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四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七
頭門六
方三〈養血祛風湯 清運化痰湯 黑將軍散 仙朮通神散 碧雲散 六合湯 天
香散 麝香天麻丸 吳茱萸湯 通頂煙 石膏鼠黏子散 麝香茶芽散 烏罌散 韭
根丸 烏香散 玉女煎 雙玉散 吹鼻六神散 六味地黃丸 四物湯 三聖散 人
黃散 三陰煎 左歸飲 五福飲 加減一陰煎 金水六君煎 六安煎 和胃飲 清
膈煎 滋陰八味煎 理陰煎 五君子煎 內疏黃連湯 內托復煎散 當歸黃芪湯
升麻牛蒡子散 二神丸 隔蒜灸法 十宣散 槐花酒 清涼飲 仙方活命飲 人參
敗毒散 五香連𧄍湯 托裏散 加減八味丸 參苓白朮散 托裏消毒散 八珍湯
葛根牛蒡子湯 梔子仁湯 五利大黃湯 國老膏 黃連清熱消毒散 羌活當歸湯
檳榔散 松脂膏 貝母膏 加味平胃散 螵蛸散 漏蘆湯 防風通聖散 萬應鍼頭
丸 黃連救苦湯 解毒天漿散 內托千金散 迴毒銀花散 梅花五氣丹 小保安湯
大保安湯 陽春酒 桑木灸法 神妙拔根方 三品一條鎗 上品 中品 下品
玉紅膏 敗銅散 太乙膏 天麻餅子 保安萬靈丹 柴胡清肝湯 鼠黏子湯 加味
逍遙散 梔子清肝湯 清肝解鬱湯 茯苓內托散 升陽益胃散 定痛消毒飲 三香
內托散 圍藥 救苦拔毒膏 敗毒流氣飲 內托流氣飲 清心流氣飲 敗毒流氣飲
清肝流氣飲 麥餞散 諸瘡一掃光 潤肌膏〉
藝術典第一百四十七卷
醫部彙考一百二十七
编辑頭門六
编辑方三
编辑養血祛風湯〈醫鑑〉
编辑婦人頭風,十居其半,每發必掉眩如立舟車之上,蓋因肝虛風襲故也。
川芎 防風 荊芥 羌活 蔓荊子 旋覆花 細莘 藁本 石膏 半夏 生乾地黃 當歸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清運化痰湯
编辑止眩運
橘紅、 半夏製,各一錢半 枳實麩炒 白朮、 茯苓各一錢, 黃芩酒炒 川芎各八分, 白芷、 羌活各七分, 防風、 細莘、 南星製,各六分 甘草三分。
右剉一劑,生薑三片,水煎,以此作丸亦可。血虛加當歸一錢半,氣虛加人參七分,有熱加黃連六分。
黑將軍散〈祕方〉
编辑治因痰火太盛,眩運難當。
大黃酒炒。
為末,清茶調下,或用大黃酒浸,九蒸九曬,為末,水丸如菉豆大。每服百丸,食後臨臥清茶送下,神效。
仙朮通神散
编辑治「風熱上壅,頭旋目眩,起則欲倒。」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葉 連𧄍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麪 甘草 荊芥 白朮 梔子 藿香 砂仁 甘菊花 蒼朮
如風熱上攻,頭目昏眩悶痛,痰喘咳嗽,加甘菊花、人參、砂仁、寒水石。
碧雲散〈東垣〉
编辑治頭痛
細辛、 鬱金、 石膏、 芒硝各一錢, 薄荷二錢, 青黛一錢五分, 蔓荊子、 川芎各一錢二分, 紅豆一箇。
右為極細末,口噙水,鼻內㗜之。
六合湯
编辑治血虛風眩
生地、 當歸、 川芎、 白芍、 秦艽、 羌活
水煎服。凡失血過多,血虛眩運,只以芎、歸二味煎服。
天香散
编辑治年久頭風不得愈者
南星、製 半夏、製 川烏去皮 白芷各二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加生薑自然汁小半盞,煎一盞,食遠服。
麝香天麻丸
编辑治「風痰氣厥,頭疼目眩,旋運四肢倦怠,精神不爽,睡臥不寧。」
麝香二錢,研 天麻酒浸 防風 芎藭各一兩 南星一枚,重「一兩者先用白礬湯泡洗七次,然後用 水煮令軟,切片焙乾」 甘菊花三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不拘時細嚼,荊芥湯送下。
吳茱萸湯〈仲景〉
编辑治嘔涎頭痛
人參一兩, 吳茱萸一升, 棗二十枚, 生薑一大 兩
右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服。
通頂煙
编辑治諸頭風。如斧劈。痛不可忍者。
川烏一兩。
右為末,燒煙熏椀內,熱茶清泡椀內煙氣,服之大效。
石膏鼠黏子散
编辑治「偏正頭疼連眼疼。」
石膏 鼠黏子炒,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用溫酒或茶清調服。
麝香茶芽散
编辑治諸般頭疼,百藥不效者。
麝香少許, 茶芽一兩, 川芎 細辛 荊芥, 川烏 甘草各半兩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查,不拘時溫服。
烏罌散
编辑治諸般頭疼不可忍者
川烏炮去皮臍 御米殼蜜炒 橘皮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查,不拘時溫服。
韭根丸
编辑治頭疼眼睛如刀刺
全蝎糯米炒、 大川芎去皮尖微炒,各等分
右為細末,用韭根取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後用薄荷茶清送下。
烏香散
编辑一名「太乙麝香湯。」 治風邪客於腦,頭痛至甚,及偏正頭疼,夾腦風連眉骨項頸,上徹腮頤,疼痛不可忍者。
草烏生,一兩〈一方鹽炒〉《新芽茶》 細辛去苖,各二兩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真麝香一捻,同煎八分,去查熱服。一方無麝,共為細末,茶清調下,食後服。
玉女煎〈景岳全書〉
编辑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目眩,牙疼失血等證,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知母、 牛膝各錢半 麥冬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如火之盛極者,加梔子、地骨皮之屬亦可。
如多汗多渴者,加北五味十四粒。
如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亦可。
如「金水俱虧,因精損氣者,加人參二三錢尤妙。」
雙玉散
编辑治熱痰。欬嗽喘急,煩渴頭痛。
石膏、 寒水石等分。
右為極細末,每服三錢,人參湯或隨證用引調下。
吹鼻六神散
编辑治頭腦疼痛
「焰硝」提淨,五錢 白芷 雄黃另研, 乳香製 沒藥製 薄荷葉各一錢。
右為細末,磁罐收貯,左吹左,右吹右。先令病人口含水吹之,其氣上行,須臾覺效。或兩鼻皆吹之。
六味地黃丸
编辑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運,壯水制火之劑也。」
熟地黃八兩,蒸擣 山茱萸肉 山藥炒,各四兩 丹皮 澤瀉 白茯苓各三兩
右為細末,和地黃膏加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白湯或淡鹽湯任下。
四物湯〈局方〉
编辑治血虛營弱,一切血病眩運,當以此為主。
熟地黃、 當歸各三錢, 川芎一錢, 芍藥二錢。
水二鍾煎服
三聖散
编辑治「男婦頭痛,不論新久,但夏月欲重綿包裹者,並效。」
《楊花淨末》 《槿樹花淨末》各一錢。 《大楓子白肉》 去油,五分
共研,每服六分,蔥酒調服,洗浴發汗自愈。
人黃散〈正傳〉
编辑治四時疫癘,大頭天行等病。
糞缸鹼置風露中年遠者水飛,一兩, 甘草三錢,辰砂、 雄黃各一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煎薄荷桔梗湯送下,日三五服。煎藥,甘草、桔梗、茯苓、藁本、白朮各半錢,水煎服。大頭天行病,從頤頷腫熱者,又名鸕鶿瘟。東垣有方,用羌活、酒炒黃芩、酒蒸大黃加減,水煎服。十五六日,服小柴胡湯。不愈者,仍用陳皮、紫蘇發散而愈。又法,酒炒黃芩、黃連為君,炙甘草為佐,水煎,細細呷之。再加鼠黏子、酒蒸大黃煎,入芒硝,亦細細頻與服之,微利為度。腫減後,去後三味,只服前藥。屬少陽,加瓜蔞根。若陽明加升麻、芍藥、葛根、甘草;太陽,羌活、荊芥、防風;頭痛加黃芩。
三陰煎〈景岳全書下同〉
编辑此治肝脾虛損,精血不足,及營虛失血,頭痛目眩等病。故曰:「三陰有火者,宜一陰煎」 ,無火者,宜此主之。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一錢, 芍藥 酒炒 棗仁各二錢, 人參隨宜。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如嘔惡者。加生薑三五片。
汗多煩躁者。加五味子十四粒。
汗多氣虛者。加黃芪一二錢。小腹隱痛。加枸杞二三錢。
如有脹悶。加陳皮一錢。
如腰膝筋骨無力,加杜仲、牛膝。
左歸飲
编辑此壯水之劑也。凡頭目痛眩,係命門之陰衰陽勝者,宜此方加減主之。
熟地二、三錢,或至一、二兩 山藥、 枸杞各二錢 山茱茰一、二錢〈畏酸者少用之〉 茯苓錢半。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五福飲
编辑凡「五臟氣血虧損而眩運者,此能兼治之,足稱王道之最。」
人參 熟地黃各隨宜, 當歸二三錢, 白朮炒,一 錢半,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或加生薑三五片。凡治氣血俱虛等證,以此為主。或宜溫者,加薑、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
加減一陰煎
编辑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黃、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黃三、五錢,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炙甘草五、七分。
水二鍾煎服
如躁煩熱甚便結者,加石膏二三錢。
如小水熱澀者,加梔子一二錢。
如火浮於上者,加澤瀉一、二錢,或黃芩一錢。如血燥血少者,加當歸一、二錢。
金水六君煎
编辑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欬嗽嘔惡,多痰喘急,頭痛目眩等證,神效。」
熟地黃三五錢, 陳皮一錢半, 半夏、 當歸、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
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陰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細莘五、七分。
如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一二錢。
六安煎
编辑治風寒欬嗽,頭痛頭旋。
陳皮一錢半 半夏二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 杏仁各一錢,去皮尖,研 白芥子五七分〈老年氣弱者不用〉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凡外感風邪,欬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細莘七、八分或一錢。」
若冬月嚴寒邪盛者,加麻黃、桂枝亦可。
若風勝而邪不甚者,加防風一錢,或蘇葉亦可。若頭痛鼻塞者,加川芎、白芷、蔓荊子皆可。
若兼寒熱者,加柴胡、蘇葉。
若風邪欬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黃芩一、二錢,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薑,只宜一片。凡寒邪欬嗽,痰不利者,加當歸二、三錢,老年者尤宜。若氣血不足者,當以金水六君煎與此參用。
和胃飲
编辑治寒濕傷脾,霍亂吐瀉,及痰飲水氣,胃脘不清,嘔惡脹滿,頭運腹痛等證。此即平胃散之變方也。凡嘔吐等證,多有胃氣虛者,一聞蒼朮之氣,亦能動嘔,故以乾薑代之。
陳皮 厚朴各一錢半 乾薑炮一二錢 炙甘草 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
苓、半夏、扁豆、砂仁、澤瀉之類。皆可隨宜增用之。若胸腹有滯。而兼時氣寒熱者。加柴胡。
清膈煎
编辑治「痰因火動,氣壅喘滿,內熱煩渴,上盛眩運等證。」
陳皮錢半 貝母二、三錢,微敲破 膽星一、二錢, 海石、 木通各二錢 白芥子五、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一小鍾。」
如渴甚者。加天花粉一錢。
如熱及下焦小水不利者。加梔子一錢半。
如熱在上焦,頭面紅赤,煩渴喜冷者,加生石膏二、三錢。
「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加澤瀉一二錢。如痰火閉結,大便不通而兼脹滿者,加大黃數錢」 ,或𥐚硝一二錢,酌宜用之。
滋陰八味煎
编辑治陰虛火盛,頭痛頭旋,下焦濕熱等證。此方變丸為湯,即名「滋陰八味煎。」
山藥 山萸肉各四兩 丹皮 白茯苓 澤瀉 黃蘗鹽水炒 知母鹽水炒,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 蒸搗
右加煉蜜搗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滾白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理陰煎
编辑此理中湯之變方也。凡脾腎中虛,以致眩運等證,宜剛燥者,當用理中、六君之類;宜溫潤者,當用理陰、大營之類。欲知調補,當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陰虛弱,脹滿嘔噦,痰飲惡心,吐瀉腹痛,婦人經遲血滯等證。又凡真陰不足,或素多勞倦之輩,因而忽感寒邪,不能解散,或發熱,或頭身疼痛,或面赤舌焦,或雖渴而不喜熱飲,或背心肢體畏寒,但脈見無力者,悉是假熱之證。若用寒涼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湯,照後加減,以溫補陰分,托散表邪,連進數服,使陰氣漸充,則汗從陰發,而寒邪不攻自散。此最切於時用者也,神效不可盡述。
熟地黃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當歸二、三錢或五、七 錢 乾薑炒黃色,一、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或加肉桂一二錢,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陰煎」 ;再加人參,即名「六味回陽飲。」 治命門火衰,陰中無陽等證。若風寒外感,邪未入深,但見發熱身痛,脈數不洪,凡內無火證,素稟不足者,但用此湯加柴胡一錢半或二錢,連進一二服,其效如神。若寒凝陰盛,而邪有難解者,必加麻黃一二錢,放「心用之,或不用柴胡亦可,恐其清利也。」 此寒邪初感,溫散第一方,惟仲景獨知此義。苐仲景之溫散,首用麻黃桂枝二湯;余之溫散,即以理陰煎及大溫中飲為增減。此雖一從陽分,一從陰分,其跡若異,然一逐於外,一托於內,而用溫則一也,學者當因所宜酌而用之。
若陰勝之時,外感寒邪,脈細惡寒,或背畏寒者,乃太陽少陰證也,加細莘一二錢,甚者再加附子一二錢,真神劑也。或并加柴胡以助之亦可。
若陰虛火盛,其有內熱,不宜用溫,而氣血俱虛,邪不能解者,宜去薑、桂,單以二味加減與之,或止加人參亦可。
若治脾腎兩虛,水泛為痰,或嘔或脹者,於前方加茯苓一錢半,或加白芥子五分以行之。
若泄瀉不止及腎泄者,少用當歸,或并去之,加山藥、扁豆、吳茱萸、破故紙、肉豆蔻、附子之屬。
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
若腹有脹滯疼痛,加陳皮、木香、砂仁之屬。
五君子煎
编辑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頭重頭眩,而兼濕者。」
人參二三錢 白朮土炒 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 一錢 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內疏黃連湯〈保命集下同〉
编辑治「腦疽,嘔呃心逆,發熱而煩,脈沉而實,腫硬水悶,而皮肉不變色根深。大病在內,臟腑祕澀,當急疏利之。」
黃連 白芍藥, 當歸身 檳榔 木香 黃芩 薄荷 桔梗 甘草 山梔各一兩, 連𧄍二兩
右除檳榔、木香二味為細末外,並剉,每服一兩,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先喫一二服,次每服加大黃一錢,再服加一錢,以利為度。如有熱證,止服黃連湯。「大便祕澀,加大黃。覺無熱證,少煎沒藥、內托復煎散,時時服之。如實無熱,及大小便通,止服復煎散;稍有熱證,卻服黃連湯。祕則加大黃。如此內外皆通,營衛和調,則」 經絡自不遏絕矣。
內托復煎散
编辑治「腦疽焮腫於外,根盤不深,形證在表,其脈多浮。」
痛在皮肉,邪氣盛則必侵於內。急須內托以救其裏也。
黃芪 芍藥 黃芩 白朮土炒 茯苓 人參 甘草 柳桂 地骨皮 防己 當歸各一兩 防風二兩
右㕮咀,先煎蒼朮一斤,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朮滓,入前藥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盞,絞取清汁,作三四服,終日服之。又煎蒼朮滓為湯,去滓,再依前煎服十二味滓。「此除濕散鬱熱,使胃氣和平。如或未已,再作半料服之。若大便祕及煩熱,少服黃連湯。如微利及煩熱已過,卻服復煎散半料,如此使營衛俱行,邪氣不」 能內侵也。
當歸黃芪湯
编辑治「頭項瘡瘍,臟腑已行。而痛不可忍者。」
當歸 黃芪 地黃 地骨皮 川芎 芍藥等分。
右㕮咀,每服一兩,水一椀,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發熱者,加黃芩。
煩熱不能臥者。加梔子。
如嘔是濕氣侵胃也
升麻牛蒡子散
编辑治時毒頭面腫,及項胸膈有瘡,脈浮洪表候者。
升麻 牛蒡子 桔梗 生甘草 葛根 元參 麻黃 連𧄍各一錢。
右咀,薑三片,水二盞,煎八分,取微汗。
二神丸
编辑治腦疽,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大便溏泄。必服之。
破故紙四兩,微炒黃色, 肉果肥大者,二兩,生用。
用大棗四十九枚,老生薑四兩切片,水浸棗、薑,煎至水乾為度,取棗肉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湯空心送下。
隔蒜灸法
编辑治一切瘡毒,大痛或不痛,或痲木,如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其毒隨火而散,以暢達拔引鬱毒,此從治之法也,有回生之功。
大蒜去皮,切,三文錢厚。
右安瘡頭上,用艾壯於蒜上,灸之三壯,換蒜復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殺其大勢,不能為害。如瘡大,用蒜搗爛攤患處,將艾鋪上燒之,蒜敗再換。如不痛,或不作膿,及不起發,或陰瘡,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膿,不起發者,不治,此氣血虛極也。
十宣散
编辑治「頭瘡脈緩濇,身倦怠,惡寒,或脈弦,或緊細者,皆宜用之。散風寒,助陽氣也。」
人參 當歸酒拌 黃芪鹽水炒,各一錢 白芷 川芎 甘草灸 桔梗各一錢 厚朴薑製,五分 防風 肉桂各三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槐花酒
编辑治發背腦疽及一切瘡毒,不問已成未成,但焮痛者並治之用槐花四五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查熱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
清涼飲
编辑治「積熱腦瘡,煩躁飲冷,焮痛脈實,大便閉結,小便赤澀。」
大黃炒 赤芍藥、 當歸、 甘草各二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仙方活命飲
编辑治「腦疽,未作膿者內消,已成膿者即潰」 ,此排膿止痛、消毒之聖藥也。
穿山甲蛤粉炒黃色 甘草節 防風 赤芍藥 沒藥 白芷 當歸尾 乳香 皂刺炒,各一錢 天花粉 貝母各八分 金銀花 陳皮各三錢
作一劑。用酒一椀,同入瓶內,紙糊瓶口,弗令泄氣,慢火煎數沸,去查,分病在上下,食前後服之。能飲酒者,再飲二三杯尤好。
人參敗毒散
编辑治「腦疽焮痛。發寒熱。或拘急頭痛。脈數有力。」
人參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白茯苓 桔梗 枳殼 川芎 甘草各一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五香連𧄍湯
编辑治腦疽。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咽喉閉塞。寒熱。
沉香 木香 麝香另研 連𧄍 射干 升麻 丁香 獨活 桑寄生 甘草炙,各一錢 大黃 木通 乳香各一錢五分
每服五錢。水一鍾,煎八分,溫服取利。
托裏散
编辑治腦疽。飲食少思。或不腐。不收斂。
人參 黃芪鹽水,拌炒 川芎 白朮炒 茯苓 當歸《酒拌》 芍藥各一錢 厚朴薑製 白芷甘草各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加減八味丸
编辑治「腦疽痊後及將痊,口乾渴,甚則舌或生黃,及未患先渴。此腎水枯竭,不能上潤,以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濟,故心煩躁作渴,小便頻數,或白濁陰痿,飲食不多,肌膚漸消,或腿腫腳先瘦。」 服此以生腎水,降心火,諸證頓止。
五味子炒,二兩半 山茱萸肉酒浸,杵膏 山藥各 一兩 熟地八兩,酒拌,銅器蒸半日,搗膏 丹皮 桂心去皮 澤瀉切片,蒸焙 白茯苓各半兩
為細末,入二膏,加煉蜜少許,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言語前,或空心用鹽湯送下。
參苓白朮散
编辑治「頭瘡」 脾胃不和,飲食不進,或嘔吐泄瀉。凡大病後皆宜服此藥,以調理脾胃。
人參 白茯苓 白扁豆薑汁拌炒 薏苡仁炒 白朮土炒 蓮肉去心皮 砂仁炒 桔梗炒 山藥 甘草炙,各二兩
為細末,每服三錢,用石菖蒲煎湯下。
托裏消毒散
编辑治頭瘡已攻發不消者,宜服此藥。未成即消,已成即潰,腐肉易去,新肉易生。如有瘡口,宜貼膏藥,斂即不用,切不可用生肌之藥。
人參 黃芪鹽水,拌炒 當歸酒拌 白芍藥炒 川芎 白朮土炒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白芷 金銀花各七分。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至八分。瘡在上下。食前後服之。
八珍湯
编辑調和營衛。順理陰陽。滋養血氣。進飲食。補虛退熱。此氣血虛之大藥也。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藥炒 熟地黃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葛根牛蒡子湯
编辑治時毒腫痛。脈數而少力者。
葛根 管仲 甘草 江西豆豉 牛蒡子半生,杵 炒,各二錢
作一劑。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後服。
梔子仁湯
编辑治時毒腫痛。大便祕結。脈沉數。
鬱金 枳殼麩炒,去穰 山梔仁炒 牛蒡子炒 升麻 大黃煨,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蜜水調下。
五利大黃湯
编辑治時毒焮腫赤痛,煩渴便祕。脈實數。
大黃煨 黃芩、 升麻各二錢, 芒硝、 梔子各一 錢二分。
作一劑。水一鍾半,煎六分,空心熱服。
國老膏
编辑治腦疽及一切癰疽,能消腫逐毒,使毒不內攻,其效不可具述。
甘草大者,二斤。
右搥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漿汁濃,去盡筋滓,再用絹濾過,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用器收之。每服一二匙,無灰酒或白湯亦可。曾服燥藥丹劑者亦解之。按《本事方》,每甘草一斤,分作三服,溫酒調下。今云一二匙,恐力少也。
黃連清熱消毒散
编辑治腦疽
黃連 黃芩 黃蘗酒洗 人參 獨活 防風 藁本 甘草炙 當歸梢 蘇木 甘草梢生 陳皮各五分 知母酒炒,四分 桔梗 連𧄍 羌活 防己酒洗 黃芪 當歸身酒洗 生地黃 酒洗,各一錢 澤瀉七分
右俱作一服,水三盞,煎減一半,去滓,入酒少許再煎,食後溫服。投劑之後,不得飲水,必再作膿,效遲。初患三日者,服之立效。
羌活當歸湯
编辑治腦疽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當歸身酒浸 炙甘草各 一兩 防風 梔子仁 羌活 黃蘗酒浸 連𧄍 各五分 澤瀉 獨活 藁本各三錢
右㕮咀,分作四服,水一小椀,先浸一時許,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查,大溫服,食後,日二服,和查計六服,三日服盡,去查清藥調下後《檳榔散》。
檳榔散
编辑治腦疽
檳榔:
右為細末,將羌活當歸湯調下。
松脂膏
编辑治頭瘡經年月不瘥
松脂 黃連各七錢半 黃芩 苦參各一兩 蛇牀子二錢半 大黃 白礬枯,各半兩 水銀一 兩半 胡粉半兩,合水銀入少水同研,令無星為度。
右為細末,研勻,用臘豬脂調傅瘡上,大效。
貝母膏
编辑治頭痜瘡
貝母、 半夏、生 南星、 五倍子、 白芷、 黃蘗、 苦參各二錢半, 《虢丹煆》一錢半, 雄黃一錢。
右為細末,先以蜂房、白芷、苦參、大腹皮、荊芥煎湯,熏洗拭乾,即用蜜水調傅,兩三次後,乾摻藥。
加味平胃散
编辑治一切惡瘡頭上瘡
蒼朮二錢, 厚朴、 陳皮、 甘草各一錢。
為細末,加入膩粉,清油調傅之,甚妙。
螵蛸散
编辑治頭上生瘡。俗曰「粘瘡。」
海螵蛸二錢, 白膠香、 輕粉各半兩。
為細末。研勻。先用清油潤瘡。後摻藥。只一上可。
漏蘆湯
编辑治頭上惡瘡并腦疽
生黃芪, 連𧄍, 沉香、 漏蘆各一兩, 粉甘草,半 兩, 《大黃》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防風通聖散
编辑治癩頭瘡
防風、 荊芥 連𧄍 麻黃 薄荷葉 川芎 當歸 白芍 白朮、 炒山梔 大黃酒蒸 芒硝 各五錢 石膏 桔梗各一兩 甘草二兩 滑石 三兩
右為末,酒浸焙乾,凡三次,食後白湯調服,日三服,至頭有汗效。
萬應鍼頭丸〈濟生方〉
编辑治一切腦背疽,惡毒大瘡欲死者,一粒即愈。
麝香二錢, 血竭。〈如蠟者用散者不用非真也〉 蟾酥。〈舌試之辣者〉 輕粉、 硇砂各三錢。 片腦一錢。 蜈蚣一對。全用。
右為極細末,煉蜜和丸為劑。如瘡有頭者,用鍼頭挑破,微有血出,將藥一黍米大,放挑開瘡內,上用紙花周圍唾津濕貼瘡上,不過時刻即愈。忌雞、鵝、酒、麪一切發熱之物。
黃連救苦湯〈外科正宗下同〉
编辑治「腦疽、發鬢、發頤,及天行時毒。初起憎寒壯熱,頭面耳項俱腫,服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自潰。」
黃連 升麻 乾葛 柴胡 赤芍藥 川芎 歸尾 連𧄍 桔梗 黃芩 羌活 金銀花 防風 甘草節,各一錢。
水二椀。煎八分。臨服入酒一杯。食後服。
解毒天漿散
编辑治「腦疽積毒日深,堅腫木硬,口燥舌乾,惡心煩渴,六脈沉實有力,大便閉結不通者,並宜服之。」
石決明生研 殭蠶 山甲土炒 連𧄍 羌活 乳香 甘草 金銀花 黃連 當歸尾各一錢 天花粉新鮮未曬者,四兩,石臼內搗爛,投水一椀,攪 勻,絞去查,用 大黃三錢, 防風一錢
右花粉淨汁一椀半,同藥煎至八分,入酒一杯,空心熱服,行過三次,方用飲食。忌食煎炒發物。
內托千金散
编辑治腦疽發背,諸毒惡瘡,已成不消者,服之易潰。
白芍藥 黃芪製 川芎 當歸 防風 桔梗 人參 天花粉 金銀花各一錢 肉桂 白芷 甘草各五分 乳香 沒藥二味,痛甚加入。
右,水二椀,煎八分,臨服入酒一小杯,食遠服。
迴毒銀花散
编辑治「腦疽」 ,及一切發陰瘡不起,色變紫黑者,急宜服之。
《金銀花》連枝葉,二兩 黃芪生,四兩 甘草生,一兩
右咀,用細酒二十兩,同藥入小口砂罐內密封,重湯內煮盡三香為度,取起濾清服之,蓋煖患上,其瘡漸漸高腫,此轉陰為陽吉矣。後用托藥潰膿。如服後不痛不起,瘡頭流出黑水,此真陰不治。
梅花五氣丹
编辑治腦疽、發背,諸般疔腫,初起寒熱交作,筋骨疼痛,有似傷風,惡心嘔吐,但未成膿者,並宜服之。
梅花片 麝香各五分, 輕粉、 辰砂各六分, 乳香、 沒藥、 血竭、 明雄黃各一錢, 真蟾酥二 錢,端午日用頭男乳調膏。
右「前藥各研極細,對準分數,於端午日辰時製度」 ,候至午時,將上藥九味和入蟾酥膏內,向日丸之如茄子大,一時內曬乾,用川椒二十七粒,燈心二十七段,同藥收於磁罐內養之,以蠟封口,不泄藥。
「氣為妙。凡遇惡瘡大毒,開器取出一枚,先用美饌食飽,次用無根水漱淨口內,中含水一口,少頃待溫,用蔥白五寸,同水嚼爛嚥下,隨將藥餅安放舌下,睡於煖處,以被覆蓋,藥化苦水,徐徐嚥之。」 瘡勢大者,二三餅亦可。藥盡其汗即到。如淋,諸病若失。如冬月天寒難汗,噙後將蔥白湯催之亦妙。凡治無有不效。如暗疔人所不知覺,及知覺而大危者,毒氣入裏,人便昏沉,一中便倒,不能依法服藥。急用連鬚蔥白七箇,煎酒一杯,研藥五餅灌下。藥氣到心,其功如湯潑雪,患者即便甦醒。此為外科第一奇方也。
小保安湯
编辑治「腦疽及一切發已潰流膿時,平常服之,庶不更變。」
人參 白朮 當歸身 白茯苓 川芎 黃芪 陳皮 桔梗 麥門冬各一錢 半夏 甘草 藿香各五分
薑三片,棗二枚,水二茶杯,煎八分,食遠服。
大保安湯
编辑治「腦項及一切發癰疽惡瘡大毒,已潰之後,膿水出多,氣血虛弱,精神短少,飲食少思,坐臥不寧,煩躁不眠,晝則安靜,夜則發熱,及大病後虛陽煩渴等證。」
人參 白朮 當歸 白茯苓 川芎 白芍藥 山茱萸肉 黃芪 山藥、 牡丹皮 熟地黃 五味子各一錢 肉桂、 甘草、 麥門冬、 熟附子 各五分
煨薑三片。大棗二枚。蓮肉七粒。水煎。食前後服。
陽春酒
编辑治「腦疽諸發,已潰,流膿腐盡,特脾胃虛弱,肌肉生遲,或氣血原不足,以致肉色淡白,不能長發收斂,宜服此酒生長肌肉,強健脾胃,美悅顏色,滋潤皮膚。凡大瘡後飲此,不惟卻病,亦且延壽。」
人參、 白朮、 熟地黃各五錢, 歸身、 天門冬、 枸杞各三錢, 柏子仁、 遠志各二錢五分。
右上藥用絹袋寬貯,以無灰好酒五斤,磁罐內浸至一伏時,每早午晚各飲一杯,熱服。如夏月天炎易壞,不堪久服,將藥分作五分,每次用酒一斤,隨便浸服亦效。如酒將完,藥尚有味,再添酒浸飲之。若藥淡無味,不必再浸。
桑木灸法
编辑治「諸瘡毒,堅而不潰,潰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
《新桑木長七寸,擘指大》。
一頭燃著。向患上灸之。火盡再換。每次灸木五六條。肉腐為度。
神妙拔根方
编辑治腦疽、發背陰證,初起不腫高,不焮熱,灸不疼,其病將來難愈,必致壞人。「十日以前用披鍼當頂插入,知痛處方止,隨用蟾酥條插至孔底,每日二條,膏蓋,三日後加添插藥」 ,其根高腫作疼,外用神燈照法,轉陰為陽。插照七日,其瘡裂縫流膿,至十三日其根自脫。如日多根深蔕固不能脫者,披鍼取之,內用玉紅膏,不脫者自脫,不斂者自斂。此法百人百活,再無不愈者。
三品一條鎗
编辑上品去十八般痔,中品去五漏、翻花、癭瘤、氣核,下品治瘰𤻤、疔瘡、發背、癰疽等證,此為古之三品錠子,藥同而分兩不同,治病故有分別。今注一條鎗,本方三品以上之證,並皆用之,俱各相應,況又藥品簡易而不繁,是曰「三品一條鎗」 之說也。
上品
编辑明礬二兩, 信石一兩五分, 雄黃三錢, 乳香、 沒藥各三錢五分。
中品
编辑白礬二兩, 信石一兩三錢, 雄黃二錢, 乳香、 沒藥各三錢。
下品
编辑白礬二兩, 信石一兩五錢, 雄黃一錢, 乳香、 沒藥各二錢五分。
砒礬二味,共為細末,入小罐內,加炭火煅紅,青煙已盡,旋起白煙片時,約上下紅徹,住火取罐頓地上一宿取出,約有砒礬淨末一兩,加前雄黃二錢四分,乳香一錢二分,共研極細,厚糊調稠,搓成如線條,陰乾。凡遇前證有孔者,絍入孔內。無孔者,先用鍼放孔竅,早晚插藥二次。插至三日後,孔大者,每插十餘條。插至七日,患孔藥條滿足方住,以後所患四邊,自然裂開大縫,共至十四日前後,其疔核、瘰𤻤、痔漏諸管,自然落下。隨用湯洗上玉紅膏,虛者兼服健脾之藥。
===玉紅膏===
治癰疽發背,諸般潰爛等瘡,用在已潰流膿時,先用甘草湯洗,再用豬蹄湯淋洗患上,軟絹攄淨,用抿腳挑膏於掌捺化,遍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蓋之,大瘡早晚洗換二次,內兼服大補脾胃煖藥,其腐肉易脫,新肉即生,瘡口自斂,此乃外科收斂藥中之神藥也。
白芷五錢, 紫草二錢, 甘草一兩二錢, 歸身、 白蠟各二兩, 血竭、 輕粉各四錢, 麻油一斤。
先用當歸、紫草、甘草、白芷四味,入油內浸三日,大杓內慢火熬藥微枯色,細絹濾清,將油復入杓內,煎滾,下整血竭化盡,次下白蠟,微火亦化。先用茶鍾四枚,預頓水中,將膏分作四處,傾入鍾內,候片時方下研極細輕粉,每鍾內投和一錢,攪勻,候至一伏時取起,不得加減,致取不效。
敗銅散
编辑治蟮拱頭。已破後。膿水不乾。愈之又發。久不收口。
化銅舊罐。
右為末,洗淨患上,香油調搽。
太乙膏
编辑治發背癰疽、腦瘡,及一切惡瘡,跌撲傷損,濕痰流毒,風濕風溫,遍身筋骨走注作痛。內傷風鬱,心腹胃背攻刺作疼,腿腳酸軟,腰膝無力。湯潑火燒,刀傷棒毒,五損內癰,七傷外證,俱貼患處。又男子遺精,婦人白帶,俱貼臍下。臟毒腸癰,亦可丸服。諸般瘡癤,血風癩證,諸藥不止,疼痛者並效。
肉桂、 白芷、 當歸、 元參、 赤芍藥、 生地黃、 大黃、 土木𪔀各二錢, 阿魏、 沒藥末各三錢, 輕粉四錢, 槐枝、 柳枝各一百段, 《血餘》一兩, 《乳香末》五錢, 東丹四十兩。
右上十味,并槐柳枝,用真麻油足秤五斤,將藥浸入油內,「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數已畢,入潔淨大鍋內,慢火熬至藥枯浮起為度。住火片時,用布袋濾淨藥查,將油秤準足數,將鍋展淨,復用細絹將油又濾入鍋內,要潔淨為美。將血餘投下,慢火熬至血餘浮起,以柳棒攪看似膏鎔化之象,方算熬熟」 淨油一斤,「將飛過黃丹六兩五錢,徐徐投入,火加大些。夏秋亢熱,每油一斤,加丹五錢。不住手攪,候鍋內先發青煙,後至白煙,疊疊旋起,氣味香馥者,其膏已成」 ,即便住火,將膏滴入水中,試軟硬得中。如老加熟油,若稀亦加炒丹,每各少許。漸漸加火,務要冬夏老嫩得宜為佳。候煙盡,掇下鍋來,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於膏面上,化盡,次下乳、沒、輕粉攪勻,傾入水內,以柳棍摟成一塊,再換冷水浸片時,乘溫每膏半斤,扯拔百轉成塊,又換冷水投浸,隨用時,每取一塊,銅杓內復化,隨便攤貼至妙。
天麻餅子〈瘡瘍全書下同〉
编辑治頭痛因風火濕痰上攻,及楊梅瘡毒所致。兼治頭目昏眩,項背拘急,肢體煩痛,肌肉蠕動,耳哨蟬鳴,鼻塞多嚏,皮膚頑痳,瘙癢癮疹。又治婦人頭風作痛,眉稜骨疼,牙齒腫痛,痰逆惡心,並皆治之。
天麻 草烏湯泡去皮 川芎 細莘 蒼朮 甘草 川烏湯泡,去皮 薄荷 甘松 防風 白芷 雄黃 白附子去皮,各五錢 全蠍三錢
右為細末,寒食麵打糊搗稠,如寒豆大,捻作餅子。每服二三十餅,食後細嚼,蔥頭湯送下。屬火熱痰痛者,茶湯下,甚者日進二服。忌諸般發物。
保安萬靈丹
编辑治鬢疽初起。憎寒壯熱。頭眩惡心。四肢拘急者。
茅朮八兩, 全蠍 石斛 明天麻 甘草炙 當歸 川芎 羌活 荊芥 防風 北細莘 麻黃 川烏湯泡去皮尖, 草烏湯泡去皮尖 何首烏各一兩 明雄黃六錢
右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藥一兩,分作四丸,一兩作六丸,一兩作九丸,三等作下,以備年歲老壯病勢緩急取用。預用朱砂六錢,研細為衣,磁罐收貯。如惡瘡初起二三日之間,或癰疽已成至十朝前後,但未出膿者;狀若「傷寒頭疼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惡心嘔吐,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 又治傷寒四時感冒,傳變疫證,但惡寒身熱,表證未盡者,俱宜服之。用連鬚大蔥白九枝,煎湯一茶鍾,將藥一丸乘熱化開,通口服盡,被蓋出汗為效。如服後汗遲,再用蔥白湯催之,後必汗如淋洗,漸漸退下,覆蓋衣物,其汗自收自斂,患者自然爽快,其病如失。但病未成者,隨即消去,已成者,隨即高腫潰膿。如諸疾無表證相兼,不必發散者,只用熱酒化服。此方原載於《諸風癱瘓門》,予每用之發散瘡毒,其功甚捷,故移錄於此。詳觀此方治腫瘍甚效者何也?凡瘡皆起於榮衛不調,氣血凝滯,乃生癰腫。觀此藥性專發散,又能順氣搜風,通行經絡,所謂結者開之,況瘡毒又乃日積月
累結聚所發,苟非甘溫辛熱發泄,以汗疏通,安能得效。所謂「發散不遠熱」 ,正合此方之意,無謬也。服後避風,當食稀粥,忌冷物、房事。孕婦勿服。
柴胡清肝湯
编辑治鬢疽初起未成者,毋論陰陽表裏,俱可服之。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生地黃 柴胡 黃芩 山梔 天花粉 防風 牛蒡子 連𧄍 甘草節 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鼠黏子湯
编辑治鬢疽初起熱多寒少,頭眩作痛,口燥咽乾,渴常飲冷,二便祕澀,六脈沉實有力,煩悶疼痛者。
鼠黏子 桔梗 當歸 甘草梢 赤芍 連𧄍 元參 地骨皮 防風 天花粉 木通各一錢 大黃炒,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查再煎服。
加味逍遙散
编辑治鬢疽七日以上。根盤深硬。色紫焮痛者。
白朮、 茯苓、 牡丹皮、 白芍藥、 柴胡、 陳皮、 當歸、 山梔、 貝母、 天花粉各八錢, 甘草、生 紅花、 羚羊角各五分。
水二鍾。淡竹葉二十片。煎八分。食後服。
梔子清肝湯
编辑治「少陽經虛,肝火風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等處,或寒熱晡甚,胸滿,口苦舌乾。」
牛蒡子、 柴胡、 川芎、 白芍、 石膏、 當歸、 山梔、 丹皮各一錢, 黃芩、 黃連、 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服。
清肝解鬱湯
编辑治暴怒傷肝,憂思鬱結,致肝火妄動,發為鬢疽,頭眩,痛徹太陽,胸膈痞連兩脅,嘔酸水,皆服之。
當歸、 白芍藥、 茯苓、 白朮、 貝母、 熟地黃、 山梔子各一錢, 半夏、 人參、 柴胡、 牡丹皮、 陳皮、 香附、 川芎各六分, 甘草四分。
水二鍾。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茯苓內托散
编辑治「鬢疽已成,堅而不潰,潰而不斂,氣血俱虛,身涼脈細,飲食少思,口淡無味,及形體消瘦者。」
歸身 黃芪製 川芎 白芍藥 陳皮 白朮 山藥 熟地 白茯苓 人參各一錢 熟附子 甘草 肉桂 牡丹皮、 地骨皮各五分
薑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升陽益胃散〈正傳〉
编辑治一切惡瘡發背、腦疽等證。
人參 陳皮 獨活 防風 防風梢 黃連 黃蘗 蘇木 當歸梢 漢防己各五分 桔梗 連𧄍 知母 生地黃 生甘草 黃芩各一錢 炙甘草 羌活 藁本 黃芪各一錢五分當歸 三錢 澤瀉七分。
右細切,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大盞,浸半日,煎至一盞,滴酒數十點,去查,臨臥溫服。忌飲水,再作膿效遲。初患二三日者,服之立消,作膿者立潰,隨病上下,食前後服。
定痛消毒飲〈瘡瘍全書下同〉
编辑治「腦疽。」 并一切癰疽,疼痛不禁。
人參 當歸 升麻 川芎 白芍藥 桔梗 白茯苓 半夏 柴胡 甘草 羌活 防風 白芷 天花粉 枳殼 厚朴
右剉,薑三片,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三香內托散
编辑治證同上
人參 木香 黃芪炙 厚朴 甘草炙 紫蘇 官桂 烏藥 白芍藥 白芷 川芎 防風 枳殼 乳香
右,薑三片,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
圍藥
编辑治上證毒勢散漫
雄黃末二錢 《白芨末》一兩。
右和勻,用蟹搗汁調敷,留孔,時用水潤之。
救苦拔毒膏
编辑用敷前證
雄蜒蚰一二條,以蔥白二寸,同搗極爛, 雄黃末、 白芨末各一錢
和勻敷患處留孔。乾用水潤之。何為雄蜒蚰。背上有白紋者是也。對口瘡、發鬢、發疽之證亦治。
敗毒流氣飲
编辑治證同上
人參 乾葛 枳殼 桔梗 甘草炙 柴胡 細莘 薄荷 川芎 羌活 白芍藥 獨活 紫蘇 天花粉 防風 白芷
右,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後服。
內托流氣飲
编辑治前證不消
人參 木香 黃芪炙 厚朴 甘草炙 紫蘇 官桂〈冬加夏減〉 檳榔、 烏藥、 枳殼、 當歸、 川芎、 芍藥, 白芷、 桔梗。
右,薑三片,棗二枚,煎服。一方有細莘、鼠黏、防風,無木香、官桂、檳榔,治證同。
或熱加柴胡黃芩,去官桂。
或痛加「延胡索、五靈脂、乳香。」
或瀉痢加附子、人參、白朮。土炒澤瀉。
「胃氣不順。」 加陳皮、茯苓、半夏、山藥。
嘔吐加生薑藿香
清心流氣飲
编辑治發鬢毒
茯苓 防風 甘草炙, 柴胡 羌活 川芎 紫蘇 連𧄍 赤芍藥 人參 白芷 前胡 獨活 山梔
右水煎服
敗毒流氣飲
编辑治鬢疽
紫蘇 桔梗 枳殼 甘草炙 白芷 川芎 生地黃 乾葛 麥冬 當歸 白芍藥 柴胡 天花粉 鼠黏子 薄荷
右水煎食後服
清肝流氣飲
编辑治證同上
桔梗 枳殼 甘草炙 防風 前胡 羌活 生地黃 黃芩 獨活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小柴胡 青皮 白茯苓
右,薑三片,棗一枚,煎服,仍時時服《蠟礬丸》。
麥餞散〈外科正宗下同〉
编辑治「痜瘡頭毛脫落,白斑如癬,瘡痂壘壘疊起。癢甚猶若蟲行。」
小麥一升,炒枯黃色,乘熱入缽內, 入硫黃細末四 兩, 白砒細末一兩,攪勻,待冷取起, 再入煙膠半 斤 川椒三兩 生礬 枯礬各二兩
右共碾細末,以蔥湯洗沐瘡痂潔淨,用麻油調搽,以氈帽戴之,隨後作疼發腫,忍之三日後,其痂漸漸而脫。愈之後不復作,其髮亦生,戒諸發物。
諸瘡一掃光
编辑治痜瘡髮脫作癢
苦參 黃蘗各一斤, 煙膠一升, 明礬 枯礬 木𪔀肉 蛇牀子 硫黃 樟冰 水銀 輕粉 點紅椒、 《楓子肉》各二兩, 白砒五錢
右共為細末,每一錢加倒挂塵二分,燈窩宿油調搽自愈。
潤肌膏
编辑治痜瘡乾枯。白斑作癢髮脫。
麻油四兩, 當歸五錢, 紫草一錢。
右同熬,藥枯濾淨,將油再熬,加黃蠟五錢,化盡,傾入椀內,頓冷,搽擦患上,漸愈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