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009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九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九卷目錄

 皇天上帝部彙考一

  上古黃帝有熊氏一則 顓頊高陽氏一則 帝嚳高辛氏一則

  陶唐氏帝堯一則

  商湯一則

  周武王一則 成王一則

  秦始皇一則

  漢高祖二則 文帝二則 景帝一則 武帝元光一則 元狩一則 元封二則 宣帝

  五鳳一則 平帝元始一則

  後漢世祖建武一則 中元一則 獻帝建安一則 昭烈帝章武一則

  魏總一則 明帝太和一則

  晉武帝泰始二則 太康一則 元帝大興一則

  宋武帝永初二則

  齊高祖建元一則

  梁高祖天監一則

  陳高祖永定一則

  隋高祖開皇一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高宗顯慶一則 乾封二則 中宗嗣聖一則 元

  宗開元一則 代宗大曆一則

  後周總一則

  遼太祖一則

  宋真宗景德一則 大中祥符五則 天禧一則 英宗治平一則 徽宗政和一則

  元成宗大德一則 武宗至大一則

  明成祖永樂二則 世宗嘉靖一則

皇清崇德一則 順治五則 康熙一則

神異典第九卷

皇天上帝部彙考一 编辑

上古 编辑

黃帝有熊氏作合宮以祀上帝 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通鑑前編》。「黃帝廣宮室 之制。遂作合宮。以祀上帝。」

顓頊高陽氏作樂以享上帝 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路史。後紀》。顓頊高陽氏 作「五基六。」之樂,以調陰陽。享上帝,命曰《承雲》。

帝嚳高辛氏以日至設兆於南郊以事上帝 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路史後紀》:「帝嚳高辛氏, 以日至,設丘兆於南郊,以祀上帝日月星辰,先王偕 食,絜其祭服,備其帷帳,陳之圭幣,薦之黑繒。右社稷 而左宗廟,制以谿陵,明鬼神而敬祭。為之數薦,所以 重本也。命咸黑典樂為聲歌,作九招,制六列、五罃,享 上帝,以中罃。」

陶唐氏 编辑

帝堯制咸池之舞以享上帝及命舜攝位遂類於上帝 编辑

按《書經舜典》:「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璿璣玉衡以 齊七政,肆類于上帝。」

肆。遂也。類謂攝位事。類遂以攝告天及五帝。王云。上帝。天也。馬云。上帝太一神。在紫微宮。天之最尊者。正義曰:《周禮·司服》云:「王祠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是昊天外更有五帝,上帝可以兼之,故以告天及五帝也。鄭元篤信讖緯,以為昊天上帝,謂天皇大帝、北辰之星也。五帝謂靈威仰等,太微宮中有五帝座星是也。如鄭之言,天神有六也。《家語》云:「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王肅云:「五行之神,助天理物者也。」孔意亦當然矣。

按《路史。後紀》:「帝堯制《咸池》之舞,經首之詩,以享上帝。」

编辑

湯伐桀昭告上天神后 编辑

按《書經湯誥》:「敢用元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請罪有 夏。」

鄭元說天神有六,周家冬至祭皇天大帝於圜丘,牲用蒼;夏至祭靈威仰於南郊,則牲用騂。孔注《孝經》,「圜丘與郊,共為一事。」則孔之所說無六天之事。《論語堯曰》之篇所言「敢用元牡」,即此事是也。鄭元解《論語》云:「用元牡」者,為舜命禹事。於時總告五方之帝,莫適用用皇天大帝之牲。其意與孔異。

编辑

武王伐商告于皇天上帝 编辑

按《書經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 步自周,于征伐商,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 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將有大正于商。今商 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為天下逋逃主,萃淵 藪。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亂略,華夏蠻 貊,罔不率俾。惟爾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無作神 羞』。」既戊午,師逾孟津,癸亥,陳於商郊,「俟天休命。」

====成王 年周公定祀上帝禮俾六官各率其屬以共祀事====按:《周禮天官》太宰之職,「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 其具修。」

訂義王氏曰:「五帝,五精之君,昊天之佐也。」

《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氈案,設皇邸。

大旅上帝,祭天於圓丘。《下經》別云「祀五帝」,則知此是昊天上帝,即與《司服》及《宗伯》昊天上帝一也。

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重案。

鄭司農云:「五帝,五色之帝。」

《春官》大宗伯之職,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昊天,天也。上帝,元天也。案《春秋緯運斗樞》云:「大微宮有五帝座星。」即《春秋緯文耀鉤》云:「春起青受制,其名靈威仰;夏起赤受制,其名赤熛怒;秋起白受制,其名白招拒;冬起黑受制,其名葉光紀;季夏六月火受制,其名含樞紐。」又《元命包》云:「大微為天庭,五帝以合時。」此等是五帝之號也。又案《元命包》云:「紫微宮為大帝。」又云:「天生大列為中宮」大極星。星其一明者,大一帝居旁兩星巨辰子位,故為北辰。以起節度,亦為紫微宮。紫之言中,此宮之中,天神圖法,陰陽開閉,皆在此中。又《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北極星下一明者,為大一之先,合元氣以斗布常,是天皇大帝之號也。又案《爾雅》云:「北極謂之北辰。」鄭注云:「天皇北辰耀魄寶。」又云:「昊天」上帝又名大一帝君,以其尊大,故有數名也。其紫微宮中皇天上帝亦名昊天上帝,得連上帝而言。至於單名皇天,單名上帝,亦得。故《尚書·君奭》云:「公曰: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鄭注云:「皇天,北極大帝。」又《掌次》云:「張氈案,設皇邸,以旅上帝。」上帝即大帝。《堯典》云:「欽若昊天。」皆是上帝單名之事。《月令》更無祭五帝之文,故夏季云:「以供皇天上帝。」鄭分之:皇天、北辰、耀魄寶上帝、大微五帝,亦是大帝單號之事。若然,大帝得單稱,與五帝同,五帝不得兼稱皇天、昊天也。訂義王昭禹曰:「昊天之有上帝,猶國之有君,五精之君則猶四方之諸侯,諸侯有君道,故皆謂之君;五精之君有帝道,故皆謂之帝。天者帝之體,帝者天之用,體嫌於不能降,用嫌於不能辨,故言其降而與物接,則以昊言天;言其升而與物辨,則以『上』言帝。」鄭鍔曰:「《周禮》有言天,有言昊天上帝,有言上帝,有言五帝,言天則」百神皆預,《大司樂》所謂「天神皆降」之類是也。言五帝則無預乎昊天上帝,《司服》所謂「祀昊天上帝,祀五帝亦如之」之類是也。言上帝則無預乎五帝,《掌次》所謂旅上帝,張氈案「祀五帝則張大次」之類是也。言天言帝,神各不同。至於昊天上帝,則兼舉其統天言之,以其氣之浩浩,故曰昊天;以主位乎上,故曰上帝。位為最尊,物無以稱其德,惟致其精意可以享之,故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國語》所謂「精意以享謂之禋」是也。

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 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元璜禮北方。

此禮天以冬至,謂天皇大帝在北極者也。禮東方以立春,謂蒼精之帝,而太昊勾芒食焉。禮南方以立夏,謂赤精之帝,而炎帝、祝融食焉。禮西方以立秋,謂白精之帝,而少昊、蓐收食焉。禮北方以立冬,謂黑精之帝,而顓頊、元冥食焉。

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

《上帝》,五帝也。案:《禮器》云:「祀帝於郊而風雨寒暑時。」風雨寒暑非一帝之所能為此祈請,亦是求風雨寒暑時非一帝,故知是五帝也。

小宗伯之職,「兆五帝於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

訂義陳及之曰:「鄭氏惑于六經緯書,以為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黃帝含樞紐,白帝白招拒,黑帝葉光紀者,五天也。於是以昊天上帝為皇天大帝,北辰耀魄寶」,由是有六天之說,後世莫能廢。至唐許敬宗,始立論非之,近世學者,亦知其誕。《大宰》云:「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掌次曰: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司服》曰:「祀五帝亦如之。」《大宗伯》亦曰:「以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白琥禮西方,元璜禮北方。」《小宗伯》亦云:「兆五帝於四郊。」則是為迎氣設於四郊之中立五兆。所謂五帝者,五行之精氣,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鄭氏所謂五人帝從祀之說,則於義未害,蓋本《月令》之言。夫人臣如重黎五行之官尚從祀,則以五德之帝配食於五行精氣,或者是歟。案鄭氏注《大宗伯》青圭禮東方等,謂蒼精之帝,然則此所謂五帝者,即鄭氏所註《大宗伯》之文,謂五帝精氣之帝者。鄭氏於彼注已是,於此五帝之下又別為五帝名,則為誕矣。

《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上帝元天」,元謂祀天,夏正郊天也。上帝,五帝所郊,亦猶五帝殊言天者,尊異之也。訂義劉氏曰:「天以

一氣為四時,生萬物。五帝,四時之宰也。《易》曰:「帝出乎震」 是也。四圭有邸,象四時本出於一氣,五帝而本自於一天也。

编辑

始皇二十八年東游海上行禮祠天主是時雍有四畤祠上帝 编辑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不載。按《封禪書》,秦襄公既侯 居西垂,自以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後十 六年,秦文公東獵汧渭之間,卜居之而吉。文公夢黃 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文公問史敦,敦曰:「此 上帝之徵,君其祠之。」於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 焉。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吳陽武畤,雍東有好 畤,「皆廢無祠。」或曰:「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 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蓋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 亦郊焉。」其語不經見,搢紳者不道。其後秦宣公作《密 畤》於渭南,祭青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 畤》,祭炎帝。櫟陽,雨金。秦獻公自以為得金瑞,故作畦 畤櫟陽而祀白帝。始皇東游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 及八神。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 郊山下者。蓋天好陰,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 命曰「畤」,唯雍四畤,上帝為尊。按本紀始皇東行海上在二十八年

索隱曰:四畤據秦舊而言。秦襄公始列為諸侯而作西畤,文公卜居汧、渭之間而作鄜畤,皆非雍也。至秦德公卜居雍,而後宣公作密畤,祠青帝;靈公作上畤,祠黃帝;下畤祠炎帝;獻公作畦畤,祠白帝。是為四,并高祖增黑帝而五也。正義曰:《括地志》云:「鄜畤,吳陽上下畤。」是言秦用四畤祠上帝,青、黃、赤、白,最尊貴之也。

编辑

高祖二年立黑帝祠令祠官以時祀上帝 编辑

按《漢書高祖本紀》:二年,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 川,以時祠之。按《郊祀志》:高祖立為漢王,二年冬,東 擊項籍而還入關,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 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四 何也?」莫知其說。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迺待我而具 五也。」迺立黑帝祠,名曰北畤。有司進祠,上不親往。悉 召故秦祀官,復置太祝、太宰,如其故儀禮。因下詔曰: 「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 各以其時禮祠之。」

高祖六年,置祠官,祠《九天》。

按《史記》《漢書高祖本紀》皆不載。按《漢書郊祀志》:「高 祖立為漢王二年,後四歲,天下已定,長安置祠祀官, 女巫九天巫祠九天,以歲時祠宮中。」

師古曰:「九天者,謂中央鈞天,東方蒼天,東北旻天,北方元天,西北幽天,西方皓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陽天也。」其說見《淮南子》。一說云:「東方旻天,東南陽天,南方赤天,西南朱天,西方成天,西北幽天,北方元天,東北變天,中央鈞天也。」

文帝十五年幸雍郊見五帝 编辑

按《史記文帝本紀》:十五年,黃龍見成紀。天子乃復召 魯公孫臣以為博士,申明土德事。於是上乃下詔曰: 「有異物之神見於成紀,無害於民,歲以有年。朕親郊 祀上帝諸神,禮官議毋諱,以勞朕。」有司禮官皆曰:「古 者天子夏躬親禮,祀上帝於郊,故曰郊。」于是天子始 幸雍,郊見五帝,以孟夏四月答禮焉。

文帝十六年,上親郊見渭陽五帝廟。

按《史記文帝本紀》云云,按《郊祀志》,趙人新垣平以 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冕焉。 或曰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天瑞下,宜立 祠上帝,以合符應。」於是作渭陽五帝廟,同宇帝一,殿 面五門,各如其帝色。祠所用及儀,亦如雍五畤。明年 夏四月,文帝親拜霸渭之會,以郊見渭陽五帝。五帝 廟臨渭,其北穿蒲池溝水,權火舉而祠,若光煇然屬 天焉。于是貴平至上大夫,賜累千金,而使博士諸生 刺《六經》中作《王制》,謀議巡狩封禪事。文帝出長安門, 若見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壇,祠以五牢 具。其明年,人有上書告新垣平所言神氣事皆詐也。 下平吏治,誅夷新垣平。自是之後,文帝怠于改正朔、 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陽長門五帝使祠官領,以時致 禮,不往焉。

景帝中六年冬十月行幸雍郊祀五畤 编辑

按:《漢書景帝本紀》云云。

武帝元光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祀五畤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元狩元年祀五畤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祀五畤。」

按《郊祀志》:「亳人謬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 ,貴者曰

《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東南郊,日 一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於是天子令太祝 立其祠長安城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後人上書 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祠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子許之。後郊雍,得一角獸,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肅 祗郊祀,上帝報享,錫一角獸,蓋麟云』。」於是以薦五畤, 畤加一牛。

師古曰:「五帝,謂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拒,黑帝葉光紀,黃帝含樞紐也。一說蒼帝名靈符,赤帝名文祖,白帝名顯紀,黑帝名元矩,黃帝名神斗。」

元封二年郊雍五帝命粵巫祠天帝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郊祀志》:「天子下詔,改元 為元封,其來年冬,郊雍五帝。是時既滅兩粵,粵人勇 之,言粵人俗鬼。昔東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後世怠 嫚,故衰耗。迺命粵巫立粵祝祠安臺,無壇,亦祠天神, 帝百鬼,而以雞卜。」

師古曰:「天帝之神。」

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宣帝五鳳二年春三月行幸雍祠五畤 编辑

按:《漢書宣帝本紀》云云。

平帝元始四年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以配上帝 编辑

按:《漢書平帝本紀》云云。

後漢 编辑

世祖建武元年即位燔燎告天 编辑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建武元年,命有司設壇場于鄗 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

中元元年帝東巡祭天于泰山 编辑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不載。按《祭祀志》,建武三十二 年「二月,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從,用樂如 南郊。大赦天下。」以建武三十二年為中元元年。

獻帝建安元年春正月郊祀上帝秋七月復郊祀上帝 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建安元年「春正月,郊祀上帝於 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秋七月,車駕至洛陽,郊祀 上帝,大赦天下。」

昭烈帝章武元年即位昭告皇天上帝 编辑

按《三國志?蜀先主傳》:「先主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 南,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 元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歷數無疆。 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 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后?淊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 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隳廢,備宜』」 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雖否德,懼忝帝位,詢於 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 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 畏天明命,又懼漢邦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 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 家,永綏四海。」按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先主改元章武

编辑

魏號圜丘曰「皇皇帝天。」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 按《晉書禮志》云云。

明帝太和元年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 编辑

按:《三國志魏明帝本紀》云云。

编辑

武帝泰始元年以即位告類於上帝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元年十二月,設壇於南郊,百 僚在位及匈奴南單于四夷會者數萬人。柴燎告類 於上帝曰:『皇帝臣炎,敢用元牡告於皇皇后帝。魏帝 稽協皇運,紹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堯熙隆大道,禪 位虞舜,舜又以禪禹。邁德垂訓,多歷年載。漢德既衰, 太祖武皇帝撥亂濟時,扶翼劉氏,又用受命於漢。粵』」 在魏室,仍世多故,幾於顛墜,實賴有晉匡拯之德,用 獲保厥肆祀,弘濟於艱難,此則晉之有大造於魏也。 誕惟四方,罔不祗順,廓清梁、岷,包懷楊、越,八紘同軌, 祥瑞屢臻,天人協應,無思不服。肆予憲章三后,用集 大命於茲。炎惟德不嗣,辭不獲命。於是群公卿士,百 辟庶僚,黎獻陪隸,暨於百蠻君長,僉曰:「皇天鑒下,求 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讓所得距違。天序不可以 無統,人神不可以曠主。炎虔奉皇運,寅畏天威,敬簡 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永答眾望。」禮畢,大赦,改元 泰始二年。以宣帝、文帝配祀上帝,除五帝殊號,皆稱 昊天上帝。

按《晉書武帝本紀》,泰始二年春二月丁丑,郊祀宣皇 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按《禮志》, 「泰始二年,群臣議,五帝即天也,五氣時異,故殊其號, 雖名有五,其實一神。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 改五精之號,皆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座而已。」帝從 之。

太康十年詔復明堂及南郊五帝位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康十年十月詔

曰:「《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
考證
帝』。而《周官》云:『祀天旅上帝』。又曰:『祀地旅四望』。往者眾

議除明堂五帝位,考之禮文不正。且《詩序》曰:『文武之 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宣帝以神武創業,既已 配天,復以先帝配天,於義亦所不安。其復明堂及南 郊」五帝位。

元帝大興元年春三月即位告類上帝 编辑

按《晉書元帝本紀》:「大興元年春三月癸丑,愍帝崩問。 至丙辰,百寮上尊號,是日即皇帝位。詔曰:『昔我高祖 宣皇帝,誕應期運,廓開王基。景文皇帝奕世重光,緝 熙諸夏。爰暨世祖,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功格天地,仁 濟宇宙。昊天不融,降此鞠凶。懷帝短世,越去王都,天 禍薦臻。大行皇帝崩殂,社稷無奉。肆群后三司六事』」 之人,「疇諮庶尹,至於華戎,致輯大命於朕躬。予一人 畏天之威,用弗敢違。」遂登壇南嶽,受終文祖,焚柴頒 瑞,告類上帝。「惟朕寡德,纘我洪緒,若涉大川,罔知攸 濟。惟爾股肱爪牙之佐,文武熊羆之臣,用能弼寧晉 室,輔予一人,思與萬國共同休慶。」於是大赦,改元。

编辑

武帝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設壇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 编辑

按:《宋書武帝本紀》云云。

永初二年。春正月辛酉。車駕祠南郊。大赦天下 按《宋書武帝本紀》云云。

编辑

太祖建元元年柴燎告天 编辑

按《南齊書太祖本紀》,「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上即皇 帝位于南郊,設壇,柴燎告天。」

编辑

高祖天監元年即位告類於天 编辑

按《梁書高祖本紀》:「天監元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 帝位於南郊,設壇柴燎,告類于天。」

编辑

高祖永定元年即位告天 编辑

按《陳書高祖本紀》,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 帝位於南郊,柴燎告天。」

编辑

高祖開皇元年即位遣使告天 编辑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元年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 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設壇於南郊,遣使柴燎 告天,大赦,改元。」

编辑

高祖武德元年即位告天 编辑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於 太極殿,命蕭造兼太尉,告於南郊,大赦,改元。」

太宗貞觀 年定以冬至祀上帝以春夏秋祀五帝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貞觀禮冬至祀 编辑

昊天上帝於圓丘。正月辛日,祀感生帝「靈威仰於南 郊以祈穀。」而孟夏雩於南郊,季秋大饗於明堂,皆祀 五天帝。

高宗顯慶二年定南郊祈穀及明堂大享皆祭昊天上帝 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高宗時,禮官以 謂太史圓丘祭昊天上帝在壇上,而耀魄寶在壇第 一等,則昊天上帝非耀魄寶可知。而祠令及《顯慶禮》 猶著六天之說。顯慶二年,禮部尚書許敬宗與禮官 等議曰:「六天出於緯書,而南郊、圓丘一也,元以為二 物。郊及明堂,本以祭天,而元皆以為祭太微五帝。《傳》 曰:『凡祀,啟蟄而郊,郊而後耕』。」故郊祀后稷,以祈農事。 而元謂周祭感帝靈威仰,配以后稷,因而祈穀,皆繆 論也。由是盡黜元說,而南郊祈榖、孟夏雩、明堂大享, 皆祭昊天上帝。

乾封元年詔祈穀復祀感帝 编辑

乾封二年,詔「明堂兼祀昊天上帝及五帝。」

按:以上《唐書高宗本紀》俱不載。按《禮樂志》云云。

中宗嗣聖六年即武后永昌元年敕郊祀惟昊天上帝稱天五帝皆稱帝 编辑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杜佑《通典》,永昌元年敕: 「天無二稱,帝是通名。諸儒互生同異,乃以五方之帝 亦謂為天,終是名實未當,稱號不別,尊卑相混。自今 郊祀之禮,惟昊天上帝稱天,自餘五帝皆稱帝。」

元宗開元 年王仲丘議祈穀及大雩大享式宜祭昊天兼祭五帝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開元中,起居舍 人王仲丘議曰:「按《貞觀禮》,祈穀祀感帝。而《顯慶禮》祀 昊天上帝。《傳》曰:『郊而後耕』。《詩》曰:『噫嘻,春夏祈穀於上 帝』。《禮記》亦曰:『上辛祈穀於上帝』。而鄭元乃云:『天之五 帝迭王,王者之興,必感其一,因別祭尊之。故夏正之 月,祭其所生之帝於南郊,以其祖配之。故周祭靈威 仰,以后稷配,因以祈穀。然則祈穀非祭之本意,乃因 后稷為配爾,此非祈穀之本義也。夫祈穀本以祭天 也。然五帝者,五行之精,所以生九穀也,宜於祈穀祭昊天而兼祭五帝』。」又曰:「《月令》大雩、大享帝,皆盛祭也。 而孟夏雩、季秋大享,《貞觀禮》皆祭五方帝,而《顯慶禮》 皆祭昊天上帝,宜兼用之,以合大雩、大享」之義。既而 蕭嵩等撰定《開元禮》,雖未能合古。而天神之位別矣。

代宗大曆五年冬十一月庚寅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编辑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後周 编辑

後周欲招來西城,有《拜胡天》之制,皇帝親焉。

按:《冊府元龜》云云。

编辑

太祖元年春正月庚寅命有司設壇于如迂王集會堝燔柴告天即皇帝位 编辑

按《遼史太祖本紀》云云。

编辑

真宗景德三年定五帝天皇大帝帝座龕次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景德三年,鹵簿使 王欽若言,「漢以五帝為天神之佐,今在第一龕,天皇 大帝在第二龕,與六甲、嶽、瀆之類接席帝座,天市之 尊,今與二十八宿積薪、騰蛇、杵臼之類同在第三龕, 卑主尊臣,甚未便也。」若以北極帝座本非天帝,蓋是 天帝所居,則北極在第二,帝座在第三,亦高下未等。 又「太微之次少左右執法,子星之次少孫星,望令司 天監參驗。」乃詔禮儀使、太常禮院、司天監檢定之。禮 儀使趙安仁言:「按《開寶通禮》,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 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 天,故稱上帝。天皇大帝即北辰耀魄寶也,自是星中 之尊。《易》曰:『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又曰:「在天 成象,在地成形。」蓋明辰象非天,草木非地。是則天以 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又《郊祀錄》,壇第二等祀天 皇大帝、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差在行位前。餘 內官諸位及五星、十二辰、河漢都四十九座齊列,俱 在十二陛之間。唐建中間,司天冬官正郭獻之奏:天 皇、北極、天一、太一,準天寶敕,並合升第一等。貞元二 年親郊,以太常議。詔復從《開元禮》,仍為定制。《郊祀錄》 又云:「壇第三等有中宮天市垣帝座等十七座,並在 前。」《開元禮義羅》云:帝有五座,一在紫微宮,一在大角, 一在太微宮,一在心,一在天市垣。即帝座者,非直指 天帝也。又得判司天監史序狀:「天皇大帝一星,在紫 微勾陳中,其神曰耀魄寶」,即天皇,是星五帝乃天帝 也。北極五星在紫微垣內,居中一星曰北辰,第一主 月為太子,第二主日為帝王,第三為庶子,第四為嫡 子,第五為天子之樞。蓋北辰所主非一,又非常座之 比。太微垣十星,有左右執法、上將、次將之名,不可備 陳,故總名太微垣。《星經》舊載孫星,而壇圖止「有子星, 辨其尊卑,不可同位。竊惟壇圖舊制,悉有明據。天神 定位,難以躋升,望依《星經》,悉以舊禮為定。」欽若復言: 「『『舊史《天文志》並云北極北辰最尊者。又勾陳口中一 星曰天皇大帝』,鄭元注《周禮》,謂禮天者,冬至祭天皇 於北極也』。後魏孝文禋六宗,亦升天皇五帝上。按晉 《天文志》:『帝座光而潤,則天子吉,威令行。既名帝座,則 為天子所占,列於下位,未見其可』。」又安仁議以:「子、孫 二星,不可同位,陛下方洽高禖之慶,以廣維城之基, 苟因前代闕文,便為得禮,實恐聖朝茂典,猶未適中。」 詔天皇北極特升第一龕,又設孫星於子星位次,帝 座如故。欽若又言:「帝座止三,紫微、太微者已列第二 等,惟天市一」座在第三等。按《晉志》,大角及心中星但 云天王座,寔與帝座不類。詔特升第二龕。

大中祥符元年車駕臨泰山享昊天上帝于圜臺命群臣享五方帝于山下加青帝號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 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 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夏四月甲 午,詔以十月有事于泰山。六月乙未,天書再降于泰 山醴泉北。壬寅,迎泰山天書于含芳園,雲五色見。俄 黃氣如鳳駐殿上。九月甲子,奉天書告太廟。悉陳諸」 州所上芝草、嘉禾、瑞木于仗內。冬十月辛卯,車駕發 京師,扶侍使奉天書先道。辛丑,駐蹕鄆州,神光起昊 天玉冊上。庚戌,法駕臨山門。辛亥,享昊天上帝于圜 臺,陳天書于左,慶雲繞壇,月有黃光。命群臣享五方 帝諸神于山下,封祀。壇上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十 一月丁丑,至自泰山,奉天書還宮。按《禮志》「大中祥 符元年青帝加號廣生帝君。」

大中祥符五年,始親祀玉皇於朝元殿,加「九天司命」 尊號,設昊天及四位告之。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五年冬十一月丙申。親 祀玉皇于朝元殿按《禮志》。帝於大中祥符五年十 月語輔臣曰。朕夢先降神人。傳玉皇之命云「先令汝 祖趙某授汝天書。令再見汝。如唐朝恭奉元元皇帝。」 翊日復夢神人傳天尊言「吾坐西斜設六位以候。」是 日即於延恩殿設道場。五鼓一籌。先聞異香。頃之黃光「滿殿,蔽燈燭,睹靈仙儀衛。天尊至,朕再拜殿下。俄 黃霧起,須臾霧散,由西陛升,見侍從在東陛。天尊就 坐,有六人揖天尊而後坐。朕欲拜六人,天尊止令揖, 命朕前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趙之始祖。再降 乃軒轅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電夢天 人,生於壽丘。後唐時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總治 下方,主趙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為撫育蒼生,無 怠前志』。」即離坐乘雲而去。王旦等皆再拜稱賀。即召 旦等至延恩殿,歷觀臨降之所,并布告天下。命參知 政事丁謂、翰林學士李宗諤、龍圖閣待制陳彭年與 禮官修《崇奉儀注》。閏十月,制《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號 曰「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聖祖母 號曰「元天大聖。」后遣官就南郊設昊天及四位告之。 大中祥符六年,鑄玉皇尊像,奉安于玉清宮。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六年三月乙卯,建安軍 鑄玉皇尊像成,以丁謂為迎奉使。五月甲辰,聖像至。 丙午,詔聖像所經郡邑,減繫囚死罪,流以下釋之。升 建安軍為真州。乙卯,謁聖像,奉安于玉清宮。」

大中祥符七年,上「玉皇大帝」尊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七年九月辛卯,尊上玉 皇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 帝。」按《禮志》:「大中祥符七年,改奉元宮為明道宮,奉 安玉皇大帝像。」七年九月,即滋福殿設玉皇像,奉 聖號匣,安於朝元殿後天書刻玉幄次。詔以來年正 月上玉帝聖號,帝親撰文,及天書下,亦以此日奏告, 仍定儀式班之。

大中祥符八年,尊上玉皇大帝聖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八年春正月「壬午,謁玉 清昭應宮,奉表告尊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奉安刻玉 天書於寶符閣。」按《禮志》:大中祥符八年正月朔,駕 詣玉清昭應宮,奉表奏告上玉皇大帝聖號曰「太上 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奉刻玉天書, 安於寶符閣,以帝御容侍立於側,升閣酌獻。」

天禧元年上玉皇大帝寶冊袞服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天禧元年「春正月朔,詣玉清昭應 宮,薦獻上玉皇大天帝寶冊、袞服。乙卯,宰相讀天書 于天安殿,遂幸玉清昭應宮,作《欽承寶訓述》示群臣。」

按祀典之稱玉皇始此而本末未詳今錄近世所奉玉皇本行集經於後恐是經或始於此時也

按《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爾時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 玉京金闕七寶元苑玉皇宮殿,陞光明座,與無鞅數 眾宣說靈寶清淨真一不二法門。是時玉皇尊帝與 諸天真飛天大聖無極神王、靈童玉女九千萬人,清 齋建節,侍在側焉。於是玉帝知時欲至,即於會前舉 六通力,放大光明,遍照諸天無極梵剎一切境界皆」 大震動,十方無極一切世界,俱同琉璃玻璃,無有隔 礙。十方聖眾並乘五色瓊輪,琅輿碧輦,九色元龍、十 絕羽蓋,麟舞鳳唱,嘯歌嗈嗈,靈妃散花,金童揚煙,讚 詠《洞章》,浮空而來。是時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薩,四 眾八部,承斯光照,皆乘金碧飛雲玉輿,九霞流景,慶 霄四會,三辰吐芳,飛香八湊,旋繞道前,雨眾妙花,如 雲而下,遍覆會前。是時帝光遍照諸天,下燭十方無 極世界,同元都境。凡彼人間,上近九天,通接交連,至 親至邇。凡彼下方無極世界,山陵坡坂,溝澗溪谷,緬 平如掌,六合至邇,三境非遼。天寶臺殿,星羅人間,瓊 瑰羅列,朗耀雲衢。七寶欄楯,以界道路,玉樹仙花,蒨 燦珠實,景秀丹田,芝草綿覆。時彼下方皆見諸天鈞 天妙樂,隨光旋轉,自然振響。又復皆見鸞嘯鳳唱,飛 鳴應節,龍戲麟盤,翔舞天端。諸天寶花,零亂散落,遍 滿道路。是時凡聖駭異,幽闇開光,天人悅慶,踴躍懽 忻。凡夫學士,盡得飛昇。仰觀劫仞寶臺,俯眄紫雲彌 羅。是諸世界一切人民,咸臻道炁,白首面皺,皆得化 度,紺「髮朱顏,少壯幼稚,轉增形容,光澤美好,苦惱痊 平,普蒙解脫,安樂快然,天下歌謠,欣國太平。當爾之 時,神風遐著,萬炁揚津,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沉尸飛 魄,皆得復形酆都鐵圍,長夜九幽,即時破壞地獄苦 魂,化生諸天王惡道苦,一時解脫。」時諸罪眾以斯光 力,得生十方諸大天宮。爾時,玉帝即分身遍於十方 諸大天宮,令諸天宮自然化現,白玉為京,黃金為闕 七寶元苑大光明殿,具光明座,幢節旛蓋,異寶奇花, 遍布是處。爾時,玉帝即以所分之身,遍於是處白玉 京中黃金闕內七寶元苑大光明殿光明座上,普為 十方演說清淨解脫之道。時化玉帝各以無量天真 大聖、妙行真人、靈妃玉女侍列左右。是諸玉女,顏容 姝妙,端麗奇特;天珍異寶,莊嚴身相,言音清徹,眾所 樂聞。是諸玉女,其身復出微妙解脫自然之香,是香 芬馥,周遍諸天極妙樂土,及諸大地一切福處。六道 一切眾生聞是香者,普蒙開度,所謂天道、人道、魔道、 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若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 聞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消除,轉增天福。若諸人 道,王臣兆庶,或有能聞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長壽之 樂,身或滅度,乃得脫殼尸解之道。若諸魔道,一切諸魔,或有能聞是此香者,安處天宮,鬥戰之苦,各得休 息。」若諸地獄道,一切罪魂,或有能聞是此香者,離地 獄苦,得淨土樂。若諸餓鬼道,一切餓鬼,若有能「聞是 此香者,即得飽滿,無饑渴惱。若諸畜生道一切畜生, 或有能聞是此香者,脫畜生苦,得智慧樂。」爾時,諸生 天罪眾,既得生是勝天宮已,緣承慈光攝受之故,便 悉得覺悟,各各明了罪福因緣,與諸眷屬作天伎樂, 來詣帝前。是諸眾等,各各含悲,俱發聲言:「臣等前後, 經千劫萬劫,不見三光,常處黑暗,三惡道中,多受苦 惱。伏蒙上帝方便放光,愍救我等,皆生天上。是諸惡 業,悉皆滅盡,無諸繫滯,皆得往生。仰朝上帝,各到道 前。是諸生天一切罪眾。」說是語已,稽首復位。爾時玉 帝出大妙音,普告十方諸天聖眾:「汝等諦聽,此諸罪 眾,曠劫以來,縱無明性,造十惡業,六塵遍染,三業縈 纏,肆意任心,曾無覺悟。陰罪陽過,日積月深,背道違 真,順邪棄正,舉心運念,動結𠍴尢,遂使命過之後,身 落三塗,不得解脫。若非今日遇是法筵,何由出離。」爾 時諸天化身玉帝,即以神通,不動其所,移接天人,皆 令得至清微天宮玉清聖境,元始會下,是諸眾等,不 覺不知。是時天尊及會眾等,見是十方玉帝化身,普 皆來集天尊會前,如無邊明鏡,照諸形像,互相容入。 時諸大眾稽首瞻仰玉帝化身,聖中最尊,增長清信, 益加志樂,心無退轉,起大堅固。時諸天人邇得生天, 忽觀天尊勝會道場,清淨第一,無為功德之所莊嚴, 踴躍歡喜,一時作禮,歎未曾有。爾時,十方諸化玉帝, 俱復一體,坐法座中。法筵清眾,俱願欲聞玉帝本行 修證,未敢議問。於是天尊普告四眾言:「往昔有國,名 號光嚴妙樂,其國王者,名曰淨德。時王有后,名寶月 光。其王無嗣,嘗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 子,身或崩歿,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 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幡蓋,清淨嚴 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遍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 心忽從。一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 姿玉質清淨之儔,駕五色龍輿,擁耀星旌,蔭明霞蓋。 是時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身諸毛孔放百 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導,浮空而來。是時 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白道君言:「今王 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憫聽許。」爾時 道君答皇后言:「願特賜汝。」是時皇后禮謝道君,而乃 收之。皇后收已,便從夢歸,覺而有娠,懷胎一年,於丙 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燄, 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厭。幼而敏慧,長而慈仁, 於其國中,所有庫藏一切財寶,盡將散施窮乏困苦, 鰥寡孤獨,無所依怙,饑饉癃殘,一切眾生。仁愛和遜, 歌謠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加慶。 當爾之後,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 嗣位有道。遂捨其國,於普明香巖山中修道。功成超 度。過是劫已,歷八百劫,常捨其國,為群生故,割愛學 道。於此後又經八百劫,行藥治病,拯救眾生,令其安 樂。此劫盡已,又經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 靈章,恢弘正化,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此 已後,再歷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捨己血肉。如 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 如來」,教諸菩薩,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如是 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說是語已,法筵清眾,異口 同聲,歎未曾有。爾時眾中有一玉女,名曰夜光,從座 而起,嚴整衣冠,從容雅步,長跪道前,白天尊言:「臣宿 昔何幸,仰侍御前,親奉供養,已經億劫。三清境界,金 闕玉京,寂淡逍遙,快樂自在,嬉遊聖域,餐聽法音,未 曾見此希有之事。不審向來光內所現十方諸天變 現聖境,皆有玉帝應化法身天真大聖、妙行真人、靈 妃玉女以為侍衛。是諸玉女,相貌端嚴,形體姝妙,出 眾妙香,無與等者。復蒙玉帝神通移接,今皆普集在 清微天。未審今此玉女,以何因緣,得證如是無上色 身?恩惟聖慈,示以未悟。」爾時天尊謂夜光玉女言:「汝 固初入聖流,雖有智慧,未能明了。此諸玉女,乃自往 昔無量劫中,修諸妙行,具解脫門,同清淨信,同清淨 解,同清淨念,同清淨行,同清淨身,同清淨心,同清淨 意,同清淨果,同清淨報,同大慈心,同大悲心,覆護眾 生,如母撫念,愛於赤子,奉戒專一,冥心大道,清齋弘 誓,千萬劫中,尊奉玉帝。此諸玉女,非實是女,皆天至 真,為度群生,現玉女身,是故身色、神通智慧,隱顯變 化,與帝同焉。」爾時夜光聞是說已,心得開悟,稽首歡 喜,默然復位。爾時,高虛清明天主與諸天眷屬,馭八 景鸞輿,九光寶蓋,奏元歌妙樂,詠《無量洞章》,散天寶 花,噴天真香,飛步遊空,來詣道前。承天尊玉帝威神 之力。是諸寶花即於空中化一寶蓋,蔭覆大眾,無不 周遍。是時高虛清明天主見此希有,稽首長跪,白天 尊玉帝言:「賤臣懈怠,後會法筵。今日吉慶,直遇法橋, 幽顯聖凡,普霑聖澤」,放大光明,現希有相,上照諸天, 四梵六慾,一切樂土。諸真聖眾睹此光明,悉皆雲集下照下方無極世界,同元都境,近接九天,靈風奏樂, 宮商相和,激朗雲庭,皆成洞章,一切「眾生,咸臻道化, 酆都鐵圍,長夜九幽一切地獄,受苦眾生,盡承光力, 皆生諸天,得受快樂。今日所散天寶奇花,旋結成蓋, 遍覆法筵,大會諸眾,盡承斯光威神之力。臣等千劫 良因,九天運會,皇道蕩蕩,正法興隆。今日大吉,咸仰 元功。」是時高虛清明天主以偈讚玉帝曰:「金闕元穹 祖,高上玉皇尊,妙相」冠諸天,慈光燭三界,真聖妙道 師,天人依仗師,大乘垂法語,真一指迷途,功德若虛 空,讚揚無窮,盡是穹蒼主,浩劫之尊,妙見妙知,無等 無倫,湛寂真淨,杳亡杳存,上聖上靈,大神通,光明藏 大丈夫,開化人天,教導無窮,大慈大悲,流煥法輪,為 度群生,是號玉皇,穹蒼真老,妙源清淨,智慧辨才,至 道至「尊,開度眾生,故放是光。」爾時高虛清明天主說 偈讚已,靜默而坐。於是天尊復告四象云:「是帝身即 道身也,非常體也,是無量功德之身,是清淨自然之 身,是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威靈恢廓,名聲 周遍,無幽不燭,神妙巍巍,難可稱焉。是帝非有為功 德之所熏修,而帝昔雖下生人間,多劫行化,示大神 通,而身清淨,未嘗不在金闕,分身變化,應現隨方,利 濟群生,超昇道岸,普垂教化,開悟後人,依教奉行,登 真成道。以斯功德之所莊嚴,是故光明常充諸天,神 智妙達,莫可度量。」是身光明皆具妙號,所謂大神通 光、大慈悲光、大喜捨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 光、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吉祥 光、大解脫光、大歸依光、大功德光、大圓滿光、大無礙 光、無能勝光,是故汝等欲見是帝而不可得者,緣以 汝等尚於身、口不捨結習煩惱行業,由是障故不能 得睹是帝慈顏。吾今為汝法會眾等宣示斷障之法, 汝等大眾宜各奉行。」時,諸大眾不勝喜躍,各於至尊 几前稽首作禮,俱欲願聞。天尊言曰:「斷障之法,當生 大慧,無起疑惑,無起貪嗔,無起淫慾,無起嫉妬,無起 殺害,無起凡情,無起凡思,無起昏垢,無起聲色,無起 是非,無起憎愛,無起分別,無起高慢,無起執著。凝神 澄慮,萬神調伏,心若太虛,內外貞白,無所不容,無所 不納,無令外邪亂其至道,牽失真宗,敗其靈根」,盜其 至寶,致爾萬劫永墮凡流,透入俗網,萬魔來攻,百千 萬劫不聞妙法,鬼神執誅,從生入死。是故汝等,應當 志心,善護真宗,無令喪失。如前所說,如是諸障,汝等 各各當除斷之,身得清淨,超度諸難,是名道寶,持法 棟梁。更當修奉是此經典。如近是帝,生尊重心,注想 尊容,稱揚尊號,然後汝等得睹「慈顏,咸蒙護度,普聞 妙法,親奉供養,永無輪轉。」是時四眾聞是說已,歡喜 踊躍,歎未曾有。

英宗治平四年正月神宗即位詔以英宗配祀上帝按宋史神宗本紀治平四年正月帝即位按禮志 编辑

治平四年,詔曰:「歷代以來,合宮所配,雜以先儒六天 之說,朕甚不取。將來祀英宗皇帝於明堂,惟以配上 帝,餘從祀群神悉罷。」詳定所言:「按《周禮》,有稱昊天上 帝,有稱上帝,有稱五帝者,一帝而已。將來祀英宗於 明堂,合配昊天上帝及五帝,欲以此修入儀注。并據」 知太常禮院趙君錫等狀:「按《周禮》掌次職曰:『王大旅 上帝,則張氈案。祀五帝則設大次、小次』。」又《司服職》曰: 「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明上帝 與五帝異,則宗祀文王以配上帝者,非可兼五帝也。 自鄭氏之學興,乃有六天之說,而事非經見。晉泰始 初,論者始以為非,遂於明堂惟設昊天上帝一坐而 已。唐《顯慶禮》亦然。請如詔祀英宗於「明堂,惟配上帝 以稱嚴父之義。」從之。監察御史裏行王祖道言:「前詔 以六天之說為非古,今復欲兼祀五帝,是亦六天也。 望復舉前詔,以正萬世之失。」

徽宗政和六年九月上玉皇上帝徽號十一月祀昊天上帝於圜丘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六年九月辛卯朔,詣玉清和 陽宮,上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 帝徽號寶冊。十一月己亥,祀昊天上帝於圜丘,赦天 下。」按《禮志》,徽宗政和六年九月朔,復奉玉冊玉寶, 上玉帝尊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 玉皇上帝。」蓋以論者析玉皇大天帝、昊天上帝言之 不能致一故也。

编辑

成宗大德九年定郊禮專祀昊天上帝又以立皇太子遣使告昊天上帝 编辑

按《元史成宗本紀》,大德九年夏四月壬辰。中書省臣 言,前代郊祀。以祖宗配享。臣等議,今始行郊禮。專祀 昊天為宜。詔依所議行之。六月丙子朔,以立皇太子。 遣中書右丞相荅剌罕哈剌哈孫告昊天上帝按 《祭祀志》。《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注:謂昊天 上帝,冬至圜丘所祀天皇大帝也。又曰:「蒼璧禮天。」注 云:「此禮天以冬至,謂天皇大帝也。在北極謂之北辰。」 又云:「北辰,天皇耀魄寶也,又名昊天上帝,又名太乙帝君,以其尊大,故有數名。」今按《晉書天文志》:「中宮鉤 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耀魄寶。」《周禮》所祀天 神,正言昊天上帝。鄭氏以星經推之,乃謂即天皇大 帝。然漢魏以來,名號亦不一。漢初曰上帝,曰「太一」,曰 「皇天上帝。」魏曰「皇皇帝天。」梁曰「天皇大帝。」惟西晉曰 「昊天上帝」,與《周禮》合。唐宋以來,壇上既設昊天上帝 第一等,復有天皇大帝,其五天帝與太一天一等,皆 不經見。本朝大德九年,中書圓議,止依《周禮》祀昊天 上帝。

武宗至大三年以上皇太后尊號告祀南郊又定以太祖配享昊天上帝仍依前代通祭五帝 编辑

按《元史武宗本紀》:至大三年二月甲子,以上皇太后 尊號,告祀南郊。冬十月丙午,三寶奴及司徒田忠良 等言:「曩奉旨舉行南郊配位從祀典禮,臣等議,欲今 歲冬至祀圜丘,尊太祖皇帝配享。有旨:所用儀物,其 令有司速備之。」十一月丙申,有事於南郊,尊太祖皇 帝配享昊天上帝。按《祭祀志》:至大三年,中書圓議, 五「帝從享,依前代通祭。」

编辑

成祖永樂十七年十一月更上昊天上帝泰號曰皇天上帝改泰神殿曰皇穹宇 编辑

按《明會典》云云。

永樂十九年。正月。甲子朔。命皇太子詣天地壇。奉安 皇天上帝神主。

按:《大政紀》云云。

世宗嘉靖十七年更上皇天上帝泰號 编辑

按《明會典》,嘉靖十七年,更上皇天上帝泰號儀。前期 六日,以酒果脯醢告諸神於圜丘壇下,用帛。上具常 服,分獻陪祀官吉服嚴辦。上至壇所,內贊奏就位。迎 神上香,分獻官各上香,行兩拜奠獻如常儀。典儀唱 宣告文,分獻陪祀官跪,宣文官立,宣告文曰:「大明嗣 天子御名,謹文移告於大明之神、夜明之神、五星列」 宿,周天星辰之神,雲雨風雷之神,周天列職之神,五 嶽五山之神,五鎮五山之神,基運翔聖神烈天壽純 德五山之神,四海之神,四瀆之神,際地列職祇靈,天 下諸神,天下諸祇,戊戌太歲之神,十月神將直日功 曹之神,郊壇司土之神。曰:「朕祗於來月朔旦,躬率臣 民,上尊皇天上帝泰號,仰《高元九重》預告於諸神眾 祇,煩為朕運爾神化,昭爾靈顯,通朕微衷於上帝,祈 賜允鑒之慈,享朕欽薦之號。為此文告,神宜悉知,謹 告。」宣訖,百官俯伏,興。亞獻、終獻如常儀。送神行兩拜, 宣文官捧文,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內贊奏「禮畢。」

皇清 编辑

崇德元年 编辑

《大清會典》。「崇德元年四月,肇祀」

天於南郊。

順治元年 编辑

《大清會典》:「順治元年,定每歲冬至大祀」:

《天》《於》

圓丘、以

大明

夜明

星辰

雲、雨、風、雷為四,從壇配享。又定每年正月上辛日

上帝、於

大享殿、行祈穀禮。

順治四年

《大清會典》:「順治四年冬至,大祀。」

《天》《於》

圓丘。

上親詣行禮。

順治五年

《大清會典》:「順治五年冬至大祀。」

《天》《於》

圓丘。奉

太祖武皇帝配享。

上親詣行禮。

順治十四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四年

《諭南郊祀》。

天禮宜嚴重。祀前五日、朕親詣視牲。祀前一日、朕親宿

齋宮。如遣官恭代、亦著詣壇齋宿視牲。永著為令。是年正月上辛日、復行《祈穀禮》。奉

太祖武皇帝配享。

皇上親詣行禮。三月、奉

太宗文皇帝配享。

圓丘行奉安神位禮。

順治十七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七年四月,合祀。

天地、於

大享殿、

康熙六年 编辑

《大清會典》:「康熙六年,冬至大祀。」

《天》《於》

圓丘。奉

世祖章皇帝配享。是年題准、每歲冬至大祀、

《天》《於》

圓丘。奉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配享、以

星辰

雲雨風雷分四從壇

上親詣行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