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1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十一卷目錄

 順德府部彙考三

  順德府關梁考

  順德府封建考

  順德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百十一卷

順德府部彙考三 编辑

順德府關梁考津渡附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邢臺縣附郭。

夫子巖口 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即夫子周流避風雨處也。有兵防守。又按《縣志》,「舊有墩臺石牆,今廢。」

貨郎神口 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得名無考,有兵防守。按《縣志》,舊有官廳營房、軍兵防口,今已久廢。

莊兒角口 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有兵防守。以上三口相連。按《縣志》:舊設邊牆、水門、鐵門、箭樓、官廳、營房,民壯防守。今廢。

馬嶺關 縣西北一百六十里,在馬嶺上。內居民千家,山勢頗險,道路崎嶇,中有平坦處,約容三五百人。內設邊牆二道,東西二門,南北敵樓。門外弔橋,下有澗溝,深二十餘丈。官廳營房凡七十二間。南牛心腦,北韓信寨二墩,山勢輻輳,有兵防守。至黃榆嶺三十里,溝名鬼谷溝,詳《古蹟考》。舊有營兵防守,今廢。

黃榆嶺關 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在黃榆嶺上。石徑盤旋,形險道衝,山西人畜往來。邊牆一道,樓二座,官廳營房五十間,有兵防守。至清風嶺三十里。按《縣志》,舊有兵防守,今廢。

清風嶺關 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在清風嶺上。山勢高聳,盛夏無暑氣。邊牆、敵樓、水門各一,澗水通流其下,有兵防守。至支鍋石三十里。按《縣志》,舊有兵防守,久因築牆斷路,不通人行,遂廢。支鍋石口 縣西一百八十里。在支鍋石,有兵防守。至露蘿嶺三十里。按《縣志》,舊有邊牆、鐵門、箭樓、官廳營房,民壯防守。今廢。

露蘿嶺關 縣西一百八十里,在露蘿嶺上,有兵防守。西南至夫子巖、莊兒角、貨郎神約三十里。按《縣志》,舊有牆,有官廳,有營房,有兵守。今廢。順城橋 城西南。

義濟橋 縣西四十里

鴛水橋 城北四里,二水相交,故名。舊名「廣濟」 ,又名「豫讓。」 正德時重修。

牛頭橋 城西南,在拴牛石南。俗呼城為「臥牛」 ,故呼橋為「牛頭」 云。

高莊橋 城東三里,今重修。

先于橋 城東七里

孔村橋二座 城西八里,俱重修。

小汪橋 城西北三里

黃寺橋 城西北四十里。

樓下橋 城東南十里

北關橋 關內

沙河縣

黃背巖關 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山勢崇高,中有水泉,有兵防守。南至數道巖三十五里。數道巖關 縣西南一百八十里,亦有兵防守處。

大嶺口 縣西一百四十里。山有邊牆,昔兵防守,今廢。

石橋三座 :一在「褡連店」 ,一在新城;一在上莊村。

南和縣

板橋 城北五里東韓村。按《縣志》引澧水為河,隋開皇中建石橋,後廢易以板。正統十六年,重修石橋。

通泮橋 澧水神祠樂歲亭間,知縣朱銳引澧水入泮池,經流東西文池。

新莊橋 縣西南十三里。

澧水橋 縣西十里,俗名「土橋。」 弘治間,知縣門寧建三門以殺水勢。

小戶村橋 縣西北十三里。按《縣志》,名大通橋,路通任縣,成化十年建,正德八年重修。

賈宋橋 縣北十里

豆村橋 縣西十五里。元張學士引澧水溉出時建。

長明橋 在城東門外,正德十三年重修。奉化橋 ,在城北門外,成化二十二年建。

聚奎橋 在新開小南門外,嘉靖三十七年建。郝橋 在城東二十五里鳳池村。

新莊橋 在城南八里,今盡圮。

通濟橋 在城東三十里張村西洺河上。弘治五年建。

宗義橋 在城南狼溝河上。萬曆十三年,鄉人李宗義修,因以名橋。

迴龍橋 在城北六里路家店東。

小石橋 在城東二十里狼溝河上。

《草橋 》在大趙店,即承先橋也。

蘇家橋 在城東二十里徐家莊東洺河之上。邑人蘇金等建,故名「蘇家橋。」

大趙橋 在城東大趙村西北。

空高橋 :在城東二十里梁家莊。

跨虹橋 在小高村西,狼溝河上。

史趙橋 在城東三十五里洺河之上。

秀水橋 在城東二十里圪塔頭村。

煙雨橋 在城白佛店西,順治二年修。

惠民橋 在城東北七里路家莊東,萬曆年建。南寒橋 《府志》、縣志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南和縣,跨澧水而南,為往來輪蹄之所。橋北有寺,寺中有樓,真佳景也。

澧水渡 府志、縣志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南和縣西十里。夾太行而東,瀰漫四五十里,沙明水淨,人多秀氣,實一勝概云。

平鄉縣

隄西橋 縣東南五里

下莊橋 縣東北五里

尹村橋 縣北二十里

竇二莊橋 縣西北二十五里。

廣宗縣

鉅鹿縣 按此二縣,《府志》《縣志》俱未載。

唐山縣

大寧橋 縣西北二十里。

老僧橋 縣東北六里

馬河橋 縣西六里

南石橋 縣西南十五里。

小石橋 在縣南門外

利民橋 在西尚村南

永濟橋 在縣南二十里馬河上。

女兒橋 在范解鋪南

內丘縣

錦繡堂關 縣西一百六十里。有兵防守。南至鶴度嶺二十五里。錦繡堂,已詳《山川考》。

鶴度嶺關 縣西一百七十里。在鶴度嶺上,有兵防守。南至馬嶺關三十五里。鶴度嶺,已詳《山川考》。

尹村橋 縣北二十五里,泜水上,當衝。衢乾石橋 縣南三十五里梁原店南。

九龍橋 在扁鵲廟前

義濟橋 在縣北七里許。

仁濟橋 在縣南七里許。

四楊橋 在縣南十七里。

魯亭渡 府志、「縣志」 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內丘縣南十里。

黃釜村渡 府志、「縣志」 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內丘縣南十里。

東龐渡

西龐渡 以上二渡,府志、「縣志」 俱未載。按《畿輔通志》,俱在內丘縣南二十里。

柳林渡 府志、「縣志」 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內丘縣南十五里。

尹村河渡 府志、縣志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內丘縣北三十里。」

青山村渡 府志、「縣志」 俱未載。按《畿輔通志》,在南丘縣西南二十里。

任縣

會民橋 縣衙前

廣順橋 總鋪前

儒林橋 學前

迎恩橋 北門外

大石橋 城北一里

蔡河橋 縣北十里

澧河橋 縣東二十里

玉石橋 文廟前

升龍橋 文廟內,跨泮池。

方橋 察院內

運儲橋 縣倉前

清源橋 興賢街

浮屠橋 崇勝寺前

朝陽橋 東門外

通順橋 西門外

通濟橋 西門北

小石橋 城北三里

仁祥橋 城北五里

馬河橋 縣北二十里

百泉橋 縣東南十里

大宋橋 縣東南八里

臺南橋 縣東南十五里。

西留橋 縣西六里,在西留村。

縣南橋 縣西四里

張故橋 縣西北四里

張河橋 縣西北十五里。

通巽橋 縣東南三里

順德府封建考 编辑

上古

唐侯 ,按《唐山縣志》,唐號柏人城,堯所都也。彭樂《紀功碑》云:「惟斯巏𡺱,陶唐采封。」 則堯封唐侯都此明矣。金人改堯山為唐山,蓋本諸此。周

邢侯 邢,姬姓,侯爵。成王封周公第四子為邢侯,今邢臺縣是。按邢後滅於衛。

「柏人男李曇 ,戰國時人。」 興廢未詳。

趙王 按《畿輔通志》:「趙其先與秦共祖,至周幽王時,叔帶去周如晉,事晉文侯,五世而後生趙夙。晉獻公賜趙夙耿,夙生趙衰,七世而始命為侯,十傳而為秦所滅。」 今順德、真定、廣平皆其地。漢

常山王 按《平鄉縣志》:「高帝元年乙未,楚項羽改信都縣為襄國,徙趙王歇為代王,立張耳為常山王,治襄國 。」 又按《畿輔通志》:「張耳後為陳餘所擊,敗歸漢,立為趙王。五年薨,子敖嗣。九年坐貫高事,降為宣平侯。」

趙隱王如意 ,按《畿輔通志》,「高帝子,九年封,孝惠元年為呂后,酖死無後。」

《趙共王恢 》,《高帝子》。十一年封為梁王,呂后七年徙趙,其年自殺,無後。

趙幽王友 ,高帝子。十一年封為淮陽王,惠帝元年徙趙,七年,呂后幽殺於邸,孝文元年,子遂紹封。孝景前三年,以反誅,國除。

趙敬肅王彭祖 ,景帝子。前二年封廣川王,四年徙趙,立六十三年薨,子頃王昌嗣。十九年薨,子懷王尊嗣。五年薨,無子,宣帝立,尊弟哀王高,數月薨,子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子隱嗣。十九年,王莽時絕。

信都王景 ,中山孝王孫。先封為定陶王,奉恭王後,哀帝建平六年徙信都。王莽時絕。

南䜌侯佗 ,趙敬肅王子,武帝時封。坐酎金免。今順德府平鄉縣有南䜌城。和陽侯安 ,中《山》頃王子,宣帝時封。傳至固和陽,今順德府南和縣。

任侯張越 ,以騎都尉從擊燕、代功封,坐匿死罪,免任。今順德府任縣地。

東漢

趙孝王良 ,按《畿輔通志》:「光武叔父,更始立,以良為國三老。更始敗,歸洛陽。建武二年,封廣陽王,五年徙趙,十三年降為趙公。五十六年薨,子節嗣。」

鉅鹿王恭 ,明帝子。永平九年賜號「靈壽王」 ,取其名美,未有國號。十五年封為鉅鹿王。建初三年徙江陵。

《廣宗殤王萬歲 》,章帝子。永元五年封,其年薨,無子,國除。

平鄉侯謝安 ,順帝末,群盜起,安率眾斬劇盜徐鳳功封侯,三千戶。廢時未載。

「南䜌侯陳茂 」 ,郭后叔父梁之婿。以恩澤封廢。時未載。

廣宗侯王成 按《廣宗縣志》,「順帝封宦者王成為廣宗侯,四百戶」 ,廢時未載。

三國魏

趙王幹 按《畿輔通志》,「太祖子,黃初二年封燕王,又改河間、樂成、鉅鹿,乃封趙王,增邑至五千戶」 ,廢時未載。

趙王倫 按《畿輔通志》,「宣帝第九子,武帝受禪封,後以罪誅。」

鉅鹿元公《裴秀 》,以從討《諸葛誕》功,封「魯陽鄉。」

「侯。武帝即位,進封鉅鹿郡公。子濬嗣。」 廢時未載《南北朝》

鉅鹿公長孫蒿 按《畿輔通志》,「以軍功封,後進爵北平王。子敦嗣,廢時未載。」

趙郡公陳建 ,以征討功封,後進封魏郡王。子念生嗣,廢時未載。

廣宗郡公爾朱《天光 》,以積功封,後進爵為王。為高歡所殺。

廣宗縣公李崇 ,以歸關中封,廢時未載。柏人侯侯莫陳悅 ,以積功封,今順德府唐山縣有「柏人城」 ,「侯莫陳」 三字,是其姓也,廢時未載。鉅鹿侯賀悅 ,以從平中原功封,子泥嗣,廢時未載。

後魏

柏人男楊宣 按《唐山縣志》:「關中人楊震八世孫,封柏人男,遂家焉。」 今其後在山南村。

鉅鹿縣侯魏蘭根 按《畿輔通志》,以文臣積勞功封,子相如嗣,廢時未載。

癭陶伯叱列平 ,以軍功封。子孝沖嗣。今順德府平鄉縣地,即古癭陶,廢時未載。

廣宗縣伯潘樂 ,以從破《爾朱兆》功封。廢時未載。

「信都縣侯趙猛 」 ,姊為文穆皇后,以積功封。《發時未載》。

趙國公李弼 ,以征伐功封,子暉嗣,廢時未載。「邢國公李曜 」 ,弼之子。以積功封,子寬嗣。今順德府即古邢國。廢時未載。

廣宗郡公尉遲綱 ,以軍功封,後進封「平昌郡王。」 廢時未載。

廣宗縣公魏元 ,以從魏孝武入關功封。廢時未載。

趙王杲 ,大業九年封。後為宇文化及所害。鉅鹿郡公賀婁子幹 ,以討尉遲回封。子善柱嗣,廢時未載。

宗城縣公劉權 ,以《平陳》功封,後進封宋國公。今順德府廣宗縣是。廢時未載。

「南和伯李諤 ,文帝受禪,以功封廢。」 時未載。《唐》

鉅鹿王承義 按《畿輔通志》,「太子建成之子,建成死時坐誅。」

趙王福 ,太宗子。貞觀十三年封。廢時未載。趙國公長孫無忌 以佐命功封,圖凌煙閣。鉅鹿公魏徵 以輔相功封,圖凌煙閣。

鉅鹿侯魏少游 ,以「《靈武中興》功封。」

鉅鹿縣男魏元同 ,以銀青光祿大夫積勞封廢,時俱未載。

鉅鹿公宗實 按《畿輔通志》:「仁宗子,嘉祐間封,後即帝位,是為英宗。」

趙王習泥烈 :按《畿輔通志》,天祚子,初封饒樂郡王,改封趙,從天祚至白馬濼,為金師所獲。趙王蕭別里剌 ,孝穆之後,道宗皇后之父,以戚畹封。

趙國公韓德樞 ,魯國公延世子。以積勞封,廢。時俱未載。

鉅鹿郡王宗憲 。按《畿輔通志》,「景宗曾孫,天德初封。」

趙王宗傑 ,太宗子。本名「沒里舒」 ,大定間封。邢王宗敏,本名「阿魯補 」 ,天會元年封。「邢」 ,今順德府地也。

趙國公徒單恭 ,天眷三年以告吳王反事,封譚國公,正隆間改封。

趙王闊里吉思 ,大德二年,以駙馬封。

趙王阿魯台 ,延祐七年以駙馬封。

趙王馬朴罕 ,泰定元年以駙馬封。以上國廢。時俱未載。

趙王孛要哈 ,以駙馬封,年代無考。

趙王愛不花 ,以駙馬封,年代無考。

趙王君不花 ,以駙馬封,年代無考。

趙王囊加台 ,以駙馬封,年代無考。

趙王喬鄰察 ,以駙馬封,年代無考。

趙國公董俊 ,至元時,以「翊運」 功封。

趙國公禿忽魯 ,大德七年以謀國功封趙國公。丁好禮 ,至正二十七年由中書平章事謝政歸,特恩封。以上國廢時俱未載。

趙王杞 按《畿輔通志》,「太祖第九子,洪武二年封」 ,廢時未載。

南和侯方瑛 ,景泰五年以征貴州封伯。天順元年以平蠻功進封侯,食祿千石,世襲。

平鄉伯陳懷 正統九年以軍功封,食祿千一百石。後陣亡,世襲指揮。

順德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邢臺縣附郭。

順德府治 在城東偏,相傳即趙襄子殿址。元至正年間,知府趙輔國建親民堂,明知府林恭、王守誠,增修三楹。癸未燬於火。今知府王思治重建,扁仍舊。堂前戒石亭,明知府張延庭建,今改為坊。儀門知府劉溥建。儀仗庫在儀門東南。清軍廳在儀門左。理刑廳在儀門右,今廢。土地祠儀門外。寅賓館在儀門外西南。陽春堂在親民堂後。大盈庫在陽春堂左。大盈板庫在親民堂西。架閣庫在陽春堂右。「後樂亭」 在宅後。俱知府殷作霖重修。左增瓦房五間,平房二間,右增平房五間,瓦房一間。申明亭、旌善亭府治左右六房,親民堂左右共四十間。康熙元年,知府王思治重修。清風樓在府治前。建自唐宋。明知府李永明王守誠

皇清知府李盛枝、王思治、殷作霖相繼重修。

《推官》宅 :「同知宅前。」

經歷司廳 親民堂左,知府李佳引重建。照磨所廳 親民堂右,知府殷作霖重建。稅課司 舊在南關,今廢。

永濟倉 府宅後。知府王守誠重建。

陰陽學 「府治前右。」

僧綱司 開元寺內

東察院 府治東

西察院 府治西

太僕寺 西察院右

兵備道 府治東,龍岡驛舊址。知府鄧楚望建府館 東察院右。

教場 舊在城中開元寺前,知府徐衍祚改建北關外一里許。

守禦百戶所 在府治東。詳《兵制考》。

邢臺縣治 在府治西。洪武初縣丞游洪建。按《邢臺縣志》:「縣治在府治西門大街,元以前莫可攷。明洪武初,縣丞游德創建廳事三楹,兩翼六曹廊房後為和衷堂,又後為知縣宅,其東為縣丞宅,西為主簿宅,東南為典史宅。堂東為庫樓,西為幕廳,西南為犴狴廳事前有廈,有月臺,為甬路,又前為戒石亭,為儀門,為大」 門、為譙樓。大門前有石坊,寅賓館在儀門之西,土地祠在東,旌善亭在大門東,申明亭在大門西。癸未之變,公私廬舍灰燼殆盡,以後蒞治者咸坐草舍蘆棚下,如是二十二年,不能修葺。知縣蔣昶始建堂三楹,前廈後廳,東西列房,科戒石亭易以坊。西王巡檢司 ,縣西六十里。

預備倉 縣治後

社倉 舊在北門內

養濟院 城北門裡

漏澤園 城南五里

行署察院 龍岡驛內

兵備行署 玉泉寺前。兵憲陳大賓建。《府志》未載。按《邢臺縣志》,寅賓館燬於癸未,無存。知縣邵廷梧重建。

外州縣

沙河縣治 洪武初建。按《沙河縣志》:縣治在城西北,洪武年建。歷代重修不具述。今正堂三間,扁曰「忠愛。」 其前為戒石亭,今無亭。前為儀門,凡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大門三間。堂之後為便署三間,扁曰「思補。」 署後即知縣宅。堂東為庫樓,高五丈。順治十三年知縣吳極接高一丈。西為贊政廳三間。西北則典史宅在焉。六房分序東西,而架閣、承發、鋪長亦以次列。儀門之內,西為監獄,外東為土地祠。大門之內,東為陰陽生房三間,馬棚五間。西為快手房三間,木鐸房二間,馬棚二間。西隅為寅賓館,門外則左旌善亭、右申明亭,各三間。

預備倉 縣治前。按《縣志》,「知縣張瑾建。」

社倉 縣治東。按《縣志》在縣治西,知縣蕭泮建,今無。

養濟院 縣治西。按《縣志》,在縣治西北。

漏澤園 北關外。按《縣志》在縣北,知縣蕭泮、姜桂芳置,有石坊、石碑記。

行署察院 縣治西,洪武間創建。

太僕寺 察院西

新察院 縣治北。按《縣志》:「都察院縣治北,萬曆七年知縣侯鈗建。」

教場 南關外按「縣志」 :「演武場在北關外。」 知縣姬自修改造。《府志》未載。按《沙河縣志》:「把總衙門,康熙九年,知縣董色起添設,在縣治前迤西,坐南向北。十七年,知縣徐人龍蓋營房十三間,在城隍廟後。」

南和縣治 城中。金元舊治,洪武初建。按《南和縣志》:「縣治在東西大街北,洪武初典史李孝源建,成化十八年知縣申隆重修。」 正德十六年知縣劉璋因其狹隘傾廢,改建正廳五間,較前倍加弘敞。幕廳在縣堂西,庫樓在縣堂東,戒石亭在甬道中。知縣宅在縣堂後,典史宅在儀門東,俱各整飭。六房吏舍皂隸房俱在縣堂前甬道兩旁。吏住在西廊房後。土地祠在儀門外之東。獄神祠在儀門外之西。寅賓館在土地祠之南。鐘鼓樓即縣治大門也。陰陽、醫學、申明亭在大門外之東。旌善亭在大門外之西。內寅賓館係萬曆七年知縣孫鳴時創建,其餘知縣劉璋、侯應徵、鄭懋洵、張樂舜、翟濟遠,增舊充拓為新。明末土寇焚毀殆盡。順治三年,知縣胡以泓、典史趙希寅復建,規模壯麗,煥然改觀矣。

預備倉 縣治北。按《縣志》,在縣治西北。弘治四年知縣門寧建廒房三十間,知縣劉璋重修。萬曆三十年,知縣翟濟遠復重修。

社倉 縣治東

陰陽學 縣治前右

醫學 縣治前左

僧會司 圓通寺內

養濟院 縣治北

「漏澤園 」 城北邑厲壇前。

行署察院 縣治東

太僕寺 在縣治西

教場 城東北一里許。《府志》未載。

平鄉縣治 按《平鄉縣志》:「『縣治,洪武六年知縣王藻建,正統二年修。正德六年知縣馬思聰,七年知縣丁懲,萬曆五年知縣何允升,相繼重修』。申明亭、旌善亭 ,俱縣治前,知縣王藻建。」 預備倉 縣治西。

社倉 各村按《縣志》:洪武六年知縣王藻立。陰陽學 縣治前右。按《縣志》,洪武二十二年建。醫學 縣治前左。按《縣志》,洪武二十二年建。養濟院 縣治東北。按《縣志》,洪武八年知縣李健設在城隍廟前,戲樓後。

漏澤園 西關外。按《縣志》,「洪武三年立。」

行署察院 縣治東北。洪武九年,知縣李健建府館 縣治西。

教場 西關外,按《縣志》,「洪武十五年知縣李健置。」

廣宗縣治 按《廣宗縣志》:「在西門內,永樂間始建。嘉靖以後,相繼改修。其中為正堂六楹,兩翼六曹。廊房後為穿堂,為後堂,後為知縣宅,有高明樓。堂東為庫舍,為庫樓;又東為儀仗庫;堂西為贊政廳,為架閣庫;又西為典史宅,前為吏廨,為獄室;堂前為戒石亭,為儀門。儀門外東為旌善亭,為迎賓館;西為申明亭,為總鋪。」 前臨街為大門。始建者知縣丁直,繼修者署縣通判劉誨與知縣魏諒、婁樞、何岑、張民範、李忱、劉幹。而庫樓則諒創「高明樓,岑起迎賓館」 ,忱築其大門,上為麗譙,而置鐘鼓其中。

預備倉 縣治東

社倉 田家莊按《縣志》:社倉三:一在預備倉西,知縣周言建;一在田家莊廒房,四聯,共二十間;一在李懷集廒房,四聯,共二十間。俱劉幹建。陰陽學 縣治前右。

醫學 縣治前左

僧會司 普通寺內

養濟院 縣治東北

漏澤園 城外里許

行署察院 縣治東。按《縣志》,察院二:一在縣治東,一在縣治西。

太僕寺 縣治西

教場 北關外

常平倉 、社倉同垣六楹。知縣馬協建。

鉅鹿縣治 按《鉅鹿縣志》:「縣治在西大街,永樂間建。天順間知縣張紀,嘉靖間知縣陳宇、王勣相繼重修。正廳三楹,曰忠愛堂,兩翼六曹,廊房各一聯甬道。正中為戒石坊,堂東為庫樓,樓下有庫舍,又東為儀仗庫,凡五間。堂西為典史廳。」

廳西前為武庫,貯藏軍器。正堂後為思補堂,堂左有書房,右有廚房,後為知縣宅,有觀風樓。知縣閻光祖建。儀門外東為寅賓館,知縣孔學易建。儀門內西則典史衙,衙前為縣獄。正南為譙樓,即縣大門,知縣何騰黃建。嘉靖以來,諸廳舍漸就傾欹,風雨莫庇。萬曆十一年,知縣何文極俱重修。順治十七年,知縣王鼐創修縣門外榜棚一所,二堂西書舍三楹,宅後角樓二座,宅東馬房一十六間,「旌善亭」 在譙樓西,「申明亭」 在譙樓東。知縣何文極重修。

預備倉 縣治西南。倉廒五聯,共三十五間,草場在其中。

社倉 城外各鄉

陰陽學 縣治前右

醫學 縣治前左

僧會司 三明寺內

養濟院 縣治西南

漏澤園 城西迤南

行署察院 縣治東。按《縣志》:大門外東西行亭各一所。二門內正廳五楹,曰「風紀重地」 ;抄案房在東,皂隸房在西。廳後川堂直接正寢五楹,扁曰「正己格物。」 寢堂東別為小院,中有亭三楹。萬曆十一年,知縣何文極重修。

太僕寺 縣治西

教場 縣治西南

唐山縣治 按《唐山縣志》:「縣治在十字街西,創始於宋元知縣齊光祖增拓之。至正末燬於兵。明初縣丞左仲祥重建,以後知縣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孫瓚重修正堂三楹,幕廳三間。

在大堂西。庫樓一座在大門東。儀仗庫一間舊在庫樓前水衝。康熙十年,知縣孫纘移建於寅賓館東。六曹房東西各十二間。中堂三間在大堂後。內書房三間,樓三間,配房各三間,又樓一間,書房各二間。使役耳房并內馬肆共十五間。典史宅在大堂東,房前後一十八間。公廨在縣後,今廢。土地祠在儀門外。賓館在儀門外西。「旌善」 、「申明」 二亭在縣門外,東西向,久廢。

預備倉 縣治西。按《縣志》,在城隍廟西。明萬曆三十八年,知縣鄭宗周建。廒房五十楹,四壁並地皆石。戊子泜水,漂沒無存。今止重修數間,聊備積貯。

社倉 縣治南

醫學 縣治前左。按《縣志》,今已久廢。

僧會司 廣教寺內

養濟院 縣治西,按《縣志》,在縣西預備倉前。漏澤園 縣城北,按《縣志》,一在城北教場前,知縣李應奎創置。一在城南三里鋪東,知縣錢禧徵創置。

行署察院 縣治東。按《縣志》,在十字街東,久廢。太僕寺 縣治西南。按《縣志》,「今久廢。」

教場 城北,《府志》未載。又按《唐山縣志》「草場附內丘縣治 城西北隅,洪武初主簿彭煥建。」 按

《縣志》
正堂五楹二堂三楹儀門三間幕廳三楹
编辑

旁列六房二十間:知縣宅一所,典史宅一所,俱主簿彭煥建。庫樓一座,知縣郭四維建。後堂三楹;知縣郝學詩建大門樓臺三楹;知縣吉天敘建後樓三間;知縣張文昺建。土地祠、寅賓館俱在大門內東。知縣蘇惟肖建。獄一所在二門內西。「申明亭」 、「旌善亭在縣門東,俱知縣王師夔建。」 譙樓在縣治東,洪武初縣丞陳執中建。

預備倉 縣治南。按《縣志》,在縣治西,計七十餘楹。知縣杜世爵建。

社倉 縣治南

陰陽學 縣治前右

醫學 縣治前左

僧會司 經閣寺內

養濟院 縣治北

漏澤園 城東北半里許。

行署察院 縣治東北。按《縣志》,「察院二:北察院在儒學東,主簿彭煥建;前察院在縣門東,知縣杜世爵建。」

太僕寺 縣治內

教場 西城門外。《府志》未載。

任縣治 城西北隅,元至大間建。按《任縣志》:「縣治在城西北,弘治中,知縣韓濂重建。正堂,左為儀仗庫,右為幕廳,堂之前為戒石亭,東西分別。六曹前為儀門,門外東為土地祠,崇禎七年知縣李之喬重修。西為囹圄,稍前為寅賓館,康熙八年知縣李芷重修。外為大門,上建譙樓。萬曆三十五年廢,知縣羅文寶改建大」 門樓,左為馬房,堂之後為知縣宅,東為縣丞宅,今廢,改為馬

房為典史宅,又東南為吏舍,共一百七十五楹,今廢。門外東為旌善亭,今廢;西為申明亭,今廢。預備倉 ,縣治西北。

社倉 各鄉內

陰陽學 縣治前右

醫學 縣治前左

僧會司 崇勝寺內

養濟院 在城北門裡

漏澤園 縣北三里

行署察院 縣治東

太僕寺 縣治西,按《縣志》,今改為兵備道,府館 縣治東。

教場 城西門外二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