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5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五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十卷目錄

 順天府部雜錄十一

職方典第五十卷

順天府部雜錄十一此卷皆昌平一州 编辑

《昌平州志》:「州城有門三,其南曰永安新城,門一曰小 南門。二城皆內土外甎。崇禎九年,兵部侍郎張元佐 拆舊城大南門牆,補修東城門樓。城正中有樵樓,天 順三年所建。州治在城西偏學宮,景泰三年自舊縣 徙今治,天順三年成。」

《州志》:「劉諫議祠在舊縣東。景泰三年,祠隨縣徙,建于 儒學內,歲春秋上丁致祭。」

《明一統志》:「諫議書院,元設山長主之。」

《昌平山水記》:「劉蕡字去華,昌平人。太和二年,舉賢良 方正,對策,指斥宦官,遂不第。令狐楚在興元,牛僧孺 在襄陽,皆辟為從事,待如師友。授祕書郎。為宦官所 嫉,誣以罪,貶柳州司戶參軍,卒。昭宗時,贈右諫議大 夫。元大定初,以昌平驛官宮祺奏請,始為立祠。祠本 在舊縣,縣徙祠亦徙焉,在大城門之西。程學士敏政」 詩云:「新祠門對頖池灣」是也。

《州志》:「瑞光寺在昌平州治後,成化十年敕建。」

《昌平山水記》:「榆河驛,初設于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 《州志》:「流沙寺在鞏華城北門外,元皇慶年建。」

《州志》:「元福觀在州治南四十里。」

《昌平山水記》:「元福宮,弘治十七年建,俗呼為迴龍觀。」 《昌平山水記》:「車駕北征,徐行則次唐家嶺,疾行則一 日而至榆林。永樂二十二年四月,上親征,駐蹕唐家 嶺,以四日至居庸關。宣德九年九月,上巡邊,駐蹕唐 家嶺。正統十四年七月,上親征,駐蹕唐家嶺,次日至 龍虎臺。」

《昌平州志》:「太平莊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燕都游覽志》:「松園在昌平州東門外,延袤里許,皆松 檜,無一雜樹,以備陵樹缺移栽也。二百年來禁人樵 採,遂成大林。」

《方輿紀要》:「萬年城,在昌平州西南。東魏天平中,置萬 年縣,屬平昌郡。隋開皇初,廢入昌平。」

《昌平山水記》:「州西南十二里有紅橋,橋亡而名尚存。 元文宗為燕帖木兒建祠立碑處也。」

《昌平山水記》:「州西八里為昌平舊縣,今居民不滿百。 梁公祠香火特盛。每歲四月朔賽會,二三百里內人 至者肩摩踵接。考之《唐書》,突厥陷趙、定,縱掠而歸。公 為行軍副元帥,獨以兵追之。又為河北安撫大使,意 其嘗至此也。有碑一。元大德四年,集賢學士宋勃撰 文。」

《帝京景物略》:「狄梁公祠,建自唐,元大德間重建,正統 間修之。其碑云:『梁公為昌平縣令,有媼子死于虎,媼 訴公,公為文檄神。翌日,虎伏階下,公拜告于眾,殺之。 土人思公德,立祠也』。」

《馬氏日抄》:「昌平縣北有狄梁公祠,元大德中重建,學 士宋渤記之。穹碑尚存,廟中常有光怪。每歲二月二 日,南山北山之人皆來作社,前數日夜,碑上即有火 光,遠而望之,碑字皆見,近視之即滅。」

《帝京景物略》:「狄公祠南道上立二石幢,鐫梵語,字法 頗類李北海,唐貞觀中物也。過西廢寺有二幢,元奘 手書。」

《州志》:「舊縣大街東有佛頂尊勝陀羅尼幢一,罽賓沙 門佛陀波利奉詔譯。大街西有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幢一,開元國師三藏沙門不空奉詔書。」

《昌平山水記》:「舊縣西十里為龍虎臺,地勢高平如臺, 廣二里,袤三里。元時車駕巡幸上都,往來皆駐蹕其 上。」

《州志》:「唐太尉朱懷珪墓在昌平州城西北十五里積 粟山下,碑文為元載撰,李融書。」

《昌平山水記》:「老君堂東北有長春亭三間,東西廂各 三間,以備游憩。」

《州志》:「花塔村在州城西北三十里,有和平寺,唐建。」 《昌平州志》:「唐家嶺店在州南四十五里。」

桃林村在州城東三十里。有法林寺。元至正年間創 建。

《昌平山水記》:「芹城在州東三十里,有橋,橋下有水,出 芹城北,南流入于沙河。」

後魏安樂郡故城,在縣西北六里。延和元年,置交州。 太平真君二年,罷州置郡。領縣二:《土垠》入安市。後周 廢安市入密雲。隋開皇初,郡廢。今為安樂莊。永樂間, 撥給良牧署《翁文簡公集》:「燕山去神京百里而近,國朝諸陵寢在 焉,更名天壽。」

《兩京求舊錄》,天壽山陵擇地,或云江西廖均卿,或云 山東王賢。賢字惟善,中永樂辛卯鄉試,以鄢陵訓導 擢戶科給事中,陞光祿寺少卿,尋遷順天府尹。《實錄》 暨《兗州府志》皆未言其精青鳥之術,所聞異辭,難以 懸定也。

《治平略》:「居庸東折玉帶、神嶺諸山,若抱若拱,八陵在 焉。」

《昌平山水記》:「陵故為康家莊,長陵之東百餘步,有土 一丘,康老葬焉。康老者,明初以前人也。文皇帝卜斯 地,作山陵曰:『安死者人之同情也』。命勿去。」

自州西門而北,六里至陵下,有白石坊一座五架,又 北有石橋三空。又二里至大紅門,門三道,東西二角 門。門外東西各有碑刻,曰:「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入門 一里,有碑亭,重簷四出,陛中有穹碑,高三丈餘,龍頭 龜趺,題曰《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仁宗皇帝御製文 也。亭外四隅有石柱四,俱刻交龍環之。其東有行宮 《神功聖德》。碑之前可二里,為櫺星門,門三道,俗名「龍 鳳門。」門之前有石人十二,四勳臣四,文臣四、武臣。石 獸二十四,四馬四,麒麟四,象四,駱駝四,獬豸四,獅子 各二,立二蹲,近者立,遠者蹲。石柱二,刻雲氣,並夾侍 神路之旁。迤邐而南,以按乎碑亭。碑文後書:「洪熙元 年四月十七日,孝子嗣皇帝某謹述」,蓋文成而碑未 立。宣帝十年四月辛酉,修長陵、獻陵,始置石人、石馬 等于御道東西,十月己酉,建《長陵神功聖德碑》。是時 仁孝皇后之葬二十有三年,太宗文皇帝之葬亦十 有一年矣,然而始立者,重民力也。櫺星門北一里半 為山坡,坡西少南有舊行宮,土垣一周,坡北一里有 石橋五空,又北二百步有大石橋七空。大石橋東北 一里許有新行宮,宮有感思殿,宮東南有工部廠及 內監公署。大石橋正北二里有石橋五空。又二里至 長陵。殿門神道:自嘉靖十五年世宗謁陵,始命以石 甃。自大紅門以內,蒼松翠柏,無慮數十萬株,今盡矣。 《肅松錄》:「出昌平州東門數里入伽藍口,又三里為永 陵園」,園後曰蔣山。山腹有神仙洞,洞不甚深,鐫字于 旁曰:「蜿蜒龍脊山、吞月、磊砢雲根。」洞有天,上懸一石, 如覆鐘狀。山上有三清殿。復行三里,度一溪,溪西有 七鳳橋,長陵神道東流之水經焉。旁有井,故地名玉 井灣。北有工部廠,與龍王廟並。廟碑三,弘治、嘉靖、萬 曆中,太監王定、張保山、潘朝用所立。廠碑二:其一,思 陵,命太監魏國徵掌昌、宣軍務敕諭,其一,翰林韓四 維所為記也。定與保山、朝用皆為工部廠員,命掌鎮 兵,則自國徵始。繼之者,王希忠、申之秀也。希忠後死 亂軍中,之秀見賊陷京城,削髮去為僧,有司香太監 貫宗云然。又行里許,為德陵神宮監。又半里許,名「東 井」,相傳成祖八妃葬此。少北渡一小石橋為德陵。陵 西向面大溪。過大石橋而西至永陵。再西而北至景 陵。由長陵西下坡渡石橋為獻陵。又度小石橋為慶 陵。再渡石橋二,為裕陵。松左右成列。再西見碑樓,出 松林中,度一大石橋,抵碑樓下,則茂陵也。松列樓外 者存二十二株,列樓以內至祾恩門者三十六株。自 祾恩門入,難以數計矣。由茂陵神馬廠、神宮監而西 三四里,度一大石橋至泰陵。渡溪而南至康陵,折而 北為錐石口。自溪而東有斷橋,循麓右轉,復渡溪水, 上一岡至定陵。少南為西井,再南為萬妃墳。又南則 昭陵,東至思陵。

《燕都游覽志》:「天壽山陵前有鳳凰山,後有黃花鎮,左 有蟒山,右有虎峪,東西山口,兩水會流于朝宗河。文 皇帝葬所曰康家莊,是為長陵;次皇山,距長陵一里 有半是為獻陵;次黑山,距獻陵三里是為景陵;次石 門山,距景陵六里是為裕陵;次寶山,距裕陵二里是 為茂陵;次史家山,距茂陵二里是為泰陵;次金嶺山」, 距泰陵三里是為「康陵。」次陽翠嶺,距康陵十六里是 為「永陵。」次大峪山,距永陵九里是為昭陵。次亦名「大 峪山」,距昭陵一里是為定陵。次皇山二嶺,距定陵五 里是為慶陵。

《肅松錄》:「德陵葬雙鎖山潭子峪,在永陵東北。思陵葬 錦屏山小紅門內。」

《燕都游覽志》:「皇陵入路,第一層,龍沙帶崖。第二層白 玉石坊,在紅門之南,嘉靖十九年建。坊北石橋,橋南 二喬松,北瞰流泉,松柏左右列各六行。第三層自坊 內行松陰中,三里許至紅門,下馬步入門內,左為拂 塵殿,圍牆正殿二層,群室六十餘楹。皇帝謁陵,至此 更衣,左右槐樹,正寢二殿,群圍房各五百餘間。第四」 層至龍鳳門,黃綠琉璃甃治,門內外白玉石華表柱 各二,雕蟠龍,色如乾黃玉。門內外石橋七座,白玉石 為闌。第五層至碑樓,洪熙元年建,碑高十許丈,無字。 第六層至櫺星門,門左右列雕龍,白玉石柱、石人、石 馬、麒麟、象、虎、駱駝、犀牛、獅子。

《菊隱紀聞》:明初有玉鴿十二從南方來,飛集燕山。識者謂「北平當王,蓋兆燕山十二陵也。」

《世廟識餘錄》:「天壽」,山名始於成祖,蓋嘗駐蹕於此,飲 酒,是日,適萬壽之期,群臣上壽,故名「天壽。」今之傳譌 者,謂為御體所藏名「天壽」者,非也。

《小草齋集》:入紅門,有殿曰「時陟,車駕更衣之所也。神 路中石獅子、犀象、駱駝、麟、馬各四,石人十二,擎天柱 四,望柱二,碑亭一,而九陵分道焉。」長陵當中正南鄉, 其左為永陵、景陵,右為茂陵、裕陵、獻陵、昭陵,惟康、泰 二陵稍遠,可三十里。

《燕都游覽志》:「長陵在龍鳳門正北十二里,居中,其地 名山場,乃康家莊也。陵之左有元時康家墳存之,春 秋賜二祭陵,規制大於諸陵。」祾恩殿石欄三重,惟此 與定陵為然,其餘僅一重耳。登寶城,獨從中道一門 入,與他陵左右掖門入者異。碑闊四尺五寸,厚二尺 五寸,他陵亦不及也。

《昌平山水記》:「長陵在天壽山中峰之下,門三道,東西 二角門。門內東神廚五間,西神庫五間。廚前有碑亭 一座,南向,內有碑,龍頭龜趺,無字。重門三道,榜曰『祾 恩門。東西二小角門,門內有神帛爐,東西各一。其上 為享殿,榜曰『祾恩殿。九間重簷,中四柱,飾以金蓮,餘 髹漆階三道,中一道為神路,中平外墄,其平刻為龍』』」 形,東西二道皆墄,有白石欄三層,東西皆有級,執事 所上也。兩廡各十五間,殿後為門三道,又進為白石 坊一座,又進為石臺,其上爐一,花瓶、燭臺各二,皆白 石。又前為寶城,城下有甬道,內為黃琉璃屏一座,旁 有級,分東西。上折而南,是為明樓,重簷四出,陛前俯 享,殿後接寶城,上有榜曰「長陵」,中有大碑一,上書曰 「大明」,用篆,下書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楷字,大徑尺, 以金填之。碑用朱漆,欄畫雲氣,碑頭交龍方趺。寶城 周圍二里,城之內下有水溝,自殿門左右繚以周垣 屬之。寶城舊有樹。

《昌平山水記》:「長陵門右別有具服殿五間,東向,有周 垣,垣南有白石槽,五方而長,名曰雀池,貯水以飲雀。」 《嘉靖祀典》:「長陵葬成祖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 功純仁至孝文皇帝,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 文皇后徐氏外一十六妃,諡葬不可考。」

《燕都游覽志》:「仁宗昭皇帝陵曰獻陵,在長陵之右。」 《昌平山水記》:「獻陵在天壽山西峰之下,距長陵西少 北一里。自北五空橋北三十餘步,分西為獻陵神路, 至殿門可半里,有碑亭一座,重簷四出,陛內有碑,龍 頭龜趺,無字。亭南有小橋,門三道,榜曰『祾恩門,無角, 門殿五間,單簷柱皆朱漆直椽。階三道,其平刻為雲 花』。」石欄一層,東西有級,兩廡各五間,餘如長陵。殿有 後門,為短簷,屬之垣,垣有門,垣後有土山,曰玉案山, 故闢神路於殿西。玉案山之右有小橋,前數步又一 小橋,跨溝水,溝水自陵東來,過橋下,會於北五空橋。 山後橋三道皆一空。又進為門三道,並如長陵,而高 廣殺之。甬道平,寶城小家半填,榜曰「獻《陵,碑》」曰「大明 仁宗昭皇帝之陵」,餘並如長陵。山之前門及殿,山之 後門及寶城各為一,周垣舊有樹,

《嘉靖祀典》:獻陵葬「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 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 昭皇后張氏。其恭靖賢妃、恭懿惠妃、貞靜敬妃俱葬 金山。外一妃諡葬不可考。

《國朝典彙》:「七妃三葬金山,餘皆從葬。」

《燕都游覽志》:宣宗章皇帝陵曰景陵,在長陵之左。 《昌平山水記》:「景陵在天壽山東峰之下,距長陵東少 北一里半,自北五空橋南數步分東為景陵神路,至 殿門三里碑亭,門廡如獻陵,殿五間重簷,階三道,其 平刻為龍形。殿有後門,不屬垣。殿後門三道,並如獻 陵,甬道平寶,城長而狹,榜曰:『景陵』」,碑曰「大明宣宗章 皇帝之陵,周垣如長陵。寶城前存樹十五株,冢上一 株。」

《嘉靖祀典》,景陵葬「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 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 章皇后孫氏,而以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皇后胡氏葬 金山。」榮思賢妃亦葬金山。外六妃諡葬不可考。 《國朝典彙》:八妃一葬金山,餘皆從葬。

《昌平山水記》:「裕陵在石門山,距獻陵西三里,自獻陵 碑亭前分,西為裕陵神路,路有小石橋。碑亭北有橋 三道,皆一空平,刻雲花殿,無後門,榜曰『裕陵,碑曰『大 明英宗睿皇帝之陵,餘並如景陵。寶城,如獻陵』』。」 《嘉靖祀典》:「裕陵葬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 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聖 睿皇」后錢氏,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成聖皇后周 氏。其靖莊安穆宸妃,莊僖端肅安妃、端莊昭妃、恭安 和妃、恭僖成妃、榮靖貞妃、恭靖莊妃、恭莊端惠德妃, 莊和安靖順妃,昭肅靖端賢妃,端靖安和惠妃、端靖 安榮淑妃、安和榮靖麗妃、昭靜恭妃、僖恪充妃、惠和 麗妃、端和懿妃,俱葬金山,貞順懿恭惠妃葬桃山 《國朝典彙》:「十八妃一,葬綿山。餘俱金山名山藏。孝莊錢皇后,海州人,父貴,都指揮僉事,正統 七年冊立,成化四年崩,祔葬裕陵,然異隧焉。去英宗 泉堂可數丈許,中窒之,虛右壙以待孝肅、周后則其 中有隧道通,而孝肅又不得預於配祭。

《野獲編》:「本朝山陵,初止一后祔葬,至英宗元配孝莊 錢后崩,時憲宗壓於生母孝肅周后幾不得祔葬裕 陵。大臣力諍之,始虛孝肅元宮以待,而二后並祔,自 此始矣。」

《燕都游覽志》:「憲宗純皇帝陵曰茂陵,在裕陵西北。」 《昌平山水記》:「茂陵在聚寶山,距裕陵西一里,自裕陵 碑亭前分,西為茂陵神路,路有石橋一空,制如裕陵, 榜曰『茂陵』。」碑曰「大明憲宗純皇帝之陵,垣內外及冢 上樹千餘株。十二陵惟茂陵獨完,它陵或僅存御榻。 茂陵則簨簴之屬猶有存者。」 《嘉靖祀典》:「茂陵葬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 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孝貞莊懿恭靖仁慈欽天輔聖 純皇后王氏;孝穆慈惠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后紀 氏,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佑聖皇后卲氏;而恭肅 端順榮靖皇貴妃亦葬天壽山;端順賢妃,恭惠和妃, 和惠靖妃,莊靖順妃,端榮。妃,莊懿德妃,靖順惠妃, 昭順麗妃,端僖安妃,恭懿敬妃,懷榮賢妃,靖僖榮妃, 俱葬「金山。」

《國朝典彙》:「孝穆皇后紀氏,孝宗生母也。初葬金山。孝 宗即位,遷合葬。孝惠皇后卲氏,獻帝生母也。初葬金 山,世宗即位,遷合葬。十四妃,一葬陵之西南,餘俱葬 金山。廢后吳氏,亦葬金山。」

《野獲編》:憲宗初選吳氏,旋廢,則元配為孝貞后王氏, 而孝宗生母為孝穆后紀氏,同祔茂陵,蓋循用裕陵 新例。至嘉靖入纘,則憲宗貴妃卲氏,已稱壽安皇太 后,尋崩,初葬金山,後亦遷祔茂陵。於是三后並祔,又 從此始。

《燕都游覽志》:孝宗敬皇帝陵曰泰陵,在茂陵之西。 《昌平山水記》:「泰陵在史家山,距茂陵西少北二里,自 茂陵碑亭前分西為泰陵神路,路有石橋五,空賢莊、 灰嶺二水逕焉。碑亭北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茂陵, 榜曰:『泰陵』」,碑曰「大明孝宗敬皇帝之陵。」垣內及冢上 樹百餘株,存御座、御案、御榻各一,承塵皆五色花。板 多殘缺,而《茂陵》《泰陵》獨完。

嘉靖祀典。泰陵葬「孝宗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 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孝康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聖 敬皇后張氏。」

《燕都游覽志》:武宗毅皇帝陵曰康陵,在泰陵正西。田 大受《謁康陵記》曰:「康陵西去紅門三十里,十二陵中 最僻遠者。陵背負五峰,形如青菡萏,舊名蓮花山,灌 莽陰森,望之不見土石,長松大者至數十圍。」

《昌平山水記》:康陵在金嶺山,距泰陵西南二里,自泰 陵橋下分西南為康陵神路,山勢至此折而南,故康 陵東向。路有石橋五空,錐石口水逕焉。又前有石橋 三空,制如泰陵,榜曰「康陵」,碑曰「大明武宗毅皇帝之 陵。」明樓為賊所焚,垣內外樹二三百株。

嘉靖祀典。康陵。葬「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 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孝靜莊惠安肅溫誠順天偕聖 毅皇后夏氏。

《國朝典彙》:二:「妃葬金山。」

名《山藏》孝靜夏皇后,上元人,父儒,封慶陽伯,嘉靖十 四年崩。

《燕都游覽志》:「世宗肅皇帝陵曰永陵,在長陵東南。享 殿前後凡五重,牆內外皆植栝子松。祾恩殿後之左, 有松,臥而復起,西嚮,三折而始上寶城,頂有杏有桑。」 《昌平山水記》:「永陵在十八道嶺,嘉靖十五年改名陽 翠嶺,距長陵東南三里。自七空橋北百餘步,分東為 永陵神路,長三里,有石橋一空,有碑亭一座,如獻陵」, 而崇鉅過之。碑亭南有石橋三道,皆一空門三道,門 內東神廚五間,西神庫五間,重門三道,東西二小角 門。又進復有重門三道,飾以石欄,累級而上,方至中 墀,殿七間,兩廡各九間,其平刻左龍右鳳,石闌二層, 餘悉如長陵。殿後有門,兩旁有垣,垣各有門,明樓無 甬道。東西為白石門,曲折而上。樓之三面皆為城堞, 榜曰「永陵」,碑曰「大明世宗肅皇帝之陵。」享殿明樓,皆 以文石為砌,壯麗精緻,長陵不及也。寶城前東西垣 各為一門,門外為東西長街,而設重垣於外垣,凡二 周,皆屬之寶城,其規制特大。

《芹城小志》:永陵葬「世宗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 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孝潔恭懿慈睿安莊相天翊聖 肅皇后陳氏,孝烈端順敏惠恭誠祗天衛聖皇后方 氏,孝恪淵純慈懿贊天開聖恭順皇后杜氏。」

名山藏孝潔陳皇后,元城人。父萬言,都督同知,封泰 和伯。嘉靖七年十月崩,初諡「悼靈皇后」,以其年別葬 襖兒峪。久之,改諡「孝潔。」穆宗即位,遷葬永陵。

《國朝典彙》:「孝潔皇后陳氏,初葬襖兒峪。隆慶初,遷合 葬。繼后方氏,葬金山。孝恪皇后杜氏,穆宗生母也。初葬金山。隆慶初遷合葬二十六嬪,惟五妃葬襖兒峪, 餘俱金山。」

《野獲編》:「世宗元配為孝潔后陳氏,繼曰孝陵后方氏。」 上以方氏有定變衛護功,其崩也,梓宮先入永陵。元 宮又特祧仁宗,以孝烈神主入太廟。比穆宗登極,遷 孝潔梓宮與孝烈並祔,而上生母為孝恪后杜氏,亦 遷祔焉。永陵亦有三后同穴,一如茂陵故事矣。 《燕都游覽志》:「穆宗莊皇帝陵曰昭陵,在定陵之南,東 向。」

《昌平山水記》:昭陵在大峪山,距長陵西南四里,自七 空橋北二百許步分西為昭陵神路,長四里,路有石 橋五空,德勝口水逕焉。又西有石橋一空,陵東向,碑 亭西有橋三道,皆一空,餘如康陵,榜曰「昭陵」,碑曰「大 明穆宗莊皇帝之陵。」明樓為賊所焚,樹亡。

《芹城小志》:昭陵葬「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 武純德弘孝莊皇帝,孝懿貞惠順哲恭仁儷天襄聖 莊皇后李氏,孝安貞懿恭純溫惠佐天弘聖皇后陳 氏,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后李氏。」

《燕都游覽志》:神宗顯皇帝陵曰「定陵,在康陵之南,東 向。」田大受《謁陵記》曰:「踰橡子嶺而北,是為定陵。」 《湧幢小品》:「神皇壽宮,皆種栝子松。」

《昌平山水記》:「定陵在大峪山,距昭陵北一里。自昭陵 五空橋東二百步,分北為定陵神路,長三里,路有石 橋三,空陵東向,碑亭東有橋三道,皆一空,制如永陵。 其不同者,門內神廚庫各三間,兩岸各七間,三重門 旁各有牆,牆有門,不升降。中門之級,殿後有石闌一 層,而寶城從左右上,榜曰:『定陵』」,碑曰「大明神宗顯皇」 《帝》之陵殿廡門為賊所焚,樹亡。

《芹城小志》:定陵葬「神宗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 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聖 顯皇后王氏,孝靖溫懿敬讓貞慈皇后王氏。」

《燕都游覽志》:「光宗貞皇帝陵曰慶陵,在裕陵西南,俗 傳為景泰窪是也。先是景泰中建為壽宮。英宗復辟, 景皇帝遂葬西山之麓,陵基遂虛。光宗上賓既速,倉 卒不能擇地,乃用此為陵。」

《華泉集》:「景皇帝臨御日,自建壽陵,尋毀之,後為慶陵。」 《昌平山水記》:「慶陵在天壽山西峰之右,距獻陵西北 一里,自裕陵神路小石橋下分東北為慶陵神路,長 二十餘步。有橋一道一空,制如獻陵,平刻龍鳳,殿柱 飾以金蓮。殿無後門,殿後繚以垣門一道,門北有橋 三道,皆一空。其水自殿西下。殿門西又有一小橋,為」 行者所繇。殿北過橋,有土岡,自東而來,至神路而止。 岡後周垣門三道,如獻陵寶城,東西直上,至中,復為 甬道而入,榜曰「慶陵」,碑曰「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殿 門前及垣內,樹五百株。

《芹城小志》慶陵葬「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 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及「孝元昭懿哲惠莊仁合天弼 聖貞皇后郭氏,孝和恭獻溫穆徽慈皇后」王氏,孝純 淵靜慈肅皇后劉氏。

《崇禎遺錄》上諭禮部:「朕惟慶源有自,禮必隆於所生; 孝思永言,施必繇於親始。典關教化,義重彝倫,章憲 俱存,肇稱宜亟。我聖妣貞靜賢妃芬降華宗,躬膺令 德。徽音夙稟於女史,婉懿早著於青蒲。在昔皇考,毓 我弟昆,蓋華萼共輝於連枝,而顧復各勤於離裏。我 皇兄纂承祧之重,既篤於濬源;逮眇躬荷世及之庥, 亦深於惓慕。欲酬罔極,宜備追崇。正儷體之鴻稱,舉 遷祔之上典。爾禮部其會官詳議以聞。」於是尊諡聖 母孝純淵靜慈肅毗天鍾聖皇后,祔葬慶陵。

《燕都游覽志》:「熹宗悊皇帝陵曰德陵,在永陵之東北, 即永陵之虎沙也。陵獨西向,與昭、定二陵相對,旁有 竇禹錫手植槐。」

《昌平山水記》:德陵在潭子峪,距永陵東北一里。自永 陵碑亭前分北,為德陵神路,陵西南向,碑亭前有橋 三道,皆一空,制如景陵。平刻龍鳳,殿柱飾以金蓮。殿 無後門,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悊皇帝之陵。」殿、樓 門亭俱黃瓦。

《芹城小志》德陵葬「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 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昌平山水記》:「鹿馬山有田貴妃墓,南距西山口一里。 崇禎壬午,妃薨,葬此。遣工部左侍郎陳必謙等營建, 未畢而都城失守。賊以帝后梓宮至昌平州,士民率 錢募夫葬之田妃墓內,移田妃於右,帝居中,后居左。 以田妃之槨為帝槨,斬蓬藋而封之。門外右為司禮 太監王承恩墓,以從死祔焉。」

《肅松錄》:《思陵碑》:亭南北四丈八尺,東西如之。宮門三, 距亭十一步,階三。惟中門有棟宇,廣二丈四尺,修三 丈。饗殿距門十三步,階三,無臺。殿三楹,廣七丈二尺, 修四丈二尺。內香案一,青琉璃五器全。設一神牌,高 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龍,邊以金泥之。題曰:「大明欽天 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中 楹為煖閣,長槅六扇,中供木主三,中則莊烈愍皇帝左則周后,右則田妃,外俱用櫝冐之。周后神主題曰 「大明孝敬貞烈慈惠莊敏承天配聖端皇后。」田妃神 主僅存「恭懿」二字,餘被人磨去矣。配殿三楹,俱黑瓦。 殿前大杏樹一株。靈寢門三,距殿址四步,穴牆為門, 中廣二丈四尺,修一丈二尺,旁則戶矣。明樓距門十 一步不起,樓階四,中開一門,左右夾窗二碑石廣一 丈六尺,修六尺,雕龍方座,高丈許,題曰「莊烈愍皇帝 之陵。」石凡距樓十步,長五尺,博二尺,几前石器五,俱 高八尺,方式雕龍。中一方鼎,與諸陵異,皆列在地。寶 城距几甚近,無城,周迴用牆,高六尺,中以石灰起冢, 高四尺,繚以短牆,左松八株,右松七株

《肅松錄》:「長陵、獻陵、裕陵、茂陵、慶陵俱癸山丁向,景陵、 永陵俱艮山坤向,泰陵壬山丙向,康陵辛山乙向,昭 陵乾山巽向,定陵戌山辰向,德陵甲山庚向,思陵子 山午向。」

《昌平山水記》:長陵有東西二井:東井在德陵東南饅 頭山之南,西向;西井在定陵西北,東向並重門,門三 道,殿三間,西廡各三間,綠瓦周垣。《會典》言:「長陵十六 妃從葬,位號不具。其曰井者,蓋不隧道而直下也。」自 英宗止宮人從葬,於是妃墓始名。其在陵山內者,昭 陵之左九龍池南為蘇山,有萬貴妃之墓,東向,憲宗 妃也。又南為銀錢山,有鄭貴妃暨二李、劉、周四妃之 墓,南向,神宗妃也。又南為嶴兒峪,有四妃、二太子墓, 中閻妃、王妃,左馬妃,次左哀沖太子,右楊妃,次右莊 敬太子,世宗妃太子也。又南為悼陵,東南向。孝潔皇 后陳氏,初諡「悼靈」,葬此。世廟崩,遷永陵,而其封兆尚 存。旁有沈文、盧三妃之葬,至今猶曰「悼陵」云。東山口 迤東有劉惠妃墓,英宗妃也。又東八里綿山有蘄獻 王、滕懷王墓,仁宗子也。凡陵及妃嬪、諸王之葬及上 所御殿,其外垣皆塗以紅土。

《昌平山水記》:「十二陵各有宰牲亭、祠祭署、朝房、神馬 房、果園、神宮監。又各有衛,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 主率領軍士,防護陵寢。其公署皆在州城。」

《肅松錄》:「長陵果園在神仙洞北。獻陵園在州南門外 少西。景陵園在山北。裕陵園在景陵園西。茂陵園在 大松園西。秦陵、康陵園俱在大紅門。永陵園在神仙 洞前。昭陵園在西山口。定陵園在州西門外御路西。 慶陵園在白浮村。德陵園在州西門迤南。」

《肅松錄》:「長陵、獻陵榛廠俱在渤海所;景陵廠在韋村, 裕陵、泰陵廠俱在懷柔縣;茂陵、永陵、昭陵、定陵廠俱 在密雲縣;康陵廠在紅川柳溝,慶陵廠在平谷縣,德 陵廠在薊州盤山。」

《昌平山水記》:「環天壽山凡十口,自大紅門東三里,曰 中山口。又東北六里,曰東山口,距州東門八里,有樓, 南北二座,三層。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口,距景陵 北二里。又西十五里,曰賢莊口,距泰陵北五里。又西 三里,曰灰嶺口。又西南十二里,曰錐石口,距康陵東 北二里。三口並有垣,有水門。又南十二里曰鴈子口」, 距康陵西北三里。又西南三里曰德勝口,距九龍池 四里,有垣有水門。又東南十里曰西山口,距悼陵南 二里,有小紅門,距州西門八里。又東二里曰榨子口, 距大紅門三里。凡口皆有垣,陵後通黃花城。

《北游紀方》:思陵神牌,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龍,金字 書「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 烈愍皇帝。」其神主則書「大明懷宗欽天守道敏毅敦 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端皇帝。」神主之左為周 后,主上書:「大明孝敬貞烈慈惠莊敏承天配聖端皇 后」;右為田妃,主上書:「恭淑端慧靜懷皇貴妃。」主俱長 不滿尺、《白櫝》冒之

《北游紀方》:櫺星門北五空橋南山坡,號蘆殿坡,當時 祭陵,以蘆席作殿,以息群工,執事者。

《兩朝從信錄》:「諸陵神宮監軍、巡山軍、巡邏軍、夜不收 軍、黃土軍、行宮軍、天橋軍、圯墳軍、本戶軍、御馬監軍、 御女軍、朝房看料軍、金錢山軍、并悼陵軍、李貴妃墳 軍,共六千二百四名。」

《黃圖雜志》:天壽諸陵,相傳夜分時有神燈出,宮娥引 駕以行,神宮監多望見之。虞吏部淳熙詩云:「香煙遙 接白雲平,原上金燈夜夜明。山鬼蘿衣挽秋駕,青冥 有路不教行。」蓋紀其事也。

《翠微志》:「蔣山後龍母莊東一里,有竇禹錫植槐空腹, 中可設案,羅坐八人。」

《北游紀方》:「竇氏植槐在景陵瓜園中,順治四年伐去。」 《燕都游覽志》謂「在德陵旁者,非也。」

「無用閒談。」泰陵金井內水孔如巨杯,水仰歕不止。楊 名父親見之,歸而疏諸朝,請易地。事下工部,湯陰李 司空鐩怒其多言害成功,陰令人塞其孔以誹謗狂 妄,奏命錦衣官校押名父赴陵所驗看。名父身親《三 木朝辭》,賦詩云:「禁鼓無聲曉色遲,午門西畔立多時。 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國憂天竟是癡。」群議已公須首 「實眾言不發但心知殷勤為問山陵使誰與朝廷決」, 大疑其志亦可憐矣。孝廟聖體竟葬此中言之可為寒心。李司空居官風采凜凜,晚年尢剛勁不阿,獨此 一事不愜人意。

《朱文懿公奏議》,「永陵寶城八十一丈,外加方牆圍護, 特異諸陵。」

《朱文懿公奏議》:「大峪山壽宮寶城,左至龍山腳下澗 溝,計四十丈五尺,右至西井界域,計四十丈五尺。總 計八十一丈。」

《記纂淵海》:燕山自西山迤邐東來,至玉田縣西北,延 袤數百里,直抵海岸。

《長安客話》:「薊、昌先本一鎮,嘉靖三十年,始分為二,設 提督、都督一員,護視陵寢,防守邊關,遂為昌鎮、 四鎮。」《三關志》:「黃花鎮城一座,景泰四年建,城有黃花 倉。」

《四鎮三關志》:「黃花路東自慕田峪,西至棗園砦,延袤 一百八十里,隘口一十七。渤海所下,隘口七。慕田峪 關。」永樂二年建賈兒嶺口:嘉靖十五年建田仙峪砦。永樂二年建擦石 口。嘉靖二十三年建磨石口。驢鞍嶺口。俱永樂三年建大榛峪口。永樂 年建邊城八十一里半,附牆臺四座,空心敵臺四十四 座。黃花鎮下隘口十:南冶口。永樂二年建《大長峪口》。《小長 峪口》。永樂年建木鎮口。嘉靖十七年建鷂子峪口。嘉靖二十三年建《撞道 口》。永樂二年建石湖峪口。正德八年建西水峪口石城峪口。《棗 園砦口》俱永樂年建五十五里半,附牆臺二座,空心敵臺 二十九座,戰臺四座。因陵寢重地有警屯駐戰兵,特 設戰臺防護。

三鎮邊務總要「由幵連口十里至慕田谷關、正關,并 迤西王家坨、燈干嶺、榨子墎、劉家頂分界。墎胡思谷 至界牌石止,各墎空,俱山形平漫,外臨大川,極衝。」「又 五里至賈兒嶺界牌石,迤西安寧臺、大管仲渠至德 勝臺止,內險外平,牽馬可上,餘通步。」「又三里至田仙 谷,山險有溝一道,置水關緩。」又十五里至擦石口,山 險有溝一道,外通梨樹坨,置有城濠可守。又十里至 磨石口,惟二道關并東山墩空,及水口衝要通馬。其 大安家坨迤西,嵐兒谷各山險通步。又五里至驢鞍 嶺,內險外平。又五里至大榛谷正關,外通四海冶東 谷、皁筩石、東山墩、雪山墩俱通單騎。餘山險稍緩。又 十里至南冶口通步。又三里至大長谷堡,山險通步。 又二十里至小長谷堡,山形雖下,外險止通步。又五 里至本鎮口頭道關,其二道關通四海冶來騎,三道 關往西南,道路寬漫,通眾騎極衝。又六里至鷂子峪, 堡,牆外寬平,通眾騎極衝。其南北山墩二空,皆山險, 通步。又三里至撞道口,內窪外阜,受敵極衝。其桃園 東西墩空,通步緩。又二里至石湖谷,山險不通步。又 三里至西水谷,外通永陵南山謊砲兒并韓家川,通 大舉,極衝。又二十五里至石城谷,即榆林溝,東西平 安地方棗園砦二處,係禁山,多林木,外通白龍潭,可 行單騎。又五里至棗園砦,即驢兒坨,迤東係禁山,緩。 《昌平山水記》:「慕田峪城,三門守備一人守之。」自此以 東皆單邊。自此以西,皆重邊也。渤海守禦千戶所,城 三門,距黃花鎮城三十里,距昌平州一百里。其西小 長谷堡有礦洞。嘉靖三十六年封閉。

《方輿紀要》:「慕田谷,在州東北百有五里,其西南有城, 設官軍戍守。萬曆初,移渤海所於慕田谷關。」

四鎮《三關志》:「渤海新舊營城二座,嘉靖二十七年建, 城有渤海倉。」

《長安客話》:「黃花鎮為京師北門,東則山海,西則居庸, 其北鄰四海冶,極為緊要之區。故弘治中,遣總制嚴 蘭經略東西諸關。」

《方輿勝略》:「黃花鎮以東,歷密雲、馬蘭、太平、燕河,屬於 山海,謂之東關;以西歷居庸、白羊、紫荊、倒馬,屬于龍 泉,謂之西關。」

《昌平山水記》:「黃花鎮,距州北八十里,城三門。《元史》:『黃 花鎮千戶所,於昌平縣東口置司者也。以參將一人、 守備一人守之。景泰中,又設內官守備。嘉靖四十年 革鎮城直天壽山之後,當居庸、古北二關之中,而北 連四海冶,昔人所謂擁護山陵,勢若肩背者。其水曰 黃花鎮川,河出塞外,自二道關入口,逕渤海所、懷柔』」, 至順義界入白河,其流九曲,俗謂之「九渡河。」城北有 碧霞元君廟,其殿西有二松,相去四五尺,而上枝樛 曲相穿,遂合為一,名曰「交松。」城西有垣,一重曰頭道 關,再重曰二道關。

《呂覽》「何謂九塞、大汾、冥阨、荊阨、方城、殽井陘令疵」句。 注「居庸。」淮南子同大作太冥作澠殽下亦有坡字 《四鎮三關志》:「居庸關,洪武元年大將軍徐達建,城跨 兩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關東自西水峪口黃 花鎮界,九十里;西至鎮邊城堅子谷口紫荊關界,一 百二十里;南至榆河驛宛平縣界,六十里;北至土水 驛宣府界,一百二十里。」

《水經注》:「關在沮陽城六十里,居庸界,故關名矣。使者 入上谷,耿況迎之於居庸關,即是關也。」其水導源關 山,南流,歷故關下。谿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戶牖扇 扉悉石也,蓋古關之候臺矣。南則絕谷,累石為關址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山岫層深,側道褊狹,林障據 嶮,路才容軌。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宦遊子聆之者, 莫不傷悲矣。其水歷山南,逕軍都縣界,又謂之軍都 關。《續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也。」其水南流 出關,謂之下口,水流潛伏十許里是也。

《通鑑注漢志》有軍都、居庸兩縣,蓋縣各有關。按蘇林 注,但言居庸有關,而軍都則否,蓋北魏時曾分置兩 關爾。

《方輿紀要》:「晉咸康六年,慕容皝帥諸軍入蠮螉塞,直 抵薊城。永和六年,慕容雋使慕容霸將兵二萬,自東 道出徒河,慕輿干自西道出蠮螉塞。」又「太元十年,慕 容垂遣慕容農出蠮螉塞。」「蠮螉」即居庸,音轉耳。 《通典》:「北齊改居庸關為納款關。」

《新唐書志》:「幽州昌平縣西北三十五里有納款關,即 居庸故關,亦謂之軍都關,古夏陽川也。」

媯州懷戎縣東南五十里,有居庸塞,東連盧龍、碣石, 西屬太行、常山,實天下之險。

《十道志》:「居庸關亦名薊門關。」

《通鑑志》:「幽州昌平縣北十五里有軍都陘。」

《北邊備對》「太行山南自河陽懷縣迤湟北出,直至燕 北,無有斷間,此其為山不同他地,葢數千百里,自麓 至脊,皆險峻不可登越,獨有八處粗通微境,名之曰 陘。居庸關者,其最北之第八陘也。此陘東西橫亙五 十里,而中間通行之地才闊五步。」

《呆齋稿》:關在昌平西北四十里,元翰林學士王惲謂: 「始皇築長城,居息庸,徙於此,故以名焉。」

問《次齋稿》,《居庸》亦謂之「冷陘。」

《昌平山水記》:居庸關南口有城,南北二門。《魏書》謂之 下口。《常景傳》:「都督元譚據居庸下口。」是也。《北齊書》謂 之夏口。《文宣紀》:「天保六年,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至 恆州九百餘里。」是也。《元史》謂之南口,亦謂之西關。《三 國志》:「田疇乃上西關,出塞旁北山,直趨朔方。」是也。亦 謂之軍都關。漢立軍都縣於山之南,今州東四十里 有軍都村。後漢盧植隱居昌平軍都山中,昭烈修弟 子禮事之。晉段匹磾欲擁其眾,徙保上谷,阻軍都之 險,以拒末波。魏道武伐燕,遣將軍封真等從東道出 軍都,襲幽州,是也。亦謂之渾都。《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屠渾都」是也。亦謂之納款關。《通典》:古居庸關在昌平 縣西北,齊改為納款,是也。自南口而上,兩山之間一 水流焉。而道出其上十五里為關城,跨水築之,有南 北二門,以參將一人、通判一人、掌印指揮一人守之。 又設巡關御史一人,往來居庸、紫荊二關按視焉。城 之中有過街塔,臨南北大路,累石為臺如譙樓,而窾 其下以通車馬。上有寺,名曰「泰安。」正統十二年賜名。 「下窾」處刻佛像及經,有漢字,亦有番字,元泰定三年 所鐫也。葛邏祿《迺賢詩序》言:「關北五里有敕建永明 寶相寺,宮殿甚壯麗,三塔跨於通衢,車騎皆過其下。 蓋今亡其二矣。」又八里為上關,有小城,南北二門。 《經世挈要》:「居庸關跨南北而夾兩山水,旁崖流徐。中 山壘石為城,作京師北門,特建衛學,參將分守,而八 達嶺南」北咽喉,於是移居庸把總蓋營房以居之。 《四鎮三關志》:「南口門堡城一座,上關城一座,俱永樂 二年建」

《通鑑注》:「西關,即居庸關。」

《陷蕃記》:「幽州西北居庸關,又西北石門關,關路崖狹, 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也。

《元史百官志》:「北口千戶所於上都路龍度州東口置 司,南口千戶所於大都路昌平縣居庸關置司。」 《元史·兵志》:隆鎮衛:「睿宗在潛邸,嘗於居庸關立南北 口屯軍,徼巡盜賊,各設千戶所。至元二十五年,以南、 北口上千戶所總領之。至大四年,改千戶所為萬戶 府,分欽察、唐兀、貴赤、西域左右阿速諸衛軍三千人, 并南」、北口、大和嶺舊隘漢軍六百九十三人,屯駐東 西四十三處,立十千戶所,置隆鎮上萬戶府以統之。 皇慶元年,始改為隆慶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延祐二 年,又以哈兒魯軍千戶所隸焉。至治元年,置蒙古、漢 軍籍。

《全邊略記》:「金人起遼東,顧西拔大同,由居庸入。遼人 起遼左,亦由宣、大入於居庸。元人起和林,於開平甚 邇,亦不由古北諸路,乃南取宣、大,由紫荊入,而南攻 居庸,破。」

《金史》「居庸關,國名查刺合攀。」

《四鎮三關志》:「居庸路:東自門家谷口,西至糜子谷口, 延袤一百五十里。南至關,北至永寧城。隘口二十,灰 嶺下隘口十:門家谷口、灰嶺口、賢莊口、錐石口、鴈門 口、德勝口、虎谷口、雙泉口、養馬谷、西山口。」俱嘉靖十五年建 邊城二十六里,附牆臺七座,八達嶺下隘口七:石佛 寺口,青龍橋東口,王瓜谷。俱永樂年建八達嶺口。弘治年建黑 豆谷化《木梁》于家衝。俱永樂年建邊城二十四里半,附牆 臺四座,空心敵臺四十三座,石峽谷下隘口三花家

窯、石峽谷口,糜子谷口。俱永樂年建邊城一十六里,附牆
考證
臺十座,空心敵臺二十五座。

三鎮邊務總要。由棗園砦至居庸路,界分水嶺,三里 門家谷口,山勢重疊,然通白龍潭路,「來騎」極衝。又三 里至灰嶺口,內外寬漫,極衝。又三里至賢莊口,本口 路隘,通永寧南山塔兒,來騎次衝。又七里至錐石口, 兩山險峻,林下稠密,中有河,外通塔兒谷衝。又五里 至鴈門口,外險內平。又五里至德勝口,山勢高險,中 有大河,外通大小紅山衝。又九里至虎谷口,外險內 平,不通騎緩。又五里至養馬谷,在南口門緩川草花 頂,山勢內外高險,人馬難行。三里至石佛寺口,正口 兩山壁立,中通溝路,難行。又三里至青龍橋東口,山 勢內平外險。又三里至黃瓜谷口,亦內平外險。又三 里至八達嶺,內平外漫,為宣、大咽喉極衝。又三里至 黑豆谷,內平外漫。威靖墩至衝谷墩通眾騎,餘通騎 衝。又三里至化木梁,內險外平,人馬可行。又二里至 于家衝,正城迤東一空通單騎,迤西青石頂墩通于 家溝,俱通眾騎衝,餘通步緩。青石頂山勢,外平內險。 三里至花家窯,內外高險。龍芽菜溝通單騎,城東頭 至西頭水口,平漫,通眾騎極衝。又三里至石峽口,城 東至石崖子口,又西山墩至鎮鹵墩,俱通單騎衝。又 三里至糜子谷正關水口,并鎮西墩至南山墩,通陳 家墳,俱平漫,通眾騎極衝。餘通「步緩。」

《昌平山水記》:「上關七里至彈琴峽,上有佛閣。又七里 為青龍橋,道東有小堡。又三里至八達嶺,有城,南北 二門,元人所謂北口也,以守備一人守之。自八達嶺 下視居庸,若建瓴,若闚井。故昔人為居庸之險,不在 關城,而在八達嶺。而坌道又八達嶺之藩籬,元人於 北口設兵,洵得地形之便者。」

《四鎮三關志》:「八達嶺城一座,弘治十八年建。」

昌鎮疆宇幅員不踰五百里,而《居庸關》突據其中,蓋 未有郡邑之先已設險於外戶矣。然八達嶺去關北 三十里,墉埴漸崇,驅馬而南,勢若建瓴。故先年經略 大臣刱城置守於此,誠得扼險之要樞哉。

《菽園雜記》:「居庸關外抵宣府驛,遞官皆百戶為之,以 其地無府州縣故也。」

《師山掌錄》:居庸關有彈琴峽,水流石罅,聲若調琴。 《長安客話》:「居庸關內道旁一大石,其形似枕,俗呼仙 人枕。」

四鎮《三關志》:「橫嶺路,東自軟棗頂,西至挂枝庵,延袤 一百三十里,南至居庸關,北至懷來城,隘口三十有 九,白羊口下隘口八:軟棗頂。」永樂年建石板衝牛臘溝。俱嘉 靖二十三年建西《山安》。永樂年建《桑木頂》。嘉靖二十三年建《東黃鹿院》。《秋 樹窪》《西黃鹿院》,俱嘉靖四十四年建邊城一十一里,附牆臺三 座,空心敵臺一十九座。長谷城下隘口七:茶芽、駝、沙 嶺兒、窟窿山、鏡兒谷、分水嶺、銀洞、梁俱永樂年建轎子頂: 嘉靖二十五年建邊城一十五里,附牆臺一座,空心敵臺二 十三座。橫嶺下隘口一十四。黃石崖、東涼水泉、西涼 水泉、火石嶺、寺兒梁、東核桃衝、西核桃衝、大石溝、陡 嶺口、鶯窩坨、小山口、姜家梁、倒翻衝、廟兒梁。邊城三 十一里,附牆臺三座,空心敵臺二十八座。鎮邊城下 隘口十:柳樹窪。永樂年建《黑衝谷》、車頭溝、尖山頂、北唐兒 庵、南唐兒庵。水門。松樹頂、秋樹窪。俱嘉靖三十年建《挂枝庵》: 嘉靖三十八年建邊城二十一里,附牆臺五座,空心敵臺三 十二座。

三鎮邊務總要由糜子谷口六里至軟棗頂正關東 北,山勢險峻,止通單騎口,外平溝內薄梁極衝。又三 里至牛臘溝,內外山峻,牽馬可上。又二里至桑木頂, 外梁平內山險,可通單騎。又一里至黃鹿院,山梁高 險,牽馬可上。又四里至茶芽坨,西界內外山峻,牽馬 可上。又二里至沙兒嶺,可通人馬。次衝。又二里至鏡 兒谷,山峻,牽馬可上。又二里至分水嶺,內外平漫,可 通大舉,極衝。又二里至銀洞梁,內險外平,次衝。又二 里至轎子頂,西黃石崖,通單騎衝。又一里半至東涼 水泉山,梁平漫,通騎,次衝。又一里至西涼水泉,山薄 梁平,可行人馬,極衝。又一里半至火石嶺,門外溝平 闊,通大舉,極衝。又二里至寺兒梁,山稍峻,通單騎。又 一里至東核桃衝,山梁可通,步騎,次衝。又一里至西 核桃衝,山勢平漫,通騎,次衝。又二里至大石溝水口, 內平外漫,通大舉,極衝。又一里半至陡嶺兒,外險內 漫,通步。又二里至鶯窩坨,外懸崖內,山高峻緩。又一 里半至小山口,山險,牽馬可上。又二里至姜家梁,山 險通,單騎,次衝。又二里至倒翻衝,有水口,內外平漫, 通大舉,極衝。又五里至廟兒梁西柳樹窪界,內外平 漫,極衝。又六里至黑衝谷,平漫,通騎極衝。又三里至 車頭溝,外平內險,通單騎次衝。又二里至北唐兒庵, 有水口,內外平漫,可通大舉。又二里至南唐兒庵,外 險內平,牽馬可行。又四里至松樹頂,山險僅通,步緩。 又四里至「挂枝庵」,迤西「係邊尾」,俱重山疊障,不通步 騎。

《昌平山水記》:「白羊口距州西四十里,距居庸南口二 十里,有水伏流。」《元史》:「白羊口千戶所,於昌平縣東口置司。景泰元年,調涿鹿中衛後千戶所官軍守禦,後 以守備一人守之。其西南有小城,曰白羊新城。」 四鎮《三關志》:「白羊口堡一座,景泰元年建,城有白羊 口倉。」

《長安客話》:橫嶺之東,有口曰「白羊」,其直南則沿河口, 外通懷來城;其直西則馬水口,北通舊保安煙麓陀 庵,是馬水口勝處。

《方輿紀要》:「白羊城,正統九年,也先由此入犯。弘治十 一年,火篩自大同深入,分遣大臣守居庸、白羊諸關 隘。正德十一年,寇入白羊口。嘉靖二十九年,寇犯京 師,欲奪白羊口北出,不果。蓋南北要衝處也。」

《昌平山水記》:「白羊北四十里為長谷城二門。其西有 小城,曰長谷新城。」

四鎮《三關志》:「長谷城一座,正德十五年建。」

《昌平山水記》:「長谷北二十里為橫嶺城,二門守備一 人守之。」

《四鎮三關志》:「橫嶺城一座,弘治十八年建,城有橫嶺 倉。」

《長安客話》:「橫嶺城與長谷城逼近,然橫嶺尢孤縣外 界,山高泉涸,軍士苦之。」

《方輿紀要》:「橫嶺口,亦名龍嶺口,守禦要地也。嘉靖中, 俺荅自古北口入犯,從橫嶺逸出。」

《昌平山水記》:「長谷西北二十里,為鎮邊城三門。正德 中建,設守禦千戶所,後以參將一人守之。」

薊丘集鎮邊城,居人僅可百數,地寒,不能種穀,五畜 勞羸,不甘兵雜其間,狡猾難治。西十里有堠曰「唐耳」, 背據大山,下視懷來,足為天險。

《圖書》編「京城口九十里。昌平州州東北九十里黃花 鎮。自鎮歷白馬、陳家、弔馬等峪,關口四十八,而古北 口又一十四。關口至峨嵋寨中歷黃松峪、將軍石,凡 五口,而薊州東岸峪。自關以東歷寬峪等關,凡十口, 而遵化縣之馬蘭峪,乃歷沙皮、羅文松、青龍井兒、潘 家口、團亭寨,關口三十一而喜峰口。又七十里而遷」 安縣之青山口,又十二口而冷口,又三口而劉家口, 又四口而盧龍縣之桃林口,又四口而昌黎縣之界 嶺箭桿等六口而撫寧縣之義縣口,又石門等五口 而董家口歷大毛山、小青山等十四而《山海關 述征記》:「太行首始河內,自河內至幽州,凡有八陘。」 《稼堂雜抄》居庸亦曰「『冷陘」,「陘』又作硎。」《新唐書》:「孫佺為 幽州都督,率兵十二萬討奚。李大輔分三屯,以副將 李楷洛、周以悌領之,次冷硎,楷洛與大輔戰不勝」是 也。

《金臺集》:「居庸關北五里,敕建永明寶相寺,宮殿甚壯 麗,三塔跨於通衢,車騎皆過其下。」

東田集,居庸重鎮。時平為上谷之襟喉,事亟真北門 鎖鑰。惟雄臨朔漠,抑且險類崤函。關西各隘,自晏磨 峪口起,至紫荊關沿河口止,共二十七處,俱係山前 隘口。山口起至合河口止,相兼懷來各隘,共九處,俱 係山後隘口。「前後相距,遠近不同,或七八十里,或四 五十里,山川錯雜,路徑紆迴。向以林密地險,寇不得」 騁。近年樵採,林木漸疏,往來無所阻矣。

《居庸》外抵宣府,驛官皆百戶為之,以其地無府州縣 故也。

《述征記》:「八陘:一、軹關陘,二、太行陘,三、白陘,四、滏口陘, 五、井陘,六、飛狐陘,七、蒲陰陘,八、軍都陘。」

《籌記》:「自山海關而西,薊鎮領之,邊城凡一千四百七 十四里,城堡七十一座,附牆臺一百四十六座,敵臺 一千九十五座,主兵七萬三千五百六十二名,客兵 五萬七千五百七十三名。自居庸關而東,昌鎮領之, 邊城凡二百八十二里,城堡一十三座,附牆臺三十 九座,敵臺二百三十七座,主兵一萬七千七百四十」 四名;客兵一萬三千一百七十九名;明之邊防固矣。 其後李自成取徑居庸,如入無人之境:始信設險之 不足恃也。

《昌平山水記》:「郭守敬奉詔興水利,上自昌平縣白浮 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 經甕山泊,至西水門,入都城。」按:神山、白浮皆在州之 東南,地勢西高東下,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曉。 《昌平山水記》:「潮河川守禦千戶所有關河,自塞外興 州發源,入古北口,西南經密雲、懷柔,至牛闌山,與白」 河合,其寬處可一二里。昔人斫大樹倒著川中,狹處 僅二三丈,以巨木為柞,其外縱橫布石,以限戎馬。此 漢郎中侯應所謂「木柴僵落谿谷水門」者。然水性湍 急,大雨則諸崖之水奔騰而下,漂木走石,當歲歲修 治。又所云功費久遠,不可勝計也。川之兩旁,築垣立 臺,東臺下有鐵門關,為出入道,常扃鑰不開,而臺上 有樓,總督大臣以撫賞涖焉。關外為夾牆,撫夷魚貫 而前,受賞於闕下。軍士列兩山上,伐鼓吹角以震讋 之。下有小城,曰「北關」,營二門而川口東南有小城曰 「潮河川堡」,亦二門,守備一人守之。臺之東西,因山為

城,參差曲折,千里不絕。其衝處則建空心敵臺,高或
考證
三四丈,廣或十四五丈。凡衝處或四五十步一臺,緩

處或二百步一臺。每臺「百總一人主殺敵臺頭副二 人主輜重。五臺一把總,十臺一千總,皆以南兵充之。 每一二里鈴柝相聞,為一墩,每墩軍五人主瞭望,每 路傳烽官一人,有警舉烽,左右分傳數百里,皆見應 速而備豫。」大抵皆戚少保繼光之遺畫也。

《方輿紀要》:「潮河在密雲縣東南,自古北口流入縣界, 西南流至順義縣,合於白河。」

《四鎮三關志》:「鎮邊城有鎮邊倉。」

《太平寰宇記》:「帶州,唐貞觀十九年於營州界內置處。 契丹乙失活部落,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元年遷於 青州安置。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領縣一。孤竹舊治 營州界,契丹陷營州後寄治於昌平縣之清水店,為 州治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