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0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一

  順天府建置沿革考

職方典第八卷

順天府部彙考一 编辑

順天府建置沿革考    畿輔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冀州之域,高陽氏謂之幽陵。陶唐曰幽都。虞為幽州。夏殷省幽入冀,又為冀州地。周復置幽州。武王封堯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皆其地。秦為上谷、漁陽二郡地。漢初,為燕國,又分置涿郡。元狩中,改燕國為幽州。元鳳初,改為廣陽郡。本始初,更為國。東漢省廣陽,合上谷。永光初,復立廣陽郡,後罷郡,立幽州,治薊。三國魏為燕國。晉改范陽國。後魏於薊立燕郡,又於郡置幽州。北齊於幽州置東北道行臺。後周改置燕及范陽二郡,兼立總管於幽州。隋開皇初,郡廢州存,後省州入涿郡。唐武德初,改為幽州總管府。開元間,改州為范陽郡。乾元初,復為幽州。遼陞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後改幽都為析津府。宋宣和中,改名燕山府,尋復入金,稱燕京,改號中都,以析津府為大興府。元初,為燕京路,號大興府。至元初,建中都,改為大都。明洪武初,改為北平府。永樂初,再改為順天府。領州四,縣二十三。正德八年,陞昌平縣為州。

皇清因之。順治十六年,省漷縣入通州。康熙十五年,

陞遵化縣為州。領州六,縣二十、衛一。

大興縣。附郭。

秦薊縣地,屬上谷郡。漢、唐皆仍舊名。𨖚改為析津縣。金改為大興縣。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宛平縣:附郭。

秦、漢、隋皆薊縣地。唐析西界置幽都縣,屬幽州。遼改為宛平縣。金、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七十五里。

良鄉縣

春秋燕中都地。漢為良鄉縣,屬涿郡。東漢為廣陽縣地。晉屬范陽國。南北朝後魏屬涿郡。北齊省入薊縣,尋復置。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復改固節縣,尋改良鄉。遼、金、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五里。

固安縣

漢方城縣,屬廣陽國,後屬涿郡。南北朝後魏省。隋置固安縣,屬幽州。唐屬北義州。貞觀初,復屬幽州。金屬涿州。元屬霸州,後陞為固安州。明改為固安縣。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八里。

永清縣

漢益昌縣,屬涿郡。東漢廢。隋置通澤縣。唐改為武隆縣,又改會昌縣。天寶初,更為永清縣。遼、金、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一里。

東安縣

漢安次縣,初屬燕國,後屬渤海郡。晉屬燕國。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元初屬霸州,後陞為東安州,隸大都路。明改為縣。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四里。

香河縣

唐武清縣地。遼于新倉置榷鹽院,因居民聚集,遂置香河縣,屬析津府。金屬大興府。元因之,後屬漷州。明屬順天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通州

秦屬漁陽郡。漢置潞縣。後魏置潞郡。隋廢入涿郡。唐置元州,尋復為潞縣。五代遼皆因之。金陞為通州。元仍舊。明以潞縣省入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二里。領縣三:

三河縣

漢臨泃縣地。唐析潞縣地,置三河縣,屬幽州。以地近七渡、鮑丘、臨泃、三水,故名,復隸薊州。遼仍舊。金、元、明俱隸通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五里。

武清縣

漢雍奴縣,隸漁陽郡。晉屬燕國。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天寶初,改為武清縣。五代、宋、金皆因之。元

初屬大興府,尋割隸漷州。明改屬通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八里。

寶坻縣

漢泉州縣地。南北朝于此置鹽倉。金初為新倉鎮。大定間,始置寶坻縣,尋陞盈州。後復為寶坻縣。元隸大都路。明隸通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二里。

昌平州

漢為軍都縣,屬上谷郡。東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南北朝魏改為昌平縣,屬平昌郡,後屬幽州。後周州縣皆廢。隋以其地屬涿郡。唐復置昌平縣。五代唐改為燕平縣。石晉復為昌平縣。遼、金、元仍舊。明景泰初,移治于縣東八里永安城。正德時,陞為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領縣三:

順義縣

秦上谷郡地。漢、三國、魏、晉皆為范陽境。南北朝齊始置歸德郡。隋改為順州。唐初為燕州。天寶初,改為歸德郡。乾元初,復為順州。宋置順興軍。遼初為歸寧軍,後改歸化軍。金復為順州。元仍舊。明改為順義縣。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七里。

密雲縣

秦漢為漁陽郡地。南北朝魏置密雲郡,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兼置安州。北齊廢郡,以二縣併入密雲縣。後周改安州曰元州。隋置檀州,後改安樂郡。唐為檀州。宋號衡山郡。遼為武威軍。金復為檀州。元仍舊。明改為密雲縣。

皇清因之,編戶十九里。

懷柔縣

隋本密雲、昌平二縣地。唐貞觀中,置懷柔縣。天寶初,改歸化縣。乾元初,復舊名。遼屬順州。金改為溫陽縣。元廢入順州。明分密雲、昌平地,復置懷柔縣。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涿州

周、春秋、戰國皆燕之涿邑。秦為上谷郡地。漢置涿郡。三國魏改為范陽郡。晉范陽國。南北朝魏復為范陽郡。隋為涿郡。唐初,廢郡為范陽縣,屬幽州。大曆中,又于縣置涿州。宋改涿水郡。𨖚置永泰軍。金復為涿州。元陞涿州路,尋為涿州。明以范陽縣省入。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六里。領縣一:

房山縣

五代晉本良鄉、宛平、范陽三縣地。石晉以其地遺遼,未有縣。金析置萬寧縣以奉山陵。後改奉先縣。元改房山縣,屬涿州。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霸州

秦上谷郡境。漢屬渤海郡。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章武國。隋初屬瀛州,後屬涿郡。唐初屬幽州,後改為永清縣,即益津關也。五代周克後益津關始置霸州。宋治文安縣。金治益津縣,又析置信安軍。元仍為霸州。明以益津縣省入。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一里。領縣三:

文安縣

漢舊縣,屬渤海郡。東漢屬河間國,後屬瀛州。晉屬章武國。南北朝魏屬瀛州。隋屬河間郡。唐廢豐利縣,移文安縣于其城,屬霸州。宋省永清縣入焉。金、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四里。

大城縣

漢東平舒縣,屬渤海郡。東漢屬河間國。晉章武國。南北朝改章武郡。北齊廢郡,置平舒縣。隋屬景州。唐屬瀛州。五代改大城縣。周屬霸州。宋、金、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保定縣

宋太平興國中,于此建平戎軍。景德初,改為保定縣,隸莫州。金隸雄州。元初,省入益津縣。後復置,屬霸州。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六里。

薊州

秦漢漁陽郡地。三國魏、晉屬幽州。隋初,徙元州于此,後復置漁陽郡。唐置薊州。天寶初,改漁陽郡。乾元初,復為薊州。宋置尚武軍。𨖚改廣州軍。金屬中都路。元仍為薊州,隸大都路。明以漁陽縣省入。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領縣二:

玉田縣

周春秋無終國地。漢為無終縣,屬右北平南北。

朝魏屬漁陽郡,後省。唐復置,屬幽州,後改為玉田縣。神龍初,屬營州,後還屬幽州,又改屬薊州。五代周仍舊。宋為經州。金復為玉田縣。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十八里。

平谷縣

漢舊縣,屬漁陽郡,後廢。唐為漁陽縣之大王鎮,金陞鎮為平谷縣。元併入漁陽縣,後復置,隸薊州。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十三里。

遵化州

周春秋無終國地。漢為右北平境。唐于此置馬監及鐵冶,居民稍聚,因置遵化縣。宋號灤川郡。遼于縣置景州清安軍。金以縣隸薊州。元、明仍舊。

《皇清》。因

孝陵建縣。境。陞為州。編戶二十里。領縣一

豐潤縣

金置為豐潤縣,隸廣州軍。元省入玉田縣,尋復置,隸薊州。明因之。

皇清改屬遵化州,編戶二十二里。

本府未詳《沿革》。按:《畿輔通志》,闕略巳甚;「日下舊聞」 ,考訂差詳。故兼採,皆附于後。《帝王世紀》:「黃帝都於涿鹿。」

《晉地道記》:「舜以冀州南北廣大,分燕地北為幽州」 ,因幽都以為名。

《十道志》:「夏、殷省幽、并、冀。」

《周禮總義》:殷人南都河南之亳,復舜幽州之名。周人又以幽州兼殷之營州。

《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圖,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東北曰幽州。」

《禮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

《史記》:「周武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

《漢書》:「薊,故燕國,召公所封。」

《春秋穀梁傳》:「燕,周之分子也。」

《史記》:「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

《古史考》:「召公奭,周之支族。」

《帝王世紀》:「召公,文王庶子。」

《尚書正義》《左傳》冨辰言文王之子一十六國無名奭者,則召公必非文王之子。

《經典釋文》:「黃帝姓姬,君奭其後也。」

《史記正義》:召公始封,蓋在北平無終縣,以燕山為名,後漸強盛,乃併薊徙居之。

《史記索隱》:「召公奭始食於召,武王封之北燕,在今幽州冀縣故城是也。」

《通鑑·地理通釋》《輿地廣記》云:「武王封黃帝之後於薊,又封召公於北燕。或曰黃帝之後封於薊者已絕,成王更封召公奭於薊,為燕。」

《日下舊聞》:「按召公所出,眾說紛綸,當以陸德明為是。蓋《樂記》所云封黃帝之後于薊者,即召公也。」

《通鑑》:「樂毅六月之間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齊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餘君,有爵位於薊者百有餘人。」

《史記》:「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賁攻薊,乃益發卒詣王翦軍,遂破燕太子軍,取燕薊城。」

《輿地廣記》:「秦四十郡,幽為上谷郡。」

《太平寰宇記》:「楚漢之際,項羽封臧荼為燕王,都薊。韓信徇河北,荼降漢。」

《漢書高帝紀》:高帝五年:「秋七月,燕王臧荼反。」《漢功臣表》:「溫疥以燕相告燕王,荼反封。」侯,《史記》:「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立太尉盧綰為燕王。」

《太平寰宇記》。「六年,分燕置涿郡。」

十二年,綰降匈奴,復封王子建為王。建薨,呂后誅建子尋又分燕國之地,置涿郡及廣陽國。文帝元年,徙瑯琊王劉澤於燕,傳國至孫定國,免。

武帝元狩六年,又封王子旦為王後置十三州,改為《幽州》。領郡國十,理于此。

《太平寰宇記》。「改燕國為廣陽郡。」

《北平古今記》:《水經注》言:「秦始皇滅燕,以為廣陽郡。」 按《史始皇紀》三十六郡,無廣陽之名,當以昭帝置者為定。

《太平寰宇記》:「宣帝本始元年,更為國,以封燕、刺。」

王太子建為王。領縣四,都薊。建曾孫嘉,王莽時絕。

《漢書》注:「涿郡,莽曰垣翰。」 屬幽州。迺曰「迺屏,范陽曰願陰,良鄉曰廣陽,益昌曰有袟,陽鄉曰章武,西鄉曰移風。」 上谷郡,莽曰「朔調。」 屬幽州。「沮陽曰沮陰,昌平曰長昌,涿鹿曰抪陸。」 漁陽郡,莽曰通路。屬幽州。漁陽曰得漁,狐奴曰「舉符,路曰通路亭。」 泉州曰泉調。厗夷曰敦德,獷平曰平獷,滑鹽曰匡德。廣陽國。莽曰廣有薊曰伐戎。陰鄉,曰陰順。右北平郡,莽曰北順。屬幽州。俊靡,曰俊麻。徐無曰北順亭。

《太平寰宇記》:「光武封其叔父良為廣陽王。十五年徙王趙,省廣陽合上谷。」

和帝永安初,復立廣陽郡,幽州刺史與郡同理。建安十四年正月,并十四州,復為九州。獻帝春秋時,省幽、并州,以其郡國并于冀州。

《太平寰宇記》:「魏明帝太和六年,封叔父宇為燕王。」

晉泰始初,封文帝子機為燕王。機薨,無子,國除。尋改范陽郡曰范陽國,分上谷置廣寧郡,乃隸范陽國。改右北平為北平,而幽州存焉。領郡國七,理于涿,今范陽縣是也。

《太平寰宇記》:晉武帝泰始元年,改涿為范陽國。《太平寰宇記》:「勒僭號襄國,於薊置幽州,於州置燕郡。」

穆帝永和五年,慕容儁僭即燕王位。明年,率三軍南伐,出自盧龍,次於無終。石季龍,幽州刺史王午棄城走,留其將王他守薊。儁攻陷其城,斬他,因而都之。

《太平寰宇記》:「魏道武破慕容寶,復於薊立燕郡,又于郡置幽州。」

《太平寰宇記》:「北齊於州置東北道行臺。」

《太平寰宇記》:「俊周改置燕、范陽二郡,兼立總管府于州。」

隋開皇三年廢郡,所領五縣復屬州,總管如故。《太平寰宇記》:「煬帝初,廢總管,三年罷州,以其地併入涿郡。」

《通鑑辨誤》:「自漢高帝置涿郡而治涿縣,曹魏改涿郡曰范陽郡,隋開皇初廢范陽郡,大業初併燕、范陽,置涿郡,治薊,而涿縣屬焉。」 此郡名廢置、徙治離合之辨。

《太平寰宇記》:「幽州總管府管幽、易、平、檀、燕、北燕、營、遼八州,領薊、良鄉、潞、固安、雍奴、安次、昌平等縣。又分潞縣置元州,領一縣,隸總管。」

武德四年,竇建德平,以固安縣屬北義州。六年,改總管為大總管,管三十九州。

七年。改為大都督府,又改涿縣為「范陽。」

九年,改「大都督幽易景瀛東鹽滄滿蠡北義燕營遼平檀元北燕」 等十七州。

貞觀元年,廢元州,以漁陽、潞二縣來屬。又廢北義州,以固安來屬。

八年,又置歸義縣,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乾封二年,置無終縣。

如意元年,分置武隆縣。

景龍三年,分置三河縣。

《新唐書方鎮表》:「開元元年,幽州置防禦大使。二年,置幽州節度諸州軍管內經略鎮守大使,領幽易、平、檀、媯、燕六州,治幽州。」

八年,幽州節度兼本軍州經略大使并節度河北諸軍大使。

《太平寰宇記》:「十三年,陞為大都督府。」

十八年,割漁陽、玉田、三河三縣置《薊州》。

《新唐書》表:「幽州節度增領滄、薊二州。」

二十年,幽州節度使兼河北採訪處置使,增領衛、相、洺、貝、冀、魏、深、趙、恆、定、邢、德、博、棣、營、鄭十六州及安東都護府。

二十七年,幽州節度使增領「河北海運使。」 二十九年,幽州節度副使領平盧節度副使,治順化州。

《通鑑》:天寶元年正月,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新唐書》:表更幽州節度使為范陽節度使。《通鑑》:范陽節度臨制奚、契丹,統經略威武、清彝、靜塞、恒陽、北平、高陽、唐興、橫海九軍,屯幽、薊、媯、檀、易、恆、定、莫、滄九州之境,治幽州,兵九萬一千四百人。

《新唐書地理志》注:幽州范陽郡,有府十四,曰昌平、涿城、德聞、潞城、樂上、清代、洪源、良鄉、開福、政和、停驂、柘河、良杜、咸寧。城內有經略軍。又有納降軍,本納降守捉城,故丁零川也。西南有安塞軍,有赫連城。有宗王、乾澗、殄寇三鎮城,石堆、車坊、蒿城、河旁四戍。檀州密雲郡,有威武軍,萬歲

通天元年置,本漁陽,開元十九年更名。又有鎮遠軍,故黑城川也。有三義城、橫山城、米城,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鹵、石子䴚七鎮。有臨河、黃崖二戍。薊州漁陽郡,有府二,曰漁陽、臨渠。南二百里有靜塞軍,本障塞軍,開元十九年更名。又有雄武軍,故廣漢川也。東北九十里有洪水守捉,又東北三十里有鹽城守捉。又東北渡灤河,有古盧龍鎮,又有斗陘鎮。自古盧龍北經九荊嶺,受米城、張洪隘,度石嶺至奚王帳六百里,又東北行,傍吐護真河五百里,至奚、契丹衙帳。又北百里至室韋帳。

《安祿山事跡》十五載,「安祿山偽即帝位,國曰大燕,以范陽為大都,署其城東隅私第為潛龍宮。」 《新唐書》:祿山父子僭位,凡三年而滅。至德二載,史思明奉十三郡兵八萬,籍歸於朝。

《太平寰宇記》:「乾元元年,復為幽州。」

《新唐書》:「二年正月,思明僭稱大聖周王。四月,更國號大燕,號范陽為燕京。」

《新唐書》表:「寶應元年,范陽節度使復為幽州節度使。及平盧陷,又兼盧龍節度使。」

《唐曆》李懷仙盡以所管來降。

《通鑑》:「廣德元年正月,李懷仙仍故地為幽州、盧龍節度使。四月,制分河北諸州節度,以幽、莫、媯、檀、平、薊為幽州管。」

《新唐書》:「大曆三年,朱希彩、朱泚、泚弟滔共斬懷仙,希彩自稱留後,詔領節度。其下李瑗殺之,推朱泚為留後。泚入朝,以滔權知留後,遂領節度。滔以祿山、思明皆起燕,俄覆滅,惡其名,以冀堯所都,因號冀,僭為王,改幽州為范陽府。」

《新唐書》表:「建中三年,幽州節度復領德、棣二州。」 《新唐書列傳》:「滔死,軍中推劉怦總軍事,俄詔為節度副大使。怦卒,子濟嗣節度。濟次子總寘毒,濟飲而死,即領軍政,詔嗣節度。」 上疏願奉朝請,且欲割所治為三,以幽、涿、營為一府,請張弘靖治之,瀛、莫為一府,盧士玫治之;平、薊、媯、檀為一府,薛平治之。穆宗欲寵弘靖,故全付總地,拜總檢校司徒,兼侍中,賜浮屠服,號「大覺」 ,榜其第為佛祠。總巳自髡祝讓節鉞。俄幽州亂,囚弘靖,詔以劉悟為節度使,而瀛、冀皆附朱克融,悟不得入朝廷。度幽、薊未可復取,乃拜克融為幽州盧龍節度使。

《新唐書》表:「長慶元年,幽州節度罷,領瀛、莫二州,置瀛、莫節度使。二年,幽州節度復領瀛、莫二州。」 《新唐書列傳》:「是年,軍亂,殺克融次子延嗣,領留後,大將李載義殺而代之,敬宗即授盧龍軍節度使。太和四年,為兵馬司楊志誠所逐,文宗用志誠為留後,俄擢節度副大使。八年,為下所逐部將史元忠總留後。明年,為副」 大使。會昌初,為偏將陳行泰所殺,邀節制後。簡會出奔,詔公素為節度,未報。次將張絳殺行泰,武宗用張仲武代之。大中初,卒。子直方襲節度留後,俄進副大使,舉動多不法,畏變起,奔京師,軍中以張允伸總後務。未幾,為節度使。咸通十二年,以疾上節印,詔以子簡會為副大使,軍中推張公素為留後。簡會出奔,詔公素為節度,而為李茂勳所襲,奔京師。茂勳入府,眾推主州務以聞,詔即拜節度使。俄以病表子可舉代,遂領留後,進節度使。可舉死,眾推李全忠為留後。光啟元年,拜節度使,未幾卒。子匡威領留後,進為使。李克用伐王鎔,匡威自將援鎔,其弟匡籌據城自稱留後,天子即授為節度使。克用攻匡籌,下武、媯二州,敗匡籌於居庸關,匡籌遁去,幽州地歸克用。劉仁恭入城,封府庫以待,克用悅,留仁恭守之。乾寧二年,表為盧龍軍節度使。

《五代史》:「仁恭子守光,梁開平元年自外將兵入,自稱盧龍節度使,執仁恭而幽之。乾化元年,自稱大燕皇帝,改元應天。」

《五代史》:「明年,晉遣周德威會鎮定兵攻燕,禽仁恭父子,凱歌入于晉陽。」

《寰宇分合志》:「盧龍藩鎮二十八,易帥歷一百四十八年。」

《五代史》:「契丹當莊宗、明宗時,攻陷營、平二州。及已立晉,又得雁門以北幽州節度,管內合一十六州,乃以幽州為燕京,更其國曰大遼。」

《遼史》:「天顯十二年,以幽州為南京。開泰元年,改幽都府為析津府,薊北縣為析津縣,幽都縣為宛平縣。」

《五代會要》:「周顯德六年五月,以益津關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縣隸之,地望為中州。」

《九域志》:「宋景祐元年,省永清縣入文安,徙文安縣為州治。皇祐元年,仍徙舊地。」

《九朝編年備要》:「宣和四年九月己卯,郭藥師以涿州來降,以其軍八千隸劉延慶為鄉導。癸未,遼蕭后遣使納款稱臣。」

《宋史·地理志》:「宣和四年,更漁陽縣名平盧。」 《九朝編年備要》:「宣和五年,金人來歸。」 《燕京六州記纂淵海》:「改燕京為燕山府,又改郡曰廣陽,節度曰永清軍。」

《東都事略》:「七年十二月,幹離不寇燕山,郭藥師率麾下兵四萬,又起涿、易州兵三萬,戰於潞縣。藥師大敗,引數騎走至燕山,伏壯士於後園,擒守臣蔡靖及兵將官降於金,燕山諸郡皆陷。」 《金史》:「海陵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國之名,不當為京師號,遂改為聖都,尋改中都。」

元《方輿勝覽》。「廢帝築燕京。改名曰永安,以析津府為大興府。」

《元史》: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世祖至元元年,中書省臣言,「開平府闕庭所在,加號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 遂改中都,其大興府仍舊。

《元史地理志》:「至元四年,始于中都之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

九年改大都

十九年置留守司

《元史》本傳:「至元二十年,崔彧上疏言,大都非如上都,止備巡幸,不應立留守司,宜置總管府。」 《元史》,二十一年,置大都路總管府。

元混一《方輿勝覽》:「元領大興府一,通、薊、涿、霸、雄、易、保、遂、安肅、檀、順州。十一。辛丑年,割出雄、易、保、遂、安肅五州,立順天路。後又省安次縣為東安州,固安縣為固安州,漷陰縣為漷州,以香河、武清二縣隸於漷,以雄、易二州並來屬,遂領涿、霸、通、薊、漷、雄、易、檀、順、東安、固安州十一。」 至元二年三年,割出雄、易二州屬保定。今領府一,州九。《翊運錄》:「洪武元年八月,大兵至燕京,登城而入。十月,下詔改元燕京為北平府,置燕山等八衛,以都督孫興祖、華雲龍守之。」

《啟運錄》:「詔改元都為北平府,設北平行中書省,并置燕山、大興、永清等六衛,隸兵三萬,命指揮副使孫興祖、華雲龍兼北平行省參知政事守之。」

《明太祖實錄》:「九月,大將軍徐達改故元都安貞門為安定門」 、「健德門為德勝門。是月,置大都督,分府於北平。十月以北平府隸山東。」

《寰宇通志》:「洪武初,改大都路為北平府。」

《春明夢餘錄》:「九年,革行省,設承宣布政使司。」《成祖實錄》:「『永樂元年正月,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其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竊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創業之地,宜立為京都』。制曰:『可。其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按:順天一府,自秦設郡縣以後,分合彼此,疆域名稱不一。至元設順天路,始有順天之名,明初又改北平,至永樂始復名順天。其州縣名稱統屬間有更易,而疆域大致不殊矣。大興、宛平二縣為順天附郭,其建置沿革備于《順天通志》所紀,猶得其概。至外州縣,則其所載,質之史傳,不無異同,亦多略故。今自良鄉以下,兼採日下舊聞,以備參考云。良鄉縣。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良鄉」 ,漢縣,屬涿郡。

《漢·地理志》注:「莽曰廣陽。」

《縣志》:「後漢仍曰良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晉屬范陽國。元魏屬燕郡。北齊天保七年省入薊縣,武平六年復置。隋屬涿郡。唐聖曆元年改固節縣,神龍元年復為良鄉。」

《名勝志》:「唐以不從安史之叛,改名固節。」

《方輿紀要》:舊志:「在涿州北四十里。後唐長興三年,移治於此。」

《許奉使行程錄》:「良鄉縣,乃唐莊宗時趙德鈞所鎮也。幽州歲苦契丹侵抄轉餉,乃於鹽溝置良鄉縣。」

《遼史·地理志》:「遼屬析津府。」

《長安客話》:「良鄉亦稱鹽川,因境內有鹽溝故也。鹽溝即閻溝,發源自宛平縣龍門口,東南流與廣陽水合。」

固安縣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固安本漢方成縣,屬廣陽國,後漢屬涿郡,改成為城。」

《水經注》:「聖水東逕長興城南,又東逕方城縣故城,李牧伐燕,取方城是也。」 魏封劉放為侯國。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晉屬幽州范陽國。元魏屬范陽郡,北齊省焉。

《續通典》「隋開皇九年,自今易州淶水縣移固安縣於漢方城縣地,取漢故安縣為名。其漢故安」

在易州易縣東南七百步。

《舊唐書》:漢故安縣,即今易州。隋開皇中,始改置於故方城縣界,乃改「故」 為「固。」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唐武德四年屬北義州,移治歸義縣章信堡城。

貞觀元年省州,以縣屬幽州。

《括地志》:「方城舊城,在今縣東南十七里。」

《方輿紀要》:「大曆四年,改屬涿州。」

周世宗伐契丹,下關南瀛、莫二州,遣先鋒將劉重進先發,據固安。即今縣治。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遼金仍屬涿州,金割以遺宋,宋名涿水郡,威德軍節度縣隸焉,未幾金取之,仍為涿屬邑。

元割屬霸州,又改屬大興府。中統四年,升為固安州,屬大都路。

洪武二年降為縣

永清縣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永清」 ,漢益昌縣,屬涿郡,為侯國。

隋大業七年,開渠通遼,於縣西五里置通澤縣,後罷。唐如意元年改武隆縣。景雲元年改會昌縣。天寶元年改永清縣。

《方輿紀要》:「石晉時沒於契丹,周世宗復取之。宋初為霸州治。景祐二年,并入文安縣。」 金復置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永清元屬大都路。

《長安客話》:「縣名,取邊境永清之義。地居渾河下流,一望無涯,城南三五村,頹垣覆舍而已。」 東安縣。

《長安客話》:「東安古安墟,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合符釜山」 ,即此。

《太平寰宇記》:「安次,漢舊縣。縣東枕永濟渠,漢武帝以屬燕國。王旦有罪,削以屬渤海郡。」 《續漢書·郡國志》:「安次屬漁陽郡。」

《方輿紀要》:「晉屬燕國,後魏仍屬燕郡,隋屬涿郡。」 《遼史》:「唐武德四年徒置東南五十里石梁城,貞觀八年又徙今縣西五里常道城,開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橋行市南。」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遼、金並因之。元初屬大興府,後屬霸州。中統四年,升東安州,屬大都路。洪武二年降為縣。

香河縣

《遼史》:「香河,本武清縣之孫村,遼於新倉置榷鹽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潞縣置。」

《宋史·地理志》:宣和四年,更香河縣名清化。清類天文分野之書。𨖚,屬析津府。金初,屬大興府。承安三年,屬盈州。元初,屬大興府。至元十三年,割以來屬。洪武元年,屬漷州。今隸北平府通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州,秦屬漁陽郡,漢為潞縣地,仍屬漁陽郡。」

《水經注》:高梁水東至潞縣,注於鮑丘之水。又南逕潞縣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漢光武遣吳漢、耿弇等破銅馬五幡于潞東,謂是縣也。《方輿紀要》:「晉屬燕國,後魏仍屬漁陽郡,北齊時分置潞郡。」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隋開皇初罷人涿郡。唐武德二年自無終徙漁陽於此置元州。

《太平寰宇記》:「元州領潞、臨泃、漁陽、無終四縣。貞觀元年,廢州,省臨泃、無終二縣,以潞、漁陽歸幽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金天德三年,改黎陽之通州為濬州,以此縣陞為通州。元因之,領二縣,屬大都路。」 今潞縣并入州。領縣四:三河、武清、寶坻、漷縣。按《郡縣釋名》通州,取漕運通濟之義。三河縣。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三河縣,本漢臨泃縣地。《方輿紀要》:『臨泃,石趙所置,亦曰臨渠。晉永和六年,燕慕容霸伐趙,收安樂、北平兵糧,與其主雋會於臨渠,即此城也。後魏廢』。」

《新唐書》:「唐武德二年,析潞縣置臨泃縣。貞觀元年省。開元四年更置三河縣。」

《太平寰宇記》:「縣初置,屬幽州。開元十八年改隸薊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金、元並屬「通州。」

《城邑考》:「三河舊城在今泃河南,被水衝廢,今城即趙德鈞所改,城方六里,壕闊三丈,深半之。」 《郡縣釋名》:「三河,以地近七渡、鮑丘、臨泃三水而名。」

武清縣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武清,本漢雍奴縣地,屬漁陽郡。《水經注》:「雍奴,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 漢光武建武二年,封潁川太守寇恂為

雍奴侯魏遣張郃樂進圍雍奴,即此城矣。《方輿紀要》:「晉屬燕國,後魏仍屬漁陽郡。」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隋屬涿郡,唐屬幽州,天寶初改為武清縣。

《城邑考》:「唐改雍奴為武清,其舊城距白河十七里,在今丘家莊南。」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五代、宋、金並因舊名。元屬大興府,至元十三年割屬漷州。明仍屬通州寶坻縣。

《方輿紀要》:「寶坻,漢泉州縣地。後唐於北置鹽倉,金初為新倉鎮。大定十二年,置寶坻縣。」

《金史》:「以香河縣近民附之。承安三年,陞盈州為大興府支郡,以香河、武清隸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泰和四年州罷,仍為寶坻縣。元屬大都路。

昌平州

《方輿紀要》:「昌平,本漢舊縣,屬上谷郡。」

《昌平山水記》:「漢齊悼惠王子卬以昌平侯立為膠西王」 ,縣名始見於此。

《漢書注》:「莽曰長昌。」

《昌平山水記》:「光武時,寇恂至昌平,襲殺邯鄲使者,奪其軍。耿弇走昌平,就其父況盧芳入朝。南及昌平,魏文帝拜牽招使持節護鮮卑校尉,屯昌平。」 章懷太子注:「漢故城在今幽州昌平縣東南。」

《魏氏土地記》:「薊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

《方輿紀要》:「晉仍為昌平縣,屬燕國。後魏廢入軍都,縣屬燕郡。」

《魏書地形志》:「軍都縣有昌平城。」

《方輿紀要》:「魏太和中,分恆州東部置燕州,治昌平,尋又置昌平郡。東魏為東燕州及昌平郡。北齊因之。」

《隋書》注:「後周州郡並廢,後又置昌平郡。隋開皇初,郡廢,又省萬年縣入焉。」

《方輿紀要》:大業初,昌平縣屬涿郡,唐屬幽州,清類天文分野之書。五代唐同光二年改燕平縣。

《方輿紀要》:「縣徙治曹村,又徙於白浮圖城,在今州西八里。」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石晉復昌平舊名,割地賂遼。

《方輿紀要》:「遼屬析津府。」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金得地以遺宋,宋宣和五年為燕山府屬,七年復入金。

《方輿紀要》:「金屬大興府。元屬大都路。明初屬北平府。永樂中屬順天府。」

《昌平山水記》:「今昌平州,故永安城也。正統中,調長、獻、景三陵衛於中東、西三山口及東西二營地方駐劄,以護陵寢及土木之難。明年,景泰元年,于昌平縣之東八里築城,徙衛於內,名曰永安。三年,并昌平縣徙焉。今之東西二門及城中大橋,故南門遺蹟也。其後續設陵衛益多,乃于城南復築一城連之,今之南門」 是也。乃去舊城南面磚石而合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州治在舊城內大街西,先為順天府昌平縣。正德元年,南京吏部尚書林瀚言:「陵寢所在,歲三大祭,欽遣百官陪祀。及帝后忌辰、歲暮、正旦,並遣駙馬詣陵縣。小民貧,供億煩苦,請改為州,以密雲、順義、懷柔三縣隸之,助其力役。凡有科派差徭」 及養馬之類,悉皆優免。從之。未幾,復降為縣。八年,縣丞張懷復奏,始定為州,以三縣屬焉。《國史》唯疑昌平升為州,議自林文安瀚始。其戶司舊駐京,歲一巡視而已。正德中,始開署昌平順義縣。

《太平寰宇記》。「秦為上谷郡地。」

《順義縣志》:漢為土垠縣,東二十里為狐奴縣,西三十里為軍都縣。《日下舊聞》:「按西漢土垠屬右北平郡,當在今豐潤境內,而縣則漢漁陽郡狐奴地也。」

《方輿紀要》:「北齊始置歸德縣,屬燕郡,後周廢。唐開元中,移燕州于此,仍置遼西縣為州治。」《唐書》:「開元二十五年,徙燕州治於幽州北桃谷山。」《日下舊聞》「按此為幽都縣治。」

《太平寰宇記》:「歸順州,天寶元年改為歸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歸順州。」

《遼史》:「唐末為順州。」

《宋史紀要》:遼曰順州歸寧軍,又改歸化軍。《宋史》:「宋宣和四年,金人以州來歸,賜郡名曰順興。」

《方輿紀要》:「金仍曰順州。」

《金史》「縣二:溫湯、密雲。」

《元史》「元廢縣存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明洪武二年降為順義縣。《方輿紀要》初屬順天府,正德八年始屬昌平州密雲縣。」

《方輿紀要》:「漢白檀縣地,屬漁陽郡。」

《續通典》:「檀州密雲縣,漢」奚縣舊治。《續漢書》「白檀縣,即古北平」

《𨖚史》:「後漢以居斤奚。」 《昌平川水記》:「後魏皇始二年,置密雲郡,治提攜城,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

《隋書》:「魏兼置安州,後齊廢郡及二縣入密雲,又廢安樂郡之土垠入安市。」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後周以安樂郡安市縣并入密雲,改安州為元州。隋開皇初徙元州於漁陽,十六年又割幽州燕樂、密雲二縣,於舊元州置檀州。大業三年州罷為安樂郡。唐武德元年仍改檀州。」

《開元十道要略》:「以斯地燕之邊陲,管障塞軍五千。」

《唐書》:「萬歲通天元年置漁陽軍,開元十九年更威武軍。又有鎮遠軍,故黑城川也。有三義城、橫山城、米城。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鹵、石子七鎮。有臨河、黃崖二戍。」

《太平寰宇記》。「天寶元年。改為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

《宋史》:「石晉以賂契丹。」

《昌平山水記》:「遼為檀州武威軍,領密雲、行唐二縣。」

《宋史》:「宣和四年,金人以州來歸,賜郡名曰橫山。升鎮遠軍節度。七年,金人復破之。」

《方輿紀要》:「金廢州,以縣屬順州,後復為檀州,以密雲縣併入。」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元屬大都路。

《方輿紀要》:「明改州為密雲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昌平州屬。」

懷柔縣

《太平寰宇記》。「懷柔縣,其地乃燕之北境。太子丹使荊卿獻地圖」 ,蓋謂此地。

《遼史》:「唐貞觀六年,置懷柔縣,置五柳城,改順義縣。開元四年,置松漠府彈汗州。天寶元年,改歸化郡。乾元元年復今名。」

《方輿紀要》:「金明昌六年,改為溫湯縣,元廢。」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明洪武十三年,分密雲、昌平二縣地建懷柔縣,在順義縣北,屬北平府。《方輿紀要》:「縣屬順天府。正德中改州屬。」

涿州

《太平寰宇記》:「涿州,古涿鹿之地,星分尾宿十六度。」 《史記》: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即此地。《名勝志》:「州因涿水而名,以水中嘗出此豕也。地周九里,形加凹字,相傳顓頊時所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春秋戰國時燕之涿邑。」 《太平寰宇記》:「秦滅燕,以其都及西境為上谷郡城。漢高元年,項羽入關,又立燕國,封臧荼為王。三年,韓信用廣武君策,發使於燕,燕王臧荼降。五年,反漢誅荼,立盧綰為王。六年,分燕置涿郡。領縣二十九,理此。」

《名勝志》:「州治創自漢盧綰。」

《水經注》:「涿水東北逕涿縣故城,西流注於桃。」 應劭曰:「涿郡,故燕,漢高帝六年置,其南有涿水。」 劭又云:「涿水出上谷涿鹿縣產。」 按:涿水自涿鹿東注濕水,東南,又逕趨廣陽郡,與涿郡分水。漢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涿之為名,當受涿水通稱矣。《水經注》:桃水東北與洹水會,水上分淶水於良鄉縣之桃水,世謂之北涉溝。故應劭曰:「洹水出良鄉東,逕垣縣故城北。」 《史記·音義》曰:「涿有垣縣。漢景帝中元三年,封降王勝為侯國,王莽之垣翰亭也。」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後漢安帝以涿郡屬幽州。郡理涿縣。

《太平寰宇記》:「魏黃初七年,文帝改為范陽郡,以漢涿縣在范水之陽,取以為名,以此地追封武帝子矩為王。」

《太平寰宇記》:「永嘉之亂,郡陷於河北。其間建置,莫能詳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元魏復為范陽郡。

《魏書志》:「永安三年,移置平州於此。」

《太平寰宇記》:「北齊惟領涿、遒、范陽三縣,後周省遒縣。」 領縣二。

《太平寰宇記》:「隋開皇初,改范陽縣為遒縣,隸昌黎郡。又於古遒城別置范陽郡,領涿、范陽二縣。二年罷郡,移涿縣入都,故廨為幽州。大業三年。」

以幽州為涿郡,縣仍屬焉。

《太平寰宇記》:「唐武德元年,廢涿郡,復為幽州之屬邑。七年,改涿縣為范陽縣。大曆四年,幽州節度使朱希彩奏請於范陽縣置涿州,仍割幽州之范陽、歸義、固安三縣以隸之,屬幽州都督府。領縣五:范陽、固安、歸義、新昌、新城。」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五代石晉割地賂遼,州名如故,尋置永泰軍。

《宋史志》:「宋宣和四年,金將郭藥師以州降,賜郡名曰涿水,升威行軍節度。」

《方輿紀要》:「金仍為涿州。」

許《奉使行程錄》:「涿州昔為契丹南塞,邊城樓壁俱存。及郭藥師舉坡內屬,不經兵火,人物富盛,井邑繁庶。近城有涿河、劉李河,合范河東流入海,故名范陽。」

《元史》:「元太宗八年,為涿州路。中統四年復為涿州。」

《元史英宗紀》:「至治二午九月,作層樓於涿州鹿頂殿西。」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明并范陽縣入州。

《方輿紀要》:「今州治,本燕涿邑。漢置涿縣,為涿郡治。魏、晉後,范陽郡國皆治。後魏孝昌三年,上谷賊杜雒周南趣范陽,幽州刺史常景破之。隋廢范陽郡,縣屬幽州。唐武德七年,改涿縣曰范陽。寶應二年,史朝義敗走范陽縣,其將李懷仙遣兵拒守,朝義至,不得入。大曆四年,幽州帥朱希彩復奏置涿州於此。」此與《太平寰宇記》大同小異,附錄於此,以備參考。房山縣:

《方輿紀要》:「房山縣,本良鄉、宛平、范陽三縣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萬寧縣,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改奉先縣。」

《方輿紀要》:「元至元二十七年,改房山縣,屬涿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房山本良鄉之昌黎里,霸州

《太平寰宇記》:「霸州,本秦上谷郡地國。」

《輿地廣記》:「漢屬渤海郡,後漢屬廣陽國河間郡」,《方輿紀要》:「後漢屬章武郡。」此又與《輿地廣記》不同,未知孰是,並存以俟參考。

《輿地廣記》:「晉屬燕國,章武後屬河間燕郡,清類天文分野」 之書。隋初屬瀛州,大業初屬河間涿郡。

《方輿紀要》:「唐初屬幽州,天寶初屬范陽郡。五代石晉時入於契丹。」

《續通典》:「益津關,本幽州會昌縣,唐天寶中改永清縣。」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政和三年陞永清郡。靖康初入於金。天會七年,置信安軍,屬河間路。貞元二年屬中都路。元屬大都路。

《方輿紀要》:明初以州治益津縣省入,仍曰霸州。《郡縣釋名》:「州以霸水名。」

文安縣

《明一統志》:「文安縣在州城南七十里。」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文安漢縣,屬渤海郡。東漢屬河間國。和帝二年,置瀛州,以縣屬焉。」

《太平寰宇記》:「晉泰始元年,分瀛州之東平舒、文安、章武,束州置章武國,縣在古文安城。至後魏太平十一年,置瀛州以統章武縣,遂歸瀛州。北齊廢章武,入文安。」 隋大業七年,征遼,途經於河口,當三河合流之處,割文安、平舒二邑戶,於河口置豐利縣。隋末亂離,百姓南移。唐貞觀二年,以豐利、文安二縣相逼,遂廢文安城,移文安名,就豐利城置文安縣,即今理也。

《九域志》:「唐初屬瀛州,景雲二年,屬莫州。周顯德六年,屬霸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宋景祐元年,省永清人文安,移州治於此。皇祐元年,復徙治故地。

《方輿紀要》:「金大定中,徙州治益津,以縣屬焉。」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元屬霸州。明因之。

《郡縣釋名》:「文安,潭名潭,在縣北一十五里」 ,大城縣

《太平寰宇記》:大城,本漢東平舒縣,屬渤海郡。《水經注》:「代都有平舒城,故加東。」 《地理志》曰:「渤海之屬縣也。」

《太平寰宇記》:「後漢屬河間國。晉於此置章武國。後魏為章武郡。北齊廢郡為平舒縣。隋開皇十六年,於長蘆縣置景州,以平舒縣屬焉。大業末,劉黑闥兵亂河朔,侵吞郡縣。唐武德四年,賊平,縣屬景州。貞觀元年,州廢,歸瀛州。」

《輿地廣記》:「大城縣,五代時置,屬瀛州。周顯德六年屬霸州。」

《明一統志》:「宋、金、元仍舊,明因之。」

保定縣

《九域志》:「保定本雄州歸信縣之新鎮也,其形勝乃邊陣之衝要。」

《輿地廣記》:「太平興國六年,以涿州歸信縣新鎮置平戎軍。景德元年改為保定軍。」

《宋史》:「宣和七年,廢保定軍為保定縣,隸莫州,尋依舊。」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金為保定縣,屬雄州。元割屬霸州。至元二年省入益津縣。四年復置」 《郡縣釋名》:「保定縣,從軍名也。」

薊州

《太平寰宇記》:「《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戰國屬燕,秦於此置漁陽郡。兩漢因之。」

《方輿紀要》:「晉為燕國及北平郡地。後魏仍置漁陽郡。隋初郡廢,開皇六年,徙置元州於此立總管府。大業初府廢,改置漁陽郡。唐初郡廢,屬幽州。」

《太平寰宇記》:「開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漁陽、三河、玉田三縣置薊州,取古薊門關以名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天寶元年,復為漁陽郡,就置靜塞軍。乾元元年復為薊州。五代石晉割以賂遼,遼號尚武軍。金天輔五年,議以其地遺宋。宋宣和四年,賜名廣川郡。七年,金復取其地,仍名薊州,屬中都。」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元屬大都路。

《方輿紀要》:明仍為薊州,以州治漁陽縣省入玉田縣。

《國語》魯襄公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莊子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戎。」

《左傳昭公元年》:「晉中行穆子敗群狄於太原。」 《春秋正義》北平有無終縣。《釋例·土地名》以北戎、山戎、無終三名為一。

《方輿紀要》:「項羽封韓廣為遼東王,都無終。漢初,臧荼擊殺廣,井其地。漢滅荼,置縣以屬右北平郡。更始以苗曾為幽州牧,治無終。吳漢斬之。晉屬北平郡。隆安三年,慕容盛使其將李旱討叛將李朗於令支。朗請救於魏,自迎魏師於北平。旱克令支,遣別將孟廣平擊斬朗於無終。」 後魏屬漁陽郡。隋初,屬元州。大業初,為漁陽郡治。隋末廢。

《唐書》注:「唐武德二年,置無終縣,貞觀元年省。乾封二年,復置。萬歲通天元年更名玉田。神龍元年隸營州,開元四年還隸幽州,八年隸營州,十一年又隸幽州。有濠門、米亭、三谷、礓石、方公、白楊等戍。」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十八年立薊州,割以來屬。」 《方輿紀要》:「五代梁開平初,劉守文引滄、德之兵討劉守光,戰於玉田,敗還。遼仍其舊。宋宣和四年,改置經州。金復為玉田,元因之。」

平谷縣

《方輿紀要》:漢置平谷縣,屬漁陽郡,在今通州北。晉廢。今縣本唐漁陽縣之大王鎮。

《金史》:「平谷大定二十七年,以漁陽縣大王鎮陞清類天文分野之書。」 元至元三年,并入漁陽縣。十三年,復置縣,屬薊州。今因之。

平谷縣在盤山西,故稱盤陰。四周皆山,中則平地,因以「平谷」 名。

遵化州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遵化,古無終地,漢屬右北平。唐天寶初於此置買馬監,號監城。」

《方輿紀要》:「後唐始置遵化縣。」

《遼史》:「遼重熙中,置景州清安軍,以縣來屬。」 《宋史·地理志》:「宣和四年,金人以州來歸,賜郡名曰灤川軍事。縣一:遵化。」

《方輿紀要》:「金廢州縣隸薊州,元因之。」按:此云「廢州」 ,乃遼之景州也。

《明一統志》:「縣在薊州城東一百二十里。」

豐潤縣

《方輿紀要》:「本玉田縣之永濟務,金泰和中置豐潤縣,屬薊州。」

《元史·地理志》:「元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當衝要,復置。」

《元史兵志》:「至元二十二年,立豐閏署於大都路薊州之豐閏縣,為戶八百三十七,為田三百四十九頃。」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洪武元年改「閏」 為「潤」 ,仍屬薊州。

《郡縣釋名》:「縣產鹽場,故名豐潤。」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