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22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二十二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二十二卷目錄

 河部彙考六

  考

 河部彙考七

  陶唐氏帝堯一則

  夏帝芒一則

  周成王一則 夷王一則

  秦始皇一則

  漢文帝二則 武帝建元一則 元封一則 宣帝神爵一則

  後漢明帝永平一則

  北魏太祖乾化一則 太宗泰常一則 世祖太平真君一則

  唐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四則

  宋太祖乾德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淳化一則 真宗景德一則 大中祥符三則

  天禧一則 仁宗康定二則 皇祐一則

  金世宗大定三則 章宗明昌一則 宣宗貞祐一則

  元世祖中統一則 至元三則 順帝至正三則

  明太祖洪武二則 英宗正統一則 世宗嘉靖一則 神宗萬曆一則

 河部彙考八

皇清順治二則 康熙一則

山川典第二百二十二卷

河部彙考六

编辑

按《陝西通志》:「黃河自西番入中國陝西省,經洮州、河 州、蘭州諸境。又東北流出塞二千餘里,復入中國山 西大同府界。」

按《洮州衛志》:「黃河在衛西九百里,流崑崙山,東經本 衛,直抵河州衛界。」

按《岷州衛志》:「洮水在衛北一里,發源西傾山柏木溝, 東流入州界,北至枹罕入于黃河。」

按《河州志》:黃河在州北八十里,源出西域察罕腦兒, 華言星宿海子。過崑崙山,《禹貢》「導河自積石。」蓋自積 石至河州界,經沇州城西,匯洮、灕、湟水,由蘭州城北, 越亂山,過寧夏,出塞外為河套,始轉而東入豫兗。 積石山,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禹貢》「導河積石至于 龍門」,即此。兩山如削,黃河中流。

黃河上渡在積石山下,路通西寧。

黃河下渡在州北六十里剌麻川,通莊浪路。

洩湖橋在州城東三十里。禹未鑿時,州地即湖也。既 鑿,水皆入黃河,故名。兩岸禹鑿,石蹟猶存。

按《蘭州志》,「黃河在州城北五步。」

龍尾山在州城西南,即皋蘭山西支。形如龍尾,落黃 河之壖。

柯家灘在州城東北七里河水中。

石嶮口峽,在州城東二十五里,兩岸懸立,黃河東流 入金縣,亂山始瀉為巨川。

紅泥泉在州城東南十五里。源出自皋蘭山麓,下流 入于河。

浩亹水在州城西北一百九十里,一名「閣門水。」源出 馬寒山峽中流經州城,東南入黃河。

梁泉水在州城東南八十里。北流注于河。

曲柳泉:在州城東三十里,東流入河。

崔家崖壩與教場後壩皆引黃河水。

按《金縣志》,「黃河在縣北六十里。」

按《鞏昌府志》:「黃河在會寧縣北二百八十里,自金城 來納諸水,經古會州。」

什字川水,在縣東五十里。出自隆德山谷中,下流入 河。

按《安定縣志》:「亂山在縣北八十里,紛峙若蜂窩然,黃 河繞此而南。」

西河,去縣一里,發源于甸子川,凡西之溪流皆屬焉。 至東城角與東河會,北流二百里入黃河。

按《臨洮府志》:「洮河在府西三里,源出谷渾地西傾山, 盤旋山峽中數百里,始入府界,東流至枹罕縣,合眾 流入于河。」

按《靖遠衛志》:「黃河在衛北一里」,河北即塞外。

韋靜山在衛北三十里。東連雲山,石峽險窄,黃河自 上垂流數十丈,折而東,入寧夏界。

祖厲水在衛西南一百三十里。北流經舊祖厲縣,入 黃河。

黃河堰在衛北。唐刺史安敬忠築,以捍河流。

按《寧夏衛志》:「黃河在衛東南四十里,自蘭會來,經中 衛入峽口,又經鎮城東北,引渠溉田數萬頃。又東北 過東勝,抵雲中界峽口山在衛西南一百四十里,兩山相夾,黃河經其 中。」

黑水河在衛城北。番名「哈剌兀速河」,西流注于黃河。 漢延渠在城東南,引黃河水遶城,溉田可萬頃。 唐來渠在城西南,引黃河水遶城西,灌田萬餘頃。 靈州守禦千戶所漢伯渠在黃河西南,引河水溉田 二百餘頃。

按《平涼府志》,「固原州黑水有二,一在州北五十里為 大黑水,一在州北百二十里為小黑水,合流入黃河。」 清水發源六盤山下,遶城東北,至鳴沙入黃河。 按《綏德州志》,「黃河渡在州東一百二十里。」

按《葭州志》,「黃河在州城東。」

按《府谷縣志》,「黃河在縣城外百步許,流入神木縣界。」 按《神木縣志》:「曲源水在縣西南,源自河套來,流入黃 河。」

按《吳堡縣志》,「黃河在縣東一里。」

按《延安府志》,「清澗水在清澗縣西城下,自安定界來, 南流入黃河。」

無定河在縣東八十里。自綏德州界來,流至清澗縣 境入黃河。

按《延川縣志》:黃河在縣東境,有滔水川、永平川。 吐延川在城北,自綏德州流此,入黃河。

站川由文安驛流入縣境,歸于「黃河。」

按《延長縣志》,「黃河在縣東境。」

交口川在縣東北四十里舊獨戰山下,東入黃河。 安溝河,在縣南三十里。自岔口經安溝,由棗林流入 黃河。

按《膚施縣志》,「延水在縣東門外,源出蘆關嶺,經城下 流入黃河。」

按《甘泉縣志》,麻洞川水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南流臨 鎮城下,過宜川雲巖,經汾川于石堡砦流入黃河。 按《宜川縣志》,「黃河在縣東八十里,孟門山在縣北八 十里,黃河中流,有石扼之,禹鑿石導流於此。」

汾川水在縣北八十里。源出甘泉縣界,東入黃河。 「《澤徑》水」,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之外,東流入黃河。 仕望川,在縣西四十里。自甘泉境流來,過平路堡,與 銀川、金川俱會入黃河。

白水川在白水里,以水色偏白,故名。流入黃河 河清川,在河清里,自韓城硃砂嶺分來,入黃河。 按《郃陽縣志》,黃河在縣東四十里。《禹貢》云西河,《水經》 云:「又經郃陽城東」,即此。

飛浮山,在縣東南四十里黃河內。俗傳與水為升沉。 洽水,在縣西北三十里,即金水河,源出梁山,東注于 黃河。

按《韓城縣志》,「黃河在縣東十里。」

按《雒南縣志》,「靈谷水在縣境,諸水皆會,而東穿龍門, 過洛陽入黃河。」

按《華陰縣志》,「渭水在縣北十里,東流入黃河。」

按《潼關衛志》:「黃河在城北門外。潼水源出四川之梓 潼,流貫衛城北入黃河。」

按《雲中郡志》,「黃河北自東勝州來,歷廢武州西北二 百五十里,南入太原府保德州界。」

金河在古雲內州東南一百五十里,西流入天瑞泊。 又有「紫河」,源出黑峪口,有「黑河」,源出官山。俱至雲內 州,歷東勝州入黃河。

里水在城西北四百里,古豐州界。源出官山,由雲內 州至東勝州入黃河。

兔毛河在城西二百里駱駝山。流過古《東勝州》,入黃 河。

金河泊在城西北五百里,古東勝州境。上承紫河南 流入黃河。

按《河曲縣志》:「黃河在縣西五里,東北自東勝州入,西 流八十里至平泉村,復南流九十里至天橋子,經保 德興嵐、永寧等處至蒲州,因折而東,過芮城、平陸等 縣入河南。」

大澗河在縣南百步。源出朔州,西流七里入黃河。 關河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源出朔州界,流經偏頭 關,西北入黃河。

鎮口河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居民引以溉田,南入黃 河。

沙泉河在縣南六十里。源出鎮西衛五所境,經縣界, 由保德入河。

石佛河在縣東南九十里,接岢嵐長流溝,西經保德 入黃河。

得馬水,在縣西北四十里。相傳尉遲敬德得馬于此, 西入黃河。

平泉在縣西北八十里。平地湧出,居民引以溉稻。有 石臼,水居其半,汲之不縮不汲,盈流三里,入黃河。 曲峪灘,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黃河中。

太子灘、娘娘灘俱在縣北九十里黃河內。

沾水,源出樂平縣西少山之沾嶺,北流十八里,復折而南,名為「愬流水」,又南入和順縣,合梁榆水,經遼州 東七十里,又南經黎城縣北九十里入黃河。

「朱家川」,發源自寧化山,達橋頭村,至花園村入于河。 按《保德州志》,黃河在州北一里,

鴨頭川,在州南九十里,水由東南流出,入黃河。 按《偏關志》:「黃河在關西二十里。」

關河折西迴,北復入黃河。

按《興縣志》:「黃河在縣西五十里。」

蔚汾水,在縣東一百里。從嵐縣黃芋山發源,經流縣 南,西入于黃河。

嵐漪水,自岢嵐州界流經縣城西北五十里,入于黃 河。

南川水,自合查山發源,流經縣南五十里,合蔚汾水 入于「黃河。」

按《汾州府志》,臨縣黃河在縣西八十里,由保德興縣 流經縣境西界,南流過永寧達孟門

湫河,在縣東南三里。受榆林、甘泉諸水,由大同磧口 入黃河。

按《寧鄉縣志》,「黃河西經縣界,為秦晉隘。」

按《石樓縣志》:「黃河在縣西九十里,由寧鄉縣奔流至 此。」

按《永寧州志》:「黃河在州西一百二十里,由孟門折而 南注。隋設孟門關,甚險固,以洪濤泛濫也。」

東川河在州東一百里。出石窟村山下,西與北川河 合流入黃河。

赤洪水,其源出州方山廢縣,東南流經州界,西入黃 河。

按《永和縣志》,「黃河在縣西南七十里,北自石樓縣至 本縣,南入大寧縣界。」

仙芝河水,出仙芝谷,西南流入黃河。

按《隰州志》:「紫川在州西南上谷,過仵城大寧、馬鬥二 關,入黃河。」

按《大寧縣志》:黃河自太原之河曲折而南,流至本縣 城西七十五里馬鬥關,控帶諸山,為大寧西界之扼 要,南流直達孟門壺口,接吉州界。

義亭川,源出姑射山之金剛嶺,轉流而北,會蔡家川, 至翠微左麓合昕川西入于「黃河。」

昕川,一源自東北隰州,曰「紫川」,一源自正東蒲縣者 曰「蒲川」,一源自正北曰「羊求川」,俱于縣城東三十里 匯為昕川。南經翠微山麓,合義亭川西流入于黃河。 壺口,在馬鬥關南二十里,形勢如壺,黃河之水盡注 于中。

按《吉州志》:「黃河自塞外來,經州境南流。」

寬靜河即鄂水。由寬靜村西流五十里,入于黃河。 清水河,在州北,流經州南五十步,合山澗水西入于 黃河。

南澗在州南,西流入於黃河。

按《鄉寧縣志》:羅峪河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高天山, 流至縣城東北,繞城東南與鄂水合,同入黃河。 按《河津縣志》:黃河在縣西一十五里,北至龍門山出, 西南入榮河境。

黃河渡在縣西一十里黃河東岸。

按《韓城縣志》:禹之導河,自積石至于龍門。龍門者,韓 北境之山也。堯之時山障河流,禹鑿山而壑之,以通 厥流,若門然,門之成也,《山海經》謂「應龍相之」,故于門 上加龍字,蓋歸功于神也。龍門而南,距郃之陽,域不 百里,壖多客土,但遇浲水,率善潰徙。東潰則遺壖在 西,田者享其利。西潰則遺糧在西,賠者罹其害。其幸 者梁山東峙,河水西向,若朝若拱,淑氣鍾焉,哲人生 焉,科第叢焉,國有攸賴,此之裨益,又浮於壖也。 按《靈石縣志》,郭家溝河在韓侯嶺常山下流經魯班 纏入河。

按《平陽府志》蒲縣東,大河在縣東,發源于本縣之分 水嶺,西流七十里,遶城之南,經隰州界,過大寧入黃 河。

按《榮河縣志》,「黃河在縣西逼城,其流自龍門而下,入 蒲州。」

按《臨晉縣志》,黃河在縣西三十里,北至河津龍門,南 流榮河,過本縣入蒲州,至潼關折而東流。《春秋》僖公 十三年冬,晉荐饑,乞糴于秦。秦于是輸粟于晉,自雍 及絳相繼,命之曰「汎舟之役。」即此河也。

峨眉坡在縣北五里。東連猗氏、聞喜,西至黃河。 按《蒲州志》:「黃河在蒲津門外,禹導河積石,至于龍門, 經河津、榮河、臨晉,由州過則至于華陰,由芮城平陸 入河南。」明萬曆庚辰,河決,東齧甃石岸以障之,堅固 倍舊。今徙去城十餘里。

媯汭泉在州東南三十里歷山下,東西相距二里,南 流者為「媯」,北流者為「汭」,合流入黃河。

白石澗,在州南一十五里韓陽西,入于河。

臨泉澗在州南五十里胡營南,入于河。

玉泉澗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南張至永樂鎮,灌溉田畝,餘流入河。

寒谷澗,在州南一百里。南入于河。

雷澤在州西南首陽山下,即舜所漁處。其水南流入 河。

蒲津橋在州西門外,橫跨黃河,即唐明皇所製浮橋 也。

按《解州志》,「黃河在州之芮城縣南二十里,自蒲州經 縣境,東注平陸縣界。又自平陸縣南三里東流五十 里,至砥柱三門集津,達于垣曲縣。」

按《芮城縣志》,「黃河在縣南二十里,自蒲州南下至潼 關,東折過縣境,入平陸,經砥柱達孟津。」

按《平陸縣志》,黃河在縣南門外,又東北過古焦國側, 水勢激湍。《水經注》曰:「河水湧起,方數十丈,有物居水 中。父老云:銅翁仲所投處。」又云:「石虎載經,于此沉沒。 二物並存,水所以湧。」

聖人澗在縣東二十里。其源至馬跑泉湧出,瀠洄旋 遶,南入于河。

盤南澗在縣東十里。源出中條山,由石槽溝南下至 盤南澗,有澆灌之利,入于河。

三門山,在縣東五十里黃河中。

砥柱峰在縣南三門山東黃河中流。

沙澗在縣東二十里。源出中條山東南谷,至沙澗入 河,頗為民利。

按《垣曲縣志》:「黃河在縣東南里許,河九曲,此為一曲。 上自龍門,下抵孟津,狂瀾有聲,水面浮泥。元至正十 一年,河清于此。」

亳清河在縣郭南數武。源出橫嶺山下,由關店河順 流而東,經郭南入黃河。

按《沁水縣志》,梅溪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梅峪溝經縣 城北,曲折南流,與杏溪水合,並至鄭莊村入河。 按《河南通志》:「黃河自潼關界流入閿鄉縣境,經靈寶、 陝州、澠池、新安、洛陽、孟津、鞏縣入開封界,東至虞城 縣,下達山東。」

按《閿鄉縣志》,「湖水在廢湖城西門外,源出秦山,迤邐 瀠洄,北入于河。」

郎水在縣西二十里盤豆鎮,自棗鄉峪北入于河。 按《靈寶縣志》,菑水在縣東二十里。《水經》:「菑水出常豕, 經曲沃村,西北流入河。」

按《陝州志》:「黃河自潼關流入陝境,自西繞北至于砥 柱,東入澠池界。」

公主河在州東北四十里三門山之左。唐開元中,鑿 河通漕,以避三門之險,流百丈許,復入河。

馬家河在州東二十里。水源自棃山,流入于河。 橐水,在州城南。一名「永定澗」,源出橐山,水漫流南入 河。

譙水在州南三里許。源出自常永山谷,西流入河。 七里澗在州西南七里,今名石橋溝,北流入河。 盤澗水在州西二十五里,源出秦山,北流入河。 按《澠池縣志》:「黃河在縣治西北,自南而北,復折而東, 流入新安界。」

澗水在縣治北二十里,東流經新安,至洛入河。 金陵澗在縣治北九十里。出桓王山下,北流入河。 五龍潭在縣治北四十里鏊山後,西流入河。

按《新安縣志》,「黃河在縣北六十里,經荊子山青要山 之北,東注孟津。」

匡口渡在縣北六十里黃河南岸,為河之南北濟渡 處。居民以木柴石炭為業。明正德間,設廳一所,營房 十二間,官軍駐防。今廢。至嘉靖二十二年,都御史富 平李宗樞建。城垣南北兩門俱題其額曰:「地限狂瀾。」 一名狂口渡。

按《孟津縣志》:「黃河經新安縣鹽倉店,入縣界一百二 十里,東流於鞏,水漲則橫決民田,水落則泥沙壅岸 河,為中州患。」此其稱首云。

清河在舊縣之南,濱河地下,積水成池,東入於河。 「橫水」出洛陽新安界西南二溝中,分流三里始相合, 至縣北五里入于河。

將臺在黃河之濱。周武王大會諸侯于孟津,誓師于 此。

盟津即「孟津。」周武王盟諸侯于此。

按《懷慶府志》:黃河南逕濟源、孟溫、武陟四縣,故道由 武陟東邸閣鎮東北流,故《水經注》曰:「又東北過武德 縣東,沁水注之。」自宋熙寧間,大河南徙,沁水遂過武 德而南矣。

按《濟源縣志》:黃河在縣南四十里,自山西垣曲縣逕 本縣流入孟津界。元世祖中統三年,張文謙薦郭守 敬習水利,巧思絕人。世祖召見,面陳水利六事,其一 云:「黃河自孟州西開引少分一渠,經由新舊孟州中 間,順河古岸,下至溫縣南入大河,其間亦可灌田二 千餘頃。」

按《孟縣志》:「黃河在縣南二十里,自孟津下流入鞏縣 界冶湖坂水在縣西二十里,源自關家溝,西北至坂南 入于河。

隰澗水今謂之「洪澗」,在縣西四十里,南入于河。 「瀧水」,源出濟源縣,至河汊合湨水,南流至孟縣入于 河。

按《溫縣志》,黃河在縣南,舊離城二十餘里,地儘宜麥。 今河徙而北,近城僅里許一帶村落,陷為澤國。 沇河在縣西二十五里,即濟水也。今與湨水分流,至 坨塢村入于河。

按《武陟縣志》,「黃河在縣南十五里,由龍門歷孟津,經 本縣境,納沁水而東入于海。」

沁河源出沁州,流至本縣城北,由東而南,入于黃河。 其性善變,往由詹家店東入黃河,後徙由本店西南 入黃河,去縣四十餘里。明萬曆十八年水漲,由南賈 直入黃河,去縣僅數里。

按《鞏縣志》:洛汭在縣北,洛水入河之處,清濁異流,亦 名什谷。《禹貢》「東過洛汭」,即此。

按《汜水縣志》:黃河舊薄大伾,激廣武一河,全在汜境。 《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即此。今河北徙,過牛口而 南,直抵五龍塢,踰敖倉,歷四十五里而達河陰矣。 洛河發源於秦家嶺,過成皋東至滿家溝入黃河。 按《河陰縣志》:黃河距縣北十七里許,舊循李林等一 瀉而東,南岸有灘地千頃,蓋河民舊業也。今直抵敖 山腳「下,決吼如雷,南岸良田盡淪河北。」

按《滎澤縣志》:「黃河舊在縣治北十里,今南侵偪近縣 城,數決數治。」

按《原武縣志》,黃河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東北流入陽 武縣界。其地昔有黑陽山,黃河經其下,峰巒并峙,煙 霧時興,今沒於河矣。

按《陽武縣志》:「黃河舊在邑北,唐宋以來,遷徙無常。洎 明嘉靖間,始徙縣南,去城僅十五里,兩岸皆本縣境, 每逢霖雨暴漲,自砥柱三門而下,勢如從天而降,室 廬田地,歲遭渰沒。」

按《延津縣志》:「黃河故道,在縣北二十八里。明天順間, 崩湍奔浪,咽地沉天,遷往封丘縣于家店,大水渰沒 本縣地土,闔境盡為沙鹼。今黃河故道,飛沙盡填,竟 為平地。」

按《封丘縣志》,「黃河在縣南三十里,河南北岸相去十 里,水色赤,水土相半,故名黃河。」在唐虞夏商時,繞封 丘以北,厥後自盟津溢為滎水。明洪武初,河決原武, 經開封北封丘南入淮,為今之河道,而北道遂絕。後 徙開封南朱仙鎮。及弘治二年,乃復徙封丘縣南。吞 沁河,溢流為二,一自于家店經蘭陽、歸德至徐邳入 于淮。一自荊隆口黃陵岡,東經曹、濮,入張秋運河。自 古迄今,其滔騰遷變若此,而談者輒曰復故道,孰為 故道也?按伊、洛、瀍、澗至鞏,悉入于河。河出圖,洛出《書》, 蓋靈氣所浮,㵾󠄀陰陽祕洩之藪也。晉成公《綏賦》云:「覽 百川之弘壯兮,莫尚美于黃河。」蓋言河冠百川,為中 原巨浸也。然合崑崙以南,千流萬派,歸于一河。至汴 北,勢益洶湧湍悍,而孟津以下諸水,皆入于河。且土 性疏薄,岸善崩衝,決潰泐石,翹足而待。前代至今,蓋 屢潰屢塞焉。

按《開封府志》:「黃河源出崑崙西南二千里星宿海北 流塞外,由山西境而南,至潼關,入河南境,至氾水入 開封府境,歷河陰、滎澤、鄭州、原武、陽武、中牟、祥符、封 丘、陳留、蘭陽、儀封,至考城,入歸德府境。宋太平興國 十年,河決滎澤,始南徙,奪汴水之道以注于淮。金明 昌五年,河決新鄉,由太康逕陳州至潁州。元末,又自」 通許分一支,自陳州商水入南頓,混潁水東流入淮 水。明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經汴城東南,至陳州 城西,東南逕項城入淮。永樂九年,濬入故道。正統十 三年,又決滎陽,經陳州、項城入淮。弘治間,又北徙。崇 禎十六年,河決入渦河。今復故道。

按《陳留縣志》:「黃河在縣北五十里,該管黃河二里,南 堤十八里,西起祥符縣解家堂,東止蘭陽縣高家堂。 自黃河南徙老岸,頂衝孟家埠口潰決。管河道徐必 達命于堤南築縷水月堤五百丈,復築遙堤一千二 百丈,方保無虞。後知縣張重潤又于北岸濬引河一 道,黃流折于新河,可免南岸衝決之患。」

尚陽店埠口。

高家埠口:

郝家埠口。

孟家埠口俱黃河南岸。

貫臺埠口黃河北岸。

黃河故道在縣南二十里。洪武初,自汴西杏花營分 流,經縣南半坡店,蜒蜿而南,由斗牆集東北達于通 許。今淤。

按《蘭陽縣志》:「黃道變遷不一,非禹之故道久矣。元至 正十一年,修賈魯河故道,在縣治北四十里。明洪武 二十四年,河分為二,經開封府城北五里,又南行。其 故道今淤在縣北二十里。舊傳遇水漲時,舟楫可達張秋。正統十三年,河徙開封府城之西南,自是不在 蘭陽境。至弘治二年,河徙汴梁,東北過沁水,溢流為 二:其一自祥符于家莊,過縣南三里,東北至徐、邳入 淮。至弘治四年,河北徙,決縣城,其道在今縣北十里。 至正德五年,河水圍縣城,城隄幾潰。至嘉靖七年,開 趙皮寨口達寧陵,其道在今縣北三里。至嘉靖二十 二年,開李景高口,下達丁家道口,至徐入淮,其道在 今縣北十里。至天啟三年,開曹良口」以東潘家莊後, 東至儀封界支河引水以固隄防,在今縣東北二十 里。至崇禎末,流寇決河灌汴,城河正道,水涸如陸。今 復徙縣城之北二十里。

張度口渡即趙皮寨,在縣西北二十里。

耿金口渡在縣東北三十里。

王憲口渡即曹良口,在縣東北二十里。

銅瓦廂口在縣西北十五里。

按《長垣縣志》,「黃河在縣南六十里。」

按《東明縣志》,「黃河原在縣南十里響子口,後徙杜勝 集南關外,去縣六十里許。」

按《儀封縣志》,「黃河在縣北十二里,由蘭陽李景高口, 東經考城張裕夫口,達于徐呂二洪。」

南舊黃河,在縣西南三里許。

北舊黃河,在縣東北五十里,即黃陵岡河。

按《考城縣志》:「黃河自成化間逼近城邑,居民震恐。弘 治初,徙縣南五里許,又徙縣西南十二里。正德五年, 徙縣東北三十里為梁靖口,又徙縣北十五里為范 壽口。八年,徙縣北僅八里許。每遇夏秋水發崩潰,決 裂平地丈餘,渰沒田禾,衝蕩廬舍,難以數計。是河之 為患,莫甚于考城者也。」

按《睢州志》,「黃河故道,在州東十八里。」

按《虞城縣志》,「黃河在縣北十五里。」

按《鹿邑縣志》,「黃河故道在縣北二十里」,乃黃河南徙 由濄達淮之道也。其上流恆視決口所在,衝決奔會, 靡有常處。自朱仙鎮流者,逕睢州東南,逕匡城,又東 南逕長沮墓,分為二。其一南流逕柘城南,東南遶梁 公墓南,又逕漏澤園南,至蠶姑廟入磚橋。其一由長 沮墓北,東流逕牛鬥城南,至杜都諫墓東,屈而南,歷 通宋、津、梁二橋,至蠶姑廟入磚橋。自祥符白墓子岡 流者,逕通許、太康,合馬廠濄河枝流,東逕心悶寺,又 逕柘城西南,分為二,俱東流。逕柘城東南,至蠶姑廟, 併入磚橋及磚橋,合受四水,東流至賈家灘,又東南 入兩河口,合鹿邑濄水,始由亳達淮。自磚橋以東,皆 鹿邑境也,合受四水,以達于亳。

按《山東通志》:「山東臨黃河地方,上自河南考城縣起, 下至江南碭山縣界止,共長二百里。河口則有曹縣 之武家口、蔚邢口、曹家口、周王口、王李口、劉家口、李 家口、單縣之范西灣口、范東灣口、王埠口、王家樓口、 孔家口;臨河地方則有曹縣河北岸之塔兒灣、臨廟 集、牛市屯、銅妳妳廟、侯家壩、趙家集、傅家集、清涼寺、 『楊釗口』」、《望魯集》黑堌店、梁家樓、「石香爐。」《青俸集》「孫家 樓。」「毛王寨」《高莊集》,單縣河北岸之瞧龍寺石家樓、鄭 家樓、孟家樓、「黃二莊、孔家樓。」

按《兗州府志》黃河正道,自河南考城而東,至于曹縣 入境,縣在河北七十里。又東至于城武縣,縣在河北 五十里。又東至于單縣,縣在河北三十餘里。又東至 于豐縣入江南境。列其隄岸于左。

舊老隄自東明白茅村起,至曹縣遙月隄止,長八十 八里,每二里為一鋪,隄鋪四十四座,俱屬曹縣。 「太行隄」在舊老隄之內,自魏家灣起,至城武縣隄界 止,長六十二里,每二里為一鋪,隄鋪三十一座,屬曹 縣。又自城武縣隄界起,至雙堌集止,長三十八里,每 二里為一鋪,隄鋪十九座,屬城武縣。

縷隄在太行隄之內,自「曹縣遙月隄起,至單縣隄界 止,長四十九里。每二里為一鋪」,隄鋪二十三座,屬曹 縣。又自單縣隄界起,至碭山縣隄界止,長五十八里, 屬單縣。

《南長隄》,自焦家壩起,至羅家壩隄界止,長八十里,每 三里為一鋪,隄鋪二十七座,屬曹縣。又自羅家壩起, 東至豐縣隄界止,長七十里,每三里為一鋪,隄鋪二 十三座,屬單縣。

裏河隄自王經莊起,至考城縣隄界止,長三十里。又 自李居莊起,至曹家集官廳止,長二十里。每二里為 一鋪,隄鋪二十五座。

遙月隄在舊老隄之東,長十七里。每二里半為一鋪, 隄鋪七座,俱屬曹縣。

月隄十有三:曰「孔宣莊月隄,長十七里;曰娘娘廟壩 月隄,長一里有奇;曰龍王廟月隄,長二里有奇;曰馮 楨莊月隄,長四里有奇;曰孫家道口月隄,長四里有 奇;曰牛市屯月隄,長七里;曰曹家集東月隄,長四里 有奇;曰劉蒲莊月隄,長三里;曰清涼寺月隄,長三十 里有奇;曰汪家廠月隄,長六里有奇;曰呂家廠月隄」, 長五里有奇;曰「禹王廟」月隄,長六里有奇;曰「紀家店廢隄,長六里有奇。皆屬曹縣。

壩十有四:曰「武家壩、曰馬家壩、曰孫頂壩、曰趙璇壩、 曰董來壩、曰崔家壩、曰焦家壩、曰陳士廉壩、曰新月 壩、曰榮家壩、曰王家壩、曰曲家壩、曰高家壩、曰解家 壩」,皆屬曹縣。

距河二十餘里,有舊老隄,北大隄屹如巨防,古人不 與水爭尺寸利,故隄防若此。後世居民嗜水之利,而 忘其害,濱河而居,奄忽被溺,識者憫之。於是當河之 衝,築土而培之,謂之「月隄」,于河甚迫,于勢甚危,懼其 決也,于是又繞其外,培土以防之。有裏河隄,有縷水 隄,隄有鋪,鋪有夫司守,猶懼其決也。又有南長隄,其 鋪夫一如縷水之制。長隄之外,然後舊老隄、北大隄 在焉,蓋距河雖遠,而隄防甚固矣。《記》謂「善防者水淫 之。」淫液下流,隄防弗壞,民獲宅土之安,漕無衝突之 患,隄之不可巳也如此夫。

黃河北決故道,由儀封縣而北入曹縣境。「縣在黃河 故道東若干里,應管河岸南自儀封,北至定陶,長四 十里,自黃陵岡築成,水循正河」,此道淤塞,黃河故道 至縣境,分而為二,其別為賈魯河。

賈魯河昔元時所開道也,在縣西南。西起黃陵岡,東 至陽青村,長若干里。黃河自金龍口北決,至此分一 支,東流入徐州小浮橋,其一東北入曹州境。

「由曹縣而北,入定陶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二十五 里,應管河岸,南自曹縣夏侯淺,北至曹州程義淺,長 十九里。今河歸正流,此道俱塞。由定陶而北,左為曹 州境。州在黃河故道西岸五里應管河岸,南自定陶, 北至鄆城紅船口,長一百二十里,其名為雙河口。」 雙河口一曰灉河,黃河自曹縣入境,至州城東,折而 北流,分為二支,其一支入于雷澤,其一支入于鄆城, 謂之「雙河口。」黃陵岡既塞,涸枯不常。雙河口水又東 南流,為牛頭河,經嘉祥、濟寧,至魚臺塌場口入漕。是 南北決道,皆于州境而分也。

由定陶而北,右為鉅野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八十 里應管河岸,南自曹州寶珠寺,北至曹州于家口,長 十二里,其名為「安興墓古河。」

安興墓河,亦黃河支流也。由曹州入境,逕城西北,又 東入于張秋,舊為估人往來之地,張秋決塞,此渠不 通。

由曹州而北,入鄆城縣境。縣在黃河故道東三十餘 里,應管河岸,南自曹州沈家口,北至壽張黑虎廟,長 一百九十七里,其名為「西裏河。」

西裏河即灉河下流也。雙河口之水既分而二,其一 支至縣西南紅船口入境,流逕縣西北四十里,出水 堡北,為五岔河口,受冷莊河水北流。其一支出于雷 澤,至白家河入境,遶金龍王廟後,逕縣西北,折而東 流,又分其一為冷莊河,西北流逕古廩丘城,至五岔 河口入于灉河。

由鄆城而北,入壽張縣境。縣在黃河故道西北二十 五里應管河岸,南自鄆城之王亮口,北至東平之魚 護口,長三十里,其名為范城河,又為土河。

范城河在縣南十八里。由鄆城來,至縣境黑虎廟,逕 故范城,東至張秋南沙灣衝漕東決。

土河在縣南十里。洪武二十四年,河決陽武之黑洋 山,由范縣入境,東流入于張秋。每夏秋水盛,猶可通 舟。

由壽張而北為東平州境。州在黃河故道東七十里。 西南自壽張之范城淺,東北至陽穀之高吾淺,長五 里。其別為金線閘支流。

金線閘河在戴家廟。弘治中建,洩漕渠之水,由西旺 入大清閘。上有橋,曰「三洞橋」,屬壽張境,蓋古濟水道 也。

由東平而北,為陽穀縣境。縣在黃河故道西北六十 里應管河岸。西南自東平魚護口,長六十里。由陽穀 而東北,為東阿縣境。縣在運河東岸。河決張秋沙灣, 橫衝漕渠而東,其名為小鹽河。縣境之北,又有古黃 河道。

小鹽河在張秋東岸,古之馬頰故道也。馬頰,濟之支 津。《水經註》曰:「濟水至壽張,分為二水,其支津西北出, 謂之馬頰。馬頰水首受濟,西北流歷安民山北,又逕 桃城東。東阿,桃丘也。又東北逕魚山南,東注于濟,謂 之馬頰口。」又曰:「濟水至魚山南,左與馬頰水合。」今小 鹽河龐家口在魚山南,入大清,是其地也。正統、弘治 之間,河決張秋,皆由小鹽河流入大清。張秋東隄既 塞,其地湧泉如線,南流數百步,匯而為淵,方數十畝, 謂之「黑龍潭。」通政韓公築山其上,命曰「戊己隄。」黑龍 潭之水,絕之于渠,其稍東出,由大洪口故道東流至 陳琦口,受五空橋水。北流至關山,又東流至魚山,南 入于大清河。其水涵浸浟㴒,平時不「通舟楫,雨水泛 漲,則魚山鹽舟稍上,至于張秋,不能上,則至魚山而 止,故謂之小鹽河。」按宋《河渠志》:「沿河州郡,各于要害 下埽鄆州有六埽,關山子路,張秋居其三。」此三埽者皆小鹽河所經,則小鹽河固宋時河道也。又按:元時 海運之法,自任城會源閘導汶水北流入清濟故瀆, 由東阿舊城至于利津入海已,以海口沙壅,江淮糧 運皆至東阿,起陸運至臨清,下御漳北,上則小鹽河 固元時運道也。正統河決,潰沙灣東隄,由大清入海。 弘治河決,潰張秋東堤,由大清入海。皆于小鹽河假 道,則小鹽河近代決口也。河決既塞,資以洩運渠之 水,屬之大清矣。

古黃河道,舊在縣北四十里。從西南陽穀界中,逕銅 城之南,由清冷口東北,過楊劉之南,入于長清界內。 考之《水經》,河水自范縣東北流,逕東阿縣故城,西歷 碻磝、萑山、臨邑之境,東北流注臨邑。碻、磝皆在今長 青、平陰界上,所謂東阿故城者,即今阿城閘也。自宋 以前,河在今邑之北,楊劉為津口。其後周顯德中,河 決楊劉,離而為赤河,不復故道。其溢者注梁山泊,東 入于淮,鄆州部界,凡為六埽,以防其決。其在邑境者, 有「關山」、「子路」二埽,皆在此小鹽河之側。其後河水又 合永濟渠北入于冀。仁宗至和元年,議者欲復故道, 遣使行度,請銅城海口,約其高下之勢。蓋欲返之使 東,而歐陽修以為非便,因罷不修,而楊劉之河絕。銅 城海口。即今清冷口也。明朝河決張秋。由小鹽河灌 大清河入海。蓋猶與故道不相遠矣。

黃河南決故道,由曹縣而東,為城武縣境。有支河三 道,「一在縣南二里,一在縣南二十里,達于單縣;一在 縣北四十里,達于金鄉。」正德十三年,河決霍家口,城 武城壞。

由城武而東,為金鄉縣境。有「黃母河故道。」

黃母河古黃河道也,在城北三十五里。元時河遷豐 沛,故渠遂湮。

由定陶而北,為鉅野縣境。有八里河故道。

八里河,亦黃河南道也。從定陶入境,匯為天鵝坡,又 北為稻穭坡,又東為雙碑坡,又東為蘇草坡,又東由 北門外匯為蓮花池,至城東八里入于新河,遂受今 名。又東至于嘉祥,入于漕。歲久河塞,雨潦為害,嘉祥、 濟寧不肯疏導,鉅野之民病之。

由鉅野而東,為嘉祥縣境。有塔章河故道。

塔章河亦黃河故道也。在城北十里,西接鄆城,東入 濟寧,出塔章口,故名。

由嘉祥而東南為魚臺縣境。有「塌場口故道。」

塌場口即廣運閘下流也。黃陵岡決既塞,黃河由曹 州雙河口東流,經嘉祥、鉅野、魚臺,至塌場口入漕。嘉 靖九年,河決,上流分為三支:一自單縣曹馬集來,經 城南入泥河達漕。一自金鄉南來,過丞相里,經塌場 口入漕。今河南徙,其流俱涸。按《塔章》「塌場」字音相 類,恐即一口。

按《曹縣志》:「黃河自崑崙歷龍門山東來,源遠難悉。」據 舊志,「自五代以還,決鄭州及原武,經流封丘,于家店、 祥符、荊隆口、陳橋,北過蘭陽、儀封入曹境,分為二。其 一東南流,至徐州入泗,其一東北流,合會通河,此故 河道也。弘治間,塞東北一支,直經儀封,歷考城入縣 境,逕縣城東南流入單縣境,長八十餘里。」今行漕之 河是也。

古黃河在縣西北八十里。自河南衛輝府界流入境, 分為二派:一東南流至徐州入泗,一東北流壽張縣 沙灣,入會通河。又定陶縣北五十里,亦有黃河支流, 東注濟寧,以達淮海。其流今皆淤塞矣。

黃水即黃河支流,自開封府流至曹縣界,分為二派, 其一東南流至徐州入泗,其一東北流入會通河。 按《定陶縣志》:「黃河故道在縣北五十里,東流入濟」,今 塞。

按《城武縣志》,「黃河故道,一在縣南二里,一在縣南二 十里,達于單縣;一在縣北四十里,達于金鄉,皆黃河 支瀆也。」

按《單縣志》,黃河在縣南二十里,自曹縣入境,東流至 豐縣,綿亙七十餘里,上有長堤,河之南為歸德府界。 按《金鄉縣志》,「黃河故道即黃母河,在縣城北三十五 里。」

按《鉅野縣志》,「黃河北道,即安興墓河,西南通汴,東北 接張秋入運。」今塞。

黃河南道即城東八里河,由定陶來,入西南境,匯天 鵝、穭稻諸泊曲,由縣北門外瀦為蓮花池。蓮花池者, 嘗滿池花開並蔕,人以為瑞,亦一奇也。又折而東,至 城東八里入于新河,由嘉祥入運。

按:《嘉祥縣志》:黃河故道在縣北十里,自鉅野入境,東 達濟寧界,入塌場口,北有古堤。《方輿志》云:「馬頰河經 于鄆濟」,疑即此河。

澹臺河在城南三里,經澹臺山下,亦黃河支流也。西 自鉅野入境,東流入蓮花池。蓮花池在城南四里,長 可三里,廣里許。其水清瑩,冬夏不涸。雨潦時至,澹臺 河水注焉,雨止則塞。

按《濟寧州志》:「牛頭河,在州城西二十里,漕河南岸,即耐牢坡上自永通閘洩出漕渠之水,至魚臺塌場口 入運,蓋黃河故道也。」

按《濮州志》,「古黃河在州東南三十里,合瓠子河東北 流入于會通河。」

新黃河在州東南三十里。正統十三年,河決于滎澤 東黑陽山,由蒲經澶四十餘里,合古黃河故道,北入 會通河,決于沙灣水入兗、濟,遂奪運道以東,公私告 困。于是詔發東昌、兗州夫,築堤以障運道仍通 按《曹州志》,「黃河故道,在州南三十里,即金龍口決道 也。自縣來分流一支,西南入境,由灉河故道流至州 城東」北,可三里許,分而為二,謂之「雙河。」其一入于雷 澤,其一北過新集,又北流至壽張沙灣入運。

按《壽張縣志》,「黃河故道即范城河,在縣南一十八里, 由黃陵岡決而東流至縣境黑虎廟,又東至沙灣入 運。」

按《東阿縣志》「黃河故道」,此水經故道也,在城西四十 里,從陽穀來,入境過銅城南,又東北過清冷口,又東 北過楊劉南。楊劉者,五代時河上大鎮也,又東北入 于長清。

按《魚臺縣志》:「黃河故道,舊自曹州雙流口,經嘉祥鉅 野,出縣境塌場口入運。明嘉靖九年,河決上流,分為 三支:一自單縣來,經縣城南,由荷河、泥河入運;一自 單縣來,經縣城西,又過城北,由穀亭入運;一自金鄉 南來,至縣境塌場口入運。塌場口者,南陽下流也。其 旁曰釣魚磯,謂之小塌場口。」

按《德州志》:「舊黃河在州東南二十餘里,今謂之黃河。」 厓自德州適平原、陵縣、德平皆由之。《水經》云:「大河故 瀆又東逕平原縣故城西,而北絕屯氏三瀆,北逕繹 幕縣故城東北,西流逕平原鬲縣故城西,又北逕修 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又云:「河水又北逕平原 縣故城東。」又云:「河水自平原左逕安德城東,而北為」 鹿角津。《史記》:「秦始皇東遊海上,西至平原津而病,韓 信渡平原,襲齊歷下軍。」皆當在德州境上。今為枯瀆 矣。

按《江南通志》:「鳳陽府,黃河自西北來,一支通潁。金之 季年,河決太康,自潁州西北陳州界入州境,東南流 經州城北。元末,又自通許分派,一支入渦河,一支自 陳州商水入南頓,混潁水東流項城趙家渡入州境。 明正統二年,復徙于鹿邑,舊黃河流遂絕。成化末年, 黃河一支復通于潁矣。」

按《碭山縣志》,「黃河繞縣城西北五十里,過東北二十 里。」

按《徐州志》:「黃河源出土番朵甘思西鄙,踰崑崙抵積 石,萬里而入中國,又數千里入河南,與沁汴或分或 合。明初分六道:出滎陽者,至壽入淮;出祥符者,至懷 遠入淮;出長垣者,至陽穀入漕;出歸德者,至宿遷入 漕;出儀封者,由新集趙家圈經蕭北至徐小浮橋入 漕。」此河流經徐之始也。

汴河在州北三里。自漢末河入于汴,亦名黃河。 呂梁洪在州城東南五十餘里,其長凡七里。孔子觀 于呂梁,懸水見丈人。陳大建中,經略淮北,大破齊師 于呂梁。後周將王軌破吳明徹于呂梁,並此。晉謝元 既敗苻堅,率眾次彭城,平兗州,用督護聞人奭謀,堰 呂梁水以利漕運。有懸水村,唐尉遲恭嘗疏鑿以殺 其勢。有《尉城》遺址。有《呂梁堰》,

按《睢寧縣志》:「黃河在縣西北五十里,上自鯉魚山,下 至小河口,環遶泛溢,睢人世受其害。」

濉水西自靈璧東入睢寧界,歷孟山、潼郡以至子仙 鎮、余家渡,蜒蜿五十餘里,直趨縣治。西經堽頭,北過 廟灣,再東則抵高作、耿車,而盡于小河口入黃河。至 天啟二年,黃河衝決,水泛沙積,復成平陸。

合湖在縣西北七十里,合沂水南入黃河,故名。 按《邳州志》,「黃河在舊城南,自彭城歷呂梁,由睢寧界 上至五工頭,迤東,始入邳境,流四十里,接皁河,抵宿 遷縣境。」

直河即黃河也,去城一百二十里,有古設巡檢司,今 衝沒無跡。

黃河北岸大堤一道,上自羊山起、下至直河、宿遷交 界止,共六十里。

按《宿遷縣志》:「運河在治西二十步,濟、汶、沂、泗諸水合 流,自直河入境,經流小河以會黃河,自古城入桃源 縣界。」

泗河源自山東,過徐州,東流,合會通河,至縣境入黃 河。

按《桃源縣志》:「黃河在治北一百十餘步,原自山東由 淮入海,徐邳泗水之下流。」

黃壩新河萬曆二十四年分黃導淮開挑。自三義鎮 上起、由毛家溝等處達灌口下海。

靈城湖在治西北三十五里。其水泛溢于河。

倉基湖在治南七里,積水四時不涸,水溢通新河,曲 折東流五里,會丁家溝達河入淮白洋河在治西六十里,上通汴河,下達黃河,東屬桃 源鎮,西屬宿遷。

赤鯉湖在治北七十里,通漣水,入于河。

按《清河縣志》,「黃河四瀆之一,原經天津衛北入海,後 南潰留城、超、徐、邳,亂洸、沂直下,從三㲼河東南小清 河合于淮以趨海。」

淮河四瀆之一,自盱眙龜山東北流經縣治東南三 里溝,故平江伯所鑿道,分入通濟閘,以按漕運。其委 乃經甘羅城北,合黃河入海。

按《山陽縣志》:「黃河自汴城至徐州,經邳宿桃源三義 鎮入口,由毛家溝抵清河縣後,謂之大河口。會淮流 過魚溝,達安東,下雲梯關入海,謂之老黃河。嘉靖初 年,三義口塞,南從清河縣前,亦與淮合,謂之小清口。 經清江浦至草灣,轉西南,過淮安新城,北達安東。萬 曆四年,開草灣河成,分為兩道,各四十餘里,復合過」 安東總下雲梯關入海。

馬邏港:在縣治東北九十里,通淮鹽運。今黃、淮合流 經此,乃成大河。

清江浦在縣治西北三十里。原南北商貨,皆從城西 車盤而過,自故沙河以上開運後,凡貨船悉由清江 過壩。裏之運河,外之黃淮河,千舳叢聚,儈埠羶集,兩 岸沿堤居民數萬戶,為水陸之康莊,冠蓋之孔道,闤 闠之沃區云。

草灣在郡新城東北二十里,離清江浦東南十三里, 離安東縣六十里。人煙湊集,柴艘聚屯,鹽船從此過 壩後,黃河衝決,沙淤成灘,與草灣遠去半里餘,淤灘 高廣,遷住者百餘戶,人煙鬧集,遂名此地為新草灣, 前者為舊草灣。按:淮之上流,至清河口間與泗交匯, 而受黃河之全注。東趨而南,下繞新城之東,俗呼「外 河」;在城西之運河一帶,俗呼「裏河」也。外或潦水泛漲, 輒倒灌乎三城,而草灣地卑,屢遭潰決,則安東縣治 當其下流,更可慮焉。草灣之開,分殺黃流入顏家河。 但初開時止分其半,半仍故道,舟楫仍通。禮信、方五 壩等處,生意繁集。其後草灣南灘水緩淤積,逼水東 北盡歸草灣,而故道幾盡斷流,裝載「淺梗,鹽運阻遲。 近年如米薪諸物,必泝清江浦盤壩,從裏河以達城 西,途紆價湧。及論風水,則黃河在三城之北,自西而 東,右水左繞,水纏元武合局。計斯二者,以黃仍故道 為便。若論三城利病,則因勢順導,郊郭奠安。昔有欲 經理黃河之說者,而必務疏通,固隄岸,良確見也。」 按《安東縣志》:「黃河自汴城至徐州,經邳、宿、桃源、三義 鎮,由毛家溝抵清河縣,會淮流過魚溝達安東,總下 雲梯關入海。」

河部彙考七

编辑

陶唐氏

帝堯沉璧于河

编辑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尚書中候》。「堯沉璧于河。 白雲起,迴風搖落。」

舜居攝時,祭河瀆。

按:《書經虞書舜典》:「望于山川。」孔傳《九州》名山大川,五岳 四瀆之屬,皆一時望祭之。《釋水》云:「江、河、淮、濟為四 瀆。」

帝芒元年壬申帝即位以元珪賓于河

编辑

按《史記夏本紀》不載。按《竹書紀年》云云。

周制,「祭河瀆,禮視諸侯。」

按:《禮記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四瀆視諸侯。」

成王十八年有事于河

编辑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按《竹書紀年》:「周成王十八年 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鳳凰見,遂有事于河。」沈註武王 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制禮作樂,神鳥鳳凰見, 蓂莢生,乃與成王觀于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于 日昃,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元甲》之 圖,坐之而去。

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于河用介珪

编辑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按《竹書紀年》云云。

始皇并天下定祀河瀆于臨晉

编辑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不載。按《封禪書》:「秦并天下,令 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華 以西,水曰河祠,臨晉春秋泮涸,禱賽如東方名山川, 而牲牛犢牢具珪幣各異。其河加有嘗醪車一乘,騮 駒四。」

文帝 年臨河欲祠出周鼎

编辑

按《史記文帝本紀》,不載。按《封禪書》,趙人新垣平言 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東北汾陰,直 有金寶氣,意周鼎其出乎?兆見不迎則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廟汾陰南,臨河,欲祠出周鼎。

文帝十五年,修河瀆,祀加「玉。」

按《漢書文帝本紀》,「十五年夏四月,修名山大川嘗祀 而絕者,有司歲時致禮。」按《郊祀志》,「始名山大川在 諸侯,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領。及齊淮南國廢, 令太祝盡以歲時致禮如故。明年,以歲比登河湫漢 水,玉加各二。及諸祀,皆廣壇場,珪幣俎豆以差加之。」

武帝建元元年詔修河瀆祠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建元元年「夏五月詔曰:『河海潤千 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曲加禮』。」

元封二年至瓠子親視塞河

编辑

按《史記漢武帝本紀》:「天子禱萬里沙,過祠泰山,還至 瓠子,自臨塞決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將卒塞 決河,河徙二渠,復禹之故蹟焉。」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封二年夏四月,至瓠子,臨決河, 命從臣將軍以下,皆負薪塞河隄,作《瓠子歌》。」

宣帝神爵元年定以一歲五祠河瀆

编辑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按《郊祀志》,神爵元年,制詔 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無祀。其令祀官 以禮為歲事,以四時祠江海雒水,祈為天下豐年焉。」 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河于臨晉,使者持節特祠, 歲五祠。

後漢

编辑

明帝永平十三年巡行河渠詔祭河神

编辑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永平十三年「夏四月辛巳,巡行 河渠。乙酉,詔曰:『自汴渠決敗,六十餘歲,加頃年以來, 雨水不時,汴流東侵,日月益甚,水門故處,皆在河中, 漭瀁廣溢,莫測圻岸,蕩蕩極望,不知綱紀。今兗豫之 人,多被水患,乃云縣官不先人急,好興他役』。又或以 為河流入汴,幽、冀蒙利,故曰左隄彊則右隄傷,左右 俱彊,則下方傷。宜任水勢所之,使人隨高而處,公家 息壅塞之費,百姓無陷溺之患。」議者不同,南北異論, 朕不知所從,久而不決。今既築隄理渠,絕水立門,河 汴分流,復其舊跡。陶丘之北,漸就壤墳,故薦嘉玉潔 牲,以禮河神。東過洛汭,歎禹之績,今五土之宜,反其 正色。濱渠下田,賦與貧人。無令豪右「得固其利,庶繼 世宗《瓠子》之作。」因遂渡河,登太行,進幸上黨。壬寅,車 駕還宮。

北魏

编辑

太祖乾化元年北巡告祭于孟津之望祠

编辑

按《魏書太祖本紀》:「乾化元年,迴次孟州,命散騎常侍 孫騭、右諫議大夫張衍、光祿卿李翼各齎香合祝版, 告祭于孟津之望祠。」

太宗泰常三年詔立河瀆廟于桑乾水陰

编辑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泰常三年,立五嶽 四瀆廟于桑乾水之陰,春秋遣有司祭,有牲及幣。四 瀆唯以牲牢,準古望秩云。」

世祖太平真君十一年南征祭河

编辑

按《魏書世祖本紀》,不載。按《禮志》,十一年十一月,「世 祖南征,逕恆山,祀以太牢。浮河濟,祀以太牢。」

元宗開元十四年定祭河于同州及祭河祝文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禮樂志》:五嶽四瀆歲一 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祭西海及河于同州 按《開元禮》,諸嶽鎮海瀆每年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 祭之,祭西瀆大河云。「唯神上通雲漢,光啟圖書。分導 九枝,旁潤千里。素秋戒序,用率典常。」

天寶三載四月詔令光祿少卿彭果祭河瀆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天寶六載,封河瀆為公。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六載 正月詔「五嶽既已封王,四瀆當昇公位。」封河瀆為靈 源公。

按《冊府元龜》六載:「正月戊子,親祀南郊,遂祀皇地祇。 詔河瀆封靈源公,仍令所司擇日差使告祭。」

天寶八載九月。詔「尚書右丞李通遷祭河瀆。」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天寶十載,遣使祭河瀆。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十載,「正月甲 子,有事于南郊,大赦天下。二月己亥,遣京兆少尹韋 嘗祭河瀆靈源。」公取「三月十七日庚子致祭。」

太祖乾德六年定祭河瀆于河中府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圖書編》,宋初尚緣舊制。 乾德六年有司言「祠官所奉止四嶽,今按祭典,請祭 西海河瀆並于河中府。」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河決滑州遣使致祭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平興國八年,河 決滑州,遣樞密直學士張齊賢詣白馬津,以一太牢 沈祠加璧。自是凡河決溢修塞皆致祭。」

====淳化二年定河瀆祭日及祭所====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祕書監李至言:「按 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自兵亂後有不 在封域者,遂闕其祭。國家克復四方,間雖奉詔特祭, 未著常祀。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于所隸之州,長 吏以次為獻官。」其後立秋日祀西海河瀆,並于河中 府西海就河瀆廟望祭。

真宗景德三年祭河瀆立祠于澶州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景德三年七月,以 汴口復通祭河瀆。十二月己卯,詔澶州于河南置嶽 瀆廟。初,帝幸澶淵,大河不冰,敵見若陰兵助戰。故立 祠。

大中祥符元年三祭河瀆加封為公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辛未,幸河 瀆廟,加封為公。按《禮志》:「真宗封禪畢,車駕次澶州, 祭河瀆廟。詔進號顯聖靈源公,遣右諫議大夫薛映 詣河中府,比部員外郎丁顧言詣澶州祭告。」車駕至 潼關,遣官祀西嶽及河瀆,並用太牢,備三獻禮。還至 河中,親詣奠河瀆廟及西海望祭壇。

大中祥符二年夏五月,陝西旱,遣使禱太平宮后土、 西嶽、河瀆諸祠。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大中祥符四年,駕次河中,祀河瀆。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大中祥符四年二 月壬子,駕出潼關。遣使祀西嶽,次河中。丙辰,祀河瀆 並太牢三獻。甲子,親詣河瀆廟西海望祭壇。」

天禧四年詔祀河神增諸星五十位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天禧四年從靈臺 郎皇甫融請,凡修河致祭,增龍神及尾宿、天江、天記、 天社等諸星在天河內者,凡五十位。」

仁宗康定元年封河瀆為王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康定元年,詔封河 瀆為「顯聖靈源王。」

康定二年,遣使祭河瀆及靈津廟,又遣使往澶州祭 謝。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康定二年三月,以 黃河水勢甚淺,致分流入汴,未能通濟,遣使祭河瀆 及靈津廟。」又澶州曹村埽方開減水直河,而水自流 通,遣使祭謝。後修塞禮同。

皇祐四年詔汴口祭河兼祀天河諸星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皇祐四年,以靈臺 郎王大明言,汴口祭河,兼祀箕、斗、奎與東井、天津、天 江、咸池積水、天淵、天潢、水位、水府、四瀆、九坎、天船、王 良、羅堰等十七星在天河內者。」

世宗大定四年命望祭河瀆

编辑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四年六月庚午,初定祭五嶽 四瀆禮。按《禮志》,四年禮官言,「岳鎮海瀆當以五郊 迎氣日祭之。」詔依典禮,以四立土王日就本廟致祭, 其在他界者遙祀,立秋日望祭西海西瀆于河中府。 其封爵並仍唐宋之舊。

大定十七年,始以仲春祀黃河神。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十七年都水 監言,「陽武上埽黃河神聖后廟宜依唐仲春祭五龍 祠故事。」

大定二十七年。加河神聖后封號及廟額。遣官致祭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二十七年春 正月。尚書省言。鄭州河陰縣聖后廟。前代河水為患。 屢禱有應。嘗加封號廟額。今因禱祈。河遂安流。乞加 褒贈。上從其請。特加號曰昭應順濟聖后。廟曰靈德 善利之廟。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致祭如令。

章宗明昌 年封河瀆為王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明昌間從沂山道 士楊道全請,封河為顯聖靈源王。每歲遣使奉御署 祝版,奩薌乘驛詣所在,率郡邑長貳官行事。」

宣宗貞祐三年十一月壬申遣參知政事侯摯祭河神于宜村

编辑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世祖中統二年定以河瀆為西道每致祭遣使二人按元史世宗本祀中統二年秋七月乙丑遣使持香幣祀嶽瀆按祭祀志岳鎮海瀆代祀自中統二年

编辑

始凡十有九處,分五道河瀆為西道,遣使二人出璽 書給驛以行。

至元三年定以立秋日遙祭河瀆

编辑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三年秋七月甲午。遣使祀五 嶽四瀆。按《祭祀志》:「至元三年夏四月,定歲祀嶽鎮 海瀆之制。七月立秋日,遙祭西海大河于河中府界。 祀官以所在守土官為之。既有江南,乃罷遙祭。 至元十三年,立河瀆廟,遣使代祭。」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三年二月,立河瀆廟于河 中解州洪洞、趙城,命怯薛丹察罕不花、侍儀副使關思義、真人李德和代祀嶽瀆。」

至元二十八年,加河瀆封號。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八年饑。「二月己卯,遣官 持香詣中嶽南海淮瀆致禱。丁酉詔加嶽瀆四海封 號,各遣官詣祠祭告」按《祭祀志》:二十八年春二月, 「加封河瀆靈源弘濟王。」

順帝至正九年遣御史中丞李獻代祀河瀆

编辑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至正二十一年十一月,「黃河清」,命程徐祀之。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一年十一月戊辰,黃河 自平陸三門磧下至孟津五百餘里皆清,凡七日,命 祕書少監程徐祀之。」

至正  年,敕建蒲州河瀆廟。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按《蒲州志》,「河瀆神廟在州 城南。自宋金已有,元至正間敕建。」

太祖洪武三年正河瀆稱號

编辑

按《春明夢餘錄》:「三年夏六月,始正嶽鎮海瀆及各城 隍稱號,河瀆稱西瀆大河之神。」

洪武七年定祭河瀆於山西蒲州。

按《明會典》:「洪武七年,定河瀆于山西蒲州祭。又令春 秋仲月上旬擇日祭。」

英宗正統十二年敕修河瀆廟

编辑

按《蒲州志》:「正統十二年,知州張廉奉敕修河瀆廟。」

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巡過滎澤縣祭河神

编辑

按《明會典》,「嘉靖十八年,南巡經過處所真定望祭北 嶽恆山之神,用牛犢羊豕,上具常服,行禮如常儀。五 府九卿巡撫大臣吉服陪拜。滎澤祭河神,俱用太牢, 行禮如北嶽,俱翰林院撰祭文。」

神宗萬曆二年敕修河瀆廟

编辑

按《蒲州志》:「萬曆二年,知州陳以朝奉敕增修。」

河部彙考八

编辑

《皇清》。

順治三年

编辑

《大清會典》。「凡河神,順治三年題准、特封黃河神為顯」

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運河神為「延休顯應」 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致祭。祭文內院撰給祭品。地方官備辦。

順治八年

《大清會典》。「順治八年,以親政,遣官祭告嶽鎮海瀆,是。」

年恭上

「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遣祭告歷代陵寢、先師闕里等

七處一差山西祭河瀆

康熙二十三年

编辑

《大清會典》。康熙二十三年。

皇上東巡、遣官致祭《河神。祝文》由內閣撰擬、發太常

寺用白紙糊版,黃紙鑲邊,墨書。所用供品:禮神制帛一,白色圓降真柱香一炷,黃速香一觔,由太常寺預備。羊一、豕一、籩十、豆十、簠二、簋二、白磁爵三、酒一尊、燭臺三對,由地方官備辦。行禮儀注,與祭火神廟同。祝文維康熙   年歲次  月 日。

皇帝遣官致祭于《金龍四大王》之神曰:「惟神忠心貫」

日,正氣凌霄。奠蔀屋之寧居,功襄平土;挽銀河之激浪,力奏安瀾。三月春流,無恙桃花之水;千官扈蹕,莫愁瓠子之宮。朕念蒼赤之艱難,歷黃淮而巡省。萬艘飛輓,咸有藉於神庥;九曲澄波,實遠資夫明德。凡此平成之效,盡邀默運之靈。特遣從官,吉蠲用享。惟神來格,尚其歆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