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第284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八十四卷
博物彙編 神異典 第二百八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百八十四卷目錄

 方士部列傳二

  唐二

  符契元      王錫附曹唐

  趙歸真      許元長

  王瓊       宋歸真

  熊得融      趙知微

  毛意歡      劉方瀛

  范希越      郗法遵

  杜光庭      葉後已

  鄭遨       胡恬如

  獨孤標      范子珉

  殷九霞      丁元真

  潘先生      張雨

  丁飛       趙初暘

  鄭       黃明遠

  張遠霄

  五代

  李玉琳附福道 真祐鐵冠先生

  何鄰       黃道人

  強紳       鄭山古

  黃萬戶      范處士

  崔無斁      趙尊師

  遼

  田志亨      劉道秀

  宋一

  蘇澄隱      成延招

  丁少微      楊知

  柴通元      舒知雄

  張無夢      李少和

  王中正      丘元迪

  賀蘭棲真     鄭榮

  趙抱一      石仲元

  管歸真      鼇山道人

  羅喬       李思聰

  劉景        張紹英

  文幼        劉遁

  李至能       馬知章

  鄧守安       李頎

  蔣興        張憨子

  李斯立       張道清

神異典第二百八十四卷

方士部列傳二 编辑

唐二 编辑

符契元 编辑

按《集異記》:「唐上都昊天觀道士符契元,閩人也。德行 法術,為世所重。長慶初,中夏晨告門人曰:『吾習靜片 時,慎無喧動』。乃扃戶晝寢。既而道流四人,邀延出門, 心欲有詣,身即輒至。離鄉三十餘年,因思一到,俄造 其居,室宇摧落,園圃荒蕪,舊識故人,孑遺殆盡。時果 未熟,乃有鄰里小兒攀緣採摘,契元護惜咄叱,曾無」 應者。契元愈怒,傍道流止之曰:「熟與未熟,同歸摘拾, 何苦掛意也。」又曾居條山鍊藥,乃亦思一遊,忽已至 矣,恣意歷覽,遍窮巖谷。道流曰:「日色晚,可歸矣。」因同 行入京。道上忽逢鳴騶,導引甚盛,契元遽即避路。道 流曰:「陽官不宜避陰官,但遵路而行。」須臾,前導數輩 望契元,即狼狽奔迸。及官至,諦視之,乃僕射馬總,時 方為刑部尚書,素善《契元》,馬亦無恙。與契元晤,心獨 異之。日已夕矣。遲明,即詣開化坊訪馬,而與兵部韓 侍郎對奕,因留連竟日,而旁察辭氣神思,曾無少異。 私怪其故。有頃聞中疾,不旬日而歿。

王錫附曹唐 编辑

按《羅浮山志》:王錫者,不知何許人。嘗為羅浮道士,嚥 煉五牙,返還天谷,人多師之,猶不自足。往來名山,尋 師取友,由是為時所重。曹唐有《送羽人王錫歸羅浮》 詩云:「風前整頓紫荷巾,常向羅浮報養神。石磴倚天 行帶月,鐵橋通海入無塵。龍蛇出洞閑邀雨,犀象眠 花不避人。最愛葛洪尋藥處,露苗煙蕊滿山春。」唐字 「堯賓,桂林人。嘗為道士,太和中舉進士中第,累為諸 府從事,以暴疾卒於家,人以為羽化。」蓋錫與唐友,皆 一時奇士也。

趙歸真 許元長 王瓊 编辑

按《劇談錄》:武宗皇帝好神仙異術,海內道流方士多 至輦下。趙歸真探賾元機,善制鉛汞,氣貌清爽,見者 無不竦敬。請於禁中築望仙臺,高百尺,以為鸞驂鶴 馭,可指期而降。常云「飛鍊中須得生銀。」詔使於樂平

採取,既而大役工徒,所出者皆銜石礦,非烹冶乃無
考證
從而得。歸真齋醮數朝,寫御書置于巖穴間,俄有老

人策杖而至曰:「山川藏寶,蓋因有道而出,況明主以 修真為念,是何感應不臻?尊師無復懷憂,明旦當從 所請。」語罷而出,莫知其所之。是夕有聲如雷,山礦豁 開數丈,銀液坌然而湧出,與入用之數相符。禁中修 鍊至多,外人早知其術。復有金陵人許元長、王瓊者, 善書符幻變,近于役使鬼神。會昌初,召至京國,出入 宮闈。武皇謂之曰:「吾聞先朝有明崇儼,善于符籙,嘗 取羅浮山柑子以資御果,萬里往來,止于旬日。我雖 聖德,不逮前朝,卿之術豈便劣于崇儼?」元長謝曰:「臣 之受法,未臻元妙,若涉越山海,恐誣聖德。但千里之 間,可一日而至。」上曰:「東都常進石榴,時已熟矣。卿今 夕當致十顆。」元長奉詔而出。及旦,寢殿始開,金盤貯 石榴,致於御榻。俄有中使奉進,亦以所失之數上聞。 靈驗變通,皆如此類。王瓊妙於化物,無所不能,方冬 以藥栽培桃杏數株,一夕繁英盡發,芳蕊穠艷,月餘 方謝。及武皇厭代歸真,與瓊俱竄逐嶺表,唯元長逸 去,莫知所在。

宋歸真 编辑

按《武進縣志》:宋歸真,大中間,棄官學道,隱橫山,茹芝 絕粒三十年,昕夕諷誦,蛇兔馴伏。趙守需目其室曰 「廣寒。」

熊得融 编辑

按《南康府志》:「熊得融,字太光,荊州人。幼惡葷酒,訪道 至九嶷山,遇異人,後隱廬山,咸通二年逝。」

趙知微 编辑

按《三水小牘》:「九華山道士趙知微,乃皇甫元真之師, 少有凌雲之志,入茲山結廬於鳳凰嶺前,諷誦道書, 練志幽寂,蕙蘭以為服,松柏以為糧。趙數十年遂臻 元牝,由是好奇之士多從之。元真既申弟子禮,服勤 執敬,亦十五年。至咸通辛卯歲,知微以山中鍊丹,須 西方藥者,乃使元真來京師,寓於玉芝觀之上清院。」 皇甫枚時居蘭陵里第,日與相從,因詢趙君事業,元 真曰:「自吾師得道,人不見其惰容。常云:分杯結霧之 術,化竹釣鯔之方,吾久得之,固恥為耳。」去歲中秋,自 朔霖霪,至於朢夕。元真謂同門生曰:「堪惜良宵,而值 苦雨。」語頃,趙君忽命侍童曰:「可備酒果。」遂遍召諸生, 謂曰:「能昇天柱峰翫月否?」諸生雖唯應,而竊議以為 濃陰駚雨如斯。若果行,將有墊巾角,折屐齒之事。少 頃,趙君曳杖而出,諸生景從。既闢荊扉,而長天廓清, 皓月如晝。捫蘿援篠,及峰之巔。趙君處元豹之茵,諸 生藉芳草列侍。俄舉卮酒詠郭景純《遊仙詩》數篇,諸 生有清嘯者、步虛者、鼓琴者,以至寒蟾隱於遠岑,方 歸山舍。既各就榻,而淒風飛雨宛然,眾方服其奇致。 元真碁格無敵,黃白術復得其要妙。壬辰歲春三月 歸九華,後亦不更至京洛。

毛意歡 编辑

按《錄異記》:綿州昌明縣豆圌山,真人豆子明修道之 所也。西接長岡,猶通車馬。東臨峭壁,陡絕一隅。自西 壁至東峰,石筍如圌,兩崖中斷,相去百餘丈,躋攀險 絕,人所不到。其頂有天尊古宮,不知所製年月。古仙 曾笮繩橋以通登覽,而緪笮朽絕,已積歲年。里中有 言曰:「欲知修續者,腳下自生毛。」如此相傳久矣。咸通 中,有道士毛意歡,山下居人,幼而為道,常持五千言, 誦不輟口,著敝布褐,日於市誦經乞酒,醉而登山,攀 緣峭險,以絕道為橋焉。山頂多松樹,以繩繫之,橫亙 中頂,布板椽於繩上,士女看者,隨而度焉。行及其半, 動搖將墮,而其底不測,莫敢俯視。數年,繩朽橋壞,無 復緝者。咸通壬辰歲,與賓客醮山於西峰展禮。時毛 師他遊,人有謂令曰:「此峰之側有小徑,抱崖,纔通人 跡,無所攀援,意歡常由此而去,逾旬而出。」令疑其隱 在穴中,座內有廣陵郭頭陀者,令請由此徑而往探 求之。頭陀久之驚眙不能語,而後言曰:「此徑去約三 十餘丈,然到一穴口,纔三五尺,下去平地猶數百尺, 穴內可坐十餘人,中」有巨木匱,緘鎖極固。意歡讀經 處。石面平滑,有足膝之痕,而經卷在焉,不知意歡所 之。其家有一妻一女而已,疑其得道者也。意歡每多 持燈碗度繩橋,山側居人視之,以為常矣。山多毒蛇 猛虎,里中人莫敢獨往。意歡夜歸,亦無所畏焉。常有 二鴉,有客將至,鴉必飛鳴。意歡整飾賓階,坐榻未畢, 客果至矣。

劉方瀛 编辑

按《天台縣志》:「劉方瀛,天台道士,受天師劍法符籙,嘗 咒水愈疾,咸通末卒。」

范希越 编辑

按《雲笈七籤》,「范希越,成都人也。事北帝修奉之術,雕 天蓬印以行之,祭醮嚴潔,逾于常法。廣明庚子歲,三 月不雨,五月逾望,人心燋然,穀稼將廢,願於萬歲池 試行神印,為生靈祈雨。於是詣至真觀致齋。是日庚 辰以戌時投印池中,陰風遽起,雲物周布。亥時大雨 達曉。及辰,大雷迅電,驚震數四,至巳稍霽,乃得歸府昇仙橋水漸及馬腹,羅城四江,平岸流溢,螟蝗之屬, 淹漬皆死,自是有年矣。駕駐成都,上知其道術,召對, 問以逆寇誅鋤、宮城剋復之事,命持印於內殿奏醮, 積雨之中,雲霽月朗。是夕,夢神人示以誅寇復城之 兆,上大悅,授太常寺奉禮郎,累遷主客員外郎、衛尉 少卿。錫以《朱紱》《黃巢》捷至,果符聖夢之旨,特加寵異。 自言「初居煮膠巷,印篆初成,而蠻寇凌突,居人奔散, 藏印於堂屋瓦中。蠻去之後,四鄰焚燼,其所居獨在, 疑印之靈也。」

郗法遵 编辑

按《錄異記》:「道士郗法遵,居廬山簡寂觀,道行精確,獨 力檢校,已歷數年,全無徒弟。忽夢元中法師謂之曰: 『汝無人,甚見勤勞,今有二童子,所恨年小耳』。既覺,話 之於眾,出山過民王家,有孩子年纔一,晬,見法遵至, 來抱其足,不肯捨去。法遵去後,晝夜啼號,累日不息。 法遵至,則欣然迎之,其父母曰:『三五年後,即捨為童』」 子。又一小兒姓劉,眼有五色光,父母疑其怪異,因炙 眼尾,其光遂絕。已四五歲,捨在觀中,今稍長成,相次 入道,果符「元中夢授」之語矣。

杜光庭 编辑

按《幸蜀記》:蜀王衍受道籙於苑中,以杜光庭為真天 師崇真館大學士。光庭字賓至,京兆杜陵人。方干見 之,謂曰:「此宗廟中寶玉大圭也。」舉制科不中,入天台 為道士。僖宗召見,賜紫衣,出入禁中。上表乞遊成都, 隱青城山白雲溪。卒於蜀,年八十五。顏貌如生,有文 千卷,餘皆本無為之旨。

按《天台縣志》:「光庭,字聖賓,邑人。或云括蒼人,號東瀛 子,為時巨儒,懿宗朝與鄭雲叟賦萬言不第,遂入道。 初從僖宗入蜀,有文集百卷,終上都大清宮內供奉, 見李畹《該聞錄》。或云唐麟德為內供奉,蜀主王建欲 大用之,為張格所沮,以其切於度世,無心爵祿,賜號 廣成先生。」

葉後己 编辑

按《溫州府志》:「葉後己,字歸仁,永嘉人。咸通間,居郡西 丁公西華洞。歲旱,郡守命禱甘雨,立沛。乾寧元年,郡 奏其行業,昭宗賜以紫衣,書『玉清觀額以寵之』。」

鄭遨 编辑

按《陝西通志》:「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少好學,敏於 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第,見天下已亂,乃入少室 山為道士。其後聞華山有五粒松脂,淪入地,千歲化 為藥,能去三尸,因徙居華陰,欲求之。與道士李道殷、 羅隱之友善,世目為『三高士。唐明宗以左拾遺、晉高 祖以諫議大夫召,皆不起,賜號逍遙先生』。」

胡恬如 编辑

按《方外志》:「胡恬如道,高臥雲林,善陰陽緯候,星曆推 步爐火黃白之事。景福年,遇上蔡人馬處謙賣卜於 世,憫其瞽疾而致孝於二親,學術未至,甘旨不足,因 挈入山,授其推課之訣。歲餘業就,送之出山。」

獨孤標 编辑

按《安陸府志》:「獨孤標,唐天佑中築庵潼泉山,常語人 曰:『侯門荻生當建寺』。既趺坐而逝。留偈曰:『獨孤標時 獨孤標,東西南北無結交,生也任他隨緣過,死後從 他劫火燒』。」百年,果有大洪山主來劫巨剎,後為野燎 所焚。其言皆驗。

范子珉 编辑

按《續文獻通考》:「范子珉,處州道士,嗜酒落魄,談人意 外事,多奇中。善畫牛,往訪郡守錢竽曰:『負公畫四軸, 故來相償』。畫成即逝。將殮,得片紙於席間,書曰:『庚申 日天帝召范子珉』。蓋其亡日也。」

殷九霞 编辑

按《劇談錄》:張侍郎為河陽烏司徒從事,同幕皆至。有 道士殷九霞來自青城山,有知人之鑒。烏公問以年 壽官祿,九霞曰:「司徒貴極藩服,所望者秉持鈞軸,建 茅土,惟在保守勳庸,苞貯仁義,享福隆厚,殊不可涯。」 既而遍問賓僚,九霞曰:「其間必有台輔。」時烏公器重 裴副使,應聲曰:「裴中丞是宰相否?」九霞曰:「若以目前 人事言之,當如尊旨。以某所觀,即不在此。」時夏侯相 國為館驛巡官,形質低悴,烏因戲曰:「裴副使不作宰 相,莫是夏侯巡官否?」對曰:「司徒所言是矣。」烏公撫掌 而笑曰:「尊師莫錯否?」九霞曰:「某山野之人,早修直道, 無意於名宦金玉,蓋以所見任直而道耳。」烏公曰:「如 此,則非某所知也。然其次貴達者為」誰?曰:張支節使, 雖不居廊廟,履清途亦至榮顯。既出,遂造張侍郎所 居,從容謂曰:「支使神骨清爽,氣韻高邈,若以紱冕累 身,至於三二十年,居於世俗,倘能擺脫囂俗,相隨學 道,即三十年內,白日昇天。某之此行,非有塵慮,實亦 訪尋修真之士耳。」然閱人甚多,無如支使者。張以其 言意浮闊,但唯之而已。將去復來,情甚懇至。審知張 意不迴,頗甚嗟惜,因留藥數粒,并黃紙書一緘而別 去。云藥數粒,服之可以無疾。書紀宦途所得,每一遷

轉,密自啟之。書窮之辰,當復相憶。其後譙公顯赫令
考證
名,再居鼎鉉,張果踐朝列,出入臺省,佩服朱紫,廉察

數州,書載之言,靡不詳悉。年及三紀,時為戶部侍郎。 書之所存,蓋亦無幾。雖名位通顯,而齒髮衰退。每言 道流之事,話於親友。追想其風,莫能及矣。

丁元真 编辑

按《江西通志》:「丁元真,字仲誠,潯陽人,得道法,役使鬼 神。康王谷有王莽時銅馬為妖,民祀之,元真移其祠 於澗西,遂息。」

潘先生 编辑

按《浙江通志》:潘先生,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其名字,居 杭州曹橋福業觀,後愛天柱山,因創觀斷樵採,為長 生之術。嘗有少年寄止茅齋,居六十日,不飲食,傳以 異術,能知九州內外吉凶事。既而曰:「閑人何用知是?」 乃卻之。一夕,少年復來,授之符篆祛疾法,赴者如市, 十餘年無疾而終。

張雨 编辑

按《浙江通志》:「張雨,字伯雨,年二十,棄家遊天台諸山。 吳人周大靜為許宗師弟子,雨師事之,遂傳正一之 法,授七十二家符篆。與薛元卿、章心遠、毛伯元相友 善。年七十六化化後百餘年,而所手營墓為居人所 發,鋤擊陶器,裂其腦,容色如生面。貯法書二帙,發塚 者取一帙示鄭太史環太史欲併得全帙,令其人且」 攜書歸,置市肆橫閣扇側,雷擊一聲,失其書。歸視,腦 亦完好,書二帙仍在其前,驚掩之。

丁飛 编辑

按《浙江通志》:「丁飛,字瀚之,與陸龜蒙交,居龍泓洞,讀 莊老書,善養生。問所服食,曰:『治心修身之外,另有何 物』?每月夜鼓琴,鸞鶴翔集。年八十六,毛髮不衰,顧反 益壯,力作陟險如飛。善小楷,有丁行者醮筆池。」

趙初暘 编辑

按《處州府志》:「『趙初暘,縉雲人,字必復。右掌有雷使』二 紅字。學道術,能役鬼神,治疾無不愈。歲旱呼吸可致 雷雨,時令小兒伸掌書一雷字閤之,開手即雷鳴,兼 能辟邪。嘗賣雨於臨安縣,墨汁咒符,雨點皆黑,人稱 趙賣雨,又稱趙雷使。」

编辑

按《處州府志》:鄭號丹崖,仙都法師初受龍虎山王, 時佐傳度,甚得其術。符水最靈,能驅縛邪魅,逐疫消 災,應手而效如神。年九十七而逝。

黃明遠 编辑

按《湖廣通志》:「黃明遠,睦州人,居澧州龍潭寺,善誦《度 人經》。每晚有一叟來聽,明遠俟經畢,問姓名輒不見。 一日,叟跪告曰:『吾橫山潺水洞白龍也。有過見責上 帝,藉托宅西小池一年矣。旦夕荷君經功,今得解脫, 復歸故洞。明年當大旱,有符篆一道以酬君德。言已 去。次年果旱,遠設壇祀禱,持符篆往洞取水,歸得大』」 雨,壇前有魚蝦。是夕,夢叟謂曰:「今歲天旱,上帝敕閉 江河溪洞,吾昨於官陂堰取水,以應君求,毋再瀆也。」 覺視,堰果涸,小池尚存,水極清冷,夏月生金蓮花,人 多賞玩云。

張遠霄 编辑

按《四川總志》:張遠霄,眉山人,見老人授竹弓一,鐵彈 一,質錢三百千,而張無靳色。老人曰:「吾彈能辟疫癘, 宜寶而用之。」再見老人,遂授以度世法,熟視舉首,見 其目中各有兩瞳子。後往白鶴山,垂釣西湖,峰上有 異人曰:「此乃四目老人翁,君之師也,尚不能記授竹 弓鐵彈時耶?」張大悟。

五代 编辑

李玉琳附福道 真祐 编辑

按《江南通志》:「李玉琳,婺源人。遇真人授以《玉皇經》,教 真文。秋雷雨大作,壞民居,玉琳《鐵誥》所鎮,居民獨安。 子福道,孫真祐,皆世其術,人稱李氏三師。」

鐵冠先生 编辑

按《衡嶽志》:「鐵冠先生,荊臺隱士也。嘗慕吳合靈之道, 騎白牛來訪楚王馬希範師事之。後馬希聲嗣位,先 生不知所之,日後人見之,出於洞靈宮。」

何鄰 编辑

按《廣西通志》:「何鄰,不知何許人,五代時壽百餘歲,有 道術,隱思恩之鄰山,不知所適。」

黃道人 编辑

按《廣西通志》:「黃道人,五代時隱思恩山中修煉,山因 之得名,曰黃道山。」

強紳 编辑

按《北夢瑣言》:唐鳳州東谷有山人強紳,妙於三戒,尤 精雲氣屬。王氏初併秦鳳張黃於通衢,強公指而謂 孫光憲曰:「更十年天子數員。」又曰:「并汾而來,悠悠梁 蜀,後何為哉?」於時蜀兵初攻岐山,謂其旦夕屠之,強 曰:「秦王久思妄動,非四海之主,雖然,死於牖下,乃其 分也。」蜀人終不能克秦,而秦川亦成丘墟矣。爾後秦 王令終,王氏絕祚,果葉強生言,有《鹿盧蹻術》,自云老 耄矣,無人可傳。其書藏在深隱處古杉樹中。因與孫光憲偕詣,開樹皮,發蠟緘,取出一通絹書,選吉辰以 授。為強嫗止之,謂「孫少年慮致發狂,俾服膺三年,方 議可否。」

鄭山古 编辑

按《北夢瑣言》:偽蜀王先主時,有軍校黃承真,就糧於 廣漢綿竹縣,遇一叟曰鄭山古,謁黃曰:「此國於五行 中少金氣,有剝金之號,曰金煬鬼。此年蜀宮大火,至 甲申乙酉則殺人無數,我授汝祕術,詣朝堂陳之。倘 行吾教以禳鎮,庶幾減於殺伐。救活之功,道家所重, 延生試於我而取之。然三陳此術,如不允行,則子亦 不免,蓋洩於陰機也。子能從我乎?」黃亦好奇,乃曰:「苟 稟至言,死生以之。」乃齎祕文詣蜀,三上不達,乃嘔血 而死。其大火與乙酉亡國殺戮之事果驗。孫光憲與 承真相識,竊得窺其祕緯,題云《黃帝陰符》,與今《陰符》 不同,凡五六千言。黃云受於鄭叟,一畫一點,皆以五 行屬配,通暢亹亹,實奇書也。然漢代數言,生於綿竹, 妙於讖記之學。所云「鄭叟」,殆黃冠之流也。

黃萬戶 编辑

按《北夢瑣言》:「偽王蜀時,巫山高唐觀道士黃萬戶,本 巴東萬戶村民,學白虎七變術。」又云:「學六丁法於道 士張君,常持一鐵鞭療疾,不以財物介懷,然好與鄉 人爭訟,州縣不之重也。戎州刺史文思輅亦有戲術, 曾剪紙魚投於盆內而活。萬戶投符,化獺而食之。其 鐵鞭為文思輅收之歸,至涪州,亡其鞭而卻歸黃矣。」 有楊希古欲傳其術,坐未安,忽云:「子家中已有喪穢。」 不果傳。俄得家訃,母亡。又蜀先主召入宮,列示諸子, 俾認儲后,萬戶乃指後主,其他術皆倣此。唯一女為 巫山民妻有男,傳授祕訣。將卒,家人勿殮,經七八日 再活,不久卻殞也。青城縣舊有馬和尚,宴坐三十五 年,道德甚高。萬戶將卒,謂家人曰:「青城馬和尚來,我 遂長逝也。」是年馬師亦遷化。

范處士 编辑

按《茅亭客話》,范處士名德昭,蜀人也,不知所修之道, 著《通宗論》《契真刊謬論》《金液還丹論》。偽蜀主頻召入 內,問道稱旨,頗優禮之。處士談論多及物情,以鑒戒 為先。蜀人每中元節多生五穀,俗謂之「盆草」,盛以供 佛。初至時,介意禁觸,謂嘗有雷護之,既中元節後即 棄之糞壤。處士太息曰:「豈知聖人則天之明,生其六 氣,因地之性,用其五行。斲木為耜,操木為耒。」耒耨之 利,以教天下,播種五穀,以育於人,而不知天地生育 之恩,輕棄五穀。如是,宜乎神明不祐而致禍,悲夫!

崔無斁 编辑

按《北夢瑣言》:偽王蜀先主時,有道士李暠,亦唐之宗 室,生於徐州而遊三蜀,詞辯敏捷,粗有文章。因棲楊 平,化為妖人扶持,上有紫氣,乃聚眾舉事而敗。妖輩 星散,而暠獨罹其禍。先是李暠有書,召玉局仙楊德 輝赴齋,有老道士崔無斁,自言患聾,有道而託筭術, 往往預知吉凶。楊德輝問曰:「將欲北行如何?」崔令書 地作字,乃書「北千」兩字。崔公以千插北成乖字,曰:「去 即乖角。」楊因不果去,而暠齋日就擒,道士多罹其禍。 楊之幸免,由崔之力也。

按《茅亭客話》:「崔尊師名無斁,王氏據蜀,由江吳而來, 託以聾瞶,誠有道之士也。每觀人書字而知休咎,能 察隱伏逃亡,山藏地祕,生期死限,千里之外,骨肉安 否,未嘗遺策。時朝賢士庶,奉之如神明。龍興觀道士 唐洞卿,令童子以器盛蘿蔔送杜天師光庭,值崔在 院門坐,遂乞射覆。崔令童子於地上劃一箇字,童子」 劃一此字。崔曰:「蘿蔔爾。」童子送迴,拾一片損梳,置於 器中,再乞射覆。崔曰:「劃字於地」,童子指前來此字。崔 曰:「梳爾。」洞卿怪童子來遲,童子具以崔射覆為對。洞 卿久知崔有道,令童子握空拳,再指此字。崔曰:「空拳 爾。」洞卿親詣。崔曰:「一字而射覆者三,皆不同,非有道 詎能及此。」崔曰:「皆是童子先言,非老夫能知爾。此字 象蘿蔔,亦象梳,亦象空拳,何有道邪?」《崔相字》託意指 事,皆如此類。王先主自天復甲子歲封蜀王,伯盛之 後,展拓子城西南,收《玉局》化起五鳳樓門。五門雉堞 巍峨,飾以金碧,窮極瑰麗,輝煥通衢,署曰得賢樓,為 當代之盛。《玉局化尊像》並遷就龍興觀,以其基址立 殿宇,廣庫藏。時杜天師詣崔曰:「今主上遷移仙化,其 有證應乎?」崔歎息良久,言曰:「皇嗣作難爾。」甲戌歲,果 偽皇太子元膺叛,尋伏誅。後杜天師謂崔曰:「有道之 士,先識未能。」崔曰:「動局子亂,必然之事,何有道先識 者哉?」杜天師曰:「此化畢竟如何?」崔曰:「局必須復,非王 氏不可也。」先主殂,少主嗣位,明年再起仙化,以為王 氏復局之驗也。聖宋大中祥符甲寅歲,知州諫大夫 凌公策奏乞移王先主祠,取其材植以修此化。土木 極備,樓殿壯麗。工木未畢,或於玉局洞中出五色雲, 觀者千餘人,移時而散。尋畫圖呈進,降詔獎諭。即崔 所言王氏復局之事,證應何其遠哉!休復嘗讀《仙傳 拾遺》云:「二十四化各有一大洞,或深廣千」里五百里, 其中有日月飛精,謂之「伏辰之根」,下照洞口,與人間無異。有仙王仙官,卿相輔佐,如世之職司。凡得道之 人,積功遷神返生者,皆居其中,以為民庶。每年三元 八節,諸天上真下降洞中,以觀其理。善惡人世,生死 興廢,水旱風雨,皆預關於洞府。及龍神祠廟血食之 司,皆洞府之統攝也。《二十》四化之外,有青城、峨眉、益 登、慈母、繁陽、嶓冢等洞,又不在「十大洞天并三十六 洞天」之數。洞府之仙曹,亦如人間之州郡爾。夫天之 所有,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子亂之禍,能無及此 乎?

趙尊師 编辑

按《野人閑話》,趙尊師者,本遂州人,飛符救人疾病於 鄉里間年深矣,又善役使山魈,令挈書囊席帽,故所 居前後百里內,絕無妖怪鬼物為人患者。有民阮瓊 女,為精怪所惑,每臨夜別梳妝,似有所伺,必迎接忻 喜,言笑自若,召人醫療,即先知名姓。瓊迺奔請尊師 救解,趙曰:「不勞親去,但將吾符貼於戶牖間,自有所 驗。」乃白絹朱書大符與之,瓊貼於戶,至一更,聞有巨 物中擊之聲,如冰墜地。遂攢燭照之,乃一巨鼉,宛轉 在地,逡巡而死,符即不見。女乃醒然自悟,驚駭涕泣。 瓊遂碎鼉之首,棄于壑間。卻詣尊師,備陳其事。趙慰 勞之,又與小符,令女吞之,自後無恙,大符即卻歸於 案上。

编辑

田志亨 编辑

按《保定府志》:「田志亨,蠡吾人。性至孝,父母亡,負土築 墓,以石鑿曾祖考妣像,晨夕禮事。一日,捨妻子為黃 冠,師李先生,學老子法。道業寖高,從雞水歷唐縣,卜 磨巖而居焉。止息於柏下磐石上,日乞食村落,暮宿 於石,夜有猿猱蛇虎,魑魅魍魎,張吻切齒而來,亨視 之若無,邑人異之,相與鳩材構屋,戶外之屨常滿。年」 八十,風骨彊健,號「通真子。」

劉道秀 编辑

按《保定府志》:「劉道秀,安肅人。生知謀道。年二十三入 盤谿山,禮和光道人為師。後歸省,見村人暴死。又軍 市川劉氏妻暴死,皆給符立活。寓淶陽,有盜二十餘 人謀夜劫居停。家秀知之,遽使大風欻起,盜因迷失 潰去。其靈異多類此。年六十,無疾而逝。」

宋一 编辑

蘇澄隱 编辑

按《宋史方技傳》:「澄隱,字棲真,真定人。為道士,住龍興 觀,得養生之術,年八十餘不衰老。後唐明宗嘗下詔 召之,又命宰相馮道致書諭旨。歷清泰、天福中,繼有 聘命,並辭疾不至。開運末,契丹主兀欲立,求有名稱 僧道,加以恩命,惟澄隱不受。當時公卿自馮道、李崧、 和凝而下皆在鎮陽,日造其室,與談宴,各賦詩以贈。」 周廣順顯德中,詔存問之。太祖征太原還,駐蹕鎮陽, 召見行宮,命中使掖升殿,謂之曰:「京師作建隆觀,思 得有道之士居之。師累辭召命,豈懷土耶?」對曰:「大梁 帝宅,浩穰繁會,非林泉之士所可寄跡也。」上察其意, 亦不彊之,賜茶百斤,絹二百匹。又幸其觀,問曰:「師年 踰八十,而氣貌益壯,善養生者也。」因問其術,對曰:「臣 之養生,不過精思鍊氣耳。帝王養生,即異於是。《老子》 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正。無為無欲,凝 神太和。昔黃帝、唐堯享國永年,得此道也』。」上大悅,賜 紫衣一襲,銀器五百兩,帛五百匹。僅百歲而卒。

成延招 编辑

按《鎮江府志》:「成延招,字懷玉,金壇人。氣稟純素,不染 世塵。初詣紫陽觀,師王先生。開寶八年平江南,知昇 州楊克讓請為茅山威儀、昇州道主。未幾,辭還紫陽 舊居。年七十九,無疾而化,號沖虛先生,為二十代宗 師。」

丁少微 编辑

按《宋史方技傳》:「少微,亳州真源人。為道士,持齋戒,奉 科儀,尤為精至。嘗隱華山潼谷,密邇陳摶所居,與摶 齊名。少微志尚清潔,摶嗜酒適性,其道不同,未嘗相 往還。少微善服氣,多餌藥,年百餘歲,康強無疾,始卜 居山上,起壇場淨室,通夕朝禮,五十餘年,未嘗稍懈。 太平興國三年,召赴闕,以金丹巨勝、南芝、元芝為獻」, 留數月,遣還山。七年冬,卒。

楊知 编辑

按《濟南府志》:「宋楊知,少警悟,遇異人,傳以風鑒。太宗 龍潛,偶行遇之,知謂曰:『君其治世主乎』?」太宗卻避。及 登極,詔封真人,即泰山為庵以居,後莫知所之。

柴通元 编辑

按《宋史方技傳》:「柴通元,字又元,陝州閿鄉人。為道士 於承天觀。年百餘歲,善辟穀長嘯,唯飲酒,言唐末事, 歷歷可聽。太宗召至闕下,懇求歸本觀。真宗即位,屢 來京師,召對,語無文飾,多以修身慎行為說。祀汾陰, 召至行在,命坐,問以無為之要。所居觀即唐軒遊宮, 有明皇詩石及所書《道德經》二碑。上作二韻詩賜之」, 并賚以茶藥束帛,詔為修道院,蠲其田租,度弟子二人。明年春,通元作遺表,自稱「羅山太一洞主」,遣弟子 張守元、李守一詣闕,以龜鶴為獻。又召官僚士庶言 生死之要,夜分盥濯然香庭中,望闕而坐,遲明卒。

舒知雄 编辑

按《宋史舒元傳》:「元子知白、知雄、知崇。知白至作坊使, 知雄初補殿直,雷有終薦授供奉官,鄜延路駐泊都 監,後辭疾至嵩山。知白嘗奏事太宗,語及之,即召出, 授京西作坊副使、泉福都巡檢使。真宗初,懇請入道, 歸嵩陽舊隱,復為王嗣宗、李元則所薦,授供備庫使, 歷知棣州、麟府鄜延鈐轄,又知處州,復求入道,面賜」 紫冠服,號「崇元大師。」嘗獻《子母圖》,有詔褒獎。乾興元 年卒,年八十一。

張無夢 编辑

按《中山詩話》:「道人張無夢,在真宗朝以處士見,除校 書郎。無夢善攝生,梅昌言知蘇州,無夢求見之,先與 詩:『壺中一粒長生藥,待與蘇州太守分。好為大言,處 之不疑,自比李少君。然無夢年九十死,無夢語人,少 時絕欲屏居山中十餘歲,自以為不動。及出,見婦人 美色,乃復歉然。又入山十餘年,乃始寂定。勸人飲食, 毋用鹽醋。煮餅淡食。更自有天然味。無夢老病耳聾。 其死亦無他異』。」

按《天台縣志》:無夢,鳳翔人,字靈隱,號鴻濛子。幼入華 山,與种放、劉海蟾為方外友,師陳摶得微旨。久之,遊 天台,廬於瓊臺。真宗召問,令講《易》,即說《謙》卦曰:「方大 有之時,宜守以謙。」上喜,除著作佐郎,不受。復召講《還 元》篇,答曰:「國猶身也,心無為則氣和,氣和則萬寶結, 有為則氣亂,氣亂則英華散,此還元大旨也。」賜處士 「先生」號亦不受。上以長歌贈行。朝士咸賦詩。後終於 金陵。有《瓊臺集》行世。

李少和 编辑

按《溫州府志》:「李少和,永嘉人,世居大羅山。聞樂成白 石洞為白猿所踞,曰:『吾嘗東望,彩雲覆其上,必佳山 也』。乃獨造其巔,宴坐空洞,猿遂避去。」太宗、真宗屢召 見,賜賚甚厚,仍賜「白石巖額。天禧五年八月十八日, 焚香危坐,命門人取紙筆書曰:『寶珠探妙得真宗,五 色分明煥太空。解下連環竟超越,鬱羅深處宴鴻濛』。」 擲筆而逝。

王中正 编辑

按《閩書》:王中正,舊名捷,長汀人。咸平中,遇羽士,授以 鉛汞黃金之術,且戒曰:「非遇萬乘勿輕出。」挾其術走 上饒,佯狂呼叫,坐流嶺南。復遇羽士,謂之曰:「姑俟他 日。」遂逃至京師,為有司所捕。供奉官張德權異之,以 聞。上命皇城司劉承主問狀,中正面奏,改今名,賜對 龍圖閣下,具陳靈異,獻所為白金,遂特授許州參軍。 祥符間,每遇大典禮,大工役,率為金以進。景靈宮成, 進黃金四千九百兩,白金萬有二千七百四十兩,前 後金累鉅萬,詔書褒諭。累官光祿大夫、檢較禮部尚 書、右神武衛大將軍。後卒於京,命內侍周懷正護喪 事,塑像景靈宮。

丘元迪 编辑

按《閩書》:「丘元迪,咸平庚子為道士,居本州天慶觀,常 遍遊名山。祥符間,於龍虎山授籙得道,能驅役鬼神。 慶曆丙戌,賜蘭袍。至和甲午,賜號沖元大師。治平甲 辰,自知卒日,沐浴衣冠,不疾而化。」

賀蘭棲真 编辑

按《宋史方技傳》:「賀蘭棲真,不知何許人,為道士,自言 百歲善服氣,不憚寒暑,往往不食,或時縱酒游市廛 間,能啖肉至數斤。始居嵩山紫虛觀,後徙濟源奉仙 觀。張齊賢與之善。景德二年詔曰:『師棲身巖壑,抗志 煙霞,觀心眾妙之門,脫屣浮雲之外。朕奉希夷而為 教法,清靜以臨民。思得有道之人,訪以無為之理。久 懷上士,欲覿真風,爰命使車,往申禮聘。師其暫別林 谷,來儀闕庭,必副招延,無憚登涉。今遣入內內品李 懷贇召師赴闕』。」既至,真宗作《二韻詩》賜之,號宗元大 師,賚以紫服、白金、茶帛、香藥,特蠲觀之田租,度其侍 者。未幾,求還舊居。大中祥符三年卒。時大雪,經三日, 頂猶熱,人多異之。

按《國老談苑》:賀蘭歸真有奇志異術,隱居嵩山。景德 中,真宗朝陵,因訪異人,左右以歸真聞,乃召對問曰: 「知卿有點化之術,可以言之。」歸真奏曰:「臣請言帝王 點化之術,願以堯舜之道點化天下,可致太平,惟陛 下用之。」

鄭榮 编辑

按《宋史方技傳》:大中祥符中,有鄭榮者,本禁軍,戍壁 州,還,夜遇神人謂曰:「汝有道氣,勿火食。」因授以醫術 救人。七年,賜名自清,度為道士,居上清宮。所傳藥能 愈大風疾,民多求之,皆刺臂血和餅給焉。

趙抱一 编辑

按《宋史方技傳》:「秦州民家子趙抱一者,嘗牧羊田間, 一夕有扣門召之者,以杖引行,杖端有氣如煙,其香 可悅。俄至山崖絕頂,見數人會飲,音樂交奏,與人間無異。抱一駭而不測。會巡檢司過其下,聞樂聲,疑群 盜歡聚集村民,梯崖而上,至則無所睹,抱一獨在,援 以下之,具言其故。凡經夕,若俄頃。自是不喜熟食,凡」 火化者,未嘗歷口。茹甘菊、柏葉、果實。井泉間亦飲酒, 貌如嬰兒。素不習文墨,口占辭句,頗成篇詠,有道家 之趣,遂不親農事,野行露宿。大中祥符四年,至京師 猶丱角,詔賜名度為道士。自是間歲或一至京師,常 令居太一宮,與人言,多養生事焉。

石仲元 编辑

按《廣西通志》:「石仲元,桂林人,號桂華子,為道士於七 星,出於詩,妙究精微。宋天禧中,將殆,謂門人曰:『榮謝 當然,未喪之文,子其嗣之』。盡出平生所作詩三百餘 篇授之,曰:『凡吾所得,子之所知必傳之』。」浹旬而歿。有 《桂華集》。

管歸真 编辑

按《浙江通志》:「管歸真,錢塘人。年十一入錢明宮。天聖 間,有青衣欲傳以點化術,歸真曰:『歲遠能無變否』?曰: 『五百年後當復故耳』。」曰:「『得不為後人誤耶』?青衣以手 加額曰:『先生,真人也』。」遂以紫府符法授之。祥符初,詔 赴闕,行符水法,病膏肓者悉愈,賜號元靖。後京師大 旱,詔歸真作法雨大注,仍賜正白先生號。

鼇山道人 编辑

按《廣西通志》:鼇山道人,明道中嘗臥州學,士人叱之 曰:「『莫欺閑客也會作詩』。士人授紙筆吟之曰:『家住鼇 頭最上山,偶將蹤跡到塵寰。不妨名利場中客,忙者 自忙閒自閒』。」出門不知所之。

羅喬 编辑

按《畿輔通志》:宋慶曆年間,喬曾遊恆嶽,題詩云:「白騾 代步若奔雲,閒人所至留詩跡。欲知名姓問源流,請 看彬陽山下石。」後聞鄉人言,昔有真人得道,乘白騾 行石壁上,喬從之學道。年八十益壯,與羅道成隱於 唐縣山中,後人呼其山曰「羅喬山。」

李思聰 编辑

按《江西通志》:「李思聰,贛縣人。後入祥符宮為道士,常 遇異人與一寶鏡曰:『此神遊指南也』。思聰每闔戶懸 鏡而臥,移日方興,輒憶其所遊洞天海嶽諸處,模寫 為圖,并題詠之。皇祐間,乾元聖節將臨,以所繪六圖 并詩呈府上之。上喜,賜號洞淵大師沖妙先生。井賚 茶絹,一日羽化去。」

劉景 编辑

按《廣西通志》:「劉景,字仲遠,桂林人。初為屠,後為商,常 販私鹽,遇方士與劇飲,授以片鉛,能制銅鐵為金。詰 朝,失方士所在,景自遊方外,常至京師,館賈相昌朝 家二十年,冬夏一裘,終日不食,飲酒大笑,旁若無人。 談《老》《莊》《周易》。皇祐中還家,容色如少年。」

張紹英 编辑

按《鎮江府志》:「張紹英,丹陽人。自為道士,不入城府。仁 宗思接方外之論,紹英與友朱自英偕應詔。朱既行, 紹英辭以疾。明年,丞相丁謂、王欽若同奏於上,再召。 後二年,使車又至,俱稱疾不起。遣中貴人任珪齎誥 於山,賜號明真先生,仍敕所居庵為天聖觀。年七十 五。一日清旦,沐浴更衣,升壇拜於四方上下,扃戶而」 坐,弟子異之,啟戶已蛻化矣。

文幼 编辑

按《濟南府志》:「文幼,字夙悟,淄川人。宋嘉祐四年,丞相 賈魏公鎮忠武,嘗一識之。明年,奏賜紫方袍。文幼博 通經律,尤精百法論,所至屢為其徒講解。重修經藏, 補諸經之缺。唐伭沼法師葬塔壞,為重修之。元豐元 年,東州大饑,文幼於近郊起三塚,瘞殍亡者萬餘人, 屬教授商億為文以祭。性穎悟,善占宅營兆。三年,還」 自觀城,至齊州感疾,終於明水鎮之惠覺院。門人護 其櫬歸,火之,葬沼法師塔之北。

劉遁 编辑

按《續文獻通考》:「劉遁,不知何許人,為道士丁謂與相 往來。一日,遁作詩贈謂,有『他時駕鶴遊滄海,同看蓬 萊島上春』之句。謂莫曉其意。及南遷,遁見於崖州,方 悟其詩意,乃知遁異人也。與之泛舟而飲,曰成子詩 意。」

李至能 编辑

按《續文獻通考》:「李至能,慈谿人。住永昌潭上大觀中, 書符咒水,檄召神將輒至。一日,至能出其徒盜其咒 水,焚檄為戲,神將群集於庭,無以號令,遽云:『此地卑 濕,爾為我移之』。須臾,忽大風雨,發屋拔木,運屋溪南 高爽之處,號曰『神運殿』。」治平二年,賜「神運至道額。」

馬知章 编辑

按《廣西通志》:馬知章,藤州鐔津人也。為道士,獨持《道 德》《南華》兩經,曰「真宗在此,是以同邑契嵩重之,嘗銘 其所贈硯,釋子秀出,至目知章為道交。」

鄧守安 编辑

按《羅浮山志》:「鄧守安,字道立,不知何許人。羅浮道士, 有道者也。雖山野拙訥,好為勤身濟物之事,廣惠人多愛之。山中相傳有黃野人者,守安一日忽於菴前 見其足跡,長二尺許。」時蘇軾謫惠州,素重其人,聞其 事和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以戲之云:「一杯羅 浮春,遠餉採薇客。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幽人不 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山中人,飛空本無跡。」守安嘗 于惠州建浮橋四十舟,鐵銷石矴,曰東新橋,以濟渡 者。軾捐犀帶助役,賦詩以落之云:「群鯨貫鐵索,背負 橫空霓。首搖翻雪江,尾插崩雲谿。機牙任伸縮,漲落 隨高低。轆轤卷巨索,青蛟掛長堤。奔舟免狂觸,脫筏 防撞擠。一橋何足云,讙傳廣東西。父」老有不識,喜笑 爭扳躋。魚龍亦驚逃,雷電生馬蹄。嗟此病涉久,公私 困留稽。姦民食此險,出沒如鳧鷖。似賣失船壺,如去 登樓梯。不知百年來,幾人隕沙泥。豈知濤瀾上,安若 堂與閨。往來無晨夜,醉病休扶攜。使君飲我言,妙割 無牛雞。不云二子勞,歎我捐腰犀。我亦壽使君,一言 聽扶藜。常當修未壞,「勿使後噬臍。」守安嘗聞人病,救 以符藥,又欲引蒲澗之水,以飲廣州之人。所謂勤身 濟物類如此。軾又有詩云:「少壯欲及物,老閒餘此心。 微生江海間,坐受瘴霧侵。可憐鄧道士,攝衣問呻吟。 覆舟卻私渡,斷橋費千金。」又軾《與表兄程正輔書》云: 「前者留博羅一日,再見鄧道士,所聞別無異者,方欲 邀來」款問也。「續寄丹砂已領,感愧之極。軾於大丹未 明,直欲以此砂試煮煉,萬一伏火,亦恐成藥爾。成否 當續布聞。」蓋軾欲煉金液,故與守安往來也。

按《冷齋夜話》,東坡曰:「羅浮有野人,山中隱者或見之, 相傳葛稚川之隸也。有鄧道士者,嘗見其足蹟。予偶 讀韋蘇州詩《寄全椒道士》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 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遙持一樽酒,遠慰風雨 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蹟』。」味其風度,則全椒道士, 亦鄧君之流乎?因以酒往問,依蘇州韻,作詩寄之云:

李頎 编辑

按《春渚紀聞》:「李頎,字粹老,不知何許人。少舉進士,當 得官時,棄去為道人,遍歷湖湘間。晚樂吳中山水之 勝,遂隱於臨安大滌洞天,往來苕溪之上,遇名人勝 士,必與周旋。素善丹青,而間作小詩。東坡倅錢塘之 日,粹老以幅絹作春山橫軸,且書一詩。其後不通姓 名,付樵者,令俟坡之出投之。坡展視詩畫,蓋已奇之」 矣。及問樵者:誰遣汝也曰:「我負薪出市,始經公門,有 一道人與我百錢,令我呈此,實不知何人也。」坡益驚 異之,即散問西湖名僧輩,云是粹老。久之,偶會於湖 山僧居,相得甚喜,坡因和其詩云:「詩句對君難出手, 雲泉勸我早抽身」是也。粹老畫山,筆力之妙,盡物之 變,而秀潤簡遠,非若近世士人略得其形似,便復輕 訾前人,自謂超神之妙,出於法度之外者,然不能為 人特作,故世所有者絕少,得其小屏幅紙,以為寶玩 也。薳家所藏三橫軸,一《雪山》,一《春晴》。自兵火以來,餘 物散盡,此二畫幸常在老眼耳。

蔣興 编辑

按《廣西通志》:「蔣興,灌陽人。早中鄉試,不仕,隱於仙源 洞,修煉,不知所終。太守顧公璘嘗訪其洞,得興故棲 石,題詩其上。」

張憨子 编辑

按《黃州府志》:張憨子,隱居九螺山,自稱九螺山逸人。 《東坡志林》所云「黃州故縣張憨子,行止如狂」者也。人 使力作,終日不辭。時從人乞,與之錢,不受。冬夏一布 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覺有垢穢氣。

李斯立 编辑

按《續文獻通考》:「李斯立居東山靈隱觀,嘗從蘇軾遊, 年踰八袠,作詩不凡,如『巖溜連雲凍,溪梅帶雪香』」,「『有 意峰巒千嶂出,無名花草百般香』,皆佳句也。」

張道清 编辑

按《安陸府志》:「張道清,郢州人。宋熙寧間,入九宮山修 真。光宗疾,召治之,以符水進,輒愈。修醮夕,光景如晝, 賜號真君。寧宗書欽天瑞慶宮以賜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