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195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九十五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一百九十六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錄

 僧部藝文一

  康僧會贊         晉孫綽

  釋道安贊          前人

  支孝龍贊          前人

  竺法汰贊          前人

  竺道壹贊          前人

  答綱琳二法師書     宋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         前人

  廬山慧遠法師誄       前人

  與法獻書       南齊蕭子良

  與周顒論釋法寵書      張融

  喻智藏敕         梁武帝

  敕答釋明徹         同前

  敕答僧正南澗寺沙門慧超   同前

  答法雲請開講書       蕭統

  重答雲法師書        前人

  與僧正教         簡文帝

  與智琰法師書        同前

  又

  弔道證法師亡書       同前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    同前

  湘宮寺智蒨法師墓銘     同前

  同泰寺故功德正智寂師墓銘  同前

  宋姬寺慧念法師墓銘     同前

  甘露鼓寺敬脫法師墓銘    同前

  淨居寺法昂墓銘       同前

  莊嚴寺僧旻法師碑      元帝

  光宅寺大僧正法師碑     同前

  與約法師書         沈約

  述僧中食論         前人

  述僧設會論         前人

  答釋曇鸞書        陶弘景

  答釋法雲啟        王僧孺

  栖元寺雲法師碑銘      前人

  誌法師墓誌銘并序    陸倕

  與東陽盛法師書       王筠

  與雲僧正書         前人

  國師草堂寺智者約法師碑   前人

  答雲法師書        劉孝綽

  與舉法師書         劉峻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陳徐陵

  與智顗書          前人

  又

  又

  五願上智者禪師書      前人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前人

  天台山徐則法師碑      前人

  建初寺瓊法師碑       江總

  明慶寺尚禪師碑銘      前人

神異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僧部藝文一 编辑

《康僧會贊》
晉·孫綽
编辑

會公蕭毖,實惟令質。心無近累,情有餘逸。厲此《幽夜》, 振彼尤黜。超然遠詣,卓矣高出。

《釋道安贊》
前人
编辑

物有廣贍。人固多宰。淵淵釋安。專能兼倍。飛聲汧隴。 馳名淮海。形雖草化。猶若常在。

《支孝龍贊》
前人
编辑

小方易擬。大器難像。盤桓孝龍。剋邁高廣。物競宗歸。 人思效仰。雲泉彌漫。蘭風肹響。

《竺法汰贊》
前人
编辑

凄風拂林,鳴絃映壑。爽爽法汰,校德無怍。

《竺道壹贊》
前人
编辑

馳辭說言,因緣不虛。惟茲壹公,綽然有餘。譬若春圃, 載芬載譽。條被猗蔚,枝榦森疏。

《答綱琳二法師書》
宋·謝靈運
编辑

披覽雙難,欣若暫對,藻豐論博,蔚然滿目,可謂勝人 之口。然未厭於心,聊申前意,無由言對,執筆長懷。

《曇隆法師誄》
前人
编辑

夫協理置論,百家未見其是;因心自了,一己不患其 躓,而終莫相辨。我若咸歎翻淪得拔,竟知于誰?冀行 跡立則善惡靡徵,欲聲名傳則薰蕕同歇。然意非身 之所挫,期出命之所限者,目所親覿,見之若人矣。慧 心朗識,發於髫辮,生自豪華,家贏金帛,加以巧乘騎, 解絲竹,秣絕景於康衢,弄絃管於華肆者,非徒經旬 「涉朔,彌歷年稔而已,諒趙、李之咸陽,程、鄭之臨卭矣既而永夜獨寤,中飲興歎曰:「悲夫!欣厭迭來,終歸憂 苦,不杜其根,於何超絕。且三界迴沈,諸天倏瞬,況齊 景牛山,趙武企陰,催促節物,逼迫箱露。推此願言,伊 何能久。」慨然有擯落榮華兼濟物我之志。母氏矜其 心,姊弟申其操,遂相許諾,出家求道。一身既然,闔門 離世,妻子長絕,歡娛永謝,豈唯向之靡樂,判之盛年, 終古恩愛,於今仳別矣。旅舟南愬,投景廬嶽,一登石 門香爐峰,六年不下嶺。僧眾不堪其操,法師不改其 節,援物之念,不以幽居自抗。同學嬰疾,振錫萬里相 救。余時謝病東山,承風遙羨,豈望人期。頗以山招,法 師至止,鄙人榮役,前詩敘粗已記之,故不重煩。及中 間反山,成說款盡,遂獲接棟重崖,俱浥迴澗,茹芝朮 而共餌,披《法言》而同卷者,再歷寒暑,非直山陽靡喜 慍之容,令尹一進已之色,實明悟幽微,祛滌近滯,蕩 吝澡垢,日忘其疾,庶白首同居,而乘離無象,信順莫 歸,徵集何緣,晚節罹釁,遠見參尋,至止阻闊,音塵殆 絕。值「暑遘疾,未旬即化,誠存亡命也。此行頗實有由, 承凶感痛,寔百常情,紙墨幾時,非以斯名,蓋欽志節, 追感平生,自不能默已故投懷援筆」,其辭曰:仰尋形 識,俯探理類,採聲知律,拔茅觀彙,物以靈異,人以智 貴,即是神明觀鑒。意謂爰初在稚,慧心夙察,吐噏芳 華,懷抱日月,如彼蘭苑,風過氣越,如彼天倪,雲被光 發。求名約身,規操束己。倘或遇世,曾未近似。生以意 泰,意管生理,孰是歡慰。程鄭趙李,家畜金繒。才練藝 技,驤首揮霍。繁絃綺靡,酒娛調促,意妍服侈。朝迫景 曛,夕忌星徙。悠悠白日,凄凄良夜。年往歡流,厭來情 舍。苦樂環迴,終卒代謝,棄而更適。生速名借。誰能易 奪,何術推移。精粗渾淆,善「惡參差,即心有限,在理莫 規,試覈眾肆,庶獲所窺。道家躓近,群流缺遠,假名恆 誰,傍義豈反?獨有兼忘,因心則善,傷物沉迷,羨彼驅 遣,變服京師,振錫廬頂,長別榮冀,永息幽嶺,含華襲 素,去繁就省。人苦其難,子取其靜。昏之視明,即愚成 絕,智之秉情,對理斯涅。吝既弗袪,滯亦安拔,子之矜 之,為爾苦節。節苦在己,利貞存彼以明闇,逝以慈累。」 徙欲以拔物,先宜濟此。發軫情違,終然理是。梁鴻㩦 妻,荷條見子。雞黍接人,行歌通己。于世曰高,于道殊 鄙。始見法師,獨絕神理。形壽易盡,然諾難判。乘心即 化,棄身靡歎。懷道彌厲,景命己晏。矜物辭山,終身旅 館。嗚呼哀哉!魂氣隨之。延陵己了,鳶螻同施。漆「園所 曉。委骸空野,豈異豈矯。幸有遺餘,聊給蟲鳥。」嗚呼哀 哉!緬念生平,同幽共深。相率經始,偕是登臨。開石通 澗,剔柯疏林,遠眺重疊近嶇。嶔事寡地閒,尋微探 賾。何句不研,奚疑弗析。帙舒軸卷,藏拔紙襞。問來答 往,俾日餘夕。沮溺耦耕,夷齊采薇。跡同心歡,事異意 違。承疾懷灼,聞凶懣悲。孰云不痛,零淚沾衣。嗚呼哀 哉!行久節移,地邊氣改。終秋中冬,踰桂投海。永念伊 人,思深情倍。俯謝常人,仰愧無待。嗚呼哀哉!

《廬山慧遠法師誄》
前人
编辑

「道存一致,故異化同輝;德合理妙,故殊方齊致。」昔釋 安公振元風于關右,法師嗣《沫流》于江左,聞風而悅, 四海同歸。爾乃懷仁山林,隱居求志,於是眾僧雲集, 勤修淨行,同法餐風,棲遲道門,可謂五百之季。仰紹 舍衛之風,廬山之㟪,俯傳靈鷲之旨,洋洋乎未曾聞 也。予志學之年,希門人之末,惜哉誠願弗遂,永違此 「世。春秋八十有四,義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薨。年踰 從心,功遂身亡,有始斯終,千載垂光。嗚呼哀哉!」乃為 《誄》曰:「於昔安公,道風允被,大法將盡,頹綱是寄,體靜 息動,懷貞整偽,事師以孝,養徒以義。仰弘如來,宣揚 法雨。俯受法師,威儀允舉。學不闚牖,鑒不出戶,粳糧 雖御,獨為萇楚。朗朗高堂,肅肅法庭,既嚴既靜,愈高 愈清。從容音旨,優遊儀形,廣演慈悲,饒益眾生。堂堂 其氣,亹亹其資,《𩮀角》,味道,辭親隨師。供奉三寶,析微 辨疑。盛化濟濟,仁德怡怡,於焉問道,四海承風,有心 載馳,戒德鞠躬,令聲續振,五濁暫隆,弘道讚揚,彌虐 彌沖。」十六王子,孺童先覺。公之出家,年未志學,如彼 鄧林,甘露潤澤,如彼「瓊瑤,既磨既琢。大宗戾止,座眾 龍集。聿來胥宇,靈寺奚立。舊望研幾,新學時習。公之 勖之,載和載輯。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禪眾,親承 三昧。眾美合流,可上可大。穆穆道德,超于利害。六合 俱否,山崩海竭。日月沉暉,三光寢晰。眾麓摧柯,連波 中結。鴻化垂緒,微風永滅。嗚呼哀哉!」生盡沖素,死增 傷悽。「單縶土槨,示同歛骸。人天感悴,帝釋慟懷。習習 遺風,依依餘凄。悲夫法師,終然是棲。室無停響,途有 廣蹊。嗚呼哀哉!」端木喪尼,哀直六年。仰慕洙泗,俯憚 晜筌。今子門徒,實同斯囏。晨掃虛房,夕泣空山。嗚呼 法師,何時復還?風嘯竹柏,雲靄巖峰。川壑如泣,山林 改容。自昔聞風,志願歸依。山川路邈,心往「形違。始終 銜恨,宿緣輕微。安養有寄,閻浮無希。嗚呼哀哉!」

《與法獻書》
南齊·蕭子良
编辑

遠法師一代名德,志節清高,潛山樹美,四海餐風。弟 子闇昧,謬蒙師範,方欲仰稟仁化,用洗煩慮,不謂此疾,奄成異世,悲痛之心,特不可忍。遠上即既業行圓 通,曠刦希「有,弟子意不欲遺形影跡,雜處眾僧墓中, 得別卜餘地,是所願也。」方應樹剎表奇,刻石銘德矣。

《與周顒論釋法寵書》
張融
编辑

法寵,姓馮,南陽冠軍人。寓海鹽,納妻半年,捨家住興皇寺。從道猛曇濟學《成實論》,融與顒書稱之。

「古人遺俗,故留兒女。法寵法師,絕塵如棄唾。」若斯之 志,大矣,遠矣。

《喻智藏敕》
梁·武帝
编辑

求空自閒,依空入慧,高蹈養神,實是勝樂,不違三乘, 亦以隨喜,惟別之際,能無恨然?岐路贈言,古人所重, 猶勸法師行無礙心,大悲為首,方便利益,隨時用舍, 不宜頓杜。以隔礙心行菩薩道,無有是處。

《敕答釋明徹》
同前
编辑

徹受學僧祐,隨出陽都,住建初寺。天監初,自荊州還都,二宮周供,寒暑優洽。遘疾將卒,奉表告辭,武帝答之。

省疏增其憂耿。人誰不病,何以遽終過甚。法師至性 堅明,道行純備,往來淨土,去留安養,方除四魔,理無 五畏,惟應正念諸佛,不捨大願,與般若相應,直至種 智,發菩提心,彼我相攝,方結來緣。敬如所及,菩薩行 業,非千百年,善思至理,勿起亂想。覽筆悽懣,不復多 云。

《敕答僧正南澗寺沙門慧超》
同前
编辑

齊隆寺法鏡殂歿,慧超啟釋法寵鎮之。敕曰:

《法寵法師》,造次舉動,不逾律儀,不俠性欲,不事形勢, 慈仁愷悌,雅有君子之風。匡政寺廟,信得其人矣。

《答法雲請開講書》
蕭統
编辑

統覽,近示知欲,見令道義。夫釋教凝深,至理淵粹,一 相之道,杳然難測;不二之門,寂焉無響。自非深達元 宗,精解妙義,若斯之處,豈易輕辨?至於宣揚正教,在 乎利物耳。弟子之於內義,誠自好之樂之,然鉤深致 遠,多所未悉,為利之理,蓋何足論。諸僧並入法門,游 道日廣,至於法師,彌不俟說,云欲見餐稟,良所未喻。 想得此意,不復多云。統和南。

《重答雲法師書》
前人
编辑

重覽來示,知猶欲令述義,不辨為利,具如前言。甘露 之開,彌慚來說。若止是略標義宗,無為不爾。但愧以 魚目擬法師之夜光耳。統和南。

《與僧正教》
簡文帝
编辑

「此州伽藍,支提基列,雖多設莊嚴,盛修供異。觀其外 跡,必備華侈,在乎意地,實有未弘。何者?凡鑄金刻木, 鏤漆圖瓦,蓋所以仰傳應身,遠汪靈覺,羨龍瓶之始 晨,追鵠林之餘慕。故祭神如在,敬神之道既極;去聖 茲遠,懷聖之理必深。此土諸寺止乎應生之日則蹔 列形像,自斯已後,封以篋笥。乃至棄服離身,尋炎去 頂。或十尊五聖共處一廚;或大士如來俱藏一櫃。」信 可謂「心與事背,貌是情非;增上意多,精進心少。昔塔 裏紅函,止傳舍利;象頭白繖,非謂全身。」夫以畫像追 陳,尚使吏民識敬;鎔金圖範,終令越主懷思。匹以龍 阿,尚能躍鞘;方之虎兕,猶稱出柙。況復最大圓慈,無 上善聚,聞名去煩,見形入道。而可慢此雕香,蘊斯木 樒,緘匿玉毫,封印金掌,既殊羅閱,久入四天,又異祇 洹,掩戶三月,寶殿空臨,瓊階虛敞。密帷不開,非仲舒 之《曲學》;紅壁長掩,似邠卿之避讎。且廣廈雲垂,崇甍 鳥跂,若施之玉座,飾以金鈿,必不塵靄日姿,虧點月 面。琉璃密窗,自可輕風難入;龍髮細網,足使飛燕不 過。兼得虔敬之理,必「崇,接足之心彌重。可即宣敕,永 使准行。」

《與智琰法師書》
同前
编辑

「五翳消空,韶光表節,百華異色,結綵成春。道體何如? 𢘆清宜也。對玩清虛,既在風雲之表;遊心入理,差多 定慧之樂。弟子俗務紛糾,勞倦特深,睠然北嶺,欽賢 已積,會遇之期,庶必可僝,有緣之儔,事等饑渴。佇望 來儀,一日三歲,想思弘利益,理當無爽。指遺此信,無 述寸衿。」綱和南。

编辑

旦來雨氣,殊有初寒,攝衛已久,轉得其力。雖他方法 界,略息化緣,祈洹之裏,恆有晤對,眷佇之深,無時不 積。久因倩師,頻述方寸,不知巧笑之僧,頗為津及不 耳。前昨已來,徵事義聚,龍象畢同,應供皆集,慧炬開 心,甘露入頂。聞之善謔,持盡歡怡,想味之懷,轉復無 極。昔幼年經聞制旨,受道日淺,北面未深,雖異《禪那》, 「事同華水。今茲西下,特蓄本心,訪理質疑,屬在明德。 不謂般若留難,現疾未瘳,問津無地,歎恨何已。伏承 輿駕,尋幸伽藍,冀於此時,得一覯止。辯論青豆之房, 遣惑赤花之舍。追往年之宿眷,述即日之寸心。此事 必期,冀非爽指。遺茲承問,佇有還書。」《綱和南》。

《弔道澄法師亡書》
同前
编辑

《省啟》,「承尊師昨夜涅槃,甚深悲怛。」法師志業淹明,道 風淳素,戒珠瑩淨,福翼該圓。加以識見冥通,心解遠察,記落雨而必然,稱黑牛而匪謬。服膺者無遠近,蒙 益者兼道俗。弟子自言旋京輦,便伸結緣,豈謂一息 不追,奄至乎此。然勝業本深,智刀久利,必應遊神實 地,騰跡淨天。但語其乳池,啟殯香棺入室不入空心, 於何不慟?但如來降生之跡,因此而入泥洹,正當其 生住滅,靡有「定相,先聖後賢,何其形響?推校因緣,未 始有例。上人等並在三歲積,始終稟道,宜應共相策 勉,弘遵舊業,使道場無斷,利益不墜。所襚物輒如法 供養,奈何奈何!」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願文》
同前
编辑

弟子蕭綱,以今日建齋設會功德因緣,歸依十方盡 虛空界一切諸佛,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歸 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聖僧。竊聞《涅槃經》言:「身如畫 水,隨畫隨合。是身不淨,九孔常流;凡夫愚人,常行味 著;愚癡羅剎,止住其中。」又如《瑞應經》言:「沙門之為道 也,捨家妻子,捐棄愛欲,斷絕六情,守戒無為。其清淨 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一心之道,謂之羅漢。聲色不 能染,榮位不能屈,難動如地,以免憂苦。故知出恩愛 獄,薄俗為難。善來比丘,其福深重。弟子以此因緣,今 日度人出家,願一切六道四生,常離愛欲,永拔無明 根,削遣闇惑心,修習般若慧,足踐輕輪之光,口說懸 珠之辯,披忍辱鎧,秉智慧刀,乘菩薩車,坐如來座,結 纏披解,頂相光明,戒因清白,後報尊重,所有果業,皆 悉勝出,受持法藏,為佛真子,一切道行,皆悉能行,一 切大誓,不休不息。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仰 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 切聖僧,咸加證明。又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天, 仰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仙,仰願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聰明正直守護一切善神,又願今日見前幽顯 大眾,咸加證明今日誓願,使弟子蕭綱得如所願,滿 菩提願,一切眾生皆悉隨從,得如所願。

《湘宮寺智蒨法師墓銘》
同前
编辑

嗟爾名德,超然有暉。五塵夙離,三修允依。戒珠靡缺, 忍鎧無違。智燈含影,慧駕馳騑。若韜山金,如苞海寶。 德邁西河,聲踰東道。伊時傾蓋,於彼朱方。不期而遇, 襄水之陽。掩此方墳,悠哉泉下。鬱鬱翠微,遼遼平野。 薪盡火滅,歸真息假。

《同泰寺故功德正智寂師墓銘》
同前
编辑

峰頹木朽,波逝江潭。山川若此,人何以堪?亦生亦滅, 如壑如舟。千齡俱盡,萬古誰留。惟茲大士,才敏學優。 幼捐蹈火,早去吞鉤。法雷能響,懸河必詶。辨才可匹, 妙德難儔。

《宋姬寺慧念法師墓銘》
同前
编辑

電逝生危,舟沉道滅。石拆亡儒,星開殞哲。是曰人龍, 亦號僧象。慧氣素昭,英賢夙上。善渡愛河,能褰欲網。 如彼高山,法徒斯仰。如彼澄波,不測深廣。

《甘露鼓寺敬脫法師墓銘》
同前
编辑

岌岌緣假,昏昏大夢。六塵遠飛,四流長控。猗嗟大士, 慧舟法棟。早擅人龍,夙標威鳳。善堂間構,燈王布席。 辯河流水,辭峰積石。寂寥兩樹,悠漫三泉。神明何託, 暗石空傳。

《淨居寺法昂墓銘》
同前
编辑

篠簜含聳,蘭蓀表質。甘露已凝,智泉斯溢。頓轡中衢, 息棹修渚。隙陋白駒,藤緣黑鼠。同志酸傷,交朋哀楚。

《莊嚴寺僧旻法師碑》
元·帝
编辑

「夫宏才妙物,雲液之所降生;獨振孤標,倫類之所遠 絕。是故隨光燭魏,非折水之恆珍;和璧入秦,豈潤山 之常寶。僧旻法師,蓋天地之淳精,宇宙之瓌器,本姓 孫氏,有吳開國大皇帝其先也。」法師道藹二儀,德充 四海,合春夏之生長,抱日月之貞明。辭旨清新,置言 閑遠。千門萬戶,必臻冥奧;九部五時,若指諸掌。坦然 夷易,豁爾洞開,故緇素結轍,華戎延道,晨風之鬱北 林,龍魚之趣深潭,哲人云逝,指南誰屬?銘曰:「永離百 非,聞之寂滅,苟云未樹,共歸今轍。方墳結構,伽藍罷 設,朱火一潛,青松長列。」

《光宅寺大僧正法師碑》
同前
编辑

「昂昂千里,孰辨麒麟之蹤;汪汪萬頃,誰識波瀾之際?」 望之若披雲霧,睹之如觀日月。至乃耆年宿望,蓄思 搆疑,懸鐘無盡,短兵有倦,猶若分旦望景,履冰待日, 莫不傾河注海,虛往實歸。皇帝革命受圖,補天紉地, 轉金輪於忍土,策紺馬於閻浮。逸翮方超,圖南輟軌, 豈直盡茲相府,署彼義年,方當高步仙階,永編金牒。 繁霜凝而旦委,松風凄而暮來,悲馬鳴之不反,望龍 樹而心哀,銘曰:澄月夜虧,清氣旦卷,層巒遠岸,蒼江 傍緬。

《與約法師書》
沈約
编辑

周中書「風趣高奇,志託夷遠,真情素韻,水桂齊質。自 接彩同棲,年逾一紀,朝夕聯事,靡日暫違。每受沐言 休,逍遙寡務。何嘗不北茨遊覽,南居宴宿,春朝聽鳥, 秋夜臨風」,匪設空言,皆為實事,音容滿目,言笑在耳, 宿草既陳,楸檟將合,眷往懷人,情不勝慟。此生篤信精深,甘此藿食,至於歲時包篚,每見請求,凡厥菜品, 「必令以薦。弟子輒靳而後與,用為歡謔。其事未遠,其 人已謝,昔之諧調,倏成悲緒。去冬今歲,人鬼見分,石 耳紫菜,愴焉興想,淚下不禁,指遣恭送,以充蔬僧一 飯。法師與周,情期契闊,非止恆交,覽物存舊,彌當楚 切。痛矣如何,往矣奈何。」弟子沈約《和南》。

《述僧中食論》
前人
编辑

人所以不得道者,由於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 於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 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榮名雖日用於心,要無 晷刻之累,妖妍靡曼,方之已深,甘旨肥濃,為累甚切。 萬事云云,皆三者之枝葉耳。聖人知不斷此三事,求 道無從可得,不得不為之立法,使簡而易從也。若直 云「三事惑本,並宜禁絕」,而此三事是人情所甚惑,念 慮所難遣,雖有禁約之旨,事難卒從。譬於方舟濟河, 豈不欲直至彼岸?河流既急,會無直濟之理,不得不 從流耶?靡久而獲至,非不願速,事難故也。禁此三事, 宜有其端。何則?食之於人,不可頓息,其於情性,所累 莫甚。故推此晚食,併置中前。自中之後,清虛無事。因 此無事,念慮得簡,在始未專,在久自習。於是朿以八 支,紆以禁戒,靡曼之欲,無由得前,榮名眾累,稍隨事 遣。故云「往古諸佛,過中不餐。」此蓋是遣累之筌蹄,適 道之捷徑。而或咸謂止於不食,此乃迷於向方,不知 厥路者也。

《述僧設會論》
前人
编辑

「夫修營法事,必有其理。今世召請眾僧,止設一會,當 由佛在世時,常受人請,以此擬像故也。而佛昔在世, 佛與眾僧,僧伽藍內,本不自營其食具也。至時持缽, 往福眾生。」今之僧眾,非唯持中者少,乃有腆恣甘腴, 廚膳豐豪者。今有加請召,並不得己而後來,以滋腴 之口,進蔬蔌之具,延頸蹙額,固不能甘。既非樂受,不 「容設福。非若在昔,不得自營,非資四輩,身口無託者 也。以此求福,不其反乎?篤而論之,其義不爾。何者?出 家之人,本資行乞,戒律炳然,無許自立廚帳,并畜淨 人者也。今既取足,寺內,行乞事斷,或有持缽到門,便 呼為僧徒,鄙事下劣。既是眾所鄙恥,莫復行乞。悠悠 後進,求埋者寡,便謂乞食之業不可復行。白淨王子, 轉輪之貴,持缽行詣,以福施者,豈不及千載之外,凡 庸沙門,躬命僕豎,自營口腹者乎?」今之請僧一會,既 可髣像行乞,行乞受請,二事不殊。若以今不復行乞, 又不請,召則行乞求法,於此永冥。此法既冥,則僧非 佛種;佛種既離,則三寶墜於地矣。今之為會者,宜追 想在昔四十九年,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儀舉止,動 目應心。以此求道,道其焉適。若以此運心,則為會可 矣。

《答釋曇鸞書》
陶弘景
编辑

去月耳聞音聲,茲辰眼受文字,將由頂禮歲積,故使 真應來儀。正爾整拂藤蒲,具陳花水,端襟斂思,佇聆 警錫也。

《答釋法雲啟》
王僧孺
编辑

「辱告惠示,并主上所答,群臣仰諮《神滅論》。伏覽循環, 載深鑽奉,發蒙祛蔽,朗若披雲。竊以事蘊難形,非聖 莫闡,理寂區位,在愚成惑。若非神超繫表,思越機前, 豈能燭此微言,若開金石,洞茲妙境,曾靡榛蹊,喻之 以必薦,示之以如在,使夫持論者不終泥於遙轍,專 謬者無永沉於惑海,預奉淵謨,孰不懽肅!」裁此酬白, 「不申擊舞。」《王僧孺呈》。

《栖元寺雲法師碑銘》
前人
编辑

渺渺大家,茫茫真樸。多淪愛有,莫辨塵測。猗歟息心, 言高理邈。居之匪絢,得之靡學。刻情幾種,厲想元覺。 且說且定,以披以握。來遵北渚,至依西嶽。西嶽峨峨, 北渚迴波。庭棲弱羽,簷挂輕蘿。甘粗衣惡,棄厚安薄。 滅意囂湫,寄心寥廓。

《誌法師墓誌銘》并序
陸倕
编辑

法師自說姓宋名寶,誌其生緣,桑梓莫能知之。齊故特進吳人張緒、興皇寺僧釋法義並見法師於宋太始初,出入鍾山,往來都邑,年可五六十歲,未知其異也。齊宋之交,稍顯靈跡。被髮徒跣,負杖挾鏡,或徵索酒肴,或數日不食。預言未兆,懸識他心,一時之中,分身數處。天監十三年,即化於華林門之佛堂。先是忽移寺之金剛像出置戶外,語僧眾云:「菩薩當去。」 爾後旬日,無疾而殞。沉舟之痛,有切皇心。殯葬資須,事豐供厚。望方墳而隕涕,瞻白帳而拊心。爰詔有司,式刊景行。辭曰:

欲化毗城,金粟降靈,猗歟大士,權跡帝京,緒冑莫詳, 邑居罕見,譬彼涌出,猶如空現。哀茲景像,愍此風電, 將導舟梁,假我方便,形煩心寂。外荒內辯,觀往測來, 睹微知顯。動足墟立,發言風偃,業窮難詔,因謝弗援, 慧雲晝歇,慈燈夜昏。

《與東陽盛法師書》
王筠
编辑

菩薩戒弟子王筠,法名慧炬,稽首和南,問訊東陽盛法師。「弟子昔因多幸,早蒙覲接,歲月推流,踰三十載。 欽慕風德,獨盈懷抱,間以山川,無由禮敬。司馬參軍 仰述存眷,曲垂訪憶。既荷錄舊之情,兼佩慇懃之旨, 歡欣頂戴,難為譬說。仰承垂和履福,享年九十有四。 嗤絳人之未高,同殷宗之遐壽。且《耳長》直已過頂,齒 剛會不先落,延華駐彩,怡神輔性,自非宿植善因,何 以招斯勝果?尊年尚齒之誠,懷德敦舊之款,依風慕 道之深,欣羨景仰之至,興居在念,寤寐載懷。弟子恨 此樊籠,迫茲纓鎖,無由問道,撫躬如失。庶心期冥會, 咫尺江山,道術相忘,棄置形跡,惟願敬勗,保此期頤, 赤松朱髮,復何足貴,飛錫騰軀,真在旦夕。指陳丹款, 殊未伸暢。儻惠一言,豈不幸甚。」《弟子筠稽首和南》。

《與雲僧正書》
前人
编辑

「弟子孤子筠頓首稽首和南。弟子釁結幽明,備嬰荼 蓼。攀援崩踴,肌髓糜潰。尋繹煩冤,肝腸寸斷。號天叩 地,究隔精誠。捨命捐軀,終無補益。思欲仰福,廣為法 事。以伸罔極之痛,少寄追慕之誠。鑄像度僧,仰遵法 教。建齋設會,務依經典,敷說大乘,誘度群生,其福不 淺。仰惟大正法師,道心純淑,至德凝深。智包空有,照」 通真俗,多聞不窮,機辯無礙,一代師匠,四海推崇。弟 子宿植善因,早蒙親眷,情同骨肉,義等金蘭。外書所 謂「冥契神交」,《內典》則為善友知識。敬藉微緣,敢陳大 願,來歲夏中,欲仰請講說。弘法之情,既無彼此,眷愛 之深,特希降屈,公私道俗,要請既多,故預諮聞,必願 允遂。豈圖一旦,忽有斯白,臨紙崩衄,措言無次。弟子 孤子王筠頓首頓首稽首和南。

《國師草堂寺智者約法師碑》
前人
编辑

「結宇山椒,疏壞幽岫。蓄雲泄雨,靄映房櫳;浴日涵星, 飜光池沼。閑居暇豫,留思幽微,妍精經藏,探求法寶。 香城實相之談,金河常樂之說,究竟微妙,洞達幽元。 掖庭為道心之宮,華林構重雲之殿。師子之座,高廣 於燈王;聽法之筵,眾多於方丈。開寶函之奧典,闡金 字之微言。顯證一乘,宣揚三慧。辯才無閡,遊戲神通」, 莫不皆悟無生,咸知妄想,隨類得解,俱會真如,銘曰: 「形在江湖,心超祗鷲,思協風雲,量包宇宙,軒瞰蒼波, 窗承翠嶺,須枕煙露,攬持光景。」

《答雲法師書》
劉孝綽
编辑

孝綽和南,辱誨垂示敕旨所答劉太僕《思效啟》,義窮 深遠,語兼巧便,伏聞希有,身心踴躍。昔戈盾夾車,備 不虞於周后;兵旗引駕,防未然於漢君。斯皆執心黃 屋,瑞舞紺馬,事極寰㝢之中,埋隔天人之外。皇上自 茲善覺,降跡閻浮,以住地之心,行則天之化,故能慈 導三有,仁濟萬物。猶以法藥未周,寶船不倦,解劍卻 蓋,躬詣道場。瑞花承足,人觀雕輦之盛;金輪啟路,物 睹重英之飾。顯實開權,事均祗鷲,本無四畏,寧慮五 怨。思效遂膚,引梁丘隨劍之說,日磾觸瑟之詞,何異 迴龍象於兔徑,注江海於牛跡。聖旨慇懃,曲根誘喻, 豈直淨一人之垢衣,將以破群生之暗室。弟子世傳 正見,幼睹真言,但惑網所縈,塵勞自結,微因宿植,仰 逢法教,親陪寶座,預餐香缽,復得俱聽一音,共聞《八 解》,庶因小葉,受潤大雲。猥蒙開示,深自慶幸,不勝歡 喜,略附陳誠。劉孝綽和南。

《與舉法師書》
劉峻
编辑

聞諸行李,高談徽德,逖聽風聲,心飛魂竦,無異蘄仙 之望石髓,太陰之思龍燭,蒼星昏昃,涼雲送秋,道勝 則肥,固應頤攝。衣裳虹蜺,帷幕霄露,餌黃菊之落蕊, 酌清澗之毖流,旦候歸鴈,暮聽晨鳧,羈雌獨鶴,神彯 彯爾。蓋象蕭史之騎鳴鳳,列子之御長風,雖荊卿旁 若無人,孝然堅臥冰雪,沉沉隱隱,何以尚之哉!至於 馳騖經囿,翱翔書圃,極龍宮之妙典,殫石室之鴻記, 道生伏其天真,曼倩謝其辨物。若乃習是童子,措志 雕虫,藻思內流,英華外發,葳蕤秋竹,照曜春松。《爵頌》 息明珠之譽,《長門》濫黃金之賞。盛矣美矣,煥其麗乎! 昔旅浙河,嘗觀組繢,不覺紙爇筆焚,魂魄斯盡。自茲 厥後,雨絕珪璧,意睠睠於菁華,腸迴迴於九逝。夫日 御停照,不踰隙穴;海若濆湧,莫限隈嵎。以玉扺鵲,昔 傳餘寶。冀閱清徽,用瘳眩疾。然越民非鬻冠之所,齊 國豈奏《韶》之地,望與其進,無貽責焉。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
陳徐陵
编辑

「竊聞出家閒曠,猶若虛空;在俗籠樊,比於牢獄。非但 經有明文,亦自世間共見。瞥聞法師覆彼舟航,趣返 緇衣之務,此為目下之英奇,非久長之深計。何以知 然?從苦入樂,未知樂中之樂;從樂入苦,方知苦中之 苦。弟子素與法師,雖無曩舊,相知已來,亦復不疏。夫 良藥必自無甘,忠諫者決乎逆耳。」倚見其僻,是以不 忍不言。且三十年中,造莫大之業,如何一旦捨已成 之功,深為可惜。敬度高懷,未解深意,將非帷帳之策, 欲集劉侯,形類臥龍,擬求葛氏《黃石兵法》,寧可再逢 三併茅廬,無由兩遇封爵五等,惟見不逢;中閤外門, 難朱易白;鳴笳鳳管,非有或聞;儛女歌姬,空勞反翫。

覓之者等若牛毛,得之者譬猶牛角,「以此之外何所
考證
窺窬?法師今若退轉,未必有一稱心交失現前十種

大利。何者?佛法不簡細流,入者則尊,歸依則貴,上不 朝天子,下不讓諸侯,獨翫世間,無為自在,其利一也。 身無執作之勞,口餐香積之飯,心不妻妾之務,身飾 芻摩之衣,朝無踐境之憂,夕不千里之苦,俯仰優遊, 寧不樂哉?」其利二也。「躬無任重,居必方域,白壁朱門, 理然致敬,夜琴晝瑟,自是娛懷;曉筆暮詩,論情頓足, 其利三也。假使棘生王路,橋化長溝,巷吏門兒,何因 仰喚?寸絹不輸官庫,升米不進公倉,庫部倉司,豈須 求及,其利四也。門前擾擾,我且安眠,巷裏紛紛,余無 驚色,家休小大之調,門停強弱之丁,入出隨心,往還 自在」,其利五也。出家無當之僧,猶勝在俗之士。假使 心存殺戮,手無斷命之愆,密裹通情,決勝灼然,矯俗 如斯,煩垢萬倍,勝於白衣,一入愛河,永墮無出,其利 六也。聽鐘聲而致敬,尋香馥以生心。朝睹尊像,暮披 寶軸,剎那之善,逐此而生。水滴微功,漸盈大器。未知 因緣果報,善惡皎然,就此而言,其利難陳「矣。假使達 相白衣,猶有埃塵之務,縱令遙寄彈指,遠近低頭,形 去心留,身移意往,富有者得如此,貧苦者永無因,近 在目前,不言可見,其利七也。山間樹下,故自難期,枕 石漱流,實為希有。猶斯之類,不可思議,如此者難逢 一心人。悕遇法師,未能不學,交習聽勝之因,一旦退 心,於理邈矣,其利八也。」開織成之帙,見過去之因;摛 琉璃之卷,驗當來之果。識因識果,不以為愆,知福知 報,何由作罪?上無舟楫,交見沒溺之悲;下失浮囊,則 有沈身之患,其利九也。曠濟群品,為天人之師,水陸 空行,皆所尊貴。言必闍黎和尚,書輒致敬和南,遠近 嗟詠,貴賤顒仰。法師令必退轉,立成可驗。纔脫袈裟, 逢人輒稱「汝我」,始解偏袒姓名,便亦可呼。平交者故 自不論,下劣者亦恐不讓。薄言稱已,榻席懸異,從來 小得自在,便以君為題封,若不屈膝斂手,自達無因, 俯仰承迎,未閑合度。如此專專,何由可與?其利十也。 略言十事,空失此機,其間深道寧容具述?仰度仁者, 心居魔境為魔所迷,意附邪途,受邪易性。假使眉如 細柳,何足關懷;頰似紅桃,詎能長久?同衾分枕,猶有 《長信》之悲;坐臥忘時,不免秋胡之怨。洛川神女,尚復 不惑東阿;世上班姬,何關君事?夫心者面焉,若論繾 綣,則共氣共心;一遇纏綿,則連宵厭起。法師未通返 照,安悟賣花?未得他心,那知彼意?「嗚呼桂樹,遂為豆 火所焚,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沒。弟子今日橫諮,必 為法師所哂。世上白衣,何訾何限?且一人退道,而不 安危,推此而言,實成難解。「譬如瓦礫盈路,人所不驚, 片子黃金,萬夫息步。」正言法師入道之功已備,染俗 之法未加,何異金易赤銅,銀換鉛錫?可悲可惜,猶可 優量;能忍難忍,方知其最。願棄俗事,務息塵勞,正念 相應,行志兩全。「薄加詳慮,更可思惟。悔之在前,無勞 後恨。如弟子算,遠即十數年中,決知惻惻;近即三五 歲內,空唱如何。萬恨萬悲,寧知遠及?自誤自錯,永棄 一生。乃知斷絃可續,情去難留。或若火裏生花,可稱 希有。迷人知返,去道不遙。幸速摧排,急登正路。」法師 非是無智,遂為愚者所迷;類似阿難,更為魔之所嬈。 猶須承三寶之力制彼群凶。豎般若之幢天魔自款。 若此言旨。當即便冀棄芻蕘。若不會高懷。幸停深怪 耳。

《與智顗書》
前人
编辑

《陵和南》。昨預沈儀同法席,餐奉甘露,無畏之吼,眾咸 歸服。然正法炬,朗諸未悟。自慶餘年,得逢妙說。尋事 諮展,此不申心。謹和南。

编辑

陵和南,注仰之心,難可敷具。拔公至,蒙三月二十日 旨,用慰積歲,傾心麥冷,體中何如?願一日康勝,山中 春夏無餘障惱耳,遲復存旨,弟子二三年來,溘然老 至,眼耳聾闇,心氣昏塞,故非復在人。兼去歲第六兒 夭喪,痛苦成疾,由未除愈。適今月中,又有哀故,頻歲 如此,窮慮轉深,自念餘生,無復能幾,無由禮接,係仰 何言敬重。璪公今還,白書不次。弟子徐陵《和南》。

编辑

《陵和南》,「《放生星》聞公家極相隨喜事,是拔公口具,謹 不多諮。惟遲拔公庭,出數百里水,全其命根。如此功 德,算數無盡,隨喜無量,此不委諮。」弟子徐陵和南。

《五願上智者禪師書》
前人
编辑

陵和南。「弟子思出樊籠,無由羽化,既善根微弱,冀願 力莊嚴,一願臨終正念成就,二願不更地獄三途,三 願即還人中不高不下處託生,四願童真出家如法 奉戒,五願不墮流俗之僧。憑此誓心,以策西暮。今書 丹款,仰乞證明。」陵和南。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前人
编辑

夫至人無己,屈體申教;聖人無名,顯用藏跡。故維摩 詰降,還同長者之儀;文殊師利,或現儒生之像。提河 獻供之旅,王城迾眾之端。抑號居士,時為善宿。《大經》 所說,當轉法輪,《大品》之言,皆紹尊位。斯則神通應化不可思議者乎?東陽郡烏傷縣雙林寺傅大士者,即 其縣人也。昔巖谿蘊德,渭浦呈祥,天賜殷宗,誕興元 「相。景侯佐命,樊滕是埒。介子揚名,甘、陳為伍。東京世 載,西晉重光。惟是良家,降神攸託。若如本生本行,或 示緣起。子長子雲,自敘元系,則云補處菩薩,仰嗣釋 迦。法王真子,是號彌勒。雖三會濟濟,華林之道未孚; 千尺巖巖,穰佉之化猶遠。但分身世界,濟度群生。機 有殊源,應無恆質。自敘因緣,大宗如」此。按《停水經》云: 「觀世音菩薩有五百身在此閻浮提地,示同凡品,教 化眾生。彌勒菩薩亦有五百身在閻浮提,種種示現, 利益眾生。」故其本跡,難得而詳言者也。爾其烝烝大 孝,肅肅惟恭,厥行以禮教為宗,其言以忠信為本。加 以風神爽朗,氣調清高,流化親朋,善和紛諍,豈惟更 盈毀璧,宜僚下丸而已哉。至於王戎吏部,鄧禹司徒, 同此時年,有懷棲遁,仍隱居松山雙林寺。棄捨恩愛, 非梁鴻之並遊;拜辭親老,如蘇耽之永別。自修禪遠 壑,絕粒長齋,非服流霞,若餐朝沆。太守王烋言其詭 詐,乃使邦佐幽諸後曹,迄至兼旬,曾無假食。於是州 郡媿伏,遠邇歸依,逃跡山林,肆行蘭若。又《自敘》云:「七 佛如來,十方並現,釋尊摩頂,願受深法。每至楗槌應 叩,法鼓裁鳴,空界神仙,共來行道。其外人所見者,拳 握之內,或吐異香,胸臆之間,乍表金色。時有信安縣 比丘僧朔,與其同類,遠來觀化,未及祗肅,忽見大士 身長丈餘。朔等驚慚,相趨禮拜,虔恭既畢,更睹常形。 又有比丘智勰、優婆夷錢滿願等,服膺累載,頻睹異 儀,或見腳長二尺,指長五寸餘,兩眼光明,雙瞳照耀, 皆為金色,並若金錢,譬李老而相侔,同周文而等狀。 姜嫄所履,天步可以為儔;河流大屐,神足宜其相比。 支郎之彥,既恥黃精;瞿曇之師,有慚青目。」既而四空 妙定,熏修已成;八解明心,莊嚴斯滿。時還鄉黨,化度 鄉親,俱識還源,並知迴向。「或立捨鬚髮,如聞善來,大 傾財寶,同修淨福。大士熏禪所憩,獨在高嚴,爰挺嘉 木,是名檮樹。擢本相對,似雙槐於俠門;合幹成陰,類 雙桐於空井。厥體貞勁,無爽大年,置霜停雪,寒暑蔥 翠,信可以方諸堅固,譬彼娑羅,既見守於神龍,將為 疑於變鶴。」乃於山根嶺下,創造伽藍,因此高柯,故名 雙林寺矣。大士亦還其里舍,貨貿妻兒,營締支提,繕 寫尊法。嘗以聚沙畫地,皆成圓果;芥子菴羅,無疑褊 陋。乃起九層塼塔,形相巋然,六時虔拜,巡繞斯託。又 以大乘方等靈藥寶珠,眷言山谷,希得傳寫。龍鄉思 其曉照,象駕乏其流通。復造《五時經典》,千有餘卷。與 夫鬻子而葬,同其至誠;嫁妻而隱,無殊高節。若「寄搏 麨,如因賣花,共指菩提,方成親眷。至如有相無相之 懷,虛己虛心之德,化雞在臂,方推理於自然;毒蛇傷 體,終無擾於深定。門徒肅肅,學侶詵詵,通被慈悲,義 無偏黨。」大通元年,縣中長宿傅普通等一百人,詣縣 令范胥,連名薦述。又以中大通四年,縣中豪傑傅德 宣等道俗三百人,詣縣令蕭詡,具陳德業。「夫以連城 之寶,照廡之珍,野老怪而相捐,工人迷而不識。胥等 體有流俗,才無鑒真,亟欲騰開,終成虧怠。梁高祖武 皇帝,紹隆三寶,弘濟四生,跡冠優填,神高仙豫。夫以 陳蕃靜室,猶懷天下之心;伊尹躬耕,思弘聖王之道。 況我有慧日明炬,如風寶車,濟是沉舟,能升彼岸。固 宜光宣正法,影響人王者乎。」於是以中大通六年正 月二十八日。遣弟子傅。出都致書高祖,其辭曰:「雙 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白國主救世菩薩:今條 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 妄想為因,涅槃為果。其中善以治身為本,治國為宗, 天上人間,果報安樂。其下善以護養眾生,勝殘去殺, 普令百姓,俱稟六齋。夫以四海之君,萬邦之主,預居 王土,莫不祗肅。」爾時國師智者法師與名德諸眾僧 等,言辭謹敬,多乖釋迦之書;文牒畢恭,翻豫山公之 啟。大士年非長老,位匪沙門,通疏乘輿,過無虔恪。京 都道俗莫不嗟疑。至都,投太樂令何昌,并有弘誓, 「誓在御路,燒其左手,以此因緣,希當聞達。」昌以此書 呈同泰寺僧皓法師。師眾所知識,名稱普聞,見書隨 喜,勸以呈奏。皇心懽悅,遽遣招迎,來謁宸闈,亟論經 典。同泰寺前臨北闕,密邇南宮,仍請安居,備諸資給。 後徙居鍾山之下定林寺,遊巖倚樹,宴坐經行,京洛 名僧,學徒雲聚,莫不提函負衺,問慧諮禪,居蔭高松, 臥依盤石。於是四徹之中,恆泫甘露,六旬之內,常雨 天酒,豈非神仙影響,示現禎祥者乎?帝於華林園重 雲殿,自開講《三慧般若經》,窮須真之所問,御法勝之 高堂,百千龍像,圍繞餐聽,黑貂朱紱,王侯滿筵,國華 民秀,公卿連席。乃令大士獨榻,對揚天扆,并遣傳詔 及宣傳左右四人接受言論。爾時納揆之於臺內,司 隸之在殿中,杜預還朝,馬防親貴,舊儀懸席皆等。庶 僚以大士絕世通人,故加其殊禮矣。及玉輦升殿,雲 蹕在階,晏然箕坐,曾不山立。憲司譏問,愈見凝跱,但 答云:「法地若動,則一切法不安。」應對言語,皆為爽異。 昔漢皇受道,欒大不臣;魏祖優賢,楊叟如客。河上之老,輕舉臨於孝文;嚴子之高,閑臥加於光武。方其古 烈,信可為儔。帝又於壽光殿獨延大士,講論元賾,言 無重頌,句備伽陀,音會宮商,義兼華藻。豈惟寶積,獻 蓋文成,七言,釋子彈琴,歌為千偈而已,固非論經於 白虎之殿,應詔於金馬之門,說義雲臺,受釐宣室,可 同年而語哉?自火運將終,「民無先覺。雖復五湖內贔, 蒼鵝之兆未萌;四海橫流,夷羊之牧匪現。大士天眼 所照,預睹未來摩掌之明,夙鑒時禍。哀群生之板蕩, 泣世道之崩淪,救苦為懷,大悲為病。誓欲虛中閉氣, 謝食為齋。非服名香,但資禪悅。方乃燒其苦器,製造 華燈。願以此一光明,遍照十方佛土,勸請調御,常住 世間。救現在之兵災,除當來之苦集。」於是學眾悲號, 山門踴叫。弟子居士徐普拔、潘普成等九人,求輸己 命,願代宗師。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燒手。善 財童子重睹知識,忍辱仙人是馮相輩大士乃延其 教化,更住閻浮,弘訓門人,備行眾善。於是弟子居士 范難陀、弟子比丘法曠、弟子優婆夷嚴比丘,各「在山 林,燒身現滅;次有比丘《寶月》等二人,窮身繫索,挂錠 為燈;次有比丘慧海、菩提等八人,燒指供養;次有比 丘尼曇展、慧光、法纖等四十九人,行不食齋法。次有 比丘僧拔《慧品》等六十二人,割耳出血,用和名香,奉 依師教,並載在《碑陰》,書其名品。夫二儀大德,所貴曰 生;六趣含靈,所重唯命。」雖復夢幻影響,同歸磨滅。愛 使迷情,唯貪長久。自非善巧方便,漚和舍羅,照以慈 燈,沾其妙藥。豈或拾不貲之軀,而能行希有之事?若 令割身奉鬼,聞半偈於涅槃;賣髓祠天,能供養於般 若。理當刳心靡吝,擢骨無疑者乎?大士小學之年,即 遊黌舍;大成之德,自通墳典。安禪合掌,說偈論經,滴 海未盡其書,懸河不窮其義。前後講《維摩》《思益經》等, 比丘智瓚,傳習受持,所應度者。化緣既畢,以大建元 年朱明始獻,奄然右臥,將歸大空,二旬初滿,三心是 滅。爾時隆暑,便已赫曦,屈伸如常,溫暖無異。洗浴究 竟,扶坐著衣,色貌敷渝,光彩鮮潔。爰經信次,宛若平 生。烏傷縣令陳鍾耆即往臨赴,猶復反手傳香,皆如 「疇昔。若此神變,無聞前古。雖復青牛道士,白馬先生, 便遁形骸,本慚希企。若其滅定無想,彈指而石壁已 開;法王在殯,申足而金棺猶啟。非斯莫與,為儔遺誡 於雙林山頂,如法燒身,一分舍利,起塔於冢;一分舍 利,起塔在山。又造彌勒像二軀,置此雙塔,莫移我眠 床,當取法猛上人織成彌勒像,永安床上,寄此尊儀, 以標形相也。」於是門徒巨痛,遂爽遺言,用震旦之常 儀,乖闍維之舊法。四部皆集,悲同白車;七眾攀號,哀 踰青樹。弟子比丘法璿、菩提智瓚等,以為伯陽之德, 貞桓紀於賴鄉;仲尼之道,高碑書於魯縣。亦有揚雄 弟子鄭元門人,俱述清猷,載刊元石。於是祈聞兩觀, 冒涉三江,爰降絲綸,克成豐琰。陵雖不敏,夙仰高風, 輕課庸音,乃為銘曰:「大矣權跡,勞哉赴時,或現商主, 聊為國師,卑同巧匠,屈示良醫,猗歟開士,類此難思, 當來解脫,克紹迦維。妙道猶祕,機緣未適,弗降雞頭, 寧開狼跡?北地爰徙,東山攸宅。族貴泥陽,宗分蘭石, 莫測其本,徒觀其跡。邈有蒲塞,心冥世雄,明宣苦苦, 妙鑒空空。汲引三界,行藏六通。爰初隱逸,晏處林叢。 食等餐露,齋疑服風。敬禮珍塔,歸依靈像。未若天尊, 躬臨方丈。慧炬常照,慈燈斯朗。釋梵天仙,晨昏來往。 濟濟行法,洗洗談講。德秀臧丈,風高廣成。來儀上國, 抗禮承明。妙辯無相,深言不生。撞鐘比說,擊鼓慚英。 樂論天口,誰其與京。乍現仙掌,爰摽神足。」色艷沉檀, 香踰薝蔔。我有邊際,隨機延促。誓毀身城,當開心獄。 忽示泡影,俄如風燭。噭噭門人,承師若親。寧焚軟疊, 弗燎香薪。合窟為窆,方墳以堙。須彌據海,變灰揚塵。 淨土無壤,靈儀自真。何時湧塔,復睹全身?

《天台山徐則法師碑》
前人
编辑

夫海水揚塵,幾千年而可見;天衣拂石,幾萬歲而應 平。至人者,譬彼晨昏,方乎晷刻,固非俗士之所能言, 寰中之所能量者也。至如不死之草,猶稱南裔;長生 之樹,尚挺《西崑》。百紀遊龜,皆登蓮葉;千齡壽鶴,或舞 松枝。假矣生民,何其夭脆?譬彼風電,同諸泡沫,琢火 之歎;聞諸往賢,逝水之悲。嗟乎前聖。樵人看博,信未 始乎淹留;仙客彈琴,固不移於俄頃。然而子孫皆其 數世,鄉黨咸為草萊。是以志士名賢,飄然長騖。臊羶 榮利,厭穢風塵。服冕乘軒,其猶桎梏。朱庭紫閣,事甚 樊籠。隱淪巖洞,餐餌芝髓,忽矣身輕,俄然羽化。金繩 玉版,受謁帝之符;龍駕霓裳,處仙宮之錄。法師肅然 道器,卓矣仙才,千仞孤標,萬頃無度。所以伊川控鶴, 葉縣乘鳧,靈化無方,去還斯在。銘曰:「來去三鳥,賓遊 二童」,然香雨上,擊磬雲中。玉粒雖軟,金膏未鎔。方流 道業,濟彼昏蒙。

《建初寺瓊法師碑》
江總
编辑

夫智慧精進,皆曰第一,妙德淨名,並稱不二,若乃幹 五欲之泥,解六情之網,禦寶車之跡,面香城之路,荷 持像法,汲引人倫,惟此法師,心力備矣,東山北山之部,貫花散花之句,並編柳成簡,題蒲就業,學非全朔, 無待冬書,師夢尹儒,自知稅駕,銘曰:屑屑人世,茫茫 大千,欲流心火,意樹身田,老驚靈籥,孔惜逝川,三空 莫辯。二諦何詮。佛日初照。慈雲不偏。秋露。寂滅莫繫 悠然。

《明慶寺尚禪師碑銘》
前人
编辑

百世之上,百世之下,含章隱璞,明真照假。空行已無, 希音和寡。不有耆德,誰其繼者?朗月靈懸,高風獨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