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六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六十卷目錄
楓部彙考
楓圖
爾雅〈釋木〉
嵇含南方草木狀〈楓人 楓香〉
段成式酉陽雜俎〈楓子〉
陸佃埤雅〈楓〉
羅願爾雅翼〈楓〉
本草綱目〈楓香脂〉
楓部藝文一
過楓林記 明鍾人傑
楓部藝文二〈詩詞〉
詠楓 梁簡文帝
雙楓浦 唐杜甫
楓林堰 姚合
江行 錢起
江上楓 成彥雄
山行 杜牧
楓樹 劉儗
雙楓 宋楊萬里
楓 朱湛廬
楓林 趙成德
諸生有作紅葉詩者愛其末句戲為補之
明李東陽
紅葉 徐渭
紅葉 林若撫
楓葉 于若瀛
楓〈已上詩〉 朱靜菴女郎
綺羅香〈已上詞〉 宋張炎
楓部選句
楓部紀事
楓部雜錄
楓部外編
草木典第二百六十卷
楓部彙考
编辑釋名
楓:〈爾雅〉 《欇,欇》。〈爾雅〉 楓香脂:〈唐本草〉 白膠香:〈綱目〉
薩闍羅婆香。〈梵書〉 須薩折羅婆香。〈金光明經〉
楓圖
《爾雅》
编辑
《釋木》
编辑
楓,《欇欇》。〈欇音輒〉
〈註〉楓樹似白楊,葉圓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疏〉《說文》云:「楓木,厚葉弱枝,善搖,一名欇欇。」郭云:「楓樹似白楊,葉圓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案《本草》唐本註云:「樹高大,葉三角,商洛之間多有之。」是也。又《山海南荒經》云:有宋山者,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註云:「即今楓香樹也。」
《嵇含南方草木狀》
编辑
《楓人》
编辑
《楓人》五嶺之間多楓木,歲久則生瘤癭。一夕遇暴雷 驟雨,其樹贅暗,長三五尺,謂之「楓人。」越巫取之,作術 有通神之驗。取之不以法,則能化去。
《楓香》
编辑
楓香,樹似白楊,葉圓而岐分,有脂而香。其子大如鴨 卵。二月華發,乃著實。八九月熟,曝乾可燒。惟九真郡 有之。
《段成式酉陽雜俎》
编辑
《楓子》
编辑
楓樹,子大如雞卵,二月華已,乃著實,八九月熟,曝乾, 燒之香馥。
《陸佃埤雅》
编辑
《楓》
编辑
《釋木》云:「楓,欇欇。」楓似白楊,有脂而香,今之香楓是也。 木厚葉弱,枝善搖,故字從風作,音從風也。葉作三脊霜後色丹,所謂丹楓,其材可以為式。《兵法》曰:「楓天棗 地,置之槽則馬駭,置之轍則車覆」是也。舊說楓之有 癭者,風神居之,夜遇暴雷驟雨則暗,長數尺,謂之楓 人。天旱以泥封之,即雨。故造式者以為蓋,又以大霆 擊棗木載之,所謂楓天棗地,蓋其風雷之靈在焉,故 能使馬駭車覆也。楓尊棗卑,故式覆以風楓,載以雷 棗。古者王禁,被以楓槐,外朝之位,樹九棘焉。《賦》曰:「蘭 若充庭,槐楓被宸。」此之謂也。
《羅願爾雅翼》
编辑
《楓》
编辑
楓似白楊,甚高大,厚葉弱枝而善搖,葉圓而岐,霜後 丹色可愛,字從風。又《釋木》:「楓,欇欇。」說者曰:天風則鳴, 故曰欇欇。或云:無風自動,天雨則止。案《說文》:木葉搖 白謂之欇。則「欇」與「風」同義矣。《招魂》云:「湛湛江水兮上 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至漢宮殿中多植之,魏《景 福殿賦》猶稱「槐楓被宸」,考漢故事也。有寄生,枝,高三、 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即雨。或云樹老 有癭瘤,忽遇暴雷驟雨,癭上聳出一枝,一夜暗出三 五尺,形如人鬼,口眼備,南中謂之楓,人亦謂之靈楓, 越人以計取為神事之舊說云:黃帝殺蚩尤于黎山 之上,擲于大荒之中,朱山之上,化為楓木之林。此猶 夸父之杖棄為鄧林也。其子可為式,《式局》以楓木為 天,棗心為地。其脂甚香,謂之「楓香脂」,一名「白膠香。」入 地千歲,則為琥珀。楓上有菌,食令人笑不止。
《本草綱目》
编辑
楓香脂釋名
编辑李時珍曰。楓樹枝弱善搖,故字從風。俗呼香楓。《金光 明經》謂其香為「須薩折羅婆香。」
蘇頌曰:「《爾雅》謂楓為欇欇,言風至則欇欇而鳴也。」梵 書謂之薩闍羅婆香。
集解
《蘇恭》曰:「楓香脂,所在大山中皆有之。」
蘇頌曰:「今南方及關陝甚多。樹甚高大,似白楊。葉圓 而作岐,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連著。實大如 鴨卵。八月、九月熟時,暴乾可燒。」《南方草木狀》云:「楓實 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難得之物。其脂為白膠香。 五月斫為坎,十一月采之。」《說文解字》云:「楓,木厚葉弱, 枝,善搖。漢宮殿中多植之。至霜後,葉丹可愛,故稱楓」 宸。任昉《述異記》云:「南中有楓子鬼,木之老者為人形, 亦呼為靈楓,蓋瘤癭也。」至今越巫有得之者,以雕刻 鬼神,可致靈異。
韓保昇曰:王瓘《軒轅本紀》云:「黃帝殺蚩尤於黎山之 丘,擲其械於大荒之中,化為楓木之林。」《爾雅》註云:「其 脂入地,千年為琥珀。」
李時珍曰:「楓木枝幹修聳,大者連數圍。其木甚堅,有 赤有白,白者細膩。其實成毬,有柔刺。」嵇含言楓實惟 出九真者,不知即此楓否?孫炎《爾雅正義》云:「楓子鬼 乃欇木上寄生,枝高三、四尺。天旱,以泥塗之,即雨也。」 荀伯子《臨川記》云:「嶺南楓木,歲久生瘤如人形,遇暴 雷驟雨,則暗長三、五尺,謂之楓人。」宋齊丘《化書》云:「老 楓化為羽人。」數說不同,大抵癭瘤之說,猶有理也。
香脂修治
李時《珍》曰:「凡用,以虀水煮二十沸,入冷水中揉扯數 十次,曬乾用。」
香脂氣味
辛苦平無毒。
香脂主治
《唐本草》曰:「癮𤺋,風痒浮腫,煮水浴之。又主齒痛。」 李時珍曰:「一切癰疽瘡疥,金瘡吐衂,喀血活血生肌, 止痛解毒。燒過揩牙,永無牙疾。」
香脂發明
朱震亨曰:「楓香屬金,有水與火。其性疏通,故《木易》有 蟲穴,為外科要藥。近世不知,誤以松脂之清瑩者為 之,甚謬。」
寇宗奭曰:「楓香、松脂,皆可亂乳香,但楓香微白黃色, 燒之可見真偽。」
李時珍曰:「楓香、松脂皆可亂乳香,其功雖次於乳香, 而亦彷彿不遠。」
木皮氣味
蘇恭曰:「辛,平,有小毒。」
木皮主治
蘇恭曰:「水腫下水氣,煮汁用之。」
陳藏器曰:「煎飲止水痢為最。」
《大明》曰:「止霍亂、刺風、冷風,煎湯浴之。」
木皮正誤
陳藏器曰:楓皮性澀,能止水痢。蘇云:「下水腫。」水腫非 澀藥所療,又云有毒,明見其謬。
根葉主治
李時珍曰:「癰疽已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菌氣味
陶弘景曰:「有毒。食之令人笑不止,地漿解之
附方
吐血不止,白膠香為散,每服二錢,新汲水調下。〈簡要濟眾 方〉
吐血衂血:白膠香、蛤粉等分為末,薑汁調服。〈王璆百一選方〉 吐血喀血《澹寮方》:用白膠香、銅青各一錢為末,入乾 柿內,紙包煨熟食之。
吐血喀血:《聖惠方》:「用白膠香切片炙黃一兩,新綿一 兩,燒灰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金瘡斷筋:楓香末傅之。〈危氏方〉
便癰膿血:白膠香一兩,為末,入麝香、輕粉少許,糝之。 〈袖珍方〉
小兒嬭疽生面上,用楓香為膏攤貼之。〈活幼全書〉 《瘰,𤻤》。癤:白膠香一兩化開,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 入,待成膏攤貼。〈儒門事親〉
諸瘡不合:白膠香、輕粉各二錢,豬油和塗。〈直指方〉 一切惡瘡,水沈金絲膏:用白膠香、瀝青各一兩,以麻 油、黃蠟各二錢半,同溶化,入冷水中扯千遍,攤貼之。 〈儒門事親〉
惡瘡疼痛:楓香、膩粉等分為末,漿水洗淨貼之。〈壽親養老 書〉
小兒疥癬:白膠香、黃蘗、輕粉等分為末,羊骨髓和傅 之。〈儒門事親〉
大便不通:「白膠香半棗大,鼠糞二枚,研勻,水和作挺。 納入肛內,良久自通。」〈普濟方〉
年久牙疼:楓香脂為末,以香爐內灰和勻,每旦揩擦。 〈危氏得效方〉
魚骨哽咽,「白膠香細細吞之。」〈聖惠方〉
大風瘡「楓子木燒存性,研輕粉等分,麻油調搽極妙。」 章貢有鼓角匠病此,一道人傳方遂愈。〈經驗良方〉 久近脛瘡:白膠香為末,以酒瓶上箬葉夾末貼之。〈袖珍 方〉
楓部藝文一
编辑《過楓林記》明·鍾人傑
编辑
楓林在城西南隅,枕岡帶郭,境頗幽迥。際秋老霜新 之後,悠然一往,會心正不在遠也。「歲辛未重九後二 日晨起,霜風肅然,日氣爽潔,不知何從,忽動登眺之 興。欲出郭,念無可與遊者,遂獨登候潮城。循雉而西, 因山起伏,不復規規整整,委蛇旋折,足可送遠目,適 遊履也。」將近楓林,女牆竟與人家菜畦相接。穿籬度 莽。轉一坳,則楓木千本,障天蔽野,了無雜樹。時夕照 已轉林腰,橫射葉上,光彩如潑丹砂者。正坐吟「遠上 寒山」之句,希微間,踽踽影動,定視之,乃一野衲掃落 葉爾。迫晚,風景蒼涼,凜不可留。望龕燈明處亟投,漸 聞石磬,乃三茅福地,遂由石徑出而歸。
楓部藝文二〈詩詞〉
编辑《詠楓》梁·簡文帝
编辑
萎綠映葭青,疏紅分浪白。花葉灑行舟,仍持送遠客。
《雙楓浦》唐·杜甫
编辑
輟棹青楓浦,雙楓舊已摧。自驚衰謝力,不道棟梁材。 浪足浮紗帽,皮須截錦苔。江邊地有主,暫借上天迴。
《楓林堰》姚合
编辑
森森楓樹林,護此石門堰。杏堤數里餘。楓影覆亦遍。 鸕鶿與釣童。質異同所願。
《江行》錢起
编辑
遠岸無行樹,經霜有伴紅。停船披好句,題葉贈江楓。
《江上楓》成彥雄
编辑
「江楓自蓊鬱,不競松筠力。」一葉落《漁家》,斜陽帶秋色。
《山行》杜牧
编辑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 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樹》劉儗
编辑
楓葉不耐冷,露下臙脂紅。無復戀本枝,槭槭隨驚風。 向來樹頭蟬,去盡不見蹤。日落秋水寒,哀哀鳴征鴻。
《雙楓》宋·楊萬里
编辑
雙楓一松相後前,可憐老翁依少年。少年翡翠新衫 子。老翁得衣青布被,更有秋風清露時。少年再換輕 紅衣,莫教一夜霜雪落。少年赤立無衣著,老翁深衣 卻不惡。
《楓》朱湛廬
编辑
鳳山高兮上有楓,青女染葉猩血紅。莫辭老紅嫁西 風,一夜憔悴成禿翁
《楓林》趙成德
编辑
黃紅紫綠巖巒上,遠近高低松竹間。山色未應秋後 老,靈楓方為駐童顏。
《諸生有作紅葉詩者愛其末句戲為補之》
编辑
明李東陽
碧樹凋餘老更紅,強將顏色慰飄蓬。濃霜未著愁先 醉,返照初回望欲空。唐苑情多何足問,《吳江》句好更 誰工。晚來蟻穴無歸路,應恨蕭蕭匝地風。
《紅葉》徐渭
编辑
纔見芳華照眼新,又看紅葉點衣頻。只言春色能嬌 物,不道秋霜解媚人。宮水正寒愁字字,吳江初冷錦 鱗鱗。更餘一種閒風景,醉入黃花野老巾。
《紅葉》林若撫
编辑
花發炎方想刺桐,誰知秋葉幻春紅。朝華忽散朝陽 後,晚艷都迷晚燒中。凋謝未應隨玉露,翦裁元自出 金風。若教題就能飛去,不待流波意已通。
《楓葉》于若瀛
编辑
「禁城玉露漸秋深,楓色凄凄滿上林。」萬片作霞延日 麗,幾株含露苦霜吟。斜連雙闕輝青瑣,倒影平津映 碧潯。岐葉著飈聲瑟瑟,殷紅過雨色沈沈。雜黃間綠 紛成錦,委砌飄檐埒作金。向夕轉深嬌落照,因風散 響怖棲禽。城頭迥接青岑遠,殿角寒生繡幄陰。幾度 朝昏勞悵望,徘徊故苑倍蕭森。
《楓》朱靜菴女郎
编辑
江空木落鴈聲悲,霜入丹楓百草萎。蝴蝶不知身是 夢,又隨春色上寒枝。
《綺羅香》宋·張炎
编辑
萬里飛霜,千山落木,寒艷不招春妒。楓冷吳江,獨客 又吟愁句。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芳樹。甚荒 溝、一片凄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羞 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為 回風、起舞樽前,盡化作、斷霞千縷。記陰陰、綠遍江南, 夜窗聽暗雨。
楓部選句
编辑楚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沙棠櫟櫧,華楓枰櫨。」〈註〉《華皮》可 以為索。《楓脂》可以為香。
張衡《西京賦》:「梓棫楩楓。」
魏何晏《景福殿賦》:「芸若充庭,槐楓被宸。」
《古詩》:「長楓千餘丈,肅肅臨澗水。」
《晉阮籍詩》:「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
宋謝靈運詩:「曉霜楓葉丹。」
梁庾肩吾詩:「江楓拂岸遊。」
《隋煬帝詩》:「高岸坐長楓。」
唐張九齡詩:「兩邊楓作岸,數處橘為洲。」
王維詩:「楓攢赤岸村。」
孟浩然詩,目極《楓樹林》。
李白詩:「帝子隔洞庭,青楓滿瀟湘。」〈又〉霜落江始寒,楓 葉晚未脫。〈又〉楓葉疊青岑。
杜甫詩:「獨歎楓香林,春時好顏色。」〈又〉使者雖光彩,青 楓滿地愁。〈又〉回首過津口,而多楓樹林。〈又〉雨急青楓 暮。〈又〉《門巷散丹楓》。〈又〉丹楓不為霜。〈又〉旅鴈上雲歸紫 塞,家人鑽火用青楓。〈又〉含風翠壁孤雲細,背日丹楓 萬木稠。〈又〉赤葉楓林百舌鳴。〈又〉江石決裂青楓摧。〈又〉 玉露凋傷楓樹林,〈又〉《石出》,倒聽楓葉下。〈又〉堂上不合 生楓樹。
《嚴武詩》:「江頭赤葉楓愁客。」
崔信明詩:「楓落吳江冷。」
《元結詩》:「千里楓林煙樹深。」
李嘉祐詩。「青楓獨映搖前浦。白鷺閒飛過遠村。」 錢起詩。「泊舟應自愛江楓。」
《韓愈詩》:「去歲羈帆湘水明,霜楓千里隨歸伴。」〈又〉《杳杳》 深谷攢青楓,
李賀詩「朝幌,苦醪落夜楓。」
《賈島詩》:「枝重集猿楓。」
張繼詩:「江楓漁火對愁眠。」
《馬戴詩》:「秦鴈歸侵月,湘猿戲裊風。」
李商隱詩:「神護青楓岸。」〈又〉巴山晚帶楓。
李咸用詩:「秋楓紅蝶散。」
《韓偓詩》:「楓葉微紅近有霜。」
魚元機詩:「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時。」 宋歐陽修詩。「籬楓葉如火。」
郭祥正詩:「一塢藏深林,楓葉翻蜀錦。」
王安石詩:「江楓湛湛青。」
《曾覿詩》:「葉葉丹楓染翠霞。」
蘇軾詩:「丹楓翻鴉伴水宿。」
楊萬里詩。「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揜醉容。」 陸游詩。「楓葉欲殘看愈好朱行中詩。「遙看一樹凌霜葉,好似衰顏醉裡紅。」 蔡文範詩。「雕楓積塢紅。」
金王鬱詩:「江林楓葉秋容醉。」 元馬祖常詩,「光山楓製錦。」
《張養浩詩》:「秋成既如彼,況對菊與楓。」
《郭鈺》詩:「落日楓林紅葉明。」
《薩都剌》詩:「杉楓插青嶂。」〈又〉斜陽照冷楓。
明馮琦詩:「萬里江楓夜,相思秋已深。」
《林鴻詩》:「浮亭秋雨夢青楓。」
《王偁詩》:「夢繞楓林青。」
唐文獻詩:「苑外鴻聲連畫角,帆前樹色半丹楓。」
楓部紀事
编辑《山海經·大荒南經》「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 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 〈注〉蚩尤為黃帝所得,械而殺之。已摘棄其械,化而為 樹也。即今「楓香樹。」
《西京雜記》:「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 楓四株。」
《漢宮雜記》:漢宮殿中植楓,故曰「楓宸。」
《拾遺記》:「太始元年,魏帝為陳留王之歲,有頻斯國人 來朝,以五色玉為衣,如今之鎧。其使不食中國滋味, 自齎金壺,壺中有漿,凝如脂,嘗一滴則壽千歲。其國 有大楓木,成林,高六七十里,善算者以里計之,雷電 常出樹之半,其枝交蔭於上,蔽不見日月之光,其下 平淨,掃灑雨霧不能入焉。」
《晉宮閣名》「華林園,楓香三株。」
《晉書孫綽傳》:綽所居齋前,種一株松,恆自守護。鄰人 謂之曰:「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恐永無棟梁日耳。」綽 答曰:「楓柳雖合抱,亦何所施邪?」
《南齊書祥瑞志》:建元二年九月,有司奏「上虞縣楓樹 連理,兩根相去九尺,雙株均聳,去地九尺,合成一榦。 故鄣縣楓樹連理,兩株相去七尺,大八圍,去地一丈, 仍相合為樹,泯如一木。」
《述異記》:南中有楓子鬼,楓木之老者,為人形,亦呼為 「靈楓。」
《南史任昉傳》:昉出為新安太守,為政清省,吏人便之。 嘗欲營佛齋,調楓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長斷曰: 「與奪自己,不欲貽之後人。」
《周書武帝本紀》:天和二年「秋七月辛丑,梁州上言,鳳 凰集於楓樹,群鳥列侍以萬數。」
《唐書崔信明傳》: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 過李百藥,議者不許。揚州錄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 倨,數恌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吳江 冷,願見其餘』。」信明欣然,多出眾篇。世翼覽未終,曰:「所 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
《張志和傳》:「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始名龜齡。父游 朝,通莊列二子書,為《象罔》《白馬證》諸篇,佐其說。母夢 楓生腹上而產志和。十六擢明經,以策干肅宗,特見 賞重,命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因賜名。後 坐事貶南浦尉,會赦還,以親既喪,不復仕。居江湖,自 稱煙波釣叟,著《元真子》,亦以自號。」
《十道記臨川記》云:「撫州麻姑山,或有登者望之,廬嶽、 彭蠡皆在其下。有黃連、厚朴、恆山楓樹數千年者,有 人形,眼鼻口臂而無腳,入山者見之,或有砟之者,皆 出血。人皆以籃冠於其頭,明日看,失籃為楓子鬼。」 《朝野僉載》:「江東江西山中多有楓木人,於楓樹上生, 似人形,長三四尺,夜雷雨即長與樹齊,見人即縮依 舊。」曾有人合笠於上,明日看笠子挂在樹頭。旱時欲 雨。以竹束其頭禊之即雨。人取以為《式盤》,極神驗。楓 天棗地是也。
《湘山野錄》:「餘杭能萬卷者,浮圖之真儒。」介然持古人 風節,有奧學,著《典類》一百二十卷。天禧中,祕館購書, 王冀公欽若特請附焉,冀公尤所禮重。其居延慶寺, 在大慈塢,時儒皆抱經受業,師居常喜閱唐韻,諸生 嘗竊笑。一日,出題於法堂曰:「楓為虎賦。」其韻曰:「脂入 於地,千歲成虎。」諸生皆不諭。固請之,不說。凡月餘,檢 經史逮《百家會萃》,小說俱無見者。閣筆以聽,教師曰: 「聞諸君笑老僧酷嗜《唐韻》,茲事止在『東』字韻第二版, 請詳閱。」諸生檢之,果見「楓」字註中云:「黃帝殺蚩尤,棄 其桎梏,變為楓木脂,入地千年,化為虎魄。」後諸生始 敬此書。又有云「松液入地為虎魄」者,唐李嶠《詠虎魄》 詩有「曾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猶 可覿」之句,未知孰是。余頃見虎魄中蚊蚋數枚,凝結 在內,信嶠詩不誣《宋史五行志》:政和三年七月,玉華殿萬年枝木連理, 南雄州楓木連理。
《異林》:「弘治乙卯,長沙大旱,楓樹生李實。」
《華容縣志》:「正德元年,十三都民李子中宅畔楓樹開 花如蓮。」
《富川縣志》:「正德十五年冬,楓樹結梨。」
《桐城縣志》:「嘉靖三十年庚戌春三月,白沙嶺楓杞連 理。」
《廣德州志》:「明成化間,縣南四十里居民王氏莊前有 楓樹初生二尺許,即岐而為兩榦,又二尺許,復合而 為一,因名其地曰『鴛鴦楓。至嘉靖末,其家伐而為薪, 根抽一糵,其分合復如前云』。」 《南陵縣志》:「楓樹在縣西南十五里,上有楓一株,樹葉 先茁,何向,以卜年豐。」
《銅陵縣志》:「楓林山在縣北十里許,以山多楓,故名。」 《無錫縣志》:「雪浪菴在橫山之嶺,結廬洞穴之中,傍有 石池,不竭。其麓宋時大楓樹二,蔭十餘畝,枝生芸香, 今樹合為一。」
《新城縣志》:「宋監登聞鼓院在豐山,有楓木皆百尺合 抱。」
《天台縣志》:「楓樹井上有楓木,高二十餘丈,大可數十 圍,其中空虛已久,坐可容數人。井水味鹹,相傳通海, 井邊有陂陀小嶺,謂之楓樹嶺。」
《樂清縣志》:「梅花洞岩縫中有樟、楓二木,下則異根,上 則連理。」
《安福縣志》「神楓在縣西一百里。其楓歲旱,以泥封之 則雨,人以為神云。」
《從化縣志》:「秋楓山在縣南六十里,其上多秋楓樹。」
楓部雜錄
编辑《化書》「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自無情而之有 情也。
《說文解字》:「楓,木厚葉弱枝,善搖。漢宮殿中多植之。至 霜後,葉丹可愛,故稱楓宸。」
《物類相感志》:「楓木無風自動,天雨則止。」
《丹鉛總錄》:張文成《太卜判》有「楓天棗地」之語。《唐六典 三式》云:「六壬卦局以楓木為天,棗心為地。」
楓部外編
编辑《異苑》:「會稽石亭埭有大楓樹,其中朽空,每雨水輒滿。 有估客㩦生䱉至此,輒放一頭於朽樹中。村民見之, 以魚䱉非樹中之物,咸神之,乃依樹起室,宰牲祭祀, 未嘗虛日,目為䱉父廟。有禱請及穢慢,則禍福立至。 後估客復至,大笑,乃求䱉臛食之,其神遂絕。 烏傷程氏有女未醮,著屐遙上大楓樹顛,了無危閡, 顧曰:『我應為神,今便長去,唯左蒼右黃暫歸耳』。」家人 悉出見之,舉手辭訣,於是飄聳輕越,極睇乃沒。既不 了蒼黃之意,每春輒以蒼狗,秋以黃犬,設祀於樹下。 《一統志》:黃梅縣西東禪寺有老楓數株,傳是六祖大 鑒禪師插爨杖所生,今止存其一。
《公安縣志》:「刻木觀,相傳其地有古楓樹,一道人遠來, 每夕徘徊其下,呼其母,樹遂應聲。遂伐木刻像肖之, 機關若生,至今存焉。」
《善化縣志》:彭祖師不知何許人,元時至長樂鄉天臺 山居,居民日供飲食,隨以雙著插地,自誓云:「我成圓 正宗師,此著復生。」後果發生楓樹二株,下分上合,乃 於此樹下化去。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