留心於此可也若造律則不必留心於此但依樂器圖様篇中所載通長及内外徑之數足矣










  樂律全書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四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
  新舊法參校第六
  古人筭律有四種法其一以黄鍾為十寸每寸十分共計百分其二以黄鍾為九寸每寸十分共計九十分其三以黄鍾為八寸一分不作九寸其四以黄鍾為九寸每寸九分共計八十一分
  其一出太史公律書生鍾分
  謹按生鍾分者三分損益之舊法也一切算術皆取法於河圖雒書河圖十位天地之體數也雒書九位天地之用數也是故𮅕律之術或有約十而為九者著其用也或有約九而為十者存其體也下文約十為九此章約九為十先儒蓋未達誤以九解之恐非古人立法初意若以十解之尤簡易妙絶
  子一分分字去聲每條大經分字皆同
  子即黄鍾也一分者總為一叚也即是夏尺之一尺也命黄鍾為一尺故曰一分前漢書叙傳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産氣黄鍾造計秒忽律厯志曰太極元氣函三為一行於十二辰始動於子又曰算法用竹徑一分象黄鍾之一此皆古人命黄鍾為一尺之明證也
  丑三分二
  丑指林鍾其長乃一尺中三分之二𮅕法置一尺為實以二乘之以三除之得林鍾正律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纖
  寅九分八
  寅即太蔟其長乃一尺中九分之八𮅕法置一尺為實以八乘之以九除之得太蔟正律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八微八纖下文放此故不細解
  卯二十七分一十六
  卯指南吕依法乘除得南吕正律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九絲二忽五微九纖
  辰八十一分六十四
  辰即姑洗依法乘除得姑洗正律長七寸九分○一毫二絲三忽四微五纖
  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
  已指應鍾依法乘除得應鍾正律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四絲八忽九微七纖
  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
  午即蕤賔依法乘除得蕤賔正律長七寸○二釐三毫三絲一忽九微六纖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
  未指大吕依法乘除得大吕半律長四寸六分八釐二毫二絲一忽三微○求正律則倍之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
  申即夷則依法乘除得夷則正律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九絲五忽○七纖
  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
  酉指夾鍾依法乘除得夾鍾半律長四寸一分六釐一毫九絲六忽七微一纖求正律則倍之
  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戌即無射依法乘除得無射正律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九微五纖
  亥一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亥指仲吕依法乘除得仲吕半律長三寸六分九釐九毫五絲二忽六微三纖求正律則倍之
  陽律即本位故曰即某隂吕指其衝故曰指某未酉亥三位所得加一倍是皆舊説而學者須知也按此法歴代律家蓋多錯解先何瑭始發明之古人四法中宜以此為首元元本本數始於一故也
  其一上文已見茲不復載但載乘除所得之數謂之舊法與新法並載之參校同異云耳
  舊法黄鍾長十寸整一百分   新法十寸整一百分
  林鍾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有竒 六寸六分七釐四毫有竒太蔟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有竒 八寸九分○八毫有竒南吕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有竒 五寸九分四釐六毫有竒姑洗長七寸九分○一毫有竒  七寸九分三釐七毫有竒應鍾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有竒 五寸二分九釐七毫有竒蕤賔長七寸○二釐三毫有竒  七寸○七釐一毫有竒大吕長九寸三分六釐四毫有竒 九寸四分三釐八毫有竒夷則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有竒 六寸二分九釐九毫有竒夾鍾長八寸三分二釐三毫有竒 八寸四分○八毫有竒無射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有竒 五寸六分一釐二毫有竒仲吕長七寸三分九釐九毫有竒 七寸四分九釐一毫有竒
  其二出京房律準及後漢志
  舊法黄鍾長九寸每寸十分餘律放此  新法九寸每寸十分整九十分
  林鍾長六寸      六寸○六毫有竒
  太蔟長八寸      八寸○一釐八毫有竒
  南吕長五寸三分小分三强 五寸三分五釐一毫有竒姑洗長七寸一分小分一微强 七寸一分四釐三毫有竒應鍾長四寸七分小分四微强 四寸七分六釐七毫有竒蕤賔長六寸三分小分二微强 六寸三分六釐三毫有竒
  大呂長八寸四分小分三弱 八寸四分九釐四毫有竒夷則長五寸六分小分二弱 五寸六分六釐九毫有竒夾鍾長七寸四分小分九微弱 七寸五寸六釐八毫有竒無射長四寸九分小分九强 五寸○五釐一毫有竒仲吕長六寸六分小分六弱 六寸七分四釐二毫有竒
  其三出淮南子及晉書宋書
  舊法黄鍾之數八十一或云八寸十分一新法八寸一分整八十一分林鍾之數五十四或云五寸十分四 五寸四分○六毫有竒太蔟之數七十二或云七寸十分二  七寸二分一釐六毫有竒南吕之數四十八或云四寸十分八  四寸八分一釐六毫有竒姑洗之數六十四或云六寸十分四 六寸四分二釐八毫有竒應鍾之數四十三晉書作二誤宋書作三是 四寸二分九釐○有竒蕤賔之數五十七晉宋皆作七蔡氏作六誤 五寸七分二釐七毫有竒
  大吕之數七十六     七寸六分四釐五毫有竒
  夷則之數五十一晉書有一字宋書脱一字 五寸一分○二毫有竒夾鍾之數六十八晉書作八是宋書作七誤 六寸八分一釐一毫有竒
  無射之數四十五    四寸五分四釐五毫有竒
  仲呂之數六十     六寸○六釐八毫有竒
  上層十二律皆古人舊率所謂三分損益者也下層十二律則新造密率不用三分損益者也凡𮅕法歸除有不盡之數然人目力所察至毫而止絲忽雖有數非目所及也是故此條得毫而止毫下細數但曰有竒其詳則載諸第一卷中矣
  論曰累黍造尺不過三法皆自古有之矣曰橫黍者一黍之廣為一分也曰縦黍者一黍之長為一分也曰斜黍者非縦非横而首尾相銜也黄鍾之律其長以横黍言之則為一百分太史公所謂子一分去聲是也以縦黍言之則為八十一分平聲淮南子所謂其數八十一是也以斜黍言之則為九十分前後漢志所謂九寸是也今人宗九寸不宗餘法者惑於漢志之偏見也茍能變通而不惑於一偏則縦横斜黍皆合黄鍾矣
  三黍四律古今同異考
  古法下生者三分減一三分減一則為二也故用二因三歸上生者三分添一三分添一則為四也故用四因三歸
  别法下生者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上生者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所得與古同而𮅕術不同
  横黍百分律依舊法𮅕
  黄鍾長十寸
  舊法置黄鍾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林鍾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纖有奇舊法置林鍾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太蔟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八微八纖有竒舊法置太蔟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南吕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南吕
  南吕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九絲二忽五微九纖有竒舊法置南吕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姑洗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九分○一毫二絲三忽四微五纖有竒舊法置姑洗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應鍾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應鍾
  應鍾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四絲八忽九微七纖有竒舊法置應鍾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蕤賔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蕤賔
  蕤賔長七寸○二釐三毫三絲一忽九微六纖有竒舊法置蕤賔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大吕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大吕
  大吕長九寸三分六釐四毫四絲二忽六微一纖有奇舊法置大吕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夷則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夷則
  夷則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九絲五忽○七纖有竒舊法置夷則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夾鍾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夾鍾
  夾鍾長八寸三分二釐三毫九絲三忽四微三纖有奇舊法置夾鍾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無射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無射
  無射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九微五纖有奇舊法置無射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仲吕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仲吕
  仲吕長七寸三分九釐九毫○五忽二微七纖有竒舊法置仲吕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黄鍾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黄鍾
  黄鍾長九寸八分六釐五毫四絲○三微六纖有竒比黄鍾正律少一分三釐四毫五絲九忽六微三纖有竒
  斜黍九十分律依舊法算
  黄鍾長九寸
  舊法置黄鐘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林鍾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林鍾
  林鍾長六寸
  舊法置林鍾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太蔟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太蔟
  太蔟長八寸
  舊法置太蔟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南吕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南吕
  南吕長五寸三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三微三纖有竒舊法置南吕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姑洗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姑洗
  姑洗長七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纖有竒舊法置姑洗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應鍾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應鍾
  應鍾長四寸七分四釐○七絲四忽○七纖有竒舊法置應鍾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蕤賔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蕤賔
  蕤賔長六寸三分二釐○九絲八忽七微六纖有竒舊法置蕤賔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大吕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大吕
  大吕長八寸四分二釐七毫九絲八忽三微五纖有竒舊法置大吕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夷則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夷則
  夷則長五寸六分一釐八毫六絲五忽五微六纖有竒舊法置夷則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夾鍾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夾鍾
  夾鍾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四忽○九纖有竒舊法置夾鍾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無射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無射
  無射長四寸九分九釐四毫三絲六忽○六纖有竒舊法置無射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仲吕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仲吕
  仲吕長六寸六分五釐九毫一絲四忽七微四纖有竒舊法置仲吕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黄鍾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黄鍾
  黄鍾長八寸八分七釐八毫八絲六忽三微三纖有竒比黄鍾正律少一分二釐一毫一絲三忽六微六纖有竒
  縦黍八十一分律依舊法算不作九十
  此法有二出史記律書者是三分損益法出淮南子書者非三分損益法故律數頗不同今並載之
  其一出史記律書
  原文誤字朱熹蔡元定皆辨之已詳茲不復載但載乘除所得之數
  黄鍾長八寸一分
  舊法置黄鍾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林鍾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林鍾
  林鍾長五寸四分
  舊法置林鍾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太蔟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太蔟
  太蔟長七寸二分
  舊法置太蔟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南吕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南吕
  南吕長四寸八分
  舊法置南吕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姑洗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姑洗
  姑洗長六寸四分
  舊法置姑洗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應鍾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應鍾
  應鍾長四寸二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纖有竒舊法置應鍾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蕤賔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蕤賔
  蕤賔長五寸六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八微八纖有竒舊法置蕤賔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大吕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大吕
  大吕長七寸五分八釐五毫一絲八忽五微一纖有竒舊法置大吕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夷則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夷則
  夷則長五寸○五釐六毫七絲九忽○一纖有竒舊法置夷則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夾鍾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夾鍾
  夾鍾長六寸七分四釐二毫三絲八忽六微八纖有竒舊法置夾鍾為實下生者二因三歸得無射
  别法以五十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無射
  無射長四寸四分九釐四毫九絲二忽四微五纖有奇舊法置無射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仲吕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仲吕
  仲吕長五寸九分九釐三毫二絲三忽二微七纖有竒舊法置仲吕為實上生者四因三歸得黄鍾
  别法以一百乘之七十五除之亦得黄鍾
  黄鍾長七寸九分九釐○九絲七忽六微九纖有竒比黄鍾正律少一分○九毫○二忽三微○有竒
  其二出淮南子書
  晉宋二志及蔡元定所引互有誤字上文已辨之茲不載
  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
  舊法置八十一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四萬○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四分為林鍾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
  舊法置五十四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七十二分為太蔟餘數在半分以下棄之不用
  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
  舊法置七十二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萬六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八分為南吕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南吕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
  舊法置四十八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四萬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四分為姑洗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
  舊法置六十四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萬二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二分餘數在半分已上収之作四十三分為應鍾
  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賔
  舊法置四十三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四萬三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七分為蕤賔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蕤賔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
  舊法置五十七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七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七十六分為大吕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大吕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
  舊法置七十六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萬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分餘數在半分已上収之作五十一分為夷則
  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
  舊法置五十一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一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八分為夾鍾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
  舊法置六十八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萬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五分為無射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
  舊法置四十五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四萬五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分為仲吕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仲吕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
  舊法以為極不生者言不復上生黄鍾也
  論曰三分損益往而不返其𡚁蓋由七五為法法太過而實不及也史記漢書所載律皆三分損益惟淮南子及晉宋書所載此法獨非三分損益蓋與新法頗同其所不同者仲吕不復生黄鍾耳是知新法非自古所未有疑古有之失其傳也若夫半已上収之半已下棄之此理律厯家所共曉故不論焉
  其四出後漢志註引禮運古註
  後漢志註引禮運古註曰宮數八十一黄鍾長九寸九九八十一也三分宮去一生徵徵數五十四林鍾長六寸六九五十四也三分徵益一生商商數七十二太蔟長八寸八九七十二也三分商去一生羽羽數四十八南吕長五寸三分寸之一五九四十五又三分寸之一為四十八也三分羽益一生角角數六十四姑洗長七寸九分寸之一七九六十三又九分寸之一為六十四也三分角去一生變宫三分變宫益一生變徵自此已後則隨月而變所謂還相為宫臣按右一節乃九分為寸之舊法也語簡義精為律學之𭃄要然今本十三經禮記註疏中無此文不可考也朱熹蔡元定皆宗九分為寸之法而不引此為證蓋未之詳考耳
  縱黍八十一分律依舊法算命作九寸
  此法有二出周禮註疏者係漢鄭氏算法出性理大全者係宋蔡氏算法二家律實同而算法不同
  其一出周禮註疏
  鄭康成宗劉歆班固之説以六陽律配乾六爻以六隂吕配坤六爻故謂黄鍾為初九林鍾為初六太蔟為九二南吕為六二之𩔖同位象夫妻指初九之與初六也異位象母子指初六之與九二也此係穿鑿今皆不取祗取其算法云
  黄鍾長九寸每寸九分餘律放此
  舊法置黄鍾長九寸為實下生者二因得十八寸三歸得六寸為林鍾
  林鍾長六寸
  舊法置林鍾長六寸為實上生者四因得二十四寸三歸得八寸為太蔟
  太蔟長八寸
  舊法置太蔟長八寸為實下生者二因得十六寸三歸得五寸而餘一命作三分寸之一為南吕
  南吕長五寸三分寸之一
  舊法置南吕長五寸以分母三通之得十五寸納分子之一共得十六寸上生者四因得六十四寸為實三因分母三得九為法除之得七寸而餘一命作九分寸之一為姑洗
  姑洗長七寸九分寸之一
  舊法置姑洗長七寸以分母九通之得六十三寸納分子之一共得六十四寸下生者二因得一百二十八寸為實三因分母九得二十七為法除之得四寸而餘二十命作二十七分寸之二十為應鍾
  應鍾長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舊法置應鍾長四寸以分母二十七通之得一百○八寸納分子之二十共得一百二十八寸上生者四因得五百一十二寸為實三因分母二十七得八十一為法除之得六寸而餘二十六命作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為蕤賔
  蕤賔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
  舊法置蕤賔長六寸以分母八十一通之得四百八十六寸納分子之二十六共得五百一十二寸上生者四因得二千○四十八寸為實三因分母八十一得二百四十三為法除之得八寸而餘一百○四命作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為大吕
  大吕長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
  舊法置大呂長八寸以分母二百四十三通之得一千九百四十四寸納分子之一百○四共得二千○四十八寸下生者二因得四千○九十六寸為實三因分母二百四十三得七百二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寸而餘四百五十一命作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為夷則
  夷則長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
  舊法置夷則長五寸以分母七百二十九通之得三千六百四十五寸納分子之四百五十一共得四千○九十六寸上生者四因得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寸為實三因分母七百二十九得二千一百八十七為法除之得七寸而餘一千○七十五命作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七十五為夾鍾
  夾鍾長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七十五舊法置夾鍾長七寸以分母二千一百八十七通之得一萬五千三百○九寸納分子之一千○七十五共得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寸下生者二因得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寸為實三因分母二千一百八十七得六千五百六十一為法除之得四寸而餘六千五百二十四命作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為無射
  無射長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舊法置無射長四寸以分母六千五百六十一通之得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寸納分子之六千五百二十四共得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寸上生者四因得十三萬一千○七十二寸為實三因分母六千五百六十一得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為法除之得六寸而餘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四命作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八刀寸之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四為仲吕
  仲吕長六寸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一萬二千舊法置仲吕長六寸以分母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通之得十一萬八千○九十八寸納分子之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四共得十三萬一千○七十二寸上生者四因得五十二萬四千二百八十八寸為實三因分母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得五萬九千○四十九寸為法除之得八寸而餘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六命作五萬九千○四十九分寸之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六為黄鍾
  黄鍾長八寸五萬九千○四十九分寸之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六比黄鍾正律少五萬九千○四十九分寸之七千一百五十三
  已上諸律出於周禮註疏漢鄭康成之算術也
  其二出性理大全
  古法與蔡元定算法不同是故名為别法法雖不同而算出之數則同焉今並列之以便參考
  黄鍾長九寸
  舊法置黄鍾之率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九寸
  别法置黄鍾長一尺為實九因一遍退位命作九寸
  林鍾長六寸
  舊法置林鍾之率十一萬八千○九十八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六寸
  别法置林鍾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纖為實九因一遍命作六寸
  太蔟長八寸
  舊法置太蔟之率十五萬七千四百六十四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八寸
  别法置太蔟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八微八纖為實九因一遍命作八寸
  南吕長五寸三分
  舊法置南吕之率十萬○四千九百七十六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五寸餘六千五百六十一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三分共得五寸三分
  别法置南呂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九絲二忽五微九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五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三分共得五寸三分
  姑洗長七寸一分
  舊法置姑洗之率十三萬九千九百六十八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七寸餘二千一百八十七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一分共得七寸一分
  别法置姑洗長七寸九分○一毫二絲三忽四微五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七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一分共得七寸一分
  應鍾長四寸六分六釐
  舊法置應鍾之率九萬三千三百一十二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四寸餘一萬四千五百八十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六分餘一千四百五十八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六釐共得四寸六分六釐
  别法置應鍾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四絲八忽九微七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四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六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住得六釐共得四寸六分六釐
  蕤賔長六寸二分八釐
  舊法置蕤賔之率十二萬四千四百一十六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六寸餘六千三百一十八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二分餘一千九百四十四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八釐共得六寸二分八釐
  别法置蕤賔長七寸○二釐三毫三絲一忽九微六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六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二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住得八釐共得六寸二分八釐
  大吕長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舊法置大吕之率十六萬五千八百八十八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八寸餘八千四百二十四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三分餘一千八百六十三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七釐餘一百六十二為實以毫法二十七除之得六毫共得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别法置大吕長九寸三分六釐四毫四絲二忽六微一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八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三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住得七釐又九因一遍至毫位住得六毫共得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夷則長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舊法置夷則之率十一萬○五百九十二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五寸餘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七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五分餘一千二百四十二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五釐餘二十七為實以毫法二十七除之得一毫共得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别法置夷則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九絲五忽○七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五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五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住得五釐又九因一遍至毫位住得一毫共得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夾鍾長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絲
  舊法置夾鍾之率十四萬七千四百五十六為貴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七寸餘九千六百七十五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四分餘九百二十七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三釐餘一百九十八為實以毫法二十七除之得七毫餘九為實以絲法三除之得三絲共得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絲
  别法置夾鍾長八寸三分二釐三毫九絲三忽四微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七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四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位得三釐又九因一遍至毫位住得七毫又九因一遍至絲位住得三絲共得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絲
  無射長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
  舊法置無射之率九萬八千三百○四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四寸餘一萬九千五百七十二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八分餘二千○七十六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八釐餘一百三十二為實以毫法二十七除之得四毫餘二十四為實以絲法三除之得八絲共得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
  别法置無射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九微五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四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八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住得八釐又九因一遍至毫位住得四毫又九因一遍至絲位住得八絲共得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
  仲吕長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
  舊法置仲吕之率十三萬一千○七十二為實以寸法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除之得六寸餘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四為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除之得五分餘二千○三十九為實以釐法二百四十三除之得八釐餘九十五為實以毫法二十七除之得三毫餘十四為實以絲法三除之得四絲餘二不盡共得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餘二不盡
  别法置仲吕長七寸三分九釐九毫○五忽二微七纖為實九因一遍至寸位住得六寸又九因一遍至分位住得五分又九因一遍至釐位住得八釐又九因一遍至毫位住得三毫又九因一遍至絲位住得四絲又九因一遍至忽位住得六忽共得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
  已上諸律出於性理大全宋蔡元定之算法也
  論曰古人算律之妙二種而已一以縦黍之長為分九分為寸九寸為黄鍾凡八十一分取象雒書之九自相乘之數焉此淮南子之所載也一以横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黄鍾凡一百分取象河圖之十自相乘之數焉此太史公之所記也二術雖異其律則同蓋縱黍之八十一分適當横黍之一百分耳本無九十分為黄鍾者也至於劉歆班固乃以九十分為黄鍾推原其誤蓋自京房始也房時去古未逺明知古法九分為寸以其布算頗煩初學難曉乃變九而為十恐人不曉其意故云不盈寸者十之所得為分此創始之辭也至歆則又以九分乘九十分得八百一十分命為黄鐘積實欲牽合於黄鍾一龠之數夫古厯法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之四百九十九為朔餘算法除之得五十三刻有奇洛下閎以八十一分之四十三為朔餘算法除之亦得五十三刻有奇若以八百一十為法除之止得五刻有竒不滿朔餘之數是閎厯以八十一分為法取象黄鍾一龠之長非謂積實也則黄鍾决無長九十分積八百一十分之理矣淮南子太史公洛下閎此三人前漢律厯之學無出其右者皆謂黄鍾九寸即是八十一分世儒不信何也朱熹蔡元定始能表章九分為寸之法有功律學亦多但未勘破王莽劉歆班固之謬是猶有遺憾焉











  樂律全書卷四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五
  明 朱載堉 撰
  律呂精義内篇五
  新舊律試驗第七
  或問新律舊律其同異易知也孰真孰偽斯難知也荅曰試驗則易知耳試驗之法有二其一累黍造尺依尺造律吹之試驗其二吹笙定琴用琴定瑟彈之試驗造尺見審度篇定琴見旋宫篇所謂依尺造律者多採金門山竹擇天生合式者為律最佳
  金門山亦名律管山今屬河南府永寧縣地雖産竹其大竹不堪用惟用小竹長節者耳節短而不圓兩端不匀者亦不堪也甜竹最佳而長節者尤為難得選得天生律管内外周徑自然合式可珍可貴然須先有定式而後知其合否
  如無則擇厚竹内外修治使合式亦可也
  苦竹俗呼為觀音竹此竹節長而厚内外皆可修治假如黄鍾外徑五分内徑三分五釐竹之厚者外徑五分强内徑三分五釐弱則内外皆有餘斯可以修治也若外徑在五分已下而内徑在三分五釐已上則内外皆不足斯不可修治也餘律放此新採濕竹待極乾乃造濕造則不佳
  治法外用方錯内用圓錯各依後項開列内外徑而治之竹匠木匠雖有巧者但器未利欲就利器則於骨牙匠旋匠輩選巧者易教也方錯若馬齦錯之𩔖是也斯可治外圓錯彼或無之則令創造似箭杆而細小稍頭微大狀如蓮子蓮子周圍即鋼錯也旋轉入内取圓而已黄鍾倍律錯頭圓徑五分黄鍾半律錯頭圓徑二分五釐如是錯有三十六等先小後大漸次更換造成以尺量之令内外徑與分寸相合名為合式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五>
  十寸曰尺八寸曰咫殷以夏尺為咫因而益也周以殷咫為尺














  因而損也殷尺太過周尺不及惟夏尺得其中是故律家宗之黄鍾長八寸一分用縱黍尺依新法筭  四分○五毫  二分八釐六毫大吕長七寸六分四釐五毫  三分九釐三毫 二分七釐八毫太蔟長七寸二分一釐六毫  三分八釐二毫 二分七釐○夾鍾長六寸八分一釐一毫  三分七釐一毫 二分六釐二毫姑洗長六寸四分二釐八毫  三分六釐○  二分五釐五毫仲呂長六寸○六釐八毫   三分五釐○  二分四釐七毫蕤賔長五寸七分二釐七毫  三分四釐○  二分四釐○林鍾長五寸四分○六毫   三分三釐○  二分三釐三毫
  夷則長五寸一分○二毫    三分二釐一毫 二分二釐七毫南吕長四寸八分一釐六毫   三分一釐二毫 二分二釐○無射長四寸五分四釐五毫   三分○三毫  二分一釐四毫
  應鍾長四寸二分九釐○    二分九釐四毫 二分○八毫
  黄鍾長四寸○五釐      二分八釐六毫 二分○二毫大吕長三寸八分二釐二毫   二分七釐八毫 一分九釐九毫
  太蔟長三寸六分○八毫    二分七釐○  一分九釐一毫
  夾鍾長三寸四分○五毫    二分六釐二毫 一分八釐五毫
  黄鍾長九寸用縦黍尺依新法算    四分○四毫  二分七釐六毫
  大吕長八寸四分四釐    三分八釐三毫 二八七釐○太蔟長八寸○一釐四毫   三分七釐三毫 二分六釐二毫夾鍾長七寸五分一釐○   三分六釐三毫 二分五釐五毫姑洗長七寸一分二釐五毫  三分五釐四毫 二分四釐八毫仲吕長六寸六分六釐一毫  三分四釐四毫 二分四釐二毫蕤賔長六寸三分二釐四毫  三分三釐五毫 二分三釐六毫
  林鍾長六寸○○四毫    三分二釐七毫 二分三釐○夷則長五寸六分○二毫   三分一釐八毫 二分二釐四毫南吕長五寸三分一釐四毫  三分一釐○  二分一釐七毫無射長五寸○四釐一毫   三分○二毫  二分一釐二毫應鍾長四寸六分八釐一毫  二分八釐四毫 二分○六毫黄鍾長四寸四分四釐四毫  二分七釐六毫 二分○二毫大吕長四寸二分二釐○   二分七釐○  一分八釐六毫
  太蔟長四寸○○六毫    二分六釐二毫 一分八釐一毫夾鍾長三寸七分○四毫   二分五釐五毫 一分七釐六毫
  黄鍾長九寸用斜黍尺依新法算   四分五釐   三分一釐八毫大吕長八寸四分九釐四毫 四分三釐七毫 三分○九毫太蔟長八寸○一釐八毫  四分二釐四毫 三分○○夾鍾長七五分六釐八毫  四分一釐二毫 二分九釐一毫姑洗長七寸一分四釐三毫 四分○○   二分八釐三毫仲吕長六寸七分四釐二毫 三分八釐九毫 二分七釐五毫蕤賔長六寸三分六釐三毫 三分七釐八毫 二分六釐七毫林鍾長六寸○○六毫   三分六釐七毫 二分五釐九毫夷則長五寸六分六釐九毫  三分五釐七毫 二分五釐二毫南吕長五寸三分五釐一毫  三分四釐六毫 二分四釐五毫無射長五寸○五釐一毫   三分三釐七毫 二分三釐八毫應鍾長四寸七分六釐七毫  三分二釐七毫 二分三釐一毫
  黄鍾長四寸五分      三分一釐八毫 二分二釐五毫大吕長四寸二分四釐七毫   三分○九毫 二分一釐八毫
  太蔟長四寸○○九毫     三分○○  二分一釐二毫夾鍾長三寸七分八釐四毫   二分九釐一毫 二分○六毫
  黄鍾長一尺用夏尺造依新法算    五分     三分五釐三毫大吕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四分八釐五毫 三分四釐三毫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   四分七釐一毫 三分三釐三毫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   四分五釐八毫 三分二釐四毫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四分四釐五毫 三分一釐四毫仲吕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四分三釐二毫 三分○六毫蕤賔長七寸○七釐一毫   四分二釐○  三分九釐七毫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四分○八毫  二分八釐八毫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四毫   三分九釐六毫 二分八釐○南吕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   三分八釐五毫 二分七釐二毫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三分七釐四毫 二分六釐四毫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三分六釐三毫 二分五釐七毫
  黄鍾長五寸         三分五釐三毫 二分五釐大吕長四寸七分一釐九毫   三分四釐三毫 二分四釐二毫太蔟長四寸四分五釐四毫   三分三釐三毫 二分三釐五毫
  夾鍾長四寸二分○四毫    三分二釐四毫 二分二釐九毫
  黄鍾長八寸用商尺造依新法算    四分      二分八釐二毫大吕長七寸五分五釐○   三分八釐八毫  二分七釐四毫太蔟長七寸一分二釐七毫  三分七釐七毫  二分六釐六毫夾鍾長六寸七分二釐七毫  三分六釐六毫  二分五釐九毫姑洗長六寸三分四釐九毫  三分五釐六毫  二分五釐一毫仲吕長五寸九分九釐三毫  三分四釐六毫  二分四釐四毫蕤賔長五寸六分五釐六毫  三分三釐六毫  二分三釐七毫林鍾長五寸三分三釐九毫  三分二釐六毫  二分三釐一毫夷則長五寸○三釐九毫  三分一釐七毫  二分二釐四毫南吕長四寸七分五釐六毫 三分○八毫   二分一釐八毫無射長四寸四分八釐九毫 二分九釐九毫  二分一釐一毫應鍾長四寸二分三釐七毫 二分九釐一毫  二分一釐一毫
  黄鍾長四寸       二分八釐二毫  二分大吕長三寸七分七釐五毫 二分七釐四毫  一分九釐四毫太蔟長三寸五分六釐三毫 二分六釐六毫  一分八釐八毫夾鍾長三寸三分六釐三毫 二分五釐九毫  一分八釐三毫黄鍾長一尺二寸五分用周尺造依新法算  六分二釐五毫 四分四釐一毫大吕長一尺一寸七分九釐八毫  六分○七毫  四分二釐九毫太蔟長一尺一寸一分三釐六毫  五分八釐九毫 四分一釐七毫夾鍾長一尺○五分一釐一毫   五分七釐三毫  四分○五毫姑洗長九寸九分二釐一毫   五分五釐六毫  三分九釐三毫仲吕長九寸三分六釐四毫   五分四釐○   三分八釐二毫蕤賔長八寸八分三釐八毫   五分二釐五毫  三分七釐一毫林鍾長八寸三分四釐二毫   五分一釐○   三分六釐二毫夷則長七寸八分七釐四毫  四分九釐六毫  三分五釐○南吕長七寸四分三釐二毫  四分八釐一毫  三分四釐○無射長七寸○一釐五毫   四分六釐八毫  三分三釐一毫應鍾長六寸六分二釐一毫  四分五釐四毫  三分二釐一毫
  黄鍾長六寸二分五釐    四分四釐一毫  三分一釐二毫大呂長五寸八分九釐九毫  四分二釐九毫  三分○三毫太蔟長五寸五分六釐八毫  四分一釐七毫  二分九釐四毫夾鍾長五寸二分五釐五毫  四分○五毫   二分八釐六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五>
  依斜黍尺造十二律並四清聲















  依夏尺造十二律並四清聲















  依商尺造十二律並四清聲















  依周尺造十二律並四清聲















  黃鍾長九寸或依後漢志京房所算每寸皆  此係舊法三分損益林鍾長六寸十分舊法每管内徑三分或徑三分四釐六毫
  太蔟長八寸
  南吕長五寸三分小分三强係胡瑗法小分三者謂三
  姑洗長七寸一分小分一微强
  應鍾長四寸七分小分四微强
  蕤賔長六寸三分小分二微强
  大吕長八寸四分小分三弱
  夷則長五寸六分小分二弱
  夾鍾長七寸四分小分九微强
  無射長四寸九分小分九强
  仲吕長六寸六分小分六弱釐也下文放此已上見後
  黄鍾長九寸漢志即京氏所算也或依性理   此係舊法九分為寸林鍾長六寸蔡元定所算每寸皆九分
  太蔟長八寸
  南吕長五寸三分
  姑洗長七寸一分
  應鍾長四寸六分六釐
  蕤賔長六寸二分八釐
  大吕長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夷則長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夾鍾長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絲
  無射長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
  仲吕長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
  漢劉歆晉荀朂所造律管皆用貨泉尺宋蔡元定著律吕新書大率宗此尺則其黄鍾與歆朂之黄鍾大同小異歆朂之黄鍾空徑三分元定則徑三分四釐六毫依此尺法造律吹之黄鍾聲中夾鍾宋志謂王朴之黄鍾亦然蓋四家比古律髙三律

















  宋李照范鎮魏漢津所定律大率依宋太府尺
  黄鍾長九寸空徑三分積六百三十六分聲比古黄鍾低二律即無射倍律國初冷謙所定律用今工部營造尺黄鍾長九寸空徑三分四釐六毫積八百四十六分比古黄鍾低三律即南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五>
  毎律上端各有豁口長廣一分七釐六毫倍律正律半律皆同勿令過與不及不及則濁過則清矣通長正數連豁口算者是也除豁口不算非也倍律正律半律但係律名同者新律皆相協舊律則不協如是試驗真偽可辨矣吹時不可性急急乃焦聲非自然聲也古云細若氣微若聲吹之可養性有益於人也
  謹按程頥嘗曰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知音者張載嘗曰今人求古樂太深始以古樂為不可知此語誠然也蓋知音者隨處有之㸃笙之人其非知音而何彼但不知律之名耳宜選精於㸃笙之人先擇聲與黄鍾相似之簧令彼增減其蠟務與黄鍾律聲全協復擇聲與林鍾相似之簧亦令增減其蠟務與林鐘律聲全協然後兩簧一口噙而吹之則知黄鍾與林鍾全協者為是不協者為非也太蔟已下諸律倣此開列如左
  黄鍾生林鍾此二律相協 林鍾生太蔟此二律相協太蔟生南吕此二律相協 南吕生姑洗此二律相協姑洗生應鍾此二律相協 應鍾生蕤賔此二律相協已上用笙一攅蕤賔生大呂此二律相協 大吕生夷則此二律相協夷則生夾鍾此二律相協  夾鍾生無射此二律相協無射生仲吕此二律相協  仲吕生黄鍾此二律相協已上用笙一攅
  吹律人勿用老弱者氣與少壯不同必不相協然非律不協也宜選一様二律令二人互換齊吹察其氣同乃與笙齊吹相協照前法增減各簧之蠟一一㸃成將律吕名寫於本簧之管先取二攅依新法所算之律㸃畢别取二攅却依舊法所算之律亦照前法㸃成試驗則新律與舊律孰是孰非皆可知矣笙匠知音者尺吹律聽之即知協否不用笙亦可也
  候氣辨疑第八
  序曰不經之談儒者不信蓋常理也不經之談儒者信之豈非一大怪異事乎候氣之説有二作樂致物此其正説非不經之談也埋管飛灰此其謬説乃不經之談也然自兩漢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蔡邕已有是説迄於宋元朱熹許衡中歴多儒未嘗辨論以破其謬是故學者惑之久矣恭惟世廟中興禮樂咸新文化逺被於是始有一二儒臣稍稍辨論以破其謬若王廷相劉濓季本何瑭之徒是已此係本朝盛事理合拾遺補闕著成篇章以備國史采用或少裨於萬一云耳
  王廷相曰律吕何為者正樂之法器也人有性情則有詩有詩則歌詠生焉有歌則被之音以為樂有樂必調之以律吕而後定是律也者本之人聲而為正樂之具也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此之謂也然則何以為用曰古之神聖本人聲清濁之形故吹律以定其樂聲之中恐後世或失其傳故累黍以存其畫一之法令為律者吹之求以正鐘磬之音爾鐘磬既正則琴瑟笙竽依𩔖而定由是合而奏之黄鍾之宫作而林鍾之徴應大吕之宫作而夷則之徵應天然妙合不假人為所謂同聲相應是也今之作樂也當何如曰因尺造律以累黍為法求中聲以為樂元比之詩而吹之使濁不至弇鬱而不暢則黄鍾之元聲定矣元聲定則諸律正諸律正則八音克諧如運之掌夫樂者中和之道也音者以漸而清之道也極清不足以成調極濁不足以為元律吕之始終要諸此而已矣王朴之樂鐘磬遥長掩遏羣音固太髙矣而李照改定輒下四律遂使律度疎長八音鬱抑是豈知中和之道哉見王氏家藏集
  又曰律以候氣之説然乎曰非也鄒衍京房謬幽之説爾天地之氣有升有降天氣降地氣升則達而為陽天氣升地氣降則閉而為隂寒暑者其氣也日進退者其機也氣無微不入者也達即不可禦矣豈拘拘於九寸之間耶豈膠固留滯於方寸之差而月餘始達以應耶若曰夏至以前陽氣律應冬至以前隂氣律應是一歳之中隂陽皆上升而不下降矣若曰陽氣升自中吕而止隂氣即乘之不知陽氣升至半塗當何所歸往使日漸上升不幾於動隂律之灰乎若曰小雪方動應鍾之灰是一歳之周地氣猶未出土萬物安所藉之以發育乎天下古今安有是理故曰謬幽之説也同上劉濓曰六經缺樂經古今有是論矣愚謂樂經不缺三百篇者樂經也世儒未之深考耳夫詩者聲音之道也昔夫子刪詩取風雅頌一一弦歌之得詩得聲者三百篇餘皆放逸可見詩在聖門辭與音並存矣仲尼殁而微言絶談經者知有辭不復知有音如以辭焉凡書皆可何必詩也滅學之後此道益加淪謬文義且不能曉解況不可傳之聲音乎無怪乎以詩為詩不以詩為樂也故曰三百篇者樂經也或疑之曰樂之用廣矣大矣乃以三百篇當之何局而不𢎞也愚曰樂之道與他書不同有以文義存者器數存者聲調譜奏存者文義存者詩章是也器數存者六律八音是也聲調譜奏存者工師以神意相授受是也古聖人以明物之智制為黄鍾之宫自十二律出而律吕之能事畢矣自鐘磬琴瑟笙簫塤篪出而聲音之能事畢矣則器數者即經也周太師制歌聲自闗雎鹿鳴文王清廟以往皆有定調國風小雅多商音大雅多宫音三頌盡為宫音則周庭之樂惟黄鍾太蔟二調也至春秋而魯庭師摰猶能傳其音漢興制氏以聲音之學肄業晉杜夔尚能傳文王鹿鳴伐檀騶虞四詩餘響此以音調相授受也南陔白華華黍崇丘由庚由儀六篇其辭已不可考而笙竽獨能存其音節此以譜奏相授受也則神意者即經也二者其始皆出於聖人既寄之器數即求之器數寄之神意即求之神意遺此而使聖人更復著經將何著經惟所謂詩者以辭義寓乎聲音以聲音附之辭義讀之則為言歌之則為曲被之金石弦管則為樂三百篇非樂經而何哉至於律吕之法古聖人本人聲清濁之形故吹律以定其樂聲之中使鐘磬弦管諸音與人歌協和而不奪倫者律吕之能也以累黍容黍為黄鍾三分其一以損益之十二變復歸黄鍾本數其法亦甚簡矣三代襲用皆其遺法漢魏以後儒者智不稽聖性寡神解視律吕為神異之物鑿以元尺之淫説附以候氣之詖術其論愈夥其法愈密去古樂萬里矣故愚論律吕於黄鍾諸篇各著數語餘幾萬言不過辨歴代諸儒穿鑿附㑹之謬於律吕本意不敢有加也夫自周至今上下數千年中閒閲歴聖哲凡不知有幾未聞擬三百篇為宫商二調者乃今輒擬之其於古今諸儒之論不無少涉於刺辨揆之聖門之教先王之律則固不敢叛也嗚呼黄帝逺矣䕫倫邈矣求之載籍載籍不靈求之世説世説淆亂反而求之心焉有餘師矣此吾之所以作元義也見樂經元義
  又曰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此萬世詩樂之宗也夫人性本静也喜怒哀樂之心感而呻吟謳嘆之事興凡詩篇歌曲莫不陳其情而敷其事故曰詩言志也歌生於言永生於歌引長其音而使之悠颺回翔累然而成節奏故曰歌永言也樂聲效歌非人歌效樂當歌之詩必和之以鐘磬琴瑟之聲故曰聲依永也樂聲以清濁順序不相凌犯為美必定之以律管而後協焉故曰律和聲也律吕既定由是度之金石弦管諸音且如作黄鍾調則衆音以次皆從黄鍾作太蔟調則衆音以次皆從太蔟人聲樂聲莫不安順和好故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也此堂上之樂即古先王所謂雅奏登歌平調者也夫始於詩言志終於八音克諧古樂之全大畧可見矣獨所謂律和聲者囂然未定也蓋律吕者正樂之法器也古聖人本人聲清濁之形吹律以定其樂聲之中然吹律之法又不可以徑致而襲取必有所由起而後可以施吾之智而運吾之巧于是仰觀俯察於秬黍而有得焉謂一黍可以為分蓋指縱黍之長九分可以為寸九分均作十分計九十分可以為尺九寸均作十寸容一千二百黍可以為中空之廣使天下後世累黍為尺以較律之長容黍為量以較律之廣此一物也而尺量生焉所以為聖人之神智也或謂年有凶豐地有肥瘠種有長短圓妥大小不同如何曰雖有不同要之不甚相逺也神明存乎人耳聖人何不用菽麥粟稻也同上
  又曰六律為陽老陽之數九而陽始於子故黄鍾象陽以次而短至無射而極六吕為隂老隂之數六而隂始於未故林鍾象隂以次而短至仲吕而極此十二律取象取義於十二月之微旨也再無遺説矣後世既不識月律肇造之原又不察聖王造律簡易之心遂以十二律為神物真可以通天地而合神明者及考其法皆極為不通然後知其非聖人之制也一歳之氣有升有降天氣上升地氣下降閉塞而為隂秋冬之事也升者上降者下埋管於地將誰候乎天氣下降地氣上升暢達而為陽春夏之事也氤氲兩間發育萬物地下無氣不可候矣氣無微而不入者也十二管飛則皆飛不飛則皆不飛若曰冬至動黄鍾夏至動蕤賔其餘皆以辰位應用不爽是氣為有知擇管而入管為有知擇氣而施天下古今有是理乎其説始於張蒼定律推五勝之法京房劉歆又傅㑹以五行幽謬之術已叛於先王之教矣至後齊信都芳仰觀雲色嘗與人對語即指天曰孟春之氣至矣人往驗管而飛灰已應又為輪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測二十四氣每一氣感則一扇自動他扇自住愚謂氣在地中無形可見故用律管候之若仰觀雲色即知氣至又何必用律驗灰也且以輪扇代律管候之扇可用則律為不可慿矣此邪佞之人敢為妖誕之事以惑主誣民可以誅矣同上
  季本曰候氣法本後漢志而律吕家以此著為定法至朱熹鍾律解乃取隋志埋管上與地平之説而與内庳外髙者不同何邪蓋陽之升始於子午雖隂生而陽之升於上者未巳至亥而後窮上反下又地有四游氣亦隨方而至但得律之圍徑長短不差則自然與天地之氣相應故雖斜埋直置皆能受之二説蓋兩通矣若夫黄鍾九寸冬至氣應大寒以下其律漸短其氣漸升者則以陽氣潛藏從微至著其初細弱其𫝑未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後憤盈其𫝑漸達蓋氣力强弱自然不同非謂陽氣之升果以分毫而進也沈括發明隋志乃曰冬至陽氣距地面九寸而止故黄鍾應之正月距八寸而止故太蔟應之則有不通者矣夫陽之上升本無停息距地九寸八寸而止則九寸八寸之上獨無陽乎況地有髙卑氣無先後將地之卑者氣先止而髙者乃後至耶就如其説則凡候氣者苟律之長短適合則不必度其圍徑定其中聲而氣無不應矣安在其聲音之道與天地通哉然小動大動應各有由則天地之氣必待人主致中和而後正是候氣定律之説或者亦難乎其盡恃爾見彭山全集
  又曰天地之氣陽生於子以漸而進其𫝑憤盈至於已而極隂生於午以漸而退其𫝑衰颯至於亥而窮此自然之運也自蕤賔以下氣宜降矣而槩以升言則天地之氣將有進而無退乎意者陽氣常升以弱為降隂氣常降以强為升陽中之隂即隂中之陽而降亦可以言升歟但謂氣以漸而自子升至於亥律以漸而自黄鍾短至於應鍾而其所升所短之數多寡異數各不均齊至於應鍾與黄鍾之律相隔四寸二分三釐其交接之際又太懸絶矣豈有天地循環無端之氣而可以往而不返言哉蔡元定知其説之不通也則曰陽之升始於子至亥而後窮上反下隂之升始於午至已而後窮上反下律於隂則不書故終不復始亦近於遁辭矣然則律豈難知哉得聰聽者而審音亦甚易簡何則天下之大豈無其人而瞽之善聽又質之近者也使其學習之專則天聰明自有不可得而蔽者考其聲而聲和自將候於氣而氣應矣聖人特以聲之和者無所取𮕵故假候氣以為則耳同上
  何瑭曰古樂之不傳也久矣然其始終本末則畧見於虞書之數言而律吕聲音則猶存於俗樂之制作顧觀者不加察耳䕫作典樂舜命之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樂之始終本末畧見於此自明良之歌以至三百篇之作今尚可考莫非各陳其情是之謂詩言志俗樂之詞曲各陳其情乃其遺法也詩既成矣其吟咏之間必悠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宛轉有清濁髙下之節然後可聽是之謂歌永言今俗樂之唱詞曲乃其遺法也當歌之時欲和之以樂器之聲其樂聲之清濁髙下必與歌聲之清濁髙下相應是之謂聲依永俗樂唱詞曲之時或吹竹彈絲與之相應乃其遺法也至此則樂已小成矣若並奏衆音清濁髙下難得齊一故須用律以齊之如作黄鍾宫調則衆音之聲皆用黄鍾為節作太蔟商調則衆音之聲皆用太蔟為節然後清濁髙下自齊一而不亂是之謂律和聲俗樂以工尺上一四合為板眼如作工字則衆音皆以工為節作尺字則衆音皆以尺為節然後不亂乃其遺法也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至此則樂乃大成矣神人以和則其用也夫作樂之法始於詩言志終於律和聲始乃言其本終則言其末也古樂之始終本末亦畧可見矣自蔡沈書傳誤以聲依永之聲為歌聲致先王作樂之妙晦而不明殊可嘆也夫樂器之聲與歌聲相依乃事體文理之自然也若謂歌聲與歌聲相依則非惟事體不通且亦不成文理矣況歌聲隨口而出又安用以律而和之乎律之所和止於歌聲八音又何自而克諧乎蔡傳之誤也明矣或問古樂俗樂不可並論尚矣今所論古樂動引俗樂為證何也曰古之度量權衡皆出於黄鍾之律今之度量權衡非古也然以量長短以較多寡以稱輕重與古之度量權衡無異蓋物有定形初不以度量權衡出於黄鍾與否而變也今之俗樂雖不出於黄鍾之律亦豈至大異於古哉蓋清濁髙下樂有定音是亦不可變也然則樂之本末始終斷可知矣論樂者不知樂之本末始終乃謂不得黄鍾則不可復古樂以成至治豈不悞哉見樂律管見又曰十二律𠉀氣之法相傳已誤況律吕本為正五音而設候氣蓋其用之一端耳或問古有十二律管候氣之法其理如何曰此相傳之誤也候氣止用黄鍾之管候子月冬至之氣餘月則否何以知之蓋古法占候恒在歳始冬至蓋陽氣之始也氣在地中且無形可見故以黄鍾之管候之冬至之日氣至灰飛則氣節相應是謂和平若氣至灰飛在冬至之前或在其後則為太過不及於是乎有占與冬至登臺望雲物以占吉凶蓋同一意也若謂餘月皆候則丑月陽氣未出地中候之猶可也寅月以後陽已出地又何候乎況午月以後陽氣皆自上降下又安有飛灰之理然則謂十二月皆以律管候氣者非也其為相傳之誤也無疑矣同上
  李文察曰候天地之氣則可以驗十二律之妙候吾心之氣則可以定黄鍾一律之長短候吾心之氣以定黄鍾有本乎曰本於記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是也記有本乎曰本於書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是也即書之言觀之永其聲氣之元乎蓋永乃人心之中聲也誠亦有據人自不察之耳蓋志微焦殺固不能永而粗厲猛憤亦不能永必心平氣和不疾不徐不剛不柔然後始有永聲永聲乃人心純陽之氣發而為純陽之聲然是永聲亦未易得必養之深鍊之熟識之精然後有之養不深則無永之氣鍊不熟則無永之力識不精則無永之辨三者備始可以言永矣故曰聲為律非永以為黄鍾之謂乎歌到有永處則天地之氣已在我矣故曰直已而陳德焉動已而天地應焉星辰理焉四時和焉萬物育焉或曰舜之命䕫言樂之槩而聲之元作樂之本未必在是曰制禮作樂道綂之傳其本皆出於堯舜之世其言也辭簡而理盡不容添一字如添一字以制禮則其所制者必非五典之禮添一字以為道則其所為者必非執中之道添一字以言樂則其所作者必非德音之樂是故三本皆備於堯舜之世于禮于道人固本而述之獨于樂以為槩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何堯舜之世人獨詳於禮於道而畧於樂也耶見律書補註
  又曰作樂必以律吕者蓋本於書律和聲之一言也彼言律此兼吕吕迺隂律隂亦律焉律吕樂之筌蹄得魚者忘筌得獸者忘蹄得樂者亦可以忘律吕非律吕無以正樂之聲滯律吕無以得樂之意得意在律吕前制律在得意後故自古一聖人作必有一代之樂律吕未必親傳傳其理耳異代制樂萬代同理非得其意能之乎故曰識禮樂之情者能作興樂君子未考律吕先得律意意得則律吕亦得同上
  右律吕本末并候氣辨疑
  新撰本末辨疑論曰古聖人制律厯度量權衡者所以齊逺近立民信也是故物有脩短則齊之以度容有多寡則齊之以量體有輕重則齊之以權衡聲有髙下則齊之以律事有先後則齊之以厯齊脩短者不失毫釐齊多寡者不失圭撮齊輕重者不失銖絫齊髙下者不失中和齊先後者不失時令民信既立爭端不起自古有國家者靡不由之故舜典曰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此其本也故黄帝造律與伏羲畫卦同功聞成紀卦臺山其上有伏羲廟相傳雪後卦文自現民俗神之香火不絶有好事者每歳雪後察之卒無效驗香火遂絶噫八卦之功豈以現與否而為輕重哉彼惑於舊説而信之者固非其泥於新聞而疑之者亦未必是殆與候氣之説𩔖矣夫候氣之説六經不載月令雖有律中某某之文蓋以按月奏樂言耳宋儒張載曰聲音之道與天地同和與政通蠶吐絲而商弦絶正與天地相應方蠶吐絲木之氣極盛之時商金之氣衰如言律中太蔟律中林鍾於此盛則彼必衰方春木當盛郤金氣不衰便是不和不與天地之氣相應疑古所謂候氣不過如此云耳蓋謂人吹此律以調天地之氣非謂律自能吹灰也鄒衍吹律生黍京房吹律知姓亦無吹灰之説或謂始於蔡邕然邕月令章句但云律率也率聲之管也上古聖人本隂陽别風聲審清濁而不可以文載口傳也於是始鑄金作鍾以主十二月之聲然後以放升降之氣鍾難分别乃截竹為管謂之律律者清濁之率法也聲之清濁以律長短為制亦為按月奏樂言也前漢志言律甚詳但云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而已初無吹灰之説吹灰之説其始於後漢乎光武以讖興命解經從讖漢儒遵時制不得不然也隋唐已後疏家逓相祖述而遂為定論矣按後漢晉隋志所載候氣之法各有異同既云以木為案加律其上又云埋之上與地平又云置於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此置律有淺深髙下其説不一也既云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氣至者灰去又云以竹莩灰實律中以羅縠覆律口氣至吹灰動縠而有小動大動不動三説又云灰飛衝素散出於外而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其説又不一也總似道聽途説而未嘗試驗耳蓋候氣之法不見於經而見於緯信都芳輪扇事尤為虚誕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儒家以格物窮理為要務乃被無稽之辭欺惑千載而未能覺則格物致知之學安在哉蔡元定曰今欲求聲氣之中而莫適為準則莫若且多截竹以擬黄鍾之管或極其短或極其長更迭以吹則中聲可得淺深以列則中氣可驗茍聲和氣應則黄鍾之為黄鍾者信矣百世之下欲求百世之前之律者其亦求之於聲氣之元而毋必之於秬黍則得之矣臣愚竊以為大不然何也史志所載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合八能之士度晷景候鍾律權土灰進退於先後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狀聞太史封上效則和否則占蓋緯書之文也後漢著令依法行之故史志述焉此乃以律驗氣非以氣驗律也何謂以律驗氣吾既得黄鍾真數之管矣以之候氣而尚有不應者蓋係其歳氣候和否何如耳則是先得真律吾恃夫律用以驗氣也假若吾之所謂黄鍾之律者長短寬狹尚無一定而即以之驗氣萬一推步之術未善氣候之感不常安知所中之管非真數之黄鍾其所不中者雖乃真黄鍾而誰可辨哉候氣之法不足恃也明矣臣嘗考諸往代凡造樂者學士大夫之説卒不能勝工師之説蓋學士大夫之明理者苦於不知音工師之知音者又率皆不明理然學士大夫之説務必欲其器之中度工師之説不過欲其音之美聽此二者不可得兼也欲議此事須㑹二者之同乃可耳元定既言累黍不足取矣彼候氣之法又多無證騐所謂聲氣之元者有何狀貌而為慿據耶將使學士大夫聽而别之耶抑使工師聽之耶夫工師聽之雖言可用而未必合於理為士大夫者又豈能盡如師曠鍾子期哉即如師曠之聰亦未嘗不以六律而能正五音况於他人乎是以古先聖人立成畫一之法為制律之凖則所謂累黍是也歐陽脩司馬光之論得之矣而元定乃反之不亦謬乎要之律以和聲為本累黍為要若夫候氣蓋其用之一端耳非樂學之所急或有或無存而不論可也
  跋曰按劉濓指詩經即樂經其論甚精何瑭引俗樂證古樂其説甚明李文察謂律吕乃樂之筌蹄而永乃聲氣之元其論益精其説益明要之皆為有見者也季本辨往而不返之非王廷相等辨候氣之謬誠為卓見不可誣也故其言或同或不同或當或未當今並載之以廣異聞但諸臣所著律書皆宗三分損益之法其本既乖故無可取茲摘取已上數條譬猶斷章取義不以其所短廢其所長也間有當辨者外篇辨之矣














  樂律全書卷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六上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六上
  旋宫琴譜第九之上
  諸書雖載六十調八十四聲之説然有體無用而初學難曉今以琴𤼵明則體用兼備庶初學易曉也借管弦淺事喻律吕深理要在琴與笙耳盖笙猶律也吹律定弦古人本法也以笙代律今人捷法也於世俗樂家擇其新㸃好笙用之總然髙下與律未必全同但經㸃笙匠新整理相協則可以定弦矣不協者勿用也琴有五音為均者亦有七音為均者指法大同小異先論五音為均明六十調也次論七音為均明八十四聲也凡各弦散聲即本律之正音第十徽實音為散聲之毋能生本律也第九徽實音為散聲之子本律所生也惟此兩徽雅樂尚之不尚餘徽者惡其亂雅也觧弦更張先吹合字上第一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黄鍾次吹四字上第二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太蔟次吹上字上第三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仲吕次吹尺字上第四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林鍾次吹工字上第五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南吕其第六弦第七弦散聲與第一弦第二弦散聲相應此五聲為均之琴也吹笙定弦畢復照調弦法再詳定之是上琴大略也一弦十徽實音為宫二弦十徽實音為商三弦十一徽實音為角四弦十徽實音為徴五弦十徽實音為羽六弦十徽實音為少宫七弦十徽實音為少商此古所謂正調也俗謂正調一弦散聲為宫二弦散聲為商三弦散聲為角四弦散聲為徴五弦散聲為羽六弦散聲為少宫七弦散聲為少商非也
  黄鍾大吕二均弦音不同而指法同俗呼為正調按十一徽彈第三弦與第五弦散聲相應是也
  取琴二張一張按十徽一張按十一徽每弦依前法吹笙定就下者即黄鍾調髙者即大吕調同名正調髙下不同
  林鍾夷則二均弦音不同而指法同俗呼縵角調按十一徽彈第一弦第六弦與第三弦散聲相應是也黄鍾調縵三弦即林鍾調大吕調縵三弦即夷則調俗謂三弦為角故曰縵角同名縵角髙下不同
  太蔟夾鍾二均弦音不同而指法同俗呼縵宫調按十一徽彈第四弦與第一弦第六弦散聲相應是也林鍾調縵一六即太蔟調夷則調縵一六即夾鍾調俗謂一六為宫故曰縵宫同名縵宫髙下不同
  姑洗仲吕蕤賔三均弦音不同而指法同俗呼緊羽調按十一徽彈第五弦與第二弦第七弦散聲相應是也黄鍾調緊五弦即仲吕調大吕調緊五弦即蕤賔調别定一琴每弦九徽實音與蕤賔調十徽實音相同即姑洗調俗謂五弦為羽故曰緊羽同名緊羽髙下不同
  南吕無射應鍾三均弦音不同而指法同俗呼清商調按十一徽彈第二弦第七弦與第四弦散聲相應是也姑洗調緊二七即南吕調仲吕調緊二七即無射調蕤賔調緊二七即應鍾調俗謂二七為商故曰清商同名清商髙下不同
  六十調新説五音琴以第三弦散聲為黄鍾古人謂之平調今琴家俗譜以第一弦為宫故姜夔謂黄鍾大吕即縵角太蔟夾鍾即清商姑洗仲吕蕤賔即正調林鍾夷則即縵宫南吕無射應鍾即緊羽其説非是
  五音琴圖一弦 二弦 三弦 四弦 五弦 六弦 七弦黄鍾宫 徴林倍南倍黄正太正姑正林正南正大吕宫 徴夷倍無倍大正夾正仲正夷正無正太蔟宫 角蕤倍南倍應倍太正姑正蕤正南正夾鍾宫 角林倍無倍黄正夾正仲正林正無正姑洗宫 商蕤倍夷倍應倍大正姑正蕤正夷正仲吕宫 商林倍南倍黄正太正蕤正林正南正蕤賔宫 商夾正林鍾宫 宫林倍夷則宫 宫姑正南吕宫 羽無倍無射宫 羽夷正應鍾宫 羽應倍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六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六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六上>
  黄鍾大吕二均其宫在第三弦之散聲太蔟夾鍾二均其宫在第四弦之散聲姑洗仲吕蕤賔三均其宫在第五弦之散聲林鍾夷則二均其宫在第六弦之散聲南吕無射應鍾三均其宫在第七弦之散聲宫所在處名為均主惟第一弦第二弦止取實音應和不取散聲為宫不名為均主也琴有散聲實音泛音三者之中散聲最貴實音次之惟泛音不足貴古所謂鄭聲也俗説琴本五弦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此説非也盖琴有二均焉五音為均者是名五弦琴七音為均者是名七弦琴音調雖異弦數皆七原無五弦者也以其少二音强名五弦耳七音之説國語詳矣自周為始琴皆七音俗謂始於文武似亦有所本歟但舜琴亦七弦或欲觧去兩弦以就五弦之説誤矣已上論琴律
  七弦琴五音詳論有序
  世俗琴家謂琴第一弦為宫第二弦為商第三弦為角第四弦為徴第五弦為羽第六弦為少宫第七弦為少商其説非也世俗儒家謂聲最濁者為宫近濁者為商不濁不清者為角近清者為徴最清者為羽其説亦非盖旋宫法宫羽無定或宫濁而羽清或宫清而羽濁認清濁為宫羽斯謂之不知音樂記曰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此之謂也嗚呼兹理深奥庸俗難曉是故詳論以破其惑
  論曰世儒論五音謂最大而濁者為宫最小而清者為羽商之大次於宫徴之小次於羽而角居大小清濁之中焉古人雖有此言以理評之似是而非盖一偏之弊非通方之論知音之士必無是説也夫音固不離乎清濁大小之分然不深知何者為宫何者為商角徴羽而便一槩指其濁而大者謂之宫清而小者謂之羽其可哉伶州鳩曰大不踰宫細不過羽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此指黄鍾一調而言則是以為通論則非也韓非子曰夫瑟以小弦為大聲以大弦為小聲借瑟以諷當時君弱臣强正是此義不獨善諌亦可謂知音矣此則先秦古文五音之辨猶可考也太史公之書謂八十一數為宫五十四數為徴則宫大而徴小管子之書謂宫數八十有一徴數一百有八則宫小而徴大此二説雖不同而宫與徴未嘗非其音也盖一百八即五十四加倍之數其五十四即一百八折半之聲耳史記序五音先宫商角而後徴羽管子序五音先徴羽而後宫商角假令世俗評二家之得失料其従馬遷者十中有九求其是夷吾者百中無一殊不知先徴羽而後宫商角亦可也先宫商角而後徴羽亦可也宫大於徴亦可也徴大於宫亦可也十二律吕旋相為宫宫無定位豈可拘於清濁大小之説盖夷吾所得者深馬遷所知者淺夫淺者人所共知而深者俗所難觧二家相懸正猶下里巴人之歌與夫陽春白雪之曲調彌髙而和彌寡伯牙所以絶弦知音之難自古有之矣凡察五音為均當依琴家調弦之法下生者撮四中間隔兩弦謂之大間勾上生者撮三中間隔一弦謂之小間勾五音宫徴相生徴商相生商羽相生羽角相生角宫則不相生其相生者大小間勾皆合不相生者則不合也夫宫與徴合徴與商合商與羽合羽與角合而角與宫獨不合者盖音數之窮歟其散彈而調之也除宫角不合外餘音皆合因其不合處而宫角二音昭然可辨矣是故大間勾中有不合者則小弦為宫大弦為角小間勾中有不合者則大弦為宫小弦為角其按弦而調之也自岳山至龍齦為宫其商當在十三徽外角在十一徽徴在九徽羽在八徽此五音之正位也不拘何弦旋相為宫以按弦配散弦調之餘音皆㑹於九徽獨宫音不然而乃應於八九徽間餘音皆㑹於十徽獨角音不然而乃應於十一徽何也盖九徽十徽者律吕相生之始終也以琴通長計之九徽居其三分之二林鍾之正位也十徽居其四分之三仲吕之正位也此二律者皆與黄鍾相生故為羣音㑹合之際而獨宫角不居此際者盖音之始終也律書曰音始於宫窮於角此之謂歟是故察其何弦散音而與何弦按十一徽實音相應則知散者其弦為角按者其弦為宫又察何弦散音而與何弦八九徽間實音相應則知散者其弦為宫按者其弦為角如是而辨之宫角昭然矣俗名縵角調者古之黄鍾角也此調以夷則為宫無射為商夾鍾為徴仲吕為羽故其宫音在第一弦之散聲俗名清商調者古之黄鍾商也此調以無射為宫太蔟為角仲吕為徴林鍾為羽故其宫音在第二弦之散聲俗名正調者古之黄鍾宫也此調以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徴南吕為羽故其宫音在第三弦之散聲俗名縵宫調者古之黄鍾羽也此調以夾鍾為宫仲吕為商林鍾為角無射為徴故其宫音在第四弦之散聲俗名緊羽調者古之黄鍾徴也此調以仲吕為宫林鍾為商南吕為角太蔟為羽故其宫音在第五弦之散聲以上五調皆以第三弦黄鍾為主焉是故平調為古黄鍾調此調緊五即古仲吕調復緊二七即古無射調復緊四即古夾鍾調復緊一六即古夷則調復緊三即古大吕調郤従古大吕調緊五即古蕤賔調復緊二七即古應鍾調以上七調先自平調漸次而緊者也郤從平調縵三即古林鍾調復縵一六即古太蔟調復縵四即古南吕調復縵二七即古姑洗調以上四調先自平調漸次而縵者也總而言之則黄鍾大吕二調之宫音皆在第三弦太蔟夾鍾二調之宫音皆在第四弦姑洗仲吕蕤賔三調之宫音皆在第五弦林鍾夷則二調之宫音皆在第一弦與第六弦南吕無射應鍾三調之宫音皆在第二弦與第七弦旋相為宫此之謂也夫律有定而宫無定宫雖移而律不移是故黄鍾之音常居第三弦也緊之則為大吕縵之則為應鍾其十一調或緊或縵惟黄鍾得其中所以名平調又謂之正調五音諸均之祖律吕相生之本也先儒喜穿鑿者惑於漢志之説謂黄鍾至尊不復與他律為役因是遂有半律變律之法後世就簡陋者泥於國語之文謂大不踰宫細不過羽因是遂指大弦居首者為宫故聶崇義三禮圖謂琴第一弦為宫次弦為商又次為角為徴為羽為少宫為少商宋時姜夔議樂盖仍其誤遂謂黄鍾大吕並用縵角調故於大弦十一徽應三弦散聲太蔟夾鍾並用清商調故於二弦十一徽應四弦散聲姑洗仲吕蕤賔並用宫調故於三弦十一徽應五弦散聲姑鍾夷則並用縵宫調故於四弦十一徽應六弦散聲南宫無射應鍾並用蕤賔調故於五弦十一徽應七弦散聲此説非是而琴家舊謂緊羽為蕤賔調清商為無射調其説最是近代琴譜誤以清商為姑洗調失之逺矣語曰吾猶及史之闕文此之謂與大抵樂家所謂宫者謂本均之主耳非清濁之謂也噫旋宫之法廢盖由先儒泥於宫濁羽清之説是故不可不辨譬如諺曰一𡻕主百𡻕奴言其名分尊卑不係年齒長㓜宫雖至清羽雖至濁無害其為宫羽也又譬如兄弟五人更不叩其年齒長㓜但指身長體胖者為兄謂太弦為宫者亦猶是耳非愚迷之甚乎或問經傳言琴惟言五弦不言七弦何也荅曰琴皆七弦無五弦者其所謂五弦謂五音琴耳五音琴所獨也故言之也七音琴所同也故不言也曰亦有考據乎曰有唐張守節史記註曰琴本神農作今云舜作者非謂舜始造也改用五弦琴特歌南風詩始自舜也此言得之矣宋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謂琴五弦者正七弦非正此不知其理而妄説也大抵唐人明理非宋人所及故元許衡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實理者亦少世所謂彌近理而大亂真宋文章多有之讀者直須明著眼目臣讀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益信衡之言然
  已上論五音
  操縵節奏和弦指法
  操縵引者古曲名也操之為言持也縵之為言緩也操持歌聲令極縵緩虞書所謂歌永言聲依永是也人心無所養豈能永言哉樂記所謂和順積中而英華𤼵外惟樂不可以為偽以永言試驗則所養可知真偽其能隠乎養性情致中和其綱要在此也人皆知歌永言而不知其節奏茍無節奏雖名為永實非永也夫節奏者俗呼板眼是也先王雅樂或以鐘磬為節或以盆缶為節或以搏拊為節或以舂牘為節鄉飲鄉射八音之器有其四焉石音磬也絲音瑟也匏音笙也革音鼓也瑟與笙者曲也磬與鼓者節也虞書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商頌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周禮鍾師掌金奏磬師教縵樂縵樂即操縵也故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是知雅樂以操縵為綱要操縵失傳則雅樂失傳矣臣父曰定弦乃琴家先務而其節奏人各不同率皆口傳不編入譜俗士輕易之而不以為事殊不知定弦弦此二者即古所謂操縵者也兹譜出於方外口傳有理有象有數有音律有節奏所以超勝餘譜而琴家或未曉是故表章之詳觧之為弦歌之譜也譜擬弦音而作然亦有其義焉定當逹理定言定弦之人當逹定弦之理而後弦可定也下文二句咏嘆之耳前段 -- 𠭊 or 叚 ?首處擊鍾為節故名金聲後段首處擊磬為節故名玉振二段為一章配歌一聲也歌彼一聲彈此二段二段未彈畢一聲不敢盡操持歌聲令極縵緩此之謂也臣嘗作操縵序以讃之其略曰合二段為一章象太極也分一章為二段 -- 𠭊 or 叚 ?象兩儀也每段 -- 𠭊 or 叚 ?三句象三才也縂節明顯者二細節暗藏者八象八卦也聲甚質朴理極𤣥奥始作者非聖人其孰能之臣聞宋儒張載曰古之樂章只數句詩不能成曲調此所以有弄有引善歌者知如何為弄如何為引又曰善歌者使人繼其聲言使其聲常從容有餘朱熹曰古人詩只一兩句便衍得来長又曰竊疑古樂有倡有嘆倡者𤼵歌句也歎者繼其聲也詩辭之外應更有疊字散聲以𤼵其趣曰弄曰引曰疊字曰散聲盖即操縵之别名也操縵有十三字者有十六字者此卷専明十三字者
  舊譜前後二段文同乃太古遺音也
  前段名曰金聲 定當逹理定 逹理定 定當逹理定後段 -- 𠭊 or 叚 ?名曰玉振 定當逹理定 逹理定 定當逹理定新譜借古語擬弦音猶詞家填腔也
  前段 -- 𠭊 or 叚 ?名曰金聲 滄浪之水清 之水清 可以濯我纓後段 -- 𠭊 or 叚 ?名曰玉振 滄浪之水濁 之水濁 可以濯吾足凡初學操縵者學節奏為至要毎段句首有圈即所謂總節也毎句字旁有㸃即所謂細節也總節細節皆板眼也總節明板或擊鐘磬或擊盆缶須明顯也細節暗板𥘉但拍手為節習熟不須拍手黙識而已古人細節則擊搏拊不欲明顯故用韋表穅裏亦黙識之意也新舊二譜不過識音律明節奏開示𥘉學之筌蹄耳若夫魚兎既得筌蹄宜棄弦聲添減存乎其人不必拘於十三聲也是故有添減者則謂之弄無添減者則謂之引臣聞臣父嘗説琴家和弦所彈月朗風清四聲即古操縵遺意風清二聲所謂應也易曰同聲相應是也月朗二聲雖不一般而實相和所謂和也正者本弦散聲也同者兩弦一聲也傳曰若琴瑟之専一誰能聽之言和同相濟也近代琴瑟惟有正應而無和同古所謂専一也葢失傳已乆可為慨歎也
  初學操縵口訣
  旋宫本無難 欲學先學彈 琴依律吕定 弦從操縵安易若指循掌 熟如珠走盤 正應和同譜 留神仔細看正者本弦散聲是也應者别弦實音而與本弦散聲相應是也和者散聲相生和而不同是也同者齊撮兩弦如同一聲是也何謂散聲相生和而不同宫生徴徴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是也黄鍾生林鍾林鍾生太蔟太蔟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應鍾應鍾生太蔟太蔟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應鍾應鍾生蕤賔蕤賔生大吕大吕生夷則夷則生夾鍾夾鍾生無射無射生仲吕仲吕生黄鍾陽律配隂吕互相倡和也
  凡彈操縵者 只按十徽音 十徽尋不見 方去九徽尋十徽為律母是故尚之也假如正調十徽按一而與散三相應是為宫也按二而與散四相應是為商也惟按三弦不與散五相應須於九徽按二方與散五相應是為角也
  大弦中指按 小弦大指按 要與散聲應 大小間勾換散聲在大弦按聲在小弦則用左手大指按之散聲在小弦按聲左大弦則用左手中指按之隔一弦者名小間勾隔二弦者名大間勾逓換而彈令散聲與實音互相應也
  俗惟禁小指 古亦禁無名 指法少最妙 所以省繁聲綽注及吟猱 疾徐與輕重 是名鄭衛音 放之通不用俗譜惟禁小指太古雅琴連無名指亦禁若夫左手吟猱綽注右手輕重疾徐古所謂淫聲雅樂不用也已上論操縵
  旋宫譜六十調指法
  五音琴以舜之南風為祖凡學歌學彈者先學定弦指法
  五音琴第一張指法 俗呼為正調之平者
  一弦林鍾為徴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二弦南吕為羽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三弦黄鍾為宫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四弦太蔟為商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簇五弦姑洗為角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六弦林鍾為徴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七弦南吕為羽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建子月黄鍾均操縵 黄鍾之宫在第三弦
  黄鍾之羽南吕起調南吕畢曲 旋宫第一調属水南 南吕為羽□SKcharSKchar□□SKchar□□□□SKchar□□□風 林鍾為徴□□□芍(“勺”换成⿹勹三)□□芍(“勺”换成⿹勹三)□□□□□□□□之 姑洗為角□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薰 太蔟為商□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SKchar芍(“勺”换成⿹勹一)□□□兮 黄鍾為宫□芍(“勺”换成⿹勹五)□□□□芍□ □□□芍□□□可 南吕為羽□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以 林鍾為徴□SKchar芍(“勺”换成⿹勹三)□□芍(“勺”换成⿹勹三)□□□□芍(“勺”换成⿹勹三)□□□解 姑洗為角 □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SKchar芍(“勺”换成⿹勹一)□□□吾 太蔟為商□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SKchar芍(“勺”换成⿹勹一)⿱从豆□民 黄鍾為宫□□□芍□□芍□□芍(“勺”换成⿹勹五)□芍□⿱从豆□之 南吕為羽□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从豆□慍 林鍾為徴□SKchar芍(“勺”换成⿹勹三)□□芍(“勺”换成⿹勹三)□□SKchar芍(“勺”换成⿹勹三)⿱从豆□兮 姑洗為角□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从豆□南 太蔟為南□SKchar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芍(“勺”换成⿹勹一)⿱从豆□風 黄鍾為宫□芍(“勺”换成⿹勹五)□芍□□芍□□芍(“勺”换成⿹勹五)□芍□⿱从豆□之 南吕為羽□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从豆□時 林鍾為徴
  兮 姑洗為角
  可 太蔟為商
  以 黄鍾為宫
  阜 南吕為羽
  吾 林鍾為徴
  民 姑洗為角
  之 太蔟為商
  財 黄鍾為宫
  兮 南吕為羽
  黄鍾之徴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旋宫第二調属火南 林鍾為徴
  風 姑洗為角
  之 太簇為羽
  薫 黄鍾為宫
  兮 南吕為羽
  可 林鍾為徴
  以 姑洗為角
  觧 太蔟為商
  吾 黄鍾為宫
  民 南吕為羽
  之 林鍾為徴
  慍 姑洗為角
  兮 太蔟為商
  南 黄鍾為宫
  風 南吕為羽
  之 林鍾為徴
  時 姑洗為角
  兮 太蔟為商
  可 黄鍾為宫
  以 南吕為羽
  阜 林鍾為徴
  吾 姑洗為角
  民 太蔟為商
  之 黄鍾為宫
  財 南吕為羽
  兮 林鍾為徴
  黄鍾之角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旋宫第三調属木南 姑洗為角
  風 太蔟為商
  之 黄鍾為宫
  薰 南吕為羽
  兮 林鍾為徴
  可 姑洗為角
  以 太蔟為商
  觧 黄鍾為宫
  吾 南吕為羽
  民 林鍾為徴
  之 姑洗為角
  慍 太蔟為商
  兮 黄鍾為宫
  南 南吕為羽
  風 林鍾為徴
  之 姑洗為角
  時 太蔟為商
  兮 黄鍾為宫
  可 南吕為羽
  以 林鍾為徴
  阜 姑洗為角
  吾 太蔟為商
  民 黄鍾為宫
  之 南吕為羽
  財 林鍾為徴
  兮 姑洗為角
  黄鍾之商太蔟起調太蔟畢曲 旋宫第四調属金南 太蔟為商
  風 黄鍾為宫
  之 南吕為羽
  薫 林鍾為徴
  兮 姑洗為角
  可 太蔟為商
  以 黄鍾為宫
  觧 南吕為羽
  吾 林鍾為徴
  民 姑洗為角
  之 太蔟為商
  慍 黄鍾為宫
  兮 南吕為羽
  南 林鍾為徴
  風 姑洗為角
  之 太蔟為商
  時 黄鍾為宫
  兮 南吕為羽
  可 林鍾為徴
  以 姑洗為角
  阜 太簇為商
  吾 黄鍾為宫
  民 南吕為羽
  之 林鍾為徴
  財 姑洗為角
  兮 太蔟為商
  黄鍾之宫黄鍾起調黄鍾畢曲 旋宫第五調属土南 黄鍾為宫
  風 南吕為羽
  之 林鍾為徴
  薰 姑洗為角
  兮 太蔟為商
  可 黄鍾為宫
  以 南吕為羽
  觧 林鍾為徴
  吾 姑洗為角
  民 太蔟為商
  之 黄鍾為宫
  慍 南吕為羽
  兮 林鍾為徴
  南 姑洗為角
  風 太蔟為商
  之 黄鍾為宫
  時 南吕為羽
  兮 林鍾為徴
  可 姑洗為角
  以 太蔟為商
  阜 黄鍾為宫
  吾 南吕為羽
  民 林鍾為徴
  之 姑洗為角
  財 太蔟為商
  兮 黄鍾為宫
  五音琴第二張指法 俗呼為正調之髙者
  一弦夷則為徴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二弦無射為羽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三弦大吕為宫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四弦夾鍾為商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五弦仲吕為角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六弦夷則為徵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七弦無射為羽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丑月大吕均操縵 大吕之宫在第三弦
  大吕之羽無射起調無射畢曲 旋宫第六調属水南 無射為羽
  風 夷則為徴
  之 仲吕為角
  薰 夾鍾為商
  兮 大吕為宫
  可 無射為羽
  以 夷則為徴
  觧 仲吕為角
  吾 夾鍾為商
  民 大吕為宫
  之 無射為羽
  慍 夷則為徴
  兮 仲吕為角
  南 夾鍾為商
  風 大吕為宫
  之 無射為羽
  時 夷則為徴
  兮 仲吕為角
  可 夾鍾為商
  以 大吕為宫
  阜 無射為羽
  吾 夷則為徴
  民 仲吕為角
  之 夾鍾為商
  財 大吕為宫
  兮 無射為羽
  大吕之徴夷則起調夷則畢曲 旋宫第七調属火南 夷則為徴
  風 仲吕為角
  之 夾鍾為商
  薰 大吕為宫
  兮 無射為徴
  可 夷則為徴
  以 仲吕為角
  觧 夾鍾為商
  吾 大吕為宫
  民 無射為羽
  之 夷則為徴
  慍 仲吕為角
  兮 夾鍾為商
  南 太吕為宫
  風 無射為羽
  之 夷則為徴
  時 仲吕為角
  兮 夾鍾為商
  可 大吕為宫
  以 無射為羽
  阜 夷則為徴
  吾 仲吕為角
  民 夾鍾為商
  之 大吕為宫
  財 無射為羽
  兮 夷則為徴
  大吕之角仲吕起調仲吕畢曲 旋宫第八調属木南 仲吕為角
  風 夾鍾為商
  之 大吕為宫
  薰 無射為羽
  兮 夷則為徴
  可 仲吕為角
  以 夾鍾為商
  觧 大吕為宫
  吾 無射為羽
  民 夷則為徴
  之 仲吕為角
  慍 夾鍾為商
  兮 大吕為宫
  南 無射為羽
  風 夷則為徴
  之 仲吕為角
  時 夾鍾為商
  兮 大吕為宫
  可 無射為羽
  以 夷則為徴
  阜 仲吕為角
  吾 夾鍾為商
  民 大吕為宫
  之 無射為羽
  財 夷則為徴
  兮 仲吕為角
  大吕之商夾鍾起調夾鍾畢曲 旋宫第九調属金南 夾鍾為商
  風 大吕為宫
  之 無射為羽
  薫 夷則為徴
  兮 仲吕為角
  可 夾鍾為商
  以 大吕為宫
  觧 無射為羽
  吾 夷則為徴
  民 仲吕為角
  之 夾鍾為商
  慍 大吕為宫
  兮 無射為羽
  南 夷則為徴
  風 仲吕為角
  之 夾鍾為商
  時 大吕為宫
  兮 無射為羽
  可 夷則為徴
  以 仲吕為角
  阜 夾鍾為商
  吾 大吕為宫
  民 無射為羽
  之 夷則為徴
  財 仲吕為角
  兮 夾鍾為商
  大吕之宫大吕起調大吕畢曲 旋宫第十調属土南 大吕為宫
  風 無射為羽
  之 夷則為徴
  薰 仲吕為角
  兮 夾鍾為商
  可 大吕為宫
  以 無射為羽
  觧 夷則為徴
  吾 仲吕為角
  民 夾鍾為商
  之 大吕為宫
  慍 無射為羽
  兮 夷則為徴
  南 仲吕為角
  風 夾鍾為商
  之 大吕為宫
  時 無射為羽
  兮 夷則為徴
  可 仲吕為角
  以 夾鍾為商
  阜 大吕為宫
  吾 無射為羽
  民 夷則為徴
  之 仲吕為角
  財 夾鍾為商
  兮 大吕為宫
  五音琴第三張指法 俗呼縵宫調之平者
  一弦蕤賔為角吹几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二弦南吕為徴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三弦應鍾為羽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四弦太蔟為宫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五弦姑洗為商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六弦蕤賔為角吹几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七弦南吕為徴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建寅月太蔟均操縵 大蔟之宫在第四弦
  太蔟之羽應鍾起調應鍾畢曲 旋宫第十一調属水南 應鍾為羽
  風 南吕為徴
  之 蕤賔為角
  薰 姑洗為商
  兮 太蔟為宫
  可 應鍾為羽
  以 南吕為徴
  觧 蕤賔為角
  吾 姑洗為商
  民 太蕤為宫
  之 應鍾為羽
  慍 南吕為徴
  兮 蕤賔為角
  南 姑洗為商
  風 太蔟為宫
  之 應鍾為羽
  時 南吕為徴
  兮 蕤賔為角
  可 姑洗為商
  以 太蔟為宫
  阜 應鍾為羽
  吾 南吕為徴
  民 蕤賔為角
  之 姑洗為商
  財 太蔟為宫
  兮 應鍾為羽
  太蔟之徴南吕起調南吕畢曲 旋宫第十二調属火南 南吕為徴
  風 蕤賔為角
  之 姑洗為商
  薰 太蔟為宫
  兮 應鍾為羽
  可 南吕為徴
  以 蕤賔為角
  觧 姑洗為商
  吾 太蔟為宫
  民 應鍾為羽
  之 南吕為徴
  慍 蕤賔為角
  兮 姑洗為商
  南 太蔟為宫
  風 應鍾為羽
  之 南吕為徴
  時 蕤賔為角
  兮 姑洗為商
  可 太蔟為宫
  以 應鍾為羽
  阜 南吕為徴
  吾 蕤賔為角
  民 姑洗為商
  之 太蔟為宫
  財 應鍾為羽
  兮 南吕為徴
  大蔟之角蕤賔起調蕤賔畢曲 旋宫第十三調属木南 蕤賔為角
  風 姑洗為商
  之 太蔟為宫
  薰 應鍾為羽
  兮 南吕為徴
  可 蕤賔為角
  以 姑洗為商
  觧 太蔟為宫
  吾 應鍾為羽
  民 南吕為徴
  之 蕤賔為角
  慍 姑洗為商
  兮 太蔟為宫
  南 應鍾為羽
  風 南吕為徴
  之 蕤賔為角
  時 姑洗為商
  兮 太蔟為宫
  可 應鍾為羽
  以 南吕為徴
  阜 蕤賔為角
  吾 姑洗為商
  民 太蔟為宫
  之 應鍾為羽
  財 南吕為徴
  兮 蕤賔為角
  太蔟之商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旋宫第十四調属金南 姑洗為商
  風 太蔟為宫
  之 應鍾為羽
  薰 南吕為徴
  兮 蕤賔為角
  可 姑洗為商
  以 太蔟為宫
  觧 應鍾為羽
  吾 南吕為徴
  民 蕤賔為角
  之 姑洗為商
  慍 太蔟為宫
  兮 應鍾為徴
  南 南吕為徴
  風 蕤賔為角
  之 姑洗為宫
  時 太蔟為商
  兮 應鍾為羽
  可 南吕為徴
  以 蕤賔為角
  阜 姑洗為商
  吾 太蔟為宫
  民 應鍾為羽
  之 南吕為徴
  財 蕤賔為角
  兮 姑洗為商
  太蔟之宫太蔟起調太蔟畢曲 旋宫第十五調属土南 太蔟為宫
  風 應鍾為羽
  之 南吕為徴
  薰 蕤賔為角
  兮 姑洗為商
  可 太蔟為宫
  以 應鍾為羽
  觧 南吕為徴
  吾 蕤賔為角
  民 姑洗為商
  之 太蔟為宫
  慍 應鍾為羽
  兮 南吕為徴
  南 蕤賔為角
  風 姑洗為商
  之 太蔟為宫
  時 應鍾為羽
  兮 南吕為徴
  可 蕤賔為角
  以 姑洗為商
  阜 太蔟為宫
  吾 應鍾為羽
  民 南吕為徴
  之 蕤賔為角
  財 姑洗為商
  兮 太蔟為宫
  五音琴第四張指法 俗呼縵宫調之髙者
  一弦林鍾為角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二弦無射為徴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三弦黄鍾為羽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四弦夾鍾為宫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五弦仲吕為商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六弦林鍾為角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七弦無射為徴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卯月夾鍾均操縵 夾鍾之宫在第四弦
  夾鍾之羽黄鍾起調黄鍾畢曲 旋宫第十六調属水南 黄鍾為羽
  風 無射為徴
  之 林鍾為角
  薰 仲吕為商
  兮 夾鍾為宫
  可 黄鍾為羽
  以 無射為徴
  觧 林鍾為角
  吾 仲吕為商
  民 夾鍾為宫
  之 黄鍾為羽
  慍 無射為徴
  兮 林鍾為角
  南 仲吕為商
  風 夾鍾為宫
  之 黄鍾為羽
  時 無射為徴
  兮 林鍾為角
  可 仲吕為商
  以 夾鍾為宫
  阜 黄鍾為羽
  吾 無射為徴
  民 林鍾為角
  之 仲吕為商
  財 夾鍾為宫
  兮 黄鍾為羽
  夾鍾之徴無射起調無射畢曲 旋宫第十七調属火南 無射為徴
  風 林鍾為商
  之 夾鍾為宫
  薫 夾鍾為宫
  兮 無射為徴
  可 無射為徴
  以 林鍾為角
  觧 仲吕為商
  吾 夾鍾為宫
  民 黄鍾為羽
  之 無射為徴
  慍 林鍾為角
  兮 仲吕為商
  南 夾鍾為宫
  風 黄鍾為羽
  之 無射為徴
  時 林鍾為角
  兮 仲吕為商
  可 夾鍾為宫
  以 黄鍾為羽
  阜 無射為羽
  吾 林鍾為角
  民 仲吕為商
  之 夾鍾為宫
  財 黄鍾為羽
  兮 無射為徴
  夾鍾之角林鍾起調林鍾起  旋宫第十八調属木南 林鍾為角
  風 仲吕為商
  之 夾鍾為宫
  薰 黄鍾為羽
  兮 無射為徴
  可 林鍾為角
  以 仲吕為商
  觧 夾鍾為宫
  吾 黄鍾為羽
  民 無射為徴
  之 林鍾為角
  慍 仲吕為商
  兮 夾鍾為宫
  南 黄鍾為羽
  風 無射為徴
  之 林鍾為角
  時 仲吕為商
  兮 夾鍾為宫
  可 黄鍾為羽
  以 無射為徴
  阜 林鍾為角
  吾 仲吕為商
  民 夾鍾為宫
  之 黄鍾為羽
  財 無射為徴
  兮 林鍾為角
  夾鍾之商仲吕起調仲吕畢曲 旋宫第十九調属金南 仲吕為商
  風 夾鍾為宫
  之 黄鍾為羽
  薰 無射為徴
  兮 林鍾為角
  可 仲吕為商
  以 夾鍾為宫
  觧 黄鍾為羽
  吾 無射為徴
  民 林鍾為角
  之 仲吕為商
  慍 夾鍾為宫
  兮 黄鍾為羽
  南 無射為徴
  風 林鍾為角
  之 仲吕為商
  時 夾鍾為宫
  兮 黄鍾為羽
  可 無射為商
  以 林鍾為角
  阜 仲吕為商
  吾 夾鍾為宫
  民 黄鍾為羽
  之 無射為徴
  財 林鍾為角
  兮 仲吕為商
  夾鍾之宫夾鍾起調夾鍾畢曲 旋宫第二十調属土南 夾鍾為宫
  風 黄鍾為羽
  之 無射為徴
  薰 林鍾為角
  兮 仲吕為商
  可 夾鍾為宫
  以 黄鍾為羽
  觧 無射為徴
  吾 林鍾為角
  民 仲吕為商
  之 夾鍾為宫
  慍 黄鍾為羽
  兮 無射為徴
  南 林鍾為角
  風 仲吕為商
  之 夾鍾為宫
  時 黄鍾為羽
  兮 無射為徴
  可 林鍾為角
  以 仲吕為商
  阜 夾鍾為宫
  吾 黄鍾為羽
  民 無射為徴
  之 林鍾為角
  財 仲吕為商
  兮 夾鍾為宫
  五音琴第五張指法 俗呼緊羽調之下者
  一弦蕤賔為商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二弦夷則為角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三弦應鍾為徴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四弦大吕為羽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五弦姑洗為宫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六弦蕤賔為商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七弦夷則為角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建辰月姑洗均操縵 姑洗之宫在第五弦
  姑洗之羽大吕起調大吕畢曲 旋宫第二十一調属水南 大吕為羽
  風 應鍾為徴
  之 夷則為角
  薫 蕤賔為商
  兮 姑洗為宫
  可 大吕為羽
  以 應鍾為徴
  觧 夷則為角
  吾 蕤賔為商
  民 姑洗為宫
  之 大吕為羽
  慍 應鍾為徴
  兮 夷則為角
  南 蕤賔為商
  風 姑沈為宫
  之 大吕為羽
  時 應鍾為徴
  兮 夷則為角
  可 蕤賔為商
  以 姑洗為宫
  阜 太吕為羽
  吾 應鍾為徴
  民 夷則為角
  之 蕤賔為商
  財 姑洗為宫
  兮 大吕為羽
  姑洗之徴應鍾起調應鍾畢曲 旋宫第二十二調属火南 應鍾為徴
  風 夷則為角
  之 蕤賔為羽
  薰 姑洗為宫
  兮 大吕為羽
  可 應鍾為徴
  以 夷則為角
  觧 蕤賔為商
  吾 姑洗為宫
  民 大吕為羽
  之 應鍾為徴
  慍 夷則為角
  兮 蕤賔為商
  南 姑洗為宫
  風 大吕為羽
  之 應鍾為徴
  時 夷則為角
  兮 蕤賔為商
  可 姑洗為宫
  以 大吕為羽
  阜 應鍾為徴
  吾 夷則為角
  民 蕤賔為商
  之 姑洗為宫
  財 大吕為羽
  兮 應鍾為徴
  姑洗之角夷則起調夷則畢曲 旋宫第二十三調属木南 夷則為角
  風 蕤賔為商
  之 姑洗為宫
  薰 大吕為羽
  兮 應鍾為徴
  可 夷則為角
  以 蕤賔為商
  觧 姑洗為宫
  吾 大吕為羽
  民 應鍾為徴
  之 夷則為角
  慍 蕤賔為商
  兮 姑沈為宫
  南 大吕為羽
  風 應鍾為徴
  之 夷則為角
  時 蕤賔為商
  兮 姑洗為宫
  可 大吕為羽
  以 應鍾為徴
  阜 夷則為角
  吾 蕤賔為商
  民 姑洗為宫
  之 大吕為羽
  財 應鍾為徴
  兮 夷則為角
  姑洗之商蕤賔起調蕤賔畢曲 旋宫第二十四調属金南 蕤賔為商
  風 姑洗為宫
  之 大吕為羽
  薰 應鍾為徴
  兮 夷則為角
  可 蕤賔為商
  以 姑洗為宫
  觧 大吕為羽
  吾 應鍾為徴
  民 夷則為角
  之 蕤賔為商
  慍 姑洗為宫
  兮 大吕為羽
  南 應鍾為徴
  風 夷則為角
  之 蕤賔為商
  時 姑洗為宫
  兮 大吕為羽
  可 應鍾為徴
  以 夷則為角
  阜 蕤賔為商
  吾 姑洗為宫
  民 大吕為羽
  之 應鍾為徴
  財 夷則為角
  兮 蕤賔為商
  姑洗之宫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旋宫第二十五調属土南 姑洗為宫
  風 大吕為羽
  之 應鍾為徴
  薫 夷則為角
  兮 蕤賔為商
  可 姑洗為宫
  以 大吕為羽
  觧 應鍾為徴
  吾 夷則為角
  民 蕤賔為商
  之 姑洗為宫
  愠 大吕為羽
  兮 應鍾為徴
  南 夷則為角
  風 蕤賔為商
  之 姑洗為宫
  時 大吕為羽
  兮 應鍾為徴
  可 夷則為角
  以 蕤賔為商
  阜 姑洗為宫
  吾 大吕為羽
  民 應鍾為徴
  之 夷則為角
  財 蕤賔為商
  兮 姑洗為宫
  五音琴第六張指法 俗呼緊羽調之平者
  一弦林鍾為商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二弦南吕為角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三弦黄鍾為徴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四弦太蔟為羽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五弦仲吕為宫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六弦林鍾為商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七弦南吕為角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建已月仲吕均操縵 仲吕之宫在第五弦
  仲吕之羽太蔟起調太蔟畢曲 旋宫第二十六調属水南 太蔟為羽
  風 黄鍾為徴
  之 仲吕為宫
  薰 林鍾為商
  兮 仲吕為宫
  可 太蔟為羽
  以 黄鍾為徴
  觧 南吕為角
  吾 林鍾為商
  民 仲吕為宫
  之 太蔟為羽
  慍 黄鍾為徴
  兮 南吕為角
  南 林鍾為商
  風 仲吕為宫
  之 太蔟為羽
  時 黄鍾為徴
  兮 南吕為角
  可 林鍾為商
  以 仲吕為宫
  阜 太蔟為羽
  吾 黄鍾為徴
  民 南吕為角
  之 林鍾為商
  財 仲吕為宫
  兮 太蔟為羽
  仲吕之徴黄鍾起調黄鍾畢曲 旋宫第二十七調属南 黄鍾為徴
  風 南吕為角
  之 林鍾為商
  薰 仲吕為吕
  兮 太蔟為羽
  可 黄鍾為徴
  以 南吕為角
  觧 林鍾為商
  吾 仲吕為宫
  民 太蔟為羽
  之 黄鍾為徴
  慍 南吕為角
  兮 林鍾為商
  南 仲吕為宫
  風 太蔟為羽
  之 黄鍾為徴
  時 南吕為角
  兮 林鍾為商
  可 仲吕為宫
  以 太蔟為羽
  阜 黄鍾為徴
  吾 南吕為角
  民 林鍾為商
  之 仲吕為宫
  財 太蔟為羽
  兮 黄鍾為徴
  仲吕之角南吕起調南吕畢曲 旋宫第二十八調属木南 南吕為角
  風 林鍾為商
  之 仲吕為宫
  薰 太蔟為羽
  兮 黄鍾為徴
  可 南吕為角
  以 林鍾為商
  觧 仲吕為宫
  吾 太蔟為羽
  民 黄鍾為徴
  之 南吕為角
  慍 林鍾為商
  兮 仲吕為宫
  南 太蔟為羽
  風 黄鍾為徴
  之 南吕為角
  時 林鍾為商
  兮 仲吕為宫
  可 太蔟為羽
  以 黄鍾為徴
  阜 南吕為角
  吾 林鍾為商
  民 仲吕為宫
  之 太簇為羽
  財 黄鍾為徴
  兮 南吕為角
  仲吕之商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旋宫第二十九調属金南 林鍾為商
  風 仲吕為宫
  之 太蔟為羽
  薰 黄鍾為徴
  兮 南吕為角
  可 林鍾為商
  以 仲吕為宫
  觧 太蔟為羽
  吾 黄鍾為徴
  民 南吕為角
  之 林鍾為商
  慍 仲吕為宫
  兮 太蔟為羽
  南 黄鍾為徴
  風 南吕為角
  之 林鍾為商
  時 仲吕為宫
  兮 太蔟為羽
  可 黄鍾為徴
  以 南吕為角
  阜 林鍾為商
  吾 仲吕為宫
  民 太蔟為羽
  之 黄鍾為徴
  財 南吕為角
  兮 林鍾為商
  仲吕之宫仲吕起調仲吕畢曲 旋宫第三十調属土南 仲吕為宫
  風 大蔟為羽
  之 黄鍾為徴
  薫 南吕為角
  兮 林鍾為商
  可 仲吕為宫
  以 太蔟為羽
  觧 黄鍾為徴
  吾 南吕為角
  民 林鍾為商
  之 仲吕為宫
  慍 太蔟為羽
  兮 黄鍾為徴
  南 南吕為角
  風 林鍾為商
  之 仲吕為宫
  時 太蔟為羽
  兮 黄鍾為徴
  可 南吕為角
  以 林鍾為商
  阜 仲吕為宫
  吾 太蔟為羽
  民 黄鍾為徴
  之 南吕為角
  財 林鍾為商
  兮 仲吕為宫









  樂律全書卷六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六下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六下
  五音琴第七張指法  俗呼緊羽調之高者
  一弦夷則為商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二弦無射為角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簇散聲即無射三弦大吕為徴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四弦夾鍾為羽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五弦蕤賔為宫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六弦夷則為商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七弦無射為角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簇散聲即無射建午月蕤賔均操縵 蕤賔之宫在五弦
  蕤賔之羽夾鍾起調夾鍾畢曲 旋宫第三十一調屬水南 夾鍾為羽
  風 大吕為徴
  之 無射為角
  薰 夷則為商
  兮 蕤賔為宫
  可 夾鍾為羽
  以 大吕為徽
  解 無射為角
  吾 夷則為商
  民 蕤賔為宫
  之 夾鍾為羽
  愠 大吕為徴
  兮 無射為角
  南 夷則為商
  風 蕤賔為宫
  之 夾鍾為羽
  時 大吕為徴
  兮 無射為角
  可 夷則為商
  以 蕤賔為宫
  阜 夾鍾為羽
  吾 大吕為徴
  民 無射為角
  之 夷則為商
  財 蕤賔為宫
  兮 夾鍾為羽
  㽔賔之徴大吕起調大吕畢曲 旋宫第三十二調屬火南 大吕為徴
  風 無射為角
  之 夷則為商
  薰 㽔賔為宫
  兮 夾鍾為羽
  可 大吕為徴
  以 無射為角
  解 夷則為商
  吾 㽔賔為宫
  民 夾鍾為羽
  之 大吕為徴
  愠 無射為角
  兮 夷則為商
  南 㽔賔為宫
  風 夾鍾為羽
  之 大吕為徴
  時 無射為角
  兮 夷則為商
  可 㽔賔為宫
  以 夾鍾為羽
  阜 大吕為徴
  吾 無射為角
  民 夷則為商
  之 㽔賔為宫
  財 夾鍾為羽
  兮 大吕為徴
  㽔賔之角無射起調無射畢曲 旋宫第三十三調屬木南 無射為角
  風 夷則為商
  之 㽔賔為宫
  薰 夾鍾為羽
  兮 大吕為徴
  可 無射為角
  以 夷則為商
  解 㽔賔為宫
  吾 夾鍾為羽
  民 大吕為徴
  之 無射為角
  愠 夷則為商
  兮 㽔賔為宫
  南 夾鍾為羽
  風 大吕為徴
  之 無射為角
  時 夷則為商
  兮 㽔賔為宫
  可 夾鍾為羽
  以 大吕為徴
  阜 無射為角
  吾 夷則為商
  民 㽔賔為宫
  之 夾鍾為羽
  財 大吕為徴
  兮 無射為角
  㽔賔之商夷則起調夷則畢曲 旋宫第三十四調屬金南 夷則為商
  風 㽔賔為宫
  之 夾鍾為羽
  薫 大吕為徴
  兮 無射為角
  可 夷則為商
  以 㽔賔為宫
  解 夾鍾為羽
  吾 大吕為徴
  民 無射為角
  之 夷則為商
  愠 㽔賔為宫
  兮 夾鍾為羽
  南 大吕為徴
  風 無射為角
  之 夷則為商
  時 㽔賔為宫
  兮 夾鍾為羽
  可 大吕為徴
  以 無射為角
  阜 夷則為商
  吾 㽔賔為宫
  民 夾鍾為羽
  之 大吕為徴
  財 無射為角
  兮 夷則為商
  㽔賔之宫㽔賔起調㽔賔畢曲 旋宫 三十五調屬土南 㽔賔為宫
  風 夾鍾為羽
  之 大吕為徴
  薰 無射為角
  兮 夷則為商
  可 㽔賔為宫
  以 夾鍾為羽
  解 大吕為徴
  吾 無射為角
  民 夷則為商
  之 㽔賔為宫
  愠 夾鍾為羽
  兮 大吕為徴
  南 無射為角
  風 夷則為商
  之 㽔賔為宫
  時 夾鍾為羽
  兮 大吕為徴
  可 無射為角
  以 夷則為商
  阜 㽔賔為宫
  吾 夾鍾為羽
  民 大吕為徴
  之 無射為角
  財 夷則為商
  兮 㽔賔為宫
  五音琴第八張指法 俗呼縵角調之平者
  一弦林鍾為宫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二弦南吕為商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簇散聲即南吕三弦應鍾為角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四弦太簇為徴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簇五弦姑洗為羽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六弦林鍾為宫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七弦南吕為商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簇散聲即南吕建未月林鍾均操縵 林鍾之宫在第六弦
  林鍾之羽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旋宫第三十六調屬水南 姑洗為羽
  風 太簇為徴
  之 應鍾為角
  薰 南吕為商
  兮 林鍾為宫
  可 姑洗為羽
  以 太簇為徴
  解 應鍾為角
  吾 南吕為商
  民 林鍾為宫
  之 姑洗為羽
  愠 太簇為徴
  兮 應鍾為角
  南 南吕為商
  風 林鍾為宫
  之 姑洗為羽
  時 大簇為徴
  兮 應鍾為角
  可 南吕為商
  以 林鍾為宫
  阜 姑洗為羽
  吾 太簇為徴
  民 應鍾為角
  之 南吕為商
  財 林鍾為宫
  兮 姑洗為羽
  林鍾之徴太簇起調太簇畢曲 旋宫第三十七調屬火南 太簇為徴
  風 應鍾為角
  之 南吕為商
  薫 林鍾為宫
  兮 姑洗為羽
  可 太簇為徴
  以 應鍾為角
  解 南吕為商
  吾 林鍾為宫
  民 姑洗為羽
  之 太簇為徴
  愠 應鍾為角
  兮 南吕為商
  南 林鍾為宫
  風 姑洗為羽
  之 太簇為徴
  時 應鍾為角
  兮 南吕為商
  可 林鍾為宫
  以 姑洗為羽
  阜 太簇為徴
  吾 應鍾為角
  民 南吕為商
  之 林鍾為宫
  財 姑洗為羽
  兮 太簇為徴
  林鍾之角應鍾起
  南 應鍾為角
  風 南吕為商
  之 林鍾為宫
  薰 姑洗為羽
  兮 太簇為徴
  可 應鍾為角
  以 南吕為商
  解 林鍾為宫
  吾 姑洗為羽
  民 太簇為徴
  之 應鍾為角
  愠 南吕為商
  兮 林鍾為宫
  南 姑洗為羽
  風 太簇為徴
  之 應鍾為角
  時 南吕為商
  兮 林鍾為宫
  可 姑洗為羽
  以 太簇為徴
  阜 應鍾為角
  吾 南吕為商
  民 林鍾為宫
  之 姑洗為羽
  財 應鍾為角
  兮 應鍾為角
  林鍾之商南吕起調南吕畢曲 旋宫第三十九調屬金南 南吕為商
  風 林鍾為宫
  之 姑洗為羽
  薰 太簇為徴
  兮 應鍾為角
  可 南吕為商
  以 林鍾為宫
  解 姑洗為羽
  吾 太簇為徴
  民 應鍾為角
  之 南吕為商
  愠 林鍾為宫
  兮 姑洗為羽
  南 太簇為徴
  風 應鍾為角
  之 南吕為商
  時 林鍾為宫
  兮 姑洗為羽
  可 太簇為徴
  以 應鍾為角
  阜 南吕為商
  吾 林鍾為宫
  民 姑洗為羽
  之 太簇為徴
  財 應鍾為角
  兮 姑洗為羽
  林鍾之宫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旋宫第四十調屬土南 林鍾為宫
  風 姑洗為羽
  之 太簇為徴
  薰 應鍾為角
  兮 南吕為商
  可 林鍾為宫
  以 姑洗為羽
  解 太簇為徴
  吾 應鍾為角
  民 南吕為商
  之 林鍾為宫
  愠 姑洗為羽
  兮 太簇為徴
  南 應鍾為角
  風 南吕為商
  之 林鍾為宫
  時 姑洗為羽
  兮 太簇為徴
  可 應鍾為角
  以 南吕為商
  阜 林鍾為宫
  吾 姑洗為羽
  民 太蔟為徴
  之 應鍾為角
  財 南吕為商
  兮 林鍾為宫
  五音琴第九張指法 俗呼縵角調之髙者
  一弦夷則為宫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二弦無射為商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簇散聲即無射三弦黄鍾為角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四弦夾鍾為徴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五弦仲吕為羽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六弦夷則為宫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七弦無射為商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申月夷則均操縵 夷則之宫在第六弦
  夷則之羽仲吕起調仲吕畢曲 旋宫第四十一調屬水南 仲吕為羽
  風 夾鍾為徴
  之 黄鍾為角
  薰 無射為商
  兮 夷則為宫
  可 仲吕為羽
  以 夾鍾為徴
  解 黄鍾為角
  吾 無射為商
  民 夷則為宫
  之 仲吕為羽
  愠 夾鍾為徵
  兮 黄鍾為角
  南 無射為商
  風 夷則為宫
  之 仲吕為羽
  時 夾鍾為徵
  兮 黄鍾為角
  可 無射為商
  以 夷則為宫
  阜 仲吕為羽
  吾 夾鍾為微
  民 黄鍾為角
  之 無射為商
  財 夷則為宫
  兮 仲吕為羽
  夷則之徵夾鍾起調夾鍾畢曲 旋宫第四十二調屬火南 夾鍾為徴
  風 黄鍾為角
  之 無射為商
  薰 夷則為宫
  兮 仲吕為羽
  可 夾鍾為徴
  以 黄鍾為角
  解 無射為商
  吾 夷則為宫
  民 仲吕為羽
  之 夾鍾為徴
  愠 黄鍾為角
  兮 無射為商
  南 夷則為宫
  風 仲吕為羽
  之 夾鍾為徴
  時 黄鍾為角
  兮 無射為商
  可 夷則為宫
  以 仲吕為羽
  解 夾鍾為徴
  吾 黄鍾為角
  民 無射為商
  之 夷則為宫
  財 仲吕為羽
  兮 夾鍾為徴
  夷則之角黄鍾起調黄鍾畢曲 旋宫第四十三調屬木南 黄鍾為角
  風 無射為商
  之 夷則為宫
  薰 仲吕為羽
  兮 夾鍾為徴
  可 黄鍾為角
  以 無射為商
  解 夷則為宫
  吾 仲吕為羽
  民 夾鍾為徴
  之 黄鍾為角
  愠 無射為商
  兮 夷則為宫
  南 仲吕為羽
  風 夾鍾為徴
  之 黄鍾為角
  時 無射為商
  兮 夷則為宫
  可 仲吕為羽
  以 夾鍾為徴
  阜 黄鍾為角
  吾 無射為商
  民 夷則為宫
  之 仲吕為羽
  財 夾鍾為徴
  兮 黄鍾為角
  夷則之商無射起調無射畢曲 旋宫第四十四調属金南 無射為商
  風 夷則為宫
  之 仲吕為羽
  薰 夾鍾為徴
  兮 黄鍾為角
  可 無射為商
  以 夷則為宫
  觧 仲吕為羽
  吾 夾鍾為徴
  民 黄鍾為角
  之 無射為商
  愠 夷則為宫
  兮 仲吕為羽
  南 夾鍾為徴
  風 黄鍾為角
  之 無射為商
  時 夷則為宫
  兮 仲吕為羽
  可 夾鍾為徴
  以 黄鍾為角
  阜 無射為商
  吾 夷則為宫
  民 仲吕為羽
  之 夾鍾為徴
  財 黄鍾為角
  兮 無射為商
  夷則之宫夷則起調夷則畢曲 旋宫第四十五調屬土南 夷則為宫
  風 仲吕為羽
  之 夾鍾為徴
  薰 黄鍾為角
  兮 無射為商
  可 夷則為宫
  以 夾吕為羽
  觧 夾鍾為徴
  吾 黄鍾為角
  民 無射為商
  之 夷則為宫
  慍 仲吕為羽
  兮 夾鍾為徴
  南 黄鍾為角
  風 無射為商
  之 夷則為宫
  時 仲吕為羽
  兮 夾鍾為徴
  可 黄鍾為角
  以 無射為商
  阜 夷則為宫
  吾 仲吕為羽
  民 夾鍾為徴
  之 黄鍾為角
  財 無射為商
  兮 夷則為宫
  五音琴第十張指法 俗呼清商調之下者
  一弦蕤賔為羽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二弦南吕為宫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三弦應鍾為商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四弦大吕為角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五弦姑洗為徴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六弦蕤賔為羽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七弦南吕為宫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建酉月南吕均操縵 南吕之宫在第七弦
  南吕之羽蕤賔起調蕤賔畢曲 旋宫第四十六調属水南 蕤賔為羽
  風 姑洗為徴
  之 大吕為角
  薰 應鍾為商
  兮 南吕為宫
  可 蕤賔為羽
  以 姑洗為徴
  觧 大吕為角
  吾 應鍾為商
  民 南吕為宫
  之 蕤賔為羽
  慍 姑洗為徴
  兮 大吕為角
  南 應鍾為商
  風 南吕為宫
  之 蕤賔為羽
  時 姑洗為徴
  兮 大吕為角
  可 應鍾為商
  以 南吕為宫
  阜 蕤賔為羽
  吾 姑洗為徴
  民 大吕為角
  之 應鍾為商
  財 南吕為宫
  兮 蕤賔為羽
  南吕之徴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旋宫第四十七調属火南 姑洗為徴
  風 大吕為角
  之 應鍾為商
  薰 南吕為宫
  兮 蕤賔為羽
  可 姑洗為徴
  以 大吕為角
  觧 應鍾為商
  吾 南吕為宫
  民 蕤賔為羽
  之 姑洗為徴
  慍 大吕為角
  兮 應鍾為商
  南 南吕為宫
  風 蕤賔為羽
  之 姑洗為徴
  時 大吕為角
  兮 應鍾為商
  可 南吕為宫
  以 蕤賔為羽
  阜 姑洗為徴
  吾 大吕為角
  民 應鍾為商
  之 南吕為宫
  財 蕤賔為羽
  兮 姑洗為徴
  南吕之角大吕起調大吕畢曲 旋宫第四十八調属木南 大吕為角
  風 應鍾為商
  之 南吕為宫
  薰 蕤賔為羽
  兮 姑洗為徴
  可 大吕為角
  以 應鍾為商
  觧 南吕為宫
  吾 蕤賔為羽
  民 姑洗為徴
  之 大吕為角
  慍 應鍾為商
  兮 南吕為宫
  南 蕤賔為羽
  風 姑洗為徴
  之 大吕為角
  時 應鍾為商
  兮 南吕為宫
  可 蕤賔為羽
  以 姑洗為徴
  阜 大吕爲角
  吾 應鍾為商
  民 南吕為宫
  之 蕤賔為羽
  財 姑洗為徴
  兮 大吕為角
  南吕之商應鍾起調應鍾畢曲 旋宫第四十九調属金南 應鍾為商
  風 應鍾為商
  之 蕤賔為羽
  薰 姑洗為徴
  兮 大吕為角
  可 應鍾為商
  以 南吕為宫
  觧 蕤賔為羽
  吾 姑洗為徴
  民 大吕為角
  之 應鍾為商
  慍 南吕為宫
  兮 蕤賔為羽
  南 姑洗為徴
  風 大吕為角
  之 應鍾為商
  時 南吕為宫
  兮 蕤賔為羽
  可 姑洗為徴
  以 大吕為角
  阜 應鍾為商
  吾 南吕為宫
  民 蕤賔為羽
  之 姑洗為徴
  財 大吕為角
  兮 應鍾為商
  南吕之宫南吕起調南吕畢曲 旋宫第五十調属土南 南吕為宫
  風 蕤賔為羽
  之 姑洗為徴
  薰 大吕為角
  兮 應鍾為商
  可 南吕為宫
  以 蕤賔為羽
  觧 姑洗為徴
  吾 大吕為角
  民 應鍾為商
  之 南吕為宫
  慍 蕤賔為羽
  兮 姑洗為徴
  南 大吕為角
  風 應鍾為商
  之 南吕為宫
  時 蕤賔為羽
  兮 姑洗為徴
  可 大吕為角
  以 應鍾為商
  阜 南吕為宫
  吾 蕤賔為羽
  民 姑洗為徴
  之 大吕為角
  財 應鍾為商
  兮 南吕為宫
  五音琴第十一張指法 俗呼清商調之平者
  一弦林鍾為羽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二弦無射為宫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三弦黄鍾為商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四弦太蔟為角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五弦仲吕為徴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六弦林鍾為羽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七弦無射為宫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戌月無射均操縵 無射之宫在第七弦
  無射之羽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旋宫第五十一調属木南 林鍾為羽
  風 仲吕為徴
  之 太蔟為角
  薰 黄鍾為商
  兮 無射為宫
  可 仲吕為徴
  以 太蔟為角
  觧 太蔟為角
  吾 黄鍾為商
  民 無射為宫
  之 林鍾為羽
  慍 仲吕為徴
  兮 太蔟為角
  南 黄鍾為商
  風 無射為宫
  之 林鍾為羽
  時 仲吕為徴
  兮 太蔟為角
  可 黄鍾為商
  以 無射為宫
  阜 林鍾為羽
  吾 仲吕為徴
  民 太蔟為角
  之 黄鍾為商
  財 無射為宫
  兮 林鍾為羽
  無射之徴仲吕起調仲吕畢曲 旋宫第五十二調属火南 仲吕為徴
  風 太蔟為角
  之 黄鍾為商
  薰 無射為宫
  兮 林鍾為羽
  可 仲吕為徴
  以 太蔟為角
  觧 黄鍾為商
  吾 無射為宫
  民 林鍾為羽
  之 仲吕為徴
  慍 太蔟為角
  兮 黄鍾為商
  南 無射為宫
  風 林鍾為羽
  之 仲吕為徴
  時 太蔟為角
  兮 黄鍾為南
  可 無射為宫
  以 林鍾為羽
  阜 仲吕為徴
  吾 太蔟為角
  民 黄鍾為商
  之 無射為宫
  財 林鍾為羽
  兮 仲吕為徴
  無射之角太蔟起調太蔟畢曲 蔟宫第五十三調属木南 太蔟為角
  風 黄鍾為商
  之 無射為宫
  薫 林鍾為羽
  兮 仲吕為徴
  可 太蔟為角
  以 黄鍾為商
  觧 無射為宫
  吾 林鍾為羽
  民 仲吕為徴
  之 太蔟為角
  慍 黄鍾為商
  兮 無射為宫
  南 林鍾為羽
  風 仲吕為徴
  之 太蔟為角
  時 黄鍾為商
  兮 無射為宫
  可 林鍾為羽
  以 仲吕為徴
  阜 太蔟為角
  吾 黄鍾為商
  民 無射為宫
  之 林鍾為羽
  財 仲吕為徴
  兮 太蔟為角
  無射之商黄鍾起調黄鍾畢曲 旋宫第五十四調属金南 黄鍾為商
  風 無射為宫
  之 林鍾為羽
  薰 仲吕為徴
  兮 太蔟為角
  可 黄鍾為商
  以 無射為宫
  觧 林鍾為羽
  吾 仲吕為徴
  民 太蔟為角
  之 黄鍾為商
  慍 無射為宫
  兮 林鍾為羽
  南 仲吕為徴
  風 太蔟為角
  之 黄鍾為商
  時 無射為宫
  兮 林鍾為羽
  可 仲吕為徴
  以 太蔟為角
  阜 黄鍾為商
  吾 無射為宫
  民 林鍾為羽
  之 仲吕為徴
  財 太蔟為角
  兮 黄鍾為商
  無射之宫無射起調無射畢曲 旋宫第五十五調属土南 無射為宫
  風 林鍾為羽
  之 仲吕為徴
  薫 太蔟為角
  兮 黄鍾為商
  可 無射為宫
  以 林鍾為羽
  觧 仲吕為徴
  吾 太蔟為角
  民 黄鍾為商
  之 無射為宫
  慍 林鍾為羽
  兮 仲吕為徴
  南 太蔟為角
  風 黄鍾為商
  之 無射為宫
  時 林鍾為羽
  兮 仲吕為徴
  可 太蔟為角
  以 黄鍾為商
  阜 無射為宫
  吾 林鍾為羽
  民 仲吕為徴
  之 太蔟為角
  財 黄鍾為商
  兮 無射為宫
  五音琴第十二張指法 俗呼清商調之髙者
  一弦夷則為羽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二弦應鍾為宫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三弦大吕為商吹上字按十一徽定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四弦夾鍾為角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五弦蕤賔為徴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六弦夷鍾為羽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七弦應鍾為宫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亥月應鍾均操縵 應鍾之宫在第七弦
  應鍾之羽夷則起調夷則畢曲 旋宫第五十六調屬水南 夷則為羽
  風 蕤賔為徴
  之 夾鍾為角
  薰 大吕為商
  兮 應鍾為宫
  可 夷則為羽
  以 蕤賔為徴
  解 夾鍾為角
  吾 大吕為商
  民 應鍾為宫
  之 夷則為羽
  愠 蕤賔為徴
  兮 夾鍾為角
  南 大吕為商
  風 應鍾為宫
  之 夷則為羽
  時 蕤賔為徴
  兮 夾鍾為角
  可 大吕為商
  以 應鍾為宫
  阜 夷則為羽
  吾 蕤賔為徴
  民 夾鍾為角
  之 大吕為商
  財 應鍾為宫
  兮 夷則為羽
  應鍾之徴蕤賔起調蕤賔畢曲 旋宫第五十七調屬火南 蕤賔為徴
  風 夾鍾為角
  之 大吕為商
  薰 應鍾為宫
  兮 夷則為羽
  可 蕤賔為徴
  以 夾鍾為角
  解 大吕為商
  吾 應鍾為宫
  民 夷則為羽
  之 蕤賔為徴
  愠 夾鍾為角
  兮 大吕為商
  南 應鍾為宫
  風 夷則為羽
  之 蕤賔為徴
  時 夾鍾為角
  兮 大吕為商
  可 應鍾為宫
  以 夷則為羽
  阜 蕤賔為徴
  吾 夾鍾為角
  民 大吕為商
  之 應鍾為宫
  財 夷則為羽
  兮 蕤賔為徴
  應鍾之角夾鍾起調夾鍾畢曲 旋宫第五十八調屬木南 夾鍾為角
  風 大吕為商
  之 應鍾為宫
  薰 夷則為羽
  兮 蕤賔為徴
  可 夾鍾為角
  以 大吕為商
  解 應鍾為宫
  吾 夷則為羽
  民 蕤賔為徴
  之 夾鍾為角
  愠 大吕為商
  兮 應鍾為宫
  南 夷則為羽
  風 蕤賔為徴
  之 夾鍾為角
  時 大吕為商
  兮 應鍾為宫
  可 夷則為羽
  以 蕤賔為徴
  阜 夷鍾為角
  吾 大吕為商
  民 應鍾為宫
  之 夷則為羽
  財 蕤賔為徴
  兮 夾鍾為角
  應鍾之商大吕起調大吕畢曲 旋宫第五十九調屬金南 大吕為商
  風 應鍾為宫
  之 夷則為羽
  薰 蕤賔為徴
  兮 夾鍾為角
  可 大吕為商
  以 應鍾為宮
  解 夷則為羽
  吾 蕤賔為徴
  民 夾鍾為角
  之 大吕為商
  愠 應鍾為宫
  兮 夷則為羽
  南 蕤賔為徴
  風 夾鍾為角
  之 大吕為商
  時 應鍾為宫
  兮 夷則為羽
  可 蕤賔為徴
  以 夾鍾為角
  阜 大吕為商
  吾 應鍾為宫
  民 夷則為羽
  之 蕤賔為徴
  財 夾鍾為角
  兮 大吕為商
  應鍾之宫應鍾起調應鍾畢曲 旋宫第六十調屬土南 應鍾為宫
  風 夷則為羽
  之 蕤賔為徴
  薰 夾鍾為角
  兮 大吕為商
  可 應鍾為宫
  以 夷則為羽
  解 蕤賔為徴
  吾 夾鍾為角
  民 大吕為商
  之 應鍾為宫
  愠 夷則為羽
  兮 蕤賔為徴
  南 夾鍾為角
  風 大吕為商
  之 應鍾為宮
  時 夷則為羽
  兮 蕤賔為徴
  可 夾鍾為角
  以 大吕為商
  阜 應鍾為宮
  吾 夷則為羽
  民 蕤賔為徴
  之 夾鍾為角
  財 大吕為商
  兮 應鍾為宫
  右南風歌出於舜世盖簫韶餘響而在三百篇已前其来逺矣是故起調畢曲皆先羽而後宫與流俗黄鍾起調畢曲者異焉調之先羽而後宫者譬猶易之先天卦也調之先宫而後羽者譬猶易之後天卦也所以者何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徴為事羽為物始于宫終于羽者五聲相繼先後之次序也宫生徴徴生商商生羽羽生角始於宫窮於角者五聲相生先後之次序也二說次序其先後雖不同揆諸河圖則未有不同也夫天一生水為羽居北方其數六故黄鍾之羽其律長六寸羽為物物者世間萬物也若寅為開物戌為閉物之類是也開物成務而事興焉故次之以事地二生火為徴居南方其數七故黄鍾之徴其律長七寸徴為事事者世間萬事也以飲食男女為切要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男女居室人之大倫而民生焉故次之以民天三生木為角居東方其數八故黄鍾之角其律長八寸角為民民者世間萬民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故次之以臣地四生金為商居西方其數九故黄鍾之商其律長九寸商為臣臣者治民之官也民若無官則強陵弱衆暴寡而世亂矣官若無君其弊亦然故次之以君天五生土為宫居中央其數十故黄鍾之宫其律長十寸宫為君君者臣民事物之主也於數最多於律最長於聲最濁於樂最尊君位至尊宜先而其次序在後何也栁宗元封建論謂先有里胥而後有天子理勢然也洪範五行以水火木金土為先後之次序樂記五聲以宫商角徴羽為尊卑之次序雖若相反實相同也宫居中央端拱南面巡厯四方象天左旋由中而南故宫生徴由南而西故徴生商由西而北故商生羽由北而東故羽生角五聲左旋至角而窮取法於河圖也樂記曰大樂必易又曰大樂與天地同和言其音調出於天生自然不由人力編排而纍纍乎端如貫珠譬猶太羮𤣥酒無味之中真味存焉故先儒論樂曰古者聖王制禮法修教化三綱正九疇叙百姓大和萬物咸若乃作樂以宣八風之氣以平天下之情故樂聲淡而不傷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優柔平中徳之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謂道配天地古之極也樂者本乎政也政善民安則天下之心和故聖人作樂以宣暢其和心達于天地天地之氣感而大和焉天地和則萬物順故神祗格鳥獸馴迷者不知此理指為連近之音視為唐宋之陋奚足以語太和之道也哉斯譜質朴𤣥妙真乃太古遺音撰譜宜以此為法也

  黄鍾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林姑太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黄為五音
  南吕為羽 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 南吕起調太黄南林姑大黄南林姑太黄南 南吕畢曲
  林鍾為徴 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 林鍾起調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 林鍾畢曲
  姑洗為角 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 姑洗起調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 姑洗畢曲
  太蔟為商 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 太簇起調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 太簇畢曲
  黄鍾為宫 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 黄鍾起調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 黄鍾畢曲
  大吕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無夷仲夾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大為五音
  無射為羽 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 無射起調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 無射畢曲
  夷則為徴 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 無射起調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 無射畢曲
  仲吕為角 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 仲吕起調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 仲吕畢曲
  夾鍾為商 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 夾鍾起調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 夾鍾畢曲
  大吕為宫 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 大吕起調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 大吕畢曲
  太蔟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應南㽔姑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太為五音
  應鍾為羽 應南㽔姑太應南㽔姑太應南㽔 應鍾起調姑太應南㽔姑大應南㽔姑太應 應鍾畢曲
  南吕為徴 南㽔姑太應南㽔姑太應南㽔姑 南吕起調太應南㽔姑太應南㽔姑太應南 南吕畢曲
  蕤賔為角 㽔姑大應南㽔姑大應南㽔姑太 㽔賔起調應南㽔姑太應南㽔姑太應南㽔 㽔賔畢曲
  姑洗為商 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 姑洗起調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 姑洗畢曲
  太蔟為宫 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 太蔟起調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 太蔟畢曲
  夾鍾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黄無林仲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夾為五音
  黄鍾為羽 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 黄鍾起調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 黄鍾畢曲
  無射為徴 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 無射起調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 無射畢曲
  林鍾為角 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 林鍾起調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 林鍾畢曲
  仲吕為商 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 仲吕起調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 仲吕畢曲
  夾鍾為宫 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 夾鍾起調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 夾鍾畢曲
  姑洗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大應夷蕤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愠兮 姑為五音
  大吕為羽 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 大吕起調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 大吕畢曲
  應鍾為徴 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 應鍾起調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 應鍾畢曲
  夷則為角 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 夷則起調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 夷則畢曲
  蕤賔為商 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 蕤賔起調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 蕤賔畢曲
  姑洗為宫 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 姑洗起調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 姑洗畢曲
  仲吕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太黄南林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仲為五音
  太蔟為羽 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 太蔟起調林仲太黄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 太蔟畢曲
  黄鍾為徴 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 黄鍾起調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 黄鍾畢曲
  南吕為角 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 南吕起調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 南吕畢曲
  林鍾為商 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 林鍾起調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 林鍾畢曲
  仲吕為宫 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 仲吕起調南林仲大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 仲吕畢曲
  蕤賔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夾大無夷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蕤為五音
  夾鍾為羽 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 夾鍾起調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 夾鍾畢曲
  大吕為徴 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 大吕起調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 大吕畢曲
  無射為角 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 無射起調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 無射畢曲
  夷則為商 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 夷則起調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 夷則畢曲
  蕤賔為宫 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 蕤賔起調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㽔 蕤賔畢曲
  林鍾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姑太應南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愠兮 林為五音
  姑洗為羽 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 姑洗起調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 姑洗畢曲
  太蔟為徴 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 太蔟起調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 太蔟畢曲
  應鍾為角 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 應鍾起調姑太應南林姑大應南林姑太應 應鍾畢曲
  南吕為商 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 南吕起調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 南吕畢曲
  林鍾為宫 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 林鍾起調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 林鍾畢曲
  夷則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仲夾黄無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夷為五音
  仲吕為羽 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 仲吕起調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 仲吕畢曲
  夾鍾為徴 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 夾鍾起調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 夾鍾畢曲
  黄鍾為角 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 黄鍾起調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 黄鍾畢曲
  無射為商 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 無射起調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 無射畢曲
  夷則為宫 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 夷則起調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 夷則畢曲
  南吕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蕤姑大應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南為五音
  蕤賔為羽 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 蕤賔起調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 蕤賔畢曲
  姑洗為徴 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 姑洗起調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 姑洗畢曲
  大吕為角 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 大吕起調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 大吕畢曲
  應鍾為商 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 應鍾起調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 應鍾畢曲
  南吕為宫 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 南吕起調大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大應南 南吕畢曲
  無射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林仲太黄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無為五音
  林鍾為羽 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 林鍾起調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 林鍾畢曲
  仲吕為徴 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 仲吕起調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大黄無林仲 仲吕畢曲
  太蔟為角 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 太蔟起調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 太蔟畢曲
  黄鍾為商 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 黄鍾起調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 黄鍾畢曲
  無射為宫 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 無射起調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大黄無 無射畢曲
  應鍾五調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夷蕤夾大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應為五音
  夷則為羽 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 夷則起調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太應夷 夷則畢曲
  蕤賔為徴 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 蕤賔起調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蕤蕤 蕤賔畢曲
  夾鍾為角 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 夾鍾起調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 夾鍾畢曲
  大吕為商 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 大吕起調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 大吕畢曲
  應鍾為宺 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 應鍾起調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 應鍾畢曲
  黄鍾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黄鍾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黄鍾之宫 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 一變姑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 而為仲吕
  仲吕之徴 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 二變南吕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 而為無射
  無射之商 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 三變太蔟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 而為夾鍾
  夾鍾之羽 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 四變林鍾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 而為夷則
  夷則之角 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 五變黄鍾仲角黄無夷仲角黄無夷仲夾黄 而為大吕
  大吕五曲 南風之薫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皆以大吕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大吕之宫 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 一變仲吕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 而為蕤賔
  蕤賔之徴 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 二變無射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 而為應鍾
  應鍾之商 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 三變夾鍾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 而為姑洗
  姑洗之羽 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 四變夷則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 而為南吕
  南吕之角 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 五變大吕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 而為太蔟
  太蔟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太蔟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太蔟之宫 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 一變蕤賔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 而為林鍾
  林鍾之徴 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 二變應鍾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 而為黄鍾
  黄鍾之商 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 三變姑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 而為仲吕
  仲吕之羽 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 四變南吕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林仲太黄 而為無射
  無射之角 太黄無林仲大黄無林仲太黄無 五變太簇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 而為夾鍾
  夾鍾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夾鍾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起調畢曲
  夾鍾之宫 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 一變林鍾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 而為夷則
  夷則之徴 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 二變黄鍾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 而為大吕
  大吕之商 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 三變仲吕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 而為蕤賔
  蕤賔之羽 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 四變無射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 而為應鍾
  應鍾之角 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 五變夾鍾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大應 而為姑洗
  姑洗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姑洗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姑洗之宫 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 一變夷則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 而為南吕
  南吕之徴 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 二變大吕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 而為太蔟
  太蔟之商 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 三變蕤賔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 而為林鍾
  林鍾之羽 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 四變應鍾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 而為黄鍾
  黄鍾之角 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 五變姑洗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 而為仲吕
  仲吕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仲吕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仲吕之宫 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 一變南吕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 而為無射
  無射之徴 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 二變太蔟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 而為夾鍾
  夾鍾之商 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 三變林鍾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 而為夷則
  夷則之前 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 四變黄鍾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 而為大吕
  大吕之角 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 五變仲吕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 而為蕤賔
  蕤賔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蕤賔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蕤賔之宫 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 一變無射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 而為應鍾
  應鍾之徴 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 二變夾鍾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 而為姑洗
  姑洗之商 蕤姑大應夷蕤姑太應夷蕤大應 三變夷則應夷蕤姑大應夷蕤姑大應夷蕤 而為南吕
  南吕之羽 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 四變大吕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 而為太蔟
  太蔟之角 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應 五變㽔賔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 而為林鍾
  林鍾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林鍾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林鍾之宫 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 一變應鍾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 而為黄鍾
  黄鍾之徴 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 二變姑洗黄姑太黄黄南林姑太黄南林林 而為仲吕
  仲吕之商 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 三變南吕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 而為無射
  無射之羽 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 四變太蔟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 而為夾鍾
  夾鍾之角 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 五變林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 而為夷則
  夷則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林鍾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林鍾之宫 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 一變應鍾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 而為黄鍾
  黄鍾之徴 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 二變南吕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 而為仲吕
  仲吕之商 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 三變南吕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 而為無射
  無射之羽 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 四變太蔟黄無林仲太黄無仲太黄無林仲 而為夾鍾
  夾鍾之角 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 五變林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 而為夷則
  南吕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南吕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南吕之宫 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 一變大吕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 而為太蔟
  太蔟之徴 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 二變蕤賔太應南蕤姑太應南蕤姑太應南 而為林鍾
  林鍾之商 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 三變應鍾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 而為黄鍾
  黄鍾之羽 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 四變姑洗太黄南林姑太黄南林姑太黄南 而為仲吕
  仲吕之角 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 五變南吕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姑太黄南 而為無射
  無射五曲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無射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無射之宫 無林仲太黄無林仲太黄南林太 一變太蔟太黄南林仲太黄南林仲太黄南 而為夾鍾
  夾鍾之徴 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 二變林鍾夾黄無林仲夾黄無林仲夾黄無 而為夷則
  夷則之商 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 三變黄鍾夾黄無夷仲夾黄無夷仲夾黄無 而為大吕
  大吕之羽 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 四變仲吕無大無夷仲夾大無夷仲夾大無 而為蕤賔
  蕤賔之角 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 五變無射夾大無夷蕤夾大無夷蕤夾大無 而為應鍾
  應鍾五曲 南風之薫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皆以應鍾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起調畢曲
  應鍾之宫 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 一變夾鍾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 而為姑洗
  姑洗之羽 應夷蕤姑太應夷蕤夾大應夷蕤 二變夷則夾大應夷蕤夾大應夷蕤夾大應 而為南吕
  南吕之商 應南蕤姑大應夷蕤夾大應南蕤 三變大吕姑大應南蕤姑大應南蕤姑大應 而為太蔟
  太蔟之羽 應南㽔姑太應南㽔姑太應南㽔 四變㽔賔姑太應南㽔姑太應南蕤姑太應 而為林鍾
  林鍾之角 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 五變應鍾姑太應南林姑太應南林姑太應 而為黄鍾
  右自南吕為羽至於應鍾為宫凡六十調其名曰端如貫珠格復自黄鍾之宫至於林鍾之角凡六十曲其名曰循環無端格此二格者譬如先天八卦横圖縦圖圎圖方圖皆出於自然非由人力也學者宜詳味焉中有難言之趣當自得之耳
  臣謹按南風者不自有其樂而與民同樂厥㫖深矣何以言之葢舜以為春作秋成夏則農事方盛吾民辛苦亦極矣鋤禾當午汗滴如雨此吾民怨咨之時也然而薰風南来殿閣生凉滌煩消暑而民困可甦故喜之而歌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舊糧既盡新榖未登此吾民匱乏之時也然而祝融司令蕤賔應律蠶老麥熟而民生可望故喜之而歌曰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豈非不自有其樂而與民同樂哉後世之歌有所謂大風者不過言其威加海内榮歸故鄊而已有所謂秋風者不過言其樂極哀來老之將至而已豈可與南風同日而語哉居在廟堂之上念及閭閻之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於大舜見之矣故孔子家語曰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唯脩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於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史記樂書曰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嗚呼南風其㫖深矣堯舜之君極力求治堯舜之民乃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何有帝力哉又云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語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之謂歟南風賡歌康衢擊壤之属凡在三百篇已前者真乃太古遺音學琴學歌當自此始
  已上論旋宫
  樂律全書卷六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七上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七
  旋宫琴譜
  雅樂失傳頼琴及笙二器尚在雖與古律不無異同若與歌聲高下相恊雖不中不逺矣以人聲為律準雖百世可知也詩不云乎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葢笙與琴瑟一堂之樂也以笙定琴以琴定瑟以琴瑟恊歌詠以定八音則雅樂可興矣古人琴瑟定弦皆以笙管為準後漢志所謂弦以緩急清濁非管無以正也琴有八十四聲置八十四以十二除之得七是知每均當具七音自隋何妥建議廢旋宫法由是已來世俗琴士不識七音為均之琴惟笙皆是七音為均郤無五音為均之笙援笙為琴瑟作證不亦深切著明乎朱熹蔡元定皆不非七音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何人乃敢非之樂記曰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何妥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謂也至今儒者疑信相半七音之均幾乎息矣此篇特為七音之均而作琴中八十四聲秪用笙中七簧定之以簡馭繁妙法也歟
  八十四聲新說古琴有三等四調一曰大琴正調二曰中琴平調三曰小琴清調四曰瑟調瑟調最高古人重之







  已上六調為下調以中弦為黄鍾故下大吕一律







  已上六調為高調以中弦為太吕故高黄鍾一律







  已上六調為下調第三弦為黄鍾故下大吕一律







  已上六調為高調第三弦為大吕故高黄鍾一律







  已上六調為下調第二弦為黄鍾故下大吕一律







  已上六調為高調第二弦為大吕故高黄鍾一律
  右十二均七音琴圖律之大者常在大弦律之小者常在小弦若夫宫商則無定位有以第二弦為宫者有以第三四五六七弦為宫者宫旋而律不旋正所謂旋宫也先儒泥於宫濁羽清之説遂謂宫商常在大弦徴羽常在小弦及至論律則有正律變律之别此乃律旋而宫不旋非所謂旋宫也要之旋宫譜中所用諸律皆正律耳無變律之理也但有變宫變徴二音變宫變徴二音亦正律也或誤指為變律非也宜正其名名之曰中和者所以破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之謬也











  正字出處
  後漢志曰黄鍾為宫大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徴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蕤賔為變徴此聲氣之元五音之正也
  應字出處
  樂記註曰宫商角徴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樂之器彈其宫則衆宫應然不足樂是以變之使雜也易曰同聲相應

  和字出處
  春秋左傳齊景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同字出處
  樂記疏曰引易曰同聲相應易文言文謂同聲相應之義也同聲雖相應不得為樂必有異聲相應乃得為樂耳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按文獻通考載宋朝太常琴制第一弦為黄鍾第二弦為太蔟第三弦為姑洗第四弦為蕤賔第五弦為林鍾第六弦為南吕第七弦為應鍾各隨鍾律彈之正與古法相合而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姜夔皆非之妄矣但宋制以琴之第七 徽為中聲其説
  非是七音琴第 一張指法是為     律本吹笙定之一弦黄鍾為宫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太蔟為商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

  三弦姑洗為角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蕤賔為中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林鍾為徴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南吕為羽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應鍾為和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子月黄鍾均操縵 黄鍾之宫在第一弦
  黄鍾正律為宫
  林鍾正律為徴
  太蔟正律為商
  南吕正律為羽
  姑洗正律為角
  應鍾正律為和
  蕤賔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二張指法  從夷則均縵二半徽
  一弦黄鍾為和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大吕為宫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三弦夾鍾為商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四弦仲吕為角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五弦林鍾為中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夷則為徴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七弦無射為羽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丑月大吕均操縵 大吕之宫在第二弦
  大吕正律為宫
  夷則正律為徴
  夾鍾正律為商
  無射正律為羽
  仲吕正律為角
  黄鍾正律為和
  林鍾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三張指法 從林鍾均緊五半徽
  一弦大吕為和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太蔟為宫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三弦姑洗為商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蕤賔為角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夷則為中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六弦南吕為徴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應鍾為羽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寅月太蔟均操縵 太蔟之宫在第二弦
  太蔟正律為宫
  南吕正律為徴
  姑洗正律為商
  應鍾正律為羽
  蕤賔正律為角
  大吕正律為和
  夷則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四張指法 從無射均縵三半徽
  一弦黄鍾為羽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太蔟為和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三弦夾鍾為宫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四弦仲吕為商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五弦林鍾為角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南吕為中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無射為徴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卯月夾鍾均操縵 夾鍾之宫在第三弦
  夾鍾正律為宫
  無射正律為徴
  仲吕正律為商
  黄鍾正律為羽
  林鍾正律為角
  大蔟正律為和
  南吕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五張指法 從南吕均緊六半徽
  一弦大吕為羽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夾鍾為和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三弦姑洗為宫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蕤賔為商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夷則為角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六弦無射為中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七弦應鍾為徴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辰月姑洗均操縵 姑洗之宮在第三弦
  姑洗正律為宫
  應鍾正律為徴
  蕤賔正律為商
  大吕正律為羽
  夷則正律為角
  夾鍾正律為和
  無射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六張指法 從黄鍾均縵四半徽
  一弦黄鍾為徴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太蔟為羽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三弦姑洗為和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仲吕為宫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五弦林鍾為商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南吕為角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應鍾為中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鐘建已月仲吕均操縵 仲吕之宫在第四弦
  仲吕正律為宫
  黄鍾正律為徴
  林鍾正律為商
  太蔟正律為羽
  南吕正律為角
  姑洗正律為和
  應鍾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七張指法  從應鍾均緊七半徽
  一弦大吕為徴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夾鍾為羽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三弦仲吕為和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四弦蕤賔為宫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夷則為商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六弦無射為角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七弦黄鍾為中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建午月蕤賔均操縵 蕤賔之宫在第四弦
  蕤賔正律為宫
  大吕正律為徴
  夷則正律為商
  夾鍾正律為羽
  無射正律為角
  仲吕正律為和
  黄鍾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八張指法 從黄鍾均緊一半徽
  一弦大吕為中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太蔟為徴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三弦姑洗為羽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蕤賔為和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林鍾為宫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南吕為商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應鍾為角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未月林鍾均操縵 林鍾之宫在第五弦
  林鍾正律為宮
  太蔟正律為徴
  南吕正律為商
  姑洗正律為羽
  應鍾正律為角
  蕤賔正律為和
  大吕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九張指法 從夾鍾均縵六半徽
  一弦黄鍾為角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太蔟為中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大蔟三弦夾鍾為徴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四弦仲吕為羽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五弦林鍾為和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夷則為宫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七弦無射為商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申月夷則均操縵 夷則之宫在第六弦
  夷則正律為宫
  夾鍾正律為徴
  無射正律為商
  仲吕正律為羽
  黄鍾正律為角
  林鍾正律為和
  太蔟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十張指法  從太蔟均緊二半徽
  一弦大吕為角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夾鍾為中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鐘散聲即夾鍾三弦姑洗為徴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蕤賔為羽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夷則為和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六弦南吕為宫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應鍾為商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酉月南吕均操縵 南吕之宫在第六弦
  南吕正律為宫
  姑洗正律為徴
  應鍾正律為商
  蕤賔正律為羽
  大吕正律為角
  夷則正律為和
  夾鍾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十一張指法 從仲吕均縵七半徽
  一弦黄鍾為商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太蔟為角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三弦姑洗為中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仲吕為徴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五弦林鍾為羽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南吕為和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無射為宫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建戌月無射均操縵 無射之宫在第七弦
  無射正律為宫
  仲吕正律為徴
  黄鍾正律為商
  林鍾正律為羽
  太蔟正律為角
  南吕正律為和
  姑洗正律為中
  七音琴第十二張指法 從姑洗均緊三半徽
  一弦大吕為商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夾鍾為角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三弦仲吕為中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四弦蕤賔為徴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夷則為羽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六弦無射為和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七弦應鍾為宫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建亥月應鍾均操縵  應鍾之宫在第七弦
  應鍾正律為宫
  蕤賔正律為徴
  大吕正律為商
  夷則正律為羽
  夾鍾正律為角
  無射正律為和
  仲吕正律為中
  已上八十四聲皆是正律無所謂變律也若夫清聲則有之矣然而清濁相和實散相應亦無孰正孰半許多分别是故律皆註以正字恐人誤信先入之説仍指為變半耳自漢京房謂仲吕不復生黄鍾故有變律自漢劉歆謂黄鍾不為他律役故有半律今以琴笙二器考之黄太姑蕤林南應七音為黄鍾之均若縵其第四弦按九徽吹合字則散聲為仲吕是名仲吕之均又縵其第七弦按九徽吹上字則散聲為無射是名無射之均若以仲吕之均考之十徽按一與散四應是為仲吕之宫十徽按二與散五應是為仲吕之商十徽按三與散六應是為仲吕之角十徽按五與散一應是為仲吕之徴十徽按六與散二應是為仲吕之羽十徽按七與散三應是為仲吕之和九徽按三與散七應是為仲吕之中所謂商角徴羽中和六聲即是林南黄太應姑六律皆正律也而無所謂變黄鍾等則知先儒謂有變律之說誤矣若以無射之均考之十徽按一與散四應是為無射之徴十徽按二與散五應是為無射之羽十徽按三與散六應是為無射之和十徽按四與散七應是為無射之宫十徽按五與散一應是為無射之商十徽按六與散二應是為無射之角九徽按六與散三應是為無射之中所謂商角徴羽中和六聲即是黄太仲林姑南六律皆正律也而無所謂半黄鍾等則知先儒謂有半律之說誤矣大抵樂家所謂宫者謂均主耳非清濁之謂也長律為宫短律為羽則宫濁而羽清短律為宫長律為羽則宫清而羽濁伶州鳩謂大不踰宫細不過羽𦕅舉黄鍾之均為譬非通論也夫旋宫之法廢葢由先儒泥於宫濁羽清之説是故不可不辨今以琴音證之則斯理昭然矣
  已上論琴已下兼論琴瑟
  講律吕者為興樂耳律者體也樂者用也體用兼脩庶幾全書先儒獨詳於律而略於樂有體無用非全書也琴瑟與笙互相為用曲禮曰士無故不徹琴瑟而燕射及鄉飲鄉射獨有瑟而無琴鹿鳴先瑟而後琴山樞車鄰只言瑟而不言琴論語言瑟再三亦不言琴以此觀之瑟之於琴尚矣自操縵失其𫝊而弦歌之聲遂絶不絶如綫者琴與笙在也以笙定琴以琴定瑟則得之矣雅樂秘傳子午二琴用琴二張不論古琴時琴皆可但要音好者耳
  北極在子南極在午子午者天樞也故最尊最貴超勝餘方也子即黄鍾午即蕤賔十二律中惟此二者最尊最貴是以琴家尚之為雅樂樞機也
  子琴七音定弦捷法 即是黄鍾之均
  一弦黄鍾為宫吹上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黄鍾二弦太蔟為商吹尺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太蔟三弦姑洗為角吹工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姑洗四弦蕤賔為中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林鍾為徴吹合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林鍾六弦南吕為羽吹四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南吕七弦應鍾為和吹一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應鍾午琴七音定弦捷法 即是蕤賔之均
  一弦大吕為徴吹上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仲吕散聲即大吕二弦夾鍾為羽吹尺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林鍾散聲即夾鍾三弦仲吕為和吹工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南吕散聲即仲吕四弦蕤賔為宫吹凡字按十徽定之實音為應鍾散聲即蕤賔五弦夷則為商吹合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黄鍾散聲即夷則六弦無射為角吹四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太蔟散聲即無射七弦黄鍾為中吹一字按十一徽定之實音為姑洗散聲即黄鍾雅樂秘傳定瑟弦
  解弦更張草草上畢斜排瑟柱如筝馬然只作一行勿作兩行將柱排就然後定弦只許緊弦不許移柱欲常如鴈行耳彈時移柱無妨不可膠也後項白文五十一字寫紙條貼岳上
  黄中第一弦黄鍾中聲與子琴第一弦散聲同
  大中第二弦大吕中聲與午琴第一弦散聲同
  太中第三弦太蔟中聲與子琴第二弦散聲同
  夾中第四弦夾鍾中聲與午琴第二弦散聲同
  姑中第五弦姑洗中聲與子琴第三弦散聲同
  仲中第六弦仲吕中聲與午琴第三弦散聲同
  蕤中第七弦蕤賔中聲與子午二琴第四弦散聲同林中第八弦林鍾中聲與子琴第五弦散聲同
  夷中第九弦夷則中聲與午琴第五弦散聲同
  南中第十弦南吕中聲與子琴第六弦散聲同
  無中第十一弦無射中聲與午琴第六弦散聲同應中第十二弦應鍾中聲與子琴第七弦散聲同黄清第十三弦黄鍾清聲與子琴第一弦七徽實音同大清第十四弦大吕清聲與午琴第一弦七徽實音同太清第十五弦太蔟清聲與子琴第二弦七徽實音同夾清第十六弦夾鍾清聲與午琴第二弦七徽實音同姑清第十七弦姑洗清聲與子琴第三弦七徽實音同仲清第十八弦仲吕清聲與午琴第三弦七徽實音同蕤清第十九弦蕤賔清聲與子午二琴第四弦七徽實音同林清第二十弦林鍾清聲與子琴第五弦七徽實音同夷清第二十一弦夷則清聲與午琴第五弦七徽實音同南清第二十二弦南吕清聲與子琴第六弦七徽實音同無清第二十三弦無射清聲與午琴第六弦七徽實音同應清第二十四弦應鍾清聲與子琴第七弦七徽實音同小黄清第二十五弦小黄鍾清聲與午琴第七弦七徽實音同黄中隔八下生林中勾黄擘林 林中隔六上生太中擘林抹太太中隔八下生南中勾太擘南 南中隔六上生姑中擘南抹姑姑中隔八下生應中勾姑擘應 應中隔六上生蕤中擘應抹蕤蕤中隔六上生大中擘蕤抹大 大中隔八下生夷中勾大擘夷夷中隔六上生夾中擘夷抹夾 夾中隔八下生無中勾夾擘無無中隔六上生仲中擘無抹仲 仲中隔八下生黄清勾仲擘黄黄清隔八下生林清勾黄擘林 林清隔六上生太清擘林抹太太清隔八下生南清勾太擘南 南清隔六上生姑清擘南抹姑姑清隔八下生應清勾姑擘應 應清隔六上生蕤清擘應抹蕤蕤清隔六上生大清擘蕤抹大 大清隔八下生夷清勾大擘夷夷清隔六上生夾清擘夷抹夾 夾清隔八下生無清勾夾擘無無清隔六上生仲清擘無抹仲 仲清隔八下生小黄清勾仲擘小黄下生順行隔八相和用右手中指鉤大指擘 猶琴家大間勾上生逆行隔六相和用右手食指抹大指擘 猶琴家小間勾古人鼔瑟别有指法與今太常所習者異未逹之士黨同排異不驚疑者鮮矣請論其略夫詩有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瑟音失傳當以琴音校正則得之矣斯譜是也鉤抹以大弦為正者則必以小弦為應和擘托以小弦為正者則必以大弦為應和此自然之理也亦猶琴焉大弦鳴則小弦應之小弦鳴則大弦應之乃琴瑟之常理何嘗妄分其大小哉太常之瑟右手不鼓小弦左手不鼓大弦蓋為異説之所惑也韓非子書有云齊宣王問巨倩曰儒者鼓瑟乎對曰不也瑟也者以小弦為大聲以大弦為小聲是細大易序貴賤易位也儒者謂害義故不能宣王曰善韓子法家者流矯枉過正泥於尊君卑臣故有是喻雖然韓子不獨善喻亦可謂知瑟矣蓋瑟大弦弦互相倡和古之制也專以小應大近代之拘也上古瑟制周世猶存韓子蓋據當時所親見者如此禮失求諸野斯之謂歟學者取其幸覩瑟制之存不以文害辭而以意逆志可也遂謂儒家真不鼓瑟正猶痴人前説夢耳好事者又從而辯之非夢中説夢乎近代惑於其説因而改易古人瑟制若今太常之所習者誤矣又按莊子文子二書皆云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其言最古必有所本是周人未嘗謂中弦不彈也淮南子書亦云瑟鼓之二十五弦皆應是漢人未嘗謂中弦不彈也杜氏通典云頌瑟二十五弦盡用之則知唐制亦與周漢制同文獻通考云宋朝太常瑟用二十五弦具二均之聲第一弦黄鍾中聲第十三弦黄鍾清聲左右手互應清正聲相和所謂第十三弦即中弦也既言互應必非不彈矣原夫初設黄弦主意以其弦多難辨遂將黄鍾黄之覩黄弦即知是黄鍾使人易認彈不錯耳後乃傳訛謂君弦不宜彈於君弦傍添設黄鍾當隔八乃隔九誤矣然非初設黄弦者之意也夫樂以作為吉不作為凶有故則設而不作既添設君弦乃設而不作則是樂中無君非吉兆也無乃不可乎愚議黄弦之設無可無不可但作黄鍾彈之其傍便作大吕勿重添黄鍾也第二十五弦為黄鍾清聲俗呼六者是也夫如此則隔八相生而無不協矣返本還元循環無端乃最精之妙義亦復古制之一端也雖然不如不用黄弦尤妙此惟可與達者言之古用瞽者鼓瑟而朱黄其何能别哉大抵瑟之為器弦雖多而指法極少初學惟患不熟熟則絶妙超勝於琴逺矣好古君子宜盡心焉
  初學操縵口訣
  以笙定琴 以琴定瑟 以簡馭繁 萬無一失瑟音雖多 琴律止七 琴有乃彈 琴無不必琴引瑟音 瑟協琴律 琴瑟協同 音律引出琴瑟非二 音律如一 皆成操縵 則能事畢
  琴譜四字指法十三字操縵用正應和同四字十六字操縵惟用正應和三字
  正者中聲右手中指鼔圓印朱書 應者清聲左手中指彈方印朱書和者隔八右手大指擘方印朱書 同者專壹兩手聲一般圓印墨書凡初學瑟者左右兩手十指皆伸切忌屈其小指自與筝手不同七音以周闗雎為祖二譜對彈琴瑟同音則初學易曉也
  十六字操縵引
  正應和三字譜
  黄鍾倡林鍾和
  林鍾倡太蔟和
  太蔟倡南吕和
  南吕倡姑洗和
  姑洗倡應鍾和
  應鍾倡蕤賔和
  蕤賔倡大吕和
  大吕倡夷則和
  夷則倡夾鍾和
  夾鍾倡無射和
  無射倡仲吕和
  仲吕倡黄鍾和
  建子月黄鍾均操縵 依七音琴第一張定弦
  黄鍾之角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法此均太蔟為商不用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建寅月太蔟均操縵 依七音琴第三張定弦
  太蔟之角蕤賔起調蕤賔畢曲 法此均姑洗為商不用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建辰月姑洗均操縵 依七音琴第五張定弦法姑洗之角夷則起調夷則畢曲 此均蕤賔為商不用蕤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上>















  樂律全書卷七上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七下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七
  旋宫琴譜
  建午月蕤賔均操縵 依七音琴第七張定弦法蕤賔之角無射起調無射畢曲 此均夷則為商不用夷則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七下>


  闗雎五章章四句
  陜西西安府學中有前代石經作闗雎五章今從之
  凡大雅皆宫調曲小雅皆徴調曲周魯二頌皆羽調曲十五國風皆角調曲周詩三百篇通不用商調惟商頌五篇則皆商調耳有說詳見外篇第五卷中已上論七音為均及周樂不用商聲






  樂律全書卷七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八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八
  樂器圖樣第十之上
  韓邦竒曰聖人不能以一身周天下之用故制為器數以教萬世是以天下後世人非聖人而道則聖人之道也昔孔子聞韶於齊夫其考擊而搏拊者固非皆夔倫也而其羙如此者器數存也且聖人之道有文有本天地之道有纎有洪自然之理也茍不論度量衡之數而曰妙在其人則聖人當時止為一支之木一塊之土一句之金足矣何必為鐘為磬為瑟為笙又從而為弦為簧有煩有簡若是哉今試以祭祀之時燕享之際琴瑟缺其弦笙竽去其簧又從而盡去八音使萬寳常擊食器荀勗摇牛鐸可乎不可乎是故君子不為無益之空言必究制作之實用
  劉濓曰古今考定八音之制者如論金石凡金石皆舉之矣如論絲竹匏土凡絲竹匏土皆舉之矣非不廣大㣲妙也其於今古淫雅之辨漫無可否詮擇何貴於知音知言哉愚定八音則不然金石則擇金石音制之中者絲竹匏土則擇絲竹匏土音制之中者辨之以五音比之以律度折中之以經傳古者雅者雖俗瞽賤工之言必采俗者淫者雖大儒宿學之論必黜要在復先王之雅奏而已矣又曰黄鍾立而樂之音製皆取法焉雖欲外之不能外矣夫能取法黄鍾不但音製之善亦有所宗以為始也猶夫造黄鍾者始於累黍容黍耳此聖人尚象制器之説也後世不識此意動輙附㑹以天地隂陽五行四時謬矣
  臣謹按上古聖人之制器也葢必有謂而設豈徒然哉是故鍾磬取其燥濕不改其操琴瑟取其繁簡不失其節壎篪取其温柔而不焦簫管取其從容而不廹籥篴取其同聲而相合笙竽取其同均而相和革木無預律吕而樂不得不成惟此八音能事畢矣八音之外雖有至音無以加矣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此之謂也先儒論樂器者率摭末而遺本夫何謂末如云農琴羲瑟媧笙舜簫之類不過尊其人重其器而已𥨸以為末者此𩔖也如云金徽玉軫龍池鳯沼之𩔖不過華其飾羙其名而已𥨸以為末者此𩔖也夫何謂本周禮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為樂器凡為樂器以十二律為之數度以十二聲為之齊量凡和樂亦如之數度聲律斯為樂器之本者也世傳八音之器其形制雖略存乎古其數度齊量大抵皆非古制故雖可吹擊以成音曲而不可以感召葢由其數度齊量不出於隂陽自然之理故不可以召天地之和也先儒序八音一曰金二曰石三曰絲四曰竹五曰匏六曰土七曰革八曰木周禮序八音一曰金二曰石三曰土四曰革五曰絲六曰木七曰匏八曰竹漢志序八音一曰土二曰匏三曰皮四曰竹五曰絲六曰石七曰金八曰木以此觀之本無一定次序方位而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配八卦八風葢係穿鑿傅㑹亦所謂末者也欲造樂器不知何者宜先何者宜後率爾為之都無可取據理論之宜以竹音為先而匏土次之絲又次之金石革木抑又次焉此先後之序也傳不云乎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此之謂歟宋胡瑗造樂器徐復聞而笑曰不求諸聲而求諸器可乎識者然之瑗等所造畢竟不成臣今此篇其序八音移竹音為首者以律管乃萬事根本莫先乎此故也其論八音專論數度聲律但係所謂末者悉皆略之
  竹音之屬總序
  學樂先絲造樂先竹何也堂上之樂以絲為尊堂下之樂以竹為首是故經云登歌下管管之言下猶歌之言登也古人非歌不弦弦不歌歌弦皆不徒作乃其常也徒歌徒弦則其變也故爾雅釋樂曰徒歌謂之謡徒鼓瑟謂之歩更其名以别之著其變也學歌則必先琴瑟故傳有之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弦在詩之前詩在弦之後是知學樂先絲音矣雖然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葢弦有緩急非管無以定定弦須用管必然之理也故知造樂先竹音矣八音之中竹與匏土此三者係口吹餘五者則非也故朱熹之説曰音律只是氣人亦只是氣故相闗又曰大抵天人無間如云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聖人能全體得所以參天地賛化育只是有此理以粗底言如荀子謂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瓠巴鼓瑟而㳺魚出聼粗者亦有此理臣愚宗此説以為八音之器宜分三等塤篪簫管籥篴笙竽凡口吹者是一等也琴瑟與歌相須為用次一等也金石革木不過節樂而已又一等也
  竹音諸器凡例
  周禮笙師掌教吹籥簫篪篴管此皆竹音雅器宜以佳竹為之不施漆飾尚自然之質也佳竹者或金門山竹斑竹紫竹皆可惟江南所産筆管竹最佳多取佳竹擇其合周徑度數者用之如無則用笛竹須削治之使合規度既經削治則不得已而後漆飾可也凡以漆飾之者但宜黑漆詩云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今人琴皆黑漆葢古人遺制也瑟及柷敔簨簴之𩔖亦宜黑漆與琴一色最清切忌飾以朱紅彩色則近俗矣
  
  臣謹按八音之内當以竹音為首竹音之内當以律管為首律管之為器吹之以𠉀氣奏之以和聲舜典所謂律和聲月令所謂律中某之𩔖皆指律管而言是知管即律律即管一物而二名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律者其道也管者其器也書曰下管鼗鼔詩曰磬管將將嘒嘒管聲禮曰下管新宫下而管象與夫孤竹孫竹隂竹之管皆是物也然則先王雅樂何嘗不用管哉近代雅樂廢之何也葢由前儒不識管者謂管長尺圍寸併兩而吹此漢大子樂官之雙管非古所謂管也後儒不識管者謂管除嘂子外長六寸餘此係教坊俗樂之頭管亦非所謂管也所謂管者無孔凡有孔者非也惟管端開豁口狀如簫口形似洞門俗名洞簫以此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倍律黄鍾長二尺樂器皆用夏尺造造尺法見第十卷 外徑七分○七毫 内徑五分大呂長一尺八寸八分七釐七毫 六分八釐六毫 四分八釐五毫太蔟長一尺七寸八分一釐七毫 六分六釐七毫 四分七釐一毫夾鍾長一尺六寸八分一釐七毫 六分四釐八毫 四分五釐八毫姑洗長一尺五寸八分七釐四毫 六分二釐九毫 四分四釐五毫仲呂長一尺四寸九分八釐三毫 六分一釐二毫 四分三釐二毫蕤賓長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 五分九釐四毫 四分二釐○林鍾長一尺三寸三分四釐八毫 五分七釐七毫 四分○八毫夷則長一尺二寸五分九釐九毫 五分六釐一毫 三分九釐六毫南呂長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 五分四釐五毫 三分八釐五毫無射長一尺一寸二分二釐四毫 五分二釐九毫 三分七釐四毫應鍾長一尺○五分九釐四毫  五分一釐四毫 三分六釐三毫
  正律黄鍾長一尺      外徑五分   内徑三分五釐三毫大呂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四分八釐五毫  三分四釐三毫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   四分七釐一毫  三分三釐三毫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   四分五釐八毫  三分二釐四毫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四分四釐五毫 三分一釐四毫仲呂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四分三釐二毫 三分○六毫蕤賓長七寸○七釐一毫   四分二釐○  二分九釐七毫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四分○八毫  二分八釐八毫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  三分九釐六毫 二分八釐○南呂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  三分八釐五毫 二分七釐二毫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三分七釐四毫 二分六釐四毫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三分六釐三毫 二分五釐七毫
  半律黄鍾長五寸     外徑三分五釐三毫内徑二分五釐大呂長四寸七分一釐九毫  三分四釐三毫 二分四釐二毫太蔟長四寸四分五釐四毫  三分三釐三毫 二分三釐五毫夾鍾長四寸二分○四毫   三分二釐四毫 二分二釐九毫姑洗長三寸九分六釐八毫  三分一釐四毫 二分二釐二毫仲呂長三寸七分四釐五毫  三分○六毫  二分一釐六毫蕤賔長三寸五分三釐五毫  二分九釐七毫 二分一釐○林鍾長三寸三分三釐七毫  二分八釐八毫 二分○四毫夷則長三寸一分四釐九毫  二分八釐○  一分九釐八毫南呂長二寸九分七釐三毫  二分七釐二毫 一分九釐二毫無射長二寸八分○六毫   二分六釐四毫 一分八釐七毫應鍾長二寸六分四釐八毫  二分五釐七毫 一分八釐一毫右倍正半三十六律吹口形𩔖洞門故名洞簫洞門縱横皆廣一分七釐六毫乃黄鍾正律内徑之半也律有長短廣狹惟吹口則無異俱依此數勿過不及不及則濁過則清矣造律既成而後刻口故口在正數内乃自然之理也李文察謂黄鍾吹口在九寸正數外其説非是
  古管考證
  書曰下管詩曰嘒嘒管聲周禮曰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如是之𩔖皆指律管而言之也蓋管與律大同小異特吹者謂之律編聯而吹者謂之管猶磬之有特磬編磬也先王雅樂該吹何律左手吹畢置於右手復取一律吹之務期聲韻悠長禁止節奏急促近代俗樂節奏急促是以無所用管而管由是廢矣茍知此理則知管之所以為貴











  自黄鍾倍律至應鍾倍律
  照前格式造畢細繩編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孤竹管
  先儒舊解孤者特生之竹謂若嶧陽孤桐之𩔖然孤亦尊稱公侯稱孤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或曰孤竹國名
  隂竹管
  先儒舊解竹生山北者曰隂竹按前漢志黄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是為律本竊疑孤竹之管倍律是也孫竹之管半律是也然則隂竹之管其正律之謂歟
  孫竹管
  竹譜謂前嵗之竹為翁今嵗之竹為孫竊疑孤竹即隔竹也孫竹即笋竹也隔竹宜造倍律之管故與圜鍾相宜笋竹宜造半律之管故與函鍾相宜葢圜鍾管大函鍾管小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古有三等十二管
  謹按爾雅管有三等大者謂之簥中者謂之篞小者謂之篎禮運載孔子之言曰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宫據此明言管有十二而世儒止知雙管頭管何哉
  雙管非管
  先儒舊説謂管如篴而小併兩而吹之漢大予樂官有焉疏引廣雅云管長尺圍寸八孔無底或云六孔今按八孔雙管聲如頭管俚俗有之不入雅樂舊説非是
  頭管非管
  正德間有張敔嘉靖間有劉濓二家言樂皆指管即今之頭管夫頭管乃胡笳觱栗之𩔖胡部之俗樂也而以為雅樂非誤歟雙管頭管其制皆陋不可為法
  
  臣謹按十三經註疏毛詩周頌簫管備舉條下引爾雅釋樂云大簫謂之言小者謂之筊郭璞曰簫大者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尺二寸一名籟又引風俗通云簫參差象鳯翼十管長二尺其言管數長短不同爾雅疏亦引風俗通云舜作簫其形參差象鳯翼十管長二尺今本風俗通但作長一尺復與唐儒所見之本不同臣愚以為於理皆通葢古本風俗通言二尺者指倍律也今本風俗通言一尺者指正律也惟言十管疑有脱文當從郭註作十六管者是矣隋書樂志曰簫十六管長二尺而無二十三管之簫今則兼從二書之説其長二尺者為大簫謂之言其長一尺者為小簫謂之筊大小二等皆十六管以筆竹或笙竹佳者帶皮用之於多竹中擇取天生兩端圓勻合外徑之數者最佳不必削治但揩拭極光淨兩端截齊勿令傷損其質若夫内徑或修治之使合規度可也兩端飾以朱漆外則不漆文選所謂因其自然而絳脣錯雜也除邉管外其餘諸管兩旁略削使平平處使鰾則固不然則不固也上有二束象牙為之隨器大小狀𩔖腰帶銅釘間飾文選所謂帶以象牙而羅鱗㨗獵也簫字竒篆作□象形龠字从□㑹意先秦古制觀此可考世有排簫以木為櫝搶金雲鳯其形陋可笑也蔡邕謂簫有底以蠟實之增損則和此乃漢末賣飴餳者所吹俗器非古之簫也劉濓曰簫乃十二律之本體虞庭最重之器故曰韶簫長短並列有似鳯翼故曰鳯簫一管一音無事假借其十二管長短俱如本律或用加倍即鳯簫制也此言得之矣而又曰或長俱如黄鍾以蠟次第實之亦何誤耶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右按虞庭竹音之器但云下管及云簫韶而已則此二器豈非竹音之領袖歟詩云簫管備舉此之謂也夫律與管葢一物而二名若管與簫則大同而小異特而吹之是謂之管編而吹之是謂之簫亦猶鐘磬之有特有編也是故鐘磬及簫皆以十六枚為一具或謂以二十三枚為一具者非也簫即是管管即是律其長短廣狹皆與𥮅術合上文律管條内載之詳矣如法造成律管而削治其兩旁鰾令堅固是名簫耳朱唇象帶之説見文選洞簫賦古未必盡然也聊引此以證簫之有櫝者非也
  古簫考證
  按朱熹語録曰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其長短管數經典無明文而見於𫝊註者不過應劭郭璞二家而已應氏漢人在先郭氏晉人在後二家所説頗有異同焉陳祥道引風俗通之説謂簫長二尺其弟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引風俗通之説謂簫長三尺今本風俗通但云長一尺長一尺者正律是也長二尺者倍律是也長三尺者或𫝊寫之誤歟隋書樂志謂簫十六管長二尺爾雅註謂大簫長尺四寸小者長尺二寸又謂大篪長尺四寸小者長尺二寸簫篪殊異尺寸雷同恐亦𫝊寫之誤不可考也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謂簫象鳯乃火禽也火數二七故長尺四然則篪亦尺四又何説也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本腐儒其陋可笑據理論之當從長二尺長一尺其説皆是
  大簫小簫
  爾雅瑟有大瑟小瑟琴有大琴小琴乃至鐘磬塤篪笙簫管籥鼓鞉之屬皆分大小二等或加中為三等李文察論備器曰備也者合大與小之謂也小者合律吕之本數大者合律吕之倍數自鐘磬以至琴瑟簫笛笙塤鞉鼓之屬有大者有小者皆倍數為之也葢本數其聲清倍數其聲濁單清失之輕單濁失之重輕重之間乃天地之所以合徳四象之所以合氣中聲之所以妙用故必大小器而並奏之一合於律吕之和而不見其乖戾此樂之大成所以為妙焉若夫單器者小成之用也是故知倍數之理則律吕可求其端樂器可求其始名器雖多皆為樂中之妙用而不可無者也
  底簫櫝簫
  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曰宋朝太常簫皆蜜底十六管從右手為頭次第吹之至左成曲又曰以律管通底造成洞簫十二律皆清聲與頌塤同律協和亦依底簫從右手起黄鍾至林鍾自夷則以上即開竅次第至夾鍾清而止其音尤清亮與底簫清正相參用之臣謹按禮記少儀曰籥執之尚左手古註以為左手執上上陽也右手執下下隂也凡吹簫管籥篴皆尚左手古之制也然則排簫長管當在左手短管當在右手宋朝舊制葢失之矣陳暘所載簫圖長短一般而非參差葢蠟塞為清濁或開竅於背後新舊二種相參用耳故其形狀與今異也元史樂志排簫有櫝每架黒漆槍金鸞鳯今之排簫亦然惟飾以朱漆耳由是遂悟明集禮所載之簫葢即宋制之底簫也明㑹典所載之簫葢即元制之櫝簫也古制簫則不然上文所載大小二簫是也臣愚𥨸謂宋之底簫元之櫝簫其制皆陋不可為法宜法古制可也
  
  臣謹按竹音諸器管為首籥次之籥者五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吕之本源度量權衡之所由出者也漢書賛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産氣黄鍾造計秒忽八音七始五聲六律度量權衡厯算逌出此之謂也昔黄帝使泠綸取解谷之竹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制十二筩寫鳯之鳴雄鳴為六律雌鳴為六吕比黄鍾之宫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王者制事立法物度𮜿則壹禀於律推律制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凖繩嘉量探賾索隠鉤深致逺莫不用焉故曰律為萬事之本體有長短檢以度物有多少受以量量有輕重平以權衡度長短者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然後幽𨼆之情精㣲之變可得而綜也書曰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堯舜之政此為要務所以齊逺近立民信也三代稽古法度章焉是故舜作大韶執籥秉翟周人舞象亦放其制季札所觀韶箾象箾是也箾即籥之别名先儒解為兵器非也舜以文德化天下豈用兵器以舞哉故孔子曰韶盡羙矣又盡善也語為邦曰樂則韶舞在齊聞韶不知肉味歎羙之至如此葢籥為五聲八音之主宰律度量衡之根本故先王重之執之以舞貴其義也後世樂學失傳籥之制度無考乃誤以籥為笛之𩔖今籥三孔形𩔖横笛失之逺矣殊不知籥即古所謂律黄鍾之籥也茍非有取於是而但取其𩔖笛然則八音之器衆多先王何獨貴此而執之以舞乎周禮籥師掌教國子舞羽吹籥春秋壬午猶繹萬入去籥杜氏註云内舞去籥惡其聲聞則是文舞吹籥以舞明矣近世文舞雖執籥而籥師不吹是故籥失其制亦不能成聲矣有志於復古者當使吹籥以舞可也然竹音諸器惟籥最難吹吹之最難和籥和而後謂之和故許氏説文曰籥者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龢龤龡字皆从籥旁是也吹法三孔盡閉緩宫急徵啓下一孔緩商急羽啓中下二孔緩角急為和啓上下二孔緩為中也宋徽宗宣和元年有人曾獻古籥一枚左手食指按上一孔右手食指按中一孔右手中指按下一孔吹之其聲悉協音律詔頒行之元史樂志亦載吹籥之工則今失傳尚未乆耳嚮於好事者家見古銅籥及古銅篪秀色絶佳云是三代舊物彼雖寳之未識其名今以先儒之説證之始知是籥篪其形狀下文載之然與太常所𫝊篪籥異矣又按鄭註周禮郭註爾雅皆云籥三孔惟毛𫝊以為六孔夫毛乃先進鄭郭係後進二説雖殊不可偏廢也是故兼從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開孔有法用紙條比量籥兩端取齊將紙條折作二十截用墨匙界畢自下數至三截五截七截之際各開一孔孔徑各如倍律内徑之半假如黄鍾倍律内徑五分則知黄鍾之籥所開三孔皆徑二分五𨤲也餘律皆放此
  三孔籥每孔下各添一孔是為六孔之籥簡兮傳謂籥六孔者即此器也黄鍾六孔之籥吹法六孔盡閉緩為黄急為林自下啟第一孔緩為大急為夷啓第二孔緩為太急為南啓第三孔緩為夾急為無啓第四孔緩為姑急為應啓第五孔緩為仲急為黄清啓第六孔緩為蕤急為大清五聲六律七始十二均皆備矣餘律皆放此
  古籥考證
  爾雅大籥謂之産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郭註以為三孔如笛而短不知郭意於大中小三等指何者為説歟若謂短者是籥長者非籥則是惟有小籥而無大中二等籥矣故知其説誤也國語伶州鳩謂黄鍾太蔟為下宫夷則無射為上宫上宫清宫也下宫濁宫也然則黄大太夾為大籥姑仲蕤林為中籥夷南無應為小籥歟謂之仲者指仲吕而言歟或曰籥有緩吹急吹之别説文所謂三孔以和衆聲禮書所謂主中聲而上下之律吕於是乎生葢一孔具三音故有上生下生之别非謂有三器也其説亦通雖然若非有三器則不當有産仲箹三器之名矣既有三名安得無其器哉
  夏籥
  黄鍾之均有黄鍾無大吕而籥則有之林鍾之均有大吕無黄鍾於籥亦有之謂有黄林太南姑應蕤大八律之全音也則是黄鍾倍律之籥一器而具二均明矣其於度量衡也通長二尺容黍二合稱重二兩律則具二均焉天然妙合是以聖人貴之用為文舞標幟故名大夏夏謂華夏又夏后氏之國號也古人二十嵗舞大夏詩曰左手執籥右手秉翟舞大夏之器也是故翟曰夏翟籥曰夏籥書曰羽畎夏翟記曰夏籥序興籥翟因舞得名夏焉陳祥道曰羽舞皆執籥以聲音之本在是故也命之曰籥以黍龠之法在是故也此言得之籥龠二字本是一器後世失傳遂以籥為簫笛之𩔖殊不知籥即所以生量者也胡瑗以為龠方一寸深八分一釐范鎮以為圓徑九分深十分又不知龠即文舞所執者也葢黄鍾之龠與倍律無異惟多三孔孔皆徑二分半下孔去下端三寸下中上孔相去各二寸三天兩地之數也長二十寸凡百分者二焉天地之全數也内徑五分外徑七分有竒與周公嘉量積𥮅之數相脗合律度量衡所由生也夫籥之為器其羙如此執之以舞豈不盡羙又盡善乎
  𡺳籥
  周禮籥師掌舞羽龡籥籥章掌土鼓𡺳籥此二籥必非一𩔖故設官不厭重複𡺳籥之制與夏籥殊於此可考也禮記明堂位曰土鼓葦籥而周禮籥章曰土鼓𡺳籥夫土鼓一物也或與葦籥並言或與𡺳籥並言何也疑葦籥與𡺳籥其亦一物也歟葢夏籥以竹為之而𡺳籥以葦為之此所以不同也然其形之長短聲之清濁皆如夏籥亦不同之同也
  俗籥非籥
  今舞者所執籥或吹之不成聲恐非古之籥也
  讀作笛
  臣謹按周禮笙師掌教吹篴先儒讀篴為蕩滌之滌風俗通曰笛者滌也所以蕩滌邪穢納之於雅正也葢篴與笛音義並同古文作篴今文作笛其名雖謂之笛實與横笛不同當從古作篴以别之可也嘗考古制籥篴二物大同小異籥之吹處𩔖今之簫篴之吹處𩔖今之楚吹處不同此所以異名也笙師條外笛不經見故儒者或疑笛非雅器殊不知雅音之笛與籥同𩔖古人多以籥呼之笛之名雖隠而其器未嘗無也左傳曰象箾南籥廣雅曰籥七孔謂之笛毛詩傳曰籥六孔其或曰七孔者連吹孔而言也凡此之𩔖非指三孔之籥且註疏家解籥曰如笛三孔而短然則解笛當曰如籥六孔而長是知笛與籥同𩔖觀此可考也杜子春云笛五孔馬季長云笛四孔京君明加一孔為五孔又云近世羌人所造許氏說文云羌笛三孔風俗通云笛七孔漢邱仲造以此觀之漢儒似不識笙師所掌之笛矣古笛三孔與今笛異而與俗呼楚者頗相𩔖而不同葢俗則二孔古則三孔也或謂笛從羌起非也羌笛今横吹者是也張博望入西域始傳摩訶兠勒之曲自漢以来惟鼓吹部用之不入雅樂近代太常誤以横吹為笛而呼笛為長簫故朱熹語録曰今呼簫者乃古之笛惟排簫乃古之簫可謂知言矣古無横笛葢胡樂歟或曰漢武帝時邱仲所造即横笛耳笙師之笛失傳乆矣大抵音有南北器有楚夏吕氏春秋曰有娀氏始為北音塗山氏始為南音周公召公取之以為周南召南詩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此之謂歟然則籥乃北音禮記所謂夏籥是也笛乃楚音左傳所謂南籥是也俗呼為楚有以也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篴制與籥全同惟吹處與籥異上端比籥長出五分以木塞之其木後畔㣲削使通氣於吹孔吹孔在篴之後其制即今所謂楚者是也古云籥如笛而短然則笛如籥而長可知也若不比籥長出五分則聲與籥不相合矣
  古篴考證
  笛聲清激謂之激楚古賦云清籥發徵激楚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風又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激楚之清宫又云函宫吐角激徵清之𩔖是也前漢志曰髙祖樂楚聲故房中樂楚聲也大抵楚人多好吹笛故宋玉有笛賦至今二孔笛猶以楚呼之疑即周禮笙師所掌之篴是也晉志宋志皆有長笛制度甚詳此非周禮笙師所掌之篴葢今俗呼單簫者耳近代雅樂誤以横笛為古之篴而飾之以塗金龍首其去古制益逺不可法也
  
  夫樂學失傳而八音諸器皆非本制然自唐以前圖譜所載雖各有得失而近理者尚多自宋已後則失之益逺矣且如竹音五種無一種得其真大率古器細小而短今器粗大而長葢由不用黍尺而用時尺故耳近代太常以横笛代篴以單簫代籥其所謂排簫者妄加木櫝已違漢唐舊式而所謂篪籥者尤粗鄙可笑也嘗於好事之家見一古器銅色若漆狀𩔖詩筒中空而兩端有底底中心皆無孔前面左右皆三孔共為六孔孔徑約一分半惟居中一孔翹然上出可徑三分後面有銘三字字皆古篆甚竒其文曰黄鍾䶵兩端圍徑大小與開元通寳錢同横排錢十四枚則與篪之長同所謂大篪長尺四寸者也律家相傳以為開元錢之徑即古黍尺之一寸信矣徑一寸者所謂圍三寸也以篾探之其中空處約徑七分筒厚一分半吹之嗚嗚然其聲和雅葢三代之物希世之寳也按説文曰䶵管樂也从龠虒聲或从竹作篪爾雅曰大篪謂之沂註云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翹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廣雅云八孔古註疏讀篪如池讀沂如銀引孫炎曰篪聲悲沂悲也釋名曰篪啼也聲如嬰兒啼鄭司農註周禮云篪七孔葢不數其上出者故七也疏家之説如此按朱熹詩傳曰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七孔一孔上出徑三分凡八孔横吹之今觀此器連吹孔惟七孔先儒以為八孔葢因廣雅之説而遂誤也惟鄭司農以為七孔者得之矣爾雅註云寸三分名曰翹寸字未詳疑傳寫之誤歟當從朱傳作徑字者是也此器與今太常之篪不同真乃古人制作宜有著述以表章之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凡諸樂器勿用朱紅不惟俗氣且非庶士所通用也元制篪用緑漆色如梧桐之葉而纒以朱絲焉雖無俗氣不如只用退光黒漆益清然又不如斑竹紫竹本色尤清朱絲亦不可用恐其裂損則於未漆之先間用牛筋纒之漆畢不顯可也諸樂器皆放此
  古篪考證
  開元通寳錢擇大者一枚作為古尺一寸乃取帶皮紫竹或湘妃竹皆不去皮擇其兩端周徑與開元錢之周徑相同者用之其長短亦以錢比量長十四錢即為尺四長十二錢即為尺二如是比量庶不失格
  開篪孔法
  用𥿄一條比篪兩端取齊折為四折以墨界之又折為六折亦以墨界之數其界者共為七道每道之際各開一孔中間一大孔向上左右六小孔向外大篪小篪其法皆同
  吹篪活法
  李文察曰周官笙師掌教吹籥簫篪篴管五者皆出於笙師所教無非竹音之雅樂也今太常之所謂單簫即古之籥也所謂排簫即古之䇾簫筊簫也篴即横笛也管即律吕管也惟排簫最易吹一管一音無事假借而籥篪笛管皆一孔兼三音其吹之極難分曉全在口脣之俯仰吹氣之緩急脣仰則清一律脣俯則濁一律仰而急者則為本律之半聲如第一孔太蔟也俯則兼大吕仰則兼夾鍾仰而急則為太蔟之半聲二孔姑洗也仰則兼仲吕仰而急則為姑洗之半聲三孔林鍾也仰則兼夷則仰而急則為林鍾之半聲四孔南呂也仰則兼無射仰而急則為南吕之半聲五孔應鍾也仰則兼乎黄鍾之半聲故用今之籥篪篴管欲全乎律吕者其妙處在兼音也然吹之甚難非精熟者不能到臣謹按文察所論俯仰緩急一孔吹三音者則然但指某孔為某律則未必然且樂器有大小人氣有壯弱要在隨宜𨗇就使合羣樂而已不必某孔為某聲也所謂籥笛簫者妄指世傳之器作為古器是故不可不辨辨見各器條下
  今篪非篪
  今太常篪圍徑太粗而又長大葢誤用大尺非古黍尺也吹孔不在中間而在右旁其底左端有孔前面四孔後面一孔又有穿绳二小孔共九孔其制與古銅篪不同
  臣謹按管簫籥篴四器大同小異葢單吹無孔則謂之管編吹無孔則謂之簫吹處𩔖簫則謂之籥吹處𩔖楚則謂之篴然此四器長短周徑皆相同也惟篪一器則大不同而吹法亦異焉是以載於竹音之末著其不與前四器相同耳
  匏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匏者瓠屬大者可以為瓢小者可以為笙今之圓葫蘆是也壺亦瓠屬大者可以盛酒小者可以盛藥今之亞腰葫蘆是也太古之世民醇而愚儀物未備是故用匏以為笙用壺以為尊軒轅以來至於三代聖王迭出智巧滋彰乃用膠漆角木之制以代匏金錫模範之作以代壺禮有壺尊樂有匏笙葢象其本形存其舊名耳實非真用匏及壺也夫既不用匏壺而猶謂之匏壺何也不忘本也其名古雅未可廢也譬如麻冕雖不用麻而猶謂之麻冕皮弁雖不用皮而猶謂之皮弁琴尾非焦而曰焦尾書首非簡而曰簡首此𩔖衆多難盡舉也姑以詩禮二經證之八月斷壺之壺則真壺也清酒百壺之壺則未必真壺也匏有苦葉之匏則真匏也匏竹在下之匏則未必真匏也然先儒之惑者疑今之笙非真匏音謂必用匏而後八音備噫是豈知麻冕從衆之義哉葢臣初亦疑焉嘗命良工列簧匏中而吹之終不如代匏之為妙也由是始悟匏之為言即今笙斗之别名耳謂之匏是也謂之斗非也木代匏者其制甚精其來亦逺非三代之聖人决不能為先儒以為世俗之制誤矣聞今溪洞諸蠻猶用匏以為笙穴管之間盬而漏氣其音終不若中國之笙也凡為雅樂笙竽屬者刻木作匏形以代之可也不作匏形而作長底則與俗笙無異斯不可也必欲仍用真匏斯亦理之不通者也以木代匏其法有二或用真匏為質者或不用真匏只像匏形亦可也臣嘗取世俗所吹十七簧笙截去笙斗之下叚削去笙嘴及周遭之漆而後截去葫蘆之上叚將削過笙斗陷於葫蘆中用膠漆灰布以固其口縫惟匏不漆尚質故也此是一法又一法用桐木旋作匏身取其輕也用棗木鑚作匏面取其硬也中間實處亦同常笙若不實則費氣而難吹也匏外安笙嘴名曰咮形如鵞項代匏并咮皆髹以黑漆也笙管曰脩檛用紫竹為之中檛最長餘檛漸短各於按孔上刻律吕之名俗笙周遭之管有闕不連而向内者二孔指入其中按之雅笙則不然也周遭之管如環無端孔皆向外指不入内此其異也若夫銅簧響眼之制亦如世俗常法而笙匠所共曉不必細𫐠然與俗笙異者惟若匏之形音律不同耳是故雅樂笙簫諸器皆須吹律議定傳曰匏竹尚議此之謂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八>
  二十四簧為大竽倍正俱全是名大竽舊謂三十六簧為大竽今不從
  周禮笙師掌教吹竽為首韓非子曰竽者五聲之長竽先則鐘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不能吹者謂之濫竽吹之為難自古然矣風俗通曰竽二十三簧而諸儒或以為二十四簧舊説笙之宫管在左竽之宫管在中其詳不可考也但依陽律隂吕分别左右可也黄鍾太蔟姑洗蕤賔夷則無射六律屬陽悉皆在左而以左手按之大吕夾鐘仲吕林鍾南吕應鍾六吕屬隂悉皆在右而以右手按之黄鍾為首居前面之中而以大指按之其次一前一後則以大指中指食指隨便按之申子辰三陽在前之左己酉丑三隂在前之右寅午戌三陽在後之左亥卯未三隂在後之右玩其圖易曉也非若俗笙隂陽錯雜而無左右之别祗取順手而已
  按元史樂志云竽與巢笙皆十九簧惟指法各異葢依旋宫本法大律生小律者例用正律小律生大律者借用倍律故晉志曰音聲之體務在和韻益則加倍損則減半其於本音恒為無爽此之謂也人多未曉是故詳載如左
  十九簧竽上下相生倍多正少是名小竽
  黄正生黄倍俗呼濁合字黄倍生林倍俗呼濁尺 林倍生太正俗呼正四太正生太倍俗呼濁四字太倍生南倍俗呼濁工 南倍生姑正俗呼正一姑正生姑倍俗呼濁一字姑倍生應倍俗呼濁凡 應倍生蕤正俗呼勾凡蕤正生蕤倍俗呼濁勾凡蕤倍生大正俗呼亞四 大正生大倍俗呼濁亞四大倍生夷倍俗呼濁亞工夷倍生夾正俗呼亞一 夾正生夾倍俗呼濁亞一夾倍生無倍俗呼濁亞凡無倍生仲正俗呼上字 仲正生仲倍俗呼濁上字仲倍生黄正俗呼合字 此十九簧循環無端是故添減不得
  十九簧笙上下相生正多倍少是名大笙
  黄正生林正俗呼清尺 林正生林倍俗呼濁尺 林倍生太正俗呼正四太正生南正俗呼清工 南正生南倍俗呼濁工 南倍生姑正俗呼正一姑正生應正俗呼清凡 應正生應倍俗呼濁凡 應倍生蕤正俗呼勾凡蕤正生蕤倍俗呼濁勾凡蕤倍生大正俗呼亞四大正生夷正俗呼亞工夷正生夷倍俗呼濁亞工夷倍生夾正俗呼亞一夾正生無正俗呼亞凡無正生無倍俗呼濁亞凡無倍生仲正俗呼上字仲正生黄半俗呼六字黄半生黄正俗呼合字 此十九簧循環無端是故添減不得今笙皆十七簧葢俗樂之笙也隋文帝時何妥建議廢旋宫法由是以來習雅樂者惟尚茍簡不務精深故去二簧止吹一調十七簧者既興十九簧者遂廢近代太常雅樂亦用世俗之笙誤矣以笙代律定弦庶幾便於用排簫耳
  十三簧為小笙有正無倍是名小笙
  爾雅曰笙小者謂之和註云十三簧者即此器也其十二簧為六律六吕之正聲其一簧為黄鍾之半聲夫黄鍾正聲已具於六律之中矣又有半聲何也不如此則無以見其循環無端之妙也是以十二律外多一簧以象閏所謂閏餘匏者是也古人律準十三弦和笙十三簧其義一也
  大竽小竽吹法
  每管外面各刻律名正倍字様假如其譜是黄看何孔上所刻有黄鍾倍律四字者左手大指按之有黄鍾正律四字者左手食指按之有林鍾倍律四字者右手中指按之有林鍾正律四字者右手食指按之四簧齊鳴總是一箇黄字待琴瑟彈操縵兩叚皆畢方纔換手餘律放此
  辨笙不宜用真匏
  文獻通考曰唐九部夷樂有葫蘆笙宋朝至道初西南蕃諸蠻入貢吹瓢笙豈胡蘆笙耶又曰今之笙竽以木代匏而漆殊愈於匏荆梁之南尚仍古制南蠻笙則是匏其聲尤劣此言得之矣李文察曰今太常以木代匏而漆其音雖可聽但非古制匏象君子名節難持易失文察此説穿鑿可笑
  辨笙不宜用竹簧
  説者有云詩傳以簧為笙中薄金葉葢指近世銅簧然簧字於文從竹非從金元史樂志云中統間囘囘國所進笙以竹為簧有聲而無律四夷風俗雖陋而有古制存焉臣愚以為不然夫簧之為字从竹者何也竹乃笙字之省文也㑹義也从黄者諧聲也然則簧非从竹故知用竹簧者非也
  土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八音内有所謂土音者葢燒土為之猶土簋土鉶之曰土耳鉶簋二器茍非燒土為之豈不盛水則壊然謂之土何耶古人所謂土猶今人謂之瓦耳土音之塤缶推此可知也後世作樂茍簡塤雖土為之大率不曾燒葢由惑於土之一字未暇詳考故耳國語曰瓦絲尚宫又曰匏以宣之瓦以賛之爾雅曰大塤謂之嘂註云塤燒土為之大如鵞子鋭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疏引周禮小師註云塤燒土為之大如鴈卵鄭司農云六孔是相傳為然也風俗通曰塤燒土也圍五寸半長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為六孔文獻通考引風俗通又略不同長三寸半作一寸半葢傳寫之訛耳然塤既有大小二等其圍五寸半長三寸半者是為小塤而大塤舊不言其圍若干今以鵞卵鷄卵之圍證之然則大塤當圍七寸半也大塤圍七寸半長三寸半小塤圍五寸半長三寸半則各得其制矣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曰塤之為器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虚上鋭如秤錘然火之形也塤以水火相合而後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故大者聲合黄鍾大吕小者聲合太蔟夾鍾要在中聲之和而已又曰古有雅塤如鴈子頌塤如鷄子其聲清濁合乎雅頌故也塤腰四隅各開一孔相對透明雖顯四孔只是兩孔之通者耳古云其二通者此也雙孔之下復開一孔形如鼎足共上一孔是為六孔所謂前三後二併吹孔為六者是也舊説塤篪其竅盡合則為黄鍾其竅盡開則為應鍾今按脣有俯仰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氣有疾徐輕重一孔可具數音則旋宫亦自足不必某孔為某聲也書曰八音克諧既有八音安得無塤以此觀之其來逺矣





















  右大小塤皆以細泥依様造窰内燒成不用莊飾尚自然之質也近代雅塤率用漆以為飾未免俗氣切宜忌之
  古塤考證
  鋭上平底塤之形也鵞子雞子不過喻其大小而近代雅樂以塤為卵形誤矣塤篪皆活音與羣樂共奏俯仰遷就自能相合而舊説指某孔為某律亦非也
  附録
  周禮載諸樂器獨不言缶爾雅釋樂亦不言缶而缶乃在釋器篇中則缶本非樂器偶值無鐘磬時權以缶代之耳後世宫懸既有鐘磬而又擊缶非也今附錄於土音條下若夫深山窮谷幽人𨼆士或一用之庶幾考槃在澗之遺意云









  樂律全書卷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九
  明 朱載堉 撰
  律呂精義内篇
  樂器圖様第十之下
  絲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禮記曰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則琴瑟之有大小可知矣故爾雅曰大瑟謂之灑大琴謂之離郭璞謂皆二十七弦非也至宋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遂謂大琴二十弦中琴十弦大瑟五十弦小瑟五弦其謬益甚殊不知琴瑟度數雖有大小而其弦數則無增減是故大琴小琴皆止七弦大瑟小瑟皆止二十五弦特律尺長短不同耳琴瑟大者以黄鍾正律之管為尺中者以太簇正律之管為尺小者以姑洗正律之管為尺是謂律度之尺周禮所謂以十二律為之數度是也
  琴瑟各分三等
  皆以桐木為之
  髹以黑漆琴身
  通長五尺五寸
  首廣九寸尾廣
  六寸肩廣一尺
  齦岳中間五尺
  様制與常琴同
  瑟身通長九尺
  首長九寸廣二
  尺尾長一尺八
  寸廣一尺六寸
  兩岳中間六尺
  三寸尾下兩旁
  垂雲各六様制
  大率與今箏同
  琴箴瑟銘共二首
  揆神農之初制尚火德之數七效法四時五行則象三才萬物斵以嶧陽之桐髹以楚宮之漆軫以崑山之玉徽以麗水之金誠六樂之所重允百世之所欽雖然是皆末節非君子所謂琴君子於琴宜審其音或古或今孰雅孰淫謂調有古今曲有雅淫也大抵七音為均具乎二變則古五音為均駢乎二少則今粉偉而麗和平而中諧於操縵則雅幽沉而細趨數而濫流於操弄則淫故曰琴之為言禁也禁其邪音也君子御之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是故弦絙而貴清聲宏而尚宫繁而有節和而不同詠清廟之七始歌鹿鳴之三終協文王於笙磬比關雎於鐘鼔聲凡八十有四曲凡三百有五崇先王之德音黜流俗之偽譜非歌不弦弦不歌頌聲滿天地其樂更如何凡二百六十字刻於琴腹之下
  庖犧氏之創物兮始弦桐以為瑟象離三之虚中兮戴九梁而洞越弦大衍之五十兮不勝悲而半折浩朱襄之飄風兮肇五弦於士逹瞽三之為十有五兮重華作而增八灑有番弦兮或二十而贏七必五五而迺定兮與天數以為一紛弦樂之殊名兮皆放此而後出夫是以稱樂器之宏兮莫敢擬大而度長歴炎黄而陶唐兮為咸池之大章韶以詠而永言兮聲依永乎賡歌之明良及周為雲和兮友之以龍門空桑想夫制作之妙伶倫吹𥭳后夔拊手晏龍度左公輸斵右其長為黄鍾者九兮倍其九以為首也其商為頌瑟兮其宮以為雅奏也夫惟瑟聲者歌聲之所主弦二十有五兮旋宮具也七弦相為律兮番弦五也鳳和鳴兮其句也鴈行飛兮其柱也歌必取瑟兮既歌而語也徒歌曰謡兮徒鼔瑟曰歩也恒為堂上之樂兮瓠竹在下也名其為登歌之器兮無故不去也瑟教廢則歌詩者莫之為譜也是以聖門亟稱於瑟自琴以降豈無他弦而有所不必言焉胡不觀於魯論乎孺悲之所聞㸃爾之侍坐由也之在門弦歌之聲託瑟以傳又不觀於國風之唐秦乎唐有山樞秦有車鄰皆專言乎鼔瑟不見刪於聖人胡不觀文王之廟祀乎一唱三嘆應弦如見歌呼於穆遺聲盈耳升歌示德舍瑟曷以又不觀於周公之禮經乎飲射賓燕禮盛樂備登歌在堂間歌在陛或以瑟二或以瑟四堂上侑歌惟瑟而已若迺騶虞貍首間若疊奏鄉樂惟意二南先後燕有房中之弦樂學有宵雅之肄教皆主於瑟而他弦莫侑此古人之所甚重今人之所駭笑者也自韓非之妄論齊人之見擯秦𫎇將軍剖之而為箏易京君明變之而為準新聲代作古意浸泯若迺絲聲之器遽數之莫能既侯氏之坎坎師延之靡靡嵇阮𭔃嘯之具秦漢鼗鼔之戲於是六合百衲絲桐亦改其制太乙天寳弦柱各出其新意吳蜀楚之聲不同平清瑟之調滋異厥有鵾弦金縷左振右擊檀槽銀裝孤柱四隔立搊卧摘竹軋木搤白虎之爪黄金之撥能使師曠瞶瓠巴拙但見吃陁蘇葩俳優裸裎以助其喧豗都曇臘答急笛悲篥以奮其啁哳觀其指法則秦箏多撮琵琶多拶空侯多擘柳琴多擊竊比於琴家之猱吟按抑孰若一弦一柱取聲於自然而不假弄手以為力也弦樂莫先於瑟他弦行世而瑟不行焉是棄其祖而為支裔之從摧其根而葆由枿之萌也若迺道調僊呂託異人之夢授而律呂毎混於俗稱怨湘哭顔疑胡琴之避徴而曲調例闕其徴聲又孰若一均七律諸調皆在焉而隔八之弦自相生也然而箏笛之耳未能聽古淡者見操瑟而已嫉章句之儒僅知守詁訓者聞歌詩而自失惟夫陸沈野逸舒湮宣鬱宛其俟命且以永日人莫我好而吾瑟之僻於是采孤桐兮南山之陽致文梓兮北山之北本以黄鍾度以周尺遂練朱而繩絲雖繪錦而貴質小弦之縷七十餘二大弦之絲八十有一初促柱以髙張乍試手而拂歴始肄蒿苹之食載歌寤寐之服但聞誦詩之聲莫知弦指之力逮手熟而習貫益心悦而忘倦為之歌伐檀若有斵輪乎河岸為之鼔考槃若有叩槃乎山澗方且陳懿戒以自警聽衡門而無悶賦白駒之逍遥諷淇澳之瑟僴和鏘鳴兮中清寄散聲於咏嘆共赤松而調均異湘靈之悲怨儻流魚之能聽付貍䑕於不見誦閒情以自欣虞僕人之見訕遂迺避俗塵而韜錦且弛弦以囘鴈善吾瑟而不鼓思悠悠兮待旦亂曰皇羲肇瑟韶以詠兮姬孔歌詩瑟之盛兮瑟逺詩存歌不傳兮孰能誦詩惟朱弦兮勿求諧世我思古兮解弦弭柱羡昭文不鼓兮一千一百八十九字刻於瑟腹之下論諸家瑟制之陋
  曲禮曰士無故不徹琴瑟子游曰小人學道則易使小人指庶民也然則瑟乃士庶通用俗以為僭誤矣好古之士誠欲造瑟當於太常寺雅樂器中求其様製如不可得只照箏様最妙葢瑟與箏大小雖異而様製相同也長短髙低比箏加半倍可也首尾廣狹比箏加一倍可也上弦設柱亦與箏同但音調不同耳或問瑟長八尺一寸其周尺歟抑近代之尺歟曰譬如琴長短不一皆可彈也瑟長短由人耳巧匠見箏之形必能造瑟其圖見上文者足為證他書所載不足徴也若宋史樂志及文獻通考陳氏禮書樂書李氏律吕元聲古樂筌蹄韓氏志樂劉氏元義黄氏管見之𩔖臆説杜撰様製皆陋不足為法式也
  論瑟不宜用黄弦
  世儒以瑟為二十五弦者衆矣然未必合於先王之制葢由夫具二均之説不明耳古之所謂中清二均者是也今之所謂中清二均則非也噫此理深奥茍非知音者不能喻之也喻之而不解故也古所謂二均者具丈夫童子之二調而分男女老少之聲今所謂二均者乃以黄弦界於朱弦之中分内外各十二弦以應十二律而黄弦為君不彈古無是説也樂記曰宮為君葢樂以宮為主亦猶人道以君為尊而宮音豈可以不彈不彈則無君君斯亢而有悔矣夫弦樂以聲為本猶君以政令宣示天下也今乃陽以黄色别之以示其尊而隂欲置之無用之地使其無聲以喪其本豈可哉既有黄鍾之宮而又添設黄色之弦命曰君弦於義安取原其為説之由葢以二十五弦其數竒若除中弦則内外各十二以配律呂之數此不知音者穿鑿之説耳今人信之不疑豈不謬哉鼓瑟之工古用瞽矇為之彼既無目安識黄弦耶以此證之則其穿鑿益可見矣其説不知起於何時樂記曰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初未嘗有黄弦居中之説而莊子曰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文子亦曰二十五弦各以其聲應二子皆周人也其言最古必有所本果如中弦不彈則不可謂之二十五弦皆動也淮南子曰今夫調弦者鼓之而二十五弦皆應是漢人未嘗有中弦不彈之説也杜氏通典曰頌瑟二十五弦盡用之是唐人亦未有中弦不彈之説也文獻通考曰宋朝太常瑟用二十五弦具二均之聲以清中相應雙彈之第一弦黄鍾中聲第十三弦黄鍾清應其按習也令左右手互應而所謂第十三弦者即中弦耳葢亦未嘗不彈也元史樂志登歌樂器瑟用朱絲為弦凡二十有五各設柱亦不言黄者居中央上自周漢下至宋元考諸載籍皆未有是説不知從何而得之夫黄弦於瑟最為害理而太常習乆莫覺其非雖禮樂大事非敢出位妄言然既知其誤亦不敢不言也此古所謂芻蕘狂夫之末議固君子之所采而不以人廢也𦕅著於此以俟後世知音之士或有所折衷耳
  論瑟不宜用朱弦
  古稱清廟之瑟朱弦所謂朱弦者特用於清廟云耳清廟者文王之廟也樂用朱弦舞用朱干此天子禮樂非諸侯而下所敢僭也人皆知僭用朱干為非禮殊不知僭用朱弦亦非禮此禮不講近乎僭矣朱弦尚近乎僭黄弦豈可僭乎料想孔門學瑟亦未必用朱弦今之士庶學瑟只用冰弦可也不獨士庶雖卿大夫郷飲郷射亦不可僭然舖中所賣者多是朱弦雜以黄弦切忌不宜用之無已多買箏弦擇其粗大者两條續一條用之可也
  論瑟面不宜繪飾
  按元史樂志瑟面施采色两端繪錦此係近代俗制非古制也古稱錦瑟不過用錦一幅置於瑟尾以襯弦耳後人穿鑿遂繪錦焉殊不知詩所謂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葢皆通漆為節無繪錦之説也琴瑟壹體表裏通漆琴用玉徽瑟用錦襯庶幾古人瑶琴錦瑟之制
  論瑟不宜重不用架
  嘗考瑟制長短輕重儀禮言之甚詳今為四圖如左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九>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九>
  鄉飲酒禮曰設席于堂亷東上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内弦右手相樂正先升立于西階東工入升自西階北面坐相者東面坐遂授瑟乃降鄉射禮曰席工于西階上少東樂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皆左何瑟面鼓執越内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階北面東上工坐相者坐授瑟乃降燕禮曰席工于西階上少東樂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小臣納工工四人二瑟小臣左何瑟面鼓執越内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階北面東上坐小臣坐授瑟乃降大射儀曰乃席工于西階上少東小臣納工工六人四瑟僕人正徒相大師僕人師相少師僕人士相上工相者皆左何瑟後首内弦挎越右手相後者徒相入小樂正從之升自西階北面東上坐授瑟乃降解曰古人席地而坐為工設席于堂上近南簷邊面向北坐以東為上然後引工入凡工皆瞽者若工四人則二人彈瑟用瑟二張若工六人則四人彈瑟用瑟四張瑟先謂彈瑟者在前行歌詩者二人隨入也相者扶也扶持瞽者與其引路也皆左何瑟者引路之人就以左肩擔瑟也挎越者越瑟底之空穴也以左手四指入瑟底空穴内捉之也内弦弦側向内也右手相者攙扶工也其相歌者徒相謂空手扶之也坐授瑟者謂持瑟之人跪於地然後將瑟逓與彈瑟之人也乃降者逓瑟已畢退立於堂下也按禮記少儀云琴瑟執之皆尚左手葢謂携琴挎瑟皆用左手而不用右手也若瑟長大且重两手舉之猶難其能一手挎之歟觀此圖而玩味之則古之瑟制長短輕重可見矣
  論瑟當以五事證
  一儀禮左何瑟右手相二少儀琴瑟執之皆尚左手三論語取瑟而歌舍瑟而作已上三條證瑟體輕是故荷執取舍利便四曲禮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已上一條證瑟無架古人只於地上安置五論語侍坐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已上一條亦證瑟不用架鼓者坐而非立
  論近代琴瑟失傳
  嘉靖間太常寺典簿李文察上疏曰今奏樂者以琴瑟為虛器雖設而不能盡鼓雖鼓而少得正音葢因琴瑟乆貯内庫臨祭領出其弦多腐而不可調或因瑟柱臨鼓而仆是故鼓琴瑟者不求其聲之正惟求不絶不仆以免罪耳夫弦絶柱仆偶然之失失之小者也琴瑟失音恃為故習失之大者也豈可以其小而犯其大者乎今後近祭之期預擇弦之精者而調習之庶臨時免絶仆之患偶或有之略恕其罪而不盡究則司琴瑟者乃可盡其能而於絲屬為備音矣文察又言鐘磬塤篪排簫音亦不備其説甚詳茲不載云
  金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聖人之作樂也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而八音之始必原於律呂律呂之數肇於黄鍾黄鍾在子圜鍾在卯函鍾在未應鍾在亥一律三呂皆以鍾為名焉古語稱為鍾律之學然則鍾固樂之始也其大者為鎛鍾其小者為編鍾非大非小為特鍾爾雅曰大鍾謂之鏞其中謂之剽小者謂之棧是也且如編鍾之制周禮考工記鳧氏條下言其様制最詳可見聖人制作之不苟也古鍾匾而不圓大小不一般鍾下有两角名曰銑前後有乳三十六枚名曰枚鍾上有柄名曰甬於架上側垂之以便於擊今則不然圓如瓦罐大小若一式様鄙陋後查文獻通考唐末殷盈孫及五代王朴所造鍾律甚精悉依周禮様制至宋李照胡瑗皆非之始改鑄正其紐使下垂叩之弇鬱而不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遂欲毁前代所寳古鍾以滅其跡工人不敢毁乃藏於太常神宗命楊傑造樂傑欲銷王朴舊鍾意新樂成雖不善更無舊鍾可校乃詔許借朴鍾為清聲不得銷毁後輔臣至太常按試前一夕傑乃陳朴鍾已𡚁者一縣樂工不平夜易之而傑不知明日輔臣至傑厲聲云朴鍾甚不諧美使樂工叩之韻更佳傑大沮以此觀之則鍾制之陋自宋始也然宣和博古圖亦宋人所撰三代古鍾之制備載其中宋人好古如此之甚考古如此之精而不留意於當代之樂特以三代之器為玩戲是可惜也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諸家樂書雖述考工記之法其為鍾圖亦陋似皆未見博古圖歟後世如有興樂之士欲考三代之制而為鍾者則博古圖亦有益之書也不可視為玩器而忽焉博古圖載周制古鍾百有餘枚今摘其所長者錄之如左
  周蛟篆鍾已下八條出博古圖
  昔張懐瓘在翰林時見古鍾紀夏禹之績皆紫金鈿以大篆神彩驚人此鍾款識葢亦鈿金篆也是鍾甬旋比它鍾蟲鏤尤劇瑰妙當甬旋之間設環象獸形聶崇義所謂旋當甬之中央為環飾之以蟲曰旋蟲者是也爾後甬旋之制或變為龍螭虎鈕與夫圜環之𩔖葢制作不純于古者如此
  周特鍾
  葢比它鍾而黄鍾律倍半枚極修大衡甬窒實自于而上至於篆帶間皆作雲氣非文盛之世曷能底此
  周大編鍾
  古之樂鍾形範非圜屬幹於簴而扣之則牢結不動後世圜其製而虚係以直垂值其考擊則摇曵而生餘韻失之逺矣觀此數鍾誠為得法
  周細雷紋鍾
  雷有囘旋之義凡樂還相為宫以順四時之氣則亦寓諸囘旋之意也隋文帝作樂而惟主黄鍾之均世名知樂者莫不非之事不師古則失其深㫖奚可哉
  周實甬鍾
  右五器雖設甬然實而不虛與它鍾特異
  臣所見古鍾實甬者多而博古圖亦有此條故表出之
  周隧鍾
  是鍾於鼓間隱起而中微窊則周官鳧氏所謂隧歟
  臣所見古鍾有隧者絶少考之於圖亦不多見惟此一條耳
  周小編鍾
  右嘗考律呂之制自黄鍾九寸等而下之至應鍾四寸七分用以合隂陽之數至於為鍾小大增益悉考於律故聲皆協應而不乖此鍾數雖未備然其形制髙下遞殺以小葢亦取於律也彼禮圖編鍾𩔖皆一等未嘗參差如此葢以厚薄取聲而不知先王以律為本也
  周環鈕鍾
  周官鳧氏所鑄有所謂大鍾有所謂小鍾爾雅謂大鍾曰鏞中曰剽小曰棧而不言其量數樂律所用之處若樂鍾則惟特鍾鎛鍾編鍾三者而已是鍾形製尤小其編棧之屬歟
  款文識文已下二條出洞天清録
  識乃篆字以紀功所謂銘書鍾鼎款乃花紋以易識古器款居外而凸識居内而凹夏周器有款有識商器多無款有識夏用鳥跡篆商用蟲魚篆周以蟲魚大篆三代用隂識謂之堰囊字其字凹入也漢以來或用陽識其字凸間有凹者或用刀刻如鐫碑葢隂識難鑄陽識易成陽識決非古物也
  款識眞偽
  古人作事必精緻工人預四民之列非若後世賤丈夫之事故古器款必細如髪而匀整分曉無纖毫糢糊識文筆畫宛宛如仰瓦而又深淺如一亦明淨分曉無纖毫糢糊此葢用銅之精者並無砂𩔖一也良工精妙二也不吝工夫非一朝夕所為三也設有古器款識稍或糢糊必是偽作






  鍾脣厚四分兩旁自舞至銑各長一尺二寸五分中間自舞至于各長一尺兩銑左右相距亦長一尺銑間前後相距廣八寸兩舞左右相距長八寸舞間前後相距廣六寸四分
  甬依實甬之制衡端至舞八寸上圍五寸三分寸之一下圍八寸旋圍一尺二寸九分寸之七下距舞九分寸之八鍾紐名旋蟲形如獸面鍾乳名枚凡三十六其形如乳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九>
  鍾銘
  鍾乃樂之至重銅乃物之至精灋營援之古制攷神瞽之中聲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毋出均而摦輕者从大重者从細惟尚羽而清小大器用於是乎出律度量衡於是乎生九夏以之而立號四律以之而得名故曰鍾律之學而為萬事之程以其下體言之則于上謂之鼔鼓上謂之鉦以其上體言之則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陽有雷紋之款隂有鳥迹之識塗以鏐鐐為飾鈿以瑠璃為字神彩驚人鏗鏘合志紀夏禹之丕績尚文王之追蠡為咸池之主宰作簫韶之根柢率鞉鼓兮在庭間竽笙兮在陛相應生變還相為宫不淫不傷惟龢惟中集大成於金玉總條理於始終
  古鍾考證










  考工記曰周禮冬官篇名六分其金而錫居一五金總名曰金此金謂赤金即紅銅是也毎紅銅六斤外加白錫一斤也謂之鍾鼎之齊齊者分劑猶言分两也毎紅銅六斤外加白錫一斤是鑄鍾分两也劑古作齊而讀作藥劑之劑醫書有和劑局方是也又曰鳧氏為鍾鳧鷖野鴨此云鳧氏未詳經有鍾氏染羽之條或疑錯蕳𫝊寫之誤當作鳧氏染羽鍾氏為鍾方是自此已下先釋鍾體名義而後方釋度數譬如人體有種種名總名為綱細名為目頭者乃總名也額顖頂等則細名也身者乃總名也肩背胷等則細名也鍾體亦然經文甚明先儒未逹註疏反晦今就經文解釋不用註疏之説則其理明白矣葢鍾有上體有下體有總名有細名先當分別何者為綱何者為目曰甬曰鉦此二名者上體下體總名為綱者也甬之一體又有衡幹旋蟲等名鉦之一體又有銑于鼔舞等名則其細名為目者也先儒不言鉦是總名將鉦混於鼓舞細名之中遂使經義晦矣是故先宜辨之兩欒謂之銑古鍾形扁𩔖今犁鏵兩旁有棱其名曰欒欒者瘠貌猶言棱也欒下兩角銛利光澤其名曰銑銑者跣貎譬如人之足也舊説欒銑一物二名倛謂鍾下兩角其義晦矣新説上自鍾肩下至鍾足通成一叚總名為銑方與下文十分其銑經義相合銑間謂之于兩角中間空處其形彎如覆月其名曰于俗呼為鍾唇也于上謂之鼔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鉦之為言正也謂鍾之正體也譬如人之身也鉦下際受擊處名為鼓譬如人之臋也鉦上際震動處名為舞譬如人之肩也曰鼓曰舞葢取鼓之舞之之義舊説中間一處為鉦新説自舞上際至鼓下際通成一叚總名為鉦方與下文去二以為鉦經義相合也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舞者鍾肩甬者鍾柄古鍾皆有柄與俗鍾不同故其肩上極平而於平處安柄其名曰甬甬者涌也言其巍巍然涌出也甬之上端其名曰衡衡者平也言其平頂堅實而甬中非空也鑄鍾先鑄甬此處分兩最多也鍾縣謂之旋旋蟲謂之幹縣古懸字謂鍾柄也柄下節有束腰旋遶於柄其名曰旋旋前有紐謂鍾鼻也鼻上節有獸而吞口名為旋蟲又名為幹鍾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鍾體界道狀如田畦横者如帶從者如箸其名曰篆枚者即鍾乳也古鍾有乳狀如門釘前左前右後左後右分作四區毎區九枚其名曰枚前後兩面共計三十六枚舊謂毎面三十六枚其説非是枚謂之景枚下疑脱間字景即古文影字毎一大區内上下横分五小區三寛兩窄互相間隔寛處安乳窄處無乳其名曰景譬如圭表之景于上之攠謂之隧攠猶𡚁也擊處乆則𡚁其形窪如犁面又𩔖取火鏡故名曰燧古文隧與燧通自鼓至燧皆借別物之名而為鍾體立名十分其銑去二以為鉦釋名義竟方釋度數黄鍾正律之鍾中間自肩至唇其長一尺新法用𥿄一條長一尺者比量自肩至唇取齊折作四折毎折二寸五分將前一尺外加二寸五分共該一尺二寸五分是其兩旁自肩至足之數又用𥿄條長一尺二寸五分者比量自肩至足取齊折作十折裁去二折止餘八折除了二寸五分止餘一尺比量中間自肩至唇亦是一尺其數相同是名十分其銑去二以為鉦也以其鉦為之銑間將前𥿄條比量自肩至唇其長一尺而又比量自左角外至右角外亦是一尺其數相同是名以其鉦為之銑間也去二分以為之鼓間將前𥿄條比過兩角為一尺者折作十折裁去二折止餘八折除了二寸止餘八寸置鍾唇下比量自前唇外至後唇外亦是八寸其數相同是名去二分以為之鼓間以其鼓間為之舞脩將前𥿄條比量鍾唇自前唇外至後唇外徑是八寸而後比量鍾肩自左肩外至右肩外亦是八寸與前相同是名以其鼓間為之舞脩去二分以為舞廣將前紙條比量鍾肩自左至右長八寸者折作十折裁去二折除了一寸六分止餘六寸四分置鍾肩上比量自前至後亦是六寸四分是名去二分以為舞廣也古鍾形扁横寛縱窄以横為長以縱為廣鉦是舞之總名舞是鉦之細名或曰舞脩或曰鉦之長其義一也或曰舞廣或曰鉦間其義一也此等名義相混是故讀者難曉也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鉦之長即舞脩一物而二名也甬者鍾柄之別名也先用𥿄條横量鍾肩自左至右比量取齊該是八寸後將𥿄條縱量鍾柄自上至下比量取齊亦是八寸其數相同是名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也以其甬長為之圍鍾柄長八寸者其柄根下圍圓八寸以前八寸𥿄條圍之相同是名以其甬長為之圍也參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將此圍根𥿄條折作三折裁去一折止餘二折除了二寸六分六釐止餘五寸三分三𨤲而圍鍾柄上稍平處名為衡者圍圓亦是五寸三分三𨤲是名參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參分其甬長二在上一在下以設其旋參分其甬長者謂將八寸𥿄條比量鍾柄上自稍下至根取齊折作三折毎折該二寸六分六𨤲也二在上者謂其二折五寸三分三𨤲為上節也一在下者謂其一折二寸六分六𨤲為下節也以設其旋者謂鍾柄下節安束子也旋之形狀旋繞於柄今人俗呼束子是也束子圍圓一尺二寸髙廣一寸七分七𨤲下距柄根八分八𨤲八毫上距柄稍五寸三分三𨤲束上安鼻鼻上有獸面是名旋蟲也其束圍一柄半廣九分柄之二薄厚之所震動清濁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興有説其説見下鍾已厚則石已厚者過於厚也石堅實貌謂鍾唇雖宜厚而自唇已上則漸薄可也當薄而不薄則通身一般厚堅實而聲石矣已薄則播已薄者過於薄也播虚浮貌謂鍾體雖宜薄而將至唇處則漸厚可也當厚而不厚則通身一般薄虚浮而聲播矣侈則柞弇則鬱長甬則震侈者張口貌弇者合口貌鍾口太張則聲柞太合則聲鬱及甬太長則聲摇拽皆非中和是故大鍾謂倍律之鍾也十分其鼓間以其一為之厚以𥿄條比鍾前後唇外徑取齊折為十折取其一折裁作兩叚各以一叚為前後唇之厚自唇已上則又當折半也小鍾謂正律之鍾也十分其鉦間以其一為之厚鉦間即舞廣别名也大鍾唇厚八分體厚四分小鍾唇厚三分二𨤲體厚一分六𨤲鍾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去聲下同鍾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逺聞為遂與隧燧通六分其厚以其一為之深而圜之大可容椎臣謹按明集禮有鍾圖與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鍾圖同其形狹長上小下大不𩔖鍾形三代古鍾宋時多自土中出載於博古圖葢得其眞臣所親見者大中小三等皆周物也與博古圖相𩔖而與樂書不同按圖考訂知古註疏皆有訛誤故今新擬如上所説與博古圖蛟篆等鍾式様相稱而長闊得中矣
  論鑄鍾不調者必須更鑄始得
  呂氏春秋曰晉平公鑄為大鍾使工聽之皆以為調矣師曠曰不調請更鑄之平公曰工皆以為調矣師曠曰後世有知音者將知鍾之不調也臣竊恥之後師涓至果知鍾之不調是師曠欲善調鍾以為後世之有知音者也凡造樂器者宜詳味之
  論鍾磬有特縣編縣二者之别
  先儒舊説特縣者器大而聲宏雜奏於八音之間則絲竹之聲皆為所掩故但於起調畢曲之時擊之以為作止之節其編縣者則聲器皆小故可以雜奏於八音之間而不相凌也特鍾特磬毎架惟一至若編鍾編磬或云毎架十二或云毎架二十四此皆不知者妄説也太常鍾磬各皆十六蔡元定曰十六者四象相因之數也凡天地之變化萬物之感應古今之因革損益皆不出乎十六十六而天地之道畢矣是知編鍾編磬與夫排簫毎架各皆十六亦自然之理也
  論造筍虡不用臝羽鱗屬等飾
  近代雅樂鍾虡之下有物形如獅子磬虡之下有物其形如鵞而筍上有龍頭口銜流蘇以及博山彩鳳等飾葢祖古人所謂臝羽鱗屬業虡璧翣崇牙樹羽之説竊謂此物設於廟中則是施於燕射則非葢近代禮家失於詳考耳按周禮考工記梓人條下明言宗廟之事脂者膏者以為牲臝者羽者鱗者以為筍虡據此特言宗廟所用則非餘處所用明矣釋奠先聖雖與宗廟略殊然尚近之至於燕射等禮或僭用之不亦謬乎世有郷射儀節等書所繪鍾磬虡下有獅子及鵞焉葢不詳考遂致誤耳是故今議凡士大夫學雅樂者鍾磬筍虡只宜朴素不宜僭用宗廟筍虡之飾不獨免奢僭之嫌亦可謂之知禮矣
  論學雅樂不用錞鐲鐃鐸四金
  按地官大司徒其屬有鼓人者掌教六鼓四金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已上三言明其所掌非止聲樂一事故其下言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軍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晉鼓鼓金奏已上六物葢即所謂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者也其下又言以金錞和鼓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已上四物大司樂無之大司馬有之葢此四金乃軍旅所用非樂器屬也鼓人一官兼之是故不屬春官宗伯而屬地官司徒其與大司樂所掌者異矣春官小師條下鄭註和為錞于固與經文不合除此之外經文並無四金之名後世武舞雜用四金皆承襲之誤也是故此書不載錞鐲鐃鐸惟載鍾鎛二者而已
  石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虞書曰擊石拊石先儒解曰重擊為擊輕擊為拊夫八音諸器皆不言輕重惟磬言之者豈無深意耶葢磬有厚者有薄者厚者擊之宜重不宜輕輕則不清薄者擊之宜輕不宜重重則不和是以經文有輕重之別也夫判縣者笙磬在阼階東其形厚而小其聲清而髙故與笙管協詩云笙磬同音又云磬筦將將此之謂也頌磬在賓階西其形薄而大其聲和而平故與歌頌協詩云既和且平依我磬聲此之謂也笙磬之制以本律半數為鼓博其率五寸鼓博加半為股博其率七寸五分股博倍之為股長其率一尺五寸股長加半為鼓長其率二尺二寸五分參分其鼓博以其一為厚其率一寸六分六𨤲六毫此厚而小者也頌磬之制以本律正數為股博其率一尺參分去一為鼓博其率六寸六分六𨤲六毫倍律為股長其率二尺三律為鼓長其率三尺七分其股博以其一為厚其率一寸四分二𨤲八毫此薄而大者也嗚呼古之聖君能興樂教者莫如舜古之賢臣能明樂事者莫如夔然舜命曰八音克諧而夔惟以擊石為對則石乃八音綱領可知矣若夫出産磬石之處考諸禹貢則徐州有浮磬而梁州有璆磬雍州有球琳豫州有磬錯及山海經所載出産磬石處未能遍舉似不拘於靈璧一處而已唐制采華原石為磬正與禹貢之義相合而迂儒反譏蓋未之詳考耳今懷慶府河内縣地方太行山諸處亦產美石殊勝靈璧之磬磬之所產不拘何處惟在人擇之耳有一種石其性最堅難於制造而聲最佳又一種石性不甚堅易於制造而聲不佳然此二種色貌相似託石工采之者往往為彼所欺但取易造故不佳耳若夫真玉尤為難得士庶之家不宜用也無磬則以槃缶代之
  其上叚謂之股
  長一律半博四
  分律之三其下
  叚謂之鼓長二
  律四分律之一
  博半律通厚六
  分律之一孔徑
  十四分律之一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九>
  欲造何磬各以
  其律為尺造之
  長廣及厚之數
  俱如格式所說
  磬聲自與本律
  相協若或不協
  磬聲清則去其
  厚濁則去其長
  磬銘
  石乃天地自然之物磬乃聖人準彠之程故虞書云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而商頌曰既龢且平依我磬聲若夫簫管在庭琴瑟在堂笙磬頌磬處乎其間為衆音之紀綱是知磬之為器豈惟含宫吐商契律吕之微妙盡制度之精詳股博參分去一以為鼓博鼓長參分去一以為股長倨句屈折能致其曲端直中矩不踰其方體謙卑以自牧懷敬義而含章介然有如烈士之辨堅節操以守封疆粹然有如君子之行移風俗以正綱常憶昔尼父尚茲雅音和而不流樂而不淫雖果哉之末難猶揭淺而厲深若非荷蕢之賢孰識夫子之心人有存殁道無古今拊之擊之堪羡堪欽
  論磬石所産處
  謹按禹貢九州言磬者三徐州泗濱浮磬磬非可浮物而謂之浮者猶俗語所謂浮頭一層也舊註以為浮者浮生於土不根著者是也葢石之出土者常見風日厥質堅脆而性最靈是以為佳其埋沒土水中者不見風日厥性柔軟而聲不和此乃擇磬要訣然石工姦猾者患堅石之難琢往往竊以軟石易之凡監造之人不可不察也豫州錫貢磬錯錯雜也磬有特者編者大小不一故曰錯舊註謂錯為治磬之錯非也且冀州厥賦惟上上錯青州海物惟錯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厥賦下上上錯豫州厥賦錯上中梁州厥賦下中三錯此乃禹貢文法錯皆訓雜獨磬錯則不然誤矣梁州厥貢璆磬蔡氏曰璆玉磬也磬石磬也林氏曰徐州貢浮磬梁州既貢玉磬又貢石磬豫州又貢磬錯以此觀之則知當時樂器磬最為重按璆字亦作球書曰戞擊鳴球又曰天球在東序此天子之器也春秋齊侯以玉磬賂晉師止兵臧文仲以玉磬如齊告糴此諸侯之器也鄉飲鄉射皆有磬而不言玉磬葢大夫士之器惟石磬歟夫玉也石也一𩔖之物耳故其用無異以貴賤之等言之則諸侯已上用玉已下用石宜矣古用泗濱浮磬蔡氏書傳曰今下邳有石磬山或以為古取磬之地一統志曰磬石山在邳州城西南八十里與泗水相近山有石其聲清亮可為磬禹貢泗濱浮磬即此山所出者又曰磬石山在靈璧縣北七十里山出磬石趙希鵠曰靈璧石出虹州靈璧縣其石不在山谷深山之中掘之乃見色如漆間有細白紋如玉然不起峯亦無巖岫佳者如菡蓞或如卧牛如蟠螭扣之聲清越如金玉以利刀刮之略不動偽者多以太湖石染色為之葢太湖石微有聲亦有白脉然以利刀刮之則成屑按希鵠所説掘之乃得恐非古人所謂浮磬嘗得數枚叩之不清亦無漆色葢偽者耳今不拘何處之石皆可但擇其聲佳者而已山海經曰小華之山其隂多磬石郭璞註云即少華山在今華隂縣石可以為樂器經又曰髙山涇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郭云今涇水出安定朝那縣西笄頭山至京兆髙陵縣入渭也經又曰鳥危之山其陽多磬石郭雖不言在何處今以涇水之文次序考之亦當在陜西也然則出磬之山不獨泗濱可知矣
  論磬大小不等
  宋製新樂特磬十二黄鍾厚二寸一分大呂已下第加其厚至應鍾厚三寸五分范鎭議曰磬之用石者天成之物也各以其律為之長短厚薄而其聲和此出於自然而聖人知之取以為法後世不能考正遂使大小長短若一黄鍾之磬最薄而輕大呂已下漸厚而重至於應鍾最極厚重與律相乖而欲求其正音不亦逺乎臣謹按一統志金大定中汾東岸崩得古墓有鍾磬各數十小者僅五寸許大至三尺凡十二等音律之次後世別以厚薄而此別以大小其制度皆周器非秦漢以後所作葢與鎭説全同今仍宋制非也
  論四清不可廢
  左傳謂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則降用半律為清聲矣國語武王以夷則之上宮畢陳以黄鍾之下宮布戎則上宮聲髙為清聲矣以至晉師曠師延之時亦有清角清徴晉人笛法正聲應黄鍾下徴應林鍾則清聲所由來逺矣特其用多寡不同故有十三管之和十九管之巢三十六簧之竽二十五弦之瑟則清聲寓於其中可知矣後世儒者以漢成帝犍為郡水濵得古磬十六枚正始中徐州薛城送玉磬十六枚於是多宗鄭氏二八之説用四清聲以謂夷則南呂無射應鍾四宮管短則減黄鍾大呂太簇夾鍾四管之半以為清聲而應之則樂音諧矣
  論鍾磬不齊擊
  孟子曰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也者終條理也孟子論始終條理以一音之始終言之非指一奏之始終也柷敔為一奏之始終金玉為一音之始終前音之玉繼以後音之金金而復玉玉而復金欲其相連不欲其間斷是謂繹如也以成若小有間斷則不成片叚與造化之氣不相貫而不成樂矣鍾以定其高磬以節其永人知髙下之間不可以或僭未知永短之間尤不可以或爽故曰歌永言又曰依我磬聲葢言歌聲與八音皆依磬聲以為之遲速磬若急時則無永磬若緩時則過永無永則佻過永則靡故舜命夔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夔乃戞擊鳴球搏拊琴瑟致神人之昭格夫八音皆能感物而舜能感神人之盛獨歸於擊石者磬終八音之條理故也後世鍾磬齊擊殊失始終條理之義則磬聲一依於鍾聲不能為八音之所依矣故朱熹文集曰金聲而玉振之者此以樂明之也振而節之猶今樂之有板也
  今議止用一磬
  鍾磬者樂之節也節者俗呼板眼是也節貴乎簡故樂記曰繁文簡節之音縣鍾磬貴乎少故荀子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此之謂也夫縣一鍾一磬者謂特縣之鍾磬此唐虞舊制也或以玉為之或以石為之則不拘耳玉為之者其名曰球益稷所謂鳴球顧命所謂天球孟子所謂金聲玉振之𩔖葢玉磬之特縣者也石為之者其名曰磬舜典所謂擊石拊石禹貢所謂浮磬砮磬論語所謂擊磬於衛之類葢石磬之特縣者也商周以降始有編縣之制故商頌有小球大球葢玉磬之編縣者也而周禮有編鍾編磬此石磬之編縣者也要之編縣不如特縣之近古耳何况又有宮縣軒縣判縣種種分別臝屬羽屬鱗屬種種莊飾徒令見者驚猶鬼神而唐虞舊制益以支離矣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凡古制文過於質者非學樂之所急但從一磬尚拊之説庶幾唐虞之舊制耳
  革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鼓之制其名雖多大率不甚相逺伊耆氏之土鼓不過以瓦為其腔耳夏后氏之足鼓不過以鼓加其趺耳殷之楹鼓即今以柱為柄者也楹乃柱之別名如曰為屋幾楹是也周之縣鼓即今縣於鼓旁者也建鼓即今揷柄穿心鼔也繪以風雲雷雨之象謂之雷鼓繪以麟鳳龜龍之象謂之靈鼓繪以飛鷺盤旋之象謂之路鼔路鷺通省文也或難曰茲説亦有考據乎答曰周禮大司樂云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再變而致臝物及山林之示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示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四靈之物皆與地祗並言象物則與天神並言故知象物乃雲雷之象也鷺乃鼓精舊有是説隋唐已來刻翔鷺於鼔上周制但繪鷺於鼓腔而已詩云振振鷺鷺于飛鼔咽咽醉言歸此之謂也或曰八面六面四面何耶答曰八面者一様八副也六面四面放此猶今儀仗花腔鼓二十四面杖鼓十二面非一鼔而有多面也舊説及圖近乎穿鑿不必從也爾雅大鼔謂之鼖小者謂之應然則不大不小謂之田又謂之𣌾𣌾一名朔鞞應一名應鞞洪武正韻曰鼙亦作鞞𮪍上鼓也葢今俗呼鞭鼓是也古人謂之應鞞又謂之應鼓儀禮應鞞在建鼓東禮記應鼓在縣鼓東先儒以為擊之便也然則鞭乃便之訛歟路鼓已上雖大小不同而形皆如鼓惟鞞之兩端一大一小此其異也又有曰搏拊者以熟皮為囊而實之以糠左右兩手重擊為搏輕擊為拊近代搏拊亦如鼓形古有雅鼓疑即此器又有大鞉小鞉形如小鼓有柄有耳播之為樂今樂無之蓋缺典也
  夏后氏之制曰
  足鼓足者趺也
  鼓下用柱柱下
  用趺故曰足鼓
  亦名賁鼓詩云
  賁鼓維鏞周初
  未有周制故用
  夏后氏之制耳
  殷制楹鼓楹者
  柱也鼓甚大則
  不可用趺但埋
  其柱而堅築之
  故曰楹鼓亦名
  鼛鼓詩云鼛鼓
  弗勝彼時未有
  周制故用殷制
  周制縣鼓其說
  見於毛詩戴記
  而不見於周禮
  儀禮然周禮有
  晉鼓鼓金奏者
  建鼓是也建鼓
  兩旁所縣朔應
  二鞞名縣鼓耳
  詩云應田縣鼓
  記曰縣鼓在西
  應鼓在東蓋田
  鼓與縣鼓乃一
  器二名耳應田
  縣鼓謂應與田
  縣而鼓之雖似
  三物實二物也
  晉鼓長六尺六
  寸兩面各徑四
  尺中間徑六尺
  六寸六分一名
  建鼓繪以雲雷
  則謂之雷鼓繪
  以四靈飛鷺則
  謂之靈鼓路鼓
  古人之鼔不言用何木造今南方鼓則用楠木樟木北方鼓則用桑木梓木葢隨鄉土所産之木庶幾便於用也周尚縣鼔而周禮書中不言其制度儀禮惟言建鼔歴代從之今擬以木為柱方七寸長丈二貫於鼓心鼔及柱皆光素黑漆其下有跗形如十字而不用獸跗庶幾質朴耳
  諸鼓考證
  周禮韗人職名韗當作𩋃為臯陶臯鼓名陶當作𩋃鼓腔也以木為之長六尺有六寸此乃晉鼓之度數也不言晉而言臯何也臯鼓大晉鼓小舉大則小可知左右端廣六寸古人鼓皆横擊故稱兩面為左右端廣六寸者一版腔也一周共二十版中尺厚三寸毎腔一版其形中寛頭窄中間廣一尺厚三寸兩頭廣六寸厚二寸穹者三之一穹謂穹隆如天之形俗呼甕腹是也筭法四尺為實三歸得一尺三寸三分加在四尺兩旁共該徑六尺六寸六分上三正上文三者正數諸鼓以為定式是以晉鼓□鼓臯鼓其長短雖不同而圍徑皆同也㨿下文例則此當曰謂之晉鼓今不然者鼓上疑有脱文此鼓不言面之尺數下文二鼓不言版之廣狹葢互相𤼵明耳長八尺兩面相距鼓四尺面之徑也中圍加三之一中圍中間也加三之一即上文六尺六寸六分是也先儒以為五尺三寸三分誤也謂之鼖鼓鼖一作賁音焚詩曰賁鼓維鏞為臯鼓臯一作鼛音髙詩曰鼛鼓弗勝長尋有四尺兩面相距丈二鼓四尺面徑同前倨句磬折磬折指臯𩋃之形也先儒以為鼓形磬折非也磬折者直折也凡冐鼓冐猶張也俗呼縵鼓必以啓蟄之日正二月天不冷不熱良鼓瑕如積環先儒舊註謂漆之文理也瑕猶𡚁也猶良琴之弊者有梅花斷紋也以此證之則古人鼓面皆通漆鼓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晉鼓之𩔖是也鼓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逺聞朔鞞之𩔖是也
  臣謹按周制鼓之名有六曰雷鼓曰靈鼓曰路鼓曰鼖鼓曰鼛鼓曰晉鼓以雷鼓救日月以靈鼓攻猛獸以路鼓逹窮者與遽令則知不獨祭祀用之而已若夫賁鼓維鏞則非止軍事也鼓鍾伐鼛又非止役事也司馬春振旅軍將執晉鼓亦非止金奏也鼓之用無窮豈可泥於一端哉



  大鞉長一尺面
  徑一尺通柄長
  四尺五寸聲洪
  而徐篇首播之
  小鞉長七寸面
  徑七寸通柄長
  三尺二寸聲焦
  而急章首播之
  此器四名一曰
  朔鞞二曰𣌾鼓
  三曰縣鼓四曰
  相鼓以木為腔
  長二尺大面徑
  一尺四寸小靣
  徑七寸聲洪而
  徐𩔖鞭鼓之聲
  此器四名一曰
  應鞞二曰應鼓
  三直曰應四直
  曰鞞以木為腔
  長一尺四寸大
  面徑一尺小面
  徑五寸聲焦而
  急𩔖杖鼓之聲
  雅形𩔖鼓木為
  腔長一尺四寸
  面徑七寸熟皮
  縵之而實以糠
  聲𩔖搏拊拊在
  堂上坐奏節歌
  雅在堂下立奏
  節舞其用不同
  拊用熟皮縫成
  袋長一尺四寸
  面徑七寸實之
  以糠用時置膝
  上用畢置座上
  座長一尺八寸
  廣一尺連趺高
  一尺趺高二寸
  鞞鞉搏拊考證
  儀禮樂人宿縣于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鍾其南鑮皆南陳周禮曰凡縣鍾磬半為堵全為肆有鍾有磬為全鑮如鍾而大奏樂以鼓鑮為節建鼓在阼階西南鼓應鼙在其東南鼓建猶樹也以木貫而載之樹之跗也南鼓謂所伐面也應鼙應朔鼙也先擊朔鼙應鼙應之鼙小鼓也在東便其先擊小後擊大也鼓不在東縣南為君也西階之西頌磬東面其南鍾其南鑮皆南陳一建鼓在其南東鼓朔鼙在其北朔始也奏樂先擊西鼙樂為賔所由來也鍾不言頌鼙不言東鼓義同省文也一建鼓在西階之東南面言面者國君於其羣臣備三面爾無鍾磬有鼓而已其為諸侯則軒縣簜在建鼔之間簜竹也謂笙簫之屬𠋣於堂鼗𠋣于頌磬西紘鼗如鼓而小有柄賔至摇之以奏樂也紘編磬繩也設鼗於磬西𠋣于紘也王制曰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
  周禮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擊拊瞽乃歌也登歌歌者在堂也登歌下管貴人聲也拊形如鼓以韋為之著之以穅下管播樂器令奏鼓𣌾鼓朄管乃作也特言管者貴人氣也下管吹管者在堂下朄小鼔也先擊小鼓乃擊大鼓小鼓為大鼓先引故曰朄朄讀為道引之引鼓朄猶言擊朄詩云應朄縣鼓大饗亦如之小師掌教鼓鼗教教瞽矇也出音曰鼓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還自擊大祭祀登歌擊拊亦自有拊擊之佐大師令奏下管擊應鼓應鼙也應與朄及朔皆小鼓也大饗亦如之瞽矇掌播鼗播謂𤼵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音眡瞭掌凡樂事播鼗鍾師掌鼙鼓縵樂作縵樂擊鼙以和之
  總論樂縣大槩
  宮縣軒縣惟有名存然儀禮無之判縣特縣大槩則有之矣荀子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自虞已來堂上有磬有磬必有鍾此荀子所以有一鍾之説也儀禮鄉射及燕禮大射皆席工于西階上北面東上則堂上之樂葢皆西陳而北面也儀禮工入則瑟先歌後獻工亦瑟先歌後而樂正常立于西階東周禮登歌先擊拊是樂正居歌西歌在瑟西而瑟又在拊西其他不可考也周禮鼓人以晉鼓鼓金奏鎛師掌金奏之鼓鍾師以鍾鼓奏九夏記曰入門而縣興春秋傳曰入門而金作國語曰金不過以動聲又曰金石以動之先儒謂凡樂先擊鍾次擊鼓是也小胥下管播樂器令奏鼓𣌾瞽矇眡瞭凡樂事先播鼗然則𣌾引鼓者也鼗兆鼓者也觀眡瞭播鼗擊頌磬笙磬詩言鼗磬柷圉儀禮大射鼗𠋣于頌磬西紘言鼗必及磬設鼗必𠋣磬之紘是鍾磬作則鼗已作及下管播樂器而樂具作焉乃鼓𣌾以先之是鼗常在前而𣌾常在後也先王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子男則以鼗將之以鼗不以𣌾則鼗先於𣌾可知矣鍾磬之應歌者曰頌鍾頌磬其應笙者曰笙鍾笙磬頌磬在西笙磬在東朔鼙在西應鼙在東是堂下之樂貴西也堂下之樂貴西堂上之樂上東者貴西所以禮賔上東於西階之上亦以其近賔故也觀鄉飲酒鄉射之用樂皆樂正告備于賔特燕禮告備于公以明君臣之分而已則樂為賔設可知矣
  論諸鼓
  十三經註疏周頌曰應田縣鼓毛傳曰應小鞞也田大鼓也縣鼓周鼓也箋云田當作𣌾𣌾小鼓在大鼓旁應鞞之屬也聲轉字誤變而作田禮器曰縣鼓在西應鼓在東註曰禮樂之器尊西也小鼓謂之應疏曰案大射禮建鼓在阼階西南鼓應鼙在其東一建鼓在南東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階之東南面大射禮是諸侯之法此亦諸侯之禮所以大鼓及應所縣不同者熊氏云大射謂射禮也此謂祭禮也是諸侯之法雖同諸侯祭射有異案大射注云應鼙應朔鼙也又云便其先擊小後擊大也以此言之則朔鼙應鼙皆縣大鼓之旁先擊朔鼙次擊應鼙乃擊大鼓以其相近故云便也以其稱朔朔始也故知先擊朔鼙以其稱應故知應朔鼙也又大射稱建鼓此云縣鼓大射應鼔既在大鼓之旁此應鼓在東乃與縣鼓別縣者皆謂祭與射別也
  臣謹按商頌曰置我鞉鼓毛傳曰殷人置鼓箋云置讀曰植植鞉鼓者為楹貫而樹之鞉雖不植貫而摇之亦植之𩔖以此考之古人鼔制甚明觀鞉則知鼓矣鼓鞉二器大槩相𩔖周頌曰應田縣鼓鄭箋皆以為小鼓毛傳以田為大鼓葢謂比之於應則為略大若二鼓並言之則皆小也縣鼓之説惟毛詩戴記有之而周禮儀禮無之其様製未詳也周禮笙師掌教舂牘應雅應即應鞞也雅即雅鼓也舂牘二字只是一器解見木音之屬條下先儒以為三器皆舂於地非也近代雅樂呼楹鼓為應鼓失之逺矣
  論鼙或作鞞通
  陳祥道禮書曰周禮大師大祭祀鼓𣌾小師大祭祀擊應然則大祭祀皆鼓𣌾擊應大射有朔鼙應鼙詩又以應配𣌾則朔鼙乃𣌾鼓也以其引鼓焉故曰𣌾以其始鼓焉故曰朔是以儀禮有朔無𣌾周禮有𣌾無朔猶儀禮之𤣥酒周禮之明水其實一也大射建鼓南鼓應鼙亦南鼓而居其東建鼓東鼓朔鼙亦東鼓而居其北則鼙與鼓比建而鼙常在其左矣朔作而應應之朔在西應在東則凡樂之奏常先西矣
  論鼗或作鞉通
  禮書又曰鼗之播也有瞽矇者有眡瞭者而其制鄭氏以為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還自擊是也書曰下管鼗鼔合止柷敔記曰賜諸侯樂以柷將之賜子男以鼗將之葢柷以合樂鼗則兆鼓而已故其賜所以不同也孔頴逹曰柷所以節一曲之始其事寛故以將諸侯之命鼗所以節一唱之終其事狹故以將伯子男之命儀禮諸侯之燕大射大夫士之鄉射鄉飲皆有鼗無柷諸侯之樂非無柷也文不備爾
  論搏拊
  禮書又曰拊之為物以韋為之狀若鼓然書傳所謂以韋為鼓謂之搏拊是也實之以糠白虎通所謂拊革著以糠是也其設則堂上書所謂搏拊是也其用則先歌周禮所謂登歌令奏擊拊是也荀卿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子夏曰弦匏笙簧㑹守拊鼓言尚拊則拊在一鍾一磬之東也言㑹守拊鼓則衆樂待其動而後作也拊書謂之搏拊明堂位謂之拊搏葢以其或搏或拊莫適先後也
  臣謹按近代搏拊之制以木為腔形如小鼓而長冐以熟皮或以生皮或著以糠或無糠焉嘗考古制葢不然也史記樂書弦匏笙簧合守拊鼓條下唐張守節正義詳矣其説曰合㑹也守待也拊者皮為之以糠實如革囊也用手撫之鼓也言奏弦匏笙簧之時若欲令堂上作樂則撫拊堂上樂工聞撫拊乃弦歌也若欲令堂下作樂則擊鼓堂下樂工聞鼓乃吹管播樂也言弦匏笙簧皆待拊鼓為節故言㑹守拊鼓也以此觀之則非以木為腔之拊故文獻通考曰拊狀如革囊實以糠擊之以節樂此説得之矣
  革音四器節奏考
  四器者鼓也拊也鞞也鞀也志八音者以節奏為至要度數次之器數為末不必志之可也何謂節奏若曰或歌詩一句擊鼓三或一章擊鼓三之𩔖是也何謂度數若曰晉鼓幾尺鼖鼓幾尺之𩔖是也何謂器數若曰雷鼓幾面靈鼓幾面之𩔖是也宋元鼓節兩字一擊臣嘗讀文選至柷敔希聲以諧金石之和鼙鼓踈擊以節繁弦之契因是而悟詩曰簡兮簡兮方將萬舞先儒或以簡擇簡易解之非也葢簡乃鼓聲亦乃鼓節耳商頌奏鼓簡簡是也鼓為雄樂其聲象雷其形象天其於樂中為君其器不宜小小則不尊重其擊不宜輕輕則無威嚴尤不宜繁故禮記曰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鼓之為言孤也老子曰孤者王公以為稱又曰大音希聲言其尊重而不繁也拊之為言輔也擊之宜輕若夫繁則無妨近代雅樂與鼓相間而擊雖名搏拊實乃鞞耳鞞之為言裨也裨乃補助之意與鼓相間作者是也鼓聲疾而短聞必須儲貳以補助之故曰鞞所以助鼓也先鼓而擊者曰朔鞞朔者始也亦曰𣌾鼓𣌾者引也後鼓而擊者曰應鞞亦曰應鼓應者言相承也朔應二鞞縣於鼓旁即周之縣鼓矣鞀之為言詔也詔者告也字亦作鞉鞉者兆也作樂之先兆也毎章未歌之前則先播鞉三通使人知樂將作一篇之始則播大鞉一章之始則播小鞉既有篇章之異故有大小之別近代雅樂無鞉無鞞而借搏拊代鞞誠缺典也
  土鼓附録
  周禮籥章掌土鼓杜子春謂土鼓以瓦為匡以革為面鄭康成禮記註謂土鼓築土為鼓也二説異焉未詳孰是
  木音之屬總序
  臣謹按先儒有以八音配八卦者葢後天卦方位巽在東南則柷敔在東南謂巽屬木而柷敔為木音故也雖然此亦理之最淺者也請詳言之以明古人深義撰柷敔之説曰易不云乎震起也艮止也震為龍艮為虎其於先天方位則震在東北而艮在西北是故聖人則之設柷在東北形如仰盂以象震之所以起也設敔在西北形如伏虎以象艮之所以止也其於六十四卦則柷為豫而敔為履履者禮也豫者樂也履之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豫之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此之謂也樂者為同禮者為異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樂著太始禮居成物禮樂交際循環無端此柷敔之義也問曰柷非龍形敔則虎形何也答曰樂由中出故静禮自外作故文由中出者故其椎名為止止者静也自外作者故其器形如虎虎者文也君子以謙退為禮以損減為樂滿而不損則溢盈而不持則傾易曰履虎尾不咥人亨故敔形如虎先王所以示安不忘危之戒歟曰八音之器惟木音最質樸亦有説耶曰餘七音者華美之音也柷以起之由質樸而始也敔以止之由質樸而終也可見七音之華美皆歸於質樸猶木之生由根本而蕃鮮由蕃鮮而歸根若發之為春華不能歛之為秋實何以為木之結果此木音所以獨為七音之起止也括首尾藏七音於中間譬諸君子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乎蓋禮如於報本樂始於尚徳其道本質而已飾之以文而後華美可觀於華美之中不忘質樸之初意先王之道斯為貴焉故曰椌楬者徳音之器也
  柷用楸木造其形𩔖板斗板厚
  五分口方二尺四寸底方一尺
  八寸深亦如之下有趺高廣二
  寸旁有孔圓徑六寸納手於中
  持椎柄以撞擊椎形如柺首長
  一尺柄長一尺八寸底中心開
  一竅僅容椎柄透出底外鐵軸
  貫之令摇動㧞不出故名曰止
  敔用楸木造其形𩔖板箱而覆
  長三尺六寸廣一尺八寸高一
  尺底向上其下有趺高廣二寸
  此乃座也座上有物形如睡虎
  伏地而卧脊背上有二十七齒
  形如鋸齒名曰齟齬通以楸木
  刻成戛敔物形如界尺長尺廣
  寸厚分名曰籈亦以楸木為之
  右柷敔二器今議通皆光素黑漆放琴瑟之質也敔唐已來先擊首後櫟背共六聲古法不擊首止戛三聲今從之
  柷敔考證
  爾雅曰所以鼓柷謂之止註云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令左右擊止者其椎名文獻通考曰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旁開孔内手於中擊之以舉樂宋仁宗時禮官言鄭康成以為投椎其中撞之撞擊之法宜用康成之法奏可
  爾雅曰所以鼔敔謂之籈註云敔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擽之籈者其名文獻通考曰敔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齟齬碎竹以擊其首而逆戞之以止樂又曰宋因唐制用竹長二尺四寸析為十二莖先擊其首次三戞齟齬而止與舊用木櫟齟齬者異矣雖曰因時制宜要之非有意義孰若復古制之為愈哉宋仁宗時學士王珪上言今升歌之樂無柷敔書曰戞擊是柷敔之用故傳曰堂上堂下各有柷敔聖人用以著樂之始終豈容有缺耶於是下禮官議堂上始置柷敔詳見歴代名臣奏議
  臣謹按柷敔戞擊之法爾雅舊説最是唐宋妄改之皆非也今但從爾雅舊説可也又按書曰戞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漢儒以為戛即敔擊即柷搏拊即革音之屬六器皆堂上之樂宋儒見下文有合止柷敔不思柷敔二器堂上堂下通用輙將戛擊傅㑹於球磬搏拊傅會於琴瑟而柷敔遂為堂下之樂矣語曰吾從先進今亦但從漢儒舊說可也


















  舂牘考證
  周禮笙師掌教舂墳應雅以教祴樂先儒謂舂牘以竹為之其上端有小孔兩手舂築為樂之節蓋今世拍板之𩔖也牘乃竹簡也古者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策長二尺四寸牘長尺有二寸韋編三絶即是此器但失傳既久儒者不復識以為廣五六寸長七尺非也太常雅樂亦無舂牘宜用黍尺製造廣一寸長一尺二寸二六編聯以象律呂之數舂牘失傳或問見本卷之末簡
  舞器之屬總序
  論干戚二器
  武舞用干戚者何也干者禮器也與兵器之盾不同焉兵器之盾以革飾之者有其用也禮器之干以漆飾之者昭其象也昭其象也者不過取其義耳夫干者君子所以為衛也為衛之道豈止一端明哲保身所以衛身也公侯干城所以衛國也視民如傷所以衛民也如是之𩔖未能盡舉凡器用之物有衛之象顯然可見者莫如干焉舉一隅則三隅可知矣是故君子覩童子操干而舞者則思所以為衛之道也戚者亦禮器也與兵器之龯不同焉兵器之龯以鐡為之者有其用也禮器之戚以木為之者貴其象也貴其象也者不過取其義耳夫戚者君子所以為斷也為斷之道豈止一端其利斷金以心言之也斷斷兮無他技以貌言之也臨事而屢斷以勇言之也如是之𩔖未能盡舉凡器用之物有斷之象顯然可見者莫如戚焉舉一事則萬事可推矣是故君子覩童子仗戚而舞者則思所以為斷之道也聖人制禮作樂之意葢有深㫖非欲操干弄戚徒象武功而已昧於此者以為舞干戚使人習武備噫茍欲其知武則凡兵器若矛㦸刀劍之屬孰有不可而何獨取於干戚乎或難曰大司焉之屬司兵司戈盾祭祀授舞者兵此何兵耶答曰大司樂之屬有司干者所掌舞器即所謂干戚也司兵司戈盾所掌皆兵器耳祭祀授舞者兵葢大司樂之屬有韎師有旄人皆掌夷樂祭祀則帥其屬而舞或亦用戈不可考也夫戈之與戚俱有斷義其相去則逺矣考工記云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文章黼黻先王貴之或繡諸裳或飾諸領或施諸扆或純諸席或弊諸璜或繪諸羃至於喪禮尚質猶有所謂黼殺黼荒黼翣之𩔖則凡吉凶之禮無適而非黼之宜也聖人有取於斧之義槩可見矣





  干用桐木為之厚三分長四尺五寸上廣一尺二寸八分半下廣七寸七分圭首劒脊頂髙於肩三寸脊髙於肩一寸半




  表隆裏窪随其𫝑窪中有梁長四尺五寸廣一寸有鼻可以容手表裏髹以黒漆正面中間畧近上書春夏秋冬字為號






  斧柯長三尺圓而㣲匾廣一寸厚八分上端四寸五分為簨厚七分貫斧孔中上出一寸五分髹以黒漆斧用楸木為之臣嘗考戚之制度則周禮考工記曰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長以其一為之首註云首六寸謂今剛闗頭斧柯其柄也疏云凡造作皆用斧因以量物故先論斧柄長短及刄之大小也此則斧之遺制葢可考也考工記又云凡兵句兵欲無彈刺兵欲無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搏註云句兵戈屬刺兵矛屬彈謂掉也蜎謂橈也齊人謂斧柯為椑則椑隋圜也摶圜也疏云椑隋圜者謂側方而去楞是也則斧柄之制又可考焉先儒嘗謂干長一柯有半是謂磬折七分其長以其二為之上廣五分上廣去其二為之下廣凡干圭首而劍脊首髙於肩三寸脊髙於肩半之降殺至下各隨其𫝑表隆裏窪皆厚三分窪中有梁通頂至踵五分其長二在上三在下有紐紐可容手持之以舞此干制大略也
  論羽籥二器
  文舞用羽籥者何也周禮舞大夏大夏即文舞也秉翟尾以為容故謂之夏徐州厥貢羽畎夏翟是也翟乃雉雞之屬其𩔖不一爾雅釋鳥有九雉之名焉一曰鸕雉二曰鷂雉三曰鷮雉四曰鳪雉五曰驚雉六曰海雉七曰山雉是謂之翟葢雉之長尾者八曰雗雉九曰鵫雉雉絶有力曰奮素質五采成章曰翬青質五采成章曰鷂南方曰𠷎東方曰鶅北方曰鵗西方曰鷷此四方雉名也夫雉其身有文章其性又耿介故先王貴之者其為用亦不一用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之屬貴其性也用於山龍華蟲宗彞藻火之屬貴其文也是故羽舞謂之文舞取其耿介而有文章𩔖乎士之德也詩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書曰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此之謂歟嗚呼雲門咸池六莖五英尚矣以可考者言之若堯之大章舜之韶禹之夏周之象則皆文舞葢進退舒徐揖讓升降以為儀周旋中規折旋中矩以為節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為態使人興感於至德也深矣故孔子曰樂則韶舞韶盡美矣又盡善也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此之謂歟而先儒之惑者因詩有値其鷺羽之説遂云用鷺因易有鴻羽為儀之説遂云用鴻殊不思鴻鷺之羽質素無文何以謂之文舞易象所喻變風所指而非文舞之正例也雖然翟羽之制亦有二説柄長三尺其端龍口中植翟尾三莖是一説也柄長五尺其端龍項下垂雉羽五層又一説也惟引舞所持者或用彩繒之帗或用彩羽之旌或用白羽之翿或用紅纓之旄引舞之器凡有數種以別文武二舞而已




  籥長二尺而有三孔其内外徑詳見黄鍾倍律之籥條下






  翟羽三根竿長三尺徑七分其圓月上書春夏秋冬字號周禮有旄人及旄舞樂記曰干戚羽旄謂之樂旄者節之屬






  竿長八尺上掛染成五色纓五層象五聲也或一色紅亦可麾不經見而厯代有之用布一幅長八尺兩面繪水墨升螭






  三爪而無珠樂作舉之止則偃之置於柷上蓋象雷出地奮
  總論古樂絶傳之由
  古樂絶傳其故何也竊疑古樂絶傳葢由先儒紀載失實稱譽過髙所謂髙過大學而無實者埋管飛灰等説是也後世君子欲學古樂宜以虞書為法間用周禮補其缺略不必盡從舊説可也戞擊鳴球搏拊琴瑟簫管笙鏞鞉鼓止此十有二器堂上堂下之樂備矣然而八音則未備也説者以為塤篪始於蘇暴干戚始於湯武殊不思書所謂八音克諧八音在治忽既曰八音則有土音矣唐虞之世不應無塤篪也書所謂舞干羽則有干戚羽籥明矣觀其教胄子八音克諧則公卿大夫元士之子皆得學八音矣觀其四海遏密八音則知八音遍天下矣論樂縣則天子宮諸侯軒大夫判士特論舞佾則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然則大夫士樂舞非僭也孔子學琴於襄訪樂於𢎞鼔瑟擊磬而不自以為僭然非君所賜也迂者或謂君賜而後敢學誤矣禮樂不可斯須去身非若弓矢斧龯君賜然後敢征伐也世儒泥於王制之文視禮樂征伐為一等此絶傳之由也又按禮不下庶人而子游以為小人學道則易使今宜體此意始於庶人自下而漸增焉除金石革木四音不增外絲竹匏土諸器各一舞用一人庶人禮也諸器各二舞用二佾葢士禮也諸器各四舞用四佾大夫禮也諸器各六舞用六佾諸侯禮也諸侯不得制禮作樂謂創作也學古之禮樂無妨也慎勿過疑過疑而不敢學則古之禮樂所以絶傳也朱熹有言今之士大夫問以五音十二律無能曉者要之當立樂學使士大夫習之乆後必有精通者出臣愚竊謂立學不便只許好事之家造樂器肄習之而無禁最便也凡合樂每詩一篇之首擊柷三聲一章之首播鞉三通一句之首擊鏞一聲一字之首擊鍾一聲一倡之尾一和之首擊磬一聲每吹一聲琴彈三十二聲瑟亦如之毎一句畢𣌾鼓一聲應鞞一聲大鼓三聲應鞞間之次句首擊鏞次章首播鞉皆同前也至一篇終然後擽敔宋元已來先擊敔三聲而後擽三聲共為六聲今考先儒原無此説但擽三聲不擊敔者是為得之合樂有譜詳見外篇雜篇
  臣謹按朱熹曰古者教法禮樂射御書數不可闕一就中樂之教尤親切夔教胄子只用樂大司徒之職也是用樂葢是教人朝夕從事於此物得心長在這上面葢為樂有節奏學他底急也不得慢也不得乆之都換了他一副當情性玩味樂譜此言信矣
  附録
  古樂或問十條
  一問柷敔設於堂上何也
  二問柷敔以三為節何也
  三問搏拊韋表穅裏何也
  四問搏拊未歌先擊何也
  五問舂牘失傳已乆何也
  六問鞉鼓失傳已乆何也
  七問朄鼓失傳已乆何也
  八問應鞞失傳已乆何也
  九問琴瑟失傳已乆何也
  十問管籥竽鏞失傳何也
  答第一問柷敔德音之器樂之綱領聖人重之不獨設在堂上而已古者天子賜公侯樂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鞉將之是知鞉之尊不如柷餘器之尊則又不如鞉葢堂上之樂柷為之長而堂下之樂鞉為之長也曰戞擊曰楷擊曰椌楬皆柷敔別名以其體言則曰柷敔以其用言則曰戞擊一物而二名也為堂上作則曰戞擊為堂下作則曰柷敔一器而二事也事異則名別其實一物耳虞書戞擊鳴球搏拊琴瑟漢儒舊説以為戞擊木音也鳴球石音也搏拊革音也琴瑟絲音也四音六器皆堂上之樂也下文又言合止柷敔則堂上堂下各有柷敔矣宋儒新説以為戞擊鳴球只是鳴球一物搏拊琴瑟只是琴瑟二物堂下既有柷敔則堂上無之矣我國朝洪武初開科取士詔諸生兼習古註疏不必盡主宋儒之説而於漢唐舊説擇其所長者多從之此𩔖是也考諸明集禮存心録等所載圖式柷敔搏拊其位設於琴瑟歌工上則知皆從漢儒舊説而不用宋儒之説也答第二問一數陽竒二數隂偶隂陽相合而萬物生昔人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夫三者一二相合也天地三月而為一時聖人則天是故禮有三節樂有三終不獨柷敔二器為然若夫播鞉三通毎通暗合舂牘三聲鍾磬間長皆隔舂牘三聲鼓鞞間短皆隔搏拊三聲或明顯或暗合無不皆以三聲為節此乃天地自然之理先王雅樂之遺法也至於後世猶然所謂漁陽三撾梅花三弄陽闗三疊是也以此觀之柷三聲而樂作敔三聲而樂止不必更添擊虎首三聲也惟於此時依隨舂牘三聲而為擽敔節奏可也
  答第三問按文選所謂鼙鼓踈擊即老子所謂大音希聲之意搏拊節奏數而不希故用韋表穅裏亦猶中庸所謂惡其文之著也之意宋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曰拊之為器韋表穅裏狀則𩔖鼓聲則和柔倡而不和豈徒鏗鏘而已書傳謂以韋為鼓白虎通謂革而穅是也其設則堂上虞書所謂搏拊是也其用則先歌周禮所謂登歌令奏擊拊是也書言搏拊明堂位言拊搏者以其或搏或拊莫適先後也荀卿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則拊設於一鍾一磬之東其衆器之父歟荀卿又曰鼓其樂之君耶然鼓無當於五聲五聲不得不和其衆聲之君歟樂記曰㑹守拊鼓堂上之樂衆矣所待以作者在拊堂下之樂衆矣所待以作者在鼓葢堂上則門内之洽以拊為之父堂下則門外之治以鼓為之君内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而樂實通而合和之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所以為古樂之𤼵也
  答第四問左手輕擊為拊右手重擊為搏但以手擊不用杖擊是以書曰搏拊記曰拊搏葢言一搏間一拊更迭而奏也古人登歌令奏擊拊擊即舂牘拊即搏拊搏拊亦名曰雅其在堂上坐奏以節歌者則謂之拊其在堂下立奏以節舞者則謂之雅周禮曰令奏擊拊樂記曰㑹守拊鼓是乃拊之用也周禮曰舂牘應雅樂記曰迅疾以雅是乃雅之用也陳祥道曰樂記言㑹守拊鼓則衆樂待其動而後作也既曰㑹守拊鼓又曰治亂以相則相非拊也鄭氏以相為拊誤矣爾雅曰和樂謂之節或説節即相也江左清樂有節鼓唐雅樂升歌用之其詳不可考也今按相乃鞞之別名雅乃拊之別名節亦拊之別名非相之別名也節之為言譬如竹竿從本及末無一處非節也拊之為節亦然是以聞柷聲而拊作所謂先於歌也聞敔聲而拊止所謂後於歌也中間踈數重節所謂間若一也始終無間斷所謂繹如也太常雅樂以搏拊代應鞞是以與鼓相間而擊其名雖曰搏拊其用實乃應鞞葢近代諸儒失於詳考耳搏拊失傳遂使雅樂無節記曰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節不作此乃樂律家第一當講究而不可忽也
  答第五問雅樂之器有名曰舂牘者見於周禮笙師條下古註疏云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以兩手築地此葢後漢所製大予樂官掌之非周物也周物失傳漢儒不識道聽途説半是半非所謂以竹為之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是也所謂大五六寸長七尺者非也今按牘亦名版周禮大胥掌學士之版註云版籍也左傳序曰大事書之於䇿小事簡牘而已古註疏引許慎説文曰簡牒也牘書版也蔡邕獨斷曰䇿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由此言之簡䇿同物而異名也單執一札謂之為簡連編諸簡乃名為䇿故於文或作册象其編簡之形以其編簡為䇿故言䇿者簡也鄭𤣥注論語云春秋二尺四寸書之孝經一尺二寸書之故知六經之䇿皆長二尺四寸蔡邕言二尺者謂漢世天子䇿書所用故與六經異也簡之所容一行字耳牘乃方版版廣於簡可以並容數行凡為書字有多有少一行可盡者書之於簡數行乃盡者書之於方方所不容者乃書於䇿聘禮篇曰若有故則加書將命百名以上書於䇿不及百名書於方鄭𤣥云名書文也今謂之字䇿簡也方版也是其字少則書簡字多則書䇿已上皆春秋左傳註疏文按國語曰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左傳亦曰制禮上物不過十二葢十二乃律呂全數六乃律呂半數是故舂牘以竹為之廣一寸長尺二寸凡十二簡而為一編象律呂之全數版則以木為之廣三寸長尺四寸凡六枝而為一串象律呂之半數然則牘乃版之別名版乃牘之遺制今俗樂有版而雅樂缺焉禮失求野則得之矣搏拊舂牘樂之節也古所謂觀樂知政者豈別有術哉觀其節奏和否而已和也者齊聲相合也節也者板眼不差也曰和曰節樂之能事畢矣無餘藴矣樂記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禮樂大事要在和與節耳古人所重可不重乎
  答第六問古之雅樂重在柷敔鞉鼓與磬而已書曰戞擊鳴球又曰下管鞉鼓商頌曰置我鞉鼓又曰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周頌曰鞉磬柷圉既備乃奏周禮小師瞽矇眡瞭職掌之事皆以鞉磬柷敔四者為先儀禮亦有鞉倚於磬之説樂記曰聖人作為鞉鼓椌楬壎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後鍾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所以獻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㓜之序也是知堂下樂以鞉鼓為首不可缺也
  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問八音諸器有圖有譜有論有辨載諸内外篇已詳者兹不復贅若能學而時習之則不至於失傳矣
  正月學琴兼歌 二月學瑟兼歌 三月學小笙
  四月學大笙 五月學小竽 六月學大竽
  七月學排簫 八月學編管 九月學籥篴
  十月學塤篪 十一月合樂 十二月合舞








  樂律全書卷九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
  審度第十一
  歷代尺法皆本諸黄鍾而損益不同
  論語言三代皆有所損益葢指度量衡諸物而言耳律乃天地正氣人之中聲不可以損益也律無損益而尺有損益焉是故黄鍾尺寸不同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九寸而寸皆九分者此黄帝命伶倫始造律之尺也是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選中式之秬黍一黍之縱長命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共計八十一分是為一尺
  淮南子曰道曰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隂陽隂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三月而為一時故祭祀三飯以為禮䘮紀三踊以為節兵重三軍以為制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黄鍾之律九寸而宫音調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黄鍾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南吕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賓蕤賓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八主六月下生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仲吕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
  後漢志註引鄭𤣥曰宫數八十一黄鍾長九寸九九八十一也三分宫去一生徴徴數五十四林鍾長六寸六九五十四也三分徵益一生商商數七十二太蔟長八寸八九七十二也三分商去一生羽羽數四十八南吕長五寸三分寸之一五九四十五又三分寸之一為四十八也三分羽益一生角角數六十四姑洗長七寸九分寸之一七九六十三又九分寸之一為六十四也三分角去一生變宫三分變宫益一生變徵自此以後則隨月而變所謂還相為宫臣謹按右二節九分為寸之舊法也落下閎以八十一分為日法即此耳劉歆改為八百一十分非閎本法也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十寸而寸皆十分者此舜同律度量衡之尺至夏后氏而未嘗改故名夏尺傳曰夏禹十寸為尺葢指此尺也又名古度尺又名横黍尺選中式之秬黍一黍之横廣命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共計百分是為一尺
  史記律書生鍾分曰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
  臣謹按右一節十寸為律之舊法也先儒錯㑹誤以九寸解之臣嘗聞朱熹曰律吕漢書所載甚詳然不得其要史記所載甚略郤是要𦂳處如説律數葢自然之理與先天圖一般更無安排初聞此語不曉其義及聞何瑭之説有曰漢志謂黄鍾之律九寸加一寸為一尺夫度量權衡所以取法於黄鍾者葢貴其與天地之氣相應也若加一寸以為尺則又何取於黄鍾殊不知黄鍾之長固非人所能為至於九其寸而為律十其寸而為尺則人之所為也漢志不知出此乃欲加黄鍾一尺為尺謬矣方悟漢志度本起於黄鍾之長則黄鍾之長即是一尺古云長九寸長八寸十分一之類尺異而律同也朱熹所謂與先天圖一般者夫先天圖出於河圖雒書者也雒書之數九故黄鍾之律長九寸因而九之得八十一分與縱黍之長相合河圖之數十故黄鍾之度長十寸因而十之得百分與横黍之廣相合葢河圖之竒雒書之偶參伍錯綜而律度二數方備此乃天地自然之妙非由人力安排者也不幸為劉歆班固所亂自漢至今千數百年造律不成葢由律度二尺縱横二黍無分别耳嗚呼何氏此論發千載之袐破萬古之惑律學最要𦂳處其在斯歟此則前代諸儒之所未發者也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四叚加出一叚而為尺者此啇尺也適當夏尺十二寸五分𫝊曰成湯十二寸為尺葢指此尺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五叚減去一叚而為尺者此周尺也適當夏尺八寸傳曰武王八寸為尺葢指此尺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九寸外加一寸為尺此漢尺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八寸外加二寸為尺此唐尺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八十一分外加十九分為尺此宋尺也唐尺即成湯尺而唐人用之故又名唐尺宋尺即黄帝尺而宋人用之故又名宋尺七代尺共五種互相考證皆有補於律也
  黄帝尺宋尺皆以大泉之徑為九分漢尺以大泉之徑為十分夏尺唐謂之黍尺以開元錢之徑為十分商尺唐謂之大尺以開元錢之徑為八分周尺以開元錢八枚為十寸凡錢初鑄與制度合再入模即縮小故大者為真也







  黄鍾之長當縱黍尺八十一分當斜黍尺九寸當横黍尺十寸縱黍之尺黄帝尺也宋尺也斜黍之尺漢尺也横黍之尺夏尺也啇尺去二寸為夏尺夏尺去二寸為周尺黄鍾之長當啇尺八寸當周尺十二寸五分








  竹雖天生求之在人必先求黍考定様制而後依様求竹造律古今律家累黍一法名為最密實為最疎苟無格式大小幾何惟云中式尤非定論若欲㨂擇中式之黍須將格式預先議定有格式法程而後可選也謹按前漢食貨志曰王莽居攝變漢志以周錢有子母相權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文曰大泉五十又造契刀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文曰契刀五百錯刀以黄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直字錢文作半








  周禮註謂大泉乃周景王所鑄漢志亦云以周錢有子母相權則非始於王莽明矣淮南子謂十二粟當一寸盖漢制也志云大錢徑寸二分者謂莽以漢尺之寸為其尺之寸二分故云變漢制非變周錢也然則大泉創自周而王莽因之其初行時廣狹厚薄與契刀錯刀同厥後二刀不行獨大泉行於是盗鑄者衆而漸輕薄遂與二刀廣狹稍異今取二刀為證必求廣狹同者乃真耳其不同者為盗鑄無疑矣








  上黨秬黍佳者縱累八十一枚斜累九十枚横累百枚皆與大泉九枚相合然此佳黍亦自難得求得此等佳黍然後可用若或不滿九枚錢之徑者慎勿誤用厯代造律而致樂聲焦急其失坐在黍不佳也唐㑹要云髙祖武徳四年行開元通寳錢歐陽詢製詞及書字含三體錢徑八分唐六典云凡度以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唐代之尺蓋有二種黍尺與大尺兼用焉








  所謂錢徑八分者指大尺言也大尺去二寸即黍尺一尺也孫氏千金方云夏家古尺今八寸小尺是也其著書在唐初蓋指唐尺而言然則唐尺之八寸為夏家之一尺也唐尺之十寸為啇家之一尺明矣審度之法十寸為尺八寸為咫啇以夏尺為咫因而益也周以夏咫為尺因而損也夏尺啇咫周尺加二寸半是為黄鍾之長以開元錢校之則錢十枚為夏尺之一尺為商尺之八寸為周尺之一尺二寸半








  周尺自秦以後不復用之凡經𫝊中所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一尺二寸為武八尺為步八尺為尋人長八尺馬髙八尺之類皆指周尺而言然周亦不廢夏尺故先儒觧璧羡度尺云十寸尺八寸尺兼用之漢尺與黄帝之尺其寸則同而分則不同宋尺與黄帝之尺其分則同而寸則不同唐黍尺與黄帝之尺其尺則同而寸及分則皆不同然唐尺復有二種其所謂黍尺者即夏尺也其所謂大尺者即啇尺也








  蓋漢尺以大泉之徑為一寸宋尺以大泉之徑為九分唐黍尺以開元錢之徑為一寸唐大尺以開元錢之徑為八分故宋尺去一寸為漢尺漢尺去一寸為唐黍尺即夏尺加二寸半為商尺去二寸為周尺
  中黍辨疑
  舊説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至烏其形圓重用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之異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按許慎解秬黍體大本異於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累百滿尺即是㑹古實龠之外纔剰十餘此恐圍徑或差造律未妙就如撼動取滿論理亦通晉梁尺量過為短小以黍實管彌復不容據律調聲必致髙急此條蔡書在下卷第十章河南程氏曰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知音者將上下聲攷既得正便將黍以實其管看管實得幾粒然後推而定法可也古法律管當實千二百粒黍今羊頭山黍不相應則將數等驗之看如何大小者方慮其數然後為正昔胡先生定樂取羊頭山黍用三等篩子篩之取中等者特未定也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氣為準非秬黍之比也秬黍積數在先王時惟此適與度量合故可用今時則不同此條蔡書在下卷第一章
  辨疑曰古上黨郡今山西潞安府是也境内産五色黍其黒色黍復有數種軟黍堪釀酒者名秬硬黍堪炊飯者名穄一稃内二顆黍名秠律家所用惟秬而已穄與秠弗堪用或誤用之非也古云秬黍中者葢謂揀選中用之黍非謂中號中等之黍俗語選物曰某物中某物不中此中亦非指中等也古之遺語豈不然乎或曰中讀去聲謂中式也其義亦通詩曰誕降嘉種惟秬惟秠又曰實堅實好實頴實栗既用一嘉字其義已括盡堅好頴栗不過形容其嘉而已則知異常者方為嘉種也且秬之為言巨細之巨也聞其名則其形可想見矣葢謂頭等大號者為佳非以次等中號者為佳也古人稼穯况又異常今之稼穡未及古人若選大黍庶近乎中若用中黍則失之小隋志宋儒論之當矣不論古今槩用中黍非也夫黄鍾之律生於尺而尺乃生於黍者也黍大則尺長而由是黄鍾之聲遂濁黍小則尺短而由是黄鍾之聲遂清夫黄鍾宫音也最長最濁是其本音則黍之最大者是乃真秬黍耳劉歆荀朂王朴之流皆不知此理而泥於漢志中黍之文遂致所累之尺短所造之樂哀非中和之聲矣此不可不辨也為今之際且從蔡氏之説多截竹管權擬黄鍾復用人聲與管相較聲是而黍非則易以大黍大之而益大至於大不得斯則黍理已盡若管内猶不滿乃管之非真而當從黍也若非證之以人聲則黍未免失之小若非忖之以黍數則管未免過乎大人聲管黍互相校正於理極精古之神瞽考中聲之遺法大抵如此程頤所謂以上下聲攷之則中聲可定矣總而言之寧擇大黍遷就人聲切忌人聲遷就中黍不可復蹈劉苟王氏之故轍耳詳味頤特未定也之一言則知胡瑗坐誤用中黍之𡚁後學當以為誡也
  累黍詳説
  縱黍累者名曰律尺以一秬黍之縱長為一分九分為寸九寸為尺是為黄鍾之長有圖已見黄鍾之長九寸凡八十一分者取象雒書之九自相乗之數也此尺每寸九分每分九釐每釐九毫每毫九絲每絲九忽每忽九㣲每㣲九纖所謂以九為法者也横黍累者名曰度尺以一秬黍之横廣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是為黄鍾之長有圗已見黄鍾之長十寸凡百分者取象河圖之十自相乗之數也此尺每寸十分每分十釐每釐十毫每毫十絲每絲十忽每忽十㣲每㣲十纖所謂以十為法者也二種之度寸數雖異二種之律分劑則同昔人誤謂九寸乃九十分是以縱累則管太長容黍郤有餘横累則管太短容黍郤不足皆不能合千二百黍之説葢惑於漢志之謬也已上一節其説創於何瑭而臣父深然之古來無此議論葢自我朝為始而律吕精義之所由作也或曰九分為寸原為三分損益設也今既不用三分損益猶用九分為寸何也荅曰黄鍾九寸空圍九分皆取法於縱黍陽數古人造律之初意也故三分損益之法可廢而九分為寸之法不可廢也凡欲造律先求古錢次求真黍後求羙竹古錢洛陽多有不難得也然須多得擇取好者可也一二枚錢不足慿據惟真黍頗難得中式者乃真耳其一稃二粒者名為秠非秬也慎勿誤用隨處有美竹在人擇之耳不必拘於金門山也
  嘉量第二
  嘉量起於黄鍾律龠先鑄律龠後鑄嘉量
  前漢志曰量本起黄鍾之龠龠者黄鍾律之實也
  律龠嘉量皆用銅鑄古所謂赤金也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焉
  謂紅銅六兩對白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一兩共為七兩隨其多少凖此為率
  改煎金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凖之凖之然後量之
  改煎煎畢更煎至不耗乃止也權之凖之謂稱準六一之數也量之謂鑄成方寸者數枚驗其分量同則知不耗矣
  凡鑄金之狀金與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黑濁之氣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消鍊銅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由粗至精形狀如此預先用夾沙土造模鑄成錯磨令極光瑩此法鑄匠多有曉者故不細述








  律龠形狀其長與黄鍾同但内圓而外方方與黄鍾外徑相同圓與黄鍾内徑相同縱黍律尺刻於前面其長九寸毎寸九分横黍度尺刻於後面其長十寸毎寸十分律尺者黄帝之尺也度尺者虞夏之尺也刻紋細如髪分寸令匀也








  律尺之銘三十二字鐫於左面曰黄鍾律龠空圍九分長九寸是為一尺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合之為合兩之為兩度尺之銘三十二字鐫於右面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産氣黄鍾造計秒忽八音七始五聲六律度量權衡厯算逌出嘉量上截曰鬴






  形類羅圈面髙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








  嘉量古人只一瑰鑄今人學鑄分作五件總銲而為一庶幾易成也五件厚薄相同夏尺量之約厚一分有竒仍視銅之輕重重則磨去務合所筭之斤兩也上截鬴者形類羅圈而髙重時秤一百八十兩為古黍秤三百兩中截底者形類鏡面而薄重時秤六十九兩為古黍秤一百一十五兩下截臋者形類羅圈而低重時秤十三兩左右兩耳形類竹筩而薄重與臋同臋及兩耳共重時秤三十九兩為古黍秤六十五兩五件銲成一器重時秤二百八十八兩為古黍秤四百八十兩是為三十斤也時秤即今時十六兩平秤俗間私秤二十兩者勿用
  量腹容二十豆是為一鬴積實一百五十七萬一千三百四十八分有竒其臋容四升是為一豆積實七萬八千五百六十七分有竒其耳容二十龠是為一升積實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有竒律龠容黍千二百粒是為半合積實九百八十二分有竒凡較量不用黍用井水凖其槩係古人舊法云
  量腹之内方一尺而圓其外者此乃算家所謂圓内容方以其方面求圓徑及圓周之術也術雖云方而器内非方先儒謂積千寸誤矣方求斜用勾股求弦術勾十寸自乗得一百寸股十寸自乗得一百寸相併共得二百寸開方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即鬴之内徑也凡圓内容方者假如方面九寸則圓周四十寸故以九與四十為乗除率今鬴容方一尺四十乗之得四十尺九歸則得四尺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㣲四纖即鬴之圓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平圓積為鬴之面羃以深一尺乗之得一百五十七萬一千三百四十八分有竒為鬴之積實也
  臋之内徑一尺斜求方術一尺自乗得一百寸折半得五十寸為實開方除之得七寸○分七釐一毫○絲六忽七㣲八纖即臋之内所容方也四十乗之得二丈八尺二寸八分四釐二毫七絲一忽二㣲九歸得三尺一寸四分二釐六毫九絲六忽八㣲即臀之内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平圓積為臋之面羃以深一寸乗之得七萬八千五百六十七分有竒為臋之積實也以臋之積實為法以鬴之積實為實實如法而一得二十是知一鬴乃二十豆矣先儒以為十六豆者非是
  耳之内徑二寸五分斜求方術二寸五分自乗得六寸二分五釐折半得三寸一分二釐五毫為實開方除之得一寸七分六釐七毫七絲六忽六㣲九纖半即耳之内所容方也四十乗之得七尺○寸七分一釐○毫六絲七忽八㣲九歸得七寸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四忽二㣲即耳内之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平圓積為耳之面羃以深四舊作三誤寸乗之得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有竒為耳之積實也以耳之積實為法以臋之積實為實實如法而一得四是知一豆乃四升矣
  一鬴乃二十豆以二十豆為法置鬴之積一百五十七萬一千三百四十八分為實實如法而一得七萬八千五百六十七分有竒為其臋一豆之實也一豆乃四升以四升為法置臋之積七萬八千五百六十七分為實實如法而一得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有竒為其耳一升之實也一升乃二十龠以二十龠為法置耳之積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為實實如法而一得九百八十二有竒為黄鍾一龠之實也
  周鬴辨疑
  按管子云齊西之粟釜百泉則鏂二十也齊東之粟釜十泉則鏂二泉也晏子曰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夫釜粟百錢而區二十錢釜粟十錢而區二錢則五區為釜明矣四升為豆四豆為區此以四而登也五區為釜釜乃八斗十釜為鍾鍾乃八斛二四如八亦以四而登也此晏子所謂各自其四以登於釜者也若陳氏之量則毎量各如四分之一是故五豆為區區乃二十升五區為釜釜乃百升十釜為鍾鍾乃百斗比舊量區多四升釜多二斗鍾多二斛故晏子曰鍾乃大矣先儒錯㑹晏子之意誤以六斗四升為釜算家以術考之不合則又穿鑿以為方尺者八寸之尺深尺者十寸之尺效尤漢志庣旁之説誤益甚矣按洪武正韻亦謂鍾為八斛然則釜為八斗與今黄鍾筭法全合
  平衡第三
  衡即今之稱也平謂使之平耳此器有小者有大著總名曰衡
  小者俗呼等子大者俗呼為秤古文作稱稱去聲下文同
  黄鍾之稱起於累黍
  律家楝黍之法雖名為密若篩取中黍其實為最踈茍無格式大小幾何惟云中者尤非定論葢后稷之穡堅好頴栗豈常人之穡所能及之自漢以來至於今日所謂中者正乃小者也惟極大者庶幾中者耳若欲揀擇中式之黍須將格式預先議定有格式法程而後可選也新法用銅葉或鐡葉薄厚如鈔大小如錢中鑿一孔狀類黍形先於多多黍内揀取一黍長依縱黍尺之一分廣依横黍尺之一分置於二種尺上令黍與尺全合將黍納於孔中令孔與黍全合然後將别黍一一納孔中觀其鬆𦂳𦂳者合格式可用也鬆者名為小不能容者名為大如是選一般者千二百粒實於黍内不足者名為小有餘者名為大不用大者小者惟用其中者耳千二百黍適重三錢然或新陳曝潤再稱未必相同定須以重三錢為凖上黨境内地土肥處産黍尤佳非羊頭山黍可及也
  十黍為纍或作絫並音累今之二釐半也十纍為銖今之二分半也二十四銖為兩今之六錢也十六兩為斤今之九兩六錢也二十兩為鎰今之十二兩也
  右係衡之小者俗呼等子是也
  十五斤為稱今之九斤也倍之為三十斤今之十八斤也又四之而為石今之七十二斤也
  右係衡之大者即今之秤是也
  筭術置今求古十乗六除置古求今六乗十除各得其所求矣是故逹者不必改作今之稱即古之稱耳斤下帶兩兩下帶銖各依筭術通之而後乗除可也
  前漢志曰凡律度量衡用銅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齊風俗也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為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銅也
  古以銅為衡若今天平也新擬法馬附於卷末
  虞書曰同律度量衡言衡不言權論語曰謹權量言權不言衡葢權衡合德而相須為用舉其一則可以互見故也然衡之制歷代無異而權制則不同周人以玉為權見考工記秦人以鐡為權見考古圖漢人以銅為權圜而環之見漢志王莽以石為權狀如水碓見隋志聊載數種見其不同云耳







  考工記曰玉人駔琮五寸宗后以為權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






  天子以為權註云以為權故有鼻也駔讀為組以組繋之因名舊説權以輕重為宜圜而環之周旋無端終而復始無窮已也






  謹案此二十二字義極精可作權銘作證往而不返之説非是此見顔氏家訓及吕氏考古圖六朝以来避孫權諱改名秤錘






  郭璞謂塤大如鵞子鋭上平底形如秤錘晉人所見蓋此權耳
  擬古天平法馬以銅為之上面鐫字其形不拘方圓皆可
  一銖  一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分半二銖  二百黍之重   為今之五分
  三銖  三百黍之重   為今之七分半四銖  四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
  五銖  五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二分半六銖  六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五分七銖  七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㭍分半八銖  八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
  九銖  九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二分半
  十銖  千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五分十一銖 千一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七分半半兩  千二百黍之重  為今之三錢
  一兩  兩龠黍之重   為今之六錢
  二兩  四龠黍之重   為今之一兩二錢三兩  六龠黍之重   為今之一兩八錢四兩  八龠黍之重   為今之二兩四錢五兩  十龠黍之重   為今之三兩
  六兩  十二龠黍之重  為今之三兩六錢七兩  十四龠黍之重  為今之四兩二錢半斤  十六龠黍之重  為今之四兩八錢一斤  三十二龠黍之重 為今之九兩六錢龠者即新鑄黄鍾律龠也若秬黍小而輕與所載分兩不合者則非佳黍勿誤用之别擇中式之黍可也
  總論律度量衡四器寓法於黍
  唐禮樂志曰聲無形而樂有器古之作樂者知夫器之必有敝而聲不可以言傳懼夫器失而聲遂亡也乃多為之法以著之故始求聲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廣積而為分寸一黍之多積而為龠合一黍之重積而為銖兩此造律之本也故為之長短之法而著之於度為之多少之法而著之於量為之輕重之法而著之於權衡是三物者亦必有時而敝則又總其法而著之於數使其分寸龠合銖兩皆起於黄鍾然後律度量衡相用為表裏使得律者可以制度量衡因度量衡亦可以制律不幸而皆亡則推其法數而制之用其長短多少輕重以相參考四者既同而聲必至聲至而後樂可作矣夫物用於有形而必敝聲藏於無形而不竭以有數之法求無形之聲其法具存無作則已苟有作者雖去聖人於千萬嵗後無不得焉此古之君子知物之終始而憂世之慮深其多為之法而丁寧纖悉可謂至矣
  宋司馬光曰夫所謂律者果何如哉嚮使古之律存則吹其聲而知聲度其長而知度審其容而知量校其輕重而知權衡今古律已亡矣非黍無以見度非度無以見律律不生於度與黍將何從生耶夫度量衡所以佐律而存法也古人所為制四器者以相參校以為三者雖亡茍其一存則三者從何推也又謂後世器或壊亡故載之於書形之於物夫黍者自然之物有常不變者也故於此寓法焉今四器皆亡不取於黍將安取之凡物之度其長短則謂之度量其多少則謂之量稱其輕重則謂之權衡然量有虚實衡有低昂皆易差而難精等之不若因度求律之為審也非謂太古以求律必生於度也特以近世古律不存故返從度法求之耳
  臣謹按古法由律累黍以生尺今則由黍累尺以求律故或者多笑之謂若泝流而探源也噫泝流探源取則不逺寧無愈於舎流而但以意揆其源哉夫土木之性本非方圓匠者規矩之則方圓定矣人之聲音本非中和聖人調恊之則中聲出矣律吕者調恊中聲之具也累黍者考定律吕之準也是故古有累黍之法豈特為彼一時製秤尺斗斛設哉正欲使百世之下由夫累黍可以見律耳總然嵗有凶豐地有肥瘠種有長短小大圓妥之不同在人擇乎中者可也宋蔡元定不達此理葢因漢志横累九十黍為黄鍾所誤其於圍徑積實叅考不協則又操兩可之説曰莫若且多截管權擬黄鍾但憑𠉀氣人聲以為信驗夫𠉀氣乃荒唐之所造人聴無慿㨿之中聲舎累黍無一定之法度鳴呼蔡氏此説在其書中最為謬妄者也近世迷者反從而善之何哉或問畵工貌物孰易孰難荅曰鬼神易犬馬難何故貌物欲其似也鬼神無證故易犬馬有證故難夫律家累黍制管犬馬之類也𠉀氣審音鬼神之類也昔之狂伶妄瞽造為無稽之言以神其術欺㒺衆愚使人莫可致詰歴代信之不疑則是難其所易而易其所難也不亦謬哉竊謂律學當以窮理為先理明而後數定數定而後制成制成而後音和音和而後氣應以𠉀氣審音為造律之本者迂愚之論也故曰考究此理勿事空言必以累黍為本








  樂律全書卷十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一
  明 朱載堉 𢰅
  律吕精義外篇一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錄
  辨蔡元定李照之失第一
  序曰蔡元定之律失之短李照之律失之長皆非中聲故辨之
  蔡元定律吕新書引丁度之説曰古物之有分寸明著史籍可以酬騐者惟有法錢而已周之圜法歴代曠逺莫得而詳惟劉歆制銅斛之世所鑄錯刀并大泉五十王莽天鳳元年改鑄貨布貨泉之類不聞後世復有鑄者檢詳漢志通典唐六典云大泉五十重十二銖徑一寸二分錯刀環如大泉身形如刀長二寸貨布重二十五銖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竒廣八分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圓好徑二分半貨泉重五銖徑一寸今以大泉錯刀貨布貨泉四物相叅校分寸正同或有小大輕重與本志㣲差者葢當時盜鑄既多不必皆中法度但當校其首足肉好長廣分寸皆合正史者用之則銅斛之尺従而可知也
  其論周尺曰按此尺出於汲冢之律與劉歆之斛最為近古盖漢去古未遠古之律度量權衡猶在也故班氏所志無諸家異同之論王莽之制作雖不足據然律度量衡當不敢變於古也自董卓之亂而樂律散亡故杜夔之律圍徑差小而尺因以長荀朂雖定此尺然其樂聲髙急不知當時律之圍徑又果何如也意者後世尺度之差皆由律圍徑之誤也今司馬光所𫝊此尺者出於王莽之法錢盖丁度所奏髙若訥所定者也雖其年代乆逺輪郭不無消毁然其大約當尚近之後之君子有能驗聲氣之元以求之古之律吕者於此當有考而不可忽也
  其論圍徑曰黄鍾長九寸空圍九分積八百一十分又曰按十二律圍徑自先漢以前傳記並無明文惟班志云黄鍾八百一十分繇此之義起十二律之周徑然其説乃是以律之長自乗而因之以十蓋配合為説耳未可以為據也惟審度章云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黄鍾之長一為一分嘉量章則以千二百黍實其龠謹衡權章則以千二百黍為十二銖則是累九十黍以為長積千二百黍以為廣可見也夫長九十黍容千二百黍則空圍當有九方分乃是圍十分三釐八毫徑三分四釐六毫也毎一分容十三黍又三分黍之一以九十因之則一千二百也盖十其廣之分以為長十一其長之分以為廣自然之數也
  又曰夫律以空圍之同故其長短之異可以定聲之髙下孟康不察乃謂凡律圍徑不同各以圍乗長而得此數者盖未之考也
  其論九分為寸曰淮南子所謂置一而十一三之以為黄鍾之大數即太史公所謂置一而九三之以為寸法者其術一也夫置一而九三之既為寸法則七三之為分法五三之為釐法三三之為毫法一三之為絲法従可知矣一寸九分一分九釐一釐九毫一毫九絲以之生十一律以之生五聲二變上下乗除無所不通葢數之自然也顧自淮南太史公之後即無識其意者如京房之六十律雖亦用此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之數然乃謂不盈寸者十之所得為分又不盈分者十之所得為小分以其餘為强弱不知黄鍾九寸以三損益數不出九茍不盈分者十之則其竒零無時而能盡雖泛以强弱該之而卒無以見强弱之為㡬何則其數之精㣲固有不可得而紀者矣葢非有意於棄之實其重分累析至於無數之可紀故有所不得而錄耳夫自絲以下雖非目力之所能分然既有其數而或一算之差則法於此而遂變不以約十為九之法分之則有終不可得而齊者故淮南太史公之書其論此也已詳特房等有不察耳司馬貞史記索隠注黄鍾八寸十分一云律九九八十一故云八寸十分一漢書云長九寸者九分之寸也此則古人論律以九分為寸之明驗也已上數條元定書中最緊要者
  謹按黄鍾之長九寸者縦黍九分之寸耳太史公律書以為八寸十分一者是劉歆以為横黍十分之寸及漢志言九十分黄鍾之長者皆非也元定亦知以九約之為是以十約之為非乃於首章標云以漢志斛銘定何也夫漢志本於劉歆所杜𢰅漢斛出於王莽所偽造奚足為百世師哉元定之徒固執九十黍之廣即黄鍾之長而黄鍾之長實止縦黍八十一分耳
  蔡元定律法筭以九為率度用貨泉尺
  子黄鍾長九寸
  丑林鍾長六寸
  寅太簇長八寸
  夘南吕長五寸三分
  辰姑洗長七寸一分
  已應鍾長四寸六分六釐
  午蕤賔長六寸二分八釐
  未大吕長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申夷則長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酉夾鍾長七寸四分三釐七毫三絲
  戌無射長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
  亥仲吕長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
  漢平帝時命劉歆同律度量衡變漢制從周制蓋偽周尺也王莽因之以鑄錢貨銅斛望臬晉武帝時荀朂因錢貨銅斛望臬重製此尺故名曰晉前尺厯代尚之周世宗時王朴造樂用此尺而畧有所増焉








  宋太祖嫌其尺短音哀命和峴更増之仁宗時丁度髙若訥仍據王莽錢貨定尺以獻而司馬光刻之於石蔡元定著之於書遂名此為周尺誤矣隋志開載十五種尺以此尺為主然無補於律今皆不取也
  偽尺辨疑
  舊説晉武帝泰始九年中書監荀朂校大樂八音不和始知後漢至魏尺長於古四分有餘朂乃部著作郎劉恭依周禮制尺所謂古尺也依古尺更鑄銅律吕以調聲韻以尺量古器與本銘尺寸無差又汲郡盗𤼵六國時魏襄王冡得古周時玉律及鍾磬與新律聲韻闇同于時郡國或得漢時故鍾吹律命之皆應朂銘其尺曰晉泰始十年中書考古器揆校今尺長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品 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銅朢臬四曰金錯朢臬五曰銅斛六曰古錢七曰建武銅尺姑洗㣲强西京朢臬㣲弱其餘與此尺同銘八十二字此尺者朂新尺也今尺者杜夔尺也荀朂造新鍾律與古器諧韻時人稱其精宻惟散騎侍郎陳留阮咸譏其聲髙聲髙則悲非興國之音亡國之音也亡國之音哀以思其人困今聲不合雅懼非徳正至和之音必古今尺有長短所致也㑹咸病卒武帝以朂律與周漢器合故施用之後始平掘地得古銅尺歲久欲腐不知所出何代果長朂尺四分時人服咸之妙而莫能厝意焉見晉書律志宋儒章如愚曰荀朂所制尺銘其制非不詳審其銘非不周複猶未免阮咸之誚豈非汲冢玉律乃魏襄王所制未能盡合古制者𫆀不然春秋以來權度已正夫子不必𤼵謹權度之語矣見山堂考索
  辨疑曰偽周尺者漢平帝時劉歆所造隋志謂之晉前尺葢以晉荀勗所定故也至宋儒或謂之校漢錢尺或謂之漢銅斛尺名雖小異理亦無錯但不可直認為周尺耳其謂之周尺者不過因戰國時魏襄王塚中所獲玉律乃晚周之物故云耳夫晚周之物豈可便謂成周之律度哉魏自文侯已耽鄭衛而厭古樂降至襄王則其時世又可知也梁武鍾律緯云古玉律八枚惟夾鍾有題刻然則餘無題刻明矣而荀勗不知何故舎有題之夾鍾而求諸無題之姑洗小吕夫彼既無題不能的知何律但以勗之姑洗小吕比較長短與彼偶同吹或應之因謂相協耳安知勗之此律而非與彼他律應即何者以其無題刻也劉歆銅斛王莽錢貨固不足法而西京朢臬建武銅尺恐亦因仍莽歆之謬而為之是亦不足法也郡國所得漢時故鍾尤不可信按漢禮樂志云今漢郊廟詩樂未著祖宗之事八音調均又不協于鍾律而内有掖庭才人外有上林樂府皆以鄭聲施於朝廷以此觀之豈可信哉故今従隋志名此尺為晉前尺未敢以為真周尺也名為偽周尺庶幾得之矣
  京房劉歆荀朂律尺毎寸十分元定律尺毎寸九分今於歆尺背面除去一寸止用九寸毎寸均作九分毎寸九釐是名蔡氏律尺若造律管以銅或竹依蔡氏所筭新分及京氏所筭舊分相校始知二家長短無異但所言分釐之數不同耳其空圍内徑三分者京氏劉氏之法也徑三分四釐六毫者胡氏蔡氏之法也空徑之數但依歆尺蔡氏所謂徑圍之分以十為法是也按王莽本傳偽天鳳六年初獻新樂於明堂太廟或聞其樂聲曰清厲而哀非興國之聲也此則劉歆所造之樂其在當時已有是譏矣荀朂復用其法而阮咸譏之王朴再用其法而李照譏之盖劉歆荀勗王朴蔡元定四家之律聲音髙下相去不逺為用貨泉之尺及漢志之法也以縦黍尺古律較之蔡氏黄鍾應古律之夾鍾實髙三律云
  朱熹曰十二律皆在只起黄鍾之宫不得所以起不得者尺不定也律管只吹得中聲為定若謂用周尺或羊頭山黍雖應凖則不得中聲終不是大抵聲太髙則焦殺低則盎緩此不可容易杜𢰅又曰季通不能琴他只是思量得不知彈出便不可行這便是無下學工夫吾人皆坐此病古人朝夕習於此故以之上達不難盖下學中上達之理皆具矣並見經世大訓
  謹按世之言律者多宗蔡元定其法備載性理書中朱熹因之著於儀禮通解其説益詳明矣然觀二子雖嘗著書而實未嘗審定其音葢儒者所明惟律之理耳至於聴音或未盡善抑有其要而未之得也夫審音乃樂律之本豈徒空言已乎故述其造律審音之要并辨其可疑者焉
  已上辨蔡元定之律太短之失劉歆荀勗王朴蔡元定律皆失之短
  文獻通考曰宋仁宗景祐二年時承平乆上留意禮樂之事先是判太常寺燕肅言大樂制器歲乆金石不調願以王朴所造律凖考按乃命館職宋祁李照同預至是肅等上所考定樂器上臨閲奏郊廟五十一曲因問照樂何如照對樂音髙命詳陳之照言王朴律凖視古樂髙五律視禁坊胡部樂髙二律擊黄鍾才應仲吕擊夾鍾才應夷則是冬興夏令春召秋氣盖五代之亂雅樂廢壞朴創意造律凖不合古法用之本朝卒無福應又編鍾鎛鍾無大小輕重厚薄長短之差銅錫不精聲韻失美大者陵小者抑非中度之器相傳以為唐舊鍾又有朴所製者昔軒轅氏命伶倫截竹為律復令神瞽協其中聲然後聲應鳳鳴而管之參差亦如鳳翅其樂傳之夐古不刋之法也願聴臣依神瞽律法試著編鍾一簴可使度量權衡協和詔許之仍令就錫慶院鑄之照請下潞州求上黨縣羊頭山秬黍及下懐州河内縣取葭莩製玉律以候氣従之照既鑄成編鍾一簴以奏御遂建議請改制大樂取京縣秬黍累尺成律鑄鍾審之其聲猶髙更用太府布帛尺為法乃下太常四律照獨任所見更造新器而新聲極下議者以為迂誕罷之又曰初李照斥王朴樂音髙乃作新樂下其聲太常歌工病其太濁歌不成聲私賂鑄工使減銅齊而聲稍清歌乃協然照卒莫之辨
  臣嘗累黍考之知宋尺與今營造尺大同小異製管考之知今太常寺所謂黄鍾者與李照之黄鍾大同小異詳見尺圖條下
  玉海曰李照所定黄鍾律聲極下樂工歌其韻中無射倍聲司諌韓𤦺言照樂不合古法詔晏殊宋綬詳定綬等言照新樂比舊樂下三律無所考據請復用和峴舊樂詔悉仍舊制
  李照律法筭以十為率度用太府尺
  黄鍾長九寸凡律空内皆徑三分
  林鍾長六寸
  太簇長八寸
  南吕長五寸三分小分三强小分三者謂三釐也下文放此
  姑洗長七寸一分小分一㣲强
  應鍾長四寸七分小分四㣲强
  蕤賔長六寸三分小分二㣲强
  大吕長八寸四分小分三弱
  夷則長五寸六分小分二弱
  夾鍾長七寸四分小分九㣲强
  無射長四寸九分小分九强
  仲吕長六寸六分小分六弱已上見後漢志即京氏所筭也







  宋宋太府尺即黄帝尺以大泉之徑為九分今營造尺即唐大尺尺以開元錢之徑為八分宋尺之八寸一分為今尺之八寸












  今宋黄鍾在宋尺為九寸在今尺為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尺今黄鍾在今尺為九寸在宋尺為九寸一分一釐二毫五絲謹按文獻通考云李照改制大樂取京縣秬黍累尺成律鑄鍾審之其聲猶髙更用太府布帛尺為法乃下太常四律是先有太府尺而照欲求合耳非照自造太府尺也然則太府尺竟不知何人所制范鎮以為黄帝之尺雖未必然蔡元定以為李照之尺葢亦誤矣萬厯己夘歲取羊頭山秬黍縦累成尺與漢錢尺互相較正實與宋志所載分寸相同夫自宋至今五百餘年而黍與尺契合如故豈非天地造化真理所寓者乎律學之士未可以忽之也但李照范鎮之徒惑於京房劉歆之謬説而不達淮南太史公之妙論遂使黄鍾之管縦長周徑及所容黍俱不得其正而致樂律之乖此乃照等不善用尺而非尺之𡚁也誠依淮南太史公之法為之則盡善盡美而范鎮指此為黄帝之尺亦不誣矣盖淮南太史公所謂黄鍾長九寸者依古法以九分為寸九寸乃八十一分也照等所謂黄鍾長九寸者依漢志以十分為寸九寸乃九十分也其相去逺矣嘗以李照律與蔡元定所筭之律吹而相較果差五律蔡之黄鍾李之仲吕也蔡之夾鍾李之夷則也大抵元定之律即王朴之律耳其筭術雖不同其音調實相類盖殊途而同歸者也夫朴之樂照已譏之矣而照之樂亦不免於譏何也豈髙者失之清下者失之濁皆非中正和平之樂歟山堂考索謂朴之樂比古樂高三律其黄鍾應古之夾鍾玉海謂照之樂比古樂下二律其黄鍾應古無射之倍聲和峴胡瑗之樂比朴下一律盖以古之太簇為其黄鍾比真黄鍾猶髙二律其謬亦可見矣或言照律比太常下四律者指和峴之樂而言也或言照樂比舊樂下三律者指王朴之樂及私賂減銅者而言也然則朴以夾鍾為黄鍾若下朴三律則得真黄鍾而樂律皆正其孰使然乎是知朴照之聰而不如工師之聰有以識夫中正和平之音矣葢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終不滅樂亦竟不亡患在律樂諸儒不知而作非理變亂之耳若夫俗樂則不然也初無繩凖之拘由人取便求其所安使歌聲雖髙不至於氣竭雖低不至於聲咽自然而然此正古人所謂中聲者也禮失求諸野其斯之謂乎儒者於樂則異於是葢為律度所拘不以人聲為恤故宋志曰王朴編鍾聲律太髙歌者難逐故四清聲置而弗用李照新鍾歌工病其太濁私賂鑄工使減銅齊於歌乃協馬端臨謂學士大夫之説卒不勝工師之説是樂雖曰變而實未嘗變葢天理人心今古同然也蔡元定謂萬寳常之樂魏延陵之律嘗以漢樂較之漢樂音調至隋唐猶在也然則宋時古樂音調亦未嘗亡是故李照之律雖以無射倍聲為律之首其鍾磬則髙二律尚與古樂無殊至魏漢津卒勝工師之説始以無射倍聲命曰黄鍾矣既經諸臣變更而曲調名益乖舛政和四年詔改正而難遽革故俗樂所稱黄鍾者葢宋人従時制以稱之耳其實古無射也無射為宫則必以黄鍾為商故俗樂謂商調為正宫就黄鍾而言耳黄鍾者無射之商也謂角調為商調就太簇而言耳太簇者無射之角也葢俗人秪見音調落在黄鍾太簇者便謂宫商而不知旋宫之法宫商無定也又俗謂徵調為中吕中吕者無射之徵也謂羽調為越調越乃羽之訛也俗名南吕調者黄鍾之下羽也仙吕調者黄鍾之清宫也欲觀諸調以律定筝彈之自見非可以空言争之也茍能知律則古今雅俗一以貫之矣無射倍聲為均蓋自周景王始或問無射為之大林何謂大林答曰黄鍾律之首管之最長鍾之最大而濁者也漸而短之小之以生十二律則無射應鍾為管之最短鍾之最小而清者也五聲次序論之宫宜長大而濁羽宜短小而清此其常理而旋宫之法無射為宫則林鍾為之羽宫短而羽長羽濁而宫清故律家相傳以林鍾子聲為無射之羽景王則不然使無射為宫者大於其羽故曰為之大林謂大於林鍾也若然無射必用倍數用倍數則反長大於黄鍾矣夫律吕之用倍數於理無妨也但不可因無射大於黄鍾而遂改無射强名曰黄鍾故所係甚大左傳國語言之最詳有國家者不可不慎當時古律俱存故單穆公伶州鳩可得而辨之自李照之後遂真以無射命為黄鍾矣而古律又亡世鮮知音者孰能辨之哉
  已上辨李照之律太長之失李照范鎮魏漢津冷謙律皆失之長
  金史樂志曰初太宗取汴得宋之儀章鐘磬樂簴挈之以歸皇統元年熙宗加尊號始就用宋樂有司以鐘磬刻晟字者犯太宗諱皆以黄𥿄封之大定十四年太常始議歴代之樂各自為名今郊廟社稷所用宋樂器犯廟諱宜皆刮去更為製名於是命禮部學士院太常寺撰名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大和明昌五年詔用唐宋故事置所講議禮樂有司謂雅樂自周漢以來止存大法魏晉而後更造律度訖無定論至後周保定中得古玉斗于地中以造尺律其後牛𢎞以為不可止用蘇綽鐵尺至隋亦用之唐興因隋樂不改及黄巢之亂樂縣散失太常博士殷盈孫以周法鑄鎛鐘編鐘處士蕭承訓等校石磬合而正之至周顯徳以黍定律議者謂比唐樂髙五律宋初亦用王朴所制樂時和峴以周顯徳律音近哀思乃依西京銅朢臬石尺重造十二管取聲下王朴一律景祐初李照取黍累尺成律以其聲猶髙更用太府布帛尺遂下太常樂三律皇祐中阮逸胡瑗改造止下一律或謂其聲弇鬱不和依舊用王朴樂元豐間楊傑參用李照鍾磬加四清聲下王朴樂二律以為新樂元祐間范鎮又造新律下李照樂一律而未用至崇寜間魏漢津以范鎮知舊樂之髙無法以下之乃以時君指節為尺其所造鍾磬即今所用樂是也然以王朴所制聲髙屢命改作李照太府尺制律人習舊聴疑於太重其後范鎮等論樂復用李照所用太府尺即周隋所用鐵尺牛𢎞等以為近古合宜者也今取見有樂以唐初開元錢校其分寸亦同則漢津所用指尺殆與周隋唐所用之尺同矣漢津用李昭范鎮之説而恥同之故用時君指節為尺使衆人不敢輕議其尺雖為詭説其制反與古同而清濁髙下皆適非出於法數之外私意妄為者也葢今之鍾磬雖崇寜之所製亦周隋唐之樂也閲今所用樂律聲調和平無太髙太下之失可以乆用上曰嘗觀宋人論樂以為律主於人聲不當泥於其器要之在聲和而已於是命禮部符下南京取宋舊工及鍾磬擇其諧者用之
  元史樂志曰太宗十年十一月宣聖五十一代孫衍聖公元措來朝言于帝曰今禮樂散失燕京南京等處亡金太常故臣及禮冊樂器多存者乞降㫖𭣣錄於是降㫖令各處管民官如有亡金知禮樂舊人可并其家屬徙赴東平令元措領之中統元年召太常禮樂人至燕京用新製雅樂享於祖宗禮畢命太常禮樂人復還東平五年太常寺言自古帝王功成作樂樂各有名盛徳形容於是乎在伏覩主上踐阼以來留心至治聲名文物思復承平之舊首敕有司修完登歌宫縣八佾樂舞以備郊廟之用若稽古典宜有徽稱謹按歴代樂名黄帝曰咸池龍門大卷少昊大淵顓頊六莖髙辛五英唐堯大咸大章虞舜大韶夏禹大夏商湯大𮑮周武大武降及近代咸有厥名宋總名曰大晟金總名曰大和今採輿議權以數名伏乞詳定中書省遂定名曰大成之樂太常因言亡金散失樂器若止於燕京拘括似為未盡合於各路各觀民家括之庶省鑄造於是奏檄各道宣慰司括到鍾磬送于太常
  謹按金史元史樂志所載歴代樂律制度因革損益來歴甚明然則宋大晟樂即方士魏漢津之所造取徽宗指寸為律者也朱熹所謂崇宣之季姦諛之㑹黥湼之餘不足以語天地之和指漢津而言也其樂器等汴京破沒入金改名大和金亡入元改名大成元亡樂歸於我國初斟酌元樂用之雖更製章造器而未嘗累黍驗律見今太常雅樂及天下學宫所謂大成樂者盖漢津之律也夫漢津之杜𢰅自不能服宋人之心而金元以來反遵用之無敢議其失者理不可曉近日建言之臣科塲之策屢以為言卒不見省兹則好古知音之士尚抱歉焉嘗讀山東鄉試策其議樂曰我太祖髙皇帝平定天下即與陶凱諸臣親製九奏樂歌詩章凖之古雅聲調易諸淫靡盖洋洋盛矣然累黍未明七始未備奉常講禮不講樂博士習詩不習聲論者猶然少之𢎞治初儒臣丘濬𢰅大學衍義補其論禮樂曰𥨸聞開國之初太祖皇帝不遑他務首以禮樂為急開禮樂二局徵天下耆儒宿學分局以講究禮典樂律將以成一代之制然當草剏之初廢學之後稽古禮文之事諸儒容或有未足以當上意者當時雖輯成大明集禮一書然亦無所折衷樂則未見有全書焉古云禮樂百年而後興今承六聖太平之治百有餘年于兹所謂聖人在天子之位而制禮作樂者兹其時歟濬又總論樂律之制凡二千六百餘言多可採者文煩不載夫濬為此論時上距國初百二十年矣下距今日又將百二十年濬所望者尚未之見儻能得覩如斯盛典豈非莫大之幸也哉是故惓惓編著此書以俟知樂君子或有擇取者焉則未必無小補云耳
  已上論歴代及勝國并我本朝見用之樂
  附錄
  臣讀性理等書摘取先儒要語與夫古今儒者或論律學之正理或辨樂家之邪説附錄於此卷末興樂君子覽焉庶幾知所取舎云耳
  程頤曰先王之樂必須律以考其聲今律既不可求人耳又不可全信正惟此為難求中聲須得律律不得則中聲無由見律者自然之數至如今之度量權衡亦非正也今之法且以為凖則可非如古法也此等物雖出於自然亦須人為之但古人為之得其自然至於規矩則極盡天下之方圓
  已上一條言求先王古樂必須求真律
  又曰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知音者将上下聲攷之既得正便將黍以實其管看管實得幾粒然後推而定法可也古法律管當實千二百粒黍今羊頭山黍不相應則將數等驗之看如何大小者方應其數然後為正
  又曰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氣為凖非秬黍之比也秬黍積數在先王時惟此適與度量合故可用今時則不同
  張載曰律吕有可求之理徳性淳厚者必能知之又曰古樂不可見葢為今人求古樂太深始以古樂為不可知只以虞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求之得樂之意葢盡於是詩只是言志歌只是永其言而已只要轉其聲令人可聴今日歌者亦以轉聲而不變字為善歌長言後郤要入於律律則知音者知之知此聲入得何律古樂所以養人徳性中和之氣後之言樂者止以求哀故晉平公曰音無哀於此乎哀則止以感人不善之心歌亦不可以太髙亦不可以太下太髙則入於噍殺太下則入於嘽緩葢窮本知變樂之情也
  已上四條言律有可求之理亦不難求
  朱熹曰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遭秦滅學禮樂先壞漢晉以來諸儒補緝竟無全書其頗存者三禮而已若乃樂之為教則又絶無師授律尺短長聲音清濁學士大夫莫有知其説者而不知其為闕也
  又曰今之士大夫問以五音十二律無能曉者要之當立一樂學使士大夫習之乆後必有精通者出又曰今人都不識樂器不聞其聲故不通其義如古人尚識鍾鼓然後以鍾鼓為樂如孔子云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今人鍾鼓已自不識
  已上三條言樂不求則失傳求則得之
  又曰古者教法禮樂射御書數不可闕一就中樂之教尤親切夔教胄子只用樂大司徒之職也是用樂葢是教人朝夕従事於此物得心長在這上面蓋為樂有節奏學他底急也不得慢也不得乆之都換了他一副當情性
  已上一條言古樂有益於國有益於人
  又曰古樂亦難遽復且如今樂中去其噍殺促數之音并攷其律吕令得其正更令掌詞命之官製𢰅樂章其間略述教化訓戒及賔主相與之情及如人主待臣下恩意之類令人歌之亦足以養人心之和平已上一條言古樂難遽復必自今樂始
  又曰樂律自黄鍾至仲吕皆屬陽自蕤賔至應鍾皆屬隂此是一箇大隂陽黄鍾為陽大吕為隂太簇為陽夾鍾為隂毎一陽間一隂又是一箇小隂陽又曰自黄鍾至仲吕皆下生自蕤賔至應鍾皆上生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皆生皆三生四
  已上二條辨蕤賔生大吕為重上生舊有二説吕不韋劉安作上生者是也司馬遷班固作下生者非也且如應鍾在亥為隂吕蕤賔在午為陽律故應鍾生蕤賔是隂生陽為上生所謂小隂陽也至若蕤賔姤卦為一隂大吕臨卦為二陽故蕤賔生大吕亦是隂生陽為上生所謂大隂陽也葢隂吕居陽方即皆屬陽而陽律居隂方即皆屬隂惟應鍾蕤賔同在隂方而仲吕黄鍾同在陽方故别論小隂陽其餘諸律則只論隂陽耳此論精妙而非蔡氏所及故表出之
  右出性理大全論律學之正理
  沈括辨歴代樂家之失曰漢志言數曰太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行於十二辰始動於子參之於龷得三又參之於寅得九又參之於夘得二十七歴十二辰得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此隂陽合徳氣鍾於子化生萬物者也殊不知此乃求律吕長短置筭立成法耳别有何義為史者但見其數浩博莫測所用乃曰此隂陽合徳化生萬物者也嘗有人於土中得一朽𡚁搗帛杵不識持歸以示鄉里大小聚觀莫不怪愕不知何物後有一書生過見之曰此靈物也吾聞防風氏身長三大骨節専車此防風氏脛骨也鄉人皆喜築廟祭之謂之脛廟班固此論亦近乎脛廟也○唐獨異志云唐承隋亂樂簴散亡獨無徵音李嗣真宻求得之聞弩營中砧聲求得喪車一鐸入振之於東南隅果有應者掘之得石一叚裁為四具以補樂簴之闕此妄也聲在短長厚薄之間故考工記磬氏為磬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磨其毫末則聲隨而變豈有帛砧裁琢為磬而尚存故聲哉兼古樂宫商無定聲隨律命之迭為宫徵嗣真必嘗為新磬好事者遂附益為之説既云裁為四具則是不獨補徵聲也○國史纂異云潤州曽得玉磬十二以獻張率更叩其一曰晉某歲所造也是歲閏月造磬者法月數當有十三宜於黄鍾東九尺掘必得焉従之果如其言此妄也法月律為磬當依節氣閏月自在其間閏月無中氣豈當月律此懵然者為之也扣其一安知其是晉某年所造既淪陷在地中豈暇復按方隅尺寸埋之此欺誕之甚也已上並見夢谿筆談劉濓辨歴代樂家之失曰虞書詩言志數語萬世詩樂之宗也自是而下言樂之詳者莫如樂記及周禮大司樂其言過當失實如繫風捕影無一語可裨於樂者盖由不知詩之為樂乃遺詩而言樂故其失如此律者聖人之制古今所同今據大司樂之説是天地間别有一律法别有一聖人矣有是理乎一變而致羽物再變而致臝物三變而致鱗物四變而致毛物五變而致介物六變而致象物夫羽毛鱗介者麟鳳龜龍也尤可説也所謂臝與象者果何物乎誤天人甚矣周成王之盛實未聞有此瑞應不知何所指也臣載堉曰經凡言致者不過言致禮耳非謂致其物來至也舊説以為大蜡索鬼神而致禮百物樂六奏而禮畢此説是也然又以為感致其物來至則近乎語怪非經本㫖矣○詩樂淪缺已乆猶幸樂記一篇存焉愚讀其書往往見其過當失實荒漫無稽心甚疑也曰宫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臣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夫樂之有宫商角徵羽猶國之有君臣民事物亦一時取義取象如此耳其實了不相涉乃謂君臣民事物之失道真由宫商角徵羽之亂近於誣矣○前漢志曰黄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嶰谷生其竅厚均者㫁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制十二筩以聴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黄鍾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愚謂黄鍾之管嶰谷可也他竹亦可也神明存乎人耳至於聴鳳之鳴雄鳴為六應律雌鳴亦六應吕清濁不相凌犯如旋宫之法焉有是理乎使六鳴清濁不順次序待人而擇則人之歌唱亦有六聲何不擇人而擇鳳也嘗聴黄鸝之鳴清和宛轉五音俱備亦可凖以為律乎鳳固神鳥也其靈在于天下有道始出不在于聲之應律也達識貞觀者決明其不然矣後漢志曰伏羲作易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愚謂律法者皆實理實事明白易簡不以律管𠉀陽氣又以陽氣為律管惑於𠉀氣之法而復為異説以附㑹者也○太史公律書曰王者制事一禀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敵知吉凶聞聲効勝負百王不易之道也愚謂六律本為正五音而設候𰚾之法已非正議至於望敵聞聲而知吉凶勝負則又識緯家幽謬之術矣此因宫亂君驕商亂臣壞之意而附㑹之也末又及於文帝天下殷富粟之十餘錢鳴雞吠犬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此魯之腐儒積徳百年而後興禮樂之説不足據也魯兩生曰禮樂積徳百年而後可興愚謂禮樂刑政治之具也王者業定功成正當與禮樂然後可以更化善治移風易俗以致太平乃不興禮樂而積徳則所謂徳者何物也百年之間將悠悠無為空談白坐以俟徳化之成天下古今有是理乎○開皇時新樂既成萬寳常聴之泫然曰樂聲淫厲而哀天下不乆將盡時四海全盛聞者不以為然至大業末乃驗煬帝將幸江都有樂人王令言妙達音律其子嘗于户外彈琵琶作翻安公子曲令言臥中聞之大驚謂其子曰慎無従行此曲宫聲往而不返愚謂樂聲淫厲而哀此俗樂之常著作者非其人耳由此遽知天下將盡吾不敢以為然也令言占之宫聲往而不返神其術以欺人實以自欺矣裴知古逢乗馬者聞其聲知其當墜馬死聞新婦珮玉聲知不利于姑此又以邪謬之術而假之樂聲以欺人者不可信也已上並見樂經元義
  臣謹按聖人之制作也律以和歌聲歴以紀時令度以審脩短量以平多寡衡以權輕重所以齊逺近立民信耳故舜典曰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五者一例言之自吕不韋著書始言伶倫嶰谷取則鳳鳴雄鳴為律雌鳴為吕太史公亦謂望敵知吉凶聞聲效勝負推之律理實乃淆訛而歴代諸家效尤者衆劉歆既以律為候氣衍厯之術京房又謂律有寒燠風雨之占自此以後遂使流俗視律吕之理若鬼神之變化非聖人所能為一或用之未當則祚之延促國之治亂無不繫焉寜不制律作樂而惟恐制作之未善不敢與度量衡權一例論之矣此吕不韋司馬遷之説所誤也吕氏又言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帝嚳因令鳳鳥天翟舞之帝堯立乃命質為樂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此等文字怪誕不經非儒者之言也仲尼没而㣲言絶異端起而大義乖正謂此耳飛龍及鱓之竒獸鳳鳥天翟之異禽孰能駕御而上帝玉磬之音孰曽見聞伶倫嶰谷雄律雌吕是此一類語耳後人撰前漢晉隋志皆採其説以為實有嶰谷鳳鳴之事葢亦誤矣至於緱山跨鶴秦樓引鳳寒谷生黍緹室吹灰此類最多大率皆邪説也臣愚奏議有云尊信耳聞虚説指此類而言也今擬㫁自舜典以為律家之始豈不光明正大其餘嶰谷等説在所不取焉夫漢晉隋儒不必論矣宋儒毎以道統自居不為牽合傅㑹不為浮辭濫説而取候氣吹灰之事以為造律之本何哉詳觀歴代史書論律吕處惟唐禮樂志得之既不惑於鳳鳴幽怪之説亦不流於候𰚾狂誕之為可謂深知聖人制律本㫖而非京劉班馬諸家所及也
  右岀筆談等書辨樂家之邪説


  樂律全書卷十一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二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二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錄
  辨李文利張敔之失第二
  序曰李文利黄鍾失之清張敔黄鍾失之濁皆非中聲故辨之
  莆田李文利著律吕元聲㑹稽季本為之辨曰近日莆田李教授文利著律吕元聲専主黄鍾三寸九分之説葢本吕氏春秋仲夏適音篇其言曰黄帝令伶倫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隂取竹嶰溪之谷空竅厚勻者㫁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黄鍾之宫次制十二筒以聴鳳凰之鳴以别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黄鍾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鍾之宫律吕之本宋劉恕作外紀書黄帝令伶倫造律亦載此文原恕之意不過博采古書以備三皇之事耳而三寸九分之制則未暇詳求其義焉然吕氏季夏六月紀又曰黄鍾生林鍾林鍾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應鍾應鍾生蕤賔蕤賔生大吕大吕生夷則夷則生夾鍾夾鍾生無射無射生仲吕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鍾大吕太簇夾鍾姑洗仲吕蕤賔為上林鍾夷則南吕無射應鍾為下其法固與史記漢書上下相生三分損益者同而黄鍾之宫實起九寸也吕氏之説前後不同亦自相牴牾矣夫史記漢書雖未為得古人制律之意然比之三寸九分之説猶有可推而其數亦似自然若以三寸九分為黄鍾如吕氏上下相生之法而損益之至於應鍾止長一寸八分四釐八毫八絲何以成聲邪𥨸意長三寸九分當為長九寸空徑三分之誤也故漢書引此語削去長三寸九分五字葢有以知其為非矣隋志亦偶未察而復述此以論和聲亦欲備古義踵其誤而不覺耳終亦以上下相生三分損益為古人易簡之法而黄鍾之為九寸者皆仍漢舊未有改也若韋昭註國語而曰黄鍾陽之變本為黄鍾而言其曰管長九寸徑三分圍九分亦言黄鍾之為徑長短而於蕤賔則固曰管長六寸二分八釐但舉成數而曰六寸三分耳非以九寸本蕤賔之律而為黄鍾之變也豈可據三寸九分之謬説以為黄鍾之定數哉文利之意本以律吕之數往而不返非隂陽消長往來之理故以三寸九分起數循環升降自大吕以至蕤賔五陽辰皆以陽升而進九分惟黄鍾陽氣尚㣲故止進六分自林鍾以至黄鍾五隂辰皆以隂降而退九分惟林鍾隂氣未盛故止退六分此其差也然陽之進也氣則従㣲至著以漸而盈隂之退也氣則従盛反衰以漸而縮隂陽進退盈縮適均不應陽之始進以六分而後則五辰皆進九分隂之始退以六分而後則五辰皆退九分也其意雖善而數亦强排且非吕氏上生下生之本法也則亦臆説而已既以三寸九分定黄鍾因謂黄鍾之尊在於清氣上行不在數多清者數少濁者數多數少者貴數多者賤黄鍾為宫聲極清而上行至角徵羽乃下降重濁而為民事物盡斥諸儒言黄鍾長九寸之非殊不知禮有以多為貴者如獻數天子十二上公九侯伯七子男五卿大夫三士一豆數天子二十六諸公十六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佾數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之類各隨所重以别尊卑未嘗執一端以為典要也故數多管長則聲濁而為宫有持重深沉之意焉何害其為貴數少管短則聲清而為羽有飛越輕佻之意何害其為賤商角徵之聲亦因是而上下之此君臣民事物所以序也凡天地之道體静而用動君也者以静制動者也自商以下皆以動而制於静者也古人立法亦隨所用而各有意義何必務為新竒以成其臆説哉今律吕大象章既以子黄鍾為正宫丑大吕亥應鍾為宫寅太簇戌無射為商夘夾鍾酉南吕為角辰姑洗申夷則為徵已仲吕未林鍾為羽午蕤賔為正羽以配君臣民事物之等則明以三寸九分之黄鍾以次而至於九寸之蕤賔也其定五聲生數次第則曰宫聲五十商聲八十角聲九十徵聲七十羽聲六十商角則自宫而加多徵羽則自角而減少或加三十或加一十或減二十或減一十其參差不齊又不知其何所本邪夫宫土聲也以土當河圖之五數十乗之而為五十徵火聲也以火當河圖之七數十乗之而為七十羽水聲也以水當河圖之六數十乗之而為六十猶可説也商金聲也而以當河圖之八數十乗之而為八十則木而非金矣角木聲也而以當河圖之九數十乗之而為九十則金而非木矣其視律吕大象章所差之次又何其舛錯邪又以變宫五十變徵七十為二變以備七音是又襲七始七同之舊也故其對調旋宫之圖悉従律吕新書毎均七聲之數而蔡氏相去一律則音節和相去二律則音節逺之説亦并用之然止用全聲不用半聲其數皆不因上生下生而得徒以雌雄和鳴之故陽律三為宫商角則隂吕二為徵羽隂吕三為宫商角則陽律二為徵羽其長短亦不皆一一順序也亦安在其為均哉至其六十調圖雖本律吕新書而新書之意乃以一律為五調故每律皆立五均今以其逆行而正之以従左旋而每五調之後又列一宫揑與大司樂奏歌之説相凑其雙宫對調之圖則止據奏歌二律分配而互換更番也此本不知新書之意而妄意為之其勞拙亦甚矣其正五音章以喉舌齒唇牙分屬宫商角徵羽則别為一義盖喉舌齒唇牙字音也字亦有清濁半清半濁之分故借宫商角徵羽以名之而非以字音分六律所正之五音也如沈括所謂字則有喉唇齒舌當使字字舉皆輕圓而聲中無字又宫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宫為商使字中有聲則可若謂字聲即合歌聲則不可以歌聲即同字聲是又一牽扯也至引蘇祗婆七聲之説正是秦漢以來五聲二變之義但在西域其名異耳安得執此以為聲清之證哉其為此書止有以先儒不識黄鍾生成之數一節足以破往而不返之失其餘諸論今不今古不古以法象則無取以度數則不倫無一合於理者也孔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其此類也夫
  臣謹按李文利所見之偏何瑭李文察皆辨之惟金谿黄積慶宗信其説著書名曰樂律管見與律吕元聲並行於世









  饒州張敔解蔡元定律吕新書以人聲最低者命為黄鍾引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言因人聲而制律也其門生江隂徐克為序辨曰夫六律者作樂之根本黄鍾者又六律之根本也然必先求聲氣之元而後黄鍾可定先生聴蔡洞㣲㫁以人之最低一聲為黄鍾下更欲低無聲也髙亦如之故最低者即黄鍾之宫最髙者即應鍾之變宫也參之合曲少壯聲協人自為倡則殊矣是知成人之低聲黄鍾之宫也童子之低聲黄鍾之清聲也正聲與清聲相和如琴瑟之弦大小齊鼓與各鼓之異亦若是而已此人聲所以統五聲十二律六十調八十四聲猶低而沈重寛宛如黄鍾一調兼總衆聲而黄鍾則為主也竊嘗獻疑南北風氣彊弱不同人恢眇肥瘠老幼聲無不同者胡敢謂然而先生以為不然間質之南雍少司成汪公亦疑人聲最低者未以為然而先生復以為不然至謂崇寜以指節定律節長法當律下曩云黄鍾之律縁是而髙此後世學者雷同之見大率類此於乎若先生其篤信者歟見敔所解律吕新書後序
  臣謹按十二律皆中聲也伶州鳩曰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鍾此之謂也夫何為中聲耶歌出自然雖髙而不至於掲不起雖低而不至於咽不出此所謂中聲也中聲之上則有半律是為清聲中聲之下則有倍律是為濁聲彼謂黄鍾最低其下更無低者應鍾最髙其上更無髙者不知律吕有倍半之理也嘗以人聲驗之十二正律由濁而清黄大太夾姑仲蕤林夷南無應皆自然也繼以半律黄大太夾雖清可歌至於姑仲則聲益髙而掲不起或强掲起非自然矣十二正律由清而濁應無南夷林蕤仲姑夾太大黄皆自然也繼以倍律應無南夷雖濁可歌至於林蕤則聲益低而咽不出或强歌出非自然矣中聲止於十二此非難知之事不待知音者衆庶可知也世稱移宫換羽移宫換羽亦非難知之事且以黄鍾之均言之黄鍾為宫則濁俗呼合字是也而其半律則清俗呼髙六是也南吕為羽則清俗呼工字是也而其倍律則濁俗呼低工是也宫音本濁而移之使清羽音本清而換之使濁則是應鍾之上非無清聲黄鍾之下非無濁聲而彼以為黄鍾最濁誤矣今引太常樂譜為證其圖如左
  慶合 黄 宫   黄鍾之宫黄鍾起調
  源四 太 商
  𤼵 一 姑 角
  祥 尺 林 徴
  世 工 南 羽
  徳 六 黄 宫   清聲之宫聲髙於羽
  惟 工 南 羽
  崇 尺 林 徴
  致 尺 林 徴
  我 一 姑 角
  祖 合 黄 宫
  宗 四 太 商
  開 尺 林 徴
  基 四 太 商
  建 □ 南 羽   濁聲之羽聲低於宫
  功 合 黄 宫
  京 六 黄 宫   清聲之宫聲髙於羽
  都 工 南 羽
  之 尺 林 徴
  内 一 姑 角
  親 六 黄 宫   清聲之宫聲髙於羽
  廟 工 南 羽
  在 一 姑 角
  東 尺 林 徴
  惟 尺 林 徴
  我 一 姑 角
  子 合 黄 宫
  孫 四 太 商
  永 合 黄 宫
  懷 四 太 商
  祖 □ 南 羽   濁聲之羽聲低於宫
  宗 合 黄 宫
  氣 四 太 商
  體 合 黄 宫
  則 四 太 商
  同 一 姑 角
  呼 六 黄 宫   清聲之宫聲高於羽
  吸 尺 林 徴
  相 工 南 羽
  通 尺 林 徴
  來 尺 林 徴
  格 一 姑 角
  來 六 黄 宫   清聲之宫聲髙於羽
  從 尺 林 徴
  皇 一 姑 角
  靈 四 太 商
  顯 □ 南 羽   濁聲之羽聲低於宫
  融 合 黄 宫   黄鍾之宫黄鍾畢曲
  右樂譜十二句共計四十八字其間用中聲之宫者八字用清聲之宫者五字用中聲之商者八字用中聲之角者八字用中聲之徵者十一字用中聲之羽者五字用濁聲之羽者三字夫清宫髙於羽而濁羽低於宫張敔認最低為黄鍾誤矣
  顯 尺 林 徴   黄鍾之徵林鍾起調
  兮 工 南 羽
  幽 一 姑 角
  兮 合 黄 宫
  神 六 黄 宫   清聲之宫聲高於羽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二>











  右譜八句共計三十二字其間用中聲之宫者四字用清聲之宫者三字用中聲之商者二字用中聲之角者九字用中聲之徵者九字用中聲之羽者四字用濁聲之羽者一字以此觀之然則應鍾之上非無清聲而黄鍾之下非無濁聲也
  百 上 仲 宫   仲宫之宫仲吕起調
  王 工 南 角
  宗 尺 林 商
  師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生 尺 林 商
  民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物 四 太 羽   中聲之羽聲低於宫
  軌 合 黄 徴   中聲之徵聲低於宫
  瞻 六 黄 徴   清聲之徵聲髙於宫
  之 工 南 角
  洋 尺 林 商
  洋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神 尺 林 商
  其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寜 四 太 羽   中聲之羽聲低於宫
  止 合 黄 徴   中聲之徵聲低於宫
  酌 四 太 羽   中聲之羽聲低於宫
  彼 合 黄 徴   中聲之徵聲低於宫
  金 尺 林 商
  罍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惟 工 南 角
  清 尺 林 商
  且 四 太 羽   中聲之羽聲低於宫
  㫖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登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獻 四 太 羽   中聲之羽聲低於宫
  惟 尺 林 商
  三 上 仲 宫   中聲之宫聲髙於羽
  於 六 黄 徴   清聲之徵聲髙於宫
  嘻 工 南 角
  成 尺 林 商
  禮 上 仲 宫   仲吕之宫仲吕畢曲
  右譜八句共計三十二字其間用中聲之宫者十字用中聲之商者八字用中聲之角者四字用中聲之徵者三字用清聲之徵者二字用中聲之羽者五字舊云徵羽與宫商角無所陵犯故不必避或云宜避以今審之未見其所謂陵犯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二>





  右譜八句共計三十二字其間用中聲之宫者九字用中聲之商者八字用中聲之角者四字用中聲之徵者三字用清聲之徵者一字用中聲之羽者七字宫清而徵羽濁實理之自然也間或用清亦無不可泥於用清以避陵犯不亦謬乎
  黄鍾之均黄鍾為宫太簇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仲吕之均仲吕為宫林鍾為商南吕為角黄鍾為徵太蔟為羽旋宫乆廢初學難曉故引舊譜𤼵明新義庶㡬因指見月使知黄鍾非一定為宫太蔟非一定為商姑洗非一定為角林鍾非一定為徵南吕非一定為羽也使知宫非一定最濁商非一定次濁角非一定不清不濁徵非一定次清羽非一定最清也使知仲吕雖清為宫黄锺太蔟雖濁為徴羽然亦無所陵犯陵犯之説不足信也使知仲吕之均商角徴羽皆用正律無變律也使知髙六即是黄鍾半律低工即是南吕倍律倍半之律則未嘗無而四清聲不可廢也使知應鍾之上非無清聲黄鍾之下非無濁聲由黄鍾至應鍾十二正律皆中聲也以證黄鍾雖非最清亦非最濁文利及敔二家偏見之誤甚矣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二>









  朱熹曰𥨸疑古樂有唱有和唱者𤼵歌句也和者繼其聲也詩辭之外應更有疊字散聲以歎𤼵其趣若但以一聲叶一字則古詩篇篇可歌無復樂崩之歎矣夫豈然哉見儀禮經傳通解
  沈括曰古之善歌者有語謂當使聲中無字字中有聲凡曲止是一聲清濁髙下如縈縷爾字則有喉唇齒舌等音當使字字舉皆輕圓融入聲中令轉換處無磊磈此謂聲中無字古人謂之如貫珠今謂之善

  過度是也如宫聲字而曲合用商聲則能轉宫為商歌之此字中有聲也善歌者謂之内裏聲不善歌者聲無抑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謂之念曲聲無含韞謂之叫曲見夢谿筆談季本曰今按字音亦有宫商角徵羽與樂之五聲不同葢字以喉舌牙唇齒而定而樂則以清濁髙下而諧不因乎字也但字本有音協之樂聲或不能無拗故沈氏謂當使融入聲中令無磊磈盖亦得古人諧聲之意矣見彭山全集
  又曰按毎均七聲五正聲皆可為調如叶之樂章則以起調一聲為首尾其七聲則考其上下之和而以七律參錯用之初無定位但所用止於本均而他宫不與焉二變聲雖不得為調然和聲之際固未嘗廢也後世又或併此不用則其樂亦無由而諧矣又按宋樂家亦用四清聲合十二正律而為十六今太常樂亦仍十六聲之舊而所用者止黄鍾之合太蔟之四姑洗之一仲吕之上林鍾之尺南吕之工黄鍾清之六其餘則皆設而不用猶隋所謂啞鍾也葢諸祭祀惟奏黄鍾宫姑洗角林鍾徵仲吕宫太簇羽之五調而此五調者實不出黄鍾仲吕之二均又二變不以諧聲故所用止於前之七聲而二均為已足矣此今時之所用而不可不知者因併及之同上
  臣謹按神樂觀雅樂所吹笙以合字為黄鍾正律合字之下有大凡為應鍾倍律大凡之下有大工為南吕倍律大工之下有大尺為林鍾倍律以此證之則知黄鍾正律之下非無低聲也合字之上有四字為太蔟正律四字之上有一字為姑洗正律一字之上有上字為仲吕正律上字之上有勾字為蕤賔正律勾字之上有小尺為林鍾正律小尺之上有小工為南吕正律小工之上有小凡為應鍾正律小凡之上有小六為黄鍾半律小六之上有小五為太蔟半律以此證之則知應鍾正律之上非無髙聲也葢笙與律其理無二以證張敔之失亦昭然矣
  已上辨張敔以黄鍾為最濁之非














  樂律全書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三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三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錄
  辨李文察劉濓之失第三
  序曰李文察據隔八相生劉濓據五音切韻所撰皆非故辨之
  李文察撰譜據隔八相生其建議曰古先聖王之樂無他其始隔八以生律吕然後隔八而成五音已耳隔八而成律吕者隂陽進退之義也隔八以成五音者娶妻生子之道也故曰黄鍾娶林鍾以生太簇是矣由是奏黄鍾歌大吕以祀天神由是奏太簇歌應鍾以祭地⽰由是奏夷則以享先妣由是奏無射以享先祖皆隔八之音以貫之而無遺矣漢唐宋以來律吕不全而五音之奏不由於隔八惟取相近之律以成調殊不知五音即五行也五行之位有相得之數焉有相合之數焉相得者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之謂也相合者天一生水地六化成之故一與六合地二生火天七變成之故二與七合天三生木地八化成之故三與八合地四生金天九變成之故四與九合天五生土地十化成之故五與十合是五行猶有合而後能相得也隔八之音乃有合之道是故黄鍾合於林鍾而得太簇也太簇合於南吕而得姑洗也姑洗合於應鍾而得蕤賔也以後諸律皆然今太常協音亦仍近代之法以相得之律而成調大槩順合四一尺工六之序習成腔調純熟而難變一旦遽試以隔八之音未免有扞格不勝之嫌若習之慣則亦成自然矣夫隔八之音為近世所嫌者其亦有説葢隔八之音規圓矩方之音也連近相得之音取便㨗徑之音也猶之行禮焉隔八之音端冕以行禮也連近相得之音便服以行禮也猶之作字焉隔八之音真楷以為文也連近相得之音行書以為文也猶之攝生焉隔八之音真人之息也以踵連近相得之音凡人之息也以喉古人步趨重規矩古人行禮重端冕古人作書重真楷古人攝生重踵息故於樂也亦重夫隔八之音後人步趨樂㨗徑後人行禮樂便服後人作字樂行書後人攝生樂喉息故於樂也亦樂習夫連近相得之音望洗唐宋以後之陋必習隔八相生之音則樂真可比隆於虞舜矣天下萬世之大幸也臣謹按文察本不知音而乃强作解事故其建議如此葢孔子所謂巧言孟子所謂詖辭也臣恐後世學者茍非有超卓之見不為其所惑者鮮矣故不得不辨也文察杜撰樂書以進所謂青宫樂章并譜鄙俚繆妄識者無不笑之今錄為撰譜戒
  第一章第一句黄鍾為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三>
  萬 堊 夷 宫   第二章第一句夷則為宫年 □ 夾 徴
  功 □ 無 商
  業 上 仲 羽
  垂 六 黄 角
  賢 尺 林 宫   第二章第二句林鍾為宫子 四 太 徴
  賢 工 南 商
  孫 一 姑 羽
  培 凡 應 角
  勉 勾 蕤 宫   第二章第三句蕤賔為宫勉 □ 大 徴
  帝 堊 夷 商
  王 □ 夾 羽
  學 □ 無 角
  培 上 仲 宫   第二章第四句仲吕為宫培 六 黄 徴
  頂 尺 林 商
  山 四 太 羽
  嵬 工 南 角
  帝 一 姑 宫   第三章第一句姑洗為宫王 凡 應 徴
  學 勾 蕤 商
  法 □ 大 羽
  天 □ 夷 角
  天 □ 夾 宫   第三章第二句夾鍾為宫理 □ 無 徴
  備 上 仲 商
  宫 六 黄 羽
  縣 尺 林 角
  元 四 太 宫   第三章第三句太簇為宫子 工 南 徴








  臣謹按旋宫者每篇各為一宫非毎句各為一宫也文察不曉此理其所撰譜每句各為一宫遂致宫商角徵羽五者皆錯亂正古人所謂迭相陵者也樂記曰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此之謂也或曰信如樂記之説果有吉凶之感應乎曰不然也何瑭嘗辨之曰若此者以其象言之也葢樂之有宫商角徵羽猶國之有君臣民事物宫商角徵羽亂則不可以為樂猶君臣民事物亂則不可以為國其道相似故以為比非謂君臣民事物之失道真由於宫商角徵羽之亂也曰然則何以為聲音之道與政通曰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所謂聲音之道與政通者此也非宫商角徵羽之謂也
  已上辨李文察據隔八相生撰譜之非
  樂經元義劉濓所撰其論五音曰宫如牛之鳴⿱穴夘 -- 窌商若羊之離羣角若雉之鳴木徵若豕之負駭羽若馬之鳴野言一物具一音也惟人禀中和之性而備聲氣之全古人制五音必本之人聲又必以中原之人為凖宫本喉商本牙角本舌徵本齒羽本唇此五音之原也凡人之言説歌唱必㑹通五音而成聲若統論音聲之大致則沉鬱重濁者為宫商飄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輕清者為徵羽宫商洪逺而悠長徵羽髙厲而剽疾以器數論則宫商役徵羽以聲響論則徵羽軋宫商如歌宫商濁曲亦必㑹徵羽而成聲其大致則宫商也如歌徵羽清曲亦必㑹宫商而成聲其大致則徵羽也五音之妙盡於此矣世儒謂氣呼而聲出必自宫而徵自徵而商自商而羽自羽而角愚大不然五音之出皆本於喉四者待喉而有聲無喉焉四者無聲矣無四者喉能自為聲宫者元聲之所出也喉㑹於牙為商喉㑹於舌為角喉㑹於齒為徵喉㑹於唇為羽未有一字出而周流於五音者也惟詩章能備五音如鹿鳴文王二曲一篇數章一章數句一句數音故能㑹五音之全而大致則黄鍾太簇調也以此論音豈不易簡乎
  其論樂調曰五音不可以為調至六律始有調一律為主而衆律従之如聴調然故謂之調如以黄鍾為宫則太簇姑洗林鍾南吕以次相従此宫音黄鍾調也觀一調餘調可知矣葢六律六吕又濟以四清故能盡五音之變而為調若五音止於五耳何能為調也愚定調必先審五音次定十二律次四清然後用旋宫之法衍為六大調樂調之説盡於此矣王氏家藏集謂𤼵聲收聲始終㑹於喉之分者宫調也始終㑹於舌齒之交際者徵調也始終㑹於舌齶之際而口張者商調也始終㑹於唇脗之際者羽調也故詩章七首一周可以識調王氏認音以為調故遺律吕而専求人聲果若此説聖人何不直以人聲為樂調而乃設十二律四清不幾於贅乎既謂之詩章即屬之人聲既謂之樂調即屬之律吕雖一貫之物其實有分辨也何氏管見集謂樂雖備五音而起調畢曲則恒以一音為主如作宫調則起調畢曲皆主於宫作商調則起調畢曲皆主於商何氏亦認音以為調故遺聲音之大致而惟求之起調畢曲設使起調畢曲為宫矣而其中或雜以他音亦可以宫論乎㫁不然矣
  其論樂章曰三百篇古樂章也以聲音大致論之皆宫商也如周南之麟趾大雅之文王宫音黄鍾調秦之蒹葭王之黍離商音太簇調觀四詩餘可知矣王氏謂五音在人聲氣有定而詩章之字則無定如宫字本宫音也使在第四聲則亦可以協羽商字本商音也使在第二聲則亦可以為徵何也為人聲氣節度所奪雖本音平仄素定而亦不能拘矣愚大不然如思齊之篇曰雍雍在宫則宫字在第四聲矣歌之則仍為宫必不能變而為羽文王之篇曰有商孫子則商字在第二聲矣歌之則仍為商必不能變而為徵二詩之大致則皆宫音黄鍾調也又謂詩之一字即人之一聲人之一聲即律之一管愚又不然一字一聲是矣一聲一管於理不通如一句數宫字皆統於一宫律數商字皆統於一商律一句有五音則散為五律豈可謂一律一管也何氏謂詩之詞句有短長則其音自有清濁髙下之異審其音之宜宫宜商一也句之韻脚字各不同審其音之為宫為商一也荆卿易水之歌初為商聲士皆流涕則商調也繼為羽聲士皆裂眦則羽調也夫易水之歌一也其調可以為商可以為羽古之樂調亦可以變通而用之矣此又大不然詩樂之道重濁者為宫商輕清者為徵羽不論一篇大致而求之一字一句然一詩數句一句數字未有不備五音者將以何者為調主乎自今觀之易水之歌其濁少次於宫乃商音太簇調曲也實不能為清聲乃謂可以商可以羽誣矣至於始為商音士皆流涕繼為羽聲士皆裂眦此世儒講文義而不識聲音曲為異説以附㑹者也盖以商者傷也故流涕羽者清而激也故裂眦果士之哀與怒由於商羽則再變而為宫為角徵將嬉笑乎和平乎將復流涕裂眦也荆卿之行為何行其哀與怒有不待感者矣
  臣謹按濓所論音調大率認切韻之法為撰譜之法夫切韻之喉牙齒舌唇雖取象於宫商角徵羽實與樂調非一途也葢人之五音有定而樂之五音無定以其無定是故可以為宫可以為商瑭論易水誠為得之矣濓葢未達妄以為不然臣聞國初冷謙深知撰譜之理至今神樂觀人人皆能之惟攻儒業者未暇考耳今摘劉氏所撰樂譜數句以見其失復摘冷氏所撰樂譜數句以見其得初學撰譜者知所取舎云
  劉氏所撰樂譜之失錄其大略不必全載
  文王在上 文王陟降亹亹文王 侯文王孫子 文王孫子林南姑姑 林南黄太 黄黄林南 姑林南黄黄林南黄黄文王以寧 穆穆文王 儀刑文王
  林南黄林 太太林南 黄林林南
  已上八句文字王字譜同
  有周不顯 帝命不時 令聞不已 不顯亦世 世之不顯太黄黄太 黄太黄黄 太黄黄黄 黄太太黄 黄黄黄太其麗不億 駿命不易 命之不易
  林姑黄太 黄黄黄太 黄黄黄太
  已上八句不字譜同
  凡周之士 世之不顯 維周之楨 商之孫子 王之藎臣姑黄黄黄 黄黄黄太 林黄黄太 太黄黄黄 林黄黄林殷之未喪師 命之不易 上天之載
  黄黄太姑黄 黄黄黄太 姑姑黄姑
  已上八句之字譜同
  亹亹文王 厥猷翼翼 濟濟多士 穆穆文王黄黄林南 黄南姑姑 黄黄太黄 太太林南已上四句重字譜同
  依喉牙齒舌唇定譜者其𡚁率類此學者當以為戒右辨劉氏之失冷氏所撰樂譜之得錄其大略不必全載
  追逺其光 其氣昭明 如見其形 如聞其聲 欲報其徳潢林南林 南林姑太 林姑潢林 汰潢南林 姑林南林神其燕娭 安其所適 其靈在天 其主在室林太南黄 姑太南黄 潢南姑林 姑黄太姑已上九箇其字兩箇如字兩箇在字譜皆不同
  來格來従 顯兮幽兮 子子孫孫
  林姑潢林 林南姑黄 姑林姑黄
  已上三句字重而譜不同
  不依喉牙齒舌唇其譜故無𡚁學者當以此為法也右論冷氏之得
  擬冷氏旋宫譜
  臣謹按朱熹語錄曰或問周禮大司樂説宫角徵羽與七聲不合如何曰此是降神之樂如黄鍾為宫大吕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自是四樂各舉其一者而言之大吕為角則南吕為宫太蔟為徵則林鍾為宫應鍾為羽則太蔟為宫以七聲推之合如此又曰所謂黄鍾宫大吕角這便是調如頭一聲是宫聲尾後一聲亦是宫聲這便是宫調若是其中按拍處那五音依舊都用不只是全用宫今依冷氏舊譜推衍三譜如左
  慶源𤼵祥 世徳惟崇 致我祖宗 開基建功 京都之内

  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懷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

  來格來従 皇靈顯融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三>

  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懷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

  來格來從 皇靈顯融

  已上一曲羽調曲也太蔟之宫應鍾為羽故以應鍾起調畢曲
  五音譜類放對類之書作初學對者須看對類初學譜者須看譜類
  宫調韻脚 徵調韻脚 商調韻脚 羽調韻脚 角調韻脚合四一合 合四合尺 合四一四 合四合工 合四合一合四尺合 合四一尺 合四尺四 合四一工 合四尺一合四工合 合四工尺 合四工四 合四尺工 合四工一合一四合 合一合尺 合一合四 合一合工 合一四一合一尺合 合一四尺 合一尺四 合一四工 合一尺一合一工合 合一工尺 合一工四 合一尺工 合一工一合尺四合 合尺四尺 合尺合四 合尺合工 合尺合一合尺一合 合尺一尺 合尺一四 合尺四工 合尺四一合尺工合 合尺工尺 合尺工四 合尺一工 合尺工一合工四合 合工合尺 合工合四 合工四工 合工合一合工一合 合工四尺 合工一四 合工一工 合工四一合工尺合 合工一尺 合工尺四 合工尺工 合工尺一四合一合 四合四尺 四合一四 四合四工 四合四一四合尺合 四合一尺 四合尺四 四合一工 四合尺一四合工合 四合工尺 四合工四 四合尺工 四合工一四一四合 四一合尺 四一合四 四一合工 四一合一四一尺合 四一四尺 四一尺四 四一四工 四一尺一四一工合 四一工尺 四一工四 四一尺工 四一工一四尺四合 四尺合尺 四尺合四 四尺合工 四尺合一四尺一合 四尺一尺 四尺一四 四尺四工 四尺四一四尺工合 四尺工尺 四尺工四 四尺一工 四尺工一四工四合 四工合尺 四工合四 四工合工 四工合一四工一合 四工四尺 四工一四 四工一工 四工四一四工尺合 四工一尺 四工尺四 四工尺工 四工尺一一合四合 一合四尺 一合一四 一合四工 一合四一一合尺合 一合一尺 一合尺四 一合一工 一合尺一一合工合 一合工尺 一合工四 一合尺工 一合工一一四一合 一四合尺 一四合四 一四合工 一四合一一四尺合 一四一尺 一四尺四 一四一工 一四尺一一四工合 一四工尺 一四工四 一四尺工 一四工一一尺四合 一尺合尺 一尺合四 一尺合工 一尺合一一尺一合 一尺四尺 一尺一四 一尺四工 一尺四一一尺工合 一尺工尺 一尺工四 一尺一工 一尺工一一工四合 一工合尺 一工合四 一工合工 一工合一一工一合 一工四尺 一工一四 一工四工 一工四一一工尺合 一尺一尺 一工尺四 一工尺工 一尺尺一尺合四合 尺合四尺 尺合一四 尺合四工 尺合四一尺合一合 尺合一尺 尺合尺四 尺合一工 尺合尺一尺合工合 尺合工尺 尺合工四 尺合尺工 尺合工一尺四一合 尺四合尺 尺四合四 尺四合工 尺四合一尺四尺合 尺四一尺 尺四一四 尺四一工 尺四尺一尺四工合 尺四工尺 尺四工四 尺四尺工 尺四工一尺一四合 尺一合尺 尺一合四 尺一合工 尺一合一尺一尺合 尺一四尺 尺一尺四 尺一四工 尺一四一尺一工合 尺一工尺 尺一工四 尺一尺工 尺一工一尺工四合 尺工合尺 尺工合四 尺工合工 尺工合一尺工一合 尺工四尺 尺工一四 尺工四工 尺工四一尺工尺合 尺工一尺 尺工尺四 尺工一工 尺工尺一工合四合 工合四尺 工合一四 工合四工 工合四一工合一合 工合一尺 工合尺四 工合一工 工合尺一工合尺合 工合工尺 工合工四 工合尺工 工合工一工四一合 工四合尺 工四合四 工四合工 工四合一工四尺合 工四一尺 工四一四 工四一工 工四尺一工四工合 工四工尺 工四尺四 工四尺工 工四工一工一四合 工一合尺 工一合四 工一合工 工一合一工一尺合 工一四尺 工一尺四 工一四工 工一四一工一工合 工一工尺 工一工四 工一尺工 工一尺一工尺四合 工尺合尺 工尺合四 工尺合工 工尺合一工尺一合 工尺四尺 工尺一四 工尺四工 工尺四一工尺工合 工尺一尺 工尺工四 工尺一工 工尺工一係宫調者 起調畢曲皆宫 韻脚或宫或徵宫徵相生係徵調者 起調畢曲皆徵 韻脚或徵或宫或商徵商相生係商調者 起調畢曲皆商 韻脚或商或徵或羽商羽相生係羽調者 起調畢曲皆羽 韻脚或羽或商或角羽角相生係角調者 起調畢曲皆角 韻脚或角或羽角羽相生古人有言聲不過五五聲之變至不可窮也在人摘而用之耳但樂章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亦有長短句者譜類不能盡載各舉數章以為定式庶幾放此而推之也
  世宗肅皇帝御製樂章譜
  大祈榖獻香樂奏達馨之曲黄鍾之徵用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四言恭祈寳穡 𤑔獻真香 青煙結篆 紫穂凝祥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三>飭子誠兮再觴 歌洞章兮瑶範 願神歆兮樂康南林姑太黄 黄太姑太潢南 南潢林姑太黄洪應殿送神樂奏敷祥之曲仲吕之羽用太蔟起調太蔟 七言雷車殷兮雲旗張 戒萬乗兮騰九光 迂大漠兮陟青蒼黄仲林潢仲林 南林仲太黄仲太 黄太仲太潢潢林瓊闕窈兮銀漢長 回慧鑒兮睠八方 寅拜送兮佇遐想林仲太黄仲太 太黄仲林潢南林 南林仲太潢南林錫簡福兮祚閎昌
  南林仲太黄仲太
  大祈榖獻玉帛樂奏通真之曲畢曲黄鍾之宫用黄鍾起調黄 八言植蒼璧兮文幣肆陳   耀七襄兮光映百純黄太姑太林姑潢林   潢南林姑林姑太黄儼帝鑒兮顧此華珍   熙歲事兮佑我天民太黄㽔太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黄太黄大祈穀送神樂奏敷祥之曲鍾畢曲黄鍾之宫用黄鍾起 九言龍輿載駕兮雲旗肅張  慶煙塞路兮非霧流祥黄太姑太林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姑黄太黄千真萬聖兮回返帝鄉  髙上太虚兮璚宫紫房太黄㽔太林潢林南林  潢南姑林姑林黄太黄丹靈顯著兮保國寜邦  標名金籙兮享夀無疆太黄太姑林潢林南林  潢南林姑林姑黄太黄臣謹按孟子曰今之樂由古之樂也今之樂章則可以為譜古人之詩則不能為譜孟子豈欺我哉抑學者自畫耳臣愚建議以為該部考選協律郎及典學等官之時取太常知音人赴部出題試之其題四言則取毛詩五言七言則取文選文粹等書長短句取楚騷或古樂府各一二篇以為題目務要創新譜不許雷同就令歌之以協笙笛其譜宜以世宗肅皇帝御製樂章譜及存心錄太常總覽二書所載本朝雅樂譜為式不許如劉濓李文察之所杜撰本寺堂上官知音者充考官品定等第頭等選協律郎次等選典樂三等者仍習學以俟再考夫如是則人人留心音律不惟雅樂不致失傳又免後世有樂官不知樂之誚其於聖政未必無小補也擬撰譜格式為初學筌蹄附錄如左
  釋奠大成樂章新舊譜同異考












  常中和樂譜及釋奠大成樂譜最為近之觀其大哉宣聖之聖於昭聖容之聖度越前聖之聖此三聖字於律或為仲吕或為黄鍾或為太蔟神其來格之神神其寜止之神神馭還復之神此三神字於律亦各不同維持王化之王惟王神明之王大哉聖王之王百王宗師之王此四王字律皆異焉瞻之洋洋威儀雍雍二句雖係疊字而律不重用黄鍾之後或繼以太蔟或繼以姑洗不拘定法但取美聴以此觀之為是譜者亦可謂知音矣其次則僧家宣偈道家步虚船家棹歌之類尚存古法於萬一焉夫禮失求諸野言相去不逺也嘗怪世之不知音者或以律吕上下相生之音循序更迭而奏若李文察所定之譜是也或以平上去入及牙齒舌喉唇審定音調若劉濓所擬之譜是也如文察所定則篇篇相似而雅頌無别如濓之所擬則字字重複而曲折不分其於古法相去逺矣殊不思善歌者一一字中五音具焉隨調宛轉變動不居豈可以平上去入牙齒舌喉唇拘之哉近世有書名志樂古樂筌蹄樂經元義樂律管見等項其所杜撰歌詩之譜葢皆不知而作者也文獻通考曰樂者器也聲也非徒以資議論而已今訂正雖詳而鏗鏘不韻辨析雖可聴而考擊不成聲則亦何取焉觀諸家所著樂書凡數十萬言其辭非不富也然於樂之本㫖猶昧其論歌譜舎腔韻之抑揚而取五行之生克其論舞譜舍功徳之形容而取曰𨇠之方位傅㑹穿鑿不亦甚乎
  已上辨劉濓據五音切韻撰譜之非黄佐樂典之類凡以切韻之法為樂譜者皆非惟季本謂樂譜與切韻雖各有五音自是兩途不可牽合詳見下文起調畢曲新説



  樂律全書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四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四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錄
  辨何妥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失第四
  序曰何妥知音而不知樂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知聲而不知音所議皆非故辨之
  隋書樂志曰開皇二年尚因周樂命工人齊樹提檢校樂府改換聲律益不能通俄而柱國沛公鄭譯奏上請更修正於是詔太常卿牛𢎞國子祭酒辛彦之國子博士何妥等議正樂然淪謬既久音律多乖積年議不定譯立議以為十二律律有七音音立一調故成七調十二律合八十四調旋轉相交盡皆和合仍以其聲考校大樂時邳國公世子蘇夔亦稱明樂駁譯曰韓詩外傳所載樂聲感人及月令所載五音所中並皆有五不言變宫變徵又春秋左氏所云七音六律以奉五聲准此而言每宫應立五調不聞更加變宫變徵二調為七調七調之作所出未詳
  臣謹按七音者譬吹横笛六孔皆閉為一音従尾漸開為六音共為七也夫横笛到手必六指按之雖愚夫皆知笛是七音不可增損則此七音従來有之乃自然之理非難知之事也譯及萬寶常皆託得於胡人所傳何哉彼徒知神其説以欺愚夫殊不知反使愚夫詆七音為胡樂其疑至今不決非譯輩之罪歟既有七音宜有七調而蔡元定謂二變不為調葢蘇夔故智也且史記荆軻𫝊明載變徵為調而夔以為所出未詳近時何瑭劉濓又指易水歌為商調豈别有所考歟
  譯荅之曰周有七音之律漢書律厯志天地人及四時謂之七始黄鍾為天始林鍾為地始太簇為人始是為三始姑洗為春蕤賔為夏南吕為秋應鍾為冬是為四時四時三始是以為七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缺四時不備是故每宫須立七調衆従譯議㑹稽季本著樂律纂要曰夫五聲得變而後成均猶四時得閏而後成歲此乃自然之理雖聖人亦不得而増損之也通典注謂自殷以前止有五音自周以來加文武二聲葢本國語七列七同而為之説耳殊不知國語此言因七律而附㑹非聲律之自然也况漢志稱舜欲聞七始則唐虞時固已有之安得云至周始加乎
  臣謹按七始二字伏生以為出於舜世其名義最古雅但漢志以天地人及四時解之則惟黄鍾一調可通而餘均皆不通恐非命名初意臣嘗思之夫十二律各自為均毎均之内凡有七音古人謂之七始何也葢律吕相生有始必有終故七始而五終始者本也終者末也故用其本不用其末朱熹所謂律吕有十二箇用時只使七箇是也假如黄鍾之均則黄生林林生太太生南南生姑姑生應應生蕤此所謂七始也蕤生大大生夷夷生夾夾生無無生仲此所謂五終也又如大吕之均則大生夷夷生夾夾生無無生仲仲生黄黄生林此所謂七始也林生太太生南南生姑姑生應應生蕤此所謂五終也餘均皆放此孔子家語曰五聲六律十二管旋相為宫此之謂也五終古人謂之五降有圖已見内篇
  譯又與夔俱云案今樂府黄鍾乃以林鍾為調首失君臣之義清樂黄鍾宫以小吕為變徵乖相生之道今請雅樂黄鍾宫以黄鍾為調首清樂去小吕還用蕤賔為變徵衆皆従之
  臣謹按今太常笙尺字簧長合字簧短此所謂林鐘為調首也譜有上字而無勾字此所謂小吕為變徵也自隋以前如此非始於近代也盖亦有説焉林鍾為調首者古稱下徵是也今民間笛六孔全閉低吹為尺即下徵也徵下於宫故曰下徵即林鍾倍律聲也従尾放開一孔低吹為工即下羽也羽下於宫故曰下羽即南吕倍律聲也放開二孔低吹為凡即應鍾倍律聲也開三孔低吹為合即黄鍾正律聲放開四孔低吹為四即太簇正律聲放開五孔低吹為一即姑洗正律聲六孔全開低吹為勾即蕤賔正律聲此黄鍾之均七聲也其林鍾南吕應鍾正律之聲及黄鍾太簇姑洗半律之聲開閉同前但髙吹耳臣謂民間之笛葢古人遺法也其宫商有清濁而徵羽有上下下徵二字見晉書宋書志及文選註夫一調内下有倍律濁聲上有半律清聲則黄鍾為中聲明矣管仲所謂徵數一百八羽數九十六宫數八十一商數七十二角數六十四徵羽之數多宫商角之數少即此理也近世律家不明此理往往强作解事指黄鍾為最濁似是而實非也今太常笛六孔全閉為合擬黄鍾之正律六孔全開為凡擬應鍾之正律譯等所改即此笛耳彼徒能改笛而不能改笙今笙所存者古人遺法也以理論之黄鍾之均無仲吕有蕤賔譯等以為去仲吕用蕤賔其議是也去林鍾倍聲則非也
  夔又與譯議欲累黍立分正定律吕時以音律乆不通譯夔等一朝能為之以為樂聲可定而何妥舊以學聞雅為髙祖所信髙祖素不悦學不知樂妥又恥已宿儒不逮譯等欲沮壞其事是時競為異議各立朋黨是非之理紛然淆亂或欲令各脩造待成擇其善者而従之妥恐樂成善惡易見乃請髙祖張樂試之遂先説曰黄鍾者以象人君之徳及奏黄鍾之調髙祖曰滔滔和雅甚與我心㑹妥因陳用黄鍾一宫不假餘律髙祖大悦班賜妥等修樂者自是譯等議寢九年平陳獲宋齊舊樂詔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求陳太樂令蔡子元于普明等復居其職牛𢎞遂又請依古五聲六律旋相為宫雅樂毎宫但一調唯迎氣奏五調謂之五音縵樂用七調祭祀施用各依聲律尊卑為次髙祖猶憶妥言注𢎞奏下不許作旋宫之樂但作黄鍾一宫而已故隋代雅樂唯奏黄鍾一宫郊廟饗用一調迎氣用五調舊工更盡其餘聲律皆不復通
  文獻通考致堂胡氏曰音五尒而律吕十有二猶十二支而配十干所以變而不窮也律吕隂陽也闕一則不和矣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今獨奏黄鍾而不用餘音是有君而無臣無民無事無物其為君也不亦亢乎何妥佞人也逢迎周宣立五后者隋文豈不知之而命以典樂妥能探其主猜防克忌之㣲而尊隆君道寓意於黄鍾帝果悦而従之遂使古樂盡廢後世無所考焉其害豈不甚哉
  唐書樂志曰自漢魏之亂晉遷江南中國遂没於夷狄至隋滅陳始得其樂器稍欲因而有作而時君褊迫不足以堪其事故終隋之世所用者黄鍾一宫而已唐興即用隋樂武徳九年始詔太常少卿祖孝孫協律郎竇璡等定樂初隋用黄鍾一宫惟擊七鍾其五鍾設而不擊謂之啞鍾唐協律郎張文收乃依古㫁竹為十二律髙祖命與孝孫吹調五鍾叩之而應由是十二鍾皆用孝孫又以十二月旋相為六十調八十四聲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徵為正徵因變宫為清宫七音起黄鍾終南吕迭為綱紀黄鍾之律管長九寸主於中宫土半之四寸五分與清宫合五音之首也加以二變循環無間故一宫二商三角四變徵五徵六羽七變宫其聲繇濁至清為一均凡十二宫調皆正宫也正宫聲之下無復濁音故五音以宫為尊十二商調調有下聲一謂宫也十二角調調有下聲二宫商也十二徵調調有下聲三宫商角也十二羽調調有下聲四宫商角徵也十二變徵調居角音之後正徵之前十二變宫調在羽音之後清宫之前雅樂成調無出七聲本宫逓相用唯樂章則隨律定均合以笙磬節以鍾鼓樂既成奏之
  臣謹按唐志謂宫聲之下無復濁音惟論黄鍾之均則可餘均則不通矣律家以清濁二字論宫商角徵羽者葢非知音者也且如應鍾之均夷則為羽無射為變宫皆濁於正宫亦自然之理耳或者欲以夷則無射子聲代之非也
  文獻通考曰周世宗顯徳六年樞宻使王朴上䟽曰臣聞樂作於人心成聲於物聲氣既和反感於人心者也所假之物大小有數九者成數也是以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鍾之聲為樂之端也半之清聲也倍之緩聲也三分其一以損益之相生之聲也十二變而復黄鍾聲之總數也乃命之曰十二律旋迭為均均有七調合八十四調播之於八音著之於歌頌將以奉天地事祖宗和君臣接賔旅恢政教厚風俗以其功徳之形容告於神明俾百代之後知邦國之所由行者也
  臣謹按世儒談樂者往往譏王朴然朴之失在於信用班固漢志誤以莽尺為周制耳除此之外未可輕議之也葢朴亦一代之竒才且如此叚議論十二變而復黄鍾之一言足以度越諸家矣自漢京房至今皆守往而不返之説惟朴獨參透遂不用舊説此豈他人所能及哉故特表而出之庶使後世學者不可以其所短而廢其所長也
  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宫聲廢洎東漢雖有太常丞鮑鄴興之亦人亡而音息無嗣續之者漢至隋垂十代凡數百年所存者黄鍾之宫一調而已十二律中惟用七聲其餘五調謂之啞鍾葢不用故也唐太宗有知人之明善復古道乃用祖孝孫張文收考正雅樂而旋宫八十四調復見於時在懸之器方無啞者所以知太宗之道與三五同功焉安史之亂京都為墟器之與工十不存一所用歌奏漸多紕繆逮乎黄巢之餘工器俱盡購募不𫉬文記亦亡集官酌詳終不知其制度時有太常博士殷盈孫案周官考工記之文鑄鍾十二編鍾二百四十處士蕭承訓校定石磬今之在懸者是也雖有樂器之狀殊無相應之和逮乎偽梁後唐歴晉與漢皆享國不逺未暇及於禮樂至於十二鎛鍾不問聲律宫商但循環而擊之編鍾編磬徒懸而已絲竹匏土僅七聲作黄鍾之宫一調亦不和備其餘八十四調於是乎泯滅樂之缺壞無甚於今
  臣謹按歴代樂家得失此叚載之甚明但觀此文不必細考他書亦知其大概矣
  遂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長九寸虚徑三分為黄鍾之管與見在黄鍾之聲相應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以為衆管至吹用聲不便乃作律准十三弦宣聲長九尺張弦各如黄鍾之聲以第八弦六尺設柱如林鍾第三弦八尺設柱為太蔟第十弦五尺三寸四分設柱為南吕第五弦七尺一寸三分設柱為姑洗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分設柱為應鍾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設柱為蕤賔第二弦八尺四寸四分設柱為大吕第九弦五尺六寸三分設柱為夷則第四弦七尺五寸一分設柱為夾鍾第十一弦五尺一分設柱為無射第六弦六尺六寸八分設柱為仲吕第十三弦四尺五寸設柱為黄鍾之清聲十二聲中旋用七聲為均為均之主者惟宫徵商羽角變宫變徵次焉𤼵其均主之聲歸乎本音之律七聲迭應而不亂乃成其調均有七調聲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調歌奏之曲由之出焉旋宫之聲乆絶一日而補出臣獨見恐未詳悉望下中書門下集百官及内外知音者較其得失然後依調製曲已上二叚皆王朴疏
  臣謹按後漢志載京房之説曰竹聲不可以度調故作凖以定數凖之狀如瑟長丈而十三弦隠間九尺以應黄鍾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畫分寸以為六十律清濁之節又曰截管為律吹以考聲列以物氣道之本也術家以其聲㣲而體難知其分數不明故作凖以代之凖之聲明暢易達分寸又粗然弦以緩急清濁非管無以正也均其中弦令與黄鍾相得案畫以求諸律無不如數而應者矣朴之凖葢出於房也二家之法頗煩瑣而難用臣嘗自造一物形如界尺厚如半指一頭寛者髙如瑟柱一頭窄者低如瑟岳長如瑟身之半均作九叚命為九寸寸内均作九分分内均作九釐擬軒轅氏古尺也依新法或舊法各律之長而刻如階級焉置於瑟中弦之下以代瑟柱吹黄鍾正律之聲以定中弦按其刻處彈之内外二十四弦由此定矣比諸房朴之凖庶幾簡而易行附載於此
  宋史樂志曰翰林學士承㫖王堯臣等言奉詔與參議阮逸所上編鍾四清聲譜法竊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管又制十二鍾凖為十二正聲凖正聲之半以為十二子聲故有正聲子聲各十二鍾子聲即清聲也其正管長者為均自用正聲正管短者為均則通用子聲而成五音然求聲之法本之於鍾故國語所謂度律均鍾者也其編金石之法則歴代不同或以十六為一虡者是謂縣八用七也或以二十四為一虡則清正之聲備故唐制以十六枚為小架二十四為大架天地宗廟朝㑹各有所施今太常鍾縣十六者舊傳正聲之外有黄鍾至夾鍾四清聲雖於圖典未明所出然考之實有義趣蓋自夷則至黄鍾四律為均之時若盡用正聲則宫輕而商重縁宫聲以下不容更有濁聲一均之中宫弱商彊是謂陵僭故須用子聲乃得長短相叙自角而下亦循兹法故夷則為宫則黄鍾為角南吕為宫則大吕為角無射為宫則黄鍾為商太蔟為角應鍾為宫則大吕為商夾鍾為角葢黄鍾大吕太蔟夾鍾正律俱長並當用清聲如此則音律相諧而無所抗此四清鍾可用之驗也至他律為宫其長短尊卑自序者不當更以清聲間之自唐末世樂文墜缺考擊之法乆已不傳今若使匏土絲竹諸器盡求清聲即未見其法又據大樂諸工所陳自磬簫琴和巢五器本有清聲塤箎竽筑瑟五器本無清聲歌工引音極唱止及黄鍾清聲臣等參議其清正二聲既有典據理當施用自今大樂奏夷則以下四均正律為宫之時商角依次並用清聲自餘八均盡如常法至於絲竹等諸器舊有清聲者令隨鍾石教習本無清聲者未可剏意求法且當如舊惟歌者本用中聲故夏禹以聲為律明人皆可及若彊所不至足累至和請止以正聲作歌應合諸器亦自是一音别無差戻其阮逸所上聲譜以清濁相應先後互擊取音靡曼近於鄭衛不可用詔可
  文獻通考曰宋仁宗明道初改制大樂命集賢校理李照等預議翰林學士馮元等同共討論時太常鍾磬毎十六枚為一簴而四清聲相承不擊照因上言十二律聲已備餘四清聲乃鄭衛之樂請於編縣止留十二中聲去四清鍾則哀思邪辟之聲無由而起也元等駁之曰聖人既以十二律各配一鍾又設黄鍾至夾鍾四清聲以附正聲之次原其四清之意葢為夷則至應鍾四宫而設也無五音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不相凌謂之正迭相凌謂之慢百王之不易也聲重大者為尊輕清者為卑卑者不可加於尊古今之所同也故列聲之尊卑者事與物不與焉何則事為君治物為君用不能尊於君故也惟君臣民三者則自有上下之分不得相越故四清聲之設正謂臣民相避以為尊卑也今若止用十二鍾旋相考擊至夷則以下四管為宫之時臣民相越上下交戾則凌犯之音作矣此甚不可者也其鍾磬十六皆本周漢諸儒之説及唐家典法所載欲損為十二惟照獨見臣以為且如舊制便帝令權用十二枚為一格且照曰俟有知音者能考四鍾協調清濁有司别議以聞
  神宗元豐三年詔劉几范鎮楊傑詳定大樂初傑言大樂七失其二曰八音不諧鍾磬缺四清聲虞樂九成以簫為主商樂和平以磬為依周樂合奏以金為首鍾磬簫者衆樂之所宗則天子之樂用八鍾磬簫衆樂之本乃倍之為十六且十二者律之本聲而四者應聲也本聲重大為君父應聲輕清為臣子故其四聲為清聲或曰子聲也李照議始不用四清聲是有本而無應也八音何従而諧哉今巢笙和笙其管十九以十二管𤼵律吕之本聲以七管為應聲用之已乆而聲至和則編鍾磬簫宜用四子聲以諧八音帝乃下鎮几參定鎮作律尺等欲圖上之而几之議律主於人聲不以尺度求合其樂大抵即李照之舊而加四清聲遂奏成第加恩賚而鎮謝曰此劉几樂也臣何預焉
  哲宗元祐間范鎮為樂論上之其論鍾曰清聲者不見於經惟小胥註云鍾磬者編次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簴謂之堵至唐又有十二清聲其聲愈髙尤為非是國朝舊有四清聲置而弗用至劉几用之與鄭衛無異楊傑著元祐樂議以破鎮説曰按編鍾編磬十六其來逺矣豈獨見於周禮小胥之註哉漢成帝時犍為郡於水濵得古鍾十六枚帝因是陳禮樂雅頌之聲以風化天下其事載於禮樂志不為不詳豈因劉几然後用哉且漢承秦秦未嘗制作禮樂其稱古磬十六者乃二帝三王之遺法也其王朴樂内編鍾編磬以其聲律太髙歌者難逐故四清聲置而不用及神宗朝十二律則四清聲皆用而諧協矣周禮曰鳬氏為鍾薄厚之所震動清濁之所由出則清聲豈不見於經哉今鎮簫笛塤箎巢笙和笙獻於朝廷簫必十六管是四清聲在其間矣自古無十二管之簫豈簫韶九成之樂已有鄭衛之聲乎禮部太常亦言鎮樂法自係一家之學難以參用而樂如舊制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曰先王制十有二律倡和清濁迭相為經而清濁之聲未嘗偏勝也孰謂十二律之外復有四清聲乎為是説者非古也其隋唐諸儒傅㑹之説歟彼其所據者唐之正史通禮㑹要令式通典義纂義羅之類特一人之私説非有本於聖人之經天下之公論也世之廣其説者不過謂臣民相避以為尊卑也鍾磬之簴以無射為宫則黄鍾為商太蔟為角無射君也管長四寸九分黄鍾臣也乃長九寸太蔟民也亦長八寸若用正聲則民與臣聲皆尊而君聲獨卑必須用黄鍾四寸五分太蔟四寸之清以荅無射之律則君尊於上臣卑於下民役其令矣是不知十二律以黄鍾為君非所以為臣也今夫黄鍾之律冠十二律之首正位於北而面南所以寓人君向明而治之意而十有一律莫敢與之抗矣是君聲常尊而臣民之聲常卑天地自然之道也安有君臣與民相避以為尊卑之理乎彼謂黄鍾至夾鍾四清聲以附正聲之次原其四者之意葢為夷則至應鍾四宫而設既謂黄鍾至夾鍾為清又謂為夷則至應鍾而設是兩四清也至於論琴瑟笙竽又益四清而為十二律聲是十六律之説果不足以勝十二月矣又况既有黄鍾矣又有黄鍾清焉豈古人所謂尊無二上之㫖哉臣竊觀聖朝嘗命有司考正鍾律遍問大樂諸工僉言毎朝饗祭祀惟傳舊法用正聲十二其四清聲多不能考擊是太常之樂名用四清實用十二律也李照據周禮典同而論之謂十二鍾之外其餘四鍾皆是清聲非中聲乃鄭衛之樂也若去四清之鍾則哀思邪辟之聲無由而起何知樂之深耶又曰五聲者樂之指拇也二變者五聲之駢枝也駢拇枝指出乎形而侈於形存之無益也去之可也二變出乎五聲存之亦無益也削之可也葢五聲之於樂猶五星之在天五行之在地五常之在人也五聲可益為七音然則五星五行五常亦可益而七之乎其説必不行矣先儒必為是説者葢有原焉左氏傳曰為之七音以奉五聲周語載武王伐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自鶉及駟七列南北之揆七同楚語述先王之祀有七事而以天地民四時之務當之書大𫝊述聖王巡十有二州論十有二俗以定七始而以七統當之漢焦延夀京房鄭康成之徒謂黄鍾之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蕤賔為變徵是謂七始班固又従而𫝊㑹之謂舜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詠以出納五言汝聴是其説始於夏書而蔓衍於左傳國語書傳漢志是不知書之在治忽有五聲而無七始國語之七同有四宫而無徵也左氏為七音之説盖八音耳八音以土為主而七音非土不和故書之益稷禮之樂記其言八音皆虚其土猶大衍之數虚其一也大衍之數虚其一無害為五十七音之數虚其土無害為八音也若以七音為二變在焉是以五聲奉五聲豈其理歟臣嘗讀後周史武帝時有龜兹人白籍入國最善為胡琵琶聽其所奏之調有七音一曰婆陁力二曰雞識三曰沙識四曰沙侯五曰加濫六曰般贍七曰俟利箑以應七律之音合為八十四調又知二變之聲出於蕃音非雅音也蘇夔素號知音嘗援韓詩外傳樂聲所感及月令五音所中並皆有五不聞更加變宫變若虁者可謂知五聲之本矣今夫天無二日土無二君宫既為君而又有變宫是二君也害教莫甚焉豈先王制樂之意哉
  又曰人感物以形聲聲無而為有故五聲之别宫為上平聲商為下平聲角為入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知此可與言聲律矣先儒一宫二商三角四變徵五徵六羽七變宫之説一何妄耶
  臣謹按樂記曰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樂而樂之謂之樂唐楊收謂二變亦曰比葢變與比名義皆出樂記非始於近代也夫樂有所謂聲者有所謂音者何也單出曰聲宫商角徵羽是也雜比曰音變宫變徵是也聲音二義相兼所謂樂也然聲之為義淺而易解音之為義深而難解故曰惟君子為能知樂誠哉言也古者旋宫之法必用二變四清而後成均宋李照之為樂既黜四清而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著書復擠二變此古所謂知聲而不知音者也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著樂書凡若干萬言而無絲毫裨補於樂紛紛饒舌徒欲沮壞旋宫之法而已此所謂不知音而不可與言樂者也先儒惟朱熹最知樂其次則蔡元定所論皆有理今載二家成説以破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謬
  朱熹文集載其與門人論樂律書曰凡十二律各以本律為宫而生四律如黄鍾為宫則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是黄鍾一均之聲也若林鍾為宫則南吕為商應鍾為角太蔟為徵姑洗為羽是林鍾一均之聲也各就其宫以起四聲而後六十律之聲備非以黄鍾定為宫太蔟定為商姑洗定為角林鍾定為徵南吕定為羽也但黄大太夾姑仲蕤林夷南無應為十二律長短之次宫商角徵羽為五聲長短之次黄鍾一均上生下生長短皆順故得各用其全律之正聲其餘十一律則有半聲孔疏葢知此法但言之不詳耳半律杜氏通典謂之子聲者是也此是古法但後人失之而唯存黄鍾大吕太蔟夾鍾四律有四清聲即此半聲是也變宫變徵始見於國語註中及後漢樂志乃十二律之本聲自宫而下六變七變而得之者非清聲也如黄鍾為宫則第六變得應鍾為變宫第七變得蕤賔為變徵如林鍾為宫則第六變得蕤賔為變宫第七變得大吕為變徵是也凡十二律皆有二變一律之内通前五聲合為七聲祖孝孫王朴之樂皆同所以有八十四調者蓋毎律各添此二聲而得之也但畫一圖朝夕看誦仍於指掌間輪之乆乆自熟乃見其妙此又可驗凡事皆然别無竒巧只是乆而習熟便是妙處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四>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四>








  熹文集又曰葢建樂立均之法諸律相距間皆一律而獨宫羽徵角之間各間二律相距既逺則其聲勢隔濶而有不能相通之患然猶幸其隔八之序五聲既備即有二律介於宫羽徵角之間於是作樂者因而取之謂之二變然後彼四聲者乃得連續無間而七均備焉是亦律吕性情自然之變有如此者而非人力所能為也然非古之哲人機神明鑒有以盡其曲折之㣲則亦孰能𤼵其精藴著為明法以幸後世之人哉深究其端殆未易以常理論也熹語錄曰宫商角徵羽與變宫變徵皆是數之相生自然如此非人力所加損此其所以為妙問既有宫商角徵羽又有變宫變徵何也曰二者是樂之和相連接處
  蔡元定律吕新書曰按五聲宫與商商與角徵與羽相去各一律至角與徵羽與宫相去乃二律相去一律則音節和相去二律則音節逺故角徵之間近徵收一聲比徵少下故謂之變徵羽宫之間近宫收一聲少髙於宫故謂之變宫也變宫變徵宫不成宫徵不成徵古人謂之和繆所以濟五聲之不及也變聲非正故不為調也
  又曰宫羽之間有變宫角徵之間有變徵此亦出於自然左氏所謂七音漢前志所謂七始是也然五聲者正聲故以起調畢曲為諸聲之綱至二變聲則宫不成宫徵不成徵不比於正音但可以濟五聲之所不及而已然有五音而無二變亦不可以成樂也
  臣謹按四清二變古今樂家為之説者衆矣然惟馮元楊傑朱熹蔡元定四人之説得之元之議四清曰原其四清之意葢為夷則至應鍾四宫而設也夫五音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不相凌謂之正迭相凌謂之慢百王之不易也聲重大者為尊輕清者為卑卑者不可加於尊古今之所同也故列聲之尊卑者事與物不與焉何則事為君治物為君用不能尊於君故也惟君臣民三者則自有上下之分不得相越故四清聲之設正謂臣民相避以為尊卑也今若止用十二鍾旋相考擊至夷則以下四管為宫之時臣民相越上下交戾則凌犯之音作矣此甚不可者也傑之議二變曰律各有均均有七聲更相為用協本均則樂調非本均則樂悖今黄鍾為宫則太蔟姑洗林鍾南吕應鍾蕤賔七聲相應謂之黄鍾之均餘律為宫同之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君者法度號令之所出故宫生徵法度號令所以授臣而承行之故徵生商君臣一徳以康庶事則萬物得所民遂其生故商生羽羽生角然臣有常職民有常業物有常形而遷則失常故商角羽無變聲君總萬化不可執以一方事通萬務不可滯於一隅故宫徵有變聲熹及元定所議亦然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獨不然謂雅樂只用五聲十二律不用二變及四清譬如天之五星人之五常豈可七哉殊不知五星之與日月為七政與炁孛羅計為九曜五常之名有禮無樂有智無勇有仁無孝有義無忠有信無恕豈可便謂忠恕之類皆如駢拇枝指而非五常之正耶又如青龍白虎朱雀各一而𤣥武龜蛇為二肝心脾肺各一而腎與命門為二龜與腎屬水而蛇與命門屬火皆自然之理而不可去也二變之不可去亦如此然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謬説今人多惑之是所謂不知音不可與言樂者也吁旋宫之説尚矣大司樂及禮運皆有明文大儒若朱熹輩皆不敢非之而近代為律吕之學者乃舎周孔朱蔡之成法而不遵惟妥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腐儒之是信非惑之甚者乎故不可以不辨













  樂律全書卷十四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五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五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錄
  論周樂忌商其譜異常第五
  序曰周樂七音而不用商風雅頌有正變其譜異常故論之
  朱熹曰風雅頌乃是樂章之腔調如言仙吕調大石調越調之類
  問周禮大司樂説宫角徵羽與七聲不合如何曰此是降神之樂如黄鍾為宫大吕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自是四樂各舉其一者而言之以大吕為角則南吕為宫太蔟為徵則林鍾為宫應鍾為羽則太蔟為宫以七聲推之合如此又曰所謂黄鍾宫大吕角這便是調如頭一聲是宫聲尾後一聲亦是宫聲這便是宫調若是其中按拍處那五音依舊都用不只是全用宫
  或問周禮祀天神地⽰人鬼之樂何以無商音曰五音無一則不成樂非是無商音只是無商調先儒謂商調是殺聲鬼神畏商調故不用而只用四聲迭相為宫未知其五聲不備又何以為樂大抵古樂多淡十二律之外又有黄鍾大吕太蔟夾鍾四清聲雜於正聲之間樂都可聴
  問金聲玉振是樂之始終不知只是首尾用之還中間亦用耶曰樂有特鍾特磬有編鍾編磬編鍾編磬是中間奏者特鍾特磬是首尾用者時舉云所謂玉振者只是石耶還真用玉曰只是石耳但大樂亦有玉磬所謂天球者是也已上經世大訓
  又曰鍾磬有特懸者有編懸者其特懸者器大而聲宏雜奏於八音之間則絲竹之聲皆為所掩而不可聴故但於起調畢曲之時擊其本律之懸以為作止之節其編懸者則聲器皆小故可以雜奏於八音之間而不相凌也不知今世所謂大樂者其制如何但以理推之意古者當如此耳晦庵文集荅楊子順
  又曰詩樂起調畢曲之法乃自古所傳如此音調方有歸宿不可紊亂同上荅趙子欽
  江夏劉績撰六樂圖説曰周不用商起調者避殷所尚也猶亡國之社屋之意故殺而祭肺可也以樂克之不可也然凡樂皆文之以五聲缺一不可非去商也但不以起調耳故荀卿以審詩商為大師之職則樂章亦無商音矣先儒不知此言起調故誤釋今皆不取佩玉左徵角右宫羽非徒避商而璜亦止四也
  㑹稽季本著律吕别書曰音有清濁髙下之差遂為君臣民事物之等故義取於君者則以宫起調義取於臣者則以商起調義取於民者則以角起調義取於事者則以徵起調義取於物者則以羽起調孟子有徵韶角韶之説盖謂此也其和聲之際則各隨髙下而諧焉豈有定體哉
  謹按先儒以為大雅皆宫調小雅皆徵調宫與徵協也國風皆角調頌皆羽調角與羽協也韓邦竒曰周樂皆起羽盖指祭祀之樂而言也他樂未必然熊朋來曰予杜門弦瑟以蕤賔之角歌考槃盖不獨此篇凡風皆角調耳劉濓謂古樂惟宫商二調無角徵羽三調國風小雅多商音大雅多宫音三頌盡為宫音則周庭之樂惟宫商二調濓説非也周禮大司樂言祭天地宗廟之樂某律為宫某律為角某律為徵某律為羽獨不言商荀子曰大師審詩商為審察詩中若有商音則避之先儒以為祭尚柔鬼神畏商之剛故不用然則君子佩玉右徵角左宫羽亦忌商而不忌商羽何也或謂周人以木徳王商金克木故不用然則太師掌六律六同而文之以五聲宫商角徵羽是又何也夫商金克木之説其義淺陋有類近世巫瞽之言恐非聖人制作之㫖樂記孔子問於賔牟賈曰武之聲滛及商何也對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對曰有司失其𫝊也若非有司失其𫝊則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聞諸萇𢎞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先儒解此其説未當惟有劉績之説近之臣嘗竊謂宫商之商與夫殷商之商同名或是商人制作之音愛其名與已同凡郊廟朝廷之樂獨用商調耳周人反之者亦猶改統易朔文質相反之意是故大師審而避之然有當避者亦有不當避者若豳詩之屬是也七月楚茨諸篇言辭純正而為變風變雅以其有商音是以為變耳至如封㣲子於宋脩商之禮樂以祀其先王則又全與周制異矣故師乙對子貢曰商者五帝之遺音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此曰商人謂宋人也觀師乙所敢𫝊子貢所敢受則是周人未嘗盡避商音其當避者惟朝廷官樂耳民間私樂則不必避故宋玉曰客有歌於郢中者為陽春白雪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莊子曰曽子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是也詩三百篇者皆周樂所奏其國風凡一百六十篇皆角調小雅凡七十四篇皆徵調大雅凡三十一篇皆宫調周頌凡三十一篇及魯頌四篇皆羽調正風正雅及頌皆無商音變風變雅雖有商音亦無商調惟商頌五篇純用商調耳是故繫於三百篇猶附録焉凡風雅頌為調不同粲然而逈殊有條而不紊使鼓鐘于宫聲聞于外不必辨其文詞字義亦知所奏者為風為雅為頌是以謂之風雅頌也茍無一定之調其音無所分别則又何以謂之風雅頌乎
  宫調韻脚正大雅十八篇起調畢曲用宫韻脚或宫或徵通不用商合一勾合 一合勾合勾合一合尺合一合 工合一合凡合一合合一尺合 一合尺合勾合尺合尺合勾合 工合勾合凡合勾合合一工合 一合工合勾合工合尺合工合 工合尺合凡合尺合合一凡合 一合凡合勾合凡合尺合凡合 工合凡合凡合工合合勾一合 一勾一合勾一勾合尺一勾合 工一勾合凡一勾合合勾尺合 一勾尺合勾一尺合尺一尺合 工一尺合凡一尺合合勾工合 一勾工合勾一工合尺一工合 工一工合凡一工合合勾凡合 一勾凡合勾一凡合尺一凡合 工一凡合凡一凡合合尺一合 一尺一合勾尺一合尺勾一合 工勾一合凡勾一合合尺勾合 一尺勾合勾尺勾合尺勾尺合 工勾尺合凡勾尺合合尺工合 一尺工合勾尺工合尺勾工合 工勾工合凡勾工合合尺凡合 一尺凡合勾尺凡合尺勾凡合 工勾凡合凡勾凡合合工一合 一工一合勾工一合尺工一合 工尺一合凡尺一合合工勾合 一工勾合勾工勾合尺工勾合 工尺勾合凡尺勾合合工尺合 一工尺合勾工尺合尺工尺合 工尺工合凡尺工合合工凡合 一工凡合勾工凡合尺工凡合 工尺凡合凡尺凡合合凡一合 一凡一合勾凡一合尺凡一合 工凡一合凡工一合合凡勾合 一凡勾合勾凡勾合尺凡勾合 工凡勾合凡工勾合合凡尺合 一凡尺合勾凡尺合尺凡尺合 工凡尺合凡工尺合合凡工合 一凡工合勾凡工合尺凡工合 工凡工合凡工凡合徵調韻脚正小雅十六篇起調畢曲用徵韻脚或徵或宫通不用商合一合尺 一合一尺勾合一尺尺合一尺 工合一尺凡合一尺合一勾尺 一合勾尺勾合勾尺尺合勾尺工合勾尺凡合勾尺合一工尺 一合工尺勾合工尺尺合工尺工合工尺凡合工尺合一凡尺 一合凡尺勾合凡尺尺合凡尺工合凡尺凡合凡尺合勾合尺 一勾合尺勾一合尺尺一合尺工一合尺凡一合尺合勾一尺 一勾一尺勾一勾尺尺一勾尺工一勾尺凡一勾尺合勾工尺 一勾工尺勾一工尺尺一工尺工一工尺凡一工尺合勾凡尺 一勾凡尺勾一凡尺尺一凡尺工一凡尺凡一凡尺合尺一尺 一尺合尺勾尺合尺尺勾合尺工勾合尺凡勾合尺合尺勾尺 一尺勾尺勾尺一尺尺勾一尺工勾一尺凡勾一尺合尺工尺 一尺工尺勾尺工尺尺勾工尺工勾工尺凡勾工尺合尺凡尺 一尺凡尺勾尺凡尺尺勾凡尺工勾凡尺凡勾凡尺合工合尺 一工合尺勾工合尺尺工合尺工尺合尺凡尺合尺合工一尺 一工一尺勾工一尺尺工一尺工尺一尺凡尺一尺合工勾尺 一工勾尺勾工勾尺尺工勾尺工尺勾尺凡尺勾尺合工凡尺 一工凡尺勾工凡尺尺工凡尺工尺凡尺凡尺工尺合凡合尺 一凡合尺勾凡合尺尺凡合尺工凡合尺凡工合尺合凡一尺 一凡一尺 勾凡一尺 尺凡一尺 工凡一尺 凡工一尺合凡勾尺 一凡勾尺 勾凡勾尺 尺凡勾尺 工凡勾尺 凡工勾尺合凡工尺 一凡工尺 勾凡工尺 尺凡工尺 工凡工尺 凡工凡尺角調韻脚二南二十五篇起調畢曲用角 韻脚或角或羽通不用商合一勾一 一合勾一 勾合勾一 尺合勾一 工合勾一 凡合勾一合一尺一 一合尺一 勾合尺一 尺合尺一 工合尺一 凡合尺一合一工一 一合工一 勾合工一 尺合工一 工合工一 凡合工一合一凡一 一合凡一 勾合凡一 尺合凡一 工合凡一 凡合凡一合勾合一 一勾合一 勾一合一 尺一合一 工一合一 凡一合一合勾尺一 一勾尺一 勾一尺一 尺一勾一 工一勾一 凡一勾一合勾工一 一勾工一 勾一工一 尺一工一 工一尺一 凡一尺一合勾凡一 一勾凡一 勾一凡一 尺一凡一 工一凡一 凡一工一合尺合一 一尺合一 勾尺合一 尺勾合一 工勾合一 凡勾合一合尺勾一 一尺勾一 勾尺勾一 尺勾尺一 工勾尺一 凡勾尺一合尺工一 一尺工一 勾尺工一 尺勾工一 工勾工一 凡勾工一合尺凡一 一尺凡一 勾尺凡一 尺勾凡一 工勾凡一 凡勾凡一合工合一 一工合一 勾工合一 尺工合一 工尺合一 凡尺合一合工勾一 一工勾一 勾工勾一 尺工勾一 工尺勾一 凡尺勾一合工尺一 一工尺一 勾工尺一 尺工尺一 工尺工一 凡尺工一合工凡一 一工凡一 勾工凡一 尺工凡一 工尺凡一 凡尺凡一合凡合一 一凡合一 勾凡合一 尺凡合一 工凡合一 凡工合一合凡勾一 一凡勾一 勾凡勾一 尺凡勾一 工凡勾一 凡工勾一合凡尺一 一凡尺一 勾凡尺一 尺凡尺一 工凡尺一 凡工尺一合凡工一 一凡工一 勾凡工一 尺凡工一 工凡工一 凡工凡一羽調韻脚周頌三十一篇起調畢曲用羽 韻脚或羽或角通不用商合一合工 一合一工 勾合一工 尺合一工 工合一工 凡合一工合一勾工 一合勾工 勾合勾工 尺合勾工 工勾勾工 凡合勾工合一尺工 一合尺工 勾合尺工 尺合尺工 工合尺工 凡合尺工合一凡工 一合凡工 勾合凡工 尺合凡工 工合凡工 凡合凡工合勾合工 一勾合工 勾一合工 尺一合工 工一合工 凡一合工合勾一工 一勾一工 勾一勾工 尺一勾工 工一勾工 凡一勾工合勾尺工 一勾尺工 勾一尺工 尺一尺工 工一尺工 凡一尺工合勾凡工 一勾凡工 勾一凡工尺一凡工工一凡工 凡一凡工合尺合工 一尺合工 勾尺合工尺勾合工工勾合工 凡勾合工合尺一工 一尺一工 勾尺一工尺勾一工工勾一工 凡勾一工合尺勾工 一尺勾工 勾尺勾工尺勾尺工工勾尺工 凡勾尺工合尺凡工 一尺凡工 勾尺凡工尺勾凡工工勾凡工 凡勾凡工合工一工 一工合工 勾工合工尺工合工工尺合工 凡尺合工合工勾工 一工勾工 勾工一工尺工一工工尺一工 凡尺一工合工尺工 一工尺工 勾工尺工尺工勾工工尺勾工 凡尺勾工合工凡工 一工凡工 勾工凡工尺工凡工 工尺凡工凡尺凡工合凡合工 一凡合工 勾凡合工尺凡合工 工凡合工凡工合工合凡一工 一凡一工 勾凡一工尺凡一工 工凡一工凡工一工合凡勾工 一凡勾工 勾凡勾工尺凡勾工 工凡勾工凡工勾工合凡尺工 一凡尺工 勾凡尺工尺凡尺工 工凡尺工凡工尺工
  起調畢曲新説
  大雅者宫調曲也宫為君大雅朝廷之樂樂中至貴至尊者也故用宫音起調畢曲小雅者徵調曲也徵為事小雅周爰咨諏咨詢謀度者皆事也故用徵音起調畢曲國風者角調曲也角為民民俗歌謡風行草偃屬角木也故用角音起調畢曲周頌者羽調曲也羽為物周樂一變致羽物及地祗六變致象物及天神神祗不可見可見者物耳故用羽音起調畢曲人皆知風雅有正變殊不知頌亦有正變魯頌者頌之變者也諸侯之樂曰風天子之樂曰雅曰頌魯於僖公廟中賛其先君功徳是亦變風之美者也不曰風而曰頌僣天子之樂非禮也仲尼刪詩不没其實所以著文公君臣之罪故魯頌亦用羽起調畢曲也商頌者商調曲也蓋商與商同名商人或嘗貴之是故周人黜而不用以新民聴云耳亦猶改統易朔屋社之意無别意也或謂周木徳畏金克是乃巫瞽之言非君子所取也故周一代之樂通不用商音不止不用音調而已今若擬其譜亦不宜用商從周之制也唐虞夏商之樂未嘗忌啇今若擬之則亦不必忌故商頌獨用商音起調畢曲也此則國風雅頌四詩起調畢曲之正理也然嘗見好事者擬古樂譜有謂風雅頌皆只用宫商而不用角徵羽若劉濓之説是也有謂不拘何詩只次第用相生之音為譜若李文察之説是也或以牙齒舌喉唇五音為宫商之清濁或以平上去入四聲為律吕之髙下殊不思切韻之法别是一家而與腔譜之理不相闗也且如亹亹文王四字若據腔譜家之説大雅宫音起調則第一亹字當用宫其第二亹字當用角文字當用羽王字當用徵方與音調相合獨不用商者從周之制也若據切韻家之説則亹亹文一連三字皆在微母下為輕唇音屬羽若一連用三箇羽音如何可歌如何吹彈又如厥猷翼翼四字而三字皆在喻母下為深喉音屬宫一連三字皆宫如何可歌如何吹彈其以平上去入為譜者亦欠通且如闗闗雎鳩四字皆平聲如何歌如何彈又如采采卷耳四字皆上聲如何歌如何彈顒顒卬卬四字皆平聲皆在疑母下又是雙聲又是疊字如何歌如何彈矜矜兢兢四字一音如何歌如何彈明理之士自曉今不必細辨也臣伏覩太廟樂章深嘆造譜者不泥於世儒之陋説也盖自追逺其先至於其主在室共計九箇其字有協南吕者有協姑洗者有協太蔟者有協黄鍾者文字同而音律不同又如顯兮幽兮一句内兩箇兮字一箇是南吕一箇是黄鍾子子孫孫一句内重疊兩字而用律皆不同嗚呼若此人者真乃樂記所謂唯君子為能知樂也凡係黄鍾起調畢曲者中間句句落脚之處只可用黄用林凡係林鍾起調畢曲者中間句句落角之處只可用林用黄用太葢黄生林而林生太上下相生脉絡貫通故也若用他律則轉調矣太廟樂章落句之處非黄即林非林即黄餘律間或用之而惟黄林最多葢亦達夫此理者也是故臣愚以為如欲擬造三百篇詩之譜當取法於太廟樂譜可也古云堯作大章一夔足矣皇上欲興雅樂其腔譜只委任太常知音道士為之則何難之有或議以為訪求天下知音儒者若劉濓李文察之流臣愚以為議者誤矣臣嘗擬撰四始詩旋宫譜謹錄如左
  文王為大雅始宫調曲也各以其均宫音起調畢曲一章子 丑寅 夘辰 巳 午未 申酉 戌 亥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五>





  右四始詩四十八曲八十四聲在其中矣付之八音而節奏自諧矣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徒疑六十調八十四聲而深詆之不亦妄乎








  樂律全書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六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六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録
  論禮樂二者不可偏廢第六之上
  序曰禮以序尊卑樂以和上下禮樂二者不可偏廢故論之
  漢成帝時犍為郡於水濵得古磬十六枚議者以為善祥劉向因是説上宜興辟雍設庠序陳禮樂隆雅頌之聲盛揖讓之容以風化天下如此而不治者未之有也或曰不能具禮禮以養人為本如有過差是過而養人也刑罰之過或至死傷今之刑非臯陶之法也而有司請定法削則削筆則筆救時務也至於禮樂則曰不敢是敢於殺人不敢於養人也為其爼豆筦弦之間小不備因是絶而不為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大不備或莫甚焉夫教化之比於刑法刑法輕是舍所重而急所輕也且教化所恃以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今廢所恃而獨立其所助非所以致太平也
  唐𤣥宗開元中裴耀卿請行禮樂化導三事表曰三者禮樂化導也州牧縣宰所守者宜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禮樂典書經籍所教者返古還朴上奉君親下安鄉族若皆和氣浹洽自然化理清平由此言之不在刑法聖朝制禮作樂雖行之自乆而外州逺郡俗習未知徒聞禮樂之名不知禮樂之實竊見鄉飲酒禮頒於天下比來唯有貢舉之日略用其儀閭里之間未通其事臣在州日率當州所管縣二與百姓勸導行禮奏樂歌至白華華黍由庚等章言孝子養親及羣物遂性之養或有泣者則知人心有感不可盡誣但臣州乆絶雅聲不識古樂伏計太常具有樂器大樂乆備和聲伏望令天下三五十大州簡有性識於太常調習雅聲仍請笙竽琴瑟之類各三兩事令比州轉次造習每年各備禮儀准令式行禮稍加勸奬以示風俗又以州縣之學本以勸人禄在其中聞於學也今計天下州縣所置學生不減五六萬人及諸色并國子每年薦舉擢第過百人已上雖有司明試務在擇才而學校衰微居然可騐州縣補學生之日皆不願為逺郡送鄉貢之時多有不願來集恐成頽弊不可因循伏望詳擇其宜微加勸革
  宋太宗時鄉貢進士田錫請復鄉飲上書曰臣聞聖人建大業得大位制禮以經邦國作樂以和神人五禮行於朝廷逺方之民有終身不得觀之者六樂奏於宗廟逺方之俗有終身不得聞之者於是制鄉飲之禮行學校之間俾人徧知冀人易識葢其禮甚辨其儀甚詳有獻祭之儀有爼豆之數命鄉人之賢者為主延鄉人之老者為賔揖譲拜起皆有儀升降進退必有位以金石之樂和其節以雅頌之詩導其情自秦承周衰漢邇秦亂不能行之至後漢世祖行之世祖之後復廢至西晉復之西晉之後又廢至皇唐用之明著禮文散頒郡國咸俾長吏以化黎元至開元中宣州刺史裴耀卿以為鄉飲之儀惟於貢士之日略得舉用其餘寢停豈聖王化俗之心豈良吏知禮之大於是拜章奏以上言自恭儉而行禮月而習之嵗而行之于是宣州耆老宣庭僚吏每聞歌白華之什華黍之詩南陔之篇由庚之頌言孝子養親之道述萬物遂性之㫖觀者皆踴躍聽者有感泣葢禮樂之感於外而精神之𤼵於中也在唐之世為唐之牧守唐之世祚垂三百載唐之牧守凡幾千人唯耀卿能於一郡之間獨奉先王之禮樂猶化其俗尚移其風以是知先王之禮不徒行先王之樂不徒用但後人行之不得其道用之不知其微國家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禋天地祭宗廟祠山川正齒胄迨封策冠昏之禮軍旅賔客之容陛下皆舉百王之禮而行之以六代之樂而明之所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矧國家括地三百州拓土一萬里年穀屢豐民風太和朝廷之禮既崇而逺方之民有未親見之者朝廷之樂既備而逺方之俗有未親聞之者願陛下申明舊典舉行新政頒鄉飲之禮修鄉飲之儀使其觀祭獻之嚴則知不忘報本矣覩蘋藻之祀則知所貴者誠矣見賢者為主則知懋徳者可尊矣視老者為賔則知高年者可㳟矣閲揖讓拜起之式則知謙恭撙節之可學矣見升降進退之容則知折旋俯仰之可習矣聞白華南陔之詩則知孝於父母矣聽雅音正聲之奏則悦而和樂矣月而習之嵗而行之稔於禮而自熟漬於道而彌深訐愎化為柔和很戾遷為貞順革惡歸善流邪復正其何然哉葢性相近也習相逺也不覺自生於知恥之性既無過又知恥國家雖設刑而無淫慝可刑矣朝廷雖設禁而無過差可禁矣若是則為父者以慈而為教也為子者以孝而自守也為兄者以友愛而自得也為弟者以恭謹而自悦也為夫者以和而有其室家也為婦者以柔而事於舅姑也一家率之一鄉慕之一邑化之一郡榮之一國興之天下同之得非王者勵精於禮樂而致之諸侯折節於禮樂而奉之若以為古之禮也不可復行則世祖承盜莽之後而能行之晉氏承元魏之亂而能復之太宗革隋季之淫而能用之若以為俗之薄也難驟化之則裴耀卿何以化之宣州之民何以順之是知三代絶迹千古曠禮猶可繕完補葺損益裁酌沿其俗適其時而明之况貞觀之風開元之化左顧不逺右盼可及彝章不冺令式斯在昔舜庭奏樂而鳥獸率舞燕谷吹律而草木遂萌文王行禮而虞芮懐慙范宣讓功而欒黶知變夫金石至和非有樂於鳥獸而鳥獸自舞草木無情非必應於律吕而律吕能通西伯之仁不以化虞芮而争訟自息晉卿之讓不以矯欒黶而汰虐自亡葢禮樂之進物也速而謙讓之服人也深况欲以賔主之禮以明之以獻祭之儀而示之以金石之樂以和之以升降之度而化之以揖讓之容以導之以尊賢之序以命之以養老之道以喻之人之心物之性得不優而柔之而自趨之感而慕之而自化之鄉飲之禮化民導俗夫如是之速也願陛下詢公卿而復之望陛下勑牧守而行之行之朞年則民知恥行之再嵗則民知教行之三載則民知禮行之而不輟用之而能乆則比屋可封之俗不獨堯帝之時也聖代當復見矣聞樂而感之者不獨宣州有之也天下皆盡然也
  右見歴代名臣奏議三疏詳略雖異而互相𤼵明故並載之
  鄭樵通志鄉飲酒説其略曰鄉飲酒者王道之始也尚齒尊賢莫先乎此自漢歴唐未嘗廢也唐貞觀六年詔曰比年豐稔閭里無事乃有墮業之人不顧家産朋遊無度酣宴是躭危身敗徳咸由於此自非澄源正本何以革茲弊俗可先録鄉飲酒禮一卷頒於天下每年令州縣長官親率長幼依禮行之庶乎時識亷恥人知禮節其儀具開元禮惟宋家以淳化中講究未備遂爾因循近日縁明州舉行其事朝廷遂下明州㑹例而頒之天下然未幾而廢以明州之士不識禮意不可以行也何哉葢鄉飲酒禮者惟儀禮詳明所以唐太宗但録其一卷而頒之明州之行不知本儀禮但取禮記鄉飲義不本全經何以行事臣為是作鄉飲禮三種書葢本儀禮於古而參開元禮於今復取於歴代而損益之今此篇但記前代所行云
  臣謹按鄉飲酒之禮夏殷之世無所考周制五禮之目是為嘉禮之一凡禮之所紀冠婚喪祭皆自士以上乃得行之而鄉飲酒之禮達于庶民因其聚㑹之際與之揖讓升降使知尚齒尊賢而興敬讓之道焉考之經傳其説有四一曰鄉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者於其君以禮賔之與之飲酒其禮三年一行即鄉飲酒篇全文是也二曰州長春秋習射於序先行鄉飲其禮一年再行即鄉射篇内載飲酒一段是也已上二者雖經文具存而大同小異三曰黨正以禮屬民飲酒而正齒位其禮每年蜡祭一行惟略見於周禮及禮記鄉飲義而儀禮無此説四曰鄉人飲酒略見於鄉黨篇葢用鄉飲酒禮此則不拘何時亦不拘幾次也已上二者經文亡逸而歴代所用者猶有遺意存焉漢制郡國十月行鄉飲酒禮葢用正齒位之説魏晉以下間或行之其詳不可得而聞李唐兼采二説賔興賢能則以刺史或上佐為主其制皆倣於古而小損之有主賔介而無僎其樂則歌笙間合各一作而不備正齒位則行於冬季主用縣令復降殺其禮無謀賔戒賔不設折俎易脯醢為菹醢其作樂如上趙宋淳化三年詔有司講其禮命學士蘇易簡倣古樂章作鹿鳴南陔嘉魚崇丘闗雎鵲巢之詩凡三十四章後不果行政和中有司奏參酌古制於州軍貢士之月以禮飲酒用知州軍事或本州佐官為主提舉學事司所在則提學為主上舍生當貢者與州之羣老為衆賔其登降之節與舉酒作樂器用之類並參照辟雍宴貢士之儀紹興十三年禮部奏脩定儀制頒下郡國於科舉之嵗行於學校是日賔主先舍菜于先聖先師然後行禮並不作樂葢本用賔賢之説而已仕未仕者以齒序位于兩廡則亦兼取黨正之文至其登降之容獻酬之節較之於唐尤簡略焉十七年左迪功郎陳介言乞定郡國所行鄉飲歲數乃命諸州三歲科舉之年行之其願每歲一行者亦從其便二十六年又命願行於里社者聽官不得預其可考者如此唐制鄉飲所謂開元禮者杜氏通典備載之矣惟宋制無全文葢在當時原未定也我朝自有成規在有司於泮學行此禮者儀式已定無容别議其在鄉村父老中或有好行古禮者行此禮於家塾只依儀禮原文行之亦無不可葢公私既異雖今古並行而不相悖也但儀禮鄉射篇内載飲酒一節與鄉飲篇大同小異其文互有詳略其理互有𤼵明今附於本條下以便參考云耳
  上層鄉飲篇下層鄉射篇
  鄉飲酒之禮      鄉射之禮
  主人就先生而謀賔介
  主人戒賔賔拜辱主人答拜乃 主人戒賔賔出迎再拜主人答請賔賔禮辭許主人再拜賔答 再拜乃請賔禮辭許主人再拜
  拜主人退賔拜辱      賔答再拜主人退賔送再拜
  介亦如之         無介
  乃席賔主人介衆賔之席皆不 乃席賔南靣東上衆賔之席繼屬焉尊兩壺于房戸間斯禁有 而西席主人於阼階上西靣尊𤣥酒在西設篚于禁南東肆加 於賔席之東兩壺斯禁左𤣥酒二勻于兩壺設洗于阼階東南 皆加勺篚在其南東肆設洗於南北以堂深東西當東榮水在 阼階東南南北以堂深東西當
  洗東篚在洗西南肆    東榮水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
  縣于洗東北西靣
  羮定主人速賔賔拜辱主人答 羹定主人朝服乃速賔賔朝服
  拜還賔拜辱       出迎再拜主人答再拜退賔送
  再拜
  介亦如之
  賔及衆賔皆從之主人一相迎 賔及衆賔遂從之及門主人一于門外再拜賔賔答拜   相出迎于門外再拜賔答再拜拜介介答拜
  揖衆賔主人揖先入賔厭介入 揖衆賔主人以賔揖先入賔厭門左介厭衆賔入衆賔皆入門 衆賔衆賔皆入門左東靣北上
  左北上          賔少進
  主人與賔三揖至于階三讓主 主人以賔三揖皆行及階三讓
  人升賔升         主人升一等賔升主人阼階上當楣北靣再拜賔 主人阼階上當楣北靣再拜賔
  西階上當楣北靣答拜    西階上當楣北靣答再拜主人坐取爵于篚降洗賔降主 主人坐取爵于上篚以降賔降人坐奠爵于階前辭賔對主人 主人阼階前西靣坐奠爵興辭坐取爵興適洗南靣坐奠爵于 降賔對主人坐取爵興適洗南篚下盥洗賔進東北靣辭洗主 靣坐奠爵于篚下盥洗賔進東人坐奠爵于篚興對賔復位當 北靣辭洗主人坐奠爵于篚興
  西序東靣         對賔反位
  主人坐取爵沃洗者西北靣卒 主人卒洗壹揖壹讓以賔升賔洗主人壹揖壹讓升賔拜洗主 西階上北靣拜洗主人阼階上人坐奠爵遂拜降盥賔降主人 北靣奠爵遂答拜乃降賔降主辭賔對復位當西序卒盥揖讓 人辭降賔對主人卒盥壹揖壹
  升賔西階上疑立      讓升賔升西階上疑立主人坐取爵實之賔之席前西 主人坐取爵實之賔席之前西北靣獻賔賔西階上拜主人少 北靣獻賔賔西階上北靣拜主退賔進受爵以復位主人阼階 人少退賔進受爵于席前復位上拜送爵賔少退薦脯醢賔升 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賔少退薦席自西方乃設折俎主人阼階 脯醢賔升席自西方乃設折俎
  東疑立          主人阼階東疑立賔坐左執爵祭脯醢奠爵于薦 賔坐左執爵右祭脯醢奠爵于西興右手取肺郤左手執本坐 薦西興取肺坐絶祭尚左手嚌弗繚右絶末以祭尚左手嚌之 之興加于俎坐捝手執爵遂祭興加于俎坐捝手遂祭酒興席 酒興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 拜告旨執爵興主人阼階上答執爵興主人阼階上答拜賔西 拜賔西階上北面坐卒爵興坐階上北靣坐卒爵興坐奠爵遂 奠爵遂拜執爵興主人阼階上拜執爵興主人阼階上答拜  答拜
  賔降洗主人降賔坐奠爵興辭 賔以虚爵降主人降賔西階前主人對賔坐取爵適洗南北面 東靣坐奠爵興辭降主人對賔主人阼階東南面辭洗賔坐奠 坐取爵適洗北靣坐奠爵于篚爵于篚興對主人復阼階東西 下興盥洗主人阼階之東南靣面賔東北面盥坐取爵卒洗揖 辭洗賔坐奠爵于篚興對主人讓如初升主人拜洗賔答拜興 反位賔卒洗揖讓如初升主人
  降盥如主人禮       拜洗賔答拜興降盥如主人之禮賔實爵主人之席前東南靣酢 賔升實爵主人之席前東南主人主人阼階上拜賔少退主 靣酢主人主人阼階上拜賔少退人進受爵復位賔西階上拜送 主人進受爵復位賔西階上拜爵薦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設 送爵薦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
  折俎祭如賔禮不告旨    乃設折俎祭如賔禮不告旨自席前適阼階上北靣坐卒爵 自席前適阼階上北靣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賔西階 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賔西階
  上答拜          上北面答拜
  主人坐奠爵于序端阼階上北 主人坐奠爵于序端阼階上再靣再拜崇酒賔西階上答拜  拜崇酒賔西階上答再拜主人坐取觶于篚降洗賔降主 主人坐取觶于篚以降賔降主人辭降賔不辭洗立當西序東 人奠觶辭降賔對東面立主人面卒洗揖讓升賔西階上疑立 坐取觶洗賔不辭洗卒洗揖讓
  升賔西階上疑立
  主人實觶酬賔阼階上北靣坐 主人實觶酬之阼階上北面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賔西階上答 奠觶遂拜執觶興賔西階上北拜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 面答拜主人坐祭遂飲卒觶興拜執觶興賔西階上答拜   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賔西階上
  北面答拜
  主人降洗賔降辭如獻禮升不 主人降洗賔降辭如獻禮升不
  拜洗賔西階上立      拜洗賔西階上立主人實觶賔之席前北面賔西 主人實觶賔之席前北面賔西階上拜主人少退卒拜進坐奠 階上拜主人坐奠觶于薦西賔觶于薦西賔辭坐取觶復位主 辭坐取觶以興反位主人阼階人阼階上拜送賔北面坐奠觶 上拜送賔北面坐奠觶于薦東
  于薦東復位        反位
  主人揖降賔降立于階西當序 主人揖降賔降東面立于西階
  東面           西當西序
  主人以介揖讓升拜如賔禮
  主人坐取爵于東序端降洗介
  降主人辭降介辭洗如賔禮升
  不拜洗介西階上立
  主人實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獻
  介介西階上北面拜主人少退
  介進北面受爵復位主人介右
  北面拜送爵介少退主人立于
  西階東薦脯醢介升席自北方
  設折俎祭如賔禮不嚌肺不啐
  酒不告旨
  自南方降席北面坐卒爵興坐
  奠爵遂拜執爵興主人介右答
  拜
  介降洗主人復阼階降辭如初
  卒洗主人盥
  介揖讓升授主人爵于兩楹之
  間介西階上立
  主人實爵酢于西階上介右坐
  奠爵遂拜執爵興介答拜主人
  坐祭遂飲卒爵興坐奠爵遂拜
  執爵興介答拜
  主人坐奠爵于西楹南介右再
  拜崇酒介答拜
  主人復阼階揖降介降立于賔
  南
  主人西南靣三拜衆賔衆賔皆 主人西南面三拜衆賔衆賔皆答壹拜主人揖升坐取爵于西 答壹拜主人揖升坐取爵于序楹下降洗升實爵于西階上獻 端降洗升實爵西階上獻衆賔衆賔衆賔之長升拜受者三人 衆賔之長升拜受者三人主人主人拜送坐祭立飲不拜既爵 拜送坐祭立飲不拜既爵授主授主人爵降復位衆賔獻則不 人爵降復位衆賔皆不拜受爵拜受爵坐祭立飲每一人獻則 坐祭立飲每一人獻則薦諸其薦諸其席衆賔辯有脯醢   席衆賔辯有脯醢主人以爵降奠于篚揖讓升賔 主人以虛爵降奠于篚揖讓升厭介升介厭衆賔升衆賔序升 賔厭衆賔升衆賔皆升就席即席
  一人洗升舉觶于賔實觶西階 一人洗舉觶於賔升實觶西階上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賔席末 上坐奠觶拜執觶興賔席末答答拜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 拜舉觶者坐祭遂飲卒觶興坐
  遂拜執觶興賔答拜     奠觶拜執觶興賔答拜降洗升實觶立于西階上賔拜 降洗升實之西階上北面賔拜進坐奠觶于薦西賔辭坐受以 舉觶者進坐奠觶于薦西賔辭興舉觶者西階上拜送賔坐奠 坐取以興舉觶者西階上拜送
  觶于其所舉觶者降     賔反奠于其所舉觶者降賔若有遵者諸公大夫則既 大夫若有遵者則入門左主人一人舉觶乃入席于賔東公 降賔及衆賔皆降復初位主人
  三重大夫再重      揖讓以大夫升拜至大夫答拜公如大夫入主人降賔介降 主人以爵降大夫降主人辭降衆賔皆降復初位主人迎揖 大夫辭洗如賔禮席于尊東升
  讓升          不拜洗
  公升如賔禮辭一席使一人 主人實爵席前獻于大夫大夫
  去之          西階上拜進受爵反位主人大大夫則如介禮有諸公則辭 夫之右拜送
  加席委于席端主人不徹無 大夫辭加席主人對不去加席諸公則大夫辭加席主人對 乃薦脯醢大夫升席設折爼祭
  不去加席        如賔禮不嚌肺不啐酒不告㫖
  西階上卒爵拜主人答拜
  大夫降洗主人復阼階降辭如
  初卒洗主人盥揖讓升
  大夫授主人爵于兩楹間復位
  主人實爵以酢于西階上坐奠
  爵拜大夫答拜坐祭卒爵拜大
  夫答拜
  主人坐奠爵于西楹南再拜崇
  酒大夫答拜
  主人復阼階揖降大夫降立于
  賔南
  主人揖讓以賔升大夫及衆賔
  皆升就席
  設席于堂㢘東上工四人二瑟 席工于西階上少東樂正先升瑟先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後首 北面立于其西工四人二瑟瑟挎越内弦右手相樂正先升立 先相者皆左何瑟面鼓執越内于西階東工入升自西階北面 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階北面東坐相者東面坐遂授瑟乃降  上工坐相者坐授瑟乃降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卒歌
  主人獻工工左瑟一人拜不興
  受爵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薦脯
  醢使人相祭工飲不拜既爵授
  主人爵衆工則不拜受爵祭飲
  辯有脯醢不祭
  大師則為之洗賔介降主人辭
  降工不辭洗
  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    笙入立于縣中西面樂南陔白華華黍主人獻之于
  西階上一人拜盡階不升堂受
  爵主人拜送爵階前坐祭立飲
  不拜既爵升受主人爵衆笙則
  不拜受爵坐祭立飲辯有脯醢
  不祭
  乃間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
  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儀
  乃合樂周南闗雎葛覃卷耳召 乃合樂周南闗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工告于樂正 南鵲巢采蘩采蘋工不興告于曰正歌備樂正告于賔乃降  樂正曰正歌備樂正告于賔乃
  降主人取爵于上篚獻工大師
  則為之洗賔降主人辭降工不
  辭洗卒洗升實爵工不興左瑟
  一人拜受爵主人阼階工拜送
  爵薦脯醢使人相祭工飲不拜
  既爵授主人爵衆工不拜受爵
  祭飲辯有脯醢不祭
  不洗遂獻笙于西階上笙一人
  拜于下盡階不升堂受爵主人
  拜送爵階前坐祭立飲不拜既
  爵升授主人爵衆笙不拜受爵
  坐祭立飲辯有脯醢不祭主人
  以爵降奠于篚反升就席
  主人降席自南方側降作相為 主人降席自南方側降作相為司正司正禮辭許諾主人拜司 司正司正禮辭許諾主人再拜
  正答拜主人升復席     司正答拜主人升就席司正洗觶升自西階阼階上北 司正洗觶升自西階由楹内適面受命于主人主人曰請安于 阼階上北面受命于主人西階賔司正告于賔賔禮辭許司正 上北面請安于賔賔禮辭許司告于主人主人阼階上再拜賔 正告于主人遂立于楹間以相西階上答拜司正立于楹間以 拜主人阼階上再拜賔西階上
  相拜皆揖復席       答再拜皆揖就席司正實觶降自西階階間北面 司正實觶降自西階中庭北面坐奠觶退共少立坐取觶不祭 坐奠觶興退少立進坐取觶興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觶 反坐不祭遂卒觶興坐奠觶拜興洗北面坐奠觶于其所退立 執觶興洗北面坐奠于其所興
  于觶南          少退北面立于觶南賔北面坐取爼西之觶阼階上 賔北面坐取爼西之觶興阼階北面酬主人主人降席立于賔 上北面酬主人主人降席立于東賔坐奠觶遂拜執觶興主人 賔東賔坐奠觶拜執觶興主人答拜不祭立飲不拜卒觶不洗 答拜賔不祭卒觶不拜不洗實實觶東南面授主人主人阼階 之進東南面主人阼階上北面上拜賔少退主人受觶賔拜送 拜賔少退主人進受觶賔主人
  于主人之西賔揖復席    之西北面拜送賔揖就席主人西階上酬介介降席自南 主人以觶適西階上酬大夫大方立于主人之西如賔酬主人 夫降席立于主人之西如賔酬
  之禮主人揖復席      主人之禮主人揖就席若無大
  夫則長受酬亦如之
  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受酬 司正升自西階相旅作受酬者者降席司正退立于序端東面 曰某酬某子受酬者降席司正受酬者自介右衆受酬者受自 退立于西序端東面衆受酬者左拜興飲皆如賔酬主人之禮 拜興飲皆如賔酬主人之禮
  辯            辯遂酬在下者皆升受酬于西卒受者以觶降坐奠于篚   階上卒受者以觶降奠于篚司正降復位使二人舉觶于賔 司正降復位使二人舉觶于賔介洗升實觶于西階上皆坐奠 與大夫舉觶者皆洗觶升實之觶遂拜執觶興賔介席末答拜 西階上北面皆坐奠觶拜執觶皆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 興賔與大夫皆席末答拜舉觶拜執觶興賔介席末答拜逆降 者皆坐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洗升實觶皆立于西階上賔介 拜執觶興賔與大夫皆答拜舉皆拜皆進薦西奠之賔辭坐取 觶者逆降洗升實觶皆立于西觶以興介則薦南奠之介坐受 階上北面東上賔與大夫拜舉以興退皆拜送降賔介奠于其 觶者皆進坐奠于薦右賔與大
  所            夫辭坐受觶以興舉觶者退反
  位皆拜送乃降賔與大夫坐反
  奠于其所興若無大夫則唯賔
  司正升自西階受命于主人主 司正升自西階阼階上受命于人曰請坐于賔賔辭以爼主人 主人適西階上北面請坐于賔請徹爼賔許司正降階前命弟 賔辭以爼反命于主人主人曰子俟徹爼司正升立于序端賔 請徹爼賔許司正降自西階階降席北面主人降席阼階上北 前命弟子俟徹爼司正升立于面介降席西階上北面遵者降 序端賔降席北面主人降席自席席東南面賔取爼還授司正 南方阼階上北面大夫降席席司正以降賔從之主人取爼還 東南面賔取爼還授司正司正授弟子弟子以降自西階主人 以降自西階賔從之降遂立于降自阼階介取爼還授弟子弟 階西東面司正以爼出授從者子以降介從之若有諸公大夫 主人取爼還授弟子弟子受爼
  則使人授爼如賔禮     降自西階以東主人降自阼階
  西面立大夫取爼還授弟子弟
  子以降自西階遂出授從者大
  夫從之降立于賔南
  衆賔皆降説屨       衆賔皆降立于大夫之南少退
  揖讓如初         北上主人以賔揖讓說屨乃升
  升坐           大夫及衆賔皆說屨升坐
  乃羞無筭爵        乃羞無筭爵使二人舉觶賔與
  大夫不興取奠觶飲卒觶不拜
  執觶者受觶遂實之賔觶以之
  主人大夫之觶長受而錯皆不
  拜辯卒受者興以旅在下者于
  西階上長受酬酬者不拜乃飲
  卒觶以實之受酬者不拜受辯
  旅皆不拜執觶者皆與旅卒受
  者以虚爵降奠于篚執觶者洗
  升實觶反奠于賔與大夫
  無筭樂           無筭樂
  賔出奏陔          賔興樂正命奏陔賔降及階陔
  作賔出衆賔皆出
  主人送于門外再拜      主人送于門外再拜明日賔服鄉服以拜賜主人如  明日賔朝服以拜賜于門外主
  賔服以拜辱         人不見如賔服遂從之拜辱于
  門外乃退
  主人釋服乃息司正無介不殺 主人釋服乃息司正無介不殺薦脯醢羞唯所有徴唯所欲以 使人𨒪迎于門外不拜入升不告于先生君子可也賔介不興 拜至不拜洗薦脯醢無爼賔酢
  鄉樂唯欲         主人主人不崇酒不拜衆賔既鄉飲酒禮經文共計二千三 獻衆賔一人舉觶遂無筭爵無
  百五十字        司正賔不與徴唯所欲以告於石經二千三百五十一字  鄉先生君子可也羞唯所有鄉註疏二千三百四十九字  樂唯欲
  石經衍一盥字       鄉射禮篇内獻酬禮除射事
  註疏脱一席字       不載外經文共計二千五百低一字書賔若有遵者經文  五十八字
  原在後今移於前也     石刻與註疏校對同
  擬鄉約㑹推舉賔僎介等常例
  主人一人尚賢
  設席置酒之主即是主人不論有無爵齒徳也
  正賔一人尚齒 衆賔三人如有則不拘幾人
  推舉夲鄉年最長者為正賔其次為衆賔不滿六旬不得即席
  僎一人尚爵 或二三人有則不拘無則缺之
  推舉本鄉五品已上職官年五旬已上者為僎古所謂大夫也
  介一人尚徳
  推舉本鄉有學行者為介雖在五旬已下但有學行亦得為介
  司正一人 樂正一人 舉觶二人及餘執事者
  假如約正為主人則以約副為司正其餘皆於諸生内推舉之
  工四人 笙四人鐘磬鼓拊等器不拘幾人
  古制葢以瞽者為工夲鄉如有則宜倣古無則於諸生内擇年少者預教習之如無瞽者則不湏相但令執瑟者前行彈瑟者後隨

  樂律全書卷十六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七
  明 朱載堉 撰
  律呂精義外篇七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録
  論禮樂二者不可偏廢第六之下
  臣甞聞臣父曰樂經者何詩經是也書不云乎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直而温寛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此之謂也迄於衰周詩樂互稱尚未歧而為二故孔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又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此稱詩為樂也孟子曰齊景公召大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説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此稱樂為詩也秦政坑儒滅學之後禮樂崩壊漢初制氏世在樂官但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齊魯韓毛但能言其義而不知其音於是詩與樂始判而為二魏晋已降去古彌遠遂謂樂經亡殊不知詩存則樂未甞亡也惟笙詩六篇者不可得而見矣先儒或謂笙詩元起有聲無辭愚見論之殆不然也今夫畫角之類其為器也五音六律未能備具也而其三弄之曲尚且有辭焉何況笙乃五音六律備具之器而六詩既有聲矣安得無辭乎既無辭矣安得謂之詩乎又安得復有南陔等名與夫孝子相戒以養等義乎以此觀之則彼有聲無辭之説滯閡不通矣小序以為其辭亡者是也先儒以為元起無辭非也雖然其辭亡矣推之於理亦可補焉譬如冬官之篇亡而以考工記補之格致之傳亡而以程子之意補之夫考工記之與程子之意皆與本文不類而補之亦未為害何獨於詩靳之不敢補哉南陔等篇前賢多補之者如夏侯湛之作今存一章可考而不見其全文惟束廣微之作備載於文選者是也裴耀卿守宣州歌此詩觀者感泣豈即束氏所補者歟抑夏侯氏所補者歟夏作見劉孝標世説註其辭曰既殷斯處仰説洪恩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鷄鳴在門孶孶㳟誨夙夜是敦潘岳見是詩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見孝悌之性以今觀之其意固善矣其語頗重複晨昏夙夜只是一義束詩亦無甚動人處豈能令感泣乎間甞效顰為之依次第附録焉臣謹按絃歌三終者鹿鳴為一終四牡為一終皇皇者華為一終笙奏三終者南陔為一終白華為一終華黍為一終間歌三終者魚麗由庚共為一終嘉魚崇丘共為一終有臺由儀共為一終合樂三終者關雎鵲巢共為一終葛覃采蘩共為一終卷耳采蘋共為一終共為一終者蓋接續奏之非並奏也
  絃歌三終凡三篇
  鹿鳴第一
  毛詩序曰鹿鳴燕羣臣嘉賔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後忠臣嘉賔得盡其心矣又曰鹿鳴廢則和樂缺矣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賔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

  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賔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

  子是則是傚我有㫖酒嘉賔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賔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

  樂且湛我有㫖酒以燕樂嘉賔之心

  鹿鳴三章章八句
  四牡第二
  毛詩序曰四牡勞使臣之來也有功而見知則説矣又曰四牡廢則君臣缺矣
  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懐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

  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懐歸王事靡盬不遑啓處

  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

  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

  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懐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四牡五章章五句
  皇皇者華第三
  毛詩序曰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又曰皇皇者華廢則忠信缺矣
  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懐靡及

  我馬維駒六轡如濡載馳載驅周爰咨諏

  我馬維騏六轡如絲載馳載驅周爰咨謀

  我馬維駱六轡沃若載馳載驅周爰咨度

  我馬維駰六轡既均載馳載驅周爰咨詢

  皇皇者華五章章四句
  笙奏三終凡三篇
  南陔第一
  毛詩序曰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又曰南陔廢則孝友缺矣
  南陔有風吹彼苞𣗥厥景婆娑欲靜弗得孝子事親當

  竭其力父母之恩昊天㒺極

  南陔有風吹彼桑梓慕我父母終身敬止朂哉伯仲以

  及娣姒恪爾晨昏絜爾甘旨

  景薄桑榆日亦云暮父母俱存兄弟無故雖有至樂寧

  不深慮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南陔三章章八句新補
  白華第二
  毛詩序曰白華孝子之絜白也又曰白華廢則亷恥缺矣
  嗟彼白華瑩然如玉君子立身必慎其獨無貽親辱

  嗟彼白華瑩然如琇君子立身必謹所守無貽親咎

  嗟彼白華瑩然如霜君子立身如圭如璋為親之光

  嗟彼白華瑩然如雪君子立身清潔絜絜庻無玷𡙇

  嗟彼白華瑩然如冰君子立身戰戰兢兢庶無怨憎

  白華五章章五句新補
  華黍第三
  毛詩序曰華黍時和嵗豐宜黍稷也又曰華黍廢則蓄積缺矣
  彼華者黍彼實者稷相彼秋成時萬時億

  彼華者黍彼實者麥時和嵗豐囷盈倉積

  彼華者黍彼實者菽農夫之慶邦家之福

  彼華者黍彼實者麻君子愛民不驕不奢

  彼華者黍彼實者禾君子愛物不溢不過

  華黍五章章四句新補
  間歌三終凡六篇
  魚麗第一之上
  毛詩序曰魚麗美萬物盛多能備禮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於憂勤終於逸樂故美萬物盛多可以告於神明矣又曰魚麗廢則法度缺矣
  魚麗于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于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㫖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物其㫖矣維其偕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魚麗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三句
  由庚第一之下
  毛詩序曰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又曰由庚廢則隂陽失其道理矣
  天運元亨萬物由庚王道正直蕩蕩平平

  寒暑以序雨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以時百榖用成庶績咸熙

  草木蕃廡鳥獸咸若仰覩鳶飛俯窺魚躍

  習習景風甘雨其濛醴泉洩洩玉燭融融

  由庚四章章四句新補
  南有嘉魚第二之上
  毛詩序曰南有嘉魚樂與賢也太平之君子至誠樂與賢者共之也又曰南有嘉魚廢則賢者不安下不得其所矣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賔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賔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纍之君子有酒嘉賔式燕綏之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賔式燕又思

  南有嘉魚四章章四句
  崇丘第二之下
  毛詩序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又曰崇丘廢則萬物不遂矣文選註引此序文不遂之下有其性二字
  瞻彼崇丘積土成高相彼大海積水成濤

  卷石積多其形嵯峨勺水積久勢若江河

  寳藏貨財靡所不足積善之家必有餘福

  鳥獸魚龍咸遂其性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崇丘四章章四句新補
  南山有臺第三之上
  毛詩序曰南山有臺樂得賢也得賢則能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又曰南山有臺廢則為國之基墜矣
  南山有臺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

  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

  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

  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

  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黄耉樂只君子保

  艾爾後

  南山有臺五章章六句
  由儀第三之下
  毛詩序曰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又曰由儀廢則萬物失其道理矣
  肅肅令儀君子由之秩秩彛倫君子求之率性之道君

  子脩之

  何謂彛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兄愛弟敬夫

  和妻順

  君令臣㳟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兄弟相好惠于朋友無

  德不報

  維物有則維民秉𢑱好斯美德由此令儀上和下睦皥

  皥熙熙

  由儀四章章六句新補
  已上小雅十二篇黄鍾徵調曲也每章皆以林鍾起調畢曲
  合樂三終凡六篇
  關雎第一之上
  毛詩序曰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繫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敎故繫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關雎五章章四句
  鵲巢第一之下
  毛詩序曰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鳩乃可以配焉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鵲巢三章章四句
  葛覃第二之上
  毛詩序曰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則志在於女功之事躬儉節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師傅則可以歸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也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黄鳥于飛集于灌木其

  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

  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歸

  寧父母

  葛覃三章章六句
  采蘩第二之下
  毛詩序曰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采蘩三章章四句
  卷耳第三之上
  毛詩序曰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内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懐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懐

  陟彼高岡我馬𤣥黄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吁矣

  卷耳四章章四句
  采蘋第三之下
  毛詩序曰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則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
  于以采蘋南澗之濵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采蘋三章章四句
  已上國風六篇黄鍾角調曲也每章皆以姑洗起調畢曲
  鳴賛唱禮定規鳴賛即樂正也篇名下或加之詩字則俗勿加則不俗是故表出之
  絃歌鹿鳴  絃歌四牡  絃歌皇皇者華笙奏南陔  笙奏白華  笙奏華黍
  歌魚麗奏由庚
  歌南有嘉魚奏崇丘
  歌南山有臺奏由儀
  合樂關雎鵲
  合樂葛覃采蘩
  合樂卷耳采蘋
  正歌備   賔出奏陔陔夏也疑即南陔或曰既醉見大雅






  樂律全書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八
  明 朱載堉 撰
  律呂精義外篇八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録
  論弦歌二者不可偏廢第七
  序曰歌以弦為體以歌為用弦歌二者不可偏廢故論之
  書名弦歌要旨者臣父恭王之所傳而臣之所受者也其旨有四曰摠條理以安節致中和以安律始操縵以安弦終博依以安詩四者所謂弦歌之要旨也原夫為書之意蓋慮世儒習歌詠者則有矣鼓琴瑟者或鮮焉故先之以琴瑟又慮學琴瑟者則有矣通律呂者或鮮焉故先之以律呂又慮講律呂者則有矣明節奏者或鮮焉故先之以節奏觀其次序先後察其本末始終無非微顯闡幽之意謂之要旨不亦宜乎謹録如左
  弦歌要旨序
  夫歌詠所以養其性情舞蹈所以養其血脉故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孔門禮樂之敎自興於詩始論語曰取瑟而歌又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其非病非哭之日蓋無日不弦不歌由是而觀則知弦歌乃素日常事所謂不可斯須去身信矣至若子游子路曾晳之徒皆以弦詠相尚伯魚未學周南召南則以面牆之喻規之其諄諄誘以詩樂而無間也宋朝道學之興老師宿儒痛正音之寂寥甞擇取二南小雅十數篇寓之塤籥使學者朝夕歌詠近世行鄉飲亦不廢歌詩儒生徃徃習此雖不以為異事然而徒歌無弦歌又不能造夫精妙之地使人聽之而惟恐臥實有以致臥也臣父南還得秘傳操縵譜以授臣曰徒弦徒歌非所謂弦歌也欲學弦歌慎毋忽此臣對曰唯遂習而傳之因僭為之序曰操縵安弦其來尚矣今琴家定弦所弹操縵譜即古操縵之遺音也口耳相傳不記文字詞旨淺俗學者輕之殊不思禮失求諸野樂失亦然殆未可輕之也按舊譜云定當達理定達理定定當達理定凡三句共計十三字從頭再作是為二章合二章為一篇名曰古操縵引詳其詞旨蓋謂定弦之人當達定弦之理然後弦可定也下文二句嗟嘆之耳雖擬弦音而作亦未必無謂也别傳譜云風清月朗聲月朗聲風清月朗聲是亦有謂而作蓋此五字而具四義謂正應和同也正者本律散音風月二字是也應者本律實音清字是也和者相生之音朗字是也同者齊撮之音聲字是也風清二聲為同月朗二聲為和凡律為陽而呂為隂以律應律以呂應呂曰應以律和呂以呂和律曰和以陽配陽以隂配隂謂之同而不和以陽召隂以隂召陽謂之和而不同琴瑟譜中皆有正應和同四義具此四義謂之操縵否則左傳所謂專壹是也故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安樂也安弦樂於弦也安詩樂於詩也操者持也縵者緩也持於弦聲則歌聲緩所謂歌永言也博者多也依者𠋣也𠋣於歌聲則弦聲多所謂聲依永也歌彼一字弦此二叚二叚既盡一字方終勿令歌聲先盡而弦聲未盡勿令弦聲先終而歌聲未終弦與歌歌與弦交相操持互相依𠋣不知歌之為弦弦之為歌物我兩忘而與俱化養性情致中和由乎此也前叚第一聲擊金鐘為節後叚第一聲擊玉磬為節所謂始終條理者也無鐘磬則以缶為節趙王鼓瑟秦王擊缶是也弦聲數十擊節止二此所謂繁文簡節之音也初學琴瑟必先學此雖然甞繹思之舊譜一篇分作二章每章三句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也首句五字象五聲也次則八字象八音也共十三字象琴十三徽也一篇之間總節有二象兩儀也一章之間細節有八象八卦也弦聲十三象十二月及閏月也其旨深奥非聖人不能作然昔人所傳譜詞渉鄙俚故好事者頗潤色之或借風清月朗字義或采古人見成語言用擬弦音猶樂家所謂填詞也不過識音律明節奏開示初學而已若夫魚兎既得筌蹄宜棄弦聲添減存乎其人不必拘於十三聲也惟總節二與細節八則不敢添減耳故操縵譜有十三字者有十六字者弦聲多寡大同而小異也今列數種於左庶後世學者知所變通云
  十三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定當□理□ □理□ □當□理□後叚名曰玉振 □當□理□ □理□ □當□理□
  右係琴家所傳舊譜乃太古遺音也
  又十三字操縵
  前段 -- 𠭊 or 叚 ?名曰金聲 □清□朗□ □朗□ □清□朗□後段 -- 𠭊 or 叚 ?名曰玉振 □山□水□ □水□ □山□水□
  右係琴家别譜亦名風清月朗是也
  又十三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浪□水□ □水□ □以□我纓後叚名曰玉振 □浪□水□ □水□ □以□我□
  右係借古語擬弦音猶詞家填腔也
  十六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浪□水□兮□水□兮□以□我□兮後叚名曰玉振 □浪□水□兮□水□兮□以□我□兮
  右係借古語擬弦音猶詞家填腔也
  又十六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朗□清□水□山□朗□清□水□山後叚名曰玉振 □清□朗□高□流□清□朗□高□流
  右係琴家别譜亦名月朗風清是也
  又十六字操縵
  前叚名曰金聲 □禮□視□禮□聽□禮□言□禮□動後叚名曰玉振 □不□長□不□從□不□滿□不□極
  右係借古語擬弦音猶詞家填腔也
  論曰音節之生由乎人之心也天君泰然則百體從令條貫乖方則音節違和曰和曰節無餘藴矣周禮小師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和者齊聲如一之謂也節者板眼如一之謂也故孟子稱仲尼金聲而玉振之取譬於鐘磬也虞書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商頌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周禮鍾師磬師掌金奏敎縵樂儀禮奏騶虞間若一註謂間若一者重節古人於樂重在節奏今人學歌學琴多無板眼何也板眼者節奏之謂也節奏者操縵之謂也故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學琴學歌先學操縵為第一之要務操縵失傳則雅樂失傳矣舊傳操縵每叚各十六聲今或省去三聲蓋所省三聲者亦猶文章中助字云已上摠條理以安節條理猶言脉絡安節安於節奏後凡言安律安弦安詩皆倣此








  按魏書樂志曰平調以角為主清調以商為主瑟調以宮為主已上三句互見杜氏通典文獻通考而人不曉其義蓋琴家謂琴一弦為宮二弦為商三弦為角又謂黄鍾為諸均主董仲舒曰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以角為主者先上第三弦吹黄鍾律管令與散聲協是為平調也以商為主者先上第二弦吹黄鍾律管令與散聲協是為清調也以宮為主者先上第一弦吹黄鍾律管令與散聲協是為瑟調也由是推之古調當先上第四弦吹黄鍾以協之而魏志不言者葢古調乃琴之正調而平清瑟皆變調也昔人論樂多云三調皆指琴之變者而言故不言正調也然則各調皆當以其本律定弦無律以笙代之而笙簧或不全故又以琴代之依前項𥿄條所貼處按而彈之則諸律皆備矣
  論琴五音七音
  琴有七弦當具七音世所傳者五音為均何也葢五音為均者古謂之五弦琴其第三弦舊名中弦故史記謂琴宮弦居中央君也商張右傍不失其次序則君臣之位正矣猶瑟宮弦為君而居中央者也七弦之琴係七音為均者宮弦亦居中央惟五音為均者則以第三弦為黄鍾此乃五弦琴宮之舊位而未甞改也故管子謂宮數八十一徵數一百八羽數九十六徵羽之數各加一倍即此理也近世琴家不曉此理指第一弦散聲為宮誤矣論琴九徽十徽
  琴之徽十有三惟第十徽與第九徽古人謂之中聲乃琴之最要也調弦定律不過二者之間而已律從濁漸清謂之降琴從第十徽降至第五徽謂之五節自十降九為第一節自九降八為第二節自八降七為第三節自七降六為第四節自六降五為第五節五節之外濁者益濁清者益清皆非中聲雖有餘徽而雅樂不用也昭元年左傳曰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於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此之謂也
  秘傳定琴瑟法
  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後漢律厯志曰弦以緩急清濁非管無以正也詩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雖無律而有笙定不難矣拔出笙簧而單吹之令善琴善箏者解去琴瑟之弦從新上之葢瑟與箏大小雖殊而其上弦之法無異知箏不識瑟亦能上弦耳琴有五聲為均者亦有七音為均者上弦法略不同且論五聲者初學易曉也琴弦散聲為律之正音按第十徽為律之母按第九徽為律之子律母云者能生散聲者也律子云者散聲所生者也先吹合字上第一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黄鍾次吹四字上第二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太蔟次吹上字上第三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仲呂次吹尺字上第四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林鍾次吹工字上第五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南呂其第六弦第七弦散聲與第一弦第二弦散聲相應此五聲為均之琴也吹笙定弦畢復照調弦法再詳定之是上琴大略也
  上瑟大略與上箏同將瑟弦通觧畢新布拂拭乾淨尾端用錦一幅或用色𥿄代之先上中弦空彈散聲令與琴第三弦散聲相同復從中間挨次上之上弦聽音空彈散聲不須安柱第一弦第二弦散聲比琴第一弦散聲微低第三弦第四弦散聲與琴第一弦散聲同第五弦第六弦散聲比琴第二弦散聲微低第七弦第八弦散聲與琴第二弦散聲同第九弦第十弦散聲比琴第二弦散聲微高第十一弦第十二弦散聲比琴第三弦散聲微低自第十三弦起至第二十五弦散聲皆與琴第三弦散聲同如是聽畢然後安柱外邊大弦安柱離尾岳内約有一肘裏邊小弦安柱離首岳内約有一肘然瑟長短不同但言離岳勿太遠勿太近可也餘弦安柱形如鴈陣排作一行勿作兩行俗士不曉排作兩行甚可笑也其定弦法以笙定琴以琴定瑟則十二律之音全矣























  右是小樣𥿄條長短廣狹與瑟岳山一般
  論黃弦不可不彈
  莊子文子及淮南子之言瑟也皆云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此乃古法至唐宋猶然也杜氏通典曰頌瑟長七尺二寸二十五弦盡用之盡用之者則中弦亦用矣文獻通考曰第一弦黃鍾中聲第十三弦黄鍾清聲即中弦也第二弦大吕中第十四弦大吕清第三弦太蔟中第十五弦太蔟清第四弦夾鍾中第十六弦夾鍾清第五弦姑洗中第十七弦姑洗清第六弦仲呂中第十八弦仲呂清第七弦蕤賔中第十九弦蕤賔清第八弦林鍾中第二十弦林鍾清第九弦夷則中第二十一弦夷則清第十弦南呂中第二十二弦南呂清第十一弦無射中第二十三弦無射清第十二弦應鍾中第二十四弦應鍾清其第二十五弦文獻通考雖不言之蓋即中弦黄鍾之應聲也諸律中清各具二均而惟黄鍾則有大中小三聲者其中猶正律也大者倍律也小者半律也亦猶厯家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之義然餘律惟有二獨黄鍾有三者黄鍾至尊特異於餘律也和笙之十三簧律準之十三弦十二律外而餘其一皆以小者為黄鍾之清聲瑟之末弦為黄鍾之清聲亦猶是耳中弦雖為黄鍾元史已前都無黄弦之説不知始於何時初意原為使鼓瑟者易識庶免錯誤覩其黄色則知是黄鍾矣無别意也後乃傳訛遂謂黄弦為君而不敢彈夫謂黄弦為君而不敢彈則是樂聲中無君矣天下豈有無君之禮樂哉古人遇有變故則樂設而不作無故而於黄弦之君設而不作則不祥矣此不可不辨也宜照文獻通考改正為便
  論定瑟必須吹笙
  詩云我有嘉賔鼓瑟吹笙又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葢琴瑟與笙最相合者也今人定瑟不用笙而用排簫則誤矣排簫之精製者亦無不可但恐不精製則不如笙也笙定瑟法先吹合字定第一弦為黄鍾之中聲又吹合字定第十三弦即是中間黄弦為黄鍾之清聲復吹六字定第二十五弦為黄鍾之子聲次吹四字定第三弦及第十五弦為太蔟隔第二弦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四故也次吹一字定第五弦及第十七弦為姑洗隔第四弦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一故也次吹上字定第六弦及第十八弦為仲呂次吹勾字定第七弦及第十九弦為蕤賔次吹尺字定第八弦及第二十弦為林鍾次吹工字定第十弦及第二十二弦為南呂次吹凡字定第十二弦及第二十四弦為應鍾隔夷則無射而不先定者恐俗笙無啞工啞凡二音故也俗笙雖無此音其有者既已定則無者可推矣大呂在於合四二音之間比合微清比四微濁夾鍾在於四一二音之間比四微清比一微濁夷則在於尺工二音之間比尺微清比工微濁無射在於工凡二音之間比工微清比凡微濁俗呼背四背一啞工啞凡是也世俗之樂不用此音古樂旋宮則用之矣今太常瑟無此四律者旋宮法久廢故也是以合字上字尺字獨彈獨應四字一字工字𩀱彈雙應非古人彈瑟之法也已上一節專為天下郡學之習雅樂者而論也若夫知音之士用子午琴以定之則又不必拘於笙矣
  已上致中和以安律中者平也漸次而高不忽然高漸次而低不忽然低雖低不至於咽不出雖高不至於揭不起是為中也和者齊也衆弦齊彈如同一弦衆管齊吹如同一管衆聲齊響如同一聲衆口齊歌如同一口是為和也致者務要如是云耳論學樂先學操縵
  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古人學樂之要在此顧讀者未達耳今詳解之夫操之為言持也縵之為言緩也謂持歌聲使之緩也又操乃操演之操縵乃緊縵之縵謂演習之不許緊也此操縵二字之義也周禮笙師掌敎縵樂謂此樂也博當觧作博物之博依當解作依永之依謂依於衆聲使永其言耳詩云依我磬聲然不獨磬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皆可依也故曰博依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是也樂記曰歌之為言長言之也不有依據不能永長故曰歌永言聲依永聲依於八音方能永言也
  論學操縵㨗徑法
  古操縵有二種十六字者弦聲無間斷故不用齊撮十三字者弦聲有間斷故用齊撮耳二者不可偏廢各有妙趣存焉學十六字者專學十六字學十三字者專學十三字學笙者專學笙學歌者專學歌不許混亂務要精熟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是為妙矣凡曰齊撮曰勾曰挑曰散曰按之類係是琴譜琴士知之係是笙譜僧道知之故不細解恐文煩也然起初學琴須琴士敎之學笙亦須僧道敎之最為省力仍須儒者依此書中所説而料理之方為雅樂不然則類乎俗琴俗笙矣笙吹出一口氣琴彈操縵一叚笙吸入一口氣亦彈操縵一叚琴要縵笙要隨琴縵不許緊吹及彈舌吹亦不許忽吹忽吸此謂之俗樂聲雅樂之笙最忌此也譬如學急口令偷換氣則罰之學吹笙亦如此知其甚難而固執之方稱操縵二字之義慎勿信口吹也記曰嘽諧慢易之音此之謂也儒者料理之料理此事耳
  論雅琴只按十徽
  琴有十三徽徽間復有二十四律之位每調按弦各照律位取其實音以配散聲迭相應和皆可以彈操縵而其指法則皆不同大率七徽以左是為正律七徽以右是為半律或正或半隨歌高下音調既熟通變由人今不悉載也如或未然只用九徽十徽一節其音亦無不備葢此兩徽實乃琴體三分之二四分之三黄鍾損益上下相生之正位焉其音純正超勝諸徽故琴道尚之耳
  論雅琴不用吟猱
  凡琴之曲有雅有鄭鄭衛之聲貴泛音而尚吟猱雅頌之聲貴實音而尚齊撮是故先王之樂琴曲之中以十分言之齊撮居其三盖琴瑟之與笙此三器最相似瑟無吟猱則知琴亦無之笙之獨簧不能成音必合兩三簧而後成音則知琴瑟亦然獨彈一弦不能成音必撮兩三弦而後成音先王之樂琴瑟笙簧未有不相合者詩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此之謂也世俗琴曲則不然葢吟猱多而齊撮少古所謂鄭衛之音也切宜忌之
  先學五音操縵共十八首
  惟角音按九徽其餘皆按十徽秘傳口訣有云凡彈操縵者皆按十徽音十徽尋不見方去九徽尋此之謂也
  十徽按一散三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芍(“勺”换成⿹勹五)□芍□芍(“勺”换成⿹勹五)□芍□芍(“勺”换成⿹勹五)芍(“勺”换成⿹勹五)□芍□芍(“勺”换成⿹勹五)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一散三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芍(“勺”换成⿹勹五)□芍□ □芍□ □芍(“勺”换成⿹勹五)□芍□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二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一)SKchar芍(“勺”换成⿹勹一)SKcharSKchar芍(“勺”换成⿹勹一)SKchar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二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一)□ □芍(“勺”换成⿹勹一)□ □SKchar芍(“勺”换成⿹勹一)□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三散五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段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二)SKchar芍(“勺”换成⿹勹二)SKcharSKchar芍(“勺”换成⿹勹二)SKchar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三散五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段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二)□ □芍(“勺”换成⿹勹二)□ □SKchar芍(“勺”换成⿹勹二)□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四散六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段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三)SKchar芍(“勺”换成⿹勹三)SKcharSKchar芍(“勺”换成⿹勹三)SKchar从豆⿱一冂乍十徽按四散六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段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三)□ □芍(“勺”换成⿹勹三)□ □SKchar芍(“勺”换成⿹勹三)□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五散七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五散七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SKchar□ □SKchar□ □SKcharSKchar□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四散一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从豆⿱一冂乍十徽按四散一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SKchar□ □SKchar□ □SKcharSKchar□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五散二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艹⿺乚五SKchar⿱艹⿺乚五SKcharSKchar⿱艹⿺乚五SKchar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五散二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艹⿺乚五□ □⿱艹⿺乚五□ □SKchar⿱艹⿺乚五□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六散三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艹⿺乚六SKchar□□□SKcharSKchar⿱艹⿺乚六SKchar从豆⿱一冂乍十徽按六散三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艹⿺乚六□ □⿱艹⿺乚六□ □SKchar⿱艹⿺乚六□ 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七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艹⿺乚七SKchar⿱艹⿺乚七SKcharSKchar⿱艹⿺乚七SKchar从豆⿱一冂乍十徽按七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艹⿺乚七□ □⿱艹⿺乚七□ □SKchar⿱艹⿺乚七□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一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芍□SKchar□芍□SKcharSKchar□芍□SKchar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一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芍□ □芍□ □SKchar□芍□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二散五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一)SKchar芍(“勺”换成⿹勹一)SKcharSKchar芍(“勺”换成⿹勹一)SKchar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二散五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一)□ □芍(“勺”换成⿹勹一)□ □SKchar芍(“勺”换成⿹勹一)□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三散六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二)SKchar芍(“勺”换成⿹勹二)SKcharSKchar芍(“勺”换成⿹勹二)SKchar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三散六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二)□ □芍(“勺”换成⿹勹二)□ □SKchar芍(“勺”换成⿹勹二)□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四散七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三)SKchar芍(“勺”换成⿹勹三)SKcharSKchar芍(“勺”换成⿹勹三)SKchar从豆⿱一冂乍九徽按四散七相應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芍(“勺”换成⿹勹三)□ □芍(“勺”换成⿹勹三)□ □SKchar芍(“勺”换成⿹勹三)□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三散一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大九⿺乚三⿱艹⿺乚三⿱⿰大九⿺乚三⿱艹⿺乚三⿱⿰大九⿺乚三⿱⿰大九⿺乚三⿱艹⿺乚三⿱⿰大九⿺乚三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三散一相應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大九⿺乚三⿱艹⿺乚三□ □⿱艹⿺乚三□ □⿱⿰大九⿺乚三⿱艹⿺乚三□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四散二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SKchar从豆⿱一冂乍九徽按四散二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SKcharSKchar□ □SKchar□ □SKcharSKchar□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五散三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大九⿺乚五⿱艹⿺乚五⿱⿰大九⿺乚五⿱艹⿺乚五⿱⿰大九⿺乚五⿱⿰大九⿺乚五⿱艹⿺乚五⿱⿰大九⿺乚五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五散三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大九⿺乚五⿱艹⿺乚五□ □⿱艹⿺乚五□ □⿱⿰大九⿺乚五⿱艹⿺乚五□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六散四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大九⿺乚六⿱艹⿺乚六⿱⿰大九⿺乚六⿱艹⿺乚六⿱⿰大九⿺乚六⿱⿰大九⿺乚六⿱艹⿺乚六⿱⿰大九⿺乚六从豆⿱一冂乍九徽按六散四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大九⿺乚六⿱艹⿺乚六□ □⿱艹⿺乚六□ □⿱⿰大九⿺乚六⿱艹⿺乚六□ 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七散五相應 十六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兮之水清濁兮可以濯我纓足兮兩叚譜同□⿱⿰大九⿺乚七⿱艹⿺乚七⿱⿰大九⿺乚七⿱艹⿺乚七⿱⿰大九⿺乚七⿱⿰大九⿺乚七⿱艹⿺乚七⿱⿰大九⿺乚七从豆⿱一冂乍九徽按七散五相應 十三字者
  滄浪之水清濁 之水清濁 可以濯我纓足 兩叚譜同□⿱⿰大九⿺乚七⿱艹⿺乚七□ □⿱艹⿺乚七□ □⿱⿰大九⿺乚七⿱艹⿺乚七□ 从豆⿱一冂乍次學七音琴瑟操縵見内篇第七卷
  已上始操縵以安弦操縵何為而作為弦歌而作也是故弦歌先學操縵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論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
  古人歌詩未嘗不彈琴瑟彈琴瑟亦未嘗不歌詩此常事也或有不彈而歌不歌而彈此則變也故爾雅曰徒歌謂之謡徒鼓瑟謂之歩别而言之著其變也歌與謡謳故當不同韓詩章句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謡孟子曰河西善謳齊右善歌然則歌貴而謡賤歌尊而謳卑凡先王雅樂切忌謳之謳之是輕之也何謂謳之不鼓琴瑟而歌是也論語曰取瑟而歌家語曰彈琴而歌此則古之聖賢歌詩未甞不鼓琴瑟之明證也今人歌詩與琴不能相入葢失其傳耳是則非歌也謂之謳可也竊疑古之弦歌猶今之彈唱耳禮失求諸野樂失獨不可求諸野乎俗譜顔回等曲以一音配一字手彈口誦何異白念弦歌之聲豈如是哉詩云鼔瑟鼓琴笙磬同音試取顔回曲以笙磬協之則知其不可矣葢後世偽作而俗士信之以為出於孔子之手陋亦甚矣兹不可不論也故學歌詩必先學琴學琴必先學操縵學操縵必先學定弦弦既熟節奏既明然後可以學歌此先後之序也論士大夫學樂八音不求備
  儀禮鄉飲鄉射二篇所載樂器惟曰工四人二瑟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不鼓不釋則知瑟笙磬鼓四者之外無餘樂也夫鄉飲鄉射士大夫盛禮而樂不過如此今人必求八音全備而後盛樂豈非誤歟笙鼓二物天下通有之矣惟磬瑟或少耳蓋磬者所以節樂也無則以缶代之史記趙王鼓瑟秦王擊缶缶即瓦盆其聲類磬代之者從便也若無瑟則以琴代之是故愚議士大夫學樂惟用此四者庶幾簡而不煩易而不難可以家傳户誦聞弦歌之聲矣
  論學歌詩六般樂器不可缺
  第一鞉不可缺虞書商頌皆首言鞉魯論言播鞉武周禮凡樂事播鞉又有雷鞉靈鞉路鞉之屬禮記賜諸侯樂以柷將之賜子男樂以鞉將之鞉之為言兆也其用葢與柷同公侯以柷者柷乃一篇之綱領是以為貴也子男以鞉者鞉乃一章之綱領是以為次也鞉柷上下通用之器古人所重如此雖然儀禮言鞉倚于頌磬西紘而不言柷是知柷敔可省而鞉不可缺也作樂不用鞉非古之道也
  第二拊不可缺周禮大師帥瞽登歌令奏擊拊註曰擊拊瞽乃歌也拊形如鼓以韋為之著之以穅疏曰謂凡大祭之時大師有此一事言帥瞽登歌者謂降神合樂皆升歌清廟故將作樂時大師帥取瞽人登堂於西階之東北面坐而歌者與瑟以歌詩也令奏擊拊者拊所以導引歌者故先擊拊瞽乃歌也歌者出聲謂之奏故云奏也搏拊之為器見於經者不一而足近代説經者乃以至循二字解之何哉第三鼓不可缺鼓所以節樂古今無異但歴代所制樂其擊鼓之節奏互有異焉投壺篇所載魯鼓薛鼓譜有圓形有方形先儒以為圓者擊鞞方者擊鼓又曰年代久逺無以知其得失雖見於經其詳不可得而知也周禮射人言之頗詳所謂騶虞九節貍首七節采蘋采蘩皆五節尊卑之節多少雖異四節以盡乗矢則同如騶虞九節則先歌五節以聽餘四節則發四矢也七節者三節先以聽五節者一節先以聽也儀禮鄉射歌騶虞大射歌貍首皆曰間若一間若一者疎密勻也不知所謂疎密指一字一鼓歟抑一句一鼓歟若一句畢乃擊三鼓又一句畢再擊三鼓則所謂五七九節者間皆不若一矣或謂毎一字畢擊一鼓為一節或謂每一句畢擊三鼓為一節或謂每一章畢擊三鼓為一節每字擊一鼓似乎太煩每章擊三鼓似乎太簡每句擊三鼓則煩簡得中然皆不可考也由此觀之投壺鼓譜疎密不勻亦非間若一矣宋元樂舞皆有鼓譜而元志尤詳焉文舞武舞皆始聴三鼓畢已後每歌二字擊鼓一聲歌用四言八句共計三十二字凡擊鼓十五聲志所謂三鼓畢間聲作下有小註云二聲鐘一聲鼓是也惟我國朝太常雅樂每歌一句畢乃擊鼓三聲而間之以搏拊此與宋元之制不同葢宋元之制宮縣有應鞞登歌有搏拊故元志云建鼓兩旁挾二小鼓曰鞞曰應又云搏拊如鼓而小中實以糠兩手或搏或拊以節登歌之樂甞考三禮圖亦然建鼓兩旁原有二小鼓形如兩耳每擊大鼓一聲間以應鞞一聲儀禮所謂間若一所謂建鼓在阼階西應鞞在其東禮記註所謂圓者擊鞞方者擊鼓此之謂也今則建鼓兩旁除去小鼓而名大鼓曰應又以搏拊代鞞與大鼓相間作不獨與古制異亦與宋元異矣初學樂者先宜學古後乃知今今古皆通則為盡善朔應二鞞不可缺也或擊大鼓邊以代朔鞞擊鞉鼓邊以代應鞞亦可也節奏詳見下文
  第四鐘不可缺如有磬兼用之無則一器足矣重擊為金聲輕擊為玉振書曰擊石拊石此之謂歟故史記曰縣一鐘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葢謂鐘磬有一足矣惟搏拊不可缺以禮記論語考證則杜蕢言鐘而不言磬荷蕢言磬而不言鐘鐘磬未甞兼用亦可見矣
  第五琴不可缺第六笙不可缺此二器者古今通用求之甚易習之甚便是故初學不可缺也論學歌先學堯舜夏商遺音
  堯謡舜歌夏訓商頌凡在周詩三百篇已前者真乃太古遺音而琴家不識也請詳言之康衢擊壤者堯之遺音也南風賡歌者舜之遺音也夏訓五章者禹之遺音也商頌五篇者湯之遺音也初學歌詩宜先學此今各取其一為初學之門庻幾三百篇由此而入也








  堯謡一首端如貫珠格
  康衢之民所作稱頌堯之徳也
  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附録一首端如貫珠格
  擊壤之歌亦堯民所作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何有帝力哉





  舜歌一首端如貫珠格
  南風之詩舜所作也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夏訓一首
  此是大禹之訓其孫述而歌之
  黄鍾徴以林鍾起調林鍾畢曲
  皇祖有訓 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

  予視天下 愚夫愚婦 一能勝予 一人三失 怨豈在明

  不見是圖 予臨兆民 凜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為人上者

  奈何不敬

  商頌一首
  此是湯孫祭祀其祖之樂歌也
  黄鍾商以太蔟起調太蔟畢曲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

  綏我思成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

  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顧予烝甞湯孫之將

  凡欲習古樂者必先擇一静處堂上堂下阼階西階悉如古制堂上正中一席設先聖先師位使人起敬堂上學者各跪而坐於地此古所謂席地坐也其堂下樂不設坐但立奏
  樂正先贊合樂立我烝民舉麾者如前接贊贊畢舉麾而後擊柷柷第一聲搏 牘
  拊 左手輕擊為拊右手重擊為搏
  柷第二聲搏 牘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十八>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從 林應
  搏牘   ⿱艹⿺乚六志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滿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樂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極 林應
  姑  搏牘 鐘 ⿱艹⿺乚五敖 姑正洗       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SKchar長 南和
  搏牘   芍(“勺”换成⿹勹一)欲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姑應
  搏牘   ⿱艹⿺乚五志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樂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姑應
  搏牘磬  ⿱艹⿺乚五敖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欲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姑應
  搏牘   ⿱艹⿺乚五志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 牘  ⿱艹⿺乚五樂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姑應
  太  搏牘 鐘 SKchar敖 太正蔟       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SKchar欲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太應
  搏牘    SKchar志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SKchar樂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太應
  搏 牘 磬 SKchar敖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 牘   SKchar欲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太應
  搏牘   SKchar志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 牘  SKchar樂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太應
  搏 牘 朄朄鼓鳴則歌管皆止鐘鳴而後歌管方作拊
  搏牘
  
  搏 牘應
  
  搏牘
  
  搏 牘鼓
  
  搏 牘
  
  搏牘 應
  
  搏 牘
  
  搏牘 鼓
  
  搏牘
  
  搏牘 應
  
  搏 牘
  
  搏牘 鼓
  
  搏牘
  
  搏牘 應
  
  搏牘
  
  黄 搏牘 鏞 琴⿱艹⿺乚三敖 瑟黄正鍾       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長 林和
  搏 牘  ⿱艹⿺乚三欲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從 黄應
  搏 牘  ⿱艹⿺乚三志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滿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樂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極 黄應
  搏牘 磬 ⿱艹⿺乚三敖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長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欲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從 黄應
  搏牘   ⿱艹⿺乚三志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滿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樂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極 黄應
  南 搏牘 鐘  ⿱艹⿺乚七敖 南正吕       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長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欲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搏    SKchar可 姑和SKchar從 南應
  搏牘   ⿱艹⿺乚七志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滿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樂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極 南應
  搏牘 磬 ⿱艹⿺乚七敖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艹⿺乚五長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欲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從 南應
  搏牘   ⿱艹⿺乚七志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滿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樂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極 南應
  林 搏牘鐘  ⿱艹⿺乚六敖 林正鍾      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長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欲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從 林應
  搏牘   ⿱艹⿺乚六志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滿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樂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極 林應
  搏牘 磬 ⿱艹⿺乚六敖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長 太和
  搏 牘  ⿱艹⿺乚六欲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從 林應
  搏 牘   ⿱艹⿺乚六志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滿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樂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極 林應
  姑 搏牘 鐘  ⿱艹⿺乚五敖 姑正洗       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欲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姑應
  搏牘    ⿱艹⿺乚五志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樂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姑應
  搏 牘 磬 ⿱艹⿺乚五敖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欲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姑應
  搏牘    ⿱艹⿺乚五志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樂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姑應
  搏牘 朄
  
  搏牘
  
  搏牘應
  
  搏牘
  
  搏 牘 鼓
  
  搏牘
  
  搏牘應
  
  搏牘
  
  搏牘鼓
  
  搏牘
  
  搏牘 應
  
  搏牘
  
  搏牘鼓
  
  搏牘
  
  搏牘 應
  
  搏牘
  
  太 搏 牘鏞琴 SKchar敖瑟太正蔟       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SKchar欲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芍(“勺”换成⿹勹一)從 太應
  搏牘    SKchar志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SKchar樂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太應
  搏 牘 磬 SKchar敖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SKchar欲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太應
  搏牘    SKchar志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SKchar樂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太應
  黄 搏牘鐘   ⿱艹⿺乚三敖 黄正鍾       SKchar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長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欲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從 黄應
  搏牘    ⿱艹⿺乚三志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滿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樂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極 黄應
  搏牘磬   ⿱艹⿺乚三敖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長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欲 黄正芍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從 黄應
  搏 牘  ⿱艹⿺乚三志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滿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樂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極 黄應
  南  搏牘 鐘 ⿱艹⿺乚七敖 南正吕       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長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欲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從 南應
  搏 牘   ⿱艹⿺乚七志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滿 姑和
  搏 牘   ⿱艹⿺乚七樂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極 南應
  搏 牘磬  ⿱艹⿺乚七敖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長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欲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從 南應
  搏 牘  ⿱艹⿺乚七志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滿 姑和
  搏牘    SKchar樂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極 南應
  林 搏牘 鐘  ⿱艹⿺乚六敖 林正鍾       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長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欲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從 林應
  搏牘    ⿱艹⿺乚六志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滿 太和
  搏 牘   ⿱艹⿺乚六樂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極 林應
  搏牘 磬  ⿱艹⿺乚六敖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長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欲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從 林應
  搏牘    ⿱艹⿺乚六志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艹⿺乚六可 林正芍(“勺”换成⿹勹三)滿 太和
  搏牘    ⿱艹⿺乚六樂 林正SKchar不 林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三)可 太和SKchar極 林應
  搏牘朄
  
  搏牘
  
  搏牘 應
  
  搏牘
  
  搏牘鼓
  
  搏牘
  
  搏牘應
  
  搏牘
  
  搏牘 鼓
  
  搏牘
  
  博牘應
  
  搏 牘
  
  搏牘 鼓
  
  搏牘
  
  搏牘應
  
  搏牘
  
  姑 搏牘 鏞 琴⿱艹⿺乚五敖 瑟姑正洗       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 牘  ⿱艹⿺乚五欲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姑應
  搏牘   ⿱艹⿺乚五志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樂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姑應
  搏 牘 磬⿱艹⿺乚五敖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欲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姑應
  搏 牘  ⿱艹⿺乚五志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艹⿺乚五可 姑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牘   ⿱艹⿺乚五樂 姑正SKchar不 姑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姑應
  太 搏牘 鐘 SKchar敖 太正蔟      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牘   SKchar欲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從 太應
  搏 牘  SKchar志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 牘  SKchar樂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太應
  搏牘 磬 SKchar敖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長 南和
  搏 牘  SKchar欲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芍(“勺”换成⿹勹一)從 太應
  搏 牘  SKchar志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SKchar可 太正芍(“勺”换成⿹勹一)滿 南和
  搏 牘  SKchar樂 太正SKchar不 太應
  拊    芍(“勺”换成⿹勹一)可 南和SKchar極 太應
  黄 搏牘 鐘 ⿱艹⿺乚三敖 黄正鍾      芍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長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欲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從 黄應
  搏 牘  ⿱艹⿺乚三志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滿 林和
  搏 牘  ⿱艹⿺乚三樂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極 黄應
  搏 牘 磬⿱艹⿺乚三敖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長 林和
  搏 牘  ⿱艹⿺乚三欲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從 黄應
  搏牘   ⿱艹⿺乚三志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艹⿺乚三可 黄正芍滿 林和
  搏牘   ⿱艹⿺乚三樂 黄正芍(“勺”换成⿹勹五)不 黄應
  拊    芍可 林和芍(“勺”换成⿹勹五)極 黄應
  南 搏牘鐘  ⿱艹⿺乚七敖 南正吕      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長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欲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從 南應
  搏牘   ⿱艹⿺乚七志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滿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樂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極 南應
  搏牘磬  ⿱艹⿺乚七敖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長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欲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從 南應
  搏牘   ⿱艹⿺乚七志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艹⿺乚七可 南正SKchar滿 姑和
  搏牘   ⿱艹⿺乚七樂 南正SKchar不 南應
  拊    SKchar可 姑和SKchar極 南應
  搏 牘 朄
  
  搏牘
  
  搏牘應
  
  搏牘
  
  搏牘鼓
  
  搏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牘 鼓
  
  搏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牘
  
  搏牘 應
  
  搏牘
  
  敔第一聲搏 牘
  
  敔第二聲搏 牘
  
  敔第三聲搏 牘
  
  論八音指法雖異而音則同
  八音全用者瑟與琴指法雖異而音則同精於琴者雖不識瑟但論以瑟與琴相合聞此一言彼若有悟性即知其理矣塤篪簫管籥篴與笙指法雖異而音則同精於笙者亦能吹之務使與笙相合而已是故琴笙鐘鼓鞉拊節奏乃初學之門戸切不可忽也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此之謂歟論先學詩樂而後經義益明
  歌聲極長是為永言弦聲極長是為依永吹聲極長是為和聲衆聲相合是為克諧始作相合是為翕如縱之相和是為純如明白不差是為皦如接續不斷是為繹如初叚擊鐘是為金聲末叚擊磬是為玉振初叚為倡末叚為歎一人倡之三人歎之是故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闗雎之亂亂猶斷也擊朄鼓時樂聲雖斷而餘音嫋嫋不絶如縷也故曰洋洋乎盈耳哉凡此之𩔖學樂而後經義益明樂之於經豈小補耶
  已上終博依以安詩博者多也謂非止一器也依者𠋣也漢書曰上自𠋣瑟而歌商頌曰依我磬聲是也所依之器多多益善故曰博依
  樂律全書卷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九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九
  古今樂律雜說幷附録
  論舞學不可廢第八之上
  凡人之動而有節者莫若舞肄舞所以動陽氣而導萬物也夫樂之在耳曰聲在目曰容聲應乎耳可以聽知容藏於心難以貌覩故聖人假干戚羽籥以表其容蹈厲揖讓以見其意聲容選和則大樂備矣詩序曰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葢樂心内𤼵感物而動不覺手足自運歡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黃帝之舞曰雲門堯曰大咸舜曰大韶禹曰大夏湯曰大𮑮周曰大武此其名也厯代易名示不相襲其實未甞易也考其大端不過武舞文舞二種而已世俗所謂粗舞細舞是其遺法也粗舞者雄壯之舞也細舞者柔善之舞也二種之外更無餘藴萬舞雖多一言可蔽此之謂歟是故武舞則朱干玉戚所以表其功也文舞則夏翟葦籥所以昭其徳也此二舞之器不同也武舞則𤼵揚蹈厲所以示其勇也文舞則謙恭揖讓所以著其仁也此二舞之容不同也其綱領之要不過如此至若佾列有多寡綴兆有修短變態有離合進退有疾徐周旋中規折旋中矩俯仰屈伸整齊嚴肅舉止動作皆應節奏此則二舞之所同也其節目之詳又不過如此太常雅舞立定不移微示手足之容而無進退周旋離合變態故使觀者不能興起感物此後世失其𫝊耳非古人之本意也有樂而無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見有舞而無樂如瘂者㑹意而不能言樂舞合節謂之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必使觀者聽者感𤼵其善心懲創其逸志而各得其性情之正至於不取雛禽不殺孕獸是以胎生者不殰卵生者不殈夫然後鳳凰來儀而百獸率舞斯則樂之效也虞書曰䕫命汝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又曰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如是之樂如是之舞所謂盡美盡善者也按周禮曰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𮑮大武帥國子而舞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凡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采合舞小胥掌學士之徴令而比之巡舞列而撻其怠慢者旄人掌教舞散樂夷樂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屬焉凡祭祀賔客舞其燕樂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賔客饗食則亦如之月令孟春命樂正入學習舞仲春亦命樂正習舞釋菜天子乃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文王世子曰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小樂正學干大胥贊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贊之大樂正學舞干戚皆在東序内則曰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而冠始學禮舞大夏樂記曰詩言其志也歌咏其聲也舞動其容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君子曰禮樂不可斯湏去身此之謂也然則古之君子生而未嘗不學舞燕而未嘗不起舞詩小雅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魯頌云鼓咽咽醉言舞于胥樂兮是也賔筵之詩云亂我籩豆屢舞僛僛側弁之俄屢舞傞傞此譏醉舞之失度非譏舞也陳風曰無冬無夏值其鷺翿又曰不績其麻市也婆娑皆與賔筵同意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噫古人自天子至於庶人無有不能舞者以其從㓜習之也是故大司樂王大射詔諸侯以弓矢舞此臣舞於其君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冕而摠干此君舞於其臣也冕而摠干率其羣臣以樂皇尸此孫舞於其祖也老萊子著斑斕之衣舞此子舞於其父也子路援戚而舞此弟子舞於其師也髙帝置酒沛宫酒酣上自起舞此故舊相舞也其謂戚夫人曰為我楚舞此夫婦相舞也武帝時長沙定王舞此兄弟相舞也灌夫酒酣起舞以屬丞相此賔主相舞也魏晉以來尤重以舞相屬張磐舞屬陶謙謝安舞屬桓嗣是也周武帝與梁明帝宴周主親彈琵琶梁主起舞自隋以往尚有此風近世以來此風絶矣其故何哉蓋漢制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關内侯到五大夫子先取適子髙七尺已上年二十到年三十顏色和順身體修治者以為舞人此雖與周制小異亦未失用國子之實故學者往往以學舞為美事宋徽宗大觀四年六月詔曰近選國子生教習二舞以備祠祀先聖本周官教國子之制然士子肄業上庠頗聞恥於樂舞葢今古異時攷於古雖有其迹施於今未適其宜其罷習二舞徽宗此詔識者非之大明㑹典載洪武四年更定孔子釋奠樂舞生擇監生及文職大臣子弟預教習之我太祖聖意葢欲矯宋徽之𡚁也凡在臣民幸逢文化敢不勉力為之以復古人之意也哉
  舞學十議目錄
  一舞學
  二舞人
  三舞名
  四舞器
  五舞佾
  六舞表
  七舞聲
  八舞容
  九舞衣
  十舞譜此一條見下卷
  已上每條先引古制後附新說
  舞學
  周禮曰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徳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鄭氏註曰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學成均之法其遺禮可法者國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
  弟當學者謂之國子道多才藝者徳能躬行者若舜命䕫典樂教胄子是也死則以為樂之祖神而祭之明堂位曰瞽宗殷學也以此觀之祭於學宫中又曰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采合舞鄭氏註曰春始以學士入學宫而學之合舞等其進退使應節奏古者士見於師以菜為摰菜直謂䟽食菜羹之菜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舍即釋也采讀為菜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今按學舞之處無拘於一在處皆可為也上則國子太學中則郡邑庠序下則士大夫之家塾但凡清幽潔淨之處無有不可焉其國學郡庠等處係是公所在上之人茍好此事乃命行之若夫布衣之士存好古之志者惟於家塾學之可也然須隔逺塵俗勿駭觀聽恐無知者妄生謗笑葢初學之人立志未固而多羞慙若妾婦焉一聞人之謗笑心便退屈而不欲學舞矣古之辟雍泮宫建在水中以阻觀者即此意也待衆弟子學習老成和順積中英華𤼵外然後縱使觀之則人無不稱羨讚美為學徒者亦庶幾無愧矣民可與樂成不可與慮始世之常理也須於家塾堂上灑掃涓潔中設先聖周公先師孔子神位或别設壇以祀伶倫及后夔等樂學諸師或只宗周孔亦無不可也葢周孔集羣聖之大成金聲而玉振之禮樂盡在是矣擇孟春或仲春之上丁或次丁致告先聖先師但陳菜酒不用餘物是名釋菜之禮古所謂蘋蘩也師帥學徒詣神位前行再拜禮然後弟子乃拜其師禮畢而餕其餘師徒盡醉而歸次日始入學焉舞人
  禮記王制篇曰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太子王子羣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凡入學以齒鄭氏註曰樂正樂官之長掌國子之教虞書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崇髙也髙尚其術以作教也幼者教之於小學長者教之於大學皆以四術成之王子王之庶子也羣后公及諸侯皆以長幼受學不用尊卑
  周禮註䟽曰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鄭司農云學士謂卿大夫諸子學舞者版籍也今時鄉戸籍世謂之戸版大胥主此籍以待當召聚學舞者卿大夫之諸子則按此籍以召之漢大樂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闗内侯到五大夫子先取適子髙七尺已上年十二到年三十顏色和順身體脩治者以為舞人與古用卿大夫子同義
  文獻通考曰按周禮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咸大濩大武是知古之舞者即諸侯子孫容服鮮麗故得神祇降福靈光燭壇今之舞人並容貌鯫陋屠沽之流用以接神欲求降福固亦難矣隋猶以品子為之號為二舞郎逮乎唐朝遂變斯制誠願革兹近誤考復古道其二舞人取品子年二十以下顏容脩正者為之
  今按古之樂舞葢有二義一者以之治已一者以之事人以之治己者虞書所謂直温寛栗無虐無傲言志永言依永和聲八音克諧神人以和是也以之事人者虞書所謂戞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是也漢制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取品官之適子以為舞人隋制雖不古若尚存古意於萬一焉由唐而宋而元則失之益逺徽宗大觀之詔尤不足取也考其祀饗樂舞所用無非市井之人屠沽之子素不知歌舞者為之其何以格神明移風俗乎惟我聖朝詔頒大成樂於天下學宫使儒者肄習之治己事人二義兼備惜乎當時臣工或者不能仰承徳意未免虛應故事而已不然則期月三年庻幾有成矣况二百年乎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良由去古既逺樂已失傳而世鮮知音絶學難繼其器雖存奈人之不好何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大成樂舞得失今不必細論也新說特為布衣好古之士敷陳古意耳孔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又曰徳不孤必有鄰言湏同志之人與之同事乃可也其志不同者安可强之哉然此一事吹者彈者歌者舞者總而計之得數十人宜效南方結為詩社先使誦詩讀書而兼學樂習舞不拘士農工商之子皆可入社但擇頗有徳行人所愛敬者最好勿用輕薄無頼之人恐致愚俗譏嫌而賤惡之使古樂道不尊益至於亡矣此順世情曲為之防也以理論之人皆可以為堯舜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有何貴賤之别此惟可與達者言之
  舞名
  鄭樵通志曰古有六舞後世所用者韶武二舞而已後世之舞亦隨代皆有制作每室各有形容然究其所常用及其制作之宜不離是文武二舞也甞疑三代之前雖有六舞之名往往其所用者亦無非文武二舞故孔子謂韶盡美又盡善武盡美未盡善不及其他誠以舞者聲音之形容也形容之所感𤼵惟二端而已自古致治不同而治具亦不離文武二事也今按周禮大司樂存六代之樂而明堂位言魯用四代之樂四代者虞夏商周也其樂則韶夏濩武是也孔子魯人葢甞備見之矣然論語獨稱韶武不及其餘何也意者夏其韶之類濩其武之類歟大要不過文武二舞而已近代所傳文武二舞是其遺法也武舞亦名干舞文舞亦名羽舞周禮六舞有干舞及羽舞虞書舞干羽于兩階其來逺矣文舞又名籥舞詩云籥舞笙鼓是也秦始皇改周大武名曰五行之舞漢髙祖改舜大韶名曰文始之舞魏文帝復其舊名文始仍曰大韶五行仍曰大武晉改文舞曰正徳武舞曰大豫宋改文舞曰前舞武舞曰後舞梁改文舞曰大觀武舞曰大壯隋只曰文舞武舞唐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凱安又有七徳九功上元三大舞五代晉因唐九功舞改曰觀象因唐七徳舞改曰講功周改觀象舞曰崇徳講功舞曰象成宋太祖建隆元年二月兼太常寺竇儼上言請改周崇徳舞曰文徳之舞象成舞曰武功之舞元改文舞曰崇徳之舞武舞曰定功之舞國朝用宋竇儼所擬舞名武曰武功之舞文曰文徳之舞厯代二舞之名大略如此又按周舞曰武曰酌皆詩之篇名也因而遂為舞之名焉竊疑所謂大章大韶大夏大濩與夫文始五行雲翹育命等項亦皆詩篇名遂為舞名耳語其形狀則不過曰武用𤼵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蹈厲之勢文用謙恭揖讓之容而已若夫態度巧拙或盡善或未盡善則存乎其人焉初無定法也
  舞器
  周禮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賔客饗食則亦如之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陳則授舞器既舞則受之賔饗亦如之
  劉濓論燕饗之舞曰祭祀之禮以事生之道事鬼神也樂者生之所聽舞者生之所視以為樂者也周禮大司樂之舞獨詳於天地宗廟下至山川社稷四望無不備焉而朝廷燕饗之舞一言不及豈聖王不製此舞耶如不製此舞則祭祀亦不當有舞矣臣甞考諸籥師等條於祭祀下繼以賔饗實未甞不言也濓未之詳考耳或謂諸侯以下不得舞干戚羽籥非也春秋曰初獻六羽又曰萬入去籥詩曰籥舞笙鼓又曰左手執籥右手秉翟燕禮曰若舞則勺内則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樂記曰弦歌干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童者舞之家語曰子路援戚而舞自古人人得持羽籥干戚以舞此其明證也但不應以朱玉為干戚之飾耳然則諸侯以下黒漆為飾可也禮記文王世子篇曰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舊説武舞於陽氣𤼵動之時教之文舞於隂氣凝寂之時教之此説非也夫籥乃有聲之器動達陽氣莫之能先其象春也羽有長養之象夏也戈戚有肅殺之象秋也干盾有閉藏之象冬也以象言之則春夏宜學羽籥秋冬宜學干戈經文反之者葢非以象言也經義葢謂一嵗之中春夏為先秋冬為後意取先王以武定天下以文致太平偃武修文此先後之序也又按凡摠干持戚者皆左手干右手戚未開舞時干在外戚在内干從而戚横葢左手屬仁右手屬義義以待敵仁以自衛故左干而右戚也仁包四端恩常掩義故干外而戚内也干象仁能好生戚象義能果斷故干從而戚横也凡執籥秉翟者皆左手籥右手翟未開舞時籥在内翟在外籥橫而翟從葢左手屬陽右手屬隂陽主於聲隂主於容故左籥而右翟也和順積中英華𤼵外故籥内而翟外也籥象衡運準平翟象表端繩直故籥橫而翟從也除左右挽舞外執之手與心平常不離於心也或曰舞分左班右班若在左班者則如上説若在右班者則反之使相對舞而不相悖此説似是而非左籥右翟與經義合右籥左翟乖違經義故今不從舞佾
  春秋左傳曰九月考仲子之宫將萬焉晉杜氏註曰萬舞也公問羽數於衆仲註曰問執羽人數對曰天子用八註曰八八六十四人諸侯用六註曰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註曰四四十六人士二註曰二二四人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故自八以下註曰唯天子得盡物數故以八為列諸侯則不敢用八
  今按舞佾行列葢取筭術開方之法縱橫相等四面皆方猶俗所謂棋盤紋也夫一為數之始十為數之終不可以為佾聖人用其中間偶數而不用竒數者縁舞有分有合而竒數不可分故無三五七九之佾而八佾之數乃其最多二佾之數乃其最少以是而為等第則必天子用八八六十四諸侯用六六三十六大夫用四四一十六士用二二如四此所謂以多為貴也古者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四十始仕然則學樂習舞皆在未仕之時故樂記曰弦歌干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童者舞之又曰禮樂不可斯湏去身上下雖有等其用無間也語樂縣之等則天子宫諸侯軒大夫判士特語舞佾之等則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以此觀之士有樂舞明矣何必待有功而後賜用哉先儒之説非也今此舞譜獨用二佾者使初學之士壹以士禮為則上可兼下下不可以僭上庶不至於越分而已況四佾以上人數多寡雖殊而其進退容儀不外乎此茍由是而推之聞一可以知十亦無所難矣甞謂今人欲學雅舞既不敢學今之雅舞宜學古之雅舞可也然古之雅舞若大武大夏之𩔖亦係天子之舞豈可僭哉於鄉樂中取其一二舞之可也鄉樂者二南也用之鄉人故名鄉樂二佾佾二人共四人士制也生員宜舞之四佾佾四人共十六人大夫制也品官宜舞之六佾佾六人共三十六人諸侯制也宗藩宜舞之然皆自舞之則可也伶人舞之則不可也能自肄習先王雅舞和其血脉養其性情斯為得矣伶人舞則褻先王雅舞付諸庸夫賤工斯為失矣武舞宜歌周南之兎罝篇其容則象干城腹心兼以發揚蹈厲之狀而名之曰兎罝之舞文舞宜歌召南之羔羊篇其容則象退食委蛇兼以謙恭揖讓之形而名之曰羔羊之舞孔子謂伯魚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歟此之謂也
  舞表
  陳氏禮書曰周官大胥以六樂之㑹正舞位先儒謂立四表於郊丘廟廷舞人自南表向二表為一成自二表至三表為二成自三表至北表為三成乃反而南向自一表至二表為四成自二表至三表為五成自三表至南表為六成則天神皆降若八變則又自南而北為七成自二表至三表為八成則地祇皆出若九變又自三表至北表為九成人鬼可得而禮焉何則武舞四表所以象司馬之四表也夾振之而駟伐所以象司馬振鐸師徒皆作也司馬之四表三表百步一表五十步始則行而不驟趨中則趨而不馳走及四表則馳走之時也故五十步而已舞之四表葢不必然
  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曰周官大胥以六樂之㑹正舞位小胥巡舞列記曰行其綴兆行列得正焉葢位則鄼也所以為綴列則佾也所以為行正之以辨其序巡之以肅其慢今之舞者不列于庭而列於堂下其退文進武不復有出入之序非古人所謂舞於兩階以序出入舞者之意至於進退疾徐之際又不復盡筋骨之力以要鐘鼓拊㑹之節非古人所謂文以揖遜武以擊刺之意講而習之正今日急務也
  今按凡武舞所以象軍旅征伐也周禮大司馬仲冬教大閲前期羣吏戒衆庶修戰法虞人萊所田之野為表百步則一為三表又五十步為一表田之日司馬建旗于後表之中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馬振鐸羣吏作旗車徒皆作鼓行鳴鐲車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鐸羣吏𡚁旗車徒皆坐又三鼓振鐸作旗車徒皆作鼓進鳴鐲車驟徒趨及表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車馳徒走及表乃止鼓戒三闋車三發徒三刺乃鼓退鳴鐃且却及表乃止坐作如初此狩獵之事也舞者象其大槩而已不必五十步而立一表也文舞所以象朝聘燕射也周禮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凡諸公相為賔主國五積三問皆三辭拜受皆旅擯再勞三辭三揖登拜受拜送主君郊勞交擯三辭車逆拜辱三揖三辭拜受車送三還再拜致館亦如之致飱如致積之禮及將幣交擯三辭車逆拜辱賔車進答拜三揖三讓每門止一相及廟唯上相入賔三揖三讓登再拜授幣賔拜送幣毎事如初賔亦如之及出車送三請三進再拜賔三還三辭告辟此擯相之儀也舞者象其大槩而已不必升階入室陳於堂上也古之所謂堂上之樂者惟登歌琴瑟耳若夫下管鞉鼓笙鏞以間皆不得列於堂上文武二舞亦然虞書所謂舞干羽於兩階魯論所謂八佾舞於庭是也故其舞位寛廣可以立表而為進退此乃古之制也至於近代猶然今太常二舞皆舞於殿内地位迫隘不敢囘轉始終立定一步未甞挪移微動手足以舞而已是故不設四表亦無進退之容葢與古制異焉
  舞聲
  儀禮燕禮曰升歌鹿鳴下管新宫笙入三成遂合鄉樂若舞則勺鄭氏註曰鄉樂周南召南六篇言遂者不間也勺頌篇告成大武之樂歌也既合鄉樂萬舞而奏之所以美王侯勸有功也沈括筆談曰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者周南召南樂名也二南之詩有樂有舞學者之事自學周南召南為始而至於舞大夏大武所謂為周南召南者不過誦其詩而已
  或問古人舞曲可得聞乎曰可周頌有之維清象舞之曲也於鑠勺舞之曲也於皇武舞之曲也餘可以類推矣曰今人習舞可以奏諸曰不可雅頌天子諸侯之樂也士庶惟用鄉樂而已二南是也曰凡音皆可以舞乎曰然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此則凡音皆可以舞也曰舞有文武其容不同二南諸篇何者似之宜何名焉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武舞奏之宜矣是名兎罝之舞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文舞奏之宜矣是名羔羊之舞其名正其言順不僭不忒故君子舞之也周南召南二雅三頌詞雖出於聖人而譜必非出於一人之手今則年久原譜失傳世有知音者或創撰新譜總與原譜不同擇其善者從之患人信不及未敢承當耳
  擬周南兔罝譜
  黄鍾之角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首章播鞉三通然後擊鍾
  肅肅兔罝 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二章播鞉三通然後擊鍾
  肅肅兔罝 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 公侯好仇

  三章播鞉三通然後擊鍾
  肅肅兔罝 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 公侯腹心

  兔罝三章章四句毎句卑朄鼓一聲大鼓三聲皆以應鞞間之鼓鞞共八聲
  擬召南羔羊譜
  黄鍾之角姑洗起調姑洗畢曲
  首章播鞉三通然後擊鍾
  羔羊之皮 素絲五紽 退食自公 委蛇委蛇

  二章播鞉三通然後擊鍾
  羔羊之革 素絲五緎 委蛇委蛇 自公退食

  三章播鞉三通然後擊鍾
  羔羊之縫 素絲五總 委蛇委蛇 退食自公

  羔羊三章章四句毎句畢朄鼔一聲大鼔三聲皆以應鞞間之鼔鞞共八聲舞容
  漢髙帝令天下立靈星祠祠后稷謂之靈星者以后稷配食天田星也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芸耨驅爵及穫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見後漢志
  唐人俗舞謂之打令其狀有四曰招曰摇曰送其一記不得葢招則邀之之意摇則摇手呼喚之意送者送酒之意舊甞見深村父老為余言其祖父甞為之收得譜子因兵火失去舞時皆裹幞頭列坐飲酒少刻起舞有四句號云送摇招摇三方一圓分成四片送在摇前人多不知皆以為瓦謎見經世大訓
  今按厯代之舞皆有取象姑摭數條以例其餘使後世學者知古人作舞之意云耳古人十三歲便學舞漢唐民俗尚有古人遺風今則不多見矣
  宋制武舞曰威加四海之舞第一變舞人去南表三步總干而立聽舉樂三鼓前行三步及表而蹲再鼓皆舞進一步正立再鼓皆持干荷戈相顧作猛賁趫速之狀再鼓皆轉身向裏以干戈相擊刺足不動再鼓皆囘身向外擊刺如前再鼓皆正立舉手蹲再鼓皆舞進一步轉面相向立干戈各置腰再鼓各前進以左足在前右足在後左手執干當前右手執戈在腰為進旅再鼓各相擊刺再鼓各退身復位整其干為退旅再鼓皆正立蹲再鼓皆舞進一步正立再鼓皆轉面相向秉干持戈坐作再鼓各相擊刺再鼓皆起收其干戈為克㨗之象再鼓皆正立遇節樂則蹲見宋史樂志
  文舞曰化成天下之舞第一變舞人立南表之南聽舉樂則蹲再鼓皆舞進一步正立再鼓皆稍前而正揖合手自下而上再鼓皆左顧左揖再鼓皆右顧右揖再鼓皆開手蹲再鼓皆舞進一步正立再鼓皆少却身初辭合手自上而下再鼓皆右顧以右手在前左手推出為再辭再鼓皆左顧以左手在前右手推出為固辭再鼓皆合手蹲再鼓皆舞進一步正立再鼓皆俛身相顧初謙合手當胷再鼓皆右側身左垂手為再謙再鼓皆左側身右垂手為三謙再鼓皆躬而授之遇節樂則蹲同上
  今按樂舞之妙在乎進退屈伸離合變態若非變態則舞不神不神而欲感動鬼神難矣是故宋制文武二舞各有三變嘗考太常舊規原無變態之説葢失其傳也然古既有是説好古之士亦不可以不講閒暇之日講習何妨臨祭之時宜仍舊貫仍舊貫者所以遵時制也閒講習者所以存古法也
  劉濓舞議曰舞之容生扵辭者也辭生於功徳功徳生扵文武文武生於揖遜征伐至於房中小舞燕饗大舞而其聲容可以義起大略不離文武舞也九成有九詩六成有六詩武舞三進而三退取乎六伐止齊之義焉文舞三進而三退取乎六爻變動之理焉文俯取諸隂武仰取諸陽文先舉左手足武先舉右手足文則左旋武則右旋文揖遜武擊刺此舞之大較也祖宗之功徳其創業定國規模次第各有所象要之以象功徳為美也不然則為李太常論舞之法古今一死局也又曰李氏論周之舞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為容以十二辰六陽六隂為六合陽倡隂應又以十二月日𨇠所在以戚翟向而舞之甚無謂也以功徳為容斯正義矣
  今按嘉靖間太常寺典簿李文察著書名曰古樂筌蹄其説迂謬可取者少濓譏李太常者指文察也濓所著樂經元義可取者亦不多惟此舞議中一段頗超勝文察耳
  舞衣
  尚書顧命篇曰𦙍之舞衣漢孔氏傳曰𦙍國所為舞者之衣皆中法商周傳寳之唐孔氏疏曰𦙍是前代之國舞衣至今猶在明其所為中法故常寳之亦不知舞者之衣是何衣也
  禮記集説曰深衣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方氏曰端冕則有敬色所以為文介胄則有不可辱之色所以為武然端冕不可以為武介胄不可以為文兼之者惟深衣而已吕氏曰深衣之用上下不嫌同名吉凶不嫌同制男女不嫌同服諸侯朝朝服夕深衣大夫士朝𤣥端夕深衣庶人吉服深衣而已此上下同也有虞氏深衣而養老將軍文子除䘮受弔練冠深衣親迎女在途而壻之父母死深衣縞總以趨䘮此吉凶男女之同也葢簡便之服非朝祭皆可服之也
  今按舞衣先儒既不知是何衣當缺其疑深衣既可文可武而上下同用豈獨舞者不宜服乎凡今好古之士不拘有無爵職欲學古之樂者文舞武舞皆服深衣幅巾以舞可也雖然又有一説孔子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君子之服也鄉以此觀之儒者之徒肄習舞時則宜随鄉文舞或戴方巾武舞或戴大帽衣履稱是不拘何色或著平日家常衣服以舞則尤為簡便也

  樂律全書卷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外篇十
  古今樂律雜説并附録
  論舞學不可廢第八之下
  或問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舞亦有本乎曰不執干羽空手而舞舞之本也是故學舞先學人舞人舞有圖出于明集禮宜推廣之為學舞法庶免長沙紓令不舒不轉之𡚁也近代太常所謂雅舞皆長沙紓令之遺法惟人舞舊圖獨不然猶有古人遺法之萬一焉學者信而好古可也述而不作可也人舞周禮謂之小舞古人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而冠舞大夏然則除大夏外學舞在未冠之前故樂記曰弦歌干揚童者舞之舊圖戴幞頭則非周制矣宜圖童者服庶幾為得也
  人舞舞譜
  四勢為綱象四端也
  一曰上轉勢象惻隠之仁
  二曰下轉勢象羞惡之義
  三曰外轉勢象是非之智
  四曰内轉勢象辭讓之禮
  此四勢象四端舞譜謂之送摇招摇上轉若邀賔之勢下轉若送客之勢外轉若摇出之勢内轉若招入之勢
  八勢為目象五常三綱也
  一曰轉初勢象惻隠之仁
  二曰轉半勢象羞惡之義
  三曰轉周勢象篤實之信
  四曰轉過勢象是非之智
  五曰轉留勢象辭讓之禮
  此五勢象五常朱熹詩傳釋輾轉反側四字之義曰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反者輾之過側者轉之留舞譜借此四字之義明古人舞法轉之一言衆妙之門也
  六曰伏覩勢表尊敬於君
  七曰仰瞻勢表親愛於父
  八曰囘顧勢表和順於夫
  此三勢象三綱伏睹勢表尊敬君為臣綱之象仰瞻勢表親愛父為子綱之象囘顧勢表和順夫為妻綱之象五常三綱共為之目總以四端為之綱也大袖斂手舞文象也小袖展手舞武象也周禮所謂小舞葢類此云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
  周禮樂師掌教小舞劉濓謂小舞者或一二佾或一二人今擬初學舞者二佾可也干戚羽籥通皆黒漆是為士庶之器
  武舞二佾每佾二人各服深衣幅巾大帶素履左手持黒漆干右手持黒漆斧舞為干城腹心發揚蹈厲之狀引舞二人服亦如之各執紅纓之旄樂奏周南兎罝之詩名曰兎罝之舞
  文舞二佾每佾二人各服深衣幅巾大帶素履左手持黒漆籥右手持黒漆翟舞為退食委蛇謙恭揖讓之容引舞二人服亦如之各執白羽之翿樂奏召南羔羊之詩名曰羔羊之舞




  樂律全書卷二十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一
  明 朱載堉 撰
  律學新説一
  臣聞宋朱熹之言曰㸔樂記大段形容得樂之氣象當時許多名物度數人人曉得不須説出故止説樂之理如此其妙今許多度數都沒了只有許多樂之意思是好只是沒頓放處又曰今禮樂之書皆亡學者但言其義至於器數則不復曉蓋失其本矣臣自壯年以來始見韓邦奇王廷相及何瑭等所著樂書略有省焉乃曰古樂今樂蓋不甚相遠也慨生之既晚不獲與前軰同遊雖有一得之愚無憑質問楚辭有云往者余弗及來者吾不聞亦可悲哉聊述愚見數篇刻而傳之以俟方來具眼之士或有可取焉若夫禮樂氣象律吕名義則縉紳先生類能言之凡非數術音聲之技茲竝不述所謂各志其志而已
  律吕本源第一
  夫河圖雒書者律歴之本源數學之鼻祖也聖人治世徳動天地天不愛道地不愛寳故鳯鳥至河圖出易曰河出圖雒出書聖人則之所謂則之者非止畫卦叙疇二事而已至於律歴之類無不皆然蓋一切萬事不離隂陽圖書二物則隂陽之道盡矣河圖龍𤼵所以通乾而出天苞雒書龜感所以流坤而吐地符河圖陽也陽常有餘雒書隂也隂常不足故河圖之數五十五視大衍而有餘雒書之數四十五視大衍而不足合河圖與雒書共得百數若隂陽之交構牝牡之相銜均而分之得大衍之數者二此天地自然之至理故律歴倚之而起數是以黄鍾之管長九寸九寸者縱黍為分之九寸也寸皆九分凡八十一分雒書之奇自相乘之數也是為律本黄鍾之尺長十寸十寸者横黍為分之十寸也寸皆十分凡百分河圖之偶自相乘之數也是為度母縱黍之律横黍之度長短分齊交相契合此其造化之妙而千載以來無一人識者殊可歎也先臣何瑭曰漢志謂黄鍾之律九寸加一寸為一尺夫度量權衡所以取法於黄鍾者蓋貴其與天地之氣相應也若加一寸以為尺則又何取於黄鍾殊不知黄鍾之長固非人所能為至於九其寸而為律十其寸而為尺則人之所為也漢志不知出此乃欲加黄鍾一寸為尺謬矣今按漢志度本起於黄鍾之長則黄鍾之長即是一尺所謂長九寸長八寸十分一之類蓋筭家立率耳何氏此論𤼵千載之秘破萬古之惑律學第一要𦂳處其在斯歟此則唐宋諸儒之所未𤼵者也
  約率律度相求第二
  上古造律其次聽律其後筭律虞書周禮有聽律之官無筭律之法典同所謂數度為樂器言之至於律同合聲陽左旋而隂右轉觀其次序不以筭法論矣筭法之起殆因律管有長短此筭家因律以命術非律命於筭也猶之方田焉田生五榖豈知我為圭箕弧環律和五聲豈知我為正變倍半皆筭家命之爾故曰古之為鍾律者以耳齊其聲後人不能始假數以正其度雅樂之不可興聲音之學不傳也古者自小學已教之六樂九數今耄且罔知豈惟筭律哉夫率者筭經假如之法也若圓徑七周二十二穿四壤五堅三勾三股四弦五之類是也古稱黄鍾九寸其數八十一此亦筭率耳其實黄鍾即一尺也以一尺而三分分之則有不盡之數故設假如之法假如黄鍾長九寸則林鍾長六寸假如林鍾長六寸則太簇長八寸太簇以下諸律放此筭家欲明三分損益上下相生故設此率雖命之曰黄鍾長九寸圍九分積八百一十分而非眞數特筭率如此耳京房劉歆之徒皆喜穿鑿傅㑹餙辭巧説迷惑千載而先王古樂愈湮滅難復矣茍有志復古者則漢志之失所當先辨也
  律度相求訣曰
  從微至著 用九乘除 縱横律度 契合圖書若置縱黍之律以求横縱之度則用九歸若置横黍之度以求縱黍之律則用九因反復相求各得縱横二黍律度蓋縱黍之律契合雒書故以九忽為絲九絲為毫九毫為釐九釐為分九分為寸九寸為尺從㣲至著皆用九焉其横黍之度契合河圖則以十忽為絲十絲為毫十毫為釐十釐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從微至著皆用十焉然古法頗疎得其大略而已非精密之筭術故謂之約率也
  黄鍾縱黍律長九寸
  黄鍾横黍度長十寸
  黄鍾九寸毎寸九分即縱黍八十一分也以為九十横黍之廣誤矣置九寸在位用九歸一遍進位定作十寸即横黍一百分而為度母古謂度本起於黄鍾之長是也謂加一寸非也
  大吕縱黍律長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大吕縱黍度長九寸三分六釐四毫四絲二忽
  置八寸三分七釐六毫在位先從末位毫上筭起用九歸一遍得六毫六絲六忽奇却從次位釐上筭起再九歸一遍得八釐五毫一絲八忽奇又從次位分上筭起再九歸一遍得四分二釐七毫九絲八忽奇又從首位寸上筭起再九歸一遍得九寸三分六釐四毫四絲二忽奇餘律皆放此
  太蔟縱黍律長八寸
  太蔟横黍度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
  夾鍾縱黍律長七寸四分三釐三毫三絲
  夾鍾横黍度長八寸三分二釐三毫九絲三忽
  姑洗縱黍律長七寸一分
  姑洗横黍度長七寸九分○一毫二絲三忽
  仲吕縱黍律長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絲六忽
  仲吕横黍度長七寸三分九釐九毫○五忽
  㽔賔縱黍律長六寸二分八釐
  㽔賔横黍度長七寸○二釐三毫三絲一忽
  林鍾縱黍律長六寸
  林鍾横黍度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
  夷則縱黍律長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夷則横黍度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九絲五忽
  南吕縱黍律長五寸三分
  南吕横黍度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九絲二忽
  無射縱黍律長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絲
  無射横黍度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
  應鍾縱黍律長四寸六分六釐
  應鍾横黍律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四絲八忽
  此章横黍之度即史記生鍾分術也還原則依後術九因筭之不滿忽者收作一忽即是原數其縱黍之律與蔡氏律吕新書所載全律分寸正同但古法置一而九三之以為法十一三之以為實得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而黄鍾大數立焉然後下生者倍其實三其法上生者四其實三其法實如法而一以生十二律其布筭煩瑣不如新法簡㨗易曉所謂殊途而同歸也古法世多知之兹不具述其生鍾分筭法已見二卷
  密率律度相求第三
  朱熹曰琴之有徽所以分五聲之位而配以當位之律以待抑按而取聲而其布徽之法則當隨其聲數之多少律管之長短而三分損益上下相生以定其位今人殊不知此其布徽也但以四折取中為法蓋亦下俚立成之小數雖於聲律之應若簡切而易知但於自然之法象懵不知其所自來則恐不免有未盡耳臣嘗宗朱熹之説依古三分損益之法以求琴之律位見律位與琴音不相協而疑之晝夜思索窮究此理一旦豁然有悟始知古四種律皆近似之音耳此乃二千年間言律學者之所未覺惟琴家安徽其法四折去一三折去一俗工口傳莫知從來疑必古人遺法如此特未記載於文字耳禮失求諸野不可以其下俚而忽之也傳曰今五音之無不應者其分審也宮徵商羽角各處其處音皆調均不可以相違此所以不亂也夫音生於數者也數眞則音無不合矣若音或有不合是數之未眞也逹音數之理者變而通之不可執於一也是故不用三分損益之法創立新法置一尺為實以密率除之凡十二遍所求律吕眞數比古四種術尤簡㨗而精密數與琴音互相校正最為䐇合惟博學明禮之儒知音善筭之士詳味此術必有取焉者矣豈庸俗所能識哉
  黄鍾横黍度長十寸
  黄鍾縱黍律長九寸
  十寸者一尺也史記所謂子一分漢志所謂象黄鍾之一是也置十寸在位用九因一遍退位定作九寸即縱黍八十一分也是為律本古云黄鍾九寸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此之謂也夫三分損益之法既非則九分為寸之説亦誤今復著其術者何也為求縱黍之律故也雖然只用横黍之度亦足矣是故先之
  大吕横黍度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
  大吕縱黍律長八寸四分四釐○六絲七忽
  置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為實初九因至寸位住得八寸又九因至分位住得四分又九因至釐位住得四釐又九因至毫位住得○毫又九因至絲位住得六絲又九因至忽位住得七忽凡九因六遍共得八寸四分四釐○六絲七忽為大吕餘律皆放此
  太蔟横黍度長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
  太蔟縱黍律長八寸○一釐四毫一絲六忽
  夾鍾横黍度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
  夾鍾縱黍律長七寸五分一釐○一絲○
  姑洗横黍度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姑洗縱黍律長七寸二分二釐五毫四絲二忽
  仲吕横黍度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
  仲吕縱黍律長六寸六分六釐一毫一絲六忽
  㽔賔横黍度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
  㽔賔縱黍律長六寸三分二釐四毫二絲八忽
  林鍾横黍度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
  林鍾縱黍律長六寸○○四毫八絲四忽
  夷則横黍度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
  夷則縱黍律長五寸六分○二毫一絲四忽
  南吕横黍度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
  南吕縱黍律長五寸三分一釐四毫一絲六忽
  無射横黍度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
  無射縱黍律長五寸○四釐一毫二絲一忽
  應鍾横黍度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
  應鍾縱黍律長四寸六分八釐一毫五絲一忽
  右縦黍十二律若要還原依前術用九歸即得横黍度數
  密率求方積第四
  自乗為平方再乗為立方此筭家所共曉殊不知筭律亦然也平方謂之羃立方謂之積夫羃之名本疏布手巾也古人用覆飲食之器今世所謂舉羃酌酒是也羃形方正縱横有紋筭術自乗其數必方縱横正等有類乎羃故取名謂之羃非眞羃也夫積者如筭倉窖中五榖積實耳借立方術以求之者立方所得即是積實之數故也凡筭脩短度數則以十忽為絲十絲為毫十毫為釐十釐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平方之術與此不同乃以百忽為絲百絲為毫百毫為釐百釐為分百分為寸百寸為尺百尺為丈蓋平方者形如方磚東西南北四面皆方假如每面皆方十寸則中積百寸矣是為方一尺也故曰百寸為尺立方之術則又不然乃以千忽為絲千絲為毫千毫為釐千釐為分千分為寸千寸為尺千尺為丈蓋立方者形如方臺上下左右前後六面皆方假如毎面皆方十尺則中積千尺矣是為方一丈也故曰千尺為丈平圓立圓其積生於平方立方之術方術未解而欲測圓難矣律孔本圓今欲求圓先求方者數乃無形之物方分實諸圓器之中則無不隨其圓若作圓分則有空隙而不實矣自宋范鎮創以圓分為積此乃臆説非正理也圓分之法在理必無而縱黍之法於理則有假如横黍平方每寸百分縱黍則毎寸惟八十一分横黍立方每寸千分縱黍則每寸惟七百二十九分葢以九為法也求之亦各有術然約十而為九布筭煩𤨏無益於事故自此至終篇專以横黍言之不復更求縱黍先儒亦云凡律徑圍之分以十為法者天地之全數也以九為法者不過因三分損益而立耳則圓分之説不能通於圍徑亦可見矣
  求十二律積實新法
  置黄鍾横黍度長十寸自乘得一百寸倍之得二百寸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一十四寸一四二一三五六二三七三○九五○四進一位命作立方積一百四十一寸四百二十一分三百五十六釐二百三十七毫三百○九絲五百○四忽為實别將律數十二自乗得一百四十四為法除之得黄鍾積實
  黃鍾積實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一毫六百四十七絲九百八十二忽
  置黃鍾積實在位以十兆乘之為實以十一兆二千二百四十六萬二千○四十八億三千○九十三萬七千二百九十八為法除之得大吕積實餘律皆放此
  大吕積實八百七十四分九百四十五釐一百七十三毫五百三十八絲一百○六忽
  太蔟積實七百七十九分四百八十七釐五百三十三毫五百四十八絲一百七十五忽
  夾鍾積實六百九十四分四百四十四釐四百四十四毫四百四十四絲四百四十四忽
  姑洗積實六百一十八分六百七十九釐六百六十五毫三百七十五絲二百三十五忽
  仲吕積實五百五十一分一百八十釐○九百二十毫○八百二十二絲二百九十一忽
  㽔賔積實四百九十一分○四十六釐三百七十五毫八百二十三絲九百九十一忽
  林鍾積實四百三十七分四百七十二釐五百八十六毫七百六十九絲○五十三忽
  夷則積實三百八十九分七百四十三釐七百六十六毫七百七十四絲○八十七忽
  南呂積實三百四十七分二百二十二釐二百二十二毫二百二十二絲二百二十二忽
  無射積實三百○九分三百三十九釐八百三十二毫六百八十七絲六百一十七忽
  應鍾積實二百七十五分五百九十釐○四百六十毫○四百一十一絲一百四十五忽
  密率求圓羃第五
  方者象地圓者法天方圓相求自然眞率其數出於河圖雒書而非人所為也河以通乾其數十雒以流坤其數九乾坤交泰互藏其宅故九為地而十為天天包地外地居天内天有四方毎方十寸其周為四尺則圓之周率也地有四方毎方九寸其弦為一尺二寸七分二釐七毫九絲二忽二微有奇則圓之徑率也周公嘉量之制測圓之術葢已具焉所謂方尺而圓其外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有奇是名方圓縱率其測圓周徑相求與半九為乘除積徑相求與倍九為乘除半九者四寸五分也倍九者一尺八寸也黄鍾倍半自然之理律度量衡所由生也因而九之即得前率九歸還元復得今率此二法相通也推理而論圓中必容方焉方無形圓有形其方居圓十分之九是故測圓之術必先求其容方而後知其周徑徑求周用弦求勾股之術得其一面之方四因其方而九除之即圓周也周求徑九因其圓而四除之用勾股求弦之術得其兩角之斜即圓徑也此古法之妙歟戰國已來數學失傳至漢張蒼掇拾民間猥淺之法用補黄帝九章後世宗之以為數學根本張丘建夏侯陽孫子五曹復推演之其測方圓乃有直五斜七圍三徑一之説筭家指此名為古率然實非古法也夫直五斜七斜實有餘圍三徑一徑實不足淺陋之士豈能察哉劉歆王蕃祖沖之輩蓋嘗訂正之矣其測圓或以為徑七周二十二或以為徑四十五周一百四十二或以為徑一百一十三周三百五十五雖頗密於徑一圍三要之皆未得自然之理也祖氏製率初意蓋謂圓積一億分則其徑一百一十三尺乃一萬一千三百分周三百五十五尺乃三萬五千五百分試以其法筭之半徑半周相乘得積一億而强二十八萬七千五百分蓋周徑之分太多也號為密率密安在哉天地自然真率及周公方圓總率筭律之士誠不可忽今詳解之其法如左
  天地自然真率訣曰
  容方九寸 以象雒書 天地自然 豈不妙歟試騐之法用紙大小二幅其方中矩用意比對四面相同小者每面皆方九寸大者皆方一尺三寸置於平處小者在大者上中心定針於小者四角外運規僅容四角絲毫不可多也片紙作寸移量圓周針尖㸃識恰好四十整寸欲求圓之徑數即是方之斜弦勾股求弦術横方九寸為勾自乘得八十一寸縱方九寸為股自乘得八十一寸併之得一百六十二寸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弦一尺二寸七分二釐七毫九絲二忽二㣲有奇即圓周四尺之徑數也是故以四尺為周率以一尺二寸七分二釐七毫九絲二忽二㣲有奇為徑率凡平圓以周求徑置周若干為實先以徑率乘之後以周率除之以徑求周置徑若干為實先自相乘又以十寸乘之得數後以徑率除之以積求徑置積若干為實先以徑率乘畢而以十寸除之得數然得開方以周求積置周若干先自相乘進一位為實以徑率乘畢後以周率除二遍以積求周置積若干為實先以周率乘二遍以徑率除畢退一位然後開方訣曰圓周四十容方九勾股求弦數可知遂以此為求徑率求周求積亦如之也
  周公方圓總率訣曰
  容方十寸 取法河圖 聖人制作 不亦善乎試騐之法同上其紙小者方一尺大者方一尺四寸五分圓周四尺四寸五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㣲四纖九分纖之四其内容方一尺勾股皆十寸各自乘併之得二百寸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億分纖之二千三百七十三萬○九百五十有奇是為方圓總率凡測圓徑求周者以總率乘徑進一位如四十五而一周求徑者以四十五乘周退一位如總率而一周徑求積者如前求得周徑半周半徑相乘或徑自乘以總率乘之如十八而一積求周徑者以十八乘積如總率而一開方得徑四歸徑為法除積得周夫四十五乃九寸折半之數十八乃黄鍾加倍之律而與方圓總率反復乘除故能盡幽㣲之理趣極古今之𤣥妙者矣已上諸條乃㨗法也律呂精義所載乃正法也
  求十二律面羃新法
  置黄鍾積實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一毫六百四十七絲九百八十二忽為實以林鍾横黍度長一百分為法除之得黄鍾面羃
  黄鍾面羃九分八十二釐○九毫二十七絲五十一忽置黄鍾面羃在位以十億乗之為實以十億○五千九百四十六萬三千○九十四為法除之得大呂面羃餘律皆放此
  大呂面羃九分二十六釐九十七毫二十一絲二十忽太蔟面羃八分七十四釐九十四毫五十一絲七十三忽夾鍾面羃八分五十二釐八十三毫八十二絲七十四忽姑洗面羃七分七十九釐四十八毫七十五絲三十三忽仲呂面羃七分五十五釐七十三毫八十二絲五十九忽㽔賔面羃六分九十四釐四十四毫四十四絲四十四忽林鍾面羃六分五十五釐四十六毫八十二絲七十二忽夷則面羃六分一十八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六十五忽南呂面羃五分八十三釐九十五毫五十八絲四十三忽無射面羃五分五十一釐一十八毫○九絲二十忽應鍾面羃五分二十釐○二十四毫五十五絲一十二忽
  密率求周徑第六
  自冬官一篇亡造律制度不見於經而其支流餘裔則子史傳記尚或有之然古文深奥先儒不曉其義往往臆見增損其語遂使本法支離後之學者苟非聰頴神解豈能自悟也哉試畧辨其一二古云黄鍾九寸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蓋指其縱黍之分而言也律長九寸每寸九分故八十一分而劉歆以為九寸自乘得八十一故黄鍾之實八百一十分夫八十一者是也八百一十者非也此以臆見増其文者也古云黄鍾空圍九分其長之一蓋析其管之長作為九叚取其一叚之數為其内周而鄭康成以為凡律空圍九分夫黄鍾空圍九分其長之一是也凡律空圍九分非也此以臆見削其文者也蔡邕銅龠銘曰黄鍾九寸空圍九分此説當矣其月令章句曰律雖有大小圍徑無増減又曰然不如耳決之明此乃自知其法之謬亦不盡信之辭也夫十二律管内外各有周徑孔中面羃要之亦各不同而先儒未有定論西晉孟康註漢志曰黄鍾圍九分林鍾圍六分太蔟圍八分此説近是而隋志非之唐及五代趙宋之初諸議律者悉從隋志之説更無異議惟胡瑗造樂審其音不協乃更林鍾已下諸律圍徑各有等差蔡元定却譏之以為律有長短之異圍徑則無不同嗚呼先儒之論參差如此臣初未詳何者為是既而命工依彼圍徑皆同之説制管吹之以審其音林鍾當與黄鍾太蔟相和而不相和南呂當與太蔟姑洗相和亦不相和黄鍾正半二音全不相應而甚疑焉或至終夜不寢以思其故乆而悟曰律管長者其氣狹而聲高律管短者其氣寛而聲下是以黄鍾折半之管不能復與黄鍾相應而下黄鍾一律也他律亦然大扺正半相較半律雖清而反下正律雖濁而反高豈不以其管短氣寛也哉葢由圍徑不得自然眞理故耳夫律管脩短既各不同則其空圍亦當有異推原其理總而言之不過九分其長之一而為空圍之數若分别而言之縱黍黄鍾長八十一分者則當空圍九分其横黍黄鍾長百寸者則當空圍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周既有異徑亦隨之面羃積實俱各不同先儒昧於此理一㮣惟以徑三圍九求之其疎失亦甚矣筭律之術擬諸環田周有内周外周徑有内徑外徑古所謂空圍者特指其内周耳非面羃九分也創為九方分之説者後世之穿鑿也且夫筭術之中測圓為難周徑羃積各有眞理存乎其間苟不得其自然之理而欲求其精㣲之數豈可得哉新法九分黄鍾之長以其一為其内周用弦求勾股之術得其外周二十分黄鍾之長以其一為其外徑用弦求勾股之術得其内徑葢圓中取方方中取圓反復相求則内外周徑自然之數得矣非知天地之造化者其孰能與於此乎韓邦奇曰器與造化通唯律而已黄鍾既定凡天地間之器雖衣服盤盂皆造化之用形而上形而下本一物也明律義凡天下之理皆可通不但為作樂而已太極之理亦不外此周徑相求正法
  置所求律積實全數為實以其長若干為法除之即得面羃平圓積置所得平圓積以黄鍾倍律一尺八寸乘之以測圓總率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有奇為法除之得數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即得内徑仍置面羃平圓積四因為實以所得内徑為法除之即得内周
  以内徑自相乘得數二因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即得外徑
  以内周自相乘得數二因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即得外周
  周徑相求㨗法
  置所求律内周為實以黄鍾半律四寸五分乘之以測圓總率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有奇為法除之即得内徑
  置所求律外徑為實以測圓總率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有奇乘之以黄鍾半律四寸五分為法除之即得外周
  已上二法極為簡㨗即勾股求弦弦求勾股之術得天地方圓自然之理故殊途而同歸筭律之妙至此極矣但絲忽已下有數而無形非目力所察故畧之不載
  十二律管長短廣狹内外周徑眞數
  黄鍾長十寸
  内周一寸一分一釐一毫内徑三分五釐三毫外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 外徑五分
  大吕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内周一寸○七釐九毫  内徑三分四釐三毫外周一寸五分二釐六毫 外徑四分八釐五毫
  太蔟長八寸九分○八毫
  内周一寸○四釐八毫  内徑三分三釐三毫外周一寸四分八釐三毫 外徑四分七釐一毫
  夾鍾長八寸四分○八毫
  内周一寸○一釐八毫  内徑三分二釐四毫外周一寸四分四釐   外徑四分五釐八毫
  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内周九分八釐九毫   内徑三分一釐四毫外周一寸三分九釐九毫 外徑四分四釐五毫
  仲吕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内徑九分六釐一毫   内徑三分○六毫外周一寸三分六釐   外徑四分三釐六毫
  㽔賔長寸寸○七釐一毫
  内徑九分三釐四毫   内徑二分九釐七毫外周一寸三分二釐一毫 外徑四分二釐
  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内周九分○七釐    内徑二分八釐八毫外周一寸二分八釐三毫 外徑四分○八毫
  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
  内周八分八釐一毫   内徑二分八釐
  外周一寸二分四釐七毫 外徑三分九釐六毫
  南吕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
  内周八分五釐六毫   内徑二分七釐二毫外周一寸二分一釐一毫 外徑三分八釐五毫
  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内周八分三釐二毫   内徑二分六釐四毫外周一寸一分七釐七毫 外徑三分七釐四毫
  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内周八分○八毫    内徑二分五釐七毫外周一寸一分四釐三毫 外徑三分六釐三毫若遣良工造律管者惟據此篇度數足矣前項律度方圓積䓁則皆不必討論恐其文煩難省易惑亦非工匠所當知也若夫大儒君子留心律學推窮理數須將前項毎叚筭術次第鑽研一一親手筭過方得其趣乃至一句一字不可遺也
  造律第七
  古人之律凡有三品上品以玉中品以銅下品以竹王子年拾遺記曰黄帝吹玉律正璇衡晉志曰黄帝作律以玉為琯舜時有玉律曰昭華之琯漢章帝時泠道舜祠下得白玉琯晉武帝時汲郡魏㐮王冡中得古玉律荀朂依姑洗玉律小吕玉律以造尺隋志引梁武帝鍾律緯曰從上相承有古玉律八枚惟夾鍾有昔題刻劉貺曰書傳言舜有白玉琯漢時舜祠下實得之晉汲冡亦獲玉律則古用玉律明矣周禮大司樂六律六同鄭氏註曰此十二者以銅為管又大師執銅律以聽軍聲典同掌六律六同註曰故書同作銅律述氣同助陽皆以銅為之大戴禮保傳篇太子生而泣太師吹銅曰聲中某律月令註曰律候氣之管以銅為之漢制亦用銅故律志曰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為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銅也王廷相曰上古斷竹為管後世易以銅玉自今論之玉不可以多得嶰谷之竹出自崑崙亦非人力可以卒致中國之竹其空圍之度豈能恰好悉與律合不如範銅易施其巧今按上古穴居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上古草衣披髮後世聖人易之以冠裳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上古斷竹為律後世聖人易之以銅玉此四者皆後世聖人之功也雖使上古之人復起亦無以易之也蕢桴土鼓之樂不如鍾磬琴瑟汚樽抔飲之禮不如籩豆簠簋象輅起於推丸龍舟生於漂葉其始未必可取其後未必可棄也是故伶倫之律以竹此上古初制耳至五帝時乃以玉為琯三代又以銅為之則玉與銅其用一也務令管内通勻兩端若一故能合規應準而中聲所自出焉後學失傳仍復用竹過矣竊疑古人用竹亦必修治而後成器凡竹兩端勻者蓋鮮周徑羃積豈能盡合且律呂絲忽所爭若非良工剖削之際安能適中而近代俗儒乃舍銅玉專尚於竹又禁良工不容修理雖盡嶰谷之產求一天然合乎規度者必不可得使伶倫復生亦無如之何矣古樂一亡不復作者蓋以此乎宜準古法製律以銅精妙簡易勝如用竹今擬新法于後
  凡造律必良工而後可也俗工無與焉督工監造者尤難其人諺曰拙匠巧主此之謂歟律理精㣲工侔造化周徑羃積察諸毫釐豈俗工所能哉姑陳大㮣以為筌蹄若夫輪扁不傳之妙則非筆舌所能盡也選鑄鏡匠令作沙模廣五寸長一尺五寸以木作律管形照鑄鏡法打成沙模去管後用沙裹鐡條焙令極乾安於模中鎔銅鑄之考工記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金即今之紅銅錫即俗呼白鐡每紅銅六兩内加白錫一兩考工記又云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黒濁之氣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鑄成去鐵條其木管及鐵條長短巨細隨律樣制大率荒材裏面須小外面須大但使有餘勿令不足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律管筩中須用鋼鑽鑽之其鑽樣制異於常鑽鑽頭四楞形如方錐磨令快利長短大小隨所造律從小漸大更換鑽頭次第鑽之先將銅律管安在旋牀上手執鑽柄亦如旋匠常法非如木匠所用之鑽也律之為用其積數與聲氣在内不在外故先治其内而後治其外内外皆使光瑩合乎周徑之數然後截齊使合長短之數未成不可先截恐鑽傷口面故也截畢仔細校量毫釐無差乃精妙矣造成鐫其律名二字為識内外皆以黄金鍍之此造銅律之大㮣也玉律别有造化雖異乎此若夫先攻其内後治其外厥理則同亦可以此推之在良工變通耳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誠哉是言葢良工有智者不必専守此法更有巧妙之處苟非良工雖守此法亦不能精製也
  吹律第八
  律與天地之氣相通而無窒礙然後正音出焉凡吹律者慎勿掩其下端掩其下端則非本律聲矣故漢志曰斷兩節間而吹之此則不掩下端之明證也嘗以新律使人試吹能吹響者十無一二往往因其不響輙以指掩下端識者哂之雖然善吹律者亦豈容易學哉蓋須凝神調息絶諸念慮心安志定與道潛符而後啓脣少許吐㣲氣以吹之令氣悠悠入於管中則其正音乃𤼵又要持管端直不可軒昻上端空圍不可以脣掩之掩之過半則聲鬰抑氣急而猛則聲焦殺皆非其正音矣吹之得法則出中和之音甚幽雅可愛也古人稱為鳯律良有以哉世間惟㸃笙匠頗能知音蓋笙簧之子母配合若非知音則不能調欲審新律協否頼此軰以決眞知音者固不賴此今恐時人自畫疑世間無知音故指出此輩以決其疑耳凡律相生則相應和假若使一人吹黄鍾仍令一人吹林鍾與之合吹林鍾則太蔟與之合吹太蔟則南呂與之合吹南呂則姑洗與之合吹姑洗則應鍾與之合吹應鍾則㽔賔與之合吹㽔賔則大吕與之合吹大呂則夷則與之合吹夷則則夾鍾與之合吹夾鍾則無射與之合吹無射則仲吕與之合吹仲呂則黄鍾與之合吹周而復始是為旋宮使㸃笙者一一聽之若叩律吕名義彼則未識只問合與不合彼亦能知合則新律為精不合則不精也然須善吹律者如法吹之若或軒昂掩抑氣猛聲焦則非正音此乃吹者之拙而非律不精也大扺吹律氣欲極細聲欲極㣲方得其妙先王用此物以正五音耳非若餘樂器取其美聽也須令笙匠照依律呂音調制造笙竽律笙二物無相奪倫而後金石絲竹一切依之則無不克諧矣先擇聲與黄鍾相似之簧令彼増減其蠟務與黄鍾律聲全協復擇聲與林鍾相似之簧亦令増減其蠟務與林鍾律聲全協然後兩簧一口噙而吹之則知黄鍾與林鍾全協者為是不協者為非也太蔟已下諸律放此
  黄鍾生林鍾此二律相協 林鍾生太蔟此二律相協太蔟生南呂此二律相協 南吕生姑洗此二律相協姑洗生應鍾此二律相協應鍾生㽔賔此二律相協已上用笙一攢㽔賔生大吕此二律相協 大吕生夷則此二律相協夷則生夾鍾此二律相協 夾鍾生無射此二律相協無射生仲吕此二律相協仲吕生黄鍾此二律相協已上用笙一攢
  吹律人勿用老弱者氣與少壯不同必不相協非律不協也吹時不可性急急乃焦聲非自然聲也宜選一樣之律二人互换齊吹察其氣同乃與笙齊吹相協照前法増減各簧之蠟一一㸃成將律吕名寫於本簧之管先取二攢照依新法所筭之律㸃畢别取二攢却依舊法所筭之律亦照前法㸃成試騐則新律與舊律孰是孰非皆可知矣
  立均第九均去聲讀作韻
  夫律之三分損益上下相生至仲吕而窮者數使之然也十二管旋相為宮者音使之然也數乃死物一定而不易音乃活法圓轉而無窮音數二者不可以一例論之也周禮禮運所言深知此理但言其音不及其數是以通而無礙自漢以來術家以數求其法是故礙而不通京房之六十律錢樂之之三百六十律衍之益多而無用徒欲傅㑹於當期之日數云耳殊不知古之聖人所以定律止於十二者取諸自然之理而已茍不因自然之理而但以三分損益之法衍之殆不止三百六十雖至百千萬億往而不返終不能合還元之數况於六十律哉是皆惑於數而昧於聲者也臣嘗觀仲吕黄鍾之交知聲音有出於度數之外者無射之商夷則之角仲吕之徴夾鍾之羽若彈絲吹竹擊拊金石聲音至此流轉自若也然筭家以仲呂求黄鍾殫其術而不能合乎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之筭有以倍數四因之者則三分之不盡二筭而虧數已多有以五數四因之者則亦有一筭不行而虧數且過半矣三分不行之筭既未有以處之紀其餘分終有不盡之處持未定之筭而謂之黄鍾變律又推以為林鍾太蔟南呂姑洗應鍾之變甚者託名執始不自信其為黄鍾從使人得以窺筭術之涯涘而黄鍾流行諸律本無間斷也何承天劉焯之徒蓋嘗深譏京氏之失而矯正之欲増林鍾太蔟以下諸律之分使至仲吕復生黄鍾循環無端止於十二以合天之大數似亦有見矣但泥於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之筭强使還元故其所増之分出於人為傅㑹之私而非天成自然之理是以不能取信於人蔡元定既不能取此四家却從杜佑之説十二律外衍出六律謂之變律何也噫聲音之道果有是理則黄帝周公之聖伶倫州鳩之賢何故不言正變有十八律特言十二律者豈其智慮所不及耶家語謂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宫儒者不用孔子之説反執著於數術小法謂之明理可乎蔡氏之謬其與京錢正彼所謂相去五十歩百歩之間耳新法所筭之律一切本諸自然之理而後以數求合於聲非以聲遷就於數也猶恐後世不能取信是故斟酌古法更製均準之器刻畫分寸考校聲音則筭術之疏密律吕之眞偽自可見矣謹按均準之器葢有二種有長一丈形如瑟者有長六七尺形如琴者而皆十三弦也然亦有十二弦者大予樂官予字上聲後漢樂名均鍾之木均字去聲均鍾木樂器名咸陽宫中璠璵之樂亦樂器名皆律準之類也臣嘗考其同異而折衷之以為形如瑟者則未免有膠柱之誚莫若形如琴者貴其有一定之徽也言準器者古有四人周伶州鳩一也前漢京房二也後魏陳仲儒三也後周王朴四也各述其要略于此使後世為之者知所損益云
  周景王將鑄無射問律於伶州鳩對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鍾百官軌儀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律吕不易無姦物也大昭小鳴龢之道也龢平則乆乆固則純純明則終終復則樂所以成政也故先王貴之王曰七律者何對曰凡神人以數合之以聲昭之數合聲龢然後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數而以律龢其聲於是乎有七律呉韋氏註曰均者均鍾木長七尺有弦繋之以均鍾者度鍾大小清濁也漢大予樂官有之神瞽古之樂正知天道者也死而為樂祖祭於瞽宗謂之神瞽考合也謂合中和之聲而量度之以制樂也均平也軌道也儀法也度律吕之長短以平其鍾和其聲以立百事之道法也故曰律度量衡於是乎生也紀之以三天地人也舜典曰神人以和是也平之以六謂六律也上章曰律以平聲是也成於十二十二律吕上下相生之數備也天之大數不過十二故曰天之道也王問七音之律意謂七律為音器用黄鍾為宫太蔟為啇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㽔賔為變徵凡合神人之樂以數合之謂取其七也以聲昭之用律調音也七同其數律和其聲律有隂陽正變之聲也考正曰均本均鍾之器因以為名其形蓋如琴耳中聲謂合乎度數也大予二字本出緯書漢以為樂名者也百事道法喻律之數紀之以三若每季三月之類平之以六若晝夜六時之類成於十二者四季而成一嵗凡十有二月晝夜而成一日凡十有二時天之大數止於十二故律吕相生其數亦然也舊註以三為天地人恐非
  漢元帝時郎中京房字君明知五聲之音六律之數謂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陽下生隂隂上生陽終於中吕而十二律畢矣中吕上生執始執始下生去滅上下相生終於南事六十律畢矣宓犧作易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建日冬至之聲以黄鍾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㽔賔為變徵此聲氣之元五音之正也竹聲不可以度調故作準以定數準之狀如琴長大而十三弦隱間九尺以應黄鍾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畫分寸為律清濁之節夫截管為律吹以考聲道之本也術家以其聲微而體難知其分數不明故作準以代之準之聲明暢易達分寸又粗然弦以緩急為清濁非管無以正也均其中弦令與黄鍾相得按畫以求諸律無不如數而應者矣音聲精㣲綜之者解焉
  後魏孝明帝時有陳仲儒者自江南歸魏頗閑樂事請依京房立準以調八音有司問仲儒授自何師出何典籍而云能曉荅曰仲儒在江左之日頗授琴又嘗覽司馬彪所撰續漢書見京房準術成數昭然仲儒不量庸昧竊有意焉遂竭愚思鑽研甚乆雖未能測其機妙至於聲韻頗有所得夫立準者本以代律取其分數調校樂器則宫商易辨若尺寸小長則六十宫商相與㣲濁若分數㣲短則六十徵羽類皆小清語其大本居然㣲異至於清濁相宣諧㑹歌管皆得應合雖積黍騐氣取聲之本清濁諧㑹亦須有方若閑準意則辨五聲清濁之韻若善琴術則知五調調音之體參此二途以均樂器則自然應和不相奪倫如不練此必有乖謬仲儒以為調和樂器文餙五聲非準不妙若依按見尺作準調弦緩急清濁可以意推耳但音聲精㣲史傳簡略舊志唯云準形如瑟十三弦隱間九尺以應黄鍾九寸調中一弦令與黄鍾相得按畫以求其聲遂不辨準須柱以為本柱有髙下弦有粗細餘十二弦復應若為分數既㣲器宜精妙其準面平直須如停水其中弦一柱高下須與二頭臨岳一等移柱上下之時不得離弦不得舉弦又中弦粗細須與琴宫相類中弦須施軫如琴以軫調聲令與黃鍾一管相合中弦下依數畫出六十律清濁之節其餘十二弦須施柱如箏又凡弦皆須預張使臨時不動即於中弦按畫一周之聲度著十二弦上然後依相生之法以次運行取十二律之商徵商徵既定又依琴五調調聲之法以均樂器其瑟調以宮為主清調以商為主平調以角為主五調各以一聲為主然後錯採衆聲以文餙之方如錦繡上來消息調準之方竝史文所略出仲儒所思若事有乖此聲則不和
  周世宗時樞密使王朴上疏曰臣聞樂作於人心成聲於物聲氣既和反感於人心者也所假之物大小有數九者成數也是以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鍾之聲為樂之端也半之清聲也倍之緩聲也三分其一以損益之相生之聲也十二變而復黃鍾聲之總數也乃命之曰十二律旋迭為均均有七調合八十四調播之於八音著之於歌頌將以奉天地事祖宗和君臣接賔旅恢政教厚風俗以其功徳之形容告於神明俾百代之後知邦國之所由行者也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宮聲廢洎東漢雖有大予丞鮑鄴興之亦人亡而音息無嗣續之者漢至隋垂十代凡數百年所存者黃鍾之宫一調而已十二律中唯用七聲其餘五調謂之啞鍾蓋不用故也唐太宗有知人之明善復古道乃用祖孝孫張文收考正雅樂而旋宫八十四調復見於時在懸之器方無啞者所以知太宗之道與三五同功焉逮乎偽梁後唐歴晉與漢皆享國不逺未暇及於禮樂至於十二鎛鍾不問聲律宮商但循環而擊之編鍾編磬徒懸而已絲竹匏土僅七聲作黄鍾之宫一調亦不和備其餘八十四調於是乎泯滅樂之缺壞無甚於今陛下以臣曽學律歴宣示古今樂録今臣討論臣雖不敏敢不奉詔遂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長九寸虛徑三分為黄鍾之管與見在黄鍾之聲相應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以為衆管至吹用聲不便乃作律準十三弦宣聲長九尺張弦各如黄鍾之聲以第八弦六尺設柱為林鍾第三弦八尺設柱為太蔟第十弦五尺三寸四分設柱為南呂第五弦七尺一寸三分設柱為姑洗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分設柱為應鍾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設柱為㽔賔第二弦八尺四寸四分設柱為大吕第九弦五尺六寸三分設柱為夷則第四弦七尺五寸一分設柱為夾鍾第十一弦五尺一分設柱為無射第六弦六尺六寸八分設柱為中吕第十三弦四尺五寸設柱為黄鍾之清聲十二聲中旋用七聲為均惟均之主者為宫徵商羽角變宫變徵次焉𤼵其均主之聲歸乎本音之律七聲迭應而不亂乃成其調均有七調聲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調歌奏之曲由之出焉今按以上四家之説雖有詳略之不同亦有是非之當辨伶州鳩乃先秦人物三代遺制蓋嘗見之故所論律呂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註謂天之大數不過十二此則至理之言不刋之論是知京陳二家之準衍至於六十律豈不謬哉王氏用旋宫八十四調而不取六十律之説所謂十二變而復黄鍾聲之總數命之曰十二律茲則近乎正矣但其準形如瑟未免有膠柱之病詳味京氏舊制蓋謂準狀如琴後人修史不達其旨見云隱間九尺而十三弦遂妄改為瑟字然彼書云中一弦下有畫按畫以求諸律正猶琴之有徽按徽以取聲耳實未嘗言如瑟之有柱也葛稚川西京雜記云咸陽宫中有琴長六尺安十三弦三十六徽皆用七寳餙之銘曰璠璵之樂十三弦琴自古有之京氏制準未必無據是知漢志作狀如瑟者蓋琴字之誤也陳氏王氏遂眞以為瑟矣夫京氏謂竹聲不可以度調以其聲㣲而體難知分數不明準聲明暢易達分寸又粗然弦以緩急為清濁非管無以定陳氏謂弦須施軫以軫調聲令與黄鍾一管相合凡弦須預張使臨時不動此其為法精詳亦皆不刋之論但彼以中弦為黄鍾則太清失序不如王氏以第一弦為黄鍾得聲律之元也獨黄鍾一弦之下有刻劃又莫若十二弦下普皆刻畫以取旋宮之律一百四十四聲尤為甚便也是故折衷四家之法取其簡要者别著新法云
  新製準器斲桐為之其狀似琴非琴似瑟非瑟而兼琴瑟二器之制有岳有齦有軫有足則類琴無項無肩無腰無尾却不類琴首尾方直底有二越則類琴尾不下垂弦不用柱又不類瑟故名曰均準而非琴瑟也面底通以黒漆髹之其尺則依横黍之度通長五十五寸象天地之數也齦岳間五十寸象大衍之數也首尾皆廣八寸象八風也兩端厚寸半通足高三寸象紀之以三也兩旁厚六分象平之以六也施十二弦列十二徽象成於十二也齦高六釐岳高六分齦岳皆廣五分長八寸象六律五聲八音也左右二越圓徑三寸左至尾五寸右至首一尺象三五與一也底面之木各厚四分象四時也藏律管於底内自首端達於越定弦之時吹黄鍾之聲以為準則也額舌軫足護軫等制大扺如琴惟龍齦及焦尾頗與琴不同其弦粗細與琴無異以琴弦佳者兩副作一副首弦弦單用餘皆䨇用焉大弦外邉而有刻畫自岳至齦均為九寸每寸九分每分九釐擬九寸之律也小弦外邉亦有刻畫自岳至齦均為十寸毎寸十分毎分十釐擬十寸之度也各照新舊二率律度之數横界相連凡二十四道舊率之道以朱别之而無徽新率之道以金别之而有徽徽在脊之中中形如芥子宜小不宜大與常琴之徽異焉者恐侵朱道故也羣弦之下金道之左凡百四十四處各鎸律名首字為識字畫皆飾以金按畫取聲與本律相同也金道朱道之側近邊細書新舊所筭之數使覽者易曉焉詳見下文有圖








  按第一弦為黄鍾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大吕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太蔟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夾鍾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姑洗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仲吕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㽔賔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林鍾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夷則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南呂與本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無射與本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應鍾與本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黄鍾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大吕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仲吕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南吕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大吕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仲吕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南吕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南吕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無射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黄鍾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太吕與二二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仲吕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南呂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太呂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仲呂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南呂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大呂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仲呂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南呂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大吕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仲吕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仲吕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南吕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大吕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仲吕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南吕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大呂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仲呂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南呂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大吕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仲呂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南呂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大呂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一弦為大呂與第二弦散聲應
  按第二弦為太蔟與第三弦散聲應
  按第三弦為夾鍾與第四弦散聲應
  按第四弦為姑洗與第五弦散聲應
  按第五弦為仲呂與第六弦散聲應
  按第六弦為㽔賔與第七弦散聲應
  按第七弦為林鍾與第八弦散聲應
  按第八弦為夷則與第九弦散聲應
  按第九弦為南呂與第十弦散聲應
  按第十弦為無射與十一弦散聲應
  按十一弦為應鍾與十二弦散聲應
  按十二弦為黄鍾與第一弦散聲應
  論準徽與琴徽不同第十
  準以琴第七徽之位為第一徽自此之右無徽自此之左十二律呂之位皆有徽矣此二者大不同然亦各有理存乎其中蓋琴家自岳山至龍齦二者間用紙一條作為四折以定四徽七徽十徽作為五折以定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作為六折以定二徽五徽七徽九徽十二徽首末兩徽乃四徽折半也此法最為簡易若以筭法定之則置琴長若干為實四歸得四徽一倍即七徽二倍即十徽也五歸得三徽一倍即六徽二倍即八徽三倍即十一徽也六歸得二徽一倍即五徽二倍即七徽三倍即九徽四倍即十二徽也八歸得一徽七因之即十三徽也準徽則異於是
  風俗通曰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後漢志載京房所制律準隱間九尺以應黃鍾此乃琴之類耳四尺五寸乃九尺折半之數是故黃鍾九尺在準則其隱間九尺在琴須折半故齦岳中間為四尺五寸太史公謂琴長八尺一寸以九寸之尺約之方是九尺與京氏之説合謹按先儒言琴尺度惟有二家最當其一説云律之九寸也數之八十一也琴之八尺一寸也三者之相與固未嘗有異焉今以琴之太長而不適於用也故十其九而為九尺又折其半而為四尺五寸則四尺五寸之琴與夫九寸之律八十一之數亦未始有異也此朱熹之説見於經世大訓又一説云琴體分為三準自一徽至四徽謂之上準上準四寸半以象黃鍾之子律自四徽至七徽謂之中準中準九寸以象黄鍾之正律自七徽至龍齦謂之下準下準一尺八寸以象黄鍾之倍律三準各具十二律聲按弦附木而取然須轉弦合本律所用之字若不轉弦則誤觸散聲落别律矣每一弦各具三十六聲皆自然也此姜夔之説見於文獻通考二家所説琴制長短實同而尺寸之數則有不同乃所用之尺為異耳姜氏尺寸皆依曲尺以曲尺是魯般所造百世不易為眞古尺故琴書曰伏羲作琴長三尺六寸法期之數古之制也朱子却依黍尺為之蓋黍尺之一尺即曲尺之八寸故彼曲尺三尺六寸與此黍尺四尺五寸正合夫齦岳中間𤼵聲之處長五九四十五寸者象雒書之積數其長四九三十六寸者象老陽之䇿數除齦岳額尾在外也其説卓矣今從朱子之説廣其未備者耳
  第一徽古度尺五寸六分二釐半今曲尺四寸五分
  第二徽古度尺七寸五分今曲尺六寸
  第三徽古度尺九寸今曲尺七寸二分
  第四徽古度尺一尺一寸二分半今曲尺九寸
  第五徽古度尺一尺五寸今曲尺一尺二寸
  第六徽古度尺一尺八寸今曲尺一尺四寸四分
  第七徽古度尺二尺二寸五分今曲尺一尺八寸
  第八徽古度尺二尺七寸今曲尺二尺一寸六分
  第九徽古度尺三尺今曲尺二尺四寸
  第十徽古度尺三尺三寸七分半今曲尺二尺七寸
  第十一徽古度尺三尺六寸今曲尺二尺八寸八分
  第十二徽古度尺三尺七寸五分今曲尺三尺
  第十三徽古度尺三尺九寸三分七釐半今曲尺三尺一寸五分龍齦距岳古度尺四尺五寸今曲尺三尺六寸
  凡量琴徽須自臨岳量至本徽中心為止方是正音之位切勿量至徽邉而止也量次徽亦然從徽中心量起勿從徽邉量也
  或問凡琴定弦專取九徽十徽不取餘徽何也荅曰九徽十徽琴之綱領調弦考律必先較之乃天地自然之音非人力所能為也於此兩徽考之方知新舊二種筭術孰為疎密且見仲呂正位不與十徽對者非也問曰律位既不對徽移徽以就律位可乎荅曰不可也琴中有徽譬猶天之赤道徽間有律譬猶日之黄道聖人制作各主一理竝行而不相悖大雅云太姒嗣徽音徽之為言美也琴家取名蓋本諸此七徽分中而左右各六雖有逺近而左右相對當徽之處泛音則鳴否則不鳴此所以為美也陳暘改為光暉之暉謬矣今若移徽就律雖則實音不差而左右疎密不相對豈得成徽也哉先儒嘗有移徽就律之説蓋亦未之思歟今將新舊二法所筭尺寸俱載於此以俟後世明理善數知音之士將此説與琴音仔細校定審而辨之則眞理自見矣
  律準舊法出後漢志
  黄鍾律九寸準九尺
  折半四尺五寸岳山至龍齦是也
  又折半二尺二寸五分七徽是也
  舊在七徽右三分○二毫竒
  新在正對七徽
  大呂律八寸四分小分三弱準八尺四寸三分弱折半四尺二寸一分三釐九毫奇
  舊在十三徽左二寸七分六釐四毫奇
  新在十三徽左三寸○九釐九毫奇
  太蔟律八寸準八尺
  折半四尺
  舊在十三徽左六分二釐五毫整
  新在十三徽左七分一釐五毫奇
  夾鍾律七寸四分小分九徽强準七尺四寸九分微强折半三尺七寸四分五釐七毫奇
  舊在十二徽右四釐二毫奇
  新在十二徽左三分四釐奇
  姑洗律七寸一分小分一微强準七尺一寸一分微强折半三尺五寸五分五釐五毫奇
  舊在十一徽右四分四釐四毫奇
  新在十一徽右二分八釐三毫奇
  仲呂律六寸六分小分六弱準六尺六寸六分弱折半三尺三寸二分九釐五毫奇
  舊在十徽右四分五釐四毫奇
  新在十徽右三釐八毫奇
  㽔賔律六寸三分小分二微强準六尺三寸二分微强折半三尺一寸六分○四毫奇
  舊在九徽左一寸六分○四毫奇
  新在九徽左一寸八分一釐九毫奇
  林鍾律六寸準六尺
  折半三尺
  舊在正對九徽
  新在九徽左三釐三毫奇
  夷則律五寸六分小分二弱準五尺六寸二弱
  折半二尺八寸○九釐三毫奇
  舊在八徽左一寸○九釐三毫奇
  新在八徽左一寸三分四釐八毫奇
  南呂律五寸三分小分三强準五尺三寸三分强折半二尺六寸六分六釐六毫奇
  舊在八徽右三分三釐三毫奇
  新在八徽右二分四釐二毫奇
  無射律四寸九分小分九强準四尺九寸九分强折半二尺四寸九分七釐一毫奇
  舊在七徽左二寸四分七釐一毫奇
  新在七徽左二寸七分五釐五毫奇
  應鍾律四寸七分小分四微强準四尺七寸四分微强折半二尺三寸七分○三毫奇
  舊在七徽左一寸二分○三毫奇
  新在七徽左一寸三分三釐七毫奇
  舊法黄鍾下生林鍾林鍾上生太蔟如是順行至仲呂止此術臣習之熟矣然以琴中自然本音校彼律位則不相協蓋舊法似未盡夫精微之理也臣於静夜之後毎深思之務欲窮究其所以然一旦忽有悟焉更立新法推定律位與琴中本然音均自相䐇合蓋律呂之眞數固宜如此求之不獨琴之一事而已然先儒未嘗窮究至此極處臣雖得之而人亦未肯信也今列新舊二法所筭尺寸附録於此以俟後世明理善數知音之士將琴音仔細校定審而辨之則疎密自見矣
  已上辨三分損益及移徽就律之非
  論大隂陽小隂陽第十一
  周伶州鳩曰黄鍾所以宣飬六氣九徳也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贊陽出滯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潔百物考神納賔也四曰㽔賔所以安靖神人獻酬交酢也五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貳也六曰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徳示民軌儀也為之六間以揚沈伏而黜散越也元間大吕助宣物也二間夾鍾出四隙之細也三間中呂宣中氣也四間林鍾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肅純恪也五間南呂贊陽秀也六間應鍾均利器用俾應復也見國語
  晉范望曰陽生於子隂生於午從子至已陽生隂退故律生呂言下生呂生律言上生從午至亥隂升陽退故律生呂言上生呂生律言下生至午而變故㽔賔重上生也見太𤣥經註解
  宋陳祥道曰先王因天地隂陽之氣而辨十有二辰因十有二辰而生十有二律黄鍾至姑洗陽之陽也林鍾至應鍾隂之隂也陽之陽隂之隂則陽息隂消之時故陽常下生而有餘隂常上生而不足㽔賔至無射隂之陽也大呂至仲呂陽之隂也隂之陽陽之隂則陽消隂息之時故陽常上生而不足隂常下生而有餘然則自子午以左皆上生自子午以右皆下生矣鄭康成以黄鍾三律為下生以㽔賔三律為上生其説是也班固則類以律為下生呂為上生誤矣見禮書
  朱熹曰樂律自黄鍾至中呂皆屬陽自㽔賔至應鍾皆屬隂此是一個大隂陽黄鍾為陽大呂為隂太蔟為陽夾鍾為隂每一陽間一隂又是一個小隂陽故自黄鍾至中呂皆下生自㽔賔至應鍾皆上生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見經世大訓
  謹按陽律生隂下生隂律生陽上生古有二説其一説者十二律呂各照方位在子午以東者屬陽在子午以東者屬隂是故子黄鍾復卦一陽丑大呂臨卦二陽寅太蔟泰卦三陽卯鍾大壯卦四陽辰姑洗夫卦五陽已仲呂乾卦六陽午㽔賔姤卦一隂未林鍾遯卦二隂申夷則否卦三隂酉南呂觀卦四隂戌無射剥卦五隂亥應鍾坤卦六隂乾為老陽故仲呂亢極不生坤為老隂故應鍾極短為終大呂夾鍾仲呂三呂以隂居陽故皆屬陽㽔賔夷則無射三律以陽居隂故皆屬隂凡律清者皆上生濁者皆下生此其一説也又一説云六律數奇屬陽六呂數偶屬隂是故子黄鍾乾之初九寅太蔟乾之九二辰姑洗乾之九三午㽔賔乾之九四申夷則乾之九五戌無射乾之上九此六律其數奇各居本位屬陽丑林鍾坤之初六卯南呂坤之六二已應鍾坤之六三未大吕坤之六四酉夾鍾坤之六五亥仲呂坤之上六此六呂其數偶各居對衝屬隂居本位者皆下生居對衝者皆上生下生者用本律及子聲上生者用本律及倍聲是故大呂夾鍾仲呂三呂皆短於應鍾而㽔賔夷則無射三律皆長於大呂此又一説也已上二説自漢至今是非不決蓋太史公律書兼有此二種所謂律數一節即㽔賔重上生之法其生鍾分一節即㽔賔下生之法是二種兼載之也前漢志獨取㽔賔下生後漢志却用㽔賔上生梁武帝著鍾律緯專詆下生唐太宗撰晉志乃譏上生皆狥一偏之見非通論也經世大訓所解甚明蓋以一嵗言則冬至已後屬陽夏至已後屬隂以一日言則子時已後屬陽午時已後屬隂所謂大隂陽也子陽丑隂寅陽卯隂之類小隂陽也律呂陽下生隂隂上生陽蓋指其大者耳凡隂呂居陽方即皆屬陽凡陽律居隂方即皆屬隂惟應鍾㽔賔同在隂方而仲呂黄鍾同在陽方故别論小隂陽乃變例也其餘諸律則只論大隂陽乃正例也朱熹此論非蔡元定所及夫重上生之説出於國語呂氏淮南太史公其來尚矣列子書謂黄鍾大呂不可從煩奏之舞何則其音疏也將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謂矣是亦以大呂為濁聲也況古人既名此律為大呂而又謂之元間間在黄鍾太蔟之間則其大可知矣班志之謬不足為據蔡氏惑之反譏呂氏淮南不亦誤歟近時有著樂書者遂以大呂長四寸有奇為定論蓋班固元定作俑也使其大呂為宮其商角徵羽之短且不必論若其仲呂為宫其徵當用黄鍾半聲之半秪長二寸有奇無乃太短乎兹不可以不辨有圖如左
  黄大太夾姑仲㽔林夷南無應長短有序如此
  㽔林夷南無應疏密不倫如此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一>















  樂律全書卷二十一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明 朱載堉 撰
  律學新説一
  審度篇第一之上
  臣所撰度譜證古尺者凡十二類總若千萬言於經史百家書中禮樂名物車服器用近取諸身逺取諸物凡有關渉於度數者無不博採以為證據間有相傳之説亦與辨析使之昭然無可疑焉文煩不載摘取數條録於此篇以見其大略云
  一曰證之以尺二曰證之以歩三曰證之以鈔四曰證之以錢五曰證之以黍六曰證之以粟七曰證之以律八曰證之以聲九曰證之以身十曰證之以體十一曰證之以器十二曰證之以物右十二條同類相附合成六條
  通志曰夏禹十寸為尺成湯十二寸為尺武王八寸為禮記王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歩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歩
  陳祥道曰六尺四寸者十寸之尺也十寸之尺六尺四寸乃八寸之尺八尺也
  蔡元定曰周家十寸八寸皆為尺以十寸之尺起度則十尺為丈十丈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尋倍尋為常
  今按説文曰十寸為尺八寸為咫然則尺之與咫二器之名也以尺度物而計之則曰一尺二尺以咫度物而計之則曰一咫二咫孔叢子曰昆吾之劒長尺有咫史記曰肅愼之矢長尺有咫是也今人但知八寸為咫而不知咫乃别是一物之名而非尺矣譬如量器則鬴之非斛也權器則秤之非等子也蓋尺丈斛鎰之類皆以十為數者也咫仞尋常豆區鬴鍾銖兩斤石皆以四以八為數者也殷人以夏尺為其尺之咫故夏之一尺乃殷之八寸是因之而益者也周人以夏尺之咫而為尺故夏之八寸乃周之一尺是因之而損者也孔子謂殷因於夏周因於殷所損益可知其此之謂歟雖然周人亦未嘗廢夏尺故註疏家言十寸之尺八寸之尺兼用所謂長尺有咫是也陳氏蔡氏謂以十寸之尺起度則十尺為丈十丈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此言得之矣
  又按王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歩所謂古者指周公制禮之時也所謂周尺即夏尺去二寸通志陳氏蔡氏所謂八寸之尺是也王制又曰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歩所謂今者指漢文帝命諸儒者撰王制之時也所謂周尺六尺四寸周字誤也當作夏尺六尺四寸蓋夏以十寸為尺周以八寸為尺周之八尺即夏之六尺四寸也尺數雖殊歩則同也漢儒撰王制不曉周字誤或謂古一歩八十寸今一歩六十四寸則比今多十六寸矣或謂古一歩六尺四寸今一歩五尺一寸二分則比今多一尺二寸八分矣夫歩由人足古今無異也而云古者一百畝比今多四十六畝有餘何哉註疏家亦謂古者一百畝比今多五十六畝有餘蓋皆誤矣
  又按周禮車人為耒六尺六寸與歩相中射人及儀禮皆言量侯道以弓謂之貍歩弓人言弓長六尺有奇司馬法及荀子皆言六尺為歩則周制未嘗以八尺為歩也蓋戰國變亂之時意欲兼幷取人田土是故大其歩法乃以八尺為歩耳云八尺者即八十寸亦未嘗言以八寸為尺也設若彼以八寸為尺今以十寸為尺則彼八尺與今六尺四寸無異而田畝里數又有何差别乎漢文帝時儒者不見古文周禮等書遂據戰國亂世之法妄謂八尺為歩雖太史公之流尚亦惑於其説謂六尺為歩者是秦始皇所制何況於他哉
  小爾雅廣度篇曰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歩宋咸註曰司馬法六尺為步倍跬乃其大略儀禮註云笴長三尺與跬相應然則跬為三尺詳見别卷證之以器條下跬者俗呼為一驀音麥
  國語單穆公曰人目之察度也不過歩武尺寸之間其察色也不過丈墨尋常之間韋昭註曰六尺為歩半歩為武五尺為墨倍墨為丈八尺為尋倍尋為常爾雅云武迹也詩云繩其祖武又云履帝武敏歆毛鄭朱皆以迹解之儀禮註疏謂中人足迹一尺二寸為武五武而成一歩此云半歩為武非是
  荀子曰立視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史記秦始皇本紀曰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歩乘六馬張晏曰水北方黒終數六故以六寸為符六尺為歩譙周曰歩以人足為數非獨秦制然也索隱曰管子司馬法皆云六尺為歩譙周以為歩以人足非獨秦制又按禮記王制曰古者八尺為歩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歩歩之尺數亦不同
  今按單穆公曰目之察度也不過歩武之間荀卿曰立視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尺然則荀卿所謂六尺者歩也單穆公所謂歩者六尺也故司馬法曰六尺為歩歩百為畮班固論建歩立畮亦祖之以為説則古者以六尺為歩明矣王制言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歩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歩此與荀卿之説不同故鄭氏註曰按禮制周猶以十寸為尺蓋六國時多變亂法度或言周尺八寸則歩更為八八六十四寸太史公失於詳考因漢儒王制之誤遂謂六尺為歩者乃秦始皇之所創制夫歩生於人之足跡亘古至今無有異也歴代改正朔易服色而豈能改易人之肢體使歩有盈縮哉周以木王木之數八則八尺為歩秦以水王水之數六則六尺為歩若然漢以火王晉魏以土金王其以七尺十尺九尺為歩可乎此蓋馬遷之謬譙周辨之當矣俗謂五尺為歩而黍尺六尺比今四尺八寸大略近之劉歆六尺比今四尺四寸有奇不亦太短乎據六尺為歩之法以證古尺則眞偽可見矣
  又按唐虞及夏后氏之制歩也皆以夏尺六尺為歩商以夏尺一尺二寸五分為尺而以商尺五尺為歩周以夏尺八寸為尺而以周尺八尺為歩置一尺二寸五分為實五因得六尺二寸五分置八寸為實八因得六尺四寸然則商之一歩乃夏尺六尺二寸五分也周之一歩乃夏尺六尺四寸也秦復古制六尺為歩自漢以來歩法或從六尺二寸五分或從六尺四寸今工部收藏寳源局所鑄量地銅尺五尺為歩今之五尺乃夏尺之六尺四寸周尺之八尺也用紙條長五尺置銅尺上照銅尺兩端裁齊將紙條折作八叚墨匙界令相均於每叚内界作八寸共為六尺四寸即夏尺六尺四寸也夏尺八寸均作十寸即周尺也夏尺一尺二寸五分均作十寸即商尺也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葢自魯般傳至於唐唐人謂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營造尺古所謂車工尺韓邦奇曰今尺惟車工之尺最準萬家不差毫釐少不同則不利載是孰使之然哉古今相沿自然之度也然今之尺則古之尺二寸也所謂尺二之軌天下皆同是也以木工尺去二寸則古尺也蓋魯般家相傳之尺乃舜時同度之尺也臣按韓氏所謂車工即造騾車之匠人也語云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指此尺而言也此尺即唐人所謂大尺大尺去二寸唐人所謂黍尺唐六典曰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臣嘗取秬黍極大者校之則與六典合中者校之則不相合也六典又云凡積黍為度者調鍾律測晷景則用之内外官司悉用大者蓋唐制加黍尺二寸為今尺今尺去二寸為古一尺無疑韓氏之言信矣尺中最古而可常用者惟此尺耳蓋此尺即殷湯之尺也去二寸即夏禹之尺夏禹之尺去二寸即周武王之尺是今一曲尺中包括三代之制不待累黍而自明矣且夫黄帝至於舜禹歴世因仍未嘗損益惟殷周始改綂易朔而損益之道興焉臣又因此以知黄帝鍼經孔穴舜同律度量衡皆與夏尺同而禹之身為度者亦因夏尺而可想見也自唐武徳四年至今九百八十餘年以開元錢校此曲尺則尺未嘗改也武徳而上至魯般時亦尚未及千年尺之無異從可知矣又自魯般上至殷湯一千三百餘年尺亦不過如此而已范鎮所謂自隋唐以及五代最為亂世而此物不變則自秦至於三代又何疑哉千嵗之日今日是也夫此尺法天地自然中和之道而為萬世之準則誠希世之寳宜與河圖天球之類咸為可珎可法者也彼晉臣乃傅㑹衰周冡律宋儒又依倣王莽偽錢杜撰周尺與世作則豈不陋哉營造尺之五尺乃夏尺之六尺二寸半而為今之一歩若去其二寸半即古所謂六尺為歩是也然則曲尺八寸為古一尺明矣臣嘗依據古法擬造三種歩尺謹附載於左方
  夏尺六尺為歩比營造五尺短二寸
  裁紙條與寳源局銅五尺一般長乃界為六十四叚每叚為夏尺之一寸十寸為尺六十寸為一歩外餘四寸不用
  商尺五尺為歩即今營造五尺是也
  裁紙條與寳源局銅五尺一般長乃界為五十一寸二分取其十寸是為商之一尺五尺為歩外餘一寸二分不用
  周尺八尺為歩比營造五尺長一寸二分
  裁紙條與寳源局銅五尺一般長乃界為八十段毎段為周尺之一寸十寸為尺通長八十寸是為一歩無欠無餘
  右乃三代歩尺夏尺六尺為歩當商尺之四尺八寸當周尺之七尺五寸商尺五尺為歩當夏尺之六尺二寸五分當周尺之七尺八寸一分二釐五毫周尺八尺為歩當夏尺之六尺四寸當商尺之五尺一寸二分其周歩尺即今工部寳源局銅五尺是也商歩尺即今工部營繕所營造五尺是也將寳源局銅尺均作六尺四寸除去四寸即是夏尺一歩將寳源局銅尺均作五尺一寸二分除去一寸二分即是商尺一歩將寳源局銅尺均作八段毎段均作十寸不必増損即是周尺一歩也
  右證之以尺歩
  㑹典云洪武八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寳鈔取桑穰為鈔料其制方髙一尺濶六寸許
  㑹典又云凡織造段疋濶二尺長三丈五尺
  臣謹按見今常用官尺有三種皆國初定制寓古法於今尺者也世人止知今尺而已豈知寓古法哉請詳言之一曰鈔尺即裁衣尺前所謂織造段疋尺也此尺與寳鈔紙邉外齊是為衣尺又名鈔尺二曰曲尺即營造尺前所謂方高一尺者也此尺與寳鈔黒邉外齊是為今尺又名曲尺三曰寳源局銅五尺即上條所謂量地五尺也此尺比鈔黒邉長比鈔紙邉短當衣尺之九寸六分臣家收藏寳鈔數萬大率同者多而不同者少是以取其同者校尺其不同者不可校也校尺之法亦用紙條自鈔紙邉外齊用刀裁作一尺均為十寸毎寸均為十分是名衣尺别取紙條自鈔近邉黒道外齊裁作一尺均為十寸每寸均為十分是名營造尺營造尺之八寸裁衣尺之七寸五分乃稽古度尺也求古尺捷法鈔内黒邉取齊折為五折去一取四亦得一尺宜知此捷法校對尤便也
  今制三種尺
  鈔尺即裁衣尺
  銅尺即量地尺
  曲尺即營造尺
  古制三種尺
  商湯十二寸半之尺
  夏禹十寸之尺
  周武王八寸之尺
  黍法三種尺
  縱黍八十一分之尺
  斜黍九十分之尺
  横黍一百分之尺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唐㑹要云髙祖武徳四年七月十七日行開元通寳錢歐陽詢製詞及書字含八分篆𨽻三體其錢徑八分得輕重大小之中今按開元通寳乃錢之名非年號也鑄自唐初武徳四年此錢一出則五銖廢矣蓋世間第一等佳錢今人因見錢文作開元通寳以為𤣥宗開元年鑄非也凡校尺選錢之最佳者其字體端楷文質分明肉好停均匡郭齊整方為眞正開元錢也其民間私鑄者則反之俗所謂低錢也然千萬中好者尚無一二蓋年代既逺眞者愈少偽者愈多尤宜細辨愼勿誤用也若窖中所獲者必須滌去銅秀揩磨乾淨乃可校焉若帯銅秀校之則釐毫不審矣凡諸錢中惟此等錢得其中制貨泉等錢則頗小五銖䓁錢則頗大樣制失中雖佳無用其開元錢宜以多多俱同者為中或有微大及微小者摘去之别有一種背後増一字俗呼五字開元此係武宗㑹昌年間各州私鑄非眞開元也夫開元非有意同今尺也同乎秬黍耳秬黍則自古至今有常不變者也易曰神農氏作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為市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然則秬黍之生錢貨之起蓋自上古已有之矣上古之錢雖不可見此時之秬黍猶昔日之秬黍也是故一黍之廣而為一分十分為寸則錢之外徑也劉歆誤以秠黍為秬所造泉布失於狹小有乖古制不足為法五銖等錢歴代變更亦無定體所可法者惟開元錢而已臣家收藏古開元錢樣製甚大市賣者皆不及亦難得之貨也伏覩先朝嘉靖錢隆慶錢及見行萬歴錢皆徑八分與古開元錢同近日得古錢十餘種形如貨布而短上有太昊高陽等文世人多未識校之廣八分與古開元同蓋希世之寳不計年代矣
  今營造尺八寸當開元十枚
  夏尺十寸當開元十枚
  商尺八寸當開元十枚
  周尺十寸當開元八枚
  今裁衣尺十寸當大泉十二枚
  漢尺十寸當大泉十枚
  唐尺八寸當大泉九枚
  宋尺九寸當大泉十枚
  右證之以錢鈔
  隋律志曰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至烏其形圓重用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之異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按許愼解秬黍體大本異於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者耳
  程頤曰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知音者將上下聲攷之即得正便將黍以實其管㸔管實得㡬粒然後推而定法可也古法律管當實千二百粒黍今羊頭山黍不相應則將數等騐之看如何大小者方應其數然後為正昔胡先生定樂取羊頭山黍用三等篩子篩之取中等者特未定也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氣為準非秬黍之比也秬黍積數在先王時惟此適與度量合故可用今時則不同
  辨疑曰古上黨郡今山西潞安府是也境内產五色黍其黒色黍復有數種軟黍堪釀酒者名秬硬黍堪炊飯者名穄一稃内二顆黍名秠律家所用惟秬而已穄與秠弗堪用或誤用之非也古者秬黍中者蓋謂揀選中用之黍非謂中號中等之黍俗語選物曰某物中某物不中此中亦非指中等也古之遺語豈不然乎或曰中讀去聲謂中式也其義亦通詩曰誕降嘉種惟秬惟秠又曰實堅實好實穎實栗既用一嘉字其義已括盡堅好穎栗不過形容其嘉而已則知異常者方為嘉種也且秬之為言巨細之巨也聞其名則其形可想見矣蓋謂頭等大號者為佳非以次等中號者為佳也古人稼穡況又異常今之稼穡未及古人若選大黍庻近乎中若用中黍則失之小隋志宋儒論之當矣不論古今槩用中黍非也夫黄鍾之律生於尺而尺乃生於黍者也黍大則尺長而由是黄鍾之聲遂濁黍小則尺短而由是黄鍾之聲遂清夫黄鍾宮音也最長最濁是其本音則黍之最大者是乃眞秬黍耳劉歆荀朂王朴之流皆不知此理而泥於漢志中黍之文遂致所累之尺短所造之樂哀非中和之聲矣此不可不辨也為今之計且從蔡氏之説多截竹管權擬黄鍾復用人聲與管相較聲是而黍非則易以大黍大之而益大至於大不得斯則黍理已盡若管内猶不滿乃管之非眞而當從黍也若非證之以人聲則黍未免失之小若非忖之以黍數則管未免過乎大人聲管黍互相校正於理極精古之神瞽考中聲之遺法大抵如此程頤所謂以上下聲攷之則中聲可定矣總而言之寧擇大黍遷就人聲切忌人聲遷就中黍不可復蹈劉荀王氏之故轍耳詳味頤特未定也之一言則知胡瑗坐誤用中黍之𡚁後學當以為誡也黄鍾之尺縱黍累者則長八十一分横黍累者則長百分昔人誤謂九寸乃九十分是以縱累則管太長容黍郤有餘横累則管太短容黍郤不足皆不能合千二百黍之説蓋惑於漢志之謬也已上一節其説創於何瑭而臣父深然之古來無此議論蓋自我朝為始而律呂精義之所由作也或曰九分為寸原為三分損益設也今即不用三分損益猶用九分為寸何也答曰黄鍾九寸空圍九分皆取法於縱黍陽數古人造律之初意也故三分損益之法可廢而九分為寸之法不可廢也凡欲造律先求古錢次求眞黍後求美竹古錢雒陽多有不難得也然須多得擇取好者可也一二枚錢不足憑據惟眞黍頗難得中式者乃眞耳其一稃二粒者名為秠非秬也愼勿誤用隨處有美竹在人擇之耳不必拘於金門山也
  詩云維秬維秠秬秠二種皆佳黍也秬屬陽其數竒秠屬隂其數偶陽者丈夫君子之象也隂者妾婦小人之象也聖人扶陽抑隂故取法乎秬而不取於秠然先儒多不識遂使二種無别若許氏説文鄭氏周禮註班氏白虎通劉氏説苑鍾律書之説則皆指秠為秬考其承訛踵謬亦有因也夫鄭註周禮以一稃二米者為秬誤矣然非鄭誤因許氏之誤也許氏蓋因班氏之誤而班氏又因劉氏之誤也今何以知其誤按王莽本傳天鳯六年初獻新樂於明堂太廟或聞其樂聲曰清厲而哀非興國之聲也以此觀之則知劉歆為莽造律度量衡取隂黍以為法其誤甚矣夫隂黍者偶數之黍也一稃則二粒其名曰秠秠者匹也言兩兩相匹也其粒小於陽黍陽黍者竒數之黍也一稃惟一粒其名曰秬秬者據也言一一可據也其粒大於隂黍噫古人釀秬鬯而為祼準秬黍而為律何嘗用秠哉不取於秠者貴陽賤隂之義夫貴陽而賤隂君子之道也隂黍種雖稀罕非君子所貴也其所貴者即今常種黒黍是也然隂黍甚少人皆不識臣亦素未之見竊意古有是物今豈無之殆格物未博耳或者指為瑞異非也必求見之以決此疑萬歴庚辰仲秋既望乃差人詣上黨之境求而得之其穂狀似黒黍一一胞中皆含二粒兩兩相竝露而不落土人謂之鴛鴦黍又謂之黒格櫺黍蓋其鄉音如此格櫺者謂其胞也胞即所謂稃也是一稃二粒非一粒二米也舊説不曰一稃二粒而言一稃二米者文略而義通也後儒不解其義别求一粒中二米者則妄矣此黍頗長亦有圓者光澤如漆甚可愛也臣以其種種之遂獲數斗固非難得之物嘗準此黍造尺比較貨泉貨布正與史志分寸全合故知劉歆誤用者隂黍耳晉荀朂用歆尺為法以造樂器阮咸譏其聲高而悲乃亡國之音也非尺短所致歟是故此尺或謂之漢前尺以劉歆作之也或謂之晉前尺以荀朂述之也二名當矣宋儒深信以為周尺則非也臣嘗詳考之自漢至於宋初其樂往往失之焦殺蓋由惑於班志律法故爾夫尺短則聲高尺長則聲下此乃自然之理近代諸儒議律毎患樂聲太高欲使之下而又深信貨泉之尺以為周制此所以律度量衡之法不能相一也反歸罪於秬黍謂世間無眞者若曰毋必之於秬黍則得之若曰秬黍云乎哉吁亦過矣古者由律累黍以生尺今則由黍累尺以求律故或者多笑之謂若泝流而探源也噫泝流探源取則不逺寧無愈於舍流而但以意揆其源哉夫土木之性本非方圓匠者規矩之則方圓定矣人之聲音本非中和聖人調協之則中聲出矣律呂者調協中聲之具也累黍者考定律呂之準也是故古有累黍之法豈特為彼一時製秤尺斗斛設哉正欲使百世之下由夫累黍可以見律耳總然嵗有凶豐地有肥瘠種有長短小大圓妥之不同在人擇乎中者可也宋蔡元定不達此理蓋因漢志横累九十黍為黄鍾所誤其於圍徑積實參考不協則又操兩可之説曰莫若且多裁管權擬黄鍾但憑𠋫氣人聲以為信騐勿必之於累黍則得之矣夫𠋫氣乃荒唐之所造人聽無憑據之中聲舍累黍無一定之法度嗚呼蔡氏此説在其書中最爲謬妄者也近世迷者反從而善之何哉或問畫工貌物孰易孰難荅曰鬼神易犬馬難何故貌物欲其似也鬼神無證故易犬馬有證故難夫律家累黍制管犬馬之類也𠋫氣審音鬼神之類也昔之狂伶妄瞽造為無稽之言以神其術欺㒺衆愚使人莫可致詰歴代信之不疑則是難其所易而易其所難也不亦謬哉竊謂學律當以窮理為先理明而後數定數定而後制成制成而後音和音和而後氣應以𠋫氣審音為造律之本者迂愚之論也故曰考究此理勿事空言必以累黍為本擇黍累尺之法已見上文錢鈔尺圖條下
  臣所撰黍譜文煩不悉載載其序云管子曰以夏至日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於太祖其盛以黍黍者穀之美者也祖者國之重者也家語孔子侍坐於魯哀公賜之桃與黍焉孔子先食黍左右皆笑之公問孔子對曰夫黍者五榖之長也郊廟之禮以為上盛隋李士謙嘗集宗黨盛饌盈前先為設黍曰孔子稱黍為五榖之長古人所尚寧可違乎然黍見於經史者非一而其種類亦多形有隂陽奇偶小大黏硬之異色有青黄赤白濃淡純駁之殊又有牛馬鶯鴿等名稙穉重穋等類爾雅方言未能悉載農書食經本草未能盡録也律家所用特秬黍一種而已其一稃二米者非秬也先儒用之誤矣附録羊頭山新記曰羊頭山在今山西之南境澤潞二郡交界高平長子長治三邑之間自山正南稍西去高平三十五里西北去長子五十六里東北去長治八十里所謂嶺限二郡麓跨三邑也山高千餘丈旁礡數十里其巅有石狀若羊頭覷向東南高濶皆六尺長八尺餘山以此石得名焉石之西南一百七十歩有廟一所正殿五間殿中塑神農及后妃太子像皆冠冕若王者之服按神農氏尚未有衣冠之制不若設木主為宜耳此殿以南屬澤州高平縣豐溢鄉圑池北里殿之西北屬潞安府長子縣義豐鄉柵村里殿之東北屬潞安府長治縣八諫鄉施莊里故俗説云前簷滴高平後簷滴長子謂此也殿西稍北二十歩有小坪周八十歩西北接連大坪周四百六十歩土有古城遺址謂之神農城城内舊有廟今廢城下六十歩有二泉相去十餘歩左泉白右泉清泉側有井所謂神農井也二泉南流二十歩相合而南寰宇志云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神農城下有神農泉後魏風土記云神農城在羊頭山其下有神農泉皆指此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種相傳神農得嘉穀於此始教播種謂之五榖畦焉廟之西北一里許有黒龍池東北三里許有白龍池東南二里許有金龍池此三池惟金龍池大而且深高平志云金龍泉闊丈餘舊傳有二魚時躍於泉遇雨即飛去疑龍也山之正東稍南一里餘有泉甚清泉西半里許有梵刹曰清化寺建自後魏孝文帝太和之嵗初名定國寺北齊改名𢎞福隋末寺廢唐武則天天授二年重建改今額有碑乃唐鄉貢明經牛𤣥敬撰幷書其略曰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攝提紀嵗之後燧人化火之前穴處巢居茹毛飲血爰逮炎皇御宇道濟含靈念搏殺之虧仁嗟屠戮之殘徳尋求旨味以替羶腥遍陟羣山備嘗庻草届斯一所獲五榖焉記此靈奇顯其神異石類羊首遂立為名於是創制耒耜始興稼穡調藥石之温毒除瘵延齡取黍稷之甘馨𠑽虛濟衆人欽聖徳號曰神農歴代崇恩峯亭享廟其山也左連脩嶺横巨嶂而峙滄波右接遐峯列長關而過綘闕烈山風穴泛祥氣而氤氳石鼓玉泉洩雲雷而隱軫芬敷花藥春夏抽丹蓊鬱松蘿秋冬聳翠人天交集仙聖遊居譬鷲嶺之靈宫猶鹿苑之佳地播生嘉榖特出兹山矣字乃行書遒勁可觀頗類聖教序其□○等文非篆非𨽻蓋武氏所制字也碑隂識云所有當寺方圓八里東至秦關古道下面東西石楞幷虎谷南高僧嶺所管南至圑池古羔分水西至秦關柵村道下面東西石楞幷古尼寺下平取正北至䨇浮圖下古道以上所管永記於銘後凡七十五字詢訪遺蹟多不可曉問僧但云四至以裏田泉林木皆屬本寺舊時僧無租税有司尊炎帝故禁民樵採數十年前木皆合抱彌滿山谷近來禁弛盗伐㡬盡寺僧賦役同於俗甿蓋有不勝其苦者矣寺東五六里有水焉俗呼為長河高平志云長河在縣東北南流入丹水河渠𣺌遠環帯縈紆夏秋之交衆溪合流水勢若江海渡者艱危至冬始涸愚按水經註云長平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今此水在縣東北非古所謂長平水也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嶺其古之丹林歟水經註引山海經云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又引地理志云高都縣有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絶水是也又引竹書紀年云晉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絶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擊即此水也考其時在白起趙括之前已有丹水之名高平志引方輿勝覽云白起坑趙卒血流成河故名丹水又云丹朱嶺在縣北四十里長子縣界以堯長子丹朱得名此二説者皆謬蓋本丹林年乆伐盡不復有林矣遂訛為丹嶺而朱乃後人妄加耳長子讀如長短之長見顔師古漢書註春秋左傳云魯襄公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石買於長子執孫蒯於屯留竹書記年云梁惠成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子屯留即純留尚子即長子古音相近互用無關於丹朱也是時鄭已滅矣此云鄭者蓋韓懿侯也見史記韓世家註又西二十里曰傘蓋山泫水出焉山西通志云傘蓋山在長子縣西南五十里以形似名下有水名泫水水經註云泫水導源泫氏縣西北𤣥谷東南流逕泫氏故城南而東㑹絶水亂流東南入丹水是也寰宇志云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炎帝廟南帯太行右有繖蓋山即此山也又西北三十里曰發鳩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廟宋政和間禱雨輒應賜額曰靈湫蓋濁漳水之源也廟中塑如神女者三人傍有女侍手擎白鳩俗稱三聖公主乃羊頭山神之女為漳水之神漳水欲漲則白鳩先見使民覺而防之不致暴溺羊頭山神指神農也然白鳩事諸志未載以其近怪故不語耳愚按山海經云𤼵鳩之山漳水出焉有鳥名曰精衛炎帝少女遊於東海溺而不返化為此鳥常銜西山木石以堙東海故陶詩云精衛銜微木將以塡滄海蓋用此事然則俗語亦有所本矣周禮職方氏曰冀州其川漳其浸潞許氏説文曰潞冀州浸也上黨有潞縣闞駰曰潞水為冀州浸即濁漳也後漢書註引上黨記亦謂潞即濁漳然則清漳為漳濁漳為潞明矣山西通志云潞水在潞城縣東十五里微子城發源西流合濁漳此説非也潞為冀州巨浸豈小水耶濁漳即潞近乎理矣潞水逕羊頭山西北去山五十里山之隂凡有泉皆北流入於潞水山之陽凡有泉皆南流入於丹水古所謂泫氏者即今高平也所謂高都者即今澤州也羊頭山在太行之北一百五十里衆山最高處俯視太行猶在下矣高平志云羊頭山在縣北四十里危峯秀㧞勢淩霄漢日夕諸山俱暝而北峯返照猶光故俗傳此山比天下名山高三尺然非山高地勢高耳秦幷天下置郡縣以此地極高與天為黨故名上黨郡即今潞安府及澤州所屬皆古上黨郡地至隋仍置上黨縣屬潞州今之長治縣即舊上黨縣也山之東南八里曰故關村村之東二里曰换馬鎭鎭東南一里許有古塚垣址東西廣六十歩南北袤百歩松栢茂密相傳為炎帝陵有石欄石柱存焉蓋金元物也愚按路史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禪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參盧之後政衰其國浸削至春秋時為晉之附庸焉蓋因國小無綱紀禮法而民俗鄙陋頗同夷狄然以火王猶知尚赤故謂之赤狄潞氏潞子嬰兒娶晉景公之姊伯姬為夫人其臣鄷舒専政虐伯姬而殺之魯宣公十五年夏六月晉荀林父帥師滅潞事載左傳今潞城縣東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國也其國至神農塜一百六十里此為先塋理或有之又按神農塜天下有二焉其一在湖廣衡州府酃縣載於祀典毎三嵗遣官祭其一即此塜元成宗大徳九年亦嘗遣祭禁樵採然南北二塜相去三千里世代乆遠是否眞偽莫知其詳今此墳側有神農廟有司嵗時致祭焉又按諸志凡羊頭山以形命名隨處有之在冀州之域者有三其一即此山其一在汾州西北十五里見一綂志其一在古穀遠縣沁水所出見漢書及水經註今沁源縣綿山是也神農嘗穀之所亦有三焉其一即此處其一在潞安府東北十三里百穀山其一在隰州東四十五里合桑村有古穀城榖臺是也若夫神農廟宇在處尤多兹不足紀蓋皆鄉民積年私建謂之行祠云律家考秬黍率曰羊頭山叩其詳多不知附此以資談論而已
  臣謹按羊頭山距懐慶約兩日可到而所産黍粟則相去逺矣然不止此山凡山西一省稼穡皆勝舊說所謂北方子榖秬黍是也律家特重羊頭山者亦猶詠甘棠慕召伯之徳云耳神農播百榖是以為名區舉此一隅三隅見矣智者於西山不拘何處擇佳黍可也愚者拘於羊頭山黍而不擇其可否此與癡人前説夢何異耶
  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律之數十二故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月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
  許氏説文曰𥻆嘉穀實也从𠧪从米孔子曰𥻆之為言續也又曰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時之中故謂之禾又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故諸程品皆從禾又曰禾之秀實為稼莖節為禾一曰稼家事也一曰在野曰稼可收曰穡又曰稷齋也五穀之長也秫則稷之黏者虋赤苖嘉榖也芑白苖嘉榖也
  爾雅註疏曰虋赤苖今之赤粱粟芑白苖今之白粱粟皆好榖案詩大雅生民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故此釋之也虋與糜音義同虋即嘉榖赤苖者郭云今之赤梁粟芑即嘉榖白苖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榖也
  爾雅又曰粢稷註曰今江東人呼粟為粢疏曰左傳云粢食不鑿粢者稷也曲禮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東人呼粟為粢然則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而本草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甚疑焉
  齊民要術註曰榖粟也名粟榖者五榖之總名非止謂粟也然今人專以稷為榖望俗名之耳爾雅曰粢稷也郭璞曰今江東呼粟為粢孫炎曰稷粟也説文曰粟嘉穀實也從𠧪從米廣志曰有赤粟白莖有黒格雀粟有張公班有含黄有蒼背稷有雪白粟亦名白粟又有白藍下竹頭青白逯麥擢石精狗蹯之名種云
  今按所謂稼穡等者種之曰稼歛之曰穡在田曰禾在廩曰粟舂之曰米煑之曰粥在廟曰粢盛在官曰俸禄本為一物隨事易名榖則其總名也若分别言之則稷與粱秫為不同夫稷者五榖之長也可以多種多收可以乆藏乆食有大功用於世有大利益於人后稷以之而得名社稷因之而立祀古今王者尚之貴之尊之重之春祈秋報事之如神明焉此即北方人所常食俗呼小米者也然江南少有而識者亦鮮故異説紛紛至今未決按禹貢曰四百里粟五百里米蓋粟之去榖者為米米之存殻者為粟米粟兩字可通於黍稷稻粱矣武王克商伯夷叔齊耻之不食周粟粟非一榖之名可知然諸物名義有通有侷而南北鄉俗亦或不同有以通為侷者有以侷為通者且如江河兩字本非凡水之通名而南方凡水皆呼為江北方凡水皆呼為河此以侷為通也粟榖兩字本是五榖之總名而南人呼稲為榖餘不曰榖北方呼稷為粟餘不曰粟此以通為侷也方俗不同非近代始蓋自古如兹矣故伐檀之詩云河水清且漣猗河本不清而曰清者知非河也集傳曰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是也齊景公曰雖有粟吾得而食諸曹交曰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存榖之米本不可食而曰食者知指稷而言也漢汜勝之種植書有種禾而無種稷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有種榖而無種粟然則禾也榖也粟也皆稷之别名也月令五榖黍稷麻麥菽周禮六榖稌黍稷梁麥苽又九榖有大小豆而皆無粟豈粟之為用曽大小豆之不若耶素問五常政論䓁篇以五榖配五行有稷而無粟凡此之類皆指粟為稷也毛詩三百五篇之中言稷者二十七言粟者三係言稷則不言粟言粟則不言稷蓋稷與粟一物而異名耳言稷者九倍於粟則稷其正名歟黍離之詩言稷而不言禾其序乃云過故宗廟宫室盡為禾黍微子麥秀之歌亦云禾黍油油與此詩意正同是皆指稷為禾也唐孔氏疏云黍稷二物大時相類但稷比黍黍差為稙故黍秀而稷尚苖六月時也稷穗七月時也稷實八月時也是黍與稷相比則黍為稙於稷若黍與穄相比則穄更稙於黍故農書引諺曰穄青喉黍折頭言割穄欲早割黍欲晚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尚書考靈曜曰主春者張昏中可以種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種黍以此觀之則穄之非稷明矣爾雅註疏齊民要術以粟為稷是也證類本草飲膳正要以穄為稷非也蓋本草有朱字墨字之别其朱字者乃漢張仲景魏華陀所傳舊本謂之神農本經其墨字者乃梁陶𢎞景之所續増謂之名醫别品其本經朱字三百六十五種之内原無粟米稷米今本妄分粟米稷米二條蓋陶氏杜撰也陶乃江南人其地不產粟故彼自云稷亦不識至唐蘇恭之流遂𫝊㑹之以穄為稷而使宋儒疏爾雅者疑焉元人飲膳正要亦踵其謬近日有撰食物本草者乃曰諸榖之中稷為下品種者惟以防荒年耳夫是豈知古人立稷配社之義哉蓋稷與黍苖穗相類黍黏而穄不黏秫則與稷苖穗相類秫黏而稷不黏此為不同粱亦粟之類其所異者苖壯莖髙葉寛穗粗蔈長粒大味美於粟古人貴之品在稲上禮記諸侯之士沐稲天子之士沐粱是也詩云維穈維芑穈音與門同字從麻從禾與從米之糜不同俗人不察多讀為糜誤矣爾雅作𧄸説文作虋皆讀為門𧄸赤苖芑白苖晉郭景純註曰𧄸今之赤粱粟芑今之白粱粟皆好榖也然則𧄸芑之於粟猶秬秠之於黍蓋同類而異種者也淮南子謂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今不知彼所謂粟者指稷粟而言歟抑指粱粟而言歟淮南風土不甚宜粟或古有是語彼但述之而非本處所產之粟未可知也其所言尺或律尺歟或度尺歟亦不可知臣嘗以羊頭山粱粟擇其大者縱累十二粒則當縱累秬黍九粒之一寸是與律尺之寸宻合也横累十二粒則當横累秬黍十粒之一寸是與度尺之寸宻合也然須極大者乃可耳中者則不及也又須上黨所產者為佳耳餘處亦不合也今潞安境内種粱者頗多終未若稷黍之多耳餘處或有不識粱為何物者臣又以上黨稷粟縱累十二粒亦合律尺之九分縱累十二粒則合度尺之十分是皆以極大者累之也蓋粟之名可通於粱稷故郭氏謂梁為粟今從郭氏之説用梁粟稷粟互相校正縱横各十二粒而成律度二種尺之寸也右證之以黍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淮南子曰道者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隂陽隂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三月而為一時故祭祀三飯以為禮䘮紀三踊以為節兵重三軍以為制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黄鍾之律九寸而宫音調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黄鍾為宮宮者音之君也故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呂南呂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賔蕤賔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呂仲呂之數五十主四月極不生
  史記律書生鍾分曰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
  臣嘗聞朱熹曰律呂漢書所載甚詳然不得其要史記所載甚略郤是要𦂳處如説律數蓋自然之理與先天圖一般更無安排初聞此語不曉其義及聞何瑭之説有曰漢志謂黄鍾之律九寸加一寸為一尺夫度量權衡所以取法於黄鍾者蓋貴其與天地之氣相應也若加一寸以為尺則又何取於黄鍾殊不知黄鍾之長固非人所能為至於九其寸而為律十其寸而為尺則人之所為也漢志不知出此乃欲加黄鍾一寸為尺謬矣方悟漢志度本起於黄鍾之長則黄鍾之長即是一尺古云長九寸長八寸十分一之類尺異而律同也朱熹所謂與先天圖一般者夫先天圖出於河圖雒書者也雒書之數九故黄鍾之律長九寸因而九之得八十一分與縱黍之長相合河圖之數十故黄鍾之度長十寸因而十之得百分與横黍之廣相合蓋河圖之奇雒書之偶參伍錯綜而律度二數方備此乃天地自然之妙非由人力安排者也不幸為劉歆班固所亂自漢至今千數百年造律不成蓋由律度二尺縱横二黍無分别耳嗚呼何氏此論𤼵千載之秘破萬古之惑律學最要緊處其在斯歟此則前代諸儒之所未𤼵者也
  縱黍横黍約率宻率筭法
  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密率黄鍾八寸一分舊法置八十一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四萬○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四分為林鍾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以八十一億乘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七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密率林鍾五寸四分○六毫舊法置五十四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七十二分為太蔟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二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太蔟
  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呂密率太蔟七寸二分一釐六毫舊法置七十二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三萬六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八分為南呂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一十八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南呂
  南呂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密率南呂四寸八分一釐六毫舊法置四十八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乗之得四萬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四分為姑洗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南呂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姑洗
  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密率姑洗六寸四分二釐八毫舊法置六十四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三萬二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二分餘數在半分已上收之作四十三分為應鍾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二十五以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應鍾
  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賔密率應鍾四寸二分九釐○毫舊法置四十三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乗之得四萬三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七分為蕤賔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百四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蕤賔
  蕤賔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呂密率蕤賔五寸七分二釐七毫舊法置五十七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乗之得五萬七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七十六分為大呂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八十一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大呂
  大呂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密率大呂七寸六分四釐五毫舊法置七十六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三萬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分餘數在半分已上收之作五十一分為夷則
  新法置大呂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二以八十一億乘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夷則
  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密率夷則五寸一分○釐二毫舊法置五十一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一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八分為夾鍾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二十四以八十一億乘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夾鍾
  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密率夾鍾六寸八分一釐一毫舊法置六十八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萬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五分為無射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一十五以八十一億乘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無射
  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呂密率無射四寸五分四釐五毫舊法置四十五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四萬五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分為仲呂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二十四以八十一億乘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仲呂
  仲呂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密率仲呂六寸○分六釐八毫
  舊法置六十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六萬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八十分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而正數亦不足八十一分故云極不生言不復上生也
  新法置仲呂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以八十一億乘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黄鍾
  今按上文縱黍尺圖姑洗蕤賔之間相去七黍折取中數該三黍半其仲呂之數若云六十分則少半黍六十一分則多半黍正數只該六十分半則不少不多矣舊法無此半分之數是以往而不返故云極不生也今改正之置六十分半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六萬○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八十分餘數在半分已上收之作八十一分為黄鍾焉論曰夫三分損益者以七五為法也七五者何四分尺之三也實弱法强往而不返是以疎也約率所謂七百四十九即密率所謂七億四千九百萬有奇也有奇是以密無奇是以疎此自然之理耳雖然古人筭律惟淮南子此法不用三分損益簡易精妙超勝諸法律家多未曉是以表出之故著論焉若夫半已上收半已下棄乃筭家常談人所共曉故不細解也已上縱黍
  太史公律書生鍾分去聲下文毎條大經分字皆同
  生鍾分者三分損益之舊法也一切筭術皆取法於河圖雒書河圖十位天地之體數也雒書九位天地之用數也是故筭律之術或有約十而為九者著其用也或有約九而為十者存其體也上文約十為九此章約九為十先儒蓋未達誤以九解之恐非古人立法初意若以十解之尤簡易妙絶
  子一分
  子即黄鍾也一分者總為一叚也即是夏尺之一尺也命黄鍾為一尺故曰一分前漢書叙傳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產氣黄鍾造計秒忽律歴志曰太極元氣函三為一行於十二辰始動於子又曰筭法用竹徑一分象黄鍾之一此皆古人命黄鍾為一尺之明證也
  丑三分二
  丑指林鍾分字已上林鍾分母也分字已下林鍾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林鍾分子乘之為實以林鍾分母為法除之得林鍾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有奇億約為寸得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寅九分八
  寅即太蔟分字已上太蔟分母也分字已下太蔟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太蔟分子乘之為實以太蔟分母為法除之得太蔟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百八十九萬有奇億約為寸得太蔟長八寸九分○釐八毫
  卯二十七分一十六
  卯指南呂分字已上南呂分母也分字己下南呂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南呂分子乘之為實以南呂分母為法除之得南呂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
  新法置南呂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有奇億約為寸得南呂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
  辰八十一分六十四
  辰即姑洗分字已上姑洗分母也分字已下姑洗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姑洗分子乘之為實以姑洗分母為法除之得姑洗長七寸九分○釐一毫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有奇億約為寸得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
  已指應鍾分字已上應鍾分母也分字已下應鍾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應鍾分子乘之為實以應鍾分母為法除之得應鍾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
  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有奇億約為寸得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
  午即蕤賔分字已上蕤賔分母也分字已下蕤賔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蕤賔分子乘之為賔以蕤賔分母為法除之得蕤賔長七寸○分二釐三毫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千七百一十○萬有奇億約為寸得蕤賔長七寸○分七釐一毫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百二十四
  未指大呂分字已上大呂分母也分字已下大呂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大呂分子乘之為實以大呂分母為法除之得大呂長四寸六分八釐二毫是為半律倍之得九寸三分六釐四毫為正律
  新法置大呂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有奇億約為寸得大呂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百九十六
  申即夷則分字已上夷則分母也分字已下夷則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夷則分子乘之為實以夷則分母為法除之得夷則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有奇億約為寸得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
  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
  酉指夾鍾分字已上夾鍾分母也分字已下夾鍾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夾鍾分子乘之為實以夾鍾分母為法除之得夾鍾長四寸一分六釐一毫是為半律倍之得八寸三分二釐三毫為正律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百八十九萬有奇億約為寸得夾鍾長八寸四分○釐八毫
  戌五萬九千○百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戌即無射分字已上無射分母也分字已下無射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無射分子乘之為實以無射分母為法除之得無射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有奇億約為寸得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亥一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
  亥指仲呂分字已上仲呂分母也分字已下仲呂分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仲呂分子乘之為實以仲呂分母為法除之得仲呂長三寸六分九釐九毫是為半律倍之得七寸三分九釐九毫為正律
  新法置仲呂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有奇億約為寸得仲呂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臣謹按古所謂黄鍾空圍九分者即筭家所謂内周也宋胡瑗穿鑿以為九方分者誤指為面羃也自宋已来諸儒從之以就劉歆之失而黄鍾等律愈失其眞矣自漢以來諸儒皆謂凡律空圍九分至今莫覺其誤臣於律書周徑篇中論之詳矣除已見律書及筭學新説兹不復載但載各律長短并内外徑圖樣書分數於其側庻便於觀覽云已上横黍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臣往年與善琴者論古今雅樂髙下聞其説曰冷謙之樂乃古無射調也俗呼為清商調以第二弦為宮音少者歌之則拽不出失之太下恐非中和也蔡元定之樂乃古夾鍾調也俗呼為清徵調以第四弦為宮音老者歌之則揭不起失之太高亦非中和也所謂中和者古之正調是也俗呼為清角調軒轅氏之所造以第三弦為宮音比冷謙高一調比蔡元定低一調老者歌之不揭少者歌之不拽不高不下是名為中和也時典樂尤世賢亦知音者以所帯來神樂觀笙吹其所習舊樂章譜與琴譜相校所論不虛也今載定弦之法幷尤典樂所吹三曲之譜以備考雅樂者考焉
  先將琴弦盡皆解去然後吹各家所定之律先上第三弦彈其散聲與首律同是名黄鍾次上第四弦與吹太蔟同次上第五弦與吹姑洗同次上第六弦與吹林鍾同次上第七弦與吹南呂同次上第二弦與先所上第七弦同最後上第一弦與先所上第六弦同上畢照常定弦之法重定一遍定成彈之
  禮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可見古人凡學琴瑟必先學操縵也今神樂觀琴瑟失傳乆矣問及操縵兩字之義典樂不曉惟知音之士及琴家或有曉其説者禮失求諸野其此之謂歟然操縵種類最多有斷句者不斷句者簡者繁者樂記所謂繁文簡節之音指操縵而言也臣父嘗得方外口傳古操縵譜有聲無辭乃借古語擬其弦音使初學者易曉今載於此
  四字句操縵無斷句故無齊撮





  長短句操縵有斷句故有齊撮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冷氏黄鍾乃蔡氏之倍律林鍾蔡氏黄鍾乃冷氏之正律林鍾此乃大略耳其實差六七律而聲在二者之間也上生下生皆不相應葢二家之失大率相類云
  蔡元定曰漢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黄鍾之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黄鍾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房庻云得古本漢書一黍字下有之起積一千二百黍八字今本漢書闕之按一黍之廣為分故累九十黍為黄鍾之長積千二百黍為黄鍾之廣古人葢三五以存法也自晉宋以來儒者論律圍徑始有同異至隋因定為徑三分之説茍徑三分則九十黍之長止容黍八百有奇與千二百黍之廣兩不相通矣房庻不知徑三分之為誤乃欲増益漢志之文以就其説其過益又甚矣
  今按十三經註疏舜典同律度量衡條下唐孔氏疏引漢書律歴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黄鍾之管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以一黍之廣度之千二百黍為一分十分為寸周禮典同掌六律六同條下唐賈氏疏引漢志云度者本起黄鍾之長一黍為一分十分為寸史記五帝本紀同律度量衡條下唐張氏正義引漢律志云度者本起黄鍾之管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為一分十分為一寸以上三家所引漢志之文皆與今本漢志不同恐唐人所見自有别本耳古經書多有别本不獨此也如尚書孝經有古文今文詩及論語有齊説魯説鄭註三禮毎引别本為證是也今觀孔賈二疏言度量衡皆生於千二百黍並不言長九十黍亦不言積八百一十分誠為有理又考唐司馬貞史記索隠謂漢書云黄鍾長九寸者九分之寸也使其果有九十黍之説寧云九分之寸耶以此觀之則今本漢志之誤明矣宋邢氏論語疏引漢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黄鍾之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此語簡妙當是漢志舊文然則度之九十分黄鍾之長一凡十字似後人妄加者房庻不達復加八字尤為冗贅矣
  隋志曰開皇九年平陳後牛𢎞辛彥之鄭譯何妥等叅考古律度各依時代制其黄鍾之管俱徑三分長九寸度有損益故聲有高下圓徑長短與度而差故容黍不同今列其數云
  晉前尺黄鍾容黍八百八粒
  梁法尺黄鍾容八百二十八
  梁表尺黄鍾三
  其一容九百二十五
  其一容九百一十
  其一容一千一百二十
  漢官尺黄鍾容九百三十九
  古銀錯題黄鍾籥容一千二百
  宋氏尺即鐵尺黄鍾凡二
  其一容一千二百
  其一容一千四十七
  後魏前尺黄鍾容一千一百一十五
  後魏中尺黄鍾容一千五百五十五
  後魏後尺黄鍾容一千八百一十九
  東魏尺黄鍾容二千八百六十九
  後周玉尺黄鍾容一千二百六十七
  萬寳常水尺律母黄鍾容黍一千三百二十
  隋志又曰梁表鐡尺律黄鍾副别者其長短及口空之圍徑並同而容黍或多或少皆是作者旁庣其腹使有盈虛
  今按隋人製管以騐容黍存諸家之法辨其得失考衆律之聲審其眞偽則彼用意固已密矣然竊論之以黍騐其容受未若以筭術推其容受也以竹考其聲音未若以筭術定其聲音也聲音容受皆形而下者也安能出於筭術之範圍哉蓋彼黍粒有小有大容受有虚有實人手有輕有重輕則虛而易滿重則實而容多觸動振摇陷虧不定一時再校即無同者若不先以筭術預定所容之黍則其偶然一校何足據哉凡竹管之理兩端厚薄不等孔内亦各不同兩端相似萬中無一選遍天下之竹使之為管求其與律合者亦未有也况又以刀旁庣管腹使有盈虛殊乖自然之理安能得其眞數也哉昔黄帝之造律始於用竹者存其大法而已虞舜易之以玉成周繼之以銅聖作明述乆而益精矣蓋玉質堅剛難施其巧銅性從革易為其工要之三者銅則盡善盡美者也故漢志曰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為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律用銅也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腐儒不達此理乃謂銅律不如竹管是猶犧象不如汚樽笙簫不如葦籥大訓不如結繩明堂不如穴處豈知理之論哉夫律有縱長有周有徑有面羃有積實有容受而後聲音寓焉縱長者律之所以成始也容受者律之所以成終也是故筭法因黄鍾之縱長以求其周因周以求其徑因周與徑以求其面羃因面羃以求其積實因積實以求其容受皆有次序而不相紊夫十二律之於黄鍾其縱長積實容受固有不同而周徑面羃亦從而異脩短廣狹既知則聲音可知也筭術茍明圓率誠密律呂之學易如指掌耳
  右證之以律聲





  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三
  明 朱載堉 撰
  律學新說三
  審度篇第一之下
  分上下者上乃造律要法下乃審度旁證
  素問靈樞經黄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應六律六律建隂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應天道夫十二經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麤之所易上之所難也又問岐伯曰經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經水而内屬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淺廣狹逺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髙下小大受穀之多少亦不等相應奈何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穀而行之受氣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經脉者受血而營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灸之壯數可得聞乎岐伯荅曰善哉問也天至髙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間六合之内此天之髙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觧剖而視之其藏之堅脆府之大小穀之多少脉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鍼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黄帝曰余聞之快于耳不觧于心願卒聞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隂陽也不可不察黄帝曰夫經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膕之大小可為度量乎岐伯荅曰其可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温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黄帝問于伯髙曰脉度言經脉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髙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願聞衆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胷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鬚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髮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横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横骨長六寸半横骨上㢘以下至内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内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内輔下廉下至内踝長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大過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脇長一尺二寸季脇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髮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竒分在下故上七節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衆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脉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脉之在于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黄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脉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脉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脉終矣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夀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黄帝曰願聞脉度岐伯荅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隂從手至胷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隂從足至胷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
  黄帝問于伯髙曰余願聞六府傳穀者腸胃之小大長短受穀之多少奈何伯髙曰請盡言之穀所從出入淺深逺近長短之度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䊸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逥周疊積其注于逥腸者外附于臍上逥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逥腸當臍左環逥周葉積而下逥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逥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逥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黄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髙曰臣請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横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㣲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逥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虚腸滿則胃虚更虚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榖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當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榖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扁鵲八十一難經其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要會手太隂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隂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闗至尺是尺内隂之所始也從闗至魚際是寸口内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隂得尺内一寸陽得寸内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難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隂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闗有格何謂也然闗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闗内格此隂乘之脈也闗以後者隂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内闗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二十三難曰手足三隂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隂之脈從手至胷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陽之脈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隂之脈從足至胷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蹻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長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謂十二經脈長短之數也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横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榖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氷六升三合合之大半逥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靈樞云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靈樞云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几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靈樞云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千金云長三寸三分盛精汁三合千金作二合傍通訣作一合胃重二斤一兩千金作二斤十四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千金作一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千金作二丈四尺廣二寸半千金作二寸四寸徑八分分之少半左逥疊積十六曲盛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千金云常留水穀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穀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千金作一丈二尺廣四寸千金作六寸徑一寸靈樞云徑一寸寸之少半當臍右逥疊積十六曲千金作十二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千金作一斗二升膀胱重九兩二銖從廣九寸傍通訣作七寸盛溺九升九合傍通訣作九升二合口廣二寸半脣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㑹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靈樞作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千金云其層圍十二重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千金作二寸寸三分二尺八寸千金作一尺二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存留穀二斗千金作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千金作一斗一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即死矣
  千金方平脈大法問曰何謂三部脈荅曰寸闗尺也凡人脩短不同其形各異有尺寸分三闗之法從肘腕中横文至掌魚際後文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為尺從魚際後文却還度取十分之一則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則寸口也此處其骨自髙故云隂得尺内一寸陽得寸内九分從寸口入却行六分為闗分從闗分又入六分為尺分又曰從魚際至髙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闗陽出隂入以闗為界如天地人為三界寸主射上焦頭及皮毛竟手上部闗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頭腹足為三元也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𠉀者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㑹手太隂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其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為一周晬時也故五十度而復㑹於手太隂太隂者寸口也即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脈法三百六十日也又明堂三人圖序曰夫病源所起本於藏府藏府之脈竝出手足循環腹背無所不至往來出沒難以測量將欲指取其穴非圖莫可預備之要非灸不精故經曰湯藥攻其内針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矣方知針灸之功過半於湯藥矣然去聖久逺學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測經源濟弱扶危臨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鳩集今古名醫明堂以述針灸經一篇用補私闕庻依圖知穴按經識分則孔穴親疎居然可見矣舊明堂圗年代久逺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權等新撰為定云耳若依明堂正經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為圗人身長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分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馬六尺為步即江淮吳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經脈五色作之竒經八脈以綠色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圗之於後亦覩之便令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側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單穴四十八名雙穴三百一名
  又曰凡孔穴在身皆是藏府榮衛血脈流通表裏往來各有所主臨時救難必在審詳人有老少體有長短膚有肥瘦皆湏精思啇量准而折之無得一槩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節横度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指為一夫又以肌肉文理節觧縫㑹宛䧟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細安詳用心者乃能得之耳
  外臺祕要方明堂序曰夫明堂者黄帝之正經聖人之遺教所注孔穴靡不指的又皇甫士安晉朝髙秀洞明醫術撰次甲乙竝取三部為定如此則明堂甲乙是醫人之祕寳後之學者宜遵用之不可苟從異說致乖正理又手足十二經亦皆有俞手足者隂陽之交㑹血氣之流通外勞肢節内連藏府是以原明堂之經也自古之體觧孰能與於此哉故立經以言疾之所出圗形以表孔穴之名處比來有經而無圗則不能明脈俞之㑹今有圖而無經則不能論百疾之要也由是觀之書之與圗不可無也又人形不同長短異狀圖象參差差之毫釐則孔穴乖處不可不詳也今依準甲乙正經人長七尺五寸之身今半之以為圖人長三尺七寸五分其孔穴相去亦半之五分為寸其尺用古尺其十二經脈皆以五色作之竒經八脈竝以綠色標記諸家竝以三人為圖今因十二經而畫圗人十二身也經脈隂陽各隨其類故湯藥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知火艾之功過半於湯藥矣其針法古來以為深奥今人卒不可觧經云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若欲録之恐傷性命今竝不録針經唯取灸法其穴墨點者禁之不宜灸朱點者灸病為良具注於明堂圖人竝可覽之黄帝素問擿孔穴原經脈窮萬病之所始九卷甲乙及千金方甄權楊操等諸家灸法雖未能逺窮其理且列流注及傍通終疾病之狀爾
  普濟方曰凡度周身孔穴逺近分寸以病人男左女右取手中指第二節内度兩横文相去為一寸以薄竹片點量分寸使用或有人手長身短或人長身短或人長胷腹短或人短胷腹長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離分肉之間動脈之中是谿谷之㑹以行榮衛以㑹大氣其經脈麤細狀如細線但令當經而刺之依法補瀉即能愈疾矣
  又曰明堂經定尺寸法云以八寸為一尺以八分為一寸縁人有長短肥瘦不同取穴不準秦時扁鵲明堂經云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節為一寸為縁人有身長手短有身短手長取穴不凖唐時孫思邈明堂經云取患人男左女右大拇指節横文為一寸以意消詳巧拙在人亦有差互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内度兩横文相去為一寸自依此寸法與人針灸療病已來其病多得獲愈此法有準今以為定
  又曰一云三寸者盡一中指也聖恵方云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内度兩横文相去為一寸自依此法療病多愈今以為定此穴取寸石藏用亦用聖惠方為凖以蠟紙條子或薄篾量患人男左女右手中指中節横文上下相去長短為一寸謂之同身寸若曲指即傍取指側中節上下兩文角相去逺近為一寸若伸指即正取指中自上莭下横文至中節中從上第二條横文長者相去逺近為一寸與曲指之寸長短亦相符合然人之身手指或有異者至於指文亦各不同更在以意詳度之也曲或作屈義通
  今按素難二經乃先秦古書三代名醫所相授受秦始皇有令不燒醫卜種樹之書由漢迄今醫流遵用雖經厯代變更未聞有人妄加刪改其載人之身體藏府之數必合古之度量權衡無疑矣在昔三皇以仁愛治天下憫斯民之夭札欲窮醫術之妙而探賾索隱無所不至焉故岐伯云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觧剖而視之葢太古時風俗淳朴死則棄之於野初無衣衾棺槨之葬故使為醫術者可得剖而視之亦無所禁後世聖人取諸大過之象始製棺槨由是之後國有殘毁屍體之禁無敢剖而視之者以此推之知彼醫經其來之逺又奚止於三代而已周禮以為人長八尺與岐伯云八尺之士相符則是上自黄帝下至成周數千年間人與尺度未嘗異也成周至今亦不過數千年耳豈人體輙異哉抑尺度有增耳尺度増則顯人體小其實未嘗小也故千金方凡例云世之妄者乃謂古今之人大小有異無稽之言莫此為甚雖然周禮岐伯所云葢魁偉丈夫之身非衆人之度也故黄帝問於伯髙曰衆人之度長七尺五寸是也外臺亦作七尺五寸與此正同而千金云據明堂正經人長七尺六寸四分乃比靈樞外臺多一寸四分者葢取丈夫之身八尺衆人之身七尺五寸二者之間酌量中數而言上可以括丈夫下可以括衆人一術統之不必岐而為二非尺度有所損益也梁陶𢎞景撰本草序録一用累黍之法孫思邈從而用之孫氏生於隋初終於唐永淳中葢見隋志唐令之法矣其書言尺則用夏家古尺夫神禹以身為度以聲為律得天地自然中和之正凡考䆒脈穴一以夏禹身度為則而又參諸司馬六尺為步以互證之其立意之精豈尋常醫家者流所能及哉是必有所本矣但孫氏云夏家古尺即江淮吳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葢隋末唐初江淮間尺暗合古尺一尺而當唐尺八寸故曰八寸小尺今則其尺雖不可見而可以時考之唐㑹要云唐髙祖武徳四年七月十七日行開元通寳錢其錢徑八分葢唐尺之八分也夫一開元錢徑八分則十開元錢徑八寸即孫氏所謂夏家古尺之一尺也開元錢今固有之以錢考尺則尺可知矣夫人之身體或有修短肥瘦之不同未可一例言之故近世醫家各從權便取病人同身之寸自同身之寸其說一出無復考究古尺之法而夏禹身度遂不可見幸賴孫氏之方及唐㑹要與開元錢可以互證耳好古明律之士所當盡心討論而不可忽也
  史記夏本紀曰禹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索隱曰聲與身為律度則權衡亦出於其身故云稱以出也又孔子世家曰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又曰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孔叢子曰昔堯身修十尺舜身修八尺有竒又曰仲尼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
  史記正義曰舜長六尺一寸禹長九尺二寸文王長八尺二寸
  白孔六帖曰禹長九尺九寸湯及孔子皆長九尺鄭樵通志曰帝堯身長十尺帝舜長六尺禹長九尺二寸聲為律身為度
  羅泌路史曰伏羲長九尺一寸神農長八尺九寸黄帝身逾九尺堯長十尺舜長九尺禹長九尺有咫
  孟子告子篇曹交曰文王十尺湯九尺
  荀子非相篇曰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註云子弓葢仲弓也言子者著其為師也右聖人身度
  今按本紀謂夏禹以身為度既云以身為度則身當與度之整數相合或十尺或九尺是也然無正文可考惟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據緯書合誠圖以為禹身九尺二寸唐張守節宋鄭樵皆因之而白氏六帖則云禹長九尺九寸羅泌路史則云禹長九尺有咫諸家各異莫知適從除堯湯文王孔子身度則有孟子孔叢史記之文可證惟禹無所考據其緯書異說未敢信以為然以理論之若據身為度之一言則應長十尺為是葢十尺今之八尺古稱丈夫本此當今曲尺八寸為古一尺今之八尺是古一丈乃夏禹之身度也或問此說亦有據乎曰孔子家語及史記世家皆云孔子長九尺六寸自腰已下不及禹者三寸夫以九尺六寸之身而猶不及三寸則禹長九尺九寸有餘明矣自腰已上未有明言過與不及雖未敢決若彼緯書所云長九尺二寸者可以決定知其謬也然則自要已上不及禹者其一寸歟腰之上下共不及者四寸以此四寸加前九尺六寸則十尺矣夫禹以身為度者其此之謂乎
  周禮地官鄉大夫之職以歳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疏曰云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者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云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者六尺謂年十五故論語云可以託六尺之孤鄭註云六尺之孤年十五已下彼六尺亦謂十五鄭言已下者正謂十四已下亦可以寄託非謂六尺可通十四已下鄭必知六尺年十五者以其國中七尺為二十對六十野云六尺對六十五晚校五年明知六尺與七尺早校五年故以六尺為十五也
  又冬官考工記曰人長八尺
  黄帝素問靈樞經曰八尺之士又曰衆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
  列子曰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
  荀子曰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家語孔子謂子路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
  又曰髙柴長不過六尺史記作五尺恐誤
  史記列傳曰晏子長不滿六尺孔叢子作三尺恐誤
  孟子之書曰曹交九尺四寸以長
  錦繡萬花谷云語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周禮鄉大夫之職以歳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五皆征之按韓詩外傳曰國中二十行役然則七尺者二十歳也其升降皆以五年為率則六尺者十五歳也漢明帝詔曰髙密侯禹東平王蒼竝可以受六尺之託註曰六尺謂年十五以下皆以六尺該之也
  儼山外集曰仲尼之門五尺童子羞稱五覇古以二歳半為一尺言五尺是十二歳以上十五歳則稱六尺若晏嬰身不滿三尺是以律起尺矣周尺準今之八寸三八則今二尺四寸豈成形體當是極言其短耳曹交九尺四寸以長準今七尺五寸餘
  右常人身度
  今按衆人身度當以黍尺七尺五寸為準其曹交之長九尺有餘晏子之短六尺不足二者折衷之亦得七尺五寸故孔子荀子皆謂七尺之體為中人之率黍尺七尺五寸葢今曲尺六尺也周禮所謂人長八尺素問所謂八尺之士者黍尺八尺比今曲尺六尺四寸其偉人之體歟故素問有八尺及七尺五寸二説而庸俗弗曉古今尺度不同乃謂古今人品有異豈不謬哉
  漢書曰昭帝始冠長八尺二寸項羽長八尺二寸韓王信長八尺二寸張蒼之父長不滿五尺蒼長八尺餘蒼子亦長八尺其孫長六尺餘酈食其長八尺東方朔長九尺三寸車千秋長八尺餘霍光長七尺三寸金日磾長八尺二寸昭帝見外戚傳餘見本傳
  右漢人身度
  唐書曰張孝忠魁偉長六尺李晟亦長六尺楊慎矜兄弟皆六尺餘歎曰此貌此才欲見容當世難矣胡不使我體少弱耶馬燧姿度魁傑長六尺二寸楊收亦長六尺二寸宗楚客長六尺八寸陸景融吉頊郭知運李嗣業侯希逸張興張巡程千里皆長七尺楊守亮黑齒常之皆長七尺餘郭子儀長七尺二寸婁師徳長八尺舊唐書□本傳不言長若干
  右唐人身度
  今按漢人身度以漢尺言之也唐人身度以唐尺言之也是故昭帝年十八嵗始冠而長八尺二寸其餘亦皆不下七八尺惟張蒼之父為短耳唐人雖謂之魁偉者亦不過六七尺耳惟婁師徳長八尺唐尺乃今曲尺也八尺為古黍尺一丈是與文王十尺之身等也此外長八尺者幾希非唐人之與漢人有異乃漢唐尺度之不同耳然劉昫舊唐書不言婁師徳長若干尺惟宋祁新唐書云八尺八字疑誤云
  春秋文十一年穀梁傳曰長狄身横九畝晉范氏註曰廣一步長百歩為一畝五丈四尺左註云長三丈公羊註云長百尺國語客問曰人長之極幾何仲尼曰僬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家語史記世家竝同王肅曰十之謂三丈數極於此也韋昭曰僬僥西南蠻之别名
  博物志曰河圗玉板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大秦國人長十丈中秦國人長一丈長狄喬如身横九畝長五丈四尺或長十丈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十二見于臨洮長五丈足迹亦尺曰東北極人長九丈東方有螗螂沃焦防風氏長三丈
  拾遺記曰宛渠之國人長十丈泥離之國人長四尺神異經曰西海外有鵠國鵠或作鶴男女皆長七寸自然有禮好跪拜西北荒中有小人長一寸朱衣朱冠乘輅山海經註曰周饒國人長三尺外傳云焦僥民長三尺詩含神霧云焦僥國人長一尺五寸小人國名靖人長九寸
  洞㝠記曰郅支國人長四尺末多國人長四寸
  漢武故事曰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名巨靈
  漢書東方朔傳曰朱儒長三尺餘
  右異人身度
  今按異人之出無拘於今古但不常有耳或者遂疑古人率皆長大非也然則僬僥朱儒之類豈非古之人耶以此觀之古今常人之體無有異也明矣其為異者葢不常有今世亦或有之但耳目所未見聞耳不可以為率也
  春秋僖三十一年公羊傳曰觸石而出膚寸而合漢何氏註曰側手為膚按指為寸言其觸石理而出無有膚寸而不合
  禮祀投壺篇曰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漢鄭氏註曰籌矢也鋪四指曰扶一指案寸春秋傳曰膚寸而合投壺者或於室或於堂或於庭其禮䙝隨晏早之宜無常處唐孔氏疏曰投壺有三處室中堂上及庭中也日中則於室日晚則於堂太晚則於庭是各隨光明處也矢有長短亦隨地廣狹室中狹矢長五扶堂上稍廣矢長七扶庭中大廣矢長九扶四指曰扶扶廣四寸五扶者則二尺也七扶者則二尺八寸也九扶者則三尺六寸也雖矢有長短而度壺皆使去賔主之席各二矢半也室中去席五尺堂上則去席七尺庭中則去席九尺
  儀禮鄉射禮曰箭籌八十長尺有握握素漢鄭氏註曰握本所持處也素謂刋之也刋本一作膚
  儀禮䘮服傳曰苴絰大搹註曰盈手曰搹搹扼也中人之扼圍九寸疏曰人之大小皆以九寸圍之為正孔子家語曰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斯不逺之則也
  許氏說文曰程品也十髮為程程為一分十分為寸尺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尺所以指尺規榘事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咫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丈十尺也在十部夫丈夫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伸臂一尋八尺曰仞
  孔鮒小爾雅曰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也倍尋謂之常周禮殳長尋有四尺酋矛長常有四尺但言四尺不曰長尋有仞校之長尺有咫文義不類四尺為仞恐非
  尚書旅⿱敖大 -- 獒篇曰為山九仞漢孔氏傳曰八尺曰仞王肅家語註同
  儀禮鄉射禮曰杠長三仞韜上二尋漢鄭氏註曰七尺曰仞八尺曰尋疏曰云七尺曰仞者無正文鄭案書傳云雉長三丈髙一丈則牆髙一丈禮記祭義云築宫仞有三尺牆髙一丈云仞有三尺除三尺之外只有七尺曰仞也王肅則依小爾雅四尺曰仞孔君則八尺曰仞所見不同也云八尺曰尋者亦無正文冬官云車有六等之數云殳長尋有四尺長丈二而云尋有四尺除四尺則尋長八尺矣
  又曰鄉侯上个五尋下舌半上舌漢鄭氏註曰八尺曰尋侯人之形類也中人張臂八尺張足六尺
  覲禮曰諸侯覲于天子為宫方三百歩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註曰八尺曰尋十有二尋則方九十六尺也深謂髙也從上曰深此云四尺亦不言仞
  周禮春官小祝疏引禮緯云天子旌旗之杠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若七尺曰仞九仞則六丈三尺無乃太髙人難持之以行若四尺曰仞九仞則三丈六尺近是但緯書之説未敢盡信
  又冬官匠人為溝洫廣尺深尺謂之𤰕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疏曰自畎遂溝洫皆廣深二仞澮廣二尋深二仞若以孔安國八尺曰仞則澮亦廣深等但度廣以尋度深以仞故别言之若王肅依爾雅四尺曰仞深二仞八尺與廣二尋不類鄭以仞七尺淺於廣二尋二尺者以涂為大故宜淺校二尺與溝洫不得相類也論語子張篇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漢包氏註曰七尺曰仞朱子從包氏之說亦謂七尺曰仞
  孟子盡心篇曰掘井九軔漢趙氏註曰軔八尺也朱子從趙氏之說亦謂八尺曰仞又曰軔音刄與仞同
  管子乘馬篇曰十仞見水不大潦五尺見水不大旱十一仞見水輕征十分去二三二則去三四四則去四五則去半比之於山五尺見水十分去一四則去三三則去二二則去一二尺而見水比之於澤房氏註曰八尺曰仞分九仞則屈每分有二仞二尺去其三則餘有一丈八尺征稅也言平地五仞見水同於山五尺見水劉氏補註曰績按言地髙則難澇故曰十仞見水不大澇也低則難旱故曰五尺見水不大旱也當澇之時若髙地十一仞見水則常征十分中免二三分十二仞見水則免三四分十四仞見水則免四分十五仞見水則免五分以其極髙難灌溉可以比於山也當旱之時若汙下地五尺見水則常征十分免四分四尺見水則免三分三尺見水則免二分二尺見水則免一分以其極低易灌溉可以比於澤也十分去一當作十分去四乃字之誤也
  莊子人間世篇曰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其髙十仞李氏註曰徑尺為圍百圍葢十丈小爾雅云四尺尺曰仞或云七尺曰仞或云八尺曰仞十仞崔本作千仞今按其大蔽牛不過丈餘耳徑過十丈與其大蔽牛之文不合
  又曰斬之三圍崔氏註曰圍環八尺為一圍今按當作八寸又庚桑楚篇曰尋常之溝歩仞之丘註曰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尋常之溝則周禮洫澮之廣深也洫廣深八尺澮廣二尋深二仞也六尺為歩七尺曰仞步仞之丘廣一歩髙一仞也
  今按鄉射禮箭籌八十長尺有握握素握布四指指一寸則籌尺有四寸矣公羊傳曰膚寸而合投壺曰室中布五扶先儒謂側手為膚鋪四指為扶則握與膚扶一矣先王制禮未嘗無所因故室中必用几而因几以度室堂上必用筵而因筵以度堂野外必用歩而因歩以度野投壺用指而已故因指以度籌此即家語所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者也然則寸尺之度取諸身也漢律厯志曰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然則寸尺之廣又取諸物也先王制法近取諸身逺取諸物足以考信而無疑焉然後尺寸之度起矣則指尺之與黍尺一也黍有巨細故尺有長短先儒以黍之巨者積而為寸則於膚指不合於是有指黍二尺之辨謂圭璧之屬用指尺冠冕尊彞之屬用黍尺豈其然乎葢夏尺與周尺不同所謂黍尺者夏尺也所謂指尺者周尺也周尺自秦以後不復用之凡經傳中所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一尺二寸為武中婦人手八寸為咫八尺為歩八尺為尋人長八尺馬髙八尺之類皆指周尺而言周尺元非從黍所生但以人之身體為準乃其制作本意律家不逹此理遂擇極小之黍遷就指寸務要與周尺合致樂律聲焦指寸之弊也夫以人之身體為準或有長短肥瘦自是不同固非一定之法古人以體言度不過存其大略而已譬如世俗言物則云此物約有一人髙約有三四指寛約有一二托長亦不過言其大略耳安得無毫釐之差豈可因此反疑累黍也朱子序律呂新書有曰崇宣之季姦諛之㑹黥涅之餘其能有以語夫天地之和哉葢指蔡京魏漢津輩所為大晟樂也夫大晟樂生於徽宗指寸故漢津之說曰後世以黍定律其失樂之本矣又妄引孟子曰萬物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秬黍云乎哉此其巧飾之辭足以欺惑徽宗者朱子所謂姦諛正指此也而蔡元定之書乃云百世之下欲求聲氣之元勿必之於秬黍則得之矣元定此言豈不謬耶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包氏鄭氏以為七尺曰仞孔氏趙氏以為八尺曰仞朱子註論則曰七尺註孟則曰八尺葢操兩可初無定論今按仞尋皆八尺也其分别者但上下縱長言之則曰仞俗語所謂一人髙也故仞字从人刄聲左右横廣言之則曰尋俗語所謂一托長也考工記云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則仞與尋同為八尺此其證也孔王之說以四尺為仞非也鄭包之註以仞為七尺亦非祭義築宫仞有三尺葢一丈一尺也設若仞乃七尺而加三尺為一丈者只説一丈豈不明白而反含糊言之理不通矣夫一圍者猶俗所謂一虎口也直伸大指食指之間而度之當黍尺七八寸許氏謂婦人手八寸為咫近一圍也樹身絜之百圍比今曲尺六丈四尺則徑當二丈有竒其髙十仞比今曲尺六丈四尺此特言樹身耳柯條不計也或作千仞千仞比今曲尺六千四百尺恐樹未有如此之大者葢亦寓言耳李氏崔氏之說竝非也
  右證之以身體
  周禮春官典瑞曰璧羡以起度註曰鄭司農云羨長也此璧徑長尺以起度量玉人職曰璧羨度尺以為度𤣥謂羨不圜之貌葢廣徑八寸袤一尺疏曰先鄭云羨長也此璧徑長尺其義是也但語不足故後鄭增成其義也𤣥謂羨不圜之貌葢廣徑八寸袤一尺者案爾雅肉倍好謂之璧則璧體圎矣今云璧羨羨是引聲而言是為長意故先鄭後鄭皆為不圜也云葢者此璧本徑九寸今言羨則減傍一寸以益上下故玉人云以為上下一尺則横徑八寸矣無正文故云葢以疑之也先鄭未嘗以璧為不圜疏説非
  又考工記玉人曰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註曰鄭司農云羨徑也好璧孔也爾雅曰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𤣥謂羡猶延其袤一尺而廣狹焉疏曰引爾雅欲見此璧好三寸好即孔也兩畔肉各三寸兩畔共六寸是肉倍好也後鄭云羨猶延其袤一尺而廣狹焉者是羨為不圜之貌造此璧之時應圜徑九寸今減廣一寸以益上下之袤一寸則上下一尺廣八寸故云其袤一尺而廣狹焉狹焉謂八寸也以為度者天子以為量物之度也
  陳祥道禮書曰爾雅肉倍好謂之璧典瑞璧羨以起度玉人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鄭司農曰好璧孔也羨徑也鄭康成曰羨不圜之貌延其袤一尺而廣狹焉葢璧圜九寸好三寸延其袤為一尺旁各損半寸則廣八寸矣說文曰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又曰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然則璧羡袤十寸廣八寸同謂之度尺則周制十寸八寸皆為尺矣以十寸之尺起度則十尺為丈十丈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尋倍尋為常又曰度起於璧羨權起於駔琮樂起於黄鍾之長則先王制器豈徙然哉凡物存天下萬世之法耳又曰考工記於案言十有二寸於鎮圭言尺有二寸此十寸尺之證也王制曰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六尺四寸為步六尺四寸乃八尺爾此八寸尺之證也蔡元定律呂新書曰按爾雅曰肉倍好謂之璧羨延也此璧本圎徑九寸好三寸肉六寸而裁其兩旁各半寸以益上下也其好三寸所以為璧也裁其兩旁以益上下所以為羨也袤十寸廣八寸所以為度尺也以為度者以為長短之度也則周家十寸八寸皆為尺矣今按先鄭釋羨為徑是也後鄭釋羨為延非也葢此璧以縱黍律尺之三寸為其孔所謂好三寸也肉倍好則六寸加好三寸共九寸為璧之徑乃縱黍律尺之九寸九寸者九九八十一分正合横黍度尺之百分而為十寸矣此所謂以為度也好三寸是一事以為度是一事非謂以其好之三寸而為度也亦非延之使其縱廣不等也先鄭之說吾無間然後鄭之說近乎穿鑿而歴代多從之舎真取偽天下皆然耳范鎮力主後鄭之說謂鬴之深廣不同其深尺者十寸之尺也其方尺者八寸之尺也胡瑗譏之曰周豈用兩等之尺惑於天下哉夫胡氏之論當矣陳氏蔡氏皆不取胡而取范亦猶范氏不取先鄭而取後鄭也後鄭之註王制其言最是而范氏却非之以為失於不知璧羨之法與鬴之數范氏此論可謂是非顛倒之甚矣鬴之有辨見量譜八尺為歩辨見前卷
  儀禮大射儀曰司馬命量人量侯道與所設乏以貍歩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設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註曰量人司馬之屬掌量道巷塗數者侯謂所射布也量侯道謂去堂逺近也容謂之乏所以為獲者之禦矢貍之伺物每舉足者止視逺近為發必中也是以量侯道取象焉鄉射記曰侯道五十弓考工記曰弓之下制六尺則此貍歩六尺明矣
  又鄉射禮曰乃張侯下綱不及地武註曰侯謂所射布也綱持舌繩也武迹也中人之迹尺二寸侯象人綱即其足也是以取數焉疏曰云武迹也中人之迹尺二寸者無正文葢考驗當時而言似云中人定㧪圍九寸也漢禮云五武成步步六尺或據此而言也云侯象人也象人張足六尺張臂八尺故云象人也云綱即其足也者謂經下綱象足云是以取數焉者以下綱象足張之六尺是取數於武也
  又曰射自楹間物長如笴其間容弓距隨長武註曰自楹間者謂射於庠也楹間中央東西之節也物謂射時所立處也謂之物者物猶事也君子所有事也長如笴者謂從畫之長短也笴矢幹也長三尺與跬相應射者進退之節也間容弓者上下射相去六尺也距隨者物横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為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為隨武迹也尺二寸疏曰云笴矢幹也長三尺者以矢人職得知也云與跬相應者禮記祭義云故君子跬歩而弗忘孝也一舉足謂之跬再舉足謂之步步射者履物不過一跬故知以三尺為限也云距隨者物横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為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為隨者謂上射下射竝足處皆然言長武武跡也中人之跡尺二寸謂横尺二寸也
  又曰侯道五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註曰言侯中所取數也量侯道以貍歩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用射器也正二寸骹中之博也疏曰云言侯中所取數也者謂侯中大小取數于侯道云量侯道以貍歩者大射丈故彼云以貍歩張三侯是用歩耳而云弓者六尺為步弓之下制六尺與步相應侯所取數宜於射器故此經云弓也云正二寸骹中之博也者案周禮弓人云骹觧中有變焉謂弓弣把中側骨之處博二寸故於此處取數焉
  周禮夏官射人曰若王大射則貍歩張三侯註曰鄭司農云貍步謂一舉足為一歩於今為半步𤣥謂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是以量侯道法之也侯道者各以弓為度九節者九十弓七節者七十弓五節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長六尺大射禮曰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是也三侯者司裘所共虎侯熊侯豹侯也列國之君大射亦張三侯數與天子同大侯熊侯也又冬官梓人為侯廣與崇方參分其廣而鵠居一焉上兩个與其身三下兩个半之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註曰崇髙也方猶等也髙廣等者謂侯中也天子射禮以九為節侯道九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髙廣等則天子侯中丈八尺諸侯於其國亦然鵠所射也以皮為之各如其侯也居侯中參分之一則此鵠方六尺唯大射以皮飾侯大射者將祭之射也其餘有賔射燕射鄭司農云兩个謂布可以維持侯者也上方兩枚與身三設身廣一丈兩个各一丈凡為三丈下兩个半之傳見故短也𤣥謂个讀若齊人搚幹之幹上个下个皆謂舌也身躬也鄉射禮記曰倍中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然則九節之侯身三丈六尺上个七丈二尺下个五丈四尺其制身夾中个夾身在上下各一幅此侯凡用布三十六丈言上个與其身三者明身居一分上个倍之耳亦為下个半上个出也个或謂之舌者取其出而左右也侯制上廣下狹葢取象於人也張臂八尺張足六尺是取象率焉網所以繫侯於植者也上下皆出舌一尋者亦人張手之節也鄭司農云綱連侯繩也縜籠綱者縜讀為竹中皮之縜舌維持侯者又弓人為弓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二寸謂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註曰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此弓疏曰此以弓有長短三等人亦有長短三等而言取其弓與人相稱之事此上士中士下士以長者為上士次者為中士短者為下士皆非命士者故鄭云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此弓也
  陳氏禮書曰大射量人量侯道以貍歩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鄉射記侯道五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倍中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夫王之虎侯謂之大侯諸侯熊侯亦謂之大侯諸侯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則天子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五十弓可知豹五十弓則麋亦五十弓可知先儒謂弓之下制六尺則九十弓者五十四丈七十弓者四十二丈五十弓者三十丈弓二寸以為侯中則九十弓者中丈八尺七十弓者中丈四尺五十弓者中十尺侯中廣崇方則五十弓之侯用布五幅度丈則中之布方丈矣倍中以為躬則上躬下躬各二丈矣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則上左右舌布四丈而出躬各一丈下左右舌布三丈而出躬各五尺矣鄭氏謂半者半其出於躬是也鄉射記曰侯道五十弓射人若王大射則以貍歩張三侯大射量人以貍歩量侯道葢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大射擇士欲其能擬度而獲也故以貍歩非大射則弓而已弓之下制六尺貍再舉足亦六尺其為歩同其所用異也古者制度取於身而器用生於類故侯道生於弓而侯中亦生於弓弓二寸以為侯中倍中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而侯道因之侯中之廣者雖不止此然十弓者侯道之所始也故五十弓之侯其上則象人八尺之臂五八四十而用布四丈其下則象人六尺之足五六三十而用布三丈中其身也上下其躬也躬之左右出者舌也持舌者綱也籠綱者縜也其不及地者武而已則下綱其足也武其足迹也中人之迹一尺二寸則侯之制度取於身可謂備矣今按古人之弓自有定制今世弓則大小不一未必盡合六尺為步也量侯道者亦不用弓然别有一物以木為之名曰步弓用此物以量耳其形雖不似弓而名之曰弓者盖亦有所本也其間一歩正合今量地五尺故近代謂五尺為步筭法置五尺為實以六尺為法除之得八寸三分寸之一比新黍尺長三分寸之一則今一步比古一步大二寸矣正數只該曲尺四尺八寸為古一步今人言五尺為步者豈舉成數而言之歟貍乃野獸其狀似猫非狐類也狐則似犬與狸逈别俗呼狸為野猫今山野間有之其步之逺近未考竊疑貍歩二字乃器物之名即今所謂步弓也以其遞換而前若貍之步故取名焉非真貍之步也譬如俗呼狼頭老鸛嘴之類皆鐡器之名耳豈真狼之頭鸛之嘴哉臆見未知是否以俟博物者詳焉
  考工記曰兵車之輪六尺有六寸田車之輪六尺有三寸乘車之輪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軫與轐焉四尺也人長八尺登下以為節註云此車之髙者也軫與轐并七寸田車又宜減焉乘車之軌廣取數於此軌廣八尺旁出輿亦七寸也疏云此經論軫崇四尺不髙不下之節上云兵車乘車輪髙六尺六寸軹是軸頭處輪之中央故崇三尺有三寸加輪與轐二者七寸則得四尺云田車又宜減焉者田車軫崇三尺一寸半減乘車寸半加軫與轐亦減乘車寸半為五寸半也云乘車之軌廣取數於此者車輿六尺有六寸軌廣謂徹廣徹八尺則車輿外旁出輿兩相各七寸七寸之數取於軫轐七寸之數故云取數於此也又曰車人為車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長以其一為之首轂長半柯其圍一柯有半輻長一柯有半其博三寸厚三之一渠三柯者三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凡為轅三其輪崇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以鑿其鉤徹廣六尺鬲長六尺註曰鄭司農云柯長三尺謂斧柯因以為度疏曰此車人謂造車之事凡造作皆用斧因以量物故先論斧柄長短及刄之大小也
  今按車之為制葢取法於人之身也人長八尺故車轍廣八尺然車有大小而轍亦不同是以輿人之文與車人異輿人之為車起度於輿廣車人之為車起度於柯長輿人之車箱廣而不方車人之車箱方而不廣則其制之異可知矣故車人轍廣六尺則與駟車八尺之轍不同鬲長六尺則與六尺六寸之衡不同是兩轅之車一牛在轅内故鬲短而轍狹一轅之車兩服在轅外故衡長而轍廣也論語曰大車無輗小車無軏車制之有大小自古為然而尺度亦隨之苟不知此而欲因車轍以校尺則未免無毫髮之差諺有家裏打車出外合轍之說不過言其大槩而已
  又曰車人為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二尺有二寸自其庇縁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六尺有六寸與步相中也堅地欲直庛柔地欲句庛直庛則利推句庛則利發倨句磬折謂之中地註曰縁外六尺有六寸内弦六尺應一步之尺數耕者以田器為度宜耜異材不在數中中地之耒其庛與直者如磬折則調矣調則弦六尺疏曰此車人既為車因使為耒之田器也庛者耒之西但耒狀若今之曲杴柄也面長尺有一寸云中直者謂手執處為句故謂庛上句下為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也句者謂人手執之處二尺有二寸也云自其庛縁其外以至於首者據庛下至手執句者逐曲量之云以弦其内者據庛面至句下望直量之故云以弦其内内謂上下兩曲之内云六尺有六寸與歩相中也者言逐曲之外有六尺六寸今弦其内與步相中中應也謂正與步相應應一步之尺數云耕者以田器為度宜者在野度以歩以人步或大或少恐其不平故以六尺之耒以代歩以量地也云耜異材不在數中者未知耜金廣狹要耒自長六尺不通耜若量地時脫去耜而用之也此直庛及句庛皆不六尺之度惟中地之耒合磬折者乃六尺之度故鄭云中地之耒其庛與直者如磬折則調矣調者謂弦六尺則餘句直者不合六尺可知也
  今按六尺為步古來有此成說其見於經籍者非止一二處耳獨此經文乃以六尺六寸為一步而註疏直以六尺觧之兹所未詳也姑述於此以俟再考黍尺六尺六寸為今曲尺五尺二寸八分比今一步多二寸八分云
  又曰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半謂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註云矩法也所法者人也人長八尺而大節三頭也腹也脛也以三通率之則矩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半矩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人頭之長也柯欘之木頭取名焉斵木之欘柄長二尺伐木之柯柄長三尺人帶以下四尺五寸磬折立則上俛玉藻曰三分帶下紳居二焉紳長三尺疏曰引玉藻者按彼子游曰參分帶下紳居二焉鄭註云三分帶下而三尺則帶髙於中也以其人長八尺中則四尺今云三分帶下紳居二分明帶上有一分上三尺半是帶下有四尺半可知也
  今按經云柯長三尺筭法置三尺為實折半得一尺五寸為法除實得二尺是欘長二尺也就置欘長二尺為實以前法除之得一尺三寸三分有竒是謂之宣乃人從頭至肩之數也人體亦有長短大小之不同筭法舉其長八尺者為率耳置人長八尺減去帶下四尺五寸餘三尺五寸復減從頭至肩一尺三寸止餘二尺二寸深衣腰縫已上長三尺除了帶上二尺二寸仍餘八尺帶遮四寸露四寸也先儒舊謂深衣腰縫已上長二尺二寸葢因漢志布帛之廣為言是不知者妄說也漢志所言乃其幅之廣耳豈必衣長亦如幅廣之度數哉汎布帛幅廣古亦不等詳見下文
  周禮天官内宰曰出其度量淳制註曰度丈尺也量豆區之屬純謂幅廣也制謂匹長天子巡守禮所云制幣丈八尺純四𦐖與疏曰趙商問云天子巡守禮制丈八尺尺純四𦐖何荅云咫八寸四咫三尺二寸又大廣四當為三三八二十四二尺四寸幅廣也古三四積畫是以三誤為四也古字四作亖與三相近故易訛也
  又地官媒氏曰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註曰五兩十端也每端二丈必言兩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疏曰云五兩十端者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五兩故十端也一兩四十尺五兩四五二十總二百尺故總云每端二丈若餘行禮則用制幣丈八尺取儉易共此昏禮每端二丈取誠實之義故以二丈整數為之也
  禮記雜記下篇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註曰納幣謂昏禮納徵也十箇為束貴成數兩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疏曰其幣一束謂十箇也束五兩者兩箇合為一卷取配偶之義是束五兩也一兩有四十尺八尺曰尋五八四十是兩五尋也今謂之匹由匹偶也
  春秋襄十九年左傳曰賄荀偃束錦晉杜氏註曰五匹為束又昭二十六年傳曰幣錦二兩註曰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二兩二匹也
  小爾雅曰五尺謂之墨倍墨謂之丈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疋有謂之束宋咸曰禮𤣥纁五兩以兩為束每束兩兩卷之二丈雙合則成疋凡十卷為五束以應天九地十之數與此制異焉今按疋有謂之宋此句疑有脫字當作倍疋有半謂之束
  淮南子曰古之為度量輕重生乎天道黄鍾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廣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尋自倍故八尺而為尋有形則有聲音之數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制
  前漢食貨志曰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以漢尺言之
  後漢鄭康成儀禮註曰今官布幅廣二尺二寸疏曰漢法幅二尺二寸亦古制存焉故舉以為況若然周禮鄭志純三咫咫八寸二尺四寸者據繒幅也士䘮禮云亡則以繒長半幅註云半幅一尺終幅二尺亦謂繒而幅二尺者而有二種䘮禮略用其狹者故周禮鄭云凡為神之衣物必狹而小是也
  大明㑹典曰凡織造段疋闊二尺長三丈五尺額設嵗造者闊一尺八寸五分長三丈二尺此以鈔尺言之
  世俗筭法以四丈為疋五丈為端
  今按布帛之廣古有四說漢志所云二尺二寸一也鄭氏所云二尺四寸二也淮南子所云二尺七寸三也巡守禮所云三尺二寸四也其長則有二等巡守禮所云一丈八尺為制一也淮南子所云四丈為匹匹即為制二也夫二丈謂之端四丈謂之兩又謂之匹五匹為束即五兩也鄭註禮記杜註左傳其說大同惟孔叢子謂八丈為匹其說小異然倍匹有半謂之束則亦以二十丈為束而與二丈為端二端為兩五兩為束之數正同俗以五丈為端不合經義此無稽之言耳淮南子云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制葢必以服之大者為度非以褻衣為則也古人衣服之有度數其遺制可考者惟禮記深衣耳以今新定黍尺計之據中人之軀七尺五寸者必如淮南所云布廣二尺七寸長四丈乃足用若以漢晉前尺計之雖如淮南之數亦不足用是知劉歆之尺漢志之幅未合古制亦可見矣
  禮記深衣篇曰古者深衣葢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髙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
  又曰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子衣純以素純袂縁純邊廣各寸半
  玉藻萹曰深衣三袪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囬肘長中繼揜尺袷二寸袪尺二寸縁廣寸半
  丘濬家禮儀節圗云按深衣制度乃溫公據禮深衣篇所新製非古相傳者也愚於考証疑其裳制於禮深衣篇文勢不倫固己著其說矣後又得吳興敖繼公說謂衣六幅裳六幅通十二幅吳草盧亦謂裳以六幅布栽為十二片不可言十二幅又但言裳之幅而不言衣之幅尤不可良以敖說為是葢衣裳各六幅象一歳十二月之六隂六陽也愚因叅以白雲朱氏之説衣身用布二幅袖用二幅别用一幅裁領又用一幅交觧裁兩片為内外襟綴連衣身則衣為六幅矣裳用布六幅裁十二片後六片如舊式前四片綴連外襟二片連内襟上衣下裳通為十二幅則於深衣本章文勢順矣舊製無襟故領㣲直而不方今以領之兩端各綴内外襟上穿著之際右襟之末斜交於左脅左襟之末斜交於右脅自然兩領交㑹方如矩矣嘉靖間考定葢從丘氏說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三>
  謹按舊圗無領無襟無袖上身短下身長不似古今衣制宋時以為服妖既經更定後則不復疑矣或曰舊用縁今無之何也荅曰用緣不過分别繢青素三義耳衣用玉色則上之可用青綠紗絹下之可用白素布葛固未嘗無别也安用緣哉
  前漢書敘傳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産氣黄鍾造計秒急八音七始五聲六律度量權衡厯筭逌出劉德曰秒禾芒也忽蜘蛛網細者也師古曰秒音眇其字從禾律厯志曰夫推厯生律制器規圜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探賾索隱鉤深致逺莫不用焉度長短者不失豪釐孟康曰豪兔豪也十豪為氂
  又曰黄鍾為宫則太簇姑洗林鍾南呂皆以正聲應無有忽㣲孟康曰忽微若有若無細於髮者也謂正聲無有殘分也
  隋志曰孫子筭術云蠶所生吐絲為忽十忽為秒十秒為豪十豪為氂十氂為分此皆起度之源其文外互宋志曰一萬忽為一分忽者吐絲為忽分者始㣲而著言可分别也一分為一千絲為一百毫毫者毫毛也自忽絲毫三者皆斷驥尾為之一分為一十氂氂者氂牛尾毛也曵赤金成絲為之也
  又曰因度尺而求釐度者丈尺之總名焉因樂尺之源起於黍而成於寸析寸為分析分為釐析釐為毫析毫為絲析絲為忽十忽為絲十絲為毫十毫為釐十氂為分
  黄帝素問曰恍惚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本註曰恍惚者謂似有似无也忽亦數也似无似有而毫釐之數生其中老子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此之謂也筭書曰似有似无為忽毫釐雖小積而不已命數乘之則起至於尺度斗量之繩準千之萬之亦可增益而至載之大數推引其大則應通人形之制度也
  今按尺度之法自引至分凡有五等謂之五度自分以下復有氂豪絲忽㣲之名葢於五度之下又為五等夫五者天之中數也十者地之終數也是故曰引曰丈曰尺曰寸曰分曰釐曰毫曰絲曰忽曰微共計十等而度法盡矣此窮幽極㣲之術也忽㣲兩字詳其名義本諸老子隋志觧為蠶吐絲者恐未必然按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㣲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也是為忽恍忽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忽兮其中有物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算法忽㣲之名葢本諸此然世俗筭書自忽㣲以下又有塵埃渺漠糢糊逡巡湏臾瞬息弹指刹那虛空清淨等目經傳子史用之亦鮮嘗竊有疑焉今試辨之夫註素問漢書者皆以為忽㣲乃恍忽幽㣲似有若無者也塵埃乃有形質之物比之忽㣲實為麤大渺漠糢糊亦是廣大之義瞬息彈指又非度數之名虚空清淨與諸忽㣲無别凡此之類名義乖舛皆無足取又隋志以絲為秒蔡氏以㣲為初詳其名義亦可疑焉夫秒者禾之芒即所謂蔈也淮南子曰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許氏説文曰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是也則秒當在分毫二者之間與釐相去不逺然以十二為法未若十十為等整齊而易筭也今乃列於毫忽之間以千秒為一分益無所據不如宋志十忽為絲之說名正而言順也蔡氏律吕新書絲下曰忽忽下曰初初下曰秒夫忽㣲兩字既有漢志成說而不是從乃易㣲為初又以秒居初下是以百萬秒為一分失淮南許氏訓秒之義亦無可取焉
  大戴禮保傳篇引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禮記經觧篇引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此之謂也陳澔註曰所引易曰者緯書之言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引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徐廣曰一云差以豪釐繆以千里裴駰曰案今易無此語易緯有之
  隋志引易緯通卦驗曰十馬尾為一分
  宋儒胡一桂曰歐公易序云讀經觧有差若毫釐繆以千里之說秦焚書時易以卜筮全然經觧所引於今易无之是未得為全書也按沙隨程氏古易章句外編云漢儒引易曰君子正其始萬事理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此緯書通卦驗之文也亦猶先儒引左氏傳為春秋也近世儒者舉此十六字附于坤文言之中曹建大謂不然而黄魯直引為大𫝊不知何所本也愚讀沙隨外編始知易為全書而近世儒者可讀附贅縣疣者矣今按俗謂緯書出於哀平之世王莽好讖乃有妄人撰作諸緯兹說不然葢緯書之文未必盡出妄人之手其間謬妄雖亦不無要在學者擇焉而已一切皆以為妄而棄之則過矣太史公大小戴皆在哀平之前則已有通卦驗之書而引之豈待王莽而後有哉其書今亡全丈雖不復見而略見於傳記之所引者如隋志十馬尾為一分之類是也嘗試之選馬尾之圎實麤大者用之而其匾者細者皆去之不用止用一條以利刀碎截成段每叚可長一分或半分許先以麪糊塗竹篾上次將截碎馬尾實排沾之一一相挨勿令露空如此十馬尾則為一分矣以新造横黍尺校之適與相合是知新尺信古尺也大抵緯書起自前漢前漢去古未逺彼時學者多見古書凡為著述必有所本不可以其不經而忽之也至於後漢去古漸逺雖大儒亦未免穿鑿若許氏說文謂十髮為程程為一分葢因易緯之義而誤以馬尾為人髮無稽之言此類是也嘗取髮試之校諸黍尺皆不合焉是故寧取易緯之馬尾不取說文之人髮信其所信而疑其所疑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亦當然之理耳
  右證之以器物
  五度所起
  十纖為㣲㣲纖者似有似無人之目力所不見也
  十微為忽忽者目力雖稍可見而恍惚難識也
  十忽為絲絲者蠶口初吐生絲也或曰鼅鼄綱絲也
  十絲為毫毫者人之毫毛也或曰兔之毫毛也
  十毫為氂氂者氂牛尾毛也或曰驥尾也亦作釐
  五度正數
  十氂為分一秬黍之廣也為百毫千絲萬忽
  十分為寸為百釐千毫萬絲十萬忽
  十寸為尺為百分千釐萬毫十萬絲百萬物
  十尺為丈為百寸千分萬釐十萬毫百萬絲千萬忽
  十丈為引為百尺千寸萬分十萬釐百萬毫千萬絲億忽
  宋司馬光曰夫所謂律者果何如哉嚮使古之律存則吹其聲而知聲度其長而知度審其容而知量校其輕重而知權衡古律今已亡矣非黍無以見度非度無以見律律不生於度與黍將何從生耶夫度量衡所以佐律而存法也古人制四器以相參校者為三者雖亡苟其一存則三者從可推也又恐後世器或壊亡故載之於書形之於物黍者自然之物有常不變者也故於此寓法焉今四器皆亡不取於黍將安取之凡物之度其長短則謂之度量其多少則謂之量稱其輕重則謂之權衡然量有虚實衡有低昂皆易差而難精等之不若因度求律之為審也非謂太古以来律必生於度也特以近世古律不存故返從度法求之耳
  右總論五度乃四器之要






  樂律全書卷二十三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四
  明 朱載堉 撰
  律樂新説四
  嘉量篇第二
  孔子家語曰黄帝設五量五量者何曰區曰釡曰庾曰鍾曰秉此五者量之大者也曰圭曰撮曰合曰升曰斗此五者量之小者也大者量之正小者量之餘亦猶分寸尺丈引為度之正釐毫絲忽微為度之餘劉歆班固以龠為量非也籥本樂舞之器而非度量衡之器也籥之於量猶璧羡之於度猶駔琮之於權蓋所以起度量衡之法耳按㮚氏之經惟云鬴豆而不言鏂鍾庾秉儀禮論語言庾言秉而不言鏂管晏之辭乃言豆鏂釜鍾而又畧及其形状必參相考而後其數可得然古文𤣥奥後學罕通注疏之家徃徃錯㑹故自漢至今鮮有得其㫖者鄭康成胡安定先儒之領袖也而尚為臆說況於他乎管子曰釡鏂之數不得為侈弇故此噐端直以應繩者表裏上下皆端直也平正以應準者内外中邉皆平正也是知其器非若鍋缶之形而陳氏禮書有圖状如酒尊蔡氏書傳有圖状如酒盞則皆有侈弇而不可謂之端直平正矣鄭康成張文収阮逸胡瑗之斛固雖方正却又與圓其外之説戾矣范鎮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之斛其穿鑿益甚焉夫古之所謂方尺圓外圓而函方者雖用方以起數而實不方也譬如圓木桶中試以方磚而函入焉磚之四角適抵桶内無欠無餘方圓相校不過起數而已豈真用方也哉若今禮書書傳所載斛圖祗可𤼵一笑耳後世好古之士欲為此器者八法之義不可不知夫八法者律度量衡規矩準繩是也此器體圓應規函方應矩端直應繩平正應準深廣應度容受應量輕重應衡聲音應律八法具焉是為嘉量矣或難曰按吕氏春秋云黄帝使伶倫作黄鍾之律因律以為量是量生於律也今乃求律於量何也荅曰周公制量而令聲中黄鍾之宫夫量所以量多寡其聲安用豈非示人以求律於量之道耶新法用宻率算出積分則律與量若合符節而無一毫錯謬此乃千載之所未有而今一旦得之豈非幸乎數術之中測圓為難古九章周髀等算經皆用徑一圍三積七十五為圓之率其術疎舛今造新率出於勾股求弦之術契天地自然之妙無人為傅㑹之私其法簡而易其數精而宻所推鬴豆升等周徑羃積真數與新黄鍾律龠之所容受無不脗合者也臣恐後世同志之士於此未解故詳註之有可疑處亦詳辨之此乃律學要務讀者不可以其迂闊難曉而遂廢不講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四>









  周禮冬官考工記曰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攻金之工六㮚氏為量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考正曰金即銅也古人謂之赤金凡鑄鍾鼎量器之屬每紅銅六斤外加白錫一斤謂之齊也鑄餘噐各有齊今不述者譜為量設㮚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舊注曰消錬之精不復減也量當與鍾鼎同齊工異者大器考工曰改煎猶言更煎也煎之去盡渣滓則不折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準之準之然後量之考正曰權之者秤之也銅錫各秤之而又合鍊之鍊久而後鑄於模中今鑄銅匠用蠟反泥為模既成乃溶去蠟而鑄以

  銅其蠟必準尺寸髙低廣狹分兩輕重容受多寡之數皆有定法先将蠟模算就待銅器成不差釐豪今世善鑄者皆能知此蓋古之遺法量之以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考正曰深尺方尺圜其外當徑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周四尺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微面羃一百五十七寸一十三分四十八釐四十毫積實一千五百七十一寸三百四十八分四百釐容古八斗其臋一寸其實一豆舊注曰覆之其底深一寸考正曰臋者底也其底内徑一尺周三尺一寸四分二釐六毫九絲六忽八微面羃七十八寸五十六分七十四釐二十毫積實七十八寸五百六十七分四百二十釐容古四升其耳三寸其實一升舊注曰耳在旁可舉也考正曰三寸當作四寸古文三亖兩字相類易訛也耳内徑二寸五分周七寸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四忽二微面羃四寸九十一分○四釐六十三毫七十五絲積實一十九寸六百四十一分八百五十五釐容古一升重一均舊注曰重三十斤其聲中黄鍾之宫舊注曰應律之首考正曰叩擊此器聲與律合槩而不税舊注曰令百姓得以量而不租税疏曰按鄭志趙商問㮚氏為量槩而不稅廛人職有税何荅曰官量不税若然此官量鎮在市司所以勘當諸廛之量器以取平非是尋常所用故不税彼廛人所税在肆常用者也其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舊注曰銘刻之也時是也允信也臻至也極中也觀示也水長也厥其也茲此也則法也考正曰言是乃文理思索信至於極者也既成嘉量以示四方長開導於後世以此器為法則焉凡鑄金之状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舊注曰謂鑄金之形狀及消錬金錫精麤之候考正曰詳言之者務欲精製其器舊不言厚若干今以筭術考之四周并底及臋與耳皆厚一分
  今按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聖人法象制器以為天下利而道未嘗不寓焉觀其嘉量一器用意之不茍可見矣是故首言改煎金錫謂再三重鍊之夫金錫之為物必鍊之使精不復減耗然後能中式故始而權之以眡其輕重之齊次而準之以眡其高下之平終而量之以眡其多寡之均然後以之為鬴也鬴之為器腹深一尺内方一尺而圜其外臋深一寸而徑一尺耳深四寸而徑四分尺之一所以示度也腹實八斗臋實四升耳實一升所以示量也其重三十斤四之則為一石而黍累銖兩包括無遺所以示權衡之法也其聲中黄鍾之宫夫黄鍾為六律之首宫為五聲之元黄鍾之宫一定而十二均八十四聲無不正矣又所以示律吕之法也夫兹一器而禮樂典制備焉律度量衡具焉規矩準繩皆在其中矣槩猶平也㮚氏鑄此以為天下法使天下為鬴者皆於此取平而不用此以収稅若今有司鐵斛蓋古嘉量遺意也歟古有銘於其上若曰是乃文徳之聖人思可為民立法者而作此鬴信造其法度之極矣既成此鬴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又開道後王使長法之書曰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闗石和均王府則有其是之謂乎宋王應麟稱歎此銘以為極古今文章之妙蓋精於道者兼物物而後能制器非周公之聖孰能與於此至於火𠉀氣色乃鑄工之細務亦必詳言之曰凡用金為器必和之以錫初錬之時火色黑濁者穢雜尚多也鍊去穢雜火色變而黄白亦未淨潔也鎔錬既久變而青白稍淨而未盡也白色盡去火色純青則其鍊之至精然後可用以鑄焉噫聖人垂法後世叮嚀開示之意切矣而乃湮沒千載無人知其理數之微徃徃匹諸劉歆銅斛而並言之是又安足以語此哉竊嘗論之大禹圖神姦之形而鑄寳鼎以鎮九州周公錬金錫之精而為嘉量以觀四國夫鼎者君子所以致養也量者君子所以致節也有養而無節則養之法亂有節而無養則節之事虚是知鼎量二器其功均矣故周易之觀象玩辭言鼎而不言量周禮之設官分職言量而不言鼎參伍錯綜互明其義非有所輕重也又竊評之鳬㮚二氏為鍾為量所有制度經文甚詳鼎則僅見於六分其金而錫居一之一言何其太甚也攻金之工六不載鼎是誰所為者疑二氏兼之歟盖鍾之為物欲其深淺中度輕重合權而毫釐不可差若鼎則方圓大小由人製造此其所以易為是故不専設官但令二氏兼之可也故禮記孔子曰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時樂得其節車得其式鬼神得其饗乃至凡衆之動得其宜否則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乃至凡衆之動失其宜返復言之皆先量而後鼎聖人重量之意亦可見矣其算法曰鬴内方一尺而圓其外置一尺以勾股求弦術求之内方一尺化為十寸横十寸為勾直十寸為股勾十寸自乗得一百寸股十寸自乗得一百寸相併共得二百寸開方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即鬴之内徑也是名測圓總率以率乗徑復得二百寸以黄鍾半律四寸五分為法除之得四尺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微即鬴之内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一百五十七寸一十三分四十八釐四十毫是為鬴之面羃又以鬴深十寸乗之得一千五百七十一寸三百四十八分四百釐是為鬴之積實夫一鬴者八斗也一斗該二百龠八斗乃一千六百龠却以一千六百龠為法除鬴之實得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毫則是黄鍾一龠之積與今新測律術宻合又以四升為法除鬴之八斗得鬴受二十豆以二十豆為法除鬴之實得七十八寸五百六十七分四百二十釐即豆之積實也却以其臋深一寸為法除之得七十八寸五十六分七十四釐二十毫即其臋之面羃以黄鍾倍律一尺八寸乗之測圓總率除之得數為實開方除之得一尺即其臋之内徑仍前總率乗徑半律為法除之得三尺一寸四分二釐六毫九絲六忽八微即臋之内周也夫一豆乃四升一升該二十龠一豆者八十龠也以八十龠為法除豆之實得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毫則是黄鍾一龠之積亦與新律宻合置豆之實以四升為法除之得一十九寸六百四十一分八百五十五釐即一升之積數以耳深四寸除之得四寸九十一分○四釐六十三毫七十五絲是為耳之面羃復以倍律乗之總率除之得數為實開方除之得二寸五分即耳之内徑仍前總率乗徑半律為法除之得七寸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四忽二微即耳之内周也夫一升乃二十龠以二十龠為法除升之實得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毫即是黄鍾一龠之積反復推求交相證驗無不與今新律宻合者也則知劉歆之徒以八百一十分為一龠之積者其謬可決矣後學如考古人真黄鍾之律者此術宜識之焉古云耳深三寸以率推之當徑二寸八分八釐六毫七絲五忽有奇周九寸○七釐二毫一絲八忽有奇面羃六寸五十四分七十二釐八十五毫如此則於自然之理似不相合恐是傳寫之誤








  區容四豆凡三百二十龠
  深八寸内容方五寸
  徑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
  周二尺二寸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
  羃三十九寸二十八分三十七釐一十毫
  積三百一十四寸二百六十九分六百八十釐
  區之臋容一升凡二十龠
  深一寸内容方三寸五分三釐五毫五絲三忽三微九纎
  徑五寸
  周一尺五寸七分一釐三毫四絲八忽四微
  羃一十九寸六十四分一十八釐五十五毫
  積一十九寸六百四十一分八百五十五釐
  區之耳容一合凡二龠
  深二寸半内容方七分○七毫一絲○六微七纎
  徑一寸
  周三寸一分四釐二毫六絲九忽六微八纎
  羃七十八分五十六釐七十四毫二十絲
  積一寸九百六十四分一百八十五釐半
  鬴容五區凡一千六百龠
  深一尺内容方一尺勾股求弦即鬴之徑
  徑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周四尺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微
  羃一百五十七寸一十三分四十八釐四十毫積一千五百七十一寸三百四十八分四百釐
  鬴之臋容一豆凡八十龠
  深一寸内容方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
  徑一尺
  周三尺一寸四分二釐六毫九絲六忽八微
  羃七十八寸五十六分七十四釐二十毫
  積七十八寸五百六十七分四百二十釐
  鬴之耳容一升凡二十龠
  深四寸内容方一寸七分六釐七毫七絲六忽六微九纎半
  徑二寸五分
  周七寸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四忽二微
  羃四寸九十一分○四釐六十三毫七十五絲積一十九寸六百四十一分八百五十五釐
  鍾容十鬴凡一萬六千龠
  深二尺五寸内容方二尺
  徑二尺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七忽一微二纎周八尺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八微
  羃六百二十八寸五十三分九十三釐六十毫積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三寸四百八十四分
  鍾之臋容一區凡三百二十龠
  深一寸内容方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
  徑二尺
  周六尺二寸八分五釐三毫九絲三忽六微
  羃三百一十四寸二十六分九十六釐八十毫積三百一十四寸二百六十九分六百八十釐
  鍾之耳容一斗凡二百龠
  深一尺内容方三寸五分三釐五毫五絲三忽三微九纎
  徑五寸
  周一尺五寸七分一釐三毫四絲八忽四微
  羃一十九寸六十四分一十八釐五十五毫
  積一百九十六寸四百一十八分五百五十釐新用自然精宻筭術所測黄鍾五量積分
  黄鍾之長即為一尺即横黍一百分為古尺十寸用何氏説空圍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纎有奇空徑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有奇面羃九分八十二釐○九毫二十七絲五十忽實積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毫
  黄鍾一龠積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毫二龠為合積一寸九百六十四分一百八十五釐半十合為升積一十九寸六百四十一分八百五十五釐十升為斗積一百九十六寸四百一十八分五百五十釐十斗為斛積一千九百六十四寸一百八十五分半已上用古度尺合古黍量
  先臣何瑭謂漢志之尺加減黄鍾一寸為謬此乃超絶古今之論蓋黃鍾之長即度其容即量其重即權豈不顯然明白也哉臣因而遂悟劉歆所謂黄鍾長九十黍空圍九分積八百一十分此三言皆謬之甚而蔡元定非具眼者乃誤取之列於篇首以為律本迷惑後學噫不獨蔡氏耳蓋古今律家之膏肓癃痼也是以歴代製律不成良由此三言誤之也臣於律黍度三譜中論之詳矣茲為五量積分立例於此故不厭鄭重再略辨之夫横黍累尺百分是為十寸即黄鍾之長所以起度也太史公律書所謂子一分是也空圍九分者九分其長之一云耳劉歆班固之徒以為長九十黍空圍九分乃十分其長之一非也胡瑗蔡元定之徒以為空圍中羃有九方分亦非也今以算術置黄鍾之律長尺為實以九為法除之得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纎一塵有奇是真黄鍾之空圍也周求徑者置周全數九因得一尺四十除之得二分五釐自乗倍之得一十二分五釐為實開平方法除之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有奇是真黄鍾之空徑也半周半徑相乗得九分八十二釐○九毫二十七絲五十一忽有奇是為黄鍾之面羃以長百分乗之得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一毫有奇是為黄鍾一龠之積實也是故新法出於句股求弦之術既與累黍實管脗合又與周徑羃積符同算術之妙至此極矣蓋出於天地自然真理固當如此非人力牽合為之也惜乎太史公而後遂失其𫝊古今律家之書未載知夫此者自我朝為始也
  古今量法考正辨疑
  五量所起
  六十黍為圭舊云六十四黍為圭今曰四衍文當刪之
  四圭為撮四六二十四二百四十黍也五撮則為一龠
  十撮為合二千四百黍也黄鍾容千二百黍倍之則為一合
  十合為升二萬四千黍二十龠之實也為一百撮四百圭
  十升為斗二十四萬黍二百龠之實也為一百合一千撮
  今按前漢志曰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應劭曰圭自然之形隂陽之始也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孟康曰六十四黍為圭許氏説文曰撮者四圭也古有圭撮之名先儒之説如此愚見以為六十黍為圭四乃衍文也四圭為撮二百四十黍也五撮為龠千二百黍十撮為合二千四百黍兩龠之實也所謂合龠為合歟劉歆以龠斛為五量誤也龠辨見上文矣斛亦非量之正何以知之論語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古注云九百斗史記孔子居魯禄粟六萬古注云六萬斗夫九百斗即九十斛六萬斗即六千斛但以斗計而不言斛何也斗為量之正斛非量之正也孫子算術以六粟為圭十圭為抄十抄為撮十撮為勺十勺為合此流俗之鄙談非先王之法制儒者所不道也五量正數即黃帝所設也周公嘉量太公舊量並同
  四豆為區十六升也為一百六十合三百二十龠區或作鏂
  五區為釜八斗也為八十升八百合一千六百龠釜或作鬴
  倍釡為庾十六斗也為一百六十升一千六百合三千二百龠庾或作斞又作逾又作籔五庾為鍾八斛也為八十斗八百升八千合一萬六千龠
  倍鍾為秉十六斛也為一百六十斗一千六百升一萬六千合三萬二千龠
  已上五量各自其四而登者也
  陳氏三量釡即所謂斛也此非周制而與漢制頗同
  五豆為區二斗也為二十升二百合四百龠比舊區多四升
  五區為釜十斗也為一百升一千合二千龠比舊釡多二斗
  十釜為鍾百斗也為一千升一萬合二萬龠比舊鍾多二斛
  已上三量各加舊量四分之一
  右按晏子曰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管子曰齊西之粟釡百泉則鏂二十也齊東之粟釡十泉則鏂二泉也考工記曰庾實二鬴舊作觳誤論語曰與之釡與之庾儀禮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注云今文籔為逾逾即庾也小爾雅曰鍾二謂之秉秉十六斛已上諸説合而觀之所謂二鍾為秉秉十六斛則鍾為八斛也所謂十斗為斛十釜為鍾則鍾乃八十斗釡乃八斗也所謂十六斗曰籔籔即庾也庾實二鬴則鬴亦八斗也釜粟百錢而區二十錢釜粟十錢而區二錢則五區為釜亦明矣夫四升為豆四豆為區此以四而登也五區為釜釜乃八斗十釜為鍾鍾乃八斛二四如八亦以四而登也此晏子所謂各自其四以登於釜者也若陳氏之量則毎量加四分之一是故五豆為區區乃二十升五區為釜釡乃百升十釜為鍾鍾乃百斗比舊量區多四升釡多二斗鍾多二斛故晏子曰鍾乃大矣先儒錯㑹晏子之意遂以六斗四升為釜算家以術考之不合則又穿鑿以為周有八寸十寸二種之尺誤亦甚矣其當辨者詳如下文
  辨先儒解周鬴之非
  周禮鄭注謂鬴六斗四升蓋據孔鮒小爾雅之說為言而諸儒從之其誤久矣嘗考三代之制為度為量為權之目皆有别名多非近世所知若夫曰咫曰仞曰尋曰常之類皆度之别名也曰豆曰區曰鬴曰庾之類皆量之别名也曰錘曰錙曰鋝曰鎰之類皆權之别名也隋志曰厯代差變其詳未聞是也然就其可考者言之説者以為八寸曰咫八尺曰仭又曰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常者十六尺也冉有請粟子曰與之釜釜即鬴之謂也故其注亦曰釜六斗四升與鄭此注同而其注庾則云十六斗秉則云十六斛今以愚見因其可知者而究其所不知似或近之夫所知者何也咫也仭也尋也常也是皆以八為法者也蓋數術之理十者乃河圖之全數八者乃八卦之變數聖人則之故十升為斗十斗為斛以象河圖之數也八斗為鬴八斛為鍾以象八卦之數也且孔子云與之釜即繼之曰與之庾若例之所謂倍尋曰常則是倍釜為庾明矣庾十六斗也然則釜非八斗而何此理顯然無可疑者而先儒以為六斗四升未必可據也宋范鎮依先儒六斗四升之説用筭術推求此鬴周徑容受與律不合乃引王制八尺為步及璧羡之説謂周制八寸十寸皆為一尺此鬴所云深一尺者十寸之尺也方一尺者八寸之尺也胡瑗譏之曰周豈用兩等之尺惑於天下而鎮云周以八寸尺為量八八六十四故容六斗四升何穿鑿之甚也蔡元定獨用范氏之説謂此鬴方八寸深十寸竊以為不然夫聖人者成法於六經以垂千載豈有含糊潦倒之若是耶未有一器之方與深却用二種之尺而又不明言其所以耶假使果方八寸深十寸則既方深不等不如只言方八寸深十寸豈不明白何故却云方尺而深尺范氏蔡氏蓋不知算術者故有如此之論也今考蔡范二家之説其推周鬴皆用古率筭耳且就其説算之置彼所言一百○三寸六分八釐為實用半圓古率四因三歸得一百三十八寸二十四分開平方法除之得圓徑一尺一寸七分五釐七毫五絲有奇以方五斜七古率五因得五尺八寸七分八釐七豪有奇七歸得八寸三分九釐八毫有奇八寸之外多四分弱是故遷就其説謂有庣旁秪以欺惑愚夫可也明筭之士豈可欺哉夫聖人以同律度量衡為大事故製此一器盖欲律度量衡之法皆寓於中也豈草草作為哉是故腹函四方一尺而深一尺臋之圓徑亦一尺而深一寸所以示度也容受八斗凡二十豆計一千六百龠臋容四升凡八十龠所以示量也重三十斤所以示權也聲中黄鍾之宫所以示律也故云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準之準之然後量之量之以為鬴而後成此器故其銘曰時文思索允臻其極是其用意之不苟可見矣今謂容六斗四升既非齊頭數則何以示量方深各不等皆云一尺而又庣其旁八寸之外多四分弱則何以示度夫庣旁之説乃漢儒牽合者所為耳周公之才之美豈亦如是乎范氏蔡氏而為此言抑何未之熟思耶今考究此鬴術只作八斗為鬴倍之則十六斗為庾依孔子荅冉有之意云耳不用孔鮒康成之説也按黄鍾之龠合而為合十合為升則二十龠也十升為斗則二百龠也八斗為鬴乃一千六百龠也今因鬴之深闊以求其積又因其積實以求龠之積則知周公之鬴與律宻合而王莽漢斛之謬益可見矣
  辨前漢志斛制之謬
  詳考劉歆所造銅斛方尺而圓其外旁有庣焉庣者言一尺之外有餘之數所謂九釐五毫是也夫制器以為軌則所以齊逺近而立民信也今則既言方尺而却餘九釐五毫是自先無法而欲以為天下法豈不謬乎此王莽制作之疎不可與周公之鬴同日而語也雖其面羃一百六十二寸積一千六百二十寸容十斗偶合黄鍾之龠八百一十分之數然此不過莽歆胷臆之説以為黄鍾之龠耳歆於三統厯序自言太極中央元氣故為黄鍾其實一龠以其長自乗故八十一為日法所以生權衡度量禮樂之所繇出也又曰律容一龠積八十一寸則一日之分也孟康曰黄鍾律長九寸圍九分以圍乗長得積八十一寸此皆謬妄之説夫筭術半周半徑相乗得其面羃却又以深乗之乃得積實未聞以長自乗而求積實也彼所謂八百一十分者不過以管長九寸九九八十一為言豈知筭家求積之理苟假借此八十一分以為日法似可耳而云所以生權度量量禮樂之所繇出者固知彼盖亦未嘗親自校量也今不拘何處黍但揀大小一般者以本黍累尺本黍實龠以較之則千二百黍豈能盡容於八百一十分之空哉試以薄木板作小升子其形方直按黍尺造令深十分闊九分則其積乃八百一十分也即以累尺之黍實之止容九百八十餘黍蓋嘗親手驗之非止一二次而已胡瑗阮逸既知其如此故用大黍累成尺而以小黍實其管遷就始容千二百黍為丁度等奏駁其律卒不成蔡元定之徒未知此理却云天地風氣不正故無真黍古人聲律不𫝊故無真法甚至欲盡棄累黍之説而終不敢非莽歆八百一十分之謬夫㮚氏為鬴其法最善吾無間然矣蓋彼當時官守其職工世其業所以頒示天下又不止於一二次騐之也若莽之斛臣則以為彼實不知音不識數特為歆等所欺而不暇以手親騐也何以知其然周公之鬴重三十斤聲中黄鍾之宫莽之斛重倍之而亦云中黄鍾之宫設有重三倍四倍者皆云中黄鍾之宫夫黄鍾豈無一定之音一定之數哉律管小差尚已非其調今漢斛比周鬴增添三十斤銅而聲不改是知在理所必無也周之量方深各一尺而容八斗故名曰鬴莽之量亦方深各一尺止添九釐五毫而容十斗故謂之斛則二氣者容受多寡既自不同而深濶畧無多異此又在理必無者也彼徒取法上三下二左一右二之象使一耳偏大一耳偏小傅㑹穿鑿殊為可笑而終不若周鬴一般兩耳用以為升乃得自然之法矣祖沖之譏漢世斛銘劉歆詭謬其數此則筭氏之劇疵也而胡瑗阮逸范鎮蔡元定輩固非不明理者皆拳拳師法此斛何哉不言莽歆之謬反改周鬴為八寸之尺以遷就之其是非顛倒一至於此是可歎也
  論唐至今斛法近正
  漢度量衡其制皆小唐度量衡其制皆大昧者以為漢制近古殊不知似是而非若唐制雖與古異而古法寓於中也唐六典曰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凡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為龠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三斗為大斗十斗為斛凡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凡積秬黍為度量權衡者調鍾律測晷景合湯藥及冠冕之制則用之内外官司悉用大者今以秬黍考之則古度當唐十分之八古量當唐十分之三古權當唐十分之六是度量稍與六典合惟權則不合按杜氏通典唐以其尺之八分為開元錢之徑以開元錢十枚之重為一兩嘗以其錢校今之秤尺全與唐同不差分毫惟量則無所考然房𤣥齡注管子曰古一石推今三斗三升三合今校鐵斛一石亦與唐制大同小異九百餘年而度量衡無變非其法之最善豈能如是哉
  論宋范鎮斛法之非
  宋哲宗元祐三年范鎮上新樂楊傑撰樂議七篇其議量曰臣元豐議樂時見鎮所造銅量斛在上斗在下左耳為升右耳上為合下為龠上三下二與漢制符漢制曰聲中黄鍾叩鎮之量聲不合黄鍾但以黄鍾之鍾參考量聲則知中否先是鎮言胡瑗龠皆方制非似爵也房庶之龠圓徑九分深十分瑗用方分庶用圓分算之鎮又曰按算法圓分謂之徑圓方分謂之方斜所謂徑三圍九方五斜七是也今圓分而以方法筭之非是臣謹按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所載斛圖蓋范鎮之斛也范氏創為圓分之説謂圓分一當方分四之三而蔡元定深非之以為自古筭法無所謂圓分者蔡氏此説當矣若平圓立圓等術亦是以方分計之圓分豈可算哉譬猶水焉注之圓噐則圓注之方器則方隨方就圓無不通者積分之謂也譬猶田焉偏斜觚曲種種異形截長續短湊補使方積歩之謂也别創圓分以為二岐乃胷臆之説非至理之論且黍之為物非方亦非圓乃有長短闊狹厚薄之異兩尖相距謂之長兩縫相距謂之闊兩面相距謂之厚以長校闊則長為有餘以闊校厚則厚為不足一黍一體便分三等況亂實管中任其堆積縱横偃側空隙為多今術所推截其有餘以補不足總而計之大約立方術千釐為一分而黍止占八百一十八釐有奇不足一分若用立圓之術僅得立方强半所占尤少更與黍體不合矣范氏房氏圓分之説非也是故彭氏宻率黄鍾之管積分則八百一十而管止容九百八十餘黍不能容受千二百黍蓋由不知此理故也此又劉歆以來千載之謬至今未有覺之者也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四>
  大明頒降鐵斛今在有司者其前面有銘曰成化十五年奏准鑄成永為法則十三字其後面有銘曰監鑄官直隸大河衛指揮仲綱直隸淮安府同知夏祈鑄匠袁宗范斌等二十八字按古人未嘗以五斗為斛五斗為斛者盖自唐宋始也算法依寳源局尺量斛口内方九寸底内方一尺五寸深一尺置口九寸自乗得八十一寸置底一尺五寸自乗得二百二十五寸又以口底相乗得一百三十五寸三宗相併得四百四十一寸三歸得一百四十七寸以深一尺乗之得一千四百七十寸是為鐵斛五斗實積倍之得二千九百四十寸是兩鐵斛即十斗實積然則今之斛法非二千五百也民間俗𫝊筭術多以二千五百為斛法者疑術士杜撰也或曰此鈔尺也鈔尺即裁衣尺筭法置量地尺一尺當裁衣尺一寸六分自乗得九十二寸一十六分再乗得八百八十四寸七百三十六分為實以量地尺斛法二千九百四十寸乗之一千除之得裁衣尺二千六百○一寸一百二十三分八百四十釐減去一千五百多一百寸有奇也如欲筭古横黍度尺求今鐵斛十斗之積者置古度尺十寸當裁衣尺七寸五分自乗得五十六寸二十五分𠕂乗得四百二十一寸八百七十五分為法置裁衣尺斛法二千六百○一寸一百二十三分八百四十釐一千乗之為實却以前法除之得六千一百六十五寸六百二十六分八百八十釐是為鐵斛十斗横黍尺積分也就置為實以古斛法一千九百六十四寸一百八十五分半為法除之得古三石一斗三升九合是今一石之數為法以除一石得今三斗一升八合半是古十斗比唐量少一升四合半民間私量隨時損益在處不同難為慿據只準鐵斛筭之可也先儒宗古九章以一千六百二十寸為粟一石之積此乃前漢王莽斛法今不可用也
  論校量器當以水為準槩
  今按世之校斗斛者或用黍角或用菽麥或云麻子輕滑可用然五穀等物相殊不逺全在人手輕重為異耳故俗説有澆量□量二者之不同蓋澆則虚而易滿□則實而容多況觸動振摇䧟虧不定一手再量即無同者諸穀之類不可以校也如此管子曰水也者萬物之準也準也者五量之宗也漢律厯志曰以井水準其槩古人用水校量其有以哉用水必須使之極平然後得其真數否則髙低一分差一分之積矣却以此升中水盡注於斗則十升為一斗而不差矣或若用意不専而與筭術不合豈量數之謬哉亦槩之者拙耳□屋刮切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四>
  權衡篇第三
  大戴禮孔子曰夫規矩準繩鈞衡此昔者先王之所以為天下也小以及大近以及逺今日行之可以知古可以察今其此耶夏書曰有典有則貽厥子孫闗石和鈞王府則有蔡沈注曰闗通和平也鈞與石五權之最重者也闗通以見彼此通同無折閲之意和平以見人情兩平無乖爭之意言禹以明徳君臨天下典則法度所以貽後世者如此至於鈞石之設所以一天下之輕重而立民信者王府亦有之其為子孫後世慮可謂詳且逺矣又按法度之制始於權權與物均而生衡衡運生規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是權衡者又法度之所自生也故以鈞石言之月令仲春仲秋日夜分則平權衡正鈞石論語謹權量孟子權然後知輕重皆此之謂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曰駔琮五寸宗后以為權又曰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為權鄭康成曰駔讀為組以組繫之因名焉鄭司農云以為稱 錘以起量又云以為權故有鼻也疏曰先鄭云以為稱錘以起量者量自是井斛之名而云為量者對文量衡異散文衡亦得自言量以其量輕重故也天子以為權故有鼻后權不言鼻者舉以見后亦有鼻可知
  今按周禮以璧禮天以琮禮地儀禮以璧享君以琮享夫人璧圓象天琮方象地君璧夫人琮天地之象也故玉人曰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謂内鎮宗后守之鄭氏以為琮體方方射其外鉏牙賈氏以為八角鋒出各二寸兩相并四寸也然地體方而四隅有維蓋所射者四角而已駔琮五寸宗后以為權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為權鄭司農云以為權故有鼻也鄭康成云駔讀為組以組繫之因名焉然則駔琮形如大琮但減小而有鼻以組繫之耳白虎通曰琮之為言聚也内圓象陽外直為隂外牙而内湊象聚㑹也故謂之琮説文曰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琮之形状可考者如此嘗裁紙二幅各方七寸折為九空形如井田中央一一空剜去乃交加沾之則琮之形也方七寸者兩角相距九寸九分中間所謂好者似圓而有八隅徑二寸三分寸之一其鼻一寸五分内有孔徑一分穿繩繫之以為權者盖與璧羡之意同也先王以禮為權度則本諸琮璧以樂為度則起於黄鍾禮樂不可斯須去身此之謂矣古者天子巡守四方稽同權度之法寓於琮璧所以不離身也宗后親織𤣥紞則絲之輕重須手權之自舂粢盛則米之多寡須手量之權度之用蓋以此乎








  前漢志曰五權之制圜而環之令肉倍好周旋無端終而復始無窮己也孟康曰謂為秤錘形如環也如淳曰體為肉孔為好又曰凡律度量衡用銅者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溼寒暑變其節不為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用銅也
  今按古權之制周禮用玉漢志用銅今則玉不可以多得且天子之權非羣下敢僭惟從漢志用銅可也舊不言其尺寸斤兩今擬新法載於此篇用紅銅十八斤白錫三斤合而鍊之待其烟氣竭而後鑄預先打造沙模以木作環之様照依縱黍律尺外徑九寸内徑三寸放璧羡之制也其厚除錯磨外正數準今平秤十八斤重為古秤三十斤與嘉量之重同此二器相準也以繩繫之所謂組歟盖此物兼嘉量之重黄鍾之長璧羡駔琮之制皆寓乎其中矣古秤用鉤而不用盤其錘若環非若今之秤錘故莊子云捶鉤者不失毫芒宋太宗詔書
  曰秬黍之制或差毫釐捶鉤為奸害及黎庶錘與鉤本是秤鉤秤錘之名因而又為分兩之名環字亦然周禮注曰十鉤為環是也秤鈎亦以銅為之十分其權之一當重一斤十二兩八錢凡權各隨衡之大小漢志所謂其餘小大之差以輕重為宜也今擬衡制大小二等中下二等每衡各有三毫其小之小者起於一寸終於一銖中者起於一銖終於一錙大者起於一錙終於一兩若今之等子也其中之小者起於一兩終於一斤中
  者起於一斤終於一衡大者起於一衡終於
  一鈞若今之小秤也其大者以架懸之惟有
  二毫小者起於一鈞終於一石大者起於一
  石終於一鼔若今之大秤也王莽石權形
  如水碓張文収銅秤有盤無鈎其制近俗而
  非古雅之器不可用也


















  古今權衡考正辨疑五權所起權起
  於黍十黍為累十累為銖六銖為錙四錙為兩右五者權之
  餘也漢志曰權輕重者不失黍絫應劭黑色秬黍擇其圓者稱一
  粒之重也或作纍又作絫竝音累以今等子校之為二釐五毫
  一百黍之重也以今等子校之為二分五釐又謂之分六百黍之重
  也以今等子校之為一錢半黄鍾兩龠二千四百黍之重以今等子校之為六錢

  曰十黍為絫十絫為銖説文曰銖權十分黍分字衍文黍當作絫之重也錙六銖也又謂之分證類本草陶隠居云古秤惟有銖兩而無分名今則以十絫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成一兩王肅注家語楊倞注荀子皆云八兩為錙錙銖細數未應相逺八兩之説似乎不通當以説文六銖為錙為正
  五權正數
  十六兩為斤古量一升六合黍之重為今秤九兩六錢
  十斤為衡古量一升六升黍之重為今秤六斤
  三衡為鈞古量四斗八升黍之重為今秤十八斤
  四鈞為石古量一石九斗二升黍之重為今秤七十二斤
  四石為鼓古量七石六斗八升黍之重為今秤二百八十八斤
  右五者權之正也漢志曰權本起於黄鍾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兩銖也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小爾雅曰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秤二謂之鈞鈞四謂之石石四謂之鼓五度五量五權之外名目頗多然非常用之數已見其譜兹不復贅
  今按國語單穆公曰先王之制鍾也大不出鈞重不過石律度量衡於是乎生小大器用於是乎出故聖人慎之吳韋氏注曰衡有斤兩之數生於黄鍾黄鍾之管容秬黍千二百粒是為一龠龠二為合合重一兩故曰律度量衡於是乎生則三代之制權衡之起信亦出於律矣夫黄鍾之龠容千二百黍之重是為半合即半兩也合龠為合兩龠為兩俱二千四百黍是乃一合黍之重即一兩也然則一升黍之重即為十兩一斗黍之重即為百兩一斛黍之重即為千兩明矣一斤之重乃升六合黍也一鈞之重乃四斗八升也一石之重乃一斛九斗二升也權量二法配合整齊未有得其量而不得其權者書曰闗石和鈞此之謂歟今考羊頭山秬黍以時制等子秤之其大者百粒在二分六釐上下其小者百粒在二分四釐上下其中者百粒為二分五釐整積至兩龠二千四百粒秤重六錢然則今之六錢為古一兩今之六兩為古十兩今之六斤為古十斤其餘可以例推矣古之一斤今之九兩六錢也古之一鈞今之十八斤也古之一石今之七十二斤也古之一鼓今之二百八十八斤也大率古之於今乃五分之三耳先儒以為三分之一非也置今求古則用六歸以古求今則用六因若斤兩互見者各以其法通之此筭家所易曉不必細觧求度量亦如之但率法不同耳度以八為率量以三為率權以六為率者今之八寸即古一尺今之三斗即古一斛今之六錢即古一兩故也凡度量衡以今求古皆用歸法以古求今皆用因法故附見於此云
  辨漢制權衡之謬
  宋吕大臨考古圖曰漢器之有銘者以今權校之首山宫鴈足鐙其銘曰重六斤上林宫行鐙銘曰重六斤十兩今秤之二器共重三斤十四兩今之五兩有奇當漢之一斤也甘泉宫内者鐙銘曰重二十五斤十一兩今秤之重十斤四兩是今六兩半有竒當漢之一斤也車宫承燭槃銘曰重二斤八兩今秤之重一斤五兩今之六兩當漢一斤也好畤鼎銘曰重九斤一兩今重三斤六兩今六兩當漢一斤也軹家釜銘曰重十斤一兩九銖今重二斤十一兩六銖今四兩七銖當漢一斤也軹家甑銘曰重四斤二十銖今重一斤七兩今五兩十八銖當漢一斤也齊安宫熏爐銘曰重五斤六兩今重一斤三兩今三兩十八銖當漢一斤也諸器權數率各不同校其度量亦然蓋不可考也
  今按近代凡為律吕之學者蓋皆取法於班志然班志所述乃劉歆偽辭刪之未盡者也沈約宋志云班氏所志未能通律吕本源空煩其文而為辭費欲符劉歆三統之數假託非類以飾其説皆孟堅之妄矣唐太宗晉志云劉歆三統以説左傳辯而非實班固惑之采以為志觀此二家之論蓋皆不取班志嘗考漢制律度量衡悉紛亂而無紀其不可為後世法也信然矣臣家所有漢錢數十枚凡若干種毎種雖度數分寸彷彿而厚薄輕重不均以漢食貨志校之彼志云貨泉重五銖貨布重二十五銖大泉重十二銖大布重二十四銖臣以今時等子将錢每種或十枚或五枚總稱之以均其輕重而用筭法乗除以求漢之一兩則大泉合今二錢三分貨泉合今三錢五分貨布合今三錢七分大布合今三錢八分各為漢之一兩而率皆乖異與吕氏考古圖之説相同也大率漢之一兩惟有今之三錢半强是三兩為今一兩强與秬黍之法不同者蓋因劉歆誤以秠黍為秬故律度量衡四器皆失之小其餘噐皿率多舛謬王莽偽錢益無足取今宜壹以秬黍為法可也
  辨厯代權衡之乖
  唐孫真人千金方曰古秤惟有銖兩而無分名今則以十黍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此則神農之秤也吴人以二兩為一兩隋人以三兩為一兩今依四分為一兩秤為定方家凡云等分者皆是丸散隨病輕重所須多少無定銖兩三種五種皆悉分兩同等耳凡丸散云若干分兩者是品諸藥宜多宜少之分兩非必止於若干之分兩也假令日服三方寸匕須瘥止是三五兩藥耳凡散藥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準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為度錢匕者以大錢上全抄之若云半錢匕者則是一錢抄取一邊爾竝用五銖錢也錢五匕者今五銖錢邉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為度一撮者四方圭也十撮為一勺兩勺為一合以藥升分之者謂藥有虚實輕重不得用斤兩則以升平之藥升方作上徑一寸下徑六分深八分内散藥勿按抑之正爾微動令平調耳今人分藥不復用此凡丸藥有云如細麻大者即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較量大小相稱爾如黍粟者亦然以十六黍為一大豆也如麻子者即今大麻子準三細麻也如胡豆者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準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準之如大豆者以二小豆準之如梧桐子者以二大豆準之一方寸匕散以宻和得如梧桐子十丸為定如彈丸及雞子黄者以十梧桐子準之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當先去心皮乃秤之以一分準十六枚附子烏頭若干枚者去皮畢以半兩準一枚枳實若千枚者去穰畢以一分準二枚橘皮一分準三枚棗有大小以三枚準一兩云乾薑一累者以半兩為正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畢秤五兩為正椒一升三兩為正吳茱萸一升五兩為正菟絲子一升九兩為正菴閭子一升四兩為正蛇牀子一升三兩半為正地膚子一升四兩為正此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者其子各有虚實輕重不同通以秤準皆取平升為準凡方云桂一尺者削去皮畢重半兩為正甘草一尺者重二兩為正云某草一束者重三兩為正一把者重二兩為正凡云蜜一斤者有七合猪膏一斤者一升二合
  宋林億等校正千金方凡例曰凡和劑之法有斤兩升合尺寸之數合湯藥者不可不知按吳有複秤單秤隋有大升小升此制雖復紛紜正惟求之太深不知其要耳陶隠居撰本草序錄一用累黍之法神農舊秤為定孫思邈從而用之孫氏生於隋末終于唐永淳中蓋見隋志唐令之法矣則今之此書當用三兩為一兩三升為一升之制世之妄者乃謂古今之人大小有異所以古人服藥劑多無稽之言莫此為甚今之用藥定以三兩為今一兩三升為今一升方中雖時復有用尺寸處舊例已有準折兩法今則不復重述也
  普濟方曰凡看古方類例最是朝代沿革升合分兩差殊若數味皆用分兩不足較也第中間有用升合枚數大段不同升斗秤尺本自積黍黍自不可見度量衡卒亦難明今以錢譜推測粗知梗槩凡度者分寸尺丈引本以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觀今之尺數等不同如周尺八寸當作周尺八寸京尺長一尺六寸淮尺長一尺二寸約尺長一尺二寸五分竝以小尺為率小尺既自三微起却自可準唐武徳年鑄開元錢八分當十二錢半得一尺排錢比之十一箇已及一尺又不知唐用何尺顧漢唐龠量並用尺寸分布尺寸如是不齊将何慿據博古君子必有説矣凡量者龠合升斗斛本以黄鍾龠容十二銖合龠為合重二十四銖今以錢準則六銖錢四箇比開元錢三箇重升斗斛皆壘而成數漢唐同用至宋紹興升容千二百銖則古文六銖錢二百箇開元錢二百二十箇以紹興一升得漢五升其餘私用不足計也凡衡者銖兩斤鈞石亦以黄鍾龠所容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每兩則古文六銖錢四箇開元錢三箇至宋廣秤以開元錢十箇為兩今之三兩得漢唐十兩明矣千金本草皆以古三兩為今一兩以古三升為今一升諸藥類例尤為難辨且如半夏一升準五兩不知用何升何兩此修合制度之要務不可不知漢銅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孝文五年錢多而輕乃更鑄四銖其文為半兩雜以鉛鐵錫非殽為巧則不得贏而姦或盗磨錢質取鋊有司言錢輕重請郡國鑄五銖錢周郭有質令不得磨取鋊則知漢以二半兩錢為兩重十餘明矣漢唐例以二十四銖為一兩抑未知修史人改作唐例亦不可知觀錢譜漢無六銖錢至唐方有今以五銖錢十六箇正得開元錢十箇重又以六銖錢十二箇正開元錢九箇重則知開元錢每一箇重八銖唐武德四年鑄開元通寳徑八分重二銖四分此所載銖兩似難攷據明食貨者必有説焉據藥書漢方每服大劑三十兩重若小劑十有餘兩用水六升或七升多煎取二升三升並分三服若以古龠量水七升煎今之三十兩未淹得過況散末藥只服方寸圭匕丸子如梧桐子大極至三十粒湯液豈得如此懸絶又如風引湯一劑計五十五兩毎兩只用三指撮水三升煑三沸去滓温服一升看其煑制每只三指撮未應料劑如此之多此又可知也今以臆説漢方當用半兩錢二枚為一兩重以水煎湯方數當用漢兩計一百八十銖得開元錢二十二箇半重分三服二服分之七錢半重一服若以唐方準計二百二十六銖得開元錢四十二箇重每服計今之十四錢重大畧可知若以開元時所鑄開元錢稱凖一百單五箇重分三服每服計三百五錢重此猶是小劑況有大劑名件兩數之多者未易槩舉留心此道幸少詳焉
  今按度量衡三器之中惟衡最難定蓋度與量皆有定形而衡出於黍粟者則有燥濕不等雖止一種黍粟微曝則輕微潤則重蓋自本物尚且無定況他物乎淮南子謂十二粟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則一銖者一百四十四粟也漢志謂一千二百黍為十二銖則一銖乃一百黍也以一百四十四粟與一百黍相校則粟之輕重僅乃黍之一半況後漢志注又謂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銖則一銖者惟百粟耳更減淮南之數豈能合前志一銖之重哉史言晉之秤兩不與古通梁陳依古秤齊以古秤一斤八兩為一斤後周玉秤四兩當古秤四兩半隋以古秤三斤為一斤唐量衡與古校皆三之一然史文缺畧今悉不能的知其數肘後方鹿鳴山序云古方藥品分兩灸穴分寸與今不類為古人體大小或異血脉亦有差焉此説非也林億所謂無稽之言莫此為甚者也是故全載孫氏之説於此以破其惑然孫氏之説亦頗乖誤且如百黍為銖而云十黍十當作百疑𫝊寫之訛也其藥升之制上徑一寸下徑六分深八分此升甚小不知何代之量有如此之小者又與所云半夏一升秤重五兩校之不同所云他藥權量大率類此姑存而不論但引其説以證古今人體實無有異惟度量權衡長短大小輕重有不同耳
  論唐宋已來度量衡與今大同小異
  唐六典曰凡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凡積秬黍為度量權衡者調鍾律測晷景合湯藥及冠冕之制則用之内外官悉用大者
  杜氏通典曰大唐武徳四年廢五銖錢鑄開通元寳錢毎十錢重一兩計一千重六斤四兩毎兩二十四銖則一錢重二銖半以下古秤比今秤三之一也則今錢為古秤之七銖以上古五銖則加重二銖以上開通元寳疑當作開元通寳姑依原本不改
  宋史曰淳化三年三月三日詔曰書云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所以建國經而立民極也國家萬邦咸乂九賦是均顧出納於有司繫權衡之定式如聞秬黍之制或差毫釐錘鉤為姦害及黎庶宜令詳定稱法著為通規事下有司監内藏庫崇儀使劉承珪言太府寺舊銅式自一錢至十斤凡五十一輕重無準外府歳受黄金必自毫釐計之式自錢始則傷於重遂尋究本末别制法物至景徳中承珪重加參定而權衡之制益為精備其法蓋取漢志于穀秬黍為則廣十黍以為寸從其大樂之尺秬黍黑黍也樂尺自黄鍾之管而生也謂以秬黍中者為分寸輕重之制就成二術二術謂以尺黍而求氂絫因度尺而求氂度者丈尺之總名焉因樂尺之源起於黍而成於寸析寸為分析分為氂析氂為毫析毫為絲析絲為忽十忽為絲十絲為毫十毫為氂十氂為分自積黍而取絫從積黍而取絫則十黍為絫十絫為銖二十四銖為兩錘皆以銅為之以氂絫造一錢半及一兩等二稱各懸三毫以星準之等一錢半者以取一稱之法其衡合樂尺一尺二寸重一錢錘重六分盤重五分初毫星準半錢至稍總一錢半析成十五分分列十氂第一毫下等半錢當五十氂若十五分稱等五斤也中毫至稍一錢析成十分分列十氂末毫至稍半錢析成五分分列十氂等一兩者亦為一稱之則其衡合樂分尺一尺四寸重一錢半錘重六錢盤重四錢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别出一星等五絫毎銖之下復出一星等五絫則四十八星等二百四十絫計二千四百絫為十兩中毫至稍五錢布十二銖列五星等二絫布十二銖為五錢之數則一銖 等十絫都等一百二十絫為半兩末毫至稍六銖銖列十星星等絫每星等一絫都等六十絫為二錢半以御書真草行三體淳化錢較定實重二銖四絫為一錢者以二千四百得十有五斤為一稱之則其法初以積黍為準然後以分而推忽為定數之端故自然絲毫氂黍絫銖各定一錢之則謂皆定一錢之則然後制取等稱也忽萬為分以一萬忽為一分之則以十萬忽定為一錢之則忽者吐絲為忽分者始㣲而著言可分别也絲則干一千絲為一分以一萬絲定為一錢之則毫則百一百毫為一分以一千毫定為一錢之則 毫者毫毛也自忽絲毫三者皆斷驥尾為之氂則十一十氂為一分以一百氂定為一錢之則氂者氂牛尾毛也曳赤金成絲為之也轉以十倍倍之則為一錢轉以十倍謂自一萬忽至十萬忽之類定為則也黍以二千四百枚為一兩一龠容千二百黍為十二銖則以二千四百黍定為一兩之則兩者以二龠為兩絫以二百四十謂以二百四十絫定為一兩之則銖以二十四轉相因成絫為銖則以二百四十絫定成二十四銖為一兩之則銖者言殊異遂成其稱稱合黍數則一錢半者計三百六十黍之重列為五分則每分計二十四黍又每分析為一十氂則毎氂計二黍十分黍之四以十氂分二十四黍則毎氂先得二黍都分成四十分則一氂又得四分是每氂得二黍十分黍之四毎四毫一絲六忽有差為一黍則氂絫之數極矣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每百黍為銖二百四十黍為絫二銖四絫為錢二絫四黍為分一絫二黍重五釐六黍重二釐五毫三黍重一釐二毫五絲則黍絫之數成矣其則用銅而鏤文以識其輕重新法既成詔以新式留禁中取太府舊稱四十舊式六十以新式校之乃見舊式所謂一斤而輕者有十謂五斤而重者有一式既若是權衡可知矣又比用大稱如百斤者皆懸鉤於架植鐶於衡鐶或偃手或抑按則輕重之際殊為懸絶至是更鑄新式悉由黍絫而齊其斤石不可得而增損也又令每月大稱必懸以絲繩既置其物則却立以視不可得而抑按復鑄銅式以御書淳化三體錢二千四百暨新式三十有三銅牌二十授於太府又置新式於内府外府復頒於四方大都凡十有一副先是守藏吏受天下歳貢金帛而太府權衡舊式失準得因之為姦故諸道主者坐逋負而破產者甚衆又守藏更代校計爭訟動必數載至是新制既定奸弊無所措中外以為便度量權衡皆太府掌造以給内外官司及民間之用凡遇改元即差變法各以年號印而識之其印面有方印長印八角印明制度而防偽濫也
  今按時俗權衡之法小數則一兩作為十錢而錢之下借用分釐毫絲忽之名大數則十五斤為一秤八秤為一䭾二斤為一裹百裹為一引蓋分釐毫絲忽引本皆尺度之名借作權名也古人所謂六銖為分四分為兩之類今既參差而亦不復曉矣以錢為名不知始於何代意者自唐武徳開元之錢始乎然以黍秤校之漢錢五銖失之太輕唐錢二銖四絫失之太重皆不與黍秤合要之合於時俗之秤者開元等錢殆近之矣宋史載其衡權之制最詳今以古人千二百黍之法校之與宋不同宋人所定乃今世俗秤也依其法以淳化錢校之正與今同然與黄鍾度量乖矣宋皇祐中阮逸胡瑗累黍定尺既大於漢尺姑欲合其量然竟於權不合乃謂黍秤二兩已得官秤一兩而疑史書之誤愚見亦以為然或今黍秤與隋唐黍秤不同隋唐之秤一斤當黍秤三斤今秤一斤只當黍秤一斤十兩三分兩之二蓋隋唐黄鍾之龠既短且狹雖以二龠所容黍作一兩而其實不滿千二百數無疑矣宋沈括筆談曰予受詔考定樂律古秤三斤當今十三兩一斤當今四兩三分兩之一一兩當今六銖半若然則古秤適當宋秤四分之一又與胡阮之說不同夫沈與胡阮相去不逺便乃相懸是又可疑也今術選羊頭山秬黍中者一千二百枚實於黄鍾之龠無欠無餘以天平秤之整有三錢乃古半兩也兩龠之黍當天平六錢為古一兩然則古秤一斤當天平九兩六錢今之平秤一斤是古一斤十兩三分兩之二也
  總論律度量衡四者貴乎得中
  本朝丘濬上大學衍義補曰臣按律者𠉀氣之管所以作樂者也而度量衡用以度長短量多寡稱輕重所用與律不同而帝舜巡守所至同律而必及於度量衡何哉蓋以度量衡皆受法於律於此審之三者之法制皆與律同斯為同矣誠以是三物者其分寸龠合銖兩皆起於黄鍾而與𠉀氣之律同出於一按律固可以制度量衡而考度量衡亦可以制律此聖人制律而及度量衡之本意也然聖人不徒因律而作樂而用之於郊廟朝廷之上而又頒之於下使天下之人用之以為造作出納交易之則焉其作於上也有常制其頒於下也有定法苟下之所用者與上之所頒者不同則上取於下者當短者或長當少者或多當輕者或重下輸於上者當長者或短當多者或少當重者或輕下虧於民上損於官操執者有增減之弊交易者有欺詐之害監守出納者有侵尅陪償之患其所闗係蓋亦不小也是雖唐虞之世民淳俗厚帝王為治尚不之遺而況後世民偽日滋之時乎乞飭所司每正歳申明舊制自朝廷始先校在官之尺度斗斛權量使凡收受民間租税器物不許過則又於凡市塲交易之處懸掛則樣以為民式在内京尹及五城兵馬司官在外府州縣官每月一次校勘憲臣出巡所至必令所司具式呈驗公私所用有不如式者坐其所司及所造所用之人是亦王政之一端也又曰臣按古先盛王凡有施為必順天道是以春秋二仲之月晝夜各五十刻於是乎平等故於此二時審察度量權衡以驗其同異或過而長或過而短或過於多或過於少或過於重或過於輕皆有以正而均之使之皆適於平焉後世事不師古無復順時之政雖有度量權衡之制一頒之後聽民自為無復審察校量之令固有累數十年而不經意者矣況一歳而再舉乎民偽所以日滋國政所以不平此亦其一事也又曰臣按宋太祖太宗皆起自民間熟知官府出納之弊故其在位首以謹權量為務史謂比用大稱如百斤者皆懸鉤於架植鐶於衡或偃手或抑按則輕重之際殊為懸絶於是更鑄新式悉由絫黍而齊其斤石不可得而增損也又令毎用大稱必懸以絲繩既置其物則却立以視不可得而抑按由是觀之可見古昔好治之君莫不愛民其愛民也凡官吏可藉以害民者無不預為之禁革則雖一毫之物不使過取於民彼其具文移著律例約束非不備刑罰非不嚴然利之所在人惟見利而不見害徃徃外法以巧取依法以為姦孰若每事皆立為一法如宋人之於權衡必齊其斤石不可得而增損又俾操執者却立以視而不得按仰噫使凡事事皆凖此以立為之法則官吏無所容其姦而小民不至罹其害矣又曰臣按程子謂為政須要有綱紀文章謹權審量皆不可闕朱子謂文章便是文飾那謹權審量之類然但言文章而不及綱紀臣竊以謂權而謹之量而審之使其長短適半多寡酌中固是文飾之意然於操執之時或鉤錘之轉移衡尾之按仰収放之際或斛面之加淋旁庣之摇撼則是無綱紀矣是知聖人為治無一善之徒行無一法之徒立一器之設雖小也而必正其制度一物之用雖㣲也而必防其病弊惟恐一事之或失其宜一民之或被其害此所以鉅細精粗無不畢舉上下四方無不均平也
  今按論語曰謹權量四方之政行焉是乃為政之要務不可忽者而丘氏之言益為詳切也以今時俗論之他郡臣不知只以弊郡為説民間布絹市尺以鈔尺一尺七寸五分為一尺斗以鐵斛之斗一斗三升五合為一斗秤有以天平十八兩為一斤亦有以二十兩已上為一斤者因而號為官尺斗秤然又時或增損人各不同焉是與丘氏之説異矣蓋習俗既久不可輒變者也古之律度量衡所以得天地自然之道者適中而已矣夫中也者無過不及之謂也於此而益焉非也於此而損焉亦非也是故為黄鍾之律者失於短小則樂均太髙劉歆荀朂王朴蔡元定之律是已失於長大則樂均太下李照范鎮魏漢津冷謙之樂是已隋唐宋元之度量較之累黍則失於長大漢魏南北朝之度量校之累黍則失於短小皆非也宋儒論樂律者率舍髙而取下論度量者又舍大而取小夫豈知適中之道哉大明鈔尺七寸五分適合黍尺一尺無忽微之差鐵斛三升二合適合黍量一斗無圭撮之戾平秤九斤適合黍權一秤無錙銖之乖雖不同而實同雖不用而實用妙理存乎其間而人未之知也臣若不累黍親驗亦不信有如此之妙後世為鍾律之學者不可以其常用而忽之也
  附録舊藁原有正本則無今依原本續増附於此卷之末
  律學四物譜序
  或有問於余曰律樂四物譜何為而作也曰余聞諸先儒曰聲無形而樂有器古之作樂者知器之必有敝而聲不可以言𫝊懼器失而聲遂亡也乃多為之法以著之故始求聲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廣積而為分寸一黍之多積而為龠合一黍之重積而為銖兩此造律之本也故為長短之法而著於度為多少之法而著於量為輕重之法而著於權衡是三物者亦必有時而敝則又總其法而著於數使其分寸龠合銖兩皆起於黄鍾然後律度量衡相用為表裏使得律者可以制度量衡因度量衡亦可以制律不幸而皆亡則推其法數而制之用其長短多少輕重以相參考四者既同而聲必至聲至而後樂可作矣夫物用於有形而必敝聲藏於無形而不竭以有數之法求無形之聲其法具存無作則已苟有作者雖去聖人於千萬歳後無不得焉此古之君子知物之終始而憂世之慮深其多為之法而丁寧纎悉可謂至矣夫物莫不有制制莫不有則規矩準繩度量權衡皆制物之定則也蓋規以取其圓矩以成其方準以揆其平繩以就其正度以度其長短量以測其多寡權以審其輕重衡以定其低昻合是數者然後謂之有制智者創物巧者述之未有舍是而能自為之制者如孟子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又曰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禮記所謂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皆此之謂也通厯曰少昊用度量作樂器舜典曰同律度量衡古人以度定量以量定權必參相得而後黄鍾之律可求然則律與度量衡相須為用非度量衡生於律也自近世之論起求律於無慿據之元聲𠉀管於無證驗之灰氣其視度量衡以為末節之務不暇較其是非有司頒禮既繆誤而莫知儒者談經亦闊畧而未講殊不思度量衡實與律相為始終經緯表裏者也論語言為政之術先之以謹權量以道寓器以器明道天下得以因器㑹道由是四方之政行矣聖人於粗迹皆有精義存焉蓋世俗之情恒喜大秤大斗用以掊尅聚斂髙下其手亂之始也故謹之亦在於始所謂探賾索隠鉤深致逺者是物也晉陳勰掘地得古尺尚書奏宜改今尺以古為正潘岳以為不宜改摰虞駁曰今尺長於古尺幾於半寸樂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厯象失占醫局用之孔穴乖錯宜如所奏元康中裴頠以為醫方人命之急而稱兩不與古同為害特重宜因此改治權衡不見省夫晉尺長於古尺纔四分有奇而虞頠尚以為不便況今尺長於古尺多矣寧無害事乎醫家有仲景肘後千金外䑓諸方所用皆古斗秤尺其云每服一升今升豈能服盡一升故知古升耳又針灸穴道皆是古尺分寸若用尺非宜則闗係人之生命豈細務耶此亦好古之士所當詳究者也今將累黍推定三器並歴代沿革損益著之於萹使夫學者有以考其得失云耳或難曰同律度謹權量乃聖人之事子何人也而敢及此得非僣乎曰不然也先儒有言宇宙内事已分内事也故君子所以堯舜其君堯舜其民者無不在吾分内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一身其理一也格物致知者獨善之術也治國平天下者兼善之道也今儒者以匹夫之身而言平天下不絶於人口不以為僣者分所固有也予此書不過格物致知之一端耳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以觚翰代博奕編屬舊文敷陳新義以俟後之君子所謂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而已若夫同律度謹權量此則聖人兼善之事吾何與焉雖然吾書亦未易讀荀子曰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尤甚余為人無所長惟算術是好因其所好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用力既久豁然貫通故有得先儒所未𤼵者存焉憫鍾律之失傳竭平生之心力而為此書以淺近之辭𤼵揮髙深之理以幽微之數研究迂闊之學得其精而忘其粗全同相馬有其巧而無其用殆似屠龍一以自笑安知來世讀吾書者不喜吾之所喜而笑吾之所笑哉問者亦哂而退嘗撰黍譜量譜權譜各卷帙不等總若干萬言今摘其要合為一書名曰律學新説而以所問所荅冠其篇云
  四物譜原藁文煩而考據詳密後乃刪煩摘要更名曰律學新説成書以進校其原藁特十分之一耳茲因暇日重校原藁見此序文不忍棄去是故續刋附於末簡使覽者知作書初意













  樂律全書卷二十四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五
  明 朱載堉 撰
  樂學新説
  臣謹按漢時竇公獻古樂經其文與大司樂同然則樂經未嘗亡也周禮註䟽曰大司樂樂官之長掌教六樂六舞等事而在春官宗伯者以其宗伯主禮禮樂相將是故列職於此臣考諸舜典亦然近世好異者妄編周禮改屬地官司徒誤矣
  大司樂中大夫二人樂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眂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磬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鍾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笙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鎛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韎師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人旄人下士四人舞者衆寡無數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籥師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籥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典庸器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八人從八十人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樂官之屬凡二十種分作三類其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此四種為一類盖大夫士之曉樂者而為國子之師若伶倫后夔輩是也大師小師瞽矇眂瞭此四種為一類盖皆無目之人及有目而不甚明者若師曠師冕輩是也典同己下則又皆有目者凡官皆受命於天子自下而上以受命次序多寡為尊卑周制一命謂之下士二命中士三命上士四命下大夫五命中大夫此大司樂為中大夫自下而上第五等也每官有正有副其長若干員其佐必倍之若大司樂中大夫二人則樂師下大夫四人乃其佐也樂師又有佐焉上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是也府者庫役也史者書役也胥及徒者若今皂𨽻謂之牌頭胥一人管徒十人也胥二人管徒二十人也其人數或多或少無定者盖所掌有繁簡故也籥師籥章當在韎師之上疑錯簡云
  大司樂
  謹按禮記所謂大司成疑即此官也
  掌成均之灋均古韻字灋古法字
  成均學名均者調也協律成調有法掌之者故曰大司成
  以治建國之學政治讀平聲
  治理建立國學政務其略見於禮記王制文王世子二篇然與周禮互有異同故先載其全段而後擇附各條之下
  禮記王制篇曰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凡入學以齒將出學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告于大樂正大樂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學不變王親視學不變王三日不舉屏之逺方西方曰𣗥東方曰寄終身不齒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禄之文王世子篇曰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小樂正學千大胥贊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贊之胥鼓南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詔之於東序大樂正學舞干戚語説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大司成論説在東序凡侍坐於大司成者逺近間三席可以問終則負牆列事未盡不問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于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幣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凡大合樂必遂養老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逺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始立學者既興噐用幣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儐于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
  而合國之子弟焉
  合聚也國君及其臣之子弟謂之國子
  凡有道者
  若伶倫后夔其道為後世所宗
  有德者
  若萇𢎞師襄其德為先聖所重
  使教焉
  使為樂官以教國子
  死則以為樂祖
  敬之如神不忘其所教也文王世子所謂先師指此
  祭於瞽宗
  亦學名也瞽者善聽其為樂官宜矣樂官所宗故曰瞽宗
  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虞書帝命夔典樂教胄子直而温寛而栗等語與此大同直猶中也温猶和也寛猶和也栗猶中也中和二義備矣剛毅近仁過剛非常也故教之以庸簡易得理過簡非敬也故教之以祗曰祗曰庸猶所謂無傲無虐也祖考来格神人以和孝之至也羣后德讓庶尹允諧友之至也虞書周禮相去千載教人之道若合符節前聖後聖其揆一也臣嘗思之不獨虞書周禮而已今教民榜孝順父母等六者亦與此條暗合也勿作非為即是非禮勿視之類先儒以為由中應外制外養中中之謂也和睦鄉里和之謂也尊敬長上祗之謂也各安生理不改平常庸之謂也孝順父母教訓子孫此孝友之謂也
  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
  按虞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亦與此條暗合詩言志言語之謂也歌永言諷誦之謂也聲依永律和聲興導之謂也興者興起也子曰興於詩又曰詩可以興是也道者導引也子曰道之以德又曰忠告而善道之是也諷者諷刺也楚狂接輿及荷蕢者諷刺孔子是也誦者誦法也南容三復白圭子路終身誦之是也言者出言也子曰始可與言詩已矣又曰不學詩無以言是也語者荅語也子語魯大師樂及樂記曰居吾語女是也舊讀興去聲道語皆上聲新讀興平聲道語皆去聲
  以樂舞教國子
  舞以樂為節故曰以樂舞
  舞雲門大卷
  此六舞第一也下文六舞不言大卷盖雲門大卷總是一舞耳説者以為黄帝所造也謂之雲門大卷何也詩詞内有此四字摘取為樂名因為舞名耳譬如大雅雲漢國風衡門之名是也其詩既亡其義不可考矣餘皆倣此
  大咸
  此六舞第二也大咸即咸池之别名樂記曰大章章之也咸池備矣盖是二種明矣説者以為大章堯樂咸池黄帝樂也莊子等書亦以咸池為黄帝樂周禮舊註謂咸池為堯樂下文六舞無大章有咸池以為堯樂近是
  大㲈古韶字與磬字不同下文放此
  此六舞第三也大磬即簫韶之别名舜所造也其略見於虞書古文㲈與韶通或從聲旁或從音旁其義一也
  大夏
  此六舞第四也夏禹所造故曰大夏韶與夏皆文舞書曰羽畎夏翟記曰夏籥序興是為籥翟之舞明矣
  大濩
  此六舞第五也湯所造樂名曰大𮑮蓋武舞也疑即旄舞書曰右秉白旄以麾自雲門至大𮑮其詩皆亡其義未詳
  大武
  此六舞第六也周樂名曰大武其詩六篇見存其義皆可考焉樂記詳矣武始而北出分夾而進乆立於綴總干而山立備戒之已乆咏嘆之淫液之遲之遲而又乆故其詩曰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此大武之第一成也亦名曰酌酌即勺也内則十三舞勺以此詩為節而舞也樂記又言再成而滅啇發揚蹈厲之已蚤太公之志也聲滛及商有司失其傳也故其詩曰勝殷遏劉耆定爾功此大武之第二成也亦名曰武記曰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又曰舞莫重於武宿夜是也樂記謂三成而南者則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黄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故其詩曰我徂維求定時周之命於繹思此大武之第三成也亦名曰賚序謂大封於廟是也樂記謂四成而南國是疆故其詩曰陟其髙山嶞山喬嶽允猶翕河此大武之第四成也亦名曰般序謂巡守而祀河嶽即南國是疆之義也樂記曰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又曰濟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乗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車甲衅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帥之士使為諸侯名之曰建櫜然後天下知武王之不復用兵也故其詩曰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此大武之第五成也亦名時邁又名曰亂記曰武亂皆坐致右軒左周召之治也此之謂歟又曰六成復綴以崇所謂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説劔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後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祖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弟也若此則周道四逹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乆不亦宜乎故其詩曰綏萬邦屢豐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間之此大武之第六成也亦名曰桓詩序以為桓者武志盖武王之志如此也
  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
  六律六同五聲八音解見下文大師條下六舞即上文六舞也大合樂謂徧作六代樂也凡大合樂者有六事不獨祭祀然也故下文詳言之
  以致鬼神⽰音歧下文竝同
  致謂致祭也鬼神⽰謂人及天地之靈也禮天之神謂之致祀禮地之⽰謂之致祭禮人之鬼謂之致享此一節為下文綱領而下文則其條目也已下五條放此
  以和邦國
  下文王出入奏王夏之類是也
  以諧萬民
  下文帥國子而舞之類是也
  以安賔客
  下文詔諸侯以弓矢舞之類是也
  以説逺人説古悦字
  下文奏愷樂舞夷樂之類是也
  以作動物
  下文致羽物致象物之類是也
  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序一本作祀誤
  分為各用一代之樂酌量尊卑而用之有序也其詳如左
  乃奏黄鍾歌大吕當作小吕舞雲門以祀天神
  乃奏太蔟歌應鍾當作函鍾舞咸池以祭地⽰
  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風雲雷雨岳鎮海瀆
  乃奏蕤賔歌函鍾當作應鍾舞大夏以祭山川
  乃奏夷則歌小吕當作大吕舞大濩以享先妣后稷之母
  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后稷以下至於文武
  古人言樂其理最明顯者其義最深奥者莫如此條由其深奥是故先儒未逹由其未逹故有竄改由其竄改故有錯誤是以理之最舛義之最謬者亦莫如此條故不得已而為改正之復為論辨之曰夫黄鍾者六律之第一也雲門者六舞之第一也天神乃所祀六者之第一故曰奏黄鍾舞雲門以祀天神太蔟咸池六舞之第二也地⽰乃六者之第二故曰奏太蔟舞咸池以祭地⽰如是之類所謂理之最明顯者也若夫黄鍾乃仲吕之所生也小吕乃仲吕之别名也黄鍾是小吕之子小吕是黄鍾之母故曰奏黄鍾歌小吕此之謂也太蔟乃林鍾之所生也函鍾乃林鍾之别名也太蔟是函鍾之子函鍾是太蔟之母故曰奏太蔟歌函鍾此之謂也夫奏也者八音齊奏也歌也者人聲相合也奏其子乃陽聲之律也歌其母乃隂聲之同也母子同調隂陽同聲謂之六律六同合隂陽之聲也如是之類其義深奥難曉是故先儒未逹盖由仲吕黄鍾往而不返三分損益筭術不精之所致也嗚呼自漢已来其誤乆矣是故疑小吕不復生黄鍾遂改小吕而為大吕因附㑹於子與丑合寅與亥合之説且日之所躔與斗之所建盖隨嵗差年年不同若今冬至雖名子與丑合而日𨇠箕宿乃在寅宫矣術家淺者猶能知之豈周公大聖人而反不如祖沖之一行之輩哉李文察知子與丑不合寅與亥不合而必欲强合之則又在沖之一行之下矣此乃樂律家第一當辨者是故不可不辨
  古人樂譜今雖失傳然其理則未嘗亡也學者不過窮理而已必欲窮䆒古樂未亡之理莫若先自今樂所易知者以發明之其理既明一通百逹舉而措之斯無難矣乃捷要之法也孟軻氏不云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孔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又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我朝制典即孔子所謂之周也借今樂明古樂不亦可乎今人所共知者不過釋奠大成樂耳摘出首章用旋宫法擬造新譜使後世為樂律之學者觀之深信古樂現存未嘗失傳也
  釋奠大成樂章
  迎神樂奏咸和之曲 羽調凡六變 各以其羽起調畢曲
  仲吕之羽林鍾之羽南吕之羽應鍾之羽大吕之羽夾鍾之羽歌 奏 歌 奏 歌 奏 歌 奏 歌 奏 歌 奏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吕 鍾 鍾 蔟 吕 洗 鍾 賔 吕 則 鍾 射
  大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哉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 太宣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聖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道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徳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尊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崇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維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 太持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王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化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斯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民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是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典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祀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有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常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精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 太純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竝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夹 無 仲 黄 林隆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神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其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 太來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格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於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昭 仲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聖 黄 林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容 太 南 姑 應 㽔 大 夷 夾 無 仲 黄 林





















  舊有二説其一説云黄鍾乾之初九下生林鍾坤之初六林鍾上生太蔟乾之九二太蔟下生南吕坤之六二南吕上生姑洗乾之九三姑洗下生應鍾坤之六三應鍾上生蕤賔乾之九四㽔賔下生大吕坤之六四大吕上生夷則乾之九五夷則下生夾鍾坤之六五夾鍾上生無射乾之上九無射下生仲吕坤之上六同位者象夫妻異位者象子母所謂律取妻而吕生子也又一説云黄鍾在子大吕在丑子與丑合太蔟在寅應鍾在亥寅與亥合姑洗在辰南吕在酉辰與酉合㽔賔在午林鍾在未午與未合夷則在申仲吕在己申與已合無射在戌夾鍾在卯戌與卯合前説近是後説非也詳見大師條下
  凡六樂者
  即前雲門咸池大㲈大夏大𮑮大武六舞之樂
  文之以五聲
  文猶飾也五聲解見大師條下
  播之以八音
  播猶布也八音解見大師條下
  凡六樂者
  重言以起下文
  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
  當作介物及墳衍
  再變而致臝物及山林之⽰
  當作羽物及丘陵
  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
  當作及川澤
  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
  當作及山林
  五變而致介物及土⽰
  當作臝物已上皆據地官大司徒文考證此條之誤
  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
  奏樂一曲名為一成又名一終又名一變虞書曰成儀禮曰終周禮曰變其義一也毛羽鱗介臝五物者在地謂之四靈在天謂之六神毛物三百六十麟為之長其神則為白虎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是也羽物三百六十鳳為之長其神則為朱雀南方七宿井鬼栁星張翼軫是也鱗物三百六十龍為之長其神則為蒼龍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是也介物三百六十龜為之長其神則為𤣥武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是也臝物三百六十蛇為之長其神則為螣蛇象物三百六十星為之長其神則為勾陳按大司徒條下謂山林宜毛物川澤宜鱗物丘陵宜羽物墳衍宜介物原隰宜臝物此經則以羽物配川澤臝物配山林鱗物配丘陵毛物配墳衍介物配土示與大司徒經文不類者則知彼是而此誤矣洪範五行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奏樂一成既終是名一變可以禮介物之神及墳衍之⽰何也一者水數也介及墳衍亦屬水也奏樂二成既終是名再變可以禮羽物之神及丘陵之⽰何也二者火數也羽及丘陵亦屬火也奏樂三成既終是名三變可以禮鱗物之神及川澤之⽰何也三者木數也東海青龍亦屬木也奏樂四成既終是名四變可以禮毛物之神及山林之⽰何也四者金數也西山白虎亦屬金也奏樂五成既終是名五變可以禮臝物之神及土⽰何也五者土數故也奏樂六成既終是名六變可以禮象物及天神何也六者六律六同之極數六樂六舞之極致故也下文所謂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亦此意也經凡言致者不過言致禮耳非謂致其物来至也舊説以為大蜡索鬼神而致禮百物樂六奏而禮畢此説是也雖然有其理未必有其事説見下文引詩綏我思成之註
  凡樂
  祀天神之樂也經言凡樂不言祀天省文也下二條放此
  圜鍾為宫圜音袁古圓字
  圜鍾乃夾鍾也夾鍾為宫則以仲吕為商林鍾為角無射為徵黄鍾為羽
  黄鍾為角
  黄鍾為角則以夾鍾為徵仲吕為羽夷則為宫無射為商
  太蔟為徵
  太蔟為徵則以姑洗為羽林鍾為宫南吕為商應鍾為角
  姑洗為羽
  姑洗為羽亦以林鍾為宫南吕為商應鍾為角太蔟為徵
  靁鼔靁鼗靁古雷字註同
  只是尋常鼓鼗繪以雲雷為飾故名靁鼓靁鼗舊説八面者非
  孤竹之管
  孤竹者隔竹也宜造大管爾雅云大管謂之簥即倍律是也
  雲和之琴瑟
  冬至之瑟用槐繪以雲雷為飾故名雲和記曰大琴大瑟是也
  雲門之舞
  六舞之首故用以祀天也
  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圜古圓字註同
  圜者天之形也圜丘圜鍾不過取其義耳非謂其形圜也不然黄鍾豈亦飾以黄歟
  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
  六亦圜形雲門之歌六成其舞亦以六變為節所
  謂六變者只就雲門之舞言耳與圜鍾之在卯不相干涉
  舊説冬生陽生之始圜丘象天之形故以祀天神而奏其樂也圜鍾即夾鍾也屬卯正東方之律也致天神以為之宫則以帝所出之方也自子至己為陽數自午至亥為隂數陽數至少隂之申而止隂數至少陽之寅而止圜鍾屬卯自卯至申其數六六變者圜鍾之數極於六也
  凡樂
  祭地⽰之樂也
  函鍾為宫
  函鍾乃林鍾也林鍾為宫則以南吕為商應鍾為角太蔟為徵姑洗為羽
  太蔟為角
  太蔟為角則以仲吕為徵林鍾為羽無射為宫黄鍾為商
  姑洗為徵
  姑洗為徵則以㽔賔為羽南吕為宫應鍾為商大吕為角
  南吕為羽
  南吕為羽則以黄鍾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
  靈鼓靈鼗
  只是尋常鼓鼗繪以四靈為飾故名靈鼓靈鼗舊説六面者非
  孫竹之管
  孫竹者笋竹也宜造小管爾雅云小管謂之𥰚即半律是也
  空桑之琴瑟
  夏至之瑟用桑繪以四靈為飾名曰空桑所謂小琴小瑟是也
  咸池之舞
  六舞之亞故用以祀地也
  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
  方者地之形也函者地之德也易曰含𢎞光大是也謂之函鍾不過取其義耳其實即林鍾也
  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
  八亦方形咸池之歌八成其舞亦以八變為節所
  謂八變者只就咸池之舞言耳與函鍾之在未不相干涉
  舊説夏至隂生之始方澤象地之形故以祭地示而奏其樂也函鍾屬未西南方之律也致地示以為之宫則以致養之方也自未至寅其數八八變者函鍾之數極於八也
  凡樂
  享人鬼之樂也
  黄鍾為宫
  黄鍾為宫則以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
  大吕為角
  大吕為角則以姑洗為徵蕤賔為羽南吕為宫應鍾為商
  太蔟為徵
  太蔟為徵則以姑洗為羽林鍾為宫南吕為商應鍾為角
  應鍾為羽
  應鍾為羽則以太蔟為宫姑洗為商蕤賔為角南吕為徵
  路鼔路鼗
  路猶鷺也古文借路作鷺盖繪飛鷺於鼓於鼗以為飾耳詩云振振鷺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是也或云路者大也路鼓路鼗謂大鼓大鼗也舊説以為四面者非
  隂竹之管
  山北曰隂其竹宜造中管爾雅曰中管謂之篞古之中管即今正律漢志所謂昆侖之隂取竹斷兩節間吹之是為律本
  龍門之琴瑟
  門讀為文古韻門與文聲相近故也龍取飛龍在天以象君德故以為宗廟樂器之飾焉
  九徳之歌九㲈之舞於宗廟之中奏之
  上二條言舞不言歌此條言歌者其義互見也
  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
  上二條言皆降皆出此條不言皆格亦互見也上文舞韶以祀四望舞武以享先祖此條享先祖以韶不以武與彼不同何也樂之用無方不滯一隅也舊説以為圜鍾在夘帝出乎震黄鍾在子一陽来復太蔟姑洗俠列卯門故用以祀天從卯至申其數六故云六變也函鍾在未致養乎坤太蔟南吕同位娶妻南吕姑洗隔八生子故用以祭地從未至寅其數八故云八變也黄鍾大吕子與丑合太蔟應鍾寅與亥合北方四律幽隂之義故用以享鬼從子至申其數九故云九變也或疑頗類穿鑿恐非聖人制禮作樂之㫖按商頌綏我思成條下集傳引禮記曰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周旋出戸肅然必有聞乎其容聲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歎息之聲此之謂思成蘇氏曰其所見聞本非有也生於思耳盖齊而思之祭而如有見聞則成此人矣以此觀之虞書所謂祖考来格周禮所謂天神皆降地示皆出人鬼可得而禮禮記所謂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者也聖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論語所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庸所謂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如此之類文雖或廣或略而意思皆同也世之不善讀周禮者乃疑以為背戾不經非周公之制作何哉
  擬冷謙旋宫譜舊譜一首新譜三首
  臣謹按朱熹語録曰或問周禮大司樂説宫角徵羽與七聲不合如何曰此是降神之樂如黄鍾為宫大吕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自是四樂各舉其一者而言之大吕為角則南吕為宫太蔟為徵則林鍾為宫應鍾為羽則太蔟為宫以七聲推之合如此又曰所謂黄鍾宫大吕角這便是調如頭一聲是宫聲尾後一聲亦是宫聲這便是宫調若是其中按拍處那五音依舊都用不只是全用宫今依冷謙舊譜推衍三譜如左
  慶源發祥 世德惟崇 致我祖宗  開基建功 京都之内黄太姑林 南黄南林 林姑黄太 林太南黄 黄南林姑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懐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黄南姑林 林姑黄太 黄太南黄  太黄太姑 黄林南林来格来從 皇靈顯融
  林姑黄林 姑太南黄
  已上一曲宫調曲也黄鍾之宫黄鍾為宫故以黄鍾起調畢曲
  慶源發祥 世徳惟崇 致我祖宗  開基建功 京都之内大姑㽔南 應大應南 南㽔大姑  南姑應大 大應南㽔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懐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大應㽔南 南㽔大姑 大姑應大  姑大姑㽔 大南應南来格来從 皇靈顯融
  南㽔大南 蕤姑應大
  已上一曲角調曲也南吕之宫大吕為角故以大吕起調畢曲
  慶源發祥 世德惟崇  致我祖宗 開基建功 京都之内太姑林南 應太應南 南林太姑  南姑應太 太應南林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懐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太應林南 南林太姑 太姑應太  姑太姑林 太南應南来格来從 皇靈顯融
  南林太南 林姑應太
  已上一曲徵調曲也林鍾之宫太蔟為徵故以太蔟起調畢曲
  慶源發祥 世德惟崇 致我祖宗  開基建功 京都之内應太姑蕤 南應南蕤 蕤姑應太  蕤太南應 應南蕤姑親廟在東 惟我子孫 永懐祖宗  氣體則同 呼吸相通應南姑蕤 蕤姑應太 應太南應  太應太姑 應蕤南蕤来格来從 皇靈顯融
  蕤姑應蕤 姑太南應
  已上一曲羽調曲也太蔟之宫應鍾為羽故以應鍾起調畢曲
  凡樂事
  凡大司樂所掌樂事此三字其綱也下文大祭大饗大射大食大獻等條則其目也
  大祭祀宿縣古懸字下文同
  大祭樂必盛設恐本日設不及故先一日臨晚縣挂鍾磬於架若夫小祭或當日可設故略而不言非謂小祭不用樂也
  遂以聲展之
  挂畢隨即遍敲聽聲察其完否恐防錯挂失其次序
  王出入則令奏王夏
  天子入壇則大司樂令衆工奏王夏之曲出亦奏之
  尸出入則令奏肆夏
  迎神入壇則大司樂令衆工奏肆夏之曲出亦奏之
  牲出入則令奏昭夏
  迎牲入壇則大司樂令衆工奏昭夏之曲出亦奏之
  帥國子而舞
  古註引漢大樂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闗内侯到五大夫子先取適子髙七尺已上年十二到年三十顔色和順身體修治者以為舞人與古用卿大夫子同義
  禮記王制篇曰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凡入學以齒鄭氏註曰樂正樂官之長掌國子之教虞書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崇髙也髙尚其術以作教也㓜者教之於小學長者教之於大學皆以四術成之王子王之庶子也羣后公及諸侯皆以長㓜受學不用尊卑文獻通考曰按周禮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咸大濩大武是知古之舞者即諸侯子孫容服鮮麗故得神祇降福靈光燭壇今之舞人竝容貌鯫陋屠沽之流用以接神欲求降福固亦難矣隋猶以品子為之號為二舞郎逮乎唐朝遂變斯制誠願革兹近誤考復古道其二舞人取品子年二十以下顔容修正者為之習六樂之節學五禮之儀十年量文武授官職宋史載徽宗大觀四年六月詔曰近選國子生教習二舞以備祠祀先聖本周官教國子之制然士子肄業上庠頗聞恥於樂舞蓋今古異時攷於古雖有其迹施於今未適其宜其罷習二舞大明㑹典載洪武四年更定孔子釋奠樂舞生擇監生及文職大臣子弟預教習之十五年詔天下通祀孔子頒釋奠儀二十六年頒大成樂于天下府學令州縣如式製造太祖髙皇帝寳訓内載洪武十七年六月甲午太祖諭禮部臣曰近命製大成樂器將以頒天下學校俾諸生習之以祀孔子朕思古人之樂所以防民欲後世之樂所以縦民欲其故何也古樂之詩章和而正後世之歌詞滛以奢古之律吕協天地自然之氣後世之律吕出人為智巧之私天時與地氣不審人聲與樂聲不比故雖以古之詩章用古之器數亦乖戾而不合陵犯而不倫矣手擊之而不得於心口歌之而非出於志人與樂判然為二而欲以動天地感鬼神豈不難哉然其流已乆救之甚難卿等宜究心於此俾樂成而頒之諸生得以肄習庶㡬可以復古人之意
  臣謹按周制教國子者除樂德樂語外所重在舞及弦歌耳其餘樂器則不過教瞽矇眡瞭而已是故大司樂樂師大胥小胥籥師此五條皆言教舞則有國子學士字様其餘各條言教吹教擊者則無國子學士字様是知舞貴於八音也明矣盖學舞者乃國子學士之職分而八音則係樂官之職矣非所以教國子者也王制文王世子二篇亦然以此觀之則宋徽宗詔罷習舞惟聽學士習樂與古制相反其謬可見矣我太祖聖意盖欲矯宋徽之弊也凡在臣民幸逢文化敢不勉力為之以復古人之意也哉
  又按禮記月令篇曰孟春之月命樂正入學習舞仲春之月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莱天子乃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仲丁又命樂正入學習樂季春之月擇吉日大合樂天子乃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文王世子篇曰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衆至然後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養也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退脩之以孝養也反登歌清廟既歌而語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長㓜之道合德音之致禮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衆以事逹有神興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焉而上下之義行矣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羣吏曰反養老㓜于東序終之以仁也是故聖人之記事也慮之以大愛之以敬行之以禮脩之以孝養紀之以義終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舉事而衆皆知其德之備也古之君子舉大事必慎其終始而衆安得不喻焉兑命曰念終始典于學以此觀之則知古人為學必先自學舞始而學樂次之學禮又次之而終之以仁焉孰謂學舞之功德非至矣乎哉經云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此之謂歟
  大饗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
  饗謂燕賔客也其禮則有賔無尸有爼無牲此與祭祀異也其樂則賔出入奏肆夏爼出入奏昭夏及帥國子而舞皆與祭祀同也大饗與大祭同可謂之重禮矣故經云大合樂以安賔客此之謂歟舊説不入牲故不奏昭夏亦通
  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騶虞詔諸侯以弓矢舞
  詔猶教也古文教詔上下通用此云詔諸侯以弓矢舞猶别條所謂救日月則詔王鼓大䘮則詔太僕鼓之類是也
  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鍾鼓
  若今大宴所奏中和韶樂亦謂之殿内侑食樂論語亞飯三飯至於四飯此惟言三侑者文有詳略義則同也
  王師大獻則令奏愷樂
  出征得勝則獻㨗於祖廟所奏之樂若今金鼓旗下鼔吹之樂是也後漢樂凡四種其第四日鼓吹鐃歌今所存者朱鷺等曲見於宋書樂志即古愷樂遺意
  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諸侯薨令去樂人君以樂侑食聞變則否今之輟朝古之哭則不歌其義一也
  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國之大憂令弛縣
  事故大者徹樂次者雖不徹去亦缷鍾磬置於架下示知不作
  凡建國禁其淫聲過聲凶聲慢聲
  世俗琴有吟猱綽注等聲笙有彈舌聲簫管有顫聲如是之類名為淫聲過髙歌之則揭不起過低歌之則咽不出皆非中和名為過聲無故而歌不祥之曲名為凶聲五音皆亂迭相陵謂之慢慢猶怠也是故下文云撻其怠慢者
  謹按縵慢二字邊旁不同而文相近其義一美一惡讀者不可不辨縵乃緊縵之縵故以縵為美言樂聲不可緊也下文所謂奏縵樂是也慢乃怠慢之慢故以慢為惡言奏樂者不可怠也此條所謂禁慢聲是也讀者當辨之謄冩勿誤也
  大䘮涖廞樂器及𦵏藏樂器亦如之涖音利廞音歆
  涖謂監臨也廞謂遷徙也盖周制以樂器殉𦵏故令衆工遷從樂器而大司樂之官監臨至於𦵏處復觀埋藏樂器於壙中也樂器殉𦵏有損無益顔淵死門人欲厚𦵏孔子以為不可雖曰吾從周而折中在其中矣
  樂師掌國學之政
  諸書多云樂正此云樂師疑即樂正是也據王制及文王世子等篇有大樂正有樂正有小樂正而周禮樂師亦分為三等然則下大夫四人者所謂大樂正與上士八人者所謂樂正歟下士十有六人者所謂小樂正歟國學之政即大司樂之所掌者而此官佐之也
  以教國子小舞
  古者天子八佾至士二佾皆有佾數庶人無佾數獨一人以舞可也家語子路援戚而舞及老萊子斑衣而舞皆獨一人以舞也此條及地官舞師所謂小舞野舞者豈異於大舞哉以其無佾數獨一人舞耳或云年㓜十三已上教之至二十然後教以大夏等大舞大舞支派别立名號以教年少者為小舞
  凡舞有帗舞帗音拂
  帗舞者雲門支派也軒轅氏時五色雲現以雲命官以雲名舞皆紀瑞也先儒舊説帗者析五彩繒為之象五色雲理或然也
  有羽舞
  羽舞者大夏支派也書曰羽畎夏翟記曰夏籥序興籥翟皆以夏為名者以舞大夏所執故也詩曰左手執籥右手秉翟是也
  有皇舞
  皇舞者簫韶支派也舜時鳯皇来儀乃作簫象鳯翼執簫以舞故曰皇舞左𫝊季札觀舞韶箾即此舞也皇古凰字箾古簫字
  有旄舞
  旄舞者大頀支派也持旌以舞盖象成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救䕶萬民故名曰頀樂記曰干戚羽旄謂之樂旄即此舞是也
  有干舞
  干舞者大武支派也古之天子朱干玉戚以舞大武諸侯已下非謂不敢舞干戚也但不敢以朱玉為飾耳用黑漆為飾可也
  有人舞
  人舞者咸池支派也咸者皆也池者施也帝軒帝堯功徳無所不施蕩蕩民無能名故咸池舞無所取象但象垂衣拱手而已
  臣謹按今太常雅舞立定不移惟有俯仰屈伸而無離合變態近乎長沙紓令舞矣漢武帝時諸王来朝稱觴上壽更迭起舞長沙定王但略舉手左右皆笑其拙陶謙為紓令太守張磐與謙父友而謙恥為之屈磐嘗舞屬謙謙不為起固强之乃舞舞又不轉言其非禮也盖漢去古未逺古舞尚未失𫝊猶以不舒不轉為異今太常舞不舒不轉不以為異去古益逺失其𫝊也古人舞法舉要言之不過一體轉旋而已是知轉之一字其衆妙之門歟今人學舞多不肯轉此所以失傳也
  教樂儀
  教以樂為禮儀之節此三字綱也下文則目也
  行以肆夏趨以采薺讀作平聲
  爾雅堂上謂之行門外謂之趨教升堂及出門皆以樂為節肆夏解見鍾師條下采薺未詳鄭司農云若今時行禮於太學罷出以鼓陔為節後漢去古未逺故親見之今則不可考矣
  車亦如之
  車行及趨亦以此二詩為節譬若今樂御鑾歌之類也
  環拜以鍾鼓為節
  環拜謂荅拜也禮無不荅喻如循環故曰環拜其樂亦用肆夏儀禮燕禮篇曰若以樂納賔則賔及庭而奏肆夏賔拜酒主人荅拜而樂闋公拜受爵而奏肆夏公卒爵主人升受爵以下而樂闋所謂環拜樂節也禮記仲尼燕居篇曰兩君相見入門而縣興升堂而樂闋行中規還中矩和鸞中采薺所謂以鍾鼓為節也子曰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節不作是故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禮樂相示而已
  凡射
  此二字綱也下文則目也
  王以騶虞為節
  麟趾騶虞一類詩也射禮惟取騶虞不取麟趾何也夫麟則鹿之類也其趾不踐生草不履生蟲猶未為甚異耳至若騶虞則虎之類也其性亦然不食生物為殺之而傷仁也不食完物為決之而害義也凡物有血氣之性者皆不之食斯則仁義備矣其徳如此可謂獸之聖者矣詩人之意盖言彼射獸者於茁然葭蓬間一發而得五豝五豵以藝言之固亦善矣其如騶虞之不殺何再言吁嗟所以歎美仁獸之德而深譏善射之弊必至於好殺也是故此詩為鵲巢應而天子奏之以為射節也若夫鄉射亦用騶虞為節何也仁義之心人皆有之無間於貴賤也人人皆以騶虞之心為心而官皆得人矣故曰樂官備也
  諸侯以貍首為節
  禮記射義曰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聖王務焉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諸侯嵗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宫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數與於祭而君有慶數不與於祭而君有讓數有慶而益地數有讓而削地故曰射者射為諸侯也是以諸侯君臣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夫君臣習禮樂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故詩曰曾孫侯氏四正具舉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處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言君臣相與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則安則譽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諸侯務焉此天子之所以養諸侯而兵不用諸侯自為正之具也曾孫侯氏等先儒以為貍首也
  卿大夫以采蘋為節士以采蘩為節
  臣謹按射義曰騶虞者樂官備也貍首者樂㑹時也采蘋者樂循法也采蘩者樂不失職也是故天子以備官為節諸侯以時㑹天子為節卿大夫以循法為節士以不失職為節故明乎其節之志以不失其事則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則無暴亂之禍矣功成則國安故曰射者所以觀盛德也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聽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書曰侯以明之此之謂歟
  凡樂
  謂凡用樂時也
  掌其序事
  次序設樂之事宜
  治其樂政
  治理奏樂之政務
  凡國之小事用樂者令奏鍾鼓
  大事鍾鼓則大司樂掌之是故此條止言小事
  凡樂成則告備
  鄉飲酒及燕禮皆有告備之文彼云工告于樂正曰正歌備樂正告于賔乃降與此條正相合是知樂師即樂正也
  詔来瞽臯舞
  舊説謂詔瞽者使来告舞者使舞也臯者告也説文曰臯告之也引周禮詔來鼓臯舞據此則瞽字當作鼓樂記所謂先鼓以警戒魯頌所謂鼓咽咽醉言舞是也
  及徹帥學士而歌徹
  將及徹饌則帥學樂之士而歌徹饌樂章惟天子以雍徹説見論語八佾篇諸侯以下則歌振鷺説見禮記仲尼燕居篇二詩皆見周頌臣工之什
  令相令平聲相去聲
  周制工則瞽矇也相則眡瞭也令相則樂師之所掌也按儀禮鄉飲酒禮曰設席于堂亷東上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内弦右手相樂正先升立于西階東工入升自西階北面坐相者東面坐遂授瑟乃降鄉射禮曰席工於西階上少東樂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工四人二瑟瑟先相者皆左何瑟面鼓執越内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階北面東上工坐相者坐授瑟乃降燕禮曰席工於西階上少東樂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小臣納工工四人二瑟小臣左何瑟面鼓執越内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階北面東上坐小臣坐授瑟乃降大射儀曰乃席工于西階上少東小臣納工工六人四瑟僕人正徒相大師僕人師相少師僕人士相上工相者皆左何瑟後首内弦挎越右手相後者徒相入小樂正從之升自西階北面東上坐授瑟乃降已上四條大同小異皆相者之公禮舊註引論語某在斯某在斯者乃士相見之私禮若在君前賔前不可也
  饗食諸侯序其樂事令奏鍾鼓令相如祭之儀凡言饗食食皆音嗣
  古禮祭祀與燕饗同自序事至令相皆見上文此條言奏鍾鼓不言告備臯舞歌徹首尾中間包括之矣
  燕射帥射夫以弓矢舞
  射夫謂衆耦也王大射詔諸侯以弓矢舞則大司樂掌之燕射帥射夫以弓矢舞則此樂師掌之事體有輕重故分别言也
  樂出入令奏鍾鼓
  不獨賔出入奏鍾鼓至於樂出入亦奏鍾鼓也
  凡軍大獻教愷歌遂倡之
  愷歌即愷樂也解見上文樂師倡之衆工和之
  凡䘮陳樂器則帥樂官
  尚書顧命曰天球在東序鼖鼓在西房禮記檀弓曰琴瑟張而不平笙竽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按笙師鎛師等條皆有廞樂器廞舞器之説所謂樂官指此
  及序哭亦如之
  哭臨之時排列班次亦是樂師統帥之也
  凡樂官掌其政令聽其治訟
  所屬樂官皆聽樂師管束有罪聽其處斷
  大胥
  胥者猶言長也古有里胥今曰里長又有學長齊長等稱即古所謂胥也大胥者大學長也小胥者小學長也皆於本類中擇有才能者為之
  掌學士之版
  學士者學樂之士也版者簿籍今稱戸口冊亦曰版籍也
  以待致諸子
  致猶召也諸子國君及其臣之子也大胥掌其簿籍以待其君召之使入學學舞也古註引漢大樂律釋此義已見上文帥國子而舞條下
  春入學舍采合舞舍采讀作釋菜
  月令孟春之月命樂正入學習舞仲春之月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仲丁又命樂正入學習樂季春之月擇吉日大合樂今按舍采即釋菜也始入學必釋菜禮先師也合舞謂等其進退使應節奏也
  秋頒學合聲
  自春至秋學將成矣頒者猶言辨也辨其髙下列其等第因而行賞罰焉合聲猶合舞也文互見耳别無義也舊説舞屬動故春合以應陽歌屬静故秋合以應隂此係穿鑿是故不取
  以六樂之㑹正舞位
  㑹乃節奏之名樂記所謂㑹守拊鼓是也此條言以六樂之㑹正舞位専為舞言之也小師條下云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専為樂言之也二者亦彼此互見也
  以序出入舞者
  學舞者當舞時入有次序出有次序皆不許錯亂也
  比樂官展樂器
  比者校也展者陳也於衆多之中擇取可用者而用之也
  凡祭祀之用樂者以鼓徵學士
  徵亦召也謂大胥擊鼓以召學徒也文王世子篇云大昕鼓徵所以警衆是也
  序宫中之事
  宫中之事即房中之樂也儀禮鄉飲酒禮曰乃合樂周南闗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古註疏云合樂謂歌樂與衆聲俱作周南召南國風篇也王后國君夫人房中之樂歌也關雎言后妃之徳葛覃言后妃之職卷耳言后妃之志鵲巢言國君夫人之徳采蘩言國君夫人不失職采蘋言卿大夫之妻能循其法度夫婦之道生民之本王政之端此六篇者其教之原也故國君與其臣下及四方之賔燕用之合樂也
  小胥掌樂士之徵令
  解見上文
  而比之觵其不敬者觵與觥同
  比謂次序之也不敬謂怠慢也觵罰爵也不敬未甚者罰酒以辱之
  巡舞列而撻其怠慢者
  甚則撻之書曰扑作教刑此之謂也
  正樂縣之位王宫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辨其聲
  臣謹按宫縣判縣惟有名存然儀禮無之軒縣特縣大槩則有之矣荀子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拊搏自虞已来堂上有磬有磬必有鐘此荀子所以有一鐘之説也儀禮鄉射及燕禮大射皆席工于西階上北面東上則堂上之樂盖皆西陳而北面也儀禮工入則瑟先歌後獻工亦瑟先歌後而樂正常立於西階東周禮登歌先擊拊是樂正居歌西歌在瑟西而瑟又在拊西其他不可考也周禮鼓人以晉鼓鼓金奏鎛師掌金奏之鼓鍾師以鍾鼓奏九夏記曰入門而縣興春秋𫝊曰入門而金作國語曰金不過以動聲又曰金石以動之先儒謂凡樂先擊鐘次擊鼓是也小胥下管播樂器令奏鼓𣌾瞽矇眡瞭凡樂事先播鼗然則𣌾引鼓者也鼗兆鼓者也觀眡瞭播鼗擊頌磬笙磬詩言鼗磬柷圉儀禮大射鼗倚于頌磬西紘言鼗必及磬設鼗必倚磬之紘是鐘磬作則鼗已作及下管播樂器而樂具作焉乃鼓朄以先之是鼗常在前而𣌾常在後也先王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子男則以鼗將之以鼗不以𣌾則鼗先於𣌾可知矣鐘磬之應歌者曰頌鐘頌磬其應笙者曰笙鐘笙磬頌磬在西笙磬在東朔鼙在西應鼙在東是堂下之樂貴西也堂下之樂貴西堂上之樂上東者貴西所以禮賔上東於西階之上亦以其近賔故也觀鄉飲酒鄉射之用樂皆樂正告備于賔特燕禮告備于公以明君臣之分而已則樂為賔設可知矣陳暘樂書宫縣多至三十六虡穿鑿不經無足取也
  凡縣鍾磬半為堵全為肆
  舊説編鍾編磬十六枚在一虡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今據儀禮擬撰宫縣軒縣判縣特縣四圖開列于後宫判圖缺
  宫縣鐘磬左右各四虡鼓則四面謂之肆有左無右謂之堵
  軒縣鐘磬左右各三虡鼓則三面謂之肆有左無右謂之堵
  判縣鍾磬左右各二虡鼓則二面謂之肆有左無右謂之堵
  特縣鍾磬左右各一虡鼓則一面謂之肆有左無右謂之堵
  據鄉射禮磬止一虡鼓止一面此乃特縣之半為堵者也據大射禮鍾磬左右各三虡鼓亦三面是謂軒縣之全為肆者也









  軒縣用三十五人
  樂正一人 舉麾一人 柷一人  敔一人
  搏拊一人兼歌 舂牘一人兼歌 小琴一人兼歌 小瑟一人兼歌中琴一人兼歌 中瑟一人兼歌 左編磬一人 右編磬一人兼鞉左編鍾一人 右編鍾一人 左特鍾一人 右特鍾一人右建鼓一人兼朔鞞應鞞
  左階建鼓一人兼朔應
  右階建鼓一人兼朔   儀禮但云簜在建鼓之間而無    應定數今擬或八人或倍之大竽一人二十四簧小竽一人十九簧大笙一人十九簧小笙一人十三簧大排簫一人 小排簫一人 大編管一人 小編管一人大塤一人圍七寸半小塤一人圍五寸半大篪一人長尺四寸小篪一人長尺二寸大籥一人六孔 小籥一人三孔 大篴一人六孔 小篴一人三孔












  特縣用十五人
  樂正一人  舉麾一人
  柷一人   敔一人
  搏拊一人兼歌 舂牘一人兼歌
  小琴一人兼歌  小瑟一人兼歌
  左編磬一人兼鞉 右編鍾一人柷敔鍾麾或不用亦可
  左階建鼓一人兼朔應𡿨
  大竽一人二十四簧 小竽一人十九簧
  大笙一人十九簧 小笙一人十三簧
  按儀禮鄉飲酒及鄉飲射篇皆云工四人二人瑟二人歌笙四人三人吹一人和已上共八人擊磬一人擊鼓一人并樂正一人共用十一人其餘不載陳祥道曰文不備耳
  大師大如字或讀作泰非
  古之樂歌必使無目之人學焉一則取其瞽者善聽専心於樂二則聖人無棄人用人皆當也此處不用則無用矣自此已下不言教國子及學士盖所教者不過瞽矇及眡瞭耳
  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
  子寅辰午申戌此六律為陽丑卯巳未酉亥此六吕為隂黄鍾生林鍾故子與未合林鍾生太蔟故未與寅合太蔟生南吕故寅與酉合南吕生姑洗故酉與辰合姑洗生應鍾故辰與亥合應鍾生㽔賔故亥與午合㽔賔生大吕故午與丑合大吕生夷則故丑與申合夷則生夾鍾故申與卯合夾鍾生無射故卯與戌合無射生仲吕故戌與已合仲吕生黄鍾故已與子合凡陽律生隂者則陽為夫隂為妻陽尊而隂卑凡隂吕生陽者則隂為母陽為子隂尊而陽卑律娶妻而呂生子天地之情也舊說以為子與丑合寅與亥合辰與酉合午與未合申與巳合戌與卯合此乃附㑹於日躔與斗建之相合也其説非是詳見上文大司樂條下
  陽聲
  即所謂六律也
  黄鍾
  陽聲第一其位在子名曰黄鍾乃小吕之子函鍾之夫也故與小吕函鍾互相合也
  太蔟
  陽聲第二其位在寅名曰太蔟乃函鍾之子南吕之夫也故與函鍾南吕互相見也
  姑洗
  陽聲第三其位在辰名曰姑洗乃南吕之子應鍾之夫也故與南吕應鍾互相合也
  㽔賔
  陽聲第四其位在午名曰㽔賔乃應鍾之子大吕之夫也故與應鍾大吕互相合也
  夷則
  陽聲第五其位在申名曰夷則乃大吕之子夾鍾之夫也故與大吕夾鍾互相合也
  無射
  陽聲第六其位在戌故名無射乃夾鍾之子小吕之夫也故與夾鍾小吕互相合也
  隂聲
  即所謂六同也
  大吕
  隂聲第一其位在丑名曰大吕乃㽔賔之妻夷則之母也故與㽔賔夷則互相合也
  應鍾應當作夾
  隂聲第二其位在卯名曰夾鍾乃夷則之妻無射之母也故與夷則無射互相合也
  南吕南當作小
  隂聲第三其位在己名曰小吕乃無射之妻黄鍾之母也故與無射黄鍾互相合也
  函鍾
  隂聲第四其位在未名曰函鍾乃黄鍾之妻太蔟之母也故與黄鍾太蔟互相合也
  小吕小當作南
  隂聲第五其位在酉名曰南吕乃太蔟之妻姑洗之母也故與太蔟姑洗互相合也
  夾鍾夾當作應
  隂聲第六其位在亥名曰應鍾乃姑洗之妻㽔賔之母也故與姑洗㽔賔互相合也
  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五聲旋宫琴譜詳見律吕精義内篇
  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八音樂器圖様詳見律吕精義内篇
  教六詩
  謂大師之官教瞽矇以詩
  曰風曰賦曰比曰興
  風者綱也賦比興者目也
  曰雅
  此亦綱也不言目者見前
  曰頌
  綱三目三是所謂六詩也
  以六德為之本
  中和祗庸孝友是為學詩之本
  以六律為之音
  六律六同曲譜是為歌詩之音不言同者省文
  大祭祀帥瞽登歌
  率領瞽矇登堂歌詩歌在堂上者近之也
  令奏擊拊
  作而中止止而復作不用柷敔但以搏拊舂牘為作止之節也
  下管
  匏竹之屬總名曰管下者謂逺之也管之言下猶歌之言登也八音諸器清細者宜近之洪大者宜逺之則無相奪倫矣
  播樂器
  即上文所謂播之以八音或云播指鞉而言也
  令奏鼓朄引去聲
  作而中止止而復作則不擊鐘而先擊朔鞞以引鼓鼓應各三聲畢然後擊鐘而奏樂也或問作而中止止而復作此何謂也荅曰譬如釋奠初獻樂作讀祝時樂暫止是謂作而中止也讀祝畢樂復作是謂止而復作也作而中止者不必戞敔止而復作者不必擊柷
  大饗亦如之
  燕㑹賔客亦如祭祀奏樂詳見儀禮燕禮及大射儀
  大射帥瞽而歌射節
  解見上文樂師條下
  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大䘮帥瞽而廞作匶諡匶古柩字
  先儒或引左𫝊國語史記兵書之文解釋甚詳然非樂家所急樂官帥瞽臨䘮議諡亦非所宜故皆不論
  凡國之瞽矇正焉
  但係國中無目之人皆屬大師之官所統
  小師
  無目之人多才藝者頭等立為大師次等立為小師大師掌樂事之大者小師掌樂事之小者是以謂之大師小師
  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
  弦絲音也簫管竹音也塤土音也鼓鞉革音也柷敔木音也於八音内惟舉其五而不言金石匏何也别屬鍾師磬師笙師不屬小師故也瞽矇條下亦有此條惟少一教字為異耳
  大祭祀登歌擊拊
  不言令奏者親自擊之也凡言令奏者使人代擊也
  下管擊應鼓
  𣌾即朔鞞亦名懸鼓應即應鞞亦名應鼓二器懸於建鼓兩旁朔鞞在西應鞞在東
  徹歌
  歌徹饌之樂章
  大饗亦如之
  大䘮與廞與音預
  凡小祭祀小樂事鼓𣌾
  俱解見上文矣
  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
  譬如設兩面鼓令兩人齊擊之若聲不齊是名不中節若聲不同是名不相和渾如一聲是則名為節又名為和也和字節字樂家以為衆妙之門禮家亦然故論語曰禮之用和為貴又曰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記曰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讀如字舊讀和為去聲非是
  瞽矇
  無目之工謂之瞽矇皆屬大師小師教之教成選賢者以補大師小師之缺
  掌播鼗柷敔塤簫管弦
  言掌不言教者謂親自作之也言掌教者教人作之不親作也
  諷誦詩
  樂記子貢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何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寛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逹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亷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已而陳德也動已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已上一節所謂諷誦詩也
  世奠繫
  師乙又曰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音者見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已上一節所謂世奠繫也
  謹按世猶時也奠猶定也繋猶屬也毛傳鄭譜定某詩屬某時即所謂世奠繫朱傳非之恐未然也孟子曰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此之謂歟
  鼓琴瑟
  鼓祭祀燕饗一應琴瑟也此句不屬上文舊以為屬上誤
  掌九德六詩之歌以役大師
  所歌者不止此舉此例其餘耳役猶言差役也謂衆瞽矇隨大師差役也
  眡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
  有目之工謂之眡瞭或云似瞎而能視易曰眇能視是也頌磬笙磬解見磬師條下
  掌大師之縣即古懸字
  凡設縣時聽大師役使也縣謂宫軒判特四縣解見小胥條下
  凡樂事相瞽
  相謂扶持之也瞽矇無目賴眡瞭有目者扶持之也
  大䘮廞樂器大旅亦如之
  廞謂遷移樂器旅乃非常之祭祭於非常之處故須遷移樂噐以就之也語曰季氏旅於泰山則非常處可知
  賔射皆奏其鍾鼓鼜愷獻亦如之
  賔者謂賔禮也射者謂射禮也二禮皆然故云皆也鼜愷獻解見鎛師條下
  典同
  典猶掌也同即同律度量衡之同也專掌此事是故職名典同舊説同乃六律六同之同非是
  掌六律六同之和
  解見大師條下
  以辨天地四方隂陽之聲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横黍尺黄鍾長十寸其法本此

  傳曰古之所謂
  道術者無乎不
  在其數則一二
  三四是也又曰
  一與一為二二
  與一為三自此
  以往巧歷不能
  得而况其凡乎
  羽數一其管長
  六寸徵數二其
  管長七寸角數
  三其管長八寸
  商數四其管長
  九寸宫數五其
  管長十寸除十
  寸外餘舉成數
  白㸃二十五黒㸃三十白黑共五十五㸃一者數之始十者數之終自一至十隂陽未分象太極也白㸃一三五七九此五位陽數也陽數自一至九而無十見其始而不見其終故曰精氣為物黑㸃二四六八十此五位隂數也隂數自二至十而無一見其終而不見其始故曰遊魂為變成變化行鬼神此之謂也洪範五行其序則先水而後土樂記五聲其序則先宫而後羽數之少者於聲為清數之多者於聲為濁先後雖異其序同也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少者為生多者為成此自然之理也生數之一成數之六合而為水其位在北方屬羽故黄鍾之羽其律長六寸生數之二成數之七合而為火其位在南方屬徵故黄鍾變徵其律長七寸生數之三成數之八合而為木其位在東方屬角故黄鍾之角其律長八寸生數之四成數之九合而為金其位在西方屬商故黄鍾之商其律長九寸生數之五成數之十合而為土其位在中央屬宫故黄鍾之宫其律長十寸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此之謂也數之九與十天地之極致也黍之縦與横隂陽之至理也故黄鍾之長以縱黍較之則為八十一分九九相乗之數也以横黍較之則為百分十十相乗之數也先儒未逹乃謂黄鍾長九十分縱黍累尺則管太長横黍累尺則管太短豈能容黍千二百哉歴代造律不成盖由此也是乃律家開卷第一義不可不辨也淮南子曰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隂陽隂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黄鍾之律九寸而宫音調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黄鍾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縱黍尺黄鍾長九寸其法本此



  隋書律志載祖
  沖之所撰約率
  圓徑七圓周二
  十二又撰密率
  圓徑一百一十
  三圓周三百五
  十五今按二皆
  約率非密率也
  沖之密率周徑
  相乗四歸得積
  一萬而有餘零
  則知非真數也
  今據周髀圓出
  於方方出於九
  九八十一求得
  真數故著論焉
  九者形圓
  圓者象天
  圓為周也
  方為徑焉
  十者形方
  方者象地
  圓方求之
  周徑得矣
  外圓象天
  内方象地
  方圓四九
  三十六位
  圓周四尺
  容方九寸
  弦股相求
  是為定論
  論曰甞觀諸家筭術最疎謬者莫如圓田之屬盖彼尊信圍三徑一之説而執守之不肯運一規於壁間以尺量之較其是否儒者之學以格物窮理為先務數居六藝之一規矩方圓之至此最易察者而尚莫能辨何况理之𤣥奥者乎無待運規不拘何等圓器但周徑分明者皆可較耳用紙一條圍器一周均作三折以較其徑顯然不相合矣是知圍三徑一之説姑舉大槩而言非密率也古有周髀筭經首載周公與商髙相問荅此理甚明後人續以圍三徑一之術盖傳訛也商髙所謂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又曰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方數為典以方出圓今詳其意謂畫方形若棋盤紋毎行九寸九行共有八十一寸却於四隅之外運規為圓與四隅適相投較量四面方外餘圓各長一尺則其一周共有四尺是謂出於矩耳矩即今之曲尺是也規即今之料杖是也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此之謂也昔有劉歆張衡王蕃劉徽祖沖之輩皆覺圍三徑一之非亦嘗更定新率竟不能得其真惟元儒李冶善筭乃得其秘傳而歎服之著於測圓海鏡序中千載已来得此理者盖亦鮮矣嗚呼今之學者小九九尚不熟何足以語其圓率之疎密也哉即有通筭術者亦以為丈量田地不過得其大略摠差一二歩何妨也殊不知聖人設此術豈専為圓田耶大而璇璣玉衡小而黄鍾玉琯凡為圓器必求周徑豈容一秒一忽而有錯誤寧於求圓之謬而竟不之察乎孟子曰規矩方圓之至也又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今編此書雖採古人成説而獨詳於求圓一事盖欲微顯闡幽補其闕略而已詳見律吕精義内篇
  解曰按商髙古法謂圓出於方方出於矩者何也盖圓周之内必有容方之理其方之形雖不可見而其數却易推惟圓周雖可見而其數却難測是故測圓之術先求方之斜弦即知圓之周徑當用弦求句股之法圓田徑一百步其内所容方之斜弦亦與圓之徑同皆一百步自乗得一萬步名為弦羃羃即四方手巾可以覆罇所謂舉羃酌酒是也筭家有相乗有自乗二種頗不同盖自乗之數其形必方故取名謂之羃以别之耳非真用手巾也凡弦羃中兼有句股二羃之數減去句羃餘為股羃今弦羃一萬步盖有句羃五千步股羃五千步在其中矣然正方者句股相同故云折半止存一羃作句作股皆可今開方所得七十餘步乃圓中所容方面故不謂之句股但謂之方面也假令東邊一面之方是九則其東邊一段之圓是十若方周三十六則圓必是四十故用此為求圓之率四因即圓周也今圓徑一百步不知其周但推得其内所容之方面七十步空七一空六七八以九為法歸之得其東面一段之圓七十八步五六七四二欲知南西北三段則用四因而一全周之數得矣是故四十分之九者天地自然之數圓方相求之率也若周求徑者亦同此率但應乗者除之應除者乗之耳句股弦三者亦須反求之徑求周者先自乗折半開方所得而後用求圓之率乃弦求句也周求徑者先用求圓之率所得而後自乗倍之開方乃句求弦也既求得周徑矣却用半周半徑相乗是其面羃此則不難知也舊法求圓積者盖有四術半周半徑相乗者簡而最善次則周徑相乗四而一者雖煩亦善惟所謂徑自乗三之四而一及周自乗十二而一者最為疎謬切不可信用焉
  訣曰圓周四十容方九勾股求弦數可知遂以此為求徑率求周求積亦如之解曰凡圓周内求容方者其方居圓十分之九假令圓周四十尺容方則三十六尺圓周三十尺容方則二十七尺假如圓周三百歩其容方該二百七十歩四歸則得一面之勾及一面之股各六十七歩半遂各自乗併之為實開方除之此乃勾股求弦之法弦即圓之徑也句股即所容方面也盖分圓為四段每段其形如弧之背分方為四段每段其形如弧之弦背若十尺者弦必九尺矣十為河圖之數所謂天苞也九為雒書之數所謂地符也天圓地方隂陽之理出乎自然非牽合也圓内之方九四之則三十六方外之圓十四之則四十故以四十分之九為圓方相求之率求周求徑求積皆用此為率也是名求圓真率後凡言圓率者放此
  以為樂器
  八音樂器皆有圖様詳見律吕精義内篇
  凡聲
  此二字者綱也下文十二聲者目也
  髙聲䃂正聲緩下聲肆陂聲散險聲斂逹聲贏微聲韽回聲衍侈聲筰弇聲鬱薄聲甄厚聲石
  按考工記鳬氏為鍾條下薄厚之所震動清濁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興有説鍾已厚則石已薄則播侈則柞弇則鬱長甬則震是故大鍾十分其鼓間以其一為之厚小鍾十分其鉦間以其一為之厚鍾大而短則其聲疾而短聞鍾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逺聞以此推之上文十二聲者専指鍾而言也侈弇短長盖隨様制而有差别見宣和博古圖其聲無所考矣
  凡為樂器
  此四字者綱也下文目也
  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數度皆去聲
  數謂乗除所得長短周徑之類總名數也度謂尺寸分釐毫絲忽微之類總名度也
  以十有二聲為之齊量齊量皆去聲
  齊謂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鍾鼎之齊量謂㮚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準之凖之然後量之量之以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其聲中黄鍾之宫夫黄鍾之宫以横黍言之則其管長十寸經文所謂深尺内方尺者即黄鍾長十寸之明證也大吕已下不載何也盖舉其一餘可推也此所謂為之量者也㮚氏條下又言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此所謂為之齊者也齊量之説㮚氏詳而鳬氏略者盖此二字之藝相近是故經文互相發明也記曰量鼎得其象量鼎失其象不言鍾者亦然
  凡和樂亦如之
  定琴瑟展樂器必吹律管以正其音典同之職専掌和樂其為春官宗伯所屬明矣是以列在磬師鍾師之前為此故也近世妄者欲移典同補司空之闕文何哉
  磬師掌教擊磬擊編鍾
  教謂教眡瞭也磬即上文眡瞭條下掌擊頌磬笙磬是也嘗謂鍾磬二物磬則親而不尊鍾則尊而不親何以言之虞書鳴球為堂上樂其堂下有鏞而無磬周禮先言磬師後言鍾師儀禮大射磬在鍾上鄉飲鄉射有磬無鍾皆磬親於鍾也笙磬者與吹相和之磬也頌磬者與歌相和之磬也皆十六枚而為一架是名編磬而編鍾亦如之故以磬師教擊編鍾葢鍾亦有笙鍾歌鍾之分别是與磬同也磬師為長何也后夔擊石拊石即古之磬師也然孔子學琴於師襄與論語擊磬襄似是一人既稱師襄其亦無目者歟以俟再考
  教縵樂燕樂之鍾磬凡祭祀奏縵樂凡或作及誤
  縵樂即操縵也燕樂燕饗之樂鹿鳴關雎之屬是也
  鍾師掌金奏
  謹按儀禮鄉飲鄉射有磬無鍾至於燕禮及大射儀兼有鍾磬盖有鍾則未必無磬而有磬則可以無鍾此磬師鍾師所由分别也然則禮之大者鍾師分掌之禮之小者磬師兼掌之是以磬師條兼言編鍾鍾師條不言編磬則其大小詳略又可知矣故曰鍾則尊而不親鍾師専以金音奏樂故曰掌金奏也
  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
  周制别有九夏非虞夏之九歌先儒或引虞書九功惟敘九敘惟歌名為九夏非也或引周頌時邁為肆夏執競為繁遏思文為渠亦非或曰有聲無辭或曰有辭亡逸皆非盖夏之為言大也樂之大者也即今大雅是也以詩言之謂之曰雅以樂言之謂之曰夏則九夏者大雅九篇是也解見下文
  王夏
  舊説王出入奏王夏新説文王之篇是也盖取王字為樂之名故謂之王夏耳
  肆夏
  舊説尸出入奏肆夏新説即緜之篇是也盖取肆不殄厥愠之肆字為樂名耳
  昭夏
  舊説牲出入奏昭夏新説大明之篇是也盖取昭事上帝之昭故曰昭夏
  納夏
  舊説四方賔来奏納夏新説旱麓之篇是也盖取君子納福如玉瓚之納黄流也
  章夏
  舊説臣有功奏章夏新説棫樸之篇是也盖取為章于天及追琢其章也
  齊夏
  舊説夫人祭奏齊夏新説思齊之篇是也稱美母道婦德故用於夫人之祭焉
  族夏
  舊説族人侍奏族夏新説行葦之篇是也盖取戚戚兄弟莫逺具爾之義
  祴夏
  舊説客醉而出奏祴夏新説既醉之篇是也
  驁夏
  舊説公出入奏驁夏新説驁樂也驁夏盖即假樂之篇一説古驁字與敖遊之敖義通巻阿之篇曰来游来歌是也
  凡祭祀饗食奏燕樂
  以鍾鼓奏之
  凡射王奏騶虞諸侯奏貍首卿大夫奏采蘋士奏采蘩解見樂師條下
  掌鼙鼓縵樂
  謂縵樂之朔鼙應鼙及鼓之節
  笙師掌教龡古文龡與吹通
  教謂教瞽矇也凡係吹者皆屬笙師教習
  竽笙塤籥簫篪篴管
  竽笙匏音塤土音籥簫篪篴管皆竹音竽與笙合塤與篪合籥與篴合簫與管合
  舂牘應雅以教祴樂
  舂牘木音應雅革音祴樂謂祴夏之樂也
  凡祭祀饗射共其鍾笙之樂
  儀禮大射儀曰樂人宿縣于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鍾盖鍾磬與笙互相應和故小雅曰鼓鍾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此之謂也
  燕樂亦如之
  大䘮廞其樂器及𦵏奉而蔵之
  大旅則陳之
  解見上文
  鎛師
  鎛是大鍾虞書商頌周雅皆謂之鏞是也陳暘以為小鍾非也
  掌金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樂饗食賔射亦如之擊鼓之節奏與金奏合者謂之金奏之鼓
  軍大獻則鼓其愷樂
  解見大司樂條下
  凡軍之夜三鼜皆鼓之守鼜亦如之
  出征曰軍不出曰守每夜發擂則皆然也三鼜謂晨昏及夜半
  大䘮廞其樂器奉而蔵之
  韎師掌教韎樂祭祀則帥其屬而舞之大饗亦如之旄人掌教舞散樂舞夷樂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屬焉凡祭祀賔客舞其燕樂
  已上二條殆似古人所謂世俗之樂孟子曰今之樂由古之樂也自唐𤣥宗以前雅樂俗樂總統於太常而無所分别至開元天寳間始設教坊奏清商九部大率多夷音今觀周制亦然則其来也逺矣詳見鞮鞻氏條下
  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
  經文旄人在籥師籥章上疑錯簡也旄人下士也掌教散樂籥師中士也掌教國子禮記文王世子篇曰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小樂正學干大胥贊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贊之胥鼓南胥者大胥小胥鼓南者鼓二南之詩也是知籥師當在韎師旄人之前韎師旄人當在鞮鞻氏之前也
  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賔客饗食則亦如之
  羽舞鍾鼓籥師自擊或令胥擊之所謂胥鼓南也
  大䘮廞其樂器奉而蔵之
  籥章
  謂吹籥合歌章
  掌土鼓
  杜子春云土鼓以瓦為匡以革為兩面可擊也
  豳籥
  毛傳曰籥六孔説文曰籥三孔記曰夏籥此云豳籥疑六孔者為夏籥三孔者為豳籥也或云豳國之籥以葦為之明堂位云土鼓蒯桴葦籥是也
  中春晝擊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舊説迎暑以晝求諸陽迎寒以夜求諸隂皆以豳籥吹豳風之詩也新説土鼓土俗之鼓也盖豳土之俗鼓故曰土鼓
  凡國祈年于田祖龡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國祭蜡則龡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
  詩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榖我士女此之謂以樂田畯也記曰蜡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此之謂息老物月令孟冬勞農以休息之是也
  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祭祀則龡而歌之燕亦如之
  後漢明帝永平中益州刺史梁國朱輔好立功名慷慨有大略在州數嵗宣示漢德威懐逺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國戸百三十餘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稱為臣僕輔上疏曰臣聞詩云彼徂者岐有夷之行傳曰岐道雖僻而人不逺詩人誦詠以為符驗今白狼王唐菆等慕化歸義作詩三章路經卭来大山零髙坂峭危峻險百倍岐道繦負老㓜若歸慈母逺夷之語辭意難正草木異種鳥獸殊類有犍為郡掾田恭與之習狎頗曉其言臣輒令訊其風俗譯其辭語今遣從事史李陵與恭護送詣闕并上其樂詩昔在聖帝舞四夷之樂今之所上庶備其一帝嘉之事下史官録其歌焉逺夷樂德歌詩曰大漢是治與天意合吏譯平端不從我来聞風向化所見奇異多賜繒布甘羙酒食昌樂肉飛屈申悉備蠻夷貧薄無所報嗣願主長壽子孫昌熾逺夷慕德歌詩曰蠻夷所處日入之部慕義向化歸日出主聖徳深恩與人富厚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温時適部人多有涉危歴險不逺萬里去俗歸德心歸慈母逺夷懐德歌曰荒服之外土地墝埆食肉衣皮不見鹽榖吏譯傳風大漢安樂携負歸仁觸冒險狹髙山岐峻緣崖磻石木薄發家百宿到雒父子同賜懐抱匹帛傳告種人長願臣僕見後漢書
  唐德宗貞元中南詔異年尋遣使詣劔南西川節度使韋臯言欲獻夷中歌曲且令驃國進樂臯乃作南詔奉聖樂用黄鍾之均舞六成工六十四人贊引二人序曲二十八疊執羽而舞南詔奉聖樂字曲將終雷鼓作於四隅舞者皆拜金聲作而起執羽稽首以象朝覲毎拜跪節以鉦鼓德宗閲於麟德殿以授太常工人自是殿庭宴則立奏宫中則坐奏十七年驃國王雍𦍑遣弟悉利移城主舒難陁獻其國樂至成都韋臯復譜次其聲又圖其舞容樂器以獻凡工器二十有二其音八金貝絲竹匏革牙角大扺皆夷狄之器其聲曲不𨽻於有司見新唐書
  已上二段盖即周官韎師旄人及鞮鞻氏所掌夷樂之遺意歟故附載於篇末
  典庸器
  典猶掌也庸器者常用之器也庸者常也用也讀如祗庸登庸之庸舊説以為伐國銘功之器非也
  掌蔵樂器庸器
  樂器鍾磬琴瑟之屬庸器一切常用之物不止於樂器也為歌敷席為舞立表表與席非樂器故總名庸器用畢則收蔵之
  及祭祀帥其屬而設筍虡陳庸器饗食賔射亦如之大䘮廞筍虡
  筍虡亦非樂器故為庸器之首
  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陳則授舞器既舞則受之賔饗亦如之大䘮廞舞器及𦵏奉而蔵之
  不言戚省文也不言羽籥者别屬籥師不屬此官也已上二官樂官中微者也是故列於篇末










  樂律全書卷二十五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六
  明 朱載堉 撰
  筭學新説
  臣所撰新説凡四種一曰律學二曰樂學三曰筭學四曰韻學前二者其書之本原後二者其書之支𣲖所以羽翼其書者也夫筭學之有書其亦舊矣謂之新説何也且如周徑羃積相求之類舊則疎而新則密平方不用商除立方不顯亷法之類舊則繁而新則簡舊以句股為末専明九章新以句股為首専明律厯此其異也餘則文雖小異要亦殊途同歸者也
  初學凢例
  臣謹按内則曰六年教之數與方名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所謂數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乃至百千萬等項之名也所謂計即一一退位一乃至逢九進一十等項之術也中庸曰辟如行逺必自邇辟如登髙必自卑此之謂也
  常數子生六嵗時教之者此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五十一 五十二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五五十六 五十七 五十八 五十九 六十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六十四 六十五六十六 六十七 六十八 六十九 七十七十一  七十二  七十三 七十四  七十五七十六  七十七  七十八 七十九  八十八十一  八十二  八十三 八十四  八十五八十六  八十七  八十八  八十九 九十九十一  九十二  九十三  九十四 九十五九十六  九十七  九十八  九十九 一百
  大數名色雖多自京已上初學者難曉筭家亦不常用故畧之
  一 十  百 千 萬 十萬 百萬 千萬 萬萬為億一億十億百億千億萬億十萬億百萬億千萬億萬萬億為兆一兆十兆百兆千兆萬兆十萬兆百萬兆千萬兆萬萬兆為京大數有三等下等者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十兆為京之類是也中等者萬萬為億萬萬億為兆萬萬兆為京之類是也大抵儒書中所載者下等也筭書中所載者中等也其上等者未詳所載而佛經中則又與此三等不同今所用者特依筭書用中等之數耳
  小數名色雖多自纎已下初學者難曉筭家亦不常用故畧之
  幾尺 幾寸 幾分 幾釐 幾毫 幾絲 幾忽 幾微 幾纖此乃常人所曉次載平立二積與常不同初學者宜習之
  平方積此所謂計術也十嵗然後教之
  平方百纖為一微百微為一忽百忽為一絲百絲為一毫百毫為一釐百釐為一分百分為一寸百寸為一尺故曰
  幾十幾尺   幾十幾寸  幾十幾分   幾十幾釐幾十幾毫   幾十幾絲  幾十幾忽   幾十幾微幾十幾纖
  立方積平立二積初學難曉故表出之
  立方千纖為一微千微為一忽千忽為一絲千絲為一毫千毫為一釐千釐為一分千分為一寸千寸為一尺故曰
  幾百幾十幾尺 幾百幾十幾寸 幾百幾十幾分幾百幾十幾釐 幾百幾十幾毫 幾百幾十幾絲
  幾百幾十幾忽    幾百幾十幾微   幾百幾十幾纖
  又平積一一自乗所得也   四二自乗所得也     九三自乗所得也
  一十六四自乗所得也    二十五五自乗所得也  三十六六自乗所得也四十九七自乗所得也   六十四八自乗所得也   八十一九自乗所得也
  一已上開一     四已上開二   九已上開三一十六已上開四   二十五已上開五 三十六已上開六四十九已上開七   六十四已上開八 八十一已上開九一百已上開一十   四百已上開二十 九百已上開三十一千六百已上開四十 二千五百已上開五十 三千六百已上開六十四千九百已上開七十 六千四百已上開八十 八千一百已上開九十一萬已上開一百   四萬已上開二百   九萬已上開三百十六萬已上開四百  二十五萬已上開五百 三十六萬已上開六百四十九萬已上開七百 六十四萬已上開八百 八十一萬已上開九百
  又立積一一再乗所得也    八二再乘所得也      二十七三再乘所得也
  六十四四再乘所得也    一百二十五五再乘所得也  二百一十六六再乘所得也三百四十三七再乗所得也  五百一十二八再乗所得也  七百二十九九再乘所得也一已上開一   八已上開二 ︵字位過密 無法显示︶六十四已上開四 一百二十五已上開五
  三百四十三已上開七 五百一十二已上開八一千已上開一十  八千已上開二十
  六萬四千已上開四十 一十二萬五千已上開五十三十四萬三千已上開七十 五十一萬二千已上開八十一百萬已上開一百 八百萬已上開二百
  六千四百萬已上開四百 一億二千五百萬已上開五百三億四千三百萬已上開七百 五億一千二百萬已上開八百已上凡例初學須知凡學開方須造大筭盤長九九八十一位共五百六十七子方可筭也不然只用尋常筭盤四五箇接連在一處筭之亦無不可也其筭盤梁上帖紙一長條上冩第一位第二位等項字様使初學易曉也
  第一問曰古云黄鐘長九寸今云黄鐘長十寸何也答曰所謂九寸者法度之名也度生于律者也非律生於度也古之神瞽考中聲而製律當此之時律尚未成度尚未有則何以知黄鍾乃九寸哉及律成後遂將黄鍾之管命為一尺故先儒謂度本起於黄鍾之長是知黄鍾之長即度法一尺也若謂黄鍾止長九寸外加一寸而後成尺則非所謂度本起於黄鍾之長葢九寸者筭率云耳率也者假如之法也穿四壤五堅三句三股四弦五之類是也假如黄鍾長九寸則林鍾長六寸假如林鍾長六寸則太簇長八寸創此率者主意不過專為三分損益而設今既察知三分損益其率疎舛不用三分損益則彼黄鍾九寸之説亦不可宗矣今則取法河圖之數詳列於左五與十居中央為土為宫為君十寸至尊故黄鍾之宫長十寸四與九居西方為金為商為臣九寸次之故黄鍾之商長九寸三與八居東方為木為角為民八寸次之故黄鍾之角長八寸二與七居南方為火為徴為事七寸次之故黄鍾變徵長七寸一與六居北方為水為羽為物六寸次之故黄鍾之羽長六寸
  第二問律家先求黄鍾猶厯家先求冬至也次求蕤賔猶夏至也又次求夾鍾猶春分也又次求南吕猶秋分也然後求大吕除黄鍾外諸律吕之首也其次求應鍾諸律吕之終也亦猶厯家所謂履端舉正歸餘也黄鍾履端於始蕤賔舉正於中應鍾歸餘於終故曰律厯一道今黄鍾正律長十寸蕤賔倍律正律各長幾何答曰黄鍾長十寸是為平方靣其兩隅斜弦即蕤賔倍律倍律折半即蕤賔正律也若以蕤正為平方靣而其斜弦即黄正也周禮㮚氏為量内方尺而圓其外筭法求方之斜即圓之徑得斜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纖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即蕤賔倍律也折半得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纖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五即蕤賔正律也纖已下數不立名色餘皆放此法曰依句股求弦置方面自南至北一十寸自乗得一百寸為股羃别置方面自東至西一十寸自乗得一百寸為句羃相併共得二百寸弦羃就置弦二百寸為實看前式内一百已上該開一十寸命作一歸為下法用開方歸除法除之於實首位歸實呼逢一進一十得一十寸有歸不除餘實一百寸倍下法一十寸改作二十寸命曰二歸自此已後有歸有除於實第一位歸實呼二一添作五起一還二只得四寸下法亦置四寸於二十寸之下共得二十四寸於實第二位除實呼四四除一十六餘實四寸倍下法四寸改作八寸共得二十八寸於實第三位歸實呼逢二進一十得一分下法亦置一分於二十八寸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一分於實第三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四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一寸一十九分倍下法一分改作二分共得二十八寸二分於實第三位歸實呼二一添作五起一還二只得四釐下法亦置四釐於二十八寸二分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四釐於實第四位除實呼四八除三十二於第五位除實呼二四退位除八於第六位除實呼四四除一十六餘實六分○四釐倍下法四釐改作八釐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於實第五位歸實呼逢四進二十得二毫下法亦置二毫於二十八寸二分八釐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二毫於實第五位除實呼二八除一十六於第六位除實呼二二退位除四於第七位除實呼二八除一十六於第八位除實呼二二退位除四餘實三十八釐三十八毫倍下法二毫改作四毫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於實第六位歸實呼逢二進一十得一絲下法亦置一絲於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一絲於實第六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七位除實呼一二退位除二於第八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九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十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一十釐○○七毫五十九絲倍下法一絲改作二絲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於實第六位歸實呼二一添作五起二還四只得三忽下法亦置三忽於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三忽於實第七位除實呼三八除二十四於第八位除實呼二三退位除六於第九位除實呼三八除二十四於第十位除實呼三四除一十二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二三退位除六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三三退位除九餘實一釐五十九毫○六絲三十一忽倍下法三忽改作六怱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六忽於實第七位歸實呼二一添作五得五微下法亦置五微於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六忽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六忽五微於實第八位除實呼五八除四十於第九位除實呼二五除一十於第十位除實呼五八除四十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五四除二十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二五除一十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五六除三十於第十四位除實呼五五除二十五餘實一十七毫六十四絲一十七忽七十五微倍下法五微改作一忽○微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七忽○微於實第八位歸實呼二一添作五逢二進一十得六纖下法亦置六纖於二十八寸二分八釐二毫二絲七忽○微之下共得二十八寸二分八釐四毫二絲七忽○六纖於實第九位除實呼六八除四十八於第十位除實呼二六除一十二於第十一位除實呼六八除四十八於第十二位除實呼四六除二十四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二六除一十二於第十四位除實呼六七除四十二至第十五位下法空微無除於第十六位除實呼六六除三十六餘實六十七絲一十二忽一十二微六十四纖
  自此已後開至二十五位其術同前但纖已下不立名色共得斜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纖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即蕤賔倍律也折半即得蕤賔正律與下條開方所得蕤賔正律數同
  第三問黄正為方面斜弦即蕤倍前條既明之矣黄正為斜弦方面即㽔正亦須明之今黄鍾正律長十寸其㽔賔正律長幾何
  答曰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纖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五即㽔賔正律也法曰弦求股術筭置斜弦即黄正長十寸自乗得一百寸弦羃於内減去句羃正方者句與股相同去五十寸五十寸為股羃就置股羃五十寸為實看前式内四十九已上該開七寸命作七歸為下法用開方歸除法除之於實首位歸實呼七五七十一得七寸倍下法七寸改作一十四寸命作一歸呼逢七進七十雖進一位仍作七寸有歸不除餘實一寸自此以後有歸有除第一位得空分於第二位歸實呼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二還二只得七釐下法亦置七釐於一十四寸○分之下共得一十四寸○分七釐於實第三位除實呼四七除二十八第四位下法空分無除於第五位除實呼七七除四十九餘實一分五十一釐倍下法七釐改作一分四釐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於實第四位歸實呼逢一進一十得一毫下法亦置一毫於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之下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一毫於實第四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五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於第六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七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九釐五十九毫倍下法一毫改作二毫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第五位得空絲於第六位歸實呼逢六進六十得六忽下法亦置六忽於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絲之下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絲六忽於實第六位除實呼四六除二十四於第七位除實呼一六退位除六於第八位除實呼四六除二十四於第九位除實呼二六除一十二第十位下法空絲無除於第十一位除實呼六六除三十六餘實一釐一十毫○四十七絲六十四忽倍下法六忽改作一絲二忽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二忽於實第六位歸實呼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二還二只得七微下法亦置七微於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二忽之下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二忽七微於實第七位除實呼四七除二十八於第八位除實呼一七退位除七於第九位除實呼四七除二十八於第十位除實呼二七除一十四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一七退位除七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二七除一十四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七七除四十九餘實一十一毫四十八絲一十五忽一十一微倍下法七微改作一忽四微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四微於實第七位歸實呼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一還一得八纖下法亦置八纖於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四微之下共得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四微八纖於實第八位除實呼四八除三十二於第九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十位除實呼四八除三十二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二八除一十六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三八除二十四於第十四位除實呼四八除三十二於第十五位除實呼八八除六十四餘實一十六絲七十八忽○三微一十六纖
  自此已後開至二十五位其術同前但纖已下不立名色所得方面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纖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五即蕤賔正律也加倍即得蕤賔倍律與上條開方所得蕤賔倍律數同
  第四問以黄鍾正律乗蕤賔正律得平方積七十寸○七十一分○六釐七十八毫一十一絲八十六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開平方所得即夾鍾正律其長幾何
  答曰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纖五二五三七一四五四三○三一一二五即夾鍾正律也法曰置所得蕤賔長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纖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五以黄鍾長十寸乗之得平方積七十寸○七十一分○六釐七十八毫一十一絲八十六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為實看前式内六十四已上該開八寸命作八歸為下法用開方歸除法除之於實首位歸實呼八七八十六得八寸倍下法八寸改作一十六寸命作一歸呼逢八進八十雖進一位仍作八寸有歸不除餘實六寸七十一分○六釐七十八毫一十一絲八十六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自此已後有歸有除於實第二位歸實呼逢四進四十得四分下法亦置四分於一十六寸之下共得一十六寸四分於實第二位除實呼四六除二十四於第三位除實呼四四除一十六餘實一十五分○六釐七十八毫一十一絲八十六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倍下法四分改作八分共得一十六寸八分第二位得空釐於第三位歸實呼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一還一得八毫下法亦置八毫於一十六寸八分○釐之下共得一十六寸八分○釐八毫於實第四位除實呼六八除四十八於第五位除實呼八八除六十四第六位下法空釐無除於第七位除實呼八八除六十四餘實一分六十二釐一十四毫一十一絲八十六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倍下法八毫改作一釐六毫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六毫於實第四位歸實呼見一無除作九一得九絲下法亦置九絲於一十六寸八分一釐六毫之下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六毫九絲於實第五位除實呼六九除五十四於第六位除實呼八九除七十二於第七位除實呼一九退位除九於第八位除實呼六九除五十四於第九位除實呼九九除八十一餘實一十釐○七十八毫九十絲○八十六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倍下法九絲改作一毫八絲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八絲於實第五位歸實呼見一無除作九一起三還三得六忽下法亦置六忽於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八絲之下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八絲六忽於實第六位除實呼六六除三十六於第七位除實呼六八除四十八於第八位除實呼一六退位除六於第九位除實呼六七除四十二於第十位除實呼六八除四十八於第十一位除實呼六六除三十六餘實六十九毫八十三絲七十忽○五十四微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倍下法六忽改作一絲二忽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於實第七位歸實呼逢四進四十得四微下法亦置四微於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之下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四微於實第七位除實呼四六除二十四於第八位除實呼四八除三十二於第九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十位除實呼四七除二十八於第十一位除實呼四九除三十六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二四退位除八於第十三位除實呼四四除一十六餘實二毫五十六絲五十三忽五十八㣲七十五纖二四四○○八四四五倍下法四微改作八微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於實第八位歸實呼逢一進一十得一纎下法亦置一纎於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之下共得一十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一纎於實第八位除實呼一六退位除六於第九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十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一七退位除七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一九退位除九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一二退位除二於第十四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十五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八十八絲三十五忽六十五微九十四纎有竒自此已後開至二十五位其術同前但纖已下不立名色所得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纖五二五三七一四五四三○三一一二五即夾鍾正律也倍之得一尺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三纖○五○七四二九○八六○六二二五一即夾鍾正律也
  第五問以黄鍾正律乗蕤賔倍律得平方積一百四十一寸四十二分一十三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二忽○九㣲五十纖○四八八○一六八九開平方所得即南吕倍律其長幾何
  答曰長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纖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即南吕倍律也
  法曰置所得蕤賔長一十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纖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以黄鍾長十寸乗之得方平積一百四十一寸四十二分一十三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九微五十纖○四八八○一六八九為實看前式内一百已上該開一十寸命作一歸為下法用開方歸除法除之於實首位歸實呼逢一進一十得一十寸有歸不除餘實四十一寸四十二分一十三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九微五十纖○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一十寸改作二十寸命作二歸自此已後有歸有除於實第二位歸實呼逢二進一十得一寸下法亦置一寸於二十寸之下共得二十一寸於實第二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二十寸○四十二分一十三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 九微○十纎○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一寸改作二寸共得二十二寸於實第二位歸實呼見二無除作九二起一還二得八分下法亦置八分於二十二寸之下共得二十二寸八分於實第三位除實呼二八除一十六於第四位除實呼八八除六十四餘實二寸一十八分一十三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九微五十纖○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八分改作一寸六分共得二十三寸六分於實第三位歸實呼見二無除作九二得九釐下法亦置九釐於二十三寸六分之下共得二十三寸六分九釐於實第四位除實呼三九除二十七於第五位除實呼六九除五十四於第六位除實呼九九除八十一餘實四分九十二釐五十六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九微五十纖○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九釐改作一分八釐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於實第五位歸實呼逢四進二十得二毫下法亦置二毫於二十三寸七分八釐之下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二毫於實第五位除實呼二三退位除六於第六位除實呼二七除一十四於第七位除實呼二八除一十六於第八位除實呼二二退位除四餘實一十六釐九十二毫二十三絲七十三忽○九微五十纖○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二毫改作四毫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第五位得空絲於第六位歸實呼二一添作五逢四進二十得七忽下法亦置七忽於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絲之下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絲七忽於實第七位除實呼三七除二十一於第八位除實呼七七除四十九於第九位除實呼七八除五十六於第十位除實呼四七除二十八第十一位下法空絲無除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七七除四十九餘實二十七毫三十五絲二十四忽○九微五十纎○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七忽改作一絲四忽共得一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於實第八位除實呼逢二進一十得一微下法亦置一微於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之下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一微於實第八位除實呼一三退位除三於第九位除實呼一七退位除七於第十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十四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三毫五十六絲八十二忽六十八微五十纎○四八八○一六八九倍下法一微改作二微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二微於實第九位歸實呼逢二進一十得一纎下法亦置一纎於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二微之下共得二十三寸七分八釐四毫一絲四忽二微一纎於實第九位除實呼一三退位除三於第十位除實呼一七退位除七於第十一位除實呼一八退位除八於第十二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十三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於第十四位除實呼一四退位除四於第十五位除實呼一二退位除二於第十六位除實呼一一退位除一餘實一毫一十八絲九十八忽五十四微二十九纎四八八○一六八九
  自此已後開至二十五位其術同前但纎已下不立名色所得長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纎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即南吕倍律也半之得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七五○一三六○五三三三五八七五○即南吕正律也
  初學立方凡例
  凡開立方將筭盤梁上帖紙一條寫千百十寸百十分百十釐百十毫百十絲百十忽百十微百十纎之名至於纎已下位數不立名色只隔二位畫一圈使開方除實不錯耳
  隅法定式
  一減○○一  二減○○八  三減○二七四減○六四  五減一二五  六減二一六七減三四三  八減五一二  九減七二九
  第六問置夾鍾正律以黄鍾再乗得立方積八百四十寸○八百九十六分四百一十五釐二百五十三毫七百一十四絲五百四十三忽○三十一微一百二十五纎開立方所得即大吕正律也其長幾何
  答曰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二六八一六九三四九六六四一九一三四即大吕正律也
  法曰置所得夾鍾正律長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五二五三七一四五四三○三一一二五初以黄鍾正律長一十寸乗之得八十四寸八分九十六釐四十一毫五十二絲五十三忽七十一微四十五纎四三○三一一二五名平方積再以黄鍾正律長一十寸乗之得八百四十寸○八百九十六分四百一十五釐二百五十三毫七百一十四絲五百四十三忽○三十一微一百二十五纎名立方積為實
  商第一位得九寸
  看式七百三十九寸已上該商九寸置於左而於實内減去再乗數七百二十九寸餘實一百一十一寸有竒
  商第二位得四分
  三因所商九寸得二尺七寸置於右為下法與實一百一十一寸相商五則太過三則不及所得該四為分置於上商九寸之下共得九寸四分别置九寸四分以所商四分乗之得三百七十六分又以下法二尺七寸乗之滿千分為寸得一百○一寸五百二十分隅法六十四分相併減實一百○一寸五百八十四分餘實一十寸○三百一十二分有竒
  商第三位得三釐
  三因所商四分得一寸二分併入下法共得二尺八寸二分與實一十寸三百一十二分相商四則太過二則不及所得該三為釐置於上商九寸四分之下共得九寸四分三釐别置九寸四分三釐以所商三釐乗之滿千釐為分得二分八百二十九釐又以下法二尺八寸二分乗之滿千分為寸得七寸九百七十七分七百八十釐隅法二十七釐相併減實七寸九百七十七分八百○七釐餘實二寸三百三十四分六百○八釐有竒
  商第四位得八毫
  三因所商三釐得九釐併入下法共得二尺八寸二分九釐與實二寸三百三十四分六百○八釐相商九則太過七則不及所得該八為毫置於上商九寸四分三釐之下共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别置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以所商八毫乗之滿千毫為釐得七十五釐五百○四毫又以下法二尺八寸二分九釐乗之滿千釐為分滿千分為寸得二寸一百三十六分○○八釐一百六十毫隅法五百一十二毫相併減實二寸一百三十六分○○八釐六百七十二毫餘實一百九十八分五百九十九釐五百八十一毫有竒
  商第五位得七絲
  三因所商八毫得二釐四毫併入下法共得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四毫與實一百九十八分五百九十九釐五百八十一毫相商八則太過六則不及所得該七為絲置於上商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之下共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别置九寸四○三釐八毫七絲以所商七絲乗之滿千絲為毫得六百六十毫○七百○九絲又以下法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四毫乗之滿千毫為釐滿千釐為分得一百八十七分○七十三釐一百四十六毫二百六十絲隅法三百四十三絲相併減實一百八十七八○七十三釐一百四十六毫六百○三絲餘實一十一分五百二十六釐四百三十五毫一百一十一絲有竒
  商第六位得四忽
  三因所商七絲得二毫一絲併入下法共得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六毫一絲與實一十一分五百三十六釐四百三十五毫一百一十一絲相商五則太過三則不及所得該四為忽置於上商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之下共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别置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以所商四忽乗之滿千忽為絲滿千絲為毫得三毫七百七十五絲四百九十六忽又以下法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六毫一絲乗之滿千毫為釐滿千釐為分得一十分○六百九十釐○七百三十二毫二百二十八絲五百六十忽隅法六十四忽相併減實一十分○六百九十釐○七百三十二毫二百二十八絲六百二十四忽餘實八百三十五釐七百○二毫八百八十二絲九百一十九忽有竒
  商第七位得三微
  三因所商四忽得一絲二忽併入下法共得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六毫二絲三忽與實八百三十五釐七百○二毫八百八十二絲九百一十九忽相商四則太過二則不及所得該三為㣲置於上商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之下共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㣲别置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㣲以所商三微乗之滿千㣲為忽滿千忽為絲得二十八絲三百一十六忽二百二十九㣲又以下法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六毫二絲二忽乗之滿千絲為毫滿千毫為釐得八百○一釐八百○八毫五百六十九絲九百三十四忽三百八十㣲隅法二寸七微相併減實八百○一釐八百 八毫五百六十九絲九百三十四忽四百○七微餘實三十三釐八百九十四毫三百一十二絲九百八十四忽六百二十四微有竒
  商第八位得一纎
  三因所商三微得九微併入下法共得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六毫二絲二忽九微與實三十三釐八百九十四毫三百一十二絲九百八十四忽六百二十四微相商二則太過一則適足所得該一為纎置於上商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之下共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别置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以所商一纎乗之滿千纎為㣲滿千㣲為忽得九十四忽三百八十七微四百三十一纎又以下法二尺八寸三分一釐六毫二絲二忽九微乗之滿千忽為絲滿千絲為毫滿千毫為釐得二十六釐七百二十六毫九百六十一絲一百○九忽一百七十六微九百九十纎隅法一纎相併減實二十六釐七百二十六毫九百六十一絲一百○九忽一百七十六微九百九十一纎餘實七釐一百六十七毫三百五十一絲八百七十五忽四百四十七微一百三十四纎
  如欲開至二十五位須用八十一位筭盤先將㽔賔夾鍾等律各開至七十餘位然後乃得立方積實其商除法俱與前同
  或問二十五位主意何也答曰河圖中數五五自乗得二十五易曰天數二十有五筭家立方積從千寸至幾百幾十幾纎是二十五位從一至京亦是二十五位故以二十五位為極數耳亦猶俗間筭盤皆十七位從一至兆為極則之數也
  第七問置南吕倍律以黄鍾再乗得立方積一千一百八十九寸二百○七分一百一十五釐○○二毫七百二十一絲○六十六忽七百一十七微五百○○纎開立方所得即應鍾倍律也其長幾何
  答曰一尺○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
  法曰置所得南吕倍律長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纎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初以黄鍾正律長一十寸乗之得一百一十八寸九十二分○七釐一十一毫五十絲○○二忽七十二微一十纎○六六七一七五○○名平方積再以黄鍾正律長一十寸乗之得一千一百八十九寸二百○七分一百一十五釐○○二毫七百二十一絲○六十六忽七百一十七微五百○○纎名立方積為實
  商第一位得一尺
  看式一千寸已上該商一十寸置於左而於實内減去再乗數一千寸餘實一百八十九寸有竒
  商第二位得空寸
  商第二位得空寸
  三因所商一十寸得三十寸置於右為下法與實一百八十九寸相商一寸該三百三十寸實不及減所得空位為寸置於上商一十寸之下共得一十空寸無減餘實同上
  商第三位得五分
  三因所商一十空寸得三十空寸為下法與實一百八十九寸相商六則太過四則不及所得該五為分置於上商一十空寸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别置一十寸○五分以所商五分乗之得五百二十五分又以下法三十空寸乗之滿千分為寸得一百五十七寸五百分隅法一百二十五分相併減實一百五十七寸六百二十五分餘實三十一寸五百八十二分有竒
  商第四位得九釐
  三因所商五分得一寸五分併入下法共得三十一寸五分與實三十一寸五百八十二分相商九則適足八則不及所得該九為釐置於上商一十寸五分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九釐别置一十寸○五分九釐以所商九釐乗之滿千釐為分得九分五百三十一釐又以下法三十一寸五分乗之滿千分為寸得三十寸○○二十二分六百五十釐隅法七百二十九釐相併減實三十寸○○二十三分三百七十九釐餘實一寸五百五十八分七百三十六釐有竒
  商第五位得四毫
  三因所商九釐得二分七釐併入下法共得三十一寸七分七釐與實一寸五百五十八分七百三十六釐相商五則太過三則不及所得該四為毫置於上商一十寸○五分九釐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别置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以所商四毫乗之滿千毫為釐得四十二釐三百七十六毫又以下法三十一寸七分七釐乗之滿千釐為分滿千分為寸得一寸三百四十六分二百八十五釐五百二十毫隅法六十四毫相併減實一寸三百四十六分二百八十五釐五百八十四毫餘實二百一十二分四百五十釐○四百一十八毫有竒
  商第六位得六絲
  三因所商四毫得一釐二毫併入下法共得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二毫與實二百一十二分四百五十釐○四百一十八毫相商七則太過五則不及所得該六為絲置於上商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别置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以所商六絲乗之滿千絲為毫得六百三十五毫六百七十六絲又以下法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二毫乗之滿千毫為釐滿千釐為分得二百○二分○三十釐○五百四十六毫三百二十絲隅法二百一十六絲相併減實二百○二分○三十釐○五百四十六毫五百三十六絲餘實一十分○四百一十九釐八百七十二毫一百八十五絲有竒
  商第七位得三忽
  三因所商六絲得一毫八絲併入下法共得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三毫八絲與實一十分○四百一十九釐八百七十二毫一百八十五絲相商四則太過二則不及所得該三為忽置於上商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别置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以所商三忽乗之滿千忽為絲滿千絲為毫得三毫一百七十八絲三百八十九忽又以下法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三毫八絲乗之滿千毫為釐滿千釐為分得一十分○一百○二釐一百二十八毫○二十九絲八百二十忽隅法二十七忽相併減實一十分○一百○二釐一百二十八毫○三十九絲八百四十七忽餘實三百一十七釐七百四十四毫一百五十五絲二百一十九忽有竒
  商第八位得空微
  三因所商三忽得九忽併入下法共得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三毫八絲九忽與實三百一十七釐七百四十四毫一百五十五絲二百一十九忽相商一微該三百三十六釐實不及減所得空位為㣲置於上商○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空㣲無減餘實同上
  商第九位得九纎
  三因所商空微得空微併入下法共得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三毫八絲九忽○微與實三百一十七釐七百四十四毫一百五十五絲二百一十九忽相商九則適足八則不及所得該九為纎置於上商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微之下共得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别置一十寸○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以所商九纎乗之滿千纎為㣲滿千㣲為忽得九百五十三忽五百一十六微七百八十一纎又以下法三十一寸七分八釐三毫八絲九忽○微乗之滿千忽為絲滿千絲為毫滿千毫為釐得三百○三釐○六十四毫七百二十四絲八百○四忽五百八十微○九百纎隅法七百二十九纎相併減實三百○三釐○六十四毫七百二十四絲八百○四忽五百八十一微六百二十九纎餘實一十四釐六百七十九毫四百三十絲○四百一十五忽一百三十五微八百七十一纎
  如欲開至二十五位須用八十一位筭盤先將㽔賔南吕等律各開至於七十餘位然後乃得立方積實其商除法俱與前同
  第八問子午夘酉四律謂之四正其象二至二分而為律厯之要故曰律與厯一道也上文既明兹無疑矣又有正倍半律之説不與厯同何也
  答曰厯者天道也人事寓焉律者人道也天象具焉記曰律居隂而治陽厯居陽而治隂律厯迭相治其間不容髪此之謂也安有不同之理夫黄鍾正律人君之象也倍律象君之父又象郊社宗廟孝經曰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又曰宗廟致敬不忘親也孝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非樂孰能保此黄鍾倍律以之其黄鍾半律者人君之繼嗣也宋仁宗時李照建議不用四清二變劉羲叟曰不用㽔賔有北極無南極不用應鍾有始無終眩惑之兆甚著又不用黄鍾半律則繼嗣缺矣時人皆以羲叟之言為然獨陳暘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樂書以李照為是倍半之説闗係甚重律家不可不知且如厯家周天半周象䇿朔䇿望䇿弦䇿之類即是正倍半也何謂不與厯同
  第九問正倍半之説既明矣然所疑者丑未巳亥四律謂之四輔尤為至要四輔之説亦湏明之
  答曰大吕仲吕林鍾應鍾此四者居南北二極兩鄰以象四輔之星仲吕屬隂而生黄鍾其倍律象人君之母正律半律象人君之姑姪姊妹林鍾屬隂而乃黄鍾所生其倍律象人君之后正律半律象人君之宫眷子女又有一説大吕象左輔應鍾象右弼仲吕象前疑林鍾象後丞兹所謂四輔也易曰黄裳元吉書曰欽四鄰詩曰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皆此之謂也是故丑未己亥四律筭律之家以為至要觀下文二圖其義可見矣






  左旋相生
  分宫徴商
  羽角和中
  右旋相生
  分中和角
  羽商徴宫
  一均七律
  是為七同
  宫商角中
  徵羽和宫
  宫則連和
  徵則近中
  其餘隔一
  均均皆同
  周而復始
  是為旋宫
  第十問大吕倍律自乗所得折半即是太簇倍律太簇倍律自乗所得折半即是姑洗倍律夾鍾倍律自乗所得折半即是㽔賔倍律姑洗倍律自乗所得折半即是夷則倍律仲吕倍律自乗所得折半即是無射倍律㽔賔倍律自乗所得折半即是黄鍾正律已上六條係長律生短律故須折半乃得○應鍾倍律自乗所得即是無射倍律無射倍律自乗所得即是夷則倍律南吕倍律自乗所得即是㽔賔倍律夷則倍律自乗所得即是姑洗倍律林鍾倍律自乗所得即是太簇倍律㽔賔倍律自乗所得即是黄鍾倍律已上六條係短律生長律不須折半即得諸律各長幾何
  答曰凡學多位乗除筭盤梁上安一竹條其上冩所求二十五位數乗法自尾至首除法自首至尾次第那移筭則不錯其倍正半三十六律二十五位開列于後
  黄鍾首位二是二尺餘律首位一是一尺
  右乃黄鍾倍律積筭置黄鍾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大吕
  一八八七七四八六二五三六三三八六九九三二八三八二六
  右乃大吕倍律積筭置大吕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簇
  一七八一七九七四三六二八○六七八六○九四八四五二
  右乃太簇倍律積筭置太簇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一六八一七九二八三○五○七四二九○八六○六二二五二
  右乃夾鍾倍律積筭置夾鍾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一五八七四○一○五一九六八一九九四七四七五一七○六
  右乃姑洗倍律積筭置姑洗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一四九八三○七○七六八七六六八一四九八七九九二八一
  右乃仲吕倍律積筭置仲吕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㽔賔
  一四一四二一三五六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
  右乃㽔賔倍律積筭置㽔賔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一三三四八三九八五四一七○○三四三六四八三八三二
  右乃林鍾倍律積筭置林鍾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一二五九九二一○四九八九四八七三一六四七六七二一一
  右乃夷則倍律積筭置夷則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一一八九二○七一一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
  右乃南吕倍律積筭置南吕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一一二二四六二○四八三○九三七二九八一四三三五三三
  右乃無射倍律積筭置無射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一○五九四六三○九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
  右乃應鍾倍律積筭置應鍾倍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黄鍾
  黄鍾首位一是一尺餘律首位皆定作寸
  右乃黄鍾正律積筭置黄鍾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大吕
  ○九四三八七四三一二六八一六九三四九六六四一九一三
  右乃大吕正律積筭置大吕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簇
  ○八九○八九八七一八一四○三三九三○四七四○二二六
  右乃太蔟正律積筭置太蔟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八四○八九六四一五二五三七一四五四三○三一一二五
  右乃夾鍾正律積筭置夾鍾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七九二七○○五二五九八四○九九七三七三七五八五三
  右乃姑洗正律積筭置姑洗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七四九一五三五三八四三八三四○七四九三九九六四○
  右乃仲吕正律積筭置仲吕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㽔賔
  ○七○七一○六七八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
  右乃㽔賔正律積筭置㽔賔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六六七四一九九七二○八五○一七一八二四一五四一六
  右乃林鍾正律積筭置林鍾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六二九九六○五二四九四七四三六五八二三八三六○五
  右乃夷則正律積筭置夷則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五九四六○三五五七五○一三六○五三三三五八七五○
  右乃南吕正律積筭置南吕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五六一二三一○二四一五四六八六四九○七一六七六六
  右乃無射正律積筭置無射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五二九七三一五四七一七九六四七六三二二八○九一二
  右乃應鍾正律積筭置應鍾正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黄鍾
  ○五黄鍾首位五是五寸餘律首位皆定作寸
  右乃黄鍾半律積筭置黄鍾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大吕
  ○四七一九三七一五六三四○八四六七四八三二○九五六
  右乃大吕半律積筭置大吕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蔟
  ○四四五四四九三五九○七○一六九六五二三七○一一三
  右乃太蔟半律積筭置太蔟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四二○四四八二○七六二六八五七二七一五一五五六二
  右乃夾鍾半律積筭置夾鍾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三九六八五○二六二九九二○四九八六八六八七九二六
  右乃姑洗半律積筭置姑洗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三七四五七六七六九二一九一七○三七四六九九八二○
  右乃仲吕半律積筭置仲吕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㽔賔
  ○三五三五五三三九○五九三二七三七六二二○○四二二
  右乃㽔賔半律積筭置㽔賔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三三三七○九九六三五四二五○八五九一二○七七○八
  右乃林鍾半律積筭置林鍾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三一四九八○二六二四七三七一八二九一一九一八○二
  右乃夷則半律積筭置夷則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二九七三○一七七八七五○六八○二六六六七九三七五
  右乃南吕半律積筭置南吕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二八○六一五五一二○七七三四三二四五三五八三八三
  右乃無射半律積筭置無射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二六四八六五七七三五八九八二三八一六一四○四五六
  右乃應鍾半律積筭置應鍾半律積筭為實以應鍾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黄鍾
  黄鍾首位二是二尺餘律首位一是一尺
  右乃黄鍾倍律積筭置黄鍾倍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一三三四八三九八五四一七○○三四三六四八二○八三二
  右乃林鍾倍律積筭置林鍾倍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蔟
  一七八一七九七四三六二八○六七八六○九四八○四五二
  右乃太蔟倍律積筭置太蔟倍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一一八九二○七一一五○○二七二一○六六七一七五
  右乃南吕倍律積筭置南吕倍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一五八七四○一○五一九六八一九九四七四七五一七○六
  右乃姑洗倍律積筭置姑洗倍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一○五九四六三○九四三五九二九五二六四五六一八二五
  右乃應鍾倍律積筭置應鍾倍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㽔賔
  一四一四二一三五六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
  右乃㽔賔倍律積筭置㽔賔倍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大吕
  一八八七七四八六二五三六三三八六九九三二八三八二六
  右乃大吕倍律積筭置大吕倍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一二五九九二一○四九八九四八七三一六四七六七二一一
  右乃夷則倍律積筭置夷則倍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一六八一七九二八三○五○七四二九○八六○六二二五一
  右乃夾鍾倍律積筭置夾鍾倍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一一二二四六二○四八三○九三七二九八一四三三五三三
  右乃無射倍律積筭置無射倍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一四九八三○七○七六八七六六八一四九八七九九二八一
  右乃仲吕倍律積筭置仲吕倍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黄鍾
  一 黄鍾首位一是一尺餘律首位皆定作寸
  右乃黄鍾正律積筭置黄鍾正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六六七四一九九二七○八五○一七一八二四一五四一六
  右乃林鍾正律積筭置林鍾正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蔟
  ○八九○八九八七一八一四○三三九三○四七四○二二六
  右乃太蔟正律積筭置太蔟正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五九四六○三五五七五○一三六○五三三三五八七五
  右乃南吕正律積筭置南吕正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七九三七○○五二五九八四○九九七三七三七五八五三
  右乃姑洗正律積筭置姑洗正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五二九七三一五四七一七九六四七六三二二八○九一二
  右乃應鍾正律積筭置應鍾正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㽔賔
  ○七○七一○六七八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
  右乃㽔賔正律積筭置㽔賔正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大吕
  ○九四三八七四三一二六八一六九三四九六六四一九一三
  右乃大吕正律積筭置大吕正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六二九九六○五二四九四七四三六五八二三八三六○五
  右乃夷則正律積筭置夷則正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八四○八九六四一五二五三七一四五四三○三一一二五
  右乃夾鍾正律積筭置夾鍾正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五六一二三一○二四一五四六八六四九○七一六七六六
  右乃無射正律積筭置無射正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七四九一五三五三八四三八三四○七四九三九九六四
  右乃仲吕正律積筭置仲吕正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黄鍾
  ○五黄鍾首位五是五寸餘律首位皆定作寸
  右乃黄鍾半律積筭置黄鍾半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林鍾
  ○三三三七○九九六三五四二五○八五九一二○七七○八
  右乃林鍾半律積筭置林鍾半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太蔟
  ○四四五四四九三五九○七○一六九六五二三七○一一二
  右乃太蔟半律積筭置太蔟半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南吕
  ○二九七三○一七七八七五○六八○二六六六七九三七五
  右乃南吕半律積筭置南吕半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姑洗
  ○三九六八五○二六二九九二○四九八六八六八七九二六
  右乃姑洗半律積筭置姑洗半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應鍾
  ○二六四八六五七七三五八九八二三八一六一四○四五六
  右乃應鍾半律積筭置應鍾半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㽔賔
  ○三五三五五三三九○五九三二七三七六二二○○四二二
  右乃㽔賔半律積筭置㽔賔半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大吕
  ○四七一九三七一五六三四○八四六七四八三二○九五六
  右乃大吕半律積筭置大吕半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夷則
  ○三一四九八○二六二四七三七一八二九一一九一八○二
  右乃夷則半律積筭置夷則半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夾鍾
  ○四二○四四八二○七六二六八五七二七一五一五五六二
  右乃夾鍾半律積筭置夾鍾半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無射
  ○二八○六一五五一二○七七三四三二四五三五八三八三
  右乃無射半律積筭置無射半律積筭倍之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仲吕
  ○三七四五七六七六九二一九一七○三七四六九九八二
  右乃仲吕半律積筭置仲吕半律積筭為實以仲吕倍律積筭為法除之得黄鍾凡長律生短律則以應鍾除之或以大吕乗之凡短律生長律則以大吕除之或以應鍾乗之凡左旋隔八相生及右旋隔六相生則以仲吕除之或以林鍾乗之凡左旋隔六相生及右旋隔八相生則以林鍾除之或以仲吕乗之乗除法雖不同而所得皆同也此篇止載應鍾仲吕二法其大吕林鍾二法可放此推之己見律吕精義内篇兹不復載
  第十一問黄鍾履端於始古今所知㽔賔舉正於中可與黄鍾相配猶天之北極南極猶人君之正后也是故須發明之譬如先天八卦乾南坤北乾為主則坤為賔坤為主則乾為賔互藏其宅周流六虗乾與坤一道也賔與主一理也黄鍾在北其象坤也㽔賔在南其象乾也天𤣥而地黄故謂之黄鍾利用賔于王故謂之㽔賔是故黄鍾為股則㽔賔為弦㽔賔為股則黄鍾為弦此之謂互藏其宅也六律六吕兩兩乗除皆得所求此之謂周流六虗也以理明之發明未盡若善筭者以數明之其法如何
  答曰十二律吕參伍以變錯綜其數交互相求反復皆得若守舊法隔八求之其術淺矣黄鍾為宫則㽔賔為中㽔賔為宫則黄鍾為中是故黄鍾㽔賔二律名為宫中相求之率大吕為宫則黄鍾為和黄鍾為宫則應鍾為和是故大吕應鍾二律名為宫和相求之率無射為宫則黄鍾為商黄鍾為宫則太蔟為商是故無射太蔟二律名為宫商相求之率夾鍾為宫則黄鍾為羽黄鍾為宫則南吕為羽是故夾鍾南吕二律名為宫羽相求之率夷則為宫則黄鍾為角黄鍾為宫則姑洗為角是故夷則姑洗二律名為宫角相求之率仲吕為宫則黄鍾為徵黄鍾為宫則林鍾為徴是故仲吕林鍾二律名為宫徴相求之率法曰置黄鍾為實以㽔賔乗之得㽔賔或置黄鍾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㽔賔是為黄鍾之中所得多則半之少則倍之首位有一為尺無一為寸餘律放此
  置大吕為實以㽔賔乗之得林鍾或置大吕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林鍾是為大吕之中
  置太蔟為實以㽔賔乗之得夷則或置太蔟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夷則是為太蔟之中
  置夾鍾為實以㽔賔乗之得南吕或置夾鍾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南吕是為夾鍾之中
  置姑洗為實以㽔賔乗之得無射或置姑洗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無射是為姑洗之中
  置仲吕為實以㽔賔乗之得應鍾或置仲吕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應鍾是為仲吕之中
  置㽔賔為實以㽔賔乗之得黄鍾或置㽔賔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黄鍾是為㽔賔之中
  置林鍾為實以㽔賔乗之得大吕或置林鍾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大吕是為林鍾之中
  置夷則為實以㽔賔乗之得太蔟或置夷則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太蔟是為夷則之中
  置南吕為實以㽔賔乗之得夾鍾或置南吕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夾鍾是為南吕之中
  置無射為實以㽔賔乗之得姑洗或置無射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姑洗是為無射之中
  置應鍾為實以㽔賔乗之得仲吕或置應鍾為實以㽔賔除之亦得仲吕是為應鍾之中已上十二條名宫中相求置黄鍾為實以應鍾乗之得應鍾或置黄鍾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應鍾是為黄鍾之和
  置大吕為實以應鍾乗之得黄鍾或置大吕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黄鍾是為大吕之和
  置太蔟為實以應鍾乗之得大吕或置太蔟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大吕是為太蔟之和
  置夾鍾為實以應鍾乗之得太蔟或置夾鍾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太蔟是為夾鍾之和
  置姑洗為實以應鍾乗之得夾鍾或置姑洗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夾鍾是為姑洗之和
  置仲吕為實以應鍾乗之得姑洗或置仲吕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姑洗是為仲吕之和
  置㽔賔為實以應鍾乗之得仲吕或置㽔賔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仲吕是為㽔賔之和
  置林鍾為實以應鍾乗之得㽔賔或置林鍾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㽔賔是為林鍾之和
  置夷則為實以應鍾乗之得林鍾或置夷則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林鍾是為夷則之和
  置南吕為實以應鍾乗之得夷則或置南吕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夷則是為南吕之和
  置無射為實以應鍾乗之得南吕或置無射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南吕是為無射之和
  置應鍾為實以應鍾乗之得無射或置應鍾為實以大吕除之亦得無射是為應鍾之和已上十二條名宫和相求置黄鍾為實以太蔟乗之得太蔟或置黄鍾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太蔟是為黄鍾之商
  置大吕為實以太蔟乗之得夾鍾或置大吕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夾鍾是為大吕之商
  置太蔟為實以太蔟乗之得姑洗或置太蔟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姑洗是為太蔟之商
  置夾鍾為實以太蔟乗之得仲吕或置夾鍾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仲吕是為夾鍾之商
  置姑洗為實以太蔟乗之得㽔賔或置姑洗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㽔賔是為姑洗之商
  置仲吕為實以太蔟乗之得林鍾或置仲吕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林鍾是為仲吕之商
  置㽔賔為實以太蔟乗之得夷則或置㽔賔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夷則是為㽔賔之商
  置林鍾為實以太蔟乗之得南吕或置林鍾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南吕是為林鍾之商
  置夷則為實以太蔟乗之得無射或置夷則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無射是為夷則之商
  置南吕為實以太蔟乗之得應鍾或置南吕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應鍾是為南吕之商
  置無射為實以太蔟乗之得黄鍾或置無射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黄鍾是為無射之商
  置應鍾為實以太蔟乗之得大吕或置應鍾為實以無射除之亦得大吕是為應鍾之商已上十二條名宫商相求置黄鍾為實以南吕乗之得南吕或置黄鍾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南吕是為黄鍾之羽
  置大吕為實以南吕乗之得無射或置大吕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無射是為大吕之羽
  置太蔟為實以南吕乗之得應鍾或置太蔟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應鍾是為太蔟之羽
  置夾鍾為實以南吕乗之得黄鍾或置夾鍾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黄鍾是為夾鍾之羽
  置姑洗為實以南吕乗之得大吕或置姑洗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大吕是為姑洗之羽
  置仲吕為實以南吕乗之得太蔟或置仲吕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太蔟是為仲吕之羽
  置㽔賔為實以南吕乗之得夾鍾或置㽔賔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夾鍾是為㽔賔之羽
  置林鍾為實以南吕乗之得姑洗或置林鍾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姑洗是為林鍾之羽
  置夷則為實以南吕乗之得仲吕或置夷則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仲吕是為夷則之羽
  置南吕為實以南吕乗之得㽔賔或置南吕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㽔賔是為南吕之羽
  置無射為實以南吕乗之得林鍾或置無射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林鍾是為無射之羽
  置應鍾為實以南吕乗之得夷則或置應鍾為實以夾鍾除之亦得夷則是為應鍾之羽已上十二條名宫羽相求置黄鍾為實以姑洗乗之得姑洗或置黄鍾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姑洗是為黄鍾之角
  置大吕為實以姑洗乗之得仲吕或置大吕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仲吕是為大吕之角
  置太蔟為實以姑洗乗之得㽔賔或置太蔟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㽔賔是為太蔟之角
  置夾鍾為實以姑洗乗之得林鍾或置夾鍾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林鍾是為夾鍾之角
  置姑洗為實以姑洗乗之得夷則或置姑洗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夷則是為姑洗之角
  置仲吕為實以姑洗乗之得南吕或置仲吕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南吕是為仲吕之角
  置㽔賔為實以姑洗乗之得無射或置㽔賔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無射是為㽔賔之角
  置林鍾為實以姑洗乗之得應鍾或置林鍾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應鍾是為林鍾之角
  置夷則為實以姑洗乗之得黄鍾或置夷則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黄鍾是為夷則之角
  置南吕為實以姑洗乗之得大吕或置南吕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大吕是為南吕之角
  置無射為實以姑洗乗之得太蔟或置無射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太蔟是為無射之角
  置應鍾為實以姑洗乗之得夾鍾或置應鍾為實以夷則除之亦得夾鍾是為應鍾之角已上十二條名宫角相求置黄鍾為實以林鍾乗之得林鍾或置黄鍾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林鍾是為黄鍾之徴
  置大吕為實以林鍾乗之得夷則或置大吕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夷則是為大吕之徵
  置太蔟為實以林鍾乗之得南吕或置太蔟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南吕是為太蔟之徵
  置夾鍾為實以林鍾乗之得無射或置夾鍾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無射是為夾鍾之徵
  置姑洗為實以林鍾乗之得應鍾或置姑洗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應鍾是為姑洗之徵
  置仲吕為實以林鍾乗之得黄鍾或置仲吕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黄鍾是為仲吕之徵
  置㽔賔為實以林鍾乗之得大吕或置㽔賔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大吕是為㽔賔之徵
  置林鍾為實以林鍾乗之得太蔟或置林鍾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太蔟是為林鍾之徵
  置夷則為實以林鍾乗之得夾鍾或置夷則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夾鍾是為夷則之徵
  置南吕為實以林鍾乗之得姑洗或置南吕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姑洗是為南吕之徵
  置無射為實以林鍾乗之得仲吕或置無射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仲吕是為無射之徵
  置應鍾為實以林鍾乗之得㽔賔或置應鍾為實以仲吕除之亦得㽔賔是為應鍾之徵已上十二條名宫徵相求
  第十二問上文辨論雖詳總而言之不過律管之脩短耳至於周徑羃積之術猶未暇細問焉律吕精義周徑篇中其術已明樂學新説典同條下其理益著玩味彼文無復疑矣兹所問者不置通長先求實積而後乃求靣羃先得靣羃而後乃求周徑交互相求反復皆得以見筭術之妙是以問焉
  答曰黄鍾㽔賔互藏其宅上文明矣求黄鍾㽔賔二律實積以㽔賔之率為主求大吕林鍾二律實積以夷則之率為主求太蔟夷則二律實積以無射之率為主求夾鍾南吕二律實積以黄鍾之率為主求姑洗無射二律實積以太蔟之率為主求仲吕應鍾二律實積以姑洗之率為主求㽔賔倍正半律置所求黄鍾倍正半律折半即得其林鍾等五律放此求靣羃亦如之其間畧不同者下文逐條細説可知法曰求黄鍾㽔賔二律實積者置㽔賔倍率一尺四寸一四二一三五六二三七三○九五○四八八○一六八九進一位命作立方積一百四十一寸四百二十一分三百五十六釐二百三十七毫三百○九絲五百○四忽八百八十微○一百六十八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二十三寸五百七十分○二百二十六釐○三十九毫五百五十一絲五百八十四忽一百四十六微六百九十四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三寸九百二十八分三百七十一釐○○六毫五百九十一絲九百三十忽○六百九十一微一百一十五纎為黄鍾倍律實積折半得一寸九百六十四分一百八十五釐五百○三毫二百九十五絲九百六十五忽三百四十五微五百五十七纎為㽔賔倍律實積又折半得九百八十二分○九十二釐七百五十一毫六百四十七絲九百八十二忽六百七十二微七百七十八纎為黄鍾正律實積又折半得四百九十一分○四十六釐三百七十五毫八百二十三絲九百九十一忽三百三十六微三百八十九纎為㽔賔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二百四十五分五百二十三釐一百八十七毫九百一十一絲九百九十五忽六百六十八微一百九十四纎為黄鍾半律實積又折半得一百二十二分七百六十一釐五百九十三毫九百五十五絲九百九十七忽八百三十四微○九十七纎為㽔賔半律實積
  求大吕林鍾二律實積者置夷則倍率一尺二寸五九九二一○四九八九四八七三一六四七六七二一一進一位命作立方積一百二十五寸九百九十二分一百○四釐九百八十九毫四百八十七絲三百一十六忽四百七十六微七百二十一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二十寸○九百九十八分六百八十四釐一百六十四毫九百一十四絲五百五十二忽七百四十六微一百二十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亖寸四百九十九分七百八十釐○六百九十四毫一百五十二絲四百二十五忽四百五十七微六百八十六纎為大吕倍律實積折半得一寸七百四十九分八百九十釐○三百四十七毫○七十六絲二百一十二忽七百二十八微八百四十三纎為林鍾倍律實積又折半得八百七十四分九百四十五釐一百七十三毫五百三十八絲一百○六忽三百六十四微四百二十一纎為大吕正律實積又折半得四百三十七分四百七十二釐五百八十六毫七百六十九絲○五十三忽一百八十二微二百一十纎○為林鍾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二百一十八分七百三十六釐二百九十三毫三百四十八絲五百二十六忽五百九十一微一百○五纎為大吕半律實積又折半得一百○九分三百六十八釐一百四十六毫六百九十二絲二百六十三忽二百九十五微五百五十二纎為林鍾半律實積
  求太蔟夷則二律實積者置無射倍率一尺一寸二二四六二○四八三○九三七二九八一四三三五三三進一位命作立方積一百一十二寸二百四十六分二百○四釐八百三十毫○九百三十七絲二百九十八忽一百四十三微三百五十三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十八寸七百○七分七百釐○○八百○五毫一百五十六絲二百一十六忽三百五十七微二百二十五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三寸一百一十七分九百五十釐○一百三十四毫一百九十二絲七百○二忽七百二十六微二百○四纎為太蔟倍律實積折半得一寸五百五十八分九百七十五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三百五十一忽三百六十三微一百○二纎為夷則倍律實積又折半得七百九十七分四百八十七釐五百三十三毫五百四十八絲一百七十五忽六百八十一微五百五十一纎為太蔟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三百八十九分七百四十三釐七百六十六毫七百七十四絲○八十七忽八百四十微○七百七十五纎為夷則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一百九十四分八百七十一釐八百八十三毫三百八十七絲○四十三忽九百二十微○三百八十七纎為太蔟半律實積又折半得九十七分四百三十五釐九百四十一毫六百九十三絲五百二十一忽九百六十微○一百九十三纎為夷則半律實積
  求夾鍾南吕二律實積者置黄鍾正率一尺進一位命作立方積一百寸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十六寸六百六十六分六百六十六釐六百六十六毫六百六十六絲六百六十六忽六百六十六微六百六十六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二寸七百七十七分七百七十七釐七百七十七毫七百七十七絲七百七十七忽七百七十七微七百七十七纎為夾鍾倍律實積折半得一寸三百八十八分八百八十八釐八百八十八毫八百八十八絲八百八十八忽八百八十八微八百八十八纎為南吕倍律實積又折半得六百九十四分四百四十四釐四百四十四毫四百四十四絲四百四十四忽四百四十四微四百四十四纎○為夾鍾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三百四十七分二百二十二釐二百二十二毫二百二十二絲二百二十二忽二百二十二微二百二十二纎為南吕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一百七十三分六百一十一釐一百一十一毫一百一十一絲一百一十一忽一百一十一微一百一十一纎為夾鍾半律實積又折半得八十六分八百○五釐五百五十五毫五百五十五絲五百五十五忽五百五十五微五百五十五纎為南吕半律實積
  求姑洗無射二律實積者置太蔟正率八寸九○八九八七一八一四○三三九三○四七四○二二六進一位命作立方積八十九寸○八十九分八百七十一釐八百一十四毫○三十三絲九百三十忽○四百七十四微○二十七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十四寸八百四十八分三百一十一釐九百六十九毫○○五絲六百五十五忽○七十九微○○三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二寸四百七十四分七百一十八釐六百六十一毫五百絲○○九百四十二忽五百一十三微一百六十七纎為姑洗倍律實積折半得一寸二百三十七分三百五十九釐三百三十毫○七百五十絲○四百七十一忽二百五十六微五百八十三纎為無射倍律實積又折半得六百一十八分六百七十九釐六百六十五毫三百七十五絲二百三十五忽六百二十八微二百九十一纎為姑洗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三百○九分三百三十九釐八百三十二毫六百八十七絲六百一十七忽八百一十四微一百四十五忽為無射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一百五十四分六百六十九釐九百一十六毫三百四十三絲八百○八忽九百○七微○七十二纎為姑洗半律實積又折半得七十七分三百三十四釐九百五十八毫一百七十一絲九百○四忽四百五十三微五百三十六纎為無射半律實積
  求仲吕應鍾二律實積者置姑洗正率七寸九三七○○五二五九八四○九九七三七三七五八五三進一位命作立方積七十九寸三百七十分○○五十二釐五百九十八毫四百○九絲九百七十三忽七百三十七微五百八十五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十三寸二百二十八分三百四十二釐○九十九毫七百三十四絲九百九十五忽六百二十二微九百三十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二寸二百○四分七百二十三釐六百八十三毫二百八十九絲一百六十五忽九百三十七微一百五十五纎為仲吕倍律實積折半得一寸一百○二分三百六十一釐八百四十一毫六百四十四絲五百八十二忽九百六十八微五百七十七纎為應鍾倍律實積又折半得五百五十一分一百八十釐○九百二十毫○八百二十二絲二百九十一忽四百八十四微二百八十八纎為仲吕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二百七十五分五百九十釐○四百六十毫○四百一十四絲一百四十五忽七百四十二微一百四十四纎為應鍾正律實積又折半得一百三十七分七百九十五釐二百三十毫○二百○五絲五百七十二忽八百七十一微○七十二纎為仲吕正律實積又折半得六十八分八百九十七釐六百一十五毫一百○二絲七百八十六忽四百三十五微五百三十六纎為應鍾半律實積求黄鍾面羃者置㽔賔正率七寸○七一○六七八一一八六五四七五二四四○○八四四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七百○七分一十釐○六十七毫八十一絲一十八忽六十五微五十七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百一十七分八十五釐一十一毫三十絲○一十九忽七十七微五十七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二十九微五十九纎為黄鍾倍律面羃折半得九分八十二釐○九毫二十七絲五十一忽六十四微七十九纎為黄鍾正律面羃又折半得四分九十一釐○四毫六十三絲七十五忽八十二微三十九纎為黄鍾半律面羃
  求大吕面羃者置林鍾正率六寸六七四一九九二七○八五○一七一八二四一五四一六進一位命作平方積六百六十七分四十一釐九十九毫二十七絲○八忽五十微○一十七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百一十一分二十三釐六十六毫五十四絲五十一忽四十一微六十九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八分五十三釐九十四毫四十二絲四十一忽九十微○二十八纎為大吕倍律面羃折半得九分二十六釐九十七毫二十一絲二十忽○九十五微一十四纎為大吕正律面羃又折半得四分六十三釐四十八毫六十絲○六十忽○四十七微五十七纎為大吕半律面羃
  求太蔟面羃者置夷則正率六寸二九九六○五二四九四七四三六五八二三八三六○五進一位命作平方積六百二十九分九十六釐○五毫二十四絲九十四忽七十四微三十六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一百○四分九十九釐三十四毫二十絲○八十二忽四十五微七十二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七分四十九釐八十九毫○三絲四十七忽○七微六十二纎為太蔟倍律面冪折半得八分七十四釐九十四毫五十一絲七十三忽五十三微八十一纎為太蔟正律面羃又折半得四分三十七釐四十七毫二十五絲八十六忽七十六微九十纎○為太蔟半律面羃
  求夾鍾面羃者置南吕正率五寸九四六○三五五七五○一六三○五三三三五八七五○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五百九十四分六十釐○三十五毫五十七絲五十忽○一十三微六十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九十九分一十釐○○五毫九十二絲九十一忽六十八微九十三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六分五十一釐六十七毫六十五絲四十八忽六十一微四十八纎為夾鍾倍律面羃折半得八分二十五釐八十三毫八十二絲七十四忽三十微○七十四纎為夾鍾正律面羃又折半得四分一十二釐九十一毫九十一絲三十七忽一十五微三十七纎為夾鍾半律面羃
  求姑洗面羃者置無射正率五寸六一二三一○二四一五四六八六四九○七一六七六六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五百六十一分二十三釐一十毫○二十四絲一十五忽四十六微八十六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九十三分五十三釐八十五毫○四絲○二忽五十七微八十一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五分五十八釐九十七毫五十絲○六十七忽○九微六十三纎為姑洗倍律面羃折半得七分七十九釐四十八毫七十五絲三十三忽五十四微八十一纎為姑洗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三分八十九釐七十四毫三十七絲六十六忽七十七微四十纎○為姑洗半律面羃
  求仲吕面羃者置應鍾正率五寸二九七三一五四七一七九六四七六三二二八○九一二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五百二十九分七十三釐一十五毫四十七絲一十七忽九十六微四十七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八十八分二十八釐八十五毫九十一絲一十九忽六十六微○七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四分七十一釐四十七毫六十五絲一十九忽九十四微三十四纎為仲吕倍律面羃折半得七分三十五釐七十三毫八十二絲五十九忽九十七微一十七纎為仲吕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三分六十七釐八十六毫九十一絲二十九忽九十八微五十八纎為仲吕半律面羃
  求㽔賔面羃者置黄鍾半率五寸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五百分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八十三分三十三釐三十三毫三十三絲三十三十三忽三十三微三十三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三分八十八釐八十八毫八十八絲八十八忽八十八微八十八纎為㽔賔倍律面羃折半得六分九十四釐四十四毫四十四絲四十四忽四十四微四十四纎為㽔賔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三分四十七釐二十二毫二十二絲二十二忽二十二微二十二纎為㽔賓半律面羃
  求林鍾面羃者置大吕半率四寸七一九三七一五六三四○八四六七四八三二○九五六進一位命作平方積四百七十一分九十三釐七十一毫五十六絲三十四忽○八微四十六纖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七十八分六十五釐六十一毫九十二絲七十二忽三十四微七十四纖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三分一十釐○九十三毫六十五絲四十五忽三十九微一十二纖為林鍾倍律面羃折半得六分五十五釐四十六毫八十二絲七十二忽六十九微五十六纖為林鍾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三分二十七釐七十三毫四十一絲三十六忽三十四微七十八纖為林鍾半律面羃
  求夷則面羃者置太蔟半率四寸四五四四九三五九○七○一六九六五二三七○一一三進一位命作平方積四百四十五分四十四釐九十三毫五十九纖○七忽○一㣲六十九纖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七十四分二十四釐一十五毫五十九絲八十四忽五十微○二十八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二分三十七釐三十五毫九十三絲三十忽○七十五微○四纖為夷則倍律面羃折半得六分一十八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六十五忽三十七微五十二纎為夷則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三分○九釐三十三毫九十八絲三十二忽六十八微七十六纎為夷則半律面羃
  求南吕面羃者置夾鍾半率四寸二○四四八二○七六二六八五七二七一五一五五六二進一位命作平方積四百二十分○四十四釐八十二毫○七絲六十二忽六十八微五十七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七十分○○七釐四十七毫○一絲二十七忽一十一微四十二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一分六十七釐九十一毫一十六絲八十七忽八十五微二十三纎為南吕倍律面羃折半得五分八十三釐九十五毫五十八絲四十三忽九十二微六十一纎為南吕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二分九十一釐九十七毫七十九絲二十一忽九十六微三十纎○為南吕半律面羃
  求無射面羃者置姑洗半率三寸九六八五○二六二九九二○四九八六八六八七九二六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三百九十六分八十五釐○二毫六十二絲九十九忽二十微○四十九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六十六分一十四釐一十七毫一十絲○四十九忽八十六微七十四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一分○二釐三十六毫一十八絲四十一忽六十四微四十五纎為無射倍律面羃折半得五分五十一釐一十八毫○九絲二十忽○八十二微二十二纎為無射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二分七十五釐五十九毫○四絲六十忽○四十一微一十一纎為無射半律面羃
  求應鍾面羃者置仲吕半率三寸七四五七六七六九二一九一七○三七四六九九八二進一位命作平方積三百七十四分五十七釐六十七毫六十九絲二十一忽九十一微七十纎為實先以六律約之得六十二分四十二釐九十四毫六十一絲五十三忽六十五微二十八纎後以六吕約之得一十分○四十釐○四十九毫一十絲○二十五忽六十微○八十八纎為應鍾倍律面羃折半得五分二十釐○二十四毫五十五絲一十二忽八十微○四十四纎為應鍾正律面羃又折半得二分六十釐○一十二毫二十七絲五十六忽四十微○二十二纎為應鍾半律面羃
  求黄鍾通長者置黄鍾倍律實積三千九百二十八分三百七十一釐○○六毫五百九十一絲九百三十忽○六百九十一微一百一十五纎為實以黄鍾倍律面羃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二十九微五十九纎為法除之得二百分命作二尺為黄鍾倍律通長折半得一尺為黄鍾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五寸為黄鍾半律通長
  求大吕通長者置大吕倍律實積三千四百九十九分七百八十釐○六百九十四毫一百五十二絲四百二十五忽四百五十七微六百八十六纎為實以大吕倍律面羃一十八分五十三釐九十四毫四十二絲四十一忽九十微○二十八纎為法除之得一尺八寸八分七釐七毫四絲八忽六微二纎為大吕倍律通長折半得九寸四分三釐八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纎為大吕正律通長又折半得四寸七分一釐九毫三絲七忽一微五纎為大吕半律通長
  求太蔟通長者置太蔟倍律實積三千一百一十七分九百五十釐○一百三十四毫一百九十二絲七百○二忽七百二十六微二百○四纎為實以太蔟倍律面羃一十七分四十九釐八十九毫○三絲四十七忽○七微六十二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七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七忽四微三纎為太蔟倍律通長折半得八寸九分○八毫九絲八忽七微一纎為太蔟正律通長又折半得四寸四分五釐四毫四絲九忽三微五纎為太蔟半律通長
  求夾鍾通長者置夾鍾倍律實積二千七百七十七分七百七十七釐七百七十七毫七百七十七絲七百七十七忽七百七十七微七百七十七纎為實以夾鍾倍律面羃一十六分五十一釐六十七毫六十五絲四十八忽六十一微四十八纎為法除之得一尺六寸八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八微三纎為夾鍾倍律通長折半得八寸四分○八毫九絲六忽四微一纎為夾鍾正律通長又折半得四寸二分○四毫四絲八忽二微○為夾鍾半律通長
  求姑洗通長者置姑洗倍律實積二千四百七十四分七百一十八釐六百六十一毫五百絲○○九百四十二忽五百一十三微一百六十七纎為實以姑洗倍律面羃一十五分五十八釐九十七毫五十絲○六十七忽○九微六十三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五寸八分七釐四毫○一忽○五纎為姑洗倍律通長折半得七寸九分三釐七毫○○五微二纎為姑洗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三寸九分六釐八毫五絲○二微六纎為姑洗半律通長
  求仲吕通長者置仲吕倍律實積二千二百○四分七百二十三釐六百八十三毫二百八十九絲一百六 十五忽九百三十七微一百五十五纎為實以仲吕倍律面羃一十四分七十一釐四十七毫六十五絲一十九忽九十四微三十四纎為法除之得一尺四寸九分八釐三毫○七忽○七纎為仲吕倍律通長折半得七寸四分九釐一毫五絲三忽五微三纎為仲吕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三寸七分四釐五毫七絲六忽七微六纎為仲吕半律通長
  求㽔賔通長者置㽔賔倍律實積一千九百六十四分一百八十五釐五百○三毫二百九十五絲九百六十五忽三百四十五微五百五十七纎為實以㽔賔倍律面羃一十三分八十八釐八十八毫八十八絲八十八忽八十八微八十八纎為法除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為㽔賔倍律通長折半得七寸○七釐一毫○六忽七微八纎為㽔賔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三寸五分三釐五毫五絲三忽三微九纎為㽔賔半律通長
  求林鍾通長者置林鍾倍律實積一千七百四十九分八百九十釐○三百四十七毫○七十六絲二百一十二忽七百二十八微八百四十三纎為實以林鍾倍律面羃一十三分一十釐○九十三毫六十五絲四十五忽三十九微一十二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三寸二分四釐八毫三絲九忽八微五纎為林鍾倍律通長折半得六寸六分七釐四毫一絲九忽九微二纎為林鍾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三寸三分三釐七毫○九忽九微六纎為林鍾半律通長
  求夷則通長者置夷則倍律實積一千五百五十八分九百七十五釐○六十七毫○九十六絲三百五十一忽三百六十三微一百○二纎為實以夷則倍律面羃一十二分三十七釐三十五毫九十三絲三十忽○七十五微○四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二寸五分九釐九毫二絲一忽○四纎為夷則倍律通長折半得六寸二分九釐九毫六絲○五微二纎為夷則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三寸一分四釐九毫八絲○二微六纎為夷則半律通長
  求南吕通長者置南吕倍律實積一千三百八十八分八百八十八釐八百八十八毫八百八十八絲八百八十八忽八百八十八微八百八十八纎為實以南吕倍律面羃一十七分六十七釐九十一毫一十六絲八十七忽八十五微二十三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一微一纎為南吕倍律通長折半得五寸九分四釐六毫○三忽五微五纎為南吕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二寸九分七釐三毫○一忽七微七纎為南吕半律通長
  求無射通長者置無射倍律實積一千二百三十七分三百五十九釐三百三十三毫○七百五十絲四百七十一忽二百五十六微五百八十三纎為實以無射倍律面羃一十一分○二釐三十六毫一十八絲四十二忽六十四微四十五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一寸二分二釐四毫六絲二忽○四纎為無射倍律通長折半得五寸六分一釐二毫三絲一忽○二纎為無射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二寸八分○六毫一絲五忽五微一纎為無射半律通長
  求應鍾通長者置應鍾倍律實積一千一百○二分三百六十一釐八百四十一毫六百四十四絲五百八十二忽九百六十八微五百七十七纎為實以應鍾倍律面羃一十分○四十釐○四十九毫一十絲○二十五忽六十微○八十八纎為法除之得一尺○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九纎為應鍾倍律通長折半得五寸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忽五微四纎為應鍾正律通長又折半得二寸六分四釐八毫六絲五忽七微七纎為應鍾半律通長
  求黄鍾内外周徑者置黄鍾倍律面羃一十九分六十四釐一十八毫五十五絲○三忽二十九微五十九纎自乗得平方積三百八十五分八十釐○二十四毫六十九絲一十三忽五十七微七十六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六百二十五分為實開方得二十五分又開方得五分為黄鍾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五釐為黄鍾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二十五分折半得一十二分半為實開方得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為黄鍾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七分○七毫一絲○六微七纎八塵為黄鍾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三分五釐三毫五絲五忽三微三纎九塵四十乗之得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一絲三忽五微六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為黄鍾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七分八釐五毫六絲七忽四微二纎為黄鍾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五分七釐一毫三絲四忽八微四纎自乗得平方積二寸四十六分九十一釐三十五毫七十九絲四十一忽八十二微五十六纎加倍得四寸九十三分八十二釐七十一毫五十八絲八十三忽六十五微一十二纎為實開方得二寸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二纎為黄鍾倍律外周折半得一寸一分一釐一毫一絲一忽一微一纎為黄鍾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求大吕内外周徑者置大吕倍律面羃一十八分五十三釐九十四毫四十二絲四十一忽九十微○二十八纎自乗得平方積三百四十三分七十一釐○九毫二十五絲二十忽○八十四微五十四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五百五十六分八十一釐一十六毫九十八絲八十三忽七十六微九十五纎為實開方得二十三分五十九釐六十八毫五十七絲八十一忽七十微 四十一纎又開方得四分八釐五毫七絲六忽五微九纎為大吕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四釐二毫八絲八忽二微九纎為大吕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二十三分五十九釐六十八毫五十七絲八十一忽七十微○四十一纎折半得一十一分七十九釐八十四毫二十八絲九十忽○八十五微二十纎○為實開方得三分四釐三毫四絲八忽八微四纎一塵為大吕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六分八釐六毫九絲七忽六微八纎二塵為大吕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三分四釐三毫四絲八忽八微四纎一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三寸七分三釐九毫五絲三忽六微二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五分二釐六毫六絲一忽五微一纎為大吕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七分六釐三毫三絲○七微五纎為大吕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五分二釐六毫六絲一忽五微一纎自乗得平方積二寸三十三分○五釐五十三毫六十六絲三十五忽四十八微○一纎加倍得四寸六十六分一十一釐○七毫三十二絲七十忽○九十六微○二纎為實開方得二寸一分五釐八毫九絲五忽九微七纎為大吕倍律外周折半得一寸○七釐九毫四絲七忽九微八纎為大吕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太蔟内外周徑者置太蔟倍律面羃一十七分四十九釐八十九毫○三絲四十七忽○七微六十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三百○六分二十一釐一十六毫二十二絲六十七忽九十微○四十六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四百九十六分○六釐二十八毫二十八絲七十四忽○○五十四纎為實開方得二十二分二十七釐二十四毫六十七絲九十五忽三十五微○八纎又開方得四分七釐一毫九絲三忽七微一纎為太蔟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三釐五毫九絲六忽八微五纎為太蔟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二十二分二十七釐二十四毫六十七絲九十五忽三十五微○八纎折半得一十一分一十三釐六十二毫三十三絲九十七忽六十七微五十四纎為實開方得三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九纎六塵為太蔟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六分六釐七毫四絲一忽九微九纎二塵為太蔟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三分三釐三毫七絲○九微九纎六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三寸三分四釐八毫三絲九忽八微四纎九歸約之得一寸四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五微三纎為太蔟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七分四釐一毫五絲七忽七微六纎為太蔟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四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五微三纎自乗得平方積二寸一十九分九十七釐四十九毫六 十四絲三十九忽一十八微○九纎加倍得四寸三十九分九十四釐九十九毫二十八絲七十八忽三十六微一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二寸○九釐七毫四絲九忽八微三纎為太蔟倍律内周折半得一寸○四釐八毫七絲四忽九微一纎為太蔟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夾鍾内外周徑者置夾鍾倍律面羃一十六分五十一釐六十七毫六十五絲四十八忽六十一微四十八纎自乗得平方積二百七十二分八十釐○三十五毫四十二絲一十二忽四十四微○九纎一百二十六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四百四十一分九十四釐一十七毫三十八絲二十四忽一十五微四十二纎為實開方得二十一分○二釐二十四毫一十絲○三十八忽一十三微四十一纎又開方得四分五釐八毫五絲○二微○為夾鍾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二釐九毫二絲五忽一微為夾鍾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二十一分○二釐二十四毫一十絲○三十八忽一十三微四十一纎折半得一十分○五十一釐一十二毫○五絲一十九忽○六微七十纎○為實開方得三分二釐四毫二絲○九微八纎八塵為夾鍾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六分四釐八毫四絲一忽九微七纎六塵為夾鍾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二釐四毫二絲○九微八纎八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二寸九分六釐八毫三絲九忽五微二纎九歸約之得一寸四分四釐○九絲三忽二微八纎為夾鍾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七分二釐○四絲六忽六微四纎為夾鍾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四分四釐○九絲三忽二微八纎自乗得平方積二寸○七分六十二釐八十七毫三十三絲四十一忽一十五微八十四纎加倍得四寸一十五分二十五釐七十四毫六十六絲八十二忽三十一微六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二寸○三釐七毫七絲八忽六微七纎為夾鍾伴律外周折半得一寸○一釐八毫八絲九忽三微三纎為夾鍾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姑洗内外周徑者置姑洗倍律面羃一十五分五十八釐九十七毫五十絲○六十七忽○九微六十三纎自乗得平方積二百四十三分○四釐○三毫二十五絲九十八忽二十七微九十一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三百九十三分七十二釐五十三毫二十八絲○九忽二十一微二十一纎為實開方得一十九分八十四釐二十五毫一十三絲一十四忽九十六微○一纎又開方得四分四釐五毫四絲四忽九微三纎為姑洗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二釐二毫七絲二忽四微六纎為姑洗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九分八十四釐二十五毫一十三絲一十四忽九十六微○一纎折半得九分九十二釐一十二毫五十六絲五十七忽四十八微○○為實開方得三分一釐四毫九絲八忽○二纎六塵為姑洗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六分二釐九毫九絲六忽○五纎二塵為姑洗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三分一釐四毫九絲八忽○二纎六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二寸五分九釐九毫二絲二忽○四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三分九釐九毫九絲一忽二微二纎為姑洗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六分九釐九毫九絲五忽二微一纎為姑洗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三分九釐九毫九絲一忽二微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九十五分九十七釐五十四毫一十六絲七十七忽○八微八十四纎加倍得三寸九十一分九十五釐○八毫三十三絲五十四忽一十七微六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一寸九分七釐九毫七絲七忽四微八纎為姑洗倍律外周折半得九分八釐九毫八絲八忽七微四纎為姑洗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仲吕内外周徑者置仲吕倍律面羃一十四分七十一釐四十七毫六十五絲一十九忽九十四微三十四纎自乗得平方積二百一十六分五十二釐四十三毫一十四絲八十七忽四十四微七十三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三百五十分○七十六釐九十三毫九十絲○○九忽六十六微四十六纎為實開方得一十八分七十二釐八十八毫三十八絲四十六忽○九微五十七纎又開方得四分三釐二毫七絲六忽八微二纎為仲吕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一釐六毫三絲八忽四微一纎為仲吕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八分七十二釐八十八毫三十八絲四十六忽○九微五十七纎折半得九分三十六釐四十四毫一十九絲二十三忽○四微七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三分○六毫○一忽三微三纎八塵為仲吕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六分一釐二毫○二忽六微七纎六塵為仲吕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三分○六毫○一忽三微三纎八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二寸二分四釐○五絲三忽五微二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三分八釐○○五忽九微四纎為仲吕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六分八釐○○二忽九微七纎為仲吕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三分六釐○○五忽九微四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八十四分九十七釐六十一毫五十七絲一十五忽二十八微三十六纎加倍得三寸六十九分九十五釐二十三毫一十四絲三十忽○五十六微七十二纎為實開方得一寸九分二釐三毫四絲一忽四微四纎為仲吕倍律外周折半得九分六釐一毫七絲○七微二纎為仲吕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㽔賔内外周徑者置㽔賔倍律面羃一十三分八十八釐八十八毫八十八絲八十八忽八十八微八十八纎自乗得平方積一百九十二分九十釐○一十二毫三十四絲五十六忽七十八微七十六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三百一十二分半為實開方得一十七分六十七釐七十六毫六十九絲五十二忽九十六微六十三纎又開方得四分二釐○四絲四忽八微二纎為㽔賔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一釐○二絲二忽四微一纎為㽔賔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七分六十七釐七十六毫六十九絲五十二忽九十六微六十三纎折半得八分八十三釐八十八毫三十四絲七十六忽四十八微三十一纎為實開方得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微七纎七塵為㽔賔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微五纎四塵為㽔賔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九釐七毫三絲○一微七纎七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七忽○八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三分二釐一毫三絲四忽二微一纎為㽔賔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六分六釐○六絲七忽○六纎為㽔賔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三分二釐一毫三絲四忽一微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七十四分五十九釐四十二毫五十六絲六十八忽一十七微四十四纎加倍得三寸四十九分一十八釐八十五毫一十三絲三十六忽三十四微八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一寸八分六釐八毫六絲五忽八微六纎為㽔賔倍律外周折半得九分三釐四毫三絲二忽九微三纎為㽔賔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求林鍾内外周徑者置林鍾倍律面羃一十三分一十釐○九十三毫六十五絲四十五忽三十九微一十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一百七十一分八十五釐五十四毫六十二絲六十忽○四十二微二十一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二百七十八分四十釐○五十八毫四十九絲四十一忽八十八微三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一十六分六十八釐五十四毫九十八絲一十七忽七十一微二十四纎又開方得四分○八毫四絲七忽八微八纎為林鍾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二分○四毫二絲三忽九微四纎為林鍾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六分六十八釐五十四毫九十八絲一十七忽七十一微二十四纎折半得八分三十四釐二十七毫四十九絲○八忽八十五微六十二纎為實開方得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三忽八微一纎七塵為林鍾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五分七釐七毫六絲七忽六微三纎四塵為林鍾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八釐八毫八絲三忽八微一纎七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一寸五分五釐三毫五絲二忽六微八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纎為林鍾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六分四釐一毫八絲六忽二微六纎為林鍾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二分八釐三毫七絲二忽五微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六十四分七十九釐五十毫○三十八絲九十一忽一十五微○四纎加倍得二寸二十九分五十九釐○○七十七絲八十二忽三十微○○八纎為實開方得一寸八分一釐五毫四絲六忽一微五纎為林鍾倍律外周折半得九分○七毫七絲三忽○七纎為林鍾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夷則内外周徑者置夷則倍律面羃一十二分三十七釐三十五毫九十三絲三十忽○七十五微○四纎自乗得平方積一百五十三分一十釐○五十八毫一十一絲三十三忽九十五微○七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二百四十八分○三釐一十四毫一十四絲三十七忽○○○一纎為實開方得一十五分七十四釐九十毫○一十二絲一十二忽三十六微八十四纎又開方得三分九釐六毫八絲五忽○二纎為夷則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一分九釐八毫四絲二忽五微一纎為夷則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五分七十四釐九十毫○一十三絲一十二忽三十六微八十四纎折半得七分八十七釐四十五毫○六絲五十六忽一十八微四十二纎為實開方得二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五纎一塵為夷則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五分六釐一毫二絲三忽一微○二塵為夷則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五纎一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一寸二分二釐四毫六絲二忽○四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二分四釐七毫一絲八忽○○為夷則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六分二釐三毫五絲九忽○○為夷則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二分四釐七毫一絲八忽○自乗得平方積一寸五十五分五十四釐五十七毫九十五絲二十四忽○○○○加倍得三寸一十一分○九釐一十五毫九十絲○四十八忽○○○○為實開方得一寸七分六釐三毫七絲七忽八微八纎為夷則倍律外周折半得八分八釐一毫八絲八忽九微四纎為夷則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南吕内外周徑者置南吕倍律面羃一十一分六十七釐九十一毫一十六絲八十七忽八十五微二十三纎自乗得平方積一百三十六分四十釐○一十七毫七十一絲○六忽二十二微○○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二百二十分○九十七釐○八毫六十九絲一十二忽○七微六十四纎為實開方得一十四分八十六釐五十毫○八十八絲九十三忽七十五微三十二纎又開方得三分八釐五毫五絲五忽二微七纎為南吕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一分九釐二毫七絲七忽六微三纎為南吕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四分八十六釐五十毫○八十八絲九十三忽七十五微三十二纎折半得七分四十三釐二十五毫四十四絲四十六忽八十七微八十六纎為實開方得二分七釐二毫六絲二忽六微九纎三塵為南吕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五分四釐五毫二絲五忽三微八纎六塵為南吕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七釐二毫六絲二忽六微九纎三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九分○五毫○七忽七微二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二分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五微二纎為南吕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六分○五毫八絲三忽七微六纎為南吕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二分一釐一毫六絲七忽五微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四十六分八十一釐五十六毫七十九絲○二忽九十五微○四纎加倍得二寸九十三分六十三釐一十三毫五十八絲○五忽九十微○○八纎為實開方得一寸七分一釐三毫五絲六忽七微五纎為南吕倍律外周折半得八分五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微七纎為南吕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無射内外周徑者置無射倍律面羃一十一分○二釐三十六毫一十八絲四十一忽六十四微四十五纎自乗得平方積一百二十一分五十二釐○一毫六十二絲九十九忽一十三微八十五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一百九十六分八十六釐二十六毫六十四絲○四忽六十微○四十三纎為實開方得一寸四分○三釐○七毫七十五絲六十忽○三十八微六十六纎又開方得三分七釐四毫五絲七忽六微七纎為無射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一分八釐七毫二絲八忽八微三纎為無射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四分○五釐○七毫七十五絲六十忽○三十八微六十纎折半得七分○一釐五十三毫八十七絲八十忽○一十九微三十三纎為實開方得二分六釐四毫八六忽五微七纎七塵為無射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五分二釐九毫七絲三忽一微五纎四塵為無射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六釐四毫八絲六忽五微七纎七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五分九釐四毫六絲三忽○八纎九歸約之得一寸一分七釐七毫一絲八忽一微二纎為無射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五分八釐八毫五絲九忽○六纎為無射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一分七釐七毫一絲八忽一微二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三十八分五十七釐五十五毫五十七絲七十六忽三十三微四十四纎加倍得二寸七十七分一十五釐一十一毫一十五絲五十二忽六十六微八十八纎為實開方得一寸六分六釐四毫七絲八忽五微六纎為無射倍律外周折半得八分三釐二毫三絲九忽二微八纎為無射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求應鍾内外周徑者置應鍾倍律面羃一十分○四十釐○四十九毫一十絲○二十五忽六十微○八十八纎自乗得平方積一百○八分二十六釐二十一毫五十七絲四十三忽七十二微四十五纎一百六十二分乗之一百分除之得一百七十五分三十八釐四十六毫九十五絲○四忽八十三微三十六纎為實開方得十三分二十四釐三十二毫八十八絲六十七忽九十四微九十一纎又開方得三分六釐三毫九絲一忽三微二纎為應鍾倍律内徑即正律外徑折半得一分八釐一毫九絲五忽六微六纎為應鍾半律内徑置前所得一十三分二十四釐三十二毫八十八絲六十七忽九十四微九十一纎折半得六分六十二釐一十六毫四十四絲三十三忽九十七微四十五纎為實開方得二分五釐七毫三絲二忽五微五纎五塵為應鍾正律内徑即半律外徑加倍得五分一釐四毫六絲五忽一微一纎為應鍾倍律外徑置正律内徑二分五釐七毫三絲二忽五微五纎五塵四十乗之得一尺○二分九釐三毫○二忽二微○九歸約之得一寸一分四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一纎為應鍾倍律内周即正律外周折半得五分七釐一毫八絲三忽四微五纎為應鍾半律内周置正律外周一寸一分四釐三毫六絲六忽九微一纎自乗得平方積一寸三十分○七十九釐七十九毫 一絲○二忽九十四微八十一纎加倍得二寸六十一分五十九釐五十八毫○二絲○五忽八十九微六十二纎為實開方得一寸六分一釐七毫三絲九忽二微三纎為應鍾倍律外周折半得八分○八毫六絲九忽六微一纎為應鍾正律内周即半律外周














  樂律全書卷二十六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明 朱載堉 撰
  操縵古樂譜
  古傳諸般操縵
  琴以本律散聲為正實音應者為應散聲和者為和瑟以本律大弦為正左手小弦為應右手大指隔八為和譜曰
  正和正應正和正應正和正應正 和 正 應得道仙翁自在輕閒月朗風清流水髙山
  非禮勿視非禮勿聴非禮勿言非禮勿勤
  正應正和正應和應正應正和正應和應
  知音雖少琴能解憂風清月朗山髙水流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得道仙翁已下琴家調弦譜即古操縵也非禮勿視已下蓋取古語擬寫弦音而已
  正應正和正應正和正應正應正和正應
  滄浪之水清兮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兮
  正應正和正應正和正應正應正和正應
  滄浪之水濁兮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兮
  右操縵二段各三句共計三十二字
  正應正和同○正和同○正應正和同○
  滄浪之水清○之水清○可以濯我纓○
  正應正和同○正和同○正應正和同○
  滄浪之水濁○之水濁○可以濯我足○
  此與前譜大同小異無兮字有斷句
  正應和○應和同○正應和○正應同○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正和應○和應同○正和應○正應同○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此亦有斷句之操縵操縵指法或添或減或斷或連千變萬化板眼不差皆操縵也周禮所謂六樂音聲之節儀禮所謂間若一者重節禮記所謂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節不作古人所重在節奏即今俗呼板眼者是也臣謹按操縵蓋曲名操之為言持也縵之為言緩也操持歌聲令極縵緩虞書所謂歌永言聲依永是也人心無所養豈能永言哉樂記所謂和順積中而英華𤼵外惟樂不可以為偽以永言試騐則所養可知真偽其能隠乎養性情致中和其綱要在此也人皆知歌永言而不知其節奏苟無節奏雖名為永實非永也夫節奏者俗呼板眼是也先王雅樂或以鐘磬為節或以盆缶為節或以搏拊為節或以舂牘為節鄉飲鄉射八音之器有其四焉石音磬也絲音瑟也匏音笙也革音鼓也瑟與笙者曲也磬與鼓者節也虞書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商頌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周禮鐘師掌金奏磬師教縵樂縵樂即操縵也臣聞宋儒張載曰古之樂章只數句詩不能成曲調此所以有弄有引善歌者知如何為弄如何為引又曰善歌者使人繼其聲言使其聲常從容有餘朱熹亦曰古人詩只一兩句便衍得來長又曰竊疑古樂有倡有歎倡者𤼵歌句也歎者繼其聲也詩辭之外應更有疊字散聲以𤼵其趣曰弄曰引曰疊字曰散聲蓋即操縵之别名也臣父嘗説琴家和弦所彈月朗風清四聲即古操縵遺意風清二聲所謂應也易曰同聲相應是也月朗二聲雖不一般而實相和所謂和也正者本弦散聲也同者兩弦一聲也慨自雅樂失𫝊推臣父遺意是故分條詳論如左
  論學樂自賡歌始
  或問於朱熹曰水火金木土穀惟修正徳利用厚生惟和正徳是正民之徳否曰固是水如隄防灌溉金如五兵田器火如出火納火禁焚萊之類木如斧斤以時之類古人設官掌此六府蓋為民惜此物不使之妄用非如今世之民用財無節也戒之用休言戒諭以休美之事勸之以九歌感動之意但不知所謂九歌者如何大抵禹只説綱目其詳不可考矣問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林氏謂自戒自董自勸未知此説如何曰九歌今亡其詞不可稽考以理觀之恐是君臣相戒如賡歌之類但書所謂正徳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此便是作韶樂之本看得此歌本是下之人作歌不知當時如何取之以為樂却以此勸下之人又曰韶樂只是和而已功以九叙故樂以九成所謂九徳之歌九韶之舞也九歌只是九功之叙可歌想那時田野自有此歌今不可得見已上並見書𫝊大全小注
  臣謹按水火金木土穀皆日用不可缺然必處之有道用之得法故繼之以正徳利用厚生雖云九功其實一事故曰惟和及惟叙耳孟子所謂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即大禹所謂利用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即大禹所謂厚生也謹庠序之教申孝悌之義即大禹所謂正徳也二書互證九功只是一事九徳只是一歌朱熹以為賡歌者最近之夫股肱喜而元首起所謂六府惟修也元首明而股肱良所謂正徳也百工熙者所謂利用也庶事康者所謂厚生也已上六句所謂戒之用休戒之用休仁之至也已下三句曰叢脞曰惰曰墮所謂董之用威董之用威義之至也三章共九句所謂勸之以九歌俾勿壊者也徳惟善政政在養民此堯舜相傳之道而禹稱述讚美之舜及臯陶遂相賡歌命之曰韶韶者紹也謂紹堯之道也然則九徳之歌九韶之舞皆指此賡歌九句而言之也故朱熹曰恐是君臣相戒如賡歌之類臣亦以為然也又按元首兩字俗呼為頭的是也股肱兩字俗呼為手足的是也有天下之元首股肱有一國之元首股肱有一家之元首股肱有一身之元首股肱賡歌所指乃總括言之也蓋舜説道凡一切世間事為手足的皆喜為之故為頭的由是興起而百般工作皆廣矣臯陶説道凡一切世間事為頭的又明曉為手足的又能則諸般事業皆安矣假若為頭的又煩瑣為手足的又懶則萬事廢墜矣槩指一切世事而為相勸相戒是以此歌人人可歌家家可誦未嘗専指元首為天子股肱為臣也先儒見上文有作朕股肱字樣遂謂此歌與民無干又謂此歌非韶而謂韶歌已亡非也何以知之夫樂之極重者莫重於韶而虞書不載獨載此歌者豈無意耶是知此歌即韶先儒以為韶亡非也故林氏曰舜與臯陶之賡歌三百篇之權輿也學詩學樂當自此始宜表章此歌使人人先學人人能誦之弦之歌之舞之然後漸将三百篇詩協於八音所謂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不亦可乎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歌笙只一長聲琴彈三十二聲畢歌笙方止是名操縵詳見下文論學樂先學操縵自此以下凡十二條皆係弦歌要㫖之文
  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古人學樂之要在此顧讀者未達耳今詳解之夫操之為言持也縵之為言緩也謂持歌聲使之緩也又操乃操演之操縵乃緊縵之縵謂演習之不許𦂳也此操縵二字之義也周禮笙師掌教縵樂謂此樂也何謂博依博多也依倚也謂依倚八音也前漢書曰上自倚瑟而歌詩曰依我磬聲然不獨磬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皆可依也故曰博依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是也樂記曰歌之為言長言之也不有依據不能永長故曰歌永言聲依永聲依於八音方能永言也
  論學操縵捷徑法
  古操縵有二種正風雅頌皆無繁聲變風雅則有之無繁聲者謂之引又謂之操言其有節操也有繁聲者謂之弄又謂之暢言其能和暢也各有妙趣存焉學彈吹者專學彈吹學歌者専學歌不許混亂務要精熟用志不分乃疑於神是為妙矣凡曰齊撮曰勾曰挑曰散曰按之類係是琴譜琴士知之係是笙譜僧道知之故不細解恐文煩也然起初學琴須琴士教之學笙亦須僧道教之最為省力仍須儒者依此書中所説而料理之方為雅樂不然則類乎俗琴俗笙矣笙吹一長聲琴彈十六聲笙吸一長聲琴彈十六聲共彈三十二聲之時笙極力長吹待三十二聲畢方止不許忽吹忽吸忽吹忽吸俗呼扯鋸聲者是也雅樂之笙最忌此也譬如學急口令偷換氣則罰之學吹笙亦如之知其甚難而固執之方稱操縵二字之義慎勿信口吹也記曰嘽諧縵易之音此之謂也儒者料理之料理此事耳論雅琴只按十徽
  琴有十三徽徽間復有二十四律之位毎調按弦各照律位取其實音以配散聲迭相應和皆可以彈操縵而其指法則皆不同大率七徽以左是為正律七徽以右是為半律或正或半隨歌髙下音調既熟通變由人今不悉載也如或未然只用九徽十徽一節其音亦無不備蓋此兩徽實乃琴體三分之二四分之三黄鍾損益上下相生之正位焉其音純正超勝諸徽故琴道尚之耳五音琴惟角音按九徽其餘皆按十徽秘傳口訣有云凡彈操縵者皆按十徽音十徽尋不見方去九徽尋此之謂也論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
  古人歌詩未嘗不彈琴瑟彈琴瑟亦未嘗不歌詩此常事也或有不彈而歌不歌而彈此則變也故爾雅曰徒歌謂之謡徒鼔瑟謂之步别而言之著其變也韓詩章句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謡無章曲謂無琴瑟也論語曰取瑟而歌家語曰彈琴而歌此則古之聖賢歌詩未嘗不鼓琴瑟之明證也今人歌詩與琴不能相入蓋失其𫝊耳是則非歌也謂之謡可也竊疑古之弦歌猶今之彈唱耳禮失求諸野樂失獨不可求諸野乎俗譜顔回等曲以一音配一字手彈口誦何異白念弦歌之聲豈如是哉詩云鼓瑟鼔琴笙磬同音試彈顔回曲以笙磬協之則知其不可矣蓋後世偽作而俗士信之以為出於孔子之手陋亦甚矣茲不可不論也故學歌詩必先學琴學琴必先學操縵學操縵必先學定弦弦既熟節奏既明然後可以學歌此先後之序也
  論操縵失𫝊遂致雅樂失𫝊
  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天君泰然則百體從令條貫乖方則音節違和曰和曰節無餘藴矣周禮小師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和者齊聲如一之謂也節者板眼如一之謂也故孟子稱仲尼金聲而玉振之収譬於鍾磬也虞書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商頌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周禮鍾師磬師掌金奏教縵樂儀禮奏騶虞間若一注謂間若一者重節古人於樂重在節奏今人學歌學琴多無板眼何也板眼者節奏之謂也節奏者操縵之謂也故學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學琴學歌先學操縵為第一之要務操縵失則雅樂失傳矣舊𫝊操縵兩叚各十六聲今或省去三聲者亦猶文章中助字云
  論先學詩樂而後經義益明
  歌聲極長是為永言弦聲極長是為依永吹聲極長是為和聲衆聲相合是為克諧始作相合是為翕如縱放相和是為純如明白不差是為皦如接續不斷是為繹如初叚首句擊鍾是為金聲末叚首句擊磬是為玉振初段為倡未叚為歎一人倡之三人歎之是故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凡此之類學樂而後經義益明樂之於經豈小補耶
  論琴瑟先儒舊用管色定弦
  古人云琴瑟不調必觧而更張之蓋舊法也凡琴弦散聲為本律之正音第十徽實音為本律之母能生散聲者也第九徽實音為本律之子散聲所生者也笙吹合字上第一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黃鍾次吹四字上第二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太蔟次吹上字上第三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仲吕次吹尺字上第四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林鍾次吹工字上第五弦按第十徽彈之令與笙音相同是為南呂其第六弦第七弦散聲與第一弦第二弦散聲相應此五聲為均之琴也吹笙定弦畢復照調弦法𠕅詳定之是上琴大略也上瑟大略與上箏同將瑟弦通解畢新布拂拭乾淨尾端用錦一幅或用色紙代之先上中弦空彈散聲令與琴第三弦散聲相同復從中間挨次上之上弦聴音空彈散聲不須安柱第一弦第二弦散聲比琴第一弦散聲微低第三弦第四弦散聲與琴第一弦散聲同第五弦第六弦散聲比琴第二弦散聲微低第七弦第八弦散聲與琴第二弦散聲同第九弦第十弦散聲比琴第二弦散聲微高第十一弦第十二弦散聲比琴第三弦散聲微低自第十三弦起至第二十五弦散聲皆與琴第三弦散聲同如是聴畢然後安柱外邊大弦安柱離尾岳内約有一肘裏邊小弦安柱離首岳内約有一肘然瑟長短不同但言離岳勿太逺勿太近可也餘弦安柱形如鴈陣排作一行勿作兩行俗士不曉排作兩行甚可笑也其定弦法以笙定琴以琴定瑟則十二律之音全矣







  樂律全書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八
  明 朱載堉 撰
  操縵古樂譜





















  右是小樣紙條長短廣狹與瑟岳山一般
  論黄弦不可不彈
  莊子文子及淮南子之言瑟也皆云鼔之二十五弦皆動此乃古法至唐宋猶然也杜氏通典曰頌瑟長七尺二寸二十五弦盡用之盡用之者則中弦亦用矣文獻通考曰第一弦黄鍾中聲第十三弦黄鍾清聲即中弦也第二弦太吕中第十四弦大吕清第三弦太蔟中第十五弦太蔟清第四弦

  鍾中第十六弦夾鍾清第五弦姑洗中第十七弦姑洗清第六弦仲吕中第十八弦仲吕清第七弦㽔賔中第十九弦㽔賔清第八弦林鍾中第二十弦林鍾中第九弦夷則中第二十一弦夷則清第十弦南吕中第二十二弦南吕清第十一弦無射中第二十三弦無射清第十二弦應鍾中第二十四弦應鍾清其第二十五弦文獻通考雖不言之盖即中弦黄鍾之應聲也諸律中清各具二均而惟黄鍾則有大中小三聲者其中猶正律也大者倍律也小者半律也亦猶厯家履端扵始舉正扵中歸餘扵終之義然餘律惟有二獨黄鍾有三者黄鍾至尊特異扵餘律也和笙之十三簧律凖之十三弦十二律外而餘其一皆以小者為黄鍾之清聲瑟之末弦為黄鍾之清聲亦猶是耳中弦雖為黄鍾元史以前都無黄弦之說不知始扵何時初意原為使鼔瑟者易識庶免錯誤覩其黄色則知是黄鍾矣無别意也後乃傳訛遂謂黄弦為君而不敢彈夫以黃弦為君而不敢彈則是樂聲中無君矣天下豈有無君之禮樂哉古人遇有變故則樂設而不作無故而於黄弦之君設而不作則不祥矣此不可不辨也宜照文獻通考改正為便
  論定瑟必須吹笙
  詩云我有嘉賔鼓瑟吹笙又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盖琴瑟與笙最相合者也今人定瑟不用笙而用排簫則誤矣排簫之精製者亦無不可但恐不精製則不如笙也笙定瑟法先吹合字定第一弦為黄鍾之中聲又吹合字定第十三弦即是中間黄弦為黄鍾之清聲復吹六字定第二十五弦為黄鍾之子聲次吹四字定第三弦及第十五弦為太蔟隔第二弦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四故也次吹一字定第五弦及第十七弦為姑洗隔第四弦不先定者以俗笙無背一故也次吹上字定第六弦及第十八弦為仲吕次吹勾字定第七弦及第十九弦為㽔賔次吹尺字定第八弦及第二十弦為林鍾次吹工字定第十弦及第二十二弦為南吕次吹凡字定第十二弦及第二十四弦為應鍾隔夷則無射而不先定者恐俗笙無啞工啞凡二音故也俗笙雖無此音其有者既已定則無者可推矣大吕在於合四二音之間比合微清比四微濁夾鍾在於四一二音之間比四微清比一微濁夷則在於尺工二音之間比尺微清比工微濁無射在於工凡二音之間比工微清比凡微濁俗呼背四背一啞工啞凡是也世俗之樂不用此音古樂旋宫則用之矣今太常瑟無此四律者旋宫法乆廢故也是以合字上字尺字獨彈獨應四字一字工字雙彈雙應非古人彈瑟之法也已上一節專為天下初學人習雅樂者而論也若夫知音之士用子午琴以定之則又不必拘於此矣
  論學歌詩六般樂器不可缺
  第一鞉不可缺虞書商頌皆首言鞉魯論言播鞉武周禮凡樂事播鞉又有雷鞉靈鞉路鞉之屬禮記賜諸侯樂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以鞉將之鞉之為言兆也其用盖與柷同公侯以柷者柷乃一篇之綱領是以為貴也子男以鞉者鞉乃一章之綱領是以為次也鞉柷上下通用之器古人所重如此雖然儀禮言鞉倚于頌磬西紘而不言柷是知柷敔可省而鞉不可缺也作樂不用鞉非古之道也
  第二拊不可缺周禮大師師瞽登歌令奏擊拊註曰擊拊瞽乃歌也拊形如鼓以韋為之著之以穅疏曰謂凡大祭之時大師有此一事言帥瞽登歌者謂降神合樂皆升歌清廟故將作樂時大師帥取瞽人登堂於西階之東北面坐而歌者與瑟以歌詩也令奏擊拊者拊所以導引歌者故先撃拊瞽乃歌也歌者出聲謂之奏故云奏也摶拊之為器見於經者不一而足近代說經者乃以至循二字解之何哉
  第三鼓不可缺鼓所以節樂古今無異但厯代所制樂其撃鼓之節奏互有異焉投壺篇所載魯鼓薛鼓譜有圓形有方形先儒以為圓者撃鞞方者撃鼓又曰年代乆逺無以知其得失雖見於經其詳不可得而知也周禮射人言之頗詳所謂騶虞九節貍首七節采蘋采蘩皆五節尊卑之節多少雖異四節以盡乗矢則同如騶虞九節則先歌五節以聽餘四節則發四矢也七節者三節先以聽五節者一節先以聽也儀禮鄉射歌騶虞大射歌貍首皆曰間若一間若一者疎宻匀也不知所謂疎宻指一字一鼔歟抑一句一鼓歟若一句畢乃擊三鼓又一句畢再撃三鼔則所謂五七九節者間皆不若一矣或謂毎一字畢撃一鼓為一節或謂毎一句畢撃三鼓為一節或謂毎一章畢撃三鼓為一節毎字撃一鼔似乎太煩毎章擊三鼓似乎太簡毎句擊三鼓則煩簡得中然皆不可考也由此觀之投壺鼓譜疎宻不匀亦非間若一矣宋元樂舞皆有鼔譜而元志尤詳焉文舞武舞皆始聽三鼓畢已後毎歌二字撃鼓一聲歌用四言八句共計三十二字凡撃鼓十五聲志所謂三鼓畢間聲作下有小註云二聲鍾一聲鼓是也惟我國朝太常雅樂毎歌一句畢乃擊鼓三聲而間之以搏拊此與宋元之制不同盖宋元之制宫縣有應鞞登歌有搏拊故元志云建鼓兩旁挾二小鼓曰鞞曰應又云搏拊如鼔而小中實以糠兩手或搏或拊以節登歌之樂嘗考三禮圖亦然建鼓兩旁原有二小鼔形如兩耳毎擊大鼓一聲間以應鞞一聲儀禮所謂間若一所謂建鼓在阼階西應鞞在其東禮記註所謂圓者撃鞞方者撃鼓此之謂也今則建鼔兩旁除去小鼓而名大鼓曰應又以搏拊代鞞與大鼓相間作不獨與古制異亦與宋元異矣初學樂者先宜學古後乃知今今古皆通則為盡善朔應二鞞不可缺也或擊大鼓邊以代朔鞞擊鞉鼓邊以代應鞞亦可也節奏詳見下文第四鍾不可缺如有磬兼用之無則一器足矣重撃為金聲輕撃為玉振書曰撃石拊石此之謂歟故史記曰縣一鍾而尚拊大戴禮曰縣一磬而尚拊盖謂鍾磬有一足矣惟搏拊不可缺以禮記論語考證則杜蕢言鍾而不言磬荷蕢言磬而不言鍾鍾磬未嘗兼用亦可見矣
  第五琴不可缺第六笙不可缺此二器者古今通用求之甚易習之甚便是故初學不可缺也論士大夫學樂八音不求備
  儀禮鄉飲鄉射二篇所載樂器惟曰工四人二瑟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不鼔不釋則知瑟笙磬鼔四者之外無餘樂也夫郷飲鄉射士大夫盛禮而樂不過如此今人必求八音全備而後成樂豈非誤歟笙鼓二物天下通有之矣惟磬瑟或少耳盖磬者所以節樂也無則以缶代之史記趙王鼔瑟秦王撃缶缶即瓦盆其聲類磬代之者從便也若無瑟則以琴代之是故愚議士大夫學樂惟用此四者庶㡬簡而不煩易而不難可以家傳戸誦聞弦歌之聲矣
  凡欲習古樂者必先擇一静處堂上堂下阼階西階悉如古制堂上正中一席設先聖先師位使人起敬堂上學者各跪而坐於地此古所謂席地坐也其堂下樂不設坐但立奏
  樂正先贊合樂股肱舉麾者接贊合樂股肱贊畢舉麾而後擊柷柷第一聲搏
  拊 左手輕擊為拊右手重擊為搏
  柷第二聲搏 牘
  拊 節奏均勻古人所謂間若一也
  柷第三聲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播
  拊  鞉
  搏 牘第
  拊  一
  搏 牘通
  拊  止
  搏 牘
  
  搏 牘 播
  拊  鞉
  搏 牘第
  拊  二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搏 牘 播
  拊   鞉
  搏 牘 第
  拊   三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搏 牘鏞琴⿱艹⿺乚三正 瑟黄中鍾      芍(“勺”换成⿹勹一)和  林和 善  竽
  拊    ⿱艹⿺乚三正  黄中SKchar應  黄清 歌  笙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者  塤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長  䈁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聲  簫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唱  箎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股  𥴦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字   管
  搏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學  諸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歌  器搏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人  皆
  拊    ⿱艹⿺乚三正 黄中SKchar應 黄清   接 齊搏牘   ⿱艹⿺乚三正 林中芍和 黄和  聲   吹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和  以搏牘   ⿱艹⿺乚三正 林中芍和 黄和   朕  協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字  歌
  搏牘 鍾 SKchar正 太中簇      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其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餘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放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此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磬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鍾 ⿱艹⿺乚五正 姑中洗      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磬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鍾      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磬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朄𣌾鼔鳴則歌管皆止鍾鳴而後歌管方作拊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鼔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牘 鏞 琴⿱艹⿺乚七正 瑟南中吕      SKchar和  姑和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磬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鍾 ⿱艹⿺乚五正 姑中洗       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磬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姑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艹⿺乚五正 姑中SKchar應 姑清
  搏 牘 鍾 ⿱艹⿺乚三正 黄中鍾      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SKchar應 黄清
  摶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磬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太搏 牘 鍾 SKchar正 太中蔟      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磬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南搏 牘 鏞 琴⿱艹⿺乚七正 瑟南中吕        ⿱艹⿺乚五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磬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搏 牘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和 姑和
  拊      ⿱艹⿺乚七正 南中SKchar應 南清
  林搏 牘 鍾 ⿱艹⿺乚六正 林中鍾       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磬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六正 林中芍(“勺”换成⿹勹三)和 太和
  拊      ⿱艹⿺乚六正 林中SKchar應 林清
  太搏 牘 鍾 SKchar正 太中蔟       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大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磬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大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搏 牘   SKchar正 太中芍(“勺”换成⿹勹一)和 南和
  拊      SKchar正 太中SKchar應 太清
  黄搏 牘 鍾 ⿱艹⿺乚三正 黄中鍾       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磬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五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播
  拊    鞉
  搏 牘 第
  拊   一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搏 牘 播
  拊    鞉
  搏 牘 第
  拊    二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搏 牘 播
  拊    鞉
  搏 牘 第
  拊    三
  搏 牘  通
  拊    止
  搏 牘
  
  黄搏 牘 鏞 琴⿱艹⿺乚三正 瑟黄中鍾       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林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芍和 林和
  拊     ⿱艹⿺乚三正 黄中芍(“勺”换成⿹勹五)應 黄清
  搏 牘   ⿱艹⿺乚三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太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大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南 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吕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摶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林 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凊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鼔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姑 搏 牘 鏞 琴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瑟姑中洗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林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姑 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洗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太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鼔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南搏 牘 鏞 琴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瑟南中吕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淸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林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太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黄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搏 牘
  
  黄搏 牘 鏞琴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瑟黄中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太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姑摶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洗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太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林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柎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牘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摶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姑搏 牘 鏞 琴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瑟姑中洗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林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洗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姑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姑清
  太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凊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鼔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鼔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南搏 牘 鏞 琴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瑟南中吕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姑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南清
  林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太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林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林清
  太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蔟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太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太清
  黄搏 牘 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鍾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磬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和 林和
  拊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正 黄中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應 黄清
  搏 牘 朄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鼓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搏 牘 鼔
  
  搏 牘
  
  搏 牘 應
  
  搏 牘
  
  敔第一聲搏 牘
  
  敔第二聲搏 牘
  
  敔第三聲搏 牘
  
  股肱喜哉三章章三句宫調曲也每章黄鍾起調黄鍾畢曲黄鍾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吕為羽是也謹按虞庭之樂簫韶九成朱熹謂疑即此九句耳虞書曰下管鞉鼓周禮下管令奏鼓朄今太常樂無鞉無朄似為缺典雖以建鼓為鼓誤以名搏拊者代應鞞用然則應鞞名亡而實存搏拊名存而實亡此不可不辨也古人堂上樂有搏拊無應鞞堂下樂有應鞞而亦不廢搏拊今太常樂混二物而不分非也又按周禮曰登歌令奏擊拊漢儒以為擊即戛擊拊即搏拊戛敔也擊柷也與搏拊蓋三器之名也自宋儒指戛擊與鳴球為一物搏拊與琴瑟為一物而三器皆亡矣又不可不辨也虞廷登歌樂器有柷有敔有拊有磬有琴有瑟周禮登歌令奏擊拊言柷而不言敔言拊而不言牘亦猶清廟之瑟而不言琴與夫鳴球而不言鍾既言八音克諧則不應無塤既有塤則不應無篪蓋舉一隅其三隅可知矣










  樂律全書卷二十八
<經部,樂類,樂律全書>

为运行脚本而分配的时间已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