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七十六卷 |
第一百七十六卷目錄
蝗部彙考
螟圖
詩經〈小雅大田〉
禮記〈月令〉
爾雅〈釋蟲〉
方言〈蝗雜釋〉
述異記〈蝗〉
毛詩陸疏廣要〈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埤雅〈螟〉
爾雅翼〈螟 蟘〉
本草綱目〈蝗〉
蝗部藝文一
論衡商蟲篇 後漢王充
與西陽令孔德琰書 魏應璩
蝗部藝文二〈詩〉
答朱寀捕蝗詩 宋歐陽修
捕蝗詩示尚書郭敦 明宣宗
蝗部紀事
蝗部雜錄
蝗部外編
竹蝨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附方〉
竹蝨部雜錄
芫青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附方〉
樗雞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修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
棗貓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集解 主治〉
蠋部彙考
圖缺
詩經〈豳風東山〉
爾雅〈釋蟲〉
埤雅〈蠋〉
爾雅翼〈蜀〉
本草綱目〈枸杞蟲集解 氣味 主治〉
葛上亭長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修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
斑蝥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修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
禽蟲典第一百七十六卷
蝗部彙考
编辑釋名
《螟》。〈詩經〉 《螣》。〈詩經〉
《蟊》。〈詩經〉 賊。〈詩經〉
《蝝》。〈爾雅〉 《蝮,蜪》。〈爾雅〉
蟒:〈方言〉 〈方言〉 蟅蟒:〈方言〉 蟥蟲。〈蟥音橫 爾雅翼〉
螟圖
《詩經》
编辑
《小雅大田》
编辑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𢌿炎 火。
〈傳〉食心曰「螟。」食葉曰「螣。」食根曰「蟊。」食節曰「賊。」
《禮記》
编辑
《月令》
编辑
仲春行夏令,蟲螟為害。
〈疏〉蟲螟為害地災。〈陳註〉「螟食苗心」者
孟夏行春令,則蝗蟲為災。〈註〉寅之氣乘之也,必以蝗蟲為災者,寅有啟蟄之氣,行於初暑,則當蟄者大出矣。〈疏〉蝗蟲為災,地災。
仲夏行春令,百螣時起。
〈註〉螣,蝗之屬。言「百」者,明眾類並為害。〈疏〉《百螣》時起地災。〈陳註〉螣,食苗葉之蟲也。《百螣》者,言害稼之蟲非一類。
仲冬行春令,則蝗蟲為敗。
〈註〉「當蟄」者,出卯之氣乘之也。
《爾雅》
编辑
《釋蟲》
编辑
「蝝」,《蝮蜪》。
〈註〉蝗子未有翅者。《外傳》曰:「蟲舍蚳蝝。」〈疏〉蝝一名蝮蜪,蝗子,未有翅者。《春秋》宣十五年冬,「蝝生」是也。〈註〉《外傳》曰:「蟲舍蚳蝝」者,此魯語也,里革諫宣公之辭也。韋氏解曰:「蚳螘,子也,可以為醢蝝,蝮蜪也,可食。舍,不取也。」
食苗心螟食葉蟘。食節賊。食根蟊。
〈註〉分別蟲啖食禾所在之名耳,皆見《詩》。〈疏〉此分別蟲所啖食,禾所在之名也。李巡曰:「食禾心為螟,言其姦冥冥難知也。食禾葉者,言假貸無厭,故曰蟘也。食禾節者,言貪狼,故曰賊也。食禾根者,言其稅取萬民財貨,故云蟊也。」孫炎曰:「皆政貪所致,因以為名也。」郭璞直以蟲食所在為名,而李巡、孫炎並因託惡政,則災由政起。雖以食所在為名,而所在之名,緣政所致,理為兼通也。
《方言》
编辑
蝗雜釋
编辑蟒:
即蝗也
宋魏之間謂之「蟘」,南楚之外謂之《䗪蟒》,或謂之「蟒」,或 謂之螣。
《述異記》
编辑
蝗
编辑江中魚化為蝗而食五穀者,百歲為鼠。
《毛詩陸疏廣要》
编辑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
编辑螟似虸蚄而頭不赤。螣,蝗也。賊,桃李中蠹蟲,赤頭,身 長而細耳。或說云:「蟊,螻蛄,食苗根,為人害。」許慎云:「吏 冥冥犯法即生螟,吏乞貸則生蟘,吏抵冒取人財則 生蟊。」舊說云:「螟螣、蟊賊,一種蟲也。」如言寇賊奸宄,內 外言之耳。故《犍為文學》曰:「此四種蟲,皆蝗也。」實不同, 故分釋之。
鄭註:「螟極纖細,在苗之心,若木中有蠹然。今農家忌大小暑日降一種霏微者,云即此蟲降也。蟘,詩作螣。一種蟲,似螟蛉,食苗葉而捲為房。蟘即草蟲類,雖亦食葉,好食節,蟊未詳。」 陸璣謂「螻蛄」 ,㨿螻蛄雖穴土而居,然亦取葉于穴中而食之,元不食根,唯陸田有之。《毛傳》《朱傳》俱云:「食心曰螟,食葉曰螣,食根曰蟊,食節」 曰「賊。」
按:螟,螣,蟊賊,《爾雅注疏》合釋甚詳。明諸家亦無異說。但食心曰螟,食葉曰螣;《說文》又謂:「食穀葉曰螟,食苗葉曰蟘」 ,差不同爾。据陸氏謂蟊是螻蛄,《本草》云:「螻蛄一名蟪蛄,一名天螻」 ;《爾雅》云:「螜,天螻。」 《月令》云「孟夏螻蟈鳴者是也。」 豈在稿壤則為螻蛄,在平疇則食苗根耶?但目擊螻蟈穴土而居,遇水即出,豈能在水土中「食苗根而為人患耶。」
《埤雅》
编辑
螟
编辑食心曰螟,食葉曰蟘,食節曰賊,食根曰蟊。《爾雅》所謂 「食苗心螟,食葉蟘,食節賊,食根蟊。」許慎《說文》以為吏 冥冥,犯法即生螟,乞貸即生蟘,扺冒取民財則生蟊, 然則靈芝朱草秬?之錘,其美與螟蟘之鍾,其惡雖 不同,其繫王者之政一也。《淮南子》曰:「枉法令即多蟲 螟。」其以此乎?蟘則蝗也。蝗字從皇,今其首腹皆有王 字,未燭厥理也。或曰:蝗即魚卵所化,《列子》曰:魚卵之 為蟲,蓋謂是也。俗云:春魚遺子如粟,埋于泥中,明年 水及故岸,則皆化而為魚。如遇旱乾,水縮不及故岸, 則其子久閣,為日所暴,乃生飛蝗。故《詩》曰:「眾維魚矣, 實為豐年。」說者以為陰陽和則魚眾多矣,故豐年夢 魚,理或然也。《詩》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 苗而未秀為穉。《韓詩》曰:「穉,幼稼也。」蓋蟊賊螟蟘,尤為 穉禾之害。《字說》云:「蟘食苗葉,無傷于寔,若蟘可貸也。」 賊食苗節,賊苗蟊食根如鋸。所植螟食,心不可見。
《爾雅翼》
编辑
螟
编辑古者言螟螣、蟊賊者,曰「食苗心螟,食葉蟘,食節賊,食 根蟊」耳,乃未始的言其狀。惟《五行志》稱「視之不明時, 則有蠃蟲之孽。」謂螟螣之類,當死不死,不當生而生, 或多故為災。聽之不明時,則有介蟲之孽,蜂蜚蝝之 類。或曰蝝螟之始生,屬蠃蟲之孽。然則但知螟螣之為蠃,螽蝝之為介而已。今食苗心者,乃無足小青蟲, 既食其葉,又以絲𦆑集眾葉,使穗不得展,江東謂之 蟥蟲,音若橫逆之橫,言其橫生,又能為橫災也。然按 蝗字通有橫音,以為物雖不同,皆害稼之屬也。漢孔 臧《蓼蟲賦》曰:「爰有蠕蟲,厥狀似螟。」是螟為無足蟲也。
蟘
编辑「食葉曰蟘」,又曰:「食穀葉曰螟,食苗葉曰蟘。」「蟘」之字又 作「螣」,其種類不一,故曰「百螣時起。」許氏以為百螣動 股,蝗屬也。時起害稼,動股則阜螽,阜螽則今蝩蟲也。 劉向以為介蟲之孽。《春秋》書螽,在秋者四,在八月者 三,在九月、十月者一,在十二月者二。惟十二月者,乃 是失閏之過。其餘八月、九月、十月者,蓋夏之六月、七 月、八月也。螽類群盛,故有雨螽于宋。言自上而下,眾 多之甚,故以雨言之。今蝗之盛,或蔽天,其過河,皆相 銜而過亹亹不絕。《詩》曰:「后妃子孫眾多,言若螽斯羽 詵詵兮,宜爾子孫繩繩兮。」此之謂也。《說文》:「螟蟲食穀 葉者,吏冥冥,犯法則生螟。蟘蟲食苗葉者,吏乞貸,則 生蟘。」京房《昜傳》曰:「臣安祿茲謂貪,厥災蟲食根。德無 常茲謂煩,蟲食葉。不絀無德蟲食本。與東作爭茲謂 不時,蟲食節。蔽惡生孽蟲食心。」王充《論衡》曰:「變復之 家,謂蟲食穀者,吏貪很所致也。蟲頭赤者武官,黑者 文吏。」按:蟲頭赤身白,頭黑身黃,復應何官耶?
《本草綱目》
编辑
蝗
编辑蝗亦螽類,大而方首,首有「王」字,沴氣所生,蔽天而飛, 性畏金聲,北人炒食之,一生八十一子。冬有大雪,則 入土而死。
蝗部藝文一
编辑《論衡商蟲篇》後漢·王充
编辑
《變復之家》謂蟲食穀者,部吏所致也。貪則侵漁,故蟲 食穀。身黑頭赤則謂武官,頭黑身赤則謂文官,使加 罰于蟲所象類之吏,則蟲滅息不復見矣。夫頭赤則 謂武吏,頭黑則謂文吏所致也。時或頭赤身白,頭黑 身黃,或頭身皆黃,或頭身皆青,或皆白,若魚肉之蟲, 應何官吏,時或白布,豪民猾吏,被刑乞貸者,威勝于 官,取多于吏。其蟲形象,何如狀哉?蟲之滅也,皆因風 雨。案蟲滅之時,則吏未必伏罰也。陸田之中時有鼠, 水田之中時有魚,蝦蟹之類,皆為穀害,或時希出而 蹔為害,或常有而為災。等類眾多,應何官吏?魯宣公 履畝而稅,應時而有蝝生者,或言若蝗蝗時至,蔽天 如雨,集地食物,不擇穀草。察其頭身,象類何吏?變復 之家,謂蝗何應?建武三十一年,蝗起太山郡,西南過 陳留,河南,遂入夷狄,所集鄉縣,以千百數。當時鄉縣 之吏,未皆履畝,蝗食穀草,連日老極,或蜚徙去,或止 枯死,當時鄉縣之吏,未必皆伏罪也。夫蟲食穀自有 止期,猶蠶食桑自有足時也。生出有日,死極有月,期 盡變化,不常為蟲。使人君不罪其吏,蟲猶自亡。夫蟲 風氣所生,《蒼頡》知之。故凡蟲為風之字,取氣于風,故 八日而化生。春夏之物,或食五穀,或食眾草,食五穀, 吏受錢穀也。其食他草,受人何物?倮蟲三百,人為之 長。由此言之,人亦蟲也。人食蟲所食,蟲亦食人所食, 俱為蟲而相食物,何為怪之?設蟲有知,亦將非人。曰: 「女食天之所生,吾亦食之,謂我為變,不自謂為災。」凡 含氣之類,所甘嗜者,口腹不異。人甘五穀,惡蟲之食。 自生天地之間,惡蟲之出。設蟲能言,以此非人,亦無 以詰也。夫蟲之在物間也,知者不怪。其食萬物也,不 謂之災。甘香渥味之物,蟲生常多。故穀之多蟲者,粢 也。稻時有蟲,麥與豆無蟲,必以有蟲責主者吏,是其 粢鄉部吏常伏罪也。《神農后稷》藏種之方,煮馬屎以 汁漬種者,令禾不蟲;如或以馬屎漬種,其鄉部吏,鮑 焦、陳仲子也。是故后稷《神農》之術,用則其鄉吏可免 為姦。何則?蟲無從生,上無以察也。蟲食他草,平事不 怪;食五穀葉,乃謂之災。桂有蠹,桑有蝎。桂中藥而桑 給蠶,其用亦急,與穀無異。蠹蝎不為怪,獨謂蟲為災, 不通物類之實,闇于災變之情也。穀蟲曰蠱,蠱若蛾 矣。粟米饐熱生蠱。夫蠱食粟米,不謂之災,蟲食苗葉, 歸之于政,如說蟲之家,謂粟輕苗重也。蟲之種類,眾 多非一。魚肉腐臭有蟲,醯醬不閉有蟲;飯溫濕有蟲; 書卷不舒有蟲;衣襞不懸有蟲,蝸疽。螻。蝦有蟲, 或白或黑,或長或短,大小鴻殺,不相似類,皆風氣所 化,并連以死,生不擇日。若生日短促,見而輒滅。變復 之家,見其希出,出又食物,則謂之災。災出當有所罪, 則依所似類之吏,順而說之。人腹中有三蟲,下地之 澤,其蟲曰蛭,蛭食人足,三蟲食腸。順說之家,將謂三 蟲,何似類乎?凡天地之間,陰陽所生,蛟蟯之「類,蜫蠕 之屬,含氣而生,開口而食,食有甘不同心等,欲彊大 食,細弱知慧反頓愚,他物小大,連相齧噬,不謂之災。」 獨謂蟲食穀物,為應政事,失道理之實,不達物氣之 性也。然夫蟲之生也,必依溫濕,溫濕之氣,常在春夏 秋冬之氣,寒而乾燥,蟲未曾生。若以蟲生罪鄉部吏, 是則鄉部吏貪于春夏,廉于秋冬,雖盜蹠之吏,以秋冬署,蒙伯夷之舉矣。夫春夏非一,而蟲時生者,溫濕 甚也,甚則陰陽不和。陰陽不和,政也。徒當歸于政治, 而指謂部吏為姦,失事實矣。何知蟲以溫濕生也?以 蠱蟲知之。穀乾燥者蟲不生。溫濕饐餲蟲生,不禁藏 宿麥之種,烈日乾暴,投於燥器,則蟲不生。如不乾暴, 閘喋之蟲,生如雲煙。以蠱閘喋准況眾蟲,溫濕所生 明矣。《詩》云:「營營青蠅,止于藩。愷悌君子,無信讒言。」讒 言傷善,青蠅污白,同一禍敗,詩以為興。昌邑王夢西 階下有積蠅矢,明旦召問郎中龔遂,遂對曰:「蠅者,讒 人之象也。夫矢積于階下,王將用讒臣之言也。」由此 言之,蠅之為蟲,應人君用讒,何故不謂蠅為災乎?「如 蠅可以為災。」夫蠅歲生世間,人君常用讒乎?案蟲害 人者,莫如蚊蝱。蚊蝱歲生,如以蚊蝱應災,世間常有 害人之吏乎?必以食物,乃為災。人則物之最貴者也, 蚊蝱食人,尤當為災,必以暴生害物,乃為災。夫歲生 而食人,與時出而害物,災孰為甚?人之病疥,亦希非 常,疥蟲何故不為災?且天將雨,螘「出蚋蜚」,為與氣相 應也。或時諸蟲之生,自與時氣相應,如何輒歸罪于 部吏乎?天道自然,吉凶偶會。非常之蟲適生,貪吏遭 署,人察貪吏之操,又見災蟲之生,則謂部吏之所為 致也。
《與西陽令孔德琰書》魏·應璩
编辑
嘉麥,禎祥惟日未久,不圖飛蝗,一旦至止,知恤蒸庶, 念存良苗,親發赫斯,爰整其旅,鮐背之叟,皓首之嫠, 莫不負戈奔走于道路,旌表曜于白日,黿鼉震于雷 動,以此掃敵,必將席捲,況于微蟲,能無驚駭,卓茂治 密魯,恭在中牟,時雖有災,未若斯勤,亦猶子賤鳴琴, 巫馬出入,勞逸有殊,立功惟一。重雲兆興,不降靈雨, 麗此二災,憂心忡惙。逐蝗之道,謹聞教矣。不審致禳 將以何物?文王修德,以厭地震,湯禱桑林,致克豐雨。 宜修善政,以慰民望。
蝗部藝文二〈詩〉
编辑《答朱寀捕蝗詩》宋·歐陽修
编辑
「捕蝗之術世所非,欲究此語興於誰。或言豐凶歲有 數,天孽未可人力支。或言蝗多不易捕,驅民入野踐 其畦。因之奸吏恣貪擾,戶到頭斂無一遺。蝗菑食苗 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吾嗟此語袛知一,不究其 本論其皮。驅雖不盡勝養患,昔人固已決不疑。秉蟊 投火況舊法,古之去惡猶如斯。既多而捕誠未易,其 失安在常由遲。詵詵最說子孫眾,為腹所孕多蜫蚳。 始生朝畝暮已頃,化一為百無根涯。口含鋒刃疾風 雨,毒腸不滿疑常饑。高原下濕不知數,進退整若隨 金鼙。嗟茲羽孽物共惡,不知造化其誰尸。大凡萬事 悉如此,禍當早絕防其微。蠅頭出土不急捕,羽翼已 就功難施。只驚群飛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官書 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罰反自欺。蓋藏十不敢申一,上 心雖惻何由知。不如寬法擇良令,告蝗不隱捕以時。 今苗因捕雖踐死,明歲猶免為蝝菑。吾嘗捕蝗見其 事,較以利害曾深思。官錢二十買一斗,示以明信民 爭馳。斂微成眾在人力,頃刻露積如京坻。乃知孽蟲 雖甚眾,嫉惡苟銳無」難為。往時姚崇用此議,誠哉賢 相得所宜。因吟君贈廣其說,為我持之告采詩。
《捕蝗詩示尚書郭敦》明·宣宗皇帝
编辑
蝗螽雖微物,為患良不細。其生實蕃滋,殄滅端匪易。 方秋禾黍茂,芃芃各生遂。所忻歲將登,奄忽蝗已至。 害苗及根節,而況葉與穗。傷哉隴畝植,民命之所繫。 一旦盡于斯,何以卒年歲。上帝仁下民,詎非人所致。 修省勿敢怠,民患可坐視。去螟古有詩,捕蝗亦有使。 除患與養患,昔人論已備。拯民于水火,勗哉勿玩愒。
蝗部紀事
编辑《漢書五行志:宣公十五年》:「冬,蝝生。」劉歆以為蝝。 之《有翼》者,食穀為災。黑眚也。董仲舒、劉向以為,蝝,螟 始生也。一曰,螟始生。是時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宣 是時初稅畝,稅畝就民田畝,擇美者稅其什一,亂先 王制而為貪利,故應。是而蝝生,屬蠃蟲之孽。
武帝元光五年秋,螟。六年夏,蝗。先是,五將軍眾三十 萬伏馬邑,欲襲單于也。是歲,四將軍征匈奴。元鼎五
年秋,蝗。是歲,四將軍征南越及西南夷,開十餘郡。元封六年秋,蝗。先是,兩將軍征朝鮮,開三郡。太初元年夏,蝗從東方蜚至燉煌。三年秋,復蝗。元年,貳師將軍 征大宛,天下奉其役連年。征和三年秋,蝗。四年夏,蝗。 先是一年,三將軍眾十餘萬征匈奴,征和三年,貳師 七萬人沒不還。平帝元始二年秋,蝗遍天下。是時王 莽秉政。
《嚴延年傳》:延年為河南太守,用刑刻急,時黃霸在潁 川,以寬恕為治,郡中亦平,婁蒙豐年鳳皇下。上賢焉, 下詔稱揚其行,加金爵之賞。延年素輕霸為人,及比 郡為守,褒賞反在已前,心內不服。河南界巾又有蝗 蟲,府丞義出行蝗還見延年,延年曰:「此蝗豈鳳凰食 邪?」
《王莽傳》:「地皇三年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長安,入 未央宮,緣殿閣。莽發吏民,設購賞捕擊。」
《後漢書卓茂傳》:「茂為密令,教化大行,道不拾遺。平帝 時,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餘縣皆被其災,獨不入密縣 界。督郵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見乃服焉。」
《論衡感虛》篇:「世稱南陽卓公為緱氏令,蝗不入界。蓋 以賢明至誠,災蟲不入其縣也。」
《東觀漢記》:「馬援為武陵太守,郡連有蝗蟲,穀價貴,援 奏罷鹽官,賑貧羸,薄賦稅。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 《後漢書。趙憙傳》:「憙遷平原太守,青州大蝗,侵入平原 界輒死,歲屢有年,百姓歌之。」
《宋均傳》:「均遷九江太守。中元元年,山陽楚沛多蝗,其 飛至九江界者,輒東西散去,由是名稱遠近。」
《謝夷吾傳》:「夷吾為壽張令。」〈註〉《謝承書》曰:「永平十五年, 蝗發泰山,流徙郡國,荐食五穀,過壽張界,飛逝不集。」 《鄭弘傳》:「弘拜騶令。」〈註〉《謝承書》曰:弘勤行德化,永平十 五年,蝗起太山,流被郡國,過騶界不集,郡以狀聞。詔 書以為不然,遣使案行如言。
《虞延傳》。〈註〉《謝承書》曰:「玉況為陳留太守,善行德教。永 平十五年,蝗蟲起太山,彌衍兗、豫,過陳留界,飛逝不 集,五穀獨豐。」
《楊厚傳》:永建四年,厚上言,「今夏必盛寒,當有蝗蟲之 害。」是歲果六州大蝗。
《戴封傳》:「封拜議郎,遷西華令。時汝潁有蝗災,獨不入 西華界,時督郵行縣,蝗忽大至,督郵其日即去,蝗亦 頓除,一境奇之。」
《公沙穆傳》:穆遷弘農令,縣界有螟蟲食稼,百姓惶懼。 穆乃設壇謝曰:「百姓有過,罪穆之由,請以身禱。」於是 暴雨既霽,而螟蟲自消,百姓稱曰神明。
《蔡邕傳》:「邕除為郎中,太子舍人,時有蝗蟲之害,邕上 封事曰:『政有苛暴則虎狼食人,貪利傷民則蝗蟲損 稼。臣謹條宜所施行七事,表左三事,求賢之道,未必 一途。郎中張文前獨盡狂言,聖聽納受。臣愚以為宜 擢文右職,以勸忠謇』。」〈注〉漢名臣奏,張文上疏,其略曰: 「《春秋義》曰:『蝗者,貪擾之氣所生,天意若曰:貪狼之人 蠶食百姓,若蝗食禾稼而擾萬民』。」《續漢志》曰:「光和元 年,詔問曰:『連年蝗蟲,其咎焉在』?」邕對曰:「《易傳》云:『大作 不時,天降災,厥咎蝗蟲來』。《河圖祕徵篇》曰:『帝貪則政 暴,吏酷則誅慘生蝗蟲,貪酷之所致也』。」
《搜神記》:「後漢徐栩字敬卿,吳由拳人。少為獄吏,執法 詳平,遷小黃令。時屬縣大蝗,野無生草,過小黃界,飛 逝不集。刺史行部,責栩不治,栩棄官,蝗應聲而至,刺 史謝令還舍,蝗即飛去。」
《吳志趙達傳》:「達治九宮一算之術,究其微旨,是以能 應機立成,對問若神,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或 難達曰:『飛者固不可校,誰知其然,此殆妄耳。達使其 人取小豆數斗,播之席上,立處其數,驗覆,果信』。」 《陳留耆舊傳》:「高順字孝甫,敦厚少華。子式至孝,蝝蝗 為災,不食式麥。」
《南史梁鄱陽忠烈王恢傳》,恢子修為梁、秦二州刺史。 長史范洪冑有田一頃,將秋遇蝗,修躬至田所,深自 咎責。功曹史瑯琊王廉勸修捕之,修曰:「此由刺史無 德所致,捕之何補。」言卒,忽有飛鳥千群,蔽日而至,瞬 息之間,食蟲遂盡而去,莫知何鳥。適有臺史見之,具 言於帝,璽書勞問,手詔曰:「犬牙不入,無以過也。」州人 表請立碑頌德。
《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二年夏五月庚午,以旱蝗責躬, 大赦。」
《五行志》:貞觀二年六月,京畿旱蝗。太宗在苑中掇蝗 祝之曰:「人以穀為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但當食我, 無害百姓。」將吞之,侍臣懼帝致疾,遽以為諫。帝曰:「所 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是歲蝗不為災。 三年五月,徐州蝗。秋,德、戴、廓等州蝗。
永淳元年三月,京畿蝗,無麥苗;六月,雍、岐、隴等州蝗。 開元四年夏,山東蝗蝕稼,聲如風雨。
《傳信記》:開元初,山東大蝗,姚崇請分遣使捕蝗埋之。 上曰:「蝗,天災也,誠由不德而致焉。卿請捕蝗,得無違 而傷義乎?」崇進曰:「臣聞大田《詩》曰:『秉𢌿炎火』者,捕蝗 之術也。古人行之於前,陛下用之於後。古人行之,所以安農,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聞安農非傷義也,農 安則物豐,除害則人豐。興農除害,國之大事也,幸陛 下熟思之。」上喜曰:「事既師古,用可救時,是朕心也。」遂 行之。時中外咸以為不可。上謂左右曰:「吾與賢相討 論已定捕蝗之事,敢議者死。」是歲,所司結奏捕蝗蟲 凡百餘萬石,時無饑饉,天下賴焉。
《酉陽雜俎》:「開元二十三年,榆關有虸蚄蟲,延入平州 界,亦有群雀食之。」又「開元中,貝州蝗蟲食禾,有大白 鳥數千,小白鳥數萬,盡食其蟲。」
《唐書五行志》:「開元二十五年,貝州蝗,有白鳥數千萬 群飛食之,一夕而盡,禾稼不傷。」
二十六年,榆關《虸蚄》蟲害稼,群雀來食之。 廣德元年秋,《虸蚄》蟲害稼,關中尤甚。 興元元年秋,螟蝗自山而東,際于海,晦天蔽野,草木 葉皆盡。
貞元元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 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殣枕道,民蒸蝗, 曝颺去翅足而食之。
長慶三年秋,洪州螟蝗,害稼八萬頃。
四年,絳州虸蚄蟲害稼。 太和元年秋,河東同、虢等州虸蚄蟲害稼。 《武宗本紀》:「開成五年正月辛巳,即皇帝位。六月丙寅, 河北、河南、淮南、浙東、福建蝗疫,州除其徭。」
《五行志》:「開成五年夏,幽魏博鄆曹濮滄齊德淄青兗 海河陽,淮南虢陳許汝等州螟蝗害稼。」占曰:「國多邪 人,朝無忠臣,居位食祿,如蟲與民爭食,故比年蟲蝗。」 《酉陽雜俎》:荊州有帛師,號法通,本安西人,少於東天 竺。出家言蝗蟲腹下有梵字,或自天下來者,乃忉利 天,梵天來者西域,驗其字,作木天壇法禳之。今蝗蟲 首有「王」字,固自不可曉。或言魚子,變近之矣。舊言蟲 食穀者,部吏所致,侵漁百姓,則蟲食穀,蟲身黑頭赤, 武吏也;頭黑身赤,儒吏也。
《唐書懿宗本紀》:「咸通十年六月戊戌,以蝗旱理囚。」 《五行志》:「咸通十年夏,陝虢等州蝗,不絀無德虐取於 民之罰。」
《僖宗本紀》:「乾符二年七月,以蝗避正殿,減膳。」
《五行志》:「光啟二年,荊襄蝗,米斗錢三千,人相食。淮南 蝗自西來,行而不飛,浮水緣城,入揚州府署,竹樹幢 節,一夕如翦,幡幟畫像,皆齧去其首,撲不能止,旬日 自相食盡。」
《五代史梁本紀》:「太祖開平元年八月丁卯,同州虸蚄 蟲生。」
《遼史蕭文傳》:文知易州兼西南面安撫使。高陽土沃 民富,吏其邑者,每黷於貨,民甚苦之。文始至,悉去舊 弊,務農桑,崇禮教,民皆化之。時大旱,百姓憂甚,文禱 之輒雨。屬縣又蝗,議捕除之,文曰:「蝗,天災,捕之何益。」 但反躬自責,蝗盡飛去,遺者亦不食,苗散在草莽,為 烏鵲所食。
《宋史段思恭傳》:漢祖建國,授左補闕。隱帝時蝗,詔遍 祈山川。思恭上言:「赦過宥罪,議獄緩刑。苟獄訟平允, 則災害不生。望令諸州速法重刑,無致淹濫,必召和 氣。」從之。
《宗室魏王廷美傳》:廷美子德彝,判沂州時年十九,飛 蝗入境,吏民請坎瘞火焚之。德彝曰:「上天降災,守臣 之罪也。」乃責躬引咎,齋戒致禱,既而蝗自殪。
《王旦傳》:天下大蝗,使人於野得死蝗,帝以示大臣。明 日執政遂袖死蝗進曰:「蝗實死矣,請示於朝,率百官 賀。」旦獨不可。後數日方奏事,飛蝗蔽天,帝顧旦曰:「使 百官方賀而蝗如此,豈不為天下笑耶!」
《和州志》:「宋天禧元年,蝗生卵,如稻粒而細。」
《宋史孫沖傳》:「沖知襄州,會京西蝗,真宗遣中使督捕, 至襄,怒沖不出迎,乃奏蝗惟襄為甚,而州將日置酒, 無卹民意。帝怒,命即州置獄。沖得屬縣言歲稔狀,馳 驛上之。時使者猶未還,帝悟,為追使者笞之。」
《孫覺傳》:「覺調合肥主簿,歲旱,州課民捕蝗輸之官,覺 言民方艱食,難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盡力,是為除 害而享利也。守悅推其說下之他縣。」
《司馬旦傳》:「旦歷鄭縣主簿,吏捕蝗,因緣搔民,旦言蝗, 民之仇,宜聽自捕,輸之官。後著為令。」
《桑榆漫志》:元章米公尹雍丘時,境內大蝗,其鄰縣尤 甚,以為雍丘之蝗被逐越界,集彼境內,移文米公,使 止其打逐。米公大笑,題紙尾以答之曰:「蝗蟲本是飛 空物,天遣來為百姓災。本縣若能驅得去,貴司還請 打過來。」
《避暑錄話》:錢穆甫為如皋令,會歲旱蝗發,而泰興令 獨紿郡將云:縣界無蝗。已而蝗大起,郡將詰之,令辭 窮,乃言縣本無蝗,蓋自如皋飛來。仍檄如皋,請嚴捕 蝗,無使侵鄰境。穆甫得檄,輒書其紙尾報之曰:「蝗蟲 本是天災,即非縣令不才,既自敝邑飛去,卻請貴縣 押來。」未幾傳至郡下,無不絕倒。
《宋史趙抃傳》:「抃以資政殿學士知杭州,改青州。時京東旱蝗,青獨多麥,蝗來及境,遇風退飛,盡墮水死。」 《趙方傳》:「方知隨州,南北初講和,旱蝗相仍,方親走四 郊以禱,一夕大雨,蝗盡死,歲大熟。」
《宗室列傳》:「希言知臨安仁和縣,闢學宮四百餘畝。適 大旱,蝗集御前蘆場中,亙數里,希言欲去蘆以除害, 中使沮其策,希言驅卒燔之。」
《畫墁錄》:波唐善詞曲,始為楚州職官,胡知州楷差打 蝗蟲,唐方少年,負氣不堪。其後作蝗蟲三疊,且曰:「不 是這下輩無禮,都緣是我自家遭逢。」楷大怒,科其帶 禁軍隨行坐贓三十年。至熙寧,魏公劄子特旨改官, 辟充大名府簽判。
《高郵州志》:「宋寧宗慶元二年秋七月,飛蝗戴蛆死。是 夏旱,飛蝗自凌塘忽入城,人皆憂懼,繼皆抱草死。每 一蝗有一蛆食其腦。」陳造呈郡守陳伯固詩:「使君手 有垂雲箒,虐魃妖螟掃不餘。千頃飛蝗戴蛆死,已濡 銀筆為君書。」
《癸辛雜識》:「戊戌七月,武城蝗自北來,蔽映天日。有崔 四者行田而仆,其子尋訪,但見蝗聚如堆阜。撥視之, 見其父臥地上,為蝗所埋,鬚髮皆被囓盡,衣服碎為 篩網,一時頃方甦。晉天福中,蝗食豬。平原一小兒為 蝗所食,吮血,唯餘空皮裹骨耳。」
《金史移刺溫傳》:「溫歷永定、震武、崇義節度使,移鎮武 定,歲旱且蝗,溫割指以血瀝酒中,禱而酹之。既而雨 霑足,有群鴉啄蝗且盡,由是歲熟,人以為至誠之感 云。」
《趙鑑傳》:「鑑大定初知寧海軍。秋禾方熟,子方蟲生,鑑 出城行視,蟲乃自死。」
《宗寧傳》:「宗寧,大定二年擢歸德軍節度使,時方旱蝗, 宗寧督民捕之,得死蝗一斗,給粟一斗,數日捕絕。」 《王維翰傳》:「泰和七年,河南旱蝗,詔維翰體究田禾分 數以聞。七月雨,復詔維翰曰:雨雖霑足,蝗蝻遺子,如 何可絕?舊有蝗處,來歲宜菽麥。諭百姓使知之。」 《莘縣志》:「明嘉靖九年夏五月,蝗蝻自兗郡來,群隊如 雲,所過」無遺稼。比至莘,知縣陳棟齋沐率邑人禱於 八蜡神,倏黑蜂滿野,嚙蝗盡死。既而雷雨交作,蝗盡 化為泥,田禾不至損傷。咸以為陳侯精誠所感云。 《城武縣志》:明萬曆四十五年,大旱,蝗蔽天,賑荒直指 使過庭訓奏以入粟為庠生,時謂之「粟生。」又以捕蝗 應格,亦許入庠,時謂之「蝗生。」
《定興縣志》:「崇禎壬子,東省及河間等處多大蝗,幾幾 乎震鄰矣,邑境幸不被災。閏七月初,河內村民趙道 人家種穀一段,要十畝,一夜苗葉都盡,次日視之,惟 黃沙滿地,三五病蝗而已。其來也不知何時,其去亦 不知何時,鄉人皆不之覺。」
蝗部雜錄
编辑《詩經大雅瞻卬章》:「蟊賊蟊疾,靡有夷屆。」
《召旻章》天降罪,罟蟊賊內訌。〈注〉訌,潰也。〈大全〉《蟊賊》之害 稼,亦在內而不在外也。
《易林》:「螟蟲為賊,害我嘉穀。中留空虛,家無所食。 蝗食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槁。」
《京房易傳》:「妖害忠孝,蟲食苗根。」
王者與諸侯爭,蟲食苗節莖。
嬖惡生孽,蟲食苗心。
「《德》無節」,蟲食葉。
《漢書五行志》:「介蟲孽者,謂小蟲有甲,飛揚之類,陽氣 所生也。於《春秋》為螽,今謂之蝗,皆其類也。」
《抱朴子博喻》篇:「禁令不明,而嚴刑以靜亂;廟算不精, 而窮兵以侵鄰。猶釤禾以討蝗蟲,伐木以殺蠹蝎。」 《玉堂閒話》:「蝗之為孽也,蓋沴氣所生,每生其卵盈百, 自卵及翼,凡一月而飛。羽翼未成,跳躍而行,謂之蝻。」 《墨客揮犀》:「蝗一生九十九子,皆聯綴而下,入地常深 寸許,至春暖始生。初出如蠶,五日而能躍,十日而能 飛。」喜旱而畏雪,雪多則入地愈深,不能復出。蝗為人 掩捕,飛起蔽天,或墜陂湖間,多化為魚蝦。有漁人於 湖側置網,蝗墜壓網至沒,漁輒有喜色,明日舉網,得 蝦數斗。
《鶴林玉露》:「蝗纔飛下,即交合,數日產子如麥門冬之 狀,日以長大。又數日,其中出如黑蟻者八十一枚,即 鑽入地中。若臘雪凝凍,則入地愈深,或不能出。俗傳 雪深一尺,則蝗入地一丈。蝗災每見于大兵之後,或 言戰死之士冤魂所化。雖未必然,然捕者往往群呼 聚喊,或不為動。若鳴金擊鼓,則聳然而聽,若成行列」, 則謂殺傷。沴氣之所化。理或然也
蝗部外編
编辑《金壇縣志》:「宋嘉定己巳,邑旱,飛蝗蔽天而下。時太常 丞劉宰家居,草書一函,命其僕至城北鍾秀橋,見兩 黃衣客,即跪進之,至橋,果見衣黃者。啟書閱竟,語僕 曰:『我借路不借糧也。蝗果不為災,自後有蝗,必向漫 塘祠祭之』。」
竹虱部彙考
编辑釋名
《竹佛子》。〈本草綱目〉 《天厭子》。〈本草綱目〉
圖缺
《本草綱目》。
《釋名》
编辑
《竹蝨》一名《竹佛子》,一名《天厭子》。
竹蝨集解
编辑李時珍曰:竹蝨,生諸竹及草木上皆有之。初生如粉 點,久便能動,百十成簇,形大如蝨,蒼灰色。或云濕熱 氣化,或云蟲卵所化。古方未有用者,惟南宮從岣《嶁 神書》云:「江南巴卭、吳越、荊楚之間,春秋竹內有蟲,似 蝨而蒼,取之陰乾,可治中風。」即此也。
《氣味》
编辑
有毒。
《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中風半身不遂,能透經絡追涎。」
附方
编辑中風偏痺,半身不遂者,用麻黃以湯熬成糊,攤紙上 貼,不病一邊,上下令遍,但除七孔,其病處不糊。以竹 蝨焙為末,三錢,老人加麝香一錢,研勻,熱酒調服,就 臥,須臾藥行如風聲,口吐出惡水,身出臭汗如膠,乃 急去糊紙,別溫麻黃湯浴之,暖臥將息,淡食十日,手 足如故也。〈岣嶁神書〉
竹虱部雜錄
编辑東坡《志林》:「凡能動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塗粉竹葉 上爾,然久乃能動者,百千為曹,無非佛子者。梁武帝 水陸畫像,有六道外者,以淡墨作人畜禽獸等形,罔 罔然于空中也,乃是佛子。流浪陋劣之極,至于濕生 如竹蝨者,尤不可得,但若存若亡于冥漠間爾。」
芫青部彙考
编辑釋名
《青娘子》:〈本草綱目〉
圖缺
《本草綱目》。
釋名
编辑李時珍曰:居芫花上而色青,故名芫青。世俗諱之,呼 為「青娘子」,以配紅娘子也。
《集解》
编辑
《別錄》曰:「三月取,暴乾。」陶弘景曰:「二月、三月在芫花上 花時取之,青黑色。」蘇恭曰:「出寧州。」蘇頌曰:「處處有之。 形似斑蝥,但色純青綠,背上一道黃文尖喙。三、四月 芫花發時乃生,多就芫花上采之,暴乾。」李時珍曰:「但 連芫花莖葉,采置地上,一夕盡自出也。餘見斑蝥。」
《氣味》
编辑
辛微溫有毒。
李時珍曰:「芫花之功同斑蝥,而毒尤猛」,蓋芫花有毒 故也。 畏惡同斑蝥。
《主治》
编辑
《別錄》曰:「蠱毒、風疰、鬼疰,墮胎。」
陶弘景曰:「治鼠瘻。」 李時珍曰:「主疝氣。利小水。消瘰𤻤,下痰結。治耳聾目 翳。猘犬傷毒。」餘功同斑蝥。
《附方》
编辑
偏墜疼痛:青娘子、紅娘子各十枚,白麪拌炒黃色,去 前二物,熟湯調服,立效也。〈談埜翁方〉
目中頑翳,發背膏:用「青娘子、紅娘子、斑蝥各二箇,去 頭足,麪炒黃色,蓬砂一錢,蕤仁去油五箇,為末。每點 少許,日五六次。仍同春雪膏」點之,膏見黃連下。〈普濟方〉 塞耳治聾:「芫青、巴豆仁、蓖麻仁各一枚,研丸棗核大,
綿包塞之。」〈聖惠方〉樗雞部彙考
编辑釋名
《紅娘子》:〈本草綱目〉 灰花蛾。〈本草綱目〉
圖缺
《本草綱目》。
《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其鳴以時,故得雞名。《廣雅》作「樗鳩。」《廣志》作 「犨雞」,皆訛矣。其羽文彩。故俗呼紅娘子、灰花蛾云。〈按博
《雅·釋蟲》云:「樗鳩,樗雞也。」
〉《集解》
编辑
《別錄》曰:「生河內川谷樗樹上。七月采,暴乾。」陶弘景曰: 「今出梁州。形似寒螿而小,樗樹似漆而臭,亦猶芫青 亭長在芫葛上也。」蘇恭曰:「河內無此,今出岐州。此有 二種,以五色具者為雄,入藥良。其青黑質白斑者是 雌,不入藥。」寇宗奭曰:「汴、洛諸界尤多。形類蠶蛾,但腹 大,頭足微黑,翅兩重,外一重灰色,內一重深紅,五色」 皆具。蘇頌曰:「《爾雅》云:『螒,天雞』。郭璞註云:『小蟲也。黑身 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然今之莎雞,生樗木上,六 月中出,飛而振羽,索索作聲。人或蓄之樊中,但頭方 腹大,翅羽外青內紅,而身不黑,頭不赤。此殊不類。郭 說「樗上一種頭翅皆赤者,乃如舊說,俗呼為紅娘子。」 然不名樗雞,疑即是此。蓋古今之稱不同耳。李時珍 曰:「樗即臭椿也。此物初生,頭方而扁,尖喙向下,六足, 重翼,黑色,及長則能飛。外翼灰黃有斑點,內翅五色 相間。其居樹上,布置成行,秋深生子在樗皮上。」蘇恭、 寇宗奭之說得之。蘇頌引郭璞以為莎雞者,誤矣。莎 雞居莎草間,蟋蟀之類,似蝗而斑,有翅數重,下翅正 赤,六月飛而振羽有聲,詳見陸璣《毛詩疏義》。而羅願 《爾雅翼》以莎雞為絡緯,即俗名紡絲者。
《修治》
编辑
李時珍曰:「凡使,去翅、足,以糯米或用麪炒黃色,去米 麪用。」
《氣味》
编辑
《別錄》曰:「苦,平,有小毒。不可近目。」
《主治》
编辑
《本經》曰:「心腹邪氣,陰痿,益精強志,生子好色,補中輕 身。」
《別錄》曰:「腰痛下氣,強陰多精。」
寇宗奭曰:「通血閉,行瘀血。」
李時珍曰:「主瘰𤻤,散目中結翳,辟邪氣。療猘犬傷。」
《發明》
编辑
陶弘景曰:「方藥稀用,為大麝香丸用之。」
李時珍曰:「古方辟瘟殺鬼丸中用之。近世方中多用, 蓋厥陰經藥,能行血活血也。《普濟方》治目翳,撥雲膏 中與芫青、斑蝥同用,亦是活血散結之義也。」
《附方》
编辑
子宮虛寒:《杏林摘要》云:「婦人無子,由子宮虛寒,下元 虛,月水不調,或閉或漏,或崩中帶下,或產後敗血未 盡,內結不散。用紅娘子六十枚,大黃、皂莢、葶藶各一 兩,巴豆一百二十枚為末,棗肉為丸如彈子大,以綿 裹留繫,用竹筒送入陰戶。一時許發熱渴,用熟湯一 二盞解之。後發寒靜睡,要安三日方取出。每日空心」, 以雞子三枚。胡椒末二分。炒。食酒下以補之。久則子 宮暖矣。
瘰𤻤結核:用「紅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錢,硇砂 一錢半,黃丹五分,為末,糯米粥和作餅貼之。」不過一 月,其核自然脫下矣。〈衛生簡易方〉
風狗咬傷,不治即死。用「紅娘子二箇,斑蝥五箇,並去 翅足。若四十歲各加一箇,五十歲各加二箇;青娘子 三箇去翅、足,四十歲各一箇,五十六歲加二箇;海馬 半箇,續隨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許, 為末。十歲者作四服,十五歲作三服,二十歲作二服, 三十歲作一服。」〈談埜翁方〉
橫痃便毒:「雞子一箇開孔,入紅娘子六箇,紙包煨熟, 去紅娘子,食雞子」,以酒下,小便淋瀝出膿血,即愈。〈陸氏 積德堂方〉
棗貓部彙考
编辑圖缺
《本草綱目》。
《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棗貓,古方無考,近世方廣《丹溪心法附餘》 治小兒方用之。註云:「生棗樹上,飛蟲也。大如棗子,青 灰色,兩角。采收,陰乾用之。」
《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小兒臍風,按《方廣》云:『小兒初生,以綿裹臍帶,離臍五、六寸,札定咬斷,以鵝翎筒送藥一、二分,入 臍大孔,輕輕揉散,以艾炷灸臍頭三壯,結住勿打動, 候其自落,永無臍風之患,萬不失一。臍硬者用之,軟 者無病,不必用也。其法用陰乾棗、貓兒研末三箇,真 珠搥研四十九粒,炒黃丹五分,白枯礬、蛤粉、血蝎各』」 五分,研勻如上法用臍有三孔,一大二小也。
蠋部彙考
编辑釋名
《蚅》。〈爾雅〉 烏蠋。〈爾雅〉
槐,蠋。〈爾雅〉 藿,蠋。〈莊子〉
圖缺
《詩經》。
《豳風東山》
编辑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正義〉蠋,大蟲,如指,似蠶。《韓子》云:「蟲似蠋。」言在桑野,知是桑蟲。〈朱注〉蜎蜎,動貌。蠋,桑蟲,如蠶者也。烝,發語辭。
《爾雅》
编辑
《釋蟲》
编辑
蚅,烏蠋。
〈註〉「大蟲如指似蠶。」見《韓子》。〈疏〉蚅一名烏蠋,形似蠶而大如指。《詩·大雅·韓奕》云:「鞗革金厄。」毛亦云:「厄,烏蠋,大如指,似蠶。」註見《韓子》。按:《韓子內儲說上七術》其三曰:信賞盡能云:「鱓似蛇,蠶似蠋,人見蛇則驚駭,見蠋則毛起。」然而婦人拾蠶,而漁者握鱓,利之所在則亡,其所惡,皆為孟賁,是其事也。
《埤雅》
编辑
蠋
编辑「大蟲,如指似蠶,一名厄。」《詩》曰:「鞗革金厄。」金取其堅,厄 取其完也。又曰:「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言蠋以絲自裹, 又久在桑野,雖獨而已,然其自營也完矣。故詩以此 託況。《序》曰:「一章言其完也。」《韓非子》曰:「鱓似蛇,蠶似蠋。 人見蛇則驚駭,見蠋則毛起。」然婦人拾蠶,而漁者握 鱓,故利之所在,皆為賁、育。《莊子》曰:「奔蜂不能化藿蠋。」 以言材之有大小。故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 為滕薛大夫。管子曰:「夫龍欲小則化為蠶蠋。」此言龍 化為蠋而已。然《抱朴子》以為有蛇蠋化成之龍,意者 天下有自然之龍,有蛇蠋化成之龍乎?故曰:或生而 知之,或學而知之,及其成功一也。
《爾雅翼》
编辑
蜀
编辑蜀葵,中蠶也,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葵 者,菜之甘者也。古人有言蓼蟲,不知徙乎葵菜。今蜀 食葵之甘,故其體肥大,亦食于藿。《廣志》曰:「藿蠋有五 色者。槐香蠋,五采,有角,甚臭。」《庚桑子》曰:「奔蜂不能化 藿蠋。」言大小不同量也。蠋,蠶類而不食桑。《詩》乃稱「烝 在桑野」者,葵藿之下,亦桑野之地也。蠶致養于人,萬 百為簇,蜀則獨行,故以比敦然獨宿者。箋云:「蠋蜎蜎 然特行,久處桑野,有似勞苦者。」又蜀亦或作鳥名。師 曠《禽經》曰:「蜀不獨宿」,不知何物也。蜀不獨宿,故以嘆 獨宿者。于文獨字從蜀,則蜀當獨處爾。《淮南》曰:「蠶之 與蠋,狀相類而愛憎異。」蠋一名蚅,狀雖可畏,然古人 以金作此,而綴之車上以為飾,故曰「鞗革金厄。」
《本草綱目》
编辑
枸杞蟲集解
编辑陳藏器曰:「此蟲生枸杞上,食枸杞葉,狀如蠶,作繭為 蛹。時取之,曝乾收用。」
李時珍曰:此《爾雅》所謂蚅,烏蠋也。其狀如蠶,亦有五 色者,老則作繭化蛾孚子。諸草木上皆有之,亦各隨 所食草木之性,故《廣志》云:「藿蠋香,槐蠋臭。」
《氣味》
编辑
鹹溫無毒。
《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益陽道,令人悅澤有子。炙黃和地黃末為 丸服之,大起陽益精。」
李時珍曰:「治腎家風虛。」
葛上亭長部彙考
编辑圖缺
《本草綱目》。
《釋名》
编辑
陶弘景曰:「此蟲黑身赤頭,如亭長之著元衣赤幘,故 名也。」
《集解》
编辑
《別錄》曰:「七月取,暴乾。」陶弘景曰:「葛花開時取之,身黑 頭赤,腹中有卵,白如米粒。」蘇恭曰:「出雍州。」韓保昇曰「處處有之。五六月,葛葉上採之,形似芫青而蒼黑色。」 雷斆曰:「亭長形黑黃,在葛上食蔓膠汁。又有赤頭,身 黑色,額上有大紅一點,各有用處。」李時珍曰:「陶言黑 身赤頭,故名亭長。而雷氏別出赤頭,不言出處,似謬。」
《修治》
编辑
同《斑蝥》。
《氣味》
编辑
辛微溫有毒,惡畏同斑蝥。
《主治》
编辑
《別錄》曰:「蠱毒鬼疰,破淋結積聚,墮胎。」
李時珍曰:「通血閉癥塊、鬼胎,餘功同斑蝥。」
《發明》
编辑
蘇頌曰:「深師療淋,用亭長之說最詳。云取葛上亭長 拆斷腹,腹中有白子如小米二三分,安白板上,陰二 三日收之。若有人患十年淋,服三枚,八九年以還,服 二枚。服時以水如棗許,著小杯中,爪甲研之,當扁扁 見于水中,仰面吞之,勿令近牙齒間。藥雖微小,下喉 自覺至下焦淋所,有頃藥作,大煩急不可堪者,飲乾」 麥飯汁,則藥勢止也。若無乾麥飯,但水亦可耳。老小 服三分之一,當下淋疾,如膿血連連爾去者,或如指 頭,或青或黃,不拘男女皆愈。若藥不快,淋不下,以意 節度,更增服之。此蟲「五六月為亭長,頭赤身黑,七月 斑蝥,九月為地膽,隨時變耳。」
《附方》
编辑
《經脈不通》婦人經脈不通,癥塊脹滿,腹有鬼胎,用葛 上亭長五枚,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空心 甘草湯下。須臾覺臍腹急痛,以黑豆煎湯服之,當通。
斑蝥部彙考
编辑釋名
斑貓:〈本草綱目〉 《盤蝥蟲》。〈本草綱目〉
龍蚝:〈本草綱目〉 斑蚝:〈本草綱目〉
斑菌。〈本草綱目〉
圖缺
《本草綱目》。
《釋名》
编辑
《斑蝥》:一名「斑貓」,一名《螌蝥蟲》,一名龍蚝,一名斑蚝,一 名《斑菌》。
李時珍曰: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 蝥,俗訛為斑貓,又訛斑蝥為斑蚝也。《吳普本草》又名 斑菌,曰腃髮、曰晏青。
《集解》
编辑
《別錄》曰:「斑貓,生河東山谷。八月取,陰乾。」《吳普》曰:「生河 內山谷,亦生木石。」韓保昇曰:「斑貓所在有之。七八月, 大豆葉上甲蟲也。長五、六分,黃黑斑文,烏腹尖喙,就 葉上采取,陰乾用。」陶弘景曰:「此一蟲五變,主療皆相 似。」二、三月在芫花上,即呼為芫青;四、五月在王不留 行草上,即呼為王不留行蟲;六、七月在葛花上,即呼 為葛上亭長;八九月在豆花上,即呼為斑蝥。九月、十 月復還地蟄,即呼為地膽。此是偽地膽耳,為療猶同 也。其斑蝥大如巴豆,甲上有黃黑斑點。芫青青黑色, 亭長,身黑頭赤。《雷斆》曰:「芫青斑蝥,亭長,赤頭。」四件樣 各不同,所居所食,所效亦不同。芫青觜尖,背上有一 畫黃,在芫花上食汁;斑蝥背上一畫「黃,一畫黑,觜尖 處有一小赤點,在豆葉上食汁,亭長形黃黑,在葛葉 上食汁,赤頭身黑,額上有大紅一點也。」蘇頌曰:四蟲 皆是一類,但隨時變耳。《深師方》云:「四月、五月、六月為 葛上亭長,七月為斑貓,九月、十月為地膽。」今醫家知 用芫青、斑蝥,而地膽亭長少使,故不得詳也。蘇恭曰: 《本草》古今諸方,並無「王不留行蟲。若陶氏所言,則四 蟲專在一處。今地膽出幽州,芫青出寧州,亭長出雍 州,斑蝥所在皆有,四蟲出四處,可一歲周遊四州乎? 芫青、斑蝥形段相似,地膽狀貌大殊,且采自草菜上, 陶蓋浪言爾。」李時珍曰:「按《本經別錄》四蟲采取時月, 正與陶說相合。深師方用亭長所注亦同,自是一類, 隨其」所居所出之時而命名爾。蘇恭強闢陶說,亦自 欠明。按《太平御覽》引《神農本草經》云:「春食芫花為芫 青,夏食葛花為亭長,秋食豆花為斑蝥,冬入地中為 地膽,黑頭赤尾。」其說甚明。而唐宋校正者,反失收取, 更致紛紜。何哉?陶氏之王不留行蟲,雷氏之赤頭方 藥未有用者,要皆此類,固可理推。餘見地膽。
《修治》
编辑
雷斆曰:「凡斑蝥,芫青、亭長、地膽修治,並漬糯米、小麻 子相拌炒,至米黃黑色,取出,去頭、足、兩翅,以血餘裹, 懸東牆角上一夜,用之則毒去也。」《大明》曰:「入藥須去 翅、足。糯米炒熟,不可生用,即吐瀉人。」李時珍曰:「一法, 用麩炒過,醋煮用之也。」
《氣味》
编辑
辛寒有毒。
《吳普》曰:「神農:辛;岐伯:『鹹』」;扁鵲:「甘,有大毒。馬刀為之使。 畏巴豆、丹參、空青。惡膚青、甘草、豆花。」李時珍曰:「斑貓、 芫青、亭長、地膽之毒,靛汁、黃連、黑豆、蔥、茶皆能解之
《主治》
编辑
《本經》曰:「寒熱鬼疰,蠱毒鼠瘻瘡疽,蝕死肌,破石癃。」 《別錄》曰:「血積傷人肌,治疥癬,墮胎。」
甄權曰:「治瘰𤻤,通利水道。」 《日華》曰:「療淋疾,傅惡瘡瘻爛。」 李時珍曰:「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蝨毒,蠱毒,輕粉 毒。」
《發明》
编辑
寇宗奭曰:「妊娠人不可服之,為潰人肉。治淋方多用 極苦,人須斟酌之。」
李時珍曰:斑蝥,人獲得之尾後,惡氣射出,臭不可聞。 故其入藥,亦主專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蝕下敗物, 痛不可當。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藥行氣, 以毒攻毒是矣。」楊登甫云:「瘰𤻤之毒,莫不有根。大扺 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 或如粉片,或如血塊,或如爛肉,皆其驗也。」但毒之行 小便,必澀痛不可當,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又葛 洪《肘後方》云:「席辯《刺史傳》云:凡中蠱毒,用斑蝥蟲四 枚,去翅足,炙熟;桃皮五月初五日采取,去黑皮,陰乾; 大戟去骨,各為末,如斑蝥一分,二味各用二分,合和 棗核大,以米漬服之,必吐出蠱。一服不瘥,十日更服。 此蠱洪州最多,有老嫗解療之,一人」獲縑二十匹。《祕 方》不傳。後有子孫犯法。黃華公若則于時為都督。因 而得之也。
《附方》
编辑
內消瘰𤻤,不抱大小小兒《經驗方》:「用斑蝥一兩,去翅 足,以粟一併同炒米焦,去米不用,入薄荷四兩為末, 烏雞子清為丸如菉豆大。空心臘茶下三丸,加至五 丸,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五丸,以消為度。」
《廣利》:治瘰𤻤經久不瘥。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
以漿水一盞。空腹吞之。用蜜水亦可。重者不過七枚 瘥也。
瘻瘡有蟲,「八月中多取斑蝥,以苦酒浸半日,曬乾,每 用五箇,銅器炒熟為末,巴豆一粒,黃犬背上毛二七 根炒研,朱砂五分,同和苦酒頻服,其蟲當盡出也。」 癰疽㧞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斑蝥,為末,以 蒜搗膏,和水一豆許貼之,少頃膿出,即去藥。〈直指〉 疔腫拔根:斑蝥一枚,捻破,以鍼劃瘡上,作「米」字形樣 封之,即出根也。〈外臺〉
血疝便毒,不拘已成未成,隨即消散:斑蝥三箇去翅 足炒,滑石三錢同研,分作三服,空心白湯下,日一服, 毒從小便出。如痛,以車前、木通、澤瀉、豬苓煎飲,名「破 毒飲」,甚效。〈東垣方〉
積年癬瘡《外臺》:用斑蝥半兩,微炒為末,蜜調傅之。 《永類》用斑蝥七箇,醋浸露一夜,搽之。
面上㾦。大風面上有紫㾦。未消。用乾斑蝥末。以 生油調傅納半日㾦。脹起。以軟綿拭去藥。以棘鍼 挑破近下。令水出乾。不得剝其瘡皮。及不可以藥近 口眼。若是尖㾦。子即勿用此,別用膽礬為點藥以 治之。〈聖濟總錄〉
疣痣黑子斑蝥三箇,人信少許,以糯米五錢,炒黃去 米,入蒜一箇,搗爛點之。
風狗咬傷,《衛生易簡方》云:此乃九死一生之病,急用 斑蝥七枚,以糯米炒黃,去米為末,酒一盞,煎半盞,空 心溫服,取下小肉狗三四十枚為盡,如數少且再服 七次,無狗形,永不再發也。屢試屢驗, 醫方大成。用 大斑蝥三七枚,去頭翅足,用糯米一勺略炒過,去斑 蝥,別以七枚如前炒色變復去之,別以七枚如前,至 青煙為度,去蝥止。以米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許,空 心調服,須臾再進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為度,如不 利,再進。利後肚痛,急用冷水調青靛服之,以解其毒, 否則有傷,黃連水亦可解之,但不宜服一切熱物也。 中沙虱毒,斑蝥二枚,一枚末服,一枚燒至煙盡,研末 傅瘡中立瘥。〈肘後〉
塞耳治聾:「斑蝥炒二枚,生巴豆去皮心二枚,杵丸棗 核大,綿裹塞之。」〈聖惠方〉
妊娠胎死:斑蝥一枚,燒研,水服即下。〈廣利方。〉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