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第091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九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十一卷
方輿彙編 坤輿典 第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九十一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四十九

  宋二宋史地理志二

坤輿典第九十一卷

輿圖部彙考四十九 编辑

宋二 编辑

按宋史地理志陝西路仁宗慶曆元年分陝西沿邊為秦鳳涇原環慶鄜延四路神宗熙寧五年以熙河洮岷州通遠軍為一路置馬步軍都總管經略安撫 编辑

使。又以熙河等五州軍為一路,通舊鄜延等五路共 三十四州軍。後分永興、保安軍、河中、陝府、商、解、同、華、 耀、虢、鄜延、丹坊、環慶、邠寧州為永興軍等路,轉運使 於永興軍,提點刑獄於河中府置司;鳳翔府,秦階隴 鳳成涇原渭熙河洮岷州,鎮戎、德順、通遠軍為秦鳳 等路,轉運使於秦州,提點刑獄於鳳翔府置司。仍以 永興、鄜延、環慶、秦鳳、涇原、熙河分六路,各置經略安 撫司。

永興軍路。府二:京兆,河中。州十五:陝,延,同,華,耀,邠,鄜, 解,慶,虢,商,寧,坊,丹,環。軍一:保安。縣八十三。其後延州、 慶州改為府,又增銀州、醴州及定邊、綏德、清平、慶成 四軍。凡府四,州十五,軍五,縣九十。

京兆府,京兆郡,永興軍節度。本次府。大觀元年,升大 都督府。舊領永興軍路安撫使。宣和二年,詔永興軍 守臣等銜不用軍額,稱「京兆府。」崇寧戶二十三萬四 千六百九十九,口五十三萬七千二百八十八。貢靴、 氈、蠟席、酸棗仁、地骨皮。縣十三:

長安次赤

樊川,次赤。舊萬年縣,宣和七年改。

鄠次畿

藍田次畿

咸陽次畿

涇陽次畿

櫟陽次畿

高陽次畿

興平次畿

臨潼,次畿。唐昭德縣。大中祥符改。

醴泉次畿

武功,次畿。政和八年,同醴泉撥入醴州。

乾祐次畿

監二。

熙寧四年置,鑄銅錢。八年,鑄鐵錢。

河中府,次府,河東郡,護國軍節度。舊兼提舉解州、慶 成軍兵馬巡檢事。大中祥符中,以滎河為慶成軍。崇 寧戶七萬九千九百六十四,口二十二萬七千三十。 貢五味子、龍骨。縣七:

河東,次赤。隋縣。熙寧三年,省西河縣。六年,省永樂縣為鎮入焉。

臨晉次畿

猗氏次畿

虞鄉次畿

萬泉次畿

龍門,次畿。元祐二年,置鑄錢監二。

滎河,次畿。舊隸慶成軍,熙寧元年廢,以滎河隸府,即縣治置軍使。

慶成軍見上

解州,中,防禦。《崇寧》戶三萬二千三百五十六,口一十 一萬三千三百二十一。貢鹽花。縣三:

解中

聞喜望

安邑緊

陝州,大都督府,陝郡。太平興國初,改保平軍。舊兼提 舉商、虢州兵馬巡檢事。崇寧戶四萬七千八百六,口 一十三萬五千七百一。貢紬絁,括蔞根、柏子仁。縣七:

陝,中。熙寧六年,省硤石縣為石壕鎮入焉。

平陸上

夏上

靈寶,上。熙寧四年,省湖城縣入焉。

芮城中下

湖城,中下。元豐元年,復置縣。

閿鄉,中下。太平興國三年,自虢州與湖城二縣來隸。

監二。

熙寧三年置,鑄銅錢。八年置,鑄鐵錢。

商州,望,上洛郡,軍事。崇寧戶七萬二千一百二十九, 口一十六萬二千五百三十四。貢麝香、枳殼實。縣五

上洛中

商洛中下

洛南中下

豐陽中

上津中下

虢州,雄,虢郡,軍事。崇寧戶二萬二千四百九十,口四 萬七千五百六十三。貢麝香、地骨皮、硯。縣四:

盧氏。中。熙寧二年,以西京伊陽縣欒川治鎮隸焉。

虢略。中。唐弘農縣。建隆初,改常農。至道三年,改今名。熙寧四年,省五城縣為鎮入焉。

朱陽。中。乾德六年,廢入常農。太平興國七年,復置。

欒川,元祐二年,以「欒川治」 為鎮。崇寧三年改為縣。

同州,望,馮翊郡,定國軍節度。崇寧戶八萬一千一十 一,口二十三萬三千九百六十五。貢白蒺藜生熟乾 地黃。縣六:

馮翊緊

澄城緊

朝邑緊

郃陽。上。熙寧四年,省夏陽縣為鎮入焉。

白水中

韓城。中。元祐二年,置鑄錢監。

監一。

沙苑

華州,望,華陰郡,建隆初,為鎮國軍節度。皇祐五年,改 鎮潼軍節度。崇寧戶九萬四千七百五十,口二十六 萬九千三百八十。貢茯苓、細辛、茯神。縣五:

鄭上

下邽望

蒲城,望。唐奉先縣,開寶四年改。建隆中,自京兆隸同州。天禧四年,自同州來隸。

華陰緊

渭南。上。熙寧六年,省為鎮入鄭。元豐元年,復為縣。舊自京兆府來隸。

監二。

熙寧四年置,鑄銅錢。八年置,鑄鐵錢。

耀州,緊,華原郡。開寶五年,為感義軍節度。太平興國 初,改感德軍。崇寧戶一十萬二千六百六十七,口三 十四萬七千五百三十五。貢瓷器。縣六:

華原上

富平望

三原望

雲陽上

同官上

羙原中

清平軍,本鳳翔府盩厔縣清平鎮。大觀元年升為軍, 復置終南縣,隸京兆府清平軍使兼知終南縣,專管 勾「上清太平宮。」縣一:

終南

延安府,中都督府,延安郡,彰武軍節度。本延州,元祐 四年,升為府。舊置鄜延路經略、安撫使,統延州、鄜州、 丹州、坊州、保安軍四州一軍。其後增置綏德軍,又置 銀州,凡五州二軍。銀州尋廢。崇寧戶五萬九百二十 六,口一十六萬九千二百一十六。貢黃蠟、麝香。縣七:

膚施,中。熙寧五年,省豐林縣為鎮、金明縣為砦,並入焉。有金明、龍安二砦、安塞一堡。元豐四年,又收復塞門砦。宣和二年,改龍安曰德安砦。

延川,中。熙寧八年,省延水縣為鎮入焉。有丹頭、綏平、懷寧、順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黑水二堡及永寧關。元豐四年收復,置細浮圖、義合、米脂三砦。七年,以米脂、義合、浮圖、懷寧、順安、綏平六城砦隸綏德城。元符二年,廢順安、白草、丹頭三砦。

延長中

門山中

臨真中

敷政中。有招安、「萬安」 二砦。元符二年,廢「招安砦」 為驛。

甘泉中下

城二。

治平四年,收復綏州。熙寧中,改為綏德城。四年,置羅兀城、撫寧賓草二堡,尋廢。元豐五年,置永樂城,賜名「銀川砦」 ,尋廢。

青澗城,元符二年,隸綏德城。

綏德城,元符二年改為軍。

監一。

熙寧八年置鑄鐵錢

塞門砦,延州北蕃部舊砦,至道後與蘆關、石堡、安遠砦俱廢。元豐四年收復,仍隸延州膚施縣。東至殄羌砦五十里,西至平戎砦六十里,南至安塞。

堡四十里。北至烏延口九十里。

平羌砦,地本克胡山砦,紹聖四年賜名。東至安定堡六十里,西至安塞堡三十五里,南至龍安砦五十四里,北至殄羌砦六十里。

威戎城,地本昇平塔,紹聖四年賜名。東至臨夏城四十里,西至威羌砦七十里,南至黑水堡六十里,北至界臺七十里。

平戎砦,地本杏子河東山,紹聖四年賜名。東至塞門砦六十里,西至順寧砦七十里,南至園林堡五十一里,北至杏子堡四十里。

開光堡,紹聖四年修築,元符元年賜名,二年隸綏德城。

殄羌砦,地名「那娘山」 ,元符元年進築,賜名。東至威羌砦四十里,西至塞門砦五十里,南至平羌砦六十里,北至御謀城三十五里。

威羌砦,地名「白洛觜」 ,元符元年進築,賜名。東至威戎城七十里,西至殄羌砦四十里,南至安定堡七十里,北至蘆移堡七十里。

御謀城,崇寧三年進築,賜名。東至蘆移堡三十五里,西至界臺三十五里,南至殄羌砦三十五里,北至界臺二十里。

石堡砦,崇寧三年進築,賜名「威德軍。」 五年,復為砦。國初嘗置城,至道後廢之,地在延州北。

制戎城,政和八年,賜鄜延路「天降山新城」 ,改今名。

新砦蘆移堡。東至屈丁堡五十里,西至御謀城三十五里,南至威羌砦七十里,北至界臺十三里。屈丁堡

萬安堡。東至威戎城六十里,西至蘆移堡四十里,南至威羌砦四十里,北至屈丁堡五十一里,丹頭堡。

青石砦堡

窟囉堡

鄜州,上,洛交郡,保大軍節度。崇寧戶三萬五千四百 一,口九萬二千四百十五。貢麝香。今改貢蠟燭。縣一:

宜川,上。後魏義川縣。太平興國中改名,以鄜州廢咸寧縣入焉。熙寧三年,省汾川縣。七年,省雲巖縣為鎮。八年,析同州韓城縣新封鄉並入焉。

坊州,上,中部,軍州事。崇寧戶一萬三千四百八,口四 萬一百九十一。貢弓絃、麻席。縣二:

中部緊

宜君。中。熙寧元年,省昇平縣為鎮入焉。有礬場。

保安軍,同下州。崇寧戶二千四十二,口六千九百三 十一。貢毛段、蓯蓉、砦二。

德靖,東至保安軍八十里,西至慶州荔原堡六十里,南至慶州平戎鎮五十里,北至金湯城六十里。

《順寧》,東至平戎砦七十里,西至金湯城九十里,南至保安軍四十里,北至萬全砦四十里。

園林堡,東至安塞堡七十里,西至保安軍四十里,南至招安驛七里,北至平戎堡五十四里。金湯城,舊金湯砦,在德靖砦西南,元符二年進築,東至順寧砦九十里,西至慶州白豹城四十里,南至德靖砦六十里,北至通慶城六十里。

威德軍保安軍之北兩界,上有洑流,名「藏底河」 ,夏人近是築城,為要害必爭之地。政和三年,賈炎乞進築,不果。七年,知慶州姚古克之,即威德軍。

綏德軍,唐綏州。熙寧三年收復,廢為城,隸延州,在州 東北三十里。元豐七年,以延州米脂、義合、浮圖、懷寧、 順安、綏平六城砦隸綏德城。元符二年,改為軍,并將 「暖泉、米脂、開光、義合、懷寧、克戎、臨夏、綏平砦、青澗城、 永寧關、白草、順安砦」並隸軍。

暖泉砦,元符二年進築,賜名。東至河東烏龍砦二十里,西至米脂砦四十五里,南至義合砦八十里,北至清邊砦七十里。

米脂砦,本西夏砦。元豐四年收復為米脂城,後復為砦,隸延州延川縣。七年,改隸綏德城。元祐四年,給賜夏人。元符元年收復,仍賜舊名。東至暖泉砦四十五里,西至克戎城六十里,南至開光堡三十里,北至嗣武城二十里。

開光堡,紹聖四年修築。元符元年賜名。二年,自延安府來屬。東至暖泉砦六十里,西至克戎砦五十里,南至綏德軍三十里,北至米脂砦三十里。義合砦,本夏人砦,元豐四年收復,隸延州延川縣。七年,改隸綏德城。東至晉寧軍六十里,西至綏德軍四十里,南至順安驛六十里,北至暖泉砦八十里。

懷寧砦,延州延川縣舊砦,東「至綏德軍四十里,西至綏平砦四十里,南至青澗城七十里,北至克戎砦六十里。」

克戎城,本西人細浮圖砦。元豐四年收復,隸延。

州延川縣,七年,改隸綏德城。元祐四年,給賜夏人。紹聖四年收復,賜名。東至綏德軍六十里,西至臨夏砦三十里,南至懷寧砦六十里,北至鎮邊砦六十五里。

臨夏城,地名「囉巖谷嶺」 ,元符元年築城,賜今名。東至克戎砦三十里,西至威戎城四十里,南至綏平砦六十里,北至界堠八十二里。

綏平砦,延州延川縣,舊砦,元符二年,割隸綏德軍。東至懷寧砦四十里,南至黑水堡四十里,西至丹頭驛四十里,北至臨夏砦六十里。

青澗城,延州舊城。東至永寧縣七十里,西至來平砦七十里,南至延川縣四十里,北至懷寧軍七十里。

永寧關,延州延川縣舊關。

白草砦,延州延川縣舊砦,元符二年廢,後復置。安砦,延州延川縣舊砦,元符二年廢,後復置。嗣武砦,舊囉兀城,屬延州,元豐四年置,尋廢。崇寧三年修復,賜名。東至清邊砦二十里,西至鎮邊砦二十里,南至米脂砦二十里,北至龍泉砦二十里。

龍泉砦,宣和二年,改名「通泉」 ,尋復故。東至清邊砦二十里,西至鎮邊砦四十里,南至嗣武城二十里,北至中山堡八里。

清邊砦,東至河東界五十里,西至龍泉砦二十里,南至暖泉砦七十里,北至生界堠七十三里。以下砦堡,凡不書年月者,皆未詳建置本末。

鎮邊砦,東至龍泉砦四十里,西至大虫坑二十五里,南至克戎城六十五里,北至生界堠二十五里。

龍安砦,本屬延安府膚施縣,不詳何年來屬。東至安定堡八十里,西至招安驛四十里,南至金明驛三十五里,北至御安堡四十里。

海末堡。海末至柏林,十六堡。黑水,安定,安塞,本延安舊堡。

窟兒堡

大厥堡

花佛嶺堡

臨川堡

定遠堡

馬欄堡

中山堡

黑水堡

安定堡

佛堂堡

唐推堡

雙林堡

安塞堡

浮圖堡

柏林堡

銀州銀川郡,領儒林、撫寧、真鄉、開光四縣。五代以來, 為西夏所有。熙寧三年收復,尋棄不守。元豐四年收 復。五年,即永樂小川築新城。距故銀州二十五里。前 據銀州「大川」,賜名「銀川砦」,旋被西人陷沒。崇寧四年 收復,仍為銀州。五年,廢為銀川城。

慶陽府,中,安化郡,慶陽軍節度。本慶州。建隆元年,升 團練。乾德元年,復為軍事。政和七年,升為節度,軍額 曰「慶陽。」宣和七年,改慶州為府。舊置環慶路經略、安 撫使,統慶州、環州、邠州、寧州、乾州,凡五州。其後廢乾 州,置定邊軍;已而復置醴州,凡統三州,一軍。崇寧戶 二萬七千八百五十三,口九萬六千四百三十三。貢 「紫茸白花氈、麝香、黃蠟。」縣三:

安化,中。有大順一城,府城、東谷、柔遠、人順四砦。元豐四年,廢府城砦、金村堡、平戎鎮。五年,收復《礓詐》砦,賜名「安疆砦。」 元祐元年,復平戎鎮。

合水熙寧四年始置,省華池、樂蟠二縣為鎮。七年,改華池鎮為華池砦。有東華池、西華池二砦,荔原一堡。

彭原,熙寧三年,自寧州來隸。

安疆砦,本西人礓詐砦,元豐五年收復,賜名。元祐四年,給賜夏人。紹聖四年修復。東至德靖砦九十里,西至東谷砦六十里,南至大順城四十里,北至白豹城四十里。又隸定邊軍。

《橫山砦》地名。「西」𡂠𠼪,元符元年進築,賜名。東至東谷砦界。𡂠𠼪四十五里。西至寧羌砦七十里,南至通塞堡三十里,北至定邊軍三十里。

通塞堡,元符元年進築。東至東谷砦二十里,西至西谷口砦二十里,南至懷安鎮四十里,北至橫山砦三十里。

定邊城,元符二年修築,後別為「定邊軍。」

白豹城,舊屬西界,元符二年修復,賜舊名。東至安疆砦四十里,西至東谷砦三十里,南至柔遠砦。

五十里。北至勝羌堡五十里。別見「定邊軍。」

綏遠砦,地本駱駝巷,元符二年進築,賜名。東至定邊軍二十里,西至寧羌砦六十里,南至橫山砦五十里,北至神堂砦約五十里。

寧羌砦,地本萌門三岔,元符元年進築,賜名。東至綏遠砦六十里,西至安塞砦五十里,南至西谷砦三十里,北至王尚原界堠五十里。

鎮安城,政和六年進築。東至鄜延路通慶城三十里,西至九陽堡二十里,南至威邊砦三十里,北至西界地名蒼雞二十里。

麥川堡,本名「麥經嶺」 ,政和六年賜名。係環慶路,未詳屬何州軍,姑附於此。東至威懷砦二十里,西至矜戎堡二十里,南至威邊砦一十五里,北至鎮安城一十里。

威寧堡,本名衡家堡,政和六年賜名。係環慶路,未詳屬何州軍,姑附於此。東至九陽堡一十五里,西至定邊軍一十五里,南至矜戎堡一十里,北至七逋哆移塔五里。

矜戎堡,東至懷威堡四十里,西至定邊軍約二十里,南至胡博川二十里,北至通祖盧門城砦五十里。

府城砦,元豐二年已廢,不知何年修復。

金村堡同上

勝羌堡,東至洛河川二十里,西至通塞堡約五十里,南至白豹城五十里,北至威邊砦二十里。定戎堡,東至啟祖峰二十里,西至那丁原五里,南至興平城二十里,北至清平關一十里。

威邊砦,東至洛河川二十里,西至橫山砦三十五里,南至勝羌堡二十里,北至鎮安城三十里,懷威堡,東至鄜延路通慶城十五里,西至矜戎堡約四十里,南至威寧砦約二十里,北至西界羅輕嘴約五十里。

環州,下,軍事。舊降為通遠軍,淳化五年,復為州。崇寧 戶七千一百八十三,口一萬五千五百三十二。貢甘 草。縣一:

通遠。上。有烏崙、肅遠、洪德、永和、平遠、定邊、團堡、安塞八砦。

興平城,地名灰家觜,元符元年築,賜名。東至賀子兒一十里,西至流井堡四十里,南至洪德砦二十里,北至清平關三十里。

清平關,地名之字平,元符二年進築,賜名。東至鬼通砦二十五里,西至安邊城四十里,南至興平城三十里,北至陷道口鋪二十七里。

安邊城,地名徐丁臺,崇寧五年築,賜名。東至清平關四十里,西至折薑和市賊砦八十里,南至廢肅遠砦一百餘里,北至牛圈界堠二十里。

羅溝堡、朱灰臺至綏遠砦中路,地名「火羅溝及阿原烽。」 政和三年建築,賜名。東南至綏遠砦約二十里,西南至寧羌砦約六十里,南至阿原堡約四十里,西至宋臺堡約一十五里。

阿原堡,地名,見羅溝堡,政和三年賜名。東至綏遠砦三十里,西至寧羌砦三十里,南至西谷砦四十里,北至羅溝堡約四十里。

朱臺堡,本「朱灰臺」 ,政和三年建築,賜名。東至雞嘴堡約一十八里,西至木瓜堡約五十里,南至阿原堡約四十里,北至蕤毛嘴約二百步。

安邊砦

大拔砦,元豐二年已廢,不知何年復修。

方渠砦

流井堡,東至興平城四十里,西至安邊城三十里,南至黨羅原五里,北至萌井約五十餘里。歸德堡,東至「木瓜堡五十里,西至定戎堡約三十里,南至洪德砦四十里,北至蝦䗫和市賊砦約四十里。」

木瓜堡。東至寧羌砦二十五里,西至歸德堡五十里,南至惠丁堡四十里,北至界堠裏羅節硯五里。

麝香堡,東至龍札谷五里,西至打米谷八里,南至木瓜原一十五里,北至烏丁原二十里。

通歸堡。東至歸德堡二十里,西至興平城約三十餘里,南至洪德砦二十里,北至堡子谷約一十里。

惠丁堡。東至寧羌砦約四十里,西至麝香堡約三十里,南至安塞砦約三十五里,北至木瓜堡四十里。

邠州,緊,新平郡,靜難軍節度。崇寧戶五萬八千二百 五十五,口一十六萬二千一百六十一。貢火著、蓽豆、 剪刀。縣五:

新平望

宜祿望

三水上

定平,緊。熙寧五年,隸寧州。政和七年,自寧州來隸。

淳化中。淳化四年,升耀州雲陽黎國鎮為縣。熙寧八年,置鑄錢監。元豐三年廢。宣和元年,自耀州來隸。

寧州,望,彭原郡,興寧軍節度。本軍事州,宣和元年賜 軍額。崇寧戶三萬七千五百五十八,口一十二萬二 千四十一。貢菴閭、荊芥、硯、席。縣三:

定安緊

襄樂上

真寧下

醴州,本京兆府奉天縣。舊置乾州,熙寧五年廢,以奉 天還隸府。政和七年,復以縣為州,更名醴。八年,割屬 環慶路。縣五:

奉天次畿

永壽。下。乾德三年,省邠州來隸。熙寧五年,廢乾州,永壽及麻亭、常寧二砦俱隸邠州。政和八年,復來隸。

武功

醴泉二縣,本屬京兆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屬醴州。

好畤本屬鳳翔府,政和八年三月,割屬醴州。

定邊軍,元符二年,環慶路進築定邊城,後改為軍。東 至九陽堡三十五里,西至綏遠砦二十里,南至橫山 砦三十里,北至通化堡二十里。縣一:

定邊政和六年,陝西、河東路宣撫使童貫奏:「環慶路已進築勒皈臺等處新城,正據控扼,包占邊面,乞依姚古所請,於定邊軍置倚郭一縣。」 詔賜今名。

白豹城,元符二年進築,賜舊名。已見慶陽府「東谷砦」 「舊砦」 ,已見慶陽府安化縣。

綏遠砦,地名駱駝巷,元符二年進築,賜名。東至定邊軍二十里,西至寧羌砦六十里,南至橫山砦五十里,北至神堂堡約五十里。

神堂堡大觀二年進築,賜名。東至觀化堡三十里,西至綏遠砦多移嶺界堠十三里,南至綏遠砦三十里,北至勒崖原卓望處三里。

觀化堡。東至《逋祁嶺》界堠約一十五里,西至雞觜堡約三十里,南至通化堡二十里,北至甜井觜約一十里。

通化堡。東至通祖嶺平界堠,約三十里,西至綏遠砦二十餘里,南至定邊軍二十里,北至觀化堡二十里。

九陽堡,東至鎮安城二十里,西至定邊軍三十五里,南至東谷砦九十里,北至界堠裏乾谷三里。雞觜堡,東至通化堡約二十里,西至多移嶺界堠約一十里,南至綏遠砦一十六里,北至神堂堡約一十四里。

秦鳳路。府一:鳳翔。州十二:秦,涇,熙,隴,成,鳳,岷,渭,原,階, 河,蘭。軍三:鎮戎,德順,通遠。縣三十八。其後增積石、震 武、懷德三軍,西寧、樂、廓、西安、洮、會六州,又改通遠軍 為鞏州。凡府一,州十九,軍五,縣四十八。

秦州,下,府,天水郡,雄武軍節度。舊置秦鳳路經略、安 撫使,統秦州、隴州、階州、成州、鳳州、通遠軍,凡五州一 軍。其後割通遠軍屬熙河,凡統州五。崇寧戶四萬八 千六百四十八,口一十二萬三千二十二。貢席、芎藭。 縣四:

《成紀》,上。有渭水、三陽、上蝸牛、下蝸牛、堡子、伏歸、小三陽、照川、土門、四顧、平戎、赤崖湫、西青、遠近湫、定西、小定西、《下硤注》、鹿原、上硤、圓川、伏羌、得勝、榆林、大像、菜園、探長、新水谷、舊水谷、檉林、丙龍、石人鋪、駝項、永寧、鹽泉、小永寧、冷水泉、雙泉、《新土》、舊土三十九砦。

隴城,中。有靜戎、永固、定平、長山、白榆、林、郭馬安塞七砦。

清水中。有弓門、鐵窟、斫鞍堡子、「小弓門、坐交、得鐵、冶坊橋子、李子、古道、永安、四顧、威塞、𢇲穰、鎮邊、和戎、安遠、挾河、定川、中城、東城、西城、靜邊、臨川、德威、廣武、寧遠、長樵二十九砦。」

天水上

監一。

太平

城二。

伏羌熙寧三年,廢丹山、納述、乾川三堡,增伏羌砦為城。有「得勝、榆林、大像、菜園、探長、新水、檉林、丙龍、石人、駝項、舊水」 一十一堡。

甘谷熙寧元年置。有吹藏、大甘、隴諾三堡。四年,置尖竿、隴陽二堡。廢。

砦《七》。

治平四年,置雞川。熙寧元年,改攃珠堡為通渭堡。五年,改古渭砦為通遠軍。廢者達、本當、七麻三堡。

改通渭堡為砦,割永寧、寧遠、威遠、熟羊、來遠並隸軍。尋改綏遠、定邊二砦為鎮,隸隴州。

定西,領寧西、牛鞍、《上硤、下硤》注、鹿原、圓川六堡。三陽,領渭濱、武安、上下蝸牛、聞喜、伏歸、硤口、照川、土門、四顧、平戎、赤崖、湫西、青遠近湫十四堡。弓門,領東鞍、安人、斫鞍、上下鐵窟、坐交、得鐵、冶坊七堡。

靜戎,領白榆林、長山、郭馬、靜塞、定平、永固、邦蹉、寧塞、長燋九堡。

安遠

隴城

雞川

堡三:

熙寧三年,改𢇲穰為鎮。五年,改冶坊砦為冶坊堡。八年,改𢇲穰鎮為堡。𢇲穰「領白石、古道、中城、東城、西城、定戎、定安、雄邊、臨川、德威、廣武、定川、挾河、鎮邊一十四堡。」 冶坊領「橋子、古道、永安、博望、威塞、李子」 六堡,達隆

堡川城,政和六年於秦鳳東、西川口進築,賜名。東至甘泉堡一十八里,西至熙河路安西城管下龜兒鎮一十二里,南至甘谷城一百一十里,北至會川城一百二十里。

甘泉堡,東至涇原路第十七堡五十里,西至堡川城一十八里,南至涇原路治平砦一百五十里,北至涇原路通安砦一百五十里。別見渭州安遠砦,《吏部通用酬賞格》。秦州又有安遠等五砦,定邊、綏遠二砦,熙寧八年廢為鎮,屬隴州,其後復為砦。

定邊砦

綏遠砦

小落門砦

堡安砦

弓鍾砦

董哥平砦

鳳翔府,次府,扶風郡,鳳翔軍節度。乾德初,置崇信縣。 淳化中,割崇信屬儀州。熙寧五年,廢乾州,以好畤縣 來隸。政和八年,又以好畤隸醴州。崇寧戶一十四萬 三千三百七十四,口三十二萬二千三百七十八。貢 蠟燭、榛實、席。縣九:

天興次赤

岐山次畿

扶風次畿

盩厔,次畿。大觀元年,以縣清平鎮置軍。

郿次畿有鐵冶務

寶雞次畿

虢次畿

麟遊次畿

普潤次畿

監一。

司竹

隴州,上,汧陽郡,防禦。崇寧戶二萬八千三百七十,口 八萬九千七百五十。貢席。縣四:

汧源,望。有古道銀場。熙寧八年,改秦州定邊砦為「隴西鎮」 ,隸縣。

汧陽緊

吳山中

隴安。中。開寶二年,析汧陽縣四鄉置縣。

成州,中下,同谷郡。開寶六年,升為團練。崇寧戶一萬 二千九百六十四,口三萬三千九百九十五。貢蠟燭、 鹿茸。縣二:

同谷。上有《骨鹿》馬邑,赤土,平泉。滔山,胡桃六砦栗亭中。

鳳州,下,河池郡,團練。本防禦,乾德元年,降為團練。崇 寧戶三萬七千七百九十六,口六萬一千一百四十 五。貢蜜、蠟燭。縣三:

梁泉上

河池,緊。開寶五年,移治固鎮。有水銀務。

兩當。上。至道元年,移治唐鄉鎮。

監一。

開寶建隆二年,於兩當縣置銀冶。開寶五年升為監。治平元年罷置官,以監隸兩當縣。元符六年廢。

階州,中下,武都郡,軍事。本唐武州,陷西戎,後復其地, 改置焉。崇寧戶二萬六百七十四,口四萬九千五百 二十。貢羚羊角、蠟燭。縣二:

福津,中下。領貼峰硤、武平、沙灘、三砦、團城堡、平定關。

將利中下

砦一。

故城本故城鎮,不知何年建為「砦。」

渭州,下,隴西郡,平涼軍節度。本軍事,政和七年,升為

節度。舊置涇原路經略、安撫使,涇州、原州、渭州、儀州、 德順軍、鎮戎軍皆屬。熙寧五年,廢儀州。元符二年,增 置西安州。崇寧三年,又以熙河路會州來屬。大觀三 年,又增置懷德軍。凡統五州、三軍。崇寧戶二萬六千 五百八十四,口六萬三千五百一十二。貢絹、蓯蓉。縣 五:

平涼中有瓦亭砦

潘原中

安化。中。熙寧七年,廢制勝關,移縣於關地,以舊地為鎮。

崇信中

華亭。中下。熙寧五年,廢儀州,與安化、崇信同來隸。

靖夏城,政和六年,賜涇原路席葦平新城名曰「靖夏。」 未詳屬何軍州,姑附此。

甘泉堡,崇寧五年,涇原路經略司於甜片子修築守禦,賜名,未詳屬何州軍,姑附此。別見《秦州》。

涇州,上,安定郡,太平興國元年,改彰化軍節度。崇寧 戶二萬八千四百一十一,口八萬八千六百九十九。 貢紫茸毛毼段。縣四:

保定望有長武砦

靈臺上

良原上

長武。望。咸平四年,升長武鎮為縣。五年,省為砦,屬保定縣。大觀二年,復以砦為縣。

原州,望,平涼郡,軍事。崇寧戶二萬三千三十六,口六 萬三千四百九十九。貢甘草。縣二:

臨涇中

彭陽,中。唐豐業縣。太平興國初改。至道三年,自寧州來隸。

鎮二:

新城,熙寧三年,廢「截原砦」 入焉。

柳泉領耳朵城一:《砦》。

砦五。

開邊,熙寧三年,廢新門砦入焉。

西壕

平安

綏寧領羌城、南山、顛倒三堡。

靖安,領中普、吃囉岔、中嶺、張喦、常理、新勒、雞川、立馬城、殺獐川九堡。

安羌堡

新城堡

德順軍,同下州。慶曆三年,即渭州隴干城建為軍。崇 寧戶二萬九千二百六十九,口一十二萬六千二百 四十一。貢甘草。縣一:

隴干元祐八年,以外底堡置。

城一。

《水洛》領王家城、石門堡。

砦五。

靜邊別見鎮戎軍

「得勝」 領「開邊堡。」

隆德

通遠

《治平》治平四年置。領牧龍堡。

懷遠砦,東至鎮戎砦六十里,西至得勝砦三十里,南至張義堡四十里,北至鎮羌砦二十七里,中安堡。

威戎堡。東至章川堡三十里,西至同家堡二十五里,南至治平砦四十里,北至靜邊砦三十里。

鎮戎軍,同下州。本原州高縣之地,至道三年,建為軍。 崇寧戶一千九百六十一,口八千五十七。貢白氈。城 一:

彭陽

砦《七》。

治平四年,置信岔堡、涼棚堡。熙寧元年,置熙寧砦硝坑堡、東西水口堡。元豐四年,廢東水口堡。六年,置故砦堡。

東山

乾興

天聖有信岔、涼棚二堡。

三川

高平有故砦堡

定川

熙寧有硝坑堡

堡二:

開遠

張義熙寧四年,廢安邊堡入開遠。五年,置張義《平夏》城。舊石門城,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升為懷德軍。

靈平砦,舊好水砦,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割。

屬懷德軍

鎮羌砦,紹聖四年賜名。東至三川堡二十一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懷遠砦二十七里,北至九羊砦二十五里。

高平堡,元符元年修復,賜舊砦名。

威川砦,政和七年賜名「本密多臺。」

飛泉砦,政和七年賜名,本「飛井塢。」

飛井堡乾興砦管下

狼井堡,熙寧砦管下狼井、安遠、竇信、梅谷、開疆,凡五堡。

安遠堡

竇信岔堡

梅谷堡

開疆堡

李家堡

肅遠堡

堎地平堡

鎮西堡

水口堡

懷遠城別見「德順軍。」

德靖砦保安軍舊有德靖砦,自屬鄜延路。

靜邊砦。天禧舊砦,屬德順軍。東至德順軍七十里,西至第十七堡三十五里,南至威戎堡三十里,北至隆德砦五十里。

會州,元豐五年,熙河路加「蘭會」二字,時未得會州,元 符二年始進築,割西安城以北六砦隸州。崇寧三年 置倚郭縣,曰敷文,又以會州隸涇原路。縣一:

敷文

安西城,舊名「汝遮」 ,紹聖三年進築,賜名,屬熙河路。東至秦鳳路界六十二里,西至原川子一百里,南至定西砦二十七里,北至平西砦三十三里。平西砦,紹聖四年賜名,地本青石硤,屬熙河路。東至秦鳳路界三十餘里,西至勝如堡一百一十里,南至安西城三十三里,北至會寧關四十四里。會寧關,舊名顛耳關,元符元年建築,賜名「通會」 ,未幾改今名,屬秦鳳路。東至涇原路元和市七里,西至熙河路定遠城分界五十里,南至熙河路平西砦四十里,北至黃河南岸古烽臺一百餘里。會川城,舊名青南訥心,元符二年建築,賜名,屬秦鳳路。東至涇原路通安砦六十里,西至熙河路定遠城一百五十里,南至會寧關六十里,北至新泉砦,四十里。

新泉砦,舊名。東北冷牟,元符元年賜名,屬秦鳳路。東至懷戎堡界白草原三十里,西至會川城界麤兒原三十五里,南至會川城三十里,北至會州四十里。

懷戎堡,崇寧二年築,屬秦鳳路。東至涇原路分界定戎砦地分二十二里半,西至本堡管下水泉堡二十里,由香谷至會州,共六十里,南至會川城分界三十五里,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係與夏國西壽監軍地對境,經由枯柴谷至柔狼山,有險隘去處。

德威城,政和六年築清水河新城,賜名,屬秦鳳路。東至麻累山二十五里,西至黃河四里。河北倚卓囉監軍地分水賊作過去處,南至囉迷谷口新移正堡二十五里,北至北浪口至馬練賊城,約二十餘里。

靜勝堡,政和六年,賜清水河新城接應堡名「靜勝。」 會川城管下新修築靜勝堡,不係守禦處,在黃河南石觜上,至本城一百二十里,河北岸與夏國卓囉監軍地分相對。

通泉堡,屬秦鳳路新泉砦管下,不係守禦處,在黃河南嶺上,至本砦四十里,與河北岸夏國卓囉監軍地分相對。

水泉堡,係懷戎堡管下,距本堡二十里,不係守禦處。

正川堡,係德威城管下,囉迷谷口新移正川堡,距本處二十五里,不係守禦處。

懷德軍,本平夏城,紹聖四年建築。大觀二年,展城作 軍,名曰「懷德」,以盪羌、靈平、通峽、鎮羌、九羊、通遠、勝羌、 蕭關隸之,增置將兵,與西安、鎮戎互為聲援應接。蕭 關初名「威德」,又改今名。東至結溝堡一十五里,西至 石門堡一十八里,南至靈平砦一十二里,北至通峽 砦一十八里。

盪羌砦,故沒煙後硤,元符元年進築,賜名。東至通峽砦一十八里,西至正原堡四十里,南至石門砦三十里,北至蕭關一百三十五里。

通峽砦,故沒煙前峽,元符元年建築,賜名。東至東彎堡七里,西至盪羌砦一十八里,南至懷德軍一十八里,北至勝羌砦八十里。

靈平砦,故好水砦,紹聖四年賜名。大觀二年,自

鎮戎軍來屬。東至古高平堡一十五里,西至九羊砦三十二里,南至熙寧砦二十八里,北至懷德軍一十二里。

硤口堡

東河灣堡

古高平堡

惠民堡

結溝堡,係通峽砦管下五堡。

鎮羌堡。東至三川堡二十八里,西至寺子岔堡二十五里,南至懷遠砦二十七里,北至九羊砦二十五里。

九羊砦,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建築,賜名。東至靈平砦三十里,西至寧安砦六十六里,南至三川砦五十里,北至臨羌砦八十里。

石門堡,故石門峽東塔子觜,元符元年建築,賜名。

通遠砦,東至龍泉谷三十五里,西至臨羌砦六十五里,南至通峽砦五十里,北至勝羌砦三十三里。

龍泉堡通遠砦管下

勝羌砦,東至漫𠼪口七里,西至甯韋堡四十里,南至通峽砦八十里,北至蕭關六十里。

蕭關崇寧四年建築,東至葫蘆河一十五里,西至綏寧堡三十里,南至勝羌砦六十里,北至臨川堡一十八里。

臨川堡

通關堡

山西堡係蕭關管下

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會新城建為西安州。東至 天都砦二十六里,西至通會堡五十五里,南至寧安 砦一百里,北至囉沒寧堡三十五里。

盪羌砦,地名沒煙峽,元符元年進築,賜名。後屬懷德軍。

通會堡,元符元年賜名,係熙河蘭會路修築,地名祭廝堅谷口,不知何年撥屬涇原路西安州天都砦,元符元年泗水平新砦,賜名「天都。」 東至臨羌砦二十里,西至西安州二十六里,南至天都山一十里,北至綏戎堡六十五里。

臨羌砦,元符二年秋,葦平新砦,賜名「臨羌。」 東至通遠砦六十五里,西至天都砦二十里,南至定戎砦八十里,北至綏戎砦七十里。

橫嶺砦,係天都砦管下。

甯韋堡

定戎堡,元符二年賜名「地本。」𪙊隈川,東至山前堡三十里,西至秦鳳路分界堠一十二里,南至通安砦一百里,北至劈通流界堠五十里。

劈通川堡

囉沒寧堡

北嶺上堡

山前堡

高峰堡

寧安砦,崇寧五年,武延川峗朱龍山下新砦,賜名「寧安。」 東至九羊砦六十六里,西至通安砦六十一里,南至得勝砦九十里,北至西安州一百里那羅牟堡。

寺子岔堡

石棚泉堡

通安砦,崇寧五年,烏雞三岔新砦,賜名「通安。」 東至寧安砦六十一里,西至同安堡三十五里,南至甘泉堡一百五里,北至定戎砦一百里。

同安堡,係通安砦管下。

綏戎堡管下:秋葦川口堡、鍬钁川中路堡、征通谷中路、東水泉堡,皆不詳建置始末。東至蕭關三十里,西至山前堡三十五里,南至臨羌砦七十里,北至枅柂嶺界堠五十里。

秋葦川堡

鍬钁川中路堡

征通谷。中路東水泉堡。

熙州,上,臨洮郡,鎮洮軍節度。本武勝軍,熙寧五年收 復,始改焉,尋為州。初置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熙州、河 州、洮州、岷州、通遠軍五州屬焉。後得蘭州,因加「蘭會」 字。元祐改熙河蘭會路為熙河蘭岷路,元符復故。會 州既割屬涇原,又改為熙河蘭廓路。宣和又改為熙 河湟廓路,又改湟州為樂州,又改為熙河蘭樂路,尋 復改為熙河蘭廓路。舊統五州軍,蘭廓、西寧、震武、積 石六州軍相繼來屬;又改通遠軍為鞏州,凡統九州、 三軍。崇寧戶一千八百九十三,口五千二百五十四。 貢毛毼段、麝香。縣一:

狄道。中下。熙寧六年置。九年省。元豐二年復置。

砦一。

康樂:熙寧六年,置康樂城為砦,省馬騣、砦馬騣。

砦舊屬秦州《長道縣》。

堡九:

熙寧五年,置慶平、通谷、渭源、北關。六年,改劉家川為「當川」 ,置南關、南川。七年,置結河。元豐七年,置臨洮。

通谷

慶平

渭源

結河

南川

當川

南關

北關

臨洮,東至定遠城四十里,西至定羌城界三十五里,南至熙州六十五里,北至阿千堡七十里。安羌城,宣和六年,賜熙河蘭廓路新建溢機堡,名為「安羌城」 ,不知屬何州軍,姑附於此。

廣平堡

河州,上,安鄉郡,軍事。熙寧六年收復。崇寧戶一千六 十一,口三千八百九十五。貢麝香。縣一:

寧河熙寧六年,置抱罕縣。九年省。崇寧四年,升寧河砦為縣。舊香子城。

城一。

定羌:熙寧七年,改河諾城為「定羌城。」

砦一。

南川熙寧七年,置南山堡,尋改為「南川砦。」

堡四:

熙寧七年,置東谷。八年,置閻精。元豐三年,置西原、北河二堡。

東谷

閻精

西原

北河

關一:

通會熙寧七年置

循化城,舊一公城,崇寧二年收復,改今名。別見「樂州。」 東至懷羌城四十五里,西至積石軍界一百餘里,南至下橋家族地分一百餘里,北至同來堡六十五里。

大通城,舊達南城,崇寧二年收復,改今名。別見樂州。東至通津堡界十五里,西至菊花河六十里,南至撲水原二十一里,北至寧塞堡界十五里。安疆砦,舊名當摽城,崇寧二年收復,改今名。別見樂州。東至來同堡三十三里,西至通津堡五十里,南至循化城一百一十里,北至黃河二十里。懷羌城,崇寧三年王厚收復。東至南川砦六十里,西至循化城六十五里,南至洮州界一百七十餘里,北至安疆砦一百一十七里。

來羌城,崇寧三年,王厚收復。東至安鄉關七十里,西至大通城界三十八里,南至南川界四十八里,北至黃河二十里。

講朱城。元符二年,洮西安撫司收復河南講朱一公、錯鑿、當摽、彤撒、東迎六城,尋棄之。崇寧二年,再收復,除「一公」 改「循化城」 ,「當摽」 改「安疆砦」 ,餘四城皆未詳。按:講朱、錯鑿、一公、當摽皆在河州之南。元符二年,邊廝波結先以此四城來降,未幾,王贍乃進據之。

錯鑿城

彤撒城

東迎城

寧河砦,崇寧四年,已升「寧河砦」 為縣。別有寧河砦,東至定羌城三十里,西至河州四十五里,南至通會關三十里,北至河州界二十里。

來同堡,舊名「甘撲堡」 ,崇寧三年築,賜今名。東至南川砦九十里,西至安疆砦三十五里,南至懷羌城三十五里,北至來羌城三十里。

通津堡,舊名「南達堡」 ,崇寧三年賜今名。東至安疆砦四十五里,西至大通城界二十五里,南至循化城一百三十里,北至大通城界二十里。

南山堡,《元豐九域志》屬原州綏寧縣。

安鄉關,舊城橋關,元符二年賜名。東至京玉關界四十里,西至臨灘堡四十里,南至河州界三十五里,北至安川堡界一十五里。

臨灘堡。東至安鄉關四十里,西至古雞山二十里,南至南川砦界二十里,北至黃河四十里。

鞏州,下,本通遠軍,熙寧五年,以秦州古渭砦為軍。崇 寧三年,升為州。崇寧戶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一萬一 千八百五十七。貢麝香。縣三:

隴西元祐五年增置

永寧

寧遠崇寧三年,升永寧砦為縣,又升寧遠砦為

考證

城一。

定西元豐四年,以蘭州西使城為定西城。五年,改定西城為通遠軍,以汝遮堡為定西城,屬通遠軍。崇寧二年,廢定西城管下熨斗平堡,通西砦管下榆木岔堡,并安西城。別見蘭州。東至龜鬼觜鎮六十五里,西至龕谷堡一百一十五里,南至通西砦四十六里,北至安西城二十七里。

砦六。

熙寧五年,割秦州永寧、寧遠、威遠、通渭、熟羊、來遠六砦隸軍。六年,置鹽川砦。八年,廢威遠砦為鎮。元豐五年,收通西砦。七年,廢來遠砦為鎮,屬永寧。崇寧五年,通渭縣復為砦。未詳何年,以砦為縣。《永寧》。

寧遠崇寧三年,與永寧同升為縣。

通渭,東至甘泉城五十五里,西至鞏州六十四里,南至來遠鎮一百里,北至甘泉城界六十里。《熟羊》:

鹽川,熙寧六年九月置砦,後改為鎮。

《通西》:東至甘泉城一百二十里,西至熟羊砦七十里,南至三岔堡四十八里,北至定西砦四十八里。

堡七:

熙寧五年,割秦州三岔、七羊、廣吳、渭川、啞兒五堡隸軍。七年,以岷州遮羊堡來隸。元豐元年,遮羊復隸岷州。五年,置榆木岔、熨斗平二砦堡。《七羊》廢。七年,廣吳、渭川、啞兒四堡。

三岔舊堡,熙寧四年置。

榆木岔熙寧二年置

熨斗平崇寧二年置

者達堡,《秦川》:熙寧五年,改古渭砦為通遠軍,廢者達、本當、七麻堡。今通渭乃領七麻堡,不知何年復置者達本當堡。

七麻堡

本當堡

撲麻龍堡

岷州,下,和政郡,團練。熙寧六年收復。崇寧戶四萬五 百七十,口六萬七千七百三十一。貢甘草。縣三:

祐川唐縣。崇寧三年復。

大潭。中。建隆三年,合良恭、大潭兩鎮置縣,隸秦州。熙寧七年,自秦州來隸。

長道,緊。熙寧七年,自秦州來隸。

砦五。

秦州:臨江砦,熙寧六年,割隸州。七年,置荔川、𢇲川、閭川,又置宕昌。

臨江

荔川

𢇲川。閭川。

宕昌

堡三:

熙寧六年,以秦州馬務堡隸州。七年,置遮羊堡,尋改為鎮。十年,置鐵城堡。元豐元年,遮羊堡復隸于州。

遮羊

穀藏,「並熙寧七年置。」

鐵城熙寧十年置

監一。

滔山,熙寧九年置,鑄鐵錢。

蘭州,下,金城郡,軍事。元豐四年收復。崇寧戶三百九 十五,口九百八十一。貢甘草。縣一:

蘭泉崇寧三年置,倚郭。

砦一。

元豐四年,置龕谷、吹龍二砦。七年,割吹龍屬阿千堡。

龕谷,元祐七年,廢。紹聖三年,復修為堡。東至「定遠砦一百里,西至阿千堡七十里,南至通谷堡二百二十里,北至定邊城三十里。」

堡二:

元豐四年,置皋蘭堡、鞏哥關。五年,置西關、勝如、質孤堡。六年,改鞏哥關作「東關堡」 ,廢西關、勝如、質孤堡,置阿千堡。七年,廢皋蘭堡。元祐五年,復修勝如、質孤二堡,尋廢。

東關,東至質孤堡三十六里,西至蘭州一十八里,南至屈金支山三十里,北至黃河不及里阿千,有阿千水,東至屈金支山二十五里,西至西關堡界二十里,南至臨洮堡七十里,北至蘭州界三十七里。

定西城,元豐四年,以蘭州西使城為定西城。五年,改定西城為通遠軍,以汝遮堡為定西城,屬通遠軍。別見《鞏州》。

定遠城,元祐七年築,舊名李諾平,本龕谷砦,因地窄及無水,故廢之,改築為定遠軍城。東至安西城八十里,西至東關堡五十里,南至龕谷堡三十里,北至黃河一百七里。

金城關,紹聖四年進築,南距蘭州約二里。崇寧三年,王厚乞移置斫龍谷口,不行。

京玉關,元符三年置,名,本號「把拶橋。」 東至西關堡四十里,西至通川堡四十里,南至臨洮堡一百三十九里,北至西六嶺分界三十里。

通川堡,元符三年,自京玉關至囉𠮾抹通城,中路築廝狐川,新築堡,賜名,尋棄之。崇寧二年,再收復。東至京玉關四十里,西至通湟砦四十里,南至圓子堡約九里,北至癿六嶺分界八十里。別見《樂州》。

洮州,唐末陷于吐蕃,號臨洮城。熙寧五年,詔以熙、河、 洮、岷、通遠軍為一路,時未得洮州。元符二年得之,尋 棄不守。大觀二年收復,改臨洮城仍舊為洮州。三年, 升團練。東至岷州界一百一十三里,西至喬家族生 界二百里,南至魯黎族生界一百五里,北至河州界 一百二十里。

通岷砦,東至鐸龍橋六十七里,西至洮州四十里,南至洮河二十里,北至熙州界五十五里。

廓州,元符二年,以廓州為寧塞城。崇寧三年棄之。是 年收復,仍為廓州。城下置一縣,五年罷。大觀三年為 防禦。東至寧塞砦一十七里,西至同波北堡不及里; 南至黃河不及里。北至膚公城界十五里。

膚公城,舊名結囉城,崇寧三年收復,後改今名。王厚云:「結囉城至廓州約三十餘里。東至來賓城界一百三里,西至懷和砦界五十七里,南至同波北堡界一十三里,北至綏平堡界二十五里。綏平堡,舊名保敦谷,崇寧三年興築,賜名。東至堡塞砦界二十里,西至清平砦界二十里,南至膚公城界二十里,北至堡塞」 砦界一十七里。

米川城,舊米川縣,崇寧三年修築。王厚云:「米川沿河西至廓州約六十里,過河取正路至結囉城約三程,本城至廓州約三十餘里。」

寧塞砦,東至河北堡界四十五里,西至廓州巡檢界一十三里,南至黃河一十五里,北至龍支城界五十里。

同波堡,東至廓州巡檢界一十里,西至膚公城界一十五里,南至黃河不及里,北至膚公城一十五里。

樂州,舊邈川城,元符二年收復,建為湟州。建中靖國 元年棄之,崇寧二年又復。三年,置倚郭縣,五年罷。大 觀三年,加嚮德軍節度。宣和元年,改為樂州。東至把 拶宗六十里,西至龍支城界六十里,南至來羌城界 一百四十里,北至界首賒𠮾嶺一百一十里。

《通》湟砦故囉。𠮾抹通城,元符二年收復,三年賜名。東至通川堡四十里,西至湟州三十五里,南至安隴砦二十五里,北至臨宗砦界六十里。別見《蘭州》。

寧洮砦,故瓦吹砦,元符二年收復,三年賜名。東至通湟砦四十五里,西至來賓城一十七里,南至來賓城界二十里,北至安隴砦界一十七里。安隴砦,故隴朱黑城,元符二年收復,三年賜名。東至赤沙嶺三十里,西至麻宗山腳二十五里,南至鞏藏嶺三十五里,北至湟州四十五里。

安川堡,故臕哥堡,在巴金嶺上。元符二年收復,三年賜名。東至湟州界七十里,西至來賓城界四十里,南至安鄉關三十里,北至寧川堡四十里。寧川堡,元符二年收復,三年賜名,尋棄之。崇寧二年,再收復。

綏遠關,舊名「洒金平」 ,崇寧二年進築,賜今名。東至湟州二十里,西至勝宗谷口三十里,南至麻宗山腳五十五里,北至丁星原四十里。

來賓城,舊名「癿當川」 ,崇寧三年賜名。東至安川堡分界七十里,西至青丹谷三十里,南至黃河一十里,北至安隴砦七十里。

大通城,舊名達南城。東至通津堡界十五里,西至菊花河六十里,南至撲水原二十一里,北至寧川堡界一十五里。

循化城,舊名一公城,別見「河州。」 東至懷羌城四十五里,西至積石軍界一百餘里,南至下喬家族地分一百餘里,北至來同堡六十五里。

安疆砦,舊名「當摽砦」 ,與大通、循化皆崇寧二年改。《別見》河州。東至來同堡三十三里,西至通津堡五十里,南至循化城一百一十里,北至黃河四十里。

德固砦,舊名勝驛谷,崇寧三年築五百步城,後賜名「德固砦。」 東至綏遠關界二十里,西至龍支城界二十里,南至渴驢嶺一十里,北至清江山腳,《二》

考證

十里

臨宗砦,崇寧三年,賜名「南宗堡。」 稍南一十五里,乳駱河之西,東至三諾鞏哥嶺五十餘里,西至丁星原約三十餘里,南至湟州分界二十一里,北至界首抹牟嶺七十里。

通川堡,崇寧二年,王厚收復,係湟州管下。《別見》「蘭州。」東至京玉關四十里,西至通湟砦四十里,南至圓子堡約九里,北至癿六嶺分界八十里。南宗堡,元符二年,與囉𠮾《抹逋城》,同收復,尋棄之,後再收復。

峽口堡,與通川南宗堡,皆崇寧二年王厚收復。

西寧州,舊青唐城。元符二年,隴拶降,建為鄯州,仍為 隴右節度。三年棄之。崇寧三年收復,建隴右都護府, 改鄯州為西寧州,又置倚郭縣,賜郡名曰「西寧」,升中 都督府。三年,加賓德軍節度。五年,罷倚郭縣。東至保 塞砦五十七里,西至寧西城四十里,南至清平砦五 十里,北至宣威城五十里。

龍支城,舊宗哥城,元符二年,改今名,尋棄之。崇寧三年收復。東至德固砦界,一十八里,西至保塞砦藥邦硤,二十二里,南至廓州界分水嶺,四十里,北至習令波族分界,八十五里。

寧西城,舊名《林金城》,改今名。東至湯斯甘二十里。西至廝哥羅川一百里,南至京雕嶺二十里,北至金谷峗四十里。

清平砦,舊名溪蘭宗堡,後改賜「砦」 名。東至廓州綏平堡界二十五里,西至赤嶺鐵堠子一百二十里,南至懷和砦界二十五里,北至西寧州界二十五里。

保塞砦,舊名「安兒城。」 以上城砦,皆崇寧三年收復,賜名。東至龍支城界二十二里,西至西寧州界三十里,南至廓州界二十里,北至青歸族一十五里。

宣威城,舊名「氂牛城」 ,崇寧三年改今名。東至綏邊砦四十里,西至寧西城界三十五里,南至西寧州界二十五里,北至南宗嶺九十里。

綏邊砦,舊名「宗谷」 ,崇寧三年建築,後改今名。東至龍支城界六十里,西至宣威城界三十里,南至西寧州界三十二里,北至乳駱河界南一里。懷河砦,舊名丁令谷,崇寧三年置砦,賜名,又隸積石軍。東至廓州界八十五里,西至青海一百三十餘里,南至順通堡界一十三里,北至清平砦界二十五里。

制羌砦,政和八年賜名,地名「癿氈嶺」 ,屬西寧州。

震武軍,政和六年,進築古骨龍城,賜名震武城。未幾, 改為震武軍,不見四至。據童貫奏,「古骨龍元屬湟州。」

通濟橋、震武城浮橋,政和六年賜名。

善治堡,政和六年,震武城通濟橋堡,賜名。

大同堡,本名古骨龍城。應接堡,政和六年,賜名。德通城,本瞎令古城。政和七年,劉法既解震武軍圍,進築,賜名。

石門堡瞎令,古城北地名「石門子」 ,政和七年賜名。

積石軍,本溪哥城,元符間為吐蕃溪巴溫所據。大觀 二年,臧征撲哥以城降,即其地建軍。東至廓州界八 十里,西至清海一百餘里,南至蓋龍峗八十里,北至 西寧州界八十里。

懷和砦,已見《西寧州》。東至廓州界八十五里,西至清海一百三十餘里,南至順通堡界一十三里,北至清平砦界二十五里。

順通堡。東至臨松堡一十二里,西至本軍一十八里,南至臨松堡二十五里,北至懷和砦界一十二里。

臨松堡。東至廓州界五十里,西至順通堡界一十二里,南至把拶公原界約六十里,北至黃河一十五里。

陝西路,蓋《禹貢》雍、梁、冀、豫四州之域,而雍州全得焉。 當東井、輿鬼之分,西接羌、戎,東界潼、陝,南抵蜀、漢,北 際朔方。有銅、鹽、金、鐵之產,絲、枲、林木之饒。其民慕農 桑,好稼穡。鄠、杜南山,土地膏沃,二渠灌溉,兼有其利。 大抵夸尚氣勢,多游俠輕薄之風,甚者好𩰚輕死。蒲、 解本隸河東,故其俗頗純厚。被邊之地,以鞍馬、射獵 為事。其人勁悍而質木。梁泉少桑麻之利,布帛鹽酪 資于他郡。上洛多淫祀,申以科禁,故其俗稍變。秦、隴、 儀、渭、涇、原、邠、寧、鄜、延、環慶等皆分兵屯守,以備不虞 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