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186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八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八十六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八十六卷目錄

 蝦蟆部彙考

  蝦蟆圖

  蝌蚪圖

  爾雅釋蟲 釋魚

  易緯通卦驗

  山海經東山經

  古今注魚蟲

  酉陽雜俎蝦蟆

  倦游雜錄嶺南蝦蟆

  埤雅蝦蟆

  爾雅翼蝌蚪

  本草綱目蝦蟆釋名 集解 脩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肝主治 膽主治

  腦主治 蝌蚪釋名 集解 主治 發明 卵主治 附方

  直省志書丹徒縣 萬安縣

 蝦蟆部紀事

 蝦蟆部雜錄

 蝦蟆部外編

 田父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集解 主治

 山蛤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集解 主治

 溪狗部彙考

  圖缺

  本草綱目集解 氣味 主治

禽蟲典第一百八十六卷

蝦蟆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蟼蟆。爾雅    《科斗》。爾雅

活東。爾雅    活師。山海經

元針:古今注   元魚。古今注

蝌蚪圖

蝌蚪圖

{{{2}}}

{{{2}}}

《爾雅》
编辑

《釋蟲》
编辑

蟼蟆。

《蛙類》:此自一種蝦蟆也。

《釋魚》
编辑

科斗活東。

《蝦蟆子》。郭云:「蝦蟆子。此蟲一名科斗,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似之。故孔安國云:『皆科斗文字』。是也。」

《易緯》
编辑

《通卦驗》
编辑

夏至小暑,《蝦蟆無聲》。

《山海經》
编辑

《東山經》
编辑

藟山,湖水出焉,東流注於食水,其中多活師。

《古今注》
编辑

魚蟲 编辑

《蝦蟆子》曰:「蝌蚪,一曰元針,一曰元魚。形圓而尾大,尾
考證
脫即腳生。」

《酉陽雜俎》
编辑

蝦蟆 编辑

《蝦蟆無腸》。

鸛影抱蝦,蟆聲抱。

《倦游雜錄》
编辑

嶺南蝦蟆 编辑

嶺南蝦蟆曰《蛤蚧》。

《埤雅》
编辑

蝦蟆 编辑

蝦蟆背有黑點,身小,能跳接百蟲,善鳴,與蟾蜍不類, 故《淮南子》以為釋大道而任小數,無以異於使蟹捕 鼠、蟾蜍捕蚤,不足以禁姦塞邪也。《酉陽雜俎》曰:「鸛影 抱蝦蟆聲抱。」今里俗聞其春鳴,謂之聒子。聒子即段 所謂聲抱其子謂之蝌蚪,大盡生前兩足,小盡生後 兩足。俗說蝦蟆懷土,雖取以置遠郊,一夕復還其所。 《字說》云:「雖或遐之,常慕而反。」

《爾雅翼》
编辑

蝌蚪 编辑

蝌蚪,蝦蟆子也。蝦蟆曳腸於水際草上,纏繳如索,日 見黑點漸深,至春水時,鳴以聒之,則蝌蚪皆出,謂之 聒子。古所謂鸛影抱蝦蟆聲抱者也。頭圓色黑。始出, 有尾而無足,稍大,足生而尾脫。或曰:月大盡生前兩 足,小盡生後兩足。故卞彬《譏令史咨事》云:「蝌蚪唯唯, 群浮暗水。唯朝繼夕,聿役如鬼。」言其出沒不常也。亦 「自相啖囓。伺其前者,銜其尾,隨其上下而頓掣之,則 前者尾斷而死矣。」今俗謂之蝦蟆臺,亦謂之蝦蟆黏。 《山海經》:「湖水其中多活師」,《爾雅》則謂之活東。崔豹《古 今注》云:「一名懸針,一名元魚,以其狀如魚,其尾如針, 又併其頭尾言之,則似斗也。」然崔言聞雷則尾脫而 腳生,此為未盡,皆腳具而尾始脫耳。古有蝌蚪篆,取 象於此。魯恭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孔子先人所 藏古文虞、夏、商書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蝌蚪文字。 是時去秦未遠,而孔安國以為蝌蚪書廢已久,時人 無能知者,遂以伏生所傳定其可辨者。更以隸古字, 按《字源》云:「庖犧氏獲景龍,作龍書。炎帝因嘉禾,作穗 書,蒼頡變古文,作鳥」跡篆,少昊作鸞鳳書,取似古文。 高陽作蝌蚪書云。又今人作粉餌象蝌蚪形,謂之 斗。

《本草綱目》
编辑

蝦蟆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按:王荊公《字說》云:「俗言蝦蟆懷土,取置遠 處,一夕復還其所,雖或遐之,常慕而反,故名蝦蟆。或 作蝦䗫。蝦言其聲,䗫言其斑也。《爾雅》作蟼蟆。」

《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別錄》蝦蟆一名蟾蜍」,誤矣。蝦蟆、蟾蜍,二物 各別,陶氏以蟾蜍註蝦蟆,遂致混然無別。今藥家亦 以蟾蜍當蝦蟆矣。蝦蟆在陂澤中,背有黑點,身小,能 跳接百蟲,解作呷呷聲,舉動極急。蟾蜍在人家濕處 身大,青黑無點,多痱。不能跳,不解作聲,行動遲緩。 又有蛙蛤、螻蟈、長肱、石榜、蠼子之類,或在水田中,或 在溝渠側,未見別功。《周禮》:「蟈氏掌去蛙黽」,焚牡菊,以 灰洒之則死。牡菊乃無花菊也。

《雷斆》曰:「蝦蟆有多般,勿誤用。有黑虎,身小黑,嘴腳小 斑,有」黃前腳大,後腿小,斑色,有尾子一條有黃。 遍身黃色,腹下有臍帶,長五七分,住立處,帶下有自 然汁出。有螻蟈,即夜鳴,腰細口大,皮蒼黑色者。有蟾, 即黃斑,頭上有肉角。其蝦蟆皮上腹下有斑點,腳短 即不鳴叫者是也。

李時珍曰:蝦蟆亦能化鶉,出《淮南子》。蝦蟆、青蛙,畏蛇 而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動。故《關尹子》云:「蝍 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或云:《月令》「螻蟈鳴,反舌無 聲。」皆謂蝦蟆也。

吳瑞曰:「長肱,石雞也。」一名「錦襖子。」六、七月山谷間有 之。性味同水雞。

《修治》
编辑

《雷斆》曰:「凡使蝦蟆,先去皮并腸及爪子,陰乾。每個用 真牛酥一分,塗炙乾。若使黑虎,即連頭、尾、皮、爪,並陰 乾,酒浸三日,漉出焙用。」

《氣味》
编辑

辛寒有毒。

《大明》曰:「溫,無毒。」

《主治》
编辑

《本經》曰:「邪氣,破癥堅血,癰腫陰瘡,服之不患熱病。」 《藥性》曰:「主百邪鬼魅,塗癰腫及熱結腫。」

《日華》曰:「治熱狂,貼惡瘡,解煩熱,治犬咬。」

《發明》
编辑

《蘇頌》曰:「蝦蟆、蟾蜍二物,雖同一類,而功用小別,亦當 分而用之。」

李時珍曰:古方多用蝦蟆,近方多用蟾蜍,蓋古人通 稱蟾為蝦蟆耳。今考二物功用,亦不甚遠,則古人所用,多是蟾蜍,且今人亦只用蟾蜍有效,而蝦蟆不復 入藥矣。按:張杲《醫說》載《摭青雜說》云:有人患腳瘡,冬 月頓然無事,夏月臭爛,痛不可言,遇一道人云:「爾因 行草上,惹蛇交,遺瀝瘡中,有蛇兒冬伏夏出故也。以」 生蝦蟆搗傅之。日三即換。凡三日。一小蛇自瘡中出。 以鐵鉗取之。其病遂愈。

朱震亨曰:「蝦蟆屬土與水,味甘性寒,南人喜食之。《本 草》言服之不患熱病,由是病人亦煮食之。」《本草》之意, 或炙、或乾、或燒,入藥用之,非若世人煮羹,入椒、鹽而 啜其湯也。此物本濕化,大能發濕,久則濕化熱,此乃 土氣厚,自然生火也。

肝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蛇螫人牙入肉中。痛不可堪,搗傅之立出。」 出肘后

膽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小兒失音不語,取汁點舌上立愈。」出孫氏集效方

腦主治 编辑

《別錄》曰:「青盲明目。」

蝌蚪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蝌蚪,一作蛞斗,音闊。按:羅願《爾雅翼》云:「其 狀如魚,其尾如針。」又并其頭尾觀之,有似斗形,故有 諸名。元魚,言其色懸針,狀其尾也。

《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活師即蝦蟆兒,生水中,有尾如鮽魚,漸大 則腳生尾脫。」

李時珍曰:蝌蚪生水中,蝦蟆,青蛙之子也。二三月,蛙 蟆曳腸於水際草上,纏繳如索,日見黑點,漸至春水 時,鳴以聒之,則蝌蚪皆出,謂之聒子。所謂蝦蟆聲抱 是矣。蝌蚪狀如河豚,頭圓,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無 足,稍大則足生尾脫。崔豹云:「聞雷尾脫。」亦未必然。陸 農師云:「月大盡則先生前兩足,小盡則先生後兩足。」

《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火飆熱瘡及疥瘡,並搗碎傅之。又:染髭髮, 取青胡桃子上皮,和搗為泥染之,一染不變也。」

《發明》
编辑

李時珍曰:「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吞之,云 不生瘡,亦解毒治瘡之意也。」按《危氏得效方》:「染髭髮, 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密封,懸屋東百日化泥取 塗鬚髮,永黑如漆也。」又《岣嶁神書》云:「三月三日,取蝌 蚪一合,陰乾,候椹熟時,取汁一升,浸埋東壁下百日 取出,其色如漆,以塗髭髮,永不白也。」

卵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明目。」

《附方》
编辑

風熱邪病:蝦蟆燒灰,硃砂等分為末。每服一錢,酒服, 日三,甚有神驗。外臺祕要

狂言鬼語卒死:用蝦蟆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外臺祕要 噎膈吐食:用蛇含蝦蟆泥包鍛存性,研末。每服一錢, 酒下。壽域方

瘰𤻤潰爛:用黑色蝦蟆一枚,去腸焙末,油調傅之。忌 鐵器。

頭上軟癤蝦蟆剝皮貼之,收毒即愈。活幼全書 蝮蛇螫傷:生蝦蟆一枚,搗爛傅之。外臺祕要

《直省志書》
编辑

丹徒縣 编辑

蝦蟆俗名蛤蚆,其子名蝌蚪,亦名活師。《活東》。俗呼《田 雞扈》。

萬安縣 编辑

蝦蟆:北人呼若癩褐蟆,疑「褐蟆」乃「蝦蟆」之訛。

蝦蟆部紀事 编辑

《漢書五行志》:「武帝元鼎五年秋,蛙與蝦蟆相鬥。是歲 四將軍十萬征南越,開九郡。」

《後漢書彭寵傳》:「寵自立為燕王,其妻多見怪變,卜筮 及望氣者皆言兵當從中起。」《東觀記》曰:寵堂上聞 蝦蟆聲在火鑪下,鑿地求之,不得也。

張璠《漢記》:「靈帝鑄天祿蝦蟆,吐水平昌門外橋東,又 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洒南北郊。」

《晉書。惠帝本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 「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 私。」

《水經注·晉中州記》曰:惠帝為太子,出聞蝦蟆聲,問人: 「為是官蝦蟆,私蝦蟆?」侍臣賈引對曰:「在官地為官蝦 蟆,在私地為私蝦蟆。」令曰:「若官蝦蟆,可給廩。」先是有 讖云:「蝦蟆當貴。」

《神仙傳》:「葛公指蝦蟆,舞皆應節,使止乃止。」

《異苑》:「司馬休遣文武千餘人迎家人,達南郡,值風泊 船上岸,伐薪,見聚肉有數百斤,乃割取還,以鑊煮之湯欲熱,皆變成數千蝦蟆。」

《宋書張邵傳》:邵兄偉,偉子暢,字少微。弟牧嘗為猘犬 所傷,醫者云,「食蝦蟆可療,牧難之,暢含笑先嘗,牧因 此乃食,由是遂愈。」

《南史卞彬傳》:彬為南康郡丞,頗飲酒,擯棄形骸,仕既 不遂,乃著《蚤蝨》《蝸蟲》《蝦蟆》等賦,皆大有指斥。其《蝦蟆 賦》云:「紆青拖紫,名為蛤魚。」世謂比令僕也。又云:「蝌蚪 唯唯,群浮闇水。唯朝繼夕,聿役如鬼。」比令史諮事也。 《丘傑傳》:傑十四遭喪,以熟菜有味,不嘗於口。歲餘,忽 夢見母曰:「死止是分別耳,何事乃爾荼苦。汝噉生菜, 遇蝦蟆毒。靈床前有三丸藥,可取服之。」傑驚起,果得 甌,甌中有藥,服之下蝌蚪子數升。

《魏書孝靜帝本紀》:「元象元年,山東大水,蝦蟆鳴於樹 上。」

《三國典略》:「周天和二年,齊武安妖人與其徒偽云浴 躄,因飲泉水,下得金佛,其躄遂愈。於是遠近信之,男 女霧集水中,有黃老蝦蟆如金色,乍作乍沒。」

《隋書蕭吉傳》:「房陵王時為太子,言東宮鬼妖數見。上 令吉詣東宮,禳邪氣於宣慈殿。吉於未地設壇,為四 門,置五帝坐。於時至寒,有蝦蟆從西南來,入至人門, 升赤帝坐,還從人門而出,行數步,忽然不見。上大異 之,賞賜優洽。」

《集異志》:高宗嘗患頭風,召名醫於四方,終不能療。宮 人有自陳世業醫術,請修藥餌者,帝許之。初穿地置 藥爐,忽有一蝦蟆躍出,色如黃金,背有朱書「武」字。宮 人不敢匿,奏之帝頗驚異,遽命放於苑池。宮人別穿 地,得蝦蟆如初,帝深以為不祥,命殺之。其夕,宮人暴 卒。後武后竟革命。

《舊唐書五行志》:「神龍中,渭河有蝦蟆,大如一石鼎,里 人聚觀,數日而失。是歲大水漂溺京城數百家,商州 水入城門,襄陽水至樹杪。」

《唐書五行志》:「先天二年六月,京師朝堂塼下有大蛇 出,長丈餘。有大蝦蟆如盤,而目赤如火,相與鬥。俄而 蛇入於大樹,蝦蟆入於草。」

《酉陽雜俎》:長慶中,有人翫八月十五夜月光屬於林 中,如疋布。其人尋視之,見一金背蝦蟆,疑是月中者。 《舊唐書五行志》:「李揆作相前一月,有大蝦蟆如床,見 室之中,俄失所在。占者以為蟆天使也,有福慶之事。」 《雲仙雜記》:桂人好食蝦蟆,仍重乾菌為糝。赴食者至, 以餘俎包歸遺兒女,雖污衫不恥。

《五行記》:「唐懷州凝真觀東廊柱已五十餘年。道士往 往聞柱中有蝦蟆聲,不知的處。後因柱朽壞易之,廚 人斫以為薪,柱中得一蝦蟆,其柱先無孔也。」

《茅亭客話》:「學射山舊名石斛山,昔張百子三月三日 得道上昇,今山上有至真觀,即其遺跡也。每歲至是 日,傾城士庶,四邑居民,咸詣仙觀祈乞田蠶。時當春 煦,花木甚盛,州主與郡寮將妓樂出城,至其地,車馬 人物闐噎。有耆宿鮮于熙者,與朋友數人於萬歲池 縱飲,因掬池水,見岸傍草中有一小白蝦蟆,遂取之。」 即席有姓劉,失其名,堅請看之,鮮于固執不與,遂囓 鮮于手,取將吞之。鮮于戲之曰:「閣下因吞此白蟾,苟 成得道,也秖成強盜爾。」吞訖,慌忙飲水云:蝦蟆在某 心胸間,無所出處,昏悶至家,旬餘醫治方愈。休復曾 覽《抱朴子·內篇》云:肉芝者,謂萬歲蟾蜍也。頭上有角, 目赤,頷下有丹紋,體重而跳捷。以五「月五日午時取 之,陰乾,以左足畫地成泉,帶之辟兵。若敵人射己,弓 弩皆反自傷焉。今人以白蝦蟆為肉芝,生吞熟啖者, 愚之甚也。」設使白蝦蟆是肉芝,市井之民但知錐刀 之利,嗜欲無厭,藏腑滓穢,苟致其中,則滓穢之氣與 靈物相攻,水火交戰,寧有全人乎?太平興國末,休復 與處士胡本立、進士史載,許僧隱巒往雙流縣保國 觀看古柏樹,道逢友人袁德隆,從者於擔懸一蝦蟆, 大如扇,許人皆駭視之。後月餘再見袁,因問向者蝦 蟆所在,袁曰:「是荷擔者獲於田隧中,將歸,殺而食之。」 其夜無疾,大叫數聲而卒。

《括異志》:陳宏泰家富於財,有人假貸錢一萬,宏泰徵 之甚急,其人曰:「請無慮,吾先養蝦蟆萬餘頭,鬻之足 以奉償。」泰聞之惻然,已其償,仍別與錢十千,令悉放 之江中。經月餘,泰因夜歸,馬驚不進,前視之,乃一金 蝦蟆也。

《游宦紀聞》:「世南嘉定甲戌,侍親自成都歸夔門官所, 舟過眉州,見釣於水濱者,即而觀之,籃中皆大蝦蟆, 兩兩相負,牢不可拆,極力分而為兩,旋即相負如初。 扣釣者云:『市間以為珍味。乃知成都人最貴重,以料 物和酒炙之,曰『炙蟾。親朋間更相餽遺者此也。辛巳, 侍親守酉陽,一日遊郡圃,池岸亦有相負者數十對』』。」 沅陵胡宰留,括蒼人,聞之亟令人捉去,謂其鄉里以 為珍品,名曰「風蛤。」予世居德興,有毛山,環三州界,廣 袤數百里。每歲夏間,山傍人夜持火炬入深溪或岩 洞間,捕大蝦蟆,名曰「石撞」,鄉人貴重之。世南亦常染 鼎,其味乃巨田雞耳。扣捕者云:「奇而非耦」,又與所見者異矣。坡公眉人恨不脫得錦襖子,即此物也。 《輟耕錄》:余在杭州日,嘗見一弄百禽者,蓄蝦蟆九枚。 先置一小墩於席中,其最大者乃踞坐之,餘八小者 左右對列,大者作一聲,眾亦作一聲,大者作數聲,眾 亦作數聲。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點首作聲,如作 禮狀而退,謂之「蝦蟆說法。」

《瑞安縣志》:元彭庭堅為崇安尹,廉明寬恕,斷獄如神。 一日,有蝦蟆至廳上,向庭堅跳伏。堅曰:「此必有冤獄 也。祝之,遣人踵其後,至一處,復跳伏如前,遂掘地得 屍,鞫之,乃妻殺夫者。正其辜。」

《霏雪錄》:「越中有道士陸國賓者,曉乘舟出,見白虹跨 水甚近。及至其所,見蝦蟆如箬笠大,白氣從口出,即 跳入水,虹亦不見。」

《高唐州志》:「嘉靖辛丑六月二十一日,州前大壁之北, 雨餘,地中偶露一罌,內有蝦蟆,脊有白線,地方馬秦, 因以獻諸州守宋淮命瘞之西城隅。越三日,代巡何 公至,往迎之,至博平暴卒,識者以為發此不祥,因致 祭,返藏於故地。及丙午歲,同知房宗道修甬道,復掘 出,月餘輒以事去官。」

《長安客話》:太醫院例於端陽日差官至南海子,捕蝦 蟆擠酥以合藥,製紫金錠。某張大其事,備鼓吹旗旛 喧闐以往。或嘲以詩曰:「抖擻威風出鳳城,喧喧鼓吹 擁霓旌。排林披莽如虓虎,捉得蝦蟆剜眼睛。」

《河南通志》:「蝦蟆泉在河南府陝州西門外,水自石眼 流出,內有蝌蚪,禱雨即應。」

蝦蟆部雜錄 编辑

《易林》「穴有狐烏,坎生蝦蟆。象去萬里,不可得捕。 坎中蝦蟆,乍盈乍虛。三夕三朝,形消無餘。」

蝦蟆群聚,從天請雨,雲雷連集,應時輒下,得其所願。 《春秋繁露》「春旱求雨,取五蝦蟆,錯置祕中,池方八尺, 深二尺,置水蝦蟆焉。」

《淮南子主術訓》:「先王之政,四海之雲至,而修封疆。」立春 後四海出雲《蝦蟆鳴》《燕降》,而達路除道。

《齊俗訓》:「夫蝦蟆為鶉,水蠆為」《莣》,皆生非其類,唯聖 人能知其化。

《風俗通》:「蝦蟆掉尾。」俗說:蝦蟆一跳八尺,再跳一丈六 尺。從春至冬,袒裸相逐,無他所作,掉尾肅肅。謹按:蝦 蟆既處水中,其尾又短,正能使掉之,豈能肅乎?原其 所以,當言夏日患蚋,掉尾振擊,常肅肅也。蝦蟆為馬, 音相似。

《抱朴子·論仙篇》:「長生之事,世所希聞,望使必信,是令 蚊蝱負山,與井䗫論海也。」 《酉陽雜俎》:「竈無故自濕潤者,赤蝦蟆名鉤注,居之,去 則止。」

《南楚新聞》:「百粵人以蝦蟆為上味,先於釜中置小竿, 俟湯沸殺蝦蟆,乃抱竿而熟,謂之抱竿羹。」又云:「疥皮 者最佳,切不可脫去錦襖子。」

《感應類從志》「蛙布在廁婦不妬。」以婦月水布喂蝦 蟆於廁前,入地一尺五寸許,令婦人不妬。 《茅亭客話》:頃有一士人好食鱔魚及鱉與蝦蟆,嘗云: 此三物不可殺,大者有毒殺人。蝦蟆小者亦令人小 便祕,臍下憋疼,有至死者。宜以生豉一大合,投新汲 水半碗中,浸令豉水濃,頓服之,即差。

《珍珠船墨子》曰:禽子問曰:「多言有益乎?」曰:「蝦蟆日夜 鳴,口乾而人不聽之。」

蝦蟆部外編 编辑

《酉陽雜俎》:「京宣平坊有官人夜歸入曲,有賣油者張 帽驅驢,馱桶不避,導者搏之,頭隨而落,遂遽入一大 宅門。官人異之,隨入至大槐樹下遂滅。因告其家,即 掘之,深數尺,其樹根枯,下有大蝦蟆如疊,挾二筆錔 樹溜津滿其中也。及巨白菌如殿門浮漚釘,其蓋已 落。」蝦蟆即驢矣,筆錔乃油桶也,菌即其人也。

《艾子雜說》:艾子浮於海,夜泊島峙,中夜聞水下有人 哭聲,復若人言。遂聽之,其言曰:昨日龍王有令,「一應 水族有尾者,斬吾鼉也。」故懼誅而哭。汝蝦䗫無尾,何 哭?復聞有言曰:「吾今幸無尾,但恐更理會蝌蚪時事 也。」

《老學庵筆記》:「中貴楊戩於堂後作一大池,環以廊廡, 扃鐍周密,每浴時,設浴具及澡豆之屬於池上,乃盡 屏人躍入池中游泳,率移時而出。人莫得窺,然但謂 其性喜浴於池耳。一日戩獨寢堂中,有盜入其室,忽 見床上乃一蝦蟆,大可一床,兩目如金,光彩射人,盜 為之驚仆,而蝦蟆復變為人,乃戩也。起坐握劍問曰『汝為何人』?」盜以實對。戩擲一銀香毬與之曰:「念汝迫 貧,以此賜汝,切勿為人言所見也。」盜不敢受,拜而出。 後以他事繫開封獄,自道如此。

田父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蜦》。本草綱目

圖缺

《本草綱目》。

《集解》
编辑

蘇頌曰:「按《洽聞記》云:『蝦蟆大者名田父,能食蛇。蛇行 被逐,殆不能去,因銜其尾。久之蛇死,尾後數寸皮不 損,肉已盡矣。世傳蛇噉蛙,今此乃食蛇。其說頗怪,當 別是一種也』。」

李時珍曰:按:《文字集略》云:「蜦,蝦蟆也。大如屨,能食蛇。」 此即田父也。切謂蛇吞鼠而有食蛇之鼠,蛇制豹而 有噉蛇之貘,則田父伏蛇,亦此類耳,非怪也。

《主治》
编辑

蠶咬。取脊背上白汁。和蟻子灰塗之。蘇頌曰。出韋宙 《獨行方》。

山蛤部彙考 编辑

圖缺

《本草綱目》。

《集解》
编辑

《蘇頌》曰:「山蛤,在山石中藏蟄,似蝦蟆而大,黃色,能吞 氣,飲風露,不食雜蟲,山人亦食之。」

《主治》
编辑

《蘇頌》曰:「小兒勞瘦及疳疾最良。」

溪狗部彙考 编辑

圖缺

《本草綱目》。

《集解》
编辑

陳藏器曰:「溪狗,生南方溪澗中。狀似蝦蟆,尾長三四 寸。」

《氣味》
编辑

有小毒。

《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溪毒及遊蠱,燒末,服一二錢匕。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