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25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十五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二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五

  黃帝素問五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陰陽別論篇第七

藝術典第二十五卷

醫部彙考五 编辑

《黃帝素問五》
编辑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
编辑

馬蒔曰:陰陽者,陰經、陽經也。其義論離合之數,故名篇。此與「《靈樞》根結篇」 相為表裏。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 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 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 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 也。」三數字俱上聲

王冰曰:「人以四時五行運于內,故應天。其要一」 ,謂離合也。陰陽雖不可勝數,然其要妙以離合推步悉可知之。

馬蒔曰:「此言天地陰陽之數無窮,而人身必應之也。」 帝問:「天為陽,地為陰,而一歲之中,日象陽,月象陰,月有大小,積至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而人亦應之。今人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陰三陽,亦當與天地之陰陽相應,而茲有不應者何也?伯言天地之陰陽,數為至賾。其始也,數之可十,推之則可百;其既也,數之可」 千,推之則可萬,至千萬之大,有不可勝數。然數之不可勝數者,離也,析而言之也;其數之萬而千、百而十者,合也,統而言之也,其為要則一也。豈有人之三陰三陽,而不應天地之陰陽也哉?

張志聰曰:按此篇論三陰三陽之氣,皆出于地之陰,出則為陽,合則歸陰,與天地定位日月呈象之陰陽不同,故帝設此問,而名曰「陰陽離合論」 也。《陰陽繫日月論》曰:「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 其合之于人,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為陽,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與《日月論》文義相同。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不可勝數,然其要道歸于一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 莫子晉曰:「天地定位,日月運行,寒暑往來,陰陽出入,總歸于太極,一炁之所生。」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 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 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 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塞人聲末數字上聲

王冰曰:「處陰之中,故曰陰處。形未動出,是則為陰。以陰居陰,故曰陰中之陰。形動出者,是則為陽,以陽居陰,故曰陰中之陽。陽施正氣,萬物方生,陰為主持,群形乃立。春夏為陽,故生長。秋冬為陰,故收藏。若失其常道,則春不生,夏不長,秋不收、冬不藏。夫如是則四時之氣閉塞,陰陽之氣無所運行矣。」 天地陰陽雖不可勝數,在于人形之用者,則數可知之。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萬物之生必本于陰陽,遂推人身之陰陽,亦數之有可數也。天覆乎上而其氣下降,地載于下而其氣上升,則萬物在其中者,于是乎生長收藏也。方其未出地者,地之下為陰,處于陰之中命曰陰處,又名曰陰中之陰。及其出于地而生者,地之上為陽,似當命曰陽處,然亦不離乎陰也,命曰『陰中之陽』。」 陽施正氣而萬物以生,陰為主持而群形乃立,故生長收藏,因于四時,而未始失其常也。使四時之氣失其常,則天地之氣為之四塞,此乃陰陽之變,不可勝數,而其在于人,則數之可數,豈有三陰三陽,而不應天地之陰陽者乎?

張志聰曰:「天覆地載,萬物方生」 ,言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然天地之化育萬物,由四時之陰陽出入,而能生長收藏,為萬物之終始。「未出地者,命曰陰處」 ,言處于陰中,而為陰中之陰。則出地者為陽,其名曰陰中之陽,言從陰中所出而為陽也。「向明處曰正。予,我也」 ,言在地之氣,乃陰中之陰,故陰為之主。以我所主之氣而向明處欲出者為陽。故曰陽予之正也。如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乃室之向明處也。後曰太衝。乃陰為之主也。是以三陽皆根起于陰。生長收藏者。地之陰陽也。春夏秋冬者。天之陰陽也。此復言地氣之出入。又因天氣之四時。

而為之生長收藏,此天地陰陽離合之常理,失常則天地四時之氣皆閉塞矣。夫天有陰陽,地有陰陽,三陰三陽之氣,雖出于地,而又當與天之陰陽相交。天地之陰陽,數之可十可百,推之可千可萬,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不可勝數也。如人之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手之十指為陽,足之十二經脈為陰,背為陽,腹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外為陽,內為陰,腑為陽,臟為陰,與三陰三陽相應也。

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聖人南面而 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 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 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 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 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 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 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王冰曰: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陽氣盛明,故曰大明。嚮明治物,故聖人南面而立。《易》曰:「相見乎離」 ,蓋謂此也。然在人身中,則心臟在南,故謂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謂後曰太衝。然太衝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此正明兩脈相合而為表裏也。少陰之上,名曰太陽者,腎臟為陰,膀胱腑為陽。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此為一合之經氣也。《靈樞經》曰:「足少陰之脈者,腎脈也,起于小指之下,斜趨足心。」 又曰:「足太陽之脈者,膀胱脈也,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由此故少陰之上,名太陽也。至陰,穴名,在足小指外側。命門者,藏精光照之所,則兩目也。太陽之脈,起于目而下至于足,故根于指端,結于目也。又曰:「命門者目也,以太陽居少陰之地,故曰陰中之陽。」 夫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分身之旨,則中身之上屬于廣明,廣明之下屬太陰。又心廣明臟,下則太陰,脾臟也,胃為陽明,脈行在脾脈之前,脾為太陰,脾行于胃脈之外。又曰:「足太陰之脈者,脾脈也,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側」 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之後。足陽明之脈者,胃脈也,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故太陰之前,名陽明也。厲兌,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以陽明居太陰之前,故曰陰中之陽,膽少陽脈行肝脈之分外,肝厥陰脈行膽脈之位內。又曰:「足厥陰之脈者,肝脈也,起于足大指聚」 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足少陽之脈者,膽脈也,循足跗上,出小指次指之端,故厥陰之表,名少陽也。厥陰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以少陽居厥陰之表,故曰「陰中之少陽。」 離,謂別離應用,合謂配合于陰,別離則正位乎三陽,配合則表裏而為臟腑矣。《開闔樞》者,言三陽之氣多少不等,動用殊也。夫開者所以司動靜之基;闔者所以執禁固之權;樞者所以主動轉之微。由斯殊氣之用,故此三變之也。若《三經》之至,搏擊于手,而無輕重之異,則止可謂一陽之氣,無復有三陽差降之為用也。

馬蒔曰:此言足三陽經有離合之數也。帝問:人身有三陰經,有三陽經,分之而為各經,合之而為表裏,其離合何如?伯以足之三陽言之,其曰聖人南面而立者,蓋對君而言也。然雖曰聖人,而眾人形體亦猶是耳。在前者,名曰廣明,廣明者心也,心位南方,火位主之,陽氣盛明,故曰廣明。前者上也,廣者大也,上,南方也。人之形體,以心胸為前為南,以腰腎為後為北。衝脈在後名曰太衝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骨空論》云:「衝脈者,起于氣衝。」 則此所謂太衝者,正此衝脈也。按:《上古天真論》亦稱曰太衝,蓋尊之之辭,非足厥陰肝經之太衝穴也。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者腎也。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者,膀胱也。太陽經脈之行,其根起于足小指外側之至陰,結于命門。《靈樞·根結篇》岐伯曰: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即所謂晴明穴也。故太陽名曰陰中之陽,蓋言為足少陰經之陽經也。夫然則足之太陽與足少陰為表裏也可知矣。上文曰「前曰廣明」 ,是中身而上,名曰廣明。然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者脾也。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者胃也。胃脈行腹中,任脈之旁,計在三行,而脾脈行在胃脈之旁,計在四行,則太陰之前,名曰陽明者可推也。不惟經脈為然,其胃之形體居中,脾居右旁,其前後亦猶是也。陽明經脈之行,其根起于足次指端之厲兌,名曰陰中之陽,蓋言為足太陰經之陽經也。《靈樞·根結篇》岐伯曰:陽明起于厲兌,結于顙大。顙大者,鉗耳也;鉗耳者,頭維穴也。夫然則足之陽明與足太陰相為表裏也可知矣。厥陰者肝也。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者,膽也。少陽經脈之行,其根起于足四指端之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蓋言為足厥陰經之陽經。

考證

也。《靈樞·根結篇》岐伯曰:「少陽根于竅陰,結于窗籠。窗籠者,耳中也;耳中者,聽宮也。是故三陽經之離合也,其離有太陽、陽明、少陽之分。然太陽者,三陽也,為陽之表,其義曰開;陽明者,二陽也,為陽之中,其義曰闔;少陽者,一陽也,為陽之裏,其義曰樞。非樞則無所立,非闔則無所入,非開則無所出,誠離之不能以無合」 也。此《三陽經》之所以不得相失也。其脈搏擊于手。脈宜主浮。然勿至太浮。彼此相似。方為一體。雖有三陽之分。而不得有三陽之異。其實名之曰一陽也。一陽者。脈之皆為陽也。所謂三陽之離合者如此。

張志聰曰:離則為三陰三陽,合則為一陰一陽。南面者,人君聽治之位,故曰「聖人。」 然人皆面南而背北,左東而右西,以聖人而推及于萬民也。南面為陽,故曰「廣明。」 背北為陰,故曰太衝。太衝乃陰血之原,位處下焦,上循背裏,是以三陰以太衝為主。太衝所起之地,為足少陰之處,少陰與太陽合,陽出于陰,故在陰之上。太陽經脈之根,起于至陰。《靈樞·根結篇》曰:「太陽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結于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結于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太陰結于太倉,少陰結于廉泉,厥陰結于玉英。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陽出于陰,從下而上,故中身而上,名曰廣明。」 先以前面為陽,此復以中身而上為陽,太陰主中土而為陰中之至陰,故位居廣明之下。太陽與陽明合並主中土,故位居太陰之前。厲兌乃足陽明經脈之所起,太陽之氣在上,故曰「少陰之上。」 兩陽合明,曰陽明在二陽之間而居中土,故曰「太陰之前。」 厥陰處陰之極,陰極于裏,則生表出之陽,故曰厥陰之表。蓋以前為陽,上為陽,表為陽也。曰上曰前曰表者,言三陽之氣也。曰至陰厲兌竅陰者,言三陽之經脈也。手足十二經脈,主三陰三陽之氣,在經脈則分為三陰三陽,在氣相搏,命曰一陰一陽耳。竅陰乃少陽主初生之氣,故名陰中之少陽。三陽之氣,皆出于陰,故曰陰中之陽,而止論足之三經也。陰陽之氣,分而為三陰三陽,故有開闔樞也。太陽者,巨陽也,為盛陽之氣,故主開;陽明合于二陽之間,故主闔;少陽乃初出之氣,故主樞。開闔者,如戶之扉,樞者,扉之轉柱也,舍樞不能開闔,舍開闔不能轉樞,是以《三經》者,不得相失也。開主外出,闔主內入,樞主外內之間,若搏于中而勿浮,則合而為一陽矣。

帝曰:「願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 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名曰陰 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涌泉,名曰 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于大敦, 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 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 勿沈,名曰「一陰。」

王冰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言三陽為外,運之離合,三陰為內,用之離合也。衝脈在脾之下,故言其衝在下。《靈樞經》曰:「衝脈者,與足少陰之絡,皆起于腎下,上行者,過于胞中。」由此衝脈之上,太陰位也。隱白,穴名,在足大指端。以太陰居陰,故曰陰中之陰。少陰者,臟位及經脈之次也。太陰,脾也;少陰,腎也。脾臟之下近後。則腎之位也。又曰。足太陰之脈。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側。及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骨後。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以上腨內,由此則太陰之下,名少陰也。」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踡指宛宛中,厥陰亦臟位及經脈之次也。少陰,腎也,厥陰,肝也。腎臟之前近上,則肝之位也。又曰:「足少陰脈,循內踝之後,上腨內廉。足厥陰脈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由此故少陰之前,名厥陰也。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之端,三毛之中也。兩陰相合,故曰陰之絕陽。厥,盡也。陰氣至此而盡,故名曰陰之絕陰。《開闔樞》者,亦氣之不等也。林億曰:開折則倉廩無所輸隔,洞者取之太陰,闔折則氣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陰。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沈言殊見也。陽浮亦然。若經氣應至。無沈浮之異。則悉可謂一陰之氣。非復有三陰差降之殊用也。

馬蒔曰:「此言足三陰經有離合之數也。言在外者為陽經,則在內者為陰經,然則人身之中半當為陰經,其衝脈則在下,而居衝脈之上者脾也。脾者名曰太陰,太陰經脈之行,其根起於足大指內側之隱白,結於太倉,名曰陰中之陰,蓋言為陰經中之太陰也。夫然則太陰為足陽明之陰經也可知矣。脾之下為腎」 ,故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者腎也。少陰經脈之行。其根起於足之涌泉。結於廉泉。名曰陰中之少陰。蓋言為陰經中之少陰也夫然。

則少陰為足太陽之陰經也可知矣。腎之前近上則為肝,故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者肝也。厥陰經脈之行,其根起於足大指端之大敦穴,結於玉英,玉英即《任脈經》玉堂穴,乃陰經中之絕陽。絕陽者,純陰也,名曰陰之絕陰。絕陰者,盡陰也。所謂厥者,盡也,夫然則厥陰為少陽之陰經也可知矣。是故三陰經之離合也。其離者,有太陰、少陰、厥陰之分。然「太陰者,三陰也,為陰之外,其義為開;厥陰者,一陰也,為陰之盡,其義為闔;少陰者,二陰也,為陰之中,其義為樞。非樞則無所主,非闔則無所入,非開則無所出,誠離之不能以無合也,此《三陰經》」 之所以不得相失也。其脈搏擊於手,脈宜主沈,然勿至太沈,彼此相似。方為一體。雖有三陰之分。而不得有三陰之異。其實名之曰一陰也。一陰者。脈之皆為陰也。所謂三陰之離合者如此。

張志聰曰:陽氣出而主外,陰氣升而主內,陰陽二氣,皆出於下,陰氣出而在內,是以中為陰。其所出之太衝在下而衝之上,名曰太陰。衝脈為十二經脈之原,故三陰三陽,皆以太衝為主。太陰根起于隱白,故為陰中之至。陰中為陰,故曰後曰。前言陰氣出於下,而並處於裏之中也。少陰乃一陰初生之氣,故為陰中之少陰。少陰主水,厥陰主水生之木,故在少陰之前。大敦,足厥陰肝經所出之井穴,陰在下,故論足之三陰也。十一月一陽初生,厥陰主。十月為陽之盡,故曰「陰之絕陽。兩陰交盡,名曰厥陰,故為陰之絕陰。」 太陰者,三陰也,為陰之盛,故主開;厥陰為兩陰之交盡,故主闔;少陰為一陰之初生,故主樞。陰氣從下而出,在內之中,搏聚而勿沈,命為一陰也。陽氣主浮,故曰:「勿浮」 ;陰氣主沈,故曰「勿沈。」 蓋三陽之氣開闔於形身之外內,三陰之氣開闔於內之前後,故曰「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

陰陽「𩅞𩅞」,積傳為一周,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𩅞作衝

王冰曰:「《𩅞𩅞》,言氣之往來也。積謂積脈之動也,傳,謂陰陽之氣流傳也。」 夫脈氣往來,動而不止,積其所動,氣血循環,應水下二刻,而一周於身,故曰「積傳為一周」 也。然榮衛之氣,因息游布,周流形表,拒捍虛邪,中外主司,互相成立,故言氣裏形表,而為相成也。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陰陽雖有離合,然必𩅞𩅞往來,始自手太陰肺,行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足太陰脾,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足太陽膀胱,足少陰腎,手厥陰心包絡,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足厥陰肝,積傳至于水下二刻,為一周身,水下百刻為五十周于身。其脈氣則行于裏,其形體則表于外,而陰陽離合之」 際。實有相成之妙。尚何人之陰陽。有不合于天地之陰陽哉。

張志聰曰:「陰氣積于內,陽氣傳于外,日出而陽氣始生,日中而陽氣隆,日晡而陽氣衰,日入而陽氣內歸于陰。一晝夜而為之一周,陰氣開闔于裏,陽氣出入于形表,而為陰陽離合之相成也。」

《陰陽別論篇第七》
编辑

馬蒔曰:此言陰經、陽經及陰脈、陽脈,皆當知所分別,故名篇。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 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王冰曰:「經,謂經脈。從,謂順從。春脈弦,夏脈洪,秋脈浮,冬脈沈,謂四時之經脈也。從謂天氣順行十二辰之分,故應十二月也。十二月謂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十二脈,謂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之脈也。以氣數相應,故參合之。」

馬蒔曰:此即前篇「人有陰陽,合于天地之陰陽之意也。四經」 者,肝、心、肺、腎為四經,而不言脾者,寄旺于四經之中也。「十二從」 者,手有三陰三陽,足有三陰三陽,而十二經脈之行,相順而不悖也。伯言四經應春夏秋冬之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蓋以十二月正應十二脈也。應十二月者,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應十二脈者,春應肝膽,夏應心與小腸,秋應肺與大腸,冬應腎與膀胱,而辰戌丑未之月,則合四經,而兼之脾與胃也。」

張志聰曰:「四經者,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四時之經脈,以應四時之氣也。」 「十二從」 者,手足三陰三陽之氣,從手太陰順行至足厥陰也。「應十二月者,手太陰應正月寅,手陽明應二月卯,足陽明應三月辰,足太陰應四月巳,手少陰應五月午,手太陽應六月未,足膀胱應七月申,足少陰應八月。」

「酉,手厥陰應九月戌,手少陽應十月亥,足少陽應十一月子,足厥陰應十二月丑。」 十二脈者,六腑六臟之經脈也。三陰三陽之氣,以應歲之十二月,十二月復應有形之十二脈也。此篇論分別陰陽,以知死生,故曰《陰陽別論》。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 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 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 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於陽 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 眾謀。

王冰曰:「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五臟為陰,故曰陰者真臟也。見者謂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腎脈至搏而絕,如以指彈石辟辟然;脾脈至弱,而乍數」 乍疎。夫如是脈見者,皆為臟敗神去,故必死也。胃脘之陽,謂人迎之氣也,察其氣,脈動靜大小,與脈口應否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候其氣而知病處。人迎在結喉兩旁,脈動應手,其脈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臟,右大常以候腑。夫陽者衛外而為固,然外邪所中,別於陽,則知病處。陰者藏神而內守。若考真正成敗,別於陰,則知病者死生之期。頭為人迎,手為氣口,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小大齊等者,名曰「平人」 ,此所謂一也。氣口在手魚際之後一寸,人迎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皆可以候臟腑之氣。誠能識氣定期,故知病忌;審明成敗,故知死生之期。謹量氣候,精熟陰陽,病忌之準,可知。生死之疑自決。正行無惑,何用眾謀議也。

馬蒔曰:此言合經分陰陽,乃診脈者當別其陰陽也。言脈分陰陽諸經,知陽經者,當知陰經,知陰經者,當知陽經,正以陰陽離合,相為表裏也。如《靈樞》經脈篇,「診肺脈之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診大腸之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診肺脈之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診大腸之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之類。」 凡陽經有五,正以一腑之中,包藏五腑之脈,故五五有二十五陽。由此推之,則一臟之中,包藏五臟之脈,亦五五有二十五陰。所謂陰經者,五臟之真脈也。真臟來現,其臟已敗,敗者必至於死也。所謂陽經者,乃胃脘之陽也。蓋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雖有五五二十五陽之異,而實不外乎胃脈之見耳。必吉者為有胃氣,而凶則無胃氣也。人惟分別陽經有病者,則知其生病之處;分別陰經有病者,則知其生死之期。即《陰陽應象論》所謂「其次治六腑者,未必至死;而其次治五臟者,誠半死半生也。故生死之期可決耳。」 然知之似有不同,陰陽本無二致,即如手之三陽,自足走頭;手之三陰,自胸走手。表裏無間。一而已矣。故能分別陽經者。不但知病之處。抑亦知病所忌之時。分別陰經者。真可以知生死之期。謹熟此分別陰陽之法。無與眾人謀之。而為其所惑也。此節「陰陽」 言陰經陽經。

張志聰曰:「十二經脈,乃臟腑陰陽配合,故知陽者,可以知陰,知陰者,可以知陽,能知陰陽,可別死生。夫胃脘之陽,資養五臟,五臟相生,而各有五,是以五五二十五陽也。此以胃氣臟真,而分別其陰陽也。五臟為陰臟者藏也,神藏而不外見者也。如無陽和之胃氣,而真臟之脈見,見則臟氣為敗,敗必死也。所謂二十」 五陽者,乃胃脘所生之陽氣也。胃脘者,中焦之分,主化水穀之精氣,以資養五臟者也。夫四時之脈,春弦夏洪,秋浮冬沈,長夏和緩。五臟之脈,肝弦,心洪,脾緩,肺濇,腎沈。如春時之肝脈微弦而長,心脈微弦而洪,脾脈微弦而緩,肺脈微弦而濇,腎脈微弦而沈。夏時之肝脈微洪而弦,心脈微洪而大,脾「脈微洪而緩,肺脈微洪而濇,腎脈微洪而沈,四時五臟,皆得微和之胃氣,故為二十五陽」 也。能別陽和之胃氣,則一有不和,便可知病處。能別真臟之陰脈,則知肝脈至者,期十八日死;心脈至者,九日死也。此論真臟為陰,胃氣為陽,與上下文論經脈之陰陽不同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此復論十二經脈之陰陽也。手足三陽之脈,手走頭而頭走足,故曰「三陽在頭。」 手足三陰之脈,足走腹而腹走手,故曰「三陰在手」 也。十二經脈雖有手足陰陽之分,然皆一以貫通。手太陰肺脈,交於手陽明大腸,大腸交足陽明胃,胃交足太陰脾,脾交手少陰心,心交手太陽小腸,小腸交足太陽膀胱,膀胱交足少陰腎,腎交手厥陰心包絡。包絡交手少陽三焦,三蕉交足少陽膽。膽交足厥陰肝。肝復交於手太陰肺。故所謂一也,能別於陽之脈證。

者,知一陽、二陽、三陽之發病,及陽結之為病也。至於三陽搏鼓,三日死;二陽俱搏,十日死。「別於陽」 者,知所病之證,及死忌時也。「別於陰之脈」 者,知一陰、二陰、三陰之發病,及肝之心,心之肺,以至於陰搏之死證,此論別手足三陰三陽之脈證也。所謂「陰陽」 者,胃脘之陽,真臟之陰,手足之三陽,手足之三陰也。言審別陰陽之脈,謹熟之於心,應之於手,無與眾相謀論也。此總結上文之意。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 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數音朔

王冰曰:「凡此言脈動之中也。」

馬蒔曰:此言脈體分陰陽,亦診脈者所當知也。凡脈有去來,故即去至而陰陽分;脈有動靜,故即動靜而陰陽分;脈有遲速,故即遲速而陰陽分。其法有如此者,以此而別陰經陽經之病,則臟腑表裏,眾不能惑,凡病處忌時,死生之期昭然矣。此節陰陽言陰脈陽脈也。

張志聰曰:此審別十二經脈之陰陽也。夫臟為陰,腑為陽,手足之陰陽,乃六臟六腑之經脈,故當以脈之來去動靜遲數而分別其陰陽。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 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 至懸絕,四日死。

王冰曰:「真脈之臟脈者,謂真臟之脈也。十八日,金木成數之餘也。九日者,水火生成數之餘也。十二日者,金火生成數之餘也。七日者,水土生數之餘也。四日者,木生數之餘也。故《平人氣象論》曰:『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脾見甲乙死者以此。如是者,皆至所期,不勝而死也。何者?以不勝尅』」 賊之氣也。馬蒔曰:上文言陰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矣。又言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此遂以五臟真脈見者,而決其死期也。《平人氣象論》曰:「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脾見甲乙死。」 蓋以五行之相尅為期,至所不勝而死也。今凡真臟脈來見者,肝脈至於懸絕。肝屬木,自甲乙日而數之,至庚辛日為一八,又至庚辛日為十,共十八日當死。心脈至於懸絕,心屬火,自丙丁日而數之,至壬癸日為八,今曰九日者,亦八日之盡交九日也,當死。肺脈至於懸絕,肺屬金,自庚辛日而數之,至八日為丙丁,又至丙丁日為十八日,當死。今曰十二日者,自庚辛而數之,乃庚辛見庚辛也。腎脈至於懸絕,腎屬水,自壬癸日而數之,至戊己日為七日,當死。脾脈至於懸絕,脾屬土,自戊己日而數之,至甲乙為八日。今曰四日,除戊己日至甲日也,當死。

張志聰曰:此審別真臟胃脘之陰陽也。懸絕者,真臟孤懸將絕,無胃氣之陽和也。急者,肝死脈來急益勁,如張弓弦也。《六節臟象論》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此氣之數也。木生於地,故死於九九之數;肺主天氣,絕於六六之期。水火本於先天,故死於生成之數;脾土寄於四季,故絕於四日之周。五臟死期,總合《大衍》之數 。」 按王氏皆以天地生成之數論之,馬氏論天干之五行相尅,其間多有不合。夫臟腑具五行之氣,各有陰陽剛柔不同,不必執一而論,是以以下陰陽相搏,亦止少陰太陽死於天地生成之數,餘皆不合也。此節論真臟脈見之死期,與後節陰陽相搏之死期。又少有異同也。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 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賁同奔

王冰曰:二陽,謂陽明大腸及胃之脈也。隱曲,謂隱蔽委曲之事也。夫腸胃發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則血不流,脾受之則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則男子少精,是以隱蔽委曲之事,不能為也。《陰陽應象大論》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由是則味不化而精氣少也。《奇病論》曰:「胞胎者,繫於腎。」 又《評熱病論》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 胞脈者,屬於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則其義也。又《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丈夫二八天癸至,精氣溢瀉。」 由此則在女子為不月,在男子為少精不治,言其深久者也。胃病深久,傳入於脾,故為風熱以消削大腸,甚則傳入於肺。為喘息而上賁。然腸胃脾肺兼及於心。三臟二腑互相尅薄。故死不治。

馬蒔曰:「上文言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陽者,知病忌時。故此下三節,乃言陽經之病,而此一節則舉二陽之病言之也。夫二陽者,足陽明胃經也,為倉廩之官,主納水穀,而乃不能納受者,何也?此病由心脾所發耳,正以女子有不得隱曲之事鬱之。」

於心,故心不能生血,血不能養脾。始焉胃有所受,脾不能運化,而繼則胃漸不能納受矣,故知胃病發於心脾也。由是則水穀衰少,無以化精微之氣,而血脈遂枯,月事不能時下矣。《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化而為血,以奉生身。」 今血既不化,月事何由而下?由是則血枯氣鬱而熱生,熱極則風生,而肌肉自爾消爍矣,故謂之風消也。由是則火乘肺金,而喘息上賁,痰嗽靡寧矣。此乃肺積之息,賁乃喘息而賁。若是則心主血,肺主氣,脾為五臟之原,胃為六腑之海者,無不受病而欲生也,得乎?故決之曰死不治也。《王注》謂腸胃為病,心脾受之。何以知心脾受腸胃之病,又以心血不流為女子不月。脾味不化為男子少精。豈女子無關於脾。而男子無關於心乎。況此節專為女子而發,未及論男子少精之義。學者當詳推之。

張志聰曰:「此審別三陰三陽之發病也。二陽者,足陽明胃經也。夫人之精血,由胃腑水穀之所資生,脾主為胃行其精液者也。二陽病則中焦之汁竭,無以奉心神而化赤,則血虛矣。水穀之精,脾無轉輸於五臟,則腎無所藏而精虛矣。男子無精,有不得為隱曲之事,在女子無血,則月事不得以時下矣。此病本於二」 陽而發於心脾也。精血兩虛,則熱盛而生風,風熱交熾,則津液愈消竭矣。火熱爍金,而傳為喘急息肩者,死不治。蓋胃乃津液之生原,肺乃津液之化原也。按《陰陽離合論》止論足之三陰三陽,此章亦先論足經,至末章曰「三陰俱搏」 ,三陽俱搏,是兼手經而言,故曰「俱」 也。

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 為索澤,其傳為頹疝。」腨音善㾓音淵

王冰曰:「三陽,謂太陽小腸及膀胱之脈也。」 小腸之脈,起於手,循臂繞肩膊上頭。膀胱之脈,從頭別下背,貫臀,入膕中,循腨。故在上為病,則發寒熱;在下為病,則為癰腫腨㾓,及為痿厥。㾓,痠疼也。痿,無力也。厥,足冷,即氣逆也。熱甚則精血枯涸,故皮膚潤澤之氣皆散盡也。然陽氣下墜,陰脈上爭,上爭則寒多,下墜則筋緩,故睪垂縱緩,內作頹疝。

馬蒔曰:「此舉三陽之病以言之也。三陽者,足太陽膀胱經也。膀胱之脈,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故在上有邪為病,則發寒熱;在下有邪為病,則為癰腫,及為痿為厥,為腨㾓也。及其傳也,熱甚則精血枯涸,故皮膚潤澤之氣皆散盡矣。又其傳也,陽氣下墜,陰脈上爭,上爭則寒多,下墜則筋緩,故睪垂縱緩,內作頹疝。」

張志聰曰:三陽者,太陽之為病也。太陽之氣主表,邪之中人,始於皮毛,邪正相搏,發為寒熱之病矣。太陽主開,病則開闔不得,邪氣從之,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太陽為諸陽主氣而主筋,筋傷則為痿,氣傷則為厥也。腨,膕股也。此皆太陽筋脈之為病也。太陽之氣主表,而經脈發原於下,是以始病寒熱之在上在表,而漸為癰腫、痿厥、頹疝之在內在下也。太陽之經氣,生於膀胱,膀胱者,主藏津液,氣化則出。太陽之氣,病熱於表,傳入於裏,則水津枯索而澤竭矣。頹疝,小腹控卵腫痛,所謂膀胱疝也。蓋始病標而及本,始病氣而及經與筋也。

曰:「一陽發病,少氣善欬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膈。」

王冰曰:「一陽,謂少陽膽及三焦之脈也。膽氣乘胃,故善泄,三焦內病,故少氣。陽上熏肺,故善欬。何也?心火內應也。膈氣乘心,心熱故陽氣內掣;三焦內結,中熱,故膈塞不便。」

馬蒔曰:此舉一陽之病言之也。一陽者,足少陽膽經也。一陽為陽之初生,今已發病則「氣少,少陽本有相火,火盛則乘肺,故善欬;肝木來侮土,故善泄。木盛則火衰,心氣不足,故其傳也,其心必掣,不能自寧。又其傳也,則木盛土衰,如《靈樞》上膈篇所謂食飲入而還出者是也。其病主為膈。」

張志聰曰:一陽者,少陽之氣病也。少陽主初生之氣,病則生氣少矣。足少陽相火主氣,氣少則火壯矣。火爍金,故善欬。木火之邪,賊傷中土,故善泄也。飲食入胃,濁氣歸心,脾胃受傷而為泄,故心虛而掣痛矣。《靈樞經》云:「脾脈微急為膈中。」 又曰:「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此皆少陽之木邪干土,亦始病氣而後及經與腑也。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王冰曰:一陰,謂厥陰心主及肝之脈也。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經》云:「膺背肩胛間痛。」 又在氣為噫,故背痛善噫。心氣不足,則腎氣乘之,肝主驚駭,故驚駭善欠。夫肝氣為風,腎氣陵逆,既風又厥,故名曰風厥。

馬蒔曰:此舉二陽一陰之病以言之也。二陽者胃也。一陰者肝也。《金匱真言論》謂「肝經為病。發驚駭。」

《靈樞·經脈篇》謂胃病聞木聲則惕然而驚。二經之病,胃自頭以行於足,肝自足走腹,皆無與於背者,而此曰背痛,意者陰病必行於陽也。噫,氣轉也。又曰:飽出息也。《脈解篇》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上走心為噫也。欠,氣相引也。《靈樞·經脈篇》言胃脈為病,有數欠。又按:《宣明五氣論》《靈樞·〈九鍼論〉》皆曰:「腎為欠。」 今曰善欠者,胃之病也。若此者,必併四病而兼有之,病名曰風厥。蓋外感於風,肝實主之,胃氣不能升降,而厥乃生耳。

張志聰曰:二陽一陰者,陽明厥陰之為病也。東方肝木,其病發驚駭。足陽明之脈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背為陽,厥陰主春,陽肝木,故引背痛也。邪氣客於胃,厥逆從上下散,復出於胃,故為噫也。欠者,氣引而上也。胃是動病,善伸數欠,此厥陰風木厥逆之為病也。風木為病,干及胃土,故名風厥。

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

王冰曰:二陰,謂少陰心腎之脈也。腎膽同逆,三焦不行,氣穡於上,故心滿。下虛上盛,故氣泄出也。馬蒔曰:「此舉二陰一陽之病以言之也。二陰者,腎經也;一陽者,膽經也。膽邪有餘,來侮脾土,故善脹;腎邪有餘,來乘心火,故心滿。膽氣有餘,故善氣宣明《五氣論》云:『膽為怒者是也』。」

張志聰曰:二陰一陽者,少陰少陽也。少陽之氣,生於腎臟水中。《經》云:「腎氣實則脹。」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此腎氣與生陽並逆,故善脹。心腎之氣,不能相交,故心滿善氣也。善氣者,太息也。心系急則氣道約,故太息以伸出之,此三焦氣也。夫一陽之氣病,故伸引於三焦。

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

王冰曰:「三陰不足,則發偏枯。三陽有餘,則為痿易。易,謂變易常用,而痿弱無力也。」

馬蒔曰:此舉三陽三陰之病以言之也。三陽者,膀胱經也。三陰者,脾經也。膀胱之脈,自頭背下行於足,而脾脈主於四支,故二經不足,發為偏枯,及為痿易,與「四支不舉。」 痿易者,左右變易為痿也。張志聰曰:三陽三陰者,太陽太陰之為病也。偏枯者,半身不遂。痿易者,委棄而不能如常之動作也。太陽為諸陽主氣而主筋。陽氣虛則為偏枯。陽虛而不能養筋。則為痿。脾屬四支。故不舉也。此水腑為病。而逆乘脾土也。

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 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

王冰曰:何以知陰陽之病脈耶?一陽鼓動,脈見鉤也。何以然?一陽謂三焦,心脈之腑。然一陽鼓動者,則鉤脈當之,鉤脈則心脈也,此言正見者也。一陰,厥陰肝木氣也,毛,肺金脈也。金來鼓木,其脈則毛,金氣內乘,木陽尚騰,急而內見,脈則為弦也。若陽氣至而急脈,名曰弦,屬肝;陽氣至而或如斷絕脈,名曰石,屬腎。陰陽之氣相過。無能勝負。則脈如水溜也。

馬蒔曰:「此舉五臟之脈體言之也。一陽者,微陽也,指下鼓動一陽,而脈即來盛去衰者曰鉤,乃微鉤也,心之脈也。一陰者,微陰也,指下鼓動一陰,而脈來輕虛以浮者曰毛,乃微毛也,肺之脈也,鼓動陽脈,而其勢勝急,不至於太急者曰弦,乃微弦也,肝之脈也,鼓動陽脈,而陽脈似絕曰石,乃微石也,腎之脈也。陰陽二」脈相過,無能勝負,正平和之脈,其名曰「溜」,如水之緩流也,脾之脈也。此曰陰陽,以脈體言,就其浮沈大小之間,以意而得之者也。

張志聰曰:「此論四經之脈,以應四時也。一陽之氣初升,故其脈如弦之端直,以應春生之氣也。一陰之氣初升,故其脈如毛之輕柔,以應秋陰之氣也。陽氣正盛,故其脈來」盛去悠,如鉤之急,以應夏熱之氣也。至者為陽,陽氣伏藏,故脈雖鼓至而斷絕,以應冬藏之氣也。溜,滑也。陰陽相遇,其脈則滑,長夏之時,陽氣微下,陰氣微上,陰陽相過,故脈滑也。此言人有四經,以應四時之氣也。按張註。「『鉤』。當作弦。「弦』當作鉤。」

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 使人喘鳴。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 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王冰曰:「若金鼓不已,陽氣大勝,兩氣相持,內爭外擾,則流汗不止,手足反寒,甚則陽氣內燔,流汗不藏,則熱攻於肺,故起則熏肺,使人喘鳴也。陰謂五神臟也。言五臟之所以能生,而全天真和氣者,以各得自從其和性而安靜爾。苟乖所適,則為他氣序乘,百端之病,由斯而起,奉生之道,可不慎哉!」 剛謂陽也,言陽氣內蒸,外為流汗,灼而不已則陽勝,故陽盛則不能久存而日散。陽已破敗,陰不獨存,故陽氣破散,陰氣亦消亡,此乃爭勝招敗矣。血淖者,陽常勝。視人之血淖者,宜謹和其氣,常使流通。

若不能深思寡欲,使氣序乖違,陽為重陽,內燔臟腑則死。雖欲待生,其能久乎?

馬蒔曰:「此言營衛二氣貴於和,不貴於偏勝。而和則陰陽之氣生,偏則陰陽之氣滅,所以經氣從是而絕也。陰氣者,營氣也,陰在內,為陽之守。陽氣者,衛氣也,陽在外,為陰之使。苟陰氣偏勝而爭於內,或陽氣偏勝而擾於外,則偏勝者為剛而不能柔。肺經內主藏魄,外主皮毛,魄汗外泄,未能閉藏,燥極熱生,熱極寒生,四支厥逆而起,起則熏肺,肺因氣迫,喘鳴交作。蓋肺為五臟之華蓋,而肺經若此,餘經之病至矣。」 殊不知陰之所生,和則曰和,不和所以為爭為擾而為剛也。是故剛與剛,則陽氣不能勝陰,而從是破散,或陰氣不能勝陽,而從是消亡。所謂剛與剛者,氣血俱淖之謂也。淖則剛柔不和,諸經之氣以「漸而絕矣。」 此節陰陽言營衛二氣也。

張志聰曰:「內為陰,外為陽,臟為陰,腑為陽。」 承上文而言,人之經氣,陰陽相貫,外內循環。如陰不得陽氣以和之,則陰爭於內矣;陽不得陰氣以和之,則陽擾於外矣。汗者,血之液也。魄汗,肺之汗也。夫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皮毛汗出,而精血仍藏於陰。如魄汗未藏,是奪汗而傷其精血矣。臟真高於肺,主行營衛陰陽,肺臟之陰液外洩,則四臟之陰並逆而起,起則上熏於肺,而使人喘急喉鳴。蓋五臟主藏精者也,精化而為血,血化而為汗,百脈雖朝於肺,而五臟相通,移皆有次,四逆而起,則失其次序旋轉之機矣。此言陰和於陽,而陰液不宜外洩者也。夫外脈為陽,腑脈為陽,然皆本於五臟五行而生,故曰陰之所生也。陰之所生之陽脈,與所本之陰脈相和,而始名曰和。蓋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既有所出,當有所入,是故剛與剛,則陽散而陰亡矣。此言陽和於陰,而後謂之和也。剛與剛,是陽不與陰和矣。陽不歸陰,則陽氣破散,陽氣外散,而孤陰亦內亡矣。淖,和也。陰與陰和,而剛柔不和,則陰無所生之陽矣。孤陰不生,則經氣乃絕,經氣已絕,不過三日四日而死也。此言柔與柔,而生氣絕也 。高士宗曰:陰爭於內,陽擾於外,言陰陽之氣不和,則為陽結陰結之病。若夫剛與剛,是陽傳於陽,陰傳於陰,乃陰陽相絕之死候也。

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 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 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辟音闢

王冰曰:「死陰不過三日而死者,火乘金也。生陽不過四日而死者,木乘火也。肝之心,母來親子,故曰生陽。匪惟以木生火,亦自陽氣主生爾。陰主刑殺,心之肺火復乘金,金得火亡,故云死。肺之腎,亦母子也,以俱為陰氣,故曰重陰。」 土氣辟併,水乃可升,土併水升,故云「辟陰。」

馬蒔曰:「此言臟病相傳者,有生死之分也。《本經》屬陰,而以尅我者來尅之,謂之死陰,如下文『火乘肺金之謂。凡死陰之屬,其病不過三日而死。本經屬陽,而以生我者來生之,謂之生陽,如木來乘火之謂。凡生陽之屬,其病不過四日而死。所謂生陽死陰者,如肝之心謂之生陽,木來生火也;心之肺謂之死陰,火來尅』」 金也。不但是也,腎屬足少陰,肺屬手太陰,以肺乘腎,乃母來乘子,陰以乘陰,謂之重陰,病日深矣;脾屬足太陰,腎屬足少陰,乃乘所不勝陰以侮陰,謂之辟陰,病日危矣;皆死陰之屬之義也,故謂之曰「死不治」 也。

張志聰曰:「五臟相尅而傳,謂之死陰,相生而傳,謂之生陽。如肝之心,心之脾、脾之肺,肺之腎,皆謂之生陽,如心之肺,肺之肝之類,皆謂之死陰也。以陽臟相生而傳,故不過四日之偶數而死;以陰臟相尅而傳,故不過三日之奇數而死也。夫肝脈傳肺,肺傳大腸,大腸傳胃,胃傳脾,脾傳心,心傳小腸,小腸傳膀胱,膀胱」 傳腎,腎傳心包絡,包絡傳三焦,三焦傳膽,膽傳肝,一臟一腑,一雌一雄,陰陽相間,循環無端,如肝之心,心之肺,肺之腎,腎之脾,此皆經氣絕而死不治者也。肺之腎,亦生陽之屬,因肺腎為牝臟,以陰傳陰,故名重陰,辟偏僻也。以水臟而反傳所不勝之脾土,故謂之辟陰,此皆不治之死候也 。莫子晉曰:「三日者。不過天地之生數。四日者。不能盡五行之數終。」

結陽者,腫四支。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 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謂之 消,三陽結謂之膈,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 喉痹。

王冰曰:「結陽者,腫四支,以四支為諸陽之本。結陰者,便血一升,陰主血也。二盛謂之再結,三盛謂之三結,陰陽結斜,所謂失法也。二陽結,謂胃及大腸俱熱結也。腸胃藏熱,則喜消水穀。三陽結,謂小腸」

膀胱,熱結也。小腸結熱,則血脈燥,膀胱熱則津液涸,故膈塞而不便瀉。「三陰結」 ,謂脾肺之脈俱寒結也。脾肺寒結,則氣化為水。一陰謂心主之脈,一陽謂三焦之脈也。三焦心主脈並絡喉,氣熱內結,故為喉痹。

馬蒔曰:「此歷舉各經之結者,其病有為腫、為便血、為石水、為消、為膈、為水、為喉痹諸證也。結者,氣血不疏暢也,非結脈之結。若是結脈,則下一結、二結、三結。何以診之?王註以二盛為再結,三盛為三結,則盛脈非可以言結。凡手足陽經為腑主表,陽經結者,四支必腫,蓋四支為諸陽之本也。凡手足陰經為臟主裏,陰」 經結者,必主便血。蓋營氣屬陰,營氣化血,以奉生身。惟陰經既結,則心必瘀稸,而「初結則一升,再結則二升,三結則三升,結以漸而加,則血以漸而多矣。」 陰經陽經為邪所結,陰氣多而陽氣少,即陰盛陽虛也。則陽不能入之陰而內之所聚者為石水,其少腹則必腫也。石者有形,水者有水與聲,蓋積聚之類也。二陽者,足陽明胃也。胃中熱盛,津液枯涸,水穀即消,謂之曰消。三陽者,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也。心主血,而小腸與心為表裏者,為受盛之官,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所藏。今小腸熱結則血脈燥,膀胱熱結則津液涸,故膈塞而不便,《至真要大論》論少陰之復,有膈腸不便者是也。三陰者,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也。肺為邪結,則不能生腎水,而腎水虛弱,泛溢四支;脾為邪結,則不能勝水氣,而水氣汎溢,周身浮腫,故水證從是而作焉。「一陰」 者,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也;「一陽」 者,手少陽三焦之脈也。二脈並絡於喉,氣熱內結,故為「喉痹。」

張志聰曰:此言陰陽之氣不和,自結而為病也。四支為諸陽之本,氣歸形,氣結故形腫也。此概三陽而言也。陰氣結於內而不得流行,則血亦留聚而下洩矣。一陰結,便血一升;二陰並結,便血二升;三陰俱結,便血三升,此概三陰而言也。《辨脈篇》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名曰陽結也;其脈沈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鞭,名曰陰結」 也。蓋欲審別陰陽之氣結者,當以脈之去至、動靜、浮、沈、遲、數,以分陰陽,以證之。腫四支,知三陽並結;便血三升,知三陰並結也;以證之消,知結在二陽,當以二陽之法治之;證之膈,知結在三陽,當以三陽之法治之可也。結斜者,偏結於陰陽之間也。夫外為陽,內為陰,胃為陽,腎為陰,此結於形身之內,臟腑之外,胃腎空廓之間,而為腫也。石水,腎水也。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此多偏於腎臟,故為多陰少陽而少腹腫也。二陽,陽明胃氣也。消,消渴也。蓋陽明氣結,則水穀之津液不生,以致消渴而為病也。按:《靈樞》以五臟之脈微為消癉,蓋水穀之津液不資,則五臟之精氣俱微弱矣。三陽,太陽也。太陽為諸陽主氣,太陽之氣生於膀胱,從內膈而出於胸脇,從胸脇而達於膚表,陽氣結則膈氣不通,內膈之前,當胃脘賁門之處,膈氣逆則飲食亦膈塞而不下矣。三陰,太陰,脾土也,脾為轉運之官,脾氣結則入胃之水液不行而為水逆矣。一陰一陽者。厥陰少陽也。厥陰風木主氣。而得少陽之火化。風火氣結。則金氣受傷。是以喉痛而為痹也。痺者痛也閉也。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腸澼死。陽加於陰,謂之 汗。陰虛陽搏,謂之崩。

王冰曰:「陰謂尺中也。搏謂搏觸於手也。尺脈搏結,與寸口殊別,陽氣挺然,則為有姙之兆。何者?陰中有別,陽也。澼,陰也。然胃氣不留,腸開勿禁,陰中不廩,是真氣竭絕,故死。陽在下,陰在上,陽氣上搏,陰能固之,則蒸而為汗。陰脈不足,陽脈盛搏,則內崩而血流下也。」

馬蒔曰:此舉尺寸之脈,而為有子、為腸澼、為有汗,為崩諸證也。陰搏者,尺為陰,其脈搏擊於手也。陽別者,寸為陽,言尺脈搏擊於指,而與寸脈不同也,此則有子之脈,即《脈訣》之所謂尺脈不止真胎婦者是也。陰陽虛者,尺寸俱虛也。腸澼者,脾氣不化,澼積腸內,氣血日耗,所以至於死也。尺寸俱虛者為死,蓋沈小緩而無神也。陽加於陰者,亦指尺寸而言也,寸主動,尺主靜,尺部而見陽脈,乃陽加於陰,則陰虛火盛,其汗自泄。《平人氣象論》云:「尺濇脈滑,謂之多汗」 者是也。陰虛陽搏者,亦指尺寸而言也,尺脈既虛,陰血已損,寸脈搏擊,虛火愈熾,謂之曰崩,蓋火逼而血妄行也,此則指女子而言耳。夫婦人血崩之證,其血從胞絡宮而來,血久下行為熟路,則本宮血乏,其十二經之血,皆從茲而滲漏。然胞絡宮則繫於腎,而上通於心,故此證實關於心腎兩經,宜有陰虛陽搏之脈。《痿論》云:「悲哀太甚。」

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惟李東垣《試效錄》用十二經引經之藥。使血歸於十二經。然後用黑藥以止之。若徒用黑藥而不先服領血歸經之藥。其病難愈。

張志聰曰:此以下論脈也。「陰搏」 者,尺脈滑利,而搏擊應手也。「陽別」 者,與寸口之陽,似乎別出,而不相貫,此當主有姙,蓋有諸內,而是以尺脈滑利如珠也。「陰陽」 ,指尺寸而言,腸澼澼積下利也。夫榮衛氣血,皆由水穀之所資生,胃為受納之腑,腸為傳導之官,陰陽兩虛,而又失其所生之本,故無望其生機矣。此言陰陽由腸胃水穀之所生也。汗乃陰液。由陽氣之宣發。而後能充身澤毛。若動數之陽脈。加於尺部。是謂之汗。當知汗乃陽氣之加於陰液。而脈亦陽脈之加於陰部也。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虛陽盛。則迫血妄行也。

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 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 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 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王冰曰:「二十日者,脾肺成數之餘也。搏謂伏鼓,異於常候,陰氣盛極,故夜半死。十三日者,心腎之成數也。陰氣未極,故死在夕時。十日者,肝心生成之數也。三日者,陽氣速急也。五日者,兼陰氣也。隱曲謂便瀉。十日者,腸胃之正數也。」

馬蒔曰:「此舉各經之脈異於常者,而決其死期也。三陰者,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也,二脈搏擊於手,異於常候,計其死期,當二十日夜半死。二十日者,天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其成數計十;地四生金,而天以九成之,其成數計九。據二經成數之餘,當死於二十日。而夜半死者,陰病死於陰也。二陰者,手少陰心經」 、足少陰腎經也。二脈搏擊於手,異於常候,計其死期,當十三日夕時死。十三日者,地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其成數計七。天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其成數計六七六十三故也。曰「夕時」 者,少陰之時候也。「一陰」 者,手厥陰心包絡經,足厥陰肝經也。二脈搏擊於手,異於常候,計其死期,當十日死。十日者,天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地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肝取生數,而心則成數,共十日也。三陽者,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也。二脈搏擊於手而鼓,異於常候,計其死期,當在三日。三日者,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計三日也。三陰者,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三陽者,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四經之脈,俱搏擊於手,異於常候,心腹䐜滿,至於發盡,而不得隱曲,大小便為之不利也。計其死期,當在五日。五日者,土中央之候,病經多而死期速也。「二陽」 者,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也。二脈搏擊於手,異於常候,其病熱溫,當死不治,不過十日死。十日者,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止九日而十則九日之餘也。

張志聰曰:「三陰者,太陰也。俱搏者,脾肺二部俱搏擊應手,而無陽和之氣也。二者偶之始,十者陰之終。夜半者,陰盡而一陽初生之時。太陰者至陰也,以至陰之氣而絕無生陽,故死於陰極之數也。二陰者,少陰也。俱搏者,心腎二部俱搏擊應手也。少陰主水火,陰陽之氣,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十三日者,成數之終也。夕時者,日之終也」 ,以水火之陰臟,故死於成數,而終於日終也。「一陰者,厥陰也,俱搏」 者,肝與心主二部,俱搏擊應手也。「十日」 者,陰之終也。厥陰者,陰之盡也,以陰盡之氣,而死於陰數之終也。「三陽者,太陽也,鼓動也。俱搏且鼓」 者,手足太陽之脈,俱搏擊而且鼓動,陽極而絕,無陰之和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裏,並主水火之氣。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以水火之陽腑,故死於天地之生數也。蓋天為陽,地為陰,天主生,地主成,故太陽死於生數,而少陰死於成數也。三陰三陽者,五行之氣也。陰陽二氣,俱搏擊而不和,故盡五行之數終而死也。心滿,陽搏於上也。不得隱曲,陰搏於下也。腹居身半之中,陰陽相交者也。「腹發盡」 者,陽盡發於上,陰盡發於下,而無陰陽中見之和也。此言上下陰陽之病。下文言寒熱陰陽之病。二陽者,陽明也。俱搏者,手足陽明俱搏擊也;病溫者,病寒熱也。夫人之陰陽,由陽明水穀之所資生,二陽俱搏,則絕其陰陽所生之原矣。陰不得陽則病寒,陽不得陰則病熱,陰陽俱絕,不治之死證也。九乃陽之終,十乃陰之盡,不過十日者,死於陰陽之交盡也。上節言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陰陽二氣,不能一以貫通,而自相搏擊,其為病死也若此。此言胃脘之陽,以生養陰陽,五臟二陽俱搏,則陰陽並絕,其病死也如此,故末獨表出其病證焉 。董帷園曰:「陰結陽結者。論陰陽之氣結。剛與剛者。言腑脈傳腑。臟脈傳臟也。」 陰搏陽搏者。言

《十二》經脈之陰陽不和也。按張註心腹滿發盡當作心滿腹發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