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318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三百十八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三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十八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八

  癇門

  黃帝素問大奇論

  靈樞經經脈篇

  孫思邈千金方

  嚴用和濟生方癇病論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

  朱震亨心法證治

  虞摶醫學正傳癇證 脈法

  樓英醫學綱目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與癲狂不同 病只一痰 名分五種 痰火與驚 治法

  龔信古今醫鑑證治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總論

  王肯堂證治準繩證治

  張介賓景岳全書癇病論證 論治 癡獃證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治法

  方千金治癇方 虎睛丸 又方 雄雌丸 又方 龍腦安神丸 龍齒丹 三聖散

  楊氏五癇丸 犀角丸 參殊丸 琥珀壽星丸 升陽湯 妙功丸 風引湯 又方 神

  應丹 珠子辰砂丹 五生丸 勝金丸 虎睛丸 控涎丸 抵住丸 又方 醫癇無雙

  丸 又方 鴟頭丸 蛇黃丸 惺神散 乳硃丹 防風通聖散 安神丸 烏龍丸 神

  應丹 墜痰丸 沉香天麻湯 錢氏五色丸 礬丹丸 朱砂滾涎丸 碧霞丹 加減壽

  星湯 清神丹 壯膽星硃丹 丑寶丸 追風祛痰丸 清心滾痰丸 祛風至寶丹 遂

  心丹 大補元煎 七福飲 六安煎 清膈煎 排氣飲 大和中飲

  單方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三百十八卷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八 编辑

癇門此當與癲狂門互參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大奇論》
编辑

二陰急為癇厥。

二陰,少陰也,癇厥乃水氣乘心,故二陰脈急。

心脈滿大,癇瘛筋攣;肝脈小急,癇瘛筋攣。

此肝臟虛寒,而不能榮養於筋,故為「攣瘛」之病。

《靈樞經》
编辑

《經脈篇》
编辑

膀胱足太陽之脈,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癇疾。

經絡厥逆於下,則為癇為狂也。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编辑

癲病有五:一曰陽癲,發時如死人,遺溺有頃乃解;二 曰陰癲,坐初生小時,臍瘡未愈,數洗浴,因此得之;三 曰風癲,發時眼目相引,牽縱反急強,羊鳴,食頃方解。 由熱作汗出當風,因以房室過度,醉欲飽滿行事,令 心氣逼迫,短氣脈悸得之;四曰濕癲,眉頭痛,身重,坐 熱沐髮,濕結腦,汗未止得之;五曰馬癲,發時反目口 噤,手足相引,身皆熱,坐小時,膏氣腦熱不和得之。按此 乃癇病前人成列於癲證中蓋癲癇之病狀異而病因則同今分之為是

《宋嚴用和濟生方》
编辑

《癇病論證》
编辑

夫癇病者,考之諸方所說,名證不同,難於備載。觀「《別 錄》有五癇之證:一曰馬癇,作馬嘶鳴應乎心。二曰羊 癇,作羊叫聲,應乎脾;三曰雞癇,作雞叫聲,應乎胃。四 曰豬癇,作豬叫聲,應乎腎;五曰牛癇,作牛吼聲應乎 肺。此五癇應乎五畜,五畜應乎五臟者也。發則旋暈 顛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搐搦,背脊強直,食頃」 迺醒。原其所自,皆由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 諸經,故有是證。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幼小受風寒暑 濕,或因饑飽失宜,逆於臟氣而得之者,各隨所感,施 以治法。

夫癇病者,十歲以下為癇。大抵其發之原,皆因三種: 風癇、驚癇、食癇是也。因此三種,變作諸癇,若不早治, 久成痼疾。其發之狀,卒然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搖,或 手足掣縱,或背脊強直,頸項反折,或搖頭弄舌,或數 齧齒,皆其證也。但正發搐掣之時,勿捉持之,捉之則 曲捩不隨也。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

编辑

夫癇病不至於目瞪,如愚者,用三聖散投之。更用大 盆一箇,於暖室中,令汗、下、吐,三法俱行,次服通聖散百餘日則愈矣。至於目瞪,愚者不可治。《內經》曰:「神不 得守」,謂神亂也。

大凡風癇病發,項強直視,不省人事,此乃肝經有熱 也。或有咬牙者,先用葶藶苦酒湯吐之,吐後可服瀉 青丸下之,次服加減通聖散。顯咬牙證,用導赤散治 之則愈。如病發者,可用輕粉、白礬、蒙石、代赭石,發過 米飲調之。《經》云:「重劑以鎮之。」

《朱震亨心法》
编辑

《證治》
编辑

驚與痰宜吐,大率行痰為主。用黃連、南星、䒷蔞、半夏, 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不愈者。

分痰與熱。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藥, 吐後用《東垣安神丸》。

大法宜吐,吐後用平肝之劑,青黛、柴胡、川芎之類,龍 薈丸正宜服之。

且如癇因驚而得,驚則神不守舍,舍空而痰聚也。 癇證有五,馬、牛、雞、豬、羊。且如馬癇張口搖頭馬鳴;牛 癇目正直視腹脹;雞癇搖頭反折喜驚,羊癇喜揚目 吐舌,豬癇喜吐沫,以其病狀偶類之耳。無非痰涎壅 塞,迷悶孔竅。發則頭旋顛倒,手足搐搦,口眼相引,胸 背強直,叫吼吐沫,食頃乃甦,宜星香散加全蠍三箇。

《明虞摶醫學正傳》
编辑

《癇證》
编辑

《內經》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眩仆。」 是蓋陽氣逆亂,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氣復則 甦,此則癇之類也。癇病獨存乎痰,因火動之所作也。 治法:癇宜乎吐,若神脫而目瞪如愚痴者,吾末如之 何也已矣。

《脈法》
编辑

虛弦為驚為風癇。沉數為痰熱。滑大者自已。沉小急 疾者死。虛而弦急者死。

《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入臟 則死,入肺則愈。

《樓英醫學綱目》
编辑

《證治》
编辑

癲癇,即頭眩也。痰在膈間,則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則 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癲癇。徐嗣伯云:「大 人曰癲,小兒曰癇」,其實一疾也。然與中風、中寒、中暑、 口厥等仆倒不同。凡癲癇仆時,口中作聲將省,時吐 涎沫,省後又復發,時作時止而不休息。中風、中寒、中 暑、尸厥之類,則仆時無聲,省時無涎沫,省後不復再 發。間有發者。亦非如癲癇之常發也。

治長洪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者,灸第三 椎、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針穿一眼子,納冷水內 浸少時,服之如本方。若治弦細緩,三脈,諸癇似狂者, 李河南五生丸。

「治風癇病久不能愈者,從厚朴丸,春秋加添外,又於 每一料中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五錢,和劑服之。」 凡癲癇及中風、中寒、中暑、中濕、氣厥尸厥,而昏眩倒 仆,不省人事者,皆由邪氣逆上,合陽而亂於頭中也。 癲癇者,痰邪逆上也。中風寒暑濕及氣厥尸厥者,亦 風寒暑濕等邪氣逆上也。邪氣逆上,則頭中氣亂,頭 中氣亂則脈道閉塞,孔竅不通,故耳不聞聲,目不識 人,而昏眩無知,仆倒於地也。以其病在頭巔,故曰癲 疾。治之者,或吐痰而就高越之,或鎮墜痰而從高抑 之,或內消痰邪,使氣不逆,或隨風寒暑濕之法,用輕 劑發散上焦,或針灸頭中脈絡而導其氣,皆可使頭 巔脈道流通,孔竅開發,而不致昏眩也。是知癲癇之 癲。與厥成癲疾眩冒癲疾之癲。一疾也。王太僕誤分 癲為二疾。獨孫真人始能一之。今特冠此氣亂頭巔 等經文於癲癇篇首。使人知疾有所歸。而治有所據 也。

《李梴醫學入門》
编辑

與癲狂不同 编辑

癇與癲狂相似,但癇病時發時止,邪流五臟,癲狂經 久不愈,邪全歸心。

病只一痰 编辑

內傷最多,外感極少。蓋傷飲食,積為痰火,上迷心竅。 驚恐憂怒,則火盛神不守舍,舍空痰塞。《丹溪》云:「癇因 痰塞心竅,發則頭旋卒倒,手足搐搦,口眼相引,胸背 強直,叫吼吐涎,食頃乃醒。」病先身熱脈浮在表者,陽 癇,屬六腑,易治;病先身冷脈沉在裡者,陰癇,屬五臟, 難治。若神脫目瞪,如愚痴者,不治。

名分五種 编辑

癇久必歸於五臟:「肝癇面青,搖頭喜驚,作雞鳴狀;心 癇面赤口張,搖頭馬嘶;脾癇面黃下利,吐舌羊吼;肺 癇面白吐沫,腹脹牛吼;腎癇面黑直視,如尸豬叫。」此 五癇病狀偶類之耳,其實痰火與驚三者而已。

痰火與驚 编辑

肥人多痰,動則有聲,沫出。風痰,星香散加全蠍三枚, 薑煎服,或追風祛痰丸、五生丸驚痰,紫石散、驚氣丸、抱龍丸、三癇丸、引神歸舍丹、壽 星丸。因怒者,順氣導痰湯加菖蒲、辰砂;因憂思者,妙 香散。食痰,醒脾散。 瘦人火盛面赤者,防風當歸飲,或小調中湯加南星, 或滾痰丸、瀉青丸、牛黃清心丸、龍腦安神丸、「千金龍 膽」湯。

痰火俱盛者,豬心丸溫酒下,上吐下利,去頑痰老痰 為妙。

《通用》斷癇丹、「活虎丹、蝙蝠散、四涎丸、紫金錠。」

《治法》
编辑

癇本痰熱挾驚,宜寒藥清心降火化痰為主。故古法 用二陳湯加䒷蔞、南星、黃連探吐,吐後必服硃砂安 神丸,以降南方之火,當歸龍薈丸,以平東方之木。但 化痰必先順氣,順氣必先調中。頑痰膠固,非辛溫熱 藥為佐,何以開導?故古方治驚癇,皆用溫劑。如錢仲 陽治小兒癇,已經吐瀉,及服涼藥過多,身冷閉目不 食。後用益黃散補中能食。次服腎氣丸補北方腎水。 能語。此須從權以救癇之壞證。可以為成法。

《龔信古今醫鑑》
编辑

《證治》
编辑

夫「癇者,有五等而類五畜,以應五臟。發則卒然倒仆, 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強直,口吐涎沫,聲類畜叫, 食頃乃甦。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氣鬱結,或為六淫 之邪所干,或因受大驚恐,神氣不守,或自幼受驚感 觸而成。皆是痰迷心竅,如癡如愚」,治之不須分五,俱 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而以黃連、䒷蔞、南星、半夏之 類,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有不愈。有熱者以涼 藥清其心,有痰必用吐法,吐後用東垣「安神丸及平 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脈虛弦,為驚,為風癇。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
编辑

《總論》
编辑

大抵癲癇之發,由腎中陰火上逆,而肝從之,故作搐 搦。搐搦則遍身之脂液促迫,而氣上逆,吐出於口也。 然腎間動氣,乃生氣之原,腎傷則志不足,故神躁擾, 火逆上攻,動其痰而厥也。或經脈引入外邪,內傷深 入,傷其生氣之原,邪正混亂,天樞不發,衛氣固留於 陰而不行,不行則陰氣畜滿,鬱極乃發,發則命門之 「相火,自下逆上,填塞其竅,惟迫出其如羊鳴者一二 聲而已。遍身之脂液、脾之涎沫,皆迫而上胸臆,流出 於口,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不勝其衝逆,故卒倒而 不知也。食頃,火氣退散乃醒。若生氣末復,則餘邪漸 熾而復作也。」然所謂生氣之原者,乃有生之初,先生 此,而外通於臍而係胞,隨母呼吸。若母受驚。氣混於 其中。久之乃成命門即臍下腎間一點真陽是也。復 被外邪則發作也。如此則生命之原為邪所害。自小 目瞪質弱。必不長壽。

《王肯堂證治準繩》
编辑

《證治》
编辑

癇病與卒中痙病相同,但癇病仆時,口中作聲,將醒 時吐涎沫,醒後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 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仆時無聲,醒時無涎沫,醒 後不復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 弓,不如癇之身輭,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原病式》以 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爍而瘛瘲昏 冒僵仆也。三因以驚動,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閉塞諸 經,厥而乃成。或在母腹中受驚,或感六氣,或飲食不 節,逆於臟氣而成。蓋忤氣得之外,驚恐得之內,飲食 屬不內外,所因不同,治法亦異。如驚者,安神丸以平 之;痰者,三聖散以吐之;火者,清神湯以涼之;可下,則 以承氣湯下之。

「平旦發者足少陽;晨朝發者足厥陰;日中發者足太 陽;黃昏發者足太陰;人定發者足陽明;半夜發者足 少陰。」煎藥中各加引經藥。

劉宗厚曰:「陰陽癇,猶急慢驚,陽癇不因吐下,由其有 痰有熱,客於心胃之間,因聞大驚而作。若熱盛,雖不 聞驚,亦自作也,宜用寒藥以攻治之。陰癇亦本於痰 熱所作,醫以寒涼攻下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宜 用溫平補胃燥痰之藥治之。若曰不因壞證而有陰 陽之分,則是指痰熱所客表裡臟腑淺深而言。癇病」 豈本自有陰寒者哉。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编辑

《癇病論證》
编辑

癲即癇也。觀《內經》言癲甚詳,而癇則無辨。即此可知 後世有癲癇、風癇、風癲等名,所指不一,則徒滋惑亂, 不必然也。又如《別錄》所載五癇,曰馬癇、牛癇、豬癇、羊 癇、雞癇者,即今人之謂羊癲、豬癲也。此不過因其聲 之相似,遂立此名。可見癲、癇無二,而諸家於癲證之 外,又有癇證,誠屬牽強,無足憑也。又《千金方》有風癇、 驚癇、食癇及陰癇、陽癇之說,皆所當辨,并列後條。 癲病多由痰氣,凡氣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閉經絡,格塞心竅,故發則旋暈僵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視, 手足搐搦,腰脊強直,食頃乃甦。此倏病倏已者,由氣 之倏逆倏順也。故治此當察痰、察氣之甚者而先治 之。至若火之有無,又當審其脈證,而兼為之治也。

《論治》
编辑

氣滯者,宜排氣飲、大和中飲、四磨飲,或牛黃丸、蘇合 丸、《集成》潤下丸之類主之。

痰盛者,宜清膈飲、六安煎、二陳湯、橘皮半夏湯,或「抱 龍丸、硃砂滾痰丸」之類主之。

痰兼火者,宜清膈飲、硃砂安神丸、丹溪潤下丸之類 主之。痰逆氣滯甚者,必用吐法,吐後隨證調理之。 癲癇證無火者多,若無火邪,不得妄用涼藥,恐傷脾 氣,以致變生他證。且復有陰盛陽衰,及氣血暴脫而 絕無痰火氣逆等病者,則凡四君、四物、八珍、十全大 補等湯,或乾薑、桂、附之類,皆所必用,不得謂癲癇盡 屬實邪,而概禁補劑也。若真陰大損,氣不歸根,而時 作時止,昏沉難愈者,必用紫河車丸,方可奏效。 其有虛中挾實,微兼痰火不清,而病久不愈者,《集驗》 龍腦安神丸,最得其宜,隨證增減,可為法也。

《痴獃證治》
编辑

痴獃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 慮,或以疑貳,或以驚恐,而漸致痴獃。言辭顛倒,舉動 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千奇萬怪,無所不至。脈 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此其逆氣在心,或 肝膽二經,氣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體強壯,飲食不 減,別無虛脫等證,則悉宜服「蠻煎」治之,最穩最妙。然 此證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氣元氣之強 弱。待時而復。非可急也。

凡此諸證,若以大驚猝恐,一時偶傷心膽,而致失神 昏亂者,此當以速扶正氣為主,宜七福飲,或「大補元 煎」主之。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编辑

《治法》
编辑

癲癇之證,多因氣虛有痰,一時如暴風疾雨,猝然而 倒,口吐白沫,作牛羊馬聲,種種不同,治之不得法,往 往有死者。吾今留一方,名「祛痰定癲湯。」人參、茯神、半 夏各三錢,白朮、白芍各五錢,甘草、附子、陳皮、菖蒲各 一錢,水煎服。此方參、朮、茯、芍皆健脾平肝之聖藥,陳 皮、半夏、甘草不過消痰和中,妙在用附子、菖蒲以起 「心之迷,引各藥直入心竅之中,心清則痰自散,而癲 癇自除矣。」既不耗氣,又能開竅,安有死法哉。 更有羊癲之證,忽然臥倒,作羊馬之聲,口中吐痰如 湧者,痰迷心竅,因寒而成,感寒則發也。方用人參半 夏山藥各三錢白朮一兩茯神薏仁各五錢肉桂附 子各一錢水煎服。此方助其正氣以生心血,又加桂 附以祛寒邪,加半夏以消痰,逐去其水,自然氣回而 癲止也。一劑全愈,永不再發,幸珍視之毋忽。羊癲證 得之小兒之時居多,內傷脾胃,外感風寒,結成在胸 膈之中,所以一遇風寒,便發舊痰。今純用補正之藥, 不盡祛痰,轉能去其病根也。若作風痰治之,雖亦奏 功,終不能止而不發也。

治牛馬之癲,雖與羊癲同治,而證實各異。方用人參 三兩,白朮五兩,陳皮三錢,生南星、半夏、甘草各一兩, 附子一錢,為末,蜜為丸,須病發前服之,永不再發。蓋 健其胃氣,自不生痰,況又佐之祛痰斬關之將乎。若 羊癲之人,亦先以此方治之,亦自愈人病來如作牛 馬聲,即牛馬癲也。大約羊癲小兒居多,牛馬癲大人 居半也。

编辑

千金治癇方 编辑

治五癲

銅青 雄黃 空青另研 《東門土》雞頭 水銀, 茯苓, 豬苓, 人參, 白芷, 石長生, 白蘞, 白薇各一兩, 卷柏, 烏扇各半兩 硫黃一兩半

右十五味,為末,以青牛膽和,著銅器中,於甑中五斗大豆上蒸之,藥成丸如麻子。先食服三十丸,日再夜一。

虎睛丸 编辑

治「濕癲掣瘲,口眼張大,口出白沫,或作聲,或死不知人。」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 鬼箭羽 露蜂房二分 獨活 遠志 細莘 貫眾 麝香 白蘞一作白薇 升麻 白蘚皮各三兩, 牛黃, 防風, 秦艽, 防葵, 龍齒, 黃芩, 雄黃 山茱萸, 防己 白茯苓, 鐵精 鬼臼, 乾地黃。一作乾薑 人參、 大黃、 銀屑各四分, 蛇蛻一尺, 茯神、 石膏天雄各五分, 《寒水石》六分。

右三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五丸,神方。

又方 编辑

凡癲發之候,其狀多端,口邊白沫,動無常者。

秦艽, 人參, 防葵, 茯神, 甘草各二兩。

鈆丹一兩, 貫眾一枚。

右七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一方》有防風、牡丹,無防葵、茯神。

雄雌丸 编辑

治風癲失性。顛倒欲死。五癲驚癇。

雄黃, 雌黃, 真珠各一兩, 鈆二兩,熬令成屑 丹砂一分, 水銀八分

右六味,為末,以蜜搗三萬杵,丸如胡豆。先食服二丸,日二,稍加,以知為度。

又方 编辑

治癲癇厥時發作

白蘞四分, 蚱蟬十四枚, 防「葵, 代赭, 人參, 鈆丹, 鉤藤, 茯神, 雷丸, 虎骨, 生豬齒, 遠志, 桂心, 白殭蠶, 防風各六兩, 莨菪子, 升麻, 附子, 卷柏, 牡丹, 龍齒, 光明砂各一 分, 牛黃二分, 蛇蛻皮、 白馬眼睛各一具。」

右二十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二。亦可為丸,良驗。

龍腦安神丸集驗方 编辑

治「男婦小兒五積癲癇,無問遠年近日,發作無時,但服此藥,無不痊愈。」

龍腦研 麝香研 牛黃各三錢,研 犀角屑 茯神去木 人參 麥門冬 硃砂水飛,各二兩 甘草炙 地骨皮 桑皮炒,各一兩 馬牙硝二錢

右為細末,煉蜜和如彈子大,金箔三十五片為衣。如有風癇病歲久,冬月用溫水化下,夏月用冷水化下,不拘時候。如病二三年,日進三服。小兒一丸,分作二服。

龍齒丹 编辑

治「因驚,神志恍惚,久而成癇,時發時止。」

龍腦研 白殭蠶炒 白花蛇肉酒浸 硃砂飛 鐵粉研 石菖蒲 遠志 木香 橘紅去白 麻黃去節 天麻 天南星薑製 人參各半兩 紫蘇子一兩 龍腦研,半錢 全蠍三錢半,炒 麝香一錢,另研

右為細末,次入研藥和勻,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五丸,每一丸,空心薄荷湯下。

三聖散 编辑

瓜蔕炒微黃 防風各三兩 藜蘆一兩或三五錢

右為粗末,每服約半兩,以「虀汁三茶盞,先用二盞,煎三五沸,去虀汁,次入水一盞,前至三沸,卻將先二盞同一處熬二沸,去查澄清放溫,徐徐服之,以吐為度,不必盡劑。」

楊氏五癇丸 编辑

治「癲癇潮發。不問新久。」

白附子半兩,炮 半夏湯洗 皂角搥碎,用水二升, 揉汁去柤,與白礬一處熬乾為度,細研,各二兩 天南星薑製 白礬生 烏蛇酒浸,各一兩

全蠍炒,二錢 蜈蚣半條 白殭蠶炒,一兩半 麝香三字,研 硃砂飛,二錢半 雄黃飛,一錢半

右為細末,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生薑湯送下,食後服。

犀角丸河間六書 编辑

治「風癲癇,發作有時,揚手擲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仆倒屈伸。」

犀角末,半兩 赤石脂三兩 𥐚硝二兩 殭蠶 薄荷葉各一兩

右為末,麪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日三服,不拘時。如覺痰多,即減數。忌油膩炙煿。

參硃丸 编辑

治風癇大有神效

人參、 蛤粉、 硃砂各等分。

右為細末,豶豬心血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金銀煎湯下,食遠服。

琥珀壽星丸 编辑

治癇

天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於坑內燒熱 紅,取出炭掃淨,用好酒一斤澆之,將南星趂熱下坑 內,用盆急蓋訖,泥壅合,經一宿,取出再焙乾為末, 琥珀四兩,另研 硃砂一兩飛,留一半為衣。

右和勻,豬心血三箇,生薑汁打麪糊攪令稠粘,將心血和入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參湯空心送下,日三服。《局方》用南星一斤,硃砂二兩,琥珀一兩,無豬心血。

===升陽湯===

治陽蹻癇。足太陽下行。宜升陽氣。

麻黃《不去節》, 防風根各八錢, 羌活一兩半。 炙甘草五錢。

每服三錢,水五大盞,煎至一盞,去查稍熱服,宿食消盡,腹中空。服之後,避風寒一二時辰,乃效。

妙功丸 编辑

治諸癇無不愈者

丁香 木香 沉香 雄黃研 青皮,去白

黃芩 胡黃連各半兩, 乳香研, 麝香研

熊膽各二錢半 白丁香三百粒 輕粉四錢半 黃連 黑牽牛炒 荊三稜煨 甘草炙 莪朮 陳皮去白 雷丸 鶴蝨各一兩 大黃一兩半 赤小豆三百粒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油

右為細末,蕎麪一兩半作糊和勻,每兩作十丸,硃砂水飛,一兩為衣,陰乾,每服一丸,用溫水浸一宿,去水再用溫水化開,空心服之。小兒加減服。十年病一服即愈。若未愈,三五日再服。重者不過三服。

風引湯 编辑

除熱癲癇

大黃 乾薑 龍骨各四兩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 牡蠣煅,各二兩 凝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石膏 紫石英 白石脂各六兩

右十二味,杵粗末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華水三升,煮三沸,去柤,溫服一升。《深師》云:「大人風強少水,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治,除熱方效,宜風引也。」

又方 编辑

治癇疾

川芎二兩 蜈蚣、黃腳、「赤腳」各一條 防風

豬牙皂角 鬱金 明礬各一兩。

右六味,為細末,蒸餅丸如梧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一月除根。

神應丹 编辑

治諸癇

好辰砂,不以多少。

右細研,豬心血調勻,以蒸餅裹劑蒸熟,就熱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食後、臨臥。

珠子辰砂丹 编辑

治風癇久不愈

山藥 人參 遠志 防風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龍齒 五味子 石菖蒲 丹參 細莘各二錢半 真珠末四分 辰砂二錢,研

右為末,麪糊丸如桐子大,以前硃砂為衣。每服三五十丸,煎金銀湯送下,日進三服。忌魚肉、濕麪動風之物。

五生丸 编辑

治風癇

川烏生 附子生炙,去皮臍 南星生 半夏生 乾薑生,各半兩

右為細末,酢煮大豆汁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冷酒送下,不拘時。一方有大豆,無乾薑。

勝金丸 编辑

治「風癇有驚駭,不時旋暈潮搐,口吐痰沫,忽然仆地,不省人事。」

天南星薑製 皂角去皮弦子 川烏生 細莘 桔梗 威靈仙 何首烏 白礬枯 白殭蠶炒 烏蛇酒浸,各一兩 荊芥穗 川芎各二兩

右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酒送下,日二服。

虎睛丸 编辑

治「癇疾潮搐,精神恍惚,煩亂不寧,口乾喜水,或時譫語。」

虎睛一對 犀角屑, 遠志去心 梔子仁。

大黃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食後服。

控涎丸 编辑

治諸癇久不愈,頑涎聚散無時,變生諸證。

川烏生用 半夏湯洗 白殭蠶炒,剉碎,生薑汁浸 一宿各半兩 全蠍七枚,炒 鐵粉三錢,研

甘遂二錢半,麵裹煨。

右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菉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送下。忌食甘草。

抵住丸永類方 编辑

治風邪癇疾

皂莢去弦子,燒存性 蒼耳根莖葉曬乾,各四兩 蜜陀僧一兩

右為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

又方乾坤祕韞 编辑

治大人小兒癇疾

「《初生胞衣》一具,長流水洗淨,以水浸,春三,夏一,秋五、

冬七日,焙乾為末」 羌活 天麻 防風各半兩 殭蠶 白附子各一兩 南星二兩 川烏一個 全蠍二十一個

右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好酒下。

醫癇無雙丸身經逼考下同 编辑

治五癇

南星、 半夏二味,俱用白礬、皂角、生薑煎湯,浸一日 夜透,切片,湯查共陰乾,去礬、皂、薑不用。 歸身、 生地、 軟石羔各一兩, 天麻七錢, 白殭蠶、 荊芥穗、 獨活、 烏犀角屑、 白茯苓、 遠志、 麥冬、 棗仁炒 辰砂、 人參、 白朮、 陳皮、 黃連各五錢, 白附子、煨 甘草各三錢, 牛黃、 珍珠、 川芎、 黃芩各量用

右為末,好酒打稀糊為丸,「梧子大,金箔為衣」 ,每五十丸,空心白湯下。最能祛風化痰降火,養血理脾,寧心定志。輕者半料效,重者一料效。

又方 编辑

治大人小兒忽然昏暈倒地,五癇之證。

硃砂水飛,用豬心一個剖開,入砂末五錢,濕紙包裹, 慢火炙熟,取淨砂 巴豆五錢,用石灰一椀炒紅,入 仁在內,灰冷取仁,將灰又炒,又以仁入內,取出用草 紙搥去油灰,不用 南星,沸湯浸三次薑製二兩 全蠍去頭足尾炙 龍膽草各二錢

右為末,共前砂麪糊丸如桐子大,每空心薑湯下十五丸。

鴟頭丸 编辑

治風癇不問長幼,發作漸頻,嘔涎沫。

飛鴟頭一枚,燒灰 虢丹五錢,研 皂角五挺,酥炙

右為細末,用糯米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蛇黃丸 编辑

治五癇,因積風熱,風痰攻心所致。

蛇黃小者二十枚,以薑汁拌入,火煆通紅,取出,地上 出火毒,研令極細。

右用狗膽一枚,取汁和粟米飯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吐涎乃效,長幼皆可服。

惺神散 编辑

治「驚癇潮作。仆地不省。口吐涎沫。」

雄鴟鴞一枚,用磁罐盛,以黃泥固濟,炭火煆令紅。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溫酒調服,熟水亦得,不拘時候。

乳硃丹 编辑

治癲癇

乳香別研 硃砂細研,水飛

右用乳香鎔化,拌和硃砂為劑,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側柏葉浸酒磨化盪,溫服,不拘時候。

防風通聖散 编辑

治癇病

防風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大黃 薄荷葉 麻黃去根,不去節 連𧄍 芒硝各半兩 石膏 黃芩 甘草 桔梗各二兩 滑石三錢 荊芥 白朮 山梔子各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七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痰涎,加半夏五錢,生薑製過。」

安神丸東垣下同 编辑

黃連一錢五分,酒洗 硃砂一錢,水飛 酒生地、 酒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右除硃砂水飛外,四味搗為末,和勻,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後津嚥下。

烏龍丸寶鑑下同 编辑

治五風癇病

川烏頭、 草烏頭、 天仙子、 五靈脂各二兩, 黑豆一升

右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湯下。如中風,加附子半兩。

神應丹 编辑

治諸風心癇病

狐肝一具 烏鴉一隻 鴟梟一箇 生白礬 生犀角各一兩 野貍一箇,去腸肚皮毛,入新罐內, 黃泥固濟,炭火煨令焦黃

右為末,酒打糊丸如「皂角子大」 ,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無時。

墜痰丸 编辑

治風癇

《天南星》,「九蒸九曬。」

右為末,薑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參湯下,菖蒲麥門冬湯亦得。

===沉香天麻湯===

治陽癇陰癇

沉香 川烏炮,去皮 益智各二錢 甘草炙 薑屑 當歸各一錢半 獨活四錢 羌活五錢 天麻 黑附子炮,去皮 半夏炮 防風各三錢

右十二味,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薑三片,煎一盞,溫服,食前。忌生冷硬物,寒處坐臥。

錢氏五色丸正傳 编辑

治諸癇

硃砂半兩,另研 水銀二錢 雄黃熬 珍珠各一 兩,另研末 鉛三兩,用水同熬

右和勻,再研極細,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別煎金銀薄荷湯送下。

礬丹丸 编辑

治「五癲百癇,無問陰陽冷熱。」

虢丹、 晉礬各一兩

用塼鑿一窠,可容二兩許,先安丹在下,次安礬在上,以炭五斤,熾令炭盡,取出細研,以不經水豬心血為丸,菉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湯下。

硃砂滾涎丸儒門事視 编辑

治五癇等證

硃砂、 白礬生用。 赤石脂、 硝石各等分。

右為細末,研蒜膏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荊芥湯下。

碧霞丹局方 编辑

治痰涎壅塞,牙關緊急,目睛上視,癲癇狂妄等證。

石綠半兩,研九度,水飛 附子尖 烏頭尖

蠍梢各二十箇。

右為末,入石綠令勻。麵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更以溫酒半合飲之。須臾吐出痰涎。然後隨證以他藥治之。如口噤者。開灌之。

加減壽星湯吳都堂傳 编辑

治癇證

膽南星四兩, 半夏二兩, 防風 天麻 皂莢 香附 青皮 豬苓 澤瀉 赤茯苓 茯神 白朮 麥冬各一兩, 荊芥 細莘各七錢。

右剉,每劑一兩,薑水煎服。

清神丹祕方 编辑

治證同前

石菖蒲去毛,二兩 辰砂六錢,研細水飛,一半為衣

右為末,豬心血打麪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服前「育魂丹除根。」

壯膽星硃丹 编辑

治驚癇

硃砂一兩,水飛 膽南星 石菖蒲各二兩

牛黃研五錢 麝香研五分 豬心七具,用血

右為細末,竹瀝、豬心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丑寶丸 编辑

治一切怔忡癇證

牛黃 蒙石煆 天麻薑製 蟬蛻去足,各五錢 琥珀 雄黃各一錢 牛膽南星 黃芩酒炒 石菖蒲各一兩 沉香 犀角屑,各一錢五分 大黃二兩,酒蒸 殭蠶七錢,薑汁炒

右為末,竹瀝、豬心二具,用血和丸,如菉豆大,辰砂一錢為衣,每服六七十丸,臨臥薄荷湯下。

追風祛痰丸回春下同 编辑

治諸風癇暗風,世之患此病者甚多,余用此藥,效者甚廣,幸試之。

防風 天麻 殭蠶洗去絲炒 白附子麪包煨 牙皂各一兩 全蠍去毒微炒 木香 白礬枯,各 五錢 南星三兩一半白礬水,一半皂角水各浸一 宿, 半夏湯泡七次,研為細末,秤六兩,分作二分,「一 分用皂角浸漿作麴,一分用生薑汁作麴。」

右為細末,薑汁打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八十丸,食遠臨臥用淡薑湯送下,或薄荷湯下。病人氣血虛者,加人參、當歸,胃虛加白朮,有火加薑汁炒黃連各一兩。

清心滾痰丸 编辑

治癲癇驚狂,一切怪證,神效。

《大黃、酒蒸 黃芩》各四兩, 沉香二錢半, 《犀角 青》石硝煅 皂角 麝香 硃砂各五錢。

右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溫水下。

祛風至寶丹 编辑

治癲癇

防風 薄荷 荊芥穗 羌活 獨活 連𧄍 黃芩去朽 黃蘗 黃連 梔子 全蠍 天麻 細莘 枳實 桔梗 大黃 芒硝 生地黃 石膏 甘草各一兩 鹽梅五十箇,去核 乾葛 赤芍 細茶各一兩半 麻黃三錢臨證酌用

右藥俱用溫水洗火,焙乾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

硃砂為衣。每服二丸,無時細嚼,併臥時茶酒任下。如血虛加芎、歸各一兩,氣虛加人參、白朮各一兩。

遂心丹濟生方 编辑

治風痰迷心癲癇。及婦人心風血邪。

甘遂二錢。

右為末,以豬心取三管血和藥,入豬心內,縛定,紙裹煨熟取末,入辰砂末一錢,分作四丸,每服一丸,將心煎湯調下,大便下惡物為效,不下再服。

大補元煎景岳全書下同 编辑

治大驚猝恐,有傷心膽,而致失神昏亂痴獃者。

人參一、二錢至一、二兩 山藥炒 杜仲各二錢 熟地二、三錢至二、三兩 山萸肉一錢畏酸吞酸者去之 當歸。泄瀉者去之 枸杞各二、三錢 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七福飲 编辑

治前證

人參 熟地並隨宜。 當歸二三錢 棗仁二錢 白朮炒,一錢半 遠志製,三五分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溫或加生薑三五片。

六安煎 编辑

治癲癇痰盛者

半夏二、三錢, 茯苓二錢, 陳皮一錢半 甘草 杏仁去皮尖,各一錢 白芥子五、七分年老氣弱不用

水一鍾。加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

清膈煎 编辑

治癲癇兼有火者

陳皮錢半 貝母二、三錢 海石、 木通各二錢 膽星一、二錢 白芥子五、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

排氣飲 编辑

治氣滯成癲癇者

陳皮、 藿香、 枳殼各一錢五分, 香附、 澤瀉、 烏藥各二錢, 厚朴一錢, 木香七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熱服。

大和中飲 编辑

治食滯癲狂

陳皮一、二錢, 山樝、 麥芽各二錢, 枳實一錢, 厚朴、 澤瀉各錢半, 砂仁五分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單方 编辑

癇證羊頭瘋:上好松蘿茶一斤,晉礬一斤,為末,煉蜜 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滾湯下。身經通考

風痰癇疾:「金燈花根似蒜者一箇,以茶清研如泥,日 中時以茶調下,即臥日中,良久,吐出雞子大物,永不 發,如不吐以熱茶投之。」良方

暗風癇疾,忽然仆地,不知人事,良久方醒。蛇黃火煅 酢淬七次,為末。每服酒調二錢,數服愈。年深者亦效。 得效方

風痰癇病:化痰丸「生白礬一兩,細茶五錢,為末,煉蜜 丸如梧子大。一歲十丸,茶湯下。大人五十丸。久服痰 自大便中出,斷病根。」

暗風癇疾:用臘月烏鴉一個,鹽泥固濟,於瓶中煅過, 放冷取出為末,入硃砂末半兩,每服一錢,酒下,日三 服,不過十日愈。

又方用「渾烏鴉一箇,瓶固煆研,胡桃七枚,蒼耳子心 七枚,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熱酒下。

黑犬齒。磨汁。治犬癇。時珍

小兒牛癇:白牛屎中豆,日日服之,良。總微論

驚癇嚼舌。迷悶仰目:牛黃一豆許。研和蜜水灌。廣利方 野馬肉主治人病馬癇,筋脈不能自收,周痹,肌肉不 仁。用「肉一斤,豉汁煮熟,入五味、蔥白作醃腊及羹粥, 頻食之。白煮亦可。」千金方

銀屑,主治熱狂,驚悸,發癇,水磨服之,功勝紫霜。開寶 卒得癇疾:鉤藤、甘草炙各二錢,水五合,煎一合,每用 棗許,日三五度。聖惠方

風癇諸痰:「五癇膏」,取痰如神。大皂角半斤,去皮、子,以 蜜四兩塗上,慢火炙透,搥碎,以熱水浸一時,挼取汁, 慢火熬成膏,入麝香少許,攤在夾綿紙上曬乾,剪作 紙花。每用三、四片,入淡漿水一小盞中洗淋下,以筒 吹汁入鼻內,待痰涎流盡,吃脂麻餅一箇,涎盡即愈, 立效。普濟方

烏頭附子尖為末,茶服半錢,吐風痰癲癇。時珍 癲癇風疾:「九節菖蒲不聞雞犬聲者,去毛,木臼擣末, 以黑豶豬心一箇,批開,砂礶煮湯,調服三錢,一日一 服。」正傳癇病心風病:用天南星九蒸九曝為末,生薑汁打糊 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人參、麥門冬、菖蒲湯 下亦可。

驚風癇疾,喉閉牙緊:鈆白霜一字,蟾酥少許,為末,烏 梅肉蘸藥,於齦上揩之,仍吹通關藥,良久便開。普濟方 鳳凰臺即鳳凰腳下白物如石者。治驚邪,癲癇,雞癇, 發熱狂走。水磨服之。藏器

鍼灸 编辑

《千金方》曰:「攢竹,小海、後、頂強間,主癇發瘈瘲,狂走不 得臥,心中煩。」

金門、僕參,主癲疾馬癇。

絲竹空、通谷,主風癇癲疾,涎沫,狂煩滿。

列缺,主熱癇,驚而有所見。

天井、小海,主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

懸釐、束骨,主癲疾互引,善驚羊鳴。

《醫學綱目》曰:「晝發治陽蹻,申脈二穴,在足外踝下陷 中,容甲白肉際是也。夜發治陰蹻、照海二穴,在足內 踝下陷中是也。先灸兩蹻各二七壯,然後服藥。 凡灸癇必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則氣不通,能殺人,針 不拘。」

又法:「取鳩尾,必高手乃可下針。但宜灸,亦不可多壯, 多則令人健忘。」

又法:「取後谿、陽交、三里、太衝、間使。」

風癇熱病,心風驚癇,「取上脘三里。」

「天弔,取巨闕三寸、百會、顖門。」 心癇面赤,心下熱,短氣喘息,灸巨缺三壯。

肝癇,面青反視,手足搖動,灸坵墟、中封各三壯。 脾癇,面黃腹大善利,灸胃脘并脘旁一寸各三壯,又 取衝陽、隱白。

肺癇面白,口吐沫,灸肺腧、少商、少陽各三壯。

腎癇,面黑直視,身不搖如尸厥。取「金戶、少海、至陰、湧 泉」各二分,刺一分。

膈癇四肢不舉,灸《風府》七壯,刺一分,又「灸百會、人中、 承漿,各隨年壯。」

腸癇都無動靜,如尸厥狀,「灸承山、湧泉、勞宮、翳風,各 隨年壯,刺入一分。」

馬癇目張,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風府》三壯,刺一分,又 灸神關。

牛癇,目直視,腹滿,灸鳩尾尖三壯,大椎三壯。

羊癇揚目吐舌,灸大椎三壯,刺一分。

豬癇吐濁沫,口動搖,灸浮白三壯,刺一分。

犬癇手屈拳攣,灸《勞宮》一壯,刺一分,又灸絲竹空、肋 戶各一壯。

雞癇搖頭反折善驚,目搖至陰竅陰厲兌,各灸三壯。 刺一分。

右針灸癲法,《內經》但取手足太陽陽明太陰六經而已。今《甲乙經》等書,又多取督經,手足太陽足少陰厥陰,蓋隨證取之。然學者當以《內經》為主也。

《本草綱目》曰:「癲癇諸風,熟艾於陰囊下穀道、正門當 中間,隨年歲灸之。」

導引 编辑

《保生祕要》曰:「羊暈風導引法:念臍穿過腎,旋轉想腎 水,直上頂門下臍,念」

羊遂風導引法,念臍即散四肢,如通關狀,次兩目再 看臍中,念至熱時,即左旋右轉,由小而大,散於四肢, 二十七遍。

醫案 编辑

《丹溪心法》曰:「一婦人四十五歲,生子多觸胎,時有腹 痛,每夜喜飲酒,三盞即睡。其夫性暴而諧謔,所以借 酒解怒。忽九月望後,癇病大作,目上視,揚手擲足,甚 強健,舉體大筋皆動,喉嚮如鋸,涎沫流口兩角,如此 一時辰許,諸證皆靜,狀如熟寢,全不知人。半時小腹 漸痛,上至心,痛大作,汗如雨,自頭至乳而止。如此半」 時,痛漸減,汗亦收。痛作時卻自言其痛,其餘言語皆 謬誤,問亦不答,亦不知人。痛定又熟寢如前。癇與痛 間作,晝夜不息,經兩宿,方召予脈之,痛作時脈四至 半,似弦非弦,左弱於右。予未敢與藥候癇作時再看 形脈,後作時六脈皆隱,但有大筋轉於指下,眼白青 而面不青,手之動三倍於足。予問之,痛作時,必欲重 按,比癇作時,汗必不出。其夫言果然。予曰:「此非死證, 若尚能嚥藥則易治。」試調香附子末灌之。適癇勢稍 定,卻嚥得半盞,令急燒竹瀝,未就時痛大作。余以肝 有怒邪,因血少而氣獨行,所以脾受病。肺胃之間,舊 有酒痰,為肝氣所抑,鬱而為痛。然酒喜動,可以出入升降,入內則痛,出外則癇。當乘其入內之時,急為點 大敦、行間、中脘三處穴,令分頭同時下火灸之,足上 艾火少灸,先了腹上痛,漸下至腰而止。熟寢少時,癇 作如前證減半。又以竹瀝入少薑汁,灌下大半鍾。灌 時適值癇定,但熟寐如前,自是不省人事,一晝二夜 皆已棄之。余曉之曰:「身不發熱,因痛則汗出,大便不 通者五六日,自予來,亦未見其小水,非死證,當是血 少無神而昏耳爾。」為痛掐人中,俄而呻吟,急以人參 湯同竹瀝灌之,又昏睡如前。余教以作人參白朮膏, 入竹瀝調下,如此二晝夜,凡用人參一斤,白朮二斤, 眼忽能開,手能舉,自言胸膈滿,而舉身皆痛,耳目仍 未有聞見,忽自溺牀甚多,余聞之甚喜,且「得癇與痛 皆不作,但教令用陳皮芍藥甘草川芎湯調參朮膏, 又加竹瀝飲之。」余欲往他處,且與脈之,聞其作聲,余 自知謬拙,不教以粥與藥間服,急令作稀粥與之,止 嚥得三四匙,牙噤不受。余遂以木楔斡開,以稀粥入 藥,湯又與竹瀝同灌一大鍾,蓋是粥多而藥居三之 一。予遂出門,教令粥藥相間與之。予在二十里外,未 申間,天大風作,予料此婦癇必作,特往視之,癇不作 而痛作,脈去來急無次。急為灸然谷、太衝、巨闕,灸罷 痛定,問其要粥否,答曰:「我正饑」,其夫飲之以粥,嚥兩 鍾。予乃往他處,仍教以藥湯,調參朮膏、竹瀝,與粥間 與之如前。第二夜半時,召予甚急,往視之,癇病大作, 奪手不能診脈,令人扶定兩時,予捉其中指,強而脈 之,四至半,粗大有力,左右同而右少緩,口妄言而無 次,又怒罵人,眼上視,不瞬而嘔,又欲起走,其狀若有 所憑。然予捉定兩手,為灸兩大指背半甲半肉際,各 三壯。怒狀稍殺,求免,索燭視之,耳目仍未有聞見。昏 寐至夜半,狂怒大作,且言鬼怪之事,而師巫至,大罵 巫者。予靜思之,氣因血虛,亦從而虛,邪因入理或有 之。且與補藥,血氣若充,邪當自退,仍與前藥。又恐痰 頑,佐以荊瀝,又以秦承祖灸鬼法灸之,哀告:「我自去 昏睡。」一晝夜,忽自起坐索粥,其夫與之,方問:夫「你面 垢如許,怪牀上有香氣。」繼又無所知識,惟開眼不睡, 手足雖能運動,卻作尋摸態,如此又二晝夜,粥食稍 加,又溺牀多如前。予益喜,仍守前藥。予又往他處,次 日晚忽來召予,急往視之,病人自言渾身皆痛,脈之 皆五至,左右均而和,曰:「參朮膏俱盡。」遂教令就與前 藥中加參朮煎,去荊瀝,加香附末,與一服覺甚快,余 且令守此藥。至次夜半,又來告急曰:「前痛大作」,往視 之,坐桶上叫聲甚高。予思之,此虛病,亦多汗,腸燥而 糞難耳。痛當在小腹與腰,急烘琥珀膏,大者貼小腹, 仍教以熱手摩腰腎間,連得下氣而痛減,就睡,少時 又起,如是者五六次。一醫者勸令用通利藥,予曰:「痛 與死孰為輕重?」且堅忍至夜半後當自通。又往他處, 至四更來告,急往視之,痛大作。予令坐以溫湯中,當 自下換湯,痛定覺甚快,第二桶湯下結糞二塊,就睡。 天明予又往他處,至晚又告急。予視痛大作,連及兩 脅,手不可近。予思之,此痛無因,若結糞未盡,痛當在 下,今痛在上,必因食多。問之果然。醫者欲用感應丸, 予教勿與粥藥,病者力索藥,遂以香附末令䑛之。至 夜半痛漸減,天明覺略饑,索粥。予曰:「非饑也,乃嘈耳。」 勿與而自安。其家又自與粥。至辰巳間,予往他處,至 晚痛又作,而病者索香附末不已,遂以湯調半碗與 之,探令吐,猶有宿食,痛遂止。予又往他處,至夜半又 告痛復作,詢之,以酢拌蘿蔔苗吃粥,又以香附末探 吐之,痛定,教令一晝夜勿與食,至次日少與淡粥,覺 饑時以陳皮湯下白朮丸。如此調理自安。

《儒門事親》曰:「一婦病風癇,從六七歲因驚風得之。自 後二三年間,一二作至五七年,五七作,逮三十餘歲 至四十歲日作,或一日十餘作,以至昏癡健忘,求死 而已。會興定歲大饑,遂採百草而食於水瀕,採一種 草,狀若蔥屬,泡,蒸而食之。食訖,向五更覺心中不安, 吐涎如膠,連日不止,約一二斗,汗出如洗。初昏困後」 三日輕健。非曩之比。病去食進。百脈皆和。省其所食, 不知何物。訪問諸人,乃憨蔥苗也。憨蔥苗者《本草》所 謂藜蘆苗是也。《圖經》云:「藜蘆苗吐風病。」此亦偶得吐 法耳。

《萬病回春》曰:「王大參嗣君年十八歲,患癇,每發即仆 地,吐涎,不省人事,少頃復甦。或一月一發,或兩月發 四五次者,七年,遍醫弗效。余診六脈滑數,人迎緊盛, 此氣血虛而有風痰壅併也。以追風祛痰丸加人參、 當歸、黃連各一兩,安神丸二藥兼服,未及半年而痊。 後有數人俱同此治,皆愈。」

一小兒十五歲御女後復勞役,考試失意,患癇證三 年,遇勞則發,用十全大補加味歸脾之類,更以紫河 車生研如膏,入蒸糯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 丸,日三五服而痊。後患遺精,盜汗發熱,仍用前藥及 六味丸而愈。此方治癇,不拘男女老幼皆效。

《薛氏醫按》曰:「鴻臚王繼之室,素有癇證,遇勞役及怒 氣則發,良久自省。一日因飲食後勞役失宜,發而半日方省,不能言語。或以為風中於臟,用祛風化痰順 氣之劑及牛黃清心丸,病益甚。六脈浮大,兩寸虛而 不及本部,且進飲食。余曰:『此脾胃之氣傷也。若風中 於臟,禍在反掌』。彼不信,仍用風藥,後果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