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76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十六卷目錄

 保定府部彙考十

  保定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七十六卷

保定府部彙考十 编辑

保定府物產考    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穀之屬

麥 《清苑縣志》:麥有大有小,有蕎,有春有秋,有米有玉 。《滿城縣志》:有秋種夏熟者,有春種夏熟者。《詩》云「來牟者」 即此 。《新城縣志》:小麥曰來,大麥曰麰。蕎麥一名烏麥,與麥殊類 。《容城縣志》。《廣雅》云:大麰即今之大麥、小麥。《爾雅》云:「荍麥秋花冬實,遇霜則枯。」 按荍音翹,即今之蕎麥也。《深澤縣志》:春麥錯麥 。《高陽縣志》。有燕麥、粟 。《清苑縣志》:「粟約有數十種,名號不一 。」 《滿城縣志》:「粟比粱差小,種類甚多,有早熟者,有晚熟者 。」 《容城縣志》:「即今之穀也。京師謂穀米為粟米。」 《本草》云:「稷居下品,粟居中品。江東人呼粟為粢。《爾雅》謂:粢,稷也。以《本草》為是 。」 《淶水縣志》:「俗呼為穀,去殼謂之小米。」

黍 《清苑縣志》:「黍有黃,有白,有丹,有大白,有小白 。」 《新城縣志》作食之外,又可釀酒為餳 。《容城縣志》。《說文》云:「禾屬而粘。」 孔子曰:「黍可以為酒。」 《淶水縣志》。「《爾雅》云:『眾秫也。謂粘粟也 』。」 《新安縣志》:秬黍。

稷 《清苑縣志》:稷有紅有白,有黑 。《滿城縣志圖經》曰:「稷米即穄米也。」 高誘曰:「關西謂之糜。」 《容城縣志》:徐鉉曰:「楚人謂之稷,關中謂之糜。」 《陝西通志》曰:「苗穗似蘆,而米可食,其米猶黍,但不粘耳 。」 《淶水縣志》:「《爾雅》云:『粢種也』。」

秫 ,《清苑縣志》:「秫有紅有白,有秔有糯 。」《滿城縣志》秫數種:有早、有晚,有粘者可為糕。 《新城縣志》:「高粱,俗又呼。」秫按:字書無。《字正字通》曰:「荻穄,一名蜀黍」,與黍別是一類。據此竊意。秫,即蜀黍譌字。 《容城縣志本草圖經》曰:「丹黍氾勝之云:粱是秫。」京師人呼秫為高粱。其米可食,味平無毒,北方下濕之地,在在有之。 《高陽縣志》:玉秫。 《淶水縣志》秫:幹長,其形如蔗。

芝麻 《清苑縣志》:「芝麻有紅有白,有黑 。」《滿城縣志》:「有黃、白、黑、赤四種,取以榨油。大麻子粗莖,有枝大葉,子黎色,取以榨油。」小麻 《新城縣志》:「中國白脂麻,張騫得外國種黑脂麻,謂之胡麻。」《博野縣志》:「有庳麻、郝麻。」麻, 《慶都縣志》:「麻非穀屬邑,民借以延生,附入穀部。」 麻子,出完縣。《淶水縣志》:「黃胡麻,黑胡麻。」《廣雅》云:「巨勝即色黑者,有膏,可以壓油。」麻:葉大而花黃,大麻。《爾雅》云:「枲,其實為。」可為泉賂,又可「績布。」又有麻豆 種類甚繁。 《清苑縣志》:菽有大有小,有赤有白有黑,有黎有豌,有青有黃,有茶有豇,有菉,有龍爪,有刀有匾,有蘿裙,有菜,有秕虱,有貓眼,有蠶。 《滿城縣志》。夏種秋熟,種類甚多。 《唐縣志》:「豆與蕎麥蝗不食。」 《容城縣志》。《爾雅》曰:「茙菽其種不一,大小各色,有十數種,極切民間之用。」《雄縣志》。羊眼豆、蛾眉豆、雜文豆。 《祁州志》:「北土多沙,宜干豆。」 《深澤縣志》:「大烏豆、虎爪豆, 六月鮮豆,出高陽, 梅豆,出新安。」

稻 淶水為最 。《滿城縣志》:「稻有黃鬚者,有烏鬚者。」 秔稻,秔與稉同。有早稻,米微紅。又有糯稻。《字林》曰:「粘稻,可釀酒,亦可為角黍 。」 《淶水縣志》:「種於水田者,惟石亭新莊村有之,所出不多。」 稊稗 ,《清苑縣志》。有紅、有白、有黑 。《滿城縣志》:「稗宜下濕地,味甜可食 。」 《新城縣志》。「稗似穇。」 《雄縣志》。「稗米。」

苴 :《清苑縣志》:「有大有小,有火,有蕡,有」粱 《滿城縣志》:「有黃白二種,穗大毛長,黃比白差粗,皆粟類也。」 《新城縣志》:「小而滑美,俗呼粱穀米。」

薏芢 ,《滿城縣志》:「宜下濕地,可釀酒,除風濕糜 《安肅縣志》。」

穇 《新城縣志》:「俗呼穇子。」

荑 博野縣志

穄 雄縣志

菰米 雄縣志

蘇子 安州志

蔬之屬

芥 《清苑縣志》:「芥有春有秋 。」 《滿城縣志》:有大芥春不老。二種根苗皆可用 。《新城縣志》:「氣味辛烈,菜中之芥然者 。」 《容城縣志》:「芥薹心最辛脆,可鹽用。」 東坡詩云:「蘆菔有兒芥有孫 。」 《淶水縣志》:有紫芥、黃芥。

韭 《清苑縣志》:「韭有大有小,有馬蘭 。」 《滿城縣志》:「一種而久生之,故謂之韭,每三四次割之。」 《新城縣志》:「一名豐本。」

蔥 《清苑縣志》:「蔥秋種春食者,謂之小蔥,壅土培者,謂之羊角 。」 《滿城縣志》:「一種而大小異名。秋種春用者為小蔥,春栽踰年者為羊角蔥。」 《新城縣志》:「能調和眾味,謂之和事草 。」 《容城縣志》:「味辛,苗葉而筒,諸殽內皆可用。」

蒜 《清苑縣志》:「有大有小,有獨 。」 《滿城縣志》:「有紅白二種,春栽夏用 。」 《新城縣志》:「今用之者多大蒜 。」 《容城縣志》:「味辛,能消油膩,解諸肉毒。五月五日出土而獨瓣者,能治諸瘡。」

芹 《滿城縣志》:「木耳芹,春種夏栽 。」 《新城縣志》:「氣香可為菹 。」 《容城縣志》:「一名水英,香脆可食。」 杜子美云:「香芹碧澗羹 。」 《淶水縣志》:「《爾雅》謂之楚葵,性冷,多用傷脾。野人食芹味美,欲獻其君。」 莙薘 《滿城縣志》:「莙薘春種轉栽,其根更甜。」 《新城縣志》:「莙薘作羹,柔滑 。」 《容城縣志》:「莙薘葉微厚而光滑。其莖灰淋水洗衣,其白如雪。」 《飲膳正要》云:「莙薘根圓,狀絕類茄蓮。」 今涼夏有茄蓮茄 。《滿城縣志》:茄有黑、白、長、圓三種 。《新城縣志》:「一名洛蘇,又曰崑崙瓜。」

菠薐 《容城縣志》:「波陵出自西域。波陵,時人訛為菠薐,即今赤根耳。」

莧 :莧菜:《格物論》云:莧有數種:人莧、白莧可入藥。

蘿菔 《滿城縣志》:「有紅、白、黃、青、長圓五六種」 ,《新城縣志》:「即萊菔,一名蘆菔,又名溫菘,又曰紫花菘,皮白,頭有紫、綠二色。又一種外紫內白。又一種表裏赤黃,曰胡蘿蔔 。」 《容城縣志》:「本草名萊菔,紅者佳,白者食脆而美,但多服傷氣。又一種細葉根黃而味香者,謂之胡蘿蔔。」

山藥 《滿城縣志》:「山藥味極甜美 。」 《新城縣志》:「本名薯蕷。」

瓜 種類不一 。《滿城縣志》:「冬瓜蔓生,大如斗,冬取用,故名。西瓜有三四種,大如斗,味甜美,解渴消暑。甜瓜有三四種,先苦後甜。王瓜有青白二種,又有秋生者。絲瓜,蔓長丈餘,上架長二三尺。北瓜形味似西瓜,色柳黃。南瓜青黃二色,宜熟用 。」 《新城縣志》:「菜瓜即稍瓜。木瓜賴瓜。苦瓜出博野縣 。」 《容城縣志》:「瓜有數種,惟西瓜」 味極佳。按《爾雅》《本草》《齊民要術》及諸類書,並不載,知昔所無。《草木子》云:「元世祖征西域,中國始有種。」 及觀文文山《西瓜吟》云:「拔出金佩刀,切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 知不始於元世祖。倭瓜出淶水縣。

黃芽菜 安肅縣為最 。《清苑縣志》:「白菜有春有秋 。」 《滿城縣志》:「白菜有蓮花、箭桿、青、白三種。」 《新城縣志》:「白菜即菘,四時常見,有松之操。」 周顒曰:「秋末晚菘即此。」 此地有數種,其最佳者曰黃芽 。《容城縣志》:「味淡而美,有一本莖厚而大嫩者,冬可藏用,謂之黃芽。士大夫不可一日無此味,小民不可一日有此色。」

春不老 ,安肅縣為最。

萵苣 《滿城縣志》。有二種,葉有尖圓,原出萵國。《新城縣志》。有白苣、紫苣,又名生菜 。《容城縣志》。俗呼曰萵苣。《遯齋閒覽》云:出倭國,有紫白二種。蘑菇 《滿城縣志》:秋雨多生 。《新城縣志》。土菌一名地雞,生雨後,其白而肥者,曰雞腿。蘑藤蒿 《滿城縣志》。花葉味香,多食令人氣滿。《新城縣志》。形氣與蒿同 。《容城縣志》。其葉如艾,香脆可食。東坡詩云:「著眼應誇美,如牙不塞齦。」 蔓菁 《滿城縣志》:類白菜,其根味甜,可充饑。蓼 《滿城縣志》:味辛辣,可采用。

匏子 《滿城縣志》:「蔓生有二種 」 ,《新城縣志》:「圓者曰胡盧 。」 《容城縣志》:「味甘而形長,一名匏瓜,即今之胡盧。盧懷慎嘗烝以召客。」

胡盧 《滿城縣志》:「有三、四種,皆可食,經霜取為瓢。」

胡荽 《滿城縣志》:「俗名芫荽 。」 《新城縣志》:「蒝荽,張騫得自西域,亦曰胡荽 。」 《容城縣志》。《幼幼新書》云:「鵝不食草。」

大薊 《滿城縣志》:「俗名茨菜。」

小薊 《滿城縣志》:「俗名苦苣。」

木蘭芽 :《安肅縣志》

香椿 安肅縣志

青菜 《新城縣志》:「即菠薐菜,又曰赤根。」

甘露 《新城縣志》又稱「玉環菜。」

紫蘇 《新城縣志》「葉香可菹。」

苦菜 《新城縣志》:「即荼,俗呼苦苦菜。」

茴香  青屈  馬齒  俱《博野縣志》。薤 ,《容城縣志》。葉如馬連而小,春芽香脆。秦椒 《完縣志》。

芑   藍   葵   。白華  葴。銀條  。荇   菰   蓴   灰蒲筍  。地皮  。蘋   蘩   蒔蘿,以上數種俱出雄縣。

「金簪  麻姑  」 木耳  蘇。

以上四種俱出《祁州》。

金針 出深澤縣

《地蔞 》,出束鹿縣。

羊肚 出安州

蓮 青薊 ,出《高陽縣》。

「葦筍 」 ,出《新城縣》。

苦潘 《淶水縣志》。黃花菜 《淶水縣志》:「即萱草花也,食之令人忘憂。」

果之屬

李 《滿城縣志》:「大小四五種,紅、黃、青色 。」 《新城縣志》:「紫李,玉黃、青、脆三種 。」 《容城縣志》:「花如積雪,其實青脆者佳。」 王羲之謂:「青李來禽。」 洪玉父曰:「來禽以味甘來眾禽也。」 《韓詩》云:「冰盤夏薦碧實脆。」

桃 :《滿城縣志》:「唐明皇為銷恨花,實有緋、碧、白三色。」 杜詩云:「鸚鵡啄金桃。」

杏 《滿城縣志》:「大小十數種,紅黃異色 。」 《新城縣志》:「海東紅香梅二種佳 。」 《容城縣志。本草》謂葉似梅而微紅。東坡詩云:「零露滋丹葉,濕風散晴葩。」 實有丹杏、銀杏 。《淶水縣志》:「一樣苦杏,其仁毒而傷人。」

柿 《新城縣志》:「圓者珠柿,有底者蓋柿,銳者牛心柿。」

梨 《滿城縣志》有秋白香水鵝梨三四種 。《新城縣志》:「香水佳,秋白,皮厚,耐久 。」 《容城縣志》:「有數種,而香水秋白者佳。」 辛夤遜詩云:「嚼處春冰敲齒冷,嚥時雪液沃心寒。」

柰 《滿城縣志》:「似沙果而小,色紅 。」 《新城縣志》:「即來禽。」 又林禽 《容城縣志》有幾種,即俗呼蘋婆娑果,甜果是也。《潘岳賦》曰:「二柰耀丹白之色。」 《蜀都賦》曰:「素柰夏成。」

蘋果 《滿城縣志》:「色紅青,味甜 。」 《新城縣志》:「俗呼平果,舊云蘋婆。」 《通雅》曰:「嶺表另有蘋婆,非蘋。」

沙果 《滿城縣志》:「色紅白,味酸甜 。」 《新城縣志》即《十七帖》中所云「日給也。」

蓮房

葡萄 《滿城縣志》:有黑白二種 。《新城縣志》:「張騫得之西域,白者若玉,黑者瑪瑙。唐溫庭筠目為紫櫻桃 。」 《容城縣志》:「馬乳者多,亦有玉葡萄,味極佳。」 《魏都賦》云:「葡萄結蔭。」

櫻桃 出不甚多 ,《新城縣志》又名鸎桃、含桃,言為鸎鳥所含。此地兼有棗 ,完縣為最 。《滿城縣志》有大小長圓三四種 ,《新城縣志》:大者樸棗入藥。小者肥甘,圓者團鈴棗,銳者馬牙棗 ,《容城縣志》有大棗小棗酸棗,即《孟子》所謂「養其樲棘」 是也。《廣雅》云:「棗有馬牙雞心。」 杜詩云:「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迴。」

栗 完縣為最 。《新城縣志》較南栗小而甘,西瓜 唐縣為最 。《新城縣志》。「五代胡嶠得種於回鶻國,即回紇也。」

胡桃 《滿城縣志》:「俗名核,本出西域,故名 。」 《新城縣志》:「核桃又名胡桃、羌桃 。」 《淶水縣志》:「張騫使西域得種。」

甜果 《滿城縣志》「紅色 。」 《新城縣志》「舊志麝香紅」 ,當即此。

虎喇檳 《滿城縣志》:似蘋而色紫紅,氣香味甜,名不可曉,傳流胡音未轉 。《新城縣志》:酸澀而香。

文官果 《滿城縣志》:「春開白花,後變紅色,子宜茶用 。」 《新城縣志》:「大包函五六,小包內有仁,狀如蝸旋。唐德宗巡狩時,有獻者,遂官之,因以為名。」

無花果 :《滿城縣志》:「不開花而結果。」

橘 安肅縣志

黑棗 《新安縣志》:「古稱丁香柿」 ,本柿屬,《孟子》作「羊棗 。」 《淶水縣志》:「曾晳所食者是。」 石榴 《新城縣志》:「張騫得之塗林安石國。赤者火齊榴,白者水晶榴,一名天漿 。」 《容城縣志》:「潘岳賦云:『千房同模,十子如一』。」 江總詩云:「庭榴剖朱實。」

甜瓜 《新城縣志》:即香瓜。《禮記》:「瓜祭上環」 ,又為天子諸侯削瓜,即此。

地栗 《新安縣志》:「本名鳧芡,今曰荸薺。」

「棣棠 、杜梨 」 、《胡賴蘋 》俱出博野縣。

菱 《容城縣志說文》云:「菱,䔖也。」 《韓詩》云:「菱翻紫角利。」

芡 《容城縣志》《周禮注》云:「芡,雞頭,一名雁頭。八月旬可採菱芡以為食。」

蓮實 《容城縣志說文》云:「蓮,荷實也。藕,荷根也。」 《爾雅》云:「其實蓮,其根藕。」 近有採蓮蕊造麴煮茶者。

梅 椹 、萸 、枇杷 俱出蠡縣。

匾桃 雄縣志

《楸 雄縣志 》《淶水縣志》:「似來禽而小,文與可有詩。」

癩荔枝 、地梨 《雄縣志》

憇果 《祁州志八達》:「杏 花紅 藕 、茨菰 。」 《深澤。縣志》。香果 。《安州志》。

婆棗 、脆棗 、瓶梨 、紅綃梨 、麪梨 、黃梅。

《高陽縣志》
编辑

銀杏 、柑 榛 。《易水縣志》

木之屬

松 《滿城縣志》有柴松、千松二本 。《容城縣志左傳》云:「培塿無松柏。」

柏 《滿城縣志》:「諸木中最堅,葉可入藥 。」 《新城縣志。棟材志》。《文選》云:「青青陵上柏。」 容城柏樹惟寺廟墳墓中有,近亦有植於家園者。《國語》云:「松柏之地,其土不肥。」 墳墓上又似不宜多植。榆 《滿城縣志》。「莢錢皆可食 。」 《新城縣志》:「莢曰榆錢,可食 。」 《容城縣志》。管子云:「五沃之土,其榆條長。」 《春秋元命苞》云:「三月榆莢落。」 此木植之,不惟可以作羹,亦可濟饑。

椿 《滿城縣志》:「葉莖氣香,人呼為香椿。葉芽點茶佳 。」 《新城縣志》:「香椿,又臭椿,即樗,又菜椿,居香臭之間。」

桑 《滿城縣志》:「有花椹鹵三種,葉可餌蠶 。」 《新城縣志》:「桑絲本 。」 《容城縣志》:「桑木,箕星之精。龔遂為渤海太守,勸民農桑,蓋桑樹最益人者。甘棠。」

樗櫟 《滿城縣志》:「樗葉,莖可食,味稍苦。」

柳 《滿城縣志》:「有糠、米、垂枝三種,葉可為菜。」 《新城縣志》:「陸地成大樹,水地叢生為杞柳,園中長絲拖地,曰垂柳。」 此地兼有之 。《容城縣志》:「管子云:『五沃之土宜柳』。」 盛弘之《荊州記》云:「緣城堤邊,悉植細柳,綠條散風,清陰交陌。」

槐 《滿城縣志》:「槐有青白黃色,花黃可染角,實可入藥 。」 《容城縣志》:《管子》云:「五沃之土宜槐。」 《魏都賦》云:「槐以蔭途。」 《周官》云:「面三槐,三公位焉。」 《抱朴子》云:「老槐生火人不怪。」 大都槐樹宜植。楊 《滿城縣志》有青白二種 ,《新城縣志》又名蒲柳。

銀木 《滿城縣志》:「皮白葉尖,可雕刻。」

楸 《滿城縣志》,身長直,秋月開花。

杜 《滿城縣志》:「杜有針刺,木堅實 。」 《新城縣志》「有赤杜、白杜,又名甘棠。」

楚 安肅縣志

楮 《新城縣志》:「楮即穀樹,又名構。」

「桐 橡 黃芽 」 《唐縣志》。

棗 博野縣志

檜 《容城縣志》《爾雅》云:「柏葉松身曰檜。」

棠棣 完縣志

柘 柜 ,杞 榖 辛夷 ,紫荊 枳 樲棘出蠡縣。

白楊 ,槲 椒 檉 藤 出《深澤縣》。

「荊棘 」 出《安州》。

「青陽 三川柳 」 ,出高陽縣。

椴 ,梓 ,青信 ,橝 漆 ,檓 竹 ,出易水縣。

草之屬

萱 《滿城縣志》詩云:「忘憂」 ,即此花也 。《新城縣志》:「萱有赤者,有鹿斑文者,其小而正黃者,曰金萱,總有丹棘、鹿蔥、忘憂,宜男四種 。」 《容城縣志:說文》云:「萱,忘憂草也。」 梅聖俞詩云:「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若能憂及此,能忘乃是。」

人心為物易

藤蘿 《新城縣志》:「紫藤、金銀藤,此並少。」

芭蕉

苜蓿 《新城縣志》:「漢使得之大宛國。二月生苗,嫩葉可茹,一年三刈,至秋後結實。飼馬易肥,尤宜冬蓄。」

馬齒莧

葦 《新城縣志》:「初生為葭,長為蘆,成為葦荻 。」 《清苑縣志》:按《新城縣志》:「初生為菼,長為薍,成為萑。又細長者為蒹,可作簾箔。」

垂盆 艾 茜 節草 茨 芣苢 游龍掃箒 俱出清苑縣。蘭 ,《安肅縣志》。

「茅 莎 」 ,出新城縣。

葛 出唐縣

莠 蒿 蓬 菅 蒼耳 落藜 ,出博野縣。萍 ,《容城縣志》《說文》云:「萍無根,浮水而生。」 郭璞注云:「江東人謂之藻。」 《爾雅》云:「萍之大者曰蘋。」 水蔥 三稜 盤草 ,線草 ,柏草 ,吉祥蓼 ,出蠡縣。

藍:有三種:《繡墩 馬蘭》, 出祁州。

蔞 荇 稗 ,出《深澤縣》。

「馬鞭 」 出《束鹿縣》。

紅花 茨菰 藻 。出安州。

《鐵線 蒲蘭 苔 荔 稀簽 》出高陽縣,《蘊黃 白花菜 茭 》出新安縣。

朔《藋科 》虎鬚 。蔣草 出易水縣。

「蒔蘿 靛青 」 ,出淶水縣。

花之屬

石榴 《滿城縣志》有紅白子榴三四種 。《新城縣志》:「張騫使大夏,得途林安石榴,又名丹若葵 。」 《滿城縣志》。有紅、紫、黑、粉、紅白色五六種。《新城縣志》:「蜀葵一名衛足戎葵,小而紫豔,又名錦葵,即詩之荍也 。」 《容城縣志》:「葵名不一,有白黃紅、紫四色。」 《珍珠船》亦載名不一。郭璞云:「花如木槿。有黃蜀葵,葉尖狹多缺。夏末開花,淺黃色」 ,蕊心下似紫檀色。

玉簪 :《滿城縣志》:「有白紫二種,花香可珍 。」 《容城縣志》:「質素而香,有紫色、黃色者。」 古詩云:「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東南第一花。」

紫薇 《新城縣志》:「俗呼百日紅。」

牡丹 《滿城縣志》有紅、紫、白四五種 ,《新城縣志》號花王,一名木芍藥 。《容城縣志花譜》云:「唐人謂之木芍藥。」 《洛陽風土記》:「牡丹根枯,多引蟲食,白斂能殺蟲。」 又謂:「以大針點硫黃末針之,蟲乃死。」 大都此花盛於關洛,其培花之法亦素明。北方地寒,風土不甚相宜,至冬必覆蓋。容城宋公凝芳亭孫公隱居園最盛。

芍藥 《滿城縣志》:「有紅、紫、粉、白四五種 。」 《新城縣志》:「號花相,一名小牡丹,又名將離 。」 《容城縣志上林賦》注:「芍藥根主和五臟,辟毒氣。此花天下惟揚州最盛。」

石竹 《滿城縣志》「有黑色數十種 」 ,《新城縣志》:「一名洛陽錦 。」 《容城縣志》:「叢生,花如纈錦,近俗呼為剪春羅者即是。」 太白詩云:「石竹繡羅衣。」 雞冠 《滿城縣志》。有紅紫、黃、白數種 。《容城縣志》「佛書云波羅奢花。」 山谷詩云:「紫冠黃鈿網絲窠。」

蓮花 雄縣為最 。《滿城縣志》:俗名荷花,有三四種,其根為藕 。《新城縣志》。芙蕖、芙蓉、水芝並同 。《容城縣志》。《廣雅》云:「荷,芙蕖。」 江東呼荷葉為芙蓉。《爾雅》云:其莖茄,其葉荷,其本秀,其花菡萏。木槿 出滿城縣,有紅白二種 。《新城縣志》:白者椴,赤者櫬,春開至冬,又名扶桑花,即詩之「舜華」 ,莊之朝菌。

菊花 滿城縣有百餘種 。《容城縣志》陶潛云:「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殆謂是與?《本草》注云:「菊一名日精。」

《紫荊 滿城縣,花開遍身可觀》。

《迎春 滿城縣》先春即開,故名。

金箋 ,「《滿城縣》,開更秋。」 色黃似金,故其形如箋。《十姊妺 》,《滿城縣》,一根數色。

梅桂 :滿城縣俗名茨梅,紅香可為茶 。《新城縣志》:「花如紅玉,因名。其香至久。」

《黃茨》梅 ,滿城縣花,黃幹長有茨。

丁香花 滿城縣色嬌而香 。《新城縣志》「紫多白少,皆極香。」

馬纓花 ,滿城縣開花如纓,故名 。《新城縣志》

樹上生紅鬚耳

棣棠花 滿城縣色黃,春開而秋亦復花 。《新城縣志》:「三月黃花叢生。」

《百日紅 》,滿城縣花開如傘,相續三月。

《山丹花 》《滿城縣》。

金雀 鳳仙 ,出安肅縣 。《新城縣志》:「海南子,即鳳仙,又名金鳳。」

薔薇 ,新城縣開,連春夏,依牆而生,故名 。《容城縣志》:即俗呼佛見笑十弟兄者是。米慶孫詩云:「四面垂條密,浮陰入夏清。綠攢傷手刺,紅墜斷腸英。」

桃花 《新城縣》一種「加枝桃。」 又「絳桃、碧桃」 ,此地少。

《柰花 新城縣,似西府海棠》。

荼蘼 《新城縣》二三月開花,黃色,似酴醾酒,因以為名。又一種先紅後白。

海棠 《新城縣鐵根垂絲》二種。

《月桂 》《新城縣》名。《長春花》。

扁竹 《新城縣》一作「扁筑。」 四月開花,赭色,朱斑。剪春羅 《新安縣》大紅花,瓣如剪裁。

《竹葉青 》《新安縣》即「藍胭脂草」 ,又名「鴨跖草。」 《藍姑草》。《碧蟬花》《淡竹葉》《翠蛾眉》。《青蜂兒》。

轉枝蓮 《新城縣志》:「即纏枝牡丹。其單花者旋覆,亦曰燕葍,即鼓子花。」

鸎粟 新城縣,《通雅》曰:「北人謂虞美人為鸎粟。望江南 新城縣黃花如小簪,子如豆。」

《牽牛 、新城縣》藍、白二種,秋開

蓼 《新城縣》俗呼「水蓬花」 ,即「水紅花。」

雁來紅 《新城縣通雅》曰:「即春不老,葉入秋則紅豔,或黃綠紅三色,相間如花。」

《探春 》《杏花 》,《梨花 》《李花 》,出新城縣,《長春 》《卷耳 》郁李 夜合 珍珠 ,棣棠蛾眉 ,《五香梅 》,出唐縣。

「葉落金錢 」 博野縣。

蘭花 容城縣。《說文》云:「蘭,香草也。」 今亦有蘭不香,乃蒲蘭耳。《離騷》云:「蘭芷變而不芳,荃蕙化而為茅。」

菖蒲 《容城縣本草》一名菖歜。《風俗通》曰:「菖蒲放花,人食之千年。」

《朝陽 十樣錦 》,出蠡縣。

月桂 八仙 金銀鷺 ,捲丹 打碗 出祁州。

千歲桃 ,《黃刺梅 》。《虎絨 》,出《深澤縣》。

佛指甲 ,滴滴金 ,望日蓮 ,老少年 ,出《束鹿縣》。

回回葵 夾竹 桃竹 棣棠 米殼 水仙,烏斯菊 六月菊 ,芭蕉 ,出《高陽縣》。

長春 出淶水縣

藥之屬

蓖蔴 《滿城縣志》:「莖空有節,秋生細花,結實,殼上有刺,子可榨油,塗瘡疥。」

紫蘇

《兔絲 滿城縣》苗如黃絲蔓延。

車前 《滿城縣志》:「大葉長穗,好生道旁,滋陰益精,蓋治泄瀉。」

荊芥 《滿城縣志》:「產山中,莖出細穗。」

牽牛 :《滿城縣志》:「蔓生黑、白二種。」

葛根 《滿城縣志》:「蔓長丈餘,根肥大,解肌表酒毒。」

蒺藜 《滿城縣志》:「一名刺。葉小蔓長,秋開黃花,結子有刺。」

枸杞 《滿城縣志》:「葉小幹長,六七月開花,結紅子根名地骨皮。」

瓜蔞 《滿城縣志》:「蔓生,結實如拳。」

《肉蓯蓉 》昔饒而今已絕。

薯蕷 菖蒲 蓮房 蓮肉 蟾酥 芍藥茴香 羊蹄 瞿麥 瓜蔕 瓦松 桃仁蒼耳 薏苡 穀精 葶藶 地榆 皮硝麥門冬 馬兜鈴 蒲公英 天茄子 椒柏子仁 旋覆花 夏枯草 無明意 藍水膠 以上二十九種俱出《清苑縣》。

知母 《滿城縣》產於西山。去苗用根。

地黃 ,《滿城縣》在在有之。大葉黃根。

遠志 滿城縣,《生阡》間去心用。

杏仁 《滿城縣》即杏子。入藥去皮尖。

蒼術 《滿城縣》產於西山,去苗用根。

半夏 滿城縣產於山陰,獨莖圓葉,根似小蒜。有毒。

南星 滿城縣,即半夏類,《本草》云:「大者為天南星。」

柴胡 滿城縣產於山中,去根用苗。

防風 《滿城縣》產於山中,去苗用根。

卷耳 滿城縣,即《詩》所謂卷耳。性溫去毒。細辛 滿城縣:形如絲縷,味大辛香。

桑白皮 《滿城縣》即桑根皮。去粗用白。

《香附米 ,滿城縣》,味甘辛。能理血氣,乃婦人之仙藥也。

蛇床子 《滿城縣》味甘辛。治男子陰痿。

地丁 ,《滿城縣》春開紫花,陰乾解瘡毒。

益母草 《滿城縣本草》作充蔚。生田圃間,方莖白花,主節間,治產難,故名。

薄荷 《滿城縣》葉尖圓,夏秋採葉,曝乾。性涼,清熱去風。

茵陳 滿城縣苗似蓬松,葉細無花實。

《商陸 滿城縣》味辛、酸。治水脹。

地骨皮 「滿城縣。」 即枸杞根。

酸棗仁 ,「滿城縣野生,似棗而酸。」

艾 《滿城縣》。葉大莖長。端午日收蓄。主治百病。天仙子 鼠粘子 苦參 社鼠 蝟 俱出《新城縣》。

黃精 皂角 槐角 木賊 大薊 小薊木瓜 蟬蛻 麝香 西芎 側柏 露蜂房金銀花 馬齒莧 土茯苓 天花粉 俱出唐縣。

《紅花子 》,出博野縣。

金銀藤 、蔓荊子 稀簽草 俱出完縣。草決明。名望江南。大黃 「旱蓮草」、 《淡竹葉》 「俱出《深澤縣》。」

白芥子 雞冠子 黃菊花 白扁豆 水蓬蘿葡子 吉性子 芡實 俱出安州。

牡丹皮 、《楮實子 》茨菰 、地龍 、《扁畜 》,俱出高陽縣。

芣苢 蒲黃 盧根 茺蔚子 俱出新安縣。人參 桔梗 升麻 山查子 松花 麻油狼毒 黃芩 王瓜 郁李仁 麥芽 石膏烏頭 紫草 牛黃 金精石 鹿茸 鹿角槁本 蓮蕊 熊膽 自然銅 斑毛 鱉甲螺 烏稍蛇 銀精石 、兔骨頭 敗龜板俱出易水縣。

黃芪 黃柏 漏蘆 五味子 秦牛 元參沙參 白歛 芍薇 鵝管石 藜蔞 草烏豬苓 澤瀉 茜草 獨腳蓮 唐毬 茅香百部 俱出淶水縣。

禽之屬

鷹 《滿城縣志》:「蒼黑色,性雄,能捕兔。」

鵲 :《滿城縣志》名喜鵲,俗名野鵲。《雜記》云:「乾鵲噪而行人至。」

烏 《滿城縣志》:「純黑反哺者為慈烏;脖白不反哺者為鴉。又名寒鴉。」

鴿 :《滿城縣志》:「鵓鴿雛味甚美,糞能發秧」 啄木 。《滿城縣志》:「色紅綵,善啄木。」

雀 《滿城縣志》:「灰褐色,俗名佳雀,有麻、黃、紅綻數種。」

鴛鴦 ,《滿城縣志》:「生澤中,身黃,尾翅皆黑。雌雄聲相應和,有定偶,不亂。」

燕 《滿城縣志詩》云:「元鳥,《禮》云:乙鳥。有巧拙二種。」

雁 《滿城縣志》:「大曰鴻,小曰雁,冬南春北 。」 《容城縣志》《儀禮》云:「婚禮用雁。」 《繁露》云:「凡贄,大夫用雁,有先後行列,故以贄。」 《禮記》云:「兄弟之齒以雁行。」

黃鸝

鵂鶹

䳺鶉 《滿城縣志》:「性好𩰚,人畜之,𩰚賭財物。」 雉 ,《滿城縣志》:「俗名野雞」 ,詩云「華蟲。」

鵝 《滿城縣志》:「色白脖長,身高大。」 東坡云:「鵝能防盜,亦能卻蛇。蓋其糞能殺蟲也 。」 《容城縣志·爾雅》云:「一名野雁。」 《古今注》云:「鵝善𩰚,好啖蛇。」 鴨 ,《滿城縣志》:「亦名家鶩 。」 《容城縣志:爾雅》云:「一名舒鳧。」 李巡云:「家曰鳧,野曰鴨。今之家鴨,乃鳧也。詩云:曲池眠乳鴨。」

雞 《滿城縣志》:能報曉,知時色種不一 。《容城縣志春秋題辭》云:「雞為積陽火德之精,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 《楊顒傳》云:「雞司晨。」 白樂天詩云:「黃雞催曉丑時鳴。」

鳩 :《滿城縣志》詩云:「鳩性拙,不能巢,俗名斑鳩,善能呼雨。」

「靈鵲 。」 《清苑。縣志》

鶻 清苑縣志

倉庚 清苑縣志

布穀 清苑縣志

鷂 《清苑縣志 滿城縣志》:「似鷹而小。」 詩云:急

疾即鳶也

畫眉 清苑縣志

天鵝 《清苑縣志 》《滿城縣志》:「似鳶而頭長,無頂肉。」

鷺 :《清苑縣志 》《滿城縣志》:「鷺鷥,色潔白,頭上有長毛十數枚,亦名舂鉏。」

鸛 《清苑縣志 》《滿城縣志》:「鸛,水鳥也,將雨則鳴。」

鶺鴒 清苑縣志

「白頭翁 」 《清苑縣志》

「翠鳥 」 《清苑縣志》

水鴨 《滿城縣志》:「鳧,野鴨也,一名水鴨。」

麗雞 《滿城縣志》:「色黑,晨鳴似人言。」

麻雀 鴟鴞 魚鷹 元鶴 提胡 鵜瓦雀 伏翼 鳥鳶 鷗 俱出清苑縣。麻野鵲 《滿城縣志》:「藍白色,三四種。」

鶯 :《滿城縣志》俗名黃鸝,詩云「倉庚。」

鶿䳓 《滿城縣志》:「似鴈而色灰。」 石雞 :《滿城縣志》:「生於山谷,灰色紅嘴,頂卵而行。」

「黃雀 」 蝙蝠 ,出《安肅縣》。

灰鶴 唐縣

《鸇 鳦 》,鴽 出蠡縣。

《鴇 海青 》,淘河 ,出祁州。

青莊 鶖 ,出《深澤縣》。

《竊脂 紅鶴 》出安州。

「撞天緣 鵬 雉 」 ,戴勝 出《高陽縣》。

「鸂鶒 翡翠 鸕鶿 鵚鶖 鴟老 」 ,出《新安縣》。

地鵏 ,黃鴉 ,蠟嘴 。沙雞 鶡 ,太平鵲隼 ,俱出易水縣。

黃鴨 鶄鶉 ,黃頭 水鶴 ,鵠 ,出淶水縣,獸之屬。

虎 豹 麃 獐 ,野豬 狢兔 。《滿城縣志》:子從口出。《抱朴子》曰:「兔壽千五百年,毛為白。」

狼 :《滿城縣志》詩云:「狼跋其胡者,產山中,性惡能噬。」

獾 :《滿城縣志》:「毛長居穴中。」

狐狸 《滿城縣志》:「好穴處毛深溫厚,可作裘帽,久則為妖。」

牛 :《滿城縣志》:「牛色,種數十樣,耕田利賴甚多。」 《容城縣志:說文》云:「犅特,牛父也。犢,牛子也。」 《牛父賦》云:「魁形巨首,垂耳抱角。」

馬 《滿城縣志》「土產,能行,有色種數十 。」 《容城縣志格物論》云:「馬,武獸。」 漢武帝詔云:「馬或奔踶而致千里。」 《六帖》云:「龍媒騕褭并駿馬名,駑駘款段并羸馬名。」

騾 :《滿城縣志》:「可乘可馱,可以拽車 。」 《容城縣志》:雀豹《古今注》云:「騾,驢父,馬母。」

驢 《滿城縣志》:「似騾而尾小,亦可乘馱 。」 《容城縣志》:「《說文》云:『驢長耳也』。」 《風俗通》云:「凡人相罵曰死驢,醜惡之稱也。」

羊 《滿城縣志》:羊有黑白二三種 ,《容城縣志》:「一名髯鬚主簿。」 《曲禮》云:「羊曰柔毛。」 《漢書》云:「卜式牧羊肥息。」 上問式曰:「非獨羊治民,亦猶是也。嗟嗟,安得卜式而牧今之羊哉!」

豕 《滿城縣志》:「蓄之有利,可供犧牲 。」 《容城縣志》:《爾雅》云:「豕,豬也。」 《古今注》云:「一名長喙將軍。」 《曲禮》云:「豕」

貓 :《滿城縣志》:「能捕鼠,眼肉睛早圓,及午歛如線,天氣陰,可驗時刻 。」 《容城縣志》《酉陽雜俎》云:「貓目睛圓,及午豎歛如線,其鼻端常冷,惟夏至一日暖。」

犬 《滿城縣志》:色種甚多,賴以伺家 。《容城縣志》:「《爾雅》云:『犬狗也』。」 《潛夫論》云:「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魏賈曰:「敬主識主,晝則無穿窬之客,夜則無姦淫之盜。」

「蝟 鼠 」 、田鼠 ,俱出《清苑縣》。

蛇 安肅縣

豺 熊 出唐縣

田豕 出蠡縣

鹿 猴 山,羊 、獺 俱出祁州。

《猬 出深澤縣》,《鼬 出安州》。

麋 。 出高陽縣。 野羔 箒羊 俱出易水縣。

鱗之屬

魴 《滿城縣志》:「身匾而味佳 。」 《新城縣志》:「小頭,腹穹脊,細鱗,江東謂之鯿 。」 《容城縣志》詩注云:「身廣而薄,少力,細鱗。」

鰱 《新城縣志》。「鰱性喜旅行。黃者鰱,白者鱮,黑者鱅。大頭細鱗,劣於鰱鱧 。」《新城縣志》。「俗呼黑魚。首左右各有竅如七星,夜則仰首拱北斗為有禮,故名」鱧。道家忌食鯰 ,《滿城縣志》。「無鱗,多食令人骨軟 。」《新城縣志》。「鯰無鱗,哆口長鬚 。」《容城縣志》。《爾雅》云:「鰋鯰鯚 。」《新城縣志》。「鯚即鱖魚。」鱖音貴。《爾雅翼》曰:「鱖魚,巨口細鱗,黃質黑章。」《通雅》曰:「鄉語謂鱖為鯚黃。」 《新城縣志》:「本鰻魚,有雄無雌,以影漫鱧子,附鱧鬚而生,故謂之鰻。俗作白鱔。」

鰌 ,《滿城縣志》。「泥鰍,似鱔而短,生泥中 。」 《新城縣志》:「泥鰌,俗作鰍。」 與諸魚相牝牡。黃姑魚 ,《新城縣志》:「黃姑小魚,長三五寸許。」 鯉 ,唐河之鯉,昔美而今無 。《滿城縣志》:「鯉為諸魚之首,能神變飛越,味最美,詩稱嘉魚 。」 《新城縣志》:「鯉為魚中王,身中鱗,一行有黑點,必三十六應六,六陰數配龍鱗,陽數九九八十一也。」 《容城縣志》:「陶隱」 君云:「鯉為魚王,其鱗三十有六。」 石連 ,「新城之連,香味嘉而不可多得 。」 《新城縣志》:「石連不常有,數年始一見,如三伏以前。西山多雨即伏,內山水漲發,有魚隨水而下,名曰連母,相傳乃山蛆所化,長三五寸,味亦不甚佳,人不取也。」

鯽 :《滿城縣志》「刺多而肉性緊 。」《新城縣志》鯽本作以脊隆得名,又名鮒,至冬而肥。 《容城縣志本草》云:「稷米所化能健脾。」杜少陵所謂「鮮鯽銀絲膾」是也。

青魚 。魚、 金魚 俱出清苑縣。鱒 《滿城縣志》:「肉厚而身圓。」 《容城縣志》:「眼赤頭小而身長。」

戈牙 《新城縣志》:「無鱗,脊上及腮下各一刺,隨地異名,或呼戟牙,江東呼為昂刺。」

 陽 鱎 俱出慶都縣。 《容城縣志本草》云:「黃顙,似鯰而小,背黃而腹白。」

䱰 ,《容城縣志》又呼為黑魚,身圓而紋黑,麪條 。淮魚 ,出祁州。馬郎 ,出深澤縣。

「黃骨 」 ,出束鹿縣。

《鰜 》。 魛, 出安州。鰼 䱇。 鱯, 黃頰魚。 魚。  出《新安縣》。

《豆角》魚 ,出淶水縣。

介之屬

蛤 :《新城縣志》:「圓者為蛤。」

蚌 :《滿城縣志》一作蜯,大曰蛤,小曰蚌。《新城縣志》:「長者為蚌。」

螺 :《滿城縣志》:「田螺形藏殼中,遇濕而去。」 《新城縣志》「旋者為螺。」 本作「蠃。」

鱉 ,《滿城縣志》:俗名團魚,潛於淵,移於渚而卵生。世云:鱉之所在,其上必有浮沫,謂之鱉津。取者占此。《新城縣志》:一名神守無耳,又名河伯從事,《容城縣志》。《酉陽雜俎》云:「鱉白腹下有王字者,不可食。」 《國語》云:「吾聞祭養尸,享養賓」 ,鱉於何有蝦 ,《容城縣志》《事文類聚》云:蝗化為蝦。歐詩云:「間食飽魚蝦。」

蟹 :雄縣最多。《新城縣志》:「能解漆毒。」

「龜 蛭 」 ,出《清苑縣》。

《龍 蛟 》,出易水縣。

蟲之屬

蠶 :《新城縣志》:「蠶絲本。」

蜂 《新城縣志》:「蜂釀蜜。」

蟬 ,《新城縣志》「蟬報秋。」

促織 《新城縣志》。「蟋蟀警寒。」

蝎虎 《新城縣志》:「一名守宮,啖蠅,制蝎。」

蚯蚓 :《新城縣志》:「蚯蚓善鳴,一名歌女。」

蜘蛛 《新城縣志》:「蜘蛛兆喜。」

蜻蜓 新城縣志

蝴蝶 螽斯 蠐螬 螻蟈 蜣螂 螟蛉蠅蠃 蚱蠓 蚰蜒 蜥蜴 蜉蝣 螳螂蜻蚨 叩頭 蠅虎 蚊 蝱 蛇 蚋 俱出《清苑縣志》。

蛙 :《新城縣志》「蛙本作蛙。似蝦蟆,長腳,青色,俗呼水雞,亦善鳴。」

蝙蝠 出唐縣

「螢 蟻 」 ,出《博野縣》。

蜂 蜩 蟫 蝍蛆 服翼 蟭蟟 蟪蛄螿 蛾 。 蟙䘃 虯《斗 蠹》魚 虰蛭蟘 《蠅 蠆》 蝘蜓, 俱出蠡縣。

尺蠖 、壁虱 、鼠婦 、木䖟 ,螺蠃 、蝸牛、楮雉 鼠 ,俱出祁州。

「蟾酥 」 出《深澤縣》。

《蝜蛂 》、伊威 、《土蟞 》俱出束鹿縣。

《蠨蛸 》《百足 螈 》,俱出高陽縣。

貨之屬

布 《新城縣志》:「粗而壯實。」

絲 《滿城縣志》:「抽蠶繭而成,有黃白二色絮。」

綿 :《滿城縣志》:「春種秋摘,花如絮為布,子可榨油以燈。」

麻 慶都土性尤宜。《滿城縣志》。麻有二種,《新城縣志》。檾楷所剝絹, 易水人功較密。 《滿城縣志》。「絲織而成,有黃白二色,煉熟可染諸色。」 《新城縣志》。「雖未勻淨,而厚重堅緻。」

蠟 《滿城縣志》:「即蜜渣熬成 。」 《新城縣志》:「蜜之底也。」

靛 《滿城縣志》:「有大小藍二種,水漬加石灰打成為靛。」 《新城縣志》:「大藍、小藍,皆以漚靛。」

煙 《新城縣志》「近時人多種之。」

蜜 :《滿城縣志》:「蜂取花蕊成之 。」 《新城縣志》:「蜂蜜多紅色。」

氈絨 ,束鹿縣最為純細。

《鏡 易》水,更為潔清。

油 《清苑縣志 》《滿城縣志》:「芝麻等榨成者。」 《新城縣志》:「芝麻油調和麻子油、綿花子油,然燭紬 」 ,《滿城縣志》:「俗名綿紬,絮繭為之。」

麴 :《新城縣志》:「麪麴、麩麴,金 銀 銅 鐵 錫 錢 、鹽 醬 、稻米,茶 醋 、酒 、紗 羅 緞 錦 、葛 挽手,俱出清苑縣。」

玉 《滿城,縣志》:產於山中,俗名燕石,又名滿城石,久無。

紅花 《滿城縣志》:「圃中種之,春苗夏花,結毬多剌。花間採取,可染紅,亦可作胭脂。」

石灰 《滿城縣志》:「取石裝窯燒成,出於西山。」 木炭 《滿城縣志》:「碎雜木裝窯燒成。」

槐花 《新城縣志》「染黃。」

麻綠皮 、甘子土 、不灰木 、木蘭 皮、革椒 俱出唐縣。

糖 磨菇 莞雞 豆腐 麪觔 斗紋布鹼 綜帽 、胡餅 、薄繩 、蒲扇 、桑皮紙硝 、掃箒 ,俱出博野縣。小鹽 出蠡縣。

荷葉 、蒲蓆 ,葦麻 土絹 菊酒 、蒲扇篚蒲團 、網 罟 俱出雄縣。

羊毛 出祁州

溓 出深澤縣

《紫花布 藍 》,出束鹿縣。

《線網》《巾 布》《帨 線帶 》梨膏 、俱出高陽縣。「《煖木皮 》茜草 紫草 《黃玉 鉛 》《樺木皮石 》、俱出易水縣。」

「黃白麻 」 出淶水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