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417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四百十七卷
博物彙編 藝術典 第四百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七

  婦人帶下門一

  黃帝素問骨空論

  張機金匱要略帶下病脈證

  王叔和脈經脈證

  孫思邈千金方赤白帶下崩中漏下

  陳自明婦人良方帶下有五

  嚴用和濟生方論治

  劉完素六書論證

  張從政儒門事親赤白錯分寒熱解

  李杲十書酒煮當歸丸論 固真丸論 補經固真湯論

  朱震亨心法總論證治

  戴思恭證治要訣總論證治

  李梴醫學入門總論證治 脈法

  薛己醫按論證

  王肯堂證治準繩論證 論潔古治法 燥濕法 枯涸宜潤 補虛法

  酸漿草辨 敗膿所致

  吳崑醫方考用白芷黃荊實瓦壟子論 用葵花論 用千金白馬毛散論

  萬全廣嗣紀要帶下皆身中之血

  婦人祕科論治 必用之藥 白帶與白淫白濁不同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治法

  方一白石脂圓 小牛角䚡散 龍骨散 又方 又方 又方 白馬蹄圓 白馬請幫助識別此字。

  散 雲母芎藭散 慎火草散 禹餘糧圓 又方 伏龍肝湯 又方 又方 又方 芎

  藭湯 小柴胡湯 補中益氣湯 六君子湯 歸脾湯 八珍湯 龍膽瀉肝湯 妙香散

   四七湯 丁香膠艾湯 延胡苦楝湯 神聖復氣湯 搐鼻香 又方 衛生湯 十棗

  湯 瓜蔕散 獨聖散 導水丸 禹功散 無憂散 五苓散 葶藶木香散 玉燭散

  三花神佑丸 小胃丹 五積散 平胃散 二陳湯 黃芪建中湯 大延胡索散 螽斯

  丸 芩蘗樗皮丸 芩朮樗皮丸 蒼蘗莘芎散 龜蘗薑梔丸 側柏樗皮丸 蒼蘗樗皮

  丸

藝術典第四百十七卷

醫部彙考三百九十七

编辑

婦人帶下門一

编辑

《黃帝素問》

编辑

《骨空論》

编辑

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瘕聚。

任脈循于腹,故其病在腹。

《漢張機金匱要略》

编辑

《帶下病脈證》

编辑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證,經水斷絕,至有歷年, 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 肺癰,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或兩脅疼痛,與 臟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無瘡,肌若魚鱗,時 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少 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衝,氣衝急痛,膝脛疼煩,奄」 忽眩冒,狀如厥癲。或有憂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 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 脈陰陽,虛實緊弦,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 各異源,詳加辨記,勿謂不然。

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 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脣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 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 之?」其證脣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 主之。

《晉王叔和脈經》

编辑

《脈證》

编辑

大風邪入少陰,女子漏白下赤。

師曰:「婦人帶下,六極之病。脈浮則為腸鳴腹滿,緊則 為腹中痛,數則為陰中癢,痛則生瘡,弦則陰疼掣痛。 師曰:帶下有三門:一曰胞門,二曰龍門,三曰玉門。已 產屬胞門,未產屬龍門,未嫁女屬玉門。」

問曰:「未出門女有三病,何謂也?」師曰:「一病者經水初 下,陰中熱,或有當風,或有扇者;二病者或有以寒水 洗之;三病者或見丹下,驚怖得病,屬帶下。」

《師》曰:「婦人帶下,九實中事,假令得鼠乳之病劇易當 劇,有期當庚辛為期,餘皆倣此。」

問曰:有一婦人,年五十,所病但苦背痛,時時腹中痛, 少食多厭,喜䐜脹,其脈陽微,關尺小緊,形脈不相應, 願知所說。師曰:「當問病者飲食何如?假令病者言:我 不欲飲食,聞穀氣臭者,病為在上焦?假令病者言:我 少多為欲飲食,不食亦可,病為在中焦?假令病者言: 我自飲食如故,病為在下焦?為病屬帶下?當以帶下」 治之。

問曰:婦人病如癲疾,鬱冒,一日二十餘發。師脈之,反言帶下,皆如師言,其脈何類?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 濡而緊,濡則陽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氣虛,血竭 凝寒,陰陽不和,邪氣舍於榮衛疾。一作侯起年少時,經 水來,以合房室,移時過度,精感命門開,經下血虛,百 脈皆張,中極感陽,動微風激成寒,因虛舍榮衛冷積 於丹田,發動上衝,奔在胸膈,津液掩口,入涎唾,涌溢 出,眩冒狀如厥,氣衝髀,裡熱粗,醫名為癲,灸之因大 劇。

診「婦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升,脈急疾者,死,遲者, 生。」

診婦人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大緊、實數者, 死。

婦人帶下,脈浮惡寒漏下者,不治。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赤白帶下崩中漏下

编辑

諸方說「三十六疾者,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不 通是也。何謂十二癥?是所下之物:一曰狀如膏,二曰 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膿痂,六曰 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 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卻,十二曰經 度不應期也。何謂九痛?一曰陰中傷痛,二曰陰中淋」 瀝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經來即腹中 痛,六曰氣滿痛,七曰汗出陰中如有蟲嚙痛,八曰脅 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何謂七害?一曰竅孔痛不利,二 曰中寒熱痛,三曰小腹急堅痛,四曰臟不仁,五曰子 門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何謂 五傷?一曰兩脅支滿痛,二曰心痛引脅,三曰氣結不 通,四曰邪思洩利,五曰前後痼寒。何謂三痼?一曰羸 瘦,不生肌膚,二曰絕產乳,三曰經水閉塞。病有異同, 方亦不一。

按《產寶方》云:「帶下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固,謂之三十六疾也。十二癥者,是所下之物:一者如膏,二者如青血,三如紫汁,四如赤皮,五如膿痂,六如豆汁,七如葵羹,八如凝血,九如清血,十如米泔,十一如月浣,十二如經度不應期也。九痛者,一陰中痛,二、陰中淋痛,三、小便痛,四寒冷痛,五月來時腹」 痛,六氣滿來時足痛,七汗出陰中如蟲囓痛,八脅下皮痛,九腰痛。七害者,一害食,二害氣,三害冷,四害勞,五害房,六害妊,七害睡。五傷者,一竅孔痛,二寒冷痛,三小腹痛,四臟不仁,五子門不正引背痛。三固者,月水閉塞不通。其餘二者,文缺不載。而《千金》所說三十六種疾,皆由子臟冷熱勞損而下起於陰內也。

《宋陳自明婦人良方》

编辑

帶下有五

编辑

婦人帶下,其名有五:因經行產後,風邪入胞門,傳於 臟腑而致之。若傷足厥陰肝經,色如青泥。傷手少陰 心經,色如紅津。傷手太陰肺經,形如鼻涕。傷足太陰 脾經,黃如爛瓜。傷足少陰腎經,黑如衃血。人有帶脈, 橫於腰間,如束帶之狀,病生於此,故名為帶。

按:徐用誠先生云:「前證白屬氣而赤屬血。」東垣先生云:「血崩久則亡陽」,故白滑之物下流,未必全拘於帶脈。亦有濕痰流注下焦,或腎肝陰淫之濕勝,或因驚恐而木乘土位,濁液下流,或思慕為筋痿。戴人以六脈滑大有力,用宣導之法,此瀉其實也。東垣以脈微細沉緊,或洪大而虛,用補陽調經,乃兼責其虛也。丹「溪用海石、南星、椿根皮之類,乃治其濕痰也。」竊謂前證皆當壯脾胃,升陽氣為主,佐以各經見證之藥。色青者屬肝,用小柴胡加山梔、防風;濕熱壅滯,小便赤濇,用龍膽瀉肝湯;肝血不足,或燥熱風熱,用六味丸。色赤者屬心,用小柴胡加黃連、山梔、當歸;思慮過傷,用妙香散等藥。色白者屬肺,用補中益氣加山梔。色黃者屬脾,用六君子加山梔、柴胡,不應,用歸脾湯。色黑者屬腎,用六味丸。氣血俱虛,八珍湯。陽氣下陷,補中益氣湯。濕痰下注,前湯加茯苓、半夏、蒼朮、黃蘗。氣虛痰飲下注,四七湯送六味丸。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

《嚴用和濟生方》

编辑

《論治》

编辑

巢氏《病源論》:「婦人有三十六疾,所論三十六疾者,七 癥、八瘕、十二帶下是也。然所謂十二帶下者,亦不顯 其證狀。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帶而已,推其所自,勞傷 過度,衝任虛損,風冷據於胞絡,此病所由生也。」且婦 人平居之時,血欲常多,氣欲常少,方謂主氣有原,百 疾不生。儻或氣倍於血,氣倍生寒,血不化赤,遂成白 帶。氣平血少,血少生熱,血不化紅,遂成赤帶。寒熱交 併,則赤白俱下。有室女或室後虛損而有此疾者,皆 令孕育不成,以致絕嗣。凡有是證,速宜治之。久而不 治,令人面䵟𪒟色,肌肉瘦瘠,腹脅脹滿,攻刺疼痛,甚 至足脛枯細,多苦逆冷,尩羸不能食矣。診其脈,右手尺脈浮,浮為陽,陽絕者無子,苦足冷帶下也。

《金劉完素六書》

编辑

《論證》

编辑

赤者熱入小腸,白者熱入大腸。原其本,皆濕熱結於 脈,故津液湧溢,是為赤白帶下。本不痛結,緣五經脈 虛,結熱屈滯於帶,故女子臍下痛而綿綿陰器中時 下也。故《經》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 聚。」王注曰:任脈自胞上過帶脈,貫於臍上,故男子內 結七疝,女子帶下。帶脈起於季脅章門,如束帶狀。今 濕熱冤結不散,故為病也。《經》曰:「脾傳之腎,病名曰瘕 疝,小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所以為帶下冤結 也。冤,屈也。屈滯而病熱不散,先以十棗湯下之,後服 苦楝丸、大延胡散調下之,熱去濕除,病自愈也。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

《赤白錯分寒熱解》

编辑

《精選聖惠方》二十三卷,論婦人赤白帶下云:「婦人帶 下者,由勞神過度,損動經血,致令身虛,受於風冷,風 冷入於脬絡,傳其血之所成也。」《巢氏內篇》四十四卷, 論任脈為經之海,其任之為病,女子則為帶下。手太 陽為小腸之經也,手少陰為心之經也。心為臟,主於 裡;小腸為腑,主於表。二經之血,在於婦人,上為乳汁, 下為月水,衝任之所統也。衝任之脈既起於胞內,陰 陽過度,則傷脬絡,故風邪乘虛而入於脬中,損衝任 之經,傷太陽少陽之血,致令脬絡之間,穢與血相兼。 帶而下,冷則多白,熱則多赤。二家之說皆非也。夫治 病當先識經絡,《靈樞》「十二經中,有是動之病,有所生 之病。」大經有十二,奇經有八脈。言十二經之外,復有 此八道經脈也。十二經與八道經脈,通身往來經絡, 共二十道,上下流走,相貫,周環,晝夜不息,與天同度。 自手太陰肺經起,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 復會於手太陰肺經也。然此二十道經絡,上下周流 者,止一十九道耳。惟帶脈起少腹側季脅之端,乃章 門穴是也。環身一周,無上下之源,絡脬而過,如束帶 之於身。《難經》曰:「帶之為病,溶溶如坐水中。」衝、任者,是 經脈之海也。循腹脅,夾臍旁,傳流於氣衝,屬於帶脈, 絡於督脈。督脈者,起於關元穴;任脈者,女子主養胎 孕之所。督脈乃是督領婦人經脈之海也。衝、任、督三 脈,同起而異行,一源而三岐,皆絡帶脈。衝、任、督三脈, 皆統於篡戶,巡陰器,行廷孔,溺孔之端。衝任督三脈 以帶脈束之,因餘經上下往來,遺熱於帶脈之間。熱 者血也。血積多日不流火,則從金之化。金曰從革,而 為白,乘少腹間冤熱,白物滑溢,隨溲而下,綿綿不絕, 多不痛也。或有痛者,則壅礙,因壅而成痛也。《內經》曰: 「少腹冤熱,溲出白液。」冤者,屈滯也。病非本經,為他經 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客猶寄也。遺客熱於少 腹,久不去,從金化而為白。設若赤白痢,赤者新積也, 從心火;白者舊積也,從肺金。故赤白痢不可曲分寒 熱,止可分新舊而治之。假如癰癤始赤血,次潰白膿, 又豈為寒者哉?而病者未為信也。此金之劉,河間常 言之矣。皆云寒多則白,以乾薑赤石脂、桃花丸治痢, 雖愈後必生血疾。如白帶下病,徑以白芍藥、乾薑,白 帶,雖愈,則小溲必不利。治瀉痢與治帶下,皆不可驟 用峻熱之藥燥之,燥之則內水涸,內水涸則必煩渴, 煩渴則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則足腫面浮,漸至不治。 《內經》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發 為筋痿,淫」衍白物,如精之狀,男子因溲而下,女子綿 綿而下。《左傳》曰:「少男惑長女風落山之象」,是為惑蠱 之疾。其文三蟲同皿曰蠱。乃是思慕色慾,內生侵蝕, 蝕甚不可便用燥熱之藥攻之,漸至形削羸瘦,脈大 者,必死而不救。且赤白痢者,是邪熱傳於大腸,下廣 腸,出赤白也。帶下者,傳於小腸,入脬經,下赤白也。據 此二證,皆可同治濕法治之。先以導水丸、禹功散瀉 訖,次以淡劑降心火,益腎水,下小溲,分水道,則自愈 矣。頃頓丘一婦人,病帶下連綿不絕,白物或來,已三 載矣。命予脈之。診其兩手脈俱滑大而有力,得六七 至,常上熱口乾眩運,時嘔酸水。余知其實有寒痰在 胸中,以瓜蔕散吐訖,冷痰二三升,皆酸水也。間如黃 涎,狀如爛膠。次以漿粥養其胃氣,又次用導水、禹功 二方以瀉其下,然後以淡劑滲洩之藥,利其水道,不 數日而愈。余嘗悟《內經》中所云:上有病,下取之;下有 病,上取之。又上者下之,下者上之。然有此法,亦不可 偏執,更宜詳其虛實而用之。故知精選《聖惠方》帶下 風寒之言,與巢氏論中赤熱白寒之說,正與《難》《素》相 違。予非敢妄論先賢,恐後學不明,未免從之而行也。 如其寡學之人,不察病人脈息,不究病人經脈,妄斷 寒熱,信用群方暴熱之藥,一旦有失,雖悔何追?嗚呼! 人命一失,其復能生乎?赤白痢與赤白帶下,皆不死 人。《內經》惟腸澼便血,血溫身熱者死。赤白帶下,白液 白物,蠱病腎消,皆不能死。人有死者,藥之誤也。 夫婦人赤白帶下,或出白物如脂,可服導水丸、禹功 散,或單用無憂散,量虛實加減。瀉訖,次用桂苓丸、五苓散、葶藶木香散,同治濕法、治瀉法治之,或用獨聖 散,上涌亦可也。室女同。

《李杲十書》

编辑

《酒煮當歸丸論》

编辑

婦人白帶下注,㿗疝腳氣,腰已下如在冰雪中,以火 焙炕,重重厚綿衣蓋其上,猶寒冷不任,寒之極也。面 白如枯魚之象,肌肉如刀割削,瘦峻之遠也。小便不 止,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自不知覺。面白,目青藍如 菜色,䀮䀮無所見,身重如山,行步欹側不能安地,腿 膝枯細,大便難祕,口不能言,無力之極,食不下,心下 痞煩,懊憹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惡寒,小便遺而不知, 此上中下三陽真氣俱虛,欲竭噦嘔不止,胃虛之極 也。脈沉厥緊而澀,按之空虛。若脈洪大而濇,按之無 力,猶為中寒之證,況按之空虛者乎。按之不鼓,是為 陰寒,乃氣血俱虛之極也。宜酒煮當歸丸,大補大溫。

《固真丸論》

编辑

婦人白帶,久下不止,臍腹冷痛,陰中亦然,目中溜火, 視物䀮䀮然無所見,齒皆惡熱飲且痛,須得黃連細 末擦之乃止。惟喜乾食,大惡湯飲。此病皆寒濕乘其 胞內,故喜乾而惡濕。肝經陰火上溢走於標,故上壅 而目中溜火。腎水侵肝而上溢,致目䀮䀮而無所見, 齒惡熱飲者,是陽明經中伏火也,治法當大瀉寒濕, 以丸藥治之,故曰:寒在下焦,治宜緩。大忌湯散。以酒 製白石脂、白龍骨以枯其濕;炮乾薑大熱,辛瀉寒水。 以黃蘗之大寒為因用,又為鄉導,故云古者雖有重 罪,不絕人之後,又為之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意。又 瀉齒中惡熱飲也。以柴胡為本經之使,以芍藥五分 導之,恐辛熱之藥太甚,損其肝經,故微瀉之。以當歸 身之辛溫。大和其血脈。名曰「固真丸。」用藥之法備矣。

《補經固真湯論》

编辑

婦人心胞尺脈微,其白帶下流不止者何?按:叔和云: 「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髓枯。」蓋血崩久則血 少,復亡其陽,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是本經血海將 枯,津液復亡,枯乾不能滋養筋骨,以本部行經藥為 引,用為使,以大辛甘油膩之藥,潤其枯燥,而滋益津 液,以大辛熱之氣味藥,補其陽道,生其血脈;以苦寒 之藥。泄其肺而救上熱傷氣。以人參補之。以微苦溫 之藥為佐。而益元氣。名曰「補經固真湯。」此證之要藥 也。

《朱震亨心法》

编辑

《總論證治》

编辑

帶下赤屬血,白屬氣。

主治燥濕為先。

「漏」與帶,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無人知此,只 宜升提。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湯加蒼 朮、白朮,仍用丸子。一本作瓦壟子

赤白帶下皆屬血,出於大腸小腸之分。

肥人多是濕痰,以海石、半夏、南星、炒蘗、蒼朮、芎藭、椿 皮、青黛之類。

瘦人白帶少,如有者多熱,以炒黃蘗、滑石、椿皮、川芎、 海石、青黛之類,作丸子服。無海石,蛤粉亦可。

赤白帶下,或十棗湯,或「神佑丸」,或「玉燭散」,皆可服。實 者可行,虛者不可峻攻。此羅先生法也。

血虛者,加減四物湯。

氣虛者。參、朮、陳皮間與之。

濕勝者,用「固腸丸。」

相火動者。於諸藥中。少加黃蘗。

滑者。加龍骨、赤石脂。

滯者。加葵花。白帶用白葵花。赤帶用赤葵花。

性躁者加黃連。

痰氣帶下者。蒼朮香附滑石蛤粉半夏茯苓丸服。寒 月少加乾薑。臨機應變。必須斷厚味。

治結痰白帶,心下悶,先以「小胃丹」,半饑半飽,津液下 數丸,候鬱積開,卻宜服補藥。

赤白帶者,皆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憊,感非一端。《叔 和》云:「崩中日久為白帶。」

「漏下多時骨髓枯。」蓋崩久血少亡陽。故白滑之物下 流不止。東垣言之詳矣。不可不知。

帶下,與《夢遺》,同法治之。

《明戴思恭證治要訣》

编辑

《總論證治》

编辑

赤白帶下,皆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冷,感非一端。大 率下白帶多,間有下赤者,並宜順氣散,吞震靈丹,仍 佐艾附圓,或米飲調沙參末。

帶下不止,成尩羸者,四物湯加煅牡蠣粉半錢,吞《固 真》圓,多服取效。

有帶疾愈後一二月,或再發,半年一發,先血而後下 帶,來不可遏,停畜未幾,又復傾瀉,此名漏帶,最難治 者也。

下截之血,小腹主之。有因血虛而虛熱陷入小腸,致 小便澀痛,色白如泔,或成沙粒,不可作淋治用冷劑宜以四物湯、五苓散各半貼和煎。

《李梴醫學入門》

编辑

《總論證治》

编辑

經曰:「小腹冤熱,溲出白液。」冤者,濕熱凝滯,結於五臟, 自胞上而過帶脈,出於大小腸之分,淋瀝以下,故曰 帶下。赤屬血,白屬氣。其證頭昏目眩,口苦舌乾,咽嗌 腫燥,大便或閉或溏,小便澀,皆熱證也。如赤白痢濁 一般,但不痛耳。間有痛者,濕熱拂鬱,甚則肚腹引痛。 婦人服食燥熱,性行乖戾,以致肝旺脾虧而生濕熱, 熱則流通,古人有用導水丸下之,繼以淡劑滲之,或 苦楝丸、大元胡索散調之。如臍腹痛者,暫以辛溫開 導,如大溫經湯、補經固真湯、龜蘗薑梔丸是也。 瘦人多熱脈數,外證潮煩,乃陰虛火盛也,芩蘗樗皮 丸。帶不止者,用地骨皮一兩,生地五兩,酒十盞,煎至 三盞,分三次服,或白芷散、單益母丸。白帶「兼痛風者, 二陳湯加蒼蘗、南星、牛膝、川芎。兼頭風鼻涕者,蒼蘗 辛芎散。兼七情者,側蘗樗皮丸。」

肥人多濕,身黃脈緩,陰戶如冰,或痛白帶,升陽燥濕 湯,四炒固真丹。

濕痰流下,滲入膀胱,宜二陳湯加二朮、升麻、柴胡,或 蒼蘗樗皮丸。如結痰,白帶淋瀝不已者,先以小胃丹, 半饑半飽,津液下數丸,候鬱積開,服「芩朮芍葵丸。」 通用五苓散合四物湯,或單樗白皮炒為末,酒糊丸。 血虛加四物湯,氣虛加參、朮、陳皮,火動加黃蘗,滑久 加龍骨、赤石脂,性燥加黃連,腹痛加乾薑。

因月水淋瀝不已,或崩中暴下,或產後去血過多,以 致陰虧陽竭,榮氣不升,經脈凝泣,衛氣下陷,精氣累 滯於下焦,蘊積而成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黃芪建 中湯去桂加當歸,水煎吞苦楝丸。久不止,臍腹引陰 冷痛者,東垣固真丸。虛中有火者,補經固真湯、大烏 雞丸常用。氣虛,四君子湯,血虛,四物湯。有火加黃蘗, 有寒加桂附。

始因亡血,復亡其陽,陽氣虛極,帶下腥臭,多悲不樂, 附桂湯。腹痛陰冷者,四物湯加桂附。常用酒煮當歸 丸、小烏雞丸、螽斯丸、琥珀調經丸。

風邪入於胞門,或中經脈,流傳臟腑。「若傷肝經,青如 泥色;傷心經,赤如紅津;傷肺經,形如白涕;傷脾經,黃 如爛瓜」;傷腎經,黑如衄血。宜「胃風湯」,或「五積散」去麻 黃主之。通用單地榆散。

室女經水初下。一時驚悸,或浴以冷水。或當風取涼。 故經水止而即患帶下。宜「琥珀硃砂丸。」

孕婦帶下,全是濕熱,宜「芩朮樗皮丸。」

平時陰陽過多,及產後亡血下虛,風邪乘虛入於胞 絡,宜「煖宮丸」加薑、附、吳萸,或黃芪建中湯去桂加當 歸,水煎吞「苦楝丸。」

凡帶下或用升提,如升陽調經湯;或用收澀,如伏龍 肝散、白芷散。然暫止而終不止者,蓋衛司開闔,而為 榮血之主,脾胃為血海水液之會,衛氣與胃氣俱虛, 則血液無所約制,故古方有用桂枝湯加附子以固 衛氣者;四君子湯加草果、丁香、木香,以燥水健脾者; 或用理中湯加陳皮、半夏,或單半夏丸,用芎歸煎湯 下。或補中益氣湯。平胃散。皆補衛厚脾。使氣血自循 故轍。而不專於收澀以劫奪之也。

又有白淫一證,如白精之狀,不可誤作白帶,過服熱 藥。

《脈法》

编辑

帶下崩中,脈多浮動,虛遲者生,實數者重。

腎脈浮遲,主患帶濁。

《薛己醫按》

编辑

《論證》

编辑

婦人帶下,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飽房勞,或因膏粱 厚味,或服燥劑所致,脾胃虧損,陽氣下陷,或濕痰下 注,蘊積而成,故言「帶」也。凡此皆當壯脾胃、升陽氣為 主,佐以各經見證之藥。

《王肯堂證治準繩》

编辑

《論證》

编辑

「婦人有白帶者,乃是第一等病,令人不能產育,宜急 治之。」此扁鵲之過邯鄲,聞貴婦人,所以專為帶下醫 也。

帶下之證有三:未嫁之女,月經初下止,而即浴之以 冷水,或熱而扇,或當風,此室女病帶下之由也。有家 之婦,陰陽溫多,即傷胞絡,風邪乘虛而入胞經,觸冷, 遂使穢液與血水相連而下。產後帶下,由亡血失氣, 傷動胞絡,門開而外風襲,肌體虛而冷風入,風與熱 氣相連,故成液而下。冷則多白,熱則多赤,冷熱相交, 則赤白俱下。

《論潔古治法》

编辑

帶下少腹冤結而痛者,先以十棗湯下之,次服苦楝 丸、大元胡散調之,是先攻後補之法也。不可不知。 結痰白帶,以小胃丹,半饑半飽,津液下數丸,候鬱積 行,卻服白朮一兩,蒼朮半兩,紅白葵花二錢半,白芍藥七錢半,蒸餅為丸,空心煎四物湯下二十丸以補 之。

《燥濕法》

编辑

有濕痰而弱不禁攻者燥之。熱濕宜涼燥,寒濕宜溫 燥。

《枯涸宜潤》

编辑

帶下久而枯涸者,濡之。凡大補氣血,皆所以濡之。如 以四物湯為末,煉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四十 丸,以療年高婦人白帶,良驗,皆潤劑也。

《補虛法》

编辑

凡脈微食少,及久病曾經攻下者,俱作虛治。有熱用 涼補,無熱用溫補。

《酸漿草辨》

编辑

《千金》治赤白帶下。用三葉酸漿草,陰乾為末,酒服。按 此草葉細如萍,叢生莖端,有三葉,俗名布谷飯。布谷 者,鳩也。蓋鳩常食之,故又名鳩漿草。《衍義》:「悮入苦。」請幫助識別此字。 條其子大如金柑,味酸可食,故亦名「酸漿」,非三葉也。 酸漿小草,布地而生,葉皆三瓣,惟開黃花,其莖、葉皆 酸者。

《敗膿所致》

编辑

帶下,井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遂至臍腹更 增冷痛,此蓋敗膿血所致,卒無已期,治須排膿為先。 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白芍藥、白礬各半兩, 礬燒枯另研,餘同為末,以蠟為丸,如桐子大,空肚及 飯前,米飲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膿盡,仍別以補藥佐 之。

《吳崑醫方考》

编辑

《用白芷黃荊實瓦壟子論》

编辑

白帶者,胃中濕熱下注而成,猶之溺注於器而生溺 底垽耳。前古名醫,有單用焦白芷而主者,有單用焦 荊實而主者,有單用瓦壟粉而主者。蓋以白芷之性 香而升舉,荊實之性辛而利氣,瓦壟之性燥而勝濕, 炒而焦之,則火可以生土,土可以防水,煉而粉之,則 燥可以勝濕,勝濕則無以下注,而白帶止矣。此用三 物之意也。

《用葵花論》

编辑

凡人腰臍之間有帶脈,《奇經》八脈之一也。迴身一週, 如束帶焉。下焦虛損,督任有虧,則中焦氣血乘虛而 襲之,陷於帶脈之下,氣病為白,血病為赤,名曰赤白 帶下也。東垣曰:「白葵花治白帶,紅葵花治赤帶,赤治 血燥,白治氣燥。」此何言哉?崑謂葵花者,朝陽之萼也, 稟草木之陰,涵天地之陽,故能潤燥而升陽,使營衛 上行,不復陷於帶脈之下而為帶下也。或問:帶下一 疾耳,此言氣血陷於帶脈之下為帶下,前言胃中濕 熱下注為帶下,何相悖也?余曰:婦人無病,容單下白 者,責之濕熱下注;婦人久病,赤白竝下,責之氣血下 陷,多成瘵也。又曰:有言白者屬寒,赤者屬熱,其說何 如?余曰:「曾見寒者固有赤帶,熱者益」多白帶。此白寒 赤熱之言。不足徵矣。必若所言。則赤白竝下者。是寒 熱竝有耶。見道之言不如此。

《用千金白馬毛散論》

编辑

「氣陷於下焦則白帶,血陷於下焦則赤帶。以澀藥止 之,則未盡之帶留而不出;以利藥下之,則既損其中, 又傷其下,皆非治也。」白馬得乾之剛,毛得血之餘,血 餘可以固血,乾剛可以利氣,固血則赤止,利氣則白 愈,此用馬毛之意也。龜𪔀、牡蠣,外剛而內柔,《離》之象 也。去其柔而用其剛,故可以化癥,可以固氣,化癥則 赤白之成帶者。無復中留固氣。則營衛之行。不復陷 下。營不陷則無赤。衛不陷則無白矣。

《萬全廣嗣紀要》

编辑

《帶下皆身中之血》

编辑

女子之血,謂之「七損」,上為乳汁,下為月經交合浸淫 之水,與夫漏濁、崩中、帶下之物,皆身之血也。

《婦人祕科》

编辑

《論治》

编辑

帶下之病,婦女多有之。赤者屬熱,兼虛兼火治之。白 者屬濕,兼虛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者,以補脾胃為主, 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

《必用之藥》

编辑

赤帶,用四物湯加芩、連,再加升麻、丹皮主之,兼服三 補丸。

白帶用加味六君子湯主之,兼服「蒼莎導痰丸。」 帶久不止者,宜服十全大補湯去地黃,加陳皮、半夏、 炒乾薑,更服參朮大補丸以補脾胃之虛,及服補宮 丸以固下元之脫。

《白帶與白淫白濁不同》

编辑

婦人白帶,與白淫、白濁之病,證既不同,治亦有別。蓋 白帶時常流出清冷稠粘,此下元虛損證也,用上帶 久不止之法治之,非如白濁隨小解而來,渾濁如泔 者比也。

==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

《論證》

编辑

「凡婦人淋帶,雖分微甚,而實為同類。蓋帶其微而淋 其甚者也,總由命門不固。」而不固之病,其因有六:蓋 一以心旌之搖之也。「心旌搖則命門應,命門應則失 其所守,此由於不遂者也;一以多慾」之滑之也。情慾 無度,縱肆不節,則精道滑而命門不禁,此由於太遂 者也;一以房室之逆之也。凡男女相臨,遲速有異,此 「際權由男子,而婦人情興,多致中道而止,止則逆,逆 則為濁為淋,此由於遂而不遂,乃女子之最多而最 不肯言者也。」以上三證,凡帶濁之由乎此者,十居八 九,而三者之治,必得各清其源,庶可取效,然源未必 清,而且旋觸旋發,藥餌之功,必不能與情竇爭勝,此 帶濁之所以不易治也。此三者之外,則尚有濕熱下 流者,有虛寒不固者,有脾腎虧陷而不能收攝者,當 各因其證而治之。

《治法》

编辑

一、心旌搖,心火不靜而帶下者,先當清火,宜「硃砂安 神丸、清心蓮子飲、直指固精丸之類主之。」

一、無邪火而但見心虛帶下者,宜「祕元煎、人參丸、心 虛白濁飲、茯菟丸」之類。

一、慾事過度,滑泄不固而帶下者,宜祕元煎、壽脾煎、 固陰煎、苓朮菟絲丸、《濟生》固精丸、鎖精丸、金鎖思仙 丹之類主之。

一、「人事不暢,精道逆而為濁為帶者,初宜六味地黃 湯,或威喜丸之屬以利之。久不止者,宜固陰煎、苓朮 菟絲丸之屬以固之。」

一、濕熱下流而為帶濁,脈必滑數,色見紅赤,證有煩 渴而多熱者,宜保陰煎、加味逍遙散,或經驗豬肚丸 亦佳。若熱甚兼淋而赤者,宜龍膽瀉肝湯。

一、元氣虛弱而帶下者,宜「壽脾煎、固陰煎、菟絲煎、七 福飲、十全大補湯、九龍丸」之屬。

一、陽氣虛寒,脈見微濇,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宜加 薑附,或用家韭子丸。

一、脾腎氣虛,下陷而多帶者,宜用壽脾煎、固陰煎、歸 脾湯、補中益氣湯之屬。

方一

编辑

白石脂圓千金方下同

编辑

治「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白石脂 鰞鰂骨 禹餘糧 《牡蠣》各十八銖 赤石脂 乾地黃 乾薑 龍骨 桂心 石葦 白蘞 細莘 芍藥 黃連 附子 當歸

黃芩, 蜀椒, 鍾乳, 白芷 芎藭 甘草各半兩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一方有黃蘗半兩。

小牛角䚡散

编辑

治帶下五賁:一曰熱病下血;二曰寒熱下血;三曰「經脈未斷,為房事,則血漏;四曰經來舉重,傷任脈下血;五曰產後臟開經利。五賁之病,外實內虛。」

牛角䚡一枚,燒令赤 鹿茸 禹餘糧 當歸 乾薑 續斷各二兩 阿膠三兩 鰞鰂骨 龍骨各一兩 赤小豆二升

右治下篩,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無鹿茸、鰞鰂骨。

龍骨散

编辑

治赤白帶下

《龍骨》三兩, 黃蘗, 半夏, 《竈中黃土》, 桂心, 乾薑各二兩, 石葦, 滑石各一兩, 鰞鰂骨, 代赭各四兩, 白殭蠶五枚。

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

如「白多者,加鰞鰂骨、殭蠶各二兩。如赤多者,加代赭五兩。」

又方

编辑

治女人赤白帶下

大黃蒸《三斗米》,下 附子 茯苓 牡蒙 牡丹 桔梗 葶藶各三兩 厚朴 芎藭 人參

當歸 蝱蟲, 蜀椒 吳茱萸 柴胡 乾薑、 桂心各半兩, 細莘二兩半

右十八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之,以腹中溫為度。一方有麻子三兩,澤蘭十兩,無蜀椒、葶藶。

又方

编辑

治帶下百病

大黃破如豆粒,熬令黑色 柴胡 𥐚硝各一斤 川芎五兩 乾薑 蜀椒各一升 茯苓如雞子大 一枚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米飲服七丸,不止加至十丸,以知為度。

又方

编辑

治「婦人及女子赤白帶下。」

禹餘糧 當歸、 川芎各一兩半, 赤石脂白石脂、 阿膠、 龍骨、 石葦各一兩六銖

鰞鰂骨 黃蘗 白蘞 黃芩 續斷 桑耳 牡蠣各一兩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十五丸,日再,加至三十丸為度。一本有「黃連」 ,無黃芩。

白馬蹄圓

编辑

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帶下,赤白濁。」

白馬蹄 𪔀甲 鯉魚甲 龜甲 蜀椒各一兩 慈石 甘草 杜仲、 萆薢 當歸、 續斷

川芎、 禹餘糧、 桑耳、 附子各二兩

右十五味,為末,蜜丸梧子大。以酒服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本》無「𪔀甲。」

白馬請幫助識別此字。

编辑

治婦人帶下

白馬。請幫助識別此字。二兩 龜甲,四兩 牡蠣,一兩十八銖 𪔀甲,十八銖。

右治下篩,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如下白,取「白馬」 者。

如下赤取赤馬者

雲母芎藭散

编辑

治「五崩身瘦,欬逆煩滿,少氣,心下痛,面生瘡,腰痛不可俛仰,陰中腫如有瘡狀,毛中癢,時痛與子臟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頭眩,頸項急痛,手足熱,氣逆衝急,心煩不得臥,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酸噫苦,上下腸鳴,漏下赤白青黃黑汁,大臭如膠污衣狀,皆是內傷所致。中寒即下白,中熱即下赤,多飲即下黑,多食即下」 黃。多藥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憂勞便發動。大惡風寒。

雲母 芎藭 代赭 東門邊木燒,各一兩

白殭蠶 鰞鰂骨 白堊 蝟皮各六銖 𪔀甲 桂心 伏龍肝 生鯉魚頭,各十八銖

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一方有龍骨乾薑。一方用龜甲,不用𪔀甲。

慎火草散

编辑

治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無顏色,皮骨相連,月經失度,往來無常,小腹弦急,或苦絞痛,上至心,兩脅腫脹,食不生肌膚,令人偏枯,氣息乏少,腰背痛連脅,不能久立,每嗜臥困懶。

慎火草、 「白石脂、 𪔀甲、 乾薑、 細辛、 當歸、 芎藭、 石斛、 芍藥、 禹餘糧」、 牡蠣各二錢, 黃 連、 乾地黃、 薔薇根皮各四兩, 熟艾、 桂心各 一兩。

右治下篩,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若寒多者,加「附子、椒各一兩。」

若熱多者。加知母、黃芩各一兩。

若白多者,加乾薑、白石脂各二兩。

若赤多者。加桂心、代赭各二兩。

禹餘糧圓

编辑

治「崩中赤白不絕。」 困篤。

《禹餘糧》五兩, 白馬蹄十兩, 《鰞鰂魚骨》一兩, 龍骨三兩, 鹿茸二兩。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以酒服二十丸,日再,以知為度。

又方

编辑

治「女人崩中。去赤白。」

「白馬蹄五兩 蒲黃、 鹿茸、 《禹餘糧》、 白芷、 《白馬鬐毛》、 小薊根、 續斷」各五兩 人參

乾地黃 柏子仁 鰞鰂骨 黃芪 茯芩 當歸各三兩 艾葉 蓯蓉 伏龍肝各二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飲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伏龍肝湯

编辑

治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

伏龍肝如彈子,七枚 生薑五兩 生地黃四升 甘草 艾葉 赤石脂 桂心各二兩

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编辑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

龜甲、 牡蠣各三兩。

右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编辑

治同上

桑耳一兩半,鹿茸十八銖。

右二味,以酢五斗漬,炙燥再漬,酢盡為度,治下篩,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编辑

治同上

地榆 知母各等分。

右二味,用各指大長一尺者,㕮咀,以酢一升,東向竈中治極濃,去滓服之。

===芎藭湯===

治帶下漏血不止

芎藭 乾地黃 黃芪炙 白芍藥 吳茱萸 甘草各二兩 當歸 乾薑各三兩

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月經》後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黃、吳茱萸,加杜仲、人參各二兩。

小柴胡湯

编辑

治「肝膽經證,寒熱往來,晡熱潮熱,默默不欲飲食,或怒火口苦,耳聾,欬嗽發熱,脅下作痛,甚者轉側不便,兩脅痞悶,或瀉利欬嗽,或吐酸食苦水,皆用此藥主之。」 治帶下,亦間用此加減。

柴胡二錢 黃芩炒,一錢 人參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右薑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醫按下同

编辑

治「元氣虛損,或因尅伐,惡寒發熱,倦怠少食,或不能消散生肌,或兼飲食勞倦,煩熱作渴,亦用此加減,治女人帶下。」

黃芪炒 人參 白朮炒 甘草 當歸各一錢, 陳皮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

右薑棗煎,空心午後服。

六君子湯

编辑

治氣虛有痰,補脾健胃,并治帶下。虛者用此加減。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陳皮、 半夏。

右薑棗水煎服

歸脾湯

编辑

治「脾經失血少寐,發熱盜汗;或思慮傷脾,不能攝血,以致妄行;或憂思傷脾,血虛發熱;或肢體作痛,大便不調;或經候不准,帶下,晡熱內熱。」

人參 白朮炒 黃芪炙 白茯苓 龍眼肉 當歸 遠志去心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右薑棗水煎服

八珍湯

编辑

治氣血俱虛及帶下虛者,用此加減。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二錢, 熟地黃三錢, 甘草、炙 當歸、酒拌 芍藥炒 川芎各一錢。

右煎服

龍膽瀉肝湯

编辑

治肝經濕熱。兩請幫助識別此字。腫痛。或腹中疼痛。或小便澀滯等證。亦用此加減治帶下。

龍膽草酒拌炒黃 澤瀉各一錢 車前子炒 木通 生地黃酒拌 當歸酒拌 山梔仁炒 黃芩炒 甘草各五分

右水煎服

妙香散

编辑

治心氣不足,精神恍惚,虛煩少睡,盜汗等證,亦用此加減治帶下。

人參 甘草炒 桔梗各五錢 遠志去心炒 山藥薑汁炙 茯苓 茯神 黃芪各一兩 辰砂研,三錢 麝香研,二錢 木香煨,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四七湯

编辑

治「七情鬱結成痰,或如梅核梗於喉間,或中脘停痰氣痞,或痰壅氣喘,或痰飲中脘,嘔逆惡心,亦治帶下有痰者。」

半夏薑製,一錢五分 紫蘇葉 厚朴薑製。

茯苓各一錢。

右薑棗水煎服

丁香膠艾湯東垣下同

编辑

治「崩漏不止,白帶白滑之物多,間如屋漏,水下時有鮮血,自覺臍下如冰,求衣被以禦其寒,右尺脈時微洪。」

熟地黃、 白芍藥各三分, 川芎、 丁香各四分, 阿膠六分, 生艾葉一錢, 當歸一錢二分。

右川芎為細末,當歸酒洗剉,熟地黃、丁香為細末,艾亦剉,都作一服,水五大盞,先煎五味,作一盞零二分,去柤入膠,再上火煎至一大盞,帶熱空心服之。

延胡苦楝湯

编辑

治臍下冷撮痛。陰冷大寒。白帶下。

黃蘗一分, 延胡索、 苦楝子各二分, 附子、炮 肉桂各三分, 炙甘草五分, 熟地黃一錢。

右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食前服。

神聖復氣湯

编辑

治「復氣乘冬,足太陽寒氣,足少陰腎水之旺,能令母實。手太陰肺實,反來侮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閉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濁涕不止,或如息肉,不聞香臭,欬嗽痰沫,上熱如火,下寒如冰,頭作陣痛,目中流火,視物䀮䀮,耳鳴耳聾,頭并。」

「口鼻,或惡風寒,喜日陽,夜臥不安,常覺痰塞膈咽不通,口失味,兩脅縮急而痛,牙齒動搖,不能嚼物,陰汗,前陰冷,行步欹側,起居艱難,掌中寒,風痹痳木,小便數而晝多夜頻而欠,氣短喘喝,少氣不足以息,卒遺失無度,婦人白帶,陰戶中大痛,牽心而痛,黧黑失色,男子控睪,牽心腹陰陰而痛,面如赭色,食少,大小便」 不調,心煩,霍亂,逆氣,裡急而腹皮色白,後出餘氣,腹不能努,或腸鳴,膝下筋急,肩胛大痛,此皆寒水來復,火土之讎也。

黑附子 乾薑炮,各三分 當歸身六分 防風 㮋李仁湯浸,去皮尖,另研如泥 人參各五分 半夏湯泡七次 川升麻各七分 白葵花

橘皮各五分 甘草 藁本各八分 柴胡 羌活 草豆蔻仁麪裹煨熟,去皮 黃芪各一錢 生地黃二分,酒洗 黃蘗酒浸 黃連酒浸

枳殼各三分已上四味,預一日,另用新水浸。

細莘二分 川芎細末 蔓荊子各三分已上三味, 預一日,用新水半大盞,分作二處浸

右將白葵花已上十三味,都作一服,水五盞,煎至二盞,入橘皮已上三味,再煎至一盞,又入生地已下七味,復上火煎至一大盞,去柤,稍熱服,空心。忌肉湯,宜食肉,不助經絡中火邪也。

搐鼻香

编辑

治「子宮久冷,赤白帶下。」

牡蠣煅 紫梢花 韶腦 母丁香 蛇牀子 黃狗頭骨煅 破故紙 桂心各等分

右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大,臨事用一粒。

又方

编辑

治婦人赤白帶下

「平胃散」 「黃芪炒,分兩各隨宜。」

右調服

衛生湯

编辑

治脾養血,亦用此加減,治帶下。

當歸, 白芍藥各三兩, 黃芪二兩, 甘草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

如虛者加人參一兩

十棗湯

编辑

治帶下熱滯不散

芫花、 大戟、 甘遂各等分。

右為末,水一琖,棗十枚劈開,煮汁半琖,調藥末半錢匕,實者一錢匕。

瓜蔕散事親下同

编辑

治赤白帶下,隨宜酌用。

《瓜蔕 赤小豆》各七十五箇, 人參 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或半錢或二錢,量虛實加減用之,空心虀汁調服。一方「甘草二錢五分。」

獨聖散

编辑

治同上

瓜蔕不拘多少。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或二錢,虀汁調服。

如脅痛加全蠍

如頭痛加鬱金

導水丸

编辑

治同上

大黃 黃芩各二兩 滑石 黑牽牛頭末,各四兩

右為細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加至百丸,臨臥溫水下。

禹功散

编辑

治同上

黑牽牛頭末,四兩 茴香一兩,炒, 或加木香一兩

右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調一二錢,臨臥服。

無憂散

编辑

治同上

黃芪 木通 桑白皮 陳皮各一兩 胡椒 白朮 木香各半兩 牽牛頭末,四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五錢,以生薑自然汁調下,食後。

五苓散

编辑

治同上

官桂, 澤瀉, 豬苓, 茯苓, 白朮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或新水調下。

葶藶木香散

编辑

治同上

苦葶藶、 茯苓、 豬苓、 官桂各一分, 澤瀉、 木通、 甘草各半兩, 滑石三錢, 木香半錢。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生薑湯調,食前服。

玉燭散丹溪下同

编辑

治赤白帶下,隨宜酌用。

當歸 芍藥 川芎 熟地 芒硝 大黃 甘草。

右㕮咀,生薑三片煎服。

===三花神佑丸===

治赤白帶下,隨證酌用。

輕粉一錢 大黃一兩 牽牛二兩 芫花酢炒 甘遂 大戟各半兩

右為末,滴水丸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無時,日三。

小胃丹

编辑

治同上

芫花酢拌勻。過一請幫助識別此字。瓦器不住手攪,炒令黑,勿焦, 甘遂麪裹,長流水浸半日,水洗曬乾,冬七,春秋五,夏 一日 大戟長流水煮一時,水洗曬乾,各半兩 大黃濕紙裹煨勿焦,切焙乾,酒潤炒乾,一兩半 黃蘗三兩,焙炒。

右為末,粥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臨臥津液吞下,或白湯一口送下。取其膈上之濕痰熱積,以意消息之,欲利則空心服。

五積散入門下同

编辑

半夏二分, 白芷、 川芎、 芍藥、 甘草、 茯苓、 當歸、 桂各三分, 陳皮、 麻黃各六分, 厚朴、 乾薑各四分, 桔梗一分半, 蒼朮七分半。

枳殼五分。

右薑蔥煎服

「如《調經》」 入艾酢。

如體薄有汗,去蒼朮、麻黃。

平胃散

编辑

婦人帶下,用此補衛厚脾。

蒼朮二錢, 陳皮一錢四分, 厚朴薑汁炙,一錢 甘草八分。

右薑、棗,入鹽少許,溫服。

二陳湯

编辑

治肥人痰濕流下,致成白帶。

半夏一錢, 陳皮二錢,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右,生薑三片,水煎服。

如血虛合四物湯

如氣虛合四君子湯

黃芪建中湯

编辑

治白帶如涕沫。極腥臭。

黃芪、 肉桂各七分, 甘草一錢半, 白芍三錢。

右薑棗煎,去查,入飴糖少許,再煎令鎔,空心服。

大延胡索散

编辑

婦人濕熱帶下,用此調之。

延胡索 莪朮、 當歸、 三稜、 官桂、 厚朴、 赤芍、 川楝肉、 木香、 川芎各一分半, 桔梗、 黃芩、 大黃各五分, 甘草一錢, 檳榔二分。

右,水煎,日三次,熱服。

螽斯丸

编辑

治帶下腥臭。多悲不樂。

香附, 白薇, 半夏, 茯苓, 厚朴, 杜仲。

當歸、 秦艽各三兩, 肉桂、 乾薑、 牛膝。

防風、 沙參各二兩二錢, 細莘、 人參各四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五丸,酒下。

芩蘗樗皮丸

编辑

治「瘦人多熱,致成帶下。」

黃芩、 黃蘗、 樗皮、 滑石、 川芎、 海石。

青黛、 當歸、 芍藥各等分。

右酢糊丸服

芩朮樗皮丸

编辑

治孕婦白帶

黃芩、 白朮各三錢, 黃蘗錢半, 樗皮、 白芍、 山茱萸各二錢半, 白芷、 黃連各二錢。

右為末,酒糊丸,溫酒下。

蒼蘗莘芎散

编辑

治婦人上有頭風鼻涕。下有白帶。

蒼朮、 黃蘗、 辛荑、 川芎、 南星、 滑石。

半夏 牡蠣 黃芩酒炒。

右水煎溫服

龜蘗薑梔丸

编辑

治赤白帶下,或時腹痛。

龜板三兩 黃蘗一兩 山梔子炒,二錢半

乾薑炒,一錢

右為末,酒糊丸,白湯下。

側柏樗皮丸

编辑

治「七情所傷,脈數白帶下。」

《樗皮》二兩, 側柏葉 黃蘗酒蒸 黃連各五錢 香附 白朮 白芍各一兩 白芷燒存性,三錢

右為末,粥丸,米飲下。

蒼蘗樗皮丸

编辑

治肥人濕痰,致成白帶。

黃蘗 樗皮、 海石、 半夏、 南星、 川芎。

香附、 蒼朮、 乾薑各等分。

右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白湯下。如暑月,去薑,加滑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