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八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八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六十二
黃帝靈樞經十六〈五色篇第四十九 論勇篇第五十 背腧篇第五十一
衛氣篇第五十二 論痛篇第五十三 天年篇第五十四〉
藝術典第八十二卷
醫部彙考六十二
编辑《黃帝靈樞經十六》
编辑
《五色篇第四十九》
编辑
《馬蒔》曰:「篇內有五色言病之義,故名篇。」
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 所謂也。」《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 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 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馬蒔曰:「此言五色雖決於明堂,而諸部亦宜廣大也。五色獨決於《明堂》《五閱》《五使》篇之言,而公舉以問之也。」
張志聰曰:此承三十七篇之五閱五使,復辨明五臟之氣,色見於明堂,脈見於氣口,察其色,切其脈,以知病之間甚,人之壽夭也。《五閱篇》曰:「五官已辨,闕庭必張,乃立明堂。」 明堂廣大,蕃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廣大,壽中百歲。故帝復釋之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蓋言面部之形色,應天地之形氣,欲其清明而廣厚也。夫五臟生於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五色,及三陰三陽之六氣,故色見於明堂,脈出於氣口,乃五臟之氣見於色而應於脈也。故曰:五氣者,五臟之使也,五時之副也。氣口者,左之人迎,右之寸口,所以候三陰三陽之氣。三陰三陽者,五臟六腑之氣也 。朱氏曰:「按《五臟生成篇》云:『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蓋五臟之氣,色見於面,五臟之血,色見於目也。《脈要精微論》曰:『尺外以候腎,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右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左外以候心』』。」 是五臟之有形候,見於左右三部之寸關尺,五臟之氣候,見於氣口也。故曰:「脈之浮沈,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 此五臟之形氣,各有所候也。夫天地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故視人之壽夭,決病之死生者,必明乎此。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 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 宮在於下極,五臟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 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惡音烏〉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五官之有辨也。《五閱五使篇》有五官已辨之言,而公亦舉以問之也。鼻為明堂,其骨貴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眉間為闕,顏為庭,故庭即首面,所以上於闕庭也。下極在兩目之間,係心之部,故曰王者所居之宮,在於下極,以心為君主之尊也。惟五臟能安於胸中,則其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之色。自然清潤。此五官之可辨者如此。
張志聰曰:「五官者,五臟之外候也。明堂者,鼻也。鼻之準骨,貴高起而平直者也。五臟次於中央,闕庭之中,肺也。闕下者,心也。直下者,肝也。再下者,脾也。臟為陰而主中,故候次於中央也。六腑挾其兩側,肝左者,膽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腑為陽而主外,故位次於」 兩側也。腎為水臟,故挾大腸而位於藩蔽之外,應地居中,而海水之在外也。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應天闕在上,王宮在下,有天地人之三部也。闕庭者,肺也,肺主天而居上也。「極下」 者,脾也,脾主地而居下也。「王宮」 者,心之部也,心為君主而居中也。五臟安居於胸中,而臟真之色致見於外,五官惡得無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 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 雖病甚,不死矣。」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五官之色,可以辨病之生死也。夫五官之色,未有不可辨者也。故五者之色,各出其部分,其何部之骨陷者,必不免於病,其何部之骨,不至陷下,而僅有五色相乘襲者,雖病甚亦不至於死也。」
朱永年曰。不辨者。謂不辨其真色。而辨其病色也。五色之見。各出其色部者。謂五臟之病色。各見於
本部也。《刺熱論》曰:「色榮顴骨」 ,熱病也。部骨陷者,謂本部之色,隱然陷於骨間者,必不免於病矣。蓋病生於內者,從內而外,色隱現於骨者,病已成矣。承襲者,謂子襲母氣也。如心部見黃,肝部見赤,肺部見黑,腎部見青,此子之氣色,承襲於母部,雖病甚不死,蓋從子以洩其母病也。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 為寒,是為五官。」
馬蒔曰:「此正言五官之色,見於何部,可以知其在中之病也。」
倪沖之曰:「此察五部之色,而知外淫之病也。青黑者,風寒之色,故為痛;黃赤者,火主之色,故為熱;白者,清肅之氣,故為寒。是為五色之所司,而為外因之病也 。」 莫子瑜曰:「上論五臟之病色,各出其部。此論天地之風寒,見於五色,所當審別外內。」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黃帝曰:「外內皆在 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沈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 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 迎沈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沈者,病日進,在內; 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沈,及 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臟,沈而大 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 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馬蒔曰:「此言病之間甚內外,可切《人迎》《脈口》以知之也。公以病之益甚方衰難知」 為疑。帝言「人迎主外,《脈口》主內,外內皆在,其病可得而知也。切其《脈口》而滑,脈兼小,及緊以沈者,其病當在中,而為益甚也。切其《人迎》,而脈氣既大,兼緊以浮者,其病當在外,而為益甚也。然脈口不但脈滑,兼小及緊以沈者為益甚,雖滑而帶浮者,其病必日進也。人迎不但脈大兼緊,以浮者為益甚,若沈而帶滑,則病可日減也。」 由此觀之,則脈口浮而帶滑者,病固日進,雖滑而帶沈者亦然,但其病在內,所謂一盛、二盛、三盛,乃六陰經之為病也。人迎必沈而帶滑者,幸得日損,若盛以浮者,必不能損而為日進,但其病在外,所謂一盛、二盛、三盛,乃六陽經之為病也。不寧唯是醫工用指以脈之。人迎與寸口,其脈氣或小或大相等者,則外感內傷,俱未盡減,其病為難已也。然病在六陰,謂之在五臟也,必沈而大者,其病易已。蓋沈為在內,大則有力也。若沈而帶小,則病之在臟者未已也。病在六陽,謂之在六腑也,必浮而大者,其病易已。蓋浮為在外。大為易散也。何以知人迎之為外感也。惟其脈之盛而且堅。是必傷於寒者所致耳。何以知脈口之為內傷也。惟其脈亦盛而且堅。是必傷於食者所致耳。
張志聰曰:此切其脈口人迎,以知病之間甚外內也。夫外因之病,從外而內,自陽而陰;內因之病,從內而外,由陰而陽。脈口主內,人迎主外,故曰「外內皆在。」 謂候其脈口人迎,而外感內傷之病,皆可以知其甚衰也。故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沈者,病甚在內也;人迎氣大緊以浮者,病甚在外也。夫浮為陽,沈為陰,其脈口「浮滑者,陽氣在陰,故病主日進;人迎沈而滑者,陰氣出陽,故病日損也;其脈口滑以沈者,病日進在內也;其人迎滑以浮者,病日進在外也。」 脈之浮沈,謂左右寸關尺三部之脈,與人迎寸口之氣,大小浮沈等者,此臟腑之形氣俱病,故為難已。病之在臟,沈而大者,此陰病見陽脈,故為易已。「是以小則」 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陽病在外,故其病易散也。人迎主外,是以人迎盛堅者,傷於寒,病因於外也。氣口主中,是以氣口盛堅者,傷於食,病因於內也。人迎、氣口主臟腑陰陽之氣,故候其兩脈,而外內之病皆在焉。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黃帝曰:「其色粗以明, 沈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 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臟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 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 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 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其脈滑大,以代而長者,病從外來,目有所見,志有所 惡,此陽氣之并也,可變而已。」〈惡去聲〉
馬蒔曰:「此言病之間甚內外,可即色以知之,而有治病之法也。上文言以脈知病,而此則公欲以色知病,故帝言病之益甚者,其色本粗以明,而忽然沈夭不明者是也。又其色上行於面部之上,則邪氣有升而無降,病之方為益甚。若其色乃降於面部之下,如雲徹散,則邪氣有降而無升,病之所以方衰也。且其色」 各有五臟之分部,有外部,有內部。其色從外部走內部者,病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部走外部者,病必從內走外。所謂從內走外者,即病生於內也。內為陰經,外為陽經,當先治其陰,後治其陽。若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則病反甚矣,所
謂從外走內者,即病生於外也。外為陽經,內為陰經,當先治其陽,後治其陰。若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則病反甚矣。既觀其色,又觀其脈,方為詳審。其脈滑而兼大,兼代兼長者,皆陽脈也,乃為病從外來。其外證目有所妄見,志有所妄惡,乃陽氣之并於外也。即當先治其陽,後治其陰,使之變焉而病已矣。即此而推,則其脈濇而兼小,兼代兼短者,皆陰脈也,乃為病從內來。其內證而目有所見,志有所獨處,乃陰氣之并於內也,即當先治其陰,後治其陽,使之變焉,而病亦已矣。
朱永年曰:「此察其色,而知病之間甚外內也。粗明主陽,沈夭主陰,陰陽交見,故為病甚。夫色乃五臟五行之氣,從內而出,自下而上,以見於面,其色上行者,病氣方殷,故為益甚。夫地氣升而為雲,得天氣降而徹散,故病方已也。臟部,臟腑之分部也。五臟次於中央為內部,六腑挾其兩側為外部。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外因之病,從外走內也;其色從內走外者,內因之病,從內走外也。蓋腑為陽而主外,臟為陰而主內」 也。故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也。夫所謂陰陽外內者,病在氣也。故脈見於氣口,色見於明堂。若氣并於血,則脈見寸關尺之三部,而色見於目矣。滑者,寒水之象。大者,暑熱之象;代者,濕土之象;長者,風木之象。此外因風寒暑濕之氣,并於血脈而見此證,故曰「以代,曰而長」 ,謂或滑大,或代或長,皆病從外來,非四氣之同并而同見此脈也。目有所見者,色見於目也。志有所惡者,五臟之神志有所不安也。此陽氣之并也,可變而已。謂先治其外。後治其內。使之通變於外。而病可已也。
雷公曰:「小子聞風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濕之起 也,別之奈何?」黃帝曰:「常候闕中薄澤為風,沖濁為痹, 在地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馬蒔曰:「此言病有風、有厥、有痹者,候之面部,可知其病,審之五色,可分其臟也。公以風為百病之始病,乃上部所感,厥逆為寒濕之起病,乃下部所感,何以別之為問?」 帝言欲知風與痹者,常候闕中,其色薄而潤澤,乃為感風之病。若沖濁而不清,則為痹病。至於沖濁之色,見於地部,則厥之為病也。蓋厥自足經而上逆者耳,此皆其常色可驗者。若夫欲知五臟之分病,則又以青為肝,以赤為心,以黃為脾,以白為肺,以黑為腎,各以其色而分五臟之風、痹、厥也。
張志聰曰:「地者,面之下部,名地閣也。風乃天氣,故常候於闕庭。寒濕者地氣,故候在地部。風乃陽邪,故其色薄澤;寒濕者陰邪,故其色沖濁。」 此承上啟下之文,言風寒濕邪,可并於脈中,可入於臟腑,而為卒死之不救。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而為百病之長。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臟腑。治臟腑者,半死半生。是以當明分部,審察外內,用陰和陽,用陽和陰,勿使邪入於臟,而成不救。斯謂之良工,而萬舉萬當也。
朱永年曰:「氣并於脈,則血脈傳溜,大氣入臟,不可以致生。蓋邪在血脈,尚可變而已,已入於臟,不亦晚乎?是故聖人之教人察色辨脈,蓋欲其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 。」 倪沖之曰:「扁鵲望見桓侯之色,正欲其治未病也。所謂未病者,病未傳溜於深隧也。」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於臟 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 知之?」《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 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母同拇〉
馬蒔曰:「此言人有不病而卒死者,有病雖小愈而卒死者,有其由與其驗也。蓋不病而卒死者,以大邪之氣入於臟腑也;病雖小愈而卒死者,以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母指者,此其驗也。然不病而卒死者,有黑色見於首面,大如母指,此亦其所驗也。母指,足大指也。」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而言外因內因之病,并於血脈而入臟者,皆為卒死也。大氣入臟者,外淫之邪,入於臟腑,故不病而卒死矣。不病者,無在外之形證也。病小愈而卒死者,內因之病,臟腑相乘也。赤色出兩顴,黑色出於庭,即下文之所謂「腎乘心」 ,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蓋赤者火之色,黑者水之色也。小愈者,水「濟其火也;卒死者,水淫而火滅也。」 蓋五行之氣,制則生化,淫勝則絕滅矣。夫病在氣者,其色散而不聚;乘於脈中者,其色聚而不散。大如母指者,血脈之聚色也。腎脈注胸中,上絡心。赤色出兩顴者,腎上乘心,而心火之氣外出也。黑色出於庭者,腎乘心,而心先病,腎為應,而亦隨之外出,故色皆如是。皆如是者。色皆如母指也。蓋臟者。
藏也。五色之見於面者,五臟之氣見於色也。聚色外見者,臟真之外洩也 。倪沖之曰:「水上乘心,則心先病,故曰病曰小愈。腎氣上乘,則自虛其本位矣。復為後應而上出,故不病而卒死。不病者,不為他臟所乘而自脫也 。」 朱永年曰:「五行之氣,有相生,有承制,制則生化勝,制太過則絕滅矣。故病之小愈者,制則生化也」 ;小愈而卒死者,勝制太過也。舉心腎而五臟皆然 。高士宗曰:「庭者,天庭也。」 水通於天,上下環轉,黑色出於庭,乃水歸於天,而無旋轉之機矣。在人則卒死,在天為混濛。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黃帝曰:「察色以言其 時。」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 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 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 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 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 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 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 者,足也。巨分者,股裏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臟六腑 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 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 故曰「陰陽。」
馬蒔曰:「此言五臟六腑肢節之各有部分也。上文言庭者,顏也,顏為額中,而此以庭為首面者,正以顏為最上,乃面之首耳。上文言闕者,兩眉間也,而此曰闕上者,咽喉也,以咽喉之部,在眉間之上耳。又曰闕中者,肺也,以闕之中即眉之間,正為肺之部。耳下極,鼻柱也,在兩目之間。五臟肺為最高,而肺下即心,故曰『下極者心也』。」 其心之直下者,即鼻柱而下也,為肝之部。肝之左即為膽,則在鼻挾顴之間矣。其肝之下為脾方者,鼻隧也。面王者,鼻準之端也。鼻隧之上,即迎香之上為胃,胃之外為大腸,乃正顴之下。大腸之外為腎,則大腸為中央,而胃與腎所以挾大腸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為小腸,面王以下為膀胱子處。此乃五臟六腑之部也。至於肢節,亦各有部:「顴者所以應肩,顴之後所以應臂,臂之下所以應手。」 又推而上之,其目內眥之上所以應膺與乳也。又推而下之,頰外為繩,挾繩而上者所以應背;「循牙車以下所以應股;其中央所以應膝,膝之已下所以應脛。」 當脛以下為足,其巨分者所以應股之裏,巨屈者,所以應膝臏,此又肢節之部分也。故嘗統而論之,自額而下闕上,屬首,咽喉之部分也;自闕中循鼻而下鼻端,屬肺心肝脾腎五臟之部分也;自目內眥挾鼻而下至承漿,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六腑之部分也;自顴而下頰,屬肩臂手之部分也;自牙車而斜下頤,屬股膝脛足之部分也。故第二節曰: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者此也。是以見於面者,各有部分,惟其有此部分,則當知病在陽經,陰為之裏,所以宜用陰以和陽也;病在陰經,陽為之表,所以宜用陽以和陰也。明此部分,斯有萬舉萬當之妙矣。又能別其左右,是謂能知大道也;又能分別男女。是謂能識陰陽也。如下文所謂男子色在於面王者。為小腹痛。女子色見於面王者。為膀胱子處之病者是也。
張志聰曰:「察色以言其時者,察五臟五行之色,以知所死之時也。如赤色出於兩顴者,所死之期,其日壬癸,其時夜半也。黑色出於庭而死者,其日戊己,其時辰戌丑未時也。臟腑各具五行之色,各有所主之部,故當明其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陰陽和調,萬舉萬當矣。」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陽從左,陰從右,能別左右,是謂天地之大道。男子之色,從左而右,女子之色,從右而左,男女異位,故曰陰陽也 。倪沖之曰:「男從左,女從右,氣之順也,順則散;如男從右,女從左,氣之逆也,逆則聚,聚則有勝尅絕滅之患。」 此節論內因之色,有陰陽左右,死生逆順之分。
「審察澤夭,謂之良工。」沈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 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 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沈,以知 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視色 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 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沈夭為甚。不 明不澤。其病不甚。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審察部分之澤夭者,可以悉知其病也。部分有潤澤者,有夭衰者,能審察之,謂之良工。其色為沈為濁,病乃在臟,故為在內。其色為浮為澤,病乃在腑,故為在外。黃與赤者為有風;青與黑者為有痛,白者為有寒。黃色而如膏之澤者為有膿,赤甚者為有血。然青黑雖為痛,而痛甚者,又為攣;白」 者雖為寒。而寒甚者。又為皮膚之
不仁,不仁者,不知痛癢也。此五色者,各見於部分之中,必察其色之浮,而可以知病之淺;察其色之沈,而可以知病之深;察其色之澤,而可以知功之成,若夭則衰敗矣;察其色之散,而可以知病之近,若摶聚則久矣。視其色在上,而可以知病於上;若在下,則病在下矣。積神氣於己心而病之,為已往為今病者,皆能知之。故相視氣色,不能至於精微者,不知病之為是為非,惟屬意專心而無所搖奪,則凡病之為新為故者洞然也。且何以知病之為甚?其色貴於明,若明不能粗大,而反見沈夭者,病之所以為甚也。何以知病之不甚?其色雖貴於明澤,然不明不澤而不至沈夭,病之所以不甚也。若此則沈夭者,誠可慮耳。
張志聰曰:此言審察其色,以知外因之病也。「沈濁為內,浮澤為外,謂外因之病,從外而內,察其色之浮沈,則知病之外內也。風乃天之陽邪,故色見黃赤;痛為陰痹,故色見青黑。色白為寒,色黃而膏潤,為癰膿。赤甚者為留血;痛在筋骨,故甚則為拘攣;寒傷皮膚,故甚為皮不仁。此外因之邪,見於五色,而各見其部,察其色之浮沈,以知病之淺深;察其色之澤夭,以觀人之成敗;察其色之散摶,以知病之遠近;視其色之上下,以知病之所在。」 夫色脈者,上帝之所貴,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四時五行,八風六合,不離其常,是以積神於心,然後以知往古來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若色明不粗,而反見沈夭者,其病為甚。其色雖不明澤,而不沈夭者,其病不甚。蓋外因之病,宜從外散,而不宜內入也。
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五色之散者,其氣雖痛,而聚則未成也。駒駒然者,色散如駒馬之逸也。蓋聚之成否,可即色之散聚以為驗,故知色散而未有所聚,則其病尚散,所痛者不過氣耳,聚安得而成乎?」
張志聰曰:此下二節,申明《內因》之病,有聚散死生之別。夫臟病之散而不聚,則其色散,如駒駒然,而病未有聚也。若摶聚於臟,血脈相乘,則見摶聚之色,而為卒死之病矣。駒駒然者,如駒之過隙,行而不留者也。其色行散,故病未有聚也。夫氣傷痛,其病散於氣分。而痛者,聚未成於血脈也。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病有先尅之色,所以受尅者為必病也。上文言下極者心也,心之色主赤;挾大腸者腎也,腎之色主黑。今下極之色黑,乃腎之乘心也,故心先受病,以腎色來尅,為之應耳。然不惟心被腎尅者為然,凡肝部見肺色,脾部見肝色,肺部見心色、腎部見脾色,及六腑之相尅者,皆如是法以推之耳。」
張志聰曰:若臟病不出於氣分,如腎乘心,則心先病而摶聚之。赤色出於兩顴,大如母指矣。腎即為應,而黑色出於庭,亦大如母指矣。此臟邪聚於臟,從血脈相乘,故色皆如是之聚而不散也。《金匱要略》云:「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非惟一病,百病皆然。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 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㿉陰之屬也。女子在於面王 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摶為聚,方圓左右各如其 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圜同圓〉
馬蒔曰:「此言部分之色,當分男女,以知其病也。男子之色在於面王,當為小腹痛。其色見於面王之下,為陰卵痛。若圓而且直,當為莖垂痛。凡色見於面部,高者為本,以男子屬陽上也;下者為首,其色從上而之下,似物之有首者,向下而行,故病在於內。即如其色,當如狐疝㿉陰之屬也。女子之色在於面王,當為膀」 胱經,及姙子處之,有病,即胞絡宮也。其氣色散者,為痛,而不至成聚,若氣色摶聚不散,則成聚,而不止於痛。然其聚之在內者,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如其外色之形耳。若其色隨而下行,至於尾骶,則其病之在下者,當有淫浸之物,潤澤如膏之狀者在也,不然則為暴食間即出不潔之物耳,何也?其下行之勢內外一致也。
張志聰曰:此言外因之病,色見於腑部者,其病在腑,色雖摶聚,非死徵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故男子色見於面王為小腹痛,其圓直為莖痛。」夫外因之病,從外而內,其色從上而下,故以高為本,下為所行之首,其病乃在下。疝,陰㿉之屬也。女子色見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男女之病,散在氣分則為痛,摶於血分則為聚。夫狐疝、陰㿉之屬,乃有形之證。其形之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如其色形。蓋病聚於內,則見聚色
於外,形方則色方,形圓則色圓,此病形而不病,臟雖有聚色,非死色也。此五臟六腑,各有部分,有外內。能明乎部分,知其外內,萬舉萬當矣。胝者,面王之下部也。其面王之色,隨而下至胝者,主有淫濁之證。其色潤如膏狀者,為暴食不潔之物。蓋腑為陽而主外,主受納水穀,傳導糟粕,是以或外受風寒,或內傷飲食,皆為病腑。而色見於腑部也。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 也。
馬蒔曰:「此又言部分之色,當分左右,以知其邪也。凡男女之色,見於左者,則病必在左;見於右者,則病必在右。其色有邪氣,或聚散而不端正,一如其面色所指,即可以知其病耳。」
張志聰曰:色見於左,則為病在左,色見於右,則為病在右。其所見之色,或聚或散,皆斜而不端,其摶聚之面色,所謂如指者也。夫血脈傳溜,大邪入臟,則為卒死。今腑病而為狐疝陰㿉之屬,因邪摶而為聚病,故見其聚色,非入臟之死徵也。
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 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
馬蒔曰:「此又言五色各有別鄉。其色粗者,其病久也。別者異也。別鄉者,即分部也。所謂色者,即青黑赤白黃之色,皆端正盈滿,各有分部。假如心色主赤,小腸亦赤,其色如榆莢之大,在於面王之部,則是小腸有病,非止於一日也。」
張志聰曰:「此言色之摶聚而端滿者,乃大氣入臟,而為卒死矣。」 青黃赤白黑,五臟五行之色也。「別鄉者,如小腸之部在面王,而面王者,乃心之別鄉也。膽之部在肝左,膽部者,肝之別鄉也。大如榆莢者,血分之聚色,即如母指之狀也。『不日者,不終日而卒死也。此言五臟之病色,見於本部,五臟之死色,見於別鄉。如心』」 受外淫之邪而卒死者。其色見於面。王心受內因之病而卒死者。其色出於顴。皆非心臟之本部。但在臟者。其色端滿而不斜。在腑者其色斜而不端。此臟腑死生之有別也 。高士宗曰:「臟真藏於內。絕則從腑而脫於外。故色見於腑部。」
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
馬蒔曰:「此又言五色,上銳則上向,下銳則下向,而左右亦然也。色者,即上節五色也。銳氣,色端尖銳也。首空者,即上文顏為庭。庭者,首面也。今曰首空,猶云腦空也。」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以申明端邪之色狀也。」 銳,尖也。空,虛也。「其色上行者,上銳,首虛浮而上行;其色下行者,下銳,首虛浮而下行。蓋病從內而外者,其本在下,其首在上;病從外而內者,其本在上,其首在下。是以本沈實而首虛浮,此端滿之色狀也。有邪而不端者,其本在左,其首向右行;其本在右,其首向左行,皆如」 上銳首空,下銳首空之法。此病在腑,而摶聚為聚色也 。朱永年曰:榆莢上下皆銳,但虛浮者,其銳形外見所沈之本,不見其銳形也。故曰:「察其浮沈,以知淺深。」
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 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馬蒔曰:「此又言五色屬於五臟,而五臟各有所合,乃為視色之總訣也。蓋青色屬肝,而肝合於筋,故見其色之青者,即可以知其為筋之病也。餘臟倣此。」
張志聰曰:此總結五臟各具五色,而各有外內之形層也。上文言「赤色出於兩顴,黑色出於庭,赤色在面王」 ,此心腎之色也。若以五色命臟,則五臟各有五者之色矣。至於肩臂、膺、背、膝、脛手足之部,俱各有五臟所合之皮脈肉、筋、骨,視其五色,則知病在內之五臟,在外合之形層。此五臟內合五行,外見五色,若外因風寒暑濕之邪而見於色者,六氣之應於色也 。倪沖之曰:「病五臟於內,則外見五色,邪中外合之皮脈肉筋骨,則內入於五臟,此外內出入之道也。」 按《病傳篇》曰:「血脈傳溜,大邪入臟,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帝曰:大氣入臟奈何?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蓋血脈傳溜,故先發於心。若邪中皮而內入。則先發於肺矣。夫邪從形層次第而入於內者,先皮毛而肌腠,腠而絡,絡而脈,脈而經,經而腑臟,此邪在外之皮脈。即中內合之五臟。故曰「人不病而卒死。」 謂不病在外之形層,而即入於臟也。
《論勇篇第五十》
编辑
馬蒔曰:「《內論》勇怯之士忍痛不忍痛,故名篇。」
黃帝問於少俞曰:「有人於此,並行並立,其年之長少 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風暴雨,或病或不病, 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問何急?」黃帝 曰:「願盡聞之。」少俞曰:「春青風,夏陽風,秋涼風,冬寒風, 凡此四時之風者,其所病各不同形。」黃帝曰:「四時之 風,病人如何?」少俞曰:「黃色薄皮弱肉者,不勝春之虛 風;白色薄皮弱肉者,不勝夏之虛風;青色薄皮弱肉, 不勝秋之虛風;赤色薄皮弱肉,不勝冬之虛風也。」黃 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堅,固不傷 於四時之風。其皮薄而肉不堅,色不一者,長夏至而 有虛風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長夏至而有虛 風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 然,乃病。黃帝曰:「善。」〈勝重並平聲〉
馬蒔曰:「此言人之受邪而有病否者,以其色有不一,皮有厚薄,肉有堅脆也。少俞言四時各有虛邪,賊風在春名為青風,在夏名為陽風,在秋名為涼風,在冬名為寒風。人之色黃皮薄肉弱者,主脾氣不足,不能勝春之青風而為病,木來尅土也;色白,皮薄肉弱者,主肺氣不足,不能勝夏之陽風而為病,火來尅金也。」 色青皮薄肉弱者,主肝氣不足,不能勝秋之涼風而為病,金來尅木也;色赤皮薄肉弱者,主心氣不足,不能勝冬之寒風而為病,水來尅火也。其所以成病者如此。至於有不病者,正以色黑而皮厚肉堅者,不傷於四時之虛風;若色黑而皮薄肉脆者,則傷於長夏之虛風耳。長夏虛風者,見於六月而與陽風同也,亦土能尅水之義耳。彼黑色而皮厚肉堅者,雖長夏之虛風,亦不能傷之也,豈特不傷於四時之風哉!但色黑而皮厚肉堅者,亦有四時而為病,必其既感於風,又重感於寒,既病於內,又感於外,始有所病,不然則未必成病也,其異於他色之易病者遠矣。
朱永年曰:「上篇論五臟之氣,見於色,而分別於明堂,此論五臟之氣,充於形,而審其虛實。蓋皮膚肌腠之間,五臟元真之所通會,是以薄皮弱肉,則臟真之氣虛矣。五臟之氣虛,則不能勝四時之虛風矣。虛風者,虛鄉不正之邪風也。黑者水之色,論腎氣之厚薄也。不傷於四時之風者,謂土旺於四季也。不病長夏之風者,謂土主於長夏也。設有皮厚肉堅,而傷於四時之風者,必重感於寒也。夫在地為水,在天為寒,腎為水臟,上應天之寒氣,是以色黑而皮厚肉堅之為病者,必重感於寒,外內皆然。」 乃病,謂外受天之寒邪,內傷腎臟之水氣。此言人之五臟,與天之六氣相合,是以五色之薄弱者,不能勝四時之風氣也 。倪沖之曰:「五變篇論形之厚薄堅脆。此篇論形中之氣。有強弱之不同。」
黃帝曰:「夫人之忍痛與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 勇士之不忍痛者,見難則前,見痛則止。夫怯士之忍 痛者,聞難則恐,遇痛不動。夫勇士之忍痛者,見難不 恐,遇痛不動。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見難與痛,目轉面 盼,恐不能言,失氣驚,顏色變化,乍死乍生。余見其然 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少俞曰:「夫忍痛與不忍痛」 者,皮膚之薄厚,肌肉之堅脆,緩急之分也,非勇怯之 謂也。〈夫音扶難去聲〉
馬蒔曰:「此言人之忍痛、不忍痛者,以皮肉不同,非由勇怯也。勇士有不忍痛者,見難雖能向前,而見痛則止。彼怯士有能忍痛,其見難雖恐,而遇痛則不動也。勇士有忍痛者,見難固不恐,而遇痛亦不動。彼怯士之不忍痛,不分見難與痛,目轉而盼,恐懼不敢出一言,退然失氣,恍然而驚,顏色卒變,甚至乍死乍生。殊」 不知忍痛者,以皮厚肉堅且緩也,不忍痛者,以皮薄肉脆且急也,豈關勇怯哉?倪沖之曰:「此言形氣之有別也。夫忍痛與不忍痛者,因形之厚薄堅脆也;勇怯者,氣之強弱也。上節論因形而定氣,此論形氣之各有分焉。蓋形舍氣,氣歸形,形氣之可分而可合者也。」
黃帝曰:「願聞勇怯之所由然。」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 固,長衝直揚,三焦理橫,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堅,其膽 滿以旁,怒則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眥裂而目揚, 毛起而面蒼,此勇士之由然者也。」黃帝曰:「願聞怯士 之所由然。」《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減,陰陽相失,其 焦理縱,𩩲骭短而小,肝系緩,其膽不滿而縱,腸胃挺」, 脅下空。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肝肺雖舉。氣衰復 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馬蒔曰:「此論勇怯之士所以有不同也。夫所謂勇士者,兩目至深,且不轉睛逃避而甚固,有長衝直揚之勢。內之三焦紋理橫生,心則端正而直,肝則甚大而堅,膽則汁滿而橫。」〈「旁」 字當作「橫」 字。〉及其怒也,氣盛而胸張,肝舉而膽橫,眥裂而目揚,毛起而面蒼。此皆勇士之所以然也。夫所謂「怯士者,外目
「雖大而不深,開閉相失,轉睛不常也。內之三焦紋理則縱,𩩲骭之骨乃短而小,肝之系則緩,膽則不滿而縱,腸胃則挺然而不曲,脅下則空而不堅,雖方大怒,氣不能滿其胸中,肝葉雖舉,氣衰復下,所以不能久怒」 ,此乃怯士之所以然也。
朱永年曰:「此言勇怯者,本於心之端小,氣之盛衰,肝膽之強弱也。目深以固,長衝直揚,肝氣強也。理者,肌肉之文理,乃三焦通會之處。三焦理橫,少陽之氣壯而膽橫也。其心端直,自反而縮也。肝大以堅,臟體之堅大也。膽滿以旁,膽之精汁充滿於四旁,此肝膽之形質壯盛也。氣盛而胸張,氣之盛大也。肝舉膽橫,眥」 裂毛起,肝膽之氣強也。夫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是以心直氣壯,肝舉膽橫,此勇士之所由然者也。「目大不減」 者,目雖大而不深固也。陰陽相失者,氣血不和也。「焦理縱」 者,三焦之理路縱弛也。「𩩲骭短而小」 者,心小而下也。肝系緩,膽不滿。腸胃緩,脅下空,肝膽之體質薄也。夫肺主氣,氣不能滿其胸,故雖方大怒,肝肺雖舉,氣衰復下,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臟使然?」少俞 曰:「酒者,水穀之精,熟穀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 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 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 悖也。」
馬蒔曰:「此言怯士得酒而不避勇士之故也。蓋酒為水穀之精,熟穀之液,其氣則慓悍,故入於胃中則胃脹、氣逆、胸滿、肝浮、膽橫,斯時方將自比於勇士而不知避之,至於酒氣既衰則悔,此之謂因酒而悖逆者耳。」
朱永年曰:「此復申明人之勇怯,本於氣之強弱,氣之壯盛,由胃腑水穀之所生也。酒者,水穀之精,熟穀之液也。其氣慓悍,故能助氣之充滿,而使肝膽浮橫,然酒散則氣衰,氣衰則悔矣。故善養乎氣者,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則形氣充足矣。暴喜傷陽,暴怒傷陰,和其喜怒,則陰陽不相失矣。形氣壯盛,雖遇烈風暴雨,無由入其腠理,而況於四時之虛風乎 ?」 倪沖之曰:「氣之敢勇,本於心之端直,肝之大堅,膽之汁滿,是氣生於形也。氣滿胸中,而使肝浮膽橫,是形本乎氣也。形不離乎氣,氣不離乎形,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以觀人之壽夭者也。」 高士宗曰:「怯士之得酒,與勇士同類,即雖方大怒,肝肺舉而氣衰復下」 相同。蓋因酒因怒。以壯其氣。酒散氣衰。則復怯矣。故無暴其氣。此善養乎大勇者也。
《背腧篇第五十一》
编辑
馬蒔曰:「論五臟之腧在背,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臟之腧出於背者。」岐伯曰: 「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間,心腧在五 焦之間,膈腧在七焦之間,肝腧在九焦之間,脾腧在 十一焦之間,腎腧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 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 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 艾,須其火滅也。
馬蒔曰:「此言五臟之俞,可灸不可刺,而有補瀉之法也。五臟之俞,皆在於背,故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大腧者,大杼穴也,去中行督脈經大椎穴,左右各開一寸半。其肺腧以中行三樵為主,心俞以中行五椎為主,膈俞以中行七椎為主,肝俞以中行九椎為主,脾俞以中行十一椎為主,腎俞以中行十四椎為主,左右各開中行一寸半,挾中行脊骨而計之,則相去三寸所。故欲得驗諸穴者,乃按其處,其中必應之,而內痛乃解,是乃五臟之各俞穴也。但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故邪氣盛則瀉之,正氣虛則補之,凡以灸火而補之者,毋吹其火,必待其火之自滅可也;以灸火而瀉之者,當疾吹其火,即傳遞其艾以」 繼之,須其火之速滅可也。
倪沖之曰:五臟六腑之俞,皆在於背。《帝止問》五臟之俞者,《臟腑雌雄相合論》,「地之五行也,焦椎也,在脊背骨節之交,督脈之所循也。大杼在第一椎端之兩旁,肺俞在三椎之間,心俞在五椎之間,膈俞在七椎之間,肝俞在九椎之間,脾俞在十一椎之間,腎俞在十四椎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左右各開中行一寸」 五分也。按其俞應在中而痛解者,太陽與督脈之相通也。是以問五臟之俞,而先言大杼者,乃項後大骨之端,督脈循於脊骨之第一椎也。問五臟而言七焦之膈俞者,五臟之氣,皆從內膈而出,故曰七節之旁中有小心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夫五臟之俞,皆附於足太陽之經者。膀胱為水腑。地之五行本於天。
「一之水也。」 按太陽之經,而應於督脈者,太陽寒水之氣,督脈總督一身之陽,陰陽水火之氣交也。灸之則可者,能啟臟陰之氣也。刺之則不可者,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蓋逆刺其五臟之氣,皆為傷中,非謂中於臟形也。以火補之者,以火濟水也。以火瀉之者,艾名冰臺,能於水中取火,能啟發陰臟之氣,故疾吹其火,即傳上其艾,以導引其外出也 。朱氏曰:太陽之上,寒水主之,是以標陽而本寒,秉水火陰陽之氣者也。督脈環遶於周身之前後,從陰而上行者,循陰氣別遶臀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從陽而下行者,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抵腰中,下循膂絡腎,是督脈環遶於前後上下,而屬絡於兩腎者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 ,此太極始分之陰陽,人秉先天之水火,化生五行,以成此形,是以五臟之俞,皆本於太陽,而應於督脈也。
《衛氣篇第五十二》
编辑
馬蒔曰:內所論止有「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 一句。今以名篇者,揭衛氣之為要耳。
《黃帝》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 受水穀而化行物者也。其氣內於五臟,而外絡支節, 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 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 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 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 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 門戶,能知虛實之堅軟者,知補瀉之所在。能知「《六經》 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馬蒔曰:「此言營衛臟腑標本之難窮,而能窮之者,可以盡病法而高天下也。人有五臟,精神魂魄,賴之以藏;人有六腑,水穀等物,賴之以化。六腑為表,其氣內連於五臟,而外則絡於肢節。人有三焦,宗氣積於上焦,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下焦之氣,升於中焦,以達於上焦,而生此衛氣。衛氣陽性慓悍,行於皮膚分肉之間,乃浮而在外者也,故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 中焦之氣降於下焦,而生此營氣。營氣陰性精專,隨宗氣以行於經隧之中,故曰「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 衛氣晝行於陽經,夜行於陰經,營氣由肺經以行於十二經,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無端,運行不息,亭亭乎何其理之高且虛也?淳淳乎?何其理之渾且微也?孰能窮之?然所以分別陰陽諸經者,皆有標本虛實之處,故能分別手足之十二經者,必能知病之所生在何經也;能候諸經虛實之所在,必能知病之為高為下也;能知六腑之氣,往來有街,必能知所解、所結、所契、所紹之門戶也;能知病虛之為軟,病實之為堅者,必能知刺法補瀉之所在也。凡此者,皆以其能知手足六經之標本故耳。真能洞察乎此,而非天下之所能惑矣。
張志聰曰:「此篇論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然經脈皮膚之血氣,外內出入,陰陽相貫,環轉之無端也。其「氣」 者,謂水穀所生之營衛,內營於五臟,以養精神魂魄;外絡於支節,以濡筋骨關節。此言臟腑陰陽十二經脈之外內也。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謂「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各走其道,交」 相逆順而行者也。「陰陽相隨,外內相貫」 ,謂脈內之血氣,出於脈外,脈外之血氣,貫於脈中。陰陽相隨,外內出入,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合天地之亭亭,乃陰陽之化淳,亭亭淳淳,孰能窮之?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蓋以經脈所起之處為本,所出之處為標。虛實者,謂血氣出於氣街,離經脈而榮於膚腠,則經脈虛而皮膚實矣。高下者,謂本在下,而標出於上也。氣街者,氣之徑路,絡絕則徑通,乃經脈之血氣,從此離絕,而出於脈外者也。契,合也。紹,繼也。門戶者,血氣所出入之門戶。知六腑之氣街,則知血氣之結於脈內者,解而通之,脈內之血氣,與脈外之血氣,相合相繼而行,則知「出於氣街之門戶矣。脈內之血氣,從氣街而出於脈外,脈外之氣血,從井榮而溜於脈中。出於氣街,則經脈虛軟,而皮膚石堅,溜於脈中,則經脈石堅,而皮膚虛軟,故能知虛實,則知補瀉之所在矣。皮膚之氣血,猶海之布雲氣於天下,經脈之血氣,合經水之流貫於地中,故能知六經之標本,可以無」 惑於天下。《篇》名「衛氣」 者,謂脈內之營氣,出於氣街,與衛氣相將,晝行陽而夜行於陰也。夫營衛者,水穀之精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乃無形之氣也。水穀之津液,化而為血,以奉生身,命曰「營氣。」 乃有形之血,行於經隧皮膚者,皆謂之營氣。夫充膚熱肉之血,有從衝脈而散於皮膚者有
從大絡而出於脈外者,有隨三焦出氣之津液,化而為赤者,皆謂之營氣。蓋以血為營血,之氣為營氣,此篇論行於脈中之營氣,出於氣街,與衛氣相將而行,故篇名「衛氣」 曰:陰陽相隨,外內相貫,血氣之生始出入。陰陽離合,頭緒紛紜,學者當於《全經》內細心窮究,庶可以無惑矣。
岐伯曰:「博哉聖帝之論,臣請盡意悉言之。足太陽之 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足 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牕籠之前,牕籠者耳也。 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標在背腧與舌下 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腧也。 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足太陰」 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腧與舌本也。
馬蒔曰:「此先言足六經之標本也。足太陽膀胱經之本,在於足外跟以上五寸中,即附陽穴,其標在於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即睛明穴。睛明左右有二,故曰兩絡。足少陽膽經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牕籠之前,牕籠者,耳也,即聽宮穴也。足少陰腎經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即交信穴,其標在於背腎俞穴,與舌下」 兩脈,據《根結篇》當是廉泉穴也。足厥陰肝經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疑是中封穴,標在背之肝俞穴。足陽明胃經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頏顙也。足太陰脾經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疑是三陰交穴,標在背之脾腧與舌本廉泉穴也。
張志聰曰:「此分別十二經脈之本,出於手足之腕踝,其標在於胸腹頭氣之街。標者,猶樹之梢杪杪絕而出於絡外之徑路也。本者,猶木之根幹,經脈之血氣,從此而出也。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其標在於兩目,而出於頭氣之街。夫氣在頭者,止之於腦,兩目之脈,入於腦而絕於內也。足少陽之本,在足竅陰」 之間,其標在耳牕籠之前,而出於頭氣之街。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其標在於背俞與舌下之兩脈,而出於胸氣之街,蓋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謂絡脈之循於胸者,或絕於膺胸之間,或行至背俞而始絕也。《根結篇》曰:「少陰結於廉泉,舌下兩脈,廉泉,玉英也。」 蓋少陰主先天之精氣,及受「藏水穀之精,故從本經之絡脈而出於胸氣之街,復從任脈而上出於廉泉,從衝脈而下出於脛氣之街。少陰為水臟,而富於精血者也。」 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俞,而出於胸氣之街。足陽明之本,在足之厲兌,標在人迎,頰俠頏顙,而出於頭氣之街。頏顙者,鼻之上竅,以收津涕者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俞與舌本,而出於胸氣之街。蓋三陽之經,上循於頭,是以絡脈亦上出於頭而始絕。三陰之脈,止於膺胸之間,故絡脈亦至膺與背俞而止。按此篇與《根結篇》大義相同,而各有分別。《根結篇》論三陰三陽之開闔《樞》,此篇論十二絡脈之標本出入 。倪氏曰:「《開闔》樞者,三陰三陽之氣也。入於脈中為闔,出於膚表為開,出入於皮膚,經脈之外內為樞,此論氣而及於脈絡也。此篇論血氣出入於十二經脈之中,以合三陰三陽之氣,故曰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而不言臟腑之經脈,此論絡脈而及於氣也。蓋血氣之行於膚表者,應六氣之司天在泉,運行」 於地之外,膚表之氣血,溜注於脈中,應天泉之復,通貫地內。《五運行篇》之所謂「燥勝則地乾,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 也。十二經脈,應經水之流行於地中,經脈之血氣,從絡脈而出於膚表,猶經水之從支流而注於海,海之雲氣,復上通於天。是以論陰陽六氣,不離乎經脈。論十二經脈。不離乎陰陽。人與天地參也。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 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 下外眥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顏 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 也。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手心主之 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馬蒔曰:「此言手六經之標本也。手太陽小腸經之本,在手外踝之後,疑養老穴,標在命門之上一寸,疑是督脈經命門上十三椎,懸樞,手少陽三焦經之本,在手小指之四指間上二寸,液門穴,標在耳後之上角,絲竹空,手陽明大腸經之本,在肘骨中曲池穴,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於鉗上,疑是胃經頭維穴。手太陰《肺經》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淵穴,標在腋內動脈,即中府穴。」 「手少陰《心經》」 之本,在銳骨之端,即神門穴,標在背之心俞穴。手心主,即手厥陰心《包絡經》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即內關穴,標在腋下三寸,即天池穴。
張志聰曰:「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
「上一寸,而出於頭氣之街。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而出於頭氣之街。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上至別陽,標在顏下合鉗上,而出於頭氣之街。鉗上者,耳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之動處,而出於胸氣之街。手少陰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俞,而出於胸氣之街。」 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三寸,而出於胸氣之街。按十二經脈之終始,出於井,溜於榮,注於俞,行於經,入於合,而內屬於臟腑,此臟腑之十二經脈也。十二經脈之本標,乃經脈之支別,故曰此氣之大路也,路絕則徑通,蓋血氣從絡脈之起處為本,盡處為標,而出於氣街也。然支絡乃經脈之分派,故曰:「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三寸中。」 蓋以本支所分之處為本,而不定在於經俞之穴會也。至於標在頭氣之街者,止之於腦,如太陽之在目內,少陽之在耳中,陽明之在頏顙,乃三陽之絡脈,絕於頭腦之中,亦非頭面之穴會也。經脈之內屬臟腑,外絡「形身」 ,應神機之出入,血氣之從。絡脈出於氣街,運行於膚表,應精氣之升降。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也。
凡候此者,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 痛。故石者,絕而止之。虛者,引而起之。〈石當作實〉
馬蒔曰:「此言治前各經標本之法也。凡候手足諸經者,在下為本,本虛則厥,盛則熱;在上為標,標虛則眩,盛則熱而且痛。故盛者實也,當瀉之,所謂絕其邪氣而止之者是也。虛者當補之,所謂引其正氣而起之者是也。」
張志聰曰:虛實者,謂十二絡脈之血氣,有虛而有實也。下虛下盛者,虛實之在本也,是以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上盛者,虛實之在標也,是以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故石者絕而止之,謂絕之於下,而止之盛於上也。虛者引而起之,謂引之於上,而起之出於下也。此候手足之十二絡脈,上出於頭氣胸氣之街者也 。朱氏曰:「絕者,絕其經脈之血氣,溢於絡脈之中。起者起其經脈之血氣而引出於氣街也。」 此蓋以申明血脈之貫通。非補瀉之謂也。
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 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 在腹者,止之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 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鍼, 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 仆,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 痛,難已也。
馬蒔曰:此言氣行有街,其止有所,而有所刺之法,及所治之病也。首節帝言「知六腑之氣街」 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故以四街言之。街者,路也。凡氣之行於頭者,止之於腦;氣之行於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之行於腹者,止之背腧。蓋五臟六腑,在於腹中,而其俞穴,則在於背也,又與在前之足陽明胃經衝脈穴,及臍左右之動脈,即足陽明胃經之天樞穴也。氣之行於足脛者,止之於氣街,此即足陽明胃經之氣衝穴,一穴而二名者也,及足太陽膀胱經之承山穴,及外踝上下諸穴。凡取此四街,宜用以《九鍼論》。第七之毫鍼,必先按其處,而為時既久,其氣應手,乃以鍼刺之。其所治者,在頭則主頭痛眩仆,在腹則主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但積痛而可以移之者,其病易已。若有積而不痛,則雖治之,亦難已也。
張志聰曰:氣街者,氣之徑路,路絕則徑通,乃絡脈之盡絕處,血氣從此通出於皮腠者也。「止之於腦」 者,言頭氣之街,絡脈盡於腦也。「止之膺與背俞」 者,謂胸氣之街絡脈有盡於膺胸之間者,有從胸上循肩背而始絕者。脈內之血氣,或從膺腋之絡脈盡處而出於皮膚,或從背俞之絡脈盡處而出於皮膚也。夫十二經脈,止出於頭氣之街,胸氣之街者,血氣從下而上出於標也。經云: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是陽明之血氣,又從衝脈而出於腹氣之街,故與衝脈會於臍之左右動脈也。《本經》動輸篇曰:「衝脈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膕中,膕中乃足太陽之部分,故與足太陽之承山,交會於踝上以下。此足少陰又同衝脈而出於脛氣之街也。毫鍼,微細之鍼,取氣之出於皮毛者也;按而在久者,候氣之至也。夫少陰、陽明為血氣之生始,少陰之血氣,逆於脛氣之街,則不能上行,而為」 頭痛眩仆。陽明之血氣。逆於腹氣之街。則不能布散。而為腹痛中滿。此因少陰陽明之氣厥逆。故用毫鍼久按以候氣。故所治者頭痛。
眩仆中滿也;及有新積,痛可移者,積在氣分,故為易已;積不痛者,積在血分,故難已也。此蓋假積以申明經絡之營血,出於氣街,與衛氣偕行,環轉無端,或有因於氣逆,或有因於血逆也。陽明為血氣所生之腑,少陰乃先天精氣之臟,故復從衝脈出於腹氣之街,脛氣之街,而充布於皮膚肌腠。是以《動輸篇》論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者,乃血氣之盛也。」
《論痛篇第五十三》
编辑
《馬蒔》曰:「內有鍼石火焫之痛,耐與不耐等義,故名篇。」
黃帝問於少俞曰:「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 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於鍼石火焫之痛何如? 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其於毒藥何如?願盡聞之。」 少俞曰:「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於鍼 石之痛,《火焫》亦然。」黃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少 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黃帝曰:「其不耐」 鍼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堅肉薄皮者,不耐鍼 石之痛,於火焫亦然。」
馬蒔曰:「此言人於鍼石火焫,有耐痛與不耐痛之異也。鍼石者,古人以石為鍼也。火焫者,艾火也。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必耐於痛,凡鍼石火焫皆然也。然耐火焫者,又加以黑色,而其骨美耳。人之肉堅皮薄者,不耐於痛,凡鍼石火焫皆然。」 張志聰曰:「此承上文,復申明人之皮肉筋骨,皆藉少陰陽明之所資」 生而資養者也。少陰秉先天之精氣,陽明化水穀之精微,是以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疏密,皆秉氣於少陰陽明者也。黑色而美骨者,少陰之血氣盛也。肉緩皮膚厚者,陽明之血氣盛也 。《莫子晉》曰:「腎為水臟,故少陰之氣盛者,能耐火焫。陽明秉秋金之氣,故氣弱則不能耐鍼」 石火焫矣。
黃帝曰:「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 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馬蒔曰:此言人有同病,而有易已、難已之分也。蓋多熱則邪氣在表,故易已;多寒則邪入於裏,故「難已耳。」
張志聰曰:此分論少陰之氣。少陰者,至陰也,而為生氣之原。故其身多熱者,少陰之生氣盛也;多寒者,少陰之生氣虛也。人之形氣,生於後天之水穀,始於先天之陰陽,形氣盛則邪散,形氣虛則邪留,是以病之難易已者,由少陰生氣之盛衰也 。朱氏曰:少陰先天之精氣,藉後天水穀以資培,兩火并合,故曰陽明。陽明秉燥熱之氣者也。其身多熱者。少陰之氣盛也。少陰之氣盛。受陽明之所資也。此節論少陰受陽明之氣以資培。下節論陽明受少陰之氣以合化。
黃帝曰:「人之勝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 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勝平聲〉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人於毒藥有勝與不勝之異也。」
張志聰曰:此復論少陰與陽明之相合也。陽明居中土,主受納水穀,藉少陰之氣上升,戊癸相合,化大火土之氣,而後能蒸泌水穀之精微,是以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少陰陽明之氣並盛,故皆能勝毒 。倪氏曰:中下二焦,互相資生,然後筋骨強堅,肌肉豐厚。此註與《素問》厥論合看。
《天年篇第五十四》
编辑
馬蒔曰:「內以《百歲》為論,故名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 而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 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楯音盾〉
馬蒔曰:「此言人之始終,皆有所以然之故也。方其始生,賴母以為之基,《坤》道成物也。賴父以為之楯,陽氣以為捍衛也。故失父母之神氣則死,若守神氣則生矣。」
倪沖之曰:「此篇論人之生死壽夭,皆本於少陰陽明也。夫陽為父,陰為母,人本於少陰而始生也。楯者,干盾之屬,所以扞禦四旁」 ,謂得陽明之氣而能充實於四體也。「兩精相摶謂之神」 ,兩精者,一生於先天之精,一生於水穀之精。「相摶」 者,摶聚而合一也。謂得先後天之精氣充足,然後形與神俱度,百歲乃去。
黃帝曰:「何者為神?」岐伯曰: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臟 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馬蒔曰:「此承上文而言,人之所以得神則生也。人有血氣皆已融和,人有營衛皆已通暢,心之志為神,皆舍於心,肝之神為魂,肺之神為魄皆已畢具,此則人之所以為人而得此者則生也。」
朱永年曰:「此言有生之初。得先天之精氣。生此營衛氣血五臟神志。而後乃成人。」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 聞其道。」岐伯曰:「五臟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 緻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 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馬蒔》曰:「此言人有壽夭生死之殊,當觀其壽者而可以推夭者之反是也。」
朱永年曰:「此言已生之後,藉水穀之精氣,資生營衛,津液,資養臟腑形身,而後能長久。」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隊 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 百歲乃得終。」〈隊隧同〉
馬蒔曰:「此言人之百歲而終者之由也。使道者,水溝也。隊道以長面之地部為基耳,為蔽為牆,乃高以方,營衛之氣,皆已通調,而面之三里,即三部也。皆已聳起,其骨高,其肉滿,所以百歲乃得終也。」 張志聰曰:「此總論人秉先後天之精氣充足,營衛通調,骨肉豐滿,可長享其天年。使道者,血脈之道路,《本輸篇》之所謂」 間使之道。蓋心包絡之主血脈也。隊,行列也。長者,環轉之無端也。此言血氣充足,循序而流通也。「土基高以方」 者,肌肉厚而充於四體也。脈道流長,肌肉高厚,則營衛通調矣。三部者,形身之上中下。三里者,手足陽明之脈,皆起發而平等也。骨高者,少陰之氣足也。肉滿者,陽明之氣盛也,如此者壽之徵也 。倪氏曰:「心包絡主脈,包絡三焦,乃腎臟所生之氣,出歸於心下,為有形之臟腑,而主血脈,此先天之精氣也。基牆者,土基厚而四壁堅固,此後天水穀之精氣也。」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 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 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 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 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髮頗斑白,平 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 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 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 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 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好去聲長上聲〉
馬蒔曰:「此言人之十歲至於三十以漸而盛,四十至於百歲以漸而衰也。其氣在下,氣盛於足之六經也。趨者較走更疾矣,步者較趨更緩矣,坐者較步似倦矣。至五十歲以後,則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者,每十歲而日衰。故五十歲肝膽衰,六十歲心氣衰,七十歲脾氣衰,八十歲肺氣衰,九十歲腎氣衰,百歲」 五臟俱衰。善憂悲者,以心主於憂也。好臥者,衛氣不精也。《魄離》,以肺藏魄,失其處也。言善誤,肺主言也。腎氣焦者,水竭也。
張志聰曰:「此言人之生長,從陰而生,自下而上,故曰其氣在下。」 「好走好趨好步者,春夏生動之氣也。人之衰老,從上而下,自陽而陰,故肝始衰而心,心而脾,脾而肺,肺而腎。好坐好臥者,秋冬收藏之氣也。肌肉堅固,血脈盛滿,少陰陽明之氣盛也;腠理空疏,髮頗斑白,陽明少陰之氣衰也 。」 朱氏曰:「人之生長,先本於腎」 臟之精氣。從水火而生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人之衰老。從肝木以及於火土金水,後天之五行也。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臟皆 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 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 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數音朔〉
馬蒔曰:「此言人之中壽而盡者,以內虛而外盛也。五臟皆脆,較之五臟堅固者異也。水溝不長,較之使道隊以長者異也。其鼻孔向外而張,鼻為肺竅,肺氣泄矣。又肺主氣,今肺氣不足,故喘息而為暴疾。基牆甚卑,較之基牆高以方者異也;脈薄血少而肉脆,較之骨高肉滿者異也。數中風寒者,以其血氣虛,脈道不」 通。所以真邪相攻而相引也。真為正氣。邪為邪氣也。
張志聰曰:「此言人秉先天之氣虛薄,而後天猶可資培,更能無犯賊風虛邪,亦可延年益壽。若秉氣虛弱,而又不能調養,兼之數中風寒,以致中道夭,而不能盡其天年矣。五臟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先天之氣不足也。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又失其飲食起居之調養矣。數中風寒,又不知虛邪」 賊風。避之有時。致使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 。倪沖之曰:「先天者腎臟。」
之精氣也。然有生之後,惟藉後天以資培。水穀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五臟主藏水穀之精者,腎為水臟,受五臟之精而藏之,是以先天之精氣不足,得後天以資養,亦可以享其永年。故曰:「六腑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久長。」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