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048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十八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十八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十八

  黃帝素問二十八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藝術典第四十八卷

醫部彙考二十八

编辑

《黃帝素問二十八》

编辑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编辑

馬蒔曰:《內言》病有虛實,宜善調其經脈,如末節之謂,故名篇。

張志聰曰:此篇論五臟所生之氣血神志,而歸重於血氣,故篇名《調經論》。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 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 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 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 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王冰曰:「神屬心,氣屬肺,血屬肝,形屬脾,志屬腎,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

馬蒔曰:此言神、氣、血、形、志,各有有餘不足也。張志聰曰:「其氣,謂五者之氣,各有虛實之不等。」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 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 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於 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 此成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 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是故「守經隧焉。」

王冰曰:「《鍼經》云:『兩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泄汗出腠理,是謂津液之滲於空竅,留而不行者為液也』。」 十六部者,謂手足二,九竅九,五臟五,合為十六部也。三百六十五節者,非謂骨節,是神氣出入之處也。言人身所有則多,所舉則少,病生之數。何以論之?五臟,謂五神臟也。言病皆生於五臟者,何哉?以內藏五神而成形也。志意者,通言五神之大凡也。骨髓者,通言表裏之成化也。言五神通泰,骨髓化成,身形既立,乃五臟互相為有矣。隧,潛道也。經脈伏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焉。血氣者,人之神邪侵之,則血氣不正,血氣不正,故變化而百病乃生矣。然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故守經隧焉。

馬蒔曰:此言人有虛實而生百病者,以血氣之不和也。四支者,手足也,手足各二。九竅者,陽竅七,在面部;陰竅二,前陰後陰也;在下部。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共為十六部,及有三百六十五節。《靈樞》九鍼十二原篇有曰:「『所謂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又云:『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是皆能生百病者也。百病之生,各有虛有實,是虛者即所謂不足也,實者即所謂有餘也。今約有餘不足而分之則為五,統之則為十,果何以生此不足有餘也?伯言皆生於五臟也。夫所謂神、氣、血、肉、志者,皆藏之於五臟,而人之形始成焉。唯志意通暢,內連骨髓,而身形五臟,始無百病,正以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如《靈樞·經脈篇》論各經脈氣之流行,所以行血氣者也。血氣不和,則為有餘不足,而百病乃生。是故善治生者,必守此經隧焉。真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也。

張志聰曰:《靈樞經》云:「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開發,汗出溱溱,是謂津。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肉屈伸洩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四支為諸陽之本,九竅為水注之氣。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十六部者,十六部之經脈也。手足經脈十二,蹻脈二,督脈一,任脈一,共十六部脈,計十六丈二尺,而一周於身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乃百病之所從而生,皆有虛有實。然五者之氣,皆生于五臟,而五臟所藏之血氣神志,以成此形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上言有形之五臟,以生無形之五志;此言無形之五志,以成有形之身形。五志者,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也。然五臟之道,皆歸於經隧。經隧者,五臟之大絡,以行血氣者也。血氣不和,百病乃變。

化而生。是故調治之道。亦守其經隧焉。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 不足則悲。血氣未并,五臟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 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補瀉奈何?」 岐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無 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 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帝曰:「刺微柰何?」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鍼勿斥,移氣於 不足,神氣乃得復。」

王冰曰:「并,謂并合也。未與邪合,故曰未并。邪入小絡,故可瀉其小絡之脈,出其血,勿深推鍼,鍼深則傷肉也。以邪居小絡,故不欲令鍼中大經絡血既出,神氣自平。斥,推也。小絡,孫絡也。但通經絡令其和利,按虛絡令其氣致,以神不足,故不欲出血及泄氣也。刺微之問覆前,初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者也。按摩其病」 處,手不釋散,著鍼於病處,亦不推之,使其人神氣內朝於鍼,移其人神氣,令自充足,則微病自去,神氣乃得復常。

馬蒔曰:「此言神有虛實為病者,皆當刺之,而復有刺邪之法也。神者,心之所藏也。《靈樞》本神篇言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然則有餘不足者,正虛實之謂也。觀此則知有餘不足,皆能為病者矣。蓋心在聲為笑,在志為喜,故實則笑不休;肺在志為憂,在聲為哭,故心氣衰而不能勝肺,則不足而悲,此乃血氣已并,所以為虛實而成病也。然方其血未并于氣,氣未并於血,而五臟安定之時,邪或客之,則邪在小絡,起於毫毛,有洒淅惡寒之貌,尚未入於大經與大絡也,故命曰「神之微病」 耳。帝復疑神為有餘不足,而病有為笑為悲,則不可無補瀉法也。伯言神有餘者病也,過猶不及也。當瀉小絡之「脈出血,勿深推其鍼,恐鍼深則傷肉也。又無中其大經,恐因小絡而兼傷大經也。」 蓋以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孫絡者,小絡也。神本無形,宜其善鍼之,若此必使神氣既平,不至於有餘,而為笑不休,斯已矣。神不足者,其絡必虛,當治其心經之絡,為虛者治之,按而致其氣之來,刺「而令其氣之和利也。無出血泄氣,以通其經脈,使神氣乃平,不至於不足而為悲,斯已矣。且其邪客於形,而初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則乘其微而刺之者,當按摩其病處,勿釋其手,著鍼其病處,勿推其鍼,使移邪氣於不足而為衰,復其真氣之如故而無虧,則神氣自全矣。」 愚按:此節當分為四段,其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言有餘不足,皆能為病也,是乃本體之病,自血氣未并至,故曰神之微。言始時皆能感邪,其病必微,是乃外感之病。其曰「神有餘者」 至「神氣乃平」 ,言刺其有餘之法,非刺其邪也。其曰「神不足」 至「神氣乃平」 ,言刺其不足之法,亦非刺其邪也。至於「刺微奈何」 ,至末方與第二段相應。此「微」 字,正是命曰神之微也,乃所以刺其邪也。若以第二段為三,第三段為二,則文理自無不明。王註以第三、四段皆為有邪,則未段又何為有刺微之問?又奚必另有刺法?反有不明者矣。又按:「按摩勿釋」 四句,似為空虛,未著何經。愚意即第七節志有虛實為病,乃腎經也。故刺然谷、復溜本經之穴。則剌神者,當在心包絡經。刺氣者,當在肺經;刺血者,當在肝經;刺形者,當在脾經。否則周身之內,何以知其為神之病。或氣之病。又何以知其為何經之病乎。

張志聰曰:「鍼刺之道,通利經脈,無泄其氣血,即所以補虛也。蓋血氣流通,而形神自生矣。人之為病,因鬱滯而成虛者,十居其半,醫者但知補虛,不知通利之中,更有補虛之妙用。著鍼者,如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謂當刺之極淺,而勿推內其鍼,移其邪氣於不足,而神氣乃自復矣 。」 張兆璜曰:「血氣相并,則有虛」 有實。邪入深而客于肌肉。經脈亦有虛有實。此血氣平而邪客之淺者也。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喘欬上 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并,五臟安定,皮膚微病, 命曰白氣微泄。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瀉 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 經隧,無出其氣。」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出 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 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王冰曰:肺合皮,其色白,故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氣,謂榮氣也。鍼瀉若傷其經,則血出而榮氣泄脫,故不欲出血泄氣,但瀉其衛氣而已。鍼補則又宜謹閉穴俞,然其衛氣亦不欲泄之,刺微之問,覆前白氣微泄者也。按摩謂按摩其病處。革皮也。「我將深之,適人必革」 者,謂其深而淺刺之也。如是脇從,則人懷懼色,故精氣潛伏也。以其調適於皮,精氣潛伏,邪無所據,故亂散而無所休息,發泄於腠。

理也。邪氣既泄。真氣乃與皮腠相得矣。

馬蒔曰:此言氣有虛實為病者,皆當刺之,而復有刺邪之法也。氣者,肺之所藏也。《靈樞》本神篇言肺藏氣,氣舍魄,肺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即本文之「少氣」 也。實則喘喝胸盈仰息,即本文之喘欬上氣也。此乃氣血已并,所以為虛實而成病也。然方其血未并於氣,氣未并於血,而五臟安定之時,邪來客之,肺主皮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蓋肺屬金,為色之白也。然而氣有餘者,則審其有餘之在肺經,而瀉其經隧,無得傷經出血,及泄其榮氣也;氣不足者,則審其不足之在肺經,而補其經隧,雖衛氣亦不泄之,斯可也。且其邪客於形,當按摩其病處,勿釋其手,出鍼視之,仍駭此病人曰:「我將深此鍼以刺之,適致」 此人,革其常度,不能自寧,則精氣必斂伏,邪氣必散亂,此邪且無所安息,外泄腠理,真氣乃相得矣。

張志聰曰:肺主氣而司呼吸,故有餘則喘欬上逆,不足則呼吸不利而少氣也。肺合皮,其色白,微邪客於皮膚,命曰「白氣。」 微泄,謂微傷其肺氣也。經隧,大絡也,五臟之所以出血氣者也。故有餘則瀉其經隧之血氣,而勿再傷其經脈之血氣也;不足則補其經隧之血氣,而無洩其經隧之氣焉。出,鍼出而淺之也。視之,視其淺深之義也。曰「我將深之」 ,適人之邪,淺客於皮,必與止氣相格,庶邪散而正氣不泄,故曰「我將深之」 ,謂將持內之而使精神自伏,復放而出之,令邪無散亂,迎之隨之,以意和之,無所休息,使邪氣泄於皮毛腠理,而真氣乃相得復於肌表,此用鍼淺深之妙法也。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 則恐,血氣未并,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帝 曰:補瀉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 足則視其虛經,內鍼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 鍼,無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視其血絡,刺 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王冰曰:絡有邪成,則入於經,故云:「孫絡。」 水溢則經有留血,脈盛滿則血有餘,故出之。經氣虛則血不足,故無令血泄也。久留疾出,是謂補之。血絡滿者,刺按出之,則惡色之血,不得入於經脈。

馬蒔曰:此言血有虛實為病者,皆當刺之,而復有刺邪之法也。血者,肝所藏也。《靈樞》本神篇言「肝藏血,血舍魄,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正與此同。蓋以肝在志為怒,腎在志為恐,不足則母氣虛而為恐也。此血氣已并,所以有虛實而為病耳。然方其血未并於氣,氣未并於血,而五臟安定之時,孫絡為濕所勝,其水泛溢,則入於經而有留血,此乃邪之為病也。然而血有餘者,則審其在肝經之盛而瀉之,以出其血,血不足者,則視其在肝經之虛而補之,鍼其脈中,久留而視,所謂如待貴人,不知日暮者是也,候脈已大疾,則氣已至矣,乃出其鍼,無令出血可也。且邪之所感,致有留血,則當視其血在絡時,即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入經,以成他疾可也。張志聰曰:肝志怒,腎志恐,故血有餘則肝盛而主怒,不足則母氣衰而并於脾,故恐。蓋以木氣不足則土氣盛,土氣盛則并于所不勝之腎臟而為恐也。然下文之所謂病在脈調之血者,心包絡所主之血也。此所謂血者,肝臟之所主也。肝臟之血,本於衝脈,衝脈起於胞中,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散於皮膚肌肉之間,充膚熱肉,生毫毛,臥則歸於肝臟,寤則隨衛氣而行於脈外。「孫絡水溢」 者,胞中之津水也。水穀之津,流溢於中,奉心神化,赤而為血,故曰「水入於經,而血乃成。」 夫經脈之血,從經而脈,脈而絡,絡而孫脈外之血,從皮膚而轉注於孫脈,從孫絡而入於經俞,此脈內脈外之血氣,互相交通者也,故曰:「孫絡。」 水溢則經有留血,此肝有微病,致經水之溢於經也。盛經,衝脈也。衝脈為經絡之海,故曰盛經虛,經虛而不盛也。久留,候氣至也。脈大疾,氣至而血復也。《經》云:「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 蓋血在於絡,是孫絡之水溢。留於絡中。而成敗惡之血矣。此將入於經。故當疾刺以瀉出之。

張兆璜曰:「凡病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出鍼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此瀉邪而兼補其正氣也。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鍼,此補虛而兼出其微邪也。迎之隨之,淺深在意,斯盡調經之妙用』。」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 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血氣未并,五臟安定,肌肉 蠕動,命曰微風。」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瀉 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 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溲音 叟蠕音輭

王冰曰:「涇,大便。溲,小便也。」 邪薄肉分。衛氣不通,陽

氣內鼓,故肉蠕動。陽經、陽絡,胃之經絡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故肉蠕動。即取分肉間,但開肉分以出其邪,故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復舊,而邪氣盡索散盡也。

馬蒔曰:此言形有虛實為病者,皆當刺之,而復有刺邪之法也。形者,脾所藏也。蓋形成於肉,脾主肌肉故也。《靈樞》本神篇言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支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正與此同。此氣血已并,所以為虛實而成病耳。然方其血未并於氣,氣未并於血,而五臟安定之時,則風或客之肌肉,如蠕蟲之動然,而風氣尚微,命曰「微風。」 故形之有餘,則當瀉足陽明胃經,形之不足,則當補足陽明胃絡,正以脾胃為土,土主肌肉,而今曰「陽經」 ,非胃而何?且也微風所客,必當刺之,取其感風之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使衛氣得復,而邪氣乃盡矣。

張志聰曰:腹乃脾土之郛郭,故有餘則脹。《靈樞經》云:「脾氣實則涇溲不利。」 蓋土氣盛實,則尅制其水而不流,脾主四支,故虛而不用。蠕蟲,行動貌。蓋風傷衛,衛氣行於肌肉之間,故蠕動也。陽,謂陽明也。陽明與太陰為表裏,蓋皮膚氣分為陽,脾所主在肌肉,故當從陽以補瀉。瀉刺其經者,從內而出於外也。補刺其絡者。從外而入于內也。微風傷衛。衛氣行於脈外。故當取之分肉。而無傷其經絡。所謂病在肉。調之分肉也。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飱 泄,不足則厥。血氣未并,五臟安定,骨節有動。」帝曰:補 瀉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 復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 所乃能立虛。」然筋當是然谷

王冰曰:脹,謂脹起,厥,謂逆行上衝也。足少陰脈下行,今氣不足,故隨衝脈逆行而上衝也。腎合骨,故骨有邪薄,則骨節鼓動,或骨節之中如有物鼓動之也。然,謂然谷,足少陰榮也,在內踝之前,大骨之下陷者中,血絡盛則泄之,其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三壯。復溜,足少陰經也,在內踝上同身寸之二寸陷者中,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三呼,若灸者可灸五壯,不求穴俞,而直取居邪之處,故云「即取之。」

馬蒔曰:此言志有虛實為病者,皆當刺之,而復有刺邪之法也。《靈樞》本神篇言「腎藏精,精藏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 ,正與此同。蓋以腎脈上行於腹,下行於足故也。此乃血氣已并,所以為虛實而成病耳。然方其血未并於氣,氣未并於血,而五臟安定之時,腎主骨,骨感於邪,則骨節有動,此乃邪之為病也。然而志有餘者,則瀉腎經之榮穴,名「然谷」 者,其筋有血,乃刺出之。志不足者,則補腎經之經,穴,名復溜者,無出血泄氣可也。《帝問》血氣未并之時,感邪而骨中有動,則所以刺未并者,必有法也。伯言即取之邪,所以刺之無中其大經,則邪所自能立去而虛矣。

張志聰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則聚水而為腹脹飧泄矣。腎為生氣之原,故不足則厥逆而冷。骨節有動者,亦為微風所傷也。故下文曰:「邪所以能立虛。」 然谷穴,足少陰之榮穴也。榮為火,故有餘則當瀉其坎中之滿。復溜,足少陰之經穴也。經屬金,虛則補其母也。即取之者,即于骨節有動之處而取之也。邪,所謂邪客而有動之所也。此病在骨者。調之骨。故無中其經。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氣 血以并,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 實一虛。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故為驚狂。血并於陽,氣 并於陰,乃為炅中。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 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喜忘。」以已同炅炯同惋宜作悗音悶

王冰曰:衛行脈外,故氣亂於衛;血行經內,故血逆於經。血氣不和,故一虛一實。氣并於陽,則陽氣外盛,故為驚狂;氣并於陰,則陽氣內盛,故為熱中。上謂鬲上。下,謂鬲下。

馬蒔曰:「此言血氣之所以偏勝,而皆有其病也。帝問已聞虛實之病形,如笑不休與悲之類,然所以生此虛實者,必有故也。伯言虛實之生,在乎陰陽相並之間耳。故氣并於血,血并於氣,是氣血之已并也。營為陰,氣血則從生;衛為陽,氣悍於營氣相并,是陰陽之相并也。陰血并於陽氣,則氣亂於衛,而血之離居者」 為實,其虛則在氣也。陽氣并於陰血,則血逆於經,而氣之離居者為實,其虛則在血也。虛實之所以生者如此,然氣血固不可以專并,亦不可以不并。專并者為偏勝,不并者為不和。試以不并者言之,血屬陰,今血并於陰而無與於氣;氣屬陽,今氣并於陽而無與於血,則論血氣之大分,血當以氣為主,故血并於陰者,其病徐而氣并。

於陽者,其病剛,當為驚狂之證。又以專并者言之,血專并於陽,氣專并於陰,是血必以氣為主,故血并於氣者,其病緩,而氣并於血者其病速,當為熱中之證。且是血氣者,不但表裏為病,抑且上下為病,正以上與表同,下與裏一也。故血并於鬲之上,而氣并於鬲之下,其病在鬲下。心氣不下通,故為煩心;肝氣乃上逆,故為善怒也。血并於鬲之下,而氣并於鬲之上,其病在鬲上。心在鬲下者,神以氣盛而亂,又以神失而善忘也。

張志聰曰:此言五者之有餘不足,生于血氣之相并也。血氣者,陰陽也。陰陽者,皮膚氣分為陽,經脈血分為陰,表為陽,裏為陰。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氣亂於衛者,血并於氣也。血逆于經者,氣并于血也。血并于氣,則血離其居;氣并于血,則氣離其居矣。血離其居,則血虛而氣實;氣離其居,則氣虛而血實。故曰一實一虛。蓋有者為實,無者為虛也。此論血氣相并之總綱也。夫衛者,水穀之悍氣也。肺主之氣,乃三陽之表氣,肌腠之元真,故曰氣亂於衛,謂亂于衛之部署也。下文曰:「取氣於衛,病在氣調之衛。」 皆屬此意。蓋皮膚肌肉之腠理處,皆衛氣游行出入之所,所謂當取之于皮膚肌腠,而無動其經脈也。當知衛氣出於陽明,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大會於風府,游行于外內者也。太陽三焦之氣,生于下焦水中,從下而上,自內而外,主司于膚表,通會于肌腠,故曰「三焦。」 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分別血氣生始出入之原也。夫血分氣分之為陰陽也。脈外氣分為陽,脈內血分為陰,陰血滿之于外,陽氣注「之於脈中」 ,是為陰陽勻平。如血并居于陰,則陰盛而血實。心主血脈,故陰盛則驚;氣并于陽,則陽盛而氣實,陽盛則發狂也。又有外內之陰陽也,血并于陽,則陰虛而生內熱,氣并於陰,則陽氣內盛而為熱中矣。故陰陽外內相并,而總屬炅中也。乃上下之為陰陽則何如?血并于上,則脈氣實而心煩惋;氣并于下,則氣不舒而多怒也。血并于下,則血蓄于下而喜忘;氣并于上,則氣逆于上而為悗亂。《靈樞經》曰:清濁之氣相干,亂于胸中,是為大悗。《傷寒論》曰: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宜扺當湯下之。按:抵當湯證,乃血蓄于氣分,當知氣并於上,匪則并於脈外,而兼并於脈中,故曰:清濁之氣相干。血并于下,匪則并於脈中,而兼并于脈外,故其人喜忘。《經》云:「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氣虛,虛則營衛留之于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喜忘也。」

帝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 何者為虛?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 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 為氣虛。」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 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 為虛,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今血氣相失,故為」 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并,則為實焉。血 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 不反則死。

王冰曰:「泣謂如雪在水中凝住而不行去也。氣并於血則血少,故血虛;血并于氣則氣少,故氣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言氣并於血則血無,血并于氣則氣無也。血與氣相失,言氣并于血則血失其氣,血并於氣則氣失其血。」

馬蒔曰:此詳論血氣之虛實,有以不并言者,有以專并言者。帝承上文而言血并于氣,氣并于血,固宜其有虛實矣。若血屬陰理,當歸於陰,氣屬陽理,當歸於陽。今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此正血氣不相為并,而各離所并之居,與上節離居不同。上言血離其所居而并之於氣,氣離其所居而并之于血,而此則血不」 并氣,是離其并氣之所居,氣不并血,是離其并血之所居,是無實無虛也,當以何者而定其為虛實邪?伯言血氣雖不同,其性則同也,皆喜溫而惡寒,寒則澀滯而不通,溫則消釋而易行,故不并固不可,而專并亦不可。蓋不并則為寒,寒則澀滯而不通,專并則為熱,熱則太溫而病勝。是以氣之所并者在于陽,則氣分無血也,是為血虛矣;血之所并者在于陰,則血分無氣也,是為氣虛矣。此不并之并,亦有虛實在也。然而既曰血虛,又曰氣虛,是血氣皆無實也,帝之所以又疑而問也,殊不知氣并於陽,氣為有而血為無,乃氣實而血虛也;血并于陰,血為有而氣為無,乃血實而氣虛也。故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也。不唯是也,彼氣血相并者,氣并于血,則氣盛而血少,是無血也;血并于氣,則血盛而氣少,是無氣也。惟氣血相失,故名之曰虛。大絡與孫絡,俱運於經脈之中,氣并於血,其實在氣,血并於氣,其實在血,故名之曰實,且是氣血也。專并於上,則氣上而不下,當為大厥之

證厥則暴死者有之,幸而氣復于下則生,不復則死矣。

張志聰曰:「此復申明血氣各自并居而成虛也。夫血滿於外,氣注於陰,是陰陽相合而為和平。如血并於陰,氣并於陽,是血氣各自分其居矣。故血氣喜其溫和相合,而惡其寒濇獨居。如血并於陰,則寒泣而不能流行,血不流行,則氣不得以和之矣。氣并於陽,則氣溫而血消去,氣熱消鑠,則血不得以和之矣。是故」 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蓋血并於陰者,血并而氣不并也;血并於陰,則陰盛而寒,寒則血中之氣,亦濇而不能流行矣。氣并於陽者,氣并而血不并也;氣并於陽,則陽盛而熱,熱則氣分之血亦消爍而去矣。故曰「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 也。然血氣并而成虛者,因無而為虛也。如血并於陰,則陰寒盛而血中之氣亦無矣;如氣并於陽,則陽熱盛而氣分之血亦消去矣。「故氣并則無血,血并則無氣」 ,今血與氣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為虛焉。絡者,經脈之支別也。孫脈者,乃孫絡之脈。《別經》者,亦三百六十五脈,內通于十二大絡,外通於膚腠皮毛。五臟之血氣,從大絡而出于孫脈,從孫脈而出於膚表,表陽之氣,從孫絡而入于大絡,從大絡而注於經俞,此外內交通血氣之經路也。是絡脈之血氣,孫絡之氣血,俱輸于經,是血與氣共并於血分則為實也。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逆,逆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此血與氣共并於上則為實也 。王芳侯曰:「氣復反則生,謂復歸于」 下也。蓋陽氣生于下而升于上。血氣並逆。則氣機不轉而暴死。反則旋轉而復生。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 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于陰,陰滿之 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馬蒔曰:此言氣血之虛實,必有道以為之往來也。陰陽者,陰經陽經也。帝問氣血相并,則為虛實,然何道以為之往來?此乃虛實之要也。伯言手足有六陽經,有六陰經,皆有俞穴所會,陽經注而之內,陰經注而之外,如《靈樞》經脈篇始於手太陰肺經,遂行於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遂行於足太陰脾經者是也。陰陽和平,以充其形,九候不偏,命之曰「無病之人。」 若氣血相并,則不能勻平而為虛實矣。此陽經陰經之經隧,乃道之所以往來也。張志聰曰:道,謂血氣出入之道路,來則為實,去則為虛,有來有往,則和平矣。蓋以血氣相通,陰陽交互之為和平也。俞者,謂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脈之所流注。會者,謂三百六十五會,乃神氣之所游行,皆陰陽血氣之所輸會者也。脈外之陽氣,從孫脈而注於陰中,在內之陰血,從經俞而溢之脈外,此陰陽相和,是為勻平。血氣相通,以充其形,則三部九候之脈,上下若一,是為平人矣。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 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馬蒔曰:「此言陽經之邪,得之外感,而陰經之邪,得之內傷也。何也?陽經主表,陰經主裏故也。」

張志聰曰:「上節論陰陽不和,血氣相并,而有虛實之分。此復論外因於風雨寒暑,內因於飲食七情,而亦有陰陽虛實之分焉。外為陽,內為陰,故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 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 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 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帝曰: 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 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 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王冰曰:「聶謂聶皺,辟謂辟壘也。」

馬蒔曰:「此言陽經病有虛實,皆得之外感,而以痛否為驗也。上文神、氣、血、形、志,以血氣相并而為虛實.,乃血氣之虛實,不必外感于邪也。此言感邪而有虛實,乃病之虛實也。是必有血氣之虛實,而後有病之虛實,其實有不同也。試以陽經之生實者言之,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于孫絡,又傳入於絡脈,又」 傳入於經脈,血氣與邪并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 實者,按之則痛者是也。又以陽經之生虛者言之,寒暑之中人也,皮膚不仁,肌肉堅緊,營血澀而衛氣散,故曰「虛。」 虛者聶辟,乃肌肉僻積之意。按之則氣足以溫之而不痛者是也。此乃陽經之病,生虛生實者如此。

張志聰曰:此論外因之風雨寒暑,而有虛有實也。夫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而次入于裏,血氣與邪并客于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此邪在于分腠。

之陽,迫及于脈而為堅大,未入于裏,故按之則痛。夫表陽之氣,主於皮膚,寒濕之陰邪,傷人陽氣,是以皮膚不收,陽氣不能外禦,致邪入于肌肉,而肌肉堅緊也。榮血泣而不行,衛氣去于膚表,故為虛也。《靈樞經》曰:「血氣竭枯,腸胃聶辟」 ,蓋言此虛者,虛于外而僻積于內也。此表氣不足,故按摩之則裏氣出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此論陽受之風雨寒濕。陽氣主于膚表。蓋以陽氣實者為實。而陽氣虛者為虛也。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 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帝曰:陰 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 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王冰曰:「實謂邪氣盛,虛謂精氣奪也。」

馬蒔曰:「此言陰經病有虛實,皆得之於內傷也。試以陰經之生實者言之,怒氣不節,則肝為陰經,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專走而上行,故曰實。又以陰經之生虛者言之,正以喜則氣下,悲則氣消,而脈氣虛空,又因用寒冷飲食,而寒氣熏滿,則血澀氣去,故曰虛。」

張志聰曰:「此論內因之虛實也。夫內為陰,外為陽,身半以下為陰,身半以上為陽,喜怒之氣,由衷而發,故不節則陰氣上逆,逆則下虛,虛則陽氣相乘而下走之,故為實矣。」 夫心藏神,喜則神氣散而下;肺藏氣,悲則傷肺而氣消,神氣消而脈空虛者,脈隨氣而消長也。飲食于胃,喜溫而惡寒,兼之寒飲,致寒氣熏滿于胸中。則血泣而氣去。蓋榮衛血氣。皆陽明之所生也。此論飲食居處。陰陽喜怒。皆生於陰。故論在內之氣。及經脈之為虛為實也。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 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 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 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帝曰:陰 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 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 緻密,腠理閉塞,元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帝 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 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 不通,其脈盛大以濇,故中寒。

王冰曰:「甚用其力,致勞倦也。貪役不食,故穀氣不盛。外傷寒毒,內薄諸陽,寒外盛則皮膚收,皮膚收則腠理密,故衛氣稸聚,無所流行矣。寒氣外薄,陽氣內爭,積火內燔,故生外熱也。」 溫氣,謂陽氣也。陰逆內滿,則陽氣去于皮外也。

馬蒔曰:此言陰陽之有虛實,而寒熱之在內外者不同也。陽者,衛氣也,陰者,營氣也。《經》言「陽虛則外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陰盛則內寒,是虛實殊而內外分,何寒熱之難拘也?」 伯言陽虛則外寒者,正以衛氣自下焦之陰中有陽者,隨中焦之氣以升於上焦,而生此衛氣,故謂之衛氣。出于下焦濁者為衛是也。此衛氣即陽氣也。陽受氣於上焦而生,故出而溫于皮膚分肉之間,所以衛行脈外,肥腠理而司開闔也。今寒氣在于外體,則上焦不通,衛氣不得入,而寒氣獨留於外,故寒而且慄也,此外感之證也。所謂陰虛生內熱者,正以有所勞倦,致形衰氣少,而飲食隨減,所以穀氣不盛也。夫上焦之宗氣,生於穀氣之精微,今飲食倦勞如此,故上焦之氣不能行,而下脘之氣亦不通,則胃氣虛而為熱,熱氣熏于胸中,故內熱也,此內傷之證也。所謂「陽盛生外熱」 者,正以衛氣本于上焦,今外傷寒毒,陽邪反盛,上焦不通,皮膚腠理皆緻密而閉塞,元府不得通利,衛氣不得外越,故外體菀熱,此外感之證也。所謂「陰虛生內寒」 者,正以下氣大逆而為厥,寒物之氣,積於胸中而不瀉,熱氣漸去,寒氣獨留,血亦凝澀,脈亦不通,經脈在內者,盛大而脹,并皆濇滯,故內寒,此亦內傷之證也。按此四段,其首段陽虛生外寒,後人以為陽虛畏外寒。蓋言陽氣既虛,外無所衛,雖不感邪,亦必畏寒;次段陰虛生內熱,後人以為腎水既滅,火能勝陰,煩躁眩暈,內熱自盛,此亦有理,但與正文不同。其曰「陽盛則外熱,陰盛生內寒」 者,斷如所解云云也。但陰盛生內寒,或欲作外感之邪說,則是傳經之邪也。傳經之邪,內當熱,脈當沈,今何為反寒?須知欲作外感,乃是暫時寒氣入中,或為寒物所傷耳,非傳經之邪也。此節脈若作外診之脈。理宜沈濇。今曰盛大而濇。恐是在中之脈。非外見者。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而復論表裏陰陽,有寒熱虛實之別。上節論陽在外而陰在內,然表陽之氣,有虛之寒,裏陰之氣,有虛之熱,故帝引經而復問焉。陽,謂諸陽之氣。《經》云:三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

身澤毛,是謂氣。是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假令寒氣客於外,則上焦之氣不通,而寒氣獨留,故寒慄也。所以凡傷於寒則為病熱者,得陽氣以化熱也。寒慄而不能為熱者,上焦之氣不通也。至若陰虛生內熱者,因中土之受傷也。如飲食勞倦則傷脾,脾主肌肉,故形氣衰少也。水穀入胃,由脾氣之轉輸,脾不運行,則穀氣不盛矣。上焦不能宣五穀之味,下焦不能受水穀之津,胃為陽熱之腑,氣留而不行,則熱氣熏于胸中而為內熱矣。上為風雨寒濕,此即飲食居處也。上焦為宗氣之海,宗氣積於胸中,上出於肺,以司呼吸,肺主氣而上合於皮毛,是以上焦通利,則充膚澤毛,有若霧露之溉;上焦不通,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而元府不通矣。毫毛之腠理閉塞,則衛氣不得泄越而為熱矣。「厥氣上逆」 ,下焦之陰氣,厥逆於上也。陰寒之氣,積於胸中而不瀉,則中上二焦之陽氣消,而寒氣獨留於上,寒則血凝泣,而脈不通矣。陰盛則脈大,血凝泣,故脈濇也。陽熱去而寒獨留,故中寒也。

帝曰:「陰與陽并,血氣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 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于營,取氣于衛,用形哉?因 四時多少高下。」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陰陽相傾, 補瀉奈何?」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鍼,鍼與氣俱內, 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 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 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鍼 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鍼,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 從去,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 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 來,是謂追之。」內納同

王冰曰:營主血,陰氣也。衛主氣,陽氣也。夫行鍼之道,必先知形之長短,骨之廣狹,循三備法,通計身形,以施分寸,故曰用形也。瀉實,言欲開其穴而泄其氣也。切謂急也,言急出其鍼也。《鍼解論》曰:「疾而徐則虛」 者,疾出鍼而徐按之也。大氣,謂大邪氣也。屈,謂退屈。補虛,言但密閉穴俞,勿令其氣散泄也。近氣,謂已至之氣。遠氣,謂未至之氣。欲動經氣而為補,補者皆必候水刻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得時而調之。追,猶言補也。《鍼經》曰:「追而濟之,安得無實?」 則此謂也。

馬蒔曰:「此言刺病取乎營衛,而補瀉又有其法也。陰并於陽,是血并於氣;陽并於陰,是氣并於血。血氣病形,所以各有虛實也。刺之何如?蓋十二經中,皆有經隧,血有虛實,而營氣屬陰,血生於營,故刺血者取之營氣而已;氣有虛實,而衛氣屬陽,氣亦屬陽,故刺氣者取之衛氣而已。且人之形體,有長短肥瘦,大小不」 同。天之四時,有寒熱溫涼不一,必用人之形,因天之時,以為鍼之多少高下耳。是以欲瀉實者,候其邪氣方盛之時,乃令病人吸氣以納鍼,鍼與氣俱納,然後開其門,利其戶,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鍼,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鍼,呼盡乃去,鍼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故命曰『瀉』。欲補其虛者,持鍼勿置,以定其意,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候呼納鍼,呼盡納鍼,氣出鍼入,鍼空四塞,精無從去,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適而自護,候呼引鍼」 ,方實而疾出鍼,氣入鍼出,氣不得出,熱不得還,各在其處,推闔其門,閉塞其戶,邪氣弗散,令神氣存,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大氣留止,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故命曰《補》。

張志聰曰:「陰與陽并者,謂表裏上下,陰陽相并也。血氣以并者,血并於氣,氣并于血也。蓋五臟之神志血氣,生於胃腑水穀之精。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故當取之經隧,以調其五臟焉。夫取之經隧,調其神也。取之營衛,調其氣也。又當以調其形。形者,皮膚肌肉哉」 者,未盡之辭。蓋言上守神,粗守形,神氣固當調,而形之不可不用也。因時氣之升降浮沉,而用之以多少高下,如曰以月生死為痏數,此多少之謂也。如春時俞在頸項,夏時在胸脅,秋時在肩背,冬時在腰股,高下之謂也。「虛實」 者,謂并者為實,無者為虛,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氣盛者,謂所并之氣,所受之邪盛也。蓋候病氣至而內鍼也。鍼與氣俱內者,隨正氣而深之也。「以開其門,利其戶」 者,開其門而伏其精氣於內也。鍼與氣俱出者,同病氣俱出也。《鍼經》云: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是以瀉邪當先歸伏其正氣,而後引邪以出其門,則精氣不傷而邪氣乃下,故外門勿閉以出其邪,搖大其鍼孔,如利其所出之道路。是謂大瀉。切急也。屈。降也。大氣。大邪之氣也。此論瀉邪之中而

兼用內正之法也。「持鍼勿置」 ,謂持鍼在手勿置之意,外以定其迎隨之意。候其呼出而內鍼,氣出而鍼入,鍼空勿搖,使精氣無從而去,候正氣方實,而疾出其鍼,使正氣內入而鍼即外出,則熱邪不得還入於內。內之氣門已閉,則邪氣布散於外,而精氣乃得存矣。鍼下動氣,候時而至,使淺近之氣不散失于外,深遠之氣來復于其間,是謂追而濟之之法。此補正之中,兼瀉散其邪。蓋邪之所湊,其正乃虛也 張兆璜曰:「此先追實其正氣,次散其邪,再候其時,而使精氣來復,迎之隨之,得出入補瀉之妙,而後能調其經焉。」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 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 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 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 表裏,經絡支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 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 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鍼劫刺其 下及與急者,病在骨焠。鍼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蹻為 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 病者,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鍼道備矣。

王冰曰:「隨而調之者,從其左右經氣支節而調之也。脈者血之腑,脈實血實,脈虛血虛,由此脈病而調之血也。血病則絡脈易,故調之於絡。衛主氣,故氣病而調之衛也。調之分肉」 ,謂候寒熱而取之。調之筋,謂適緩急而刺熨之。調之骨,謂察輕重而調之。燔鍼劫刺其下及與急者,調筋法也。言筋急則燒鍼而劫刺之,焠,鍼,藥熨調骨法也。焠鍼,火鍼也。「兩蹻,謂陰陽蹻脈。陰蹻之脈,出於照海,陽蹻之脈,出於申脈。申脈在足外踝下陷者中,容爪甲,刺可入同身寸之三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照海在足內踝下,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留六呼,若灸者可灸三壯。」 莫病,謂無病也。

馬蒔曰:「此言臟腑虛實之病,相為表裏,隨病而當施以治法也。神、氣、血、肉、志,各有虛實,是計之有十也。生於五臟,則似於十二經脈有所遺也,故帝疑而問之。殊不知五臟六腑,相為表裏,所生諸病,各有虛實,其病所在,隨處可以調之。在脈則調之血,以脈者血之腑,脈實則血實,脈虛則血虛也。在血則調之絡」 ,以血病則絡脈結也。在氣則調之衛,以衛為陽氣也。在肉則調之分肉,以分肉為肉之部也。在筋則調之筋,下文用燔鍼以劫刺其下,及其所急處是也。在骨則調之骨,下文用焠鍼及藥熨者是也。病有不知所痛者,刺兩蹻之上,謂申脈、照海二穴也。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用《繆刺》法以刺其絡穴,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也。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用《巨刺》法,以刺其經穴,左痛刺右,右痛刺左者是也。繆刺巨刺,特有經絡之不同耳,必謹察其九候之脈而刺之,鍼道備矣。

張志聰曰:「神、志、血、氣、肉,五者,各有虛實,故虛實有十,而皆生于五臟。三百六十五節,乃筋骨之會。十二經脈,支分三百六十五絡,而皆絡于節。節有病,必被及于經脈,蓋言筋骨血脈外內之相通耳。五臟者,內合五行,外合脈肉筋骨,故得六腑與為表裏,以應十二經脈,故五者之虛實,止歸于五臟。若經絡支節,各生」 其虛實,則隨其病處而調之。如病在心包絡所主之脈,即調之脈;在心臟所主之血,即調之絡;在肺臟所主之氣,即調之於衛;在脾臟所主之肉,即調之分肉;在肝臟所主之筋,即調之筋;在腎臟所主之骨,即調之骨。蓋五臟者,五行之所生也,故先言其五臟。地之五行,化生六氣。六氣之中有二火,一合心臟之陽火,一合包絡之陰火,共為六臟,得六腑與為表裏,以應十二經脈,以合血氣脈肉筋骨。此論五臟之氣不和,以致外合之血氣筋骨為病,各隨其氣而調之。若風雨寒濕為病于脈肉筋骨之間者,亦各有取刺之法也。按《靈樞·官鍼篇》曰:「九曰焠刺。」 焠刺者,刺燔鍼則取痹也。又曰:「刺寒痹之法,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蓋陽受之,風雨寒濕,客於脈肉筋骨之間,皆能為痹,故當以燔鍼劫刺其所病之下,而及與筋痹之急者。若病在骨,又當用焠鍼及藥熨之。若痛而不知其所者,當取之蹻脈也。」 按兩蹻脈起于足踝,上入陰,上循胸裏,故痛在蹻脈之上者,不知痛處也。其有痹在于肌肉,而不及于經脈者,當繆刺之。按《繆刺篇》曰:「凡痹往來,行無常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 又有病在于經別者,當巨刺也。《繆刺篇》曰:邪客于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動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痛,如此者,必巨刺之。巨,大也。《九鍼論》曰:「八曰長鍼,取法於綦鍼,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者也。蓋經脈在裏而入深,故當用長大之鍼。」

「以取之九候,三部」 九候也。九候外合九竅,內合九臟,循行於上中下之三部,皆五臟所生之血氣也。此篇首論五臟所藏之神志血氣,有虛有實,復總歸於血氣陰陽,復調之于皮肉筋骨,并取邪痹于身形蹻脈之間,然必察其九候之脈,而知病之所在,調經之道,于斯備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