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33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三十三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二百三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三十三卷目錄

 梨部紀事

 梨部雜錄

 梨部外編

 棠梨部彙考

  棠梨圖

  詩經召南甘棠 唐風杕杜 有杕之杜 小雅杕杜

  爾雅釋木

  山海經西山經 中山經

  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棠

  毛詩陸疏廣要蔽芾甘棠

  徐光啟農政全書棠梨樹考

  本草綱目棠梨

 棠梨部藝文一

  杕杜賦          晉孫楚

  賀連理棠樹合歡瓜白兔表 唐武元衡

  中書門下賀許州連理棠樹表 權德輿

 棠梨部藝文二

  追詠棠梨花十韻      唐吳融

  送王使君自楚移越      劉商

  以庭前海棠梨花一枝寄李十九員外

                韓偓

  棠梨花和李太尉       薛濤

  正月十八日甘棠院三首 宋蔡襄

  甘棠梨          王安石

  碧瓦           范成大

  春歸           孟淑卿

  棠梨白練圖        元王冕

  棠梨幽鳥        明張以寧

  題畫            雷鯉

  題畫            唐寅

  古塘即事          張金

  棠梨           陸樹聲

  過孫山人故居       僧明秀

 棠梨部選句

 棠梨部紀事

 棠梨部雜錄

草木典第二百三十三卷

梨部紀事 编辑

《家語》:曾參,後母遇之無恩,供養不衰。其妻以蒸梨不 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參曰:「蒸梨,小物耳,吾欲使 熟,而不用吾命,況大事乎?」

《洞冥記》:「武帝起神明臺,上有九天道,金床象席,琥珀 鎮,雜玉為簟。帝坐良久,設甜水之冰,以備沐濯,酌瑤 琨碧酒,炮青豹之脯,果則有塗陰紫梨,琳國碧李仙 眾與食之。」

塗山之背梨,大如升,或云如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輕梨。」

《三輔黃圖·三秦記》云:「漢武帝御宿園出大梨,如五升 瓶,落地則破。其取梨,先以布囊承之,號曰含消。」 《雲陽宮記》曰:「雲陽車箱坂下有梨園,一頃梨數百株, 青翠繁密,望之如車蓋。」

《西京雜記》:「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亦 有製為美名,以標奇麗。梨十:紫梨、青梨實大,芳梨實 小。大谷梨、細葉梨、縹葉梨、金葉梨出瑯琊王野家,太 守王唐所獻。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東王梨,出 海中,紫條梨。」

晉張隱《文士傳》:孔融年四歲,與諸兄食梨,輒取其小 者。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此宗族奇 之。

《魏武帝集》:魏武為兗州牧時,上書云:「山陽郡有美梨, 謹獻甘梨三箱。」

《三國志?太祖本紀》註《曹瞞傳》曰:「王使工蘇越徙美梨, 掘之,根傷盡出血。越白狀,王躬自視而惡之,以為不 祥,還遂寢疾。」

《會昌解頤錄》:「鄴華林苑有勾鼻桃,子重三斤或二斤 半。亦有名梨。凡此眾果,氣味甘美,入口消汁。人間有 名果季龍作蝦蟆車四箱,廣一丈,深一丈,合土在中, 植之則無不生也。」

《世說》:「道安公嘗集講僧數百人,習鑿齒餉十梨,公坐 中手自剖分,梨盡人遍,都無偏頗。」

《一統志》:「梨洲山在寧波府奉化縣西南六十里,孫興 公弟承公遊此,獲仙梨,食之成仙,故名晉令諸宮秩梨守護者吏一人。」

《晉書苻堅載記》:「興寧三年,苻雙據上邽,苻柳據蒲坂, 叛於堅。苻庾據陝城,苻武據安定,並應之,將共伐長 安。堅遣使諭之,各齧梨以為信,皆不受堅命,阻兵自 守。」

《涼州記》:「呂光時,燉煌太守宋歆獻同心之梨。」

《世說》:桓南郡每見人不快,輒嗔曰:「君得哀家梨,當復 不蒸食否?」秣陵有哀家梨,大如升,味甚美,入口即 消。

桓元問劉太常曰:「我何如謝太傅?」劉答曰:「公高太傅 深。」又曰:「何如賢舅子敬?」答曰:「樝梨橘柚,各有其美。」 《南康記》:歸山石城內有梨,熟人食其實,任意取足,持 歸家人噉輒病,或顛仆,失徑亡命,味似秋梨。

《永嘉郡記》:青田村人家多種梨樹,名曰官梨,子大一 圍五寸,恆以供獻,名為「御梨。」吏司守視,土人有未知 味者,梨實落至地即融汁。

《宋書符瑞志》:「宋文帝元嘉十四年二月,宮內螽斯堂 前梨樹連理,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臨川王第梨樹連理,臨川 王煜以聞。七月乙卯,臨川王第梨樹連理」,臨川王煜 以聞。

孝武帝大明元年九月乙丑,華林園梨樹連理。 《張邵傳》:邵子敷有名於世。武帝聞其美,召見奇之,以 為世子中軍參軍,遷正員中書郎。敷小名查,父邵小 名梨。文帝戲之曰:「查何如梨?」敷曰:「梨為百果之宗,查 何可比?」

《王元謨傳》:「元謨為寧朔將軍,專依所見,多行殺戮,將 士多離怨。又營貨利,一匹布,責人八百梨,以此倍失 人心。」

《廣五行志》:「宋明帝大始中,江南盛傳消梨,先無此樹, 自此百姓爭植之。既而後齊蕭氏受禪。」

《南齊書祥瑞志》:「建元二年,淮陰縣建業寺梨樹連理。 建康縣梨樹耀欀五圍,連理六枝。」

《南史扶桑國傳》:「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 慧深來至荊州說云:『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 在中國之東,其國有赤梨,經年不壞』。」

《梁書沈瑀傳》:「瑀為建德令,教民一丁種十五株桑、四 株柿及梨栗,女丁半之。人咸歡悅,頃之成林。」

《述異記》:「北方有七尺之棗,南方有三尺之梨,凡人不 得見,或見而食之,即為地仙。」

《洛陽伽藍記》:「報德寺,高祖所立,在開陽門外三里。周 圍有園,珍果出焉。有梨,如承光寺。」

《北史高聰傳》:「聰拜散騎常侍,平北將軍。明帝踐阼,以 其素附高肇,遂廢於家,斷絕人事,惟修營園果。世稱 高聰梨,以為珍異。」

《三晉山險記》:「山陽縣北有谷,通得驢馬。石勒昔在此, 啖梨生樹。今有梨園。」

《演繁露》陝州有梨樹,正觀中有鳳止其上,結實香脆, 其色赤黃,號「鳳棲梨。」

《唐書·地理志》:「河中府土貢鳳棲梨。絳州土貢梨。太原 府土貢梨。鎮州土貢梨。」

《五行志》:延載元年九月,內出梨華一枝示宰相。萬木 搖落而生華,陰陽黷也。傳曰:「天反時為災。」又近常燠 也。

《杜景佺傳》:景佺性嚴正,延載元年檢校鳳閣侍郎,同 鳳閣鸞臺平章事。后嘗季秋出梨華示宰相以為祥, 眾賀曰:「陛下德被草木,故秋再華,周家仁及行葦之 比。景佺獨曰:『陰陽不相奪倫,瀆即為災。故曰:『冬無愆 陽,夏無伏陰,春無淒風,秋無苦雨』。今花木黃落而木 復華,瀆陰陽也。竊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虧紊。臣位 宰相,助天治物,治而不和,臣之咎也』。」頓首謝罪。后曰 「真宰相。」

《史諱錄》元宗為太子時,愛妾號「鸞兒」,多從中貴董逍 遙微行,以輕羅造梨花散蕊,裛以月麟香,號「袖裡香」, 所至暗遺之。

《李鄴侯外傳》:肅宗嘗夜坐,召潁王等三弟同於地爐 罽毯上,以泌多絕粒,肅宗每為自燒二梨以賜泌。時 潁王恃恩固求,肅宗不與,曰:「汝飽食肉,先生絕粒,何 乃爾邪?」潁王曰:「臣等試大家心,何乃偏耶?不然,三弟 共乞一顆,肅宗亦不許,別命他果以賜之。王等又曰: 『臣等以大家自燒,故乞他果何用』?」因曰:「先生恩渥如 此,臣等請聯句,以為他年故事。」潁王曰:「先生年幾許, 顏色似童兒。」其次信王曰:「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 其次汴王曰:「不食千鍾粟,惟餐兩顆梨。」既而三王請 成之,肅宗因曰:「天生此間氣,助我化無為。」泌起謝,肅 宗又不許,曰:「汝之居山也,棲神幽林,不交人事;居內 也,密謀籌運,動合元機。社稷之鎮也。」

《宣室志》:唐興平之西有梁生別墅,其後園有梨樹十 餘株。太和四年冬十一月初雪霽,其梨忽有花發,芳 而且茂,梁生甚奇之,以為吉兆。有韋氏謂梁生曰:「夫 木以春而榮,冬而瘁,固其常矣,焉可謂之吉兆乎?」生聞之不悅,後月餘,梁生父卒。

《酉陽雜俎》:「洛陽報德寺梨重六斤。」

曹州及揚州淮口出夏梨。

《長樂集》:杭州之俗,釀酒趁梨花開時熟,號「梨花春。」 《洽聞記》:融峰上有青壇,方五丈,有燒香行道處,古形 銅器數種。有梨樹高三十丈,子如斗,至搖落時,但見 其汁核,無得味者。

《耳目記》:武宗患心熱,青城山邢道士以肘後綠囊中 青丹兩粒,取梨數枚絞汁進之,帝疾尋愈,從容問其 丹為何物,曰:「赤城山頂有青芝兩株,太白南溪有紫 花梨一樹,臣遊二山,偶獲兩寶,合鍊成丹。」邢辭去,後 帝詔示天下,有紫花梨即時奏上。時恆州節度太尉 公王達尚壽春公主,即會昌之女弟,聞真定李令種 梨數株,其一紫花梨,即遣寺人就加封檢,剪其旁樹, 匝以朱欄,寶惜纖枝,有同月桂。當花發之時,防蜂蝶 之窺耗,每以輕綃紗縠遠加籠罩焉。洎及秋實,公主 必手選而進之,比達帝庭,十得其六七。帝多食此梨, 雖不及邢氏者,亦粗解其煩燥耳。是時有李遵來侍 御任恆州記室,作《進梨表》云:「紫花開處,擅美春林。縹 蔕懸時,迴光秋浦。離離玉潤,落落珠圓。甘不待嘗,脆 難勝口。」表達闕下,公卿笑之曰:「常山公何用進殘梨 於天府也?」蓋以其表有「脆難勝口」之句。有縣宰李尚, 嘗以守樹不謹,曾風折一枝,降為冀州典午。

《唐書崔遠傳》:「遠有文而風致整峻,世慕其為人,目曰 『飣座梨,言座所珍也』。」

《祥雲志》:「梁緒梨花時,折花簪之,壓損帽簷,至頭不能 舉。」

《金鑾密記》:九仙殿銀井有梨二株,枝葉交結,宮中呼 為「雌雄樹。」

《童子通神集》房次律弟子金圖,十二歲時,次律徵問 葛洪仙籙中事,以水玉數珠手節之,凡兩遍,近二百 事,琅琅誦之不止,次律賞以「轉枝梨。」

《唐餘錄》:洛陽梨花,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 或至買樹。」

《湘山野錄》:李建勳丞相出鎮豫章,一日與賓僚遊東 山,忽平田間一茅舍,有兒童誦書聲,攜策就之,乃一 老叟,教數村童,叟驚悚,離席改容,趨謝而翔,雅有體, 氣調瀟灑。丞相愛之,遂觴於其廬,置之客右,叟亦不 敢輒談。李以晚渴,連食數梨,賓僚有曰:「此不宜多食」, 號為「五臟刀斧。」叟竊笑,丞相曰:「先生之哂,必有異同。」 叟謝曰:「小子愚賤,偶爾失容於鈞重,然實無所聞。」李 堅質之,仍脅以巨觥,曰:「無說則沃之。」叟不得已,問說 者曰:「敢問刀斧之說有稽乎?」曰:「舉世盡云,必有所稽。」 叟曰:「見《鶡冠子》所謂五臟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離 別之離爾。」蓋言人之別離,戕伐胸懷,甚若刀斧。遂就 架取一小冊,振拂以呈丞相,乃《鶡冠》子也。撿之如其 說,李特加重。

《清異錄》:司空圖《菩薩蠻》,謂梨花為「瀛州玉雨。」

建業野人種梨者詫其味曰「蜜父」,種枇杷者恃其色 曰「蠟兄。」

《宋史食貨志》:「周顯德三年之令,課民種樹,定民籍為 五等。第一等種雜樹百,每等減二十為差,梨棗半之。」 《吳越備史》:「李昪本徐氏,湖州安吉人,為安吉令。先是 其家有梨樹,云結一實,大如升。其父異之,將獻郡守。 有謂其父曰:『此果非常年所有,即上獻,來年見徵,安 知復有此物,不如勿獻』。其父然之,因會鄰里將共食, 即席剖之,有赤蛇在實中,割者大驚,投刃於地,俄而 赤蛇走其母榻下,尋之,了無所見,未幾遂孕。」知誥, 《宋史姜遵傳》:「遵知永興軍,奏罷咸陽富民亢氏歲貢 梨。」

《五行志》:「至道二年秋九月,環慶州梨生花,占有兵。明 年,契丹擾北邊。」

《禮志》:「景祐三年,禮官宗正條定逐室時薦以京都新 物,略依時訓,協用典章。請每歲秋孟月,嘗果嘗穄,配 以雞,果以棗以梨。」

《五行志》:「崇寧四年正月,襄城縣李梨木連理。」

《過庭錄》:邵伯恭侍郎守長安,既去久之,以書抵親識 曰:「自去長安,唯酥梨筍時復在念,其他漫然不復記 憶。」可謂風流矣。

《聞見後錄》:「予嘗春日經夷陵山中,多紅梨花,誦歐陽 公之詩,裴回其下不能去。近蜀中亦稍見之。」

《雲齋廣錄》:汝陽侯穆清叔,因寒食縱步郊外,會數年 少同飲梨花下,各賦梨花詩,清叔得「愁」字。詩曰:「共飲 梨花下,梨花插滿頭。清香來玉樹,白蟻泛金甌。妝靚 青娥妒,光凝粉蝶羞。年年寒食夜,吟繞不勝愁。」眾客 閣筆。

《畫史》:「范大珪有富公家折枝梨花古筆,非江南蜀畫 韻。府人勸劉淨翁捨俗出家,山谷頌曰:『掉卻甜桃喫 酸梨』。」

《老學菴筆記》:紹聖中,蔡京館遼使李儼,蓋泛使者,留 館頗久。一日儼方飲,忽持盤中杏曰:「來未花開,如今多幸。」京即舉梨謂之曰:「去雖落葉,未可輕離。」

《茅亭客話》:「勝處士昌祐,字勝華,所居園中有梨名『車 轂』」,圍一尺,摘時先以布囊盛之,落地即碎。

《石湖詩注》:良鄉燕山屬邑驛,中供金粟梨,內丘鵝梨 為天下第一。初熟收藏,十一月出汗後方佳。園戶云: 「梨至易種,一接便生,可支數十年。」吾家園者,猶聖宗 太平時所接。

山家清供雪梨,大者碎截搗入,少鹽醬伴供,可佐酒 興。葛天民《嘗北梨》詩云:「每到邊頭感物華,新梨嘗到 野人家。甘酸尚帶中原味,腸斷春前不見花。」雖非詠 此梨,然每愛其寓物,有《黍離》之嘆,故及之。如詠雪梨, 則無如張半埜蘊「蔽身三寸褐,貯腹一團冰」之句,被 褐懷玉者,蓋有取焉。

《癸辛雜識》:李仲賓云:「向其家有梨園,其樹之大者,每 株收梨二車。忽一歲盛生,觸處皆然,數倍常年,以此 不可售,甚至用以飼豬,其賤可知。有所謂山梨者,味 極佳,意頗惜之,漫用大甕儲數百枚,以缶蓋而泥其 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之,久則忘之。及半歲後,因至園 中,忽聞酒氣熏人,疑守舍者釀熟,因索之,則無有也。」 因啟觀所藏梨,則化之為水,清泠可愛,湛然甘美,真 佳醞也,飲之輒醉。《回回國葡萄酒》止用葡萄釀之,初 不雜以他物,始知梨可釀,前所未聞也。

《元氏掖庭記》:熊嬪性耐寒,嘗于月夜遊梨花亭,露袒 坐紫斑石。元帝見其身與梨花一色,因名其亭曰「聯 縞亭。」

《元史許衡傳》:衡嘗暑中過河陽,暍甚,道有梨,眾爭取 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 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雲蕉館記談》:廣安出紫梨,到口即化者為佳。明昇取 其汁,和紫藤粉為糕,名雲液紫霜,食之能卻醉。 《滇雲紀勝書》:梨花處處有之,或擁山巔,或列山腳,或 滿人《村,望之如濤如雪僕自曲靖還省,時》有「乍疑洱 海濤初起,忽憶蒼山雪未消」之句

《無錫縣志》:「梨花莊沈萬三別圃在北里後祁,廣五十 畝,中有天繪樓最勝。其妾名貞香者居此,性愛梨花, 遍植焉。」

《蘭谿縣志》:「弘治八年九月,鄉間梨李皆再花。」

《武強縣志》:「嘉靖二十一年,梨花秋放。」

《萬載縣志》:「嘉靖二十一年,邑東建城坊民園梨樹數 株,六月間花開鮮濃,勝於春時。」

《新野縣志》:「隆慶六年九月,縣北亂塚梨花盛開。」 《貴池縣志》:「天啟四年秋九月梨花。」

《淅川縣志》:「崇禎八年秋,生梨花。」

《玉田縣志》:「文龍山,城西北二十五里,山之陽有庵,扁 曰文龍,以其地多梨花,故亦名梨花庵。」

《青州府志》:成醫官名某,洺州人,善醫。嘗與一友㩦手 行,診之驚曰:「子幸遇我,速市百梨盡啖之。貯其核,煮 水飲之。其人背出一腫曰:『此肉臃也,不可活,得百梨 表之易治』。」其術神奇中類如此。

《洛陽縣志》:「白龍潭在玉泉山,即漢時濯龍潭。曹操採 濯龍祠前梨樹者在此。」

《長興縣志》:「藝香山去縣治北二十里,高三十一丈,圍 四里,相傳西施種香處,下有梨花特盛。」

《嘉定州志》:「梨花山在州西七里,舊有梨花百株,嚼其 花可以止疾。」

梨部雜錄 编辑

《莊子》:天運:「譬三王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 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

《韓非子》:「夫樹柤梨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 《汲冢周書》:「秋食樝梨橘柚。」 《說苑》,田饒曰:「果園梨栗,後宮婦人摭以相摘,而士曾 不得一嘗。」

《漢武帝內傳》:「太上之藥有元光梨。」

《說文》:梨,果也從木利聲。

魏文帝與群臣詔真定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 可以解煩釋渴也。」

晉王獻之與人帖,今送梨三百顆,晚雪殊不能佳。 《續博物志》:「淮口揚州出夏梨,蘇合香一兩,酒一斗同 煮,極能調五臟。」

《零陵總記》:李直方嘗第果實,若貢士,以楞梨為二 《御史本草》侍御史為「脆梨」,漸入佳味。

《輶軒絕代語》:「燕代北鄙謂老曰:『梨』」,言面色如凍梨也。 《邵氏聞見後錄》:錢昭度有食梨詩云:「西南片月充腸冷,二八飛泉繞齒寒。」予讀《樂府解題》,井謎云:「二八三 八,飛泉仰流。」蓋二八三八為五八,五八四十也,四十 為「井」字。

《老學菴筆記》:東坡絕句云:「梨花澹白柳深青,柳絮飛 時花滿城。惆悵東闌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紹興 中,予在福州,見何晉之大著,自言嘗從張文潛遊,每 見文潛哦此詩,以為不可及。余按杜牧之有句云:「砌 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東坡固非竊牧之 詩者,然竟是前人已道之句,何文潛愛之深也,豈別 有所謂乎。聊記之以俟識者。

《劍南詩注》:「村人謂小梨為梨頭。」

《花經》「五品」:「五命梨花」

《豫章漫抄》:吾鄉諺云:「斤九釐用」以目時人之精慧者, 不知所本。弋陽德興產梨頗大,有至一斤九兩者,土 人謂之「斤九梨」,蓋取其類之大者言之,猶芋言魁也。 《格物叢話》:春二三月百花開盡,始見梨花,靚艷寒香, 罕見賞識。又一種千葉花,賦姿迥別。

《花木考》:「梨花有二種,瓣舒者佳。」

元亭涉筆快果,《本草》梨也。

《瓶花譜》:「四品六命梨花。」

《蜀都雜抄》:黎州安撫司內小廳東有梨樹一株,高九 丈,圍九尺,州人取其枝以接果。豈黎以梨名耶?州人 呼為三藏梨。相傳為唐僧西遊,植藜杖于此,曰「他日 州治在此。」恐非實事。古稱藜杖,藜即苜蓿,養之歷霜 雪,經一二歲,其本修直,生鬼面,可杖,取其輕而堅,非 梨木也。

《洞庭山記》:「山陽樹梨數十,千華甚盛。憑高一盼,夫非 白雲鄉耶?惜相過晚耳。」

《橫山草堂記》:「空蘊菴庭植梨樹一株,春時弄色於細 雨微煙,恍玉人之初沐也。」

王世懋《果疏》:「梨如哀家梨、金華紫花梨,不可見也。今 北之秋白梨,南之宣州梨,皆吾地所不能及也。聞西 洞庭有一種佳者,將熟時,以箬就樹包之,味不下宣 州。當覓此種植之,亦一快也。」

王世懋《花疏》:「余性雅愛梨花之類,而微恨其氣不可 嗅。吾地酷少此種,溶溶院落,何可無此君終當致之。」 遵生《八牋》:「梨花有香臭二種,其梨之妙者,花不作氣。 醉月攲風,含煙帶雨,瀟灑風神,莫可與並。」

梨部外編 编辑

《尹喜內傳》:老子西遊,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梨。紫梨, 《神仙傳》:吳主徵介象至武昌,甚尊敬之,稱為介君。後 告言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奩賜象,象食之,須 臾便死,乃埋葬之,以日中時死,晡時已至建業,所賜 梨付苑吏種之,吏後以表聞,發棺視之,唯一符耳。 《真誥》:「紫微王夫人謂許長史曰:『君胸中荊棘未除,是 以交梨火棗不生也』。」

《幽明錄》:「成彪兄喪,晝哭夜泣。兄提二升酒,一盤梨,就 之引酌相勸。」

《還冤記》:「梁東徐州刺史張皋,僕射永之孫也。嘗因敗 入北,有一土民與皋盟誓,將送還南土民遂即出家, 法名僧越,皋供養之。及在東徐,且隨至任,恃其勳舊, 頗以言語忤皋,皋怒,遣兩門生夜往殺之。爾後忽夢 見僧越,云來報怨,少時出射,而箭括傷指,纔可見血, 不以為事。後因破梨,梨汁浸漬,乃加膿爛,停十許日」, 膊上無故復生一瘡,膿血與指相通,月餘而死。

棠梨部彙考 编辑

釋名

杜:詩經     《甘棠》:詩經

赤棠:爾雅    白棠:詩疏

棠梨:綱目    野梨。綱目

海紅:綱目    海棠梨:綱目

棠梨圖

棠梨圖

《詩經》
编辑

召南甘棠 编辑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𦭞。

朱註甘棠,杜梨也。白者為「棠』,赤者為杜。大全陸氏曰:「今棠梨也。」山陰陸氏曰:「其子有赤、白美惡。白色為甘棠,赤色澀而酢,俗語『澀如杜』是也。」

唐風杕杜 编辑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正義《釋木》云:「杜,赤棠。白者,棠。」樊光云:「赤者為杜,白者為棠。」陸璣《疏》云:「赤棠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韌,亦可以作弓榦』。」朱註杕,特也。杜,赤棠也。「湑湑」,盛貌。「菁菁」,亦盛貌。

有杕之杜 编辑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道左》,道東也。《周》,曲也。

小雅杕杜 编辑

《有杕》之杜,有睆其實。有杕之杜,其葉萋萋。

睆,實貌。

《爾雅》
编辑

釋木 编辑

《杜甘棠》:

今之杜梨。杜一名甘棠。郭云:「今之杜梨。」下云:「杜,赤棠。白者棠。」舍人曰:「杜赤色名赤棠,白者亦名棠。」然則其白者名棠,其赤者為杜棠,為甘棠,杜,為赤棠。《詩·召南》云:「蔽芾甘棠。」《唐風》云:「有杕之杜。」《傳》云:「杜,赤棠」是也。

杜,赤棠,白者棠。

棠:色異,異其名。郭云:「棠色異,異其名。」樊光云:「赤者為杜,白者為棠。」陸璣《疏》云:「赤堂,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韌,亦可以作弓榦。」

《山海經》
编辑

《西山經》
编辑

中皇之山,其下多蕙棠。

彤棠之屬。

崑䮗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棠,華黃赤實,其味如李而 無核,名曰「沙棠。」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

「《沙棠》為木不可得」,沈

《中山經》
编辑

岷山「其木多梅棠。」

《賈思勰齊民要術》
编辑

種棠 编辑

《爾雅》曰:「杜,甘棠。」 郭璞注曰:「今之杜梨。《詩》曰:『蔽芾甘棠』。」 毛云:「甘棠,杜也。」 《詩義疏》云:「今甘棠梨,一名杜梨,如梨而小,味酢,可食也。」 《唐詩》曰:「『有杕之杜』。毛云:『杜即棠也,與白棠同,但有赤白美惡。子赤白色者,為白棠,甘棠也,酢滑而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赤棠,木理韌,可作弓榦』』。」 案今棠葉有中染絳者,有淮中染土紫者,杜則全不用其實三種則《爾雅》。毛、郭以為同,未詳也。

棠熟時收種之,否則春月移栽,八月初天。晴時摘葉, 薄布曬令乾,可以染絳。

必候天晴時。少摘葉乾之。復眼則摘。慎勿頓收。若遇陰雨。則浥浥不堪染絳也。

成樹之後,歲收絹一疋。

亦可多種,利乃勝桑也。

《毛詩陸疏廣要》
编辑

召南

蔽芾甘棠 编辑

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赤棠也,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 是也。赤棠,木理韌,亦可以作弓榦。

《爾雅》云:「杜,赤棠。白者棠。」 郭云:「棠色異,異其名。」 樊光云:「赤者為杜,白者為棠。」 《爾雅》又云:「杜,甘棠。」 邢疏曰:「郭云:『今之杜梨』。」 舍人曰:「杜赤色名赤棠,白者亦名棠。然則其白者名棠,其赤者為杜棠,為甘棠,杜為赤棠。」 《詩·召南》云:「蔽芾甘棠。」 《唐風》云:「有杕之杜。」 《傳》云:「『杜,赤棠』。是也。」 鄭註云:「北人謂之杜梨,南人謂之棠梨。」 《埤雅》云:《字說》《詩》言「蔽芾甘棠,以杜之美;言有杕之杜,以棠之惡。」 孔子曰:「吾于甘棠,見宗廟之敬也。」 劉歆《廟議》以為思其人,尚愛其木,況宗其道而毀其廟乎?《爾雅翼》云:「每梨有十餘子,唯一子生梨,餘者生杜。」 孫楚云:「梨有用為貴,杜無用為賤。」 《括地志》:召伯廟在洛州壽安縣西北五里。召伯聽訟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樹。後人懷其德,因立廟。有棠在九曲城東阜上。《通志》云:「梨之類多杜,甘棠謂之棠梨,其花謂海棠花,其實謂之海紅子。」

按:樊光云:「白者為棠,赤者為杜。」 陸氏以為「白者甘,赤者澀」 ,則確乎棠美而杜惡矣。字說相反之極,豈因《爾雅》「杜,甘棠」 之說誤之耶?或棠、杜其總名,但以赤、白為美惡耳。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棠梨樹考 编辑

棠梨樹今處處有之,生荒野中。葉似蒼朮葉,亦有團 葉者,有三叉葉者,葉邊皆有鋸齒。又似女兒茶葉,其 葉色頗白,開白花,結棠梨如小楝子大,味甘酸,花葉 味微苦。

救饑

採花煠熟食,或乾曬磨麪,作燒餅食亦可。及採嫩葉 煠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或蒸曬作茶亦可。其棠梨 經霜熟時,摘食甚美。

《本草綱目》
编辑

棠梨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爾雅》云:「杜,甘棠也。」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 曰杜,牡曰棠。或云:澀者杜,甘者棠。杜者澀也,棠者糖 也。三說俱通,末說近是。

《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棠梨,野梨也。處處山林有之。樹似梨而小, 葉似蒼朮葉亦有團者、三叉者,葉邊皆有鋸齒,色頗 黲白。二月開白花,結實如小楝子大,霜後可食。其樹 接梨甚嘉,有甘、酢、赤、白二種。按:陸璣《詩疏》云:「白棠,甘 棠也。子多酸,美而滑。赤棠子澀而酢,木理亦赤,可作 弓材。」《救荒本草》云:「其葉味微苦,嫩時煠熟,水浸淘淨」, 油鹽調食,或蒸曬代茶。其花亦可煠食,或曬乾磨麪 作燒餅食以濟饑。又楊慎《丹鉛錄》言:「尹伯奇采楟花 以濟饑。」註者言:「楟即山梨,乃今棠梨也。」未知是否。

實氣味

酸甘濇寒,無毒。

實主治

李時珍曰:「燒食止滑痢。」

枝葉氣味

同實。

枝葉主治

李時珍曰:「霍亂吐瀉不止,轉筋腹痛,取一握同木瓜 二兩,煎汁,細呷之。」

附方

反胃吐食:棠梨葉炒去刺為末,每旦酒服一錢。山居四要

海紅釋名

李時珍曰:按:李德裕《花木記》云:「凡花木名海者,皆從 海外來,如海棠之類是也。」又李白詩注云:「海紅乃花 名,出新羅國甚多。」則海棠之自海外有據矣。

《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飲膳正要》,果類有海紅」,不知出處,此即海 棠梨之實也。狀如木瓜而小,二月開紅花,實至八月 乃熟。鄭樵《通志》云:「海棠子名海紅,即《爾雅》赤棠也。」沈 立《海棠譜》云:棠有甘棠、沙棠、棠梨,皆非海棠也。海棠 盛於蜀中,其出江南者,名南海棠,大抵相類,而花差 小。棠性多類梨,其核生者長慢,數十年乃花。以枝接 梨及木瓜者易茂。其根色黃而盤勁,且木堅而多節, 外白中赤。其枝葉密而條暢。其葉類杜,大者縹綠色, 小者淺紫色,二月開花五出,初如臙脂點點然,開則 漸成纈暈,落則有若宿淡粉,其蔕長寸餘,淡紫色, 或三萼五萼成叢,其蕊如金粟,中有紫鬚。其實狀如 梨,大如櫻桃,至秋可食,味甘酸。大抵海棠花以紫綿 色者為正,餘皆棠梨耳。海棠花不香,惟蜀之嘉州者 有香,而木大。有黃海棠花黃。鐵榦海棠花小而鮮。垂 絲海棠花粉紅向下,皆無子,非真海棠也。

子氣味

甘酸平無毒。

子主治

李時珍曰:「洩痢。」

棠梨部藝文一 编辑

《杕杜賦》
晉·孫楚
编辑

家弟以虞氏《梨賦》見示,余謂「豈以梨有用之為貴,杜無用之為賤?故無用獲全,所以為貴;有用獲殘,所以為賤」 ,故賦云爾。

惟有杕之為杜,齊萬物而並生。其質菲薄,既不施于 器用;華葉疏悴,靡休陰之茂榮。昔在召伯,聽訟述職。 《甘棠》作頌,垂之罔極。

===
《賀連理棠樹合歡瓜白兔表》
唐·武元衡
===臣某言:「臣聞至德有感,嘉瑞必呈。非汪洋霧霈,不能

動神靈;非葳蕤合遝,無以彰明盛。伏惟陛下登建皇 極,二紀於茲,情無忘于一日,德彌新於萬載。懷徠反 側,優容直諒,至仁所漸,潛銷于毒螫;大賚所及,無間 于忽荒。故得禎祥薦臻,策簡填委,迨于今日,不可勝 書。此實上天所以丁寧,俟登封告成也。今又見許州」 長社縣劉斌地內《連理棠樹圖》《徐州彭城縣陽守志 園中合歡瓜圖》,又進白兔并圖等。伏以甘棠符于國 號,連理表于邑中,瓜瓞頌于詩人,合歡守於園內。兔 居卯位,白順金色,金者取象於武臣,白者明資於義 邑。足表巍巍宗社,長慶於大同;赫赫天枝,永崇於皇 度。俾秉旄節,必效精誠,懸象告人,焯乎明著。竊覽前 志,歷考休徵,積彼千載之祥,無茲一歲之盛。臣忝私 恩,觀所未聞,抃舞之誠,百倍恆品。

《中書門下賀許州連理棠樹表》
權德輿
编辑

臣某等言:今月中使某乙至,奉宣進止,示臣等許州 觀察使上官說所奏許州長社縣嘉禾鄉合穗村連 理棠樹一株者。謹按《孝經援神契》曰:「王者德及草木, 則木連理。」伏惟陛下聖澤元功,浹洽生類,故天休滋 至,地產交感。亭育變化,發為百祥。珍木敷榮,異根合 榦。表茲植物,以瑞康時。況嘉禾名地,已同唐叔之獻; 甘棠挺秀,寧比邵南之什。芬芳連理,遐邇葉心。叢滋 慶祉,昭煥圖籍。臣等謬參鼎飪,喜萬恆情。無任欣抃 踴躍之至。謹奉表陳賀以聞。

棠梨部藝文二 编辑

《追詠棠梨花十韻》
唐·吳融
编辑

蜀地從來勝,棠梨第一花。更因無軟弱,別自有妍華。 不貴綃為霧,難降綺作霞。移須歸紫府,駐合餌丹砂。 密映彈琴宅,深藏賣酒家。夜宜紅蠟照,春稱錦筵遮。 連廟魂棲望,飄江字遶巴。未饒酥點薄,兼妒雪飛斜。 舊賞三年斷,新期萬里賒。長安如種得,誰定牡丹誇。

《送王使君自楚移越》
劉商
编辑

露冕行春向若耶,野人懷惠欲移家。東風二月淮陰 道,唯見棠梨一樹花。

《以庭前海棠梨花一枝寄李十九員外》
编辑

韓偓

二月春風澹蕩時,旅人虛對海棠梨。不如寄與星郎 去,想得朝回「正畫眉。」

《棠梨花和李太尉》
薛濤
编辑

吳均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日晚鶯啼何所 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宋·蔡襄
编辑

上元纔過去尋春,紅白山花粲粲新。似喜使君初病 起,隔闌相向笑迎人。

天氣和柔酒更醇,緩歌花底正初春。狂花有意憐狂 客,撩亂飛紅滿一身。

無奈閒情著物歡,更愁花草便闌珊。夭紅嫩翠宜燈 燭,放散笙歌靜裡看。

《甘棠梨》
王安石
编辑

《甘棠》詩所歌,自足誇眾果。愛其凌秋霜,萬玉懸磊砢。 園夫盛採摘,市賈爭包裹。車輸動盈箱,舟載輒連舵。 朝分不知數,暮在知幾顆。但使甘有餘,何傷小而橢。 主人捐千金,飣餖留四坐。柑椑與橙栗,在口亦云可。 都域紛華地,內熱易生火。問客當此時,蠲煩孰如我。

《碧瓦》
范成大
编辑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蘭橋外綠谿斜。無風楊柳漫天 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春歸》
孟淑卿
编辑

落盡棠梨水拍堤,萋萋芳草望中迷。無情最是枝頭 鳥,不管人愁「只管啼。」

《棠梨白練圖》
元·王冕
编辑

芙蓉香冷簫聲杳,月淡煙青楚宮曉。仙禽不語雪衣 輕,相逢卻恨秋風早。土花翠淺霜露蒙,山梨小結丹 砂紅。玉人醉倒不知處,夢回故苑朝雲濃。

《棠梨幽鳥》
明·張以寧
编辑

揚州舊夢隔天涯,曾醉春風阿那家。幽鳥豈知人意 恨,依然啼殺野棠花。

《題畫》
雷鯉
编辑

鳥外風煙古寺迴,半帆倒掛夕陽來。江天物色無人 管,處處野棠花自開。

《題畫》
唐·寅
编辑

青藜拄杖尋詩處,多在平橋綠樹中。紅葉沒鞋人不 到,野棠花落一谿風。

《古塘即事》
張金
编辑

布穀聲中日又斜,石橋流水兩三家。鄉邨春色無人 管,開盡棠梨幾樹花

《棠梨》
陸樹聲
编辑

滿樹棠梨錦作團,雙棲啼鳥鬥爭妍。邊徐生色依然 好,贏得東風歲歲看。

《過孫山人故居》
僧明秀
编辑

谿邊野竹映寒沙,茆屋青山處士家。燕子歸來寒食 雨,春風開遍野棠花。

棠梨部選句 编辑

漢劉向《九歎》:「甘棠枯于豐草兮,藜棘樹于中庭。」 周庾信《小園賦》,「有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非臺。」 梁沈約詩:「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

唐沈佺期詩:「崇山壓古棠。」

儲光羲詩。「野棠春未發。」

白居易詩:「棠梨間葉黃。」風吹棠梨花,啼鳥時一聲。 鏡湖水遠何由汎,棠樹枝高不易攀。

李郢詩:「野風吹散白棠梨。」

薛逢詩:「棠梨樹下香風來。」

許渾詩:「甘棠花暖鳳池頭。」

《韓偓詩》:「野棠飛盡蒲根暖。」

宋司馬光詩:「甘棠前後雨陰濃。」

王逢詩:「杕杜交加影,芙蓉裊娜莖。」

金辛愿詩:「棠梨妥雪霑新雨。」

元倪瓚詩:「野棠花落過清明。」

《程文海》詩。「霜暈棠梨臉。」

棠梨部紀事 编辑

《史記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 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 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 詩》。」

《韓詩外傳》:召伯在朝,有司請召民。伯曰:「不勞一身而 勞百姓,非吾先君之志也。」於是舍於棠下聽訟,百姓 大悅,詩人歌焉。

《西京雜記》: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亦 有製為美名,以標奇麗。棠四,赤棠、白棠、青棠、沙棠。 《十六國春秋》:慕容雋觀兵近郊,見甘棠於道周,從者 不識,雋曰:「此《詩》所謂甘棠,甘者味之主也,木者春之 行也,五德屬仁,五行屬土,春以施生,味以養物,色又 赤者,將有赫赫之慶於中土。吾謂國家之盛,此其徵 也。」傳曰:「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群司亦各書其志吾 將覽焉。」於是內外臣僚並上《甘棠頌》。

《南齊書祥瑞志》:「昇明二年四月,昌國縣徐萬年門下 棠樹連理。」

《舊唐書李林甫傳》:林甫典選部時,選人嚴迥判語,有 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識杕字,謂吏部侍郎韋陟曰: 「此云杖杜,何也?」陟俛首不敢言。

《唐書五行志》:「建中二年夏,趙州寧晉縣沙河北有棠 樹甚茂,民祠之為神。有蛇數百千自東西來,趨北岸 者聚棠樹下為二積,留南岸者為一積。俄有徑寸龜 三繞行,積蛇盡死。」

《地理志》:「昇州土貢。甘棠。」

《紀異記》:陝州峽石縣山中有棠一株,甚偉。古老傳云, 鳳止棠,貞觀初有鳳止此木,其後結實猶如合掌狀, 團團婉轉,有赤黃之色,其馨香脆美,乃諸果之王職 貢之珍也。刺史韋堅為銘刻石。

《宋史五行志》:「元豐三年十二月,泌陽縣棠木連理。」 「政和四年,邵州棠木連理。」

《曲江縣志》:「縣東九十里有梨溪,岸多棠梨,故名。」

棠梨部雜錄 编辑

《管子》「黑埴宜白棠。」

《毛詩名物解》:「杜,赤棠也,而多特生,故《詩》有《杕杜》者。」昭 公之杕杜,言其葉湑湑,榦生枝,枝生葉,枝譬則兄弟, 葉譬則族也。昭公不能強本以兼族,獨居而無兄弟, 曾杕杜之不如也。武公之杕杜,言生于道左,弼居君 之右,輔居君之左,道譬則君,左譬則輔。武公有兼宗 族之強,而無求賢自輔之德,曾杕杜之不若也。宣王 之《杕杜》,言「有睆其實,其葉萋萋。」睆者實大而可見,萋 者葉齊而已成,其實可見。其葉已成,則木之氣定而 止息之時而己。征夫勞于王事而不知息,曾杕杜之 不若也。

《丹鉛總錄·孝子傳》:「尹伯奇採楟花以為食。」註:「楟花,山 梨也。今棠梨,其花春開採之日,乾瀹可充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