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五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五十三卷目錄
龜部雜錄
龜部外編
禽蟲典第一百五十三卷
龜部雜錄
编辑《易經·頤卦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大全〉進齋徐氏 曰:《離》為龜,惟虛故靈,故曰「靈龜。」龜能咽息不食,以氣 自養,可以不求養於外者也。
《損卦》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大全〉朱子曰: 汪彥章說離為龜,故卦言龜處,皆有離象,如《頤》之靈 龜,損益十朋之龜,以其卦雖無離,而通體似離也。《頤》 六爻,損自二至上,益自初至五,此其求之巧矣。然《頤》 猶取龜義,而無取於離損益,則但言其得益之多,而 義亦不復繫於龜矣。進齋徐氏曰:「班固《食貨志》:『元龜 岠冉長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為大貝十朋』。」注:冉 龜,甲緣也。岠,至也。度背兩邊緣尺二寸也。兩貝為朋, 朋直二百一十六。元龜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又 有公龜九寸直五百,為壯貝十朋;侯龜七寸以上直 三百,為元貝十朋;子龜五寸以上直百,為小貝十朋。 是為龜寶四品。大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 二百一十六;壯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五 十。元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三十。小貝寸 二分以上,二枚為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貝不得 為朋。
《益卦》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 於帝,吉。」〈大全〉丘氏曰:凡卦象肖《離》者,皆有龜象。《益》自初 至五,皆外實中虛,所以「取諸龜」也。
《說卦》:「離為龜。」〈正義〉取剛在外也。〈大全〉楊氏曰:取文明之象。 《書經大禹謨》:「昆命于元龜。」
《大誥》:「寧王,遺我大寶龜。」
《禮記·曲禮》:「龜筴敝則埋之。」
「倒筴側龜於君前」,有誅。〈注〉《卜筮》之官,龜筴其所奉以 周旋者於君前,而有顛倒反側之狀,此皆不敬其職 業而慢上者,故有罰。
《龜筴不入公門》。〈注〉龜筴所以問吉凶,嫌豫謀也。 《禮運》: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故龜龍 在宮沼。
《禮器》:「諸侯以龜為寶,以圭為瑞。家不寶龜,不藏圭。」〈注〉 諸侯有國,宜知占祥吉凶,故以龜為寶也。大夫卑,不 當寶藏。
升中于天而「鳳凰降」,「龜龍假。」
《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君定體。」〈注〉《周禮》:「龜人所掌,有 天地四方六者之異,各以方色與體辨之,隨所卜之 事,各有宜用。」
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注〉「龜玉」皆重器,故敬謹 如此。
《明堂位》:「封父龜,天子之器也。」〈注〉封父,國名。
少儀「執龜筴,不趨。」
《樂記》:「《青黑緣》者,天子之寶龜也。」
《雜記》:「宗人命龜,宗伯作龜。」
《周禮·天官》:鱉人「掌取互物,以時簎魚、鱉、龜蜃。凡貍物, 春獻鱉蜃,秋獻龜魚。」〈訂義〉王氏曰:「獻龜以秋」者,龜主以 卜,全而用之,故取其堅成之時。魚美於秋冬,而冬為 尤美,不以冬獻,則鱉人所獻,以簎得之,故先為梁之 時而獻。
《春官司常》,「龜蛇為旐。」〈訂義〉「龜蛇」,北方之物,龜智而蛇果, 縣鄙則六遂之群吏所建也。
《冬官考工記》:「龜蛇四斿,以象營室也。」
《易川靈圖》:「靈蓍四十九莖,下有千歲龜守之。」
《孝經援神契》:「元氣混沌,孝在其中天子孝。天龍負圖, 地龜出書。妖孽消滅,景雲出遊。」
《文子·上禮》篇:「殼龜無腹。」
《呂氏春秋名類篇》:「乾澤涸漁,則龜龍不往。」
《易林》:「龜鱉列市,河海饒有。長財善賈,商季悅喜。 龜厭江海,陸行不止。自今枯槁,失其都市。」
《淮南子詮言訓龜》:「三千歲,浮游不過三日。」〈浮游渠略也生三日 死〉「以浮游而為龜憂」養生之具,人必笑之矣。
《說山訓》:「大蔡神龜,出于溝壑。」〈注〉大蔡,元龜之所出地 名。因名其龜為「大蔡。」
「援兩鱉而失靈龜」,用智如此,豈足高乎?
《說林訓》:「牛蹄彘顱,亦骨也,而世弗灼,必問吉凶于龜 者,以其歷歲久矣。」
《春秋繁露》:「恩及介蟲則靈龜出,咎及介蟲則龜深藏。」 《洪範五行傳》:「龜之言久也,千歲而靈,此禽獸而知吉 凶者也《鹽鐵論》:香餌非不美也,龜龍聞而深藏,鸞鳳見而高 逝者,知其害身也。
《論衡是應篇》:「鱉三足曰能,龜三足曰賁。」按能與賁,不 能神于四足之龜鱉。
《書解》篇:「龜知背負文。」
《嵩高山記》:「千歲松,其精化為伏龜。」
《博物志》:「屠龜解其肌肉,惟腸連其頭,而經日不死,猶 能齧物。鳥往食之,則為所得。漁者或以張鳥,遇神蛇 復續。」
九竅者胎化,八竅者卵生。龜鱉皆此類。《咸》卵生影伏, 大腰無雄,龜鱉類也。無雄與蛇通氣則孕。
《抱朴子·僊藥篇》:「千歲靈龜,五色具焉。其雄額上兩骨 起似角。以羊血浴之,乃剔取其甲,火炙擣,服方寸匕, 日三。盡一具,壽千歲。」
《登涉篇》: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巳日稱時君 者,龜也。但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
《勤求篇》:「老子以長生久視為業,而莊周貴於曳尾塗 中,不為被網之龜、被繡之牛,餓而求粟於何侯。以此 知其不能齊死生也。」
《廣譬篇》:「靈龜之甲,不必為戰施。」
靈蔡默然,而吉凶昭晳於無形。 《述異記》:「鯉魚滿三百六十鱗,蛟龍輒率而飛去。一年 置一神守之,則不能去矣。神則龜也。」
《新論韜光》篇:「龜以智自害,若使龜曳尾於暘谷之泥, 則鑽灼之患不至。」
《酉陽雜俎》:「分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魧,元魧生靈龜,靈 龜生庶龜。」
《雲仙雜記》:「龜曰先知君。」
《續博物志》:「龜鱉生兒無耳。」
《譚子化書》:「蛇化為龜,雀化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狀 而得蹣跚之質,此倏然失飛鳴之態而得介甲之體。 斲削不能加其功,繩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 《物類相感志》:「香油抹烏龜眼,則入水不沉。」
《感應類從志》龜骸環裳,子孫聰明。取龜左骸,環而帶 之,子孫聰明智慧。
《聞見後錄》:曹植《七啟》,言「食味芳蓮之巢龜。」張協《七命》 言「食味丹穴之雛雞。」極盛饌,而二物似不宜充庖也。 《蠡海集》:鼠之前爪四指,陰也;後爪五指,陽也,故為陰 陽之始終。龜之前後爪亦同于鼠,故為陰陽之大用。 或曰:鼠前四後五,四時五行也;龜前五後四,五湖四 海也。
《游宦紀聞》:東坡謁呂微仲,值其晝寢久之方出,見便 坐有昌陽盆豢綠毛龜,坡指曰:「此易得耳。」唐莊宗時, 有進六目龜者,敬新磨獻口號云:「不要鬧,不要鬧,聽 取龜兒口號:六隻眼兒睡一覺,抵別人三覺。」世南嘗 疑坡寓言以諷呂,未暇尋閱質究,偶因見《嶺海雜記》 有載六目龜出欽州,只兩眼,餘四目,乃斑紋金黃花, 圓長中黑。與真目排比。正正不偏。仔細辨認。方知為 非真目也。
《墨莊漫錄》:俚語曰:「證龜成鱉。」
《墨客揮犀》:「舊說見龜蛇集者,有印綬之喜。《博物志》云: 『龜純雌無雄,與蛇交通而生子。《列子》亦謂純雌,其名 大腰。今有遇龜蛇集者,皆謂真武降,必焚香罄誠懇 禱,而未嘗獲福,蓋蔽于流俗而不究此說也』。」
《瑯嬛記》:「龜千年者,能至蓬萊山下覓仙人洗丹鼎水, 服之輒生翅能飛,變化不測,不但能巢蓮葉游卷耳 已也。」
《居家宜忌》。十一月勿食龜肉,令人水病。
《賢奕》「龜,雖有鼻,而息以耳。」
《屭贔》其形似龜,性好負重,故用載石碑。
龜部外編
编辑《黃帝出軍訣》:帝伐蚩尤,睡夢西王母遣道人披黑狐 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乙在前,天乙備後,河出符信,戰 即剋矣。」黃帝寤思其符,不能悉憶,以告風后力牧。風 后力牧曰:「此兵應也,戰必自勝。」力牧與黃帝俱到盛 水之側立壇,祭以太牢,有元龜銜符從水中出,置壇 中而去。黃帝再拜稽首,受符視之,乃所夢得符也。廣 「三寸,長一尺。於是黃帝佩之以征,即日擒蚩尤。」 《瑯嬛記》:「河伯宴伯禹于河上,獻亥既之珠,透山光瑇 瑁五灰,陳兆大龜延螭翥鳳鮫綃百兩,宜土,四時寶 華,珊瑚樹五十株,人間所無,奇寶不可勝數。禹悉不 受,惟受《河圖》及大龜珊瑚樹兩株而行。」大龜者,以桃 柳松柏榆樹灰,藏于籌竹櫝中。欲卜,先齋「戒三日,加 灰于龜背,穆布于壇上,主人具圭璧史策祝曰:『某祗 告于玉靈大君,厥有某事,未知吉凶,惟爾有靈,其實 圖之,昭格時命』。」禮畢,視龜,吉凶之辭在灰上矣。 《山海經海外東經雨師》:「妾在黑齒北。」一曰:「在十日北, 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洞冥記》:「黃安年八十餘,視如童子,常服朱砂,舉體皆 赤,冬」不著裘。坐一神龜,廣二尺。人問:「子坐此龜幾年 矣?」對曰:「昔伏羲始造網罟,獲此龜以授吾,吾坐龜背 已平矣。此蟲畏日月之光,二千歲即一出頭,吾坐此 龜已見五出頭矣。行即負龜以趨,世人謂黃安萬歲 矣。」
《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至於蒙榖之上,見一 士焉,方迎風而舞,顧見盧敖,慢然下其臂,遯逃乎碑。 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受蛤梨。」〈注〉楚人謂「倨」為 「倦。」
《述異記》:「王莽時,未央宮中雨五銖錢,既而至地,悉為 龜兒。」
《法句經》。「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十 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目色、耳聲,鼻 香、口味,身受、心法,心靜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 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須 臾月明,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水狗飢行求 食,與龜相逢,便欲啗龜。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腳,藏其」 甲中,不能得啗。水狗少遠復出頭足,行步如故,不能 奈何遂便得脫。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 鎧,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門答言:「吾念世人不如此 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 端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於是化沙門即說偈言:「藏六 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法苑珠林》:昔波羅奈國有一商主,名不識恩,共五百 賈客入海採寶。得寶還返,到淵,迴處遇水羅剎而捉 其船,不能得前。眾商人等,極大驚怖,皆共唱言:「天神、 地神、日月諸神,誰能慈悲救濟我也?」有一大龜,背廣 一里,心生悲愍,來向船所,負載眾人,即得渡海。時龜 小睡,不識恩者欲以大石打殺龜頭。諸商人言:「我等 蒙龜濟難活命,殺之不祥。」不識恩曰:「我儕飢急,誰能 念恩?」輒便殺龜而食其肉。即日夜中有大群象,蹹殺 眾人。
《異苑》:「吳孫權時,永康縣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束之 以歸。龜便言曰:『遊不量時,為君所得』。人甚怪之,擔出 欲上吳王,夜泊越里,纜舟于大桑樹。宵中,樹忽呼龜 曰:『勞乎元緒,奚事爾耶』?龜曰:『我被拘繫,方見烹臛。雖 然,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博識,必致 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處』?龜曰:『子明無多辭,禍 將及爾』。」樹寂而止。既至建業,權命煮之,焚柴萬車,語 猶如故。諸葛恪曰:「燃以老桑樹乃熟。」獻者乃說龜樹 共言權使人伐桑樹煮之,龜乃立爛。今烹龜猶多用 桑薪,野人故呼龜為元緒。
《拾遺記》:「崑崙山者,西方曰須彌山,對七星之下,出碧 海之中,上有九層,第五層有神龜,長一尺九寸,有四 翼,萬歲則升木而居,亦能言。」
《神仙傳》:「南極子姓柳名融,能取杯,咒之即成龜,煮之 可食,腸臟皆具而杯成龜殼,煮取肉則殼還成杯矣。」 《搜神記》:「千歲龜黿,能與人語。」
《廣五行記》:「晉孝武太元中,吳郡岑泉為司農,造碑于 江畔湖西之村,見石龜載碑從田中出,還其先處,萍 藻猶在腹下。其月泉暴亡。」
《安城記》:縣人有謝廩者,山行歸路,忽遇雲霧,霧中有 一人乘龜而行。廩知神人,拜請求隨去,曰:「汝無仙骨, 不得去也。」
《浙江通志》:「晉徐彎,海鹽人。少有道術,能收伏邪精。錢 塘杜氏女患邪,彎為作術召魅,見丈夫著白帢葛單 衣入門,彎一叱之,即成白龜。」
《孔氏志怪》:「會稽吏謝宗赴假吳中,獨在船,忽有女子, 姿性妖婉,來入船,問宗有佳絲否,欲市之。宗因與戲 女漸相容,留在船宿,歡晏繼曉,因求宗寄載,宗便許 之。自爾船人恆夕但聞言笑,兼芬馥氣。至一年,往來 同宿,密伺之,不見有人,方知是邪魅,遂共掩之,良久 得一物,大如枕。須臾又得二物,並小如拳,以火視之」, 乃是三龜。宗悲思數日方悟。自說女子一歲生二男。 大者名道愍。小者名道興。既為龜送之于江。
《異苑》:「餘姚縣倉封印完全,既而開之,覺大損耗。後伺 之,乃是富陽縣桓王陵上雙石龜所食。即密令毀龜 口。于是不復損耗。」
《述異記》:和州歷陽淪為湖,昔有書生遇一老姥,姥待 之厚,生謂姥曰:「此縣門石龜眼血出,此地當陷為湖。」 姥後數往視之,門吏問姥具答之,吏以硃點龜眼,姥 見遂走上北山,顧城遂陷焉。
《南雍州記》:「襄陽金城南門外道東有參佐廨,舊傳甚 凶,住者不死必病。梁昭明太子臨州,給府寮呂休蒨。 休蒨常在廳事北頭眠,鬼牽休蒨,休蒨墜地,久之悟, 俄而休蒨有罪賜死。後令蕭騰,初上,至羊口岸,忽有 一丈夫,著白紗高室帽,烏布褲,披袍造騰,疑其服異, 拒之。行數里復至求寄載,騰轉疑焉。如此數迴,而騰」 有妓妾數人,舉止所為,稍異常日,歌笑悲啼,無復恆 節。及騰至襄陽,此人亦經日一來,後累辰不去,好披袍縛褲,跨狗而行。或變易俄頃,詠詩歌謠,言笑自若。 自稱是周瑜,恆止騰舍騰,備為禳遣之術。有時暫去, 尋復來騰。又領門生二十人,拔刀斫之,或跳上室梁, 走入林中,來往迅速,竟不可得。乃入妾屏風裡,作《歌》 曰:「逢歡羊口岸,結愛桃林津。胡桃擲去肉,訝汝不識 人。」頃之,有道士趙曇義為騰設壇,置醮行禁。自道士 入門,諸妾並悲叫,若將遠別。俄而一龜徑尺餘,自到 壇而死,諸妾亦差。騰妾聲貌悉不多。諮議參軍韋言 辯善戲謔,因宴而啟云:「常聞世間人,道黠如鬼,今見 鬼定是癡。鬼若黠,不應魅蕭騰。」故以此而度,足驗鬼 癡。
王度《古鏡記》:大業十年,度弟勣自六合丞棄官歸,又 將遍遊山水,以為長往之策。度止之,勣曰:「意已決矣, 必不可留。」度不得已,與之決別。勣曰:「此別也,亦有所 求。兄所寶鏡,非塵俗物也。勣將抗志雲路,棲蹤煙露, 欲兄以此為贈。」度曰:「吾何惜於汝也。」即以與之。勣得 鏡遂行,不言所適。至大業十三年夏六月,始歸長安, 以鏡歸,謂度曰:「此鏡真寶物也。」勣辭兄之後,先遊嵩 山少室,陟石梁,坐玉壇,屬日暮,遇一嵌巖,有一石堂, 可容三五人,勣棲息止焉。月夜三更後,有兩人,一貌 胡鬢眉皓而瘦,稱山公;一面闊白,鬢眉長黑而矬,稱 毛生。謂勣曰:「何人斯居也?」勣曰:「尋幽探穴,訪奇者二 人。」坐與勣談文,往往有異義出於言外。勣疑其精怪, 引手潛後,開匣取鏡。鏡出而二人失聲俯伏,矬者化 為龜,胡者化為猿,懸鏡至曉,二身俱殞。龜身帶綠毛, 猿身帶白毛。
《酉陽雜俎》:「元和中,江淮術士王瓊嘗在段君秀家,令 坐客取一瓦子,畫作龜甲懷之。一食頃取出,乃一龜。 放于庭中,循垣而行,經宿卻成瓦子。」
《疑仙傳》:「李陽者,蜀人也,學道十餘年,志不退。嘗于江 邊見一大龜,白色如玉,異之,收養焉。後三載,此龜忽 乘虛而去,七日復來,陽乃祝之曰:『神仙之道,元之又 元,固不可鑽仰也。余一自聞三清之景,覽十洲之事, 知塵世不可以依倚,已十餘年苦心于虔禱也,其如 無髣髴之跡以堅我心。忽一日,江邊見爾龜,其色潔 白如玉,本異之,收養,何今日忽昇空而去,又復來爾? 是仙家之龜也,當每去而復來,若不然,其永去勿復 住』。」其龜遽又昇空而去,經七日又復至。陽深疑是神 仙變化,因引之徐引于江邊遊賞。忽有一老叟遽問 陽曰:「此龜我所失也,君何得?」陽曰:「我昔年于此水濱 收得養之。」老叟曰:「此龜能乘虛空而遊,又能入水底 而不濡濕。人若乘之,可以遊萬里之外,入四海之內 也。君既收養已久,我今與君,君當試乘之。但自訪神 仙,乘此即可周遊八極矣。」陽拜謝之,其老叟忽然不 見。陽乃以一足試踏龜背,龜乃漸漸變身,大如一牛, 陽因乘之,龜負陽走入江中。陽見水皆自分流,略不 濡濕。乘之數日,或入水,或乘空,約行萬里。陽懼,乃祝 龜曰:「爾當負我歸。」須臾之間,舉目已見,卻復舊隱也。 陽既知此龜有異,因乘虛西邁。又數日,至一山,上有 瓊林瑤樹,仍見一玉池,聞山頂上有人歌聲。陽不測 其事,又祝龜而回。後又思仙境,因乘此龜東邁。倏忽 間至一大川,四望無際,中有山,山上有樓閣入雲。陽 又懼,不敢入水,而祝龜回。蜀人頗怪陽去而復來,有 訪之以問者,陽曰:「我多在山中取藥耳。」人又問其龜 者,陽曰:「此龜長生之物也,我昔日在江邊見之,收養 雖色奇而別無他異。」其問者又因至夜竊此龜去,陽 乃遠遊,不知所之。
五色線。劉交居若耶溪,忽聞有人採蓮喧笑聲。交以 溪左右無人居,甚訝之,乃斷柳枝蔽身視之,忽見十 餘女子從一華林而出,皆衣青綠,年十六七,入叢蓮, 相對而歌。交乃棹舟以逼之,諸女皆化為龜入水。 《括異志》:「嚴泰江行逢漁舟,問之,云『有龜五十頭。泰用 錢五千贖放之。行數十步,漁舟乃覆。其夕乃有五十 人』」詣泰門,告其父母曰:「賢郎附錢五千,可領之。」緡皆 沾濕,父母怪之。及泰歸,乃說贖龜之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